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教学教案
杭师院附高 罗雪峰目标 :使学生对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主要成就及主要雕塑作品有所了解、认识。开阔眼界、提高认识、增进知识,培养健康的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中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的艺术成就及艺术特点。陵墓雕塑重点是霍去病墓雕刻(地面雕刻)和秦始皇兵马俑(陶俑),宗教雕塑重点是四大石窟艺术。难点 :分析雕塑艺术的艺术成就。准备 :课件制作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学生和教师活动 组织: 导入:
什么是雕塑?引出中国古代的雕塑艺术成就非常高,尤其体现在中国古代的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上。展开:
1、陵墓雕塑:
思考:中国古代的历史传统? 教师分析:
(1)看作品《汉霍去病墓雕刻》 学生欣赏:
(内容)雕刻的是什么?
(主题)为什么这样雕?(理解)体现霍去病墓雕刻的特点。(2)作品《秦始皇兵马俑》请学生给大家讲解。归纳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2、宗教雕塑:
教师介绍宗教雕塑的含义。小结:中国雕塑艺术取得高度艺术成就的原因。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特点。知识性内容 组织: 导入:
雕塑是指运用可塑性、可雕性物质材料,通过雕、刻、塑、铸、焊等手段制作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审美理想的具有三维实体的造型艺术。展开:
1、陵墓雕塑:教师分析:古人认为,人有灵魂,灵魂不死,通过陵墓,进入天堂。自秦汉以来盛行厚葬。
第二篇: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教学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艺术成就及其艺术特点。
2、通过欣赏和参观,课内与课外的结合,体会中国古代文物文化内涵,探索艺术与社会生活及其时代之间的密切联系。
3、使学生懂得美术的社会功能,培养学生民族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4、通过课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语言表达力。教学重点:
陵墓雕刻是我国雕刻艺术重要组成部分原因。秦始皇兵马俑的时代背景和艺术特点。教学难点:
陵墓雕刻其具有的艺术特点和文化背景,让学生如何理解。如何调动学生对雕塑艺术欣赏的动力。教材分析: 按照教材,本课主要介绍什么是陵墓雕塑,陵墓雕塑为什么能集中体现当时雕塑的最高水平,中国古代陵墓雕刻是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然后按照课本内容介绍陵墓地面雕刻和陶俑及其艺术特点。在介绍的过程中,由于篇幅的问题,相对比较简单,尤其是作为陵墓雕塑的代表《霍去病墓石刻》和《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和分析略简。陵墓雕刻两个艺术特点的理解需要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文思想和内涵。对于一些陵墓雕塑的专业名词如“阙”“麒麟”“天禄”等也需要简单的说明。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突出教学重点,并对古代陵墓雕塑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引导学生,提起学生的兴趣。教法设计:
美术欣赏课上了很多,普偏的问题是教师讲的津津有味,学生听的糊里糊涂,最后,教师提一些问题,同学因为没有参与,很难讲出个所以然来。本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兴趣不是很大,怎样让学生参与进来是一个头疼的问题。把班里学生分成若干四人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一个教学内容。是我在教学中的尝试。
适逢秦始皇兵马俑到杭州展览,于是便设计本课的教学。第一4人小组:陵墓雕塑
a同学:广泛的了解。分配任务通过各种手段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艺术成就。b同学:真实的感受。分配任务去真实的感受秦始皇兵马俑的魅力所在。要求课堂上谈感受。陵墓雕塑距离现代生活较为遥远,真实感受、参观过的学生并不多,课本的图片对于雕塑来说缺乏立体感和空间感,也就失去了真实感。
c同学:负责提问题。从本课内容出发,设计3-5个问题,提问学生,学生分组回答。d同学:课后写小结。教学过程:
(一)直观感受,各抒己见,引发思考。教师:出示图片(秦始皇兵马俑)
你认为秦始皇兵马俑为什么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学生:直观感受,思考。教师:请学生谈原因 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二)导入主题: [陶俑]:
■ 秦始皇兵马俑欣赏:
教师:秦始皇兵马俑出现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文化原因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2分钟,回答。
