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分与合
一、说教材
《分与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练习8-10各数的分与合的过程。第2题用猜的形式巩固对10的分与合的理解;第3题综合了8-10各数分与合的内容,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熟悉8-10各数的分与合。第4题让学生应用对8-10各数分与合的理解填空;第5题通过富有情趣的练习形式,启发学生灵活应用数的分与合的知识合理作出选择。第6题是通过填一填,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有条理思考的重要性。第7题是写数练习。这一部分内容为以后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奠定了很重要的基础,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巩固运用学过的知识。
2、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3、发展学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等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在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过程中,形成分与合的思想 本节课的难点:形成分与合的思想,为以后的加与减的学习打基础。
二、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练习课是很枯燥的课型,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本课我设计了一个蚂蚁旅行的故事贯穿整个练习,让每一个练习都联系起来,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不会让学生感觉枯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发现法:在分一分的时候,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发现出有次序有条理的分法,自己发现出分与合的联系。从而掌握一些自己整理知识的方法。
三、说学法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观察比较以及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操作法、观察比较法也是本节课中学习练习的主要方式,同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1、观察法:在出现实物或是画面时让学生用完整的语方表达出来是很好的学习方法。观察目的确,比如怎么样才能又快又好的将各种可能的分法全部分到?先要观察再思考,不仅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而且教给学生观察的思维方法。
2、实践操作法: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需要通过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因此,在练习的时候,通过学生动手摆一摆。找一找,亲身感知,巩固数的分与合,从而小结出数组成的规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知识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一)情境引入:
因为学生对分与合的知识已经接触很多,所以先设计每个学生完成一个分与合的练习。这样有竞赛的情况下,抓住孩子爱玩的特点,积极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将分与合的题贴到黑板上,学生就利用这些教具进行有序的分解。再小组利用学具进行活动,完成课本第一题,组织交流,要求学生有条理地进行表达,并提醒学生从分与合这两个角度分别说一说。
(三)玩猜一猜的游戏:师先示范,在纸上写上10的分解,让学生来猜;然后小组进行活动。先由一人在纸上写好一种分法,再让其他同学猜。这样既可巩固有关数的分与合知识,又可以增强学生的练习兴趣。
(四)第三题,我将它改成放风筝的游戏。说说8-10各数的分与合。在教师示范后,放手让学生自己来出题。
(五)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个号码,第五题的时候,让学生自己去找朋友。练习时,可以一座房,一座房地考虑。全体学生都动起来,让学生有兴趣去参与教师所设计的活动。
(六)因为事先正好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所以第6题让每个组的学生都来种一棵小树。提示学生有次序地填写。从下往上,左边的数由大到小,右边的数由小到大。再让学生按顺序说说各数的不同分法,帮助学生熟练掌握。
(七)写字练习穿插在课堂中,让学生在动中能静一静。
(八)小结
第二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分一分》说课稿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分一分》说课稿
说教材
分一分是西师版小学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一分认识物体中的内容。教材前后编排“分一分”和“认识物体”是因为学生对物体的认识是从生活体验入手,首先感悟的是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用途等。这种体验在学习活动中就是分类。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的认识是通过分类来进行的,即将形状相同的分一类。可以这样认识:分类是为认识物体做准备,认识物体是结合分类来进行的。因为受生活经验的影响,学生对熟悉的物品进行分类并不难,但对不熟悉的物品要正确分类则有一定的难度。受学习能力的影响,学生能较好地解决如何分类的问题,但在语言表述分类的过程时,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分类是根据事物属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选定一个或几个相同点为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划分和组织的过程。分类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逻辑方法。教师在教学时应不仅仅局限于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分类,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事物的相同和不同,确定一个标准进行分类。
在上这一节课内容时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这一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养成有条理的整理事物的习惯(2)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或自己定标准进行分类
(3)进一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结合生活情景,学会对事物进行简单分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观察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操作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
4、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经历分类活动,感知分类的含义,使学生了解分类的方法。
难点:学会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
关键: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通过活动增加感性认识,为后面认识物体并进行分类打下基础。
说教具准备
在教具方面,在这一节课时,我准备了一下教具:第一组,不同颜色的彩色铅笔,签字笔。第二组,不同颜色的磁铁圈。第三组,与数学书同步的课件。
