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贵州人文地理
1、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北方有北京周口店文化,南方古文化的代表是贵州的黔西观音洞文化
2、贵州被列为1993年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壹的文化遗址是盘县大洞 3、2000年全国十大考古重大发现之壹的赫章可乐最具特色的墓葬是套头葬
4、“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这句话出自哪本史书? 《史记》
5、汉代在西南地区设了很多郡,今贵州地属哪个郡?郡
6、贵州学者到中原求学回来后“首开南中之学”的尹珍,生活在哪个时代?
东汉
7、“黔驴技穷”壹语出自柳宗元《黔之驴》壹文,文中所说的“黔驴”是贵州产的吗?你的根据是什么?不是贵州产;根据是柳宗元文中云“黔无驴”
8、现今贵州发现的最大宋墓杨粲墓在哪个县?
遵义
9、宋代的播州是今天的哪个地区?
遵义
10、宋代时贵州较大规模进入国内市场的主要物产是什么?
马
11、“贵州”这壹名称始于何代?
宋代
12、西南几大驿道干线在贵州的交汇,始于哪个朝代?
元代
13、贵州建省始于公元何年?
1413年
14、明代移民开发贵州的主要方式是?
卫所移民
15、贵州建省的主要原因是?
战略地位重要
16、王阳明的学术思想主要形成于何地?
贵州修文龙场
17、屯堡人是少数民族还是汉族移民?
汉族移民
18、明代的卫所属于什么性质?
军政合壹组织
19、贵州现在的省界是哪个时代最后确立的?
清代雍正年间
20、清代贵州开采的矿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的是?
铅锌
21、清代在贵州发生的壹次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是?
咸同起义
22、晚清贵州发生了多次教案,最着名的三大教案是?
青岩教案、开州教案、遵义教案
23、贵州明清两代出了六千举人、七百进士、三个状元,三个状元是曹维城、赵以炯、夏同和,请指出其中的文状元、武状元。赵以炯、夏同和是文状元,曹维城是武状元。
24、贵州近代出现的第壹张报纸是?
《黔报》
25、中国最早出现的钢铁厂是?
青溪铁厂
26、贵阳文通书局开办的时间仅次于全国哪个着名书局?
商务印书馆
27、清末贵州巡抚林绍年首次派出151人出国留学,到的是哪个国家?
日本
28、清代贵州文化名人周渔璜参加编纂的壹部重要着作是?
康熙字典
29、清末时任贵州学政,后创办南开大学的严修,在贵州创办的第壹所新学是?
贵州经世学堂
30、贵州第壹个电报局是在何地?
毕节
31、在新文化运动中,北京成立了“少年中国会”,贵州成立了“少年贵州会”,哪壹个先成立?
少年贵州会
32、贵州人中被章士钊称为“西南两大儒”的是谁?
郑珍、莫友芝
33、贵州黎庶昌最早介绍的西方文明着作是?
《西洋杂志》
34、20世纪30年代,最早进入贵州境内的是哪壹支红军?
红七军
35、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是何年何月何日召开的?
1935.1.15—17 36、1934年贺龙率领的红三军转战黔东,召开黔东特区第壹次苏维埃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是在何地? 沿河
37、遵义会议后,被称为毛泽东军事指挥“得意之笔”的战役是?
四渡赤水
38、红军在遵义期间,中央批准成立了中共贵州省工作委员会,书记是?
林青
39、贵州籍革命先驱中,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壹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是谁?
邓恩铭 40、1927年与贺龙壹起参加南昌起义,介绍贺龙入党的周逸群,是贵州哪里人?
铜仁人
41、红军时期参加开辟洪湖革命根据地、鄂豫皖边区、川陕边区的贵州思南人红军将领是谁?
旷继勋 42、1936年2月,红
二、红六军团是在什么地方建立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
贵州大方 43、1934年12月18日,中央红军在进入贵州后,决定放弃向湘西前进,改向贵州黔北进军的政治局会议,是什么会议? 黎平会议44、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开展革命斗争,足迹遍及全省多少个县?
67个
45、贵州现确定为革命老区的有多少个县市区?
33个 46、1945年随毛泽东、周恩来到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的中共代表中的贵州人是谁? 王若飞
47、日本入侵贵州的“黔南事变”,发生在哪壹年?
1944
48、抗日战争期间迁到贵州遵义的大学是?
浙江大学
49、贵州第壹条公路起止地点是?
贵阳到黄果树 50、1915年茅台酒在哪个国际博览会上获奖?
巴拿马万国博览会
51、贵州省会贵阳是什么时间解放的?
1949.11
52、最早通车到贵阳的是哪壹条铁路?
黔桂
53、“贵州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丰富,人民勤劳。只要贵州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加强团结,努力工作,那么,贵州的社会主义建设必将后来居上,大有希望。”这句话是中央哪位领导同志视察贵州时说的?
周恩来
54、“壹定要进壹步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这是胡锦涛总书记视察贵州结束时的讲话,请问这次视察是在什么时候?
2005年2月
55、明代诗人在诗中写到:“梵净实为群龙祖,平地突起凌苍穹。”请问梵净山位于我省哪几个县的交界处? 江口、印江、松桃
56、贵州的河流中长度在10千米以上的有多少条?
984
57、目前,贵州分别有几个生态博物馆、几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几个国家级森林公园?
有4个生态博物馆、1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7个国家级森林公园
58、具有现代化水准的龙洞堡机场,是哪壹年建成的?
1997年
59、贵州恢复、改建和新建的支线机场有哪些?
铜仁大兴、黎平、荔波、兴义、安顺等
60、为推进区域合作,实现省区之间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我省近年新加入的区域合作与发展组织是什么?
“泛珠三角区域(简称9+2)合作与发展论坛”
61、贵州实施“西电东送”工程中,水电开发主要在哪个流域?
乌江
62、贵州通江达海大通道是由哪几条高等级公路组成的?
由遵义到崇溪河(遵崇路)、贵阳到遵义(贵遵路)、贵阳到广西新寨(贵新路)三条高等级公路组成
63、贵州按全国总体部署,构筑“两江”上游生态屏障,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这里所说的“两江”是哪“两江”? 长江、珠江
64、有哪几条铁路干线在贵阳形成“铁十字交叉”?
黔桂、川黔、贵昆、湘黔、株六复线
65、现在又有哪几条铁路在贵州什么地方形成了第二个“铁十字交叉”?
