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生食品安全习惯培养教学设计
小学生食品安全习惯培养教学设计
王舍人中心小学
胡廷明
设计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手里的零花钱也与日俱增,然而由一些不法厂家生产的三无食品流入市场,使我们的孩子所购食品失去了安全保障,轻则会食物中毒,危害健康,重则还会危及生命。因此必须指导学生学习一些有关食品安全等知识,使学生懂得安全的重要,在购买食品时要进行选择和鉴别。从而树立安全意识,从精神上远离安全隐患,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使学生安全、健康地成长。教学目的
1、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增加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学生食品安全自我保护能力,远离五毛钱食品。
2、培养学生从小讲卫生、不买零食的好习惯。学情分析
学校、住宅区附近有很多的小吃、零食摊位,经过调查,出售的大多数是些小厂家生产的三无食品,很多学生非常喜欢购买这些小食品,这就使得我们的学生安全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甚至还出现了一些危害生命健康的真实事件。课前准备
1、前一周,让学生对学校周围的小摊进行实际调查。问题一:学校周边的小摊上所卖的小食品一般都是多少钱的?
问题二:学校周边的小摊上所卖的小食品是否有食品合格证,厂家,产品说明?
问题三:学校周边的小摊上所卖的小食品是否是健康的? 问题四:通过各种途径调查什么样的食品才是安全的?
2、分别从小摊上和大超市里购买一些食品。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新课
1、同学们!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是大家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那么,同学们,当你平时享受那些花样繁多、种类齐全的儿童食品时,你是否想到了安全问题呢?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谈谈关于我们学校周边五毛钱零食是否安全的这个话题。
希望大家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与学到的知识带进今天的课堂,达到相互交流、提高安全自护目的。
2、分组交流课前调查所得,各个小组汇报对学校周围小摊进行实际调查的结果。
(幻灯片二 四个问题)学生交流:○1学校周边的零食大都五毛钱一包,各种口味的都有,特别是辣条卖得最火。
2很多袋装食品没有找不到产地、商标,有的已过保质期。○3这些小食品很多是不卫生,不安全的,容易引起肠胃炎等疾病。○4可以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电脑上查询等方法验证产品是否合格。○师小结:大家的眼睛可真亮!发现的问题还真不少。这样的食品我们同学吃了能不生病吗? 预设:《都是零食惹的祸》。
3、观看图片:
(幻灯片三无食品)
主要内容:学校周边所卖的小零食;这些小零食的生产环境。全班讨论:○1这些小食品同学们会经常去买吗?
○2这些食品安全吗?
○3看了这些图片,你还会在吃这些小零食吗?
4、师引导:学校规定不能到小摊上去买零食吃,可有的同学还是偷偷地去买,那么,你有没有因为吃三无食品而感觉到身体不舒服的经历?
