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上册《猫》第二课时教案
四年级上册《猫》第二课时教案
课
件www.xiexiebang.com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字词检查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二、感悟第一段
1.理清层次
(1)师:这部分的第一句概括地说它的性格特点是“古怪”,并在“古怪”前面加上“实在”一词。“古怪”跟一般情况很不相同,使人觉得诧异。“实在”,的确。“实在有些古怪”就是说的确有些古怪。
(2)那么,老舍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猫的古怪性格的?划分层次。
第一层(1):写猫老实、贪玩,但尽职。
第二层(2):写猫高兴与不高兴时截然不同的表现。
第三层(3):写猫“什么都怕”,但又很“勇猛”。
2.品悟第一层
(1)从三个方面写猫的性格古怪,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先写它老实是具体表现,再写它贪玩,最后写它很尽职。)
(2)从哪里看出它老实,你能读读吗?(“说它老实吧……什么也不过问。”)“它的确有时候很乖”说明什么?(肯定它“老实”。)“有时候”说明什么?“成天睡大觉”是说什么?(爱静不爱动,好像很懒惰。)“无忧无虑,什么也不过问”说明什么?(安闲自在,很,不惹人讨厌。)从它老实的具体表现可以看出它有什么特点?(温顺,驯良,与世无争。)[注:驯良—温顺和善。驯,顺服的;善良。]
(3)谁来读一读描写它贪玩的语句?(“可是……不回家呢?”)“出走”是什么意思?(出去玩)“一天一夜”说明什么?(是说长时间呆在外面,连家也给忘了。)“任凭……不肯回来”说明什么?(说明它在外面玩起来什么也不顾了。)
(4)它又是怎样尽职的呢?“一连就是几个钟头”说明什么?(等待的时间长。)“非……不可”说明什么?(抓老鼠的耐心和决心。)
(5)重点句子理解
①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古怪”是指跟一般情况很不相同,或生疏罕见,使人觉得诧异,在本文中是指猫的性格让人难以捉摸。这句话是前三个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对猫的性格的集中概括。作者具体叙述了“古怪”的三个方面:一是有时特别老实,有时又特别贪玩,有时又非常尽职;二是高兴时极其温柔,不高兴时又极其冷漠;三是有时无比勇敢,有时又无比胆小。这样极端矛盾的表现集中在一只猫的身上,只能称其古怪。课文中还有“说它……吧,可是……”的句式,以及“任凭谁”“的确”“非……不可”“比谁都”“无论谁”“什么都”等一些表明极端说法的词语,也体现出猫“实在有些古怪”的性格特点。这句话明贬实褒,表现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②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任凭”是“无论、不管”的意思,这句话用“任凭……也……”这组关联词语,突出了猫的极其贪玩,一玩起来就要玩个痛痛快快。)
③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屏息凝视”指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看。屏,抑制;凝,注意力集中。课文通过写猫工作时认真负责,可以一连几个小时有意地抑制呼吸,聚精会神地看,下定决心地等,来突出它是多么尽职;“非……不可”,写出了猫等老鼠的决心与耐心,突出地表现了猫的尽职尽责。)
3.品悟第二层
(1)猫高兴时有何特点?(温柔可亲)它的温柔表现在哪些方面?
(动作温柔可亲:蹭、抓、跳、踩;
叫声温柔可亲: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不叫:呼噜解闷)
“几朵小梅花”指什么?为什么不说脚印?(对猫的喜爱)哪几个词是说“丰富多腔地叫唤”?为什么不用“咪、咪叫”?(说明作者观察细致和对它的喜爱。)
(2)不高兴时表现怎样?读有关语句。
理解“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无论”用来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这句话用“无论……也……”,写出了猫在不高兴时极端冷漠的表现,与“任凭……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3)小结:写两种表现时前者具体细致,后者概括。写两种矛盾的性格时,用一个“若是”把两者联系起来。
4.品悟第三层
(1)默读,这层写猫的哪两方面的特点?(胆小、勇敢)各表现在哪些方面?
