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我们的小灯泡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5篇)

时间:2019-05-15 01:21: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点亮我们的小灯泡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点亮我们的小灯泡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

第一篇:点亮我们的小灯泡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

执教人:应翼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设计连接小灯泡的图例和验证实验,引出学生探究的兴趣和问题。

(2)观察一根电线、一个电池,一个小灯泡的特点,明白哪些地方是可以连接的。(3)通过实验经历多种简单电路的连接过程,学会画发光小灯泡的连接装置图。(4)观察和画出电在小灯泡内的流动路线,初步建立电路的概念。

2、知识与技能:

(1)知道环行电路可以点亮灯泡。

(2)观察电线、电池,灯泡的特点,能通过不同的方法连接灯泡,组成不同的连接方法。(3)用图画的方法表示电在小灯泡内的流动路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在思考、分析的基础上动手实验探究的科学精神,初步建立电路的概念。教学准备:

每组学生:1根导线、1个电池、1个小灯泡、记录表。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能让小灯泡亮起来。教学难点:

掌握正确的电路连接方法,认识回路。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老师给大家带了一个朋友,看看是谁? 生:小灯泡。

师:如果要点亮这小灯泡,我们还需要什么吗? 生:电池,导线

师:给你电池和导线,你最想干什么? 生;点亮小灯泡。

二、尝试接亮一个小灯泡

1、小组合作,接亮小灯泡

师:下面,我们就来比一比,用这些材料,看看哪一组最先点亮小灯泡。开始。[学生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最先点亮小灯泡的告诉我。

2、请没有点亮小灯泡的小组上台展示,并用教具表示连接情况。

师:实验先到这儿。刚才短短

一、两分钟,有的组点亮了小灯泡,有的组没有点亮小灯泡。看起来很简单的一件事,却遇到了问题?你们看这样行吗?,我们先让遇到问题的小组把问题拿出来,大家帮助他们解决一下好吗?

师:据我观察,这一组就没有点亮小灯泡。勇敢些,把你们组遇到的问题拿出来,请求请求大家,看看大家能不能给你们帮助。

[请两名学生到前面展示他们的连接方法。要求边说边做。] 师:为了让所有的同学都看清楚,我给你们大一点的模拟设备。好吗? [教师出示模拟灯泡一个和电池一节] 生:我们组存在的问题是……

师:咱们把他们组遇到的问题粘在黑板上,行吗?用粉笔划出导线。师:还有哪一组遇到了不同的问题? [学生到前面展示遇到的问题。] 师:你们是怎样安装的?把你们的连接方法贴在黑板上,边做边说。

3、请接亮的小组到前面展示,并表示连接方法。

师:现在有两个组遇到了不同的问题。点亮小灯泡的组是怎样做的,大家想不想知道?现在我们就请他们小组到前面展示一下。看一看他们的是怎样连接的。[生到前面展示] 师:真是很棒!请把你们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法粘到黑板上。

4、小组讨论,比较灯泡亮和没亮的连接方法的差别。

师:现在黑板上有三种不同的连接方法,前两种方法遇到了问题。这种方法获得了成功,这是怎么回事?下面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讨论:当你们遇到问题的时候与点亮小灯泡的组相比较问题出现在哪?

师:通过刚才的讨论,你认为问题出现在哪?[教师指三种连法] 生:我们组认为,灯泡没有放到电池的正极上,灯泡也没有与电池的负极相连。师:把灯泡放到了正极,并且与负极连上了,灯泡也没有亮啊?[师指第二种连法] 生:我们组认为,第二种连接方法的电线连到灯泡上的位置不对,所以没有点亮小灯泡,应连到灯泡的金属上。

[给出断路和短路的概念]幻灯片出示

师:你们组试试,把电线的这一端放到这个位置,看看能亮吗?[学生动手试试] 师:电线这端放到这个位置小灯泡不亮,而放到这个位置小灯泡就亮了。你认为与什么有关系?

师:刚才碰到问题的小组能把灯泡点亮了吗?

师:灯泡能亮,是因为灯丝里有电,那电从哪里来? 生:电池。

三、观察导线、电池、灯泡的结构

1、师:同样是三种材料,第一次我们在点亮小灯泡时碰到了不小的麻烦,第二次却成功了,看来这点亮灯泡的秘密还是藏在这三种材料里面,那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三种材料,看看有多少秘密被我们发现。

学生观察导线、电池、灯泡的结构。讨论

2、出示模拟图,提示连接点的概念。

师:请同学们看这个模拟图。正如刚才我们看到的,灯丝两端分别连到了两根金属丝上。两根金属丝,一根连到了小灯泡底部金属点,另一根连到了灯泡金属壳的金属点。我们就把这两个金属点叫做连接点。[教师板书:连接点] 师:两个连接点连到了哪?[指图] 生:分别连到了电池的正极和负极。

3、讨论电流流动的趋向。

师:哪位同学能来说说,灯泡亮时,电在灯泡里面怎么流动?(一学生上前指)

师:那在能使灯泡亮起来的这幅图示上,电怎么流动?(指向刚才成功小组的电路图)学生讨论

师小结:(出示课件)经过科学家实验研究,电池里的电是从正极出来,经过灯泡的一个连接点,流过灯丝,再经过另一个连接点,通过导线流到电池的负极,这条路通了,灯泡就亮了。大家看一看,如果断开了会怎样?[学生回答] 师:无论是同学们的猜想还是科学家们的实验,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都要走正负极,都要经过两点。中间没有断开的地方。[教师板书:中间不断开]