学生说说自己的亲身经历。
5、议一议:什么的食品才是安全的呢?请同学拿出自己从大超市买的食品和我手里的小摊上的食品进行比较,看看安全的食品必须有哪些标识。
学生讨论比较:安全的食品要有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电话和具体的地址、食品的组成成分和重量等。
(幻灯片议一议)
6、总结:什么是食品安全,什么是安全食品(幻灯片考一考到标签)
认识安全标志,懂食品标签
a、质量安全;b、无公害食品;c、绿色食品;d、有机食品。
预设:
二、讨论安全,汇报交流
师:我们大家都知道病从口入,那么我们在食品安全方面都应该注意什么呢?(幻灯片如何保护舌尖上的安全)
1、学生分组讨论注意事项
2、汇报交流
(一)远离十大垃圾食品
一、油炸类食品
二、腌yān制类食品
三、加工类肉食品(肉干、肉松、香肠等)
四、饼干类食品(不含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
五、汽水可乐类食品
六、方便类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
七、罐头类食品(包括鱼肉类和水果类)
八、话梅蜜饯(jiàn)类食品(果脯pǔ)
九、冷冻甜品类食品(冰淇淋、冰棒和各种雪糕)
十、烧烤类食品
(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正确洗手,是饮食安全第一步。(2)、路边饮食、零食拒入口,疾病远离我。
(3)、不买包装不完整、标示不明的食品,购买食品时要进行选择和鉴别,不购买“三无食品”。尽量购买绿色食品。不吃隔餐食品、牛奶。(5)、防交叉污染:买回家中的食物,应分类分区贮放;烹调时,生、熟食分开处理,保持餐具与食器清洁。
四、考考你:关于食品安全的小问题。
五、总结全文,齐读歌谣。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都懂得了乱吃不卫生的食品会影响身体健康的道理。也表达今后不再乱买零食的决心。通过讨论,也知道了如何去识别选购安全的食品,希望每位同学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使我们的身体更健康、大脑更聪明。最后送大家一首童谣:
出示《食品卫生安全童谣》生齐读 食品安全最重要,良好习惯养成好。饭前便后要洗手,清洁卫生要做好。食品挑选需注意,“三无”食品莫食用。油炸腌制要少吃,健康危害是关键。饮料、冷饮要节制,争取有个好牙齿。同学们,要记牢,要牢记。食品安全最重要,最重要!六、一起宣誓,捍卫食品安全 从现在做起,不吃街头零食、不买垃圾食品,相互监督,捍卫健康身体!
第二篇: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计划
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计划
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时期;培养习惯,就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良好的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是小学阶段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使我班养成教育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求,使好习惯让学生受益终生。制定计划如下:
一、培养良好习惯的意义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卫生等习惯在小学低年级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很难有多大的改进,所以尽早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学生在年龄小时,习惯既容易建立,也易于巩固,不良的学习习惯若被及时发现也易于纠正,等到不良习惯越积越多并稳固定形时,既影响良好习惯的建立,又不易纠正。而这些学习习惯不仅影响儿童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而且将会影响其一生的学习。因此,从小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和必需的。
二、龙山学子好习惯培养内容
1.学习卫生习惯
教师纠正学生读写姿势。读写时,要做到“三个一”:即“眼距书一尺,胸距桌一拳,手距笔尖一寸”,读写姿势要端正,脊柱正直,不耸肩,不歪头,不伏在桌子上,大腿呈水平状态,两足着地,连续看书一小时中间要休息一会儿。读写时光线要充足、适度;不要在强光或弱光下看书、写字。不要在行进的车上看书;不要在走路时看书;不要躺着看书。2.自觉预习的习惯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提前预习,是培养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自学能力,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途径。提前预习教材,自主查找资料,研究新知识的要点重点,发现疑难,从而可以在课堂内重点解决,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具有针对性。
3.认真听课的习惯