(2)猫什么都怕,又那么勇敢,这说明什么?(性格古怪)
三、课堂总结
.说说猫有哪些古怪性格?
2.师总结。
四、作业布置
背诵自己喜欢的内容。课
件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四年级上册《猫》第三课时教案
四年级上册《猫》第三课时教案
第三课时
一、回顾导入
说说猫有哪些古怪性格?
二、感悟第二段
1.指名朗读,评价
2.品悟重点
(1)刚满月的小猫十分淘气,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一是刚满月,腿脚站不稳时就爱玩;二是稍大一点胆子越来越大,也就更加淘气了。)
(2)分层:一层:(1);二层:(2-4);三层:(5-末)。
(3)满月的小猫如何玩?说明什么?(贪玩、好动、淘气)
(4)从哪些地方看出胆子越来越大?
(5)花草被折腾得“枝折花落”,作者不生气吗?(作者对小猫的淘气,不但不责打,还赞赏它生气勃勃、天真可爱,充分说明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3.总结
师:可以说,全文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作者把它当作朋友,当作家人,当作孩子。正是有了爱,才把猫写得活灵活现。让我们来朗读课文,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三、全文总结
1.课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表达作者爱猫的感情,为什么?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说它贪玩吧,……又是多么尽职”就像一个深爱子女的父母在向别人叙述自己的孩子。又如,“在稿纸是踩印几朵小梅花”,明明是说猫的脚印把稿纸弄脏了,却说成是“踩印几朵小梅花”,更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还有,描述刚满月的小猫淘气的句子,也能说明这一点。)
2.探究写法
(1)修辞:反问、比喻、拟人
(2)作者采用“总分”式的构段方式,运用具体事例写出了猫的性格特点。写猫的性格古怪时,将看似矛盾的事情一一列出,使猫的性格鲜明生动起来。而且作者用词准确,字里行间蕴含着感情色彩。如,“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把脏脚印形容成小梅花,而“印”字又用得何其生动;把猫的叫声形容得悦耳动听,喜爱之情跃然纸上。写猫的可爱时,“它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它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对小猫的宽容怜爱如待幼小的孩童。这样饱含情感的语句比比皆是,要注意认真体会。
(3)动静结合。
(4)师:课文有两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首先是表达了真挚的感情。老舍先生对家里的猫爱同儿女,因此无论是古怪还是淘气,在他眼里都是十足的可爱。而且人与猫之间互相信任,和谐相处,创造出一个非常美好的境界。其次是老舍先生平实无雕琢的语言风格。在介绍猫的性格特点时,只是将事实具体地写出,使猫的形象越来越丰满,性格越来越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拓展阅读
1.利用课文后面的“阅读链接”,拓展阅读。
这两段文字中,第一位作者是通过写猫的外貌和神情表达喜爱之情,第二位作者是通过写一家人对小猫的态度来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
(对比阅读这两段,体会不同作者同样的爱猫之情,以及不同作者的不同表达方法。)
五、作业布置
摘抄自己喜欢的语句。
板书设计
老实——贪玩——尽职
性格古怪
高兴时:温柔可亲;
不高兴时:一声不出
猫
胆小——勇猛
喜爱之情
满月:贪玩、好动,不怕摔
热爱生活
淘气可爱
稍大:胆子越来越大,枝折花落
第三篇:四年级上册《猫》第一课时教案
四年级上册《猫》第一课时教案
15猫
【教材简析】
这篇精读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课文先从三个方面具体表现猫的性格古怪:讲它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讲它高兴时和不高兴时截然不同的表现;讲它“什么都怕”,但又那么“勇猛”。这三个方面的表现,看起来相互矛盾,但都是事实,所以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再讲它小时候十分淘气。表现在:一是刚满月,腿脚还站不稳时就爱玩;二是稍大一点胆子越来越大,也就更加淘气。
这篇课文有两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首先是表达了真挚的感情。老舍先生对家里的猫爱同儿女,因此无论是古怪还是淘气,在他眼里都是十足的可爱。而且人与猫之间互相信任,和谐相处,创造出一个非常美好的境界。其次是老舍先生平实无雕琢的语言风格。在介绍猫的性格特点时,只是将事实具体地写出,使猫的形象越来越丰满,性格越来越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屏息凝视、稿纸、梅花、变化多端、跌倒、开辟、枝折花落”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4.激起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教学准备】
.了解老舍先生及其作品。
2.学生观察猫。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图片:认识猫。(家猫、波斯猫等)
⒉学生介绍猫。
3.师归纳。(猫:哺乳动物,面部略圆,躯干长,耳壳短小,眼大,瞳孔随光线强弱而缩小放大,四肢较短,掌部有肉质的垫,行动敏捷,善跳跃,能捕鼠,毛柔软,有黑、白、黄、灰褐色。据说猫还是老虎的师傅呢?)
