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昔日的辉煌教学设计
历史教学设计
第24课
昔日的辉煌
银川市第二十一中学 董淑娟
2008年5月
第24课
昔日的辉煌
一、教学内容分析
《昔日的辉煌》一课,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4课。第五单元讲述的是古代文明冲撞与文化成就,如何看待古代文明间不同形式的交流,是这一单元的重点。本节课信息量大,包含人类最早的文字、古典文学作品、古代著名建筑三大部分,在宏观上展示世界古代文明的发展脉络,是本单元的重要一节。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初二学生,思维活跃,乐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看法,也掌握了一定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在感悟和综合分析能力方面还有待加强和完善。同时,学生们的意志力还在培养的阶段,喜欢形象具体的思维而不喜欢抽象的思维,也不喜欢高深的大道理说教。
三、设计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促进者、引导者、调控者,教师通过激趣、平等对话、引导点拨、讨论、图片展示等教学方法,希望能最大程度达到将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的实现始终贯串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而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知识竞赛、讨论、探究等环节形成相互间活跃而融洽的气氛,从而完成对新知识的接受和理解,提高发现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创新精神。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埃及象形文字、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2)以《荷马史诗》《俄底浦斯王》和《天方夜谭》等作品为例,了解古典文学戏剧的成就。(3)说出阿拉伯麦加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等古代建筑的特点,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2、过程与方法
(1)辨认楔形文字和象形文字,提高学习兴趣。(2)讲述几个古典文学戏剧作品中的故事,感受古典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和人文思想。(3)播放有关古代著名建筑的资料片或展示有关图片,增强感性认识,提高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古代欧亚非地区的典型文化成就,认识到世界许多地区和民族都曾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人类文明是在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共同推动下发展、前进的。对于其他民族的文化精华,我们应以开放的态度,尊重、理解和学习并加以吸收。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能够说出人类最早的文字、古典文学作品和古代建筑的典型代表,认识到人类文明是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
教学难点
能主动感受古代文艺作品的艺术魅力深刻思想,尝试寻找古代不同地区不同文明的不同特点。
六、教学方法:猜谜语讲故事法、启发法、提问法、讨论法、观察法。
七、教学课时: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设计
第24课
昔日的辉煌(板书)
新课导入:
通过猜字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不同形态字体的展示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励学生展开探究活动从而了解文字的起源,种类特点以及人类文学的成就。以文字作为主线贯穿本课始终。讲授新课:
一、最早的文字(这是本课重点):这一目通过“探究与发现”系列活动展开,以学生活动为主。
探究与发现
(一)——没有文字我们的祖先如何记事? 学生探究发现并讲述:我们的祖先是通过刻痕、结绳、画画等手段记住一些重要的事情的。大约在1.5万年前,产生了最早的图画文字。这种文字介于图画与文字之间,是文字的初级阶段。它只能表达简单的意思,不能表达复杂的概念。(幻灯片展示宁夏贺兰山岩画了解图画文字进行直观形象教育)
探究与发现
(二)——寻找人类最早的文字
提问:结绳、画画等属于文字吗?什么是文字?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有几种?我国最早的文字是什么?它们的名称是什么?
(情景导入)幻灯片展示“文字”定义——其产生的关键是符号化(定形),它不仅表示一定的意义,而且包括一定的发音。(自然过渡)
最早的文字(板书):
1.楔形文字----人类至今发现的最早文字(板书)
(情景导入)由动态幻灯片“文字发源”世界地图引入,(学生通过地图有直观感受。)讲解:古代亚非地区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公元前4000年代末最早的文字就出现在那里。——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
提问:楔形文字的名称是由何而来的,你们知道吗?
展示楔形文字幻灯片,并讲述:由于这种文字是用一段段芦苇秆印在泥板上而制成,笔画像楔子,故名楔形文字。
(小小影院)通过幻灯片播放“楔形文字视频”学生观看。(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知识竞赛,提高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最后由教师归纳。
2.象形文字-----属于真正的文字
提问:稍晚一点的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象形文字的名称是由何而来的,你们知道吗? 展示象形文字幻灯片,并讲述:它是用一定物体的形象符号来表示一定意义的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符号像是一幅幅描绘具体的、细致的画。
(狮)(打)
(小小影院)通过幻灯片播放“象形文字视频”学生观看。逐层提问:中国最早的定型文字是什么,大家知道吗?
讲解:甲骨文字是商朝后期写或刻在龟甲、兽骨之上的文字,其内容多为“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被人们看作是中国最早的定型文字。
(设计意图)借由文字,再次展现中国文明的博大,并说明人类文明是在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共同推动下发展、前进的。同时也是对所学知识做复习,甲骨文字是七年级的内容,培养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知识的能力。
学生活动: 比一比,猜一猜:
比一比: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找出这三种文字各自最大的特色?(从字形出发)讲解:(1)古埃及的象形文字符号更像是一幅幅描绘具体的、细致的画,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逐渐发展为表意文字,也抽象简练了。(2)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因书写的原因,形状像楔子,比较抽象简练。(3)中国的甲骨文比较抽象简练。猜一猜:将三种文字放在一起请学生竟猜。
(设计意图一)在教学中自然贯通难点,古代不同地区的文字各有特色,也从一个角度说明不同地区不同文明有着不同的特点,即本课难点之一。
(设计意图二)学生们仔细观察,合作学习,完善综合分析能力。
探究与发现
(三)——今天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和最流行的文字分别是什么?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文字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演化的。文化的形成是一个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了解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进行情感教育。
自然过渡:文字是用来记载和传播文化的,那么用文字创作优美的文学作品,表达对人性的赞美,对英雄的歌颂,则是古希腊人的拿手好戏。假设你是古希腊人的后裔,你将如何来展示你的先辈留下的辉煌成就呢?
二、文学的基石(板书)
活动一:教师组织将学生组成文学组进行活动,在活动中学习知识。第①人:介绍荷马及《荷马史诗》。讲述“木马计”故事。
第②人:朗读《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片段,介绍被誉为“悲剧之父”的埃斯库罗斯,体会作品歌颂的精神。
第③人:介绍索福克利斯和欧里庇得斯及代表作,并对比其不同的特点。特别指出他的名言。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组织学生积极讨论,发表意见。(教师适当补充和引导。)
第④人:列表展示。
评价:谈得太好了,既全面,又有对比。不愧是古希腊人的后裔,你们的先辈也会为你们的表现竖起大拇指的!
活动二 朗读美文 感悟历史(要求:学生怀着对古代英雄的崇敬集体朗读这段诗歌。)视频播放《荷马史诗》(设计意图)通过补充的这段诗歌的朗读,感受作品的语言,避免教师空洞枯燥的说教《荷马史诗》。同时,让学生切实感受古代文艺作品中的艺术魅力和深刻思想,突破本课又一难点。
过渡:古希腊的悲剧固然是成就突出,但是要论家喻户晓,流传最广的还数阿拉伯的《天方夜谭》。
第⑤人:三人表演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猜故事。一人简介此书。(幻灯片展示相关图片)
活动三: 连连看 想想看
(情景导入)由动态幻灯片连线三位作家与他们的作品引入,学生活动
自然过渡:总之,无论是古希腊的悲剧还是阿拉伯的故事,都各有特色,精彩绝伦。反映出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那么文化的不同特色还可以从哪一方面体现呢?世间有一门艺术被称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是哪一类艺术?(建筑艺术)
三、凝固的艺术(板书)活动: 建筑风格赏析
(设计意图)利用幻灯片,展示各种风格的典型建筑图片,以学生欣赏为主,教师适时点拨、补充、归纳。
1、帕台农神庙(板书)展示幻灯片
讲述:它建于公元前5世纪,是多利克式建筑发展的顶峰。
2、罗马圆形竞技场
提问:希腊文明的继承者是谁?(罗马)
讲述:我们通过第18课《蓝色的地中海文明》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罗马文明基本保持了希腊文明的特点,具有更多的商品经济成分和拥有议会的政治体制。(过渡)那么,罗马文明对希腊文明的继承有没有体现在建筑方面呢?展示幻灯片
要求:分小组讨论,小组代表陈述
3、巴黎圣母院:展示幻灯片 提问:欣赏并比较巴黎圣母院与科隆大教堂有什么相似之处?