上课专心听讲,集中注意力,这是学生听懂一节课的前提。所以,教师首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专心听课的良好环境,让学生能专心听讲。我经常告诉学生,听讲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认真听老师的“讲”,二是听学生的“讲”。老师课堂上讲的要么是启发思维的问题,要么是讲解重难点的知识,你只有在认真听课的基础,才能分清老师所提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回答,才能弄懂老师讲的知识。而听学生的“讲”呢。也就是听同学的发言。因为在很多时候,老师知识提出问题,答案(知识)是从学生嘴里迸出。同学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要注意听,边听边想,同学回答得对或不对,如果不对,错在什么地方;如果让自己回答,该怎样说好。明白为什么要听讲和听什么“讲”以后,我就告诉学生,老师怎么知道你在专心听讲呢?你得用一定的姿势和动作告诉我呀。比如,别人在说的时候,眼睛东张西望肯定不是专心听讲;别人在说的时候,身子东动西动肯定不是专心听讲;别人在说的时候,小手玩东西肯定不是专心听讲;而别人讲的时候注意在听的小朋友,眼睛是望着一个方向的,手脚是不乱动的,而且会边听边思考,有时候手托着腮帮子,有时候歪着脑袋,意见相同时可以轻轻头点,若需要补充或有不同的看法时,马上举手站起来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认真听的孩子呀,最聪明了,连眼睛都是发亮的。此外,学生只有明确听课目的,听讲效果才会提高。所以,我们每节课都要告诉学生教学的内容,明确学习的要求。
4.仔细观察习惯
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是获取知识最基本的途径,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环节,因此,观察被称为学习的“门户”和打开智慧的“天窗”。只有善于观察,才能在平凡的生活当中找到最有价值的作文素材。观察的越细致,写出来的作文就越形象生动。小学生自控力较弱,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观察习惯的培养,与老师与家长都是密不可分的。老师与家长要频繁的作以观察引导,先激发孩子的观察兴趣,在进一步培养孩子的观察主动性,进而形成观察习惯。
5.勤于阅读的习惯
首先,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着手,培养阅读习惯。学生只有对读书感兴趣,才会在阅读方面有最好的收获。可以向学生推荐阅读的素材,创设生动的情景和丰富的形式,有效利用各类评价等途径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其次,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当学生有了读书的兴趣,也就有了阅读的欲望和动力,要想使阅读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即培养学生自觉读书、读书动笔、边读书边思考、使用具书阅读以及良好的阅读卫生的习惯。
总之,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有意识,有目的地逐步培养,做到持6.乐于交流的习惯
“多思”就是把知识要点、思路、方法、知识间的联系、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认真思考。“善问”不仅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还虚心向老师、同学及他人询问,这样才能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增长知识,有所创造,要做到决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问题。敢于怀疑、敢于突破旧观点,敢于对问题进行讨论、争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理有据的阐明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先把问题想好声音要洪亮,表述要准确,逻辑要清楚。7.科学安排时间的习惯
科学安排时间可以让学生轻松学习。要求学生做到该学学、该玩玩,该学习时不用别人督促主动学习,该活动时快快乐乐去活动。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一起之以恒,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高阅读的兴趣,最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制订学习计划、活动计划,然后,家长每天做记录,根据实际情况再进行调整。但每天什么时间做什么,要基本固定,不要轻易改变计划。要养成良好的按时作息的习惯。规划好了,再提高自己规划的执行力,你就有了秩序感。对于时间安排问题,要遵循一些原则:一是尽量前紧后松。二是善于化整为零,要充分利用零碎时间。三是劳逸结合,有张有弛。要把娱乐、锻炼的时间安排好。
8.独立作业的习惯。
在家里,要让孩子养成独立作业的习惯。家长不要充当“伴写”的角色,孩子一边作业,家长还得一边指点,最好是孩子独立做完,检查错误后,家长再去点拨,检查,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以免增强了孩子的依赖心理和惰性,变“我来学”为“帮我学”,使孩子失去了勤于动脑的好习惯,遇事就依赖家长。三、习惯的巩固
每两周巩固一个好习惯。首先,具体指导,明确要求。
根据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具体细致的学习行为训练。如在训练学生上课发言举手时,先进行示范练习,要求人人掌握规范的举手姿势(举左手,手句直,不要碰撞桌子发出响声)。发言时眼睛看前方,身体站直,声音洪亮,吐字清楚,做到不慌不忙,不结结巴巴。
其次,及时评价,活动促进。
短期激励与长效目标结合起来,特别是将进步的和优秀的同等对待,让每个学生都有盼头,斗志昂扬,信心十足。
其三,联系科任,齐抓共管。