贵昆、内昆、水柏,在六盘水市水城编组站交会
66、贵州现有的高等级公路中,哪壹条是最早建成的?
贵黄
67、我国正在修建壹条经过贵州的南方国道主干线,是从哪里到哪里?
从上海到云南瑞丽
68、我省大力实施科教兴黔和人才强省战略,推进以“两基”攻坚为重点的教育事业发展,所提出的“两基”是指什么?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69、贵州的信息产业发展突飞猛进,其中程控电话、长途传输数字化、移动电话网、互联网等标志通讯现代化,是从哪个年代开始的?
20世纪90年代
70、西部大开发5年多,贵州为“西电东送”作出重要贡献,新增装机容量500多万千瓦,超过以前多少年的装机总量?
50年
71、贵州省少数民族中人口超过百万的有?
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
72、贵州省总面积多少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百分之几?
17万多平方公里,占全国1.8%
73、贵州矿产资源丰富,已查明的超过110多矿种。其中最具优势的有哪三种?
煤、铝矾土、磷
74、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获得我省最高科学技术奖,现在是什么工程的首席科学家?
“嫦娥”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
75、贵州有哪两个城市确定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遵义、镇远
76、贵州省有哪几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遵义会议会址,息烽集中营、王若飞故居
77、请说出3个以上贵州的国家自然保护区?
梵净山、茂兰、草海、赤水桫椤、习水、雷公山、麻阳河
78、请说出5个以上贵州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黄果树、龙宫、红枫湖、织金洞、舞阳河、赤水、马岭河峡谷、荔波樟江、九龙洞、黎平侗乡、斗篷山、九洞天
79、由遵义杂技团、贵州省歌舞团创作演出的大型杂技主题晚会《依依山水情》,入选哪壹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
2002—2003年度
80、贵州省电视剧制作中心创作的电视剧《遵义会议》曾获得国家级什么奖项?
全国“五个壹工程”奖、飞天奖
81、《好花红》是哪个民族的民歌?
布依族
82、《你见过雷公山的山顶吗?》是哪个民族的民歌?
苗族
83、《芦虹高原》(也叫《芦虹高原之歌》)是哪个民族的民歌?
彝族
84、《摘菜调》是哪个民族的民歌?
汉族
85、《蝉歌》是哪个民族的民歌?
侗族
86、着名歌曲《桂花开放幸福来》的编词、编曲是谁?
编词崔永昌、编曲罗宗贤
87、着名歌曲《读书郎》诞生于我省何地? A.贵阳 B.安顺 C.遵义
答案:B
88、芦笙是我省的壹种具有世界影响的民间吹管乐器,除苗族外,侗族用芦笙吗?A、用 B、不用 答:A
89、“八音坐唱”和“小打音乐”是哪个民族的音乐品种?
布依族
90、贵州的主要地方剧种有哪些?请答出其中两种。
贵州花灯剧、黔剧、侗戏、布依戏等
91、由省黔剧团创作的最有代表性的剧目是什么?
《秦娘美》、《奢香夫人》
92、我省创作的歌曲连续五届获全国“五个壹工程”奖,请举出其中三首。
《最亮的星,最好的人》、《高原,我的家》、《种下壹千九百九十九棵团圆树》、《踩鼓》、《苗女绣花》
93、由省花灯团创作的最有代表性的剧目是什么?
《七妹与蛇郎》
94、我省第壹部拍成电影艺术片的民族舞剧叫什么?
《蔓萝花》
95、湘黔铁路修建过程中,产生了壹首广为传唱的群众歌曲,你知道叫什么名字吗?
《铁路修到苗家寨》
96、用贵州民间音乐素材创作了着名交响组曲《黔岭素描》的是我国的哪壹位着名作曲家? A、陈刚 B、朱践耳
答:B
97、“泡木筒”是什么地方、什么民族具有代表性的乐器?
镇宁,仡佬族
98、仡佬族历史上长期遭受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处于不安定的状况,若发现官家或外族来袭,他们便用歌声通知族人。请问:这种歌叫什么?
报信歌
99、薅草锣鼓(又叫打闹)主要在哪些民族中流行?
主要在土家族、仡佬族中流行
100、《浪哨歌》属于哪个民族的歌种?
布依族
第二篇: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环境是相对于自然地理而言,包括疆域、政区、军事、人口、民族、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交通、文化等等。高中人文地理主要研究1:人口(主要是人口增长类型,影响人口变化的因素及人口变化的影响及对策);2:城市(主要是研究的城市的整体布局与规划包括住宅区商业区与工业区等的区域规划):3:交通(常考交通方式及路线的选择重点是公路及铁路路线的选择);4:经济(农业经济占很大的比重,学习重点是全球范围内-但侧重澳大利亚,巴西,美国,印度,日本,俄罗斯,地中海-等五种农业类型特点及其分布和对某一地区农业类型的分析判定,国内农业经济主要研究东北,新疆,西南等几个特色地区。至于商业经济,一般只研究商业网点的选择);5:资源(大致了解中国重要资源大致分布,重点是水,煤,气,油等的开发利用,此处常涉及交通,污染的治理和可持续发展);6:环境(重点是荒漠化,泥土流失,水污染,大气污染的影响与治理);7:文化(简单提一下文化景观及其分类,基本不考);8:旅游(重点是景点的开发与维护,观景技巧及时机,旅游路线等).........高中学的有点遗忘,只能帮到这了
第三篇:人文地理
1.人文地理学:以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以人地关系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地理分布、扩展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地域结构形成的科学。2.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包括三大主题:一是人地关系的传统。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个动态过程,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活动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变化和规律,探讨如何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协调人地关系。二是区域研究的传统。人类活动在地球表面创造了各种人文现象,都是在特定的地域上进行,人文地理学是区域科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布、区域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三是空间分析的传统。人文地理学关注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区位和空间变化,强调地方和空间对过程与现象的重要性,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性,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向。3.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4.世界古代地理学奠基者、近代地理学开山大师:亚历山大·冯·洪堡(德国)和卡尔·李特尔(德国)。我国近代地理学先驱:张相文、竺可桢等。李旭旦首先提出复兴人文地理的口号。德国拉采尔,人文地理学创始人,一方面他为人生地理学或他创名的人类地理学的比较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指导路线;另一方面,他被认为是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的引入者,在其《人类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等著作中,阐述了地理环境对对人类活动、国家等的支配作用,可以说是人文地理学理论体系中完整和系统的早期思想。赫特纳,区域学派代表人物。施吕特尔,景观学派的创始人。杜能创立农业区位论;韦伯创立工业区位论;克里斯泰勒提出城市区位理论—中心地学说;廖什建立市场区位理论。5.文化:人类劳动成果的总和,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结构:①物质文化(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物质性.基础性.时代性)②制度文化(又称社会文化,是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强制性.权威性)③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育化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是人类在改造和创造自然和社会过程的思维活动和精神活动,是文化整体的核心部分。