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心得体会

时间:2019-05-12 03:32: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六年级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六年级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心得体会》。

第一篇:六年级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心得体会

六年级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心得体会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于“预习”这项学习方法都不陌生。追溯一下这种方法的起源,可谓由来已久。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学生在预习的阶段,固然不能弄得完全头头是道;可是教他们预习的初意本来不要求弄得完全头头是道,最要紧的还在让他们自己动天君。他们动了天君,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鼓动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都有很高的价值。”可见预习对于语文学科的教与学都有着正推动力,关键是要有效。

那么有效预习的标准是什么呢?我在自己的教学中对预习作业的设计和课堂反馈上做了一些尝试。

1.常规落实,养成习惯

六年级新生来自附近不同小学,学生之间也有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上的差异,小学语文学习教师大多布置预习作业,但习惯养成与否还是因学生个体情况而差距悬殊。所以在初中起始阶段,基本的预习规范要帮助学生养成。我对学生预习的要求按文体而有别。现代文要求做到:扫除生字词障碍,通读文章两遍,提出不解;文言文要求做到:朗读两遍课文,给不懂含义的字词补充注释,提出不解。落实这样的常规,能让学生逐渐养成预习的习惯,也为有效预习打下基础。

2.学生按需提问,教师了解学情

当在没有任何教师的暗示或提问时,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是自由的本真的,这时他提出的困惑那一定是真困惑。在学生们《春风》这课的预习作业中,有同学提出不懂“春脖子短”这句话的意思,有同学提出“牛角淡淡的阳光,牛尾蒙蒙的阴雨”写的是什么,还有更多的同学提出“作者到底是喜欢江南的春还是北国的春”。前两个问题是学生对运用比喻修辞语句的确切含义不能理解,最后一个问题说明了班级里大部分同学在自读阶段没有真正读懂文章。这既显示了班级学生的学情有差异,也表明了这篇文章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没法自己弄明白作者的写作目的。于是我的教学目标也由“体会作者情感,感受语言”改为“对描写两地春语句的比较而了解作者的喜恶”。同时在讨论这个核心问题的过程中,适时穿插学生另几个关于比喻句确切含义的问题,由理解能力稍强的学生解答,或在我的点拨下进行思考,学生最终消除了困惑,对文章的理解也更深入了。而在整理分析学生预习中提问的原因时,教师也对学生的真实学情更了解了,能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预设,努力做到解决学生的阅读困惑。

3.教师预设思考方向,提升学生思考能力

有些文章叙事清晰,说理浅显,学生在读懂文章内容上不会有太普遍的困难,这时候预习的重点可以与教师备课设计的教学重点结合起来。例如《匆匆》这篇文章,我估计了学生学情后,把教学重点落在“理解作者是把时光的匆匆写得让人感叹”。因而在预习作业中,我提了这样两个问题:平时你们感到时间来去匆匆吗?作者是怎样写的?学生就可以把俩者进行比较,可以在学生们的交流中激发智慧的火花、信心的提升。类似这样的预习设问尝试让我越来越感觉到学生被激发起了思考的热情,同时也更督促我更认真更深入地备课。

认真思考学生预习的有效性的确给我的教学带来了许多新的灵感和方向。不过,在实践过程中我也看到了学生预习中的问题依然存在。比如:仍然有学生提出一些与把握文章内容、品味语句无关的问题,例如“谢皮罗教授当时用的浴缸是什么材质的”。又比如:有些学生常常以没有问题来应付预习中的提问这个环节。所以,让学生预习可能还只是停留在对这种自学方式的表面学习,在备课和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问的兴趣、指导他们问的方法是使预习有效的法宝。在这条路上我感觉还有很多值得思考和实践的地方,我还将继续进行研究和尝试。

第二篇: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范文

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

语文能力是学生适应社会必备的能力,学习语文的能力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前预习是提高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呢?需要坚持不懈来养成,好习惯需要下真功夫。

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通过四个层次来培养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1、以教师指导为主的预习。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的鼓励与引导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主学习的意识会影响到学生的未来以至一生。我觉得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首先是教师自己要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对重点篇目的课文进行认真地研读,提出既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又有吸引力的,能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探索兴趣的预习题。

2、以小组形式为主的预习

经过一段时间由教师指导形式的预习,学生逐渐掌握了预习的方法,这时就要转入新的形式,让学生以自愿组合的方式,根据习得的方法,一起预习,互相影响、互相启发、互相促进靠“组织的力量”形成预习的浓厚氛围。