4.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老舍先生写的《猫》。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正音,思考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第一自然段:写猫老实、贪玩,但尽职。
第二自然段:写猫高兴与不高兴时截然不同的表现。
第三自然段:写猫“什么都怕”,但又很“勇猛”。
第四自然段:写猫小时候十分淘气可爱。
2.检查字词
性格
任凭
贪玩
尽职
屏息凝视
稿纸
梅花
变化多端
跌倒
开辟
枝折花落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再读全文,看看老舍先生着重写了对猫的哪些方面的感受?(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板书:古怪、可爱)
2.浏览全文,联系上下文画出猫的古怪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板书:老实——贪玩——尽职
它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出
胆小——勇猛)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篇精读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写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4.划分段落
第一段(1-3):写猫的古怪性格。
第二段(4):写猫满月时十分淘气可爱。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
第四篇:猫 第二课时教案
《猫》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来历、外形、性情、何在家中的地位,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2、体会作者对三只猫的感情,感悟作者对第三只猫死后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3、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对三只猫的感情,感悟作者对第三只猫死后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使学生领悟:人应善于自我反省,平等地对待生命,善待乃至关爱身边的一切微小生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因为它的活泼乖巧,而被许多人所喜爱,著名的作家郑振铎先生从他曾他养过的三次猫的经历中领悟到了哪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猫》这篇课文。
二、检查预习:
读猫,说故事。(完成导学案的表格,指名学生归纳。)
教师示范:比如说第一只猫:第一只猫是我们从隔壁抱来的,它很活泼可爱。它在阳光下打滚,还扑来扑去地和三妹做游戏。可是不久,它的生命活力渐渐褪去了,我们眼睁睁地看着它在两个月以后离开了我们。同学们看,老师在说这段的时候交代了这只猫的来历,还说了这只猫的性情特点——它的活泼,是不是啊?还交代了它的结局。
师:很好。同学们读书是越来越仔细了,概括得越来越具体了?好,下面谁来说第三只猫?
生:第三只猫是冬天在我家门口被捡到的流浪猫,而且它也没前两只猫那么活泼。
师:没有前两只猫那么活泼,那么可以用什么词呢?
生:忧郁
师:不是很好嘛,课文中现成的很好的词语,它很忧郁。继续。
生:有一次我误会了它,还打了它一下,然后两个月之后它死在了邻居家门口。师:请坐下,说得很好,前因后果都说得很好。他说到了误会了打了它,后来它死在了自家的屋檐下。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三只猫虽然性格不一,但是他们的结局都是一样的。都是怎么?
生齐答:死了。
师:死了?有很多时候,回答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文中。刚才我们说提取课文中的关键词来,我说,这三只猫的命运也可以用课文中的一个词。
生齐答:亡失
师:哎,很好,它们的命运最终都是亡失。三只小猫带给“我”不同的感受,它们的亡失也使“我”的心灵受到不同程度的触动。同学们,你能体会到作者心灵深处情感的跃动吗?
师:养猫,有欢乐有悲伤。你能读出这种快乐或悲伤吗?好,小组交流。先看养猫给作者带来了哪些快乐呢?
