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借标准化建设的东风 加速学校内涵发展的步伐
深化学校内涵 彰显办学特色 为办好林区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奋斗
柴林三小迎省标准化达标验收汇报材料
尊敬的总局王月华局长、李冶军主任,尊敬的专家评审组成员:
创建省级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合格学校是我校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各位的光临,不仅是对我校创建省标准化合格学校的检查和验收,更是对我校今后各项工作的指导和促进。首先,请允许我代表第三小学的全体师生员工对各位领导、专家的光临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谢意!
柴河林业局第三小学校始建于1965年,近半个世纪的建校史镌刻着一任任校长、一代代教师、一批批学子务实进取、团结拼搏、不甘人后、昂扬向上的奋斗足迹。尤其是2001年至2008年这八年的时间,我们在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以非常之精神、非常之能力、非常之业绩实现了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办学影响、办学特色的四大突破,从而改变了三小学或拆或并的命运,成为省森工系统薄弱校崛起的典范。2008年,在柴河林业局整合优质教育资源过程中,我校凭借骄人的业绩被林业局整体保留并迁入现在的校址。新校址占地18,76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600平方米。学校现有在岗教职工84名,16个教学班,两个学前班,除幼儿班外有565名在校生,104名住宿生,是一所集走读、住宿、学前教育为一体的学校。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亲切关怀和鼎力支持下,多年来,我们坚持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教育观,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使素质教育扎实推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办学特色渐趋彰显,办学影响和办学声誉不断扩大。学校自然环境优雅、人文环境典雅,在已获得的总局级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学习型组织先进集体、师德建设先进集体、森工林区教育工作先
进单位、省级幼儿教育先进集体、省“少先队标准化学校”等荣誉的基础上,近几年又先后获得省“名师”进“名校”培训基地、全国红旗大队、全国韵语实验先进单位、全国语文特色学校等一系列殊荣。根据《黑龙江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和《学校自评基本操作规程》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经过细致论证、缜密测评、学校办学条件为371分,队伍建设为199 分,教育教学为284分,学校管理为99分,总评分数为953分,达到省标准化建设合格学校标准,故提请评估验收。下面就我校标准化建设的具体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对照标准 精心谋划
1、制定方案、分解任务
创建省级标准化达标学校是一项长期、系统、庞杂的工程,绝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在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因此,在活动启动之初,我们首先制定了《第三小学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了“第三小学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根据《黑龙江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各项指标要求组建了相应的各专项评估小组,把工作任务进一步细化、层层分解、层层落实。同时加大学习宣传力度,利用会议、网络媒体组织全体教师了解标准、学习标准,使标准化建设不仅是学校的事,更是大家的事。
2、外出学习、开阔视野
为了把标准化建设这一系统工程按时间、按计划做实做细并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我们除了对照标准学习、研究外,还加大了外出学习培训的力度。2009年4月至今,我们先后组织相关人员赴东京城、绥阳、海林、牡丹江联谊校等14所学校就标准化建设情况进行专项参观、学习。派专人参加森工教育系统在绥阳召开的现场会、在牡丹江和哈市举办的黑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现场会,聆听了省教育厅厅长孟凡杰、总局教育局领导的标准化建设专题辅导。通过学习,进一步明确了标准化建设的目的、意义、操作程序、操作办法以及注意事项,这些都为我校申办标准化合格学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立足实际、明确现状,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
省标准化学校建设启动之际,我们多次召开会议充分分析了学校的现状:学校虽有内部条件成熟(2008年,经过8年的打拼使原本校舍破旧(70%危房)、师资短缺、声誉不好、质量不高的现状得以扭转,实现了办学条件、办学规模、办学特色、办学效益的四大突破,同时也凝聚并形成了甘于付出、乐于奉献、创新拼搏、不甘人后的三小精神,三小教师普遍具有朴素、善良、勤奋、务实和较强的责任感),外部环境有利(2007年,森工教育系统全面实行“政企剥离、企业托管”的管理模式后,林区教师的地位和利益得到了落实和保障。随着国家“天保”二期工程的启动和实施,森工将迎来绝好的发展机遇,森工教育会进一步得到优先发展),地理位置优越(我校位于柴河局址最南端,空气清新、环境典雅、无闹市的喧嚣和车辆的嘈杂,极适合于办学。另外,随着林区棚改力度的加大,校区西侧的空地将建起50多座楼房,4、5千户的回迁安置将给学校的生源带来绝好的机遇),舆论氛围良好(几年来,三小学凭借扎实的工作作风、鲜明的办学特色、较高的教育教学质量和良好的师德风范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褒奖与好评。搬至新校址后,完善的设施和恢弘大气的校园文化更使我校成为林业局名副其实的窗口校)等优势;但跟兄弟学校相比,我校起步晚,生源质量不高、不优; 硬件不够硬、软件不太强的现实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校的发展,影响着我校标准化建设的进程。
针对我校的这种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硬件、软件,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创建思路。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增加必要的设备设施,全面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另一方面,强化学校的内部管理,在内涵建设上狠下功夫,提升软实力。提出把标准化建设与教育教学相结合,与特色创建相结合,与学生全面发展相结合,与学校管理相结合,与学校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使办学条件提档、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提质、学校管理发展提速,借标准化建设的东风,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创新的内涵发展之路。
二、加大投入 促办学条件提档升级
1、领导关怀、企业投入
2008年我局教育资源整合工作完成后,局领导十分重视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工作。局长王敬先在百忙的工作中曾多次深入学校现场办公,就学校标准化建设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总局教育局王月华局长、管局教育处王铁汉处长带领管局教育团队也在百忙的工作中亲临现场,督导检查,给我们指出了许多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意见和建议。教育局刘丽君局长、包校领导李振江、刘振新更是经常深入我校,为学校标准化建设排忧解难。
在林业局财力困难、基本建设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2008年为我校投入177.64万元,2009年投入66.82万元,2010年投入214.96万元,2011年投入31.76万元,三年来林业局累计为我校投入近500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增加教学设备、设施。对原有的三座楼体全部进行重新改建、装修,改造了学校的供暖、供电、供水线路,新建标准的火山岩跑道,铺设彩砖1万平方米、更换彩钢瓦6,316平方米,更换窗台大理石181块儿,粉刷室内外墙壁、修砌了围墙,利用原来破旧的厂房改扩建成标准的学生食堂。今年又重新进行了室内外粉刷,修缮了厕所、领操台、雨搭、食堂,把闲置不用的锅炉房改建为体育活动室。除此以外,林业局还为我校新增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19套,92台液晶电脑,校园广播系统一套、监控系统一套,更换了所有办公桌椅和各部室的铁柜,购进必要的实验器材、体育器材,为宿舍、食堂添置了大型蒸锅、消毒柜、保险柜、洗衣机、电冰箱、和面台等必要的设备,使我校的硬件建设基本达到了省标准化合格学校配置标准,极大地改善了办公环境和办学条件。
2、精心设计校园文化,彰显办学特色
“韵语识字 尽早阅读 循序作文”简称“韵语”,是我校于1999年秋引进的语文教改实验项目。随着此项语文科研课题的的推进和成果的凸显,我们逐渐认识到,在众多的专业成长路径中,倡导师生读书是引领师生走向成功最便捷的通道。打造“书香校园”、“涵养书卷气质”自然而然地成为我校的办学追
