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十一课 感受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定稿)
感受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
一、教材分析
中国古代雕塑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精华,中国雕塑在题材内容、形式风格、雕塑技法,以及所使用的材质上都具有鲜明浓郁的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中国古代雕塑题材主要是陵墓雕塑、宗教雕塑。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是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然后按照课本内容介绍陵墓雕塑以及宗教雕塑的代表作。陵墓雕塑的杰出代表作有《秦始皇兵马俑》与《霍去病雕塑群》,而宗教雕塑的杰出代表作是四大石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突出教学重点,并对古代陵墓雕塑以及宗教雕塑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引导学生,提起学生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群的杰出代表及艺术成就,从而掌握分析和鉴赏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作品的艺术风貌。
(二)能力目标:使学生懂得美术的社会功能,培养学生民族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通过引导学生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三)美育目标: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爱国主义情操。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三、教学重点
认识并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两大类(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及其艺术特征,特别是对其中的优秀代表作品加以分析和鉴赏。
四、教学难点
四大著名的石窟雕塑群的艺术风格及部分专业名词。
五、教学方法:欣赏法、讨论法、讲解法。
六、学习方法:上网查资料法、总结法。
七、教学手段:
引导学生采用观赏观察,实践,讨论归纳的方法学习。用多媒体展示相关音乐和图片,并巧妙导出新课。要有新意,有气势,有激情,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心志。再给学生提出要求引导学生观欣赏作品,讨论比较四大石窟寺雕塑的差别,归纳总结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的艺术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古代雕塑分类两种,一种是陵墓雕塑,一种是宗教雕塑。陵墓雕塑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厚葬流行的产物,并集中体现了特定历史时代的社会思想、审美形式和高超的艺术水平。陵墓雕塑主要包括墓室随葬佣和地上大型的纪念性雕刻。宗教雕塑的杰出代表作是四大石窟,这四大石窟分别是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以及麦积山石窟。
二、讲授新课
陵墓雕塑篇
(一)世界上最大的雕塑群——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l500米处。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身高1.85米左右,最高的近2米。陶马高1.5米左右,身长2米左右,战车与实用车的大小一样。人、马车和军阵是通过写实手法的艺术再现。秦俑大部分手执青铜兵器,有弓、弩、箭镞、铍、矛、戈、殳、剑、弯刀和钺。军吏头戴长冠,数量比武将多。秦俑的脸型、胖瘦、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龄有差异。
总结:自秦汉以来的厚葬风俗,统治阶级注重修建自己的陵墓。陵墓雕刻是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秦始皇兵马俑是中国雕塑的重要代表,其地位代表中国。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完说:世界上有7大奇迹,现在要加上秦俑。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从此秦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那么,中国古代陵墓雕塑还有哪些呢?
(二)汉代最杰出的雕塑群——霍去病雕塑群
西汉时期的霍去病墓是现存古墓中最早有石雕的墓葬。墓上广植林木,其间布设多种人兽石雕,再现了野兽出没、刀光剑影的祁连山真实意境,开创了以墓像山的墓丘封土新形式。墓前石刻原有总数已不可考,现共存16件,可辨认的石像有14件,其中3件各雕两形,总共有生物17件,不同物像12件,即怪人、怪兽吃羊、卧牛、人抱兽、卧猪、跃马、马踏匈奴、卧马、卧虎、短口鱼、长口鱼、獭蝠等。霍去病墓前石雕的种类和布置方式,有别于后世帝陵前的石像。石雕充分利用山石的自然形态,依石拟形,稍加雕凿求之神似,种类繁多,形象古拙,手法简练,风格浑厚。
结论:巧妙利用石材的天然风貌,因式造型。圆浑天成的雕塑,质朴雄浑,展示出作者高超的写意智慧和西汉时期大气磅礴的艺术风貌。
宗教雕塑篇
问题:四大石窟是什么,开凿的年代和各自艺术特点。
(一)敦煌莫高窟——它位于甘肃河西走廊,其所在属于玉门系砾岩,不能雕刻,所以窟内主体是彩塑。彩塑均为泥质造像,有单身像和群像,佛像居中心,两侧侍立弟子、菩萨、天王、力士、少则三身,多则十一身。最高的大佛达33米,最小的菩萨仅10厘米。四周为佛经故事的壁画。
(二)云冈石窟——它位于大同市西郊武周山麓、十里河畔,主要洞窟有53个,石刻造像51000尊。云冈石窟开凿于公元460年(北魏),当时佛教流行,我国的石窟大多从这一时期开始,到唐朝达到高峰。云岗石窟作为北魏早期佛教艺术的中心,给各地石窟艺术以巨大的影响。
(三)龙门石窟——它座落在河南省洛阳伊水两岸。自北魏至宋代相继开凿,有二千一百多个窟龛,10万尊造像。龙门石窟以古阳洞和宾阳洞为代表。古阳洞中的主尊释迦牟尼结跏跌坐,面颊丰满,略带微笑,左右胁侍菩萨仪态庄严肃穆。洞内两壁井然有序地排有三列大龛,小龛则数以百计。龛楣、龛额的图饰设计奇制诡异,细致灵巧。宾阳洞中的佛像,西部修长清秀,高鼻大目,微露笑意,左手向下屈三指,右手向前仰伸,这种手势意指佛示说法,主尊前有两只姿态雄健的石狮,左右侍立阿难、迦叶二弟子及文殊、普贤二菩萨。窟顶中央雕刻莲花盘,周围有流云,飞天在云中自由翱翔。前壁及南北两侧,有四层精美的浮雕。
(四)麦积山石窟——它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以泥塑和石胎泥塑为主要的大型石窟,因其拥有自北朝以来千姿百态并各具特色的大量泥塑而被中外学者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天水县东南的麦积山上。因山如农村的麦秸垛,因此得名麦积山。该石窟始凿于十六国后秦,距今1600余年,经历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余个朝代的不断完善,形成一座造像与壁画连续不断、不同时期艺术特征明显的艺术宝库。该窟至今保留大小各种艺术造像7000余尊,古代壁画1000余平方米,大小窟龛194个。麦积山的泥塑有圆塑、高浮雕、粘贴塑、壁塑四种,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从属约16米的佛像到10厘米的小塑像,从神圣的佛到天王脚下“金角银蹄”的牛犊,都精巧细腻,栩栩如生。这些塑像把神人格化,生活气息浓厚,令人感到亲切。
学生小结或老师总结
课后作业
1、《秦兵马俑》与《霍去病墓石雕群》的艺术风格有何不同?
