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论文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内容摘要: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历史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历史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涌现出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令人欣喜,叫人振奋。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不少老师的课堂“创新”与《历史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貌合神离,徒有形式,没有实效。这些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关键词:课堂教学 新课改 理念 对策
正文: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历史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历史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涌现出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令人欣喜,叫人振奋。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不少老师的课堂“创新”与《历史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貌合神离,徒有形式,没有实效。笔者认为表现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一、教师问题的设计多而平淡,缺乏梯度、层次,未能环环相扣。
1.很多教师一堂课提问的问题太多,使学生应接不暇;还有的老师设计问题太平淡,诸如“ „„ 是什么?”、“什么是 „„” 这类问题,学生只需看书就能找到答案,读答案。于是学生没有质疑,没有探究,没有体验,没有感悟,没有拓展,没有形成基本的历史思维,更没有提高分析问题、解决的能力。2.教学问题的设计缺乏整体感,缺乏完整清晰的思路,未能将复杂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未能形成问题串,环环相扣,以问题带动教学。
3.问题的设计缺乏梯度、层次。要么过于平淡,问题过于简单,处于同一个水平线上,甚至有的问题设计的毫无意义;要么问题过于高深,学生无法下手,无从答起。
4.设计的问题无法真正激活学生的思维,没有启发学生思考得更深、更广、更全、更细,启发学生作出最佳选择。学生基本上是照本宣科,完全按照课本作答,缺乏思维的力度。
5.不给学生相对充分的思考问题的时间,让学生匆忙作答,草草完成教学任务。
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这些问题是否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动脑筋思考和主动探究知识;问题是否难易适当、贴近学生年龄特征、体现“跳一跳,够得着”的“最近发展区”理念。学习自问题开始,教师应借助所设计出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逐步引领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教学情境之中,领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新问题”的喜悦,激发学生标新立异的欲望。
二、探究学习走过场,合作学习走形式,实效不大,追求表面。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要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于是在新课改的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蔚然成风。各小组讨论时,经常是你讲你的,我讲我的,从表面上看很热闹,实际上没有很好地围绕中心问题进行学习讨论;发言时,小组中只有一两个同学发言;有的老师提出问题后,马上就让学生展开讨论,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学生间彼此不友好合作,或合作程度不够,彼此互助中倾听对方意见,小组间的交流很少,没有真正的讨论与合作。
为此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进行有效的调控,积极地引导:如创设平等和谐的合作氛围,引导学生学会搜集历史资料和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兴趣和在小组中学习的良好习惯,注重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友善互助,团结协作,引导学生总结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收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教师课堂评价语言过于单一,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程理念提倡赏识教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言行以激励为主,绝大部分教师的课堂激励用语一般是“很好”、“不错”、“对”,这样比较单一的评价语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也不利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个有活力、有思想、有个性的个体,我们不能千篇一律地对待。对不同的学生个体、不同的问题情境、不同的教学环境,教师的激励性语言也应活泼、多样化、有针对性,如“你的发言有独到见解”、“你善于思考问题,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很值得我们大家学习。”“你见多识广,回答问题有一定的深度,了不起。”此外,多鼓励并不表示对学生的错误观点或缺点不指正。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错误的观点或缺点,我们教师就有责任和义务及时指出,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方法的选择看似多样化,但大多做表面文章。
历史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历史教师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 以求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进行教学的状况, 于是乎,形形色色的讨论、辩论、历史剧、知识竞赛等形式充斥课堂。课本剧和历史剧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 但是许多教师在设计这些活动,指导学生编演时并没有充分考虑要达到什么目的, 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些什么。表演时内容简单,形式单一, 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嘻嘻哈哈,表演过后就进入下一环节,至于剧情要告诉人们什么主题思想就不得而知了。如果说表演起了点作用的话,那也只是活跃了课堂气氛, 仅此而已。另外, 课本剧大多是教师提前为学生编排好的, 预设性太强,课堂缺少新的动态生成的东西。新课程需要真实的、动态的、生成的课堂生活, 只有真实学生的思想才能显现出来, 课堂上才能出现真正的思想交流, 而不仅仅是预设的表演。讨论是很多教师都喜欢采用的课堂形式,但遗憾的是有些教师选取的问题根本就不具有讨论性。在历史课堂上很多教师虽然在表面上重视了过程的设计和方法的选择,但实际上, 他们重视的是过程和方法的形式,而不是过程和方法的实质———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开启学生思维的方法。只做表面文章, 追求表面的形式,这样的结果只能是离新课程的要求越来越远。