生:养猫给我们增添了许多新鲜的色彩。
师:养猫给我们饭后的娱乐增添了许多新鲜的色彩。(点拨:说一说,哪个词语表现了“我”快乐的心情?新鲜的色彩,对,重音读一读。)
生:可以让我坐在藤椅上笑着消耗一两个小时的光阴,在心上感受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点拨:哪个些词语最能体现作者的快乐?笑 生命的新鲜与快乐。想象一下,静谧的庭院,摇摇晃晃的藤椅,活泼可爱的小猫,心情如何?一齐读)
师:真好,继续。
生:而且它有时还帮我捉老鼠,让我在夜晚不再听到老鼠的声音。
师:享受到夜晚睡眠的安宁
我把刚才前面三位同学的连起来说说。养猫之乐,乐在哪里?乐在让我感受到生命的新鲜和快乐,乐在让我享受到夜晚睡眠的安宁。老师补充一点是刚才同学没有发现的,我说完以后,就请同学们把相应的句子划下来。它还可以让我领受到如家人一般的温情。在哪里?你能找出来吗?
生:是第九段。
师:请说一说。老师的问题是它还可以让我领受到如家人一般的温情,读到了吗?再思考。找到了吗?
生:大家都不高兴了,好像亡失了一个亲爱的同伴。
师:大家找到的是“同伴”这个词,就仿佛是家人的温情。不是很符合,因为这里已经是亡失了。咱们谈的是“养猫之乐”,是“乐”,肯定是带来乐趣,还没有亡失。请坐下。我读这一段,同学们同意吗?我们要仔细地去读,在第二只猫的描写当中,有这么一句:“我回家吃中饭,总看见它坐在铁门边,一见我进门,便飞也似地跑进去了。”这只猫在门口干嘛啊?
生齐答:等我
师:哎,等我下班。我一回来,它很开心,跑在前面就奔回去啦。你说是不是像一个家人养猫给我带来了乐趣,所以一旦失去猫,就给我带来了辛酸和痛苦。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一些句子,哪些句子?与失猫之痛,作者的沉痛心情有关的句子。把它划下来,边读边划。下面开始,看谁找得最准(生边读边划课文)
生:“有一天中午,我从编译所回来,三妹很难过地说道:‘哥哥,小猫死了!’我从这里看出,失猫之后,因为三妹难过可以看出这只小猫是三妹十分心爱的。
师:难过一词直接抒发了三妹的痛。
生:“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是把猫当成朋友了,对待小猫就像对待朋友一样。丧失小猫的心情就像失去一个朋友。
师:真好,请坐下。把它当成了朋友,失去了,心里是酸辛的。这句划下了吗?这是直接抒发作者的酸辛。
生:我从“小侣”这个词看出这两个月我对小猫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感情。它离开了,所以我感到了一丝酸辛。
生:“我也怅然的,愤恨的,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失猫之痛,可以看出作者非常喜爱这只小猫,它好像是作者生命的一部分。
师:你说得真好,生命的一部分被人夺走了,除了愤恨,还有一种怎样的情感? 生齐答:怅然的(师板书:怅)
生齐答:心情
师:所有与心情有关的,用心字旁。这是一个形声字,读chàng。什么意思? 生齐答:不愉快的样子
师:那么请你把这句话再读一读,要读出你的怅然和愤懑。
生:我也怅然的,愤恨的,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师:很好,诅骂、诅咒。请坐下。
生:“我心里还有一线希望,以为它偶然跑到远处去,也许会认得归途的。”这里可以看出我十分喜欢小猫,并且希望它能够再回来。
师:请坐下。抱着一丝侥幸,正是喜爱这一只猫的体现。
生:第32小节,“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前面第一只猫是酸辛,第二只猫已经很悲伤了,因为又是伴侣又是生命的一部分,感情已经很深了,所以难过得很多。然后现在是更难过得多,所以他的悲伤可想而知。
师:请坐下。你真是一个很用心的同学。关注到了作者失去三只猫情感的变化是不一样的。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如果老师说失去了前面两只猫,作者是一种痛惜(板书:痛惜),很可惜啊,因为它们给我带来了快乐。那么第三只猫给他带来了什么呢?(生在座位上自由发表见解)
师:懊悔、自责,刚才我还听到有个同学说了一个词,也与痛有关,是他的——痛悔。
下面我就请同学们把第三只猫死亡后作者痛悔心情的句子着重地来找一找。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29—33小节,圈画出直接抒发作者痛悔心情的句子。(生自读并圈画)
师:咱们班朗读比较好的是哪位同学啊?我就请她读一个小节,我相信其他同学也能读出和她一样的效果来,好不好啊?请你读第29小节。(生范读29小节,其他学生听读)
师:哪一句话成为这一小节表现痛悔心情的标志的啊? 生:最后一句话。
师:最后一句你认为要用什么语气来读? 生:愧疚。
师:愧疚,你读出愧疚的感情来了吗?语气在这一句的时候要低沉,语速再慢点。再试一次。就读这一句。(生再次范读最后一句)师:不是很好嘛,其他同学也能读出这样的感觉来。30小节我请一位同学来读。谁愿意来试试?(生范读30小节,其他学生听读)
师:读得怎么样?谁来评说一下他的朗读?