2、佛教中的佛、菩萨、罗汉、天王、力士是什么?
第二篇:感受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
感受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本课内容:
本课是知识传授与欣赏、参观为一体的综合课,主要是对中国古代雕塑作一介绍,使学生对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发展概况有所了解。由于本节内容丰富,涉及文化、历史等方面,为了使学生感到多而不繁,安排上课内容以学习欣赏陵墓雕塑为主,宗教雕塑为辅,让学生感受到壮美与智慧的同时,更要掌握它们的特点及艺术风格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用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的杰出代表及其艺术特点,提高欣赏古代雕塑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根据教学需要在课前把学生分成几个研究小组,研究不同的知识块面,并在课堂上汇报研究结果,能够体现团队意识,有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提高研究性学习能力。通过实地参观游览并结合本地资源,使学生了解本地风土人文环境,热爱家乡的雕塑建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热爱家乡雕塑建设,具有保护古建筑意识,开拓艺术视野,陶冶雕塑艺术情操。提高艺术素养的感知能力,激励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秦始皇兵马俑和霍去病墓前石雕群出现的历史背景及艺术特征。难点:比较秦始皇兵马俑和霍去病墓前石雕异同点,欣赏评价优秀代表作品。
二、教学方法:
美术鉴赏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以看为主的一门学科,同学们通过观察才能体会到艺术作品的美,学生作为欣赏的主体,教师在引导的同时,鼓励他们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采用分组法、直观教学法、讲解法、讨论法、参观法、作业法,让学生自主探究,逐步深入学习要领,掌握重难点。根据本课特点,采用多媒体电脑课件教学手段,直观教学,增强视觉冲击力,激发学习兴趣。
三、教具: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有八大奇迹,它们都是哪些呢?(学生思考并回答)。
师总结:埃及金字塔、巴比伦的“空中花园”、阿泰密斯神殿、宙斯神像、太阳神巨像、摩索拉斯陵墓、亚历山大城的灯塔及中国的秦始皇兵马俑,有哪些同学参观过秦始皇兵马俑呢,能否回忆一下自己的感受。(学生回答)
师:我们今天为什么谈到秦俑?它跟美术有没有关系?(学生思考,并回答)
它属于美术众多门类中的一种 ——雕塑,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的内容是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出示教学图片),大家看图片(教师板书课题)师:先给大家介绍一下: 什么是陵墓雕塑?
墓前设置显示地位的石人石兽等雕刻及墓中放置的大量精美的俑,这些都属于陵墓雕塑。什么是俑:是为改变人殉葬风俗而出现的替代品,也就是偶人。授课第一部分:秦始皇兵马俑---世界上最大型的雕塑群 学生看一组图片(认识秦俑)
师:这些大型的地下雕塑为什么会出现在秦朝呢,也即秦俑出现的历史背景?(学生思考讨论并作答)师总结:
古人相信人有灵魂,灵魂不死,通过陵墓进入天堂,从秦汉以来,盛行厚葬,帝王贵族希望死后升天,仍然过着享乐生活,生前不惜花费巨资修建陵墓。秦俑满载着秦始皇的梦想与希望,恢宏的气势显示出秦国“士勇兵利,车坚马良”的强盛局面,体现了秦军豪迈勇敢的战斗精神,映射出“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气魄和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所向披靡的宏伟景象,再现了秦始皇南征北战,统一中国的历史场景。学生欣赏图片《跪射佣》和《秦俑一号坑》
师:在这两副图片中你分别看到的是什么,用你喜欢的词语形容一下你的感受,能否总结秦俑的特点(小组讨论并回答)
师总结:秦佣的特点可以总结为“致广大,尽精微”,细腻生动的个性和气势磅礴的整体相协调统一。
分别请研究“致广大”小组和研究“尽精微”小组的代表向大家汇报一下课前对秦俑的研究性学习结果.。(课前把学生分成研究“致广大”小组、“尽精微”小组、“制作流程”小组和“外派”小组)
“致广大”小组汇报后教师总结,特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大:场面大,3座兵马俑坑,布置近2万平方米。形体高大,俑人平均高1.8米,陶马1.7米。
★多:数量多,在一号坑中已发掘出武士俑500余件,6000个铠甲俑 战车6乘,驾车马24匹等。
种类多,不光有俑人、俑马,还有青铜剑、吴钩、矛、箭、弩机、铜戟等实战用的青铜兵器和铁器
“尽精微”小组汇报后教师总结:
★精细:一号俑坑东端有210个与人等高的陶武士俑,面部神态、服式、发型各不相同,个个栩栩如生,形态逼真,排成三列横队,每列70人,其中除3个领队身着销甲外,其余均穿短褐,腿扎裹腿,线履系带,免盔束发,挽弓挎箭,手执弩机,似待命出发的前锋部队。陶马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壮美:队伍阵容齐整,装束完备,威风凛凛,气壮山河,是秦始皇当年浩荡大军的艺术再现。拥有力量的美、宏伟的美、整体的美,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师:大家看到这样壮美精细的雕塑是不是心理有个疑问,在并不发达的秦代它们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下面请“制作流程”小组汇报它的制作过程。汇报后教师总结: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嬴政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亟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工程之浩大、气魄之宏伟,创历代封建统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当时,秦朝总人口约2000万,而筑陵劳役达72万之多。修陵家用土,取自今陵园以南2000米的三刘村到县采石场部之间,有高5~25米的多级黄土崖。修陵园所用大量石料取自渭河北的仲山、峻峨山,全靠人力运至临撞,工程十分艰难。兵马俑多用秦代的制陶工匠和雕塑工匠用以模为主、塑模结合、分件制作、逐步套合和入窑绕制、出窑绘彩的方法,烧制出这些大型陶俑和陶马。例如陶俑头部的制作是先模制成头形,作成初胎,然后复泥,制出眼、鼻、耳、嘴、胡须。身部也是在打好初胎后再复泥,用手制成衣服,用刀刻出甲片,用印模压成甲钉。
秦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重要代表,其地位代表中国雕塑的艺术水平,它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技巧为后世所继承和发展.使其艺术传统源远流长。秦始皇兵马俑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1987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目录。
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完说:世界上只有七大奇迹,现在要加上秦俑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我们再通过视频欣赏一下令我们中国人感到骄傲自豪的秦俑。(播放视频)授课第二部分: 霍去病墓雕塑群
我们说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主要代表是秦俑和汉俑,就像小鸟的左翼和右翼,欣赏完了左翼秦俑,我们再来欣赏代表汉俑的霍去病墓雕塑群。出示图片《伏虎》(学生边看图片边思考问题)
请欣赏霍去病墓前石雕《伏虎》,你喜欢它吗?若不喜欢,如果可能你会把这件作品的哪一部分进行更改,更改成什么样,说一下你的理由。
将《跪射佣》与《伏虎》进行比较,找出二者艺术风格的异同,并结合历史背景知识谈一谈秦汉两种雕塑风格为何不同?
