关于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研究的报告

时间:2019-05-15 01:42: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研究的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研究的报告》。

第一篇:关于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研究的报告

关于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研究的报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和创新性极强,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创新精神的主要途径之一。成功的作文教学能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写作基础。创新是农村语文教学的生命线,创新是农村作文教学的力量之源。

在农村中学从事语文教学4年,我忧虑最深的是作文教学的现状,费时费力,效果不佳。我思考最多的是作文实践,学生畏惧作文,裹足不前。我认为,创新是农村语文教学的生命线,创新是农村作文教学的力量之源。

一.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作为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师,结合4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我对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有着一种比较清醒的认识。虽然有不少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尝试和改革,在快速作文、体验式作文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农村地域经济的滞后和学校基础条件的薄弱以及环境条件的制约,作文教学依然走不出误区。仍然停留在写写练练、讲讲评评之中,仅仅表现为一种教学常规或模式。学生的写作水平总是提不高,往往为作文而作文,更谈不上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认真分析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滞后根源,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缺乏系统、全面的素质教育之作文教学理论的指导和培训,走不出应试教育的旧窠。作为作文教学的具体组织者、实施者和主导者的语文教师,不管是近年师范院校的毕业生,还是有着数十年教龄的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或中青年骨干教师,他们绝大多数人都是从应试教育走出来的,从根本上缺乏系统、全面的素质教育理论的指导和培训。观念陈旧、教法呆板,加之受质量压力的影响,作文教学往往只是重复于大量的写、练、评,局限于审题、立意、选材的讲评和记叙、说明、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的应试训练而已。如此的训练,自然只能培养机械的作文,为了考试而作文,谈不上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更谈不上创新。

(2)经济滞后,基础条件差,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和阅读教学跟不上时代步伐,难以满足作文教学的要求。作文教学本身有着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需要师生增加知识的储备量,提高文学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但由于农村经济落后,一般学校办学条件差,图书存量少。要么图书陈旧,要么适应性差,图书室、阅览室开出率低,而学生也因家庭经济条件差,很难添置满足阅读需要的书刊。在信息教育方面,也因农村环境差,网上阅读,无从谈起,自然限制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和信息的获取与储备。

(3)生活空间狭隘,视野狭窄,立意、选材难以出新。农村师生生活在乡村,不是平川便是山区丘陵地带,受生活环境的制约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加之,校园教育教学活动的相对集中,一般来说都走不出校园,走不出学校、家庭这个生活区。出门少、阅历浅、视野窄,对外面的精彩世界缺乏了解,无法感知日新月异的周围世界和新人新事。其结果,导致学生作文的素材贫乏,只能局限于校园师生或学生之间或家庭之中。基于此,也只能完成一些《师生情》或《父母情》等这样的限题作文,对社会新闻只能望洋兴叹,无动于衷。作文的立意、选材自然难以出新。

(4)教学粗放,训练呆板,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综合训练。学生作文难以提高个性化和创新能力。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作文教学必然围绕考试这个纲,加大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的训练力度。在教学中往往是对同一题材或体裁作文的反复训练,以求在多练中总结经验、以多取胜。在技巧的训练中,也只能蜻蜻点水,点到为止,如扣题、点题、议论、抒情等。学生长期受累于“技巧点拨式”的训练之中,受制于教师的点拨,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只能机械作文或填鸭式作文,根本谈不上自主作文,失去了作文教学的实践性和创新性。重形式,不重内容;重环节训练,不重写作积累;重技巧训练,不重基础训练,甚至连标点符号也不能正确使用,语言贫乏,缺乏形象性、生动性和美感。

二.作文教学的重点和几点教学实践尝试

透视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和学生作文能力的现状,对照课程说明的相关要求,不难看出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重点除进行常规的程式训练和技巧点拨、指导之外,而应把学生素材的积累、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方式的改革作为教学重点,籍此解决学生作文视野狭窄、材料陈腐不新、思维呆板、作文结构形式不新、课外训练少、课堂教学效益差等弊端。

在农村初中,也有不少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作了一定的探索和研究。他们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以不同形式激发学生情趣,调动学生的作文灵性,变机械作文为自主作文,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尝试之一:自能作文法。通过提高学生感悟能力的方式来加强学生课堂内外文学作品的阅读量,进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自然促成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作文的自觉性、主动性增强,变教师的程式化作文训练为自能作文。

尝试之二:走出校园天地宽,以强化学生素材积累的方式扩大学生视野,解决学生作文内容空洞的根本问题。由于学生长时间封闭或半封闭生存于校园,除了学习时间,很少与外界有关系,接触生活少,感知生活少,孤陋寡闻,自然缺乏生活积累。解决素材来源显得极为重要。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创意,即创新能力。

尝试之三:学生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作文平淡,构思不灵巧,选材不典型,立意不深刻,还有一个症结便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缺乏系统的训练。学生遇见作文题目或相关要求,往往只从一个角度或一个方面去理解、认识、思考,进而构思作文,而不从多个角度或逆向去理解、认识、思考,往往造促成立意单纯、选材一般、记叙泛泛,或大材小用,或理解偏颇,言不达意,缺乏充分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其结构形式也只是程式化而已。

尝试之四:作文批阅方式的多样性。许多老师采用了老师改与学生改、全收全改与部分收改、通篇改与片段改、学生互改等方式,力求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与写作水平。但受常规教学的制约,还是以教师全收全改为主。

三.对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改革方向的思考

正因为农村经济滞后,办学条件差,小农意识强等方面原因束缚和制约,农村初中作文教学也像其他教育教学活动一样,收着基础条件和人文地理因素的制约。但素质教育的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是本世纪教育发展的必然,因此,农村初中作文教改应克服先天条件的不足,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创造条件,大胆创新,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素质,以提高写作水平。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推进作文教改:

(1)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扩大生活范围,主动积极地感知社会生活,提高社会积累,不但解决积累素材、丰富内容的问题,还是学生的生活与社会相结合。