说教法与学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个体的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为了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确定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2,根据低年级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抽象思维弱,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突破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3,倡导自主尝试,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合作学习。4,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动手,在实践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
说教学程序
一、激趣导入
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以从上课开始,我首先给孩子们提了一个生活中的问题:小明搬家了,小猴子要带我们一起去参观,(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51页的主题图)瞧,这就是小明的房间了,你们看了以后觉得怎么样?房间里乱七八糟的,你们能不能帮忙干点什么呢? 出示课题:分一分并板书
二、仔细观察,自主探索
1,请同学们观察后,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和同学说一说你准备怎样帮助小明整理房间。2,在同学们观察和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必要时进行简单的提示。3,汇报。
学生通过观察第一幅图,自己整理归纳得出结果。并与第二幅图进行比较,发现自己的想法和小猴的想法差不多,觉得自己是很棒的,这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感知了类的含义,初步使学生了解分类的方法。(板书分类的方法)
三、自主学习,动手操作
1,展示课前准备的第一组教具,不同颜色的彩色铅笔,签字笔和不同颜色的磁铁圈
(1)仔细观察,同桌讨论怎样把黑板上的教具分一分。(2)请学生上黑板进行操作,并说明是怎样分的,为什么会这样分
通过对上述教具进行分类,同学们对类的感性认识有所增加。为例题和实践活动打下了基础。2,自学例题巩固运用刚才的知识
(1)仔细观察书上的例题,看看例题和刚刚展示的教具有什么异同,(2)结合刚才所学的知识,想想把这些不同种类的物体怎样分。(3)把例题用课件展示出来
(4)请部分同学说明是怎样分的,为什么会这样分? 通过这一轮与前面相似的分类,学生对按颜色和按种类分这两种简单的分类得到充分的巩固,对类的感知更加深刻。
四、课堂实践拓展活动
在这个环节我准备了两个活动内容:
1,请一些同学上台,让台下的同学对台上的同学进行分类。(1)台下的同学对台上的同学进行仔细观察,然后结合刚才所学知识对台上的同学进行分类,可以同桌讨论。
(2)请同学上台实际操作,分一分,这一过程中有些环节老师进行适当的提示与指导,因为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对有些知识的认识是模糊,思维也不太开阔。
(3)经过自己努力和老师的帮助得出分类这一过程巩固了学生把已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能力,并在实践中探索出新的方法,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
2、整理自己的书包,说一说你是怎样整理的。
(1)老师说从书包里拿出什么,自己就以最快的速度拿出来放在桌面上。
(2)把自己书包里的所有东西都拿出来,动手整理。(3)交流整理结果,并与学生一起分享。
这个环节主要是增强学生运用知识和训练动手操作的能力,学生在实践中得出结论,如把书、本子和笔各放一类,把大的放一类,小的放一类,把语文放一类,数学和其它各放一类等。在以上这两个活动中,学生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了按照一定标准对身边的事物进行分类整理,并初步体验了将生活中简单事物进行分类整理的好处,初步养成有条理整理身边事物的习惯,进一步体会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本节课我以新课标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结合学生实际和学校现有设备的现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动手操作,实践探究,合作交流等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展示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动手和实践中发现与探索新知,并能在生活中进行简单的运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的能力,从而优化了自身的综合素质,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为后面的认识物体并进行分类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篇:最新审定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分与合》说课稿(精品)
《分与合》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分与合》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中的“分与合”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和掌握了5以内数的顺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要引导学生掌握1-5各数的组成和分解。培养学生对数字的喜欢喝理解,最后能够自己得出各数的组成和分解。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通过把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活动中,探索并掌握2—5各数的分与合,进一步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认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发展合作学习的意识,对分与合的联系有初步体会,初步形成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科的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
在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过程中,形成“分”与“合”的思想 本节课的难点:
形成“分”与“合”的思想,为以后的加与减的学习打基础。
四、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发现法和实践操作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分一分,合一合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发现出有次序有条理的分法,自己发现分与合的联系,从而从而掌握一些自己整理知识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引入 师:今天很多老师来听我们小朋友上课,我们来欢迎一下?生:(齐)欢迎!欢迎!热烈欢迎!(师生鼓掌)师:谢谢你们的掌声!师:我们鼓掌时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师: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的分与合。(板书课题:分与合)
二、新课学习1.教学4的组成
师:(课件)大家看看这里有几个篮子几朵花啊?问题:把4朵向日葵放到两个筐里,怎样放?操作:谁来帮我摆一摆,看看会有几种情况。(叫学生上来动手操作)看一看与我们分的怎么样?(课件)4可以分成1和3与4可以分成3和1有什么不同?4分成1和3,还有3和1这两组数都有一个相同的数字几?(1)还有一个相同的数字几?(3)它们的数字相同,但是它们的位置不同,只要知道了一种分法后,将两个部分数的位置交换一下,就是另一种分法。带读4的分成与合成:4可以分成3和1;4可以分成2和2。3和1可以合成4;2和2可以合(同时用手势表示分与合)
2.教学5的组成师:李奶奶家的屋檐下挂着一些玉米(课件),大家看看有几个啊?
