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母亲》导学案及答案
市二中“1+3”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 课题:《我的母亲》第一课时 教师:主备教师: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
2、熟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认识这位母亲,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自主学习: 有关作者:
胡适,1891~1962,原名胡嗣糜,字,近代史上名符其实的风云人物,中国新诗的开山鼻祖,他自己戏称为“”。做为中国第一个用白话写诗出集的诗人,胡适的诗清新、流畅,颇具大家风范。主要作品有。
胡适,民国前二十一年出生于上海,二十岁赴美留学,后来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民国六年返国,任北京大学教授。抗战期间,曾出任驻美大使,胜利之后为大学校长。旅美期间,先后任教于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民国四十七年回台主持中央研究院,任院长职。民国五十一年逝世于南港任所,享年七十一岁。
2、为加点字注音
眼翳责罚广漠管束宽恕文绉绉嬉戏绰号吹笙摹画抽屉舔去庶祖母侮辱佃户 3.从备选的词语中选择恰当的一项填入横线上。(1):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2):广大空旷。(3):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热的样子。(4):容忍谦让的限度。(5):言语举动带有轻佻和玩弄的意味。【备选词语】
面红耳热轻薄文绉绉气量广漠 合作探究
阅读全文,完成下列问题。
(1)请在文中找出描写母亲的段落。描写母亲的段落是第至第段。
(2)除了写母亲外,课文的其余部分还提及到了作者的(时期)生活和母亲对“我”的深远影响。
(3)按下列提示,把课文分成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 至第 段)回忆作者的童年,为写母亲做铺垫。第二部分:(第 至第 12
段)写。第三部分:(第 至第 段)写。达标测评: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厌恶(wù)管束(sù)
广漠(mò)
质问(zhì)
B.责罚(zé)
眼翳(yì)
调度(tiáo)
轻薄(bó)
C.庶祖母(zhé)
嬉戏(xī)
抽屉(tì)
野蛮(mán)
D.文绉绉(zhōu)
绰号(chuò)
牢骚(sāo)
宽恕(shù)
3.下面的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面红耳热带人接物当面质问认错陪罪 大失身份目光严历仁慈温和体谅宽怒(1)改;(2)改;(3)改;(4)改;
4、选词填空
(1)我母亲待人最,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慈祥仁慈仁义)
(2)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过我。(约束管理管束)
我母亲才走后门出去,一位邻舍本家到我家来,每一家债户开发一点钱。(请找央)
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的了一顿。(责罚责备责骂)
与下面一段话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
A、我只得感谢我的慈母
B、我必得感谢我的慈母 C、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D、我就得感谢我的慈母 下列语段空缺处填写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眼光,便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眠醒时才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我,然后行罚,或,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
A、严厉教育责备惩罚
B、严肃教育责骂惩罚 C、严肃教训责骂行罚
D、严厉教训责备行罚
市二中“1+3”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 课题:《我的母亲》第二课时 教师:主备教师: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把握文章整体结构,感知文章内容。
2、了解中国传统的母亲形象,了解母亲的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自主学习:
一.学习第一部分
1.这一部分的内容写了作者童年时代的、、、及。2.“我”是什么样的性格?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是。3.“我”失去了和的两个机会。4.小结:“我”的童年生活过得。5.作者回忆起童年生活是为了。合作探究
二.学习第二部分
6.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这句话是:。
7.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些事?这些事分别表现了母亲的怎样的性格?(1)对“我”的管教 ①催“我”早上学;②;(性格:严厉)③(性格:慈爱)
(2)处理家庭难事和矛盾 ①;(性格:善良、宽容、仁慈)②忍气化解两嫂子的矛盾;(性格:)(3)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 ①质问五叔(性格:)
8.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母亲对我的训导是“言传”,而与家人的相处是“”。这两者正是恩师的具体体现。9.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法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1)就母亲的为人而言,主要是克己谦让,宽容善待,和睦仁慈,对我们今天待人接物的处世态度仍有指导意义,我们要继承下来。对文中的母亲在家庭中忍辱负重,对待大哥、大嫂、二嫂过于宽容忍让、仁慈温和,我们应予以同情与理解,体会母亲当后母的难处。(2)就教子方面而言,主要表现为严格,有时过于严厉。这与她身兼父职
有关,孩子是她精神生活的全部,也是她对未来生活的全部寄托,正是这诸多原因,她对孩子的教育格外深细而严格。三.学习第三部分 10.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这“极大极深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我”从母亲身上学到了。达标测评 四.全文小结
11.课文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爱戴、及的思想感情。
12.品味语言,作为著名学者的胡适,在行文时却极注意用词的分寸,请找出这样的句子加以体会。
(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儿底子。-------“不能不”表;“一点儿”是作者的谦虚之词。
(2)在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我”还能在人海里“混”了二十多年,说明了。
(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如果”表示,说明了作者不是自己已经具备了这些美德,表现了作者 的品格。
市二中“1+3”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 课题:《我的母亲》第三课时 教师:主备教师: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概括文章主题。
2、深入理解作者行文思路及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独特的表现手法。自主学习本文主题思想: 合作探究
1、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似与主题无关,为什 么?
