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音乐下册《理发师》教案新人教版
《理发师》教案
教学目标:
1、初学歌曲《理发师》,尝试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来表现歌曲的内容,体会歌曲的情绪和风格特点。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歌曲表演的创编,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以及对歌曲创编的能力。
3、使学生领悟“劳动最光荣”的道理,理解劳动的愉快,树立“爱劳动”“劳动者光荣”的意识,培养学生大胆表现的信心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理发师》 教学难点:为歌曲创编动作并表演
教学准备:PPT 电子琴
小道具(剪刀、喷壶)小乐器(沙球)教学过程:
一 课前准备
1、师生问好
2、节奏练习师:“周老师有一双万能的手,可以用它来学习、弹琴,最重要的是能用它来劳动,那么你们呢,你是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吗?在学校你会做哪些劳动?”{出示幻灯片} “扫地:刷—|刷— 擦桌子:擦擦 |擦擦
擦黑板:擦擦 擦擦 | 擦擦 擦擦 ” 二 导入
1、师生配合表演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好,那么周老师奖励大家观看一个表演吧,但是表演需要一位小朋友跟周老师配合?谁愿意?(选生,切幻灯片)请其他小朋友们来猜猜我们在表演什么。”(师配乐表演理发)生:理发师。
2、导入主题
师:真聪明,那么你们想不想学做一名快乐的理发师呢?(生:想!)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进一家快乐的理发店,学做一名快乐的理发师!
3、节奏学习
师:作为一名理发师需要哪些工具呢?(生:…)它会发出怎样的声音,请你来模仿一下。(切幻灯片)
剪刀:卡 擦 | 卡 擦
喷壶:沙 沙 | 沙 沙 | 沙 — 吹风机:呼—|呼— 三 聆听
1、初听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的听听,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位理发师是谁?(或是以拜师学艺的方式导入)你能从音乐中听到什么呢(切,放音乐)生:我听到工具的声音……
2、复听
师:这个理发师是谁呢?(理发店的老爷爷)四 歌曲学习(切)(歌词)
1、按节奏朗读歌词
2、歌曲师生配合演唱
师:工具的声音真好听,你想来学学吗?
(师唱黑色字体,生唱工具的声音,利用实物的声音对学生的声音进行引导:喷壶和剪刀的声音是清脆的,微弱的)
3、歌词交换演唱
4、生生配合(男女生配合、分组配合)(音符试唱)(在学生能力肯定的情况下进行)
1、师生配合演唱
2、生生配合演唱(完整演唱)(切)五 扩展
1、加打击乐,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伴奏感
师:同学们表现的这么棒,周老师就介绍一位新朋友给大家认识(出示沙球并介绍),那么沙球的声音可以用在哪个地方为歌曲伴奏呢?(让学生尝试)
2、改歌词
师:你能把歌词改改,唱唱你生活中听到的劳动的人们发出的声音吗?比如说,在扫地的XXX……(切)六 总结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万能的手,可以用它学习,用它来劳动。希望每个小朋友都热爱学习热爱劳动,并且能从劳动中去发现美妙的音乐!下课!
第二篇:八年级语文下册 9《海燕》教案 新人教
海燕
3、品味文章语言。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来感知课文,弄清文章深刻内涵,理解海燕这一艺术形象的典型意义.一、导入
二、走进作者
三、品读文章,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
2、有感情自读课文
3、朗读点评和指导
《海燕》既是一首色彩鲜明的抒情诗,又是一幅富有音乐的节律和流动感的油画.。文笔粗犷,气势磅礴,感情激越,给人以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朗读时候要注意体会,朗读语速不可太快,虽感情起伏而定,要有激情。
四、感受形象,体味情感
1、这是一只
海燕。
2、作者在文中是怎样来表现这只海燕的? 把海燕的活动放置海面上暴风雨来临的典型环境中,以此来烘托海燕的性格。海面上自然景象的变化愈来愈险恶,而海燕的战斗情绪愈来愈高涨。当暴风雨在酝酿之中时,海燕早已按捺不住对暴风雨的渴望和欢乐,热切地迎接新生;当暴风雨逼近,海燕在风吼雷鸣中飞舞
教学课件 着,欢笑着,号叫着;当暴风雨即将爆发时,海燕预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鼓舞人们积极行动起来。海燕是矫健勇猛、心情欢快、斗志昂扬、无所畏惧形象。暴风雨来临三幅图景:来临、逼近、到来
3、引导学生揣摩具体描写和烘托海燕的段落或者句子,赏析海燕具体形象。点拨①、抓住描写海燕的关键语句,理解其性格特点;
②、抓住其他海鸟的描写,理解他对海燕性格的烘托作用。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1、思考:高尔基仅仅在描写海燕吗?