四、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

1、小组合作,用多种方式接亮小灯泡,并把发光灯泡的线路装置图画下来。

师:(指图)这样连接就可以点亮小灯泡[粘上灯泡亮的模拟图。]。刚才点亮小灯泡的小组,你要寻求不同的方法点亮小灯泡,刚才没有点亮小灯泡的小组你可以按这种方法点亮小灯泡,也可以寻求不同的方法点亮小灯泡。这回方法多了,一会叫你到前面与同学们交流记不住了,怎么办?对,这回我们得做记录了。老师给你们每组一张记录纸,请小组的同学相互配合,用蓝笔把你们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法画下来。[每组发一张记录纸,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展示连接装置图。

师:实验就到这。老师看到了每一组都把小灯泡点亮了,这回老师要看一看你们在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法上有没有新的创意。哪一组愿意到前面展示一下你们与众不同的点亮小灯泡的方法。[学生到前面展示。展示后让同学们验证一下方法是否正确。]

五、展示比较,找出相同点。

1、学生观察比较,找出使小灯泡发亮的连接方法的相同点。

师:还有不同的接法。同学们真是很棒!大家有这么多可以点亮小灯泡的方法。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事。等到下课的时候我们大家互相交流交流。现在咱们看黑板,可以吗?大家看一看,这几种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法有没有相同的地方?[教师可以提示:与电池的什么地方相连,与灯泡的什么地方相连。][学生回答] 师:大家说的非常好!都要走正负极,也就是两极[板书:两极]。都要经过两个连接点,也就是两点[板书:两点]。两极和两点连起来就能点亮小灯泡。[教师板书:两极连两点]

2、观察连接装置图,小组讨论猜想电流是怎样流的,并在记录纸上画出电流的流动路线。每个小组经过讨论得出一致结论后,用红笔在你画的电路图上,勾画出电流动的路线图。[学生猜想,画电流动的路线图,教师巡视指导]

六、教学延伸,解决问题。

师:这还有两个问题没有解决呢?为什么这几幅图不亮。[给出断路和短路的概念]幻灯片出示。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新的问题要提出来。[学生畅所欲言] 师小结: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在同学间交流、实践、研究;也可以与老师交流,还可以上网查阅资料解决。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第二篇:《点亮小灯泡》四年级教学反思

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品,但它究竟是如何工作的,对于成人来说或许很简单,但是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大多是没有实际经验,更不会知道其工作原理。所以,四年级级下册安排《电》这一单元非常有必要。《点亮小灯泡》是四年级教科版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安排在《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之后,学生对静电有了初步认知,更容易完成本课的内容。本课意在让学生通过连接简单的电路,了解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电池两端直接和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等知识,从而建立“电”的科学概念。

教材从认识小灯泡着手,然后组织学生安装电路,再对多种电路进行尝试的设计,我认为并不能很好地激起学生的兴趣,效果可能并不理想。为此,我将本课的主要部分进行了重新组合,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点亮小灯泡。出示小灯泡、导线、电池。问学生,谁能点亮小灯泡。

二、用不同的方法点亮小灯泡。在学生能点亮小灯泡的基础上增加难度,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点亮小灯泡。

三、总结点亮小灯泡的方法。

四、猜测小灯泡发亮的原因,并说明电流的方向。

四、进行安全用电教育。从本课的教学来看,这样的设计非常适合学生,从学生实验操作过程,我们发现效果相当理想,更让我想不到的是,学生能想出各种不同的方法来点亮小灯泡,真的可以说“学生的能力不可低估”。

因此也让我产生了一些不够成熟的想法。

一、相信学生是能力发挥的前提。培养学生并不是单看其掌握了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获取这些知识的能力。如果只想让学生学会安装电路,那么,用多媒体实物投影,让学生依样画葫芦,用不了二十分钟,学生也一定能组装完成。但我们应该知道,学生这种知识的接受,用不了几天会在大脑中荡然无存,那不经实践摸索,灌输而获得的东西是不长久的。其实在这里最关键的是第一步,如果能让学生独立点亮小灯泡了,那么下面其它几种方法也就不会存在太多问题。在教学中,我也发现学生用时最多的也正是第一次点亮那小灯泡,但是,我并不着急,耐着性子给了他们十分钟,十分钟也许会觉得长些,但正是十分钟,他们才会用十分钟想出另外三种方法点亮小灯泡的骄人战绩。在我们感到失望时,相信我们的学生,再给多给点他们探索的时间,也许,这时他们才会给你带来惊喜。

二、悉心指导是能力发挥的关键。学生要经历像科学家一样的探究过程是非常有趣,但也非常残酷与痛苦的,教师这时应该是他们的导师,悉心的指导是他们最最渴望获得的。

我想,如果没有中间对小灯泡的构造认识,没有对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的认识,他们是很难得出小灯泡点亮的秘密-----“要使两个连接点与电池的正负两极连”。没有这种认知能力,下面也将更难进行拓展了,由此引出的串联与并联学生是无法完成。(本课中并不要求讲出串联、并联)

