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理教学案例
面对诱惑 学会说不
一、教学内容:正确对待从众心理和好奇心
二、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理解从众心理和好奇心等心理现象的辩证关系,提高自己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分辨是非的能力,能够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2、既善于学习他人的智慧和经验,又能够逐步培养自己的个性、不盲从。
三、教学重点:能够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的影响。
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全面地和辨证地看问题的能力。
四、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诱惑是什么?古人说:诱惑如陷阱,会把人毁灭;诗人泰戈尔说:顶不住眼前的诱惑,就会失去未来的幸福;余秋雨说:诱惑是无底的崖谷,坠下去粉身碎骨,那么诱惑你的到底是什么呢?
(1)导入:一天傍晚,一批从汽车上下来的旅客,远远看见一个年轻女子正在广场上专注地抬头仰望天空。这群人感到十分好奇,也不禁都抬头搜寻起来,但什么也没有看见&&路人越积越多,一大帮好奇者聚集在一起,抬头看着天空。最后终于有人忍无可忍了,大家究竟在看什么?究竟在看什么?问来问去,最后问到哪个年轻女子。她羞涩地回答:不好意思,我在流鼻血。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大家摇摇头,一哄而散。问:为什么什么也没看到,还有那么多人聚集在那看呢?这一哄而上是一种什么心理现象呢?
(2)情境再现:《生活的点滴》
情景1:晨读课上书声琅琅,平时不怎么喜欢读英语的舟舟受到感染,不由自主地跟着念了起来。
情景2:小强发现自己做出的数学题与其他许多同学的答案不一致,不假思索地把自己的答案改了,结果却错了。
情景3:班里许多同学过生日大摆宴席,似已成风,后天就是沈飞的生日了,他心想:别人都这样过生日,我也不能例外,但是囊中羞涩&&(3)教师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由于我们每个人都有从众心理并且存在好奇心。它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心理现象。成语一哄而上、一哄而散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别人怎么想,自己就怎么想;别人怎么说,自己就怎么说;别人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人云亦云,随大流&&这就是从众心理的表现。大家想一想,在你们的身上有哪些从众心理?
1、请学生举例谈谈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从众心理。10分钟。
2、同学们分组讨论从众心理的好处和坏处。5分钟。
3、点名各组的学生组长进行发言。5分钟。
4、教师进行总结:一方面,从众心理有助于学习他人的智慧和经验,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等缺点;另一方面,从众心理又可能抑制我们的个性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缺乏主见。
(4)感悟交流:有时候从众心理和好奇心是相伴而生的,请欣赏一篇关于好奇心的作品。
一、学生表演节目-朗诵:《好奇的思绪》
当第一条泥盆纪古鳍鱼过腻了在树上爬来爬去的生活而对陆地上平坦的生存环境感兴趣时,他便爬下树试探着走向林边的空地。这也是好奇。
是的,是好奇心让地球有了高级生命,让世界有了更高级的生命。
当第一个北京人从地上拿起被天火烧焦的野味,颤颤地把它放入口中时,他感到的不再是茹毛饮血的感觉,便有了再吃一口的念头,从而使他的部落走出生食的境地。这是因为好奇。当古人看到石块在一起冒出奇妙的火花时,猛然有了钻燧取火的念头,便产生了人火生活的束缚。这也是因为有了好奇心。
是的,是好奇心让人类走向文明,让生命看到多彩。
当一个人坐在苹果树下乘凉,一个苹果啪地砸在他的头顶,他伸手捡起那个苹果,产生了疑惑:它为什么落到地上砸在我的头上而不飞向天空落到月亮上呢?这个,让他感到不可思议,他便开始认真研究,也就有了牛顿定律,有了近代物理。当两个人看到天空的鸟儿能自由自在地飞翔,便也想如鸟儿一样飞在空中,他们便开始致力于鸟儿的研究。终于,有了飞上天的工具。这是因为好奇。
是的,都是因为 有好奇心,才使人类更快进步,有了更高的文明。
当人们仰望高远的天空,看着那满天的星斗,那圆圆的月亮,产生了玄妙的幻想:天上到底是什么?星星是不是也和我们居住的地球一样?月亮上是不是真有广寒宫?嫦娥和玉兔生活得怎样?于是,便有人以毕生的精力和十倍的努力去研究,终于可以在月球上迈开步子,在太空中建立家乡。这些都是好奇心。
当人们面对09这十个数字组成的世界是如此纷繁复杂绚丽多彩时,便有人去幻想他们的妙处,也有人用毕生的精力去研究这个猜想,终于摘取了数学皇冠上的明珠。这些也是因为好奇。
是的,好奇心是兴趣的姊妹,它消除人类的无知,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妙。
二、学生表演节目-情景表演
从前,有个人捡到一个精美的盒子,上面写着记住,无论如何,都不要打开这个盒子,否则人类将要早到灭顶之灾。这人开始吓了一跳,没敢打开盒子,可是总是在想:这盒子里究竟是装了什么东西呢?什么东西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呢?最终他经受不住好奇心的诱惑,打开了盒子。结果,盒子里面的东西跑出来了。从此,人类就有了洪水、瘟疫、犯罪等灾难。原来这是一个潘多拉魔盒,这个情景模拟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请问:这样的好奇心能够保持吗?
讨论归纳:
1、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好奇心呢?
2、你曾经对哪些事情产生过好奇心呢?
3、你是否愿意永远拥有好奇心?请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小结:好奇心是人们对未知事物积极探求的一种心理倾向。它能诱导人们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成就,就像是一把钥匙,帮助我们打开世界奥秘的大门,但也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好奇心,我们既要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又要克制那些超越道德和法律的好奇心,趋利避害。在21世纪在,在家庭经济允许的情况下,我们要融入社会,慎重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不固步自封。作为学生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不能一味的追求吃穿,应把精力用在学习上,对外面的种种诱惑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不迷信、不盲从。无知出偏见真知出灼见,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做一个自尊心强、自信心足的人,善于控制自己、具有独立自主的精神。面对诱惑,学会说不。
六、教育反思:针对班级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教育,能给学生正确的引导。班主任就是做的这个工作,平凡而琐碎。
第二篇:心理课教学设计案例
篇一: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课教学设计案例1 教案分析11语文四班熊浩翔
教案:揭开情绪的面纱,露出灿烂的笑
容
教学目的:
1、知识:情绪定义、形成原因及克服技巧
2、能力:帮助学生了解自身情绪变化及调适技巧
3、德育:使学生认清消极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
教学重点:掌握克服消极情绪的技巧
教学关键:引起、决定情绪的因素
学法:讲解、讲故事、共同探讨
教学过程: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一、情绪
模拟情景:找前排一名学生配合表演,假设教师手中有一根针,扎学生的食指,问同学们会出现什么现象?