讲解:高耸入云的塔尖、宏伟的正堂、巨大的拱门和支柱,精美的绘画和的雕刻。哥德式教堂的庄严与堂皇,能激起心灵的伟大思想和情感,从而把人投向惬意、赞叹与向上延展的愉悦之中。高耸入天与上帝接近的感觉。
4、阿拉伯麦加清真寺:展示幻灯片
提问:欣赏并比较麦加清真寺与耶路撒冷清真寺有什么相似之处? 讲解:伊斯兰建筑艺术的典型风格:圆顶、尖塔和精巧的装饰。
巩固新课:
小结:世界很多地区和民族都曾创造了辉煌的文明,这些文明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人类文明是在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共同推动下发展、前进的。
布置作业:在中国,有这种著名的“凝固的艺术”吗?如果有,请举1~2例说明,若没有,试说明原因。
九、教学小结与反思
“昔日的辉煌”教学小结与反思
通过《昔日的辉煌》的授课,学生了解了人类最早的文字是楔形文字和象形文字这两种文字的特点;也深刻感受《荷马史诗》、《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天方夜谭》等古典文学戏剧作品的艺术魅力;并尝试找出帕台农神庙、罗马圆形竞技场等古代著名建筑的特点,了解古代人民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本节课信息量大,包含人类最早的文字、古典文学作品、古代著名建筑三大部分,本节课呈现给大家昔日的文化成就,备课时把教材作为重要资源,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和深化。在多媒体课件中充分的应用楔形文字、象形文字和甲骨文这三种文字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小组比赛的方式先猜字,而后归纳出这三种文字的不同特点;截取《荷马史诗》中的一段视频,在师生讨论中欣赏古典文学作品的典型代表;通过帕台农神庙柱式和罗马圆形竞技场柱式对比,复习在第18课《蓝色的地中海文明》的学习中了解的罗马文明基本保持了希腊文明的特点,甚至体现在建筑艺术上。本课活动设计丰富,以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突出本课重点“人类最早的文字、古典文学作品和古代建筑的典型代表”,突破本课难点“能否主动感受古代文艺作品中的艺术魅力和深刻思想,尝试寻找古代不同地区不同文明的不同特点”。本课不是简单停留在对古代文明的欣赏层面,而是紧紧抓住历史教育的特点,引导学生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看到不同文字、文学作品、建筑的地域性,启发学生要尊重和吸纳其他的文化。
十、教学经验与教训:
1、一堂好课教学设计要符合教改新理念,师生定位准确,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设计要好,活动形式多样,气氛轻松。
2、学生的收获不仅在课堂上,还在课后的合作探究中。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刮目相看,教师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
3、教师的点拨作用要及时、要加强。
4、切忌开展活动的形式多,学生自由发挥的地方少,局限于一堂课的完整性。
第二篇:中国茶叶昔日辉煌
中国茶叶:那顶失落的皇冠
作者:
来源:中国周刊
2011-09-10 11:01:21 [导读] 2011年5月初,记者在北京看到这样一张照片。那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中国妈妈莉莎和女儿在吃过东西后,随手在店里拍来的。照片上,店里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盒子,上面有蓝色的花纹
2011年5月初,记者在北京看到这样一张照片。那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中国妈妈莉莎和女儿在吃过东西后,随手在店里拍来的。照片上,店里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盒子,上面有蓝色的花纹,金棕色的底色,白色的植物,优雅简洁。这可不是女孩子的化妆盒,装在里面的是洋茶叶。“更讲究品牌和包装,和中国茶叶风味韵味完全不同。”莉莎说。
日据初期,台北大稻埕码头装卸茶叶的场景。
当地人喜欢这个品牌,女儿那些刚高中毕业的同学们说起茶叶唧唧喳喳,这个喜欢红茶、那个喜欢巧克力茶,还有的急忙展现自己的“见识”,说,世界上最好的茶叶应该来自印度或者斯里兰卡。有成片成片的茶园,风一吹,采茶女的头巾在绿色的茶园里左右飘动,好看极了。
莉莎抿着嘴微笑,但是她笑得有些勉强。她记得,祖母每天清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捅开煤炉子,装上一壶水,从柜子里小心地拿出一个纸包,哆哆嗦嗦抓出几片叶子,等着泡一杯浓郁醇香的茶。她比孩子们更懂得茶叶,她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出于对中国茶叶的渴求和对巨额贸易逆差带来的愤怒,外国人曾经报复性地对中国输入鸦片。最终他们从大西洋开来战舰,集结军队,抬出炮台攻击中国的国门。
人们后来将这场战争命名为鸦片战争。那时候中国茶犹如人人觊觎的倾世美人,戴着独一无二的皇冠。但是现在,莉莎有些无奈地意识到,“皇冠已经不在了。” “2010年,中国茶叶产量140万吨,其中只有30万吨出口。占世界茶叶贸易的18%都不到。”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王庆对《中国周刊》记者说。
“走出去”的困境
和莉莎在美国看到中国茶尴尬的场面不同,在中国,4月底5月初,正是春茶上市的时候。中国的大量土地,给茶树提供了它们喜欢的环境,从南到北,有 21个省市产茶。采茶期最早2月中旬就开始,结束在5月下旬。最南采茶点在广西,最北在山东。这时候,喝茶的老顾客不断地推开茶叶店的大门,品尝新茶。
“要西湖龙井。”一位年轻人拿着礼盒,指给茶叶店穿着传统服装的工作人员。这是王府井一家老字号茶店吴裕泰里时常发生的场景。该店总经理孙丹威对国内市场很有信心,并尝试把其产品推出国门。“我们目前还没有在国外销售,正在考虑,首先会选择在亚洲国家尝试。” 但就是国内这样排名前列的茶商,若不是被问及,也不会主动提有关国外销售的情况。几乎所有的茶商说起外销局面时,都皱起了眉头。“外销茶叶,现在只有量,没有利润。平均利润只有1到3个百分点。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很多原来出口的茶叶商都转为内销了。”孙丹威皱了皱眉头。
在北京马连道茶叶城,一家云南滇红茶叶店里,坐着一个年轻人。他来自江西,几年前,他们靠老乡搭桥,曾经把茶叶卖到了迪拜。但是一年以后,他们海外生意就断了。“没品牌,利润低得不行,还有出关入关各种检查手续费,不如内销划算。” “好茶叶留给自己喝,卖出去的都是廉价的毛胚茶。”提到中国茶产业,业内人不由得自嘲一把。
文章开头提到的美国商店精致的“北京茶”,一盒五十小袋,约合人民币50元。但在吴裕泰的商店里,一盒同样五十袋的绿茶,价格是前者的数倍。名优新茶每斤上千元,这在中国并不是秘密。数万元的普洱、数千元的猴魁毛峰,在书写一个个茶叶传奇。中国老百姓乐在其中,但要让外国人乖乖地掏出钱包,得让他们认为贵得有道理。
很多茶叶界人士为此苦苦思索。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王庆记得这样一件事。两年前,在北京马连道国际茶叶城,他见了一批同道中人。十多位肯尼亚的茶商由肯尼亚大使带领,参与了双边的茶叶座谈。肯尼亚也是产茶的主要国家之一。一位肯尼亚商人不客气地说,当地最优质的红茶,每磅四五美元。但中国随便一磅功夫茶,价格就十多美元。外商不理解,为什么定价这么高,为什么定价这么高还能卖出去。
王庆解释,中国的茶叶里面蕴含着深刻的茶文化。有的茶叶只能人工采摘,讲究手工加工,成本就抬高了,比如讲究采摘的时令,就集中在一段时间内,比如“明前茶”,又比如茶中的故事。
一个皮肤黝黑的肯尼亚商人,睁大了眼睛看着他,“但茶叶营养成分不都差不多吗?你们这么贵,我们这么便宜,别人为什么不买我们的呢?” 王庆无言以对,只能一笑而过。
这的确是个问题。“为什么不买便宜的要买贵的?”如何让国外消费者买“昂贵”的中国茶。吴裕泰总经理孙丹威讲到了一个出路--讲“故事”.中国传统的十大名茶包括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各个都有故事。”孙丹威正在让属下推“有故事的茶”,“很多老外对中国文化和历史感兴趣”.“说到底喝茶是喝文化,推广中国茶必须通过推广中国文化来实现。”她说。
从辉煌到落寞