2、作者极少用直接抒情的语句,却能够字里行间感人至深,他的情感是如 何体现的? 达标测评
苏联中学开学典礼时用大幅标语打出:“爱你的妈妈吧!”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一定会受到许多人生的教育和启迪。写出一点,与同学分享,字数50字左右。《我的母亲》部分答案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走近作者:
胡适,1891~1962,原名胡嗣糜,字适之,近代史上名符其实的风云人物,中国新诗的开山鼻祖,他自己戏称为“新诗老祖宗”。做为中国第一个用白话写诗出集的诗人,胡适的诗清新、流畅,颇具大家风范。
胡适,民国前二十一年出生于上海,二十岁赴美留学,后来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民国六年返国,任北京大学教授。抗战期间,曾出任驻美大使,胜利之后为北京大学校长。从备选的词语中选择恰当的一项填入横线上。(1):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2):广大空旷。(3):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热的样子。(4):容忍谦让的限度。(5):言语举动带有轻佻和玩弄的意味。【备选词语】
面红耳热轻薄文绉绉气量广漠 合作探究 整体感知课文
阅读全文,完成下列问题。
(1)请在文中找出描写母亲的段落。
描写母亲的段落是第 至第段。
(2)除了写母亲外,课文的其余部分还提及到了作者的童年生活和母亲对“我”的 深远影响。
(3)按下列提示,把课文分成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 至第 段)回忆作者的童年,为写母亲做铺垫。第二部分:(第 至第 12
段)写母亲对“我”的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三部分:(第 至第 段)写母亲对“我”深远的影响。达标测评: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
A.厌恶(wù)管束(sù)
广漠(mò)
质问(zhì)
B.责罚(zé)
眼翳(yì)
调度(tiáo)
轻薄(bó)
C.庶祖母(zhé)
嬉戏(xī)
抽屉(tì)
野蛮(mán)
D.文绉绉(zhōu)
绰号(chuò)
牢骚(sāo)
宽恕(shù)
3.下面的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面红耳热带人接物当面质问认错陪罪 大失身份目光严历仁慈温和体谅宽怒(1)带改待;(2)陪改赔;(3)历改厉;(4)怒改恕;
4、选词填空
(1)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慈祥仁慈仁义)
(2)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约束管理管束)
我母亲才走后门出去,央一位邻舍本家到我家来,每一家债户开发一点钱。(请找央)
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的责罚了一顿。(责罚责备责骂)
与下面一段话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
A、我只得感谢我的慈母
B、我必得感谢我的慈母 C、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D、我就得感谢我的慈母 下列语段空缺处填写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D 】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眼光,便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眠醒时才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我,然后行罚,或,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
A、严厉教育责备惩罚
B、严肃教育责骂惩罚 C、严肃教训责骂行罚
D、严厉教训责备行罚
第二课时 自主学习学习第一部分 1.这一部分的内容写了作者童年时代的身体状况、性格特点、游戏情况、及失去两次机会。2.“我”是什么样的性格?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是文绉绉。3.“我”失去了学音乐和做画家的两个机会。4.小结:“我”的童年生活过得单调、乏味。5.作者回忆起童年生活是为了写母亲作铺垫。合作探究 学习第二部分
6.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这句话是:她是慈母兼任严父。7.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些事?这些事分别表现了母亲的怎样的性格?(1)对“我”的管教
①催“我”早上学;②犯事、说错话受责罚;(性格:严厉)③为“我”舔病眼(性格:慈爱)(2)处理家庭难事和矛盾 ①对付大哥的债主;(性格:善良、宽容、仁慈)②忍气化解两嫂子的矛盾;(性格:忍让、温和)(3)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 ①质问五叔(性格:正直刚气)
8.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母亲对我的训导是“言传”,而与家人的相处是“身教”。这两者正是恩师的具体体现。9.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法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1)就母亲的为人而言,主要是克己谦让,宽容善待,和睦仁慈,对我们今天待人接物的处世态度仍有指导意义,我们要继承下来。对文中的母亲在家庭中忍辱负重,对待大哥、大嫂、二嫂过于宽容忍让、仁慈温和,我们应予以同情与理解,体会母亲当后母的难处。(2)就教子方面而言,主要表现为严格,有时过于严厉。这与她身兼父职