2、背诵课文
3、同步测试(课堂反馈)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理解象征、对比、拟人、比喻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2、品味文章语言。
一、检查背诵
二、深入探讨海燕形象,理解文章内涵 ②、联系写作背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这是怎样的一个年代?
本文写于1901年,那时正是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当时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 ,沙皇反动政府加紧了对人民的镇压,正是革命与反革命激烈搏斗的时候.高尔基当时在彼得堡,亲身感受到了工人运动、学生运动的磅礴气势目睹了沙皇政府镇压学生运动的残暴罪行。他为了热情地歌颂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揭露沙皇反动政府,抨击机会主义者、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丑恶嘴脸,满怀激情地写下了这篇文章.作者以海燕为题,一是醒目,可以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先驱,二是可以躲过沙皇检查机关的耳目.③、注意象征手法运用的特点,把握形象内涵;
作者在文中赞美的是像“海燕”一样的无产阶级战士,鞭挞的是“海鸥“海鸭”“企鹅”等形形色色自私、怯懦的不革命者,以及“乌云”“狂风”等反革命势力,表现了作者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
三、品味关键语句
1、请你从文章中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或语段,说说你的看法。
(准确指认修辞方法;反复体味,深入分析;要从表情达意的效果及营造意境角度进行分析。)
教学课件
① 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比喻和拟人。“黑色的闪电”准确传神地展现了海燕矫健、勇猛的雄姿;“高傲”赋予海燕以人的性格,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海燕藐视一切反动势力的精神风貌。
② 风紧紧抱着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拟人。连用“抱”“甩”“摔”几个动词,还有“恶狠狠”,赋予狂风人的性格和行为,写出了风的猖狂的气焰。
③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比喻、拟人和反复。“敏感的精灵”,“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显示了海燕的勇敢和智慧,说明无产阶级革命者的高度的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运用反复,语气肯定,表达了坚定不移的必胜信念。
四、联系社会生活
1、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既有温煦的爱的阳光照耀,也有各种各样的“暴风雨”的考验。结合自己实际,想一想,《海燕》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有益的启示?
(把握形象,展开联想、想象,然后作出有条理的分析。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胆地发表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面对“暴风雨”,海燕不是畏惧,而是勇敢地迎接挑战。它勇猛坚强,乐观自信,以大无畏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心搏击“暴风雨”。它是“胜利的预言家”。那么当我们有了“暴风雨”考验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像海燕那样勇敢地面对困难,充满自信,坚强勇猛地和困难作斗争,这样就一定能克服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
五、课堂练习
1、品味到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摔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海燕》)
2、《海燕》一文中写道:“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你生活中也有“海鸭”这样的人吗?如果有,你准备怎样去劝说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呢?
3、破折号的作用
A、表示后面是解释说明部分;B、表示语意的转折或跃进;C、表示声音的延长;D、表示两个破折号之间是解释说明部分;E、表示强调;F、表示后面是引文
1、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2、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
教学课件
3、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
4、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
教学课件
第三篇: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神州古韵》教案
课时: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本单元以一些和音乐相关联的故事为主线,讲述了中国古代的代表性乐器——编钟、骨笛、古琴、编磬等。并且介绍了较为典型的乐曲,如:由编钟演奏的《楚商》《迎宾》,古琴演奏的《梅花三弄》《流水》,合唱曲《阳关三叠》等等。第一课时主要从介绍骨笛、编钟以及所演奏的乐曲来了解中国古代的音乐。
教具:录音机、光盘、多媒体课件。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一些乐器,并且知道它们在中国音乐史和世界音乐史中的地 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文化的热情。
2.欣赏由编钟和其它乐器演奏的音乐作品,体会乐器的音色特点和乐器所演奏的乐曲的风格特 点。
教学重点:体会中国古代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过程:
1.导入:语言导入,距今6000——4000年前,世界上有四个地区率先进入了文明时代,它们 分别是巴比伦、埃及、印度,还有一个就是我们中国。尤其是我们中国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其他三个文明古国由于历史原因中断了之后,唯独中华民族文化一脉相承的绵延下来(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四大文明古国的一些图片资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的音乐文化有何独到之处。让我们一起来走进第一个单元——神州古韵。
1.展开:〔第一部分〕首先让我们来聆听迄今为止最古老的乐器——骨笛的声音吧!请同学们听完后用两个形容词来描述这种乐器的音色特点。(播放:骨笛的音响片段)
【设计意图:先从音乐入手,引起学生的兴趣】 生:尖锐、刺耳。生:像鸟的叫声„
师: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音色呢?请同学们看到书的第三页——音乐故事(之一):古老的骨笛。
生:骨笛的雏形是骨哨,最初的作用是为了狩猎而制作的。
生:声音之所以尖锐,是因为模拟禽类的声音,这样更具有穿透力,可以传的远,以达到诱捕它们的目的。师:从书上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些相关的信息,那同学们在课外收集的资料上还有更详细的吗?