结论:自秦汉以来的厚葬风俗,统治阶级注重修建自己的陵墓。陵墓雕刻是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整体和局部图片展示 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学生:b同学谈参观后的感受,其他同学自由发言。结论:细腻生动的个性与气势磅礴的整体相协调统一。教师:
秦始皇兵马俑是中国雕塑的重要代表,其地位代表中国。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完说:世界上有7大奇迹,现在要加上秦俑。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那么,中国古代陵墓雕塑还有哪些呢? 学生:
a同学介绍陵墓雕塑艺术成就。■ 汉代俑 图片欣赏
比较:秦俑和汉俑异同点 学生:讨论2分钟,回答
结论:内容模拟现实生活,反映社会时尚和状况。艺术手法,秦俑写实,汉俑夸张。[陵墓地面雕刻]: 汉霍去病墓石刻欣赏
结合历史背景谈谈《马踏匈奴》的艺术特点。南朝陵墓雕刻欣赏
结合旅游经历谈谈石兽雕刻的艺术特点。
(三)课堂小结: 请c同学提问。教师最后小结。下节课安排: 宗教雕塑:
a、四大石窟是什么,开凿的年代和各自艺术特点。b、佛教中的佛、菩萨、罗汉、天王、力士是什么? c、提问题3-5个。
d、我们如何认识宗教雕塑? 星期一、二中午拷贝资料。相关资料:
■《世界七大奇迹有哪些》
埃及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和王后的陵墓,大小共有七十多座,其中法老胡夫的金字塔最大。这座金字塔高146.50米,底部每边长230多注,是用每块约得两吨半的200多万块巨石砌成的。塔内有能道、石阶、墓室和各种装饰品,至今仍矗立在开罗附近的吉萨。巴比伦的“空中花园”是新巴比伦时期的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公元前604--公元前562年)为他的王后修建的。这座花园采用立体造园技法,先修成几层平台,就象梯田似的,然后在每层平台上栽种奇花民草,顶上修建 水池,安上水管,以但灌溉。远远望去,整个花园就象挂在空中一样,因此称“空中花园”,又称悬园。它位于现在伊拉克的巴格达南部,后来被埋在地下,现在已经发掘出来了。阿泰密斯神殿是一座长约127米。宽73米的宏大的殿堂建筑,共有127根大柱子,每根柱子上都雕刻着形态逼真、栩栩如生的神话人物,十分壮观。它建在土耳其境内的以弗所城,后来大火烧毁了。
宙斯神像座落在希腊的奥林匹亚,它是古希腊人供奉的天神,用乌木雕刻而成,一只手举着胜利女神,另一只手握着权杖,十分威严,可惜后来被毁坏了。
太阳神巨像修建在地中海里的罗得岛上,据说是岛上居民先把兵器熔化,然后浇铸而成的。神像的手指头比真人还高。这座巨像后来毁于地震。
摩索拉斯陵墓是古代加里亚国王摩索拉斯的陵墓。墓室呈长方形,顶部为金字塔形,塔上立着国王和王后的雕像。它建在土耳其境内的哈里卡纳苏,后来被毁掉了。
亚历山大城的灯塔高180米,顶部 装有大火炉,用镜子可把火光传到远方。它位于埃及境内濒临地中海的亚历山大城附近的法罗斯岛上,是为航海的需要而修建的,后来毁于地震。汉墓、汉俑、汉画像石并称“汉代三绝”。
镇墓神兽分双角天禄、独角麒麟与无角辟邪三种,形态基本相似,均体形高大,昂首挺胸,口张齿露,目含凶光,腹部两侧刻有双翼,四足前后交错,神态威猛庄严。天禄与麒麟仅限用于帝陵,辟邪则专用于王侯墓前。
麒麟: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其状如鹿,独角,全身生鳞,尾象牛。多用作吉样的象征,王者至仁则出。《礼记》我“麒风龟龙,谓之四灵”,也借喻杰出的人。麟 辟邪:传说中神兽名,似狮而有翼,能避御妖邪。天禄
天禄:传说中神兽名,其状如鹿,双角。用作陵墓前,因品位比麒麟、辟邪低,故多为中层官僚所用,《明史》载功臣死后,墓前 “一品螭首,二品麒麟盖,三品天禄辟邪盖,四品至七品方趺"。
第三篇:中国古代陵墓雕塑 教案
课 题:中国古代陵墓雕塑
课 时:1课时
课 型:综合课
授课对象:高中一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什么是陵墓雕塑,陵墓雕塑为什么能集中体现当时雕塑的最高水平,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是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然后按照课本内容介绍陵墓地面雕刻和陶俑及其艺术特点。在介绍的过程中,由于篇幅的问题,相对比较简单,尤其是作为陵墓雕塑的代表《霍去病墓石刻》和《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和分析略简。陵墓雕刻两个艺术特点的理解需要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文思想和内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突出教学重点,并对古代陵墓雕塑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引导学生,提起学生的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艺术成就及其艺术特点。