五、多媒体辅助教学演变为课堂中心,本末倒置。
新课标提出:“要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 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开发历史课堂资源的过程中,多媒体教学以其信息量大、传输迅速、声画兼备、形象直观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所采用。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处理一些传统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尤其是诸如创设情境、展示材料和思维过程等问题。但是, 有不少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大有代替常规教学成为课堂中心之势。过去重讲授的教师的“满堂灌”被多媒体的图文、动画、音频、视频这种全新形式的“满堂灌”取代了。不难发现,在这种新形式中, 学生还是“容器”, 只不过这个“容器”中多盛了点现代声像信息而已。
我们认为,现代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手段是必要的, 但并不是运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就是实现了教学的现代化,也并不是制作了新奇生动的课件就能提高课堂效果。如果从头到尾演绎课件的话,很难突出重点、浅化难点, 也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在课堂上成了单纯的机器操纵者,看不到其教育机智, 对学生来讲也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很难在稍纵即逝的媒体信息中把握一节课的知识结构、线索及要达到的目标。
另外,媒体利用时间过长、频率过快也不利于师生互动,教师的精讲、点拨以及学生的讨论都被多媒体的连续演示挤掉了, 教师没有时间搜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学生也来不及对知识内容做出深入细致的思考, 也就是说,教师引导学生与学生真正参与课堂的机会被多媒体剥夺了。
因此,我们任何教学手段的使用, 都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应当看到,多媒体教学不是万能的, 目前为止它还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替代不了通过师生合作和沟通而进行的知识传递与情感交流。
课堂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归属和落脚点, 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从教学改革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 切不可一味地追求表面的形式,那样做的结果只能是远离新课程的要求。因此, 解决现存问题,推进历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缩短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之间的距离,寻找教育理想世界与教育现实世界的最佳结合点,对广大一线历史教师来说, 不仅迫在眉睫, 而且任重道远。笔者认为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高效课堂,提出如下建议:
一、目标简洁,环节简化,方法简便。
1.教学目标制定简明扼要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目标明确了,我们才有方向。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应倡导“简明扼要”,凸显历史教学内容,这样才能让学生清晰地领悟到在学什么,又是怎么学的,才能保证历史课特有教育功能的发挥。设定教学目标时不应追求多方面开花,而应根据文本的表达形式和人文意蕴,找准一节课要解决的一两个问题,确立相对集中的、切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可以清晰地感觉到这一堂课真正要学会什么,而教师也能做到“有的放矢”,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课堂教学环节简化自然
简约化的历史课堂应该是过程简洁、思路清晰的,必须舍去多余的环节和无效的程序。环节太多,课堂就成了教师“做秀”、学生赶场子的表演,学生很难有时间自主地活动、深入地思考、充分地回味。而且教学环节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扣紧“主线“展开,层层向前推进,清新、自然、娓娓道来。所以必须大胆地缩减课堂教学的环节,整合细小的环节,力争把一节课的教学环节缩减到三至四各环节。
3.教学方法简便有效
所谓的教学方法简便就是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去取得教学实效,也就是要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使学生学习过程中从体验到感悟,从感悟到理解,从理解到内化,最终学会表达与运用。
二、容量适度,媒体实用,语言精练,训练有效。
1.教学容量适量适度
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科学地安排与搭配教材内容,合理地组织各环节的学习,不能“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图便”。比如:对教学内容的把握,练唱次数,时限的控制,书上哪些内容要重点讲,哪些内容可以不讲,但所讲的一切都要为教学目标服务,教者不能随心所欲。一节课的活动不要太多。但形式要有变化。
2.教学媒体实用合理
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已经广泛地应用到中小学教学中来。由于它较好地起到整合教学资源、增大课堂容量、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益的作用而受到广大一线语文教师的普遍青睐。
3.教学语言精练简洁
简单孕育精彩。教师的引导、过渡、讲解、评价的语言要力求简洁、准确。提问语言、评点语言要吐字清晰和思路清晰,保证让学生听清楚你说了些什么,不会引起学生思维的混乱,语言越朴实就越容易理解,防止学生不理解或产生歧义,当出现问题以后再费力解释会浪费教学时间。
课堂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无论是传统课堂还是注入现代教学传媒的新课堂,课堂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否和顺、协调、融洽,不仅可以反映出教师的教育理念,还可反映出师生在课堂上的一种状态,不仅关乎学生的成长,还可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目标能否达成。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这“喜欢”之情,便是来自教师在教学中所创设的课堂教学环境。试想,学生在教师所营造的环境“刺激”下,充满了求知欲望,群情激奋,每个大脑都在充分运转起来,那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有多大啊!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它带来的惊喜和成功,但同时也伴随着不少迷茫和困惑,亟待我们去进一步探索。因此我们要不断在改革中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努力打造一个高素质、高水平的基础教育,为新课程改革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索璟丽.教研活动中的常态课研究[J].教育科研论坛,2009.(9):20~21.2、徐卫红《简约:数学课堂教学的理性回归转》
3、高建君.有效性:课堂永恒的追求.中小学学信息技术教育[J].北京: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2010.2 作者简介:杨宏宇(1978年2月),男,祖籍辽宁沈阳人,吴江汾湖经济开发区高级中学教科室主任,研究方向:历史教学 学校德育