师总结:《伏虎》特点:巧妙利用石材的天然形貌,因式造型;圆浑天成的雕塑,质朴雄浑,展示出作者高超的写意智慧和西汉时期大气磅礴的艺术风貌,更能给观众以想像的空间。相同点:都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物,反映社会状况。不同点:秦俑:陶质 写实 造型严谨 细腻传神
汉俑:石质 写意 造型夸张 圆浑质朴
历史背景:秦代推崇法家思想,艺术家思想也受到限制,不敢越雷池一步,因此它是写实的,再现自然的。汉代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推崇儒道思想,艺术家思想也得到空前放松,也就出现了写意的风格。授课第三部分:宗教雕塑
宗教雕塑是以宗教教义、故事、人物、传说为题材的雕塑。我国由于佛教传入较早,影响广泛,所以在宗教雕塑中以佛教造像为多,佛教雕塑艺术成就最高。现存的主要是四大石窟寺:敦煌、云冈、龙门、麦积山。
1、敦煌莫高窟
简介: 在甘肃西部,敦煌县东南的鸣沙山东面的崖壁上,在长达l618米的崖壁上,分布着492个洞窟,北魏至宋代彩塑2415尊,其中唐代670尊,是敦煌的优秀代表.特点:是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容壁画、雕塑、建筑于一体以壁画和泥塑著称。
2、云冈石窟
简介:位于山西大同的武周山北崖,依山凿窟,东西绵延一公里,创建于北魏文成帝兴安二年。现存洞窟53个,窟龛约1100个,石雕造像51000余尊 特点:以壮观的石刻闻名。3 龙门石窟
简介: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城南25公里处伊河两岸的龙门山,开凿于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时期。后经数代营造,遗留下了大量的艺术珍品。
特点:是历代皇家贵族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具有“皇窟”的美誉,也以壮观的石刻闻名。
4、麦积山石窟
简介:麦积山是一座状如麦堆的孤山,石窟就开凿在山体垂直峭壁上,上下有栈道十余层相通。山顶有一座隋代古塔,造像主要是彩绘泥塑。
特点:以泥彩塑像为主,塑绘结合、线面结合,被誉为“中国彩塑艺术博物馆”。播放轻音乐并出示一组古代雕塑图片,学生自由欣赏(对不懂的知识可提问老师)总结:我们学习了中国古代雕塑,大家课后可以从互联网上搜索一些世界上优秀的雕塑去欣赏,也可以利用本地资源的条件欣赏一下我们阜阳本地的雕塑。
作业:外派学习小组分别去参观阜阳古商城的浮雕九龙壁、生态园的圆雕以及颍上迪沟雅致的镂雕,并写出参观后的感受。下课
第十一课
《感受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导学案
英山县长冲高中
舒 斌
一、教材分析
(一)、确定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引导、点拨学生阅读与理解、观察与感受、分析与评价,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群的杰出代表及艺术成就。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学会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能力,建立自信。
3、情感目标:通过美术作品的鉴赏,获得美的感受,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民族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二)确定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两大类雕塑(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及其艺术特征,特别是对其中的优秀代表作品能加以鉴赏与推介。
2、教学难点:四大著名的石窟雕塑群的艺术风格及部分专业名词。
(三)、教材处理
中国古代雕塑以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最能体现其辉煌成就。本课虽受篇幅的限制,但是仍以较大的容量介绍了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
有世界上最大的雕塑群秦兵马俑、有浑圆天成大气磅礴的汉代杰出的石雕群、还有精彩纷呈的石窟寺雕塑群以及晋祠圣母殿侍女彩塑。内容丰富,计划用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在内容方面调整为:秦兵马俑、汉石雕略有增加,四大名窟各有重点,晋祠美少女重点欣赏一件作品
二、教法学法
(一)、教法设计
导读、导看、导思、导说、导疑„„教师主导,坚持“三讲三不讲”原则。本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兴趣不是很大,为了吸引学生,教学中考虑增加视频使用量。
(二)、学法设计
带着问题阅读与观赏、讨论与探究、质疑与答疑、鉴赏实践„„
分四个学习小组分别承担课内学习课题,以邻座为探讨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并展示学习成果,对表现出色者为小组计分,以赛促学。
(三)、手段选用
多媒体课件协助教学。
三、教学程序
(一)课前准备(课前二至三分钟等学生时)
1、课前等学生时边看视频《赛马》、中国旅游标志图案和《马踏飞燕》图片,边听音乐《赛马》,边与学生聊天——你看过哪些雕塑作品?中国乃至世界最有名的雕塑是什么雕塑?
2、上课后通过问题“你知道什么雕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吗? 导入探究课题《感受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
(二)探究部分
(开始部分约2分钟)
学生活动:阅读本课开始部分(关键词、重点句),准备回答下列问题:
1、秦汉陵墓为什么会产生恢宏的雕塑群?
2、宗教雕塑主要是什么题材?
师生活动:听学生回答问题,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1、秦汉陵墓为什么会产生恢宏的雕塑群?秦汉以来盛行厚葬,帝王贵族期望死后升天,仍能过着奢侈、享乐的生活,生前不惜巨资修建陵墓。墓前:石柱、石人、石兽等;墓室中:陶俑、铜俑等。(播放图片)
2、宗教雕塑主要是什么题材?
宗教教义和与其相关的人物、故事为题材的雕塑。以佛教雕塑艺术成就最高。(播放图片)。
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均以规模宏大、气势恢宏而成为人类文化的珍贵遗产。
师活动:话题——发现秦兵马俑——简介: 1974年3月29日,陕西农民杨志发在西杨村打井的时候一撅头挖出了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史无前例的秦陵随葬陶质兵马俑雕塑群:约8000件兵马俑阵容整齐、紧密排列,还有600匹战马佣、125辆兵车„„
探究一:世界上最大型的雕塑群(约8分钟)
学生活动:阅读本节内容,准备回答问题:秦陵兵马俑是怎么编排的?秦陵兵马俑采用了什么手法?