班级管理的主要责任在于班主任,但这并不能因此忽视科任老师在巩固良好习惯上的重要作用。如果学生只是在语文课上表现良好,其他课上放任自流,那往往就会“前功尽弃”。所以要做到联系科任,齐抓共管。
其五,家校联系,共同促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都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不可估摸的作用,作为教师,要善于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总之,习惯是一种定型行为,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见效的,须在长期的教学法中反复训练,加以深化,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这是我们在素质教育中应该提出的重要。
第三篇:培养小学生的预习习惯
怎样培养小学生数学的预习习惯
一、明确预习的重要性,产生预习愿望。
让学生认识到预习的益处:预习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教材的大概内容,使学生上课时对老师所教的内容在思想上有所准备;可以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解决一些教材中能够独自解决的问题,同时又起到巩固旧知的作用;可以让学生发现新教材中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带着问题听课可以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同时,在教学中要及时针对预习与否和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反馈与对比,使学生明白预习的重要性,产生“我要预习”的主观意愿。
二、明确预习任务,知道预习什么。
预习任务不明确,学生就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转,而不知道具体应该预习什么。所以教师应该给出具体指导:1.看学习内容,包括课题是什么,重点是什么,难点在哪里。如果是在以往知识基础上加深,应注意新旧知识对比,看这部分知识与原有知识有什么联系,弄清知识的生长点;如果是新知识,应注意概念的理解。2.思考自己读懂了什么。3.还有什么问题。把这个预习任务写到数学书的第一页,在预习时按照要求一步一步预习。
三、通过教师课前设计问题,指导学生预习。
最先学生还不能独立完成预习要求,应以教师设计问题的形式帮助学生学会预习。教师在预习前应充分钻研教材,设计预习方案,充分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应思考要让学生预习什么,怎样预习,学生在预习时还会遇到哪些问题。还应注意:
预习题要有针对性,即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预习不要流于形式也不要要求过高,学生“跳”了,还是摘不到桃子,或预习形式千篇一律,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设计预习问题,要注意层次性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学生所能解决的问题应该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以免挫伤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因此,要科学地设计不同程度的问题。如指导预习“线的初步认识”可设计如下问题:生活中有哪些线?直的线有几种?请你从端点和长度两个方面来分析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异同之处?怎样画出这三种线?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做出不同要求,确有困难的学生,只需要完成前两个问题即可,主要从预习兴趣入手一步步培养。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用多种思路、方法解决问题,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可设计类似“你还能怎样求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这道题你还有其他方法解决吗?”等类似题目,同时还应注意算法优化。设计的预习题要体现趣味性。激发学生对预习产生兴趣,才能使他们主动探求问题,从而养成预习的习惯。
四、预习方法指导。
要想帮助孩子们理清预习的步骤并达到的要求,教师还应注意预习方法的指导。1.课前看一看。要看学习内容,包括本课主要讲什么,重点和难点是什么;要看这部分知识与原有知识有什么联系,哪些是你可以独立解决的;要看自己还有什么知识是不能自己解决的,勾画下来,以便上课时寻求答案。2.课前做一做。有些知识,仅靠“看”还不宜掌握,可以课前做一做。3.课前想一想。以教师课前设计的问题,启发学生动脑思考。4.课前练一练。预习例题以后,学生可以把例题后面的练习先尝试性地练一练,通过练习,检查一下自己看懂了多少知识,不会做的或看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上课时注意听或提出来。
五、巧设悬疑,激起学生好奇心,促进预习习惯的养成。
六、评价机制同步进行。
第四篇: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
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