问题:5个玉米棒放在两个盘子里,怎样放?操作:请大家用学具摆一摆,看看有几种放法。(用5根小棒代替玉米棒)教室巡视、指导,指名汇报。看一看与我们分的怎么样?(课件)引导学生观察5的组成。师: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能记住5的组成呢?(学生交流汇报)
教师领读5的分与合:5可以分成1和4;5可以分成2和3;1和4可以合成5;2和3可以合成5。
3.教学3的组成
师:现在我们做一个游戏:老师这里总共有三粒枣子,我请两位同学上来做游戏。(学生上来)我的三粒枣子全部要给了他们两个人,如果男孩有两粒,那么女孩手里有多少粒?总结3的组成。教师领读3的分与合3可以分成1和2。1和2可以合成3。
4.直接给出2的分与合:2可以分成1和1,1和1可以合成2.三、课堂练习
四、课堂练习
五、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2到5的分与合是学习6、7的分与合的基础,而每一个数的分与合都有他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2的分与合是让学生掌握分和合的概念,3的分与合是解决成对的问题,4的分与合是有序、结构的问题,5的分与合是初步的用结构,6、7的分与合是熟练的用结构,8、9的分与合就是要全面放开,让学生自己去操作、探索,所以经过这一个单元的教材分析,就知道学生在每一节课上要掌握什么,每节课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而不是把绝大数已经懂了的问题进行反复强化。
设计意图:
由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鼓掌引入新课,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能够让学生对数学感到亲近、自然。让学生自己动去操作不仅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第四篇: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分与合》教学反思
人教数学新版小学一年级上册
《分与合》教学反思
2到5的分与合是学习6、7的分与合的基础,而每一个数的分与合都有他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2的分与合是让学生掌握分和合的概念,3的分与合是解决成对的问题,4的分与合是有序、结构的问题,5的分与合是初步的用结构,6、7的分与合是熟练的用结构,8、9的分与合就是要全面放开,让学生自己去操作、探索,所以经过这一个单元的教材分析,就知道学生在每一节课上要掌握什么,每节课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而不是把绝大数已经懂了的问题进行反复强化。
在教学2到5的分与合之前,学生对这些知识点有一个朦胧的认识(在幼儿园学过),但不是太清晰,而且学生没有有序、成对的意识,所以教学的重心应该放在帮助学生形成成对、有序的意识上。
这节课从总体上把握得过关了,完成了教学任务。我对本课的重点理解是通过操作、合作让学生自己探索2、3、4、5的分与合,而且要让学生多练习分与合连着说。重点的把握我觉得很好的一点是我让学生说的机会很多,每一个环节不管是游戏或是练习,都很注重说。课上学生的反映也很好,基本都能说完整。
从教学内容来看,例题选择的是分向日葵教学4的分与合、分玉米棒教学5的分与合,我没有用教材上的例题,而是选择了自己剪的花和磁扣,学生既熟悉,又方便操作。对孩子来说,2—5的分与合已经不陌生了,大部分在幼儿园已经学过,所以让他们用小棒去分,似乎已提不起他们的兴趣。在教学4、5的分与合时,我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补充,即引导他们有序地归纳为一个总的分合式,我觉得这也是孩子学习数学应培养的一种意识和能力。在这一环节上,我不是很满意,觉得自己引导的成分多了一些,原因是:
1、孩子在幼儿园学习的分与合就是分开的分合式,已形成定势,不愿再去接受一种新的形式;
2、怕孩子的归纳能力达不到,没有怎么放手。每学完一个分与合,及时通过游戏地形式加以巩固。在之后的练习中,引导学生先读题,再审题。在全课总结时,一位孩子的表现让我眼睛一亮,他准确地说出了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有条不紊。举个例子,看到5可以分成4和1,就应该想到5也可以分成1和4,而在这个时候,前面5分成4和1,可以借助圆片来摆,5也可以分成1和4,就不需要学生摆圆片,这是借助学生的推想,属于从形象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思维的深度提高了,如果再让学生借助小圆片来摆,有把他拉到了形象思维阶段,反而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其次,像2和3的分与合,可以尝试让学生看图写出分与合来,培
养学生的看图能力。
从教学常规的训练上,说实话,我觉得一年级的孩子,一个月不到的时间,绝大部分同学已做得不错(也许我的要求不是太高),因为孩子还小,一堂课40分钟能基本坐住已很不容易了。从听课习惯上来讲,我注重培养孩子的听课习惯,如倾听,眼睛跟着老师转,等等,当然这需要假以时日,我相信会越来越好其实在课前我已单独做过他们的思想工作,不知他们是希望表现自己,还是希望引起老师的注意,或是已养成的一种坏习惯,这个情况还比较特殊,因为一般孩子在老师的教育下都知道上课举手发言,更何况是这样旁若无人地在课堂上随便说话,这值得我去思考,找到一些解决办法。
我的困惑:
1、一年级孩子大部分数学知识都在幼儿园已经学过,如何更大限度地调动孩子上课听课的积极性,是值得我研究的一个话题。
2、一年级数学教学中该如何放手,有时觉得自己把握不住。如摆学具,他们会把学具盒掉地上,让他们整理好学具时间会很长,这样有时完不成教学任务。
3、有的孩子坐不住,而且会影响别人听课,该如何调动每位同学的积极性?