教师活动:听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引导点拨学生讲问题回答完整(播图片)。
解释“致广大,尽精微”。(播图片)
教师活动:播放图片让学生感受到细节刻画精心细致、真实生动。
学生活动:感受其艺术风貌及魅力。
教师活动:陶马群、战车同样精彩绝伦——图片演示
教师活动:展示秦始皇兵马俑的整体和局部图片。请学生讨论:你怎样向别人推介秦兵马俑——秦兵马俑的艺术特征从整体上看是什么特征?从局部上看又是什么特征?显示了秦国的哪些方面?
师生生活动:一同学归纳,其他同学自由补充。结论:细腻生动的个性与气势磅礴的整体相协调统一。可谓“致广大,尽精微。”
那么,秦朝过后是哪个朝代呢?
探究二:汉代最杰出的石雕群(约8分钟)
学生活动:阅读本节内容。准备说说霍去病是谁?汉代雕塑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教师活动:听学生简介霍去病。汉代石雕。播放《卧象》图片,引导学生鉴赏。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
师生结论:汉俑写意。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鉴赏,《伏虎》和《卧马》石雕作品
学生活动:结合历史背景谈谈《马踏匈奴》的艺术特点。
教师活动:霍墓石雕群整体写意的艺术风格从哪些方面可以证明?
学生活动:巧妙利用石材的天然风貌,因式造型。圆浑天成的雕塑,质朴雄浑,展示出作者高超的写意智慧和西汉时期大气磅礴的艺术风貌。
教师活动:播放“三匹马”——秦马俑、汉《马踏匈奴》、汉《马踏飞燕》,你喜欢哪匹马?为什么?
学生活动:发表感受。
教师活动:听学生说,引导、点拨学生说。
探究三:我国最著名的石窟寺雕塑群(约16分钟)
学生活动:分四小组分别阅读:
1、敦煌石窟、2、云岗石窟、3、龙门石窟、4麦积山石窟内容。准备分别说说四大石窟各自以哪种雕塑形式为主。
师生活动:听学生回答问题,引导学生把问题说透。分别鉴赏四大石窟雕塑
教师活动:简介 敦煌石窟:孰煌莫高窟位于甘肃河西走廊,其所在属于玉门系砾岩,不能雕刻,所以窟内主体是泥胎彩塑。
教师活动:播放敦煌194窟彩塑,简介佛坛形制。
师生活动:分别播放佛、弟子、菩萨、天王、力士图片,引导学生归纳唐代人物造型特点。
教师活动: 简介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郊武周山麓、十里河畔,主要洞窟有53个,石刻造像51000尊。
师生活动:播放云冈石窟第20窟主佛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北魏佛像特点。
教师活动:简介龙门石窟:座落在河南省洛阳伊水两岸。自北魏至宋代相继开凿,有二千一百多个窟龛,10万尊造像。石雕。
师生活动:播放龙门石窟奉先寺卢舍那大佛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唐代大佛造像特点。
教师活动:简介麦积山石窟: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以泥塑和石胎泥塑为主要的大型石窟,因其拥有自北朝以来千姿百态并各具特色的大量泥塑而被中外学者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麦积山的泥塑有圆塑、高浮雕、粘贴塑、壁塑四种。
师生活动:播放麦积山127窟菩萨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北魏造像特点。
教师活动:播放不同朝代的菩萨图片,请同学们思考与讨论:不通朝代的菩萨为何各不相同?说说它们的造型特征。
学生活动:学生发表意见,探究四:伫立千年的一群美丽少女(陕西太原晋祠圣母殿中的彩塑侍女群)(约4分钟)
学生活动:阅读本节内容。准备说说那群美丽的少女。
教师活动:简介晋祠圣母殿。听学生说那群美丽的少女。播放图片,引导学生鉴赏。她们的身段或丰满或苗条,面庞或圆润或清秀,神态或幽怨或天真,一个个性格鲜明,表情自然,加之高度与真人相仿,更显得栩栩如生。
(三)小结(以下2分钟)
中国古代雕塑以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最能体现其辉煌成就。本课受时间的限制,主要鉴赏了世界上最大的雕塑群秦兵马俑和浑圆天成大气磅礴的汉代杰出的石雕群、还有精彩纷呈的石窟寺雕塑群以及晋祠圣母殿侍女彩塑。
(四)、课外学习活动
P68学习活动
板书设计: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
兵马俑——世界第八大奇迹——致广大,尽精微——写实
汉俑——圆浑天成、质朴雄浑、大气磅礴——写意
敦煌石窟-——泥胎彩塑
石窟寺雕塑 云冈石窟 ——石刻造像 精彩纷呈
龙门石窟——石雕
麦积山石窟——泥塑和石胎泥塑
山西宋代彩塑少女——栩栩如生、一美千年
四、课后反思
第三篇:第11课感受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
第11课 感受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群的杰出代表及其艺术特征,从而掌握分析和鉴赏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作品的艺术风貌,并能运用其中的艺术手法做一些小型雕塑创作。
(二)内容结构
本课的教学内容通过对中国古代有代表性的雕塑组群作品进行具体详尽的介绍,分析它们的艺术特点,使学生掌握鉴赏中国古代雕塑作品的基本方法。全课文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概述。总结中国古代雕塑中的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两大类的定义、成因及其艺术风貌。
第二部分的标题是“世界上最大型的雕塑群”。介绍史无前例的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塑群,特别对其“致广大,尽精微”的写实艺术手法加以鉴赏。
第三部分的标题是“汉代最杰出的石雕群”。其中具体分析西汉霍去病墓石雕群中的《伏虎》和《立马》石雕作品,特别强调霍墓石雕群整体写意的艺术风格。
第四部分的标题是“我国最著名的石窟寺雕塑群”。这部分内容又分为四个小部分:第1部分是介绍敦煌石窟,举例说明敦煌石窟雕塑的世俗化审美倾向;第2部分是介绍云冈石窟,特别对其第20石窟佛进行分析和鉴赏;第3部分是介绍龙门石窟,将其造像的艺术风格与云冈进行比较,着重以龙门奉先寺卢舍那佛龛雕塑为例,说明龙门石窟雕塑艺术进一步民族化的特征;第4部分是介绍麦积山石窟,举例说明石窟造像中的泥彩塑像的特点。第五部分的标题是“伫立千年的一群美丽少女”。这部分是介绍宋代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中的彩塑侍女群,举例说明其富于现实主义精神的艺术感染力。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两大类雕塑(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及其艺术特征,特别是对其中的优秀代表作品能加以分析和鉴赏。