是人类的文化心态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6.人文地理学研究的5大基本主题: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整合和文化景观。7.文化区: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①形式文化区: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区的文化区。(特征:文化特征表现典型的核心区;文化特征相对一致而又逐渐弱化的外围区;边界较为模糊的过渡带。)②功能文化区:某种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的影响,其内部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范围的文化区。(特征:功能中心位置明确,对该区内某种功能起着协调和指导作用,区内的功能联系及边界的界限确切。)功能文化区与形式文化区由于形成机制方面的差异,两者是不相同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则是相互重叠,彼此有高度的一致性。③乡土文化区: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特征:无功能中心,无明确的边界线,存在于人们的思想感情。)8.文化扩散:①扩展扩散: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特点:空间上的连续性,扩散速度不同)【接触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②迁移扩散: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往往由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特点:空间上的不连续,扩散速度快)9文化整合: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这就是该文化系统实现了文化整合。10文化融合:指具有的不同特质的文化通过相互间接触、交流沟通进而相互吸收、渗透,学习融为一体的过程。11人口:指在一定地域内或一个集体内的人的总数。12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有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13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的人口数量。14人口分布: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时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它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15人口密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它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一般被看做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16人口迁移:人们处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叫做人口迁移。18文化(人文)景观: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是文化现象综合体。【分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索尔/苏尔主张已解释文化景观作为人文地理学研究核心。19人文地理学理论的多元性:区位论、行为论、文化景观论、人地关系论,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论、生态论、环境感知论、文化决定论、和谐论。20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过程选择课题 → 制定研究计划 → 资料收集和整理 → 实地考察 → 分析研究 → 成果总结。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经验主义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本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方法论。21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阶段,地区)。(1)高,极高,极低,高位静止阶段,原始部落(2)高高低,早期扩张阶段,少量名族(3)高低高,后期扩张阶段,印度(中国大部分)、大部分非洲(4)低低低,低位静止阶段,美、日(5)极低低极低,(负增长)减退阶段,西、北欧、俄罗斯。22 人口转变: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人口转变理论【兰迪的“三个序列”(基础)①(原始阶段)极高的出生率、极高的死亡率、极低自然增长率②(过渡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③(现代阶段)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诺特斯坦“人口转变”(完善)把兰迪的“第三序列”又分为“三个阶段”。①人口高增长②人口的过渡增长阶段③人口低增长阶段。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式:①高位静止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人口增长处于静止;②早期扩张阶段:死亡率先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逐渐加速;③后期扩张阶段:死亡率继续下降,出生率下降,人口扩张到最快后减速④低位静止阶段:死亡率和出生率降至最低并平衡,人口增长处于新静止⑤减退阶段:出生率继续下降并低于死亡率,人口呈现负增长。人口转变模式旨在揭示不同类型的国家或地区人口转变过程与经济再生产类型之间的相关规律。23工业革命后人口死亡率下降的原因:1)经济快速发展,农业进步与工业化促使社会物质财富迅速增长2)工作条件改善3)公共卫生、个人卫生、医疗进步4)社会改良、进步。对人的关怀、对生命的重视。工业革命前期(18c中后期——19c中期)人口出生率增加的原因:1)经济水平提升,物质条件满足,早婚人数增加2)劳动门槛很低,童工现象增加工业革命中期,人口出生率缓慢下降到大幅下降的原因:1)死亡率的下降导致出生率的下降2)抚养孩子的成本提高3)城市化的发展,观念变化。工业化发展依靠的变化:人力—资源—资金—技术—信息24世界上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欧洲;北美洲东部(特别是美国东北部)。25.拉文斯坦提出了七条迁移法则:①大部分的移民只是短距离的迁移,长距离的移民一般倾向于迁移到大的工商业中心。大都市的人口增长主要是人口迁移(人口机械增长)的结果,相对而言,人口的自然增长不大重要。②乡村人口向城市或其它地区的迁移具有阶段性。移民有从乡村到集镇,从集镇到小城市,从小城市向大城市的迁移倾向。即“工商业中心(城市)吸引周围乡镇的居民迁入,因此而留下的空缺则由更远处乡村居民所填补,如此反复逐步影响到遥远的村落”。③两地间的净迁移量在总迁移量中所占比重不大。从源地向目的地的任何迁移都会有一个从目的地“返回”源地的补偿流。④乡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更富迁移性。⑤短距离的迁移以女性居多,在较富冒险性且距离遥远的迁移中男性居多。⑥大部分移民是年轻人,由祖国携家带眷全家移出是很少见的。⑦迁移的主要方向是从农业地区迁移至工商业中心,迁移的主要动机以经济为主。26人口迁移的机制:(内力:经济因素;外力:环境、军事、政治、宗教等)1)主要原因是经济方面,即寻找可以改善物质条件的机会,挣更多的钱。2)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也是造成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如1947年印巴分治使1500万穆斯林从印度迁往巴基斯坦,因为印度信奉印度教,巴基斯坦信奉伊斯兰教。3)生态环境的变化也会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流动。在历史上各个时期,世界各地都出现过因洪涝、地震、火山等环境灾变引起大规模移民的现象。27人口过亿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印尼、巴西、俄罗斯、巴基斯坦、日本、孟加拉、尼日利亚、墨西哥28人种即人类的种族: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划分种族的标志:毛发、肤色、身高、头颅形状、鼻形、血型、指纹等。世界种族划分:黄色种族群、白色种族群、黑色种族群(必要时加上棕色种族群)。地理人种:亚洲地理人种(蒙古地理人种)、欧洲地理人种(高加索地理人种)、非洲地理人种(尼格罗地理人种)、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种(南北美洲的土著)、印度地理人种(居住在印度次大陆的人群)、澳大利亚地理人种。29 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群共同体,是人们最主要的社会划分形式之一,是一种文化现象,属于历史学、社会学范