(2)创造条条件,利用现有资源,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和知识面,拓深学生得知识层次。可以开设阅读课和新闻课等,让学生通过书刊或影视教育去了解社会,增进学生的知识储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通过自能作文等方式来训练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进而柔化作文难度,培养学生作文的自主性。

(3)强化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增进学生作文的独创性。重视传统文学和当代美文的阅读、诵记,扩大语言积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进学生作文的文学性和语言美,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和谐。

(4)改进传统的作文批阅方式,指导学生自改或互改,鼓励为主,多角度地激励学生,变被动作文为主动作文。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和创新性极强,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创新精神的主要途径之一。成功的作文教学能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写作基础,失败的作文教学不利于人才素质的培养,必然失去语文课程的奠基作用。因此,我们要认真对农村初中作文教学进行调查分析研究,不断实践尝试,积累经验,努力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陈卫锋 2009.10

第二篇:农村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报告

青岛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农村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研究报告

莱西市院上中心小学

课题组

[摘要] 《农村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的课题研究是我校从2005年9月开始实验探索,于2006年6月立项并正式开展研究工作的。经过两年多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学生的作文水平和教师的作文指导水平、教研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现将该研究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关键词:农村

生活化

作文

一、问题的提出

1,作文是一种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的劳动,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思维的主要渠道。但是大多数小学生怕作文,愁作文,作文缺乏真情实感,脱离现实生活的不争事实,使作文教学陷入了困惑和危机中。原本丰富多彩、生动自然、情趣十足的生活,在学生脑海中竟很难留下印象,原本使人愉悦情感、吟咏成趣的写作活动,竟成了令学生搜肠刮肚、望而生畏的苦差事。尤其在农村,小学生由于见识少,知识面窄,作起文来更是闭门造车,内容空洞,情感缺乏,不会从身边选材,学生作文成了无源之水。

2,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从生活化作文所表达的思想内涵来看,作文反映着作者一定的人生观、世界观,所谓文以载道,每一段文字背后都蕴涵着作者一定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生活化作文的内容来看,多彩的生活是作文的活水源头,来自大千世界的生活故事成捆成扎,俯拾皆是,自然包罗万象,有真、善、美;也有假、丑、恶;从人类心理需要来看,作文是生活的需要,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需要寻找一种“出口”,以宣泄、表达内心世界之声。因此,生活化作文中的教学是值得探究的。

3,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是生活化作文教育的“开山祖斧”,是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作文教学走向生活、走向开放、走向综合的重要指导原则。我校是莱西市作文特色学校,努力传承陶行知思想,积极探究生活化作文教学理论,这也是提出本课题的缘由之一。

4,我校地处农村小学,学校教学工作接近农村生活实际。在多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锤炼和培养了一大批善学习、肯钻研的优秀教师,也积累了一定的作文教学实践与研 究的经验,这是本课题实验研究的十分有利条件。

以上诸方面,是提出本课题实验研究的缘由,我们将通过本项实验研究,试图探索一条适合新时代的开发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实验研究的目标主要有以下五个:

一是进一步确立现代农村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端正写作目的。

二是在指导学生习作时,教师要激起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和作文的热情,勉励他们自悟自得,从中取得进步,体验写作的乐趣。

三是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要切实提高小学生的观摩力、想象力和理解事物的能力。小学毕业时作文能力达到并超过现行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水准。

四是对作文育人功能的探索,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关注现实,通过观察、走访、调研等活动,树立正确审美观,表达出充溢情趣、富有新意和闪耀着智慧光芒的独特感受。

五是通过生活化作文教学使多数语文教师能在日常作文教学中,钻研教学技巧,提高自身作文教学技能,促进师生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工具性能力培养在于语文实践,人文性在于熏陶,二者相辅相成。在作文教学中,应结合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实际,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2、教育学理论:教育学理论认为,教育要适应人物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选择适当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农村小学生活化作文研究,就是根据农村小学生在不同年段学生的身心规律,在提高学生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给学生作文指路,使其作文更具目的性。

3、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理论表明,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是在实验活动中,通过有意识的培养和训练发展起来的。农村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就是通过教师利用农村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和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研究内容

一是从低年级开始,教师以“口语训练”为抓手,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我以我口说我心”。研究子课题主要是:如何提高一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交往中多进行指导,想方设法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是初谈小学语文口语训练。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时期,进行不同要求的训练。不同时期的学生,训练要求与训练内容应有区别。开始阶段重在愿说敢说,声音响亮,态度大方,能用简单的基本句式说正确,说完整,说规范。第二阶段要求能达到说连贯,很少出现用语重复,内容具体,防止或纠正任意中断和夹杂“啊”“那个”等赘语。第三阶段侧重感情准确传达、自己的观点和意图能得到准确表达上,发展语言能力,从而基本达到口语能力与书面语言能力同步提高。

三是中高年级段的教师则从“情感”、“兴趣”、“情境”、“想象”等方面入手,训练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逐步具有对生活的敏锐的观察能力、捕捉能力和表达能力。研究子课题如下:

1,让学生带着情感作文,写作本来是人们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途径,同时也是滋养我们思想情感的一种手段。古代先贤关于写作本质的论述“诗言志”,即是最早论述了作文教育“求真”、“求诚”的本质。叶圣陶先生也提出作文教育有两个致力目标是:“训练思想与培养情感。”认为“练习作文之要求,惟在理真情切而意达。” 可见只有学生心中有情才能在作文中流露真情,下笔才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作文才能打动人。

2,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之路初探。主要围绕充分开发的作文资源进行研究。3,生活化作文教学探究。实施分层次要求,进行差异指导。兴趣、志趣和乐趣是儿童情趣上的三个层次。成功能够给学生极大的心理满足,激发更强的学习动力,走好写作情趣的三个台阶。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实验研究法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研究法。可以说,用实验研究法探索和构建小学生生活化作文的教学策略和模式,用实验研究法检验研究提出的策略。通过设计实验策略和步骤,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和研究。