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又是对课本知识的补充和扩展。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过:“儿童阅读在孩子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童年读的书几乎可以记一辈子,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因此,无论从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还是从知识的迁移、拓展来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为将来博览群书打下扎实的基础,都有百益而无一弊。在多年教学中,我尝试了以下一些方法,与大家交流探讨。(一)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
学生在小学一、二年级时,还不会阅读,或者没有阅读的习惯。因此我们应每周抽出时间引导孩子阅读,这样孩子的阅读兴趣大大增加,阅读习惯也慢慢培养起来。阅读完一篇故事后,还可以提出一些简单问题,例如:读完《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后,可问问孩子:你喜欢故事中的谁?不喜欢谁?为什么?这样,不仅帮助孩子理解了文章内容,还培养了孩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同时,我们可以建议家长在一个记录本上,简单签出阅读时间、书名、效果。老师每周检查一次,对坚持好的学生,发给阅读激励章等方式奖励,学生阅读的兴趣将会大大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之后,学生的阅读兴趣已调动,且有了一定的阅读习惯。进入三、四年级后,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加,此时家长由原来的陪同孩子一起阅读,可逐步放手让孩子自己阅读。进入高年级后,老师可以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课外阅读要求:
1、根据各年级语文大纲的规定,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有了量的要求,老师要在每学期末对学生提出下学期的课外阅读量的要求,让学生与家长提前作好计划安排。
2、要求学生在每学期初建立《学期课外阅读计划》与每周末拟定下周的《周阅读计划》。《学期课外阅读计划》内容包括:第一确定本学期要读的课外书籍,即:老师指定的与语文课程学习内容有关的书籍,老师、家长、同学推荐的书籍和学生自选的书籍。第二拟订阅读完这些书籍的时间安排。《周阅读计划》,具体安排每周阅读什么,阅读多少。家长要做的就是督促孩子按计划完成并以签字的方式反馈给老师,并且填写《小学生课外阅读记录反馈表》。家长要详细写出孩子阅读时的表现,并加以评价,之后反馈给老师写建议,再反馈给家长,家长根据建议指导并关注孩子后期发展,再写评价再反馈给老师,如此循环往复两次,可以让老师与家长更具体的指导学生的阅读。如果能利用好我们的课外阅读记录反馈表,并和阅读考级结合起来,学生阅读的兴趣会大大提高。
(二)、指导学生选择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
课外阅读益处多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时下出版物众多,鱼目混珠,所以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在给孩子推荐读物时要注意下面几点:第一要主题鲜明,思想健康。受年龄、阅历、水平限制,小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够强,所以我们不能低估不良读物给我们小学生带来的副作用。第二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过深、过古、过洋的读物不仅浪费了学生的时间、精力,收效甚
微,而且会把学生引进死胡同。第三要有趣味性。枯燥、乏味、缺乏艺术力量的读物难以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尤其是在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初期,更要注意课外读物的选择。此时,应以孩子喜欢的读物为首选,如有彩图的《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生动、形象的科普读物。但我们也不能从自己的主观认识出发,认为该给孩子读什么,就一定要他读什么,可以给孩子适当的建议,但要以孩子的兴趣为主。第四要考虑儿童的个性。儿童的个性千差万别,对读物的喜好各有差异,有的喜欢文学,有的喜欢历史,有的喜欢自然。所以要尊重儿童的个性,鼓励自由发展。第五要注意阅读的广度。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民的信》中告诫青少年:专看文学书不好,只看一个人的著作也不好。《教学大纲》要求小学生课外阅读不少于150万字,无疑是我们要注意阅读的广度,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只有广泛地阅读,才能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课本阅读的不足。
(三)、有计划地合理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儿童的意志、毅力、水平与定型的成年人有区别,要克服小学生常见的好奇心和盲目冒进的心理,所以要讲究阅读的先后,阅读要有计划地进行。第一从教材扩展延伸。现行的语文教科书的作品经过严格的筛选、编排时充分地考虑了儿童各个因素在各阶段的发展。我们除按进度读好自读课本外,还可以再安排一些相关的读物。例如,五年级学生学过《革命烈士诗二首》,为了进一步学习革命烈士为共产主义而献身的精神,我们可推荐长篇小说《红岩》。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我们可以推荐一些科学小品文。为了提高学生的现代诗歌的鉴赏力,可以安排学生阅读《怎样欣赏中国现代诗歌》。第二从体裁考虑。低年级安排儿歌等浅显的儿童读物,中年级安排易懂的寓言、童话、科学知识短文,高年级安排有代表性的中、长篇小说等文学作品及报纸杂志。第三从时间上考虑。平时上课时间紧,安排篇幅小的文章、书报.寒暑假时间长安排篇幅较长读物。
