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案例

时间:2019-05-14 02:58: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案例》。

第一篇: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案例

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案例

郑家中心小学金碧艳

在这些年的高年级教学中,我认为学好一门学科最主要的就是预习。预习是一种课前自学,没有课前认真的预习就会牺牲的是时间和精力。踏踏实实预习了才知道学习的难点、重点是什么,不懂的地方在哪里,做到心中有数,听讲才能主动,才能容易与代课老师产生共鸣,配合默契,积极主动地学习。达到一定的效果。六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汉字,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和理解能力,也学会使用了工具书。预习已经能达到一定的效果了。

案例一:

郑文奇是我们班里的后进生,以前学习啦啦踏踏的,学习成绩却怎么也不长进。追究其问题所在原因很多,但其中反映一点问题就是该生长期形成一个很差的习惯:不喜欢也没习惯课前预习,上课稀里糊涂的,没有重难点之分,囫囵吞枣。对课文内容不熟悉,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也没有制定合理的学习方法,课文的很多都不去课前解决。长此以往,越积越多造成知识不消化,产生厌学情绪。

案例二:

郑博是我们班的语文课代表,学习年年名列前茅,平时观察得知,郑博在学习中很重视课前的预习,常常做到有备无患,课前的问题课前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勾勒出来,课上认真听课。

及时与代课老师学生讨论沟通,他绝不会把问题带到下一节课。他的学习习惯好,用功学习,与这些都是分不开的。

怎样指导学生预习,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的:

1、明确目的。开始时给学生布置预习时,学生一般都不会预习,这时我们应给学生划定预习的范围,如一篇课文可以让他们从字词(也就是找生字生词入手),然后是文学常识,课文理解句子等。这些基础预习完,可以先给他们布置预习题,帮他们慢慢入门,帮助学生找到重点、难点,以后逐步给学生布置预习提纲。预习时教师还可提醒学生充分利用每篇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从中找出课文的主题,写法及语言特色,为解读课文寻求指导性意见。形成习惯后就可以不用布置预习题了,上课时可以用我们自己设计的问题模式,学生也可以补充一些自己预习的内容,这样课堂容量就大多了。时间长了自然就形成一定的模式了,预习上了轨道之后学生学习也轻松了。

2、鼓励质疑问难,查阅多种资料。有的老师可能认为学生按参考资料预习,答案自然有了,其实不然,我觉得学生有资料可查就像老师备课,并不能限制学生思维,而是博采众长。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尤其是上课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把弄不懂的问题记下来,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教给“圈、点、批、注”的预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站在书上看书”,首先要学会对书圈、点、批、注,把看了书的感想、想到的问题批、注在书上。学生

自己预习的内容可以让他们用蓝笔。老师讲课时的重点可以用红笔圈注。这样下来每个学生的书就是一本集参考,笔记和各种知识的全面资料书了。

4、其实这样也可以避免学生对接受新的知识心中没数,避免他们紧张地“奔命”于老师设计的思维轨道中。这样一种心理不但影响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而且更不易积极思维,求疑思疑,触类旁通。这样,就一步不备,处处被动。久而久之,就会对学习语文失去兴趣,甚至产生畏惧心理,严重影响成绩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

实践过程的具体实施:

1、不妨将课前预习和学生自主阅读相结合,有目的地收集和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

2、为了督促学生养成预习习惯,我都将课前预习作为作业来完成,以促进学生重视预习。同时我经常向学生讲述预习的重要性。

3、把对学生课前预习的检查纳入语文学科的评价机制,学生一定会像重视考试一样重视课前预习。第一天下午布置个学生明天要掌握的知识点,具体做法是让课代表每天早自习检查,我们班规定是每早自习集中预习交流,检查时也按布置预习时的要求检查,好中差按三个等级记入班级量化。刚开始时课代表不怎么会检查,我就检查几次,让课代表按我的标准打分,学生也很快适应了这种形式。这样不仅减少了我们的负担也督促了学生学习。现在我们两个班级的学生每天课前预习基本不用布置他也能自觉完成。