生:?? 对,首先是感到痛,紧跟着的动作就是缩手,这里提到的“痛”和“缩手”就是情绪的范畴。
即兴表演:
我们对情绪是非常了解的,可以将它们分成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基本类型,是情绪的千变万化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情绪的长时间积累就会形成情感,如人的道德感、美感等,以美感为例,老师和我们同学都是黄色人种,从小到大见到的都是和我们一样的人,具有同样的特征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等,而我上大学期间看到一位俄罗斯留学的女大学生,解释一下俄罗斯人是白种人,个子高,黄色的头发、苍白的面孔,给我的感觉就像是白血病患者似的,感觉不好。这也正说明我们的情感是在生活中长时间慢慢积累起来的,是不易改变的。
情感
最重要的器官是:眼睛和嘴
情绪
兴奋
愉快
惊奇
悲痛
恐惧
愤怒
厌恶
羞辱 面部模式 眉眼朝下,眼睛追踪着看,倾听 笑,嘴唇朝外朝上扩展 眼眉朝上,眨眼 哭,眼眉拱起,嘴朝下,啜泣 眼呆张,脸色苍白,毛发竖立 皱眉,咬紧牙关,眼睛变狭窄,面部变红 冷笑,嘴唇朝上 眼朝下,头抬起情绪表情
最重要的器官是:手
振臂高呼——激愤 手舞足蹈——高兴
紧缩双肩——恐惧 双手一摊——无奈 等等
“你们会成功的!”——“你们会成功的?”
“你行!”——“你行?”
声音尖锐、急促,表达紧张而兴奋的情绪。
语调缓慢而深沉,表达一种悲痛而惋惜的情绪。
思考:情绪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设疑:让我们一些看两个例子:①、比如我们一个同学跟她的母亲说:“妈,明天星期天,给我买一件新衣服吧?”母亲也许会这样回答:“好,明天吃过早饭我们就去。”——我们这位同学就会产生一种什么情绪啊?对,心里是美滋滋的。也许母亲会这样回答她:“等你考到班级前三名时妈妈给你买好的。”——我们这位同学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心里嘀咕着:“我现在在班级里排二十,这明摆着是不给我买啦,不买就不买,我还不要了呢。
引导得出:
但老师这还有三个问题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分析一下:
设疑:①、晚上你想睡觉啦,但是现在把你的床拿到我们的操场上,在外面睡了一夜,是满足了你的需要,但我们想这位同学的心情是怎么样?
②、星期天我们去动物园,你站在笼子外面看狗熊学人走路,向你这个方向走来,一拐一拐的很好玩。什么心情?(生答:高兴、好玩、有意思。)狗熊走到笼子边时你发现它站起来比你高,这时你还发现笼子的门没关。
引导:通过以上三个例子我们发现,我们对满足需要过程的评价决定着我们情绪的性质。
举例:①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做的“恐惧”实验,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说明了实验者由害怕白鼠到害怕白兔,以至于害怕带白胡子的老人,恐惧产生了,我们同时也看到了实验者所害怕的事物是有一个共同点的:白色、带毛的就会引起他的恐惧。同理②小孩怕打针又是一例。
举例:小孩会走路了,他的视野扩大了,当他看到毛毛虫时会很好奇而伸手去拿,这时,我们说的夸张一点,小孩的母亲怕毛毛虫或是怕毛毛虫伤害她的孩子,她就张牙舞爪跑了过来,小孩回头一看,母亲在他的心中是多么伟大的、无所不能的一个人,可现在她竟然害怕它——毛毛虫,那这个毛毛虫也真是太可怕了。这下我们应该知道了,我们害怕小动物、害怕黑等等其实是在我们很小的时候从我们身边的长辈身上“学”来的,也可以说是从他们身上迁移到我们身上的。
加:不是烦恼太多,不是幸福太少,快乐时唱支歌,忧愁时写首诗,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都有增强自信、改善情绪、提高活力的作用。
人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受
篇二:心理课教案教学设计《做个最好的自己》德育教育案例
《做个最好的自己》
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是个性特征形成的过程。中学阶段是人的自我意识的客观化时期,这时他们能否正确认识与悦纳自我,直接影响着健康个性与健康心理的养成。
【辅导目的】
【辅导方式】
⒈听故事 ⒉讨论 ⒊画我的优点树 4.集体朗诵诗歌
【辅导过程】
2、教师提问:从刚才的活动中,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中国有句俗话“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西方也有句格言:“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从刚才的活动中,我们也可发现这一点: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树叶!
