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信息技术教学小故事
我的信息技术教学WORD小故事
绥芬河市第二小学 房建国
讲述教师自己的教育教学故事——我想每个教师肯定有很多。说到我的信息技术教学,简单的说:信息技术成就了我的成长,下面就谈谈教学过程中发生点滴体会:
面对低年级学生。他们是这么的“年幼无知”,一切行为规范,课堂常规,学习习惯都要慢慢地教、一步一步地学,那得需要多大的耐心呀。在信息技术课堂导入上,如何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语言使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变的不再枯燥无味是我们教师一直苦苦追求的,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曾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信息技术教师语言要避免平淡的说教,要化平淡为诙谐,增强语言的幽默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使教学过程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我还记得听过一堂信息技术课是关于盲打练习的,讲课的这位老师在评价学生时设立了“打字能手”、“打字高手”、“打字高高手”三个荣誉,这使得学生争着成为“打字高高手”。当时听了那堂课,我非常欣赏这位老师的幽默,他不但给学生带来了快乐,而且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果。
我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树立威信,有良好的课堂纪律,我开始板着脸孔上课,上课时只要有一个孩子说话或搞小动作,都会受到我的严厉批评。听完这节信息技术课后,我的收获很大。
我在讲word中如何使用文本框插入竖排文字时,是这样引入的,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很有趣的小故事,大家想不想听。同学们一听是故事都非常开心,聚精会神的准备听我讲这个小事故,有一个英国人到中国来学习中国的古典文学。学了一段时间以后,他颇有感触地说:“你们中国人的祖先就是聪明,他们写的书是边看边点头,而我们的祖先写的书边看边摇头。”老师的故事讲完了,下面就请大家说说看,为什么我们古人的书是边看边点头呢?同学们回答说“因为古书中的字是竖排的”。于是,我接着说“同学们还让得前几节课,我们输入的文档都是横排文字。在我们编辑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时,如果我们采用竖排文字,将会产生一些特殊的效果,给文档增添古朴典雅的韵味。这节课,我们就先一起来学习一下如何使文字竖排。”我发现通过讲述这个的小故事后同学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同时也调动了课堂的气氛,使这节课上的非常成功。
第二篇:信息技术教学小故事
故事一
抽象的计算机原理使学生难于理解。
计算机课,会要求学生们了解一些必要的计算机原理,而这些原理一般都较为抽象,并且常常涉及到其它学科的知识。为使高中生也能听懂,可以采取“类比法”进行讲解,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实物,找出相似性。比如:
讲网络IP地址概念的时候,与家庭地址或门牌号码相比较,易于比较,也易于发现相似性。
在讲计算机运算过程时,可以类比为工厂生产运输流程,学生即使没见过,也比较容易联想,从而消化理解。
故事二
如何增强学生对计算机课的兴趣
现在的学生对于计算机的认识,停留在玩游戏、聊天以及上网冲浪等简单的运用阶段,不会使用或操作office软件等实用工具,更不用提原理等较为深入的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了对教学内容没兴趣甚至是厌恶的情绪,如何增强学生对计算机课的兴趣就至关重要了。
在教学过程中,简单的教学可以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在教学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带动其他学生,对于较难的内容,采取实际操作动手或是实物触摸等方式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并理解。
在教学内容完成后,留出适当的时间引导学生正确上网浏览信息。
故事三
学生们原有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
在学生当中,有的来自城市,有的来自农村,接触计算机的时间和程度不同,面对一群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该如何教学?