2、行动研究法

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对一些促进策略可以进行行动的研究。通过教师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解决“怎样促进小学生自主作文?”的问题,来探索和构建小学生自主作文的 教学模式。按照“计划——行动——观察——评价(反思)——再计划„„”的行动研究的过程,课题组定期的组织研讨——研究的主题、在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有效的促进策略的分享等等,通过严格的测量来评价行动的结果并发现问题,形成一套可操作的小学生自主作文策略模式。在这过程中,教师反思作文教学过程中的心得和存在的困惑,共同研讨解决的方法,是行动研究的重要途径。

3、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农村小学作文”“生活化作文”理论与经验的学习研究,对“农村小学生活化作文”的内涵和外延更加明确的认识,常上有关语文作文网站,参与有关的讨论,主动向有关专家请教,加强理论学习,使本组教师得到理论的提高。

4、个案法

对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个案分析、分类研究,跟踪调查评价,写出个案研究报告。

六、课题研究的过程

分三阶段:

1、准备启动阶段:(2006年1月—2006年5月)

工作目标:为课题的启动作充分的准备工作。

主要工作:成立课题组,进行课题论证,召开课题论证会;组织学习,培养实验工作的有关人员;广泛吸取意见,进一步完善课题实验方案,召开课题开题论证会。

2、深化研究阶段:(2006年6月---2007年10月)

工作目标:全面实施课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学习和吸收先进的作文教学理念,努力在实践中探索生活化作文教学的新思路和操作方法。完成实验方案所规定的实验内容,达成课题研究目标。

主要工作:规范实验操作,深入开展实验研究,召开实验研讨会,整理和分析实验资料,组织撰写实验报告和研究论文,初步形成实验研究成果。

3、结题总结阶段(2007年11月——2008年6月)

工作目标:全面形成课题成果,达成实验研究目标,课题结题鉴定。

主要工作:完成课题研究报告,举行研究论文报告会,编印论文集、学生优秀作品集。

七、研究成果

(一)明确了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乐写、善写,激发学生的写作热 情,增强写好作文的信心。

2、让学生掌握一些写作基本知识和技巧,了解一些写作途径,增强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性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探索出一套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的方法

1、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培养方法

(1)说话能力培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丈高楼平地起”这些道理都告诉我们,作文训练也要从低年级抓起。低学段学生说话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学生写日记

如果“说”是手段,“写”才是目的。积累素材,由易到难,写日记是提高小学作文的必经之路。只凭小学三年级那几节专门的日记课教学,是远远不能达到日记教学的目的要求的。要使学生能够掌握、运用日记,学生形成写日记的习惯,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帮助学生学好语文,陶冶情操。

2、由此及彼、融会贯通、作文迁移的培养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课题组尝试着运用“迁移”规律,从兴趣入手,把读、说、写训练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1)运用兴趣的“迁移”、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调动孩子们对写作的兴趣,这种兴趣从何而来呢?

世界著名诗人歌德曾说:“世界是那样的广阔丰富,生活是那样的丰富多彩„„我的全部诗都是应景即兴诗,来自现实生活中„„”歌德明确指出了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绚丽多彩的生活,不也正是孩子们浓厚的兴趣所在吗?小学生年龄小,对他们而言,只有感兴趣的活动才会积极地、自觉地去参与,才会有更为鲜明、深刻的情绪体验。因此,为了调动学生作文的自觉能动性,在训练过程中运用兴趣的“迁移”规律,努力把学生对生活的浓厚兴趣逐步迁移到观察、写作上来。为此,创造条件使作文教学的内容更贴近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让作文训练回到生活中去,让孩子们写他们感兴趣,乐于写的作文。

(2)围绕着丰富多彩的生活选题

在作文训练时,首先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题材中选题(如:跳绳比赛,养小狗,学种菜,洗衣服,到蔬菜大棚里玩,学习种蔬菜„„)只要是孩子们感兴趣的活动,都可以成为他们的写作素材。(3)创设情趣盎然的写作环境

训练时,不妨把富有儿童情趣的生活画面、活动场景搬入课堂。精彩的课本剧表演、紧张热烈的劳动场面、活生生的小动物„„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获得写作素材,激发了他们的写作欲望。

3、利用“知识”的迁移从会想、会读、到会写的培养方法

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是相互联系,融会贯通的。在指导作文训练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知识”的迁移,利用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已经形成、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去影响和解决写作问题。

(1)想像与写作相结合、以想促写

通过学习和观察,学生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多层次、多角度地使想象在作文过程中开拓思路、强化情感,促进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在作文课上,学生们能够兴致勃勃地把周围观察到的小花猫、小白兔、小金鱼、小蜜蜂等,通过丰富的想象生动、活泼、准确地表达出来。

(2)读写结合、以读助写

阅读能力的提高必定有助于作文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通过轻声读和默读领会理解课文内容,或者通过教材中的“语文园地”“读写例话”、等内容,学习其中的写作知识,在学习的基础上将教材中零散的、片断的写作知识系统化成整体知识,这样有利于在作文过程中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4、小学第二学段作文三步法教学——启蒙先启口

近年来,我校遵循了学生身心发育和智力发展规律,先后在第二学段的作文教学中增加了“口头作文”和“集体作文”的训练,探索出一条以“口头作文—集体作文—独立作文”三步教学法的新路子,不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个刚上三年级的学生,所积累的文字不会超过4000字,而对所认识的字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更是知之甚少。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学生立即拿起笔来写作文确实有点强人所难。然而,文字是语言的载体,如果我们能在培养学生正确的语言习惯上下功夫,我们的作文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是有声无形的文章,文章是有形无声的语言。”为使学生过好语言关,我们遵循规律采取了以下的训练方法:

(1)面向全体、不拘一格

练习要人人参与,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开始阶段,内容多样,一则小笑话,小故事,一桩趣闻,几句小幽默皆可,不要求全责备。这样学生兴趣就会浓厚,课堂气氛也很活跃。我们称这个阶段为自由式训练阶段。