中国是世界茶叶的故乡,在“神农”时期(约公元前二三千年),中国人就发现了茶树。《诗经》里提到了栽培茶树。中国有世界上第一大面积的茶园,和最长的茶叶历史。曾经站在世界茶叶市场的舞台中央的中国茶叶,戴着世人瞩目的皇冠。
荷兰、英国、美国先后成为中国茶叶的超级粉丝。他们认同中国茶叶作为饮料的一种,能带给他们健康、有品质的生活。根据《茶叶通史》资料,15世纪初,中国茶叶开始输出海外。外国的商船靠岸,“惟茶是急”.最早输入到西方,则要晚上两百年,是在1607年。
紧接着,英国人成为中国茶的“粉丝”.166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从荷兰商船处购得中国茶叶,向英国国王进贡两磅,每磅价值40先令,这在350多年前是贵得惊人了。茶叶在英国和欧洲一度是贵族身份的象征。英属东印度公司还把中国茶叶转手卖给欧洲获利。
由于英国东印度公司背后有日渐强大的海军做后盾,竞争力飙升,挤压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中国茶叶贸易的利润空间。荷兰开始发展印尼的茶叶生产,以抗衡英国。20世纪30年代,荷兰东印度公司主要到印尼买茶,占其购买总量的80%.“粉丝”荷兰的出走,并没有给当时的中国茶叶贸易带来多大的阵痛。后来者英国东印度公司终于垄断了中国的茶叶外销贸易。1860年,英国销中国茶叶,占中国茶叶输出的90%.根据《茶叶通史》记载,到1893年前,英国始终为运销中国茶叶最多的国家。1880年达到顶峰,占中国茶叶总出口的60%-70%,独步英国和欧洲茶叶市场。
东印度公司在赚钱,但它不过是个二道贩子,最大的赢家是商品的主人,当时的大清皇朝。茶叶是当时最大的对外贸易商品。在1700年到1753年期间,仅英国商船就向清帝国输送了两千万两白银,自18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英国对华贸易迅速扩大,中国茶每年输出达1800万斤,货值占出口总额的九成以上。
而英国商船仅拖来了棉花、洋布、钟表等少量产品,价值不抵中国商品的十分之一。
如此巨额的贸易逆差,英国不得不以大量的白银支付。东印度公司随后想出了绝招,卖给中国鸦片以平衡贸易逆差。并要求中国开设更多的通商口岸,好让他们卖给中国人商品。鸦片战争爆发。
一边是,英国急于把工业革命的文明成果推销给中国,但是仍然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王朝显然没有消化的能力。随着英国国内工业生产能力不断强大以及靠武力取得的大量原料产地,英国完全可以去殖民地生产茶叶,成本更低。
于是,在印度和斯里兰卡,商业的力量播下茶叶的种子,长成青枝嫩叶。英国改为大量从殖民地进口茶叶,在当地开设工厂。
为保持其殖民地产品的销路,与之前对中国茶的青睐相反,英国对中国茶的输入采取了直接或者间接限制,中国茶叶销往英国锐减,尤其是红茶。1892年,输入中国茶叶比例降到50%,1917年降至10%,1928年,平均每年销往英国的还不足英国总输入的2%.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之后,海运不便,销往英国数量更少。
持续几百年戴在中国茶叶上的皇冠脱落了。
错过的文明
衰落是伴随着挣扎的。
实际上,19世纪20年代开始,茶叶出口贸易直线上升,“五口通商后,茶叶外贸口岸增多,欧美列强诸国商人纷纷在通商口岸开设洋行经营茶叶贸易,使中国茶叶出口量骤增。”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沈冬梅说。
但外国商人在中国设立的茶厂,并没有孕育出一个近代伟大的茶叶厂商。他们带来了资本,但只是作坊式的工厂,建不了有成片茶园的茶庄。封建分散的小农经济阻碍了茶叶资本的进一步发展。
在国际上,印度、斯里兰卡、日本的茶叶同中国茶竞争激烈。日本为了争夺中国市场,甚至专门宣扬中国制茶“不卫生”.美国1883年后多次制定茶叶法,禁止劣茶叶、着色茶输入,限制中国茶输入。之后,英国人1890年起宣扬绿茶会喝坏人的肠胃。尽管,民间学者彭慕兰研究当时中英经济后得出这样的结论,18世纪中国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同时期的英国不相上下。但差异的种子埋下后,差距就只等着时间显现。
1717年,英国金狮咖啡馆成为第一个对妇女开放的茶室,茶室成了当时单身女子会晤朋友而且不会令名誉受损的唯一场所,也是现代西方女权主义的发源地。妇女们可以在这里与启蒙思想家一起辩论妇女是否如男性一样拥有天赋的人权,以及是否可以参与议会的投票选举。
而中国,人们喝茶还只属于开门七件事中的生活调味品。天赋人权还只存在中国翻译家的书本里。中国没有赶上当时的班车。
从“国家专营”到“自主经营” 晚清覆灭、民国,直到新中国成立,稳定的社会环境终于给中国茶叶道路上的兵荒马乱画上了休止符。2011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好像一个轮回,中国又接近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那么中国茶叶呢?近三十年来,一度沉寂的中国茶可否重返世界舞台中央。
记者再次来到马连道茶叶城,打算在这个北方最大的茶叶市场寻找三十年变化的蛛丝马迹。
凌道农,39岁,来自茶叶之乡安徽歙县,家族茶叶店的继承者。他父亲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茶商之一。当年,作为村里的生产队长和当地的露天电影放映员,他父亲生活规律但不富足。家里兄弟姐妹多,上有老下有小,这个年轻人总想着多赚点钱。
1978年,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的消息传进了村子。茶叶由国家专营变为放开经营权限。他用村里的名字办了“七贤村茶叶厂”.经历过特殊的动荡岁月,这个敏锐的年轻人,坚持以村子的名字冠名自己的茶叶厂,“说起来是给自己找把保护伞,不知道哪天政策会变,有个挂名总安全得多。” 凌道农是他的二儿子,高中毕业前,没有出过县城。
1985年,凌道农看到电视里宣传万元户光荣。他惊诧地眨眨眼,暗暗得意,“那时候,我家早就不只是万元户了,而是好几万元户。只是不敢声张。” 原来在村里的老房子,又挤又破。三层的楼房,一口气修了两栋。靠着茶叶厂的火热,房子修建得很体面。他们一家三兄妹以及家属都和父母住在一起。
凌道农家的状态引发了很多乡亲的羡慕。附近开茶叶厂的人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直到一次,某省茶叶公司把上百斤的茶叶退还给了他们,一家人看着茶叶发愁。凌道农听从父亲的吩咐,走出省,来到山东开店卖茶。
同时,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在上海老乡的帮助下,他们家开始把茶叶销往海外。用统一的白色纸箱装茶,上面只有数字和代码,他记得这些茶就这样漂洋过海。“也就卖过一年,利润不高,就算了。” 去年,他把山东的茶叶店卖掉,来到北京。“老爷子在家里忙着带孙子,但心里还是希望来北京卖茶叶。这是他一辈子的梦想,觉得来北京卖茶,有脸面。”他嘿嘿笑了两声。“孝顺孝顺,首先要顺嘛。”他笑着说只买得起这30平米的房,而半空中,一个狭小到只能容纳一个人的阁楼,就是他的卧室。
他觉得他在做的是一件“越来越孤独”的事业,村里的年轻人多半都去了大城市打工。老家的茶叶厂要雇年轻人工作,简直太难了。对于未来,他有点迟疑。
“再次崛起”的尝试 凌道农不知道,在马连道茶叶城里,据说拥有最大面积茶叶店的茶商也跟他一样,起步在一个三十平米的小屋。那是浙江的茶农,二十世纪的最后几年来北京发展。找上吴裕泰、张一元,想给他们供茶,结果被挡在门外。
这也是要来中国的“心脏”卖茶的大胆商人。
他们勤奋灵活不服输,偶然在浙江听到专家说到“有机茶”的概念后,坚定地抱着这个理念发展。“老百姓现在最重视自己的健康。” 随着快速的发展,主人从一个浙江的农村青年也跃身为全国青联委员。他们对海外销售的话题没多少兴趣。“我们品牌在海外不灵,利润很低。好茶卖不出去,远不如国内市场的势头。”一位工作人员说,“海外贸易壁垒,口味不同,标准不同,这些都是走出去的问题。” 中国茶叶历史的前几百年,由官府书写。茶叶是外交手段,是政府现金牛,也是治理边疆的工具。但现在,茶叶仅仅是个放开的商品,按最大价值来算,中国茶叶一年产值1200亿元,不及江苏省钢铁企业三个月的产值。
百年间,茶叶从支撑清朝国库的大商品,成为了切切实实的小商品。
所幸,最近三十年,一位业内人士感叹,茶叶行业越来越有活力。“茶叶这个行业最大的变化是,由国有经济占主导,变为民营经济占主导。” 这也让人充满期待,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王庆期待茶叶股的诞生,期待中国能有一个跨区域的全国性茶叶品牌,最终,能打上自己的品牌,销往海外。他说,这背后,必须有被广泛接受的中国茶文化和标准做支撑。
正如准备扬帆海外的吴裕泰掌门人孙丹威所言,“茶叶推销要讲一个被外国人喜欢和接受的故事”.数百年来,西方流传的经典故事绝不停留在“猎奇”和“有情节”.中国茶叶要讲什么样的故事,才能最终重新被外国人青睐呢?