求和办学特色。我们本着“从细微处做起,为生命发展奠基”的理念,围绕“书香校园”这一主题,朝着“办有特色、有灵魂的教育”这一目标,高起点、高站位、高标准、整体规划并设计了我校的校园文化。漫步在校园内,一处处恢弘大气、凝练厚重的主题雕塑,一块块新颖醒目、设计精巧的文化图版入眼、入心,无声地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激励着生活于其中的每一名师生都要终生以书为伴,与书为友。读书不仅涵养了我们的品质,提升了我们的教育智慧,也影响和带动了学校的校风,决定了这所学校与众不同的面貌。真正实现了校内无小事、处处是教育的目标。
3、合理安排各教学辅助教室
根据学校现有房屋状况及我校班级数、学生人数等实际情况,我们合理安排布置各专用教室。学校建有标准的能容纳近200人的学生宿舍,能满足200人同时就餐的食堂以及多功能电教室、电子备课室、微机语音室、科学实验室、综合实践室、图书阅览室、体育活动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美术教室、心里咨询室、卫生保健室、监控室、校警室等近二十个功能教室,基本能按照省级标准化合格学校各室配备标准合理配置器材,并能够做到科学合理使用。学校有室内外厕所满足师生需求,有能辐射到每个角落的校园广播系统和监控系统,保证学校财产以及师生的安全。
4、利用现代化设施、搭建网络学习管理平台
我校共有92台电脑,分布在微机室、电子备课室和各个办公区、专用教室内。其中19台多媒体,分布在各个班级、功能教室和综合活动室。实现了教师人人有电脑、课堂随时能用电脑的校内网络全覆盖。学校安装了光纤、实现了校校通、班班通,建立了学校网站,实现了网上办公。同时林业局出资购买了哈尔滨育龙网站的资源使用权,为教师查阅资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了便利。
5、切实提高师生待遇、促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成果的进一步凸显,林区新生儿数量连续几年呈快
速递减态势,生源减少、教师队伍明显臃肿。为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激发广大教师扎根林区、献身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确定并实施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策略,根据岗位分工和实际需要进行了五次教育改革,使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真正落到实处,从而精干了教师队伍,提高了教师待遇,提升了教师境界,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为了让林区的子弟都能上学、都能上好学,林业局想方设法连续四年逐年增加投入、减免费用。除落实国家了“两免一补”政策外,还为所有学生减免了春夏两套校服费,为部分学生减免了保险费等。学校还积极和牡丹江丽呈杂志社、牡丹江义工俱乐部、“好妈妈”俱乐部以及社会上众多的爱心人士联谊,广泛开展爱心救助活动。少先队建立了特困生档案、救助情况登记表,跟踪每个特困孩子的成长及学习进展情况,采用由点及面的办法资助林区所有贫困家庭的孩子完成学业。三年来,累计救助特困生40名,资助金额1万余元。
三、强化管理 提升队伍建设水平
1、打造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俗话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校领导是教师效仿的楷模和学习的榜样。打造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是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学校党支部始终把班子建设放在队伍建设的首位。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经常有针对性组织开展党员干部学习法律法规、开展党内民主生活会,结合“七一”“十一”等重大节日组织开展“我是党员,向我看齐”,“忆党史、感党恩”,“我为党旗添光彩”等主题演讲,重温入党誓词,党员义务奉献日等活动。要求班子成员分工不分家,同心同德、荣辱与共,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同舟共济、荣辱与共、携手同行,做教师最信赖的人是我校管理干部的共同承诺。时时想在前、事事干在前、困难担在前、荣誉让在前是我们对每位干部的要求。我们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无论是德育还是教学,大家都积极参与,热心指导,班子的凝聚力、向心力得到了检验。
2、锤炼敬业争先的教师团队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体,没有教师的持续成长,就不会有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多年来,我们本着“依靠教师、发动教师、发展教师、成就教师”的培训思路,全面培养教师队伍,让教师真正成为学校发展的主人。学校允许有落后的,但不允许有不进步的,尽量避免短板效应,以每位教师的成长来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实现互促双赢。
(1)加强师德建设。原北大校长蔡元培曾经这样说过“德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为其恶,无益也。”对于学校而言,德育更应该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师是立校之本,而良好的师德则是教育之魂。因此,全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的教师团队不仅仅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更是学校自身发展永恒的主题。学校严格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教师中广泛开展“正师德、铸师魂、树师风、为师表”活动。结合教育局下发的《中小学教师刹风整纪21条》《教师廉洁从教十项规定》《师德规范管理细则》等相关规定,制定了我校教师的七条师德标准。即: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认同后坚决执行,工作无借口;细节决定成败、力争第一;善于合作、以别人的优点为榜样;全力以赴,尽职尽责,敬业为魂;不断提升自己,为自己和事业而奋斗!在充分挖掘自强不息、勇于创新、求真务实、不甘人后的三小精神的基础上,要求全校教师都要以渊博的学识培育人、以高尚的师德带动人、以丰富的情感影响人、以不懈的追求激励人。充分发挥行为示范和道德示范作用,以德养德、以爱育爱,在全校范围内大力营造学风可师、师风可学的浓厚氛围,促使教师向德才兼备、专博结合的方向发展。同时在教师中广泛开展“教育要发展,我们怎么办?”、“今天如何做教师?”以及“三小教育理念”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学校实行师德嘉奖制和师德一票否决制。通过典型引路、榜样带动、调查问卷、家长座谈、设立公开举报电话和投诉信箱等方式规范教师行为,使教师们明确良好的师德本身就是教育质量。学校涌现出马晶、谢静、朱忠秀、沙丽曼、齐红梅、徐立妍等一批优秀师德标兵。
(2)强化师能倡导读书。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作为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学校更应该成为终身学习的先行者。从2001年“破万卷”读书工程的启动到现在的“与经典为伴、营造书香校园”主题系列活动的开展,我们一直把组织师生阅读经典名书作为提高师能的重要举措。“读经典一部,胜杂书万千。”、“人与人的不同完全在于业余时间”、“谁把孩子培养成小书虫谁就将功德无量”成为大家耳熟能详并积极践行的诺言。学校为师生提供必读的100本图书目录,每年举办“红领巾书市”、“读书演讲会”、“好书推荐会”,定期评比校级读书大王、最佳藏书家庭。要求教师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做出万字以上读书笔记,写出心得体会。学校也为教师订阅了《人民教育》、《小学语文教师》、《小学数学教师》、《教师博览》《少先队活动》等二十多种期刊与报纸。定期为教师购进国内知名教育家的理论著作。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教师们的教育智慧得以飞扬,教学行为得以调适,教育观念得以提升,教学能力日益增强。
(3)加大培训力度。在当今时代,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培训是员工最大的福利。几年来,我们十分重视教师培训工作,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教师培训的力度。2008年10月,在林业局的支持下,我和张雅茹赴北京、上海等国内名校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挂职培训。2009年5月我参加了由国家教育部主办的为期一个月的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的培训。2010年11月,我校书记兼教学校长张雅茹参加了国培计划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天津培训班。2009年,我校32名班主任及年轻教师参加远程教育培训,2010年我校有37名教师参加省英特尔未来教育学科教师培训。另外,每学期开学初,我们都与教育局联手对全体教师通过看视频、请专家等形式进行师德、教学技能等培训。三年来,我校外出学习培训达90人次。通过学习教师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增强了扎根林区、献身教育的干劲与豪情。即使这样,出去学习的教师依然十分有限。为了把一个人的收获放大,我们要求凡是参加培训的教师都是二次培训者,学习培训回来后都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再培训,把个人的收获与思考变成大家的收