三、及时的鼓励是能力发挥的保障。在课开始至结束,我前后对学生进行了三次鼓励,这是发自内心、真诚的鼓励。第一次是当第一组点亮小灯泡时,第二次是当另一组用不同的方法点亮小灯泡时,第三次是当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出点亮小灯泡的秘密。

第三篇:《点亮我们的小灯泡》教学设计

《点亮我们的小灯泡》教学设计

江苏省徐州矿务集团中心小学 曾宪宇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设计连接小灯泡的图例和验证实验,引出学生探究的兴趣和问题。(2)观察一根电线、一个电池,一个小灯泡的特点,明白哪些地方是可以连接的。

(3)通过实验经历多种简单电路的连接过程,学会画发光小灯泡的连接装置图。

(4)观察和画出电在小灯泡内的流动路线,初步建立电路的概念。

2、知识与技能:

(1)知道环行电路可以点亮灯泡。

(2)观察电线、电池,灯泡的特点,能通过不同的方法连接灯泡,组成不同的连接方法。

(3)用图画的方法表示电在小灯泡内的流动路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在思考、分析的基础上动手实验探究的科学精神,初步建立电路的概念。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能让小灯泡亮起来。

教学难点:

掌握正确的电路连接方法,认识环行电路。

教学准备:

每组学生:1根导线、1个电池、1个小灯泡、科学文件夹。

教学过程:

一、利用图示,引起认知冲突,创设探究情境。

谈话:给你一根导线、一个电池、一个小灯泡你能不能将小灯泡点亮?

1、学生画出自己认为正确的连接方法并做验证实验。

2、学生汇报讨论实验结果。

3、小结,质疑。

师:刚才的实验有的组连接的小灯泡没有亮,这说明电流没有通过灯丝,因此小灯泡不会亮。怎样连接才能够让电流通过小灯泡里的灯丝呢?看来我们应该进一步的观察了解手中的材料。

二、探究正确的连接方法,点亮小灯泡。

1、学生观察手中材料的特点。

教师提示:看看这些材料一共有多少可以使电流通过的“接触点”。

2、学生汇报。①通过汇报使学生认识电池的电压、正、负极;导线的材料,灯泡的基本结构。②明白一共有6个可以通过电流的“接触点”。

3、根据研究的结果,小组探究可以正确连接的方法。比一比哪个组发现的正确的连接方法多。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指导、巡视。)

(学生汇报结果。)(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汇报,其他学生质疑补充。)(1)请同学们整理一下桌面,看哪组整理的最好,哪组愿意说说你们的发现。

(2)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并随机进行评价。)

4、小结:我们通过刚才的探究活动,发现了四种正确的连接方法,大家的小灯泡都点亮了。这说明灯丝里有电流通过,也说明这个连接装置里有电流流动。那么,电流是怎样流动的呢?

三、探究灯泡构造,认识环行电路。

1、猜测:灯泡亮了,说明灯丝内有电流通过,根据这个现象猜测一下灯泡内部的结构。

学生利用图画,表达他们的猜测。

教师展示灯泡内部结构图,肯定学生正确的判断。

2、根据上面的结果,讨论并说出电流在连接装置里的流动过程。(学生回答,教师随机对学生进行评价。)

3、请同学们观察这些连接装置图,通过形状给它们起个名字。总结:

同学们今天的探究活动建立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之上,大家发现了好多“O”形装置,科学的发现和创造就源于今天这样的探究,让我们对电的探究从今天起继续下去。

第四篇:点亮小灯泡说课稿

点亮小灯泡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该课,是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的第二节内容。说起电小学生是比较熟悉的,生活中都有过接触,这一单元从《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这一课题开始,整理已有的电的知识,并引发出关于电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学生真正研究电是从《点亮我的小灯泡》这一课开始的,这节课中学生将通过使用简单的电池、导线使小灯泡发光,并且探究使小灯泡发光的不同连接方式,激发探究电的兴趣,为后续学习拉开序幕。

二、学情分析

点亮小灯泡对四年级的孩子来说,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有很多东西值得研究。也许学生们拿到导线,电池很快就能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但是,他们并不一定了解电路的真正意义。所以引导学生了解小灯泡的结构是很重要的,当了解小灯泡的结构后,再提供给学生一根导线、一节电池、一个灯泡去点亮小灯泡。这一活动看似简单,但他们将在活动中认识电、电路,想象电流是怎样流动的,他们会提出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并尝试着用更多的连接方法时小灯泡亮起来。学生经过简单的观察、实验活动,促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基于上述教材特点及学生情况,我故将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小灯泡认识它的结构,知道小灯泡中发光的位置是灯丝,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能力目标:学会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3.情感目标: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和推测,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区分回路、短路、断路,以正确的连接方法点亮小灯泡

教学难点:根据实验现象猜测电流的流向

学生点亮小灯泡较为容易,但在此基础上要求寻找多种点亮小灯泡的方式就是一种难度的提升,四年级学生善于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及现象,但是想象和猜测电流的流动路径将成为他们的难点。

五、课程资源

1.为每组学生准备:一只小灯泡、1节1.5伏的干电池、1根导线、白纸。

2.教师准备:小灯泡剖面图、小灯泡、电池、双面胶、小灯泡及电池的自制图片若干。

3.多媒体课件:点亮我的小灯泡。

六、教学策略

1、教学方式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秉承这一要求,我将课堂还给学生,依照“仔细观察、简单描述、实验操作、大胆猜测、探究学习、得出结论”的方法,学生逐层深入地学习。具体方法如下:

(1.)结构观察法

新课程提出“科学学习的观察不再是传统教学中提倡的‘亦步亦趋“的观察,而是“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它包含2层含义:一是无意观察,二是结构观察。本课在观察小灯泡的环节,采用了“结构观察法”。

(2.)自主操作法

科学学习与常识教学的不同之一是让学生亲历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会动手,所以“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重头戏。本课在设计上突出了“动手操作”这项技能的训练,切割10分钟的时间块用于学生连接小灯泡。

(3.)对比理解法

事物通过对比,更能突显其本质特色,科学知识的学习亦是如此。本课教学中存在着多出对比:首先,自我认知与活动结果的对比。主要体现在本认为很容易接亮的小灯泡在实践中却花了一大笔力气;本认为很容易画的灯泡,却没能自信地画出来。其次,多种电路连接方式的对比。这些对比是促成学生对电路认知进一步发展的催化剂。

2、教学手段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和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验,亲自动手汇报实验结果相结合,起到互相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易于理解。

七、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PPT出示美丽夜景照片

设计意图:以美丽的灯光吸引学生注意,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点亮小灯泡说课稿2

一、说教材

(一)教材内容

《点亮小灯泡》是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后真正开始探究电现象的一课。《点亮小灯泡》注重让学生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探究的过程。本课教学内容分2个部分。第一部分:小灯泡的构造;第二部分:让小灯泡发光。从观察小灯泡构造入手,再尝试点亮小灯泡,在观察发光灯泡的连接装置图的基础上再作尝试,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并思考猜测电是怎样流过小灯泡的,作出最简单的对电流的解释,再通过判断哪个灯泡会亮,哪个灯泡不会亮,区分短路和断路,寻求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对电路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3、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4、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过程与方法:

1、连接简单电路。

2、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3、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日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

2、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3、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认识小灯泡的结构特点。

2、教学难点:

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线。

区分短路和断路。

(四)教学准备

1、为每组学生准备:一只小灯泡、1节1.5伏的干电池、一根导线、实验记录单。

2、教师准备:小灯泡剖面图、大灯泡、电池、灯泡图片、双面胶、多媒体课件:(1)电和我们的生活 (2)点亮我的小灯泡。

二、说教法和学法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所以,我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从画小灯泡入手,激发他们观察小灯泡的兴趣,在了解了小灯泡的结构特点后,及时抛出问题:要使小灯泡发亮,至少还需要什么材料?然后提供给学生灯泡、电线和电池。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怎样接亮小灯泡,允许有成功有失败,通过让成功的小组演示后,讨论小灯泡为什么会发光?猜测电是怎样流过小灯泡的。借助课件认识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线,只有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和电池的正负极都接通了才能让小灯泡发亮,突破教学难点,再趁热打铁,迁移观察方法,让学生自己分析接不亮的原因,了解一旦电路不通,形成短路或断路都不能使小灯泡亮起来,而且短路会很不安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次合作,用多种连接方法使小灯泡发光,并学着画完整的连接装置图。最后进行综合运用,拓展探究内容,如何想办法使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再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经过“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让这堂课的结束作为下堂课的开始。

三、说教学过程

(一)观察材料,认识构造

1、出示小灯泡,让学生作简单描述。

2、每人一个小灯泡,观察构造并画下来,先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3、借助课件,认识小灯泡各部分构造及名称。

4、要让小灯泡亮起来,最少需要那些材料?

5、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从一个很有趣的活动入手,引发学生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了解学生对小灯泡结构的原有认知。)

(二)合作尝试,点亮一个小灯泡

1.小组合作,尝试点亮这个小灯泡。

2.请点亮的小组上来展示,用实物线路图表示。

3.观察点亮的小灯泡的电路连接图,让学生再次尝试点亮小灯泡。

4.观察连接装置,讨论电流路线,课件展示电流图。

5.小结:电池里的电从正极出来,从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另一个连接点流出,流到电池的负极,形成一条回路。这条路通了,灯泡就亮了。

(设计意图:在探究活动中,我更关注学生提出研究问题,并尊重学生意见。给予鼓励和引导,尽量让研究过程符合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发展规律。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科学的现象。)

(三)探究实验,多种连接方法使小灯泡发亮

1、小组合作,把发光灯泡的连接装置图画下来。

2、全班交流,展示连接装置图,了解电流在灯泡内的流动路线。

3、课件(四种典型连接方式的图):判断图中哪个小灯泡会亮,哪个小灯泡不会亮?为什么?

4、根据学生情况讲解断路和短路。

5、自己找材料,想办法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可以一个人做,也可以几个人合作探究。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实验结果简单的整理和分析。重新对原有认知进行修正和丰富。知道“短路”是连接过程中的失误。)

(四)发布信息,提升思维

1、学生发布自己小组点亮小灯泡的几种不同的方案,发布新的问题。

2、交流电路的意义。

3、多媒体播放:

(1)电和我们的生活

(2)点亮我的小灯泡

4、填写实验记录单。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发布信息时与他人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

(五)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调查家里的用电器

家中有哪些家用电器?

有哪些电器是用电池作电源的?

家中每个月的最高用电量是多少?最低用电量是多少?