从“国家专营”到“自主经营” 晚清覆灭、民国,直到新中国成立,稳定的社会环境终于给中国茶叶道路上的兵荒马乱画上了休止符。2011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好像一个轮回,中国又接近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那么中国茶叶呢?近三十年来,一度沉寂的中国茶可否重返世界舞台中央。
记者再次来到马连道茶叶城,打算在这个北方最大的茶叶市场寻找三十年变化的蛛丝马迹。
凌道农,39岁,来自茶叶之乡安徽歙县,家族茶叶店的继承者。他父亲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茶商之一。当年,作为村里的生产队长和当地的露天电影放映员,他父亲生活规律但不富足。家里兄弟姐妹多,上有老下有小,这个年轻人总想着多赚点钱。
1978年,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的消息传进了村子。茶叶由国家专营变为放开经营权限。他用村里的名字办了“七贤村茶叶厂”.经历过特殊的动荡岁月,这个敏锐的年轻人,坚持以村子的名字冠名自己的茶叶厂,“说起来是给自己找把保护伞,不知道哪天政策会变,有个挂名总安全得多。” 凌道农是他的二儿子,高中毕业前,没有出过县城。
1985年,凌道农看到电视里宣传万元户光荣。他惊诧地眨眨眼,暗暗得意,“那时候,我家早就不只是万元户了,而是好几万元户。只是不敢声张。” 原来在村里的老房子,又挤又破。三层的楼房,一口气修了两栋。靠着茶叶厂的火热,房子修建得很体面。他们一家三兄妹以及家属都和父母住在一起。
凌道农家的状态引发了很多乡亲的羡慕。附近开茶叶厂的人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直到一次,某省茶叶公司把上百斤的茶叶退还给了他们,一家人看着茶叶发愁。凌道农听从父亲的吩咐,走出省,来到山东开店卖茶。
同时,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在上海老乡的帮助下,他们家开始把茶叶销往海外。用统一的白色纸箱装茶,上面只有数字和代码,他记得这些茶就这样漂洋过海。“也就卖过一年,利润不高,就算了。” 去年,他把山东的茶叶店卖掉,来到北京。“老爷子在家里忙着带孙子,但心里还是希望来北京卖茶叶。这是他一辈子的梦想,觉得来北京卖茶,有脸面。”他嘿嘿笑了两声。“孝顺孝顺,首先要顺嘛。”他笑着说只买得起这30平米的房,而半空中,一个狭小到只能容纳一个人的阁楼,就是他的卧室。
他觉得他在做的是一件“越来越孤独”的事业,村里的年轻人多半都去了大城市打工。老家的茶叶厂要雇年轻人工作,简直太难了。对于未来,他有点迟疑。
“再次崛起”的尝试
凌道农不知道,在马连道茶叶城里,据说拥有最大面积茶叶店的茶商也跟他一样,起步在一个三十平米的小屋。那是浙江的茶农,二十世纪的最后几年来北京发展。找上吴裕泰、张一元,想给他们供茶,结果被挡在门外。
这也是要来中国的“心脏”卖茶的大胆商人。
他们勤奋灵活不服输,偶然在浙江听到专家说到“有机茶”的概念后,坚定地抱着这个理念发展。“老百姓现在最重视自己的健康。” 随着快速的发展,主人从一个浙江的农村青年也跃身为全国青联委员。他们对海外销售的话题没多少兴趣。“我们品牌在海外不灵,利润很低。好茶卖不出去,远不如国内市场的势头。”一位工作人员说,“海外贸易壁垒,口味不同,标准不同,这些都是走出去的问题。” 中国茶叶历史的前几百年,由官府书写。茶叶是外交手段,是政府现金牛,也是治理边疆的工具。但现在,茶叶仅仅是个放开的商品,按最大价值来算,中国茶叶一年产值1200亿元,不及江苏省钢铁企业三个月的产值。
百年间,茶叶从支撑清朝国库的大商品,成为了切切实实的小商品。
所幸,最近三十年,一位业内人士感叹,茶叶行业越来越有活力。“茶叶这个行业最大的变化是,由国有经济占主导,变为民营经济占主导。” 这也让人充满期待,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王庆期待茶叶股的诞生,期待中国能有一个跨区域的全国性茶叶品牌,最终,能打上自己的品牌,销往海外。他说,这背后,必须有被广泛接受的中国茶文化和标准做支撑。
正如准备扬帆海外的吴裕泰掌门人孙丹威所言,“茶叶推销要讲一个被外国人喜欢和接受的故事”.数百年来,西方流传的经典故事绝不停留在“猎奇”和“有情节”.中国茶叶要讲什么样的故事,才能最终重新被外国人青睐呢?
第三篇:[初中历史]昔日的辉煌教案 北师大版
第24课
昔日的辉煌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第24课《昔日的辉煌》,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八年级下册(2004年11月第三版),第五单元,第24课。
第五单元是讲述古代文明冲撞与文化成就,如何看待古代文明间不同形式的交流,是这一单元的重点。本节课信息量大,包含人类最早的文字、古典文学作品、古代著名建筑三大部分,在宏观上展示世界古代文明的发展脉络,是本单元的重要一节。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初二学生,思维活跃,乐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看法,也掌握了一定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在感悟和综合分析能力方面还有待加强和完善。同时,学生们的意志力还在培养的阶段,喜欢形象具体的思维而不喜欢抽象的思维,也不喜欢高深的大道理说教。
三、设计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促进者、引导者、调控者,教师通过激趣、平等对话、引导点拨、讨论、图片展示等教学方法,希望能最大程度达到将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的实现始终贯串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而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知识竞赛、讨论、探究等环节形成相互间活跃而融洽的气氛,从而完成对新知识的接受和理解,提高发现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创新精神。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埃及象形文字、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2)以《荷马史诗》、《俄底浦斯王》和《天方夜谭》等作品为例,了解古典文学戏剧的成就。
(3)说出阿拉伯麦加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等古代建筑的特点,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2、过程与方法
(1)辨认楔形文字和象形文字,提高学习兴趣。
(2)讲述几个古典文学戏剧作品中的故事,感受古典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和人文思想。(3)播放有关古代著名建筑的资料片或展示有关图片,增强感性认识,提高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古代欧亚非地区的典型文化成就,认识到世界许多地区和民族都曾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人类文明是在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共同推动下发展、前进的。
对于其他民族的文化精华,我们应以开放的态度,尊重、理解和学习并加以吸收。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能够说出人类最早的文字、古典文学作品和古代建筑的典型代表,认识到人类文明是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教学难点
能否主动感受古代文艺作品中的艺术魅力和深刻思想,尝试寻找古代不同地区不同文明的不同特点。
六、教学过程设计
第24课
昔日的辉煌(板书)
(一)新课导入
讲述:在古代世界,人们以无比的聪明和智慧,创造了无数辉煌的文化成就。它们犹如漫天星斗,散布于世界各地,想要了解这些地区的昔日辉煌,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这一课。
(二)讲授新课
提问:如果没有文字,我们将怎样记住一些重要的事情呢?