(2)学生讨论:从“动物学校”的故事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呢?你联想到了什么?(3)小结:每个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获得对这个故事的不同思考:至少有两点启示:第一,天生万物,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第二,如果我们能用自己的优势来生活,那么我们的人生就会更精彩。
4、展示活动:“我的优点树”
教师引导:请你设想一下,你正沿着一条路走,突然发现你前方有一棵很特别的树。
(2)全班展示“我的优点树”。
(过渡)确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一个巨大的宝藏,它里面藏着我
5、自我探索:
(1)学生反省:在我的优点中,哪些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我是如何在学习和生活中利用和发挥这些优势的?(2)哪些优点很容易被我所忽视,还需要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得以充分发挥?这样的状况到底对我产生什么影响呢? 小结:
(1)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着许多非常珍贵的东西。有些人善于发现并能善于利用这些东西,因此他们有了各种各样的成功,也塑造了一个自信的自己。
7、集体朗诵小诗(配乐):
如果无法成为山涧的松林,就做各地的灌木吧;
如果不能成为灌木,就做小草吧,使街道更加青翠美丽;
如果不能成为林荫大道,那就做窄窄的小路吧;
人生道路上本来就没有输赢,只要你努力了,你就能做个最好的自己!教师寄语:略
篇三: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课教学设计案例1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课教学设计案例
题目:揭开情绪的面纱,露出灿烂的笑容
教学目的:
1、知识:情绪定义、形成原因及克服技巧
2、能力:帮助学生了解自身情绪变化及调适技巧
3、德育:使学生认清消极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
教学重点:掌握克服消极情绪的技巧
教学关键:引起、决定情绪的因素
学法:讲解、讲故事、共同探讨
教学过程: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一、情绪
心理学上认为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扩相应的行为反
模拟情景:找前排一名学生配合表演,假设教师手中有一根针,扎学生的食指,问同学们会出现什么现象? 生:?? 对,首先是感到痛,紧跟着的动作就是缩手,这里提到的“痛”和“缩手”就是情绪的范畴。
即兴表演:
我们对情绪是非常了解的,可以将它们分成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基本类型,是情绪的千变万化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情绪的长时间积累就会形成情感,如人的道德感、美感等,以美感为例,老师和我们同学都是黄色人种,从小到大见到的都是和我们一样的人,具有同样的特征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等,而我上大学期间看到一位俄罗斯留学的女大学生,解释一下俄罗斯人是白种人,个子高,黄色的头发、苍白的面孔,给我的感觉就像是白血病患者似的,感觉不好。这也正说明我们的情感是在生活中长时间慢慢积累起来的,是不易改变的。
情感 情绪表情
最重要的器官是:眼睛和嘴
情绪 面部模式
兴奋 眉眼朝下,眼睛追踪着看,倾听
愉快 笑,嘴唇朝外朝上扩展
惊奇 眼眉朝上,眨眼
悲痛 哭,眼眉拱起,嘴朝下,啜泣
恐惧 眼呆张,脸色苍白,毛发竖立
愤怒 皱眉,咬紧牙关,眼睛变狭窄,面部变红
厌恶 冷笑,嘴唇朝上
羞辱 眼朝下,头抬起
最重要的器官是:手
振臂高呼——激愤 手舞足蹈——高兴
紧缩双肩——恐惧 双手一摊——无奈
等等
“你们会成功的!”——“你们会成功的?”
“你行!”——“你行?”
声音尖锐、急促,表达紧张而兴奋的情绪。
语调缓慢而深沉,表达一种悲痛而惋惜的情绪。
思考:情绪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设疑:让我们一些看两个例子:①、比如我们一个同学跟她的母亲说:“妈,明天星期天,给我买一件新衣服吧?”母亲也许会这样回答:“好,明天吃过早饭我们就去。”——我们这位同学就会产生一种什么情绪啊?对,心里是美滋滋的。也许母亲会这样回答她:“等你考到班级前三名时妈妈给你买好的。”——我们这位同学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心里嘀咕着:“我现在在班级里排二十,这明摆着是不给我买啦,不买就不买,我还不要了呢。
引导得出:
但老师这还有三个问题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分析一下:
设疑:①、晚上你想睡觉啦,但是现在把你的床拿到我们的操场上,在外面睡了一夜,是满足了你的需要,但我们想这位同学的心情是怎么样?
②、星期天我们去动物园,你站在笼子外面看狗熊学人走路,向你这个方向走来,一拐一拐的很好玩。什么心情?(生答:高兴、好玩、有意思。)狗熊走到笼子边时你发现它站起来比你高,这时你还发现笼子的门没关。
引导:通过以上三个例子我们发现,我们对满足需要过程的评价决定着我们情绪的性质。
第三篇:《色彩心理》教学案例与反思
《色彩心理》教学案例与反思
1、教材分析:
《色彩心理》我从中选取色彩这一节加以扩展,成为本节课的内容。本课从首先回顾色彩的基础知识,然后通过游戏,让学生体会色彩心理的作用,并联系生活去感受色彩心理。
2、教学目标:
美术欣赏课教学的目的是通过美术基础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学会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进而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根据高中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当前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掌握有关色彩的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
A.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
B.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实际运用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在传统的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教师习惯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讲典故、说故事、聊趣闻,逗得学生哈哈大笑。但学生终究处于被动灌输的地位,他们不会主动去体会艺术作品的魅力、不能将课堂中学到的美术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一节课下来,除了大笑外,别无收获。本课的基本教学程序如下图:
生 初步感知——乐中体验——讨论探究——知识扩展——情感升华
互 动
师 引导观察——情景创设——启发点拨——汇总归纳
三、说过程:
四、说注意事项
1、因为课件的导入环节中插入了音乐,在导入部分欣赏图片时,应注意及时把音乐关上,以免授课的其它环节受到影响。