生:骨笛是用鹤类的长肢骨管制成,一般长度20厘米,直径1厘米,形制固定,制作规范、精美,多为7孔,且分布均匀。
生:贾湖骨笛的出土,导致了先秦音乐史的补写,由于他的问世而逐渐完善起来的整部中国古代音乐史也有再度认识的必要性。
师:对,骨笛起初的作用是为了狩猎,称为骨哨,具有实用性,久而久之这种乐器发展成了骨笛,就不仅仅是实用了,更多的是有了娱乐性,让人惊奇的是——年代这么久远的乐器经测试,可以用来吹奏河北民歌《小白菜》。可见骨笛这种乐器的先进程度,看来我们的先民真是太聪明了。让我们再来领略一下它的音色吧!(播放收集的乐曲《原始人狩猎图》的另一片段)
〔第二部分(祥)〕(过渡语)在接触了中国迄今为止年代最久远的乐器——骨笛,以及欣赏了它的音色之后,让我们来看看1978年在我国湖北省随县出土的迄今约2400年前的一批乐器。(多媒体展示清晰的部分乐器图片)
从这些乐器的图片,我们知道乐器的数量和种类都是叹为观止的。在这批出土的乐器当中,有一种乐器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它和我国的万里长城以及埃及的狮身人面像相提并论,下面就让我们来听听它的音色,并说说它特点。(播放音乐:编钟低、中、高的音响)
【设计意图:先点出编钟的地位,让学生有期待感。】 生1:高音的时候清脆,像风铃的声音,有穿透力。生2:低音浑厚,余音很长,有点像庙里撞钟的声音。
师:同学们听得很仔细,回答得很好,你能猜出它是什么乐器吗? 生:编磬„ 生:编钟
师:到底是什么乐器呢?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音乐故事(之二)——神奇的编钟,请同学们翻到书的第4页并阅读上面的文字及图片。编钟的出土震惊了世界乐坛和科学界,知道为什么吗?请你们阅读书上的“音乐网站”对编钟的详细介绍吧。
生:阅读并回答问题
师:(有针对性的对音乐术语进行通俗的解释)之所以震惊了世界乐坛是:首先,音域达五个八度,十二个半音俱全,每枚钟可分别发出相隔三度的音,整套编钟可以自由转调演奏乐曲——就是说它可以演奏我们现代的大部分乐曲,相当与现在的钢琴。其次,钟上铸有2800多字的镂金铭文,记载了当时的律名、音名、变化音名,并且说明十二音律的律名体系在诸侯国使用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近代乐理中的那些大、小、增、减各种音程的概念,也就是说——这些概念早在2400多年前我们已有了自己民族的独特的表达方式。可见,当时音乐理论水平发展程度有多高。正因为这样,它的出土不仅让我们的中国音乐史要为之改写,世界音乐史也要为之改写。那么之所以也震惊了科学界是因为——整套编钟使用的是铜和锡两种金属混合烧制而成的,这种金属在当时的社会就像现在的钻石一样的珍贵和稀有,是权利和财富的象征。
【设计意图:这段的讲解是同学们能在自己的理解水平内更加了解编钟的历史地位,从而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师:(语言过渡)从音乐网站中我们了解到,那时侯就有了大型的“钟鼓之乐”和小型的“琴瑟之乐”的不同乐器形式的组合,下面就来欣赏一首以编钟为主演奏的乐曲《楚商》片段。(播放视频)生:欣赏音乐并了解编钟的演奏方法。
师:从这段视频中我们不仅欣赏到了美妙的音乐,还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演奏。编钟演奏的乐曲在我们现在的一些古装电视剧和电影里都有或多或少的展示,能举例吗?一般出现在怎样的场合呢? 生:《三国演义》《西游记》
生:《汉武大帝》《大汉天子》《封神榜》
生:宴请的时候,祭祀的时候,皇宫大臣娱乐的时候„
师:看来同学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对中国古代的音乐都有关注,那就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首钟鼓乐《迎宾》,感受一下中国古代乐器演奏的这首乐曲是怎样表现那种热烈、喜庆、隆重的气氛的。(播放音乐《迎宾》)师:欣赏了几首中国古代的乐曲,同学们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归纳它的风格特点吗? 生:华丽辉煌„
