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音乐教学课堂“高效”起来讲座稿
让音乐教学课堂“高效”起来讲座稿 ——构建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高效课堂是个永恒的话题。尽管作为概念,高效课堂于20 世纪上半叶才出现,事实上,高效课堂始终伴随着教学而存在。比如,课程的诞生,主要是为了解决知识无限与教学时间有限的矛盾,课程好比是凹凸镜,聚焦在对最有价值知识的选取和组织安排上,为的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班级授课制的诞生,更是为了追求教学的效益。所以高效课堂是个古老的话题。当然,高效课堂也是个需要持续研究的课题。反观高效课堂研究与实践,我们不得不回到高效课堂本身,不得不对高效课堂进行追问。追问为的是对高效课堂有一个完整准确的把握。
一、高效课堂产生的背景
高效课堂的理念源于西方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在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之后,这一概念频繁出现在英语教学文献中,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高效课堂的提出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此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它倡导教学是教师个性化的、‘没有公共的方法’的行为,是一种‘凭良心行事的、约定俗成的’行为。”
值得思考的是,高效课堂强调“教学也是科学”,是否意味着对“教学是艺术”的否定呢?当然不是。我始终认为,应当强调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两者不可偏废。否定科学性,必定造成教学进度的缓慢、教学效率的低下,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同样,否定艺术性,必然会影响教学的个性化和风格形成,当然也会影响教学质量。
二、高效课堂的理论支撑
关于这一点,在《有效课堂:理念与策略》一文中十分清楚的阐述:高效课堂是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下产生的,这两种理论成为高效课堂的支撑性理论。实用主义哲学更关注行动、实践和经验,主张回归生活。不难理解,实用主义哲学的思想至今对课程改革,对教学改革仍有指导意义。而行为主义心理学则不然,虽然时常还能看到这一理论的影子,但它的致命缺陷是忽略学习者的情感、动机等,因为虽然“刺激和反应可以说明人类的某些学习,但是许多研究表明,要解释一般意义的学习,必须考虑人们的思想、信念和情感”。所以有人讥讽行为主义心理学是“动物心理学”。
一是情感教育理论。马克思早就明确指出,情感是一个精神饱满、为自己目标
而奋斗的人的本质力量。它会给学生以兴趣、以需求、以信心、以希望,推动、促进学生的发展。情感也是人的表情,从人的情绪和情感可以触摸到一个人的整体面貌,因为情感整体性地表达人的精神发育的外部特征。当然,情感不仅仅是兴趣、情绪,道德感、理智感、审美感都属情感范畴。
二是建构主义理论。有人误认为建构主义理论“反科学”、“反知识”。实质上,建构主义理论并没有否认真实世界的存在。而是强调这样的“真实”,应当有一种对其加以认识的适当的方式,因而教学方式应当转变。不仅如此,在认识方式、教学方式转变的背后更是对学习者、对学习、对教育等认识方式上的根本性变革。它更强调个体的内在认识发生机制,强调在情境脉络中主体对外部世界的适应及建构。的确,高效课堂应当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有效地促进学生去主动建构知识,建构自己的经验世界,在建构中成长。
三是因材施教理论。因材施教是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既是经验,又是理论,既是方法,又是原则。因材施教所追求的是适合的教育,即对不同的学生施加不同的教育和影响。适合的教育是注重差异的教育,适合的教育是个性化教育,因而,适合的教育是最能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是最为有效、最好的教育。实事求是地说,当下的高效课堂往往在标准化的要求下,忽视学生的差异,追求统一的“效果”,从而使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渐渐走向失败。若此,“高效”何以见得?
三、高效课堂的价值取向
教学是内蕴价值的活动,高效课堂的根本追求应当是价值追求,搁置价值,抛弃价值,这是教学的致命错误。应当勇敢承认,当下的高效课堂对价值的认识和追求存在不少问题。在分析这些问题之前,重要的是要认识价值。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鲁洁对价值有一个最简洁、浅而又深刻的定义:“价值即理想中的事实。”“正是价值由现实趋向理想的向度,在人们的观念世界耸立起一个与完满和终极的整体相关联的价值观,它既引领人们前进又赋予其生活的意义。”而现实中,常常把价值归结为利益,又进而把利益作为思想的坐标,那就能产生功利的并且是近视的价值观。
所以,我以为,价值一定附着在事实之中,又一定超越事实,追求理想和意义,抛弃理想只看重事实,只看重利益,势必造成价值的缺失。从这一认识出发,可以发现当下的高效课堂在价值追求上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以“高效”代替价值。高效的是有价值的。但是,“高效”只是一种价值 2
形态,而非价值形态的全部。而且,有的教学看起来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却是有价值的。比如,教师“节外生枝”的一段教学过程,和教学几乎没有关系,但恰恰是教师开的这段“无轨电车”影响了学生一生的发展。因此,如果高效课堂过于拘泥于教学的有效与无效,往往丢弃了最重要的价值。
其二,以“有用”代替高效。又以“高效”代替价值。“有用”的也可能是有价值的,但这只是“可能”。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教师心目中,特别是在一些教育主管部门看来,“有用”成了会做题目、会应试、会得分的代名词。这样的“有用”,对考试是有用的,也可能是有效的,但绝不是我们所追求的价值,比如,会思考、会想象、会提问、会创造,看起来对考试是“无用”的,却最具价值的。把价值窄化到“有用”实在是危险的做法,而这种做法在教学中却严重地存在。
其三,重视工具理性,而忽略价值理性。工具理性关注和追求的是效率和结果,这当然很重要,但问题是,教学的完整过程应当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要把结果和过程、效率与动机等统一起来。一些地区和学校过分重视工具理性,无形中破坏了教学过程,伤害了教学的理性,带来的是浮躁、功利,以至"工具化”、“技术化”,因而也就违背了高效教学原本的意义和价值。
四、高效课堂的实践探索
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位教师不断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课堂,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怎样去做才能使课堂高效,这也是我们每位教师永恒的追求。
我认为一节可以称得上高效的课,必须达到在教学活动中,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换句话说就是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得尽其所用。使所有的学生都有收获,都有提高。使每个学生在知识、技能、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都能有收获。
下面我根据自己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就如何构建高效的课堂,谈自己的几点粗浅看法:
首先,要改变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目标。