本课的难点是第四部分的四大著名的石窟寺雕塑群,其内容涉及较广,艺术风格的比较也较为微妙,其中还有一些专业名词。
二、教学内容资料
(一)作品分析
跃马(霍去病墓石雕,汉)《跃马》石雕体积与真马相似,马高145厘米,长240厘米。从石雕的形貌可以想象,汉代雕刻家为了克服雕刻工具上的局限,特意从深山岩石中挑选到与自己想表现的跃马题材相近的天然石块,作象形雕刻处理。从对马的习性观察和体会中把握马的神态,利用原石块的相似状态,以简要概括的手法,雕刻出一匹矫健壮实的马腾起的瞬间形象。其稍侧的头部、倔强的眼神以及口鼻的处理自然到位,表现出马在跃起时的雄强博大的生命力。马的四肢部分用浮雕形式处理以及保留在前腿间与脖颈相连接的自然石材都大大加强了跃马整体的力度。作者灵活运用了圆雕、浮雕和线刻相结合的手法,使作品中的线与面、粗与细、繁与简的对比关系配合得恰到好处,表现出霍去病墓石雕雄厚浑朴的气魄,显示了汉代雕刻家在构思和创作中的才智。
野猪(霍去病墓石雕,汉)《野猪》也是霍去病墓石雕群中艺术性较强的作品。雕刻者首先对野猪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在熟悉了野猪的习性和形象的基础上,特意选取了一块棱角较多,并且和一般野猪形体相近的岩石块来着手雕刻。除了对主要的头部略加刻画,身躯和四肢仅仅雕出了大致的轮廓。正是这样的处理,突出了头部,一只习惯伏卧在隐蔽处的野猪的神态就已出现在我们面前,尤其是那两只小而锐利的眼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汉代雕刻家化顽石为活的生命的卓越才能让人叹服不已。
马踏飞燕(汉)1969年在甘肃武威出土的一座东汉墓中,发现了青铜雕铸的俑马群。其中轰动世界的一件奔马雕塑,高34.5厘米,长45厘米,头部微侧,三足腾空,尾巴扬起,呈驰骋飞奔状,我们仿佛能听到马的嘶鸣。为了衬托出奔马的飞速,雕塑者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性的手法,把奔马踏地的一足踩在一只飞燕的身上,真是令人叫绝!这件雕塑反映了创作者超凡的艺术想像力和高超精湛的制作技巧,是东汉雕塑艺术中的瑰宝。
龙门石窟奉先寺卢舍那佛龛(唐)卢舍那佛龛佛身通光座高17.14米,加上背光火焰纹顶端高度差不多有20米。佛龛东西进深约38.7米,南北宽约33.5米。佛龛的整体设计独具匠心,坐落在龙门西山南部的半山腰,使得雕像群居高临下,人们需爬上一段山路之后才能见到佛像,从环境上就能增加人们的崇敬感,环境起到了渲染气氛的作用。
卢舍那佛龛雕像群共有主像卢舍那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九尊雕像。佛龛雕像群在布局组合上是突出中央主尊卢舍那佛。卢舍那佛是释迦牟尼的报身佛,卢舍那意为智慧广大、光明普照。主尊通高17.14米,头高达4米,耳长1.9米,头上有波状发髻。头部微向前倾,两目俯视,形成居高临下的势态,加强了礼拜者的崇敬感。整体姿态安详庄重,面部丰满圆润;双眉修长,弯如新月;目广长,目光慈祥,鼻直宽厚;口唇纤美,嘴角微露笑意,表达出一种宁静的心境,给人亲切、崇高、庄严、睿智的感觉,体现了神性与人性在艺术上的完美结合。
卢舍那佛龛正壁与两侧壁既有主从的对比,也有动静的对照。菩萨文静矜持,阿难虔诚质朴,天王沉着威武,金刚力士刚毅雄强。主尊坐像形体最高最大,其他都是立势,矮于主尊。整体构图呈半圆形,主尊位于半圆直径的中心,形成众星拱月的艺术效果。
主尊左边迦叶已残破,右边阿难除双手损坏,头身足都保存完好,通高10米,外貌英俊而温顺,恭身侍立于八角束腰仰复莲座上,五官清秀、匀称,显得文静、聪敏并且朴实笃厚。其衣纹流畅,体态自然。二胁侍菩萨身光座通高13米,比本尊矮但比二弟子高,形成构图上的起伏变化。左边菩萨立于八角形后座上,面部圆润丰颐,双目略为俯视,重颐,颈部有三环纹,头戴华丽的宝冠,腰部饰有精美的缨络。体态婀娜,端庄秀丽。右边的菩萨服饰基本相同,立于仰复束腰莲座上。脸形略显长方,肩宽颈短,神情动作稍带男性刚劲之美。二天王、二力士通高10米左右,矮于主尊和菩萨,但与二弟子一样高,在整体半圆布局上又形成起伏变化。天王的表情显得威严,力士则露出暴烈之色。
在雕刻处理上,主尊规整圆浑;二弟子线条简练流畅;二菩萨衣饰华丽,线条繁复,层次丰富;天王力士甲胄整肃,体形块面分明,肌肉暴突,功势较强。
晋祠圣母殿彩塑侍女(宋)在圣母殿中塑有圣母及42个侍从像,除主像及少数的女官和侍童外,其余都是些执司不同,年龄、体态各异的中青年侍女彩塑,共33尊。她们手持日常用品,各守其职。体态优美,从细微的表情顾盼中透出侍女们不同的气质风范,虽然是等距离站立但丝毫不显呆板。宋代雕塑者把这些出身社会底层的人物活生生地塑造出来,这样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只有通过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体会才能获得。
这组侍女彩塑不仅注意避免人物形态和服饰的雷同,并且在执司、动作和年龄等方面,都是参差配合、相互谐调,显出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非常有感染力。侍女们有的捧着奁盒,有的拈着供花,有的在俯首浅笑中玩弄着手帕„„她们含情欲语的神态和秀外慧中的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服饰装扮上也各具特色,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这些侍女彩塑是我国现存的宋代雕塑中的珍贵遗产,同时反映出宋代造型艺术倾向于世俗化和现实化的发展。
(二)名词解释 陶俑 俑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的变革有直接的关系。在奴隶社会时期,残酷的奴隶主死后都要用生前所役使的奴隶来殉葬,他们妄想在所谓的阴间继续奴役人民的生活,反映了奴隶社会中的阶级压迫,这在奴隶社会前期特别盛行。后来由于生产的发展,奴隶主为了保全劳动力,慢慢改用泥塑、木雕或者铜铸的俑人来代替活人殉葬。俑从战国时期被作为代替奴隶殉葬的随葬品以来,到了秦、汉时期,由于制陶业的发达,出现了更多的经过烧制的陶俑(也有少量的木、铜、铅、锡制作的俑像),秦始皇陵的大型兵马陶俑就是典型的代表作。俑像雕塑在中国古代雕塑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佛像