第二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于香伟 王永刚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们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并且在诸多问题面前感到无所适从,一些问题找不到有效的解决办法。结合教学实际,探索实施“导学-自学-互学”课堂教学模式,致力于解决教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打造高效课堂,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的教学观念问题。目前的课堂改革还有待进一步深化,部分教师仍然把教学工作重心放在知识的传授和讲解上,对学生“学”的问题重视不够。
2.导学案的编制问题。教师们的集体备课还不够落实,有的只是把书本知识以问题形式搬到导学案上,没有对知识形成过程的诱导、没有对学习知识过程的方法指导、没有对学习活动的安排指令。
3.预习过程中的预测问题。教师对学生的预习重视不够,没有深入细致的研究,没有认真的组织安排,学生之间的对学、群学过程没有落实。教师对哪些问题是学生能解决的,哪些问题是学生解决不了的,还没有做到心中有数。
4.展示过程中的表面问题。现在的展示活动只是过去教师讲解的一种替代,失去了展示的本来意义。并且这种替代式的展示,让教学活动变得肤浅和直接,课堂上看起来热闹了许多,但热闹背后学生能力培养成了大问题。同时,由于学生的程度不同、参与度不同,很多学生还不能真正地动起来。5.学习小组的建设问题。从学生的活动情况来看,学习小组还是一个松散的组织,没有形成合力,小组长的职责还不明确,组内各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检查还不落实,导致少数基础差的学生还不能认真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落实情况也不太清楚,组间安排有的没有做到同质。
6.反馈过程中的潜在问题。反馈不应该是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它应该伴随着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而教师这方面的意识还不强,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随机处理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导致整个教学过程不能达到“以学定教”的要求,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比较低下。
7.学习评价中的激励问题。教师们仍然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没有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劳动付出纳入学习评价中来,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学生之间的点评还不能形成争论的话题,不能真正发挥学习评价的激励、导向、纠偏、深化等方面的作用。
8.课堂教学的监控问题。没有对教师教学工作细节上的明确要求,对课堂管理还比较宏观,教师的教学设计还比较粗糙;备课组不能及时地针对课堂上的问题进行集体研讨,教师们对问题的研究和思考不够深入,缺少有效的尝试。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教师观念要彻底转变。课堂教学改革首先是对教师们的教育观念进行革命,没有教师们的“知识本位”的教学观向“学生为本”育人观的转变,就没有真实意义上的改革。教师们在以“知识为本”的传统教学思想指导下,习惯了直接把知识讲授给学生,替代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所需要的做的事情就是接受和记忆。而以“学生为本”就要求教师们要把学习知识的任务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教师的任务就是组织调动、指导服务。传统教学就好比是教师把做好的馒头直接交给学生;现在要求教师们只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服务,让学生自己来做馒头。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比较低,只要自己会“做馒头”就行,而高效课堂对教师提出了很高要求,教师不但自己是“做馒头”的内行,还必须具有组织调动、指导服务、协调勾通等方面的“领导人”的能力。“高效”的本质意义不在于单位时间内多完成了几道习题,它的核心价值在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自信心是否得到增强、学习能力是否得到提高、意志品质是否得到锻炼、行为习惯是否得到养成”,学生能自己学会的知识占多大比例。高效课堂更看重的是学生“投入学习的状态”——是否有趣、是否深入、是否专注、是否愉快等。所以,构建高效课堂必须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对“人”的研究和调动上,教师必须从改变自己做起,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志同道合式的朋友关系,不断提高自己的影响力。
2.导学要坚持四个“必须”。一是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必须体现备课组教师的集体智慧,杜绝只有分工没有合作的现象;二是问题的设计必须体现“诱导、指导”过程,并充分尊重学生的学情、生活经验和认知规律,尽量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设计铺垫性、诱发性、过度性问题;三是引导过程必须体现学法指导,导学案的语言表达要能够引导学生去观察、收集、联想、记忆、思维、交流、合作、探究、自测等;四是必须体现教学目标的分步达成、学习过程的分层要求、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并在每个环节上都有时间上的要求。提供给学生的导学案主要内容是为学生自学设计的铺垫性和引导性问题以及学习过程安排,需要补充的学习资源和习题,可利用多媒体、学习卡片等方式进行呈现。
3.“四学”要注重落实。建议对学生预习水平的要求逐步提高,特别是开始阶段和新知识的学习阶段,并建议按这样的程序进行:教师导学。主要任务是组织教学、情境创设、激发兴趣、设置悬念、激活思维、明确目标、提出要求等。学生自学。通读教材,整体感知;按照导学案钻研教材,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并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一是要保证安静的学习状态,二是教师要善于观察,并及时了解学生学的情况。学生互学。按照导学案的要求,相互检查自学情况,并相互帮助,尽量解决不懂的问题和探究问题。互学的小组学生相对固定,并提出帮扶目标。组内群学。组内群学的主要方式是展示。首先要求组长对组内学生学习情况有充分了解,然后确定组内展示的内容,安排小组展示活动,重点解决还太明白的问题,这个过程要鼓励人人参与。同时,组长要及时把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反馈给老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到部分小组的活动中来。
4.“主导”作用要在展示中发挥。一般来讲,全班的展示是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深挖教材,培养能力,所以,对都会了的和都不会的问题不展示。需要展示的内容主要是:一是反映重点内容的核心知识和典型问题,二是在“预习”环节中学生遇到的共性问题,三是具有一定探究意义的、容易产生歧义的挑战性问题,四是学生在预习环节自主解决不了但经过全员合作学习能够解决的问题,五是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增强自信;善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表达的条理性;善于鼓励学生质疑、发现新问题,能非常机智地引导学生发表意见,形成思维碰撞,这是最能体现“展示意义”的事情,每当形成这样一种局面时,教师要不惜时间,让学生在充分的争论中激发兴趣,锻炼思维。在新授课上,教者要在“新观点、新发现”上做文章,而不是知识的难度,要重视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社会资源,而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同时,展示活动占用的时间不能太多,要防止只有表面的热闹,内容选择要精准,展示过程要精彩。