畴。民族的特征:共同语言种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30 民俗:即民族的风俗习惯,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家庭婚姻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传统,是各族人民历代相沿积久而形成的风尚、习俗。民俗的特点:内涵特征:民族性、地方性、集团性、约束性;外延特征:传承性、变异性。31 传统农业(生计农业)的基本特征:①是一种生计农业,产品剩余量不大,依靠体力、畜力、简单器械、传统经验等进行生产②生产水平低,剩余少,积累慢③农业人口比量大,农业社会发展慢。32 现代农业包括种植园,谷物农业,牲畜育肥农业,乳品业,市场园艺农业和大牧场六种。(商品农业)基本特征:①产品是提供给非农业人口消费的②多依靠机械和现代科技成果,农业人口比重低③大量使用机械、化肥、高产种子④农场规模大⑤与其它农业企业形成联合体、农业社会化程度高“农工商一体化”。33主要粮食作物:小麦(首要地位):分布于27~57°N和25~40°S之间。①俄罗斯温带草原区的黑土带②美国和加拿大中部的小麦带③澳大利亚、印度的亚热带与热带草原区④中国的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水稻:温度较高水分充足的亚热带地区。玉米(玉米王国-美):北美和欧洲。棉花的分布:亚热带作物,生长于20°~40°N地区。①亚洲中部、东部、东南部②美国南部。糖类作物分布:①甘蔗: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需要高温环境。主要分布在35°N~35°S之间。甘蔗大国有:巴西、印度、中国、泰国等。②甜菜:适合温凉的气候,以中温带地区种植最广泛。主要分布在:40°~60°N之间的广大温带地区。主要集中在欧洲。饮料作物分布:目前世界上三大饮料主要是茶、可可、咖啡。①茶:亚热带常绿植物,分布比较广。在42°N以南至33°S以北。印度是世界上生产茶最多的国家。②可可:典型的热带经济作物。主要产于非洲;③咖啡(咖啡王国-巴西):主要产于拉丁美洲。哥伦比亚位居第二,以优质软咖啡闻名于世。34影响生产布局的区位因素:(三个)运费、工资、集聚。(或者五个:原料、燃料费用,劳动力成本、运费以及集聚等)。35当前全球经济空间格局基本特点:①需求不旺: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工业发展速度有所下降,其主要原因是世界消费水平高的发达国家需求不旺,这些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有的甚至零增长或负增长,从而影响需求的提高;另外,需求不旺,生产也就不会上升,从而影响工资总量的增长与消费的提高。此外,技术的提高也会导致某些产品的需求下降。②生产能力过剩:工业化国家与地区越来越多,其生产能力也越来越大,而且生产者都希望自己的产品占据更大市场,获得更多利润,竞争的结果,使生产能力过剩,产品难以销售,最终必然会导致部分企业停产、破产。③发达国家遇到的问题:市场有限,竞争激烈;组成经济集团,加强竞争。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先进,资金充足,管理经验丰富,生产能力强大,可是市场有限,遇到市场激烈的竞争,为了推销其产品、占领更大市场,往往一些国家组成一个经济集团,彼此减少或取消贸易的障碍,增加彼此的供需,使商品、资金、劳动力在范围内自由流动,形成强大经济集体,不仅促进自身繁荣,而且加强与对手的竞争。④发展中国家遇到的问题:发展中国家的优势往往在于资源与劳动力,而短于机器、资金、技术、基础设施与管理经验。利用资源与劳动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36当代世界经济格局主基本特点:①美国保持其领先地位.美国是超级经济强国。二战后,美国GDP总值占世界GDP总量曾经超过50%。目前始终保持在20-30%的水平。2007年美国GDP总量13.79万亿美元,占全球GDP总量的25.8%。A.领先的科技水平。B.优越的产业结构:服务业在美国GDP中所占的比重约75%,从业人员的比重80%左右。C.两次世界大战中受益一战使美国变为资本输出国,债权国,掌握了世界黄金储存量的1/2。二战使美国确立了世界经济霸主地位。D.在经济全球化中获得巨大利益:美国海外投资在全球名列第一。2007年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居世界第一。E.美国政府创造了一套在现代市场经济政府对经济进行调控的模式:通过法律提高市场竞争程度,保护竞争,健全市场制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谋求社会公正与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美国将努力维持其世界经济霸主地位。②欧盟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作用呈现上升趋势.③日本、东亚经济合作加强.东亚合作形式包括:A.“10+3”,即东盟与中、日、韩的对话与合作;B.“10”,即东盟自身的发展与合作;C.“10+1”,即东盟分别与中、日、韩之间的对话与合作;D.“3”,即中日韩之间的对话与合作。④多极化的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形成过程中,由其它力量影响。37 聚落: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不仅是房屋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地直接相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可分为城市和乡村两部分。38.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39.城市地域结构发展动力:集聚力和离散力。集聚力主要是向心力,驱使居民和某些部门向市中心集聚(①城市中心提供了多而方便的服务和设施,首先是交通方便,位置好,会吸引城市内各方向的顾客。商业区位最好。市中心商业较发达,会吸收其他服务部门。中心区位的集聚力,推动人、物、服务向中心集聚。②市中心具有社会条件方面的优势。主要是知名度导致人们的心理作用);离散力则是向相反方向,驱使其转向郊区(①经济条件。原来城市中心商业区由于周围原高级住宅区富有阶级转向郊区,经济效益下降。由集聚力带来高地价、高工资、高消费,中心地区高成本与负担,企业选择搬迁。一些在中心区的服务业随富有阶级转向郊区,形成城市分散化过程(或郊区化过程)。②社会条件方面。由于分散化过程,市中心开始衰落,富有阶级空出的居住区被低收入者所填补。城市中心声望下降,郊区高质量住宅区声望提高,增强吸引力,加速城市的分散化过程)40分析村落的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一般类型的乡村1)密集型农村聚落(不规则密集型村落):村落格局大而紧凑,各户住房排列杂乱无章毫无条理,村中道路弯弯曲曲,发展缺乏指导,大方块形团聚状。2)分散型农村聚落:地形条件不好的地方,如山区,相对集中,特殊出现独家村,形成排列松散的不规则村落。分布于特殊的生产地区,最典型是水稻种植区的村落,若干农家住在地势较高之处。西方殖民地区孤立的家庭农场。政府调整地块、合并土地使村落趋于分散。3)半集聚型农村聚落:最典型的是山区小村,各家排列不太靠近、村落小。法国式村落(类似街道式村落),村落沿着一条交通线排列,每户彼此保持距离,相互不联结,长条式松散村落。活动型村落:出现在草原半干旱地区、牧区、少数山区。牧区房屋为帐篷式,可拆迁。少数以农、猎为主要经济活动的山区,住房多为茅草棚,极易搭建。上述两种村落规模很小,甚至单户成村。特殊类型:1).美国单户型:非自然形成,单户构成一个聚落,出现分散型单户型聚落形态,有完善的设施。聚落出现社会基础是土地私有制。2)集体农场型:非自然形成,建立聚落时做了规划,各种设施齐全,俨然一个小集镇。3)经营性农场:非自然形成,生活服务设施较差,农场的经营性较强,居民的社会组织程度较低。41阐述城市体系的概念及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城市体系的概念: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城市结合为固定关系和作用的有机整体。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1).