佛教徒称修行圆满的人为佛。佛是梵语“佛陀”的简称,意为“觉者”,是佛教对其教主释迦牟尼的尊称。但因佛教认为时间是无始无终的,空间是无边无际的,于是就有了无数的佛。从佛语和雕塑造像中我们都可见到多种名称的佛。佛像造型为能体现生理形象和道德品质的高尚、完美,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的说法,并有具体的尺度、比例规定。佛像的发髻有肉髻(即光而无纹者)、波状纹髻和螺髻三种。佛像姿态有坐、立、卧三种。佛像讲究手势(手印),它是区别佛的各种情态和各种不同佛的名号的重要标志。佛像的衣着都朴素无华,着袒右肩袈裟或道肩式、或褒衣博带式大衣。
菩萨像
菩萨,佛教指修行到了地位仅次于佛的人。菩萨是梵语“菩提萨”的简称,“菩提”意译为“觉悟”,“萨”意译为“有情”,或“发大心愿的人”,原是释迦牟尼未成佛时的称号。后来,佛经中出现许多被称为与佛共弘教化的菩萨,后并泛称印度宣扬佛法、建宗立教的高僧为菩萨,如马鸣菩萨、龙树菩萨等。佛经中提出的有具体名号的菩萨,都属于“等觉(等同于佛)菩萨”,是辅助释迦牟尼或其他佛“弘扬教化”的,重要的有文殊、普贤、观音、大势至、弥勒、地藏等菩萨。
正规的菩萨造型与佛像一样,是注意相好、量度、手印和服饰的。但佛像要端正肃穆,菩萨则柔丽慈祥。佛的衣着要求单纯朴实,而菩萨则讲究华美庄重,头戴宝冠,身披璎珞,臂贯环钏,肩搭飘带,腰束长裙,多为美女型,特别以观音菩萨最为柔丽,姿态有立有坐。手印多作说法印,或持有一定的法物。如观音手持莲花提宝瓶,文殊手持经卷,普贤手持如意,弥勒手持宝塔等。
三、教学建议
(一)本课着重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最伟大的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理解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独特的艺术风格。建议教师在分析雕塑作品的时候多作相互间的对比,便于学生把握不同雕塑作品的特点,比如秦陵兵马俑与汉霍去病墓的对比,各大石窟寺造像的对比。
(二)雕塑作品特别注重空间的效果,尤其是雕塑群。因此建议教师尽可能给学生展示雕塑作品的空间环境,或者展示雕塑作品的多个角度,局部与整体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雕塑的整体氛围,如石窟寺的外景、佛龛整体造像效果与其中单个作品联系起来分析。可以利用影像资料。
(三)有条件的学校能组织学生到雕塑群实地参观考察,会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到著名的石窟寺参观,引导学生自己分析、评价、鉴赏雕塑作品,并写下感受。
四、参考书目
《中国美术全集·雕塑编》中的《秦汉雕塑》、《敦煌彩塑》、《云冈石窟雕刻》、《龙门石窟雕刻》、《麦积山石窟雕刻》、《五代宋雕塑》,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
第四篇:第11课感受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
第11课 感受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
宋红雨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群的杰出代表及其艺术特征,从而掌握分析和鉴赏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作品的艺术风貌,并能运用其中的艺术手法做一些小型雕塑创作。
(二)内容结构
本课的教学内容通过对中国古代有代表性的雕塑组群作品进行具体详尽的介绍,分析它们的艺术特点,使学生掌握鉴赏中国古代雕塑作品的基本方法。全课文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概述。总结中国古代雕塑中的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两大类的定义、成因及其艺术风貌。
第二部分的标题是“世界上最大型的雕塑群”。介绍史无前例的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塑群,特别对其“致广大,尽精微”的写实艺术手法加以鉴赏。
第三部分的标题是“汉代最杰出的石雕群”。其中具体分析西汉霍去病墓石雕群中的《伏虎》和《立马》石雕作品,特别强调霍墓石雕群整体写意的艺术风格。
第四部分的标题是“我国最著名的石窟寺雕塑群”。这部分内容又分为四个小部分:第1部分是介绍敦煌石窟,举例说明敦煌石窟雕塑的世俗化审美倾向;第2部分是介绍云冈石窟,特别对其第20石窟佛进行分析和鉴赏;第3部分是介绍龙门石窟,将其造像的艺术风格与云冈进行比较,着重以龙门奉先寺卢舍那佛龛雕塑为例,说明龙门石窟雕塑艺术进一步民族化的特征;第4部分是介绍麦积山石窟,举例说明石窟造像中的泥彩塑像的特点。
第五部分的标题是“伫立千年的一群美丽少女”。这部分是介绍宋代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中的彩塑侍女群,举例说明其富于现实主义精神的艺术感染力。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两大类雕塑(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及其艺术特征,特别是对其中的优秀代表作品能加以分析和鉴赏。
本课的难点是第四部分的四大著名的石窟寺雕塑群,其内容涉及较广,艺术风格的比较也较为微妙,其中还有一些专业名词。
二、教学内容资料
(一)作品分析
跃马(霍去病墓石雕,汉)《跃马》石雕体积与真马相似,马高145厘米,长240厘米。从石雕的形貌可以想象,汉代雕刻家为了克服雕刻工具上的局限,特意从深山岩石中挑选到与自己想表现的跃马题材相近的天然石块,作象形雕刻处理。从对马的习性观察和体会中把握马的神态,利用原石块的相似状态,以简要概括的手法,雕刻出一匹矫健壮实的马腾起的瞬间形象。其稍侧的头部、倔强的眼神以及口鼻的处理自然到位,表现出马在跃起时的雄强博大的生命力。马的四肢部分用浮雕形式处理以及保留在前腿间与脖颈相连接的自然石材都大大加强了跃马整体的力度。作者灵活运用了圆雕、浮雕和线刻相结合的手法,使作品中的线与面、粗与细、繁与简的对比关系配合得恰到好处,表现出霍去病墓石雕雄厚浑朴的气魄,显示了汉代雕刻家在构思和创作中的才智。
都是参差配合、相互谐调,显出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非常有感染力。侍女们有的捧着奁盒,有的拈着供花,有的在俯首浅笑中玩弄着手帕„„她们含情欲语的神态和秀外慧中的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服饰装扮上也各具特色,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这些侍女彩塑是我国现存的宋代雕塑中的珍贵遗产,同时反映出宋代造型艺术倾向于世俗化和现实化的发展。