3、以学生个体为主的预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指导、同学合作预习是个体预习的基础,学生经过了前两个阶段的训练,对预习也摸出了门道,在课堂上也尝到了预习的甜头,渐渐地把预习作为一种兴趣、一种需要而习以为常。这样就可以在教师预习题的提示下能较为自觉的预习,进入自为阶段。

4、以创造性为主的预习。

在经过一段时间由教师设置问题预习的基础上,学生能逐渐地体会和把握到设置预习题的角度、思路、做法,再经过教师指导,这样的“体会”与“把握”将逐步内化为独立预习的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课文自主的设计预习的题目,实现由教师设置题目到学生自主设置题目的转变,其间教师的点拨、指导、鼓励尤为重要,当然也要有一个过程,开始学生“仿照设置问题”,势必存在一些偏废、谬误,此时,就不能任由学生机械的模仿,作为教师该出手就出手,及时给予他们有效的指导、点拨,使他们发挥思维创造力,达到预习的效果。

如此反复的经过一段时间的“预习习惯”的培养,就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开拓学生的智慧空间。

真正有质量的预习不仅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使学生在语言表达、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提高,特别是对于可塑性强的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使他们终身受益。因此,对小学生加强预习习惯的引导和养成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任务也是艰巨的,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第三篇:如何培养小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小学生都有着预习语文和数学的做法,却很少有预习英语的思维。小学英语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知识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和交际性;每周的英语课时量仅仅是三节;一堂课的时间毕竟有限,而4a教材的知识量明显增大,仅靠四十分钟完成要求的内容,时间会显得非常紧迫。这些都强调了。预习”,尤其是“课前预习”在小学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专家研究表明,3-12岁是人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期。12岁以后,孩子已逐渐形成许多习惯,新习惯要想扎下根来就难多了。孩子要学会学习,就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凡是学习成绩好而且稳定的孩子,都是从小培养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成绩忽好忽坏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英语课程标准也指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是综合语用能力形成的重要环节。由此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英语的学习是非常关键的。“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作为学习过程的起始阶段,在提高学习效率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预习,学生可以了解学习内容的重难点,认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找出自己的疑问和困惑,从而为他们接下来有的放矢地听课学习做好准备。

预习能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增强独立性,减少依赖性,重复是加强记忆的基本手段,课前预习就等于先学习了一遍,有利于加强记忆。

学生在三年级刚接触英语的时候,我一直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英语习惯为目标,学生养成了很多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四年级的英语学习在三年级的基础上加大了单词的量以及对句子、小短文的听、说、读、写,对孩子们来说学习的难度明显大大增加,孩子们很容易出现两极分化。因此,激发和鼓励学生开展课前预习活动,掌握有效预习策略便成了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推动学生不断进取的“前奏曲”。以下是我在培养小学生英语预习习惯上的一些经验和看法:

1.让孩子明确预习的任务和要求

在布置预习内容时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少而精’的原则。4a教材每单元共有7个版块,每单元都涉及新的句型、单词和对话。如果要求学生一次性预习所有内容,那只能是蜻蜒点水,甚至会因为内容过于复杂,而磨灭他们预习的兴趣。因此我采用分版块预习,这样就减轻了学生预习的负担。对于每一版块的预习我并不是统一规定要求,而是让学生自主预习,在设计、选择和预习作业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才能得到加强。由于学生对这样的预习充满了热情,所以做作业时格外投入和专注,预习的质量和效果也会有所提高。

2.让孩子采用合理的预习方法

授人以鱼,只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无穷。”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四年级学生初次接触预习英语,所以教师在培养预习习惯的起始阶段,要注意提供预习方法。教师应该对预习有明确的要求,指导学生在预习中多思考,多分析,学会读、划、查、思、问。牛津教材每—个板块内容的不同,预习方法也就不同。预习的方法大

致有以下几种:听力训练,朗读记忆,发现问题,排除障碍,准备材料,系统归纳,阅读理解,小组讨论。对于四年级学生,其教材内容侧重于词汇和简单的对话,这些内容是基础知识,在课前预习时要求学生划出生词,不懂的用“?”标出,听磁带跟读,模仿发音,在书上标上升降调,并在图片的提示和结合1日知识的情况下猜测新知的含义,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并促使其解决问题,如果解决后用。·”标出。当然,并不是所有问题学生都能解决,这就需要在课堂上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讲解、教读,同时学生在了解了自己的问题后,再根据上下文猜测其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比较容易。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大大提高了听课质量。