有关,孩子是她精神生活的全部,也是她对未来生活的全部寄托,正是这诸多原因,她对孩子的教育格外深细而严格。三.学习第三部分 10.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这“极大极深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我”从母亲身上学到了好脾气,学得了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以及在学习上勤奋、守时和做人上能反省“吾身”。达标测评 全文小结
11.课文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感激、爱戴、及怀念的思想感情。
12.品味语言,作为著名学者的胡适,在行文时却极注意用词的分寸,请找出这样的句子加以体会。(结合研讨与练习二)
(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儿底子。-------“不能不”表双重否定;“一点儿”是作者的谦虚之词。(2)在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我”还能在人海里“混”了二十多年,说明了母亲给“我”的教益是多么大。
(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如果”表示假设,说明了作者不是自己已经具备了这些美德,表现了作者 谦虚、不自夸的品格。第三课时(双苹果22页)
第二篇:《我的母亲》导学案
《我的母亲》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运用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
2、能够抓住关键段、句、词体会母亲对作者的教育和影响。
3、品味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与感激之情。【学习重点】
概括母亲的形象,从具体事件中提炼母亲的品性、特点。(重点)【学习难点】
了解“母亲”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难点)【知识联接】
1、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马辛,字适之。笔名有天风、藏晖、铁儿等。安徽绩溪人。幼年在私塾学习,14岁到上海求学,1910年赴美留学,1917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回国。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国民党政府驻美国大使等职务。其代表作有《文学改良刍议》、诗集《尝试集》、《胡适文存》等。
2、胡适的母亲冯顺弟是旧社会传统的“母亲形象”。她23岁守寡,一直守了23年,受尽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而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许多亲人相继死去。为了她唯一的儿子胡适,她含辛茹苦,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她忍受一切,挣扎着熬过了23年。她宁可自己遭受困窘,也要供胡适读书,她处处为儿子设想,是一位注重智力投资的开明的母亲。1918年11月,她历尽寡居的艰辛,离开了人世。【学法指导】 朗读讨论探究合作交流 【预习案】
1、熟读课文。
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眼yì()广mò()宽yù()xī()戏péi()罪羞kuì()抽tì()chóu()备mó()画宽shù()绰()号佃()户侮()辱文绉绉()
3、根据文章内容,解释下列词语。
文绉绉:野蛮: 面红而热:管束:
4、标明段落序号,理清文章的结构。
【探究案】
1.请你从文中找出作者对母亲的不同称呼,为什么同一母亲会有这样不同的称呼?
2.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笔墨写他与家人相处的情景?母亲与家人相处时,作者感受到了什么?
【达标案】
1、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读过了少年时代,受到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这“极大极深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亲影响呢?请回忆一下,并与同学们交流。
2、:母亲的爱值得我们一生珍藏,母亲的恩情我们一生也报答不完。今天,让们选择自己的方式,为母亲送上一份美好的祝福。(提示:可以背诵歌颂母亲的诗词,可以为母亲唱首歌,可以说一说母亲给你留下的深刻记忆,也可以编写一条短信送给母亲,总之,可以用各种形式将美好的祝福送给母亲,只要感情真挚就可以)
第三篇:《我的母亲》导学案
我的母亲(胡适)导学案
学案设计: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识记重点字词。
2、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中国传统的母亲形象,了解“母亲”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学习重点:感知内容,理清脉络,感悟作者思想感情,了解“母亲”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
(一)课前自学,达标检测
1、读课文。掌握下列词语,给加点字注音。翳()责罚()气量()广漠()管束()宽恕()文绉绉()庶出()
2、本文作者胡适,字(),原名(),安徽绩溪人,学者, 主要著作有《》、《》。
3、读了,我看到了一位的母亲。
(二)自读课文,合作探究
1、作者说自己“总是文绉绉的”,你认为他形成这种性格特征的原因有哪些?
2、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几件事?
3、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其内容似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
4、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三)精讲点拨,总结全文
1、综合以上,总结一下本文体现了母亲什么样的品性?
2、作者对母亲怀有怎样的感情?
(四)情感体验,达标检测
亲爱的同学们,胡适笔下的母亲是那么地平凡而伟大,他的母亲让我们感动,那么,请你用饱含深情的笔,写一写自己的母亲,或者写下你想对她说的话吧!