5.“小组”建设要切实重视。要想办法让学生喜欢你这位老师,喜欢学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需要重视这三项工作:首先是学习小组的建设与管理。学习小组的建设与管理情况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改革是否能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教师必须给予足够重视,加强小组长培训与指导,提高小组长的组织、协调、指挥能力,各小组自主确定奋斗目标和学习常规,明确小组长的检查、督促、安排等工作职责,适当组织才艺类的小组展示竞赛活动。
6.评价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学习评价对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增强学习的内部动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一方面教师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充分认识学生的心理规律和个性特点,确立正确的评价观念;另一方面教师要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引导全体学生把“努力做一个好人”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而不是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所以,在评价学生时,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想成为好人的愿望”,既不让表扬变得廉价、肉麻,又不能随意打击和嘲笑,要善于抓住学生身上的美好的东西、善良的品质和进取的本性,对他们的在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关注。
7.反馈要做到及时回授。反馈是对学生的各方面表现的一种信息收集,在这方面,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职业敏感,并注意畅通反馈渠道,有适量的作业和检测,确保反馈的信息及时准确。但反馈不是目的,目的是对收集到的信息作以科学的判断,并有效地进行回授,把学生的问题及时化解。这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教育智慧和现场决策能力,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积累这方面的经验。
8.“学得慢”要积极应对。目前教师们普遍感到为难的问题是:学生不会学、教学进度慢、教学不落实、课堂难调控等等一些现象上的问题,特别是在以考试成绩为主要指标的教学评价不能改变的情况下,教师们又不敢大胆放手,所以不少教师采取的是回避问题的态度,改革工作只能停留在表层上,不能有步骤地推进。建议教师们要理性的看待这些问题,要知道解决这些问题正是我们的改革的目的,只要我们把这些问题解决了,我们的改革也就成功了,所以说,回避问题就是回避改革。我们所应该持有的态度是:对问题有充分的估计,并有整体的思考;对问题我们要认识到,问题的形成是有过程的,所以解决问题也必须通过“过程”来解决,做到既有长远的安排,又有短期的目标,分清主次、分步推进,追求点滴的进步和突破。比如:教学进度慢的问题,开始的时候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很正常的,但不能因为它是正常的而不作为,应该明白“慢”的原因是学生“学得慢”,在这个现实面前,可以采取这样的办法:开始的时候,我们适当降低对学生自学内容的要求,侧重点放在“增强学生自学意识、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指导学生自学方法、养成学生自学习惯”上面,只要求学生通过自学达成一些低层次的教学目标,比如:了解的、认识的、知道的。当大部分学生比较适应之后,再逐步地把理解的、探究的、运用的知识目标交给学生自主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保证教学进度,又可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要反对那种一开始就把整节课的教学内容全部交给学生自学的做法,明明知道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还要坚持着让学生自学。课堂教学改革绝对不是为了封住教师的嘴,必须遵守“以学定教”的原则,在学生还不会学、还学不会的情况下,教师不能撒手不管。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过去的教学进度虽然比较快,但是新课后的大量重复练习同样浪费了大量时间,如果学生们是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可能就没必要再用题海的办法进行知识巩固了。所以,整体上讲,只要学生自主学习过程是落实的,时间不是个问题。
9.教学过程要精益求精。种种现象表明,教师的教学工作过程还没有达到“精耕细作、精准操作”的要求,“过得去”“粗线条”式的工作习惯还没有根本性转变。高效课堂要求教师要把“领导人”的工作放在首位,这就必然要求再也不能“跟着感觉走”,不能有任何的随意性。对学生发出的任何一项指令、交给的任何一项任务,教学过程设计,必须是谨慎的、科学的、深思熟虑的。
10.教学流程要因人因科而宜。总体上讲,现在的课堂只要是把过去传统课堂上教师讲的时间还给学生就对了,课时划分应该保持原来的习贯,反对把预习、展示、反馈作为三种课型分开安排的做法,至于每节课上这三个环节各用多少时间,由于学科不同,各学科的课题内容不同,不做统一要求,这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要精打细算,并灵活处理。需要提醒的是,教学难度的把握和教师心态的调整是比较关键的。在新课阶段和改革开始阶段,不要因为兼顾所谓的题型,而人为地加大了教学难度,也不要因为学生暂时的“不会学”而心浮气躁。建议教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优势和学科特点,在高效课堂建设总要求的指导下,自主构建能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流程,或者说是教学模式。
总之,“教师有眼界才有境界,有思路才有出路,有作为才有地位,有实力才有魅力”。教师们在改革的过程中,思路要开阔,思想要活跃,研究要深入,工作要精细。改革不是全盘否定,不要生搬硬套模式,只要紧紧围绕让学生“会学、好学、学会”这个目标来开展教学,把自己的优势做强,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高效课堂模式才是改革的最大愿景。
第三篇:小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小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荔城二小
韦桂冰
【摘要】在新课程下,学生的阅读积累日益增厚拓宽,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日益提高,但大多数学生的作文仍旧“言之无物”、“言之无意”,不能以“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不能充分突显语文的“人文性”,因为很多老师忽视了提高作文水平的另一关键——生活素材的积累。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教师要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感觉器官去看、去听、去嗅、去摸,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和酸甜苦辣,产生对人、事、物有感而产生表达的需求,使写作成为他们生活的需要。