归纳学生答案,并讲述:我们的祖先是通过刻痕、结绳、画画等手段记住一些重要的事情的。大约在1.5万年前,产生了最早的图画文字。这种文字介于图画与文字之间,是文字的初级阶段。它只能表达简单的意思,不能表达复杂的概念。
(情景导入)幻灯片展示“文字”定义——其产生的关键是符号化(定形),它不仅表示一定的意义,而且包括一定的发音。(自然过渡)
一、最早的文字(板书)
1.楔形文字----人类至今发现的最早文字(板书)
(情景导入)由动态幻灯片“文字发源”世界地图引入,(学生通过地图有直观感受。)讲解:古代亚非地区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公元前4000年代末最早的文字就出现在那里。——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
提问:楔形文字的名称是由何而来的,你们知道吗?
展示楔形文字幻灯片,并讲述:由于这种文字是用一段段芦苇秆印在泥板上而制成,笔画像楔子,故名楔形文字。
活动一(第一环)竞猜文字,激发探究兴趣
(情景导入)由动态幻灯片“楔形文字竞猜” 引入,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知识竞赛,提高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最后由教师归纳。
2.象形文字-----属于真正的文字
提问:稍晚一点的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象形文字的名称是由何而来的,你们知道吗? 展示象形文字幻灯片,并讲述:它是用一定物体的形象符号来表示一定意义的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符号像是一幅幅描绘具体的、细致的画。活动一(第二环)
(情景导入)由动态幻灯片“象形文字竞猜” 引入,学生活动。逐层提问:中国最早的定型文字是什么,大家知道吗?
讲解:甲骨文字是商朝后期写或刻在龟甲、兽骨之上的文字,其内容多为“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被人们看作是中国最早的定型文字。
(设计意图)借由文字,再次展现中国文明的博大,并说明人类文明是在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共同推动下发展、前进的。同时也是对所学知识做复习,甲骨文字是七年级的内容,培养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知识的能力。活动一(第三环)
(情景导入)由动态幻灯片“甲骨文字竞猜” 引入,学生活动。活动二 比一比
(设计意图)学生们仔细观察,合作学习,完善综合分析能力。(情景导入)由列举以上三种文字的幻灯片引入。
提问: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找出这三种文字各自最大的特色?(从字形出发)
讲解:(1)古埃及的象形文字符号更像是一幅幅描绘具体的、细致的画,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逐渐发展为表意文字,也抽象简练了。
(2)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因书写的原因,形状像楔子,比较抽象简练。(3)中国的甲骨文比较抽象简练。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自然贯通难点,古代不同地区的文字各有特色,也从一个角度说明不同地区不同文明有着不同的特点,即本课难点之一。
自然过渡:我们已经了解了记录着古代人类生活的文字,接着我们共同去领略由美妙文字构成的文学作品。其中的优秀作品更是奠定了文学发展的基石。世界古代文学最突出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古希腊史诗和悲剧的创作上,它们或简洁精练或华丽细致的写作手法,扣人心弦的情节,对人性的赞美、对英雄的歌颂、凝聚了人类的思想精华,至今仍焕发着耀眼的艺术魅力。
二、文学的基石(板书)
1.古希腊的史诗创作---《荷马史诗》(板书)
设问:“史诗”的概念是什么?我们首先要知晓。并配合幻灯片讲解:它是指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就是著名的英雄史诗。《荷马史诗》——古希腊不朽的文学作品,一部西方最早的史书。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提问:《荷马史诗》是由谁完成的?它的是如何形成的?
学生代表发言,教师补充讲述:荷马是《荷马史诗》传说中的作者,据传是一位盲诗人,古代希腊时期,在希腊本土,特别是在小亚细亚沿岸,有许多行吟诗人来往于各城邦之间,为人们演唱关于古代英雄事迹的诗歌。久而久之,这些口头吟诵的故事逐渐形成《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史诗的基本情节,公元前8世纪以后,经过文字加工,成为长篇史诗。荷马就是完成这两部史诗的诗人代表性形象。
讲述:《伊利亚特》由约1.5万行诗句组成,包括24篇,描写希腊人同小亚细亚的特洛伊人战争第十年的故事。幻灯片展示:
同此,战勇们雄赳赳地向前迈进,灿烂辉煌的青铜 甲械射出耀眼的光芒,穿过气空,直指苍穹。宛如不同种类的羽鸟,有野鹤、鹳鹤
和脖子颀(qi)长的天鹅,生活在考斯特里俄斯河边 飞翔在亚细亚的沼泽,这里,那边,展开骄傲的翅膀,然后集群停泊,整片草野回荡着他们的喧响阵阵; 就像这样,来自各部族的兵勇,走出海船营棚,他们在花团似锦的斯卡曼德罗斯平原摆开战阵,数千之众,像春天的绿叶和花丛。
——《伊利亚特》第2卷
活动三 朗读美文 感悟历史
要求:学生怀着对古代英雄的崇敬集体朗读这段诗歌。
逐层提问:(1)10行史诗中有5行是关于鸟类的描述,那么这部作品是不是关于鸟类的?(2)史诗中描述了鸟类、战勇们、花、草,主角是什么呢?配角起了什么作用?(3)可见这部作品是关于什么主题的?
(不是,主角是战勇们,鸟类、花、草是比喻战勇们,主题是战争)
(设计意图)通过补充的这段诗歌和逐层提问,学生集体诵读,感受作品的语言,避免教师空洞枯燥的说教《荷马史诗》。同时,让学生切实感受古代文艺作品中的艺术魅力和深刻思想,突破本课又一难点。
归纳:这部作品正是描写了古代的特洛伊战争,赞美了希腊人的力量和勇敢。
《荷马史诗》两部之一的《奥德赛》由约1.2万行诗句组成,包括24篇,描写伊大卡国王、远征特洛伊的将领奥德修斯在回国的路上历经艰险,在海上十年漂泊的奇遇。赞美了希腊人的聪明与智慧。(过渡“古希腊”)2.
古希腊的悲剧创作(板书)
过渡:古代希腊是欧洲戏剧的故乡,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悲剧和喜剧作家。同学们自己先预习课本p124——125内容,把三位作家与他们的作品一一对应。活动四 连连看 想想看
(情景导入)由动态幻灯片连线三位作家与他们的作品引入,学生活动 讲述:请同学们欣赏这段美文,幻灯片展示《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文中的一段
普罗米修斯:……仇敌忍受仇敌的迫害不算耻辱。让电火的分叉鬈(quan 形容头发卷曲)射到我的身上吧,让雷霆和狂风的震动扰乱天空吧!……让宙斯用严厉的旋风把我的身体吹起来,使我落进幽暗的塔身塔洛斯吧!总之,他弄不我。……
提问:普罗米修斯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要求:同学们思考,并小组讨论,推举代表回答
讲解:普罗米修斯是一个坚持正义,反对专制神权的英勇斗士的形象。
(设计意图)“连连看”是让学生对三位作家与他们的作品建立整体感知,但课堂时间有限,“想想看”突出重点 “悲剧之父”的美称的埃斯库罗斯,及其作品《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更能够拉近学生对作品的感性了解,增加课外学习的热情。3.《天方夜谭》(板书)
提问:它又名《一千零一夜》,它的作者是谁?
讲述:它是阿拉伯的一部民间故事集,不是某一个人的著作,是阿拉伯人民对古代波斯、埃及、伊拉克民间传说进行了吸收、改造和再创作。不少同学可能读过其中的篇目。
活动五 说故事
你们能说一说《天方夜谭》里的故事吗?
(设计意图)给同学们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在欢声笑语中体验历史,了解古典文学的成就。归纳:《天方夜谭》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显示了阿拉伯人民高度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是阿拉伯人民留给世界人民的一份珍贵的文学遗产,至今还在世界上广为流传。(自然过渡)
讲述:世间有一门艺术被称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是哪一类艺术?(建筑艺术)
三、凝固的艺术(板书)活动六
建筑风格赏析
(设计意图)利用幻灯片,展示各种风格的典型建筑图片,以学生欣赏为主,教师适时点拨、补充、归纳。
1、帕台农神庙(板书)展示幻灯片
讲述:它建于公元前5世纪,是多利克式建筑发展的顶峰。
2、罗马圆形竞技场
提问:希腊文明的继承者是谁?(罗马)
讲述:我们通过第18课《蓝色的地中海文明》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罗马文明基本保持了希腊文明的特点,具有更多的商品经济成分和拥有议会的政治体制。(过渡)那么,罗马文明对希腊文明的继承有没有体现在建筑方面呢? 展示幻灯片
要求:分小组讨论,小组代表陈述
讲解:古希腊人的建筑形式以三种柱式作为基础,这就是多利克式、爱奥尼式和科林斯式。罗马圆形竞技场综合了这三种柱式。它的第四层则是开了一些小方窗的顶楼。柯林斯式(第三层)——最轻盈花俏,爱奥尼克式(第二层),多利克式(第一层)——最稳重强壮,这也象征着罗马人对希腊文化的向往与吸收。
(设计意图:临近期末,联系本学期所学重点内容,培养学生形成历史知识的整体感,同时再次在教学中自然贯通难点,不同地区的建筑各有特色,建筑也体现不同地区文化的不同特色。)
3、巴黎圣母院
展示幻灯片
提问:欣赏并比较巴黎圣母院与科隆大教堂有什么相似之处?