(五)课后提升,拓展延伸
大家公认成为伟人不易,而我觉得平凡更难。母亲就是平凡与伟大的结合体。母亲真是一本永远也读不透的书。夜深人静之时,请撷一轮清辉,读几篇关于母亲的文章吧!推荐文章:
三毛的《守望的天使》 朱德的《我的母亲》 王恒绩的《疯娘》
韩静霆的《母爱是船也是帆》
第四篇:我的母亲导学案
《我的母亲》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时间:序号
【学习目标】
1、理解文意,能概括出母亲的形象,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2、联系生活体验,体会母亲对自己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学习过程】
【课前延伸】
1.朗读课文
2.小组内分工合作,完成字词注音和解释
糜()嬉()绰()廿()佃()户 文绉绉(): 轻薄:
仁慈:质问: 管束:宽恕:3.了解作者其人及背景资料。
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骍,字适之。笔名有天风、藏晖、铁儿等。安徽绩溪人。其代表作有《文学改良刍议》、诗集《尝试集》、《胡适文存》等。他一生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香港大学法学名誉博士学位、哈佛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学位、美国南加州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学位等三十六个博士学位;
他是个学识渊博的学者,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均有不小的建树。
他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国民党政府驻美大使;联合国文教组织曾聘其为“世界人类科学文化编辑委员会”委员;他是中国白话文的倡导者、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尝试集》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白话诗集。
其父胡铁花系清末贡生,母亲冯顺弟(续弦)比其父小30岁,是一乡村良家女子。胡适三岁时,父亲即病故。23岁的寡母做了乡村大家族的主母,对惟一的儿子悉心教育,遵夫嘱“令他读书”,终于把胡适培养成材。
胡适三岁随母在上庄接受教育,13岁离开母亲赴上海求学。9年的乡村生活,对他的一生产生了巨大、深刻、无以替代的影响。胡适母亲对胡适既是慈母兼严父,又是“恩师”兼“严师”。她从不溺爱孩子。1918年11月,她历尽寡居的艰辛,离开了人世。
【课内探究】
一.初读(速读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2.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二.再读(自由读,批注文中刻画母亲形象的语句思考)(1)文中写了母亲哪些方面的事?(概括至具体)
(2)勾画出文中揭示母亲品性的语句,试用“母亲是一个的人”的形式组织语言,精当评价母亲的形象。
三.精读(合作探究)
本文是中年胡适对自己人生经历的一段回顾,除了主体部分写母亲外,课文的其余部分还提及到了什么?
【课后提升】
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亲影响呢?回忆一下,并与同学交流,然后写一个片段。
第五篇:《我的母亲》导学案
《我的母亲》导学案
主备人:潘春峰 审核人:韩桂荣
【学习目标】
1、概括文章中的具体事件,分析母亲优秀的性格品质,感受母亲的人物形象;
2、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母亲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
3、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再次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文本导学】
一、作者简介
胡适(1891.12.17—1962.2.24),汉族,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原名胡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其中,适与适之之名与字,乃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典故。
1910年留学 美国,入康乃尔大学,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从学于杜威,深受其实验主义哲学的影响。1917年初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编辑《新青年》,并发表论文《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出版新诗集《尝试集》,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很有影响的人物。1919年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主张改良主义。1920年离开《新青年》,后创办《努力周 报》。l923年与徐志摩等组织新月社。1924年与陈西滢、王世杰等创办《现代评论》周 刊。1932年与丁文江等创办《独立评论》。1938年任国民政府驻美国大使。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8年离开北平,后转赴美国。1958年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晚年主要致力于《水经注》的研究,后病逝于台湾。
胡适一生共获得博士学位36个,在哲学、文学、史学、古典文学考证诸 方面都有成就,并有一定的代表性。著有《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胡适文存》、《白话文学史》、《中国章回小说考证》 等。
在学术上,他曾致力于白话文学史的研究和章回小说的考证工作,其中所著的《红楼梦考证》,否定了索隐派的旧红学,开创了《红楼梦》研究的新红学派。
在治学方法上,他提出的“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在学术界深有影响。所有这些,使胡适成为“五四”文学革命和初期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
二、解题
关于“母亲”
胡适的母亲叫冯顺弟,19岁时成了比她大三十岁的胡适父亲胡传的续弦。然而天不假年,胡适的父亲50出头便撒手人寰,抛下了孤儿寡母。成了寡妇的冯顺弟无奈中不得不带着胡适回到老家寻找生路,让孩子接受教育。23岁的冯顺弟成了乡村大家族的主母。冯顺弟尽管农村出身,不会识文断字,但对唯一的儿子胡适悉心教育,一心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乡贤。在23岁守寡,46岁逝世。
胡适13岁时,冯顺弟毅然将他送往上海求学。徽州人固有“十三四岁,往外一丢”,送男孩出外学徒经商的习惯,但胡适毕竟是他母亲年轻守寡朝夕相处的独子!深明事理的母亲送 1
儿子上路时没有在儿子和众人面前掉一滴泪。胡适19岁考取庚子赔款官费赴美留学。在美留学七年间,胡适与母亲只能保持书信来往。他母亲在病重时也不让人告诉儿子,以免他中断学业。
母亲冯顺弟早知邻人宋焕家中有一部《图书集成》是儿子一直求之未得的,当她得知宋家减价到八十元时,便借贷为儿子买下。为了资助胡适读书,她甚至不惜变卖自己的首饰。胡适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1917年7月,他从美国学成回国,被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为教授。然而第二年的11月,胡适劳碌一生的母亲在家乡不幸病逝。悲痛欲绝的胡适与刚完婚不到一年的妻子江冬秀回家奔丧,写下《先母行述》:“生未能养,病未能侍,毕世勤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乃亦未能一面。平生惨痛,何以如此!”