交流家庭节约用电的方法和建议。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调查和统计能力,丰富学生关于电的认识。如电不仅仅可以用来发光、发热,还能使电器播放音乐、产生图像等多种功能,这将进一步激发学生研究电的兴趣。)

2、进行用电安全教育

我们在课堂上使用的电池是1.5V的直流电,是安全的电源。在日常生活中,家用电器使用的是220伏的交流电。让学生知道220伏交流电的电源是很危险的,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所以不能直接用做实验!

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的总体思路及构想,我想学生经过“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不仅收获了知识,还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

点亮小灯泡说课稿3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中的第二节《点亮小灯泡》。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堂评价,资源开发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学科,主要包含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个领域的内容,在物质世界里又包括物体与物质、运动与力、能量的表现形式三部分内容,在能量的表现形式中又包含声音的传播、光的传播、热现象、磁现象、能量的转化、简单电路六部分内容,本单元的知识就是属于物质世界领域与能量的表现形式相关的内容。

具体到本单元,第一节学生将学习《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主要是理解电的本质与产生,了解产生电流的条件,随后学习本节课《点亮小灯泡》,在此基础之上又将学习《简单电路》与《不一样的电路连接》的内容,以电路为基础,我们还将学习《做个小开关》、《导体与绝缘体》、《电路出故障》三部分内容,与电路相关的知识是本单元学习重点。

结合科学课程标准,本单元的内容标准为:1、认识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了解安全用电常识。2、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了解开关的功能;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3、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其中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是本单元学习重点。

具体到本节课,我制定的教学目标为:1、了解小灯泡结构;知道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2、学会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3、敢于根据生活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教学重点是:了解小灯泡构造,并以正确的连接方法点亮小灯泡。教学难点是:根据实验现象猜测电流的流向。

二、学情分析

电的教学是比较新鲜的科学课内容,学生第一次接触与电相关的知识。但对于本节课,学生已经通过第一节了解了静电以及电流形成的条件,这为学习本节课打下了基础。

虽然与电相关的知识是第一次学习,但生活中电无处不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因此,在教学中充分联系生活,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模式设计

我校践行真实课堂和谐五环节教学模式,具体的环节为:单元导入、明确目标;自学指导、合作探究;大组汇报、教师点拨;巩固练习、拓展提高;达标测试、课堂小结。落实到本节科学新授课的教学模式为:复习旧知、明确目标;激趣导入、打好基础;提出问题,活动探究;拓展延伸、联系生活;达标测试、课堂小结。在本节科学课中体现了我校的教学理念有:三真:真思考、真合作、真会;三实:设计实、检测实、反馈实;一及时:评价要及时。

四、板书设计:

时间预设,本节课五个环节的时间预设为,第一环节2分钟,第二环节10分钟,第三环节15分钟,第四环节8分钟,第五环节5分钟。

在课前,教师为各小组准备:小灯泡、2节1.5伏的干电池、导线、白纸。

综合学生的具体学情以及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了突破重难点我会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一、“结构观察法”,在学习小灯泡结构的教学中,让学生观察实物,学习新知。

二、“自主操作法”,科学的学习的有趣之处就在于动手操作,给学生工具,让大家自己尝试让小灯泡亮起来,体会电流的流动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本节课重难点。

三、“对比理解法”,让学生把连接小灯泡的方式画成实物图,加以比较,找到能让小灯泡亮起来的本质。

接下来是具体的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旧知,明确目标:出示两个问题:1、物体为什么会带电?2、要想产生电流,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这两个问题是回顾第一节《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的重点知识,特别是第二个问题是学生理解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知识基础。随后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目标学习,明确学习方向。

第二环节,激趣导入,打好基础:出示美丽的灯光照片,以美丽的灯光吸引学生注意,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引出本节课要研究的主体——小灯泡。询问学生:你了解小灯泡的构造吗?请你仔细观察小灯泡,并把它的构造画在纸上。这里提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小灯泡,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体现真合作。让学生把小灯泡的结构画在纸上,让抽象记忆实体化,有利于知识的掌握。这一环节为接下来点亮小灯泡打下了基础。

第三环节,提出问题,活动探究:本环节主要分成三个活动,活动一:请你尝试用手头的工具把小灯泡点亮?小组四人,分工合作,并画出实物图。科学学习非常注重让学生亲历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会动手,所以“动手操作能力”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头戏。这里利用“自主操作法”学习本节重点知识,让学习变得妙趣横生。 同学们小组合作,并且在这种有趣的动手操作中积极思考与交流,同时也体现了“真合作”与“真思考”。活动二:各小组展示小灯泡连接实物图,大家一起分析,哪些小组的小灯泡会亮,哪些小组的小灯泡不会亮,为什么?事物通过对比,更能突显其本质,科学知识的学习亦是如此。把各小组连接小灯泡的实物图进行对比,找出不同,总结连接要点,这是“对比理解法”在教学中的运用,突破教学重点。分析小灯泡没有被点亮的原因,灌输回路,短路,断路现象,丰富学生知识。在这里,利用课本插图以及学生所画的实物图进行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活动三:小组内尝试说一说在小灯泡点亮的过程中,电流是怎样流动的?由分析小灯泡内部构造,再到学习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法,最后探讨电流流向,逐层深入。 在学习连接方式的基础上,大胆猜测电流的.流向,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认知规律。