2、在“游戏一”中,要强调学生看到屏幕上的色彩,说出自己想到的内容时从两个方面来想:一是实际物体;二是联想到的心理。如看到红色,实际的物体可以想到红旗、血、太阳等,而联想到的心理有热情、危险、食欲等。
3、在学生讨论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体会色彩心理的灵活运用,如自己的服装、校园的环境、教室的布置等。
4、本课的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加上游戏式的教学法,课堂的气氛非常活跃,教师应注意调控课堂纪律,把握好课堂的活跃程度。
五、小结
本节课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游戏驱动为主线,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勤于动手、敢于创新,课堂气氛活跃;从教学效果看,知识目标完全达到,能力、发展和情感目标基本实现。
第四篇:领导心理案例
领导心理案例
案例1:雷克的领导风格
雷克在八年前还是公司唯一的一名工程师。随着公司的发展,又雇佣了几名工程师,于是雷克就成了主管人员。由于自己并没有领导工作的经验,各种烦恼接踵而来。
雷克所在的部门规模不大,因此他虽然是主管人员,可仍同工程师们一起干活。后来他实在感到没办法处理那么多文书和日常事务,于是雇佣了莎丽担任秘书,渐渐地雷克发现,自己越来越依靠莎丽处理办公室事务,诸如订购原料、确定任命、制定项目进展计划,等等。而自己则仍然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具体业务上,如果工程项目难度大,自己索性亲自动手。
因为雷克太忙,莎丽把本来应该由雷克负责的工作都揽了过去。包括分配任务、处理工程师提出的问题,等等。事实上莎丽安排的工作进度比雷克在百忙之中费好大的劲排出的计划井井有条得多。
一天,莎丽去找雷克商量采用新方法规划工作进度并监测工程进展的问题。雷克听后说:“你这个想法很好,但你的工作是当好秘书。我是经理,监测工程是我的责任。”莎丽回答:“你怎样称呼自己与我无关,但为了把部门的工作组织的有条不紊,我干的工作比你都得多。与其说你是部门经理,倒不如说你更像个工程师。”
“你在开玩笑吧。”雷克回答:“我是这个部门的经理,你是秘书。”
“我在这里担负的责任愈来愈多,一直盼望您能提拔我当行政助理。”莎丽回答。
“工程师们是因为我的缘故才接受了你的进度安排。要是没有我在,你什么也别想干成。他们完成了任务,因为他们知道我是经理,是他们的领导!”雷克大声地说。
“我们用不着争论。如果你要我安心与秘书本职,那好,对管理工作我一概不插手。”莎丽回答说:“假如我那么做了,你将不得不放弃业务工作,全力以赴搞管理。”
雷克承担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不断增加,他感到有必要再任命一个工程主管人员。他挑选了皮特——他手下最能干的工程师之一。皮特很勉强地接受了委任,因为他并不喜欢搞管理。
不过既然接受了这一职务,皮特就一心想干出点成绩来。他是一个出色的工程师,从不甘心落在别人后面。他记得一本管理学书上曾讲过,新上任的技术经理最大的弱点就是埋头继续干技术工作,而不可轻易授权给别人。皮特暗下决心,自己决不能那么做。
不久皮特就发现事情并不像书上说得那么简单。向工程师委派任务的事使他进退维谷、伤透脑筋。他们完成的工作,自己必须逐项检查,有时还得返工重干,但如果不授权给他们干,就会出现窝工现象,任务完不成。结果是拖延工期,士气低落。
皮特想,他手下的工程师个个都是过硬的,工作搞不好,也不知道自己究竟错在哪里,他考虑是不是找雷克谈一谈。
兰迪是雷克手下一个工程组织的头儿。他是个友善、健谈的人,喜欢讲故事,经常使全组的工程师们哈哈大笑。本来这也无所谓,但问题是其他的工程师在兰迪的带动下也开始讲故事,于是产生了混乱。更令雷克难以容忍的是,兰迪到其他组的工程师那里了解情况时,他总要讲几个故事,结果使那个组也乱了起来。
不过,兰迪是位刻苦而有效率的工作者,交给他们组的任务,总是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然而,雷克发现有几个问题被因此而耽搁了,不禁有些恼火。他把兰迪叫到办公室,对他说:“兰迪先生,我很清楚你每天给你们组和其他愿意听的人讲故事,浪费了很多时间。如果不是你搅乱部门的工作,你和你的小组都会得到更高的奖励。” “是的,雷克先生,你认为金钱是唯一的好东西。但是我们已经花费了我们生命的25%——35%的时间去工作,我想应该在期间找到一些乐趣,只有这样,生命才不会显得短促。”
不过,兰迪最后还是同意减少混乱,但他坚持了几天后,一切又恢复了老样子。
思考:
1.请分析雷克的领导风格。他的工作作风存在着什么问题?
2.公司需要兰迪这样的员工吗?公司应如何对待兰迪这样的员工?
3.请给雷克提一些有关领导工作的建议。
案例2:雷诺兹成为领导者的关键因素
雷诺兹今年22岁,即将获得哈佛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学位。在过去的两年里,她每年暑假都在康涅狄格互助保险公司打工,填补去度假员工的工作空缺,因此,她在这里做过许多不同类型的工作,目前她已接受该公司的邀请,毕业后加入互助保险公司,成为保险单更换部主管。
康涅狄格互助保险公司是一家大型保险公司,仅雷诺兹所在的公司总部就有5000多人。公司奉行员工的个人开发,这已成为公司的经营哲学,公司自上而下都对员工十分信任。
雷诺兹将要承担的工作要求她直接负责 25 名员工。他们的工作不需要什么培训而且具有较高的程序化,但员工的责任感十分重要,因为更换通知要先送到原保险单所在处,要列表显示保险费用与标准表格中的任何变化;如果某份保险单因无更换通知的答复而将取消,还需要通知销售部。
雷诺兹工作的群体成员全部是女性,年龄从19岁到62岁,平均年龄为25岁。其中大部分人是高中学历,以前没有过工作经验,他们的薪金水平为每月1420美元到2070美元。雷诺兹将接替梅贝尔的职位。梅贝尔为互助保险公司工作了37年,并在保险单更换部做了17年的主管工作,现在她退休了。雷诺兹去年夏天曾在梅贝尔的群体中工作过几周,因此比较熟悉她的工作风格,并认识大多数群体成员。她预计除了丽莲之外,其它将成为她下属的成员都不会有什么问题。丽莲今年 50岁,在保险单更换部工作了10多年。而且,作为一位“老太太”,她在员工中很有分量。雷诺兹断定,如果她的工作得不到丽莲的支持,将会十分困难。
雷诺兹决定以正确的步调开始她的职业生涯。因此,她一直在认真思考:一名有效的领导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问题:
(1)
(2)建议?影响雷诺兹成功地成为有效领导者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为了帮助雷诺兹赢得和处理好与丽莲的工作关系,你有何
第五篇:小学生心理案例
我们班的王雷很让我担心!他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要想收他的作业,老师就必须坐在他边上看着他写;每周一甭想收到他一个字的作业;自己的课桌从来不整理,都是同学帮他理的;衣服由爸爸给他穿,一直到三年级,怎一个“懒”字了得。交不出作业,便摔书、摔文具盒,上窜下跳,甚至还会恼怒地扯自己的头发,滚地;要是有同学不小心碰到了他,他就会暴跳如雷,挥拳动粗,其他同学对他怕而远之,怎一个“赖”字了得。这孩子有严重的心理障碍,而且一年重似一年。作为跟了他四年的班主任,我也是他人生路上的一个重要的导航人,再不抓住时机教育,恐怕会毁了他的一生,所以使他和其他学生一样有健康的心理,已是刻不容缓的事。
于是在假期里我就再次家访,和他父母交流情况。根据王雷的表现,通过多方面的了解、分析,我发现了形成王雷心理障碍的原因如下:
1、父母的宠爱造成了王雷的畸形心态
父母四十多岁生下了王雷,中年得子,加上王雷上有两个已成年的姐姐,所以王雷在家倍受宠爱,他的爸爸更是日夜呵护着他,自从王雷出生,爸爸就放下了生意,全心全意照顾他,鞋带散了,爸爸马上给他系;手脏了,爸爸马上给他洗„„而良好的家庭经济基础也是造成他想要怎
样就怎样的部分原因。
2、期望过高,加重了王雷的压力