2.了解中国古代大型雕塑的遗存。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图片的欣赏、教室讲解关于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知识和师生之间的探讨,让同学们体会中国古代文物文化,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内涵,探索艺术与社会生活及其时代之间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美术的社会功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秦始皇兵马俑的时代背景和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其具有的艺术特点和文化背景,让学生如何理解。
教学方法:
1.教法:
(1)、采用多媒体选取多张图片并结合课本,向学生们介绍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艺术特点、背景材料,使学生在欣赏中增强感性认识,激发学生欣赏的兴趣通过图片的展示营造出浓厚的美术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让他们更好的体会中国古代陵墓雕塑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
(2)、通过大量的欣赏,锻炼学生的艺术眼光,让他们在感受的同时,获得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艺术享受。
2.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配套图片若干张,课本,教案,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课本,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2分钟)上下课起立形式,整顿课堂,清点学生人数。
二.引入新课:(4分钟)
我们平时所说的“雕塑”,指的是什么?
1、涵义(课件展示)
雕塑──雕塑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在实在的三维空间内占据一定的空间位置塑造可视的静态艺术形象的一个艺术门类。作为雕塑作品而言,三维空间的体积是其艺术语言最根本的东西,所以作品本身的凹进、凸现、间隔、断裂、穿透、大小是雕塑作品的目的之一。尽管雕塑也可以实现由三维到二维空间的转换,但是立体空间才是其生命根本之所在。
2、种类
下面两件雕塑作品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从表现形式可分为圆雕、浮雕(放映图片,这里将浮雕和圆雕以概念结合实
例的形式让学生理解)
3、想一想:
怎样欣赏雕塑作品?
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通过感受、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进一步理解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分析雕塑作品的艺术特点。
(形象美、材质美、艺术性)
教师:了解了雕塑的表现形式,那让我们看看中国古代陵墓雕塑。
三.讲授新课:(31分钟)
(一).陵墓地面雕刻
1.霍去病墓石雕
放映图片,引导学生比较霍去病墓石刻群,指名鉴赏。
①.时代背景:
公元前2世纪,是汉武帝当政的时代,国力比较强大,工艺技术、艺术水平进一步增强。强大的西汉王朝继承和发扬前代优秀艺术传统,大胆地吸收和借鉴外来艺术,从而使汉代的雕塑艺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汉代雕塑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强大王朝的艺术,以深沉雄大的气魄体现出充满自信和创造活力的时代精神。汉代雕塑在中国雕塑史上具有典范的意义。秦汉雕塑是中国雕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古代文献记载,汉代盛行大型石刻、金属雕刻作为宫殿、园囿等建筑布局的特定设置。目前可以见到的汉代雕塑作品多为陵墓雕塑,其中以西汉霍去病墓石雕群最为杰出。霍去病(公元前140年至公元前117年)是汉武帝时的名将,能征善战,曾六次率军抗击匈奴,夺得祁连山、焉支山及河西走廊,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取得安定北方边塞的决定性胜利。汉武帝对霍去病极为赏识,晋封为骠骑将军、冠军侯,可惜24岁英年便早早去世。为表彰霍去病的卓越功勋,特赐陪葬汉武帝的陵墓茂陵,并“为冢象祁连山”,以独特的设计意匠和气势宏伟的石雕群建成一座纪念碑式的墓冢。霍去病墓石雕有《马踏匈奴》、《跃马》、《卧马》、《伏虎》、《卧牛》、《卧象》、《野猪》、《鱼》、《蟾》和《野人抱熊》等,除《马踏匈奴》石雕置于墓前外,其他石雕原来可能散置墓冢周围。
②艺术特点: 教师提出问题:
说 一说:霍去病墓石雕的艺术特点
学生讨论,回顾教师提出的问题并作回答
形体单纯、古朴,构思独特,气魄雄伟,力量沉厚。作者通过岩石的自然形态,产生联想,某些部位甚至不施一凿一锤,极富艺术创造力。
《马踏匈奴》石雕为主体性雕像,以硕大的花冈岩雕出一匹战马将匈奴侵略者踏翻在地,战马矫健轩昂,庄重沉稳,踏在马下仰面朝天的匈奴侵略者手握弓箭作挣扎欲起之势。整个雕塑马腹下不作凿空处理,浑然一体,突出大的体面,加强了整体感和大型圆雕的雕塑感。作品运用象征手法,颂扬霍去病击败匈奴的历史功绩,用雄骏的战马形象颂扬主人艰苦卓绝、英勇豪迈的英雄气概。
其他石雕原来可能散置于墓冢区域周围,还有一些石块散乱立于冢上。跃马后腿曲蹲,前肢作一跃而起之状,予人以紧张激奋的印象;卧马虽暂作休息,仍昂首注视前方的动静,并未放松警觉;伏虎爬卧于地上,通过正在咀嚼的嘴部、锐利的眼神和稍稍耸起的肩部,仍使人感其雄健凶猛。