第四环节,拓展延伸,联系生活:本环节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用电安全教育以及绿色环保教育。科学来源于生活,最终又要运用于生活,本环节设计了用电安全教育与绿色环保教育这两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把科学的学习渗透到生活中去。在用电安全教育中,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情境,让学生说一说对与错。在绿色环保教育时,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自己家庭每月的用电量,然后出示我们天津某些家庭的月用电量统计表,让学生感受生活用电量非常大,随后引导学生学习,我国发电形式有水电和火电两种并且以火力发电为主,这就产生大量的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进而提倡学生节约用电,保护环境。最后出示一些家庭常用的用电器,体现电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五环节,达标测试,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小结,并出示达标测试题:这是本节课学习目标完成度的一个评价,以基础知识为检测内容也体现普育课堂的“堂堂清,人人清”的理念,是“检测实”的体现。

5、板书设计:

标题点亮小灯泡,主要内容分成三部分:小灯泡的结构,电流的路径以及能让小灯泡亮起来的连接方式的共同特征是:形成回路。

五、课堂评价:

1、小组评价:注重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在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形式下,要评论到“组”,而不是“个人”。以我班为例,学生四人一小组团团坐,每个小组根据学生的综合能力又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在回答问题时,根据学生的等级给小组加上适当的分值,具体加分方法为我校推行的郎式加分法:A0.1分B0.2分C0.3分D0.4分。在上课的尾声在根据小组的得分情况,把得分最高的小组评定为本结课的优胜小组,给予适当奖励。

2、过程评价:不仅要关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要关注基本思想与基本活动经验。在本节课中,从观察小灯泡的结构到点亮小灯泡最后到探讨电流的流向,都是在一系列的动手操作活动中进行的,此外在学习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时,也是通过对比不同的连接实物图找到正确的连接方法,体现了对比思想。这些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评价中应该关注的地方。

3、多样评价:师生评价,以郎式加分法为依据的小组加分制度,主要是在学生回答问题以及投影展示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表现给小组加上适当的分值。生生评价:在小组合作、大组汇报中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评价,在本节课中主要是一个小组的学生上台展示小灯泡结构图以及小灯泡连接实物图时,其他小组的学生给予评价的过程。目标评价:恰当的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评价。这里主要是利用达标测试来完成。

七、资源开发

本节课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文本资源:课本资料与课本插图。在灌输回路、短路、断路现象时结合课本的插图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的了解。

2、实验资源:本节课以实验为基础进行教学,从观察小灯泡的构造,到点亮小灯泡最后到探讨电流的路径,都是在实验的过程中学习知识的。实验资源是本节课重要的教学资源。

3、生成资源:主要是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活动中的典型错误资源,教师拿来进行教学。

4、生活资源:实物观察,在学习小灯泡结构的教学中,让学生观察实物小灯泡学习新知;联系生活,在导入新课以及展现电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时,可以充分联系生活。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各位老师的耐心聆听。

点亮小灯泡说课稿4

一、教材分析

《点亮我的小灯泡》是教科版小学科学第四册“电”单元第二个课题的内容,它是学生在充分感知了电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基础上,真实触摸和运用电的一次尝试活动,是为下一步学习串联和并联电路奠定的基础工程、教材在设计上安排了2大主要活动:一则是“让小灯泡发亮”,在这个活动中内设了"观察小灯泡、连接小灯泡、猜测电流路线、画电路装置图”4个小活动,期间引发出电流、电路等科学概念。二则是讨论电路的4种接法来认识通路、短路、断路等现象,从而深刻理解电路的概念和外延。教材的这种布局,体现了2大优势:

1、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点亮小灯泡是小学生很感兴趣的活动,特别是当小灯泡在自身努力下发出灿烂光芒时,会带给学生个体十足的成就感。而课程在设计时,首先介入了“让小灯泡亮起来”的活动,这是非常迎合学生心理需求的。

2、非常有利于学生掌握电路的具体连接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得以有利突破。

但这样的安排是否最大价值化地挖掘了教材活动的科学内涵,学生是否在亲历活动中,生发了科学概念,体会到了科学学习中一些内在品质的重要性,认识到了科学学习不但要面对成功,更要从容地、冷静地面对失败,在失败中找到科学研究的种子与动力。

基于这样的思考,所以我认为需要重新来权衡这些活动的权重,给予新的组合。

首先,描述“小灯泡内电流是怎样流动的?”,这会令学生觉得有很大难处。要突破这个难点,必须安排一定的时间来认识小灯泡的内外结构,同时掌握相关的名词术语。所以观察小灯泡应成为教学的起始活动,且占到一定的位置。

其次,在连接小灯泡这个活动中,学生经历的是一场尝试,是一个从偶然到必然的尝试过程,是一场成功与失败交织在一起的尝试活动。其间的探索是坎坷的,有的学生第一次成功了,或许第二次又失败了;有的学生也许尝试了几次才获得成功;有的同学帮助同伴点亮了小灯泡;有的同学的电路接发竟然不与同伴相同,但结果却都亮了。

这些在努力付出后求的的成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我们需要花大力气让学生“胡搞”,让他们去面对自己的失败,总结自己的`失败,在失败中体会科学学习的真谛,认识到“科学的成功是建立在无数次失败的基础上”的真理。