王雷之所以会产生烦躁的情绪,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父母对他的期望过高。为了王雷的择校,全家从山西太原移民苏州,所以当王雷稍犯错误,或者考得不理想,父母就会喋喋不休地唠叨“我们全家为了你来到这陌生的地方,你要对得起父母呀!”这类大道理。在过高的期望下,王雷显得越来越暴躁,他说:“一想到学习就觉得厌倦。”
3、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当,是王雷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
由于爸爸从小寸步不离地陪着王雷,遇到问题就由爸爸代劳,所以养成了他一遇到难题就喊爸爸讲解,自己不肯思考问题,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做作业或考试时,遇到难题就发脾气,甚至狂奔乱跳、撕考卷。而他的爸爸脾气也很不好,每次知道王雷犯错后,又会把他打得死去活来。
搞清了原因,掌握了症结,我就抓住新学期开学的好时机,有目的、有计划、全方位地对王
雷进行心理辅导。
1、与家长沟通
通过无数次的家访,我让他爸爸与学校教育相配合,慢慢地纠正王雷的依赖性,让王雷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还给王雷爸爸看一些有关教育类书籍,让他不要对孩子宠得太厉害,打得太厉
害,教育方法一定要恰当。
2、当一个忠实的倾听者
每当王雷遇到委屈或和其他任课老师闹僵时,我都会静静地听他诉说,并且恰当地纠正他的一些不正确的想法,告诉他“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当自己要发脾气时,一定要忍住,和坏脾气作斗争。不时,我也会让他发现自己的进步,告诉他这都是努力的结果,让
他坚信一份耕耘就会有一份收获。
3、委以“轻”任
我抓住新学期开学的时机,跟他沟通,希望在新学期看到一个全新的他,让其他同学对他有新的评价。因为他经常拖拉作业,所以我就决定让他当收作业本的小组长,这样,他就必须自己先做好作业,加快了他做作业的速度。他干得还可以,得到了集体和他人的承认,让他获得了一个表现和改正的机会,正可谓“一箭双雕”。
4、以“柔”克“刚”
尽量用“软”办法对付他,增加和他谈心的次数,让他知道坏脾气绝对不会给自己带来好运,而改变自己的坏脾气却能使自己受益非浅,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和同学交往。让他知道懒惰的害处,它会使人学习落后,每天得过且过,而且,懒惰的人还会被人瞧不起,鼓励他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
半学期过去了,现在,王雷的脾气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作业拖拉也没有以前厉害了,其他同学也经常跟他一起玩了。我似乎感到不正常的王雷已远去了,一个健康的王雷正在朝我们走来。看着王雷,我感到了一丝欣慰,我相信我最终一定能使他完全克服弱点,健康成长,展翅飞翔的。
毛某是我班一位六年级的女同学,她长着一对会说话的大眼睛,头发黄黄的,稍稍有些蜷曲,成绩上游,中等智商,非常腼腆,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听不清,脸蛋涨得绯红。下课除了上厕所外总是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发呆,老师叫她去和同学玩,她会冲你勉强笑一下,仍坐着不动。平时总是把自己关在房里,不和同学玩。遇到节假日,父母叫她一起玩、作客,她都不去,连外婆家也不去。
二.案例分析
自卑畏怯的心理大家都不同程度的有,有的同学在小学五年里顺利地走过来了,也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和优势,面对激烈的竞争,却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儿也不如别人,自卑的心理使得自己缺乏竞争勇气,缺乏自信心,走进六年级的学习,特别是参加毕业会考,心理可能就忐忑不安。一旦中途受到了挫折,更加缺乏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总觉得自己确实不行,在激烈的竞争中,这种心理障碍是
走向成功的大敌。
1.个人因素
通过观察,我发现她长期受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负面影响,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这样就严重影响他的身心
健康发展。2.家庭因素
现在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家庭,造成家长对孩子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导致许多的小学生肩负重担,过重的压力在学生未能达到父母期望时,便使学生形成自卑心理,否定自己,怀疑自己,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随之而来。母亲对孩子的学习辅导力不从心,父亲每晚工作到深夜才回家,偶尔才过问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对孩子的期望也很高,但表达的方式十分粗暴。
3.教师因素 在学校里,如果教师对一些同学了解不够,关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对这些同学的评价偏低,一旦如此,几个月或者几个学期以后,这些同学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在老师那儿他们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叹,久而久之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就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却慢慢占了上风。另外,老师对少数心目中的优等生日益产生的偏爱,对多数属于中间状态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沉重的压力,普遍滋长严重的自卑心理。再加上老师片面地认识学生,对优等生日趋偏爱,更进一步加深小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的自卑心理日趋严重。
多年的班主任经验告诉我,毛某同学出现这种情况,极可能是因为她的心理有一定问题。如何帮助他克服自卑心理,走出这个阴影呢?
三.辅导策略
这半学期以来,我在班级里进行了“班级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活动管理实践,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惊喜地发现毛某同学的情况明显好转,她在班级各项活动的影响下,逐步消除了自卑心理,真正树立起了“我能行”的良好心态。现在她不但喜欢与同学一道做游戏了,而且积极参加班级管理、年级管理。看到
她身上的变化,这可谓是感受良多:
1、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师爱是教育的基础”,为了去除毛某的畏惧心理,我在课余经常有意无意的找毛某闲谈,中午她在校午睡时,帮她盖好被子,让她帮我拿作业、发作业本,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她,发现她有所进步及时表扬,经常对同学说:“看,我们的毛某今天坐得真端正!”“我们的毛某同学回答问题真响亮”“我们的„„”在有意无意的语气中,全班同学看成一个整体,毛某是我们整体中的一员。渐渐的,毛某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有一次,她还天真的问我:“老师,你是老师吗?”“我不像老师吗?”我反问。“不太像,你上课老爱笑,老师上课是不笑的!”我欣然地拉着她的手说:“好孩子,这是因为你不知道,其实上课爱笑的老师多
得很!”