讲解:高耸入云的塔尖、宏伟的正堂、巨大的拱门和支柱,精美的绘画和的雕刻。哥德式教堂的庄严与堂皇,能激起心灵的伟大思想和情感,从而把人投向惬意、赞叹与向上延展的愉悦之中。高耸入天与上帝接近的感觉。
4、阿拉伯麦加清真寺
展示幻灯片
提问:欣赏并比较麦加清真寺与耶路撒冷清真寺有什么相似之处? 讲解:伊斯兰建筑艺术的典型风格:圆顶、尖塔和精巧的装饰。
(三)巩固新课
小结:世界很多地区和民族都曾创造了辉煌的文明,这些文明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人类文明是在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共同推动下发展、前进的。
布置作业:
在中国,有这种著名的“凝固的艺术”吗?如果有,请举1~2例说明,若没有,试说明原因。
板书:
一、最早的文字
1、楔形文字----人类至今发现的最早文字.
2、象形文字-----属于真正的文字
二、文学的基石
1、古希腊的史诗创作---《荷马史诗》
2、古希腊的悲剧创作
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索福克利斯----《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 欧里庇得斯----《美狄亚》《特洛伊妇女》 3.《天方夜谭》----《一千零一夜》
三、凝固的艺术
1、帕台农神庙
2、罗马圆形竞技场
3、巴黎圣母院
4、阿拉伯麦加清真寺
七、教学小结与反思
“昔日的辉煌”教学小结与反思
在教研组老师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我在设计教学思路、完善教学环节各方面的过程中受益匪浅。我发觉自己进步了许多,成熟了许多。
通过《昔日的辉煌》的授课,学生了解了人类最早的文字是楔形文字和象形文字这两种文字的特点;也深刻感受《荷马史诗》、《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天方夜谭》等古典文学戏剧作品的艺术魅力;并尝试找出帕台农神庙、罗马圆形竞技场等古代著名建筑的特点,了解古代人民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本节课信息量大,包含人类最早的文字、古典文学作品、古代著名建筑三大部分,我以“我们已经了解了记录着古代人类生活的文字,接着我们共同去领略由美妙文字构成的文学作品。……”自然过渡到第二部分的内容,又以“世间有一门艺术被称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是哪一类艺术?——建筑艺术” 自然过渡到第三部分的内容,使本课的三部分内容能够紧密结合,合成一体。
本节课呈现给大家昔日的文化成就,备课时把教材作为重要资源,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和深化。在多媒体课件中充分的应用楔形文字、象形文字和甲骨文这三种文字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小组比赛的方式先猜字,而后归纳出这三种文字的不同特点;截取《伊利亚特》中的一段诗歌以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的片段,在师生讨论中欣赏古典文学作品的典型代表;
通过帕台农神庙柱式和罗马圆形竞技场柱式对比,复习在第18课《蓝色的地中海文明》的学习中了解的罗马文明基本保持了希腊文明的特点,甚至体现在建筑艺术上。
本课活动设计丰富,以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突出本课重点“人类最早的文字、古典文学作品和古代建筑的典型代表”,突破本课难点“能否主动感受古代文艺作品中的艺术魅力和深刻思想,尝试寻找古代不同地区不同文明的不同特点”。本课不是简单停留在对古代文明的欣赏层面,而是紧紧抓住历史教育的特点,引导学生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看到不同文字、文学作品、建筑的地域性,启发学生要尊重和吸纳其他的文化。
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一帆风顺,合家幸福!
第四篇:曹妃甸昔日辉煌:9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去考察过
曹妃甸昔日辉煌:9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去考察过(名单)2014年07月21日 17:16来源:中国经济周刊作者:李凤桃 13人参与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加速,经过10年发展、近年来饱受“唱衰”之苦的曹妃甸似乎迎来了“第二春”。曹妃甸当时的口号是,成为渤海经济圈的一极,成为环渤海地区发展的引擎,风头甚至超过了天津市的滨海新区。
资料图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加速,经过10年发展、近年来饱受“唱衰”之苦的曹妃甸似乎迎来了
“第二春”。
6月26日,环保部网站信息显示,拟批准总投资283.36亿元的燕山石化曹妃甸千万吨级炼油
项目环评。
6月底,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迎来了被媒体称为“史上最豪华的北京官方代表团”——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市长王安顺带队,由7名领导班子成员、16名区委书记或区长以及27家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省长张庆伟等河北省主要领导陪同考察。这是北京市代表团赴河北考察,共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计的其中一站。其间举行的座谈会上,周本顺建议,把曹妃甸区等河北沿海地区作为京津冀城市群新的增长点来打造;郭金龙表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北京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唯一选择,要认真抓好产业对接工作,发挥好中关村[0.95% 资金 研报]辐射带动作用,打造曹妃甸高端装备[0.47%]
制造产业集群等工作。
曹妃甸早已暗自发力。从去年10月开始,曹妃甸区派出60人的队伍“搜索”了整个北京城,走访了北京有可能外迁转移的400多个项目,用曹妃甸区副区长张贵宝的话说,“基本做到了心中有数”。此外,唐山曹妃甸协同发展推进办公室负责人李如中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今年4月15日,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又将7人派往北京,成立了唐山曹妃甸协同发展推进办公室,面向
北京招商。
多名专家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中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将给曹妃甸带来又一次复兴的机遇。“曹妃甸有港口,地处沿海,又不征用耕地,搞大规模的工业化是很好的,所以,曹妃甸应该是京津产业转移的一个重要承载区。”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魏后凯
说。
曾经的辉煌——9位中央政治局常委来过曹妃甸
2005年2月,中国首钢集团(下称“首钢”)的搬迁方案获国家发改委批复,首钢正式宣布将落户曹妃甸。一个多月后的4月8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视察曹妃甸,这是考察曹妃甸的第一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之后的2005年10月至2007年5月的一年多时间里,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曾庆红等六位中央政治局常委相继来到曹妃甸考察。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李克强考察曹妃甸,强调危机应对之策,推动产业升级。2010年,习近平考察曹妃甸,围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行调研。
“常委密集地到曹妃甸来,为什么?”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原常务副主任薛渤珣对《中国经济周刊》说,“他们肯定认为,这个地方不一般,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曹妃甸在国家这盘棋中是
一个很重要的地方。”
曹妃甸本是唐山市南部沿海的一座20多平方公里的小岛,岛前500米就是25米深的天然深水港,但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小岛距离陆地较远,通岛工程浩大,一直未能开发。直到2004年,伴随首钢搬迁的机遇,曹妃甸的矿石、原油码头被列入《渤海湾区域沿海港口建设规划》,曹妃甸的大港之梦正式起航。