再次,“电流、电路”等概念的建立,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因为电流是不能用眼睛看到的,只有凭借想象和猜想。而电路是建立在电流上的一个概念,它的内涵是电流过的路,外延又很丰富,有通路、短路、断路等。要突破这个难点,我们必须要把电流和电路概念的教学捆绑在一起,设立成独立的一个活动,存放于“连接小灯泡”的活动之后。

因此,本课将围绕“观察小灯泡”,“尝试接亮小灯泡”,“讨论电流、电路概念”3大主要活动而展开。所以本课教学目标定位于: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画印象中的小灯泡,体会到科学观察需要细致认真的科学态度;

经历连接小灯泡成功与失败的过程,体会到科学成功是建立在失败基础上的。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尝试经历小灯泡连接的过程,同时学会用一根导线、一节电池、连接亮一个小灯泡,探究出接亮小灯泡的不同方法。

3、科学概念:

认识小灯泡、电池本身的结构,如小灯泡由锡点、螺线、灯丝等部分,电池有正负极;

掌握电流、电路等概念,特别是要知道通路、短路、断路等现象,并能清晰地描述出电流的流向。

二、教学方法

目标的达成需要科学的教学方法,为了在教学中达成目标的要求,突破重难点,所以教学中主要采用“尝试---探究”法开展教学,具体方法如下:

1、结构观察法

新课程提出“科学学习的观察不再是传统教学中提倡的‘亦步亦趋“的观察,而是“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它包含2层含义:一是无意观察,二是结构观察。本课在观察小灯泡的环节,采用了“结构观察法”。

2、自主操作法

科学学习与常识教学的不同之一是让学生亲历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会动手,所以“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重头戏。本课在设计上突出了“动手操作”这项技能的训练,切割10分钟的时间块用于学生连接小灯泡。操作,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程度而言,它可分为“引导式操作”、“挑战性操作”、“自主性操作”这样三种状态。针对“接亮小灯泡”这个环节而言,由于内容本身能吸引儿童,而且从本活动的教育意义出发,我把操作定位在突出“自主性”的层面,这样不但有利于发挥学生在连接中的创造性,而且能让学生在成功与失败的交织中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3、对比理解法

事物通过对比,更能突显其本质特色,科学知识的学习亦是如此。本课教学中存在着多出对比:首先,自我认知与活动结果的对比。主要体现在本认为很容易接亮的小灯泡在实践中却花了一大笔力气;本认为很容易画的灯泡,却没能自信地画出来。

其次,多种电路连接方式的对比。这些对比是促成学生对电路认知进一步发展的催化剂。

4、再认识法(或再体会法)。也称反思法,是达成情感目标的有效手段,课堂中主要体现在让学生谈谈活动后的各种想法环节上。

三、教学过程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过程要与学生认知特点相统一,才能发挥科学教学的最大效益。这就需要我们立足学生认知结构来布局活动的结构,立足学生心理需求来解析每一个具体的活动,让每一个活动成为承载科学概念、激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导体。

所以我设计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进行:

1、创设矛盾情境,激发学生观察小灯泡。

2、布局自由心境,激发学生连接小灯泡。

3、建构对比环境,激发学生讨论小灯泡。

具体阐述如下:

(一)创设矛盾情境,激发学生观察小灯泡。

在这个环节中,主要立足“尝试画小灯泡——产生观察需求——再认识小灯泡”3个小活动而展开。在这些活动中,学生需要有一定的观察和描述小灯泡样子的时间块,因为掌握小灯泡的结构是突破描述电流走向的介质。教师则在活动中做好学生情绪的调控与把握,同时给学生提供一幅小灯泡的内部放大图,提供给学生一些有关小灯泡的专有名词术语。

这样的设计,主要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学生对自己熟悉的事物往往缺乏细腻的认识, 课堂中,教师通过设计“画小灯泡”这个环节来揭露儿童对小灯泡粗略的、不完整的认识,从而引发学生自主地产生对小灯泡进行细致认真观察的愿望。这种先抑后扬的手段,是对儿童心理深刻解读的基础上得以运用的,它在设计上把画灯泡与观察小灯泡两个活动有结构地串联了起来,在“润物细无声”中影响了孩子观察周围事物的态度和方法,让他们在体会中明白科学探究不能凭借印象想当然,要躬行,要细致。

(二)布局自由心境,激发学生连接小灯泡。

这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学习环节,其目的是希望学生在自由的心境中大胆发挥自己的创意,经历科学探究的成功与失败,感受到失败也是科学探究的无形资源,认识到科学失败的借鉴、启发意义。所以,活动一开始,教师就提醒学生边尝试边思考“自己是怎样接亮小灯泡的?是一次就成功了,还是几次连接才换回的成功,当时遇到什么困难,有什么样的心理想法?”