2.树立信心,激起动力。
记得有一次班级举行小组间的演讲比赛,作为胆小的毛某被所在小组选上了,我知道这是小组成员给她的机会,我就发动她的好朋友动员,并让他们一起上。开始她不愿意,最后加上家长和老师的鼓励,她上了。而且表现得还不错。我和其他老师都在自己所任课上以她为典型进行了表扬。她第一次在同学们面前有了开心的笑容。从此她变了好多。对好多课似乎也有了一定兴趣。后经过不断鼓励,巩固,她进步了。有一天她问我:“我能行吗?”我说:“你这么棒,当然行。演讲都说得那么好,还有什么不能上去的呢!”她激动地不住点头。从此,她真的非常努力,成绩有了飞跃。
3.重视家庭,提高能力。
毛某心理上的自卑,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因此,我把她的父母请来,详细地分析了毛某在校的表现及原因,与他们交流,反馈情况,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建议家长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我们要为自卑的同学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比如在家里:有客人来到家里,家长可以让她为客人递茶、剥糖果等,也可以让她与客人玩一会儿,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同时,适当地让孩子做家务,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从家务劳动中锻炼与家人交往的能力。对孩子的进步给予肯定、表扬。
4.进行评价,促进自信。
开展形式多样的评比活动,用激励的方式使其扬长避短,我们让她自主设立了自己的成长档案,每月评一次,让她通过自评、小组评,把自己所取得的进步记录下来,在评价中毛某从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满足,获得了自信;在自我批评中,学会反省,逐步完善自己。为了调动她的自我教育意识,每个月都给她以正确的评价,把毛某突出的个人事迹在班集体中、家长会上集体表扬。这样充分调动了她的积极性,使他在评价中自我激励,迸发个人力量,不断自律、自信、自强。
5.参与管理,自信自强。
通过自主管理课题的深入,我们将更多自主的空间给了学生,在班级中,我们提倡“班干轮换制”、“组长负责制”,在年级中我们推出了各项管理岗位,让学生充分自主,不断自律、自信、自强。在经过一番激励之后,毛某也积极投入到各项自主管理中来,从班级的小组长开始,她对自己、对同学、对事情的看法有了明显的变化,她不再沉沦在自卑之中,更多展现出来的是一种自信、自强。在管理中,毛某发现了一些管理上的问题,通过与老师交流、与同学协作,她所在的小组不但各项评价合格,而且在班级中也名列前茅,看到自己取得的成绩,毛某脸上露出了笑容,从此她行为更自律,态度更积极,学习更自信。
6.辅导效果
通过辅导,通过我们慢慢地去关心她帮助她,她现在有了很大的变化。毛某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学校模拟考试总分班级第六名,下课能主动与同学交往、做游戏,上课能举手发言且声音较大声。家长也反映在家学习主动,乐于把班级的事讲给
父母听,主动帮家长做些家务。
五、结论。
会自卑,往往是因为缺少了自信,或对于自己的某个地方不满意而感到自卑。不管自己有再多的不好之处,都不应该对自己失去信心,信心是自己的,一旦失去了,就很难再找回了,但是只要对自己一直充满信心,就不会怕自卑。对于那些有自卑的人,我们要多关心她们,让她们感到家的温暖!
面对毛某的成功,让我更加认识到激励的作用、集体的力量。因而,针对类似毛某这样的学生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老师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现上,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使之一步步放开自己心绪,慢慢地转变看待周围事物的不正确思想,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一点点感受大家给他的善意,通过多元评价、活动参与,使其自信自强。从而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父母,老师,同伴上来,最终消除与所有人的隔阂,乐于接受教育者的教。
个案来源:
案主的母亲因觉得她不可救药,把她的事情向老师反映。得知她学习成绩较差,并多次偷偷拿家里的钱,还撒谎不肯承认错误。通过几次辅导交流,我发现案主的问题根源于她的认识偏差,便决定对她从心理上进行疏导。
二、主要问题表现在四种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
1.父母的爱护和关怀;2.被接受、被尊重; 3.得到别人的赞赏; 4.在家里有地位。
具体表现:o:p>
1、孤立无助。班上同学都看不起她,不愿与她交谈。
2、厌学。因为学习习惯差,上课思想易开小差,经常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就不愿意听,作业错误率高,经常受到任课老师的训斥,所以讨厌学习生活。
3、自卑心理和虚荣心较强,总觉得父母、师生不关心她,觉得自己各方面不如人,她要改变现
状。
三、背景资料
1、家庭背景:
案主一出世就因父母要上班,特别是母亲常常要加夜班而被寄养在外婆家,跟唯一的阿姨相处融洽,情同母女。外婆因为家务繁重,对她主要采用了听之任之的教育方法,使她生活自理能力较强,而学习习惯较差。后来,父母离异,家庭经济状况较差,母亲从原单位下岗后来富阳打工,她随母亲转校借读,住在阿姨家,阿姨视之如同己出。
2、学校背景:
案主就读的小学是一所普通城镇小学,划片招生,就近入学,但因实际需要,招收了一部分借读生。所以班里的学生层次复杂。班主任又是一位刚分配不久的新老师,管理经验不足。案主因形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较差,成了一个老师、同学嫌弃的双差生。他们的某些言行在徐身上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3、案主本人情况:
进入新学校以来,案主的外在表现比较浮躁,上课思想易开小差,爱和别人说话,经常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就不愿意听,作业错误率高,经常受到任课老师的训斥。作业也不怎么完成,作业做不做,考试成绩高低都无所谓,老师批评也无动于衷,经常被同学嘲笑,是一个大家都不喜欢的人。身材偏矮偏胖,也成了大家讥笑的话题。
四、原因分析与诊断
(一)原因分析:
1、缺乏母爱
因案主成长环境的特殊性,其母跟她相处的时间不多,相互缺乏沟通。因夫妻离异,母亲觉得这个孩子是个累赘,又因工作不顺心,常常瞒着阿姨拿孩子当出气筒。而阿姨觉得她特别可怜,尽量满足她的要求,凡事包办代替,致使案主误以为父母不喜欢她,养成了一种逆反心理,而对阿姨产生了一种依赖,坚信阿姨对自己会百依百顺。
2、自尊心过多地受到伤害,变得麻木
案主自上学起,由于表现不好,成绩差,就经常受到指责、批评,而得到的表扬很少,几乎没有。
因此,她对批评之类已经习惯了。
3、自卑感强烈,助长了虚荣心
“笨猪”、“活死尸”、“没出息”等言语,在案主脑海中留下深深的印象,也深深地打击了她的自信心,她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同时又希望有机会改变现状,虚荣心变得强烈起来。
4、社会环境的影响,对前途无信心 现今的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父母视为掌上明珠,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经济上有求必应,零花钱随心所欲的花。而她因家庭、经济的特殊性,心想自己就是努力一下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还不如过一天算一天,管它将来呢。
(二)诊断:
家庭教育的不当,老师的偏心,同学的嫌弃,社会环境的压力使案主心理严重失衡,产生了自卑、虚荣、叛逆、脆弱等心理偏差。
五、辅导过程
根据案主的情况,经过分析,我决定对其实施多渠道、综合性辅导。
首先对其本人通过面谈交流直接辅导,主要是进行自尊心、羞耻心教育,培养案主的自信心,通过行为指导,锻炼案主的意志力。其次对影响案主的因素采取一定的措施,主要是加强与其班主
任、父母、同学的沟通,取得他们的配合。
1、对案主的辅导
2003年12月15日第一次面谈,我发现案主自卑心理严重后,单独面谈。
面谈内容如下:
师:你觉得阿姨对你怎么样?