音乐新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使学生具有高尚的审美情操。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考虑到美感能力的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初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展开。尤其是小学年 3
龄段的学生,可以通过对作品的初步比较、评价,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趣味,引导学生从真正美好的东西中,得到美的享受,从劳动中、日常生活和艺术中去理解和创造美好的东西。
教师要讲求教育艺术,用充满智慧的提问,给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
例如在《泥娃娃》一课的教学中,我会引导性地提问:“这些泥土有什么作用?”“你想用它来做什么?”这些问题有利于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了解泥土的作用,性质及可塑性。同时通过学生丰富的实践创造,及时感受,对于歌曲旋律的掌握是很有帮助的。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调动起来了。
同时,在学习新知之前,设计“问题情景”,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未知欲,推动他们去思考、探求。例如在听赏歌曲《小乌鸦爱妈妈》时,老师首先发问:“你爱你的妈妈吗?”“都表现在哪些地方?”通过交流,寻找问题的答案,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课堂情景陡然而生,气氛活跃。接着老师再问:“你们想知道小乌鸦是怎样爱它的妈妈吗?”这个问题一下子激发起学生的未知欲,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一堂生动的音乐课应充满艺术的力量,它的成功,不但在于教给学生知识,而且在于吸引着、感染着、鼓舞着许多学生为追求美、创造美而终身努力着。
记得有一次我在没有出示课题的情况下,让学生说说听了《野蜂飞舞》后的感受。学生有的说听到了洪水暴发的声音;有的说听到了骏马在奔腾„„其中有一个学生还描述得很生动:“音乐时而低沉有力仿佛一头凶猛的老虎,音乐中时而跳跃的感觉又如同一只可爱灵动的小鹿,音乐中飞快的速度仿佛是老虎和小鹿互相追逐的场景,音乐大气恢宏的感觉又带人进入了宽阔的原野。”我被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所折服,我不禁问他:“为什么你会想到这个场景呢?”学生回答我说:“前几天我在《动物世界》节目中看过老虎追赶小鹿的场景,今天听音乐的时候我不知不觉地就想到了。”是呀,不管是“老虎追逐小鹿”还是“骏马奔腾”或者是“洪水暴发”,是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在聆听音乐时思维想象的成果,教师怎能轻易否定呢?更何况音乐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在没有标题的提示前任何感受是成立的。我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与赞赏和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积极性也得到了肯定。
那么为什么会没有学生联想到野蜂飞舞的情景呢?于是我问学生:“你们看见过一大群蜜蜂飞舞的场景吗?”学生说没有。怪不得,没有生活体验,哪来的意境?为了让学生能体会到作曲家最初创作此曲的本意,于是我在课后寻找了一短有关于 4
野蜂的视频。通过观看,让他们了解到野蜂喜欢群聚的生活、它们抖动翅膀时发出的声音,还有他们攻击敌人时的凶猛场景。有了这个的铺垫,再去欣赏《野蜂飞舞》的效果非常好,学生听着音乐时而抖动翅膀、时而感觉危险、时而手里划着野蜂飞舞的路线。
第三,要研究教学方法,培养创新人才。
小学生的知识功能潜藏于头脑内,看不见,摸不着,当他们在欣赏作品时是否听到、听懂、或感受理解的程度深浅,教师都可以在设计时通过外部教学策略引发学生内在的功能,如要求学生概述作品,学生就必须回忆和陈述他们所感受的音乐作品,能够概述作品的学生必定已激活了他原有的音乐、文学、文化、语言组织、口头表达等综合能力,并且把注意指向作品的要点,进行欣赏时三度创作的反馈。教师设计的问题不仅需要作出学生概述所需要的认识功能,而且需要监控获取的大意,以使问题切中要害。
课堂音乐教学成功的前提和关键因素,是建立一种融洽、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如教师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学生也会信赖教师,进而“亲其师,信其道”,在师生感情的交融中,愉快地完成音乐学习任务。教师要创立适合小学学生年龄特点的教与学的音乐实践方式,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如: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创设问题情景就是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教师创设的问题小而具体,新颖有趣,有适当的难度,有启发性,善于将所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中,造成心理上的悬念。
2.丰富材料,呈现方法。
通过采用图画、幻灯、投影、录像、录音、CD、VCD、电脑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浓厚兴趣。教师还可以通过师生共同参与的唱、奏、舞、演、说等活动展开二度、三度的创作来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
3.及时反馈,激励进取。
了解自己学习活动的进展情况,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量,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及时反馈能帮助学生及时发现、纠正错误,调整学习方法。教师的任何反馈对学生来讲都是评价的含义。教师如何进行评价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最 5
主要的外部因素。教师的反馈应以鼓励为主。
在一次用打击乐器练习时,让我发现了一个好方法。在学生自由练习打击乐器时,我一改以往走来走去巡视的方法,自己在学生旁边坐下来带头练习。我练习得很认真,一开始有学生来张望我,特别是那几个调皮的学生,他们可能觉得老师练习很新奇。看我练习得那么认真,他们没有开小差,看了一会儿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也认真练习起来。我把这种方法引用到了音乐欣赏课上,我坐下来安静地聆听着音乐,随着音乐的起伏,有时闭上眼睛,有时随着律动轻轻地摆动身体,有时会跟着音乐的旋律用手指轻轻敲击节奏。结果下面的孩子也和我一样非常认真,他们学着我的样子在认真欣赏音乐。
成功的课堂教学结构能使教师满怀信心地按照教学设计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教师良好的心理状态又会感染学生,增强学生的安全感和自信心。教师只有在转变教育观念,确立培养目标,研究教学方法,并以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作指导的前提下设计的课堂教学才符合现代学习论和教学论原理,才能使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更有效,才能使音乐教育达到哺育优秀听众,增强审美情趣,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全民素质的预期目标。
总之,构建高效课堂是一个不断生成、不断追求的过程,因而会因老师而异、因学生而异、因教学内容和目标而异。最关键的是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练就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有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和变通能力,再加之师生间的默契互动。还怕课堂不高效吗?
以上是我对“高效课堂”的所思、所得,敬请各位多加批评、指正,谢谢!