因为曹妃甸面朝天然深港,背靠广阔腹地,适合工业发展,而且属中国南北大宗物资的水陆交汇地,地处三北地区乃至蒙古国的战略出海位置,薛渤珣表示,按照当时的设想,曹妃甸要依
托开放的贸易港,打造一个北方的自由经济区。
据媒体报道,2004年至今,曹妃甸共计投资3000多亿,被称为“中国投资最大的单体工地”。目前,曹妃甸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政府与企业的投资占比约为1:3,由政府主导的约为1000亿元,剩下的约3000亿都来自于企业的自主投资。其中,仅首钢一次投入的炼钢厂项目就有677亿。
建设最火热的时候,“几百辆卡车向曹妃甸昼夜运送物资,曹妃甸的劳动大军昼夜劳动,一天要吃掉5万公斤的土豆,全国任何一个地方都无法与曹妃甸相比拟。”薛渤珣说,2009年,曹妃甸累计填海造地280平方公里,投资高峰时,每天有4亿元砸向这个小岛。曹妃甸当时的口号是,成为渤海经济圈的一极,成为环渤海地区发展的引擎,风头甚至超过
了天津市的滨海新区。
几近停摆的曲折——“我们和滨海新区比不了,出身不同”
“曹妃甸开发建设这10年,是由基础设施建设转入大规模产业聚集的重要时期,既创造了开发建设的奇迹,也经历了热火朝天到几近停摆的曲折和困境。”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负责宣传的工作人员提供给《中国经济周刊》的一份2013年9月的《曹妃甸区工作情况汇报》中,这样写道。
据媒体报道,近年来,曹妃甸的投资开始萎缩。2009年,曹妃甸新增投资为1023亿元;2010年为1000亿元;2011年下降至600.9亿元;2012年,下降到600亿元以下;2013年,650亿元。随之而来的,是基础设施闲置、工程烂尾等问题开始出现。
今年4月,经济学家郎咸平提出,京津冀一体化要警惕“曹妃甸悲剧”,要避免过度举债投
资,透支未来发展。
5月14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到曹妃甸采访时,发现曹妃甸楼盘、商业最为聚集的临港商务区行人稀少,交通不便。虽然这里有四条公交路线,但公交车或者空座无人,或者久候不到,出行主要还是依靠私家车和黑的士。一些停工的项目楼盘开始复工,但有些项目仍然一片寂静,据说建筑队和工程设备早已撤离。中日生态工业园的工程建设方——中国二十二冶集团的留守人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虽有7家企业入驻园区,但由于曹妃甸方面没有结付工程款,园区至今
尚未交工,公司遂留下3名员工催要欠款。
2013年,曹妃甸地区生产总值为6121亿元、公共财政收入318亿元,分别是滨海新区的5%和17%。此时,滨海新区已经是渤海地区名副其实的增长极,然而,曹妃甸地区生产总值还不及唐
山的10%,甚至称不上唐山经济增长的一极。今年6月,一位曾参与过曹妃甸建设的当地官员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过去,9位中央政治局常委来过曹妃甸,听过曹妃甸的蓝图,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就成了瞎说八道了。曹妃甸太遗憾了。” 中石化炼油项目曾经是一块曹妃甸“啃不动的骨头”。
据薛渤珣介绍,2004年,首钢决定落户曹妃甸时,中国石油[-0.66% 资金 研报]化工集团公司(下称“中石化”)与河北省政府签订协议,在曹妃甸建设大型原油码头和原油炼化一体化基
地。但10年过去了,这一项目仍在上报核准。
“同样是中石化炼化项目,滨海新区晚于我们申请,但项目早就落地,如今,他们又在申请4000万吨的二期工程。”一位曾参与曹妃甸建设的官员说,“我们也在反思,曹妃甸曾经与滨海新区并驾齐驱,甚至走在它的前面,可为什么曹妃甸的经济没能上去?”
在一些人看来,过去10年,在环渤海地区,曹妃甸与滨海新区成了非此即彼的竞争对手。“曹妃甸跟滨海新区完全是一种发展模式,都是依托港口建设一些适合大进大出的中大型项目,所以,无论在产业发展、港口腹地,还是经济条件上,两个地区都形成了非常明显的竞争关系。”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布局与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陈耀分析说。
“滨海新区有着雄厚的工业基础,有着百年老港,而曹妃甸只是一个新区,”曾参与首钢搬迁项目论证的原中国国际咨询公司总经理、钢铁专家石启荣对《中国经济周刊》分析道,“一个工业区或新城的发展需要上百年的历史,而曹妃甸才走了多少年?”
但在另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看来,“曹妃甸的症结核心就在于,政府的行政级别决定着区域资源配置,要不然,它早就开发了!”他对《中国经济周刊》说,“天津市是直辖市,因而滨海
新区实际享受副省级待遇,而唐山只是一个地级市。”
一位曹妃甸当地官员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曹妃甸开发初期,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的人向国家开发银行申请贷款,跑了两年多,终于拿到国开行110亿元贷款,而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建设时期,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出任天津市副市长,后任市长,“据说,带去资金上千亿元。人家的资金是带过去的,水到渠成;我们是生跑来的,两码事儿。在资源分配上,在国家战略指导上,我们要想和滨海新区比,比不了,‘出身’不同。”
区域竞争力——最大的优势是不用拆迁?
5月22日,当李如中到北京中关村管委会推介曹妃甸时,保定的招商团队也来到了中关村。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春风,即便在河北省内,也不会只吹到曹妃甸。
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曹妃甸能否重现往日的荣华?
“依靠京津扩散出的项目来发展曹妃甸,我并不是很乐观。”一位当地官员表示,“现在,河北和天津都在等着北京扩散出产业,北京有哪些产业可以扩散到曹妃甸?北京的服装批发市场外迁,可这跟曹妃甸没什么关系。在北京,类似首钢这样的外移项目已经没有了。” 原本,北汽集团的汽车制造厂,被许多人认为是适合曹妃甸的一块“肥肉”,但近日,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向媒体表示,北汽集团将把旗下汽车制造厂整体转移到河北沧州黄骅。上述曹妃甸当地官员遗憾地说,像北汽这样的项目外移,选址可近可远,而且曹妃甸又有现成的装备制造园,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原来是首钢的常务副总经理,“我原本认为,我们的领
导无论如何也能把这个项目弄到曹妃甸来!”
魏后凯认为,未来北京的产业转移将分为多个层级,制造业主要是往唐山曹妃甸、沧州黄骅港、邯郸等地转移,而行政机构的辅助功能和教育、科研等服务机构主要往廊坊、保定地区转移。
虽然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次很好的机遇,但魏后凯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曹妃甸不能仅仅依靠这个大环境,而需要自身做出调整。未来,天津肯定是一个经济中心,因而,曹妃甸需要跟天津分工合作。“要让企业在市场中进行选择,不是说都搞化工就是搞重复建设,在它里面也
可以有分工、有差异,这个肯定要继续研究”。
陈耀认为,曹妃甸应该在功能定位、产业方向上进一步明确,在此轮承接产业转移中,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招商引资。
2014年5月曾去曹妃甸考察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在当前的发展情况下,曹妃甸应该更加积极一些,主动寻求与天津滨海新区的协作,细致研究产业分工,看发展哪些产业可以为天津滨海新区提供配套或协
作。
据媒体报道,6月底北京市代表团考察河北时,周本顺在座谈时说,北京最发愁的问题就是拆迁,而唐山最大的优势就是不用拆迁。一位参与考察活动的工作人员透露说,周本顺对曹妃甸的优势定位为土地。
第五篇:昔日大陈垦荒创业 今朝海岛再现辉煌
昔日大陈垦荒创业今朝海岛再现辉煌
2010年9月2日至3日,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在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陈敏尔,省委常委、秘书长李强等同志陪同下,专程来到大陈岛,看望和慰问老垦荒队员,视察海岛的建设和经济发展情况。
一、建设大陈,劫后荒岛获新生
大陈岛,位于浙江省中部台州湾东南海域,距台州市区54公里,离陆域海岸线最近点路桥区璜琅23.6公里。全岛由上、下大陈等10多个岛屿组成,陆域面积14.6平方公里,其中上、下大陈两岛总面积为11.9平方公里,是台州列岛最大的岛屿。大陈岛土层深厚,适宜造林、种植农作物;杂草茂盛,有利畜牧业;渔场广阔,海洋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渔场之一。
