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教案(定稿)

时间:2019-05-15 01:03: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渔歌子教案(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渔歌子教案(定稿)》。

第一篇:渔歌子教案(定稿)

渔歌子(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guì)鱼肥。青箬(ruò)笠,绿蓑(suō)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

①渔歌子:词牌名,又叫“渔夫”。②西塞山:今浙江省吴兴西南。③白鹭:一种水鸟。

④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⑤鳜鱼:一种大口细鳞的淡水鱼,味道鲜美,又叫桂鱼。⑥箬笠:用竹篾、箬叶编制的斗笠。用来遮雨,遮阳光。⑦蓑衣:用草、棕或竹叶编制成的防雨用具。

【译文】

西塞山前有白鹭在飞,桃花盛开,水流湍急,鳜鱼更是肥美。江中的小舟中,有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在江面中垂钓。而他久久不愿离去,是因为这里的美景太吸引人了

【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

首句“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翁的悠闲自得。次句中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翁的生活环境。

三、四句描写了渔翁捕鱼的情态。渔翁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斜风”指微风。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翁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这首词虽写的是渔翁生活,实际上却是抒写诗人爱自然、爱闲适、爱自由的心境。

【作者介绍】

张志和,生卒年不详,大约知名于唐肃宗、代宗年间,为今浙江金华市人。原名张龟龄,遵圣旨改为张志和。他十六岁时明经及第,得到肃宗李亨的赏识和器重,受命待诏翰林。可是张志和却不以为然。大概在皇帝眼皮底下活动,不如意事常八九,管束太多,他又不善低眉应酬,于是借父亲去世之机辞官离开了皇都,此后决意不再做官。常身居山野江湖,性情豪迈,不受拘束,自称“烟波钓徒”。好心的哥哥张鹤龄怕张志和遁世不还,枉费了满肚子才学。为了稳住他的心,望其有所作为,就在越州(今浙江绍兴市)城东郊修建了一处房舍,草屋几间,花竹掩映。对此,张志和为了感谢哥哥的美意,写了《渔歌》词一首以表明自己的心态。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①晓出:太阳刚刚升起。

②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③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④毕竟: 到底。⑤六月中:六月中旬。

⑥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⑦同:相同。

⑧接天:像与天空相接。

⑨无穷:无边无际。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⑩映日:日红。

【译文】

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赏析】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诗人驻足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臵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笔墨,给读者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自号诚斋野客,吉水南溪人,南宋诗人。历任太常丞兼礼部右侍郎、广东提点刑狱,吏部左司郎兼太子侍读,官至宝谟阁学士。南宋杰出的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被后人推为“南宋四大家”。杨万里一生爱国,但始终不得重用。晚年受宰相韩侂胄打压,忧愤而死,享年80岁,赐谥号文节,追赠光禄大夫。

在诗歌创作上自成一家,形成了独具一番特色的诗风。他创造了新奇幽默的“诚斋体”,在中国诗歌史上独树一臶。平生著作甚丰,相传有诗2万余首,现存诗4200余首。今存《诚斋集》有诗文133卷,有《杨文节诗集》、《杨文节易传》、《杨文节文集》等著作传世。

赠花卿(唐)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注释】

①花卿:指花敬定,唐朝武将。卿:古时对人的尊称。②锦城:锦官城的简称,今四川省成都市。

③丝管: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泛指音乐。④纷纷:形容乐曲的轻柔悠扬。

⑤天上:双关语,表面上指天宫,实指皇宫。

【译文】

锦官城中的音乐声轻柔悠扬,一半在锦江飘荡,一半随风入云。这样的乐曲只应天上才会有,人世间能够听到几次呢?

【赏析】

这首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年),大约是在花敬定的饮宴席上闻乐有感而作。花敬定因平定叛乱有功,居功自傲,经常大宴宾客,寻欢作乐,肆无忌惮,用天子音乐。当时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而花敬定却如此奢侈,诗人作此诗予以讽刺。全诗虚实结合,将乐曲的美妙赞誉到了极度。该诗的弦外之音意味深长,既然“此曲只应天上有”,何故“锦城丝管日纷纷”呢?含蓄的讽刺尽在其中。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他的诗激荡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炽烈情感和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因此被后人公认为“诗史”,诗人被尊称为“诗圣”。

竹里馆(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

⑪此诗选自《王右丞集笺注》为《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七首。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⑫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⑬啸(xiào):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⑭深林:指“幽篁”。

⑮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译文】

月夜,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时而弹弹琴,时而吹吹口哨。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的诗,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这首小诗总共四句。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且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静人寂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独具匠心,妙手回春的大手笔。

【作者介绍】

王维(701-761),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遂为河东人。公元721年(开元九年)中进士第一,累官至给事中。安史乱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兼通音乐,工书画。存诗约四百首,有《王右丞集》。

示儿(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

①示儿:给儿子们看。②元:本来。元同“原”。③但:只,副词。

④九州:指中国的领土。同,指一统江山。⑤中原: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里的地区。⑥家祭:旧俗后辈对先人的祭奠(diàn)。⑦乃翁:乃,代词,你。即你的父亲