等级规模法则—奥尔巴哈-济普夫法则2)首位城市法则42语言:是指用习惯的记号、姿势、符号,特别是音节分明的口头声音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是人类思维的物质外壳。43语言的传播和扩散过程具有以下几个特性:1)外延性和连续性2)距离衰减性3)层序性和阶层性4)复合性5)竞争性和同化性6)演化性。43语言的传播和环境1)自然因素的影响2)社会人文因素影响(行政区划、经济条件、人口迁移)。44语言扩散及其结果1)新来语言取代当地的语言2)新来移民接受当地的语言3)新来移民带来的语言先存在,后影响下降或消失4)新来移民仍维持自身语言,成为特殊的语言岛5)新来的移民到新地后最终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形成新的语言6)多语言国家出现。45宗教:宗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它的最大特点是相信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一个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这个力量主宰着自然和人类社会。46 语言的本质属性:①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体现社会性;②语言是人类的一种交际工具,体现交际性;③语言是人类的一种思维工具,体现工具性。④语言是符号系统。英语是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汉语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47语言的传播的影响要素:自然因素的影响:表现为在自然地理条件良好通达性强的地理区域语言扩散传播状况好,在自然条件差通达性弱的地理区域语言扩散传播状况差;社会人文因素的影响:①行政区划的影响,②经济条件的影响③人口迁移的影响。48导致宗教传播的因素:移民、传抪(交流和传教、有组织的传教)、领土竞争和宗教在空间的相互影响(和平共处、竞争、排斥)49宗教与政治:政治组织和政治势力是影响文化现象空间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政治势力的扩张与衰退往往决定着文化地理界限的进退,在各类文化现象中,宗教对于政治的依附程度更高,受政治影响造成的空间变化特征也更明显。宗教与政治的关系大体有以下几种类型:(1)神权政治。在神权政治中,宗教组织是政府统治和施加政治力量的工具。(2)政府与宗教。宗教组织有时给政府提供仪式服务,是精神统治的工具,反过来又受到政府的保护。(3)民族与宗教。宗教与民族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常常影响着一个民族在政治归属上的合与分,进而改变政治地理的格局。50 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信徒众多)遍及欧洲、美洲、亚洲北部大部分、南非、澳洲等地。,伊斯兰教(扩展迅速
最快)分布亚非欧美洲,佛教(最早出现)分布东亚及东南亚。中国本土宗教:道教51.旅游业:客源地和目的地通过旅游行为主体产生空间相互作用的纽带,反映了一种特殊的区域关系。旅游构成要素: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产品)、旅游媒介(旅游业和贯穿其中的旅游活动)。客源地和目的地的关系:1.同为客源地和目的地:发达国家;2.客源地和目的地相对应:西欧——地中海、北美——加勒比海、东北亚——东南亚;3.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分散与集中。52.旅游与环境的关系:①独立关系。各自发展,没有接触和干扰。一般不会持续太长时间。②冲突关系。冲突关系会刺激和促进旅游目的地采取措施。③旅游与环境的共生关系:a.工业和贸易的发展激发对于公园和野外空间的需求。b.利用自然资源的原则是最大的利用程度和可能造成的最小的环境退化。c.旅游观光极大地依赖于自然环境的质量。d.保持人与环境协调对人类的进步发展非常重要。e.自然环境、人类遗址、历史遗迹的保护使旅游业得到了经济效益。53 政治地理单元: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由具体政治组织或集团支配,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称为政治地理单元或政治区、政治空间组织。政治地理结构:①政治空间结构:是政治地理单元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地理基础,由政治地理单元中包括领土范围、边界、位置、形状和具有支配地位的中心性区域等空间要素组成;②政治实力结构:是由诸如领土、自然条件、人口、军事、经济、科技、国民士气、政府能力等实力要素组成。是政治地理单元中相对活跃的因素。54国家:是一个具有保持内部稳定、不受外来控制和侵入能力的独立主权政府领导下,占有一定领土的、有组织的政治地理单元。55领土:是国家最基本的政治地理结构,是一国活动,尤其是一国权力所依赖的最稳定的结构性因素。形状有坚实型,延伸型,狭长型,分离型,穿孔型,飞地型。形状的意义:具有重要的政治地理意义,坚实型国家便于管理和控制;延伸型国家延伸部分一般难于管理和控制;狭长型及分离型国家多因联系不便而使国家管理及防务较为困难;穿孔型及飞地型国家也因两国关系容易产生摩擦而给国家外交造成麻烦。56国家权力:是指一国为生存和发展而拥有的力量以及有效使用它的能力,又称综合国力或国力或国家实力。57影响国家权力的因素:1)领土空间: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位置是一国战略地位和安全战略的基本前提,交通地理位置也是国家权力的重要地理因素,由国家间陆地接壤决定的国防地理位置对一国安全的影响更为直接。领土面积:领土规模本身就是国家权力的组成要素,领土规模往往决定着国家权力的其他影响要素。2)自然资源:是相对稳定的国家权力因素,一国能掌握和控制的资源数量,成为衡量 其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3)人口规模:人口是创造国家权力的物质工具,是保证国家权力的能动要素。人口数量的多少决定着一国在世界的权力地位。人口规模与人口素质、资源数量、经济技术水平及政府能力等因素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对国家权力的作用。
4)经济水平:国家权力最重要组成要素,是国家权力的标志。经济水平是一国建设现代化国防及进行现代化战争的根本保证。战争对武器装备的消耗和对社会财富的破坏,决定了胜利往往属于最后仍有财源的一方。5)军事力量:是国家实力要素中最具强制性的。6)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对国家实力其他因素的决定性影响使其成为国家实力发展的驱动器,科学技术是国家实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7)国民士气:最不稳定、最难以捉摸,国民士气的权力意义表现在以公众舆论的形式为政府的质量提供了一个无形因素,以“全民皆兵”或军队士气的形式决定着武装力量作战的效能。
8)政府的质量:是构成国家权力的所有要素中最重要的。主要包括政治性质,政府的法制化、民主化程度,政府的机构和效能,政府的组织协调和控制能力几个方面。58国家的基本特征(四要素):①拥有确定的领土;②具有一定数量定居人口;③拥有被其国民需要和承认,行使诸如国家、外交职能的政府;④拥有主权。国家权力要素:领土空间、自然资源、人口规模、经济水平、军事力量、科学技术、国民士气、政府的质量。59 综合国力构成(“综合三元要素”国力学派):1.国际贡献能力的构成要素:①基础实力:经济实力、金融实力、科技实力;②政策能力:财政实力、对外活动的积极性、在国际社会中的活动能力。2.生存能力的构成要素:地理、人口、资源、经济实力、防卫实力、国民意志、友好同盟关系。3.强制能力的构成要素:军事实力、战略物质和技术、经济实力、外交能力。60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特征:1)以实力为基础的国家利益是全球政治格局形成演化的根本动因2)国际关系核心行为决定着全球政治格局运作的性质61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主要学说1)马汉大的“海权论“(意大利杜黑的“空权论”)2)麦金德的“心脏地带“学说3)斯皮克曼的“陆缘“学说4)柯恩的“多极世界“模型5)布热津斯基的跨欧亚安全体系。61 环境知觉:人们在境外观感觉的基础上对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和综合解释的过程。地理物象:是指地理环境地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映象或称心象)。特点:①地理物象呈距离衰减的规律性;②地理物象具有动态性。行为空间:是指人们活动的地域界限,包括直接和间接活动空间范围。心理图谱:人们的大脑通过环境信息剌激而幻想出的心理图片或通过大脑回忆出的地理事物图象。