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培养小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小学生都有着预习语文和数学的做法,却很少有预习英语的思维。小学英语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知识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和交际性;每周的英语课时量仅仅是三节;一堂课的时间毕竟有限,而4a教材的知识量明显增大,仅靠四十分钟完成要求的内容,时间会显得非常紧迫。这些都强调了。预习”,尤其是“课前预习”在小学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专家研究表明,3-12岁是人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期。12岁以后,孩子已逐渐形成许多习惯,新习惯要想扎下根来就难多了。孩子要学会学习,就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凡是学习成绩好而且稳定的孩子,都是从小培养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成绩忽好忽坏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英语课程标准也指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是综合语用能力形成的重要环节。由此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英语的学习是非常关键的。“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作为学习过程的起始阶段,在提高学习效率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预习,学生可以了解学习内容的重难点,认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找出自己的疑问和困惑,从而为他们接下来有的放矢地听课学习做好准备。
预习能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增强独立性,减少依赖性,重复是加强记忆的基本手段,课前预习就等于先学习了一遍,有利于加强记忆。
学生在三年级刚接触英语的时候,我一直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英语习惯为目标,学生养成了很多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四年级的英语学习在三年级的基础上加大了单词的量以及对句子、小短文的听、说、读、写,对孩子们来说学习的难度明显大大增加,孩子们很容易出现两极分化。因此,激发和鼓励学生开展课前预习活动,掌握有效预习策略便成了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推动学生不断进取的“前奏曲”。以下是我在培养小学生英语预习习惯上的一些经验和看法:
1.让孩子明确预习的任务和要求
在布置预习内容时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少而精’的原则。4a教材每单元共有7个版块,每单元都涉及新的句型、单词和对话。如果要求学生一次性预习所有内容,那只能是蜻蜒点水,甚至会因为内容过于复杂,而磨灭他们预习的兴趣。因此我采用分版块预习,这样就减轻了学生预习的负担。对于每一版块的预习我并不是统一规定要求,而是让学生自主预习,在设计、选择和预习作业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才能得到加强。由于学生对这样的预习充满了热情,所以做作业时格外投入和专注,预习的质量和效果也会有所提高。
2.让孩子采用合理的预习方法
授人以鱼,只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无穷。”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四年级学生初次接触预习英语,所以教师在培养预习习惯的起始阶段,要注意提供预习方法。教师应该对预习有明确的要求,指导学生在预习中多思考,多分析,学会读、划、查、思、问。牛津教材每—个板块内容的不同,预习方法也就不同。预习的方法大
致有以下几种:听力训练,朗读记忆,发现问题,排除障碍,准备材料,系统归纳,阅读理解,小组讨论。对于四年级学生,其教材内容侧重于词汇和简单的对话,这些内容是基础知识,在课前预习时要求学生划出生词,不懂的用“?”标出,听磁带跟读,模仿发音,在书上标上升降调,并在图片的提示和结合1日知识的情况下猜测新知的含义,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并促使其解决问题,如果解决后用。·”标出。当然,并不是所有问题学生都能解决,这就需要在课堂上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讲解、教读,同时学生在了解了自己的问题后,再根据上下文猜测其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比较容易。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大大提高了听课质量。
3.让孩子参与竞争的激励机制
孩子的发展总是参差不齐的,一些自控力差的孩子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不能按时完成,甚至有些学生根本不理会教师布置的任务。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应深入了解这些学生的具体情况,是基础差完不成预习作业还是自己太懒不愿意去做?但不论是哪方面的原因,我们都应采取激励机制,调动学生的预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加分机制的评价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将这一方式运用到了预习环节中。比如在—个下雨天,我拿着一把伞走进教室问:what’s this?”我大加赞赏地问:“你能告诉同学们,你是怎么会那样准确地读出这个单词呢?”他很自豪地说:“我在家里听点读机,提前预习了一下。”
第二篇: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课前预习的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课前预习的习惯
付家桥小学兰远高
培养小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之
一。如何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做:
一、激发学生乐于预习的兴趣
开展预习这项活动需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正确的学习动机。
比如:在预习活动中引入“竞争意识”。评选“预习小能手”。这样,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就会反思自己的预习方法,取长补短,提高预习能力;另外,学生还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了预习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学会预习的方法
1.合理安排预习内容。学生初学预习时,不知从何入手,这时教师要设计好预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预习,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强。2.选择恰当的预习方法。由于学生年龄小,获取知识的经验不足,对其进行科学的预习方法指导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预习的成败和预习习惯的养成。(1)数学概念课的预习,让学生在通读新课内容的基础上,动手画画、圈圈知识要点、主要内容。为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做好准备。(2)数学计算课的预习①看懂例题。学生到了课堂上,我们就可以专心致志地解决学生在预习中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可以把知识学得更深、更广。②总结算法。很多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都不止一种,在预习时要让学生思考不同的解题方法,并达到算法的优化,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尝试练习。通过尝试练习,可以检验学生预习效果,这是数学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
(3)数学操作课的预习,要通过熟悉教材,了解操作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工具、材料等,在课前准备好。
三、及时评价促进学生预习
对学生的预习过程,教师应及时地检查、评价和反馈。检查的方式有:检查学生的预习本、课前提问、课内提问、出几个小题让学生笔答等。
四、让学生常抓不懈坚持预习
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地训练,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多方力量联合起来,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总之,培养学生预习习惯虽然是一项长期的教学任务,只要通过学生持之以恒的预习实践,教师和家长科学、耐心的指导与监督,学生的预习水平就会不断提高,良好的预习习惯就会不断养成!