3.让孩子参与竞争的激励机制

孩子的发展总是参差不齐的,一些自控力差的孩子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不能按时完成,甚至有些学生根本不理会教师布置的任务。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应深入了解这些学生的具体情况,是基础差完不成预习作业还是自己太懒不愿意去做?但不论是哪方面的原因,我们都应采取激励机制,调动学生的预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加分机制的评价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将这一方式运用到了预习环节中。比如在—个下雨天,我拿着一把伞走进教室问:what’s this?”我大加赞赏地问:“你能告诉同学们,你是怎么会那样准确地读出这个单词呢?”他很自豪地说:“我在家里听点读机,提前预习了一下。”

第四篇: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案例

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案例

郑家中心小学金碧艳

在这些年的高年级教学中,我认为学好一门学科最主要的就是预习。预习是一种课前自学,没有课前认真的预习就会牺牲的是时间和精力。踏踏实实预习了才知道学习的难点、重点是什么,不懂的地方在哪里,做到心中有数,听讲才能主动,才能容易与代课老师产生共鸣,配合默契,积极主动地学习。达到一定的效果。六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汉字,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和理解能力,也学会使用了工具书。预习已经能达到一定的效果了。

案例一:

郑文奇是我们班里的后进生,以前学习啦啦踏踏的,学习成绩却怎么也不长进。追究其问题所在原因很多,但其中反映一点问题就是该生长期形成一个很差的习惯:不喜欢也没习惯课前预习,上课稀里糊涂的,没有重难点之分,囫囵吞枣。对课文内容不熟悉,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也没有制定合理的学习方法,课文的很多都不去课前解决。长此以往,越积越多造成知识不消化,产生厌学情绪。

案例二:

郑博是我们班的语文课代表,学习年年名列前茅,平时观察得知,郑博在学习中很重视课前的预习,常常做到有备无患,课前的问题课前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勾勒出来,课上认真听课。

及时与代课老师学生讨论沟通,他绝不会把问题带到下一节课。他的学习习惯好,用功学习,与这些都是分不开的。

怎样指导学生预习,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的:

1、明确目的。开始时给学生布置预习时,学生一般都不会预习,这时我们应给学生划定预习的范围,如一篇课文可以让他们从字词(也就是找生字生词入手),然后是文学常识,课文理解句子等。这些基础预习完,可以先给他们布置预习题,帮他们慢慢入门,帮助学生找到重点、难点,以后逐步给学生布置预习提纲。预习时教师还可提醒学生充分利用每篇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从中找出课文的主题,写法及语言特色,为解读课文寻求指导性意见。形成习惯后就可以不用布置预习题了,上课时可以用我们自己设计的问题模式,学生也可以补充一些自己预习的内容,这样课堂容量就大多了。时间长了自然就形成一定的模式了,预习上了轨道之后学生学习也轻松了。

2、鼓励质疑问难,查阅多种资料。有的老师可能认为学生按参考资料预习,答案自然有了,其实不然,我觉得学生有资料可查就像老师备课,并不能限制学生思维,而是博采众长。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尤其是上课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把弄不懂的问题记下来,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教给“圈、点、批、注”的预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站在书上看书”,首先要学会对书圈、点、批、注,把看了书的感想、想到的问题批、注在书上。学生

自己预习的内容可以让他们用蓝笔。老师讲课时的重点可以用红笔圈注。这样下来每个学生的书就是一本集参考,笔记和各种知识的全面资料书了。

4、其实这样也可以避免学生对接受新的知识心中没数,避免他们紧张地“奔命”于老师设计的思维轨道中。这样一种心理不但影响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而且更不易积极思维,求疑思疑,触类旁通。这样,就一步不备,处处被动。久而久之,就会对学习语文失去兴趣,甚至产生畏惧心理,严重影响成绩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

实践过程的具体实施:

1、不妨将课前预习和学生自主阅读相结合,有目的地收集和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

2、为了督促学生养成预习习惯,我都将课前预习作为作业来完成,以促进学生重视预习。同时我经常向学生讲述预习的重要性。

3、把对学生课前预习的检查纳入语文学科的评价机制,学生一定会像重视考试一样重视课前预习。第一天下午布置个学生明天要掌握的知识点,具体做法是让课代表每天早自习检查,我们班规定是每早自习集中预习交流,检查时也按布置预习时的要求检查,好中差按三个等级记入班级量化。刚开始时课代表不怎么会检查,我就检查几次,让课代表按我的标准打分,学生也很快适应了这种形式。这样不仅减少了我们的负担也督促了学生学习。现在我们两个班级的学生每天课前预习基本不用布置他也能自觉完成。

4、不能让预习流于教师口头要求的形式,我将此纳入学生学期语文成绩的评估机制。将成绩作为期末考核的一次平时分记入成绩册。对没有做课前预习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以课后作业的形式完成,同样给予一定的评价分,这样做可以促使学生认真听课,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同样可达到学好语文目的。

5、对于学习参考书的运用,我觉得必须作必要的引导,扭转学生使用参考书的盲目性:其实很多知识参考书上都有,但在预习中也要教学生把重点内容记在书上作为资料保存。在教学中,我都将争议而存在歧义的内容放在讲课中加以取舍指导。

这是我不成熟的做法,但我坚持到现在觉得效果还不错。我想如果能做到持之以恒的话,每个学生的语文成绩都会有所提高的。

第五篇:六年级:《数学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小课题》课题报告

南川区隆化一校六年级数学教研组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课题报告

隆化一校教科室:

一、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可见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进入数学课堂,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培养预习习惯,是提高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当前,有很多教师忽视学生的课前预习,主要是还没有体会到课前预习的真正意义。学生没有经过预习,完全跟着老师走,一味依赖教师去被动学习,只会等待老师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路往往会跟不上,他们的潜力也就发挥不出来,严重影响了学习的效果。有的老师虽然知道预习的重要性,但是没有很认真的对待,学生缺乏预习方法的指导和预习习惯的培养。于是,产生了以下几种后果:预习要求不具体,预习不到位;没有预习方法,学生无从下手,大多数学生敷衍了事地去预习一下;布置了预习作业,第二天上课的时候老师却不管不问,让学生感觉预习、不预习一个样,得不到及时的反馈。

所以,如何开展预习,如何培养学生预习习惯,显得十分重要。五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如果对学生的预习方法加以指导,学 生就能掌握一定的预习方法,学生预习时学生会努力搜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新知识,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好习惯,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我校正在实施的生本理念下 “361快乐体验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就是提倡以学生为本,主张“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价值观、伦理观和行为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每位学生在学习上做自己的主人,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实现学习上质的飞跃,从而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基于以上的认识,本教研组申报《小学数学课前预习习惯培养的研究》这一课题,旨在引导和帮助学生养成基本的预习习惯,掌握基本的预习方法,然后逐步放手让学生学会自主、独立地探索知识,尝试自主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在数学课堂中真正实现“以学定教”和“双主体互动”,培养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以及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索的精神,也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和专业水平。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通过本课题研究,培养了学生主动预习的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2.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预习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其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4.真正实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有效课堂。

(三)课题界定

课前预习,《现代汉语词典》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学生预先自学将要听讲的功课的过程就是预习。” 预习的过程就是学生在课前的自学过程,就是凭学生自己已有的综合能力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独立理解、识记知识的过程。预习是学习的极为重要的阶段,它的特点是先人一步,它的本质是独立学习。课前预习是学生最常见的自学形式,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就必须狠抓“课前预习”这一环节。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人的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地建构的。教学应当力求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而不是要求他们复制知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具有主动选择、发现、思考、探究、应答、质疑的需要与可能。对于如何培养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预习能力,就是将这一先进的教学理论实施于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去,充分发挥其指导意义。

2.培根说的:“习惯是一顽强而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由于习惯的不同,它们不是造就一个人,就是毁灭一个人。也正如萨穆尔,斯迈尔所说:播种思想,收获行动;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可见,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很重要的,也是很必要的。

三、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创新之处 1.通过研究帮助学生树立预习意识,提高对预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

2.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的预习方法,形成指导学生预习的基本操作模式。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其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3.设计可操作性较强的预习提纲,帮助学生预习,以便提高预习的质量。

4.研究如何及时、有效反馈预习信息,并把它们作为主要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预习所带来的成就感。

5.真正实现“以学定教”和“双主体互动”的有效课堂。

四、本课题研究内容:

1.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小学五年学生的预习兴趣、预习态度、预习能力、预习习惯等现状,从中发现存在问题。再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制定出可行的培养计划。

2.思考数学的预习有哪些自身的特点,与学生一起探究适合学生的、切实可行的、具有实效的数学预习的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其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3.研究布置学生进行预习后,如何有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反馈,争取取得预设的效果,激发和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4.使学生学会预习、乐于预习、学会学习,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及学生主动预习的习惯,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5.依托我校正在实施的生本理念下 “361快乐体验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平台,发挥学生预习的作用,真正实现我“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有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途径和步骤

(一)研究方法

(1)调查法:通过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的预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的预设研究计划,也有利于在研究中对症下药。

(2)行动研究法:此研究法将跟踪本课题研究的全过程。通过不断对如何指导学生自主预习,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等方面的研究。

(3)经验总结法:及时进行小结,撰写经验总结,积累材料。

(二)完成课题的基本途径

认真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种有关课题研究的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了管理和理论知识。利用互联网、亚教网“三网合一”的平台,认真开展实验,遇到问题多看书、多请教,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在学校教科室的指导下,积极撰写研究心得、研究收获,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三)课题实验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期限为两学期

1.申报阶段:(2013年3月):认真选题,学习、查阅有关资料,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学生预习兴趣、预习态度、预习能力、预习习惯等方面的现状,形成调查报告,在此基础上制定研究方案,申报课题。

2.实施阶段:(2013年4月-2013年10月):分析原因、制定对策、根据课题研究计划深入开展各项数学预习习惯的培养,收集活动资料,撰写相关论文。

3.总结阶段:(2013年11月):收集整理课题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研究报告。

五、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本课题组成员几乎都已积累相当的研究方法和经验,知道如何深入展开研究、细心研究问题、彻底解决问题。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有87.5%都已取得小学数学中级职称,是长期从事小学中高段数学教学的优秀教师。其中有多名老师在校区两级“说作评”课活动中取得第一、第二、第三名的好成绩;有多人次在市区两级论文评选活动中获得过一、二、三等奖。教学、科研能力很强,所以有研究能力的保证。相信本课题在全体课题研究成员的执着研究和共同努力下,实验一定会取得成功。

六、预期成果及评价方式

(一)预期成果

通过研究,预期取得以下成果: 1.课题实施方案。

2.课题相关论文。3.课题的相关教学案例。4.课题研究报告。

(二)评价方式

从课堂教学实践、教育教学效果考查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是否养成,学生是否掌握了一定的预习方法,自学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七、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2.孔企平著《小学儿童如何学数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4.朱劲松:《谈小学数学的预习作业》 5.姜芳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南川区隆化一校六年级数学教研组

二0一三年秋期

下载六年级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心得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六年级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课前预习的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课前预习的习惯 付家桥小学兰远高 培养小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之 一。如何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我认为从以下......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习惯培养的阶段研究总结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习惯培养的阶段研究总结羊圈学校:陈光英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课前预习是阅读教学的起始阶段,虽然是在课前,但却是整个阅读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预习的过程就......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习惯培养的阶段研究总结

    学生课前预习方法的实践研究 羊圈学校:陈光英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课前预习是阅读教学的起始阶段,虽然是在课前,但却是整个阅读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预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自读自......

    2014年上半年语文教研组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习惯总结

    2014年上半年语文教研组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习惯总结 预习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的开端,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一个新的认识对象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 我......

    七年级语文课前预习习惯养成研究

    课题: 七年级语文课前预习习惯养成研究 年级学科: 2014级七年级语文 课题主持人: 何明元 参研者: 张叶成欧明绪 资料: (一)七年级语文预习表格式模式 (二)《春》预习示例设计 (三)七年......

    语文课前预习

    浅谈语文课前预习 一、 意义 课前预习让有意识,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做到有的放矢。 二、 预习要求 目标的设定应各年段有不同,提高预习的针对性,实效性 低年级:1、要培养学生在教师......

    语文习惯的培养

    学生语文习惯的培养 少年儿童身心发展极具可塑性,习惯的养成尤为重要。教育是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保证。学生写字、预习、使用工具书、动笔、积累......

    对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前预习习惯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

    对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前预习习惯培养的研究 张文玫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我是高中的语文老师,有义务教会学生学好语文,注重学生学习语文能力的提高。同时我觉得高中语文教学一直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