第二篇:让语文课堂快乐起来 讲座稿
让语文课堂快乐起来
内容摘要:只有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积极的课堂气氛不可能是自然形成,它离不开教师的有效的组织和精心的营造。
良好的积极的课堂气氛可以学生更加有效的学习,不仅可以学习到知识,也可以使学生被动的学习变成一种精神愉快的放松
关键词: 课堂气氛
幽默语言
感染性语言
悬念
合作
竞争机制
课堂气氛,指在课堂教学情境中,各种成员的共同情绪(情感)状态,它是由班级社会体系中各个成员之间的互动而产生的,洋溢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情调与气息。也就是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的意趣指向,以及在活动中表现的喜、怒、哀、乐、惧等。积极的课堂气氛表现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关系正常和谐,学生产生满意、愉快、羡慕、互谅、互助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而消极的课堂气氛的基本特征是主课堂情境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脱离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之间不友好,学生产生了不满意、烦闷、厌恶、恐惧、紧张、焦虑等消极的态度和体验。而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大量的课堂气氛介于积极和消极型之间,即课堂教学能正常进行,但是教学效果一般,课堂气氛沉闷。各种情绪的体验给课堂教学奠定的基调,或活跃或沉闷,或散漫或严谨。只有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积极的课堂气氛不可能是自然形成,它离不开教师的有效的组织和精心的营造。要吸引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作为教师——课堂的引导者,要具备让课堂气氛快乐起来的素质。
一、让语文课堂幽默起来
在一项最受欢迎教师所具有的素质调查中,概括出好教师的12种素质,其中的一条就是幽默。学生的理由是幽默能带来快乐,使课堂不单调,课堂气氛不沉闷。英国学者鲍门曾在一文中指出:“理想的教师应当达到艺术化的教学水平,善于利用幽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学得更好。”
幽默是一种本领,并不是每个人天生就有的。那么既然不是天生的,就意味着我们可以进行自我培养。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培养和提高幽默感:
首先,在课堂上机智而敏捷地指出学生的缺点和优点,在微笑中加以肯定和否定。幽默不是油腔滑调,也不是嘲笑或讽刺,只有平等待人,从容不迫,聪明透彻才能幽默。
其次,幽默是一种智慧的表现,它必须建立在丰富知识的基础上。再次,要使自己学会幽默,就先要学会雍容大度,不斤斤计较,保持乐观的心态。只有自己心胸开阔,才能使学生心胸开阔,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种种情趣和快乐。
幽默是调节师生关系的润滑剂,是调节课堂气氛的良方,能出神入化地推动学生的领悟力,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也绽放了快乐。
特级教师钱梦龙一次去外地做示范课。开始,课堂气氛严肃紧张。钱老师走上讲台后,微笑着说:“我请大家猜个谜,虽然发了财,夜夜想成才(财),打一人名。”此语一出,就如一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中,它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活跃了课堂气氛,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同学们积极思考着,一会儿,一名同学举手回答:“钱梦龙。”全班随之报以热烈的掌声。学生一下子和钱老师贴近了。学生顿时觉得这是一位风趣幽默的老师,跟这样的老师学习一定是轻松愉快的乐事。这样的令人发笑的谈话,效果可想而知。课还没开始,学生就已经兴奋异常,跃跃欲试。笑声填平了师生之间的地位差异,这中富含幽默的交流恰似一座座桥梁沟通了师生之间的思想感情,使师生间形成人格平等、心心相通、共同求索的和谐气氛。
二、让交流语言生动起来
语文教学具有人文性,教学内容生动有情,学习时需“披文”入情。如果上课时教师的语言没有“情”,不能随其悲而悲,随其喜而喜,随其感而感,这样的课就会淡而无味,学生在感知和理解上就不能够达到教学所设定的目标。所以,有经验的教师会通过自身的课堂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热情,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思想上的共振,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
老师用极具感染力的语言,给学生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激荡着每个学生的心弦。这样的语言之所以能打动人心,完全是因为它包含着一种激情,一种心灵深处的声音,是情感和灵魂的流露。它往往能对学生产生极强的感染力,能达到极好的教学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激情不等于矫情,只有教师真正动情的言语,才能引燃学生心灵的火焰,否则适得其反。
在教学《大江保卫战》时,在朗读“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欲坠的电杆。在安造垸,他们救出了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的幼儿园老师周运兰;在簰洲湾,他们给攀上树梢等待了近九个小时的小江珊以生的希望。„„ 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滔滔洪水中的群众,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教师运用充分的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到课文中去,在泛读时读出解放军战士的坚强的抗洪精神。为学生的内心留下了深深的震撼;为解放军叔叔的崇高和伟大的抗洪精神深深打动。
在教学《清平乐.村居》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清平乐.村居》中的“相媚好”的意思时,还引用了流行歌曲——《最浪漫的事》中的歌词:“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微笑,留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摇„„”由于学生对这句歌词耳熟心熟,教师的讲解便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打通了古今情感表达的通道,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是一段时代感很强的符合教学情境的语言。
在课堂提问中,一定要注意提高教学语言的层递性和有效性,尽量改正过多的从正面切入的做法,千篇一 律地问“有没有”“对不对”如果这样,不可避免地会引来学生齐声回答“有”“对”或“没有” “不对”的模式。
三、让教学设计悬念“悬”起来 说书人在说书时,每当故事情节发展到紧张激烈的高潮或矛盾冲突的剑拔弩张的关键时刻,突然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来吊人的胃口,吸引着你非继续听下去不可。听书如此,讲课亦是如此。悬念是未知通向已知的一道神奇的“门”,打开这到“门”豁然开朗之时,悬念亦不在。于是,一切就淡了;但是,“门”未开之时,扑朔迷离,揣测连绵,人人都急切地想知道答案。所以如果想给大家一个惊喜,想制造一个高潮,那么,我们在公布“结果”之前,最好把门轻轻地掩上。我们若能在课堂教学中,能找到这样的一扇“门”,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的思维活动中,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进入一个从“不问”到“想问,” 由“想问”到“敢问,” 从“敢问”到“爱问”,由“爱问”到“会问”的环节。这样的课堂所激发的教学效果一定非常精彩。
悬念设得好,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积极性。久而久之,“悬念”的积累,还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悬念设置的适时、适度是“悬”而“有效”的关键。
首先,在新课开始阶段进行悬念的设置,可以促使学生产生渴望与追求,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从而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听课热情的目的。在新课讲授的过程中适时向学生提出疑问,使所讲的内容增加些神秘色彩,使学生的兴趣始终不衰,主动积极地思考并回答老师、同学提出的问题,得到学习的满足。在课堂的小结中,如果设置一个小小的悬念,就能为下节课的内容涂上神奇的色彩,促进学生去思考、去研究。有的学生也会因此去打开课本,去寻求答案,可以说这也是一种积极的预习,甚至可以激发学生走出课本,拓展知识面。
其次悬念不是得不出答案的难题。悬念设置要难易适当,联系学生的学习实际,这样才能使血液上保持新鲜感和好奇感,从而活跃思维,始终处于主动思维状态。悬念设置还得和学生的情绪相结合,在学生情绪饱满的情况下进行悬念的设置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设置适当的悬念,既可以引起学生重视,又可消除由于被动思维带来的疲惫感,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地融于动态的课堂。