学生就是围绕这样的问题自主尝试10分钟,同时把成功的、失败的实物装置图都记录下来。

在学生自主连接的过程中,由于考虑到班级学生水平层次发展不同步,所以“近距离层次指导”显得很重要——对于班级中的弱势群体,教师要多与其对话,并做出示范,提供一些失败的经历,让他们在变革中纠正教师的错误,从而体验成功感。对于班级中一般的群体性学生,他们在连接小灯泡的活动上,可以经过摸索获得成功,有的可能一次就成功。所以教师在指导中把重点放在指导他们反思自己连接的过程,同时学会用语言来描述整个经历。对于班级中的强势群体,他们很喜欢这种自由的发挥,他们拿到材料会立即行动起来,他们也会不费力气的把小灯泡连接亮。教师引导他们思考新的连接方法,同时提供反例,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这样的连接不能使小灯泡发亮?从而初步建立起电流、电路等模糊概念。

最后,教师和学生谈谈尝试连接小灯泡的一些感受,明白“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科学道理,促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目的的达成。

(三)建构对比环境,激发学生讨论小灯泡。

这是本课教学最大的难点,是“知其所以然”的科学学习环节,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电流、电路等概念已经建立了“知其然”的印象,但还不能在大脑中清晰地建立相关概念。所以这个环节的学习重点是依据“认识电流流向——理解电路内涵——扩大电路外延”这样一个概念箭来布局的。首先,教师拿出通路电路,要学生猜猜电流是怎样流动的?在大家各抒己见、集思广义的基础上,给出科学家讨论的结果,从而让学生明白通路电路电流的流向是“从电池的正极流出,流过导线——锡点——灯丝——螺线,最后回到电池的负极”。同时引出电路的概念。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细致观察,比较通路、短路、断路电路的迥异,在讨论中明晰“电流没有通过小灯泡,直接从电池正极出发回到负极,是短路现象,短路导线会发热,电池会烧毁。”“电流从正极流出,不能回到负极的是断路现象。”进一步丰富电路的外延。在这个环节中,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科学概念的描述”能力和“在细微处发现差别的观察能力”。

四、教学评价

科学课程目标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态度和能力,所以评价时,不应过于看重学生所获得的知识的多少及作品的优劣,而应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评价可采用多种形式,如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的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小组的评价与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等。基于这一评价理念,本节课评价方式灵活多样,各种评价方式有机结合。例如:在“创设矛盾情境,激发学生观察小灯泡、”环节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在“布局自由心境,激发学生连接小灯泡”,“建构对比环境,激发学生讨论小灯泡”,这两个环节采取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的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

第五篇:点亮小灯泡反思[模版]

《点亮小灯泡》

教学反思

学 校:固始县信合实验小学

主讲教师:丁昌艳

《点亮小灯泡》实验教学反思

固始县信合实验小学 丁昌艳

通过本节课探究活动,锻炼了学生的探究技能、提高了组织能力,并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交流协作精神,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不过在探究活动中,很多同学上手比较慢,没能很快让灯泡发亮,这引起了我的思考: 思考一:学生学习通路时始终是有一定的困难,应该用怎么样的方式教学,学生才能容易懂呢?我也在课堂上介绍了实验器材,但学生理解的比较肤浅,想想能否通过动画的方式出现,以一种非常卡通的形式,帮助学生来学习,或许会有帮助。这是在我观察女儿学习的时候想到的,女儿学习文字和符号之类的知识感到特别乏味,当她看到图画,动画的之类的图片时特别感兴趣。所以我想能否用这种方式来学习,当然要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才可以完成动画的制作。

思考二:学生的学习合作组的改变,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材料是每人都有一份,可以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但考虑学生独立完成有一定的难度,调整为三人一组进行学习。三人一组学习配合的很好,但因为器材有些小存在有些同学自己操作不带别人的情况,好像效果还没达到最好,如果器材大些我想效果会更好,尤其在汇报总结时。

教学实践之余,不断地进行反思和学习,这对于每位教师来说都是非常实用和必要的,通过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更新,不断检验,我们收获绝不仅仅是业务水平的提升,其实还有很多很细的方方面面。

下载点亮我们的小灯泡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点亮我们的小灯泡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点亮小灯泡反思2018.5

    《点亮小灯泡》一课的教学反思 育才小学 教师:赵丽波 《点亮小灯泡》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的第二课,安排在《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之后,学生对静电有了初步认知,更容易完成本......

    教学反思点亮小灯泡

    观摩《点亮小灯泡》有感 金林敏 今天,很荣幸我能参加省农远工程小学科学录像课拍摄观摩活动,在椒江实验小学观摩了林志老师和张玲芳老师的两节科学课。这不仅提供了一次学习观......

    《点亮小灯泡》教学反思

    《点亮小灯泡》教学反思 《点亮小灯泡》教学反思《点亮小灯泡》是有关电一单元的第二课,要发展的科学概念有: 1、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

    点亮小灯泡教学反思

    点亮小灯泡 我在教学《点亮小灯泡》一课中首先进行的是比谁能把小灯泡点亮,稍过片刻,陆续出现有小组的同学点亮了小灯泡,学生一副得意的样,其实我心理非常明白这仅仅是一节课的......

    点亮小灯泡教学反思

    《点亮我的小灯泡》是四年级教科版下册“电”这个单元的第二课,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观察小灯泡、干电池的构造,最后正确连接电路点亮小灯泡,虽然我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但是......

    《点亮小灯泡》教学反思

    今天县里领导来校检查期初工作。教研员和包学科领导深入课堂,听了我们学科的三节课。说实话,心里真有点发毛,毕竟科学这一学科涉猎面广,而且我又是现学现卖。今天我和四年三班的......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信海凤 吉林省小学科学科学教育理论指导新课程提倡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本课的教学设计遵循探究式学习理论的基本原则,以问题为核心展开活动,了解儿......

    小学科学《点亮小灯泡》参考教案

    点亮小灯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知道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知道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3.知道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