这些石雕皆巧妙地运用了原来天然岩石的外形,“相石取形”,将圆雕、浮雕和线刻技法综合运用,很好地抓住对象的神貌特征加以表现。野猪、鱼、蟾等石雕更在巨石上略加雕凿便神态迥出,予人以丰富的想像和无穷的回味。霍去病墓石雕和散置在墓冢的巨石共同烘托出祁连山的意境,将雕塑作品与周围环境联系在一起。霍去病墓石雕群作品是中国古代雕塑接收外来艺术、明显接收中亚和西亚艺术加以融会贯通的结果。这种避免早期雕塑技法尚见生拙的弱点,发扬气势雄浑优势和内在力量处理的方式,成为汉代艺术的一大特色。
2.欣赏中国古代陵墓雕刻应注意的特点:(请看课本)
①.服从于整体设计意图,具有寓意性和象征性。
②.石兽造型趋于神化和理想化。
(二)陶俑
1.秦始皇兵马俑
教师:秦始皇兵马俑出现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文化原因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2分钟,回答。
结论:自秦汉以来的厚葬风俗,统治阶级注重修建自己的陵墓。陵墓雕刻是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时代背景(课件展示)
最著名的陶俑当数我国陕西西安临潼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秦始皇陵建于公元前246年,历时39年,是目前已知的中国封建社会规模最大的一座帝陵。秦始皇从13岁继位后,便开始为自己建造陵墓。统一六国后,又从全国各地征调70万人建造陵墓,直到秦始皇死时,陵园尚未完全竣工。那秦始皇帝陵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请看屏幕。秦始皇陵墓是一座结构宏大、富丽堂皇的地下王国和巨大的珍宝库。其中秦兵马俑的发现被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堪称“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是秦始皇陵东侧的一组大型陪葬坑。1974年3月29日,当地农民挖井时,偶然发现了一号兵马坑。以后相继发现了二号坑和三号坑。整个俑群寓静于动,给人千军竞发的感觉。这些数量众多、与真人真马大小相似、并围绕同一主题展现的艺术群雕,向后人展示秦始皇气吞六国、横扫八荒的惊人气魄。他的恢弘气势、安详的姿态、肃穆的表情向后人诉说秦王朝的强大,表现了秦朝人的聪明才智。让我们一睹它们的风采(课件短片《俑》播放)。
②.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首先是它的高度写实性。秦始皇兵马俑坑所展现的军队阵容是完全按照当时秦军的实况设计的,所以其中的秦俑、陶马、车也是按实物大小制成。秦以前的雕塑以装饰性为主,而秦俑采用了写实的刻画方式,带有明显的肖像性和写生性的特征。陶俑一般身高1.8米左右,最高者可达2米,均为彪形大汉。陶马一般身长2米,通高1.7米,与真马大小相等,形体比例准确,形象栩栩如生,如此大规模的陶马群在中国雕塑史上也是一个突破。
其次是它的传神。秦兵马俑的写实并不只是简单地按照现实摹刻下来,而是经过了艺术的处理。不同的人物外形,不同的官阶,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精神面貌,如此这些都体现在了秦俑的身上,可见它的造型刻画不仅实现“形似”而且还达到“神似”。
灵活多样的艺术技巧也是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之一。秦俑的刻画并不是单一的,而是运用了多种多样的艺术技巧。.③秦始皇兵马俑对后世雕塑艺术的影响:
首先,它将我国写实主义的艺术传统发扬光大,为后代的雕塑艺术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其次,秦俑的洗炼概括为后世汉唐所继承和发扬,成为中国造型艺术中重要 的艺术特点。
再者,绘塑结合的技法为中国古代雕塑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拓宽了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道路。
2.说唱陶俑
提问:什么叫做陶俑?(提学生回答)
陶俑的概念:陶俑是古代陪葬用的陶器,他的题材有人物、马、牛、狗及建筑物等。(课件展示)
彩绘击鼓说唱陶俑是汉代雕塑杰作之一,它通高55厘米。击鼓说唱陶俑头上戴有头巾,额前有皱纹数道,张口,露齿,面部表情幽默。身屈,蹲坐在地面上,袒露上身,赤脚,右腿扬起,脚掌向上,身穿长裤,两臂戴有饰物,左臂挟鼓,右手举槌,右脚上翘,正在作击鼓说唱表演。这件作品艺术手法简洁概括,将民间艺人兴高采烈、自我陶醉的神A情刻画得惟妙惟肖,令人过目难忘,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正如作品中的人物,手舞足蹈,不拘小节,到开心处脱衣扔靴,人物脸上的表情也说明了这一点。
(三)欣赏陶俑:(课件图片展示)
1.如果说秦代的雕塑是写实的艺术,那么汉代的雕塑可以说是写意的艺术。河南洛阳出土的《两舞俑》以夸张的动势表现出长袖善舞的人在翩翩起舞,朴质之中透出灵动。《说唱俑》眉飞色舞的样子,让人仿佛能听到他的声音。西晋的《对书俑》两个人像是在对话,又像在争论什么(可以请学生说)。
2.课堂秦朝的写实、汉代的稚拙都别具风格,到了唐朝又出现了的“唐三彩”。你们知道唐三彩是有那三种色彩组成的?它与秦俑、汉俑有什么不同?(答案:是红、黄、绿;属于精致型的。课件图片展示说明)
总结:(2分钟)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的美术欣赏水平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大家对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特点及意义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应该了解陵墓雕刻产生的社会原因:是帝王贵族为巩固他们统治地位,炫耀其显赫声势,盛行厚葬而产生的。