获。
(4)搭建平台。学校始终把“搭台子、压担子、促成才”作为锤炼教师队伍的法宝。通过开展“读书汇报交流会”,让教师感悟到人生的真谛、生命的价值;通过开展“走进名师,与名师为友”等活动,让青年教师领略到名家的教学风采,找到自己奋斗的坐标;通过“师生真情故事”演讲比赛、“教学案例剖析”、“古诗词点诵”等活动,让教师的文化品味得以提升;通过举办“我能行”课堂教学大赛,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征集评选教学反思、随笔、论文、案例,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和理论水平。我校59名专任教师中,省级骨干教师3名、总局级骨干教师8名、管局级骨干教师、教学能手20名,一支结构优良、骨干引路、老中青搭配合理的教师队伍已经形成。
四、深化内涵 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以养成教育为主题,创新德育工作
英国哲学家洛克曾说过“一个人的幸福往往归功于他有一个良好的习惯。”“什么是素质?素质就是习惯。”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养成教育这个目标不动摇,以五星级班级、阳光少年的评比为抓手、以大课间操为主阵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学校坚持“德育为首,以生为本”的指导思想,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科任教师担任副班主任的管理新模式,构建了“三位一体”的互动德育新格局,形成了学校领导重点抓,班主任全面抓,科任教师协助抓,家长配合抓的新局面。
(1)求实,强化常规管理。中央8号文件着重指出“在小学重点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训练及礼仪教育”,这也是我校下功夫最多的两大重点内容。我们从培养日常行为习惯入手,从文明礼仪教育着眼,通过每周升旗仪式、班队会、红领巾广播站和班级日常管理评比等育人途径,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把每日行为规范的要求同每月一个好习惯相结合;把每个学生的好习惯同阳光班级、阳光少年的评比相结合;把学生的礼仪教育同争创文明学年组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熏陶、激励、内化,强化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和文明礼仪的养成,为学生走向成功的人生打下基础。
(2)求新,创新实践活动。我们每学期都精心策划、组织开展各种德育主题教育,通过活动把师生的思想统一到弘扬“主旋律”上来。如结合法制教育创造性地开展了“少年模拟法庭”,结合环境建设开展了“LSHB绿色环保”活动,结合磨难教育开展了“走进军营”夏令营活动,结合创新教育开展了“林鹰服务公司”和“红领巾人才市场”,结合国家颁布的《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因地制宜开展了“育人工程”活动,并相继举办了“新林区、新公民、新形象”和“与文明同行”活动。结合养成教育创造性地举办“开学典礼”“国旗下演讲”,结合“书香校园”开展“经典诗文诵读大赛”、”读书演讲赛”、“特色诗文操”等,把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磨难教育、体验教育以及明礼诚信教育等有机融入各项活动中,多角度、多形式、全方位为地为学生提供一切展示的机会和锻炼的舞台,促使学生们在各种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锤炼思想,磨练意志,提高能力。
(3)求精,加强学科德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上,我们提出构筑“有效课堂”,落实“文道统一”思想。引导各学科教师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手段的运用等方面注重挖掘德育渗透点,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明确规则、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真正实现课堂“为了每一个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而服务,真正体现“一切为了孩子”的教育理念。
2、夯实常规,以研促教,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把课堂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先导,以课程改革为契机,探索教育教学新模式。
(1)常规管理夯实效。有人说“教学没有秘密武器”,最平常、最容易做的事,也是最难做的事。教学中我们狠抓常规管理,向常规管理要质量、要效益。通过加强课堂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监控来落实“一个细则”(《教学常规管理细则》),突出“双线检查”(常规检查、临时抽查),开展“四项质量
检测”(写字、计算、应用题、、朗读习作),考核“五个环节”(备课、课堂教学、作业、辅导、测查),使教学质量有效提升。
(2)课堂教学求有效。以“聚焦常态,立足有效,追求高效”为课堂教学的攻坚目标,突出“三项研究”,即“集体备课”实效性的研究、各学科“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校本课程的研究。在集体备课中,我们改变了以往备课各自为战的弊端,充分调动并发挥每个人的积极能动性,采用同学年组分章节备课、主备辅备并存的备课模式,突出了集体备课环节的分享与补充,强化考核每位教师教后的反思、交流与提升。在有效教学研究中,我们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围绕“有效课堂”这一中心,通过落实“三个转变”和“五个要让”,加大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与联谊校牡市紫云小学联手进行了“打造有效课堂”教师论坛。总结归纳出有效课堂必须做到目标明确、方法得当、必须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尽可能使教学建立在学生的需求上;必须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既重视预设更重视生成的课堂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我们结合林区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编写了《毛泽东诗文鉴赏》《小学生礼仪教育读本》《林区资源》,结合“韵语识字、尽早阅读、循序作文”开设了《多彩晨光》《英语广角》和《生活识字》等校本课程,丰富了课程体系,弥补了国家课程的不足。
(3)校本研修重高效。我们坚持“基于学年(科)组教学研究”的校本研修模式,把扎实有效作为活动的出发点,把解决问题、转变行为作为活动的落脚点和归宿。实行以组为单位“问题+专题”的教研活动新模式,一次活动确定一个小主题,一次活动解决一个小问题,努力做到活动一次,收获一次。开展了“我与教材同行”、“关注常态,打造有效课堂”、“快乐读写说讲评系列活动”的小主题研究,促使广大教师钻研、反思、同伴互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此外,为了使“名优工程”、“青蓝工程”、“园丁工程”三大工程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我们以课堂教学大赛为切入点,为教师们搭建了“我能行”课堂教学大赛的平台,目前此项赛事已经进行到第十五届。十多年来,教师们从
最初的胆怯、稚嫩、教学没章法、不得法、优势学科少、薄弱学科多的状态到现在的理念先进、思路清晰、手段自如、模式合理,大多数教师对课堂能够驾轻就熟,部分教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变化明显,成绩可喜可贺。每届大赛,我们都周密组织、精心筹备,从赛前的方案、动员讲话、公布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到赛中的听课、议课、研讨、交流,再到赛后的大赛总结、颁奖、精品课展示、回放,每届大赛都成为学校不可多得的美味大餐,成为校内一道独特的风景。郝春杰、王冬丽、沙丽曼、朱忠秀、齐红梅、王艳、李静、谢静、陈玉杰、徐立妍等一大批骨干教师在大赛中成长、成熟起来,成为学校教学的骨干和中间,并从校内的小舞台走向森工、走向省级更大的舞台。(4)科研课题有功效。我校先后承担了国家级“快速识字,尽早阅读,循序作文”简称“韵语”语文教改实验课题、省“打造学习型组织”实验课题、省“小学生评价方式的研究”、省“书香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省“写字实验”、省“网络教研促进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等多项课题实验。今年10月份在局写字课题研讨会上,马雪梅老师成功地出了一节观摩课获得最佳奖。
(5)全面发展显成效。为了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我们把艺体卫教育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在注重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基础工作的同时,全面开展艺术体育特色活动,举办校园艺术节,成立了校合唱团、舞蹈队、美术兴趣小组、微机兴趣小组,开展了趣味运动会、诗文诵读课间操,定期开展国学经典诗文诵读大赛等孩子喜欢的活动,使学生真正做到能跑能跳、能歌善舞、能写会说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五、创新举措 凸显学校管理特色
1、加强学习,把校长的办学思想变成共同愿景