4、不能让预习流于教师口头要求的形式,我将此纳入学生学期语文成绩的评估机制。将成绩作为期末考核的一次平时分记入成绩册。对没有做课前预习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以课后作业的形式完成,同样给予一定的评价分,这样做可以促使学生认真听课,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同样可达到学好语文目的。

5、对于学习参考书的运用,我觉得必须作必要的引导,扭转学生使用参考书的盲目性:其实很多知识参考书上都有,但在预习中也要教学生把重点内容记在书上作为资料保存。在教学中,我都将争议而存在歧义的内容放在讲课中加以取舍指导。

这是我不成熟的做法,但我坚持到现在觉得效果还不错。我想如果能做到持之以恒的话,每个学生的语文成绩都会有所提高的。

第二篇: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能力培养的案例研究阶段性总结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能力培养的案例研究阶段性总结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小学高年级语文的课前预习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学习的基础,是提高学习效率、取得好成绩的前提之一,长期以来一直得到了广大教师的重视。从学生层面来看,很多学生学习习惯不佳,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部分学生有课前预习的意识,遗憾的是在预习时缺乏方法的指导,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往往付出了时间却不能取得应有的学习效果。以上问题客观存在,由此可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指导学生有的放矢的去预习是很有必要的。

二、课题的认识

1、该课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能力,使其由不会到会,由被动到主动。

2、可以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一定的保证,使教学工作进行得更加细致和深入,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将来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4、在交流活动中,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提升自我。

5、该课题为校本教研做有效地补充,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课题研究内容

1、完成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现状的调查和分析。主要从教师课前预习工作的安排和学生按照教师要求完成课前预习的情况两方面入手。

2、解决教师在学生课前预习时能为学生提供什么样指导性的意见、这样做的科学依据是什么的问题。

3、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让孩子成为一个具备一定独立学习能力的学习者。

4、其中,该课题研究的重点在于二三两项,第二项侧重于科学性的探索,第三项侧重于实践性的操作。

四、本学期的研究实践及成果

(一)、别样的“语文课前预习卡”

精心设计好每个单元的课前预习卡,主要内容包括“整体感知、精读课文、质疑”三部分内容,将此预习卡发到每个学生的手中,让学生根据这些内容认真阅读单元课文后完成预习卡。

1、对于词语的理解

(1)、用网络、语文工具书等形式解决课文中出现的比较难理解的词语的意思;然后两个学生交换检查完成的情况。

(2)、教师组织学生把这些词语送回到课文中,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2、概括文章的段意

(1)、提炼段落中的重点词语或句子,根据其意思进行概括。(2)、对于特殊段落,可以用中心句进行概括。(3)、根据段落的意思,用自己简洁的语言归纳概括。

3、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1)、归纳每个段的段意,用自己的语言连成一段通顺的话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2)、归纳重点段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形成文章的主要内容。(3)、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宣读自己写的主要内容,进行提炼、补充,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

4、探讨文章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1)、根据文章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去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2)、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进行理解。

(3)、找出重点词,剖析重点词的意思后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句子含义。

5、“质疑”

(1)、可以围绕课后的问题进行质疑;(2)、可以在不懂的内容或句子处质疑;(3)、可以围绕课题提出问题。

成果:根据这些内容,坚持不懈地进行预习,让学生做到了预习时有重点、有目标、有路可循,学会质疑问难,有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成为一个具备一定独立学习能力的学习者奠定基础。

(二)、精彩的“课后复习卡”

“课后复习卡”由“我积累的好词”、“佳句”和“我会背诵”两部分内容组成。每个单元结束后,将此复习卡发到学生手中,采用以下形式完成:

1、摘抄每个单元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2、利用早自习或语文课的时间给学生听写好词佳句,及时复习巩固所学过的内容。

3、根据教材要求,除完成教材中指定的背诵内容外,还选择其中的精彩句段让学生背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定期开展背诵比赛,让每个学生尽情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既培养了能力又增强了自信心。

5、开展“复习卡漂流”活动,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欣赏,品尝学习带来的快乐,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成果:通过完成复习卡,不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真是一举三得啊!