【译文】

一个人死去本来就知道万事皆空,只令我悲哀的是看不到九州成一统。将来等到王师北定中原的那一天,家祭时千万不要忘了告诉我一声。

【赏析】

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示儿》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南宋伟大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山阴(现浙江省绍兴市)人,做过宝章阁待制。父亲陆宰不仅曾有文学创作传世,且是当时有名的藏书家。陆游出生的第二年,北宋即被金人所灭,陆游跟父亲经过了一段流亡岁月,才回到山阴老家。陆宰不仅是一介文人,更是一个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常与志士往来,谈论家国局势,受父亲影响,年少的陆游早已埋下文学与爱国的种子。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注释】

①《敕勒歌》:这是南北朝时代敕勒族的一首民歌。

②敕勒川: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甘肃、内蒙一带。川:平川、平原。③阴山:一条山脉的名称,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北部,又叫“大青山”。④穹庐(qióng lú):蒙古包。

⑤笼盖四野(yǎ):笼盖,笼罩;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⑥天苍苍:苍,青,天苍苍,天蓝蓝的。⑦野茫茫:草原无边无际。⑧见(xiàn):显露,露出来。

【译文】

阴山脚下啊,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蓝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滚着绿色的波澜,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赏析】

这首北朝民歌,虽然仅有三十个字,却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它歌咏了北国草原的富饶、壮丽,抒发了敕勒人对养育他们的水土,对游牧生活无限热爱之情。“敕勒川,阴山下”,诗歌一开头就以高亢的音调,吟咏出北方的自然特点,无遮无拦,高远辽阔。这简洁的六个字,格调雄阔宏放,透显出敕勒民族雄强有力的性格。

【作者介绍】

《敕勒歌》的作者相传是北齐开国皇帝高欢的部将斛律金,公元546年东魏权臣高欢玉壁一战(《敕勒歌》在此时诞生)时,鲜卑族在以山西中、北部为中心的统治时间已近150年。公元534年,高欢建立东魏(北魏由此分裂为东魏、西魏,西魏于次年即公元535年在今西安建都)后,自任大丞相,虽然将都城设在今河北临漳县的邺城,但其统治中心仍在山西(高欢的大丞相府设在晋阳,其址在今山西太原市南)。在此近150年的时间里,敕勒族与鲜卑族大融合,共同生活在黄河以北以山西中、北部为中心这块土地上。公元546年,高欢率兵十万从晋阳南向进攻西魏的军事重镇玉壁(在今山西南部稷山县西南),折兵七万,返回晋阳途中,军中谣传其中箭将亡,高欢带病强自设宴面会大臣。为振军心,他命部将斛律金带头作一首能表现鲜卑、敕勒族民族性质的歌曲。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释】

①绝:无,没有。人踪:人的踪迹。灭:消失,没有了。②千山鸟飞绝: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③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④人踪灭:没有人的踪影。⑤孤:孤零零 ⑥舟:小船。

⑦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 “蓑” 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 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⑧独钓:独自钓鱼。

【译文】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赏析】

这首《江雪》,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把我们带到一个幽静寒冷的境地。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这样一幅图画: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诗人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极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可是,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诗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

【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汉族,唐代河东郡(今山西运城永济)人,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著名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为 “唐宋八大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二。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

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注释】

⑴秋夕:秋天的夜晚。⑵银烛:银色而精美的蜡烛。⑶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⑷天阶:天庭上宫殿的台阶。⑸坐看:坐着朝天看。

【译文】

秋夜,精美的银色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画屏上添了几分清冷之色,一位宫女手执绫罗小扇,轻轻地扑打飞舞的萤火虫。天阶上的夜色清凉如水;坐榻仰望星空只见牵牛星正远远眺望着织女星。

【赏析】

这首诗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首句写秋景,用一“冷”字,暗示寒秋气氛,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二句写借扑萤以打发时光,排遣愁绪。三句写夜深仍不能眠,以待临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末句借羡慕牵牛织女,抒发心中悲苦。

【作者介绍】

杜牧(公元803-约853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号称杜紫薇。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唐诗人。(来源:中书省别名紫微省,因此人称其为“杜紫薇”)晚唐时期.唐代文学家,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阿(ē)房宫赋》亦颇有名。

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史馆修撰(xiū zhuàn),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杜甫与李白区别开来,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元旦(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

①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现在的春节。

②爆竹:鞭炮。山家以除夕烧竹,竹爆裂之声令山魈畏惧而远避。③一岁除:一年过去了。

④屠苏:屠苏酒。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全句说,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意思是说,喝了屠苏酒,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

⑤曈曈:光辉灿烂。全句说,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⑥桃符: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后来演变成春联。⑦ 总把新桃换旧符:总拿新门神换掉了旧门神。

【译文】

爆竹声中送走了旧的一年,春风已把温暖送进了屠苏酒碗。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门万户,家家都用新的桃符把旧的桃符更换

【赏析】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佑三年(1058)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 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统治力量,以防 止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 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并支持五 取西河等州,改善对西夏作战 的形势。因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还 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

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2、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赏析】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 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 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 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 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

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注释】

⑴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⑵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醉:迷醉,陶醉。春烟:春天水泽、草木等蒸发出来的雾气。⑶散学:放学。

⑷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鸢:老鹰。⑸东风:春风。

【译文】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的枝条轻拂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令人心醉。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了。他们趁着春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赏析】