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我们立足不同阶段的不同实际情况,准确定位办学目标,实施积极的办学策略,用8年的时间实现了逆转。站在新的起点上,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创新的内涵发展之路,全面扩大办学影响、提升办学内
涵、彰显办学特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学校近期发展的最大目标。在原有的基础上,我们修改、发展并形成了“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明天”的办学理念,“三全三爱三服务”的办学宗旨,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校内涵,爱学生、爱学校、爱教育,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为社会服务。确立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社区生活的典范!”这一奋斗目标。进一步形成了“勤勉、文雅、活泼、奋进”的校风和“严谨、求实、奉献、争先”的教风,彰显出“书香校园”、“和谐校园”的办学特色。为了把校长的目标、理念、追求变成集体的目标和追求,我们不放过任何一个宣讲、学习、培训的机会。学校搞的一切活动也围绕着这一主题展开,使之成为每个员工的理念去主动践行,成为推动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2、构建铁的制度、活的机制、柔的办法三结合管理体制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管理是学校永恒的主题,科学合理、人文的管理制度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我们充分发扬民主、充分依托教代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把大家当成学校发展的主人,团结带领大家一道工作。我们主要靠政治素质的提高增强团结,靠民主集中制的完善保证团结,靠思想认识上的统一激励团结。用共同的事业和目标凝聚人,做到大事共议、制度共定、困难共担,大家的事大家办,敏感的事透明办,棘手的事大胆办。多年来,我们始终把维护广大教职工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从实际情况出发,构建了铁的制度、活的机制、柔的办法三结合管理体系,进而以铁的制度约束、以活的机制调控、以柔的情感激励和带动全校教师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校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精细化迈进,让管理发挥最大的作用。
3、明确层级目标和层级责任,突出层级管理
以往学校的管理主要集中在校两级班子的层面,工作中推诿、梗阻、遗漏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此,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上级要求重新明确分工,理顺工作关系,同时把小组长纳入学校管理层面,实行三级管理。每个层面的管理都要对上负责一级,对下管好一级,都要对校长负责、对学校负责。
4、以效能考核为龙头,带动学校各项工作提档升级
2008年,我们借林业局在全局实行绩效工资的契机,适时的出台了《第三小学效能目标实施方案》和《第三小学效能目标考核细则》,成立了学校效能工作考核领导小组,对全校各个岗位的工作任务、工作职责、工作标准重新进行了界定和划分,全面推行目标责任制、责任追究制、首问负责制、末位警告制、满负荷工作制,全面改变原有的工资分配制度,实行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同时加大校内绩效考核的范围和力度,做到周推进、周通报,月汇总,在全校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工作无死面、死角的良好局面。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的落实力和执行力,从而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提档升级。5、积极营造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团队氛围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造就名师的最好土壤。俗话说,活累不死人,而恶劣、复杂的人际关系却会让人感到身心疲惫,进而厌恶工作、影响生活和生命的质量。要想把学校的事变成大家的事,就要把大家的事变成学校的事。哪位老师家里有婚丧嫁娶、生老病死我们班子成员都会亲自到场,嘘寒问暖,该出车出车、该出人出人、该出力出力,教师们在感受到集体温暖的同时也会更加努力地工作,百倍地回报学校。在教师和领导的关系上我们提倡平等对话、积极参与;教师和教师之间我们强调团队、提倡交流和分享。学校要求教师们要把心思全部放在工作上,工作干好了,评优、晋职都以能力和工作业绩作为评定标准。
6、积极探索校际合作模式,走强校联盟战略
2003年,我校主动与牡市名校紫云小学建立了友好联谊校关系,我们恪守“给永远比拿快乐”的诺言,在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追求以及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中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取得了互促双赢的收效。
7、强化安全管理,打造平安和谐校园
我校既有宿舍、又有食堂,安全工作是学校头等重要的大事。我们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和每个部门负责人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建立了安全检查、汇报制度和安全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安全疏散演习、演练。制定了《封校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封校管理规定》,保证学生就医、就寝、饮食、乘车以及上学放学的安全,做到安全问题第一时间解决,保证安全零事故。
六、工作反思及今后努力方向
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一些的成绩,但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对照标准化学校达标要求,细细审视我们的教师队伍、审视我们的内部管理,还有许多不能尽如人意、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亟待改进和完善。突出表现在: 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停滞多年的教师职称评定工作需尽快运转。生源锐减、教育教学质量还不够稳定,评价体系尚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3 制度建设及管理中还存在有隙可钻的漏洞。一些必备的部室(语音室)和必备的体育器械、活动设施明显不足,图书更新不及时,要克服硬件建设重建轻管的倾向,最大限度地提高设施设备的利用率。古语说“取法乎上,得其中;取法乎中,得其下。”目标的高低决定了成绩的大小、胸怀与气度的大小,决定了我们办学水准和办学境界的高低。三年来自强不息、勇于创新、求真务实、不甘人后的三小人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精神在创建省级标准化合格学校的历程中殚精竭虑、荣辱与共,真是一路荆棘、一路坎坷、一路欢歌、一路收获。风起正是扬帆时,乘风踏浪谱华章。今后,我们会继续以此次标准化检查验收为起点,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国家中长期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为指南,坚持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发展观,紧紧围绕“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有极强的敬业精神和执行能力的教师团队;摸索一套科学合理、公平有
效的管理机制;形成一种独特的、不易泯灭的校园文化”三件大事为工作重心,全面优化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扩大办学规模、办学声誉,彰显办学特色,使我校内涵发展再上新台阶,使学校成为书香校园、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精神家园,为把第三小学打造成底蕴丰厚的森工品牌学校,我们将向更高的教育领域砥砺前行。
第二篇:推进生猪标准化建设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
推进生猪标准化建设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
宝泉岭分局共青农场
2008年10月18日
共青农场立足自身优势,紧紧依托北大荒肉业龙头企业,把生猪产业作为农场畜牧业发展和职工增收的重要途径来抓,大力推进13万头生猪基地建设,加快了农场畜牧业发展步伐。2008年,农场生猪养殖小区达到 20个,万头规模猪场6个,全年新增猪舍面积13万平方米,实现基础母猪存栏10300 头、生猪存栏7万头,出栏18.5万头。
一、确定目标,科学规划
2008年,我们紧紧抓住总局畜牧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契机,按照总局、分局的统一部署,依靠北大荒肉业龙头企业,明确了以突出建设13万头生猪基地为主的畜牧业工作思路,用三年时间实现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半壁江山”,由农业大场向畜牧业大场转变的奋斗目标。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场把工作重点放在强力推进生猪基地标准化建设上,努力做到“三个推进”。
一是推进“五个统一”。即统一规划建设、统一饲料供应、统一养殖规程、统一免疫程序、统一产品销售,大幅度提高了饲养的科技含量、标准化生产水平。