(2)选择话题、明确标准

经过了一段时期的自由式训练以后,教师要有意识地选择一些话题。我们通常训练的话题一是人物:我的爸爸、妈妈、老师、同学等;二是事件:(有趣的)一次劳动、一次活动、一堂课等;三是景物:星空、月夜、日出等。话题确定后,还要确定几个标准,如:要求讲普通话,要求围绕话题来说,要求突出人物或事物特征。

(3)引入竞争、当场讲评

学生讲完后,教师即席讲评。表扬那些敢讲话,会讲话的同学,同时指出在口头作文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4)整理讲话内容形成书面文字

教师讲评后,由学生将自己刚才所讲内容整理后写在作文本上,允许学生对内容进行修改。

5、愉快学习、思维共振

经过“口头作文”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对四年级的学生进行了有趣的“集体作文”训练。

“集体作文”教学法大体分为如下几点:一是由学生自由组合或按照相邻座位,以4人为单位编为若干“集体作文”小组。二是教师命题和学生自己拟题相结合。命题范围要注意有共性的东西。比如命“我的语文老师”这一类的题目。三是每次作文每小组确定一位同学当执笔人,轮流进行,搞完一轮以后,评选优秀执笔人。四是集体讨论,内容包括拟题、审题、立意、构思、布局谋篇等。小组成员每人都要提供一到两点材料,然后逐句逐段地连缀成篇。五是修改定稿。在全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修改,然后由执笔人整理抄写上交老师或互相交换批阅。

“集体作文”教学法,能使学生在一种愉快的气氛中完成写作教学的任务。由于集纳了众人的智慧,因此作文成功率比较高,让多数学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它不仅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又激发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完全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6、“想”比“写”更重要

“口头作文”、“集体作文”是“独立作文”的基础和前提。“基础”打好了,“房子”就一定能建起来,但不一定就建得美观、漂亮、实用。经过前两个阶段的作文训练,学生肯定能动笔写上几句,但不一定写得生动、形象、活泼。这个时候,教师千万别急于求成,要善于点拨学生,尤其要善于组织学生进行思维训练。通过多种方法的思维训练,会让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一种创作的冲动,从而使学生作文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上的飞跃。

7、真情实感、说写合一

孩童的可爱在于没有矫饰,没有虚伪,在于天真坦露。同样,文章的魅力就在于有真情实感。努力做到真实故事的具体叙写,真切情感的生动诉说是小学作文训练的成功之路,也是小学作文训练的一个起点,一个重点,一个难点。对此我们有如下几点具体做法:

(1)反对编造生活、虚构故事情节的作文流弊,提倡说真话、写真事。有些脑子较灵活的学生喜欢将听说的故事说出来或写出来。但由于不是自己的亲身感受,在往牛头不对马嘴,漏洞百出。此时,教师应及时加以引导,鼓励他们说真话,写真事。

(2)反对抄袭、模仿,提倡独立构思。由于现时的“作文辅导书”泛滥成灾,有些学生急于求成甚至投机取巧,模仿、抄袭现象较为严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了限本限时的作文训练,即桌面上只有一本作文本,规定在一节作文课内完成。

(3)指导学生进行“素材”加工,在真实的基础上做到了有情趣、有个性。学生的写作往往容易停留在生活的表面,常写些 “公式化”的材料。因此,必须十分强调素材的加工。比如写儿时生活,不妨鼓励学生去写嘴馋、胆小、撒娇、爱哭、贪玩、调皮、小心眼、恶作剧等。同时,进一步提出要求:要能像电影电视一样,把生活镜头、生活画面具体、细腻地展现出来,注意培养学生对生活细节的描写。

实践表明,无论是循序渐进规律,还是“三步法”教学法以及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和学习活动入手,想方设法促使兴趣“迁移”的做法,或者利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去影响新知识学习的“知识”迁移的做法„„ 这些规律都必须符合儿童心理和认知规律,才有助于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8、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与阅读能力的培养

观察和阅读是写作实践中两种重要的基本能力。观察是直接以客观事物中获取的第一手材料;阅读是间接地从客观事物及资料中获取的第二手材料。在观察和阅读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做到准确、全面、细致、深刻,这是写好作文的重要条件。

首先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的训练。选择好观察对象,观察人时分为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少年、儿童,不同年龄段的人的特点不同。注重观察不同年龄段人的外貌特征,语言特征、性格特征。不同职业的人也不一样;外在打扮上不一样、性格、语言也会因为职业文化水平等不同而不一样。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让学生在小组上讨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人的不同特征。学生知道了观察的重要性,知道写好作文与观察分不开。除了观察人以外,随时感知身边的人、物、景,并把观察到的内容写进日记里。观察时还要注重观察的方法。观察要全面、细致。例如观察事物之间的联系,了解课文中事物之间的联系。课外延升,让学生举出自己所知道的事物之间的联系。通过学生目的观察、感知、体会、了解这些联系,并把这些记入日记本中,并在班上展示。让学生自己在自己家地里种下几粒种子,经常观察,从发芽到结果的整个过程,并把每次观察结果记在日记本上。培养学生做个全面、细致、观察的有心人。另外,观察时要深入。例如,观察一只小白兔,从不同时间、细致深入地反复地观察,多次地观察,把每次观察到的不同的地方记下来。观察还应由易到难,全心投入,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带领学生观察一处景,可以从远到近地观察,有重点地观察。并把观察结果加入自己的想象,记录下来,就是一篇好的作文。

9、注重对学生作文材料的选择与搜集能力的培养

材料是形成主题的支柱,没有好的材料就写不出好作文。收集的材料越多,学生写起作文来就越容易。作文来源于生活。材料的收集可以从事物的纵横联系上去发掘材料。例如人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等。让学生把观察到的、查阅到的资料记在日记本上,作为材料的收集。材料的安排是否恰当,在作文中对展示中心有很重要的意义。指导学生作文时围绕中心选材,注重作文的详略,按一定的顺序作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注重作文的过渡与照应,怎样安排好材料,怎样布局。