【关键词】中高年级学生;关注生活;有意义的现象;学校;家庭;社会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众所周知,一个民族文化水平低,读写水平不高,是难以进入经济高度发展的文明社会,难以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并且当今时代对新型人才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既懂专业,又懂管理,具有创造性的开拓人才。这种人才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必须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而小学生作文又是培养写作能力的基础。可见小学生作文的重要性。然而当今在新课程下,学生的阅读积累日益增厚拓宽,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日益提高,但大多数学生的作文仍旧“言之无物”、“言之无意”,不能以“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还发现大部分学生所作之文华丽的语言外衣下内容却平淡无味,犹如闻一多先生笔下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可见学生的作文现状不乐观,相对于课改前并没有多大进步,一些“历史”问题仍然存在:很多学生害怕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笔就抓耳饶腮,笔杆似有千斤重,半天写不出一个字,引用学生的话就是“无话可说,无话可写”;他们大都被迫、被动、奉命地表达,只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作业而作文,内容千篇一律、思想贫乏、情感枯燥、毫无个性。我就着当今小学生作文中存在着的问题归类如下:
一、缺少引导,无写作动机。
通过对作文的教学和调查,发现他们对待作文的态度只有一个“写作文干什么?不就是给老师完任务嘛。只要将字数凑够,上交就完事了。”由此可以看出,学生没有正确的写作动机。我们知道,人无论从事什么活动,总要受到动机的调节和支配。比如,一个学生在学校求学,是因为他有学习的动机,一个顾客去商店采购商品,是因为他有购买的动机,即使是吃饭、喝水、走路这些简单的活动,也是在不同动机的推动下产生的。动机可以说是人活动的原因和动力他表明一个人为什么去从事某种活动,可见写作动机对作文有多么大的影响。但是,他们缺少的正是对作文有重大影响的写作动机。
他们不但是如此说,而且也是如此做。从他们的作文中就可以清楚的看出,“学生是在给老师完任务”的心态促使下写作文的。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如果老师不规定文章的字数,他们150个字左右就完成,甚至有100个字就完成了一篇文章。而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一旦规定了字数,他们又是想方设法的凑字数,他们的作文中,频率最高的就是“写人”篇。有一个学生在《我的爷爷》的末尾中这样写道:“我奶奶每天给爷爷吃一个鸡蛋,妈妈还说让爷爷多喝点猪油,爸爸也同意他们的意见,我也很高兴。”看了这些后,谁都会说:“这到底是在写谁呢?或许是在写《我的家》。”然而这样的问题在小学生作文中却很普遍。
二、观察体验少,胸中无积蓄。
许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想写点什么,可是又写不出什么内容。这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观察少,胸中无积蓄。我们知道:观察是人们发现、认识和理解外界事物的基础,只有“笼天地于形内”,方能“挫万物于笔端”。它在写作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观察是引发写作欲望的动因。
人们在观察进程中,往往受到观察对象的某些特点和情景刺激、触动。因而诱发和萌生写作的灵感和欲望。这种欲望有时是很强烈的,常常促使观察者进一步观察,调动生活积累,迅速进入写作的构思。
2、观察是获取写作材料的重要渠道。
任何文章和作品都要反映现实生活,都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物”就是材料。凡在社会中之人物、事物、景物及其形态、色彩、声响,性状、细节、画面等等的获得与积累,无不有赖于观察。“理”就是道理、根据。而道理、根据又常常是通过长期的观察之后得的。如果缺少观察,所下结论要么是马虎的,要么就成为谬论。这是为获取直接材料作铺垫。其次还有间接材料,那么观察对阅读,接受和理解书刊资料中的间接材料也是大有裨益的。
3、观察是认识和发现客观事物的基础。
人们认识事物是从观察开始的。写作中说明,描述客观事物,表现事物的形态、性状,特征都需要以观察作基础。如写一篇关于狗的说明文,必须认真观察狗的外形,生活习性等才能写出来。“狗打喷嚏天要下雨”,是否真是这样的?“蚂蚁搬家雨稀稀”,像类似的问题只有认真观察后才能下结论。可见,在观察中才能悟出客观事物的意义,并因此而触动情感,产生写作的欲望,完成文章的立意。
4、体验是获取写作材料的关键。
目前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大部分学生没做家务活或做的家务活偏少,家务劳动是学生体验生活的途径之一。然而,国家计划生育的实行,使得大部分的孩子成为独生子女,他们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导致70%的孩子在家里从来不干家务活,例如整理房间、叠被子、扫地板、洗碗、擦桌子、浇花……学生都没体验过。高尔基说:“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不做家务活,不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学生就体会不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辛,也就不觉得“粒粒皆辛苦”,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学生随手把整个馒头扔掉、把米饭倒掉浪费粮食,我们也难辞其咎。
其次,整体学生极少参加校外实践活动,因为近年来不断发生的中小学生安全事故,使各级领导充分认识到“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从省、市、县到学区、学校,安全责任制一级级落实到位、落实到人,所以学校很少组织学生到校外活动。踏青、野炊、郊游、登山、野外观察、实地采访、绿化山林„„这些学生极感兴趣,能够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通过多种途径解决,可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校外实践活动,对于学生而言,只能望洋兴叹,他们只好在学校的围墙内纸上谈兵、胡编乱造。
三、积累少,字词不能正确使用。
要写书面语言,学习书面语言,必须先识字。只有认识了一定数量的字,并且能够正确理解字义,才能够顺利地阅读书报,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提高认识能力。
1、识字是写作的起点。
识字并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文字只是发展儿童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的一种工具,识字的目的是掌握语言文字,用以阅读和写作。
2、写作的基础是识字。
识字的目的是为了阅读和写作。一篇文章是由若干句话构成的,而一句话又是由最基本的字、词构成。所以字词在作文中处于决定地位。字词使用的正确与否,将对文章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影响。如四年级的学生在《祖国,我对您说》中这样写道:“在远古的时候,中国和英国战争不断„„”显然是有问题。结果学生说他指的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而又不能确定具体的时间,于是他写出了上面的话。可见这个学生对“远古”这个词不理解。
四、引导和训练的方法欠妥。
经过调查发现,许多老师也在注意引导学生,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但是,他们训练的方法欠妥。比如:在每次寒假或暑假回来之后,老师布置的第一篇作文便是《寒、暑假见闻》。许多学生在写不出新的见闻,又为了能按时完成作业便抄袭他人之作。之后,只要老师布置的作文是《XX见闻》时,他们就会将原来的那篇文章原封不动的搬出来,以应眼下之急。有的为了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要求在课前5分钟让学生说一段自己的经历或见闻。时间一长,学生便将那段感受或见闻倒背如流,并且每次都受到老师的表扬。而真的达到训练目标的又有多少呢?