在畜舍选址方面,我们本着绿色、环保的建设理念,统一规划场内大型猪场和生猪小区建设地点和规模,由城建、土地、环保、畜牧等部门对建场的环境和土地情况进行评估,选用远离居民区、土质沙
化严重、种植效益低的土地建场,有效避免了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土地资源浪费,实现了环境统一控制、疫病集中免疫的第一步。
在饲料供应方面,坚持饲料统一,所用饲料全部选用北大荒肉业集团下属的宝泉岭公司生产的优质预混料、浓缩料,使用的兽药和添加剂统一是由国家GDP认证的国际产品,确保了生猪饲料安全。加大了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的整顿力度,认真严厉打击销售、使用违禁药品,对突击联合检查不合格的兽药店和养殖场下达告知书,责令限期整改。
在养殖规程方面,我们以北大荒肉业核心基地示范场天香种猪场标准化饲养管理模式为样板,结合生猪生产实际情况,编制了《共青农场生猪养殖标准化体系指导手册》,统一发放到养殖户手中,做到全场规模猪场和规模户每人一册,由畜牧部门统一上门指导服务,并进行不定期检查监督,提高全场生猪科学养殖的整体水平。
在免疫程序方面,首先对生猪外购引进,严格执行外引畜禽逐级申报制。必须经总局、分局批准,农场畜牧部门检疫并饲养14天以上方可引进。对生猪常年进行科学常规免疫外,特别对口蹄疫、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进行强制免疫,确保各种免疫密度达到100%。在科学免疫21天后,按监测比例随机取样进行抗体免疫效果监测,对免疫效果没有达到要求的进行补免,确保疫苗免疫质量,为科学免疫提供依据,确保安全生产。
在产品销售方面,农场生猪销售全部送到北大荒肉业,保证为龙头企业提供优质安全原料。
二是推进“四个转变”。利用我场交通便利,距离龙头企业近、防疫体系健全等优势,按照退出散养,进入小区;退出庭院,进入规模;
退出传统,进入现代的“三退三进”发展模式,通过措施保证和强力推进,实现了小户饲养向家庭牧场、散户庭院饲养向小区饲养模式、粗放管理向规范化管理、低效益向高效益转变,有效地推进了人畜分离工程,加快了畜牧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达到了人居环境清洁和饲养环境安全。
三是推进“三包制”。为保证标准化发展目标的实现,农场成立了以场长、书记为组长的畜牧标准化发展领导小组,在全场各级领导干部推行“三包制”,即:农场领导包管理区,管理区包居民组,居民组包家庭牧场。农场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都分别联系了一个重点猪场帮助协调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同时,针对重大项目召开专题协调会,协调相关部门解决资金、技术等具体问题。农场还与各管理区签订家庭牧场建设责任状,形成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一级管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组织保障机制。
二、完善体系,夯实基础,搞好四到位
一是队伍建设到位。我场现有畜牧兽医专业人员35人,其中:场级科站13人,居民组22人。为进一步加强畜牧队伍建设和人才培训力度,不断适应畜牧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农场选派了2名优秀基层畜牧技术员到八一农垦大学进行系统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训,为搞好新老接替,今年农场到外招聘2名大学生充实到畜牧队伍中。在技术培训上,通过外请专家讲座、以会代训、现场参观等形式加大在岗专业技术人员和基层畜牧养殖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力度。全年共组织业务培训2000多人次,在队伍管理上,建立了百分考核,动态问效机制,层层签订目标考核责任状。
二是科技推广到位。我们利用总局良种补贴项目,强力推进了生猪三元杂交高效育肥技术和猪的人工授精技术。成立了天香、青林、金苗、洪祥、建兴等五个标准化猪人工授精站,新建了高标准化验室、采精室,辐射全场27个居民组的养猪户。目前,五个猪人工授精站已通过国家农业部验收,成为黑龙江垦区猪人工授精定点挂牌单位,生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已由试点示范,转向全面推广利用。猪三元杂交技术的应用缩短了生猪育肥出栏周期,降低了饲养成本,提高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三是综合服务到位。做到饲料供应、防疫灭病、繁殖配种、技术指导、产品交售五不出区、组。畜牧部门24小时为养殖户服务。共出诊128次,急诊和夜诊42次,上门技术服务320次,解除了养殖户的后顾之忧,保障了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是政策扶植到位。为快速增加奶牛存栏量,引导、鼓励养殖户采用奶牛性控繁育技术,对使用性控技术的养殖户,每受孕一头农场给予100元的补贴。为保证饲料供应,划拨成年奶牛三亩,其他奶牛二亩饲料地,并对种植青贮饲料地执行地税减半的优惠政策,对出栏生猪减免检疫费。
三、加强防疫,典型示范,推进发展
推进畜牧标准化建设,防检疫体系建设至关重要。我们充分发挥场区两级动物疫病防疫队伍的作用,严格执行场内“三级防疫体系”标准,加大检、免疫力度和密度。改变每年春、秋两次集中防疫为全年跟踪监测。并确保“四个到位”即:确保预防措施到位,坚决控制内疫不发生;确保执法监督到位,严格阻止外疫不传入;确保应急措
施到位,有效应对突发疫情;确保防护措施到位,严防人间感染。做到“严把六关”即:严把免疫关,达到免疫密度100%;严把消毒关,清除疫源隐患;严把引入关,杜绝疫病传播;严把监控关。掌握疫情动态;严把监督关,保障肉品安全;严把应急关,早、快、严、小处置疫情,保障畜牧业安全发展。
总结上年标准化饲养管理典型经验,继续推广标准化养殖,树立典型,群体推进。在标准化建设上实施“品种优质化、生产规模化、养殖标准化、防疫体系化、营销品牌化”的发展战略,促进生猪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以天意正通、润泽、天香猪场为核心示范、青林、金苗、洪祥等7个生猪标准化养殖基地场,辐射带动了全场20个生猪养殖小区。并由畜牧业务主管部门对全场标准化饲养管理进行不定期检查监督,使标准化建设提高一个层次,上一个台阶,实现全面达产、达效。
今年通过引资在我场新建的13万头生猪基地,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工程在十月底全部竣工,十一月初开始投产使用畜牧科将在生猪引进上,严格执行偶蹄动物外引程序,严把质量关,向猪场提供种猪质量技术参数;在饲养上,向猪场提供生猪标准化饲养操作规程,做好技术人员和饲养人员的培训工作;在防疫上,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操作规程,对猪场的技术人员进行业务技术指导,使之尽快达产达效。
虽然我场在推进生猪基地建设和标准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其他先进单位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推进畜牧业跨越式发展还任重道远。今后我们要在分局党委的领导下按照畜牧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和“双十”工程的战略部署,为进一步建设畜牧大场,形成畜牧强场,推进畜牧经济倍增计划,实现职工增收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内涵建设---学校发展的生命线
内涵建设---学校发展的生命线
一、概况
XX县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县属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创办于1993年秋,校园面积365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983平方米。建有两个计算机实操室、制冷实操室、电子实操室、电工实操室、形体室、钢琴室、音乐室、水分析实验室、汽车维修车间、车工车间、锅炉房等十二个实训场、室。现有教职工52人,其中,专任教师49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28人,专业教师25人,“双师型”教师16人。近年开设了热动力(锅炉)、计算机应用与办公自动化、旅游与酒店管理、现代汽车维修、电工与制冷、模具制造技术、幼儿教育、风味食品加工、计算机平面设计,共九个专业,学生1200人。农民科技培训星火学校,举办了中级电工、计算机软件应用、手机维修员、交通乘务员职业资格培训,共培训750人,在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方面,举办了蔬菜种植、水产养殖、蜂产品安全与标准化生产技术、酒店管理培训班,2006以来共培训655多人。我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全面工作,开创学校的新面貌。
二、优势与不足
全县初三毕业生每年约5000多人,按照省近期高中阶段学校升学率要达到95%以上的目标,坚持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的方针,在总体上保持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比例大体相当的分流,有1900人以上分流到中等职业学校,根据这种情况推论,我们学校可 以发展到3000人左右的规模。我校目前是我县职业教育最具规模的一所职业学校,基本上了职业教育的轨道。2004年被省教育厅确认为省示范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被国家科学技术部确认为第一批农民科技培训星火学校。按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的标准规划学校的建设,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扶持其发展,可达到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