(三)学生的作文能力得到了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农村小学与城市相比较又是一个独特的世界,历史的长期沉淀形成了当地丰富的人文文化,酝酿着一坛坛思维美酒,蕴藏着一个个勃发的理想,如何利用这一优势,开辟 一条小学生习作路,《农村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课题正体现了这一点。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使我校学生的作文能力得到了提高,编印出版的学生作文集《七彩阳光》集中展示了我校学生作文的提高水平。2008年“天泰杯”青岛市中小学生寒假征文中我校五年级学生昌赛写的《普通话》荣获一等奖,在《青岛日报》上发表,昌赛同学并在由青岛日报社组织的颁奖会上代表76名获奖学生发言。

(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得到提高

1、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创设情境,进行实用性的听说训练,激发听说兴趣、培养听说习惯;阅读习惯的培养,使学生的记忆力,注意力、理解力、创造力等脑力得到开发。

2、培养了学生的品德。少年儿童是处于品德发展与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道德伦理知识不是很多,道德判断能力还不是很高,根据人们对品德的形成过程的研究判断,这一阶段的孩子主要处于品德形成的认同阶段,孩子开始在思想上、情感上、行为上接受他人或集体的影响,认同一些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这时对他们进行一些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无论是诗歌,童话、寓言,还是散文、小说,它都包含着丰富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以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策略研究为媒介,可以培养学生诚实、正直、勤劳俭朴,勤奋进取,尊敬师长,助人为乐,热爱祖国等品质。

3、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从教材中选取构成意境美的片断,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带着感情反复诵读,把无声的书面文字变成有声的口头语言,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身,记到心。让课文中的人、事、情、景跃出纸面,让美的意境与学生的感情融为一体,也得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

(五)教师语文教学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课题研究,使我校教师的学识与教学能力不断提高,教研论文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的就达十多篇,其中:李安宁老师的《我的小学一年级语文实践新课程的感悟》获省优秀教育论文二等奖。张秀梅老师的《解决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关键》获青岛市小学语文教学优秀论文一等奖。贺利民老师的《浅析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获青岛市小学语文教学优秀论文获二等奖。柳淑凤老师撰写的论文《“模式入门、积累提高、兴趣调动”作文教学法》在《青岛教育》上发表。同时,农村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将不同学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语文教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大语文”观。

(六)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提高 首先,教师的观念和研究的水平有了明显的变化。其次在《农村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途径》课题立项后,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其中,热情十分高涨,一方面组织指导和参与,另一方面积极进行理论探讨,把活动中的点点滴滴即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进行提炼,概括和总结。我校编印《携手走进 作文天地》是我校语文教师优秀作文教学经验的集中展示,在全莱西市得到推广; 2006年9月我校成功举办莱西市《农村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现场会,得到与会专家和老师的赞誉。撰写学术论文或实验报告,如条件成熟,将编印一本《农村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论文选》。

八、问题与讨论

三年的《农村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课题即将结题了,但是我们的作文教学与研究工作并没有结束。应该说在研究工作中我们取得的成绩是喜人的,最大的受益是老师们成长了,孩子们进步了,还寻找到了作文教学的许多宝贵经验,但是,我们也有困惑:

1、课题研究是辛苦的,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其投入到研究工作中?使老师们有种使命感与成就感,愿为之,乐为之?

2、生活的真实与文章的价值取向问题。在研究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习作源于生活,真实得没有丝毫水分,但确实没有多大价值,该如何解决?

3、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的融合问题。儿童富于想象,小学生喜欢童话、寓言等文章样式。那么,这一类的写作是不是脱离生活,是不是不真实?我们该怎样指导学生进行创作?

文献索引: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吴立岗《小学作文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5月版。朱作仁《小学作文教学心理学》福建教育出版社

刘云生(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激扬个性的心灵舞蹈——儿童个性化作文的本体视点》《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05年第六期。

朱作仁《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版。

符德新《语文教育,我的挚爱——记天津市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靳家彦》《中国教育报》2005年8月15日。

第三篇:农村初中作文教学需要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需要“生活化”

风石堰镇中学 刘玉莲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广大农村初中教师对语文作文教学进行了许多探索,学生的写作能力,交际能力、语文综合素养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还不尽如人意,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教学经验,对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问题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然而,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往往脱离农村生活实际,教学效果不理想。

首先,农村初中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不高,对语文作文教学不够重视。要开展语文作文教学,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业务基本功,新的教学理念,还要有较高的写作水平,以指导学生习作。语文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是提高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

其次,农村初中语文作文训练强调形式和技能,忽视对作文内容的指导。传统教学中,以应试为目的的习作教学评价方式已不能适应生活化作文教学的需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在传授诸多的写作知识的同时,绝对不能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第三,农村初中语文作文训练缺少素材,教师训练随意化,作文教学效率低下。《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但是,由于受到周围环境、教学资源、教学内容等方面的限制,学生对身边的生活素材熟视无睹,觉得自己生活没有什么可写的。

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造成作文水平落后的原因,最主要是作文与熟悉的农村生活脱节。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把作文融入到农村生活之中,结合农村特殊的地域环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学生作文虽然不同于文学创作,但同样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环境。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因此,农村初中语文作文要引导学生写自己感受到的属于自己的生活。在语文作文教学时,让学生学会积累素材,学会写自己的生活,感受到写作的乐趣。