在《草船借箭》中写道,周瑜说:“对,先生和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的是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老师抓住“一样”、“赶造”两词设下第一谜“周瑜为什么明知故问?为什么又把决定成败的十万支箭让诸葛亮来赶造?”当学生学到第三段周瑜活动时,不由恍然大悟,原来周瑜是有意陷害。接着又抓住“我得吩咐军将们,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设下第二谜,“那么诸葛亮在三天之内完成得了吗?学生学到第四段,诸葛亮向鲁肃借船时,老师又设下第三个谜,“既然是造箭,借船又有何用?”学生饶有闪趣读下去,想探个究竟。当说到草船借箭时,学生缍识得庐山真面目。最后,老师再抓住“神机妙算”一词,设下最后一谜“神在何处?妙在何方?”一节课里,学生在迷宫中饶有法趣地,边学边解谜,其乐无穷。又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最后,讨论“为什么小女孩会在新年到来的时候被冻死在街头?”学生归纳出:小女孩悲惨的命运是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造成的。老师趁热打铁,“如果小女孩生活在我们社会主义中国,她又会是怎样的呢?”课文虽然结束,但是这个悬念却久久不能让他们的思绪平静下来,学生自然地展开发对比和联想,懂得两种社会制度的差别。
四、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堂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学习就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得到积极提倡。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率,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必须深思以下问题:
一、是如何让学生去进行合作,去开展有意义的合作,教师如何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例如角色的分配,根据个人个性、特长等开展合理的分工,给所有学生都创造平等参与的机会等等。
二、是这种学习是否每节课都需要。学生的小组学习是否在走过场,或者说流于形式。教师要注意营造自由自在的学习氛围,控制讨论的局面,如讨论中是否有人进行人身攻击,是否有人垄断发言权而有的人却一言不发,是否有人窃窃私语,教师要在巡视及参与中“察言观色”,及时调控。
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合适,是做秀还是教学的需要。这不仅需要教师的认同,还需要课程的认同,学生的认同。这样学生才会真正投入到研究讨论中去,一句话,要看是不是开展小组学习的时机,这个时机的掌握要看教师教学实际操作,教学的艺术性就表现在这里。教学就应该达到让学生“既竭我才,欲罢不能”的地步,大多数学生都踊跃发言,孩子们都想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说出来,这时正是小组讨论的良机,只有在学生经过独立思考的过程,有交流的需要时,展开的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有成效的。
五、让学生在学习中“争”起来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其中,带有“自己”一词的表述就有好多处:“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体验”等。在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想自己所想,不受别人思维的干扰,说自己的,不要人云亦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允许学生张扬个性,标新立异,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在语文教学中,相对于课文内容的学习,学生对每个单元的练习显得兴趣索然,对于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自然更是不高,这样学习的有效性也随之降低。见到这样的状况,我把所有练习题设为竞赛单元,让学生进行比赛,并实行小组团队竞赛。这一举措,马上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响应,低垂着的手争先恐后地举了起来,孩子们的眼神里也有了美丽的光彩,连在平时课堂里鲜少发言的同学也积极地参加到了课堂活动中。“恭喜你,答对了!”同组的同学会跟着“耶!”“对不起,答错了!”声音未落,其他组的同学则像遇到了千年难逢的机会似的,用渴求的眼神的望着你能让他来回答这个问题。课堂气氛火速升温,学生充分参与,教师适时指导,在学中赛,在赛中学,知识就在不知不觉间得到了融会贯通。这比起单纯的“满堂灌”,岂不是省力许多?
在课堂中适当的引入竞争机制,在比拼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小组团结合作的精神。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大江保卫战》学习之后,为了让学生们更透彻地理解课文,在结课前,单独留一节课时间来进行一次组与组之间的“表演竞赛”。竞赛方法课前公布:①以自然组为一队;②自编自导自演;③可加入合理想象;④时间在10分钟以内;⑤由学生点评,评出优胜奖。结果,全班学生都各自参加了本队的表演,连平时最不善言辞的学生也谋了个“兵甲”、“兵乙”等角色演演,他们能将课文部全改编成剧本并且表演得都很投入外,让人特别惊喜的是,有一组队员自配了齐全的道具:解放军叔叔的军装和抗洪战斗中用到的沙包等等。从学生极大的热情来看,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激发了他们内在的潜力,这是学生创造力发挥的又一条件。同时,在小组内的分工和排演过程中,学生们在体会到解放军叔叔的坚强勇敢和迎难而上外又体会到了同学之间合作的乐趣以及团结的力量。有条件还可以把这种竞争合作法在班与班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甚至校与校之间来推广,在学好知识的前提下更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内在的素质。
总之,要建立快乐的课堂气氛,就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解决问题,成为“自主而主动的思想家”,从而享受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让创新伴随孩子们快乐地成长。
综上所述,良好的积极的课堂气氛可以学生更加有效的学习,不仅可以学习到知识,也可以使学生被动的学习变成一种精神愉快的放松。而对于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还有很多例如:环境渲染法、肢体暗示法、模拟情境法„„但是无论是什么方法,都是教师对教学方法艺术的追求和创新。在尊重课堂教学氛围特征的基础上求异、求新、求变、求巧,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艺术更臻完美,才能吸引我们的学生快乐地遨游于知识的海洋!教育家夸美纽斯著《大教学论》的副标题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普遍艺术”。让学生轻松自在的在课堂中获取知识,需要的轻松、积极、愉悦、民主的课堂气氛,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才敢于说,乐于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快乐起来!
第三篇:英语高效课堂讲座稿
利用“一案一单”导学,打造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大庆一中附属机关小学
李静
一、什么是高效课堂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学生高效学习和教师高效教学的有机结合。高效课堂的特点:立体式,快节奏,大容量。“立体式”即目标任务呈现三维立体式,任务落实到人、组,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充分展示;“快节奏”即单位时间内紧扣目标任务,周密安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效果。“大容量”即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挖掘课堂活动多元化,力求全体参与体验。
课堂高效的问题,研究及论述颇多。但有两个基本的描述,即: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所以,高效课堂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主要表现在课堂容量,课内外学业负担。
二是效益的最优化。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
只有效率的最大化或只有效益的最优化的课堂,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只有二者的和谐统一,“高效课堂”才能形成。简言之,“高效课堂”至少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三个要素方面有突破,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
二、什么是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高效的英语课堂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交际能力;还要帮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效的英语课堂,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愿学、学会、会学和乐学”。这就要求教师要制定明确、科学、全面的教学目标,指导调控教学过程;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造高效的学习氛围;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导学案,让学生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方式主动学习;给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拓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作业设计,让学生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三、如何打造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一)我们能做什么?