62人文地理学(当前人类)面临三个最重要的问题:①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包括人口的迅速增长及其引发的问题,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②世界政治多极化与经济一体化,包括政治地理新现实,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合与分,合与分的政治格局中的人地关系;③全球化与本土化,包括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本土化,地理环境、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63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的社会背景:①人口的迅速增长对资源的压力:土地资源退化、水资源短缺、生物资源破坏严重、矿产资源的消耗剧增。②人口的迅速增长引起的环境问题:大城市的空气污染严重,造成污染酸雨现象;沙尘暴天气;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臭氧层遭破坏;水体污染加剧。人口的迅速增长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64可持续发展核心思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可持续发展内涵:①可持续发展突出强调的是发展②可持续发展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互为因果;③在环境保护方面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④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⑤加快环境保护新技术的研制和普及并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第四篇:人文地理
名词解释
1、人地关系:指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的传统研究内容,要求我们在人地关系中认识人地系统,探讨如何适应和改造地理环境,科学地协调人地关系。
2、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是以研究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为核心,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的分布演变和传播及其空间结构的形成过程、特点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3、土地适宜性:指一定地段的土地对特定的、持续的用途的适宜程度。
4、城市化: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域聚集和乡村地域转为城市地域的过程,这一过程使城市数量增多,每个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在区域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
5、村落:村落是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是相对于城市(或城镇)的一种聚集类型。与城市相比较,村落具有人口、建筑密度低,基础设施落后,服务职能水平低,人口构成以农业人口为主的特征。在我国,村落地域是指建制镇以下的地域,村落由村庄(中心村、基层村)和集镇构成。
6、知识经济: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以自给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生产分配和消耗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
7、文化景观(人文景观):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8、城市职能: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所承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作用,城市职能类型是强调从城市与区域关系的角度来划分城市类型方法。一方面,城市从周围区域得到能源、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和生活要素;另一方面,城市向周围区域提供商品和服务,带动区域的发展。
9、物质文化:指满足人类物质需要的那部分文化产物,包括人们创造的各种物质和精神产品。它是人类生活和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利用自然物质加工而成的人为创造物,物质文化体现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反应劳动工具盒劳动者的工艺技术相结合的程度。
10、行为文化(社会文化):是人类处理个体和他人、个体和群体之关系的文化产物,它包括人际关系和规范化了的社会制度。
11、精神文化:是人类的文化心态及其在观念形态上的反应,它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和观念指导下的行为规范等。
12、文化整合:指文化系统内各种文化因素、文化丛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填空题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1)实地调
查(2)比较与分类(3)类比、归纳与演绎(4)分析与综合(5)应用“老三论”和“新三论”
2、农业经济活动的特点:(1)强烈的地
域性(2)明显的阶段性
3、工业经济活动的特点:(1)无明显的季节性(2)专业化与协作化(3)技术性强,精密程度高(4)分布集中
4、聚落的类型:城市、村落
5、城市空间扩散的类型:传染扩散、等
级扩散、新区位扩散
6、工业经济分为哪些类型?
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基本密集型、知识(技术)密集型四类
7、全球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中心城市化阶段、郊区城市化阶段、逆城市化阶段、再城市化阶段
8、村落的布局类型
主轴型村落、子母型村落、串珠型村落、均衡型村落、星点型村落
9、文化的组成部分
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社会文化)
三、简答题
1、分析与综合的具体使用的方法
(1)因果分析法,寻求人文现象间因果关系是否成立
(2)综合分析法,全面分析和主导因素相结合是分析的基本形式
(3)区域分析法,通过区域划分揭示人文现象的分布特征,不同区域对比认识区域特征
(4)地理统计法,分析各种统计数据所反映的人文地理意义
(5)历史地理法,采用历史学的分析方法,以认识人文现象的继承性、演变性和序列性(6)技术经济论证法,采用经济学的分析法,根据技术的可能性和生产要求,提出几种布局方案,根据一定的经济指标,选择其中相对优秀的方案
(7)计量地理法,采用此法使复杂的地理资料改变为适当的符号和数字
(8)行为地理法采用此法,把人的心理因素引入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中,探索人文现象的影响
(9)遥感判读法,利用遥感技术提供的卫星图像对判读资料进行分析
2、“新三论”包括的内容
(1)突变论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研究诸如灾害、政治和经济等突变现象对突发事象的预测
(2)协同论用于研究有序系统的形成,如建立良性生态农业系统、环境保护中的生态平衡系统等
(3)耗散结构理论,特别适用于研究动态的人地系统的演化问题
3、人地系统中的“地”有什么属性?(1)数量上的有限性(2)地域上的差异性(3)制约性和可变性(4)有限的稳定性(5)层次性和复杂性(6)整体性
4、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征
(1)地域性---地理学科的灵魂,地表人文现象的分布和变化受环境影响,表现出具有
一定的地域范围、一定的空间规模及其影响的区域。离开地域性就失去了地理性,离开了地域差异性和相似性的研究,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也就失去了意义
(2)社会性---由学科研究对象所决定,人文现象主要受人文环境的影响,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社会性很强的地理学科,是以人和社会现象为其研究对象的(3)综合性---由学科属性所决定,人文地理学科属于交叉学科多门学科相互联系、渗透的特点反映了本学科的综合性,随着学科发展,学科综合性特点将会不断深化d.复杂性---学科体系构建的基本特征,随着社会发展,人文现象日益复杂多样,人类活动也不断变化,复杂多样、不断变化的人文现象的发展使得学科具有复杂性
5、城市职能分类与方法有哪些?