生:让人置身与皇宫之中„ 生:古朴典雅„
师:以编钟为主演奏的这些乐曲具有鲜明的风格特点,同学们绝对不会把它和周杰伦或she的音乐混淆(学生笑),古朴典雅,华丽辉煌,看来同学们真的喜欢上了我们的编钟,喜欢上了我们的古代音乐。
〔第三部分(略)〕(过渡语)在体会了中国古代的以编钟为主演奏的乐曲之后,让我们来看看中国古代的民歌又具有怎样的风格特点呢?请同学们看到书的的第6页,音乐故事(之三)——孔子与《诗经》。
生:(展示课外查找的关于《诗经》的资料)说说自己所知道的《诗经》,并背诵其代表作《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球。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师:《诗经》本来是可以吟唱的,后来因为旋律失传,才仅留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诗词部分。我们今天欣赏到的是后人填曲后的一首歌曲。就让我们来领略一下这首民歌的味道吧!(播放视频《关雎》)生:简略谈谈听后感(略)
总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中国迄今为止所见年代最久远的骨笛以及它的音色,知道了与万里长城和埃及狮身人面像相媲美的编钟,欣赏了它演奏的音乐。最后,我们还欣赏了中国古代的民歌《关雎》,下节课我们将要欣赏中国十大古曲之一——《流水》,它也是由我国古代非常重要而且著名的乐器——古琴来演奏的。这节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第2课时《梅花三弄》教案
教学内容
1、欣赏古琴独奏《梅花三弄》
2、认识古琴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优美的旋律。
2、认识古琴,感受古琴古朴、深远的音色。
3、分辨乐曲中主题的三次变化。
4、结合歌颂梅花的诗词,理解音乐所塑造的梅花的坚强性格。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遥知不是雪,味有暗香来。”写的是什么花吗?(学生回答)
师:那你们能说一说梅花有什么特点吗?比如它的形状,生长情况等。(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
2、引入乐曲,并介绍古琴
很好,同学们刚才谈了很多对梅花的认识,在我国:“梅、兰、竹、菊”被誉为“四君子”,可见这些花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植物,它们已经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首关于梅花的乐曲。这是一首古琴曲,叫《梅花三弄》。
那好,我们就先来认识一下古琴这种中国传统乐器,它是什么样子的,音乐有什么特点。介绍:古琴,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到现在至少也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了。本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说象周天365度),一般宽约六寸,一般厚约二寸。琴最早是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有颈,有肩,有腰,有尾,有足。
3、欣赏古琴独奏《梅花三弄》 1)、听赏全曲。2)、简介:
古琴曲《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此曲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为《三弄》。体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
《梅花三弄》乐曲主题表现梅花,三弄实际是三个变奏,古代有:高声弄,低声弄,游弄之说。
3、再次听赏,分析乐曲。全曲共有十段,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前六段,主要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即以“三弄”为核心的部分;第二部分包括后四段,音乐的发展侧重于此。全曲通过这样两个部分并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梅花在静与动两种状态中的优美形象。
4、分段细听。
乐曲第一小段是全曲的引子,音调亲切优美,音色浑厚明亮,节奏平稳舒缓,与后面的跌宕起伏形成生动鲜明的对比。
一弄,静夜明月之下的梅花,一朵朵,一瓣瓣,晶莹剔透,仿佛是对梅花的赞颂。随后,节奏的变化使旋律富于推动力,似乎梅花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动起来。
二弄,风雪鼓荡,梅花飘遥,初显傲雪身姿。
三弄,风吹雪压,梅自傲立……这段优美流畅的曲调在这部分三次循环出现,它形象地表现了梅花恬静端庄、晶莹剔透的神态,而这一主题旋律的三次出现,都是用清澈透明的泛音弹奏。我国古琴以拥有众多的泛音而著称,十三个琴徽是泛音所在的标志,七根弦上则相应有九十一个泛音,其中包括对称重复的泛音在内。这段曲调在不同徽位上的演奏,其泛音色彩也有着微妙的变化,有着非常细腻的音乐意境。
曲调的三次出现,类似古代诗词的反复吟咏,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乐曲的第二部分开辟了另一种境界。它运用一系列的快节奏,表现出风雪交攻的气氛,用富于动态的画面,来衬托梅花傲然挺立的形象。
5、总结
这节课我们又欣赏和学习了一首中国传统乐曲,希望大家能从中认识到我国悠久的音乐文化,也能够用心去体会我们祖先给我们贸下来的音乐精华。
第3课时
半个月亮爬上来
教学准备:
1、音像资料;
2、板书;
3、幻灯片;
4、手鼓若干。
教学目的:
1、掌握《半个月亮爬上来》这首歌曲旋律。
2、掌握这首歌曲节奏。
3、熟悉一般新疆歌曲的节奏。
4、了解作曲家王洛宾。
教学过程:
1、介绍一般新疆歌曲节奏,旋律特点要求学生熟悉。
2、介绍作曲家王洛宾。
3、练习唱《半个月亮爬上来》。
详细过程:
(一)介绍新疆歌曲节奏、旋律 提问引导学生,与学生互动,具体如下:
1、提到新疆、新疆人大家有怎样的印象?设想回答:能歌善舞、沙漠、羊肉串均可。
2、住在新疆的少数民族有哪些?设想回答:维吾尔。只有维吾尔吗?还有其他民族吗?设想回答:塔吉克、哈萨克。
3、新疆人能歌善舞,有那首新疆歌曲给大家留下过深刻印象?能否哼唱?
设想回答:学生积极参与。
4、让学生从老师将哼唱的歌曲众分辨出那首是新疆民歌。(准备《十大姐》、《城墙上跑马》、《石榴青》、《绣荷包》、《芦柴花》、《森吉德玛》等不同民族、各种风格的曲子让学生听辨选择。)
5、课程段落小结,归纳知识点,引导学生回忆:新疆民歌的特点是七声音阶居多,与五声调式相比多了4、7两个音,接近西洋大小调风格。节奏特征是切分及前短后长节奏为主,举例演唱前短后长节奏的歌曲《送我一朵玫瑰花》,切分节奏的《阿拉木汗》。
6、板书:新疆歌曲特色节奏,如 2/4 等,先给示范,后带领全班学生学打,最后到学生学会独立打拍,用小组轮打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这些特征节奏。
7、拿出手鼓让学生以刚教的基本节奏为基础随意击打,组合出各样的节奏,采用小组比赛方式激发学生创造力。
(二)介绍歌曲背景和作曲家
1、教师演唱《青春舞曲》(或其他王洛宾作品)让会唱的学生一块合唱,末了提问学生:作曲家是谁? 设想回答:王洛宾。
2、给学生肯定表扬,大家都知道王洛宾,那么他写了那些歌曲呢,举例说说?