五:作业布置(1分钟)
谈谈欣赏《秦始皇兵马俑》的感受与心得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板书设计)
一、陵墓地面雕刻
霍去病墓石雕 :①.时代背景
②艺术特色
二、陶俑
1.秦始皇兵马俑:①时代背景
②艺术特色
③对后世雕塑艺术的影响 2.说唱陶俑:概念 三.欣赏陶俑
第四篇:中国古代雕塑
中国古代雕塑
教材分析:本课首先介绍什么是陵墓雕塑,陵墓雕塑为什么能集中体现当时雕塑的最高水平,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是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分别介绍我国主要陵墓地面雕刻和陶俑及其艺术特点。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陵墓雕塑的艺术成就及其艺术特点,提高欣赏陵墓雕塑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陵墓雕刻为什么是我国雕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着名的陵墓雕刻和陶俑及其艺术成就。(2)难点:欣赏中国古代陵墓雕刻和陶俑应把握的特点。
第二课 中国古代宗教雕塑
教材分析:我国古代雕塑,除前一部分介绍的古代陵墓雕刻外,遗存数量最多,艺术成就最高的是分布全国各地的石窟雕塑和寺庙、祠庙彩塑。本课通过重点介绍我国四大石窟的雕塑和晋祠的彩塑,使学生了解我国宗教雕塑是我国雕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艺术成就,从而丰富学生的雕塑艺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介绍我国四大石窟和晋祠,并欣赏其重要作品。(2)难点:分析雕塑作品的艺术成就。
第三课 中国现代雕塑
教材分析:本课以社会背景为脉络介绍和欣赏自1949年以来的中国现代雕塑代表作品。通过欣赏中国现代雕塑作品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对中国现代雕塑的发展历程有所了解,初步了解到中国现代雕塑发展的三个阶段的社会背景与相应雕塑作品艺术特点的联系,以及不同阶段作品的显着差异,使学生感受到优秀雕塑作品对美化环境、唤醒人的审美艺术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环境的美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了解1949年至今的中国雕塑三个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及其艺术特点。欣赏、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雕塑的艺术作品及其成就。了解现代雕塑在中国发展的趋势。(2)难点:中国现代雕塑三个历史时期的艺术特点。中国现代雕塑设计的“架上雕塑、城市雕塑、环境雕塑”的概念。
第四课 外国古代雕塑
本课欣赏的外国古代雕塑,包括上自旧石器时代晚期,下至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亚非欧三洲主要文明古国的雕塑名作10件。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外国古代雕塑的主要成就及其着名代表作,有所了解,有所认识,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的目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希腊、罗马雕刻作品的欣赏方面。这不仅是因为它在本课中占有不小的比重,而且是因为希腊罗马的雕刻成就突出,是西方古典雕刻的基础,对世界的影响最大。(2)难点:本课难点在于实践跨度大,涉及的国家和地区范围广,所欣赏的作品涉及历史、文化背景比较复杂。
第五课 外国近现代雕塑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尝试工具媒体,用剪刀、纸、笔等通过撕撕、剪剪、画画的方法,大胆、自由地把学习过程中所欣赏的大师的画、学生的画以及所听到的、感受的事物表现出来,从而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本课教材是以纸材、彩色笔运用体验为基础的绘画工艺课。因此在教材上安排了一些以撕贴添画、剪纸及学生活动的图片,目的是为了使欣赏、绘画工艺制作之间形成一内容相关,体现教学过程及学生学习方式的整体教学构思。其中,马蒂斯等作品的安排旨在引导学生赏析现代艺术,开阔眼界及思路,提高审美感知能力。学生合作创作的作品体现了学生合作、共同学习提高的这一思路。作业要求及欣赏作品的多元组合,为学生提供了可供思考、探究的空间,学生可以自主学习、探究以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表达自己想法的方法。
第六课 建筑艺术的特点