第三篇: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范文
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
语文能力是学生适应社会必备的能力,学习语文的能力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前预习是提高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呢?需要坚持不懈来养成,好习惯需要下真功夫。
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通过四个层次来培养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1、以教师指导为主的预习。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的鼓励与引导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主学习的意识会影响到学生的未来以至一生。我觉得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首先是教师自己要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对重点篇目的课文进行认真地研读,提出既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又有吸引力的,能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探索兴趣的预习题。
2、以小组形式为主的预习
经过一段时间由教师指导形式的预习,学生逐渐掌握了预习的方法,这时就要转入新的形式,让学生以自愿组合的方式,根据习得的方法,一起预习,互相影响、互相启发、互相促进靠“组织的力量”形成预习的浓厚氛围。
3、以学生个体为主的预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指导、同学合作预习是个体预习的基础,学生经过了前两个阶段的训练,对预习也摸出了门道,在课堂上也尝到了预习的甜头,渐渐地把预习作为一种兴趣、一种需要而习以为常。这样就可以在教师预习题的提示下能较为自觉的预习,进入自为阶段。
4、以创造性为主的预习。
在经过一段时间由教师设置问题预习的基础上,学生能逐渐地体会和把握到设置预习题的角度、思路、做法,再经过教师指导,这样的“体会”与“把握”将逐步内化为独立预习的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课文自主的设计预习的题目,实现由教师设置题目到学生自主设置题目的转变,其间教师的点拨、指导、鼓励尤为重要,当然也要有一个过程,开始学生“仿照设置问题”,势必存在一些偏废、谬误,此时,就不能任由学生机械的模仿,作为教师该出手就出手,及时给予他们有效的指导、点拨,使他们发挥思维创造力,达到预习的效果。
如此反复的经过一段时间的“预习习惯”的培养,就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开拓学生的智慧空间。
真正有质量的预习不仅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使学生在语言表达、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提高,特别是对于可塑性强的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使他们终身受益。因此,对小学生加强预习习惯的引导和养成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任务也是艰巨的,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第四篇:小学生如何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小学生如何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好的学习习惯对学好科目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课前预习是很多学习好的同学经常用到的学习方法,怎样养成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小学生自觉性比较差,需在家长的引导下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在上每节课之前,预习能使你在课堂上抓住自己不会的地方有所突破,课下你会觉得轻松愉快。合理按排预习的方法因人而异,不必强求一律,有的同学是边读书边思考,对新的内容产生了浓厚兴趣;有的同学是在预习时读、画、圈、点,在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做上记号,以便上课时注意 课前预习。这里家教要提醒的是,预习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但是一种方法不可能适合于所有学生。家长应该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预习计划。
预习过程中还是要善遍注意两点。
1、刚刚开始预习的学生,先要选择一门自己学得比较费力、成绩不大理想的学科做起点,一直坚持下去,家长也要经常监督,收到一定效果后,再适当扩展预习的科目。
2、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来确定预习时间及内容。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之后,根据余下时间的多少来决定预习的深度与广度。实际上随着学习水平的提高,预习花的时间会相应减少
第五篇:使小学生养成课前预习及复习习惯
使小学生养成课前预习及复习习惯
课前预习是指学生在新课前的一定时间里,先自己对我所要教学的知识内容进行学习,能提高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既是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的学习成果的基础,也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平时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加强预习指导。建立预习本。首先要求学生边读边思,了解要学的是什么内容,与学过的什么知识有密切联系,自己理解的是哪些,不理解的是哪些;把自己能解决的题写在预习本上,把实在弄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记录在预习本上,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内容,更有针对性的听讲,学会学习。
复习是学习之母,做好复习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四年级儿童,复习则以当天教的内容为主,家长可以让孩子用尝试的记忆方法,把当天的课堂学习知识告诉家长,适当背一些要记的知识。每个周末再进行一周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