在参与《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能力培养的案例研究》中,我们深深地感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将是我们这些普通教育者永远奋进的目标,铭记毛泽东的诗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2011年6月

第三篇: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范文

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

语文能力是学生适应社会必备的能力,学习语文的能力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前预习是提高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呢?需要坚持不懈来养成,好习惯需要下真功夫。

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通过四个层次来培养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1、以教师指导为主的预习。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的鼓励与引导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主学习的意识会影响到学生的未来以至一生。我觉得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首先是教师自己要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对重点篇目的课文进行认真地研读,提出既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又有吸引力的,能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探索兴趣的预习题。

2、以小组形式为主的预习

经过一段时间由教师指导形式的预习,学生逐渐掌握了预习的方法,这时就要转入新的形式,让学生以自愿组合的方式,根据习得的方法,一起预习,互相影响、互相启发、互相促进靠“组织的力量”形成预习的浓厚氛围。

3、以学生个体为主的预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指导、同学合作预习是个体预习的基础,学生经过了前两个阶段的训练,对预习也摸出了门道,在课堂上也尝到了预习的甜头,渐渐地把预习作为一种兴趣、一种需要而习以为常。这样就可以在教师预习题的提示下能较为自觉的预习,进入自为阶段。

4、以创造性为主的预习。

在经过一段时间由教师设置问题预习的基础上,学生能逐渐地体会和把握到设置预习题的角度、思路、做法,再经过教师指导,这样的“体会”与“把握”将逐步内化为独立预习的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课文自主的设计预习的题目,实现由教师设置题目到学生自主设置题目的转变,其间教师的点拨、指导、鼓励尤为重要,当然也要有一个过程,开始学生“仿照设置问题”,势必存在一些偏废、谬误,此时,就不能任由学生机械的模仿,作为教师该出手就出手,及时给予他们有效的指导、点拨,使他们发挥思维创造力,达到预习的效果。

如此反复的经过一段时间的“预习习惯”的培养,就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开拓学生的智慧空间。

真正有质量的预习不仅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使学生在语言表达、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提高,特别是对于可塑性强的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使他们终身受益。因此,对小学生加强预习习惯的引导和养成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任务也是艰巨的,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第四篇: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方法反思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方法反思

一、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目前,大多数学校和老师已经认识到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重要性,通过预习,不但可以缩短孩子在学习上的差距,使他在课堂上显得更自信,更有勇气,而且可以让孩子自己摸索出一条学习的路径积累一些自学的好方法,提高学习的能力。

二、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方法

很多学生不懂得如何预习,认为预习只是读读生字、课文而已,达不到预习的目的。教师加强课前预习指导,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学生年级不同,预习的方法也不同。低年级课文浅显易懂,预习时主要是画出生字、标出自然段、在疑难处打上问号等,要求不太高。而中高年级随着孩子理解能力的提高,课文内涵也逐渐加深,词汇也更丰富,对段和篇的理解要求更高,所以预习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一)读课文 要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解课文大意。要做到这点,首先要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读正确,然后利用工具书,弄清字词的音、形、义。当“一字多意”、“一词多意”的时候,要结合上下文想一想:课文中的这个字词应当选哪一种。

(二)搜集资料新课标要求“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有些课文出自于大家 之手,预习时可以利用手边的资料,网络工具对作者的生平以及代表作品有个了

解。这可以比较好的帮助同学理解课文的有关内容。作为高年级的同学,应当有能力了解一些课文的历史背景,如:《负荆请罪》《将相和》《詹天佑》《草船借箭》等感受经典,只有搜集并查阅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才会对课文所涉及到的历史有一个了解,才会在课堂上更易理解老师的讲授。

(三)理清脉络

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知识已有一定积淀,读了课文后需要进行一些思考,可以从这几方面: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的?小学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

3、按照文章的写作顺序,我们可以将全文分为哪几部分?