徐:很好。
师:那她的钱是你拿的吗?
徐:是的。师:你拿了多少钱?
徐:200元。师:应该是300元吧。
徐:不知道。拿的时候好像是300元,可是我请同学坐三轮车时,只有200元了,同学说好像看
见我掉了东西。师:200元钱呢? 徐:用完了。
师:才一天时间,你是怎样用掉这200元钱的? 徐:我买了拉花、彩色喷胶、亮光纸,用了98元。
师:你买这么多装饰品干什么?
徐:(激动地)老师说星期一要开圣诞节联欢会,要把教室打扮得漂亮一些。我就送给班级里了。(后经证实,联欢会上的装饰品几乎是她包揽的)
师:那还有100多元钱呢?
徐:我买了10张贺卡,还买了学习用品和吃的送同学,都用完了。
师:贺卡能给我看看吗?
徐:(拿出6张贺卡)4张已经送给同学了。(贺卡很精致,其中两张写明送给老师。)
师:这么多钱,你为什么不留着自己用,而要买东西送给别人呢?
徐:我想他们对我好一点。
师:那你有没有想过阿姨发现以后会怎样呢?
徐:(沉默了一会儿)妈妈要打我的。
师:那你为什么还要这样做?
徐:我以为她们不会知道的。
我这一次主要问她为什么拿阿姨的钱和钱的用处,她吞吞吐吐地说出了原因。
我让她回去后做三件事,三天后再来。第一,将还没有送出去的贺卡送给想送的人。第二,查一查这样做以后同学、老师对你的看法有什么改变?这件事可以请朋友帮你做。第三,想一想你该怎样做才能使大家对你更好些?其中第三个问题可以和朋友、亲人讨论。
2003年12月18日,第二次面谈,案主告诉我,她已经做好了三件事,我慢慢听她说:“(1)当她把贺卡送给老师和同学的时候,他们都对她说只要她认真学习,不做坏事,大家都会喜欢她的。(2)老师和同学都表示,她为班级慷慨出钱是可以肯定的,但是钱必须是来得正当的。如果是偷的或是通过其他不正当渠道得来的,那只会让人更瞧不起她。(3)大家瞧不起她,是因为她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成绩较差,只要她改变了不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有进步,大家都会对
她好的。
我首先肯定她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表扬了她。她这时显得比较平静,我抓住时机对其引导。我告诉她不管做什么事都离不开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但学习知识和做每一件事一样肯定很辛苦,要有毅力才行。慢慢来,学一点总比不学好,她表示同意我的观点。接着,我告诉她,一个人只有“自重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这一次我给她布置了一道思考题:你与别人差距在哪里?
你准备怎样做?
2003年12月28日,第三次面谈。周六,班级中优秀的几个同学到学校去出黑板报。我建议她也去。开始她扭扭捏捏地不肯去,说自己去了没用。我再三说明只要她去了,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大家一定会欢迎她的。出板报一共持续了三个多小时,其他同学做做玩玩,而案主始终没有歇一会儿,而且表现较积极,不是给这个打水、洗抹布,就是给那个递粉笔,忙得不亦乐乎。在回家的路上,我与她边走边谈,她说她很累,但不愿让人瞧不起,所以一定要坚持下来,最重要的是大家抢着叫她帮忙。我适时地表扬她意志坚强、自尊心强,并希望她将这种精神用到期末复
习中去,争取考出好成绩。
2004年2月25日,第四次面谈,这次案主很高兴。她告诉我妈妈还是很喜欢她的。并把她自己写的心灵日记给我看。她写到“妈妈还是很喜欢我的,因为我是妈妈唯一的女儿,也是妈妈唯一的寄托。”原来,母亲在本人的建议下,改变了对她动辄打骂的行为,春节期间还为她买了几套喜欢的新衣服。另外还答应她,只要她上课时能专心听讲,认真做作业,就允许她参加学校的篮球队。但是,她也很犹豫,生怕参加了篮球队会使学习更差。我和她一起研究制定了改进计划,我负责帮她找一个好学生帮助他,包括上课提醒她听讲,课后帮她辅导、检查作业等等,她表示一定配合,同时表示一定克服困难,让大家刮目相看。
2004年3月5日,第五次面谈。案主告诉我第二单元语文测试,她考了82分,排在班级32名,也是四人小组中成绩最高的。(她所在班级共有60人,原先她处于倒数一、二名)看得出她很高兴,露出了兴奋的笑容。我又一次填写了第一次面谈时填过的问卷调查表。通过对照,我发现结果发生了一些变化,案主的学习目的已经是为了自己将来的前途,对学习的态度已不再很讨厌了。课堂里基本上能坚持听完一节课。我也为她高兴,建议她送自己一句话作为自勉。她天真地歪着头想了好一会儿,说了一句:只有尊重自己,相信自己,才能让别人也尊重你,相信你。
我为她鼓掌叫好。
2、与案主班主任、父母及有关同学的沟通
(1)与班主任的沟通。经常将案主情况反馈给班主任,希望她多给案主关心,多给机会,让案
主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老师的爱心。
(2)与案主父母的沟通。了解案主在家情况,对她家庭的情况表示同情,并与他们一起商量转变案主的方法,同时也把我们的意图告诉他们,希望他们配合。
(3)与案主同班同学的沟通。有意识地找到有关素质较好的同学,对他们提出要求,让他们多带案主参加活动,与案主交心,主动关心他,帮助他一同进步,同时与他们一起商量帮助案主的方法、时间、内容等。
六、结果与思考
(一)结果:
师生反映,案主自觉性提高了,作业基本能按时完成,上课也能坚持听讲,课后与同学们一起玩,学习习惯好转。
母亲反映:案主回家比以前懂事了,有时也能帮母亲做点家务,母亲不在家时,能坚持先写作业
后看电视。家中放着的钱也没再少掉过。
案主自己:现在我不怕来上学了,上课也不再觉得无聊了,我觉得老师讲的课还是很有意思的。
而且我也不再是倒数几名了。
(二)反省与思考:
1、从结果来看,这次辅导基本上是成功的,对其辅导还将持续下去,直至案主完全脱离自卑感
为止。
2、家庭、学校、环境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提高家长的素质和我们教师自身的素质
尤为重要。
3、对于后进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更多的帮助,要转变一个后进生首先应尊重他,然后再引导