(四)、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
要想学生在有限的课外阅读中获得丰富的知识,一定要提高阅读能力,讲究阅读效率,提高阅读速度。要求学生每周写不少于三次的读书笔记,分层次要求学生运用摘抄型、提纲型、感想型、评价型等多种方式完成。老师每周检查一次,给学生写上评语。同时,也鼓励家长参与学生读书笔记的评价,让家长有机会走进孩子的心理。我们可从三方面考虑。
1、进行速读训练。方法有两种:一种是 “遮盖速读法”操作方法是准备好一张白纸和书页差不多大小,放在书上端,读完一行就把纸往下拉,盖住读过的一行,使眼睛不能来回重复,同时减少眼睛的左右移动,增强眼的视觉广度。随着训练,把遮盖挡用的纸往下拉的速度加快,即可逐渐提高速度。另一种是“限量速读法”即在阅读前确定阅读的数量,限定时间读完。
2、运用迁移。通过课堂教学进行经常性的阅读指导。课堂是进行阅读指导的基本阵地,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我教古诗《牧童》时,通过感情朗读,观察图画,理解诗意后,学生深深体会到古诗语言凝练、言简意浓、景真情切,自然会引起学生对古诗阅读的兴趣。我就因势利导,每周都提供一首古诗让学生理解、背诵。低年级的学生识字少,因此以通俗易懂的五言绝句为主。中高年级的学生有了一些语文功底,加入七言绝句、律诗也不
成问题。好多学生还自己买了《唐诗三百首》、《四季古诗》等书进行阅读。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久而久之,学生的感悟能力就会有所提高。
3、养成默读的好习惯。首先明确默读的要求:要正确地读,读准每一个字、每一句话。做到不丢字,不掉句,不漏行,逐步达到手不指、唇不动。注意每一个标点,注意每句话的语气。要读得流畅。有一定速度的要求,养成正常的眼动习惯,克服不必要的回视和不正确的扫视。要集中注意力读。低年级儿童注意力不稳定,好动不好静,所以要养成静读,不怕干扰的习惯。要理解地读。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对文中不懂的地方绝不轻易放过,要反复看多遍,联系文中的语言环境动脑认真地分析、思索,使之真正弄明白课文内容。达到了以上四点要求,也就是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默读能力。这一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教师必须加强学法指导。默读的方法,简单地说就是“三不三到”。“三不”就是不出声、不动唇、不用手指着默读。“三到”就是眼到,眼睛离书距离要适当,保证一行字都在视觉范围内,眼皮要少眨动,最好看完一句或几句才眨动一次,要一句一句地读。心到。眼睛看到哪,脑子就想到哪,一边默读,一边提出“为什么”的问题,通过“读”和“思”领会文章的内容。手到。提起笔来,边读、边画、边写,学会圈点。画什么?画重点词语,重点句子,重点内容,佳词妙句。写什么?写自己的看法、疑问。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做到“三不三到”,再加上有效的训练途径,就一定能使学生掌握默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五)、指导学生课外读物中吸取营养,学会积累
要想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收到实效,就要教会学生从书中吸取营养,学会积累。我觉得应该注意如下几点:
l、培养读书的积极态度。读书是一种艺术,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读书是把书的信息传给大脑,大脑进行创造性加工,人与书本产生的一种综合性效应的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过程。只有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充分地调动自己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才能有深刻的印象,才会变成自己的东西。
2、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为了养成学生踏实认真的读书习惯,巩固课外阅读成果。让学生学会在阅读中划圈、摘录、做卡片、写读书心得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利用阅览课教学生阅读方法,我对学生提出“三读法”。即:“一读”要求学生扫清文字障碍,了解大意;“二读”要懂得文章告诉我们什么知识或道理;“三读”要质疑问难,在好词好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质疑问难。对学生的发问,我总以为表扬鼓励为主,并及时指出发问途径,教给发问方法。如《童年》、《城南旧事》、《鲁西西传》、《草房子》等,让家长写上一句希望的话。读书笔记的形式多样,根据年级的特点,讲究实效。对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已具有一定的认知、理解概括能力,教会他们除了摘抄外,还要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内涵等方法。