4、用一句话概括每一段的段意。

(四)做批注学习语文主要是品读。品读在预习中是最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品读 含义深刻的,优美的句子或段落,从中思考作者写这篇文章赞扬了什么,批评了什么?向我们揭示了什么道理。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把自己欣赏的字、词、句,哪怕是一个标点的使用好处,都可以用简洁的文字批注在书的空白处。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字、词、句、标点来表达中心思想的。最后再综合起来,想想整篇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的写作特点。这样不仅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而且长期坚持下去,探索能力会逐步提高。

(五)做好读书笔记先看清楚要预习的内容,哪里看不懂写到笔记本上,或者把课文中优美的句子摘抄下来。合上书,把记得的东西回想一下,思考不懂的,写下记得的重点。课后,拿出预习笔记,查看原来不懂的问题是否已经解决。

1、提前查阅课外资料,并进行细致整理,提前浏览,初步掌握。课上,可借此搜集整理的资料与同学、老师一起交流。这样的学习才会使课堂更加丰富多 彩。分课型预习

(一)讲读课文

2、解决文章中的生字、新词、重点语句和对文章层次段落作批注。预习一篇阅读课文,字词句篇是基础,课前的预习可以从读、圈、查、划、疑入手,循序渐进。(1)读。反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体会语言美,品味句式美,把优美的词句储备在自己的口语语库中,丰富自己的词汇。(2)圈。课前预习课文时,找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用醒目的符号圈出来。(3)查。运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弄清圈出字、词的音、形、义,并将注释写在该字、词的附近,便于在阅读中理解词语,加深印象。(4)划。划出课文的重点词、重点句、重点段,做到重点突出。在理清课文思路之后,可以用“//”试着给课文分段,并对各段的主要内容进行批注。(5)疑。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课文旁边批注,以便于在课堂学习时和大家交流。

3、解决课后思考题。这一步是较高层次的要求。要求我们根据课文及练习题进行思考。可以带着问题(课文后面的练习题)进行阅读,看到课文中有问题的答案就直接在书上划出来。这样,当老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同学们也就容易心领神会了。

(二)自读课文

每个教学单元均会安排“自读课文”的学习。文章内容浅显易懂,在课堂上,短短的40分钟里,像这样较长篇幅的课文,通读一遍即会占用小半节课,要做 好充分地课前预习,才能及时完成教学任务。

1、阅读“自读提示”。心中明白文章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带着问题,通读 全文,解决字词。

2、理清文章的脉络。深入分析文章的重点段落,进行细致研读,在读文的过程中总结并作批注,理清文章表达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这样的预习已经是比较充分的了。

预习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一种人生智慧。真正有质量的预习不仅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学生善于质 疑、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第五篇:六年级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心得体会

六年级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心得体会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于“预习”这项学习方法都不陌生。追溯一下这种方法的起源,可谓由来已久。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学生在预习的阶段,固然不能弄得完全头头是道;可是教他们预习的初意本来不要求弄得完全头头是道,最要紧的还在让他们自己动天君。他们动了天君,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鼓动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都有很高的价值。”可见预习对于语文学科的教与学都有着正推动力,关键是要有效。

那么有效预习的标准是什么呢?我在自己的教学中对预习作业的设计和课堂反馈上做了一些尝试。

1.常规落实,养成习惯

六年级新生来自附近不同小学,学生之间也有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上的差异,小学语文学习教师大多布置预习作业,但习惯养成与否还是因学生个体情况而差距悬殊。所以在初中起始阶段,基本的预习规范要帮助学生养成。我对学生预习的要求按文体而有别。现代文要求做到:扫除生字词障碍,通读文章两遍,提出不解;文言文要求做到:朗读两遍课文,给不懂含义的字词补充注释,提出不解。落实这样的常规,能让学生逐渐养成预习的习惯,也为有效预习打下基础。