设想回答:《达坂城的姑娘》、《草原情歌》、《阿拉木罕》、《在那遥远的地方》、是怎样一种情绪?设想回答:欢快、跳跃等等。教师:大家回答的不错,但这些只是看到歌曲表面,我要的其实这是一首歌颂自由民主的歌曲。设想学生讨论。
3、打开幻灯片,介绍作曲家。
4、歌曲《半个月亮爬上来》创作背景介绍。幻灯片。内容: 王洛宾在青海为方珊(他的第一位恋人)专门写的一首歌娶。歌中写道:“半个月亮爬上来,依拉拉爬上来。照在我姑娘的梳妆台,依拉拉梳妆台。请你把那纱窗快打开,再把那葡萄摘一朵,轻轻地扔下来。半个月亮爬上来,依拉拉爬上来。照在我楼前的常春槐,依拉拉常春槐。你想吃那葡萄莫徘徊,等那树叶落了再出来,依拉拉常春槐。”从这首歌中,大家不难看出王洛宾是一个很浪漫的人。
(三)视唱歌曲
1、板书歌曲中难点节奏,教师与学生同打。
2、打开书,试打全曲节奏,采用分组轮打、接龙的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
3、视唱歌曲旋律,采用小组接龙方式使学生熟悉歌曲旋律。
4、如有时间,把歌词打带入其中。
(四)课堂总结及作业布置
1、今天我们学习了新疆歌曲的基本节奏及《半个月亮爬上来》这首歌,了解了新疆歌曲基本特征,作曲家王洛宾、《半个月亮爬上来》作曲背景,希望通过这节课简单的学习能让大家对新疆歌曲有所了解。
2、下去把这首歌熟练,下次个别回课。
第4课时《赶牲灵》教学设计
【课型】欣赏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陕北民歌形式“信天游”。
2、能力目标:通过管弦乐《赶牲灵》的欣赏,感受陕北地域的民俗、风貌、民歌特点及民间艺术。
3、情感目标:鼓励学生对大西北风光的热爱。
【教学重点】欣赏管弦乐《赶牲灵》,感受陕北民歌特点。【教学难点】唱准四度音和七度音大跳。【教学过程】
一、导学案:
1、课前预习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动人的故事。
2、了解陕北民歌形式“信天游”。
二、视唱练习:5——i 2——5 2—— i
三、激趣导入:
欣赏安塞锣鼓的表演图片和录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陕北和陕北民歌及其他民间艺术。
四、欣赏教学:
1、初次聆听乐曲,引导学生进入乐曲所描写的意境中。
2、复听,学生反馈这首乐曲的时代背景。
3、随琴哼唱民歌《赶牲灵》,感受歌曲与管弦乐不同的表现手法。
4、介绍这首歌的由来及民间故事。
5、介绍“信天游” :是陕北民歌中最富有特色的民歌,一般为两句体结构,上句起兴作比,下句点题。曲调悠扬高亢,粗犷奔放,节奏鲜明,韵律和美,其内容主要以反映爱情、婚姻、反抗压迫、争取自由为主。
6、再次聆听乐曲,分析乐曲演奏特点及曲式结构。
7、拓展:图片展示陕北民间剪纸艺术。
五、教师总结。
六、布置下节课的预习内容。
第5课时 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
1、欣赏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
欣赏的过程中衬词部分提示学生轻声跟唱。欣赏后特征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同学们是否觉得有点耳熟呢
2、播放《好汉歌》MTV。让学生们跟着音乐唱唱旋律感受其异同。
通过对比欣赏
让学生认识到《好汉歌》这首创作歌曲的旋律是依照《王大娘钉缸》这首民歌改编、加工、创作的。
3、,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方特征。
5、创作源泉之一。
第6课时《包楞调》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民歌,感受齐鲁燕赵支脉音乐文化特点,欣赏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民歌,感受我国民歌的流变 性。
2.了解并掌握“鱼咬尾”这种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形式,并能够灵活运用、创编旋律。
教学重点了解《包楞调》
教学难点
体会不同地区音乐作品的音乐意境,掌握民歌的流变性。教学准备钢琴、放音机、磁带、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你们知道战国时期齐鲁燕赵等国是现在我国的哪些省吗?
生:包括山东、河北、北京、天津及苏北徐州地区。
2.师: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进入齐鲁燕赵支脉的音乐世界。
二、新课教学
1.欣赏《包楞调》
师:聆听歌曲,说一说这首歌曲给你最突出的印象是什么?它对歌曲的情绪产生了什么影响?
生:“包楞楞楞”这些衬词的印象最突出,使歌曲情绪既开朗又活泼。
师:这是一首流行于山东成武县一带的民歌,因衬词“包楞楞楞”而得名。
2.欣赏《沂蒙山小调》
师:聆听歌曲,请同学们为歌曲划分乐句。生划分。
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仔细观察乐谱,找出旋律发展的规律。生思考听辨后回答。
师:这条旋律的发展规律我们称之为“鱼咬尾”。鱼咬尾是指前一乐句的结束音与下一乐句的第一个音相同,也叫衔尾式、接龙式或连锁传递,是中国传统音乐中发展规律的一种常见方法。
3.欣赏不同版本的《孟姜女》
教师播放江苏和河北两个地区的民歌《孟姜女》的音响。
师:不同地区的《孟姜女》有什么异同?