《村居》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全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读了这首诗,读者好像跟诗人一起饱览了美丽春景,一起分享着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欢乐。第一、二句写时间和自然景物,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春天里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杨柳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草长莺飞”四个字,把春在的一切景物都写活了,人们仿佛感受到那种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氛,人们的眼前也好像涌动着春的脉搏。“拂堤杨柳醉春烟”,村的原野上的杨柳,枝条柔软而细长,轻轻地拂扫着堤岸。春日的大地艳阳高照,烟雾迷蒙,微风中杨柳左右摇摆。诗人用了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写活了杨柳的柔态;写活了杨柳的神韵。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第三、四句写的是人物活动,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他们的欢声笑语,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气。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结尾两句由上两句的物而写到人,把早春的迷人与醉人渲染得淋漓尽致。

观书有感(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

①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鉴:镜。古人以铜为镜,包以镜袱,用时打开。

②这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③渠:他,指方塘。那(nǎ)得:怎么会。那:通“哪”,怎么的意思。清如许:这样清澈。

④源头活水":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学习运用探索,才能使自己永葆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赏析】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读者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

(1)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千、万:指撞击次数多,不是实指一千一万。锤,锤打。凿,开凿。

(3)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闲:平常,轻松。(4)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人间:人世间。

【译文】

(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浑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注释】

(1)汉乐府:原是汉初采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官,可能当时已设有乐府。武帝时乐府规模扩大,成为一个专设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会、宴飨时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歌谣,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了解民情厚薄。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后人称为乐府诗。

(2)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3)可:在这里有“适宜”、“ 正好”的意思。

【译文】

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赏析】

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在汉乐府民歌中具有独特的风味。

民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优美隽永的意境,清新明快的格调,勾勒了一幅明丽美妙的图画。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荷叶,莲叶下自由自在、欢快戏耍的鱼儿,还有那水上划破荷塘的小船上采莲的壮男俊女的欢声笑语,悦耳的歌喉,多么秀丽的江南风光!多么宁静而又生动的场景!从文化学的角度,我们又会发现这是一首情歌,它隐含着青年男女相互嬉戏,追逐爱情的意思。你看那些鱼儿,在莲叶之间游来躲去,叫人怎能不想起北方的“大姑娘走进青纱帐”?

读完此诗,仿佛一股夏日的清新迎面扑来,想着就令人觉得清爽。还不止于此,我们感受着诗人那种安宁恬静的情怀的同时,自己的心情也随着变得轻松起来。

诗中没有一字是写人的,但是我们又仿佛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了一股勃勃生机的青春与活力,领略到了采莲人内心的欢乐和青年男女之间的欢愉和甜蜜。这就是这首民歌不朽的魅力所在。

江上渔者(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里。

【注释】

①渔者:捕鱼的人。

②但:只。爱:喜欢。

③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生长快,体大味美。

④君:你。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⑤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⑥**:波浪。

⑦一叶舟:像落叶漂浮在水面的小船。【译文】

江上来来往往无数人,只知喜爱鲈鱼之鲜美。

请您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赏析】

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通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然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1]创作背景 范仲淹是主张革新的政治家,北宋仁宗时曾担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他能够关心生活在社会下层的一般民众的疾苦,写过一些同情劳动人民的诗歌 作品,但流传下来的很少。

江南水乡,川道纵横,极富鱼虾之利。其中以江苏松江四腮鲈鱼最为知名。凡往来于松江水上的,没有不喜欢这一特产,不希望一尝这一美味佳肴的。范仲淹江苏吴县人,生长在松江边上。对这一情况,知之甚深。但他发之于诗,却没有把注意力仅仅停留在对鲈鱼这一美味的品尝和赞叹上,而是注意到了另外一些更值得注意的东西。注意到了隐藏在这一特产背后的渔民的痛苦和艰险,并且深表同情。

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

1.国破:指国都长安被叛军占领。

2.感时句:因感叹时事,见到花也会流泪。3.浑:简直。

4.不胜簪:因头发短少,连簪子也插不上。【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家在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赏析】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至德二年)写此。

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诗的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

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此论颇为妥帖。“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第二篇:渔歌子教案

《渔歌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3、想象这首词的画面,并描述出来。

教学重点: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教学难点: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教学时间:一课时

学生准备:查阅资料了解有关词的知识、了解张志和、积累张松龄的词《和答弟志和渔父歌》。

教师准备:课件(包括词语、音乐、画面、自然界的声音、古诗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识词,了解词牌:

板书课题,读课题。了解本首词的词牌名。

二、初读古词,整体感知。

1、出示自读提示,让学生先把整首词读通读顺,划出不理解或难理解的词句。

2、检查六个词的读音。第一步读准字音(西塞山、白鹭飞、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不须归)

3、让学生对词语进行质疑,理解词义——“箬笠、蓑衣、不须归”等。再读词语,第二步读出词语的含义来。

1、教学本课生字,着重指导“塞”字书写。

2、学生字正腔圆地读读整首词。师范读,学生试着再把词读得有板有眼。

3、让学生畅所欲言,读了这首词有什么感觉。

三、走进文本,想象画面。

1、伴随着音乐,想象画面: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嗅到什么还想到了什么。

2、同桌交流感受到的美妙画面。

3、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板画。适时引入有关春天的其他诗词,丰富画面,感受意境;并且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让学生把整个画面连起来具体生动地说一说。

2、配乐感情朗读全词。

四、揣摩语言,指导背诵。

1、第一次背诵,看着板画,试着背诵整首词。

2、第二次背诵,闭眼,边想象边背诵。

3、第三次背诵,边背边想:这首词美在哪?