目前我校存在的主要困难有三个方面:一是贫困山区的经济不宽裕,学校起点低,基本设备很不完善,制约着学校的发展;二是实践教学的教仪设备缺乏且不配套,设备陈旧,科技落后,实践教学的质量难于提高;三是由于教师工资待遇不高,难招聘到高学历、高技能的专业教师,教师学历达标率偏低。以上因素严重制约了我校的发展,因此,学校要想得到较大发展就必须抓好内涵建设。
三、抓内涵建设,促学校发展
(一)内涵建设的基石:校园建设
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必不可少的。所谓人靠衣装,佛靠金装。一件商品合适的、符合商品本身特征的包装,有利于它在市场上的销售以及品牌的建立。对于学校来说,学校的校园环境是学校这件商品的外包装之一,因为学校的师资力量,办学质量等等内涵都不是通过眼睛可以直接看到的,需要时间去感受、去体会,而学生和家长能够直接看到的就是学校的校园环境。从心理学首因效应的理论我们可以知道,家长和学生判定一个学校的好坏首先是根据其校园环境,一所破破烂烂的,不修边幅的学校很难给人一所好学校的印象,更有甚者甚 至想,是不是学校经费不足办不下去了,学校这么破旧都没有维修,由此可见它的教学质量也不怎么样了。所以一所学校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要校园环境上做文章:一是保持校园环境的整洁。校园的保洁做得如何,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校学生的素质,整洁的校园能够给家长和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二是改善学习、住宿、生活条件,引入现代的设备。2008年至今短短3年时间,我校校园环境基础建设的投入是办学历年来基础建设投入的总和,填平了低洼的升旗广场、修建了新教学楼、学生饭堂、中心步行广场、篮球场,彻底告别了过去水浸、荒芜的恶劣景象,校园面容焕然一新,办学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再也不会出现因校园环境差而吓走生源的情况。
(二)内涵建设的生命线:教学质量
中职学校办学越是困难,越要重视抓教学质量,生源素质越是下降,越要重视抓常规教学,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借鉴我市其他兄弟学校的做法,我认为在中职学校可采用“三查,两评,三兑现”教学常规办法,此方法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且较为有效。实行这一管理办法,有利于稳定教学秩序,规范教学活动行为,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教学管理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
“三查,两评,三兑现”教学常规管理具体内容为:“三查”指日查,周查和阶段性教学大检查;“两评”指听课评教和评优听课;“三兑现”指将“三查,两评”的结果与绩效收入分配、教师工作考核和评优评先挂钩兑现,称为之为“三兑现”。
“三查,两评,三兑现”教学常规管理的具体做法是:
(一)三查
1.日查:指一日检查,包括教学值勤检查,学生课堂学习及出勤情况检查三项。时间从早上第一节课开始至晚自习结束,每日坚持,常抓不懈。主要是检查师生到位情况,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促进教学环节的落实。日查对防止教学事故,制止违反教学纪律等不良现象的发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教学工作量统计的误差,并为教师直接参与教学管理,实现民主管理提供机会。
2.周查:周查的主要内容有:(1)教学进度(2)实践性教学环节完成情况(3)作业布置与批改情况等。主要以填写《课堂评价表》的形式进行。教务科负责对各班每周一送交的《课堂评价表》进行登录,统计,汇总,并公布统计结果。同时以通报的形式及时搜集学生提出的教学意见和建议,以《教学信息反馈表》的形式及时向有关教师反馈,便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校领导,教务科长通过经常查阅这些表格,结合巡视,听课,及时了解教学动态,掌握教学指挥主动权。
3.阶段性检查:也称教学大检查,是一项规模较大的教学检查活动,以其层次多,形式多,时间长,覆盖面大,涉及面广及信息量大为特征.每学期进行一至两次,一般安排在期中定期和平时不定时进行。检查的形式包括教师自查和教务科检查。
教务科长在完成对本校教师的教学检查之后,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向本校教师通报教学检查情况,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努力 方向,协助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检查各教研组的教学情况,包括:(1)各专业教学计划执行情况;(2)各专业实验,实习,设计的教学与管理情况;3)教研教改,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情况;通过“三查”,对教学进行评价,对教学质量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对教学质量的有效控制。
(二)两评
两评是指“听课评教”和“评优听课”。
听课评教
听课评教是教师之间互相听课,彼此之间交流教学经验,通过“评教”活动,达到取长补短,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之目的.为使听课相对集中,形成气氛,增加效果,教务科每两周学安排一次公开课,活动并与校本研修挂钩。
评优听课
评优即指评选“优质课”。评优听课是由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听课评教活动,可开展“听课月”活动时进行,每学期举行一次。
(三)内涵建设的核心:打造品牌
品牌专业的创建要跟着市场走。在高校普遍扩招,学生生源不断减少的大环境下,中职类学校的生源十分紧张,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学校必需利用一切资源和契机,创建和树立自己的品牌,利用品牌效应的影响,才能在同类竞争者当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的生源,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才能为自己今后的发展奠定 更加坚实的基础和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如我校的热动力(锅炉)专业是全市唯一一所开设这个专业的中职学校,每年招生都很火爆,每一届毕业生在离校前均被各用人单位预订了。目前的电工与制冷专业,因为校企合作的对象是名企---美的集团有限公司,再加上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升值空间大,市场需求量大,因此招生也经常超额完成。
品牌专业的创建也要跟着政策走。近年来我县旅游业迅速发展,需要大批专业导游和专业的酒店管理服务人员,本地旅游业和酒店服务业不得不从外面引进这类人才。因此,县委县政府把培训此类人才的工作纳入了落实贯彻《珠江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议程,要求我校开设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为龙门旅游业的发展做长足的打算。从08年开始我校开设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培训了导游和酒店管理服务人才280人,每年毕业生都供不应求,成为我校支柱专业。
(四)内涵建设的关键: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专兼结合,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能主动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需要的中职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针对我校师资目前存在的问题,加强教师业务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当务之急。特别要重视“双师型”教师,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队伍及实训教师队伍建设,注意加强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同时,要不断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老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觉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和职责。在这方面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二是建立教育教 学督导评估机制,从严治教,激励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三是开展各项教研活动,抓备课组建设,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备好课;做好教师导学技能的训练及考核认定工作;实行两级互助的教研活动(一级行政与教师,二级骨干教师与新教师),采取结对子——压担子——搭台子的形式,加强新教师的培养;四是建立定期表彰奖励制定,弘扬体现时代精神的师德行为和高尚品德。
综上所述,内涵建设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学校只有搞好了校园建设、质量建设、品牌建设、师资建设等等,才能经得起市场的检验。有良好的校园环境和办学条件、雄厚的师资和优质高效的教育教学管理队伍、品牌专业作为支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学校的发展能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四篇:借西部开发东风求自身快速发展