1.研读课标,把握高效课堂的灵魂。
首先要加强对课标的学习、研究。明确当前教学改革的方向。2011 版英语课程标准理念更先进,更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修订稿中首次将英语课程的性质界定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更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修订稿在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更注重了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
其次,目标更清晰 就小学英语教学而言,修订稿在对原有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目标微调的基础上,在技能教学参考中,对各项技能教学的目的、技能要求以及主要活动都给予了分级描述,还明确了小学阶段语法教学的内容与要求。
最后是方法更具体 课标对于一线老师而言,不仅是理念的引领,也是方法的指导。如实施建议中对教学和评价都给出了具体的、符合实际的建议,同时评价方式与方法的举例更为详尽,不仅列举了各项技能不同级别的评价方案,还有对评价方案的评析,对老师们在教学中的评价操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2.精心备课,是高效课堂实施的关键。
备课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如果备课无效,教学就必然无效。机关小学从校领导到教导处都十分重视集体备课,每学科每周都有固定的集体备课时间,由陈校长带领学科主任深入各教研组,仔细聆听,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因此我校的集体备课工作做得扎实而有效。以英语组为例,每周由一名英语教师对本周的学习内容进行引备,其他年级的教师都踊跃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大家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充分发挥教研组的集体力量。通过集体备课这个环节可以让老师深入到教材中去,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从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集体备课以后,每位教师针对自己本节课的内容确定重难点,制定出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同时要老师要根据不同年级孩子的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及心理特点,制定出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备学习单,教师合理地设计出本节课的学习单内容,问题的设置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从易到难,层层推进,步步提高。预习作业要难度适中,孩子在家能够独立完成;课上练习要精练,有梯度;不仅仅是习题的罗列,课后作业应是课上内容的补充与延伸。从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充分地准备。
3.使用导学案,是高效课堂实施的载体。
导学案是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学习实际考虑,帮助并促进他们自学,所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学什么”“怎样学”。陈校长在4月18日给我们做了一次题为《高效课堂——自主学习的殿堂》的讲座。她在讲座中引入了韩立福教授关于高效教学的一个核心理论是“先学后导、问题评价。”并把教学过程简单概括为“问题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解决”三个教学环节,这种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是“一案三单”。陈校长又从小学生年龄偏小,习惯养成需要培养,能力提升需要过程的小学教学实际出发加以思考,认为“一案三单”在小学阶段不易实施,将“一案三单”改良成“一案一单”,形成了我们机关小学的导学案,即学习方案设计和自主学习活动单,简称“一案一单”。自主学习活动单包括三个部分:自主学习,我尝试;合作交流,我参与;达标测试,我能行。自主学习我尝试部分的内容是在课前预习完成,合作交流我参与和达标测试我能行是课上完成,其中合作交流我参与部分是学生分组活动部分,每组学生都是由ABCD四个层次的孩子组成,这个层次是由每节课的评价结果随机组成,呈现循环流动态势。组内的小组交流后进行集体展示。整节课将以小组交流研究促进合作学习,以学习活动单为学习杠杆达成学习目标。
4.合作学习,是高效课堂实施的途径。
要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单的使用过程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必要之举。由于小组合作学习必须构建具备一定学习能力的基础之上,所以我校英语目前试行一年感知,二年尝试,三年训练,四年铺开,五年强化的实施方案。小组合作也是在走由低年到高年循序渐进的建设思路。同时学校形成了三至五年级自主学习管理制度及考评方案。通常在我们的教学班级,把四人分成一小组,这样方便前后的孩子进行小组交流。学习完一个模块以后,可以让小组成员根据本单元内容自编、自演短剧,或编简短的对话,让学生自己分配角色进行表演。教师还可以把小组交流的内容作为预习的内容提前布置给学生,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背景资料和词汇句式知识,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并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有效的信息深加工,然后再进行组内交流、讨论。这样,学生就有更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在小组互动时就可以避免盲目从众或无言以对,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也是高效课堂有效实施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我们做了些什么?
1.2012年3月14日,陈校长给全体教师做了题为《高效课堂—情感共鸣的天堂》专题讲座。她从“为什么要打造高效课堂,什么是高效课堂,怎样进行高效课堂的研究与实践”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整个讲座贯穿陈校长对于高效课堂研究的个人思想,是其理论研究与教学指导及实践经验的有机融合。让在座的每位老师对高效课堂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也打开了我们思维的大门,为我们下一步的课堂实施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及方向指导。在此基础上,陈校长又于4月18日进行了第二次专题讲座《高效课堂—自主学习的殿堂》,两次讲座让所有的任课教师受益匪浅,以下是我校英语考研组在听取完陈校长的讲座以后,以年级为单位,每个年级提交的“一案一单”设计。在她的理念引领下,我校形成了自己的高效课堂模式,即“分层合作探究,一案一单导学”。
2.本学期为了更好地推进和开展英语学科的高效课堂研究活动,英语教研组又于10月15、16、17日三天进行了三节高、中、低年级的英语课堂展示活动,这三节课集中体现了我校英语课的高效、扎实、有效的特点,三位老师在备课的时候都能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容量恰当,难易适中。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每位教师都能够有效合理地使用学习方案以及自主学习活动单,体现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究意识地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真正实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目的。三节课后全体英语教师认真地聆听了任课教师的课后反思,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同时陈校长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3.2012年11月根据一中整体教学安排,把高效课堂落到实处,一中举办了第十六届“红烛奖”教学活动。英语学科我校选派了优秀的骨干教师孙丽恒执教上课。
她所执教的《It’s winter》一课,首先从教学设计上看,她能够有效地使用学习方案,“一案一单”的设计合理,使用恰当。由于这节课新词和新句型偏多,所以在学习单的设计中,可以让学生在家先进行听读和季节单词的预习。学生们在家长的配合下,都很好的完成了预习任务,课前她对学生的预习作业进行细致的检查和认真的批阅,并给予及时和充分的评价。
课程进行过程中她又设计了合作交流,我参与的学习环节。活动单上面准备了读读选选的练习,让学生马上进行知识的巩固与反馈。练习过后,进行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通过大家喜爱的卡通形象沸洋洋来呈现出讨论的问题:在每个季节都做什么。进行了课文的拓展和延伸。让学生通过讨论来完成表格。活动单的完成,丰富了课堂的内容,提高了课堂的效率,最大限度的扩充了规定时间内的课堂容量与训练力度。问题的出现恰到好处,问题的设置难易适中,符合孩子的认识规律,激发孩子的讨论热情,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真正达到了课堂的高效。在达标测试,我能行环节,她在活动单的设计上又提高了一个梯度,因为有课堂句子做铺垫,所以她大胆尝试让学生们动手去写一写你所喜欢的季节,以及你在这个季节所做的事情。整个教学过程彰显了我校的“高效课堂,一案一单”教学理念及教学风格。
(三)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惑
我们在实施“高效课堂,一案一单”的教学过程中,也有一困惑,这是我们将一直深入研究的问题,这两个研究问题也将伴随我们长期的研究进程。
1、如何使用“一案一单,达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自主学习活动单”应该怎么用,何时用才能更为合理,更为有效。
2、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达到充分地合作学习与交流。