4、交流这首词的美:色彩丰富、动静结合。

五、对比拓展,升华情感。

1、学生交流为什么张志和要说“斜风细雨不须归”。A、这里如诗如画,令人如痴如醉,女生读前两句词。B、作者怡然自得,怎不流连忘返,男生读后两句词。

2、引入张志和的生平,进一步理解他的“不须归”的原因。

3、拓展延伸:出示另一首《渔歌子》,学生自学感悟。

4、交流读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是从哪些语句读出来的。

5、全班身临其境地朗读《渔歌子》。

六、吟唱歌曲,布置作业。

1、教师哼唱歌曲——《渔歌子》。

2、学生伴着乐曲,轻声吟唱。

3、布置作业:继续去了解张志和,找找其他几首《渔歌子》读读。七:板书设计。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画。

教材分析及设计说明:

《渔歌子》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词。这个单元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专题编排,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读文,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洋溢着泥土气息、自然质朴的乡村生活,并由此产生向往之情;同时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能抓住景物的特点,体味优美语言,学习表达方法,积累精彩句段。

《渔歌子》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张志和。他既是诗人,又是画家。所以他笔下是一片诗情画意:远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垂钓的渔翁„„这画面是那么清新,这色彩是那么明丽,整个天地浸润在朦朦烟雨中,宁静而美好。整首词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这样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诗词学习方法。本学期,他们在第一单元学习《忆江南》时已经接触了词这种文学样式,对词的常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张志和“词中有画,画中有词”的表现特点,尤其是感悟“不须归”的境界就成了教学的重难点。

基于此,我在这节课也便有意识地注意到了以下几点:

一、营造丰厚的古典文化氛围

古诗词的学习应充满一种诗情画意的美,让学生尽情地徜徉在古诗词中,诗意地栖于课堂,别具一番情趣。所以整堂课教师应通过富有古典文化魅力的语言,营造一种学习诗词的美好氛围,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我对课上的导语、过渡语上都做了精心推敲,并且课中也自然无痕地渗透了许多已学的古诗词,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国古诗词的语言魅力,也使得整堂课语文味很足,上出了古诗词的味道。

二、夯实字词,注重学法指导

作为一节比赛课,我活用教材,将《渔歌子》作为第一课时来上,字词教学是很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字词的教学上,我也是煞费苦心。第一次读,读准字音;第二次读,读出词语的含义;第三遍读,记住难点的笔画,正确书写生字。三次的教学,三点要求,层次分明,解决了音、形、义的问题。在教学字词的同时,渗透了读词的方法:读词要读出语气的变换,读出词语的含义,让词语“站起来,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联系注释,结合插图,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反复吟诵等等,都是学习古诗词的好方法。

三、引导想象,感悟意境

虽然只有27个字,但这首词语言朴素生动,意境优美,就是一幅画。虽然大家常说“意境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是如果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想象,教师也是可以让这种诗情画意变成学生生动的语言流淌出来的。我这课的教学重点定为:通过读文和想象,能由词到画,感受乡村的诗情画意;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首先如何上出这首词的意境美,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山野田园的如诗如画又是这课的重中之重。于是让学生充分想象、丰盈画面以及教师辅以板画的想法油然而生——在意境空远的笛声中,教师配以古典吟诵,将学生带入画中,尽情想象: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还想到了什么,于是学生思绪翩飞。继于引导学生同桌互说,全班交流,让学生具体描述心中的美景,让他们心中的画面有色彩,有声音,有味道。在这过程中,教师适时地渗透已学的有关春天的古诗词,以词解词,把诗词的教学推到了一个较高的境界,也是学生更深刻地感受景色的美,诗词意境的美。拓展延伸,走进诗人内心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这首词借景抒情,是首抒情诗。既然是抒情诗,就要关注诗人内心的情感。所以,走进诗人的内心也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在教学中,我抓住了“白鹭飞、鳜鱼肥、不须归”三个关键词教学,通过朗读,通过想象,体会作者的心情和那种悠闲自得、淡泊不争的生活情趣。同时,适时引入诗一堂课光教学一首诗词,容量是很小的,也是非常单薄的。我除了教学这首《渔歌子》,还引入了其他有关春天的诗词,并且后面还补充拓展了他的另一首《渔歌子》,这首《渔歌子》也是描写乡村田园生活的一首词,与本单元的专题很符合,同时它里面表达的“醉宿渔舟不觉寒”和前首中的“斜风细雨不须归”有异曲同工之妙,能够引领学生能够走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对于“一蓑烟雨任平生”、淡泊名利的张志和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在让学生运用学习第一首词的方法学习这首词的同时,也解决了课文的第二个重点: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人张志和的生平,让学生对词中的难点“不须归”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五、注重多种形式朗读,引导读中感悟

朗读在诗词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同时也是目的。我在这课设计了多次不同的读。每次读都有明确的目的,力求做到读得有层次有提升。从自读时的读通读顺,到再读时的字正腔圆,再到教师范读后的有板有眼。从“白鹭飞”中的带着自己的理解的读,到“桃花流水鳜鱼肥”中美美地读,再到“斜风细雨不须归”中的想象读,从教师引读,到男女生读,再到全体师生的深情配乐朗读,多种朗读的形式把学生的读推向了一个又一个的情感高潮。教学目标:

1、能认识 “塞、鳜、箬、笠、蓑”等字,读准字音,会写“塞、鹭、笠”。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3、体会诗词内容,通过想象,由词到画,感受到乡村风光的画意诗情;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4、学生感受古诗词之魅力,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通过读文和想象,能由词到画,感受乡村的诗情画意;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教学难点:体会 “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意境。学法渗透:

通过此课,让学生意识到,诗词可读,可画,可唱。结合课文拼音、注释,想象画面、联系作者生平和已学诗词是学习诗词的好办法。课前谈话:

复习学生学过的词——《忆江南》。了解学生对词的掌握情况,因学定教。

第三篇:《渔歌子》教案

《渔歌子》教案

一、教材解读:

《渔歌子》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组23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词。本组教材的主体是“热爱田园生活”,《渔歌子》这首词是唐代文学家张志和的代表到。整首词描绘了初春时节西塞山的美丽景色。全诗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一个“不须归”唤起了人们对江南的眷恋之情,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豁达乐观的情怀。

(一)教学目标:

1、能带着自己的感受来朗读进而背诵这首词。

2、通过品味文本,想象画面,走进作者的心灵。

3、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文本进行想象,感受乡村的诗情画意,以及了解张志和“词中有画,画中有情”的艺术表现特点。

2、教学难点:体会“不须归”的意境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3、教学课时: 一课时

4、教具准备: 课件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诗词方法:借助注释、看插图、查资料、边读边想象等,应继续巩固提高这些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以歌入手,走进文本

课前播放歌曲渔歌子的录像,让学生去感受,然后与学生讨论这首歌曲: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这首歌么?” 师:“在画面中你都看到了什么?”

师:“刚才的歌中隐藏着一首千古流传的词,你知道是哪几句么?” 引出课题,板书:渔歌子

(二)品读文本,读出味道

1、读得正确。

首先,全班齐读,重点认读:鳜鱼、蓑衣、箬笠,并在读中指导“鳜、蓑、箬”的写法。

读出节奏

师:“同学们,词句本身就含有很强的音乐感,这就要求我们读的时候要注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大家跟着老师来试一试!”

2、读出内涵 分两步:a,读出词中画面 b.读出作者的心情。

师:“诗词言情,诗词言志,诗词很多时候是一副画,我想知道,你从这首词中读出了什么?”

引导学生进行如下语言文字训练:

()西塞山

()桃花

()若离和蓑衣

流水()

鳜鱼()

白鹭()

()斜风()细雨

师:“非常好!大家的想象力真棒!现在老师问你,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江南的美丽景色吗?”

生:“绿色的江南,满地鲜花的江南,流水潺潺的江南,富饶的江南,休闲的江南”等

师:“哇,同学们脑海中的江南真是风景如画的好地方啊!”(板书:美丽如画的景)

师:“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中,你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呢?你觉得作者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呢?”

生:“愉快、悠闲、轻松”

师:“但是作品中并没有出现描写心情的词语啊,你如何能体会到作者的心情呢?”

学生可能说不出来。这时出示马致远《秋思》,这首词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不难理解,文中所描绘的景物都是比较悲凉的,学生能很快明白:作者的心情是比较悲伤的。通过这一悲一喜两首词的对比,能很快教学生明白一个道理“一切景语皆情语”

(三)、探索作者,升华情感

补充作者的相关资料 师:“我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张志和喜欢垂钓,但是,他钓鱼却与众不同---鱼钩上从不设诱饵!说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么?张志和,初名龟龄,唐代著名词人和诗人,十六岁时,游大学”,以明经耀第。就像今天,考入北大,深受皇帝的赏识和重用。后来因事贬官,但他并没有去上任,而是托词亲丧回到了老家,并且从此以后不再做官,长期过着隐逸的生活,因常以扁舟垂钓,超然不在尘世中,唐肃宗曾派人寻找与他,但是没有找到。” 师:“了解了上面这些小秘密后,你觉得斜风细雨不须归,这个“归”字还仅仅是回家么?

师:“是不愿回去做官啊,这是一个愿做神仙不做官的人啊!”(板书:悠闲自在的人)

(四)探究词作 体验美妙

引导学生品味“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斜风细雨不须归”等千古绝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么,这首词非常优美,广受人们的喜爱,甚至流传到日本,当时日本天皇、皇亲国戚、学者名流纷纷效仿渔歌子,从此日本一些喜爱中国诗歌的人也开始学着填词。”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词中,有哪些句子成为了千古绝唱的诗句么?” 师:“你觉得斜风细雨不须归又可以用来比喻生活中的什么事情么?其实,这可以用来比作生活中的苦难,它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必须保持乐观精神。” 最后背诵文本

师:“同学们,闭上眼睛好好体会下这首词带给我们的诗情画意吧,你们能不能只看着老师的板书来背诵这首词呢?我们试一下吧!”

四、延伸拓展

根据古诗意境,画一副画;自己仿写一首词

书设计:

如画

景愉快

心自在人

美丽

轻松

悠闲

第四篇:古诗《渔歌子》教案

古诗教案《渔歌子》

一、回忆学法,引出渔父。1.借助画面,认识渔父。2.回忆学习古诗词的方法。◎ 设计意图:

由渔父形象走进渔父词,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回忆学习古诗词的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为本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赏景入境,体悟诗情。

(一)初读古词,感知大意。1.自由读词,交流预习收获。2.指名读词,发现词的特点。3.齐读词,读出词的节奏。◎ 设计意图:

通过自读、合作、交流,三次诵读,要求各有不同,引导学生能够把词读准确,读通顺,读出节奏感。在读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发现词的特点,梳理词的大意,为引导学生走进情景、感悟情感做好前期的预测和相应的铺垫。

(二)抓住景物,赏自然之美。

1.这首词中的景是怎样的呢?自己先读读赏赏,再选择一处令你感受最深的景,用自己的语言具体描绘一下,先和同桌说一说。

2.交流点评,指导读。

交流一下你欣赏到的景吧,咱们就按从远到近的顺序。▲西塞山前白鹭飞

(1)交流,感受白鹭飞翔的意境。(2)白鹭飞到哪儿去了?(3)指导朗读 ▲桃花流水鳜鱼肥

(1)夹岸桃花蘸水开,还有谁也想来说说?(2)鳜鱼怎么会长得那么肥呢?