他,而心理引导应摆在第一位。
于2002年9月10日下午4:00放学回家后上吊自杀死于家中。
调查过程:
班主任蒋老师(刚接手该班级,原班主任已离开学校):该生有一米七左右,平时性格内向,不太讲话,虽然成绩不太好,但脑子挺聪明活络的。家庭经济一般,但父母很宠,有好吃的给他一人吃。学习成绩较差,不愿做作业。在班中无知心朋友。经过五天开学以来的观察,感觉这样下去不行,因此找到该生希望他在下个星期一和家长一起来学校商量一下该怎么办。到星期一早上,该生的母亲来了,独自到了办公室和我谈了一会儿,然后我去教室把张超叫了过来想面对面地谈一下。张超来了之后就站在旁边,我先说了一下他的情况,然后鼓励他在努力点考个职校什么的,最后问他怎么办?他没回答我,我又问了他一次,还是没说话。这时他母亲有点责备他怎么这样,他甩开母亲的手,大声说;“不怎么样!”然后冲出办公室,母亲说:“他就是这个脾气。”我不放心就跟在后面回到教室,见张超拿起书包往外面冲,我拦不住他,就叮嘱他母亲回去后再开导开导他...当天就没回来上课。第二天回来上课,一切正常。
原物理老师王老师、语文老师黄老师(教初二一年):该生不爱说话,不捣乱课堂纪律,不顶撞老师,除
了较懒不做作业外没什么特别印象。
英语老师陈老师(从初一教起,已有两年):该生内向较懒,不爱做作业,但英语作业一般都做,背诵做不到。对功课能逃则逃,碰到我作业不敢不做,背诵的就不行了。对老师的批评不愿接受,但不会顶嘴,但从行为上表示他的反抗,如:斜眼看你,动作幅度大等。英语成绩能及格,有希望再提高。樊文嘉等三位同班同学:这个人有点怪,在班中没有知心朋友。特别喜欢足球,但我们不愿意和他玩,只有在人不满时才让他踢。有时他提出要参加,我们就说人满了。此时他会表现出很愤慨,但也会在一旁看我们踢。有时同学不小心碰他一下他就会发怒,但是外强中干,看到比自己强的就不敢想了,但会做一些很过激的动作,如:用头撞桌子,直至出血;把铁制铅笔盒扭变形等。有时从办公室出来也是这样。星期二那天没什么特别的,早自修时还和我谈论足球。下午放学回家时,我和他一起走的也
没什么不对。案例分析:
从以上几位老师和同学的话语中可看出张超是个极其内向的学生,有很强的自尊心。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张超的学习成绩较差,老师经常要找他,上课也常回答不出老师的提问,因而招来同学的嘲笑。又由于性格的内向,与同学相处产生问题,更谈不上交到知心的朋友,找不到玩伴,感受到了同学的奚落。对此,他却只用沉默来回答,对老师的教育批评不理不睬,我行我素。在班中也不主动与同学交往。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的生活他失去了平衡,越来越封闭自己,同时也变得易敏感易受伤。同学或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或一个举动就会让他感到受到了侵犯,极易控制不了自己的发怒。然而他每次踫到不顺心的事,发怒的方式就采用自虐倾向的行为,以此表示内心的不满,但这种伤害自己身体的行为并没让他感到轻松。这可由同学反映的:“他这种“疯狂”行为到初二越来越多,初一几乎没有”中可见。正因为张超没有找到发泄的正确途径,逐步形成了一些不良个性品质或缺陷,如孤僻、暴躁、自卑、敌对等。日积月累到了他不能再负荷的地步,导致他采取这种极端的行为来解脱自己。其实,如果刚开始时,就有人注意到张超的这些异常行为,并主动去接近他、了解他,感化、开导、并帮助他一起找出导致孤僻的根源。注意消除或避免引起他自卑的外界因素,努力为他创造奋发向上的气氛和环境,使他体验成功的喜悦。如尽量减少让他进办公室的次数;有意识在课堂上提一些较简单的问题,让他顺利回答等。同时,要注意因势利导,努力通过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小事进行行为矫正。因为从调查过程中可发现,张超并不是老师眼中的“坏孩子”,他并不捣乱课堂纪律,课后也不找老师“麻烦”,只是在学习上表现出无所谓,往往把教师、同学的善意批评帮助看作是恶意的行为。从这点分析,张超其实有着较强的敌对情绪,他外表虽然看来满不在乎,内心却存在着痛苦和不安。如当时父母老师耐心细致的进行正面教育,让他在平和的状态下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他这种敌对、暴躁的性格缺陷可能得到逐渐的排除和克服,从而避免他最终走向极端。此外,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张超的耐挫能力较低也是导致悲剧发生的一种可能原因。这从同学描述的一件事中可明显的看出:有一位同学没经张超的同意拿了他的书去看,结果张超就把这本书撕了,且把桌椅弄出很大声。从这件事分析,张超遇到棘手的问题或突发的困难时,缺少理智的分析,易彷徨、恐慌、走向极端。这与张超的家庭教育有较大关系,从调查中了解到张超父母对他过度的保护、过度的爱护,使他在生活上依赖父母,缺乏独立性,学习缺乏自主性、创造性,交往能力和适应环境能力极差。此外,张超的心理处在一种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他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冲动性、成熟性和幼稚性、现实性和幻想性等错综复杂的矛盾。学生进入青春期,开始有了个人的秘密,本属正常。但张超受到自己性格缺陷、家庭教育等因素影响,发展到自我封闭,喜欢离群索居,不愿与人交往,更不愿向人敞开心扉,一遇挫折,就易走极端,以致因绝望而产生轻生念头。从整个调查过程中还发现,张超几乎没有成功纪录,脑里只有“失败的纪录”,使他看到的只有绝望而没有希望。这些原因导致了张超的耐挫力极低,学校、家庭也没进行一些必要的干预措施,如从认知上让他拥有正确的挫折意识,掌握积极适应挫折的方法等。
然而,悲剧已经发生,当事人也已不在了。我们无从了解他的内心真实世界,只好从教过他的老师、同学处侧面了解分析,得出以上的一些癔测结果分析,仅作为以后教学工作的借鉴,对学生的一些行为问
题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