(二)名词解释 陶俑
俑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的变革有直接的关系。在奴隶社会时期,残酷的奴隶主死后都要用生前所役使的奴隶来殉葬,他们妄想在所谓的阴间继续奴役人民的生活,反映了奴隶社会中的阶级压迫,这在奴隶社会前期特别盛行。后来由于生产的发展,奴隶主为了保全劳动力,慢慢改用泥塑、木雕或者铜铸的俑人来代替
活人殉葬。俑从战国时期被作为代替奴隶殉葬的随葬品以来,到了秦、汉时期,由于制陶业的发达,出现了更多的经过烧制的陶俑(也有少量的木、铜、铅、锡制作的俑像),秦始皇陵的大型兵马陶俑就是典型的代表作。俑像雕塑在中国古代雕塑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佛像
佛教徒称修行圆满的人为佛。佛是梵语“佛陀”的简称,意为“觉者”,是佛教对其教主释迦牟尼的尊称。但因佛教认为时间是无始无终的,空间是无边无际的,于是就有了无数的佛。从佛语和雕塑造像中我们都可见到多种名称的佛。佛像造型为能体现生理形象和道德品质的高尚、完美,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的说法,并有具体的尺度、比例规定。佛像的发髻有肉髻(即光而无纹者)、波状纹髻和螺髻三种。佛像姿态有坐、立、卧三种。佛像讲究手势(手印),它是区别佛的各种情态和各种不同佛的名号的重要标志。佛像的衣着都朴素无华,着袒右肩袈裟或道肩式、或褒衣博带式大衣。
菩萨像
菩萨,佛教指修行到了地位仅次于佛的人。菩萨是梵语“菩提萨”的简称,“菩提”意译为“觉悟”,“萨”意译为“有情”,或“发大心愿的人”,原是释迦牟尼未成佛时的称号。后来,佛经中出现许多被称为与佛共弘教化的菩萨,后并泛称印度宣扬佛法、建宗立教的高僧为菩萨,如马鸣菩萨、龙树菩萨等。佛经中提出的有具体名号的菩萨,都属于“等觉(等同于佛)菩萨”,是辅助释迦牟尼或其他佛“弘扬教化”的,重要的有文殊、普贤、观音、大势至、弥勒、地藏等菩萨。
正规的菩萨造型与佛像一样,是注意相好、量度、手印和服饰的。但佛像要端正肃穆,菩萨则柔丽慈祥。佛的衣着要求单纯朴实,而菩萨则讲究华美庄重,头戴宝冠,身披璎珞,臂贯环钏,肩搭飘带,腰束长裙,多为美女型,特别以观音菩萨最为柔丽,姿态有立有坐。手印多作说法印,或持有一定的法物。如观音手持莲花提宝瓶,文殊手持经卷,普贤手持如意,弥勒手持宝塔等。
三、教学建议
(一)本课着重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最伟大的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理解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独特的艺术风格。建议教师在分析雕塑作品的时候多作相互间 的对比,便于学生把握不同雕塑作品的特点,比如秦陵兵马俑与汉霍去病墓的对比,各大石窟寺造像的对比。
(二)雕塑作品特别注重空间的效果,尤其是雕塑群。因此建议教师尽可能给学生展示雕塑作品的空间环境,或者展示雕塑作品的多个角度,局部与整体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雕塑的整体氛围,如石窟寺的外景、佛龛整体造像效果与其中单个作品联系起来分析。可以利用影像资料。
(三)有条件的学校能组织学生到雕塑群实地参观考察,会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到著名的石窟
第五篇:感受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_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
第十一课
《感受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
一、教材分析
(一)、确定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引导、点拨学生阅读与理解、观察与感受、分析与评价,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群的杰出代表及艺术成就。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学会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能力,建立自信。
3、情感目标:通过美术作品的鉴赏,获得美的感受,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民族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二)确定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两大类雕塑(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及其艺术特征,特别是对其中的优秀代表作品能加以鉴赏与推介。
2、教学难点:四大著名的石窟雕塑群的艺术风格及部分专业名词。
(三)、教材处理
中国古代雕塑以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最能体现其辉煌成就。本课虽受篇幅的限制,但是仍以较大的容量介绍了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有世界上最大的雕塑群秦兵马俑、有浑圆天成大气磅礴的汉代杰出的石雕群、还有精彩纷呈的石窟寺雕塑群以及晋祠圣母殿侍女彩塑。内
容丰富,计划用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在内容方面调整为:秦兵马俑、汉石雕略有增加,四大名窟各有重点,晋祠美少女重点欣赏一件作品.二、教法学法
(一)、教法设计
导读、导看、导思、导说、导疑„„教师主导,坚持“三讲三不讲”原则。本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兴趣不是很大,为了吸引学生,教学中考虑增加视频使用量。
(二)、学法设计
带着问题阅读与观赏、讨论与探究、质疑与答疑、鉴赏实践„„
分四个学习小组分别承担课内学习课题,以邻座为探讨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并展示学习成果,对表现出色者为小组计分,以赛促学。
(三)、手段选用
多媒体课件协助教学。
三、教学程序
(一)课前准备(课前二至三分钟等学生时)
1、课前等学生时边看视频《赛马》、中国旅游标志图案和《马踏飞燕》图片,边听音乐《赛马》,边与学生聊天——你看过哪些雕塑作品?中国乃至世界最有名的雕塑是什么雕塑?