3.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两幅画面描绘出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仔细看看,斜风细雨中的渔父是什么样的?

(2)即便斜风细雨,渔父都不愿归去,这是为何?(板书:自然之美)

(3)此时的渔父与这美景已经融为一体,带着这样的情感,再来读读这两行景(齐读)◎ 设计题图:

古诗的文字精练含韵,意境幽邃深远,读古诗词,要善于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才能更好地理解其意,品出韵味。这一教学环节中,指导学生有序观察,通过想象画面,品读感悟,化静止的文字为色彩鲜明、富有动感的画面,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自然环境之美。通过全班交流,形成生生互动,学生自主解读词义,形成最初词境。紧扣“白鹭飞”“鳜鱼肥”,深刻体会白鹭和鳜鱼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的自由,从而走进渔父的内心世界,感受渔父置身于如此美好的环境中的陶醉,初步理解“不须归”的原因。

(三)和答悟情,明自由之志。

渔父不须归仅仅因为景美吗?张志和又仅仅是在写渔父吗? 1.深度体会景。

(1)联系课前资料,说说你了解到的张志和。(2)交流:你觉得渔父不须归还有什么原因?(3)小结,感悟词人蕴藏于景中的自由之志。2.深度体会“不须归”。

(1)出示《和答弟志和渔父歌》,学生自读。(2)师生以词和答。

(3)师范读,学生评议体会境。(4)学生配乐齐读。◎ 设计意图: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学习资料,从不同角度认识张志和的人物形象,进而体会“不须归”的真正原因。接着,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通过师生和答,巧妙引领了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体悟到词蕴含的情感之美,再来朗读更是入情入境,读出了豁达开朗、淡泊名利、寄情于山水的词人形象。古诗词中,景物往往是传情达意的,景随情动,境由心生。由想象景体会渔父的情,由走近词人,感悟渔父正是词人自己的化身,教学在一次次品读中层层推进,学生走进景,走进渔父,最终走进了张志和的内心世界,如此,体会情感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落实。

三、拓展比较,感悟渔父。

1.补充渔父诗词,寻找此类词的共同点。2.学生自读,小组学习交流。3.学生联系诗句,全班交流发现。

预设1:渔父的形象相似,都是快乐自在、寄情山水的。预设2:这些景色都在词的一、二两行,都非常开阔。预设3:渔父形象都出现在三、四行,由景及人。

预设4:形式相同。补充张志和的《渔歌子》开了渔父词的先河,成为固定的词牌。预设5:这些渔夫形象都是诗人词人的化身。

4.总结:渔父的形象成了一类人的代表,他们得意时,兼济天下;失意后,归隐山水,留给世界的是一个飘逸的背影。

◎ 设计意图:

中国源远流长的古文化并不是几堂语文课就能让学生深刻领悟的,而课堂教学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引导他们走向更广阔的古诗词殿堂。通过一首词,走向一类词,学生以本课习得的感悟诗词的方法为基点,通过对一类渔父词的品读、比较、感悟,寻得这类词的共性,在比较中抓住特点,培养阅读能力,也为今后赏读这一类诗词提供了方法。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是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实现主动发展的根本。

四、课外延伸,品读意象。

1.搜集不同的渔父词,联系诗人生平,细究渔父形象。2.选择本词中的一种文学意象,联系相关诗词,感受不同作品中诗人、词人不同的情感。一首好的诗词本身就是一曲美妙的音乐,一幅优美的图画,一段精彩的描述。古诗词的教学,同样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找准切入点,探寻中国诗词特有的文化密码,感受诗词本身深厚博大的时代背景和生命背景,让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乘风破浪时,得到的不仅是一种享受、一种积淀,更是心灵与诗歌的融合。愿我们的古诗词课堂也能由此呈现出“教在独特处,学在有价值处”的美好境界。

第五篇: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渔歌子》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渔歌子》教案

教学目标:

1、能认识“塞、鳜、箬、笠、蓑”这5个字,读准字音,会正确写“鳜、箬、笠、蓑”。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读出词的节奏感和韵味。

3、体会诗词内容,通过想象,由词到画,感受到江南春景的优美和谐;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4、学生感受古诗词之魅力,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通过读文和想象,能由词到画,感受浓郁的江南春景,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描绘词中的情景。

教学难点:体会 “不须归”的意境。教学辅助: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伴着悠悠的古筝乐曲,我们一起走进古典文学的园地,走进唐诗宋词的艺术氛围。你一定会有一种至纯至美的精神享受。(播放古筝乐曲《渔舟唱晚》)2.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著名的词——《渔歌子》(伸出手指,跟我一起写课题、齐读课题)。3.“渔歌子”又叫“渔父”,最早出自民间的渔歌,所以你看这个“渔”是有三点水的。这里的“子”读第三声,你来读准它。(指名两人读。)渔歌子,是一种词牌名,让我们再读课题。(再读课题)

二、理解词意,读出词的味道。

1.请打开课本,把这首词多读几遍,努力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词句。(谁愿意亮开嗓子读一读?自由读,指名读2-3人

评语: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好极了!/ 你的声音真好听!/ 你真的做到了正确流利,不简单!)