“文学贵为有感而发,缘事而发。”作文是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具有多种交际功能:概括事物意义,与人交流感情,影响教育他人,自我表现、自我教育、创造新经验等,是“文为心生”。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思考自然,思考社会,思考人生,思考生命,如台湾问题、择校问题、城乡差距、环境污染等,应该让学生在生活中写作,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要改变策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有意义的现象,积累习作素材,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以下是我根据小学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我认为可行的解决办法。
一、关注校园生活
学习期间,学校成了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学生在这里接触了大量的同龄伙伴,在与老师交往、与同学玩耍、活动的过程中,发生了非常多的事情,有意的、有趣的、难忘的、开心的、委屈的、后悔的,遗憾的,我们应该启发他们珍惜并且特别留心观察这一阶段的生活。
1、观察课间活动。
课间是学生在学校最愉悦的时光,教室、走廊、操场成了学生活动、游戏的自由天地,他们有的跳方格、打羽毛球、叠纸飞机、走飞行棋,有的你追我赶,有的在一起说悄悄话,有的可能拌嘴、甚至动起手,十分钟热闹非凡,上完课的放松,游戏的快乐,不经意引起的不快,细心观察,发现同学们的新游戏、新玩法,定格不快的小场面,捕捉其间,积累小素材,丰富习作内容。
2、关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交往之事
在学校里,生生之间的交往、师生之间的交往成为最主要、最频繁的活动。老师对学生真诚的关怀,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温暖的话语,学生对老师的亲近与尊敬,一个甜甜的问候、一份小小的礼物,同学相互间的帮助„„引导学生去观察、体会师生间、同学真诚的情感、丰富的内容,懂得“糟糕”透了与“精彩”极了都是一种爱,懂得真诚、宽容待人,使学生的作文折射出一种人性美。
3、关注班级、学校活动 每个学期,学校总会开展全校性的大规模活动,如“祭扫烈士墓”、“节约零花钱,爱家美校园”、“广播体操比赛”、“我为校园添新苗”等,每个班级也都会举行一些不同的活动,如课本剧表演、诗歌朗诵比赛、手抄报比赛等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人人参与,每个人的角色、任务都不一样,观察的切入不同,各自也体会不同。在参与每次活动、观看每次活动后,可组织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发现,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可相互启迪,在老师的引导下认识能有所提升,肯定会广开言路,“有的放矢”,“言之有意”。
二、关注家庭生活
家庭是孩子的启蒙学校,更是孩子真实的生活世界,我们把学生的观察点引向家庭,不仅可以促使他们加深对自己家庭的认识、理解的热爱,而且可以直接丰富其作文题材,引发其写作真情。
1、让学生进行适量的劳动
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来源,让学生帮忙做一些家务活、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只有洗过衣物,他们才知道刚洗完的衣服所散发出来的味道是阳光的味道;当自己炒的菜被家人啧啧称赞,他们才能体会到那种无以言状的劳动幸福感。因此,学生也就能感受爸爸妈妈为家、为他所付出的艰辛,知道每一分钱来之不易,才知道珍惜劳动成果、尊敬长辈这些传统优良品质。这一些体验、这些认知使他们能够更深一层地看待事物,使笔下的文章真情留露。
2、细心体会家人的关爱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独特的家庭成长环境,每个父母对孩子爱的方式也各显特点,有的父母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善于和孩子沟通,在处理相关问题上能倾听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有的父母则不善言辞,但事事、处处考虑到孩子、想得比较周全;有的父母则溺爱孩子,处处宠惯孩子,听之任之。不管怎么样,每个父母亲的出发点都是——爱。但是,并不是每一次的爱都能被孩子理解、接受。四、五、六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进入理性认识阶段,我们应引导学生站在父母亲的立场看待问题、理解父母,进而和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营造浓郁的亲情。时间久了,孩子的眼睛就会更敏锐,能够从细细的琐事中感受到父母亲的关爱,视角独特,文章的立意自然新颖。
3、累积邻里往来之事
“远亲不如近邻”,今天吃你家的黄瓜,明天盘里放着几串他家的红葡萄,喝酒时不忘叫上邻居老大哥,办喜事时邻居婶婶跑前跑后、笑容堆满面,小孩今天在我家看电视,明天到你家做作业,后天到他家下象棋,繁忙时的相助,闲余时的常聊,你一句,我一言,他一语,天南海北,自己今天遇到了什么不同寻常的事情,他家亲戚出了什么事,明天相邀上街采购,大人与大人、大人与小孩、小孩与小孩的相处,亲历、所听、所见,使邻里之间的往来平凡而真实、有趣而丰富,蕴藏着人生百态,含盖着大量信息,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现象,看、听、说、做、想,多种感官参与,回味其中,细细筛选,每天都会有新的发现与积累。
三、关注社会生活
社会是生活的万花筒,千姿百态,无奇不有,经常会发生一些影响重大的事件,或事关正义,或事关国家,或事关民生„„,这些形形色色的事情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一时谈论的热点,比如“肯德基苏丹红事件”、“广东果子狸事件”“神舟六号”、“日本首相祭拜靖國神社”、“臭氧层空洞”、“气候变暖”、“博客”等问题,都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参与讨论,发表见解。但是,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他们的学习任务繁重,生活的圈子狭窄,也较少接触一些成人报刊,又怎么知道当前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呢?其实有两个途径:⑴、教师直接告知。教师把时下发生的重大新闻、社会热点话题告诉学生。例如2005年的“苏丹红”事件直接关系到孩子们最爱吃的肯德基食品,教师告诉学生后,可组织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并以此为契机开展一次零食调查等,在让学生明白健康饮食的重要性的同时让学生围绕这个事件、此次活动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想必有根有据,情真意切,个性飞扬。⑵、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看每晚的新闻联播。也可创设一定的情景,比如以“新闻追踪人”为主题,让学生在每天的早读课比比谁搜集的新闻多,并对自己感兴趣的一些新闻发表见解,一个星期下来,在小组里评出“新闻奖”、“点评奖”,孩子肯定乐此不疲。
四、多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和实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丰富写作材料。
语文学习的外延同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不管是活动,还是电影电视;也不管是实验,还是故事新闻,都应该有选择的组织学生集体参加和观看,以扩大见识,丰富思想。而这些活动、实验、电影、电视的内容,也就是学生写日记、写作文的材料。在组织这种活动的时候,一般应该事先提出明确要求,目的是使学生的注意力相对集中;参加完活动和看完影片之后要组织讨论,从而互相启发,活跃思维。这样做,往往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五、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