生:我感觉“我十分难过”这里要读得慢点,这样更能突出作者当时悲伤难过的心理。
师:我同意你的话。(师范读:我心里十分难过)是这个效果吗?有没有同学觉得还有其他可以改进的地方呢?
生:我觉得“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自我良心的谴责,语气应该读得重点。
师:同意吗?
生齐答:同意。
师:而且这种自责的情绪很浓郁,要读得重一点。你试一下。
(生范读“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师:效果出来了。
我想请同学们一起来读第31小节。酝酿一下,失猫以后的痛悔。预备,起!(生齐读第31小节)
师:好,32小节请男生来读一读。(男生齐读第32小节)
师:“更难过得多”怎么读?要重读哪个词?(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师:“多”吗?对,“更”难过得多。最后这一句,第33小节,是作者所有这种痛悔情绪最凝聚之点,大家认为是一起读,还是请哪个同学读?(生选择齐读)我相信同学们一起朗读的这种效果。面对这一只死亡的猫,作者——预备,起!(生齐读第33小节)
师:情感读出来了。下面,老师有一个提议,咱们读完了要说说感受。请分析一下,第三只猫并没有给我带来快乐吧,我们说养猫之乐好像没说到第三只猫,那么第三只猫死了以后为什么我却是这样的难过,要比前两只猫难过得多呢?
生:因为以前我曾经冤枉过它一次,而且还打了它。
师:冤枉过它,还追打过它。请坐。还有吗?
生:因为我的良心受伤了,我受到了良心的谴责。
师:我受到了良心的谴责。
读书还可以再细心点。老师提示一下,前面两只猫让人一看就很喜欢,第三只猫我为什么不太喜欢?有同学说它很懒惰,长得肥肥的,一直窝在哪边。还有呢?哦,看上去很忧郁。还有呢?哎,你说对了,它的毛色也不太好,尤其是有一天还被烧了。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第三只猫不让人喜欢,主要是长得又不好看,所以我们用一个词,对它有“歧视”。因为不漂亮,因为不活泼,所以我们就不喜欢它。因为不喜欢它,所以才有后面的冤枉它,是不是啊?
你们再看课文,我觉得如果我追打了它,我受到了良心的谴责,我完全可以采取弥补的措施的,给它吃好一点,不可以吗?待它态度温柔一点,不可以吗?有没有采取措施?哪一句话?看出来了吗?(生回答第31小节)
师:哦,第31自然段。是不是啊?(师范读“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没有表白,然后这只猫就死了。老师在这里批注了一个词:漠视。给自己找了个理由,因为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就不能够去表白我的这种误解。因为我的歧视、误解、冤枉、追打和我对它受伤后的漠视,最后当这只猫死去的时候,我永无改正的机会,是不是啊?