(一)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开拓作文教学的源泉

农村学生常年与山水为邻,与田园为伴,最贴近于自然,也最能得到大自然的丰厚回报。只要留心,不难发现多样的自然风光,为语文作文素材注入鲜活的源头活水。农村生活注重对传统风俗习惯、古老文化的继承。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因时制宜,结合特殊的节日,开展以传统风俗为题材的语文作文教学,将之作为学生作文素材。农村学生都能亲身经历的劳动场景,劳动对他们来说如数家珍,每一种场面都会让他们历历在目,印象深刻。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可以抓住这些让学生有话可写的题材,让学生有展示自己实践风采的舞台。比如,结合农村农忙季节,让学生帮助家人分担劳动重担,然后结合亲身经历的劳动实践来写作文。这样的习作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优秀品质,可谓“一举多得”.(二)组织开展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练笔机会

广大农村语文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这些生活化素材,引导学生利用这些材料开展语文作文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方面,学校要精心为学生搭建展示习作的舞台,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感。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各种作文竞赛活动,向全校师生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为学生提供习作展示平台,让学生看到自己劳动的价值,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燃起他们对写作的兴趣与信心的火花。另一方面,学生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学校度过,教师要将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校内活动作为指导学生练笔的内容。比如说,学校每年都会开展各种文娱、体育、文化等方面的竞赛活动,班级也利用班会组织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读比赛等活动。学生参与比赛的激情,比赛中精彩激烈的场面,都是最好的练笔机会。

(三)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师可以让学生熟悉身边的生活,让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让学生乐于写作。当学生有东西可以,又乐于写,在不断的坚持中,文笔自会生花,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能够大幅度提高。

在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积累素材,学会写自己的生活,感受到写作的乐趣。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提高学生感受生活美的能力,每一个日出与日落,每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都有美可以发现,天天在眼皮底下的小树,在季节变化中也多姿多彩起来。教师要鼓励学生养成每周练笔的习惯,教师坚持每周批阅,并坚持讲评优秀作品,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美,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第四篇:浅谈农村初中作文教学

浅谈农村初中作文教学

我是一位农村初中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十多年,在教学中,我认为最大的难点就是作文。特别是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因为农村学生阅读少,见世面少,没开阔眼界,再加上新教材的作文也在不断地更新、改编,对于发展变化缓慢的农村来说,学生更适应不了作文的新要求,所以作文教学更难了。

农村中学学生作文的现状:知识面窄,不善表达,导致作文大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话说不清,句子不通顺,无法确切表达自己的意思,能够让人顺畅地读完全篇的,是少之又少,要想找到一两篇句通意顺,情感丰富、表达生动的文章,那更是难上加难,字里行间极难看出学生写作的冲动和激情。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农村学生自身原因

写作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写作不仅需要学生努力去写,更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现在的学生在小学本来基础就差,大多为留守为儿童,缺少父母的辅导,沉迷于网吧、游戏厅、电视等,和学习夺时间,视写作文为一种负担,不愿努力,作文应付交差了事,日积月累,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作文水平直线下降。

(二)、农村特定环境原因

作文本应来源于生活,可是,当今农村的初中生年龄小,绝大部分是寄宿制生活,生活范围极其狭窄,在校时间长达10多个小时,很少接触社会。这样的生活,使他们无处找写作的素材,又怎么会获得写作的激情呢?因此,写起作文来,内容枯燥,千篇一律。很少有学生对生活特别富有观察力,大多数学生对生活抱冷漠的态度。他们觉得除了分数什么都“没意思”,什么都与自己无关。这样,学生写作和社会生活脱节,自然无法积累写作素材的,也根本不可能写出好文章来的。

(三)农村教师方法原因

为了写好作文,学校教师和学生都付出了不少的艰辛。有的教师主张多写多练,熟能生巧;有的教师主张由说到写,降低难度;有的教师主张创设情景作文教学,让学生愉快作文;有的教师主张采用作文速成教学方法,让学生快速掌握作文写作技巧。这些都不失为作文教学的有效方法,也的确使作文教学效果大为改观,但学生作文水平还是始终不见有明显的提高。是学生写作少了,还是教师的作文教学方法有问题?由于有的学生平时阅读少,语言积累少,在这种缺乏积累的情况下,无论教师怎样改进和完善作文教学方法,无论学生一天练习作文多少遍,都是无济于事的。

尽管学生起步较晚,基础差,条件受到限制,老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效果不佳,但不能放弃学生的写作,必须坚持下去,因为作文是语文知识的综合体现,在学生的学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老师要调整思路,找到问题,对症下药,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用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作文有了兴趣,就会喜欢作文,就会积极主动去写作文,他们就会把自己身边有趣的、难忘的、高兴的事写出来。很多学生都把作文当作一个沉重的负担。他们一说起写作文就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其实这些都是学生的正常反应。特别是农村孩子,由于见识少,在平时的生活中没有注意和思考,没有积累好丰富的习作材料,写起作文来就无话可说。如果教师提前布置好作文题目,让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去观察、了解、体验要写的内容,丰富作文材料,这样就让学生在作文中就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了。他们完成一篇习作后,能得到教师的肯定和同学的夸奖,让他们有成就感,体验成功的快乐。这样就提高了他们的习作兴趣,学生将会把下一次作文写好得更好。

(二)、用生活加强学生的参与性

因地制宜创是解决条件限制的重要方法,应该让他们学会写自己身边熟悉的东西,写身边的人,如爸爸、妈妈、老师和同学;喜欢的动物植物,如家里的小猫、小狗等都可以写;身边的事,如帮妈妈做家务,干农活都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可以让学生把做家务,干农活的过程写下来,把观察到的有意义的场面记录下来。很多同学都要参加农村种菜,在作文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劳动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在给菜施肥、锄草、浇水等过程中你又学到了什么?最后指导学生写出文章,这样既学到了农技知识,又扩大了写作的范围,有真情实感。