提高写作能力,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首先要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要勤动笔、长练笔、不停笔。比如日记,要一天也不间断地记下去,日积月累,作文水平才会提高的六、养成良好的修改习惯。
人们常说:“文章是改出来的”,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作者在动笔行文之前往往是充满信心的,而等写出初稿后又觉得心里想说的话没 能准确完美地表达出来,这样就要反复修改,以达到最美。在小学时期,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一般低于评价的能力。他们往往能够正确的分析别人的行为,却不善于全面而确切的分析自己的行为。所以,应该让学生从修改其他同学的文章或者教师挑选的文章,逐步过渡到修改自己的文章。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应逐步提高难度。开始的时候,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批语或符号动手修改。以后,可以对照教师的讲评自己修改。最后,学生应能在交给老师之前自觉修改。
结语
以学生为主体,肯定“学生是大写的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学生的引路人,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使他们有意识地关注发生在学校、家庭、社会诸多领域的生活现象,参与社会实践,使他们在生活实践中观察、认识、体验,宽广的视野、丰富的信息、多采的生活,能引起学生思考、讨论各个生活层面的小事物、大事件、大问题、热点话题等众多有意义的现象,能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写作的热情,从而认识社会,反思生活,思考人生,“为做人而作文,以做人促作文”,使作文教学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第四篇: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历史教材是由两线贯穿而成。即以各阶段历史变迁的时间为纵线,以各历史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政治、经济、文化)为横线。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对时间这条线往往把握不住,也就是记不牢。感觉这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我尝试过一些方法,但收效不理想。我曾经看到过一则报道,一位化学教师把化合价用周杰伦的《青花瓷》的曲来演唱,很受启示。但由于本人不懂音律,故无法实施。期望有好的方法能够赐教。
二、历史中的地点名称与现在的地点名称相差甚远,有的没有标注现在的地理位置,这给学生学起来造成一定困难,感觉学起来有空中楼阁之感。我的方法是尽量与现在的地理位置相联系,实在无法联系的只能死记硬背。不知各位是否有更好的方法。
三、提出以上两个问题,老师们会说,你是不是教历史的观点有问题。我也正想谈谈教历史教什么的问题。我认为教历史是要教学生知识点,以丰富学生信息量,提升其人文素养。但更重要的是要透过历史现象,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辨证的分析其实质,形成学生自己独有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并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进而联系生活,关注生活,产生感悟,达到借鉴的功效。以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第五篇:论大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大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09-09-18 00:18
高校一切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提高教育质量的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毋庸置疑的。目前,各高校都在积极应对或接受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教学质量普遍得到提升。但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效果还是令人担忧的,尤其是一些课教学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倚轻倚重,教学无特色的弊端更是严重。
(选修课)在大多数大学生心中“选修课就是为了修满学分而不得已为
之”。目前各高校对公共选修课大都有一定的分类标准,一般包含文学、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信息技术、经济管理等领域。各高校基本的做法是要求学生在毕业前跨学科、跨专业选修5~6门课程,每门课程20~30学时,占1~2个学分,平均每学期一至两门公共选修课,要求学科之间互相渗透、文理交融。我校在校生人数均达万人以上,如此多的学生,要在规定时间内修满选修课,必须有数量充足的公共选修课可供学生选择。
由于对自身水平及课程本身缺乏一定的认识,大学生在选择公共课时往往还具有盲目性。有的学生选课存在“随大流”的现象,结果是一些选修课爆满,而有的课程门可罗雀。而在整个市场经济影响下,学生选课时重应用课程,如工商管理、计算机等,学习起来也相对认真;而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名著赏析等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往往成了学生消闲解闷的选择。此外,学生选课的盲目性还表现在选择时往往只重老师之“名”,缺乏对自身接受水平的清醒认识,接受困难从而产生畏难情绪。尽管学生在上公共课时由于盲目性选择存在诸多的误区,但是我们很难看到有专门的老师或辅导员对学生提出有针对性、指导性的建议。很多人选课的时候有一个默认的规则,先打听清楚如哪个老师评分松,考核不严等;选择选修课时往往首要考虑的,不是专业和兴趣,也不是老师的学术水平,只求拿到高学分,取得高分数。如此一来,很多大学生功利性地选了一些课程,却因为“不感兴趣”或者不认可授课老师的教学水平而频频逃课,或者敷衍了事。选修课老师评价成绩的标准更是奇怪,需要花钱去买他们自己写的书,而这些书完全没有用处,课上的PPT里的内容已经很详尽,却还要起花20~30的钱去买一本除了期末永远都不会去翻的书。还有的老师甚至在开课的第一节,就明确指出“一般有买书的期末就会过,否则自己看着办”,我的一个同学修了五门课已经买了五本书。当然,也不能否认一些负责老师的存在。
教与学是双向的,很多学生对公共选修课的态度不端正,抱着混学分的想法,导致选修课的出勤率不高,出现两头大,中间小的现象,即开课前一两次人数很多,中间越来越少,考试前人数又多起来。选修课的教学时间一般安排在晚上和周末,这与学生的部分必修课程以及一些课外活动、社团活动可能会有冲突,但是少数学生会以此为借口逃课,这种严重的逃课现象不仅挫伤了教师的授课热情,也会影响其它选课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很多选修课的开设流于形式。
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的对我校选修课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要想进一步改善选修课的这种现状当然需要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努力,1.网上选课时,没有关于课程内容的介绍,使大家在选课时非常盲目只能是望文生义。等上课后才发现与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这样不仅自己没有选上感兴趣的课程,而且使真正对这门课感兴趣的同学与之无缘。因此学校有必要在选修课的网页上建立一个有关课程简介的相关连接以及老师对选择这门课程的一些建议如:学这门课的最大收获是什么?它的最大亮点是什么?以及那些学生最适合选这门课等等。2.老师不要为了局限于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只是一味地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要增加和
学生的互动。注重用一种对话式的交流方式,用心与学生沟通;课下亲切礼貌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让学生从心底接受,进而接受这门科目。