英语课堂的小组活动形式多样化,但并非每个小组成员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有 时在讨论过程及合作交流的环节只有少数优秀生参与表现,大部分学生并没有真正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同时也降低了课堂的教学效率。所以小组建设工作任重道远。
陈校长提出,当用则用,无用则弃,用精,用妙,不适合可不用。不要整齐化一,生搬硬套,简单盲从。她的思想令我们茅塞顿开。
四、机关小学英语教学的努力方向
(一)进行扎实有效的语篇教学,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1、整体感知,打好语篇教学的基础。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先教单词,再学说句子,然后让学生跟读二遍课文,就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这样做就把整个文章弄得支离破碎,不利于整体感知课文。整体感知实质上是包括听、说、读、写四个部分在一起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整体性原则要求要以教材内容为语量基础,以整体内容为语境基础,以主题内容为语用基础。要正确解读主题内容,把主题变成学生容易理解的话题内容。所以,决定语篇的不是形式,更多的是意义,更确切地说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教师要以语篇为单位组织整体教学,以发展思维为重点,着眼发展性。例如孙丽恒老师这节课,她就让学生先听音感知整篇课文的内容,把学生的疑问和对单词的学习都放到课文中去讲解,始终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章的原则。
2、创设情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语篇整体性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情境创设在语篇教学中具体有重要作用。在语篇教学的初始阶段,情境创设能够调动学生情感,引起学生思考,为语篇教学创造时机,在语篇教学中,通过整体性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对语篇学习易于接受、乐于表达;在结束阶段,情境创设要能将语篇学习拓展延伸到语篇之外,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通过在语篇教学的各个阶段创设恰当,优秀的情境,促进语篇教学目标的实现。例如李丽老师执教的《Can you run fast?》在这一节课上,她就有能够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创设了一个比赛的情境,让学生亲身参与到跑步和跳远的活动中来,在学生比一比的过程中,学生很快很容易地理解了 run fast和jump far这二个动词短语的意思,最后比赛获胜者老师举起他的手说You are the winner.学生马上心领神会地理解了winner的意思,同时也很好的诠释这个单词的意思。在接下来的比赛过程中,教师就只充当指导者,学生能够按照教师的意思自然而然地走上讲台,进行跑步比赛,跑得快的同学就会自豪地说:I am the winner, I can run fast.而另外一名同学则会表达I can’t run fast.我认为在这节课中,教师有效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表演及比赛过程中整体感悟到了语言知识,在语境创设的氛围中学会了语用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多样化复述,加深对语篇教学的理解。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英语课程提倡采用既强调语言学习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不断强调情感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英语教学是一门语言的教学,在基础教育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训练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复述的过程,是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内化的过程,是学生对语言材料吸收、存储、思考、整理和表达的过程。学生在复述之前,先熟读课文,深刻理解,然后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改组课文,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课文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例如孙丽恒老师在执教《It’s winter.》这一课时,在让学生充分感知课文的情况下,根据每个季节的特点,创设情境,引导孩子复述课文。然后通过提示关键词,用词串句,用段连篇,层层扩展引导孩子背诵课文。最后通过图片的演示,让学生在记忆课文的基础上能够表演课文。她的设计逐层递进,符合孩子的认识规律,同时也培养孩子积极参与的热情,也提高了孩子的学习水平,以及驾驭课本知识的能力。
(二)合理进行“自主学习活动单”的问题设置,是高效课堂构建的关键
合理、恰当地使用“一案一单”进行英语教学,是高效课堂得以顺利实施的保证。那么“一案一单”的关键在问题的设置。认为精心地备课,设计好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问题是高效课堂实施的关键,也是保证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根本。
1、问题的合理性。课堂问题既要立足于学生整体的已有的学识程度、生活经历,又要统筹学生个体的差别性,分离课堂教学内容,遵照“跳一跳,摘桃子”的准绳,不时进步他们答复问题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习效果到达最大化。一年级的英语教师肖洪颖在执教《It’s red.》这节课时她的问题设置具有合理性,能充分调动低年级孩子的学习热情,同时也顺利完成了学习目标,达到了预期效果。在Point and practise.和Match and say.环节中她能够让孩子在熟悉颜色单词的基础之上进行充分的练习以及不同形式的操练,运用多样化的活动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内容,最后达标测试,我通行,她的问题设置具有一定的难度和趣味性,使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最优化,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2、问题的兴趣性。“兴味是最好的教师”,在新课程标准中特别提出了要培育学生的学习兴味和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也是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没有了兴味也就没有学习的动力。例如李丽老师执教的《Can you run fast?》她在设置问题时,就会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换单字母组成另外一个单词,这项预习的任务很快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马上进入到学习英语的学习状态中来。(李丽PPT)
3、问题的梯度性。教师要把教学内容设计为环环相扣,前后连接,构成一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阶梯,让学生步步攀升,问题的处理也像“剥笋”一样,层层深化,让学生体验到处理问题的成就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思想的开展。张琼老师在执教四年级《Maybe we’ll go to the zoo》这节课中,她的问题设置就是由难到易,呈现阶梯状,层层递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合作交流我参与过程中,她设置的题目是由读句子选单词,到连词成句,以及用所给词正确形式填空最后是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这些题目的选择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同时也充分训练了孩子的答题能力和提升了学生整体把握文章,驾驭教材的水平。
在高效课堂中,教师应努力将自己的思维方式与学生接轨,多从学生角度设计问题梯度,多让学生参与并表达见解。这样学生才敢于展现自己的思维、发表自己的见解、张扬自己的知性个性、放飞自己的人生理想。
总之,小学的英语课堂应遵循实用性、交际性、渐进性原则,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小学的英语课堂成为快乐的课堂、实践的课堂、高效的课堂。
第四篇:高效课堂讲座稿
依托“三轮四步”主题教研,努力构建高效课堂
一、什么是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1]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
课堂高效的问题,研究及论述颇多。但有个基本的描述,即: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
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主要表现在课堂容量,课内外学业负担等。
二是效益的最优化。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
只有效率的最大化或只有效益的最优化的课堂,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只有二者的和谐统一,“高效课
和教学评价提供比较正确的导向,理想的方向。当时间被用到极限时,教学必然从有效走向高效。
三、高效课堂应达到的五项标准 高效课堂一般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能力;教学反馈;教学组织与管理。
(一)教学目标 :
全面、综合、深刻: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有价值,体现高期望值;十分清楚、具体、可操作;切合三情——学情、教情、考情。