学生的水平参差,会导致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不同,有基础的不想学,没基础的学不懂或是学的少,因此,在教学中,我采取了分批教学法,对基础差的,内容讲细点;对基础好的,增加一定的内容,作为课外作业,引导他们多接触有使用价值的软件操作。分成几个小组,让基础好的做组长,带领基础差的同学,缩短差距。
第三篇:我的信息技术教学故事
我的信息技术教学故事
在职校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已有多个年头了,一直以来我按照传统教育思维和方法进行教学,每次上课我都感觉学生的厌学情绪都非常高,学生的素质能力都很难得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没有多大的改变,今年在学校领导的精心组织下,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提出了“有效课堂”的建设口号,我经过研究结合自身课堂的特点,本学期也进行一系列改革,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本学期本人在职专主要担任11春计算机班的WORD文字排版教学工作,WORD文字排版软件是一个实践性、创意性较强的软件,说它有较强实践性是因为其系统知识建构是分散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真正理解掌握必须通过不断上机训练,才能真正的灵活应用。说它有较强创意性,是因为该软件并非纯粹进行一些文章的编辑排版,它还具有较大自创空间,比如:简历制作、贺卡制作、名片制作等等。根据该软件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讲解-----实践-----展示----评价”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于新知识的传授,我主要采用源件和作品比较的方法进行 “情景体验”,明确课堂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采用“任务驱动方式”进行教学引导,设置问题,完成一个个新知识讲解传授,在这个过程我占用很少的时间,因为我要把大部分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实践学习,这个阶段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重要环节,在这实践阶段我采用“开放空间思维”模式教学,让学生自己思考、探究、实践操作,提升能力,比如:进行纯文字的排版训练,我只要求字体、段落合理的排版,至于学生用什么字体,字体字号大小、字体颜色、有没有文字效果,段落是否有特殊格式、段前、段后间距多少等等我没规定要求,留给学生宽大的自主空间。再比如:图文混排实践训练,我只要求学生要用到图片、文本框、艺术字、自选图形等,至于学生把这些元素放到什么位置,设置成什么样的环绕方式,线条格式颜色如何,画什么样的图形等我没有规定要求,让学生自己思考合理的布局,开放尽可能大空间,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尽可能的激发、增强学生的想象思维,创新意识能力,尽可能的使学生的创作的作品实现多元化,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接下来就是作品展示教学阶段,即把学生作品收集展示,让学生之间共同欣赏,相互评价各自的作品,以相互学习每个人的排版模式,达到共同提高综合排版能力,理解掌握运用知识。最后就是对每个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学生作品中的优缺点,进一步提升学生文字处理技巧和创意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模式的探究性改革,我深深体会到有效课堂所带来的喜悦: 学生上课的热情变得非常浓烈,课堂上很少看到学生在闲聊、无所事事的活动。学生变得非常珍惜自己课堂时间,该班大部分学生学会了超前学习能力,例如:在学生制作的作品中。能够把我还没有传授过的知识提前运用到了作品当中。每堂课下来,我发现学生的作品一次比一次好,学生的想象能力,综合排版能力和创意能力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并且还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学生,他们的作品版式设计,色彩搭配都具有极强的创意性,而且每次做出的作品都风格特异,令人欣慰。
第四篇:我的信息技术教学故事
中学生做什么事情都是出于兴趣、爱好,他们喜欢在信息技术课上打游戏、听音乐、看动画片等;不喜欢在信息技术课上学习枯燥、单调、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而且,我发现,在日常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种种因素,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水平不一,在上课时,有的学生能够很快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有的学生则接受的稍慢,那么,在实际上课中,那群很快接受老师知识的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很快完成老师的任务,坐在那里或者在上网,或者在发呆,或者在游戏,当然也有在打字的。让学生成为主角,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入主体角色,主动地去发现学习,从而居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在课堂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自由,赋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选择方法是自由的,创造多向的交流环境,学生可以问教师也可以相互讨论,还可以查资料来解决。