(公共课)公共课属于必修科目学习部要经常地抽点,这就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课堂的出勤率,但还有很多忍受不了无趣的公共课而翘课的学生。总体上是比选修课有保证的,但那低下的课堂效率实在令人不敢恭维。课堂上学生心不在焉:听歌,读闲书,发短信,交头接耳„„“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成了大部分大学生的信念。再讲讲个别选修课的座位形状,拿我们的马克思基本原理来说,是在致广楼的300人教室,每次进去能看到该门课时,是呈现很规律的月牙型。中间一列几乎全空,学生全部往两侧偏后延伸。再如我们大一时候的军事理论,大家为了抢后排的座位不惜早来占座位。老师在上面讲得口沫横飞,我们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上公共课的人按座位前后秩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座在最前面几排的人,他们说是为了祖国的“四化”,实际上是为了拿高分获取奖学金,所以他们上课积极主动,基本上不会旷还有极个别热爱马克思的人。第二种座在中间,此类成分比较复杂,有不敢旷课不得不来的,有陪女朋友来上课的,有在看小说、打游戏的;第三种是座在最后面的,此类人通常会早退,拿手好戏就是点名之后学土行孙从后门溜走。如果实在是没事干,就爬在桌子上睡觉,除了听课啥都可以干。就我个人而言,一些课我宁愿在图书馆自己看都比在课上有效率。
出现这些现象,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公共课本身的内容陈旧,思想乏善可陈,即使是年轻老师,讲起来也像是“孔夫子说教”,缺乏激情,照本宣科让学生视之如鸡肋。老师讲课,对课堂下面的情况大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顾坐在话筒前面自己讲课,很少甚至不予学生交流。产生了很强的距离感。即使老师提问,没有人主动回答愿意回答(有主动的大多是因为有加分作为奖励),老师也因此遭遇冷场,慢慢地放弃与学生的交流。这些都变相地纵容了学生。还有一个原因是:公共课都是大班授课,他从根本上剥夺了学生发问、讨论的权利与机会。一个大课堂中有100多号人,怎么交流的起来。还有另一门公共课我想单独说——英语,关于它的设置上它的比重越来越大,从我们07级的4个学分变为现在08级的6个学分,四、六级考试,英语单词、卷子全部把学生牵着走,在其他公共课甚至是专业课上都捧着英语书。很不合理,呼吁减少英语课的比重。
虽然公共课存在着这些弊病,可我们无法否认公共课在对专业课以外知识漏洞的弥补。对于师范生而言,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公共课尤为重要。要提高课堂效率,最可取的是公共课采取小班教学,这样才能有互动讨论的可能性。学校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在吸引优质的教师上,或者将老师培养成优质教师,让他们学会如何“化腐朽为神奇”,将乏味的公共课上的不乏味,摆脱“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的恶性循环。对于学生自身也提出一定的要求,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生对公共课的兴趣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关键。很多学生不愿学习公共课的原因在于觉得与自己的专业无关,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找准学习内容与自己兴趣的切合点,把熟悉的题材引入课堂教学中,使自己体验到公共课与日常生活密切的联系。
(专业课)由于我们是中文专业,就从自己的专业学科出发,谈谈专业课中存在的问题。学课程的教学基本上是教师对文学史知识的介绍和对作家作品自言自语的评介,仍是传统的满堂灌、一言堂,没有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真诚平等的对话氛围。因而,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是课堂强加给他的知识,是考试要他记住的知识,远未转化为具有学生丰富感受和体验的个人知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外,受教育者的素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受中学阶段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除从语文教材中接触的文学作品外,对语文教材之外的文学作品,阅读十分有限。进入大学以后,由于文学课程,尤其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涉及的作品量大,加上学生还要应付其他课程,学生不可能在有限的四年时间把规定的必读作品都读完。其次,因为发展需要,学生奔波于各种证书,四六级、计算机考级••••••学生不可能把主要时间、精力放在专业学习上,到第四学年,许多学生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找工作,心思早已不在课堂上。在这样一种形势下,又如何能保证专业课的教学质量?再次,考试的有效驱动,专业课老师大多“心慈手软”,考试都是由任课老师在临近考试时划出“重点”或压缩“范围”,甚至干脆将考试的题目一股脑透露给其弟子们,考试者只要依照着老师的临时指点,稍加准备便保证能轻松过关。这样的考试,想挂科都有难度。学生自然是乐在其中,课堂效率也未必摆在第一位了。得承认,我们所有人一起真正认真上课的时间,就在停课前的两周,因为是划重点的黄金时间,如获至宝背上半个月就又迎来了一个美好的假期。真正学到多少东西的人不多•••
要改变这一现状,一是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确保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按照少而精的原则,确定文学课程的必读篇目,使进入课堂教学的必读必教篇目发挥举一反三的样本功能,进而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在与教师的互动过程中 为了保证高师中文专业培养的人才“术业有专攻”,我们必须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的实施上,正确处理好专业课与公共课的关系,确保专业课教学时数和质量,以使学生在校期间获得比较扎实的语文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将来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技能,获得真正的知识。要利用好专业课“小班课教学”的优势,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有效的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积极思考和回应,引导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在课堂上不能一味地强调好的纪律,而应适时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自主讨论。
专业课程的一个典型特点是课时总数少,相邻课时间隔时间长。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内容衔接性,具体的我们可以做到利用课堂前五分钟做上一节课的重点内容总结,并在下课前五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另外,还可在每一章内容结束后进行章小结。课时允许的话还可做期中总结及期末总结。通过多轮次的重点知识复习,必然会帮助学生牢固深刻的掌握住所学知识。定期地检测。检测内容包括: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作业及测验完成情况等。教学目标完成情况的检测有课堂检测和单元检测,课堂检测一般采用问答的形式,出现问题及时矫正,而不是一期一考的固定模式。
无论是选修课、公共课还是专业课。高效率的教学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永恒追求的目标,只要我们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积累、不断完善,就一定能实现这一理想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