(二)教学活动 :
教学情境:配合内容,激趣启智,自然过渡;教学环节:快节奏、高密度;小组活动:分工合作、积极思维探究;师生互动:配合默契、思维深刻;生生互动:100%参与,主动积极思考;活动与作业:自主、探究、个性。
(三)教学能力 :
清楚准确地交流; 巧妙运用提问与讨论技术;灵活变换教学方法;训练学法、学科思想方法;合理运用教学资源、信息技术手段。
(四)教学反馈:
学情反馈及时;课堂评价及时、到位、适度;作业适中;
(三)城关区兄弟学校的模式介绍: 1.宁卧庄小学:建构“五化”教学(1)教学目标明确化、(2)课堂结构高效化(A五个优化:课前优化——课堂优化——教学方法优化——课堂常规优化——教学环境优化;B六个精心:精心备课——精心设计教案——精心设计问题——精心设计训练层次——精心设计教学程序——精心锤炼教学语言。)
(3)教学方法科学化、(4)教学手段多样化、(5)基础训练精炼化。
2.五泉小学:从泉水文化特色出发,提出构建“三点一线”式智慧课堂,制定了制定了《“先学后导,精讲精练润智课堂操作指南》润智课堂:
主题教研沙龙+主题课例研讨是润智课堂的有效支撑。每学期语、数、综合教研组各承担一次主题教研沙龙研讨活动,例如语、数学科主题都是“如何指导先学”,主题教研沙龙之后,开展课例展示活动,将沙龙研讨的思考和感悟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展示出来。
基本步骤是:“主题教研沙龙先行——个人实践跟进——教研大组研讨” 主题教研沙龙先行阶段意在明析主题含义,初步交流感受;个人实践跟进阶段意在让教师在实践反
备课标
(1)流程:学习课标——领会课标——熟悉课标(对不同学段、年级、单元、章节、课时的各项要求)
(2)目标:能具体说出下一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中,如何落实、落实哪些课标的相关要求。
备教材
(1)流程:集体讨论教学内容,确定重难点和课时安排,每节课的重难点。
(2)目标:明确教学内容重难点,各教学内容的课时划分。
备教法
(1)流程:明确哪些内容如何教,哪些是需精讲多练的,需讨论解决的,需重点点拨的。
(2)目标:用哪些方法解决上述各问题。备学生
结合本班实际合理取舍“备教法”的内容。明确自己如何突破重点和难点。
备学法
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提出学法指导策略,如:哪些问题可以让学生课堂学习探究竞赛解决,哪些问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探究,课后作业如何布置,层次性如何体现等。(备练习)
备得失
合理运用电教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掌握教材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
课堂教学要注重课内练习,强化落实,练习要适量适度,精讲精练,符合教学规律,加强技能训练,特别注意要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以上要求体现在下面的五个优化:
(1)优化时间分配:缩短讲课时间,留给学生充足思考练习时间,守时不拖堂。
(2)优化学法指导:指导自学;通过自学解决的问题不讲,可能遗漏的问题及时补充,解决不了的问题精讲;指导学法倡导合作探究。
(3)优化练习布置:课堂作业紧扣当堂内容,有弹性,课内外作业注意分层次。
(4)优化组织管理:依据学科特点和个人风格,制定切实可行的约束机制,指导督促学生高效参与课堂学习。教师要强化规则意识,约束自我,教学活跃有序。
(5)优化师生关系:尊重信任学生,氛围平等宽松,愉悦学习。
3.注重反思——高效课堂的提升环节 反思要有针对性: 包含四个内容:
(三)我校开展三轮四步活动中的问题及对策 1.存在问题:
(1)集体备课不实教学质量提升慢(2)主题教研不实模式打造缺少支撑(3)活动成果激励机制不实动力不足 2.原因分析及对策:
(1)集体备课缺少有效的约束机制,教师重视程度不够,流程和目标不能够落实,停留于个人备课的形式。对策:建立集体备课制度并纳入考核管理,与职称评定、评优选先、绩效考核挂钩,强化指导管理,提高备课效率。
(2)教师对主题教研重视程度不够,有的教师只是应付课研,主观上并不重视,研与不研一个样,有成果和没成果一个样,一部分教师缺少研究的能力,有畏难情绪。对策:加强研究全程的指导,把日常研究与教学实践结合在一起,减轻教师课研负担;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对研有所获的教师给予奖励。
第五篇:自主高效音乐课堂的构建与感悟讲座稿
自主高效音乐课堂的构建与感悟
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倡导自主、高效的课堂。其实质就是要求:在课堂的有限时间里,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使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更有效的达成,高效是课堂教学的目标,自主是课堂学习的手段。新课程改革之后,我们的课堂一改以前单一,沉闷的现象,焕发出了勃勃的生机,形式多了,花样多了,课堂也多姿多彩了。但是透过这些浮躁眩目的现象,我们发现光彩背后的苍白与空洞,许多华而不实的课堂教学形式严重影响了新课程实施效果。比如有的依然老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有的课堂问题不注重激发学生思维,“假问题”多;师生互动追求形式,学生真正的活动少。这样的课堂,气氛虽然热闹,但是学生自主互助学习机会少,学习效率低下。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不仅制约了学生的主动发展,而且还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
为全面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益,现在倡导构建“自主学习”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自主有效课堂的基本概念:自主有效课堂是一种学生必须动起来,在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的课堂。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小组合作,自主参与;教师主导,双边互动。鼓励教师结合学科特点,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打造高效率的个性化课堂。
一、“自主高效课堂”的主要特点
1.“自主高效课堂”的价值取向:促进音乐教师教学工作的转变,变只备教材、教法为同时备学生、学法。引导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教学效率高起来。
2.“自主高效课堂”的核心是课堂教学。
3.“自主高效课堂”由三部分组成:课前预习、课中实施、课后拓展。4.“自主高效课堂”的最大特点:“目标性”、“针对性”、“高性性”。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位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体现“我的课堂我作主”的理念。
二、“自主高效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自主高效课堂”一般包括两个任务、四个环节、一个问题。
1.“两个任务”是指课前预习(包括知识回顾)和自主预习两个任务。知识回顾指对以前学过的与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相联系的知识进行回顾;自主预习是课前指导学生展开自学,那些通过自学基本上能够掌握的知识利用课前小组自主学习。课前预习必须有预习提纲,提出的预习任务要目标明确,有针对性。
2.“四个环节”是指课中具体实施步骤分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目标点击,即学生自主看书,理解教材,这时可以把问题任务直接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合理运用学习方法、有效掌握本节课知识点。
具体内容包括:
(1)明确自主学习的内容。即让学生知道学习什么,课本第几页到第几页。(2)指导自主学习的方法。即让学生明确用哪些方法学习。
(3)提出自主学习的要求。即告诉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学习的目标及检测学习效果的形式。(例:提问、表演展示等形式检查学习效果)。
第二环节:自主学习。即学生参照老师设计的导学案认真学习,完成导学案上的内容。
这是学生对所学内容自我探究的阶段,也是自主学习的开始。学生根据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当堂本节课基本知识和基本内容。学生要对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做好记录,形成初步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为小组合作探究打下基础。
第三环节:合作探究。即学生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提交给学习小组,小组成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合作探究,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在小组合作探究时教师巡视课堂,适时给予学生恰当的指点。并注意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和学习的时间。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现学生学习和教师指导的有机结合,确保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学习小组可根据导学案上老师预设的问题进行讨论解决,交流过程中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才能,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教师汇总学生交流展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第四环节:归纳展示。即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的收获,表演展示探究成果,此基础上,教师要做出积极准确的评价。
归纳展示要注意以下几点:
(1)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互动合作必须参与,只有参与才能互动。必须把学生是否参与教学活动作为评价一堂课好坏的重要指标,要求教师做到:①学生的参与面要达到80%以上;②一堂课上,学生参与的时间要占2/3以上;③学生参与的形式要多种多样。(2)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合作解决相关问题。教师要放下“居高临下”的架子,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观点和看法,创造出民主平等的活跃气氛。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把学生的思路引向广度质疑。
(3)教师的点拨要巧妙。
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教师要发挥引导的作用,这种引导体现在巧妙的点拨上,即点在要点处,点在疑难处,点在学法上等等。
3.“一个问题”是指设计一个课后拓展延伸性问题。
课后拓展性问题的主要目的是拓展提升。针对当堂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深化、巩固,并适度进行知识的拓展应用,即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生活问题及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课后拓展性问题的设置是以探究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课外继续学习探究延伸课堂知识。
三、自主高效课堂对老师的要求
1、教师要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催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质,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教师要营造好学生课堂学习的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民主、和谐、轻松的氛围中启迪思维。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呈现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一个微笑、一次点头、一声亲切热情的指导都会带给学生无穷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课堂上的闪光点,对学生的学习及时反馈和正面评价,使他们看到自己的价值和成功的机会,感受到来自教师、同学间的鼓舞,体味到受到表扬和成功的喜悦,以增强他们努力的后劲。
2、教师钻研教材要深入、独到
在充分利用好课本的同时,适当加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适合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的内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孔子曰:“知之者莫如好知者,好知者莫如乐知者”。学生能否在音乐课上有良好的表现及学习的欲望,兴趣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要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欲望,选择适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的教学内容则是最有效的前提条件,因此我们要提高音乐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就要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要学会科学的使用教材而不是局限于教材,从学生实际水平出发精选和整合教材,从学生兴趣爱好出发,利用好丰富的网络资源挖掘流行元素,选择新颖的、时尚的有时代气息的适合学生口味的教学内容,切实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学得主动、扎实、有成效。
例如:在欣赏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时首先播放了一首流行歌曲《不想长大》引入,学生非常感兴趣从而也更容易的掌握了教学内容;在《学堂乐歌》单元中,学生对教学内容比较陌生,缺乏兴趣,认为其旋律老土,没有新意。于是我将“学堂乐歌’和 “校园民谣”结合起来,听赏《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等,在吸引学生注意的同时,又自然的进行了同类音乐的拓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问题设计要精准、有效。
教学过程中,一切活动都要围绕教学目标,以问题的形式引领学生的思考及活动。但是如果一节课老师问的太多,太琐碎,看似把问题分解引导,实则割散了学生的思维,学生被牵着走,没有自主思索时间,课堂就变成了满堂问,没了精髓。老师应抓住有效问题,把核心问题、思路方法、疑点难点讲透。问题设计不要太简单或太难,要符合学生学情,配合教学进度,做到灵活多样。讨论的问题也不能简单化,无讨论价值的最好不予讨论,教师不能为了活跃气氛而提出一些不值得讨论的问题。
4、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组建学习小组时,教师对学生的分组进行认真研究设计,使各个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以保证各小组开展公平竞争。小组建成后,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和责任分工。
5、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
要使学生自主主动地学习,就必须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机会与时间。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敢于去放手,敢于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只有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有所领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并自觉地去运用学到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6、课堂学习活动要多彩、有益
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竞赛、表演、练习等多种新颖有趣的学习活动,会让学生从教室到操场,从学校到社会,从社会到课堂,不断地感受着新鲜,既能激发兴趣,更能锻炼能力。
四、培训感悟
5月26-30有幸参加了江苏省音乐骨干教师培训,其中听了徐州高级中学谢丹老师的一节自主学习模式的高中音乐鉴赏课《走进非洲》。谢老师的课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以聆听为主,以视频为辅助,语言过度自然,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注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老师仅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让学生自由畅谈对音乐的感受, 自由创作节奏,学生各抒己见,配合度高,积极性也很高!谢丹老师在课堂气氛上把握的很好。中学音乐要上的充满活力是很难的的,但谢老师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中学,很好的把游戏和教学结合在一起。学生展示的打鼓表演也是一大亮点。给学生表现自己的同时,也让同学之间加深了解。谢丹老师虽然年龄不大,但教学基本功扎实,从她的简历中了解到这是一位很出色的音乐老师。
课的大概流程:上课前老师给学生发了一份《走进非洲》的学案,----首先放几段音乐辨别乐器并完成学案问题,让学生温习已学知识的同时也带着新的问题去听新课。然后狮子王动画音乐导入非洲音乐,欣赏非洲赞歌,学唱、学生讨论歌曲特点,欣赏非洲鼓舞、分组创编节奏,教师适当指导、然后展示创编结果,最后有学生带领大家打击非洲节奏,拓展的是课外学生感兴趣的有非洲音乐、舞蹈元素的一段视频。现说说我对这节课的感悟:
一、学习模式改变了
1、课堂由学生“自己做”,信任学生,相信学生能做好、说好。事实证明,课堂上带领学生一起打非洲手鼓的那个孩子的自信和潇洒,也再次证明了这点。(分小组创编节奏,过程中教师加以适当的知道,然后分组表演,最后由一名非洲手鼓打的非常好的同学带领全班一起合作打击刚创编的节奏,非常精彩)
2、从前是“带着音乐走向学生”,现在是“带着学生走向音乐”。
这样课堂里的学生学习有任务有学案,学生学习主动,而更能与他人交流合作。
二、设计理念的改变对教师自身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这样的课堂模式表面看似教师做的越来越少,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课程目标的把握、对于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做出大量的准备。
三、在教学重难点处理上的技巧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不多,不是满堂灌,而是把大部分时间用于学生讨论、创编等活动。这节课主要是学唱《非洲赞歌》和了解非洲的《鼓舞》节奏特点。重难点突出,环节解决时间大概在10——15分钟之内。在课后老师们对教学设计的讨论中,谢丹老师提出的“不要拘泥形式,重点完成顺利就不用浪费过多时间,而是转向利用补充教材,多选择合适学生层面的东西加以补充,这也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
四、学生教学生---每节课找擅长此课内容的学生做讲师
比如学到二胡曲时找个二胡演奏很好的同学介绍二胡这一乐器,并演奏一曲,学生讲的认真,下面听的也入迷。其实谢老师的想法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都出现过只不过谢老师把它上升到了理论层次,付诸实践。她给我看的有关学生上课的视频片段当中有的学生讲的特别精彩,谢老师都是把这些过程录制下来作为资料,她是个很用心的人!这也是我们现在教学强调的课改之一-----翻转课堂,把课堂的主动性充分的交给学生,教师起到引导作用,所有的预习、学习在课外,课堂是展示,是用来解决问题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