(三)、用老师铸就学生的知识性

学生的写作要靠教师的引领,所以教师应加强学习,积淀相当的文学的基本功。我们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该率先做到,而且要做得比学生更好。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前列主动收集作文教学的相关的前沿信息,加以归纳、综合、整理,使之适应自己的教学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还应该多进行写作训练,要求学生写作的文章,教师应该先“下一下水”,这样才知道“水”的深浅,不要老站在岸上呼来喝去,怨这怨那。同时,教师应努力营造写作的氛围,刺激学生的写作欲望。比如:作文题目的命制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是否有话可说等。作文课是否一定要在连续的两节课内完成。可否抓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及时进行写作实践等。其次,教师要比较系统地教会学生写作的方法。如:话题作文拟题的方法,开头和结尾的方法,结构创新的方法,以及审题、选材、立意、剪材、拟提纲、修改等方法。

虽然农村作文教学道路任重道远,但只要理清思路,抓住问题的关键,有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农村作文教学水平定会再上新台阶。

四川省蓬安县利溪初级中学 伍前明 电话:*** 邮编:637873 QQ:1171449373

邮箱:1171449373@qq.com 地址:四川省蓬安县利溪初级中学

第五篇:农村初中作文教学6

知之好之,不如乐之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探索之快乐作文

防城港市防城区滩营中学

盘永昆

〖摘要〗:本文就农村初中作文教学进行探讨,阐述一咱以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快乐作文教学法。本文分三部分进行陈述:〈一〉、对两个基本问题的认识。〈二〉、快乐作文教学法的组成与操作。〈三〉、快乐作文的成效与展望。

〖关键词〗:农村初中

作文教学

兴趣

快乐作文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这一点已是许多同行的共识,在农村初中,由于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及大语文环境与城市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作文教学更显得难上加难。

在农村,说起作文教学,不少教师有这样的感慨:两头怕。学生怕写作文,应付了事,有的学生甚至不写作文;教师怕改作文,费精力、花时间且收效甚微。学生越写越灰心,教师越改越没劲,作文教学成了提高语文成绩的一个“瓶颈”。

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进行创新,要改变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相对落后的状况,就要根据自身的实际,积极探索,寻找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水平——这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在这方面同行们已经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摸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笔者在这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实验了一种以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为核心的快乐作文教学方法。本文拟就这一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性的介绍,谨求于专家同行。

一、对两个基本问题的认识

让我们首先看看两个最基本的又似乎已忽略的问题:作文是什么?作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这两个问题不解决,就很难谈得上教好作文。我的理解是:作文是书面的表达,也是思想的表露。作文和语言、动作、神情一样,是人的个性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作文不应仅仅作为一种技能,更不应是一种考试技能,试卷的分数也不应是作文教学法的唯一目标,让学生正确运用这种表达方式来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个性情感,释放这种情感,使其感到一种释放情感后的轻松、愉悦,才应该是作文教学法的真正目的。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作文教学的关键在于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心理,认识到它只是自身情感的一种有意识的释放,让他们觉得这是一件快乐的事。我们语文教师的职责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善于运用这种表达方式,最后乐于运用这种表达方式。因此我把作文教学的突破口放在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上,致力让他们在一种宽松的心境下完成作文,尽力让他们体会写作带来的欢愉和乐趣。我提出的口号是:快乐作文——我写我快乐,我快乐我写!

二、快乐作文教学法的组成与操作。

㈠、体验生活,写生活随感,解决作文的源头问题。

学生之所以怕写作文,很多时候是因为无东西可写,解决作文的源头问题,至关重要。我们都知道,作文来源于生活,只有贴近生活才能写好作文,只是学生每天都在生活,还不够贴近生活吗?为什么许多学生还写不出作文呢?其实,作文不仅来源于生活,更是来源于自己内心对生活的体验,生活只有通过内心的审视,才有可能成为写作的素材。可以这么说,没有自身的情感体验,就没有作文。因此,我们要教会学生捕捉生活的体验,教会学生“自省”,即省视自己的内心,捕捉感受,梳理思想。这样学生才可以形成一层很细的“心网”,敏锐地捕捉到一些很细微很平常的东西,加上自己的心理感受和想法,变成心灵的“内存”——情感体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要求学生写生活随感,要在第一时间记下自己的情感体验,不管它是高兴的、激动的,还是痛苦的、委屈的,也不论长短,一篇短文,一段话,甚至一句话,一个词也好,因为这种情感的震憾与共鸣,就是日后写作最生动、最直接的原始材料。让学生有东西可写,让作文不再是无米之炊,无源之水,这是帮助学生克服对作文恐惧心理的第一步,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享受写作乐趣的前提条件。

㈡、开放式、自由式的教学方法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从来都不单纯是校内、课内教和学的结果,它常要冲破课堂教学时间、空间的局限,在课外活动中得到扩展和延伸。以前布置作文,大多是在封闭的课堂上,统一时间,统一题目让学生完成。现在想来,这种教学方法有着很大的弊病,这种“压迫式”的教学方式确实很难让学生写出好文章来,大多学生只是硬着头皮,东拉西扯地“榨文”而已,怎么能体验写作给他们带来的欢愉,怎能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激发他们的写作激情呢?我改变了以往传统封闭的、统一式的教学方法,采用了一种开放式、自由式的教学方法:我参照教材及一些参考书,准备了一个作文题目库,教师在课内讲审题、要求、技巧,把写作时间放在课外,什么时候有灵感,什么时候有了写作冲动,就写(最好是在有情感体验的第一时间写),写好了修改好了才交给教师。学生可以写课本规定的题目,可以写教师提供的题目,甚至可以写其他的题目,只是有一些要求:至少每三周交一篇作文,每学期的作文不得少于七篇,另外,为了兼顾考试,第学期还是恰当练一些当堂作文。

㈢、性化的写作要求、目的。俗话说:“众口难调”,农村初中的学生,基础有好有差,写作水平与参差不齐,布置作文时如果规定了统一的写作要求,则可能出现这样的后果:好的学生应付绰绰有余,达不到锻炼效果;差的学生则苦思冥想,写的作文仍达不到要求,越写越灰心,久之,失去了写作的兴趣。为了克服以上的弊病,我把规定作文写作要求的权利交给了学生,认为可以达到什么要求,就把它写在题目下面。例如在写《一件难忘的事》中,有个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就制订了以下几个写作要求:①条理清晰,中心突出,有详有略;②文章结构新颖;③有适当的修辞。有个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则只制订了一个写作要求:句子基本通顺,没有错别字。这样,学生可能根据自身水平,制订力所能及的写作要求,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相对舒适地完成作文,基础好的学生可以把写作要求订高点,基础差的学生也有自知之明,各得其所。