根据城市职能相似性差异依据一定的分类原则指标体系对城市进行分类,方法有:(1)一般描述分类方法(2)统计描述分类方法(3)统计分析分类方法(4)城市经济基础分类方法(5)多变量分类方法
6、城市与区域一体化发展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1)城市与区域的空间一体化(2)城市与区域产业一体化
(3)城市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体化(4)城市与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5)建立低碳城镇
第五篇:人文地理调查报告
九江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农民的市民化是当前政府部门和学术界都非常关注的焦点与热点议题,也是21世纪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之一。从目前我国城市农民市民化的对象来看,有两类群体逐步被纳入到了政府的视野之中:一是城市郊区的失地农民,二是长期移居在城市的农民工群体。这两类群体都是改革开放和城市扩张的产物,也是城市未来发展不得不面对的新社会群体。因而本次对九江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调查,具有贴合时政的重要意义。本次调查对62名居住在九江市的农业转移人口进行访谈,主要从农民市民化的动力机制、途径、限制因素,农民对城市生活的满意度以及城市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展开调查。
1.调查时间:2013年7月8日 2.调查地点:九江市区 3.调查人:第一小组:
第二小组: 第三小组: 第四小组: 第五小组: 第六小组:
4.调查方式:分小组进行访谈
5.调查内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动力、途径、限制因素,不同年龄人群(青壮年和老年)对城市生产生活的满意度及存在问题。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动力
经过此次访谈,整理结果后发现,九江市的农民市民化人口主要来自周边县乡村的农民,还有部分外省市人口。他们在九江定居至少2年以上,现在他们在九江主要从事的工作:长期移居的农民工群体——从事相关城市建设工作;企业
职工;私营小店老板;事业单位职工等等。同时对他们转移到九江市的动因进行总结分析,整理归纳得出如图1所示的原因:
252015105040.00%35.00%30.00%20.00%15.00%10.00%5.00%0.00%高用量往导资征质向引灾害工被育活策多地教生政位宅高市原住地岗地更业农求就追对城避百分比系列1系列225.00%人数
图1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动力因素
本次调查,把促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动力因素分为两大类:主动动力因素和被动动力因素。
被动动力因子:①伴随着城市化发展,城市空间的横向扩张,越来越多的农村逐步变为城市,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农村用地转为城市用地,农民的耕地、房屋用地转变成城市建设或者工业建设用地,因而促使大量农民被动的向城市转移;②在此次随机调查访谈中发现,有个别受访者是因为洪水、干旱、土地污染等环境原因导致农民失去土地,被迫转移到城市转变为城市农民工。
主动动力因子:①城市是一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便利的交通、优越的教育资源、更多更优的的就业岗位和较高的工资水平极具吸引力,城市对周边地区的极化作用,利用强烈的凝聚力把周边的农民纳入到城市人口范围中。总体来说,这些农村不具备的优越条件,使得农民为了追求更高生活平台,主动向农村转移,这样就形成了城市的拉力;②政府政策具有行为的导向作用,特别是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农民有序的向城市转移,具有重要作用。譬如政府对农民工权益保障的逐步完善,保障城市农民工群体在城市生活的质量和水平,都对农民市民化有重要意义。特别是近年来政府着力解决农民工工资安全保障、农民工
子女城市教育、农民工户籍等问题,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在城市谋生活;③城市的经济稳步发展,即经济因素,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工资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主要动力。
(二)农业转移人口实现市民化途径
在了解了促使农民市民化的动力机制后,我们进一步对其转移途径进行了调查,经过信息整理,我们整理出了以下几种途径,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途径
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动力相一致,农业转移人口实现市民化途径主要是就业与工作分配,占所调查对象的38.71%。其次为买/长期租房定居,联姻或随迁也占一定比例。其他途径有升学、参军。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不同年龄及性别的转移途径有些许差别,男性其主要转移途径是:在城市到找稳定工作或创业,租房住,然后结婚买房,实现市民化。女性其转移途径有两种,一是通过与原本城市市民结婚转变成市民,二是与上男性的途径一致。同时青年人和老年人的途径也存在差别在调查的老年中,有比例较大的一部份是追随城市子女生活而在近年定居于城市的,另一部份则是通过早年城市就业/创业定居于城市。青年人中相对大部分的是通过在城市找工作、参军升学等转移到城市。青年人转移的动因主要是为了实现个人的提升,考大学或者参军改变原本的生活状态,追求更好的生活水平,从而转移到城市。
以上的转移路径中,不仅道路狭窄, 而且竞争异常激烈, 一般的农民实际上是很难走通。因此,在传统的户籍管理制度下, 除了极少部分农民能够转变为市
民,其他大部分都是属于“城市农民”。
(三)农业人口转移城市的困难因素
此次调查,我们重点还关注了农民转移到城市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阻力因素,经过整合分析,我们发现以下如表1所示是阻碍农民实现转移的因素:
表1 农业人口转移城市所遇困难因素
户籍问题 房价高,消费高 起步难,社会认可率低 无困难 总计
频数 26 17 14 5 62
频率 41.9 27.4 22.6 8.1 100 在转移过程中,势必遇到各种阻力,尤其是在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期,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全面,各种政策措施执行不到位等等,诸多因素导致农民在转移过程中遇到阻碍。经过此次调查,在限制农业转移人口实现市民化的因素中,41.7%的人遇到的是户籍问题。有受访者表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户口办理难,需要花钱买”。同时,城市高消费水平及高物价,尤其是高房价,以及城市工作生活起步难,社会认可率低都阻碍了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
(四)转移后回农村意愿
在受访者中,我们针对转移人群回乡的意愿进行调查,其中大多数人表示没有回农村生产生活的意愿,而愿意回到农村中的人数也占有一定比例,部分受访者表示虽然有回到农村的意愿,但由于家庭、事业、教育等方面都已融入城市,而在农村已无土地等原因而无法回到农村。特别是对那些长期居住于城市的农民工进行深入的访谈,我们发现他们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层,生活没有保障,但是他们大部分还是愿意留在城市继续生活,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别,农村落后的经济和生存环境。相较城市而言,他们在农村的生活更加困难,所以他们仍然选择留在城市。