记得那是星期一,下午第二节课是高一(1)班的课。上课铃声未响,同学们已经进入机房做着上课前的准备活动,等待我来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开学到现在,每次练习会考时,发觉总不能按预想的时间完成,通过观察,发现时间耽误在文字处理和操作技能上。自然的,我就想利用几周的时间来让同学们练习文字处理和操作技能。上课讲完以后,看他们的表情很是不情愿,有的同学提出不愿练习,觉得没意思;有的同学干脆我行我素,做自己的事,男同学表现的明显一些,再加上这个班的同学性格活泼,教室里学生们有一搭没一搭的按老师的吩咐练习着,甚至某个角落想起了窃窃私语的声音。我突然灵机一动:“同学们,我们来一次练习比赛如何?今天我和大家赛一赛,看看我在你们班能排第几名?前五的同学我将给予奖励”。“练习比赛结束以后,能不能玩软件中的游戏?” “当然可以!” “好!老师不一定能超过我,我肯定能进前五名。” “那我们就准备好开始吧!” 我用煽动的语言鼓励着学生,用这样的话作为诱饵 “那我们就准备好开始吧!” 教师用煽动的语言鼓励着学生,用这样的话作为诱饵,学生们骤然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在得到这些信息后,教室瞬间出奇的安静,片刻间只剩下击打键盘的“啪啪”声。这堂课,我对中学生怎样更好的接受知识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一)好的导语,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
良好的开端是奠定一节课成功的基础。因此,课始教师的情景导入是很关键的。好的开场白,既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愉悦身心,唤起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作为教师,我应当注重导语的设计,充分发挥导语的激趣作用,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教学。上课一开始,就应让学生感到新奇、有悬念、有学头、愿意学、喜欢听。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质疑、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作为教师当然就可以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了。
(二)组织各类竞赛是发展学习兴趣的保证。
在学习的过程中适当的运用各种竞赛活动,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电脑操作水平。通过展示学生作品(包括展示其操作过程与最终成果),对于被展示者来说是一种鼓励,对于其他同学来说是树立了一个追赶的目标,是一种鞭策。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教育的终极理想,信息技术教学更是如此,面对海量的信息技术知识,我们能做的不可能是穷尽其所有,而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与意识,这样才能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我的信息技术教学故事
中学生做什么事情都是出于兴趣、爱好,他们喜欢在信息技术课上打游戏、听音乐、看动画片等;不喜欢在信息技术课上学习枯燥、单调、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而且,我发现,在日常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种种因素,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水平不一,在上课时,有的学生能够很快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有的学生则接受的稍慢,那么,在实际上课中,那群很快接受老师知识的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很快完成老师的任务,坐在那里或者在上网,或者在发呆,或者在游戏,当然也有在打字的。让学生成为主角,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入主体角色,主动地去发现学习,从而居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在课堂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自由,赋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选择方法是自由的,创造多向的交流环境,学生可以问教师也可以相互讨论,还可以查资料来解决。
记得那是星期一,下午第二节课是高一(1)班的课。上课铃声未响,同学们已经进入机房做着上课前的准备活动,等待我来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开学到现在,每次练习会考时,发觉总不能按预想的时间完成,通过观察,发现时间耽误在文字处理和操作技能上。自然的,我就想利用几周的时间来让同学们练习文字处理和操作技能。上课讲完以后,看他们的表情很是不情愿,有的同学提出不愿练习,觉得没意思;有的同学干脆我行我素,做自己的事,男同学表现的明显一些,再加上这个班的同学性格活泼,教室里学生们有一搭没一搭的按老师的吩咐练习着,甚至某个角落想起了窃窃私语的声音。我突然灵机一动:“同学们,我们来一次练习比赛如何?今天我和大家赛一赛,看看我在你们班能排第几名?前五的同学我将给予奖励”。“练习比赛结束以后,能不能玩软件中的游戏?” “当然可以!” “好!老师不一定能超过我,我肯定能进前五名。” “那我们就准备好开始吧!” 我用煽动的语言鼓励着学生,用这样的话作为诱饵 “那我们就准备好开始吧!” 教师用煽动的语言鼓励着学生,用这样的话作为诱饵,学生们骤然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在得到这些信息后,教室瞬间出奇的安静,片刻间只剩下击打键盘的“啪啪”声。这堂课,我对中学生怎样更好的接受知识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一)好的导语,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
良好的开端是奠定一节课成功的基础。因此,课始教师的情景导入是很关键的。好的开场白,既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愉悦身心,唤起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作为教师,我应当注重导语的设计,充分发挥导语的激趣作用,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教学。上课一开始,就应让学生感到新奇、有悬念、有学头、愿意学、喜欢听。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质疑、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作为教师当然就可以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了。