2.释义。在这首词里,你最想知道哪个字词的意思?有学生知道的就来释义。

西塞山:塞,这里读“sài”,一座山名,在今浙江湖州市的西面。鳜鱼:一种淡水鱼,味道鲜美。我们常熟人说的“ji鱼”。学写“鳜” 箬笠、蓑衣:

跟我一齐读这两个词。你们见过箬笠和蓑衣么?知道干什么用的吗?(图片出示),箬笠,就是戴在头上的帽子,是古代劳动人民常用的避雨工具。看,是用什么编的?(竹子!)所以,是竹字头。在桌上写一遍。

蓑衣,相当于现在的雨衣。是用草、棕编的,都和植物有关,所以是草字头。一起来书空一下。

3.我们一起来把这首词读一读,做到字正腔圆。4.读词,读准了字音,读流畅了,那是远远不够的。诗词和文章不同,诗词在古代都用来唱的,特别是词,读起来有一种抑扬顿挫的音乐美。让我们再来读词,读出词的节奏感,读出点词的味道。(出示划分节奏的词,学生练读。)5.指名读词。评价:有点感觉了!像是在读词了!有音乐感,有韵律美!6.齐读。师引读第一句:西塞山前白鹭飞——生接。

三、反复吟诵,体会词的景色之美。1.读全词,发现美景之多。

同学们,读着,读着,你的脑海中出现了哪些景和物呢?

(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箬笠、蓑衣、斜风、细雨)是啊,短小的词里藏着的美景真多呀!2.读全词,感受景物色彩之美。

(1)再请你轻声读读这首词,找出词中表示色彩的词。(白、青、绿)(2)你再默读这首词,找找藏在词背后的色彩?(西塞山、桃花)

(3)青的山,白的鸟,粉红的桃花,青的箬笠,绿的蓑衣,这些景物的色彩也很多,很美!一起读,让我的眼前出现这么多缤纷的色彩!

3.美景需要细细品,静静品。请大家闭上眼,现在,你就在一叶小舟之上,请静心聆听,静心想象,会有一个怎样美妙的世界展现在你的眼前呢?(师配乐读词)

A 西塞山前白鹭飞

1坐在小舟上,向远处望去,你看到了什么?

(高耸入云、连绵起伏、青翠欲滴的西塞山,一群自由自在飞翔的白鹭„„)学生说到什么就什么,相机指导朗读。

(▲请你带着我们一起读,读出“西塞山”的连绵起伏,让我们的声音也跟着山势高低起伏。

▲请你读,让我看到这一群自由自在飞翔的白鹭!)

2此时,你的脑海还能飞入哪一句诗?(一行白鹭上青天。)嗯,我想这肯定也是一群悠闲自在的白鹭!)

3我们一起读,读出山的青翠、连绵起伏,让目光追随着白鹭,一起高飞。

B.桃花流水鳜鱼肥

过渡:青山,白鹭,一动一静,这是一幅多么明丽、和谐的画面,如果词人是一个摄影师,那他所摄取的这个画面应该是——远景。那么,让我们调整焦距,把视线拉回到溪边,回到河面。出示“桃花流水鳜鱼肥” 1此时,你又看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预设:

▲桃花如仙子落入凡间,在枝头悄然绽放„„——请你读好这句词。

▲流水清澈见底„„——请你带着我们一起静看流水!

(看着这潺动的江水,清澈明洁,真可谓是“春来江水绿如蓝”啊!)

▲ 鳜鱼肥美,在水里自由地嬉戏„„——是啊,鳜鱼多自由,多欢快,似乎要跃出水面来了呢,请你读好这句词!

桃花红,溪水蓝,鳜鱼跃,这样的美景需要慢慢欣赏才是啊,让我们慢慢地读好这句词——“桃花流水鳜鱼肥”。3你们想象的画面真美妙。一起来读这两句词,让白鹭飞得更高,让鳜鱼跳得更欢腾。(齐读前两句词。)

C.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般美妙的春景把我们都陶醉了,还有一个人他也不例外,你瞧,他头戴青箬笠,身披绿蓑衣。他是谁?(张志和,板书“张志和”)下面,让我们来关注一下他。请仔细观察画面,此时的天气情况如何?谁来描绘一下?(微风轻轻柔柔的,天空下着霏霏细雨)在这样的“斜风细雨”中,他在干什么?(垂钓)在这大自然美妙的画卷中垂钓,多逍遥!齐读!(出示“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虽然,他只留给我们一个背影,但此时,我想你一定能看到他的神情,是怎样的?(悠闲自在、从容快乐、陶醉、自得其乐。)如此美景,怎么不令人陶醉,怎么不令景中之人流连忘返呢?读词,读出那份陶醉,读出那份逍遥自在!多么优美的画面,多么悠闲自在的词人,请站起来,把你看到的,想象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齐读全词)听着你们的诵读,我看到了,白鹭飞得真高!桃花开得真艳!鱼儿游得真欢!我感觉到了,垂钓是那么悠闲自在啊!所以,即便有微风有细雨,张志和也说:“(斜风细雨)不须归。”(红色出示“不须归”)