借西部开发东风求自身快速发展
长期以来,祖国西部以其苍凉和贫穷,抵御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与文明。“春风不度玉门关”则揭示了西部自然环境的恶劣和诗人的无奈。在我国迈向现代化的征途中,中央发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动员令,给予西部人以极大的鼓舞。西部要崛起,要奋争,要以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双手,将落后的面貌改变,让喜人的春风,吹遍西部大地。
陕西是祖国西北的重地,它的发展对整个西部开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思想观念陈旧、保守,曾几次痛失良机,使得陕西经济发展裹足不前。陕西电力工业由于受地方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发展较慢。与发达地区相比,在电网建设、电源建设、管理水平、人员素质诸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在西部大开发中,如何发挥电力工业的先导作用,当好先行官,成为摆在我们电力职工面前的必须解决的问题。电研院作为陕西省电力公司的技术中心,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值得我们深思。下面谈自己一些认识,与大家共商。
一、西部开发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能急于求成,不可一蹴而就。
要充分认识西部开发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不能幻想靠一个政策或一笔资金就能解决问题。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长远规划,明确目标。同时,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分阶段、分层次落实具体措施,为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1.以切实有效的技术手段,落实国电公司提出的“西电东送”的战略设想。
“西电东送”是实现全国资源优化配置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是,陕西的电网主架还不能满足西电东送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积极投入主干网架和负荷中心受端网架建设,进行高一级电压等级输电网络建设,着手解决西电东送中存在的高电压等级电网建设中的技术问题,积极推进区域连网、全国连网和跨国连网,逐步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自动化水平,为西部开发提供可靠、优质、经济的电力。市场是无情的,电价没有竞争力,东部不可能接收。西电东送将成为一句空话。因此,要坚持科技创新,依靠技术进步,认真分析、严密论证、及时解决西电东送过程中的各种技术问题,对电源和电网工程严格控制造价,加强企业管理,设法降低成本,使得投入产出比趋于合理。
2.以公司提出的目标为重点,找准位置,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西部大开发中,优化火电发展,搞好电源建设;加快电网建设,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配合陕西省西部大开发重大项目,保证电力供应,做到电力先行,搞好优质服务是省电力公司提出的工作目标。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科技优势,对宝鸡二厂、蒲城二期、灞桥二厂等新建机组的安装、调试及运行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要及时处理,实行全过程技术监督,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在电网建设中,要加强330千伏输电线路的建设,提高主网架的供电能力,在城网和农网的建设和改造过程中,要注重利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针对陕西省确定的重大项目,铁路、公路、机场、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要及早介入,提供足够的电力和良好的服务,当好先行官。
我们要以过硬的技术,拼搏的精神,打一场西部开发的硬仗,体现电研院的水平,树立我们的形象。
二、西部开发要稳扎稳打,立足鼓实劲,干实事,见实效
西部开发需要开放的思维,审慎的态度,脚踏实地的务实作风。因此,我们要将西部开发与本单位的具体工作相融合,以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1.西部开发要与转机改制工作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我院按照省公司的要求,步入企业化运营模式。在进行了机构调整,全员竞争上岗等工作后,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定期考核,严格管理,分解并传递压力给每一个职工,不断增强职工的危机感和责任感。要使职工明确,西部大开发,是机遇,更是挑战,只有加倍努力,稳扎稳打,苦练内功,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自身素质,才能适应西部大开发的要求,才能掌握主动。因此,要在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培训人才等方面下功夫,强化职工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采取有效方式,激励职工成才。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高职工队伍的战斗力,才能在西部开发的战场上勇猛拼杀,取得胜利。
2.西部开发要与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工作紧密结合,相得益彰。
目前,我院在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高级工程师武云生同志研制开发的VQK—1028型电压无功自动综合装置、BJD—Y1型专用变频电源、DHK—1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GZT—10柱上线路微机自控就地补偿装置等以其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结构简单合理,安装使用方便等特点受到关注,现已相继投入批量生产,预计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我们要进一步加大技术开发的投入,从人力、物力、财力给予支持,促使更多的新产品挤身市场,获得收益。
技术服务要以提高服务质量为核心,主动出击,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有条件的专业室要成立
第五篇:14-5-15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加速幼儿园内涵发展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加速幼儿园内涵发展
江雅英
(小金星国际教育集团 福建 福州 350001)
摘要:“小金星”把培养优秀人才,打造优秀团队当作重要方针,把师资队伍建设视为幼儿园办学质量的生命线。从幼儿园核心文化建设入手,为教师明确责任提供支柱,建立层层培养机制,为教师胜任岗位奠定基础,跟进各项具体工作,为教师实施规范管理导航。多方式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多通道帮助教师在特定的阶段获得特有的职业发展,从而建立起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加速幼儿园内涵的发展。
关键词:师资队伍建设 核心文化 培养机制 规范管理
“先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了非常之事,才有非常之功”,因此,我们把培养优秀人才打造优秀团队当作重要方针,把师资队伍建设视为幼儿园办学质量的生命线。从幼儿园核心文化建设入手,多方式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多通道帮助教师在特定的阶段获得特有的职业发展,从而建立起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加速幼儿园内涵的发展。
一、构建幼儿园核心文化,培养教师责任意识
(一)围绕“三种精神”,培养职业品质----文化构建
幼儿园文化是幼儿园的灵魂,是推动幼儿园发展的不竭动力,其核心是幼儿园的精神和价值观。因此,我们在全体教师中广泛组织开展《弟子规》及《传统 文化与幸福人生》学习活动,并要求教师联系工作及生活实践,讨论作为家庭成员、企业员工、国家子民该如何为人处世。通过学习、执行《弟子规》,传播企业文化,建立一支拥有共同价值观、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团队,让教师获得一个好1的工作环境,帮助他们改善心态,提升修养,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扩展自己 作者简介:江雅英(1964--),女,福建福州人,小金星国际教育集团副总裁、福州地区总监,高级教师,本科学历,从事幼教工作30余年。
的人脉关系,提高他们生活的质量,让他们职业和人生更加幸福,从而推进幼儿园发展。因此,幼儿园团队核心文化注重弘扬“三种精神”:
“爱”是优秀教师工作的灵魂。我们把“爱”的教育融入日常工作中,倡导热爱幼儿教育事业,把个人的发展融入团队的整体发展,高度敬业,真诚付出,忘我投入,高效执行,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心怀感恩。“爱”塑造了我们团队成员正直、向上、阳光、积极的职业心态。平凡的工作因为乐业而伟大!