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是通过对中外有代表性的建筑的欣赏,了解和掌握建筑艺术的特点,以便掌握欣赏建筑艺术的基本方法。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建筑艺术的特点有所了解,培养学生欣赏建筑艺术的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让学生比较全面的理解建筑艺术的特点,以及从哪些方面去欣赏古今中外优秀的建筑,而不仅仅是欣赏课文图版提供的一些古今中外具有代表性的建筑。(2)难点:课文涉及面广,专业名词较多,美术教师一般对建筑艺术比较陌生,除了本教参提供的有关资料,有条件的教师还应经可能多参考有关建筑艺术基础知识的书籍资料。
第七课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一是从理论上说明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主要特点;二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欣赏;三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欣赏。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成就及其特点有所了解,培养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本课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中国结构建筑体系的介绍以及对背景故宫总体布局、主要建筑的屋顶形式和色彩的运用等方面的分析,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色;二是通过课文图版提供的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典型实例,了解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重要特点。(2)难点:对建筑艺术的欣赏,最好能实地参观。仅凭课本提供的一些图片,难以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
第八课 外国古代建筑艺术
教材分析:本课所欣赏的外国古代建筑艺术,时间上是从奴隶制社会至中世纪前后,范围包括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东罗马帝国、中世纪法国以及古代印度尼西亚和古印度的建筑,共计7处。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特点是其中影响很大而且自成体系的西方古典建筑的主要特点有所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本课重点是古希腊、古罗马建筑。这主要是因为它成就突出、影响深远,且自成体系,是西方建筑的基础。(2)难点:本课难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教师一般对建筑艺术不如对绘画、雕塑艺术熟悉。二是本课涉及宗教建筑,且包括三大宗教,需要具有一定的宗教知识。
第九课 外国近现代建筑艺术
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是通过欣赏外国近现代建筑中的典型实例,了解外国近现代建筑艺术的主要成就和主要特点。本课图版共选刊了6处优秀建筑。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外国近现代建筑艺术的主要成就和主要特点有所认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外国现代建筑艺术的主要特点。(2)难点:有关建筑的专门名词较多,对课文中谈到的外国近现代着名建筑,无法实地参观。
第十课 城市建设开发与古建筑的保护
教材分析:本课首先是一种观念的普及,希望借此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认识文物古迹的价值,懂得保护身边的古建筑,尽早树立起尊重文物、尊重历史的观念。第二则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训练,即以城市建设和古建筑的保护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寻找解决方案。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全面认识古建筑价值是正确保护的基础。本课涉及到开发、保护两方面的内容,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矛盾。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古建筑的价值,树立保护古建筑的观念。(2)难点:通过思考、探讨保护与开发的协调方式。
第十一课 环境艺术
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包括现代环境艺术的分类、现代建筑设计、现代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现代室外环境艺术设计、现代公共艺术设计以及景观设计等六个方面的内容。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现代环境艺术的性质、范围、类型、特点以及状况获得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对现代环境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对艺术的欣赏水平。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本课重点在于初步理解环境艺术设计的性质和作用的基础上,熟悉环境艺术的表现形式,进一步了解环境艺术设计的各个门类和方面。(2)难点:本课难点在于课文内容较多,涉及面较广,牵涉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许多门类,学生不易理解。