四、理解“不须归”,品词中人

1.“不须归”是什么意思?(不回家,不想回!)都下雨了,词人还不想回,难道词人真的只因景太美而“不须归”么?还有其他原因吗?让我们先来走近词人,了解下张志和。

2.简介张志和,出示:

张志和,初名鬼龄。唐代著名词人诗人,画家,还精通音律。16岁的时候就中了举人,写折子给皇帝,写的是治国良方,皇帝很喜欢,赐名“志和”。后来因事被贬,从此早也不做官,隐居在太湖一带,扁舟垂钓,自称“烟波钓徒”。3 他哥哥张松龄,怕他流连山水不回家,也怕他在外惹出麻烦,不但出钱给他盖了一间草堂,还写了一首词,同样是采用渔歌子这个词牌来写的,请看——出示:

和答弟志和渔父歌

张松龄

乐是**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4轻声读读这首词,哥哥在叫弟弟干什么?从哪看出来? 5现在我是哥哥张松龄,你们是弟弟张志和,让我们用词来直接对答,行么?(生读《渔歌子》,师读《和答弟志和渔父歌》)

6学到这儿,你能走进词人的内心世界吗?张志和为何“不归?(喜欢钓鱼,钓胜于鱼,喜欢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的生活。)

7老师还想告诉你。张志和的好朋友,书法家——颜真卿说他是直钩垂钓,不放鱼饵的,那他能钓到鱼吗?(不能!)可张志和说他钓到了很多,他钓到了什么?(悠闲、逍遥、自由、宁静、淡泊„„)

五、练习写话,想象《渔歌子》描绘的景象。1 同学们,张志和用短短27个字,描绘了一幅充满了浓郁江南风味的“垂钓图”,那春景,迷人,那画卷,轻悠宁静。下面,让我们用自己的智慧,用灵动的笔墨,用现代的好词妙句去描绘张志和词中所写的那景,那情。2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放古筝曲《渔舟唱晚》)3 个别同学交流《渔歌子》描绘的景象。是啊,景不醉人人自醉。身处这样的美景中垂钓,钓得一份清闲,作者多么希望自己能远离世俗的争斗,在这样和谐秀丽的大自然中自由地生活——生读词。5作者多么希望劳动人民以自己的勤劳,获得这样一份安宁的生活啊——生读词。

6作者多么希望人们能远离战乱,永远过着这样幸福美好的生活啊——生读词。7小结:这,就是张志和一生的追求!他的垂钓,钓来清闲,钓来淡泊,钓来一份悠然自得。让我们跟随作者,怀揣着“心志平和”,一路前行。(板书:心志平和)

六、课外拓展,升华情感

1.潇潇春雨洒江天,渔人垂钓好悠闲!这首《渔歌子》流传至今一千多年,历代文人墨客对它推崇至极,争先填写唱和,请看——

浣溪沙 苏轼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2.试着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吗?

3.是啊,苏轼太喜欢这首词了,直接把它嵌入到自己的词中,让这不须归的美景在他笔下百年千载地悠悠回荡,读词!

七、齐读《渔歌子》,回归主题,升华诗情。

1.假如你来到浙江湖州,你一定会看哪座山?(西塞山)2.来到西塞山你一定会想起一个人?(张志和)3.想到张志和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想吟诵一首词(《渔歌子》)4.来,让我们深情地吟诵这首千古绝唱,让它在我们心中定格成一幅清丽自然、醇香久远的永恒画卷吧!(齐读《渔歌子》)

八、作业

1.搜集有关垂钓的古诗。

2.有条件的,可上网再搜集下“张志和”,了解作者的生平。

下载渔歌子教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渔歌子教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渔歌子》教案设计

    《渔歌子》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古诗《渔歌子》 教学目标 1、读通读顺全词,理解大意,感受意境,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有感情地诵读全词,背诵全词。 3、引导学生体会古典诗......

    《渔歌子》课堂实录

    四年级下册《渔歌子》教学实录 杜庄学区第一小学 梅颖杰 一、联系旧知,导入新词 师:同学们,这个学期,我们学过一首词,叫—— 生:(齐答)《忆江南》。 师:请大家一起背诵《忆江南》,预备......

    《渔歌子》说课稿

    四年级下册语文公开课《渔歌子》说课稿 一、说教材 《渔歌子》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组23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词。本组教材以“热爱田园生活”为主题展开。《渔歌子》......

    渔歌子说课稿

    《渔歌子》说课稿 韩蓉 一、说教材 《渔歌子》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9课《词两首》中一首词。作者是唐代诗人张志和,张志和不仅是诗人,也是一位画家,因此他笔下是一片诗情画意......

    《渔歌子》说课稿

    《渔歌子》说课稿 武功县实验小学 郭新娟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古诗词三首中的《渔歌子》,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做具体的阐述。 一、说......

    渔歌子说课稿

    《渔歌子》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关于如何针对语文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浓,注意力难以集中陈同学进行诗词这一知识点的一对一教学,具体以......

    渔歌子教学设计

    《渔歌子》教学设计 江口中心小学李家喜 一·复旧导新,板书课题 1·师:我们已经到了四年级,古诗词也积累了不少,现在还能记得吗?老师现在来考考大家,谁能背诵一首描写春天的诗词。......

    《渔歌子》教学设计

    《渔歌子》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渔歌子》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中的一首词。这首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读来让人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