“精”是优秀教师工作的标准。我们把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团队作为最高荣誉,倡导人人要有精湛的业务能力,认真履行职责,肯做、能做、会做。善用标准、制度、流程规范团队,把简单的事情做精做细。日常的管理因为精业而显品质!
“宽”是优秀教师工作的准则。我们努力营造宽松的育人环境,做人--宽以待人,在讲求原则的前提下,有容才纳贤之气度,能包容别人的优点甚至缺点。能注重倾听不同的声音,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整合多元的智慧。胸怀坦荡,不计较个人得失,幼儿园利益高于一切。做事--宽大臂膀,竭尽全力在职责范围内做力所能及的事;比领导期待的多做一些。做工作--拓宽专业领域,加强学习力,涉猎工作需要的各个学科领域,构建学习型组织。做人做事因为勤业而提升!
当“爱”成为主旋律,当“精”成为习惯,当“宽”成为方向,我们的团队就拥有无穷的力量!
(二)完善管理机制,建设人文环境----制度保障
幼儿园建立了完善的福利激励制度,设立了长期服务奖,为对幼儿园有特殊贡献的员工办理了退休储蓄保险,使员工老有所养。同时建立健全了主动吸纳、及时重用的人才引进机制;目标明确、综合激励的人才培养机制,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人才使用机制;绩效优先、体现价值的人才分配机制。为了稳定优秀的幼儿教师队伍,幼儿园每年进行工资制度的改革,在普调基本工资基础上特设立了团队绩效考核奖,并制定了合理可行的考核方案,将教师工作情况进行量化考核,与团队绩效挂钩,这极大地推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保教工作质量。我们经常开展团队活动,为来自四面八方的员工营造温馨的大家庭。经常开展评选“先进班级”、“岗位之星”活动,树立典型,宏扬正气,不断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竞争力。为了使制度在执行时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我园遵循民主管理原则,聚合群体智慧实施管理。幼儿园定期召开园务会、伙委会、家委会,实行民主管理,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我们设立了“金点子”奖,激发教职工参与幼儿园管理的主人翁意识,鼓励教职工为幼儿园的发展出谋献策。我们努力做到充分尊重、信任教师,让他们感受到管理者的真诚,感受到关怀、重视、尊重和信任,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幼儿园每学年组织一次教代会,向教职工征集优秀提案,广泛收集和听取教职工的意见或建议,并及时作出回复。切实做好园务公开,把教职工感兴趣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员工大会、园内公开栏等方式,向教职工公开,增加了园务管理的透明度,提高了教职工参与幼儿园管理的热情和水平,使幼儿园成为一个民主、人文、和谐的整体。
二、建立层层培养机制,帮助教师胜任岗位
(一)培养教师重视职业生涯规划----用人所长
幼儿园非常重视教师的成长,认为教师的成长与幼儿园的成长是互为基础、互相促进。我们建立了人才资源管理机制,注重人才储备和职业生涯规划,幼儿园对教师成长的帮助、支持开始于他们入职的第一天。根据幼儿园的发展规划,我们提供管理、专业技术两大系列供教师发展,教师可以选择从配班--班主任--年段长--教研组长--行政助理--园长的成长阶梯,也可以潜心做教育教学,从一名新手--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因此,入职后每一个教师可根据自身能力水平及职业发展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在园三至五年发展规划。
园领导根据园内每个教师的特点潜质及综合考评情况,确定培养人选及培养目标,并明确落实目标的措施和期限,在教师发展的不同阶段配备不同的指导人,提供不同的培训课程,为每个新教师指定一名合适的指导人。指导人将帮助他们了解岗位职责、工作流程、相关计划进度等,每天的跟班指导、每周的交流反馈、每月的考核及培养计划调整等等,听推门课和上示范课结合,一对一给予教师专业成长的支撑,成为他们身边的一本活字典。
(二)培养教师立足岗位练兵----助力成长
为了有效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我们注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铺路子、压担子、搭台子,促进教师成长。针对年轻教师的特点,我们努力拓宽培养途径,多层次、多渠道加速队伍建设。我们经常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学习方式,定期聘请幼教专家来园进行专题讲座,拓宽教师信息渠道,近距离聆听专家有思想的声音,更新教育观念,在互动中交流学习,在工作中实践深化。我们还积极参与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优质园开放和教学研讨活动,扩大教师视野,吸收先进的幼教经验;带领教师观摩学习优秀教学活动,组织观摩后的研讨或课例再现,促使教师把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幼儿园注重给教师提供各种锻炼机会,要求青年教师要认真磨研每一个教育活动,优化活动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向一日活动各环节要质量。我们通过老带新、行政跟班指导等,着力抓好教学常规工作,引导教师抓住每一个机会,认真学习,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做好基础性、常规性工作的同时提升自我,切实为幼儿的发展服务。
三、跟进各项具体工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规范标准引领,考核评价助推----规范提升
作为新教师的上级或指导人,除了通过岗前培训使教师明确岗位标准外,还对教师岗位各项工作流程、操作细则、方案预案等实行标准化设定及管理,让工作程序标准化,使各类工作依标准规范操作。同时还通过参与教师组织的各项活动、审核其工作日志及巡查其一日保教常规管理工作,从中帮助新教师以标准为引领,发现自身教学管理中的问题,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达到良好的教学管理效果。
幼儿园为每位教师量身定立远期与近期目标,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绩效优先,每月进行月绩效考核、部门间进行优胜团队的考核评比,每学年综合评定后实行末位淘汰制度,升迁、调薪与绩效挂钩,以此激活用人机制,有效地激发教师的潜能,让他们体验自身的价值。
(二)创新思维模式,提高管理水平----支撑引领
围绕教师现场管理的“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的循环,帮助他们建立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授之以渔,才能从根本上帮助他们快速成长。
计划(Plan)阶段,我们培养教师立足任务的背景做功课,列举现场管理中实际存在的问题,确定哪些类型的管理问题是突出和亟待解决的,把它作为研究和针对的对象。制订方案前要求我们的教师学会按照5W1H的思维模式思考并制定计划,即:为什么制定该措施(Why)?达到什么目标(What)?在何处执行(Where)?由谁负责完成(Who)?什么时间完成(when)?如何完成(How)?措施和计划是执行力的基础,尽可能使其具体、可测量、可实现、相关联和有时间限制,落实责任到人。
制定了计划后,要求教师在执行(Do)的环节要锁定目标问题,步步推进,看到情况,想到问题,说到点子,写到关键,方能做到有效。
检查(Check)阶段,要求教师对照计划标准设计检查考核指标,确定逐项检查或有重点检查等方式,对工作进行评价,总结经验,在这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选定关键的问题,追查原因,提出整改方案,检查并持续改进直至问题的解决。
在处理(Action)阶段,培养我们的教师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变成标准;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以免重现,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中。良好的思维及工作模式有效推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总之,幼儿园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多渠道多方位以创新为着力点,持之以恒,帮助他们可持续成长。多年来,我们幼儿园已形成一支由管理专家、名园长、名师组成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团队,她们在幼儿园这片充满生机的人文乐土中播种希望、发挥潜能、追求理想。
参考文献:
[1]陈强
《各地多种途径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幼儿教育》 2011(10); [2]张玉华《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梁斌《如何将戴明环引入企业管理》,摘自《施工企业管理》2008年(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