1949年浙江大陆解放后,一部分国民党军队退守大陈诸岛,组成“大陈一江山地区司令部”作为反攻大陆的跳板。位于其北面的一江山岛四周多为陡壁岩礁,岩质坚硬,岩皮光滑,岛上驻有敌第四突击队1100余人,并构筑三线阵地,配置四层火力网,筑有明暗碉堡154个。各阵地和各碉堡之间以堑壕、交通贯通。阵地前沿密布铁丝、地雷、绊网等障碍物,构成永久性的环形防御工事体系,自吹为“美国造击不沉的战舰”。1954年8月华东军区组成浙东前线指挥部,以张爱萍为司令员,确定以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形式发起解放一江山岛之战。1955年1月17日,经国防部长彭德怀报请党中央领导同意后,于18日上午8时开始,经过两小时激烈战斗,登陆部队全部占领一江山岛。它的胜利,迫使国民党军于1955年2月8日至25日先后撤离渔山、披山、大陈、台山、南麂等岛,使浙江沿海敌占岛屿全部解放。
大陈岛蒋军撤退时,不但武力胁迫1.4万多居民随军撤到台湾,还对大陈岛进行了全面的破坏,使大陈岛成了一座荒岛。1955年11月间,共青团中央书记胡耀邦视察温州时,提出组织一支青年垦荒队建设大陈岛的建议。1956年1月中共温州地委向全区青年发出建设大陈岛的号召,广大青年踊跃报名参加。1956年1月首批227名志愿垦荒队员登岛至1960年4月共有五批428名志愿垦荒队员上岛,他们高举“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的旗帜,扎根大陈岛,用青春的热血勇敢地克服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艰苦创业,终于取得了巨大的成绩。1958年共青团中央授予垦荒队“先进集体”称号,并多次受到胡耀邦的关怀。1960年7月,垦荒队宣告完成任务,有部分队员继续志愿留在岛上。1983年5月29日,原垦荒队员联名写信向胡耀邦总书记汇报在大陈岛坚持27年艰苦创业的成绩,胡耀邦总书记接信后,于6月27日作了批示,指出:要好好宣传一下这一类不畏艰苦的创业事迹,鼓舞人们特别是青年奋发图强。1985年12月29日,胡耀邦同志视察大陈岛,并看望原大陈垦荒队队员,与他们座谈,当面听取汇报,再次对他们扎根海岛艰苦创业的精神作了肯定。
2006年8月29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大陈岛考察,并看望慰问大陈岛老垦荒队员,作出了“大陈岛开发建设大有可为”的重要指示。去年10月,大陈岛老垦荒队员李盛益、李京洲等25名同志给习近平副主席写信,向习副主席汇报了2006年以来大陈岛开发建设取得的成绩。今年4月27日,习近平副主席在百忙之中给大陈岛老垦荒队员回信,充分肯定了老垦荒队员的贡献,充分肯定了老垦荒队员的精神,充分肯定了大陈岛这几年来的发展变化,并提出了要朝着“小康的大陈、现代化的大陈”目标迈进。习副主席给大陈老垦荒队员的复信充满感情,寄予厚望,内涵深刻,弥足珍贵,对大陈岛的干部群众和椒江广大干部群众,是极大的鞭策和鼓励,对大陈岛今后的开发建设’和椒江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二、书记嘱托,做新一代垦荒者
省委书记赵洪祝十分关注大陈岛的建设和发展,分别于今年5月1日、7月23日两次作出重要批示。9月2日至3日,赵书记又亲自带队上岛考察,这是近年来省级领导赴大陈岛考察上岛人数最多的一次。
9月2日傍晚6时许,在结束路桥、温岭等地考察以后,赵书记一行在市领导陪同下,踏九级风浪,从温岭钓浜码头出发赴大陈岛考察。我和陈祥荣区长,及大陈镇党政主要领导,在下大陈码头迎接。晚上赵书记一行住在大陈岛。
9月3日早晨,赵书记在李强秘书长陪同下,环大陈度假村一圈,他对大陈岛海天一色的风景和独特的人文资源大加赞赏,他说,“像大陈岛这样,既有丰富旅游资源,又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海岛,非常少见,要科学规划好、建设好。”
早饭以后,赵书记一行先后参观了甲午岩、垦荒纪念碑和青少年宫。赵书记首先来到甲午岩景点,在“思归亭”旁停下来,并仔细地询问,对大陈岛的旅游资源和风光高度赞赏,认为“这么优美的景色本身就体现了大陈岛旅游开发优势。”来到垦荒纪念碑,赵书记仔细询问了老垦荒队员当年上岛垦荒情况,表示“大陈垦荒精神”是我们的宝贵财富,要一代一代传下去。在青少年宫,赵书记参观了当年垦荒岁月留下的珍贵图片和垦荒队员留下的书信和物品。他对在场的同志说,“我们要做新一代的垦荒者。”
参观青少年宫后,赵书记亲切看望并慰问了张其元、周银翠等5位老垦荒队员,并和他们座谈交流。赵书记对老垦荒队员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他说“现在看,大陈岛能有今天,就是你们这批老垦荒队员起到引领的作用,把艰苦奋斗的精神,把开拓的精神都在这个大岛深深地扎根下来。当年,你们把宝贵的青春奉献给了大陈岛。当时条件这么艰苦,你们能够扎根下来,非常了不起。你们作出的贡献,哪一代的领导人都不会忘记。这种垦荒精神,要好好发扬,代代相传。现在,大陈岛的发展有了一定基础,我们要鼓励青年企业家到大陈岛投资创业,把这里建成一个体现青春活力的现代化岛屿。我们希望通过青年人的投资创业,让大陈垦荒精神在青年人身上得到弘扬,让青年人的创业创新激情进一步进发。我们还要把大陈垦荒精神充分运用到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上去,艰苦创业,开拓创新,为浙江也为台州的长远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老垦荒队员张其元在发言中讲到:“我们把青春和汗水洒在了岛上,到现在为止也无怨无悔”,他还表示“只要党和政府有号召,一定积极响应,全力以赴”。赵书记对此给予充分肯定。临行前,赵书记紧紧拉着老垦荒队员的手,叮嘱大家保重身体,并与大家合影留念。
接着,赵书记考察了上大陈岛30万吨原油码头选址。他对这个项目选址非常看好,认为“这是个在国内为数不多的作业区,一定要把它建设好、开发好。”并指出,“要深化认识海岛在浙江的重要地位和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充分发挥优势,努力把大陈岛建设成台州乃至浙江的亮点之一。”赵书记明确表态,省、市都要为这个项目的落地作出努力。
三、弘扬垦荒精神、大陈明天更辉煌
在返回椒江途中,赵书记一行考察了一江山岛。椒江区委书记王建平在船上向赵书记介绍了一江山岛战役的有关情况,他听得非常认真,表情凝重。他说,一江山岛在两个方面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首次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为我军的多军种联合作战积累了经验;二是我军将士奋不顾身、勇于献身的“一江山岛”精神。他要求,要把一江山岛作为红色旅游的资源,加快开发建设,让游客早日上岛旅游,打响一江山岛战役纪念地的旅游品牌。
在椒江临别的时候,赵书记又叮嘱椒江区领导,要弘扬“一江山岛精神”和“大陈垦荒精神”,把大陈岛建设好,把椒江建设好。
9月3日下午,赵书记在临海召开了台州工作汇报会,赵书记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又强调了对大陈岛的开发建设。他指出,大陈岛有的同志是第一次去,有的第二次去,大家觉得这次去感觉特别美,看到了发展远景和前途。他说,无论从政治意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上讲,大陈岛都会成为台州甚至浙江省的亮点。从政治意义上讲,大陈岛是当年国民党撤走的最后的基地,又裹挟了大陈岛居民等一大批人员。现在的大陈岛相比当年变化这么大,很多当年迁到台湾的大陈居民看了都很激动,看到大陆发展得这么好,对台湾回归祖国也有积极的作用。从社会意义上讲,国内居民听说大陈岛是这么个好地方,而且在浙江人民、台州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建设得很好,这又具有很广泛的社会意义。从经济意义上讲,游人来得多了,真金白银就来了。你们的“三岛四基地”归纳得很好,我想大陈岛还可以加个“青春岛”或“青年岛”――青春常驻、生机勃勃,打造生态岛、休闲岛、能源岛、青春岛。当年447个青年人垦荒,现在都已经70多岁了。要保持发扬当年青年志愿者的传统和精神,团省委、团市委要动员青年企业家到这里创业作贡献,投资发展旅游等产业,既培育青年人的创业创新精神,又支持推动大陈岛的发展。关键是先规划好,进一步细化,比如发展旅游,旅游景点、海水浴场、海钓项目、星级酒店等等,都要先好好规划。
赵书记这次到大陈岛视察,对大陈岛的干部群众、对椒江的干部群众,都是极大的鞭策和鼓励。大家表示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迅速行动,切实把赵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推进大陈岛新一轮开发建设上来,统一到推进椒江经济社会发展上来,努力实现大陈岛开发建设和椒江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各级领导对大陈岛和椒江工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