3. 教会学生做读书卡片。读书卡片是笔记的一种独特形式。可以分门别类把几十种以至几百种的数据、词语、句子和对某一问题评价放在一起。读书卡片上可以记哪些内容呢?一张卡片,可以记下一本书的简要介绍,记下一篇文章的内容提要或它的出处,记下一个论点或有说服力的论据,记下一段格言、语录,也可以记下一则资料、一张图表、一个公式、一个典型例题,等等。总之,凡是对自己学习、生活中有用的知识或收获、体会都可以记录
下来.(六)、开展比赛,鼓励阅读
课外阅读根据需要,既要安排在课余,又要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安排在阅读课上。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比赛。“比比谁知道得更多”、交流自己的读书名言、读书心得等,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知识魅力,并以此评出班级的“读书小博士”,引导学生读更多的书。进行创作诗歌朗诵、故事会比赛,弘扬正气,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结合“阅读章”,向同学介绍少儿书籍的书名、作者姓名及主要内容。开展知识竞赛,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学风。通过演课本剧、编小报等活动,不断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受到多方面文人的熏陶,巩固课外阅读成果。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就是立足学生终身发展,让学生在阅读大量优秀文章,涉猎广泛信息的过程中,学习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同时也积淀人类永不熄灭的智慧之光。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用爱心将孩子们早日带入知识的殿堂,让他们去接受文明、智慧的洗礼,让他们的潜能得到更好的开发,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让他们去延续历史,让他们去创造世界,创造未来。
第五篇:怎样培养小学生的习惯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习惯
高邮市城南新区中心小学 秦兴宇
摘要:心态决定命运,习惯改变人生。从生活、学习、锻炼、行为习惯入手,从点滴小事做起,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让孩子们从小打下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
关键词:习惯、养成、锻炼、自觉性、科学性。
心态决定命运,习惯改变人生。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培根也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习惯一旦形成,人在一生中都会享受着它的“利息”。
最近。我们学校出版了《养成教育三字经》,内容涵盖体育、卫生、礼仪、学习、活动、生活、安全等多个方面,涉及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中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从生活、学习、锻炼、行为习惯入手,从点滴小事做起,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让孩子们从小打下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
为了让《养成教育三字经》深入师生心里,学校努力营造好习惯养成教育显性、隐性环境,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氛围。进了学校大门操场正前方墙壁上一幅喷绘《养成教育三字经》展现在眼前,教学楼里走廊两侧卡通形象的宣传画《养成教育三字经》,让学生时时看到。红领巾广播台播放的好习惯养成小故事,尤其是各班开展好习惯养成主题班会,各班还开展了“画一画,编一编,演一演,练一练”等活动,不仅鞭策着师生积极向上,而且带给师生亲切的体验。丰富活动内容,多形式教育。好习惯养成
教育不是简单地规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是要触及学生心灵深处。学校把养成教育与学习及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在活动中体验,从而真正懂得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好有什么好处。
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更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印发了告家长书、《养成教育三字经》每个学生一本(免费),家长会邀请专家作报告,从专家的角度科学地引导家长对孩子进行好习惯养成教育。定期组织家长开放日活动。引导家长懂得养成好习惯对孩子一生成长、发展的重大意义;征集家长在培养孩子好习惯中的细节案例,架起了学校与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
养成教育是一项“慢工细活”,不可能一蹴而就。不仅需要我们抓住时机,而且要长期坚持不懈,反复的训导才能形成。小学生的好习惯养成离不开以一位管理大师说过:“现在世界级的竞争就是细节的竞争。”习惯源于细节,细节造就成功。我们认为好习惯培养也应该从细节做起。例如,要让“主动招呼带微笑”这一好习惯成为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正面评价为主的完善的激励评价机制。正确的评价能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不断进取。各班级也构建学生“自评、互评、月评”的评价机制,与我校推行的“高效课堂”学习小组相衔接。