第十二课 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艺术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着重讲解工艺美术和现代设计艺术的特点,以及如何去欣赏工艺美术和现代设计艺术。为了帮助理解以上内容,特选择12件作品加以说明并欣赏。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艺术的特点有所了解、有所认识,从而懂得如何去欣赏工艺美术和现代设计艺术,培养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讲解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艺术的关系,以及如何欣赏工艺美术和现代设计艺术。(2)难点:本课难点在于正确理解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艺术的相关概念,而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某些条款,并培养学生对工艺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的兴趣及鉴赏力。
第十三课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
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为中国古代陶瓷工艺欣赏。按照陶瓷工艺形成的先后,先陶器工艺,后瓷器工艺,但重点在瓷器工艺。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中具有悠久历史和高度成就的陶瓷工艺有所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从陶瓷工艺的类别来讲,教学重点应放在瓷器工艺方面;从掌握知识的欣赏方法来讲,重点应放在掌握欣赏方法上。(2)难点:本课难点主要是专业名词较多,同时涉及到中国古代陶瓷工艺史,有关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除了在教学内容资料方面作些简要介绍外,有条件的教师可以通过查阅中国陶瓷史或有关专业辞典进一步加深对中国古代陶瓷工艺的了解。
第十四课 现代工业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主要是介绍现代工业设计的一些基础知识,结合这些基础知识,同时欣赏一些比较优秀的现代工业设计。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现代工业设计的内容、特点及其社会作用等有所了解。培养学生对现代工业设计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使学生掌握有关现代工业设计的一些基础知识,从理论上对现代工业设计有个初步的认识。(2)难点:帮助学生认知有关现代设计理念。
第十五课 现代服饰艺术
教材分析:本课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服饰的概念,以及服装作为一门艺术所具有的特性。向学生介绍一些设计师的作品和风格。通过以上服饰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着装的品位和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如何正确欣赏和穿着服装;传统文化对于服饰艺术的重要意义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在服饰艺术中的运用;服饰艺术的表现手法;服饰搭配的方法。(2)难点:使本课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从总体上提升学生对服饰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第十六课 现代商业美术
教材分析:本课的内容较多,如课文内小标题所示,共分为五个方面的内容,包括标志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展示设计和企业识别(CIS)设计。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现代商业美术设计的性质、范围、类型、特点以及状况获得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目的,培养对现代商业美术设计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在全面了解现代商业美术设计的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现代商业美术设计的不同类型和表现形式,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认识商业美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2)难点:课文内容较多,涉及面广,牵涉到现代商业美术设计的不同门类,学生不易理解。
第十七课 摄影艺术