2、上课后通过问题“你知道什么雕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吗? 导入探究课题《感受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
(二)探究部分
(开始部分约2分钟)
学生活动:阅读本课开始部分(关键词、重点句),准备回答下列问题:
1、秦汉陵墓为什么会产生恢宏的雕塑群?
2、宗教雕塑主要是什么题材?
师生活动:听学生回答问题,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1、秦汉陵墓为什么会产生恢宏的雕塑群?秦汉以来盛行厚葬,帝王贵族期望死后升天,仍能过着奢侈、享乐的生活,生前不惜巨资修建陵墓。墓前:石柱、石人、石兽等;墓室中:陶俑、铜俑等。(播放图片)
2、宗教雕塑主要是什么题材?
宗教教义和与其相关的人物、故事为题材的雕塑。以佛教雕塑艺术成就最高。(播放图片)。
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均以规模宏大、气势恢宏而成为人类文化的珍贵遗产。
师活动:话题——发现秦兵马俑——简介: 1974年3月29日,陕西农民杨志发在西杨村打井的时候一撅头挖出了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史无前例的秦陵随葬陶质兵马俑雕塑群:约8000件兵马俑阵容整齐、紧密排列,还有600匹战马佣、125辆兵车„„
探究一:世界上最大型的雕塑群(约8分钟)
学生活动:阅读本节内容,准备回答问题:秦陵兵马俑是怎么编排的?秦陵兵马俑采用了什么手法?
教师活动:听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引导点拨学生讲问题回答完整(播图片)。
解释“致广大,尽精微”。(播图片)
教师活动:播放图片让学生感受到细节刻画精心细致、真实生动。
学生活动:感受其艺术风貌及魅力。
教师活动:陶马群、战车同样精彩绝伦——图片演示
教师活动:展示秦始皇兵马俑的整体和局部图片。请学生讨论:你怎样向别人推介秦兵马俑——秦兵马俑的艺术特征从整体上看是什么特征?从局部上看又是什么特征?显示了秦国的哪些方面? 师生生活动:一同学归纳,其他同学自由补充。结论:细腻生动的个性与气势磅礴的整体相协调统一。可谓“致广大,尽精微。” 那么,秦朝过后是哪个朝代呢? 探究二:汉代最杰出的石雕群(约8分钟)
学生活动:阅读本节内容。准备说说霍去病是谁?汉代雕塑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教师活动:听学生简介霍去病。汉代石雕。播放《卧象》图片,引导学生鉴赏。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 师生结论:汉俑写意。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鉴赏,《伏虎》和《卧马》石雕作品 学生活动:结合历史背景谈谈《马踏匈奴》的艺术特点。教师活动:霍墓石雕群整体写意的艺术风格从哪些方面可以证明? 学生活动:巧妙利用石材的天然风貌,因式造型。圆浑天成的雕塑,质朴雄浑,展示出作者高超的写意智慧和西汉时期大气磅礴的艺术风貌。
教师活动:播放“三匹马”——秦马俑、汉《马踏匈奴》、汉《马踏飞燕》,你喜欢哪匹马?为什么?
学生活动:发表感受。
教师活动:听学生说,引导、点拨学生说。
探究三:我国最著名的石窟寺雕塑群(约16分钟)
学生活动:分四小组分别阅读:
1、敦煌石窟、2、云岗石窟、3、龙门石窟、4麦积山石窟内容。准备分别说说四大石窟各自以哪种雕塑形式为主。
师生活动:听学生回答问题,引导学生把问题说透。分别鉴赏四大石窟雕塑
教师活动:简介 敦煌石窟:孰煌莫高窟位于甘肃河西走廊,其所在属于玉门系砾岩,不能雕刻,所以窟内主体是泥胎彩塑。
教师活动:播放敦煌194窟彩塑,简介佛坛形制。
师生活动:分别播放佛、弟子、菩萨、天王、力士图片,引导学生归纳唐代人物造型特点。
教师活动: 简介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郊武周山麓、十里河畔,主要洞窟有53个,石刻造像51000尊。
师生活动:播放云冈石窟第20窟主佛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北魏佛像特点。
教师活动:简介龙门石窟:座落在河南省洛阳伊水两岸。自北魏至宋代相继开凿,有二千一百多个窟龛,10万尊造像。石雕。师生活动:播放龙门石窟奉先寺卢舍那大佛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唐代大佛造像特点。
教师活动:简介麦积山石窟: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以泥塑和石胎泥塑为主要的大型石窟,因其拥有自北朝以来千姿百态并各具特色的大量泥塑而被中外学者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麦积山的泥塑有圆塑、高浮雕、粘贴塑、壁塑四种。
师生活动:播放麦积山127窟菩萨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北魏造像特点。
教师活动:播放不同朝代的菩萨图片,请同学们思考与讨论:不通朝代的菩萨为何各不相同?说说它们的造型特征。
学生活动:学生发表意见,探究四:伫立千年的一群美丽少女(陕西太原晋祠圣母殿中的彩塑侍女群)(约4分钟)
学生活动:阅读本节内容。准备说说那群美丽的少女。
教师活动:简介晋祠圣母殿。听学生说那群美丽的少女。播放图片,引导学生鉴赏。她们的身段或丰满或苗条,面庞或圆润或清秀,神态或幽怨或天真,一个个性格鲜明,表情自然,加之高度与真人相仿,更显得栩栩如生。
(三)小结(以下2分钟)
中国古代雕塑以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最能体现其辉煌成就。本课受时间的限制,主要鉴赏了世界上最大的雕塑群秦兵马俑和浑圆天成大气磅礴的汉代杰出的石雕群、还有精彩纷呈的石窟寺雕塑群以及晋祠圣母殿侍女彩塑。
(四)、课外学习活动
P68学习活动 板书设计: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
兵马俑——世界第八大奇迹——致广大,尽精微——写实
汉俑——圆浑天成、质朴雄浑、大气磅礴——写意
敦煌石窟-——泥胎彩塑
石窟寺雕塑 云冈石窟 ——石刻造像 精彩纷呈
龙门石窟——石雕
麦积山石窟——泥塑和石胎泥塑
山西宋代彩塑少女——栩栩如生、一美千年
四、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