生:河北民歌节奏密集,可以说是江苏民歌基础上加花形成的。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能在欣赏、演唱《沂蒙山小调》中发现、认识“鱼咬尾”这种民族音乐的发展手
法。在欣赏江苏民歌、河北民歌《孟姜女》后能说出他们的不同。熟悉了《包楞调》的旋律,了解了它的 情绪。
《谁不说俺家乡好》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和学唱山东民歌,使学生感受山东民歌的风格特点,增强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有创造性的参入音乐实践活动
3、知识与技能
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的民族民间艺术,初步感知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初步了解山东的本土文化。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1、观看“山东风光”录像片。
2、组织学生讨论:说一说你所知所闻的“山东”(山川地貌、风俗人情、文化艺术等)
3、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探索、发现山东的民间艺术。
讨论:山东民间艺术主要有哪些? [民间美术]:以潍坊木版年画、民间剪纸、农民画为代表 [地方戏剧]:吕剧 [民间歌舞]:山东秧歌(鼓子秧歌、胶州秧歌、海阳秧歌)
4、欣赏胶州秧歌片段,体会山东民间歌舞的风格特点。
二、学唱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
1、欣赏歌曲《沂蒙山好风光》。
(讨论《沂蒙山好风光》属于民歌的哪一类)
2、简介歌曲。
3、第二次欣赏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教师:民歌手独特的音色、滑音和装饰音及方言的运用,体现出浓郁的地方格点和 赞美家乡的自豪感
三、延伸与表现
认识招远的标志,观赏招远的风光片。参考资料:
在中国的山东半岛上,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这里遍地藏金,以拥有全国最大的 黄金矿田和全国最高的黄金产量而被誉为“中国的金都”;这里是“龙口粉丝”的发祥地和主产区,被世人称为“银丝之乡”;这里是最早引种日本红富士苹果的地方,被称为“中国红富之乡”;这里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森林公圆、班仙洞等风景区;刚刚冠名的北京 —— 烟台的“ 中国金都号”
列车,使招远成为全国第一个拥有冠名列车的城市;这就是 我们的家乡山东招远!
2设置三个活动小组:音乐组、剪纸组、创编组,让学生自主选择,参入艺术活动,深 入感受和体验民间文化的魅力。
五、小结
谁不说咱的家乡好!欢迎各地的朋友到我们的家乡来做客,祝愿我们的家乡越来越 美、越来越富饶
第四篇: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第七周第二课时
第七周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歌曲《大海啊故乡》(英文歌词)
2、欣赏《夜莺》 教学目标:
1、继续熟练《大海啊故乡》的演唱,进一步体验歌曲表现的情感。
2、学生能用连贯、流畅的声音演唱《大海啊故乡》的英文歌词。
3、了解电子音乐及电子乐器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大海啊!故乡》英文歌词 教学难点:做到连贯流畅地演唱歌曲中的英文歌词 教具准备:钢琴、音响、教材配套光盘及小乐器若干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及信息反馈 设计意图
一、组织学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英文演唱版本(教师自己演唱录制)学生入座及师生礼仪直接进入今天这节课的主题
二、学唱歌曲 《大海啊!故乡》 英文歌词 师:刚才大家听到的歌声是谁唱的呀,师:大家今天想学会演唱英文吗生:是老师你自己唱的 生:想激发学生学习英文歌词的欲望
1、英文歌词朗读 ①抽查学生课余准备情况 ②教师示范朗读
2、教师用钢琴弹奏一遍旋律。
3、教师弹奏旋律
4、教师纠正学生唱错的地方
5、教师弹自唱英文歌词
6、学生英文演唱表演由几个程度不同的学生朗读英文歌词 欣赏教师朗读英文 随琴音视唱旋律 随琴音轻声填唱英文歌词 轻声跟唱 通过学习英文歌词使学生更进一步熟练掌握歌曲的旋律以及激发学唱歌曲的热情。
三、音乐欣赏 《夜莺》
1、新课导入
2、播放录音
3、完成实践与创造三
4、简要介绍雅尼以及他的电子音乐
5、复听音乐
6、用小乐器练习课本第24页旋律学生安静的欣赏音乐 部分学生说出对音乐的感受及不同的看法。进一步情感体验 进一步加深对音乐的印象
四、音乐知识 了解
1、电子音乐
2、电子乐器介绍(有条件的学校老师可以学会几样电子乐器
3、完成第27页第五题学生讨论并预测电子音乐可否取代人的歌声和各类中外乐器的演奏。学生可以各抒己见,不必要求有统一的结论。五复习巩固教师播放录音伴奏学生齐唱巩固已内容温顾而知新
第五篇:八年级语文下册 14 大雁归来教案 新人教
大雁归来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说明的对象和特点。2.体会本文的生动描写。过程与方法:
1.利用本文“爱鸟者”这一贯穿文章始终的感情线索整体把握课文。2.通过体会课文语言浓浓的抒情色彩,来体会读者笔墨中饱含的深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享作者的发现之乐,理解全文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的主题思想,从而培养护 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1.对象的特点。2.生动描写。