教材分析:本课首先介绍了摄影术的发明和摄影的意义,然后介绍了摄影的特性和造型手段,最后介绍摄影的分类和好照片的基本标准。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摄影艺术创作和相关知识有一个比较初步的了解,以提高他们摄影创作的兴趣和欣赏照片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摄影有什么样的意义、特性和造型手段,好照片的标志。(2)难点:如何借助好照片的三个标志欣赏照片。
第十八课 中国民间美术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
中国民间美术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A)
教材分析:通过本课的引导学习,使学生逐渐建立和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引起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关注,学会欣赏并理解民间美术的价值及深刻内涵。通过学习讨论,以及引导学生更深入的思考,让学生从自身出发,拿出切实可行的保护实施办法,自觉成为非物质文化保护队伍的一员。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提高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主要内容并对其给予相当的关注。(2)难点:让学生学会欣赏和理解民间美术的价值与深刻内涵,从而建立起自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中国民间美术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B)
教材分析:本课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我国在这方面具有的丰富资源和分步状况。使学生能关注自己的家乡和我国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自觉的为这一工作作出共享。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本课教学重点是对我国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主要包括昆曲、面具、剪花娘子、服饰和织绣、民间传说和故事等。(2)难点: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理解。教师一方面要通过上述具体内容分析什么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还要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三个概念: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对比进行比较,让学生学会区别三个不同的概念。
第五篇:《雕塑艺术》教案
教学方案
《雕塑艺术》教案
课型:欣赏课
教学对象:高中二年级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雕塑艺术及其特点,提高对雕塑艺术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雕塑及其艺术特点
难点:雕塑艺术的特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兵马俑的书籍和图片 教学过程:
导引:
1、两位同学上讲台摆一个他们自己认为很酷的姿势,在让下面的同学讨论一下两位同学的姿势如何?由此引入今天的课题。
2、问一下同学们平时见过哪些雕塑?给他们留下怎么样的印象?能看出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
一、导入新课:先出示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作品的图片各一张。问美术分为哪几类?再问一下同学们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吗?由此引出雕塑念。
雕塑:可雕性、可塑性的材料,通过雕、塑、铸、焊等手段制作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审美理想的三维实体的造型艺术。
二、雕塑的分类:
1)、按材料:石雕、木雕、竹雕、泥雕、金属雕、冰雕、石膏像等 2)、按空间形制(形态):圆雕、浮雕、透雕
圆雕:不附着背景的完全立体的可从四面观赏的一种雕塑。如《思想者》、《菊花仙子》
浮雕: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厚度,根据凸起的高度可分为浅浮雕和高浮雕
透雕: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背景部分,有重视一面艺术效果的单面雕,也有双面雕。如室内的屏风
3)、按功用和所放的位置:城市雕塑、园林雕塑、纪念性雕塑、室内雕塑等
三、雕塑艺术的特点:
1、雕塑的形体:
雕塑作为三维空间的实体,给予人的感受,首先来自它的形体。形体美是雕塑的形式美的灵魂。雕塑的形体,不仅要比例匀称、结构严谨,更要通过形体展示形象的动势、情绪与生命力。例如,a、罗丹的《思想者》。罗丹是法国近代最著名的雕塑家,被称为“近代雕塑之父”。他是旧时期(古典主义)的最后一位雕塑家,又是新时期(现代主义)最初一位雕刻家。这尊雕塑是罗丹为《地狱之门》中央的门楣而作的。雕塑的人物形态是弯腰屈膝,右手托着下颚,嘴咬着自己的粗手,陷入苦苦的思索之中。眉弓突起,双眼深陷隐于暗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