三、基础自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宽恕()广漠()佃户()眼翳()质问()侮辱()气量()管束()文绉绉()
2.搜集有关“母爱”的文章、诗句。(至少各三个)
【文本研读】
一、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看看文章具体写了母亲哪些事情,并尝试用最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2.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朗读第5至12段,思考这些事件反映了母亲怎样的性格品质。
3.阅读文章的第8至12段,思考: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自己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二、再读文本,探究感悟
感受母亲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文段加以品味,(注意细节)并与同学交流。
三、三读文本,联系自身,体会母爱
胡适与鲁迅相识北大,先是朋友,后来因为思想与政见的不同,导致他们最后分道扬镳。鲁迅当年骂胡适,是尽人皆知的,但是,胡适则采取 “老僧不见不闻 ”的态度,不反击,不回应。鲁迅去世之后,胡适不仅没有说过一句恶话,相反还说了不少公道话。胡适曾在书信中说:“凡论一人,总须持平。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方是持平。鲁迅自有他的长处。如他早年的文学作品,如他的小说史研究,皆是上等工作。”胡适的这种宽容、体谅的处事态度就是来自母亲的影响。古今中外有许多杰出的人物在他们幼年曾深受母亲的教育和影响,你能举几个例子吗?你在哪些方面深受母亲影响?你最想对母亲说什么?
【文本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我的母亲(节选)
老舍
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亲友一致的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勤劳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的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宿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说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圆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我入学之后,三姐结了婚。母亲对儿女是都一样疼爱的,但是假若她也有点偏爱的话,她应当偏爱三姐,因为自父亲死后,家中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撑持的。三姐是母亲的右手。但是母亲知道这右手必须割去,她不能为自己的便利而耽误了女儿的青春。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不久,姑母死了。三姐已出嫁,哥哥不在家,我又住学校,家中只剩母亲自己。她还须自晓至晚的操作,可是终日没人和她说一句话。新年到了,正赶上政府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
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今天,泪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
儿女的生命是不依顺着父母所设下的轨道一直前进的,所以老人总免不了伤心。我二十三岁,母亲要我结了婚,我不要。我请来三姐给我说情,老母含泪点了头。我爱母亲,但是我给了她最大的打击。时代使我成为逆子。二十七岁,我上了英国。为了自己,我给六十多岁的老母以第二次打击。在她七十大寿的那一天,我还远在异域。那天,据姐姐们后来告诉我,老太太只喝了两口酒,很早的便睡下。她想念她的幼子,而不便说出来。
去年一年,我在家信中找不到关于母亲的起居情况。我疑虑,害怕。我想象得到,若不是不幸,家中念我流亡孤苦,或不忍相告。母亲的生日是在九月,我在八月半写去祝寿的信,算计着会在寿日之前到达。信中嘱咐千万把寿日的详情写来,使我不再疑虑。十二月二十六日,由文化劳军的大会上回来,我接到家信。我不敢拆读。就寝前,我拆开信,母亲已去世一年了!
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1.读了本文,你觉得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
2.老舍曾说“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你怎样理解。
3.文中有哪些作者的肺腑之言让你感动?摘入下来,说说让你感动的原因。
【课后作业】
胡适有一首诗:
十二月一日奔丧到家
依旧竹竿尖/依旧溪桥/只少了我的心头狂跳/何消说一世的深恩未报/何消说十年来的家庭梦想/都一一烟消云散/只今日到家时/更何处寻她一声:“好呀!来了!”
拿起你的笔写一下你与母亲那些难忘的事吧。
要求:1 写在阅读笔记本。2 题目自拟。感情真挚。3 字数: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