(二)组织各类竞赛是发展学习兴趣的保证。
在学习的过程中适当的运用各种竞赛活动,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电脑操作水平。通过展示学生作品(包括展示其操作过程与最终成果),对于被展示者来说是一种鼓励,对于其他同学来说是树立了一个追赶的目标,是一种鞭策。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教育的终极理想,信息技术教学更是如此,面对海量的信息技术知识,我们能做的不可能是穷尽其所有,而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与意识,这样才能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曾经有位专家以开玩笑的口吻说过“计算机课中,学生的破坏力是与他们的计算机技术能力成正比的”,几年来的计算机教学实践及机房维护经验,使我对这句话深以为然。
计算机课时,常常会有学生向你报告:
“老师,我的鼠标动不了”。
“老师,我的电脑开不出来了”。
几年的计算机教学,在不断的摸索和学习中,我发现自己已经适应了计算机教学,并且深深喜欢上了计算机,不敢说自己有教学上的经验,但可以说有一些感受。
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借助于各种教育手段、方法,各种媒体,帮助学生提高创新意识,产生创新的欲望和兴趣,采用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把创新教育贯穿到整个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去。具体地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游戏入门,兴趣学习。学生一般对计算机游戏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也是具有能玩游戏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这 一学情,我们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结合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指法 练习时,一般学生会对手指的指法要点和摆放要求感到非常枯燥无味的,若教师直接讲解手指的指法要点和摆放要求,学生不但会学的很枯燥,而且很不情愿去学习,更不会主动去学习了。我在教学中就是用游戏介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中一些打字小游戏,分小组比赛谁的成绩好。学生在“打地鼠”、“青蛙过 河”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好指法。这是就有学生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准又快,如何有效地提高输入速度?这时老师可以再讲解指法要领,我 相信这时学生会学得很认真。再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这样学生就在游戏中完成了指法练习,掌握了指法要领。这样,既可以保持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 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二、直观教学,记忆深刻。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特征,可以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应根据其特点,针对计算机术语、理论性概念作有针对性地讲解,要做到突出重点、抓住关健词而且要形象具体,然后让学生通过大量的 操作实践来验证其学生所学到的知识,熟练的掌握计算机的各种基本技能,学生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辅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如我在给同学 介绍键盘时,提问“空格键、换档键和Backspace键他们有什么特征?”让学生分组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空格键的作用是没有任何一个字符,其主要 作用是输入空格。同样抓住换档键上有向上的箭头,其主要作用是来输入上档的字母,其主要作用是针对双字符键的。还抓住Backspace键有向左的箭头,其作用是删除光标前面的字母,注意与DEL键的区别,这两上键的作用都是删除,而Backspace键是擦除光标前面的字符,DEL键正好相反是擦除光标 后面的字符。用这样的方法教学法,我们就变抽象为直观,变死板为生动,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记忆,也不自觉中学习了新知识。
三、自主学习,协作创新。计算机知识本身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大多学生也都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其自主探究,协作学习,让其带着兴趣学习计算机的新知识,在渴望中学习到新知识中,在探究中获得新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手段之一。
以上这些是我在平时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所得到一点体会,也就是说要上好信息技术这门课,只要我们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放平心态,处处留心,时时在意,多多思考,勤于实践,采用一些学生易于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让一些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不自知的学到一些知识,从而 慢慢地提高了他们对计算机的驾驭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其走向社会这个大舞台铺平了一块砖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