第五篇:苏教版一年级上册10的分与合说课稿
《10的分与合》说课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41页10的分与合和想想做做1、2、3。教材分析:
“分与合”是一种数学思想,是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是理解加减法意义的前提,是掌握10以内加法、减法计算的基础。“10的分与合”的教学,是在学生已学习了4、5、6、7、8、9的分与合基础上进行的。10的分与合在以后计算进位加,退位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基础的知识之一,也是学生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给学生打好此基础,对进一步学习数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针对这一特点,书的分与合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而获取抽象的知识。教学中,应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从具体可触的实物入手,抽象出数的组成,让学生充分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发现数的分合规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有序地整理并掌握10的组成,体会分与合的思想,进一步感知分与合的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活动和游戏,让学生自主探索,掌握10的分与合,为10以内的加减法打下基础。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亲历分与合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实践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初步的数学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交流合作掌握10的组成。教学难点:有序记忆10的分与合。
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教学法、发现法和实践操作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分一分,合一合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发现出有次序有条理的分法,自己发现分与合的联系,从而从而掌握一些自己整理知识的方法。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游戏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礼物,盒子里有很多的球,现在不管谁上来抓一把,老师不看他拿,也能用神奇的眼睛看出来他拿走的是多少个球,你们相信老师有这个本领吗?谁愿意上来试一试?(学生抓球,老师猜。)
师:老师为什么猜得又快又对,有谁知道其中的秘密吗?猜猜看。
学生自由猜测、交流。师:小朋友们猜得对,老师知道盒子里有10个球,是根据10的组成猜想到还有几个球的,如果你们学习了10的分与合,会比老师猜得还要快呢。(揭示课题,10的分与合,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神奇的眼睛”游戏引入新课,这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能够让学生对数学感到亲近、自然。
二、探索新知,自主探究。
1、初步感知。
(1)智慧仙子看到同学们又聪明,又能干,奖给大家五串珠子,请数一数每串珠子有几颗?
(2)仔细看,老师来涂第一串珠子,我是怎么涂的呢?从哪边起涂了几颗红色珠子?分成了几颗红珠子和几颗黄珠子?你能看着这串珠子说一说10可以分成几和几吗?根据学生的回答电脑演示。(3)你能有次序的涂一涂,分一分吗?动动脑筋想一想第二串珠子应从那边涂起,涂几颗?分成了几颗红珠子和几颗黄珠子?10可以分成几和几?(老师根据回答演示)
2、有序探索。
(1)下边请小朋友有次序地把第3串、第4串、第5串珠子涂一涂、分一分?翻书独立完成。
(2)要求:有次序地涂,并且把分得的结果填写在10下面的方框中。
(3)汇报完成情况,你是怎样涂的?怎样分的 ?说完整。(4)教师讲解、板书,一起齐读。(5)你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让学生知道应该如何有次序的进行10的分与合,明白意思后,教师提出要求,有次序的涂一涂、分一分,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动手能力,在与同伴的交流中探索简单的规律,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巩固应用。1、找朋友。
(1)小朋友们把自己准备的卡片拿出来,从中找出能合成10的一对好朋友,并且能完整的说出来,看看谁找得又对又快。(2)玩数字卡片找朋友。
师出示一张卡片,学生出示的卡片要和老师的合起来是10,看看谁说得又对又快。
2、说数抢答,师口述,学生抢答。5和()合成10,10可以分成5和5.2和()合成10,10可以分成2和8.3和()合成10,10可以分成3和7.3、开火车游戏
师:数学王国里开来了一列火车,看着这列火车,你发现了什么?
(火车头上是10,后面车厢里的数上下合起来也是10)你能把少掉的这些数填写完整吗? 学生做,然后集体校对。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中乐、乐中思,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民主的、和谐的氛围,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反应速度,同时也更容易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4,、凑十歌。
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跟着走。五五五五合成一双手。
四、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这节课你学得开心吗?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