3.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迁徙
雾霭
窥探
缄默 狩猎
凋零
滑翔
顾忌 2.解释下列词语。
凋零:凋谢零落。
迁徙:迁移。
缄默:闭口不说话。
窥探:暗中察看。
雾霭:雾气。
狩猎:打猎。
顾忌:恐怕对人或对事情不利而有顾虑。目空一切: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二、导人
大雁是春天的使者,当第一群大雁来到我们的面前,就宣告春天来到了。它们欢呼着旅行,喧闹着集会,寂寥了一冬的沼泽地因此增添了许多情趣和生机……
作者,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著名环境保护主义者。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阅读课本,找出文中对大雁描写的句子,互相交流。
四、学习课文(一)提问:
作者笔下的大雁有哪些特点?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1.来的季节是三月春天。
教学课件
2.飞行的路线是笔直的。
3.三月的大雁一触到水就叫,喧嚷。4.十一月份的大雁一声不吭。5.爱寻食玉米粒。6.常六只列队飞。
7.四月的夜间,大雁会一阵阵喧闹。(二)提问:
找出文中作者对大雁的观察和描写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学生讨论与交流。
明确:
作者使用了打比方、拟人的说明方法,使文章充满生动性和趣味性。
例如:
1.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 去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2.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 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
3.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 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
4.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群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5.那接着而来的低语,是它们在论述食物的价值。
第二课时
五、品味语言
仔细体会下面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 来到了。
2.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叫起来,它们溅起的水花使那脆弱的香蒲抖落掉身 上的冬天。
3.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获得的是从三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 损的带有野性的诗歌。
明确:
第一句写出了大雁带给人们春天的气息,她是春天的使者。第二句表达了人们对大雁的喜爱与期盼。
第三句写出了大雁在每年一度的迁徙中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谈自己喜欢的语句进行评说。)
六、拓展训练
让学生回顾学过的诗歌,积累有关写“雁”的诗句。
例如: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2.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4.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5.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毛泽东《忆秦娥
教学课件
娄山关》
七、小结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与一般的动物观察者不同,作者对鸟儿有一份诗人的情怀。在作者心目中,大雁的迁徙和日常生活都是富有诗意的,它们像人一样组成一个家庭,有着人一样的亲情,团圆的时候,它们欢呼着旅行,喧闹着觅食、集会;孤独的时候,它们忧郁地鸣叫着,徒劳地寻找着失去的亲属。它们的到来,宣告了春天的回归,它们的呜叫则使天空回响着野性的诗歌。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描写传达出这样一个信息,动物是我们的朋友,世界因了它们的存在才有了如许的生机和情趣,我们与它们和谐共处,这才是人类在 这个世界上的最恰当的定位。
· 作者是一个“爱鸟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充溢在字里行间,正因为这种对动物怀有的真挚感情,所以他才能观察得这么细致,也才能描写得这么美妙,学习时,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 作者的感情,学习作者的描写手法。
八、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板书设计 :
大雁归来
南飞的大雁
善性 大雁归来
通过描写
春雁觅食
感受到大雁的友情
抒发=====爱鸟之情
孤雁
4月夜间大雁群居的鸣叫
亲情
教学后记:
通过利用本文“爱鸟者”这一贯穿文章始终的感情线索把握住了课文内容,体会到了读者笔墨中饱含的深情,分享了作者的发现之乐,理解了全文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的主题 思想,从而培养了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意识。
教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