㈣、灵活、弹性、个性化的评价标准。列宁曾说过:“革命要进行到底。”既然已将写作要求的权利还给了学生,那么评价标准也应该改改了吧!每一位生写出一篇文章,都希望得到教师的恰当的评价,而教师评价标准是否得当对延续学生写作热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这一点,我想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叙述。

1、评分。我改作文的评分标准就是学生自定的写作要求。如果他没胡很好的完成自定的写作要求,就不会得高分,即使这篇文章本来就不错;只要他完成了自定的写作要求,就可以得高分,即使他的文章跟别人相比并不是十分出色。这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评分标准。还是刚才那个例子,那位基础好的学生写作能力强,写出的文章当然好于那位基础差的学生,但由于没有很好的完成自定的写作要求,我只评他80分;那位基础差点的学生只订了一具写作要求,他的作文水平虽受水平的限制,并非上乘之作,却很好地完成了自定的写作要求,对他来说已属难能可贵,我评了他85分。有人不禁要问:“这样不是很容易形成一种好作文得低分差作文得高分的不公吗?”这一点我不否认,但我觉得这只是日常训练,并不是考试的终结评价,向学生讲清楚就行了。再说这样能使基础好的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使基础差的学生觉得努力得到了回报,帮助他们树立了信心,保持了他们的写作兴趣,各得其所,这才是最重要的,要知道,在农村初中,写作基础差的学生可不是一个两个呀!

2、评语。前面说过,每个学生写出的作文都希望得到恰当的评价,而教师批改作文的评语则是这种评价最集中的体现,因此能否延续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的作文评语起着到关重要的作用。我认为,作文评语不应仅仅是一种评价,它是师生心灵交流的平台,更是延续学生写作热情的催化剂。还是上面的例子,我给那位基础好的学生评语是:“相对于其他同学的作文,你这篇作文相当不错,只是我觉得你完全有能力写出更好的作文,如果你在”刻画人物时恰当运用了一下心理描写和神态描写,效果会怎么样?”这段评语不仅肯定了学生的作文,而且也委婉地指出了不足,我想他不会不接受吧。对那位基础差的学生的作文,我给的评语是:“这篇作文比起上一篇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继续努力,你能写出更好的作文的,比如在文章中用一些比喻、拟人等修辞,会不会更好?”在这里,我想特别说一下对待那些为数不少的基础差的学生的作文,他们的作文受自身水平的限制,也许写出的作文会差点,甚至会让我们看不懂。对待这种作文,我们没必要大改特改,更不应讽刺挖苦。对待这些基础差的学生,我想更应该小心翼翼,保护他们“革命的火种”,至少让他们不认为写作是一件难受的事,因为这种学生的写作热情不是很高涨,经不起多少打击,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熄灭。

㈤、给学生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让学生充分体会成就感。每个人都渴望成功,都渴望自己的成果得到大家的认可,因此给学生的作文一个展示的舞台,让他们体会发表作文的成就感,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一个有效的手段。我在所教的班里成立写作兴趣小组,交创办了班刊,然后从学生的作文中挑选一些比较好的,让写作小组修改、抄写、插图,最后装订成本在班内发行,一方面让基础好学生每次都竭尽全力写出最好的作文,争取发表,另一方面让基础差的学生可通过阅读这些近在咫尺的作文,从中得到启发,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争取早日发表作品。我尽力营造一个人人热爱写作的氛围,使学生在这种氛围熏陶下成长,因为我相信:好炉出好钢。

三、快乐作文的小结与展望。

面对求知欲望强但写作能力又参差不齐的孩子,我们既要给有一定写作能力的学生充分的写作自由,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使他们越写越有劲,同时也要兼顾基础差的学生,要采取措施,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尽一切可能让他们体会写作的乐趣,这样他们才能走出怕写作文的阴影,柏拉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认为,如果我们的作文教学能使每个同学都以写作为乐,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就是成功的,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

下载关于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研究的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研究的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报告

    农村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行动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宁城县汐子镇总校二龙中学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市场经济形势下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农村初中学生厌学心理的研究报告

    农村初中学生厌学心理的研究报告 丁庄镇中心初中实验组 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在初中阶段,由于学生基础的参差不齐和学习任务的加重,学习困难学生增多,他们上课......

    农村寄宿制初中作文教学体会

    农村寄宿制初中作文教学体会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作文教学;语文课程标准;学生兴趣;知识储备 笔者所在的农村寄宿制学校位于燕山山麓的一个小山沟里。由于实行了寄宿制,学生的活动......

    浅谈农村初中的作文教学

    浅谈农村初中的作文教学 摘 要:作文教学往往是语文教学的弱项,尤其是农村初中的作文教学更是语文教学的弱项,农村中学作文教学陷入了“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困境。本文结合当前......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扬长补短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扬长补短 作为一名新上岗的农村初中教师,在上第一节语文课时,便对学生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在语文学习中,你觉得哪方面是最难的?”“作文,文言文,阅读……”各式......

    农村初中话题作文教学设计

    农村初中话题作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话题作文的特点。2、学习和运用话题作文的写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懂得研读提示语,拟好标题,确定体裁,筛选写作内容。 教学难......

    浅谈农村学校初中作文教学

    浅谈农村学校初中作文教学    作者:来源:今日中国教研 2013年5期      字号:大 中 小显示汉语拼音 打印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反映了学生语......

    作文教学研究报告

    作文教学研究报告 导语:作文教学是言语交际的最基本的表达训练,突出作文的交际功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有所为而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作文教学研究报告,欢迎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