所以,同学们,作者在这里以非常沉痛的懊悔的语气来诉说第三只猫亡失的经过,其实就是以自己的这种亲身经历,来表达一个非常鲜明的道理:对待生命我们应该以怎样的一种态度呢?
生:平等的态度
师:在这篇课文里面,他表达的是一种平等的态度,无论你这只猫长得漂亮也好,活泼也好,忧郁也好,全部应该是平等的态度。不能因为你是猫,我拿了你就打,愧疚以后也要有补救的措施。所以作者是告诉我们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也就是要平等地对待生命。(板书:平等地对待生命)
师小结:通过我们的朗读、理解、品味,作者的养猫之乐与失猫之痛,三起三落,构成了一部养猫的悲喜交响曲。(板书:养猫之乐和失猫之痛)由于三只猫的命运最终都是亡失。所以课文整体上洋溢着一种淡淡的忧伤。
五、读生活,说感悟
读过三只猫的故事,读过作者的心声,我们不仅与猫同呼吸共命运,而且分享了作者的喜怒哀乐。同学们,作者仅仅是在说猫吗?我们分明有种错觉:这哪里是在写猫呢?分明是一幕世态人情的写真!请你以这样的句式,说一句感悟的话。
“(对于)______,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___”请选取一个对象,畅所欲言。
思考一会,先自己选择一个对象,自说一句。可怜的第三只猫,我想对你说: 对文中的“我”,我想对你说: 点评储备:
第三只猫:在不合理的社会中,弱小者总是饱尝着生活的不幸,不受欢迎的人往往会成为冤案的牺牲品;人的个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
郑振铎: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六、拓展运用
1、猫的世界就是人的世界,人对猫的态度就是人对人的态度,关注动物,善待生命,我们期待类似的悲剧不再发生。可是,我们生活中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请看一段视频,就这种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
2.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经错怪过家人、朋友及所有身边的人或被人误解呢?把事情的经过说给其他同学听,并和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减少彼此之间的误解。
结束语:
三只猫,三个故事,三种命运。作者的得与失,悲欢离合,自责反省,都给与我们深深的启迪。关注动物,善待生命,我们期待类似的悲剧不再发生。
请大家记住:“生命是一条河流,任何一朵浪花都不容忽视”!
[板书设计] 猫
郑振铎
猫:生命之美 命运之悲
情:养猫之乐 失猫之悲
悟:猫之命运 人之得失
第五篇:四年级语文上册 《猫》(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猫》(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3.激起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1.同学们,上课之前我想请大家来猜一个谜。“胡子不多两边翘,开口总是妙妙妙,黑夜巡逻眼似灯,厨房粮库它放哨。”(打一动物)大家都很聪明,这种动物就是我们昨天学习了的《猫》。
2.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时候的猫,下面我们来完成一项练习。(出示小黑板)
小时候的猫很(淘气),它是那样(生气勃勃)(天真可爱),我非常(喜欢)它。
3.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长大了的猫。请大家齐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抓住猫的哪些特点来描写的?
二、赏析词句,品味含义
爱心
用心
专心 1
(一)教师引导,赏析第一自然段。
1.请同学们找出表现猫老实的相关词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2.再找一找表现猫“贪玩”的句子。
3.请大家再来找一找哪些地方表现了猫的“尽职”呢?
4.贪玩与尽职集中在一只猫身上,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猫? 5.学生练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指导朗读。
(3)男女生比赛读。
(二)师生互动,赏析第二、三自然段。
1.请同学们默读第二、三自然段,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地方画下来,多读几遍。2.师生互动,交流感受。
分小组讨论为什么写得好
(三)学生练读1——3自然段。1.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请同学用自己的话把猫的古怪性格说具体。
三、总结谈话,升华主题
你们总结得非常好,在老舍爷爷笔下的猫显得那么惹人喜爱。同学们,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留心周围美好的事物,用心去感受,就能像老舍爷爷那样,不但能发现美,欣赏美,而且还能创造美!
四、作业
1.把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背下来。
2.请同学们课后认真观察你所喜欢的小动物,写一段描写小动物的话。
爱心
用心
专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