倡导阳光健身,让学生快乐锻炼。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关怀,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成为健康的小主人。习惯养成,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老师们给予了充分的耐心。不少孩子早上不洗脸,2
班主任们就在学校准备了毛巾、香皂、洗手液等,见到没洗脸者就监督去洗,上完体育课,体育教师挨个提醒他们去洗手。我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和意志品质:
一、学生树立自主锻炼的自觉性。
首先,要养成自主锻炼的习惯。以贯彻新课程理念为主旨,组织学生认真学习、理解“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拥有健康才能拥有明天,热爱锻炼就是热爱生命。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注入快乐体育的全新理念,确立合作、竞争、快乐、主动、健康发展的体育精神,养成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使学生把锻炼身体当成一种自觉行动。
其次,要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首先,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结构,各系统器官的功能,身体锻炼的卫生常识,体育动作的规律特点,以及体育锻炼是如何促进人体生理变化的。其次,让学生懂得生理负荷的最佳方案和合理的锻炼程序,以及为什么做与怎样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等方面的知识。此外,体育教师还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运用不同的锻炼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身体锻炼。
二、让学生自主选择锻炼项目。
我校通过“体艺2+1”活动,将以快乐体艺、趣味体艺引入体育活动为主旨,强化活动的领导与管理,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在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过程与评价上形成有效管理,不断丰富和发展活动的内涵,提升活动水平。
首先,我校从学生自身的需要出发,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觉地从事体育锻炼,让学生为自己选择两项体育项目和一项艺术项目,向运动目标进发,每班任意构建几个集体的运动团队,实现每个学生至少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技能的目标。
其次,重视大课间活动。认真组织好每天大课间的活动,安排和组织好课间操的体育活动内容,保证课间操活动的时间,开展班际之间的体育比赛。此外,积极实现“321阳光工程”——每周能上3节体育课,每人拥有2项运动技能,每天保证体育活动1小时。
三、学生自觉养成走好路、做好操的习惯。
走好路,做好操,事情虽小,却能体现一个人的精神面貌。为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让学生走好路,站好队,做好操,创建良好的校风、学风,展示小学生的自信和风采,每学期开学第一个月都开展“走好路,做好操”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练月活动。
首先,走好路,也就是做到上下楼梯要轻声慢步靠右行,不扶不滑楼梯扶手,在教室内、外不随便追逐嘻戏,走路手不插在口袋里、不随便讲话、打架、奔跑。上、放学路上要注重遵守交通法规,注意交通安全,同时要严格要求自己,走好自己的学习路、健身路、人生路。
其次,做好操,也就是排队要做到静、齐、快,动作要规范、有力,做广播操进、退场:昂起头,挺起胸,跟准节拍,双
手摆臂,紧跟队伍,直角转弯,口号洪亮,走成两条线。来到操场,跟着节拍,原地踏步,自觉对齐,音乐不停,踏步不止。认真做操,动作到位,做到精神抖擞。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再次,班主任每天利用晨会对学生进行教育,并总结反馈前一天的走路和做操情况。体育教师利用体育课进行走路训练,纠正三操。少先队开展检查评比活动,通过日检查、周总结、月评比、颁发流动红旗。让学生出操成为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
我国是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可由于过于重视智育,再加上社会各方面的不良影响,现在很多孩子不懂得尊老爱幼,言谈举止不文明,有的甚至人格不健全,心理不健康。小学阶段,应该是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锻炼习惯和行为规范的好时光。学校应重视良好学习、锻炼习惯的养成教育,重视德育。
参考文献:
1.《行动起来,为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而努力》 杨立国《中国学校体育》2011.06.2.《明确责任很抓落实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赖天德 《中国学校体育》2011.10 3.《在体育课中如何促进学生的文明行为》赵晓丹、毛振明
《体育教学》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