而另一部也许会返回农村的农民,则表示城市生活压力太大,消费水平各方面的难以维济,所以他们选择在城市工作一定时间,积累到一定的积蓄后,返回农村生活。
图3 转移人口返回农村意愿
三、农业转移人口对城市生产生活的满意度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也出现一些问题,影响到农业转移人口对城市生产生活的满意度。
1614121086420满意一般不满意
图4 转移人口对城市生活的满意度
青壮年老年总体看来,农业转移人口对城市生活满意度处于中上水平,受访者中感觉“一般”和“满意”的人占大多数。相比青壮年大多数对城市生活满意的一般,大多数老年人对城市生活感到满意,这与青壮年和老年的的生活阅历和个人诉求不同有关。通过对访谈记录的整理,归纳出城市中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对城市生活满意度的因素。
1、收入不及物价上涨速度:调查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受访者表示,所在城市收入水平较低,但物价水平较高,虽然城市收入水平较之过去与农村都有所提高,但增长速度远不及物价上涨速度。其中一个表现是城市中的高房价,这成为了农业转移人口在适应城市生产生活过程中的一大压力。
2、交通拥挤,规划欠合理:城市人口集聚,尤其是私家汽车的普及,形成城市交通压力,造成交通拥挤堵塞。而红绿灯时间与数量上的设计不合理、交警缺乏、停车场不足都加剧了这一问题。
3、社会保障不全面广泛,教育费用高:大部分农业转移人口尤其是青壮年都提到了老人看病、社保、子女上学等问题,表现为农村转移人口农业人口医疗、教育费用都高于城市人口,以及缺乏对这一群体的低保等社会保障。这都给这部分人带来了经济上的压力。
4、环境卫生质量有待提高: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体污染,都影响了农业转移人口对城市的满意度。其中卫生问题,如垃圾随意堆放也较为普遍。
5、社会歧视,沟通困难:这一问题在青壮年群体中较为突出。工作上,城市人对于农村人存在歧视与戒备心理,不利于其事业发展;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沟通困难,人际关系不和谐。
四、转移后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人口转移后在农村存在的问题。
1、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向城镇转移,导致农村劳动力急剧减少。剩下的劳动力大多是老弱妇童,像有疾病、文化素质低和其它有劳动能力缺陷的人等。不利于农村经济建设。导致因地荒芜,无人耕种,粮食生产产量不稳定,目前在农村据初步估计,除退耕还林还草的土地外,大约摞荒的耕地在10—15%,做“应付田”在30—40%以上。农业新技术推广步缓慢,使粮食产量整体呈下滑趋势。
2、不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现代农业步伐缓慢。涌向城镇的劳动力,大多是青壮年,有文化,有一定的劳动生产技能,有经营管理能力和有经济头脑的人。而在农村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正需要像上述外出涌向城镇的人,致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快、现代化水平低、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开发步伐就更缓慢。
3、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宏伟蓝图的实现。要建设“生产
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一大批有文化、懂技能、有知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而则这些新农民却向城镇转移了,从而延缓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二)农业人口转移后在城镇的主要问题
1、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向城镇转移,增加了城市本已处于“饱和状态”的就业压力,就业、再就业矛盾越来越尖锐,问题越来越突出。据估计,每年毕业的应届博士生、硕士生、大、中专学生、高职和技校学生有2000万以上,加之全国累计失业人员达数千万人。就业压力越大,这样“僧多粥少”的现实问题不可能在近期内解决。
2、不利于建设现代文明新型环保城市。现代的新型城市大多是卫生城市和山水园林城市、人居环境范例城市等,这都要求环境优雅,生态文明,不出现乱张贴、乱倾倒生活垃圾和不随地吐痰现象等。而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大多没有经过正规培训和争做“文明市民”的熏陶,带有农村的不讲文明举止,不讲卫生、不讲“形象设计”,给国际大都市、现代化城市、新型城镇的文明、生态秩序井然、规范整洁不产生出和谐和共振现象。
3、不利于维护好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进城中的农民文化素质与城里人相比,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法规知识少,法律意识淡薄,不知道什么是守法,什么是违法,有的无事可做,无岗可争,就去参与赌博、寻畔滋事、打架斗殴、形成什么“帮派”甚至参与到黑社会中去,有的卖淫嫖娼、拐卖妇女儿童、盗窃、抢劫、行骗等,有的进城农村劳动力已成为一个城市的不安定的因素之一。
4、社会保障压力增大。如住房、医疗卫生、上学、餐饮、日常工作品的供给等矛盾突出,给本已“饱和”的城市增大了容量,处于临界状态,还随时可能引发“爆炸”。
五、对城市管理者的建议
针对相关以上调查总结农业转移人口所引发的问题特别提出几点相关对策,使得在转移过程减少阻力。
1、政府必须抓住改革机遇,努力搞好经济,改善市民生活,加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加强环境建设;切切实实解决百姓切身关心的住房问题、看病问题以及孩子上学入托问题、就业问题等政府应该积极为农民市民化提供城市居民所拥有的相同的各种社会权利, 包括居住权、受教育
权、社会保障权等市 民的基本权利;下定决心,明确目标,落实规划,抓住机遇,加大力度,群策群力,促进经济发展,城市建设。
2、从社会的角度来看, 城市社会应该为农民市民化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接纳环境, 主动与新市民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帮助其尽早完成向新角色的转变;从农民自身来看, 户籍的转变只是是市民化的 开始, 而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社会角色等方面自觉完成从农民到市民的再社会化过程才是新生活的关键。
3、加强人口流动的管理,合理引导人口迁移。面对迁移人口的增加和人口流动加快的大趋势,政府必须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制度创新,消除人口迁移中的不合理因素,使人口合理、有序地流动。
4、完善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走小城镇化发展道路。通过研究发现,农民愿意迁移一方面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收入,改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是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和更好的生存环境,因此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吸引他们从农村迁移出去的主要因素之一。使得小城镇成为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主要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