2.学生按需提问,教师了解学情

当在没有任何教师的暗示或提问时,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是自由的本真的,这时他提出的困惑那一定是真困惑。在学生们《春风》这课的预习作业中,有同学提出不懂“春脖子短”这句话的意思,有同学提出“牛角淡淡的阳光,牛尾蒙蒙的阴雨”写的是什么,还有更多的同学提出“作者到底是喜欢江南的春还是北国的春”。前两个问题是学生对运用比喻修辞语句的确切含义不能理解,最后一个问题说明了班级里大部分同学在自读阶段没有真正读懂文章。这既显示了班级学生的学情有差异,也表明了这篇文章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没法自己弄明白作者的写作目的。于是我的教学目标也由“体会作者情感,感受语言”改为“对描写两地春语句的比较而了解作者的喜恶”。同时在讨论这个核心问题的过程中,适时穿插学生另几个关于比喻句确切含义的问题,由理解能力稍强的学生解答,或在我的点拨下进行思考,学生最终消除了困惑,对文章的理解也更深入了。而在整理分析学生预习中提问的原因时,教师也对学生的真实学情更了解了,能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预设,努力做到解决学生的阅读困惑。

3.教师预设思考方向,提升学生思考能力

有些文章叙事清晰,说理浅显,学生在读懂文章内容上不会有太普遍的困难,这时候预习的重点可以与教师备课设计的教学重点结合起来。例如《匆匆》这篇文章,我估计了学生学情后,把教学重点落在“理解作者是把时光的匆匆写得让人感叹”。因而在预习作业中,我提了这样两个问题:平时你们感到时间来去匆匆吗?作者是怎样写的?学生就可以把俩者进行比较,可以在学生们的交流中激发智慧的火花、信心的提升。类似这样的预习设问尝试让我越来越感觉到学生被激发起了思考的热情,同时也更督促我更认真更深入地备课。

认真思考学生预习的有效性的确给我的教学带来了许多新的灵感和方向。不过,在实践过程中我也看到了学生预习中的问题依然存在。比如:仍然有学生提出一些与把握文章内容、品味语句无关的问题,例如“谢皮罗教授当时用的浴缸是什么材质的”。又比如:有些学生常常以没有问题来应付预习中的提问这个环节。所以,让学生预习可能还只是停留在对这种自学方式的表面学习,在备课和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问的兴趣、指导他们问的方法是使预习有效的法宝。在这条路上我感觉还有很多值得思考和实践的地方,我还将继续进行研究和尝试。

下载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案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案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习惯培养的阶段研究总结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习惯培养的阶段研究总结羊圈学校:陈光英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课前预习是阅读教学的起始阶段,虽然是在课前,但却是整个阅读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预习的过程就......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习惯培养的阶段研究总结

    学生课前预习方法的实践研究 羊圈学校:陈光英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课前预习是阅读教学的起始阶段,虽然是在课前,但却是整个阅读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预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自读自......

    如何培养小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小学生都有着预习语文和数学的做法,却很少有预习英语的思维。小学英语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知识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和交际性;每周的英语课时量仅仅......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指导的研究汇报材料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指导的研究》课题 结 题 汇 报 材 料 彩云镇明德小学课题组 2014年3月20日 课题结题汇报材料 尊敬的课题组专家、教研中心的领导们: 大家好! 今天我......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课前预习的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课前预习的习惯 付家桥小学兰远高 培养小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之 一。如何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我认为从以下......

    2014年上半年语文教研组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习惯总结

    2014年上半年语文教研组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习惯总结 预习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的开端,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一个新的认识对象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 我......

    七年级语文课前预习习惯养成研究

    课题: 七年级语文课前预习习惯养成研究 年级学科: 2014级七年级语文 课题主持人: 何明元 参研者: 张叶成欧明绪 资料: (一)七年级语文预习表格式模式 (二)《春》预习示例设计 (三)七年......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情况调查报告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情况调查报告一、前言身在一线的老师都知道,学生课前预习的深入与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着学习课文的效率。而且,学生一旦有了预习的习惯则事半功倍。同时,指导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