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教后记-教学教案(共5篇)

时间:2019-05-15 01:00: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9、《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教后记-教学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9、《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教后记-教学教案》。

第一篇:19、《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教后记-教学教案

教学过程:

同学们根据我的要求,开始一步步地小组讨论着自学了(我边巡视边了解部分学困生的学习情况)。

二、汇报讨论交流:

1、小组展开朗读比赛,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读得感情最投入。先后有四五个小组进行了朗读比赛。由于同学们热情很高。最后采取了让同学们自读的方式。

2、小组一块先说重点字的意思,再说诗意,看哪组同学积极踊跃? 李泽齐小组首先进行了表演,李成坤、毕凯鹏小组接着汇报。

5、带着这种感情,想着诗人当时的心情,进行男女生朗读比赛,体会这种感情。

四、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给古诗配上合适的画面,并在旁边题诗(课上未完,只好拓展到课下)。

五、开展诗配画的展示活动(张贴互相学习)。

《宿建德江》的教学与《独坐敬亭山》的教学方式基本相似。不同之处有三点:

1、导入方式不同。

上课铃响后,看到其他同学坐好了,只有刘洋还未进教室,我不仅问道:“刘洋这片孤云到哪儿闲游去了?”同学们听了,立刻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你们想象的都很合理。咱们现在不等他了,还不知他什么时候能云游回来。下面我问问,第一首诗你们学得怎么样?”“都会了。”“吹牛吧?会默写吗?”“不吹牛,当然会!不信,我们就写写!”“写写就写写。你们现在开始默写吧。”同学们刚写了一、二句,刘洋就进来了。

2、对诗题进行了指导。

看到诗题有个“宿”字,怕同学们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指名同学对诗题进行了讲解。

3、交流讨论中,发现多数同学们对诗的最后一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理解的有偏颇。我重点对这句话进行了指导。

令人兴奋的是,孩子们不仅在交流的过程中谈到了与之风格相近的王维,还谈到了谢灵运。我感到非常高兴。至于,我为什么要采取让四人一组一起交流的方式,我想最大限度地给孩子提供课堂上发言的机会和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而已。本星期的手抄报内容为古诗配画(非课本上学得诗)。

第二篇: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教案

一、课前谈话:

T:你认识我么?(S回答略)

T:苏东坡认识么?杜甫知道么?李白知道么?知道的把手举高点!你知道李白有几个名字?(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李白李太白)

S:青莲居士。(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李青莲)T:那我们就可以说是“李青莲”。T:回顾李白的诗。谁来背几首?谁来!(S都比较紧张)静夜思望庐山瀑布(学生齐背)

T:静夜思,永恒的话题„„古老与现代(老师用抒情的语言来描述,略)。那是一个怎样的话题?

S:思念家乡。

T:是啊,那是一个乡愁(板书:乡愁满怀),还有么? S:望庐山瀑布。(紧张)S齐背。T:这又是一个怎样的李白? S:潇洒的李白。S:很爱游玩。

T:是一个寄情山水的李白。(板书:寄情山水)

T:从《赠汪伦》中我们又能感受到一个怎样的李白? S:恋恋不舍(板书:有情有意)

T:从上面诗歌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个丰满的李白,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

二、初读。

1、读题。解题。

(1)T:谁知道敬亭山?(讲解:很多大诗人都去过敬亭山,留下了很多诗篇,所以后来又叫做“诗山”。——让学生理解江南诗山的来由。)

(2)再读题。

T:敬亭山前面有独坐,你觉得应该怎样读?它带着点什么? S读(读得很慢)T:你为什么这么读? T:再请个小朋友读。(再读课题)引:为什么这么轻? S:李白很孤独。2、读诗歌。(1)自由练读。

老师提示:读文章,先练习。按自己的节奏读两边。(好像没有特别的要求,只是叫学生读2遍,目标不是很明确。)

(2)指名读。

T:读的多好啊!字正腔圆。T:谁再来读给其他同学听听。

T:谁来做个小小讲解员啊,来评价评价啊。(学生比较紧张)S1:他读得孤独一些

S2:他读的比较漫长,说明他看到了敬亭山很久很久。(3)齐读。(4)质疑:

T:小朋友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啊!

S:为什么相看两不厌?T: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S:为什么只有径庭山,世界上有很多山啊!S:为什么只有一多云飘来飘去? S:为什么这里的鸟都飞走了?

T:李白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他写这首诗想告诉我们什么?让我们走进《独坐敬亭山》 T:请同学们读课题。(S读)(5)独:说词语。

S:孤独、独自、独一无二„„(6)再读题。

三、细读。1、找

T:下面的古诗里面分别也写了作者一个人,那些词语告诉你只有李白一个人呢?一句一句的读,一个一个的划。

S找

2、交流:

S:众鸟高飞尽的“飞尽” T:这句话写了什么? S(回答略)

T:一只鸟也没有了,那是一座怎样的敬亭山啊?还有么? S:孤云独去闲的“独去”。就是说„„(略)

T:满山不见一只鸟,不闻一丝鸟鸣;辽阔的上空不见一朵白云„„这是一座怎样的径庭山啊?!

S:死气沉沉 S:清闲

3、指读。齐读。

T:最后的云也不见了,李白的心里悠闲么? S再读。T:“你的眼里只有我,我的眼里只有你。相看两不不厌,只有敬亭山!T:还有么? S:“只有径庭山。”

T:在李白的眼里有云么? S:没有!T:有鸟么? S:没有!T:还有么? S:“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T:两个人看来看去,怎么也看不厌。„„李白看敬亭山,敬亭山看李白,谁也看不厌。板书“厌”字(繁体字)

T:一张口在山旁,大口大口地吃肉,给你怎样的感觉?S回答(略)T: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怎么看也看不厌。谁来读。S读

T:人山相望,人山的融合。S再读。

四、研读。1、体会孤独 T:好一句“相看两不厌,只有径庭山”。李白啊李白,你游历了那么多名山„„为什么这么深情地看着径庭山呢?(孤独)

T:你又是从哪里感受到了“孤独”呢? S:“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T:我们一起读前两句。S读。

T:那无情的鸟儿在弃他而去,在李白的眼里,那是高傲的云在弃他而去。S:再读。过渡:

T:在自然环境中,鸟飞云走,是很自然的。为什么这时候的李白却是那么孤独?你想过么?

S(略)2、介绍背景

T:老师来介绍一下背景。(李白罢官的时候,„„孤独寂寞)T:现在你明白了么?谁再来读读前2句。3、读。

S读。个人读,齐读。4、配乐,范读。

T:闭上眼睛,想想,那是怎样的一翻情景呢?人看山,山看着人,人陪伴着山,山陪伴着人。

(朗诵)S齐读

T这哪是人和山。分明是两个李白,分明是两座敬亭山。李白啊李白啊。你有有什么话想对敬亭山说呢。敬亭山啊敬亭山,你有什么话对李白说呢。(T的朗诵是深情的,深沉的。)

5、练习:(1)、出示:

李白神情地看着敬亭山,轻轻地对他说:“„„” 敬亭山深情地看着李白,轻轻地对他说:“„„”(2)、S写,T巡视。(3)、交流。

S:敬亭山你知道我多孤独么,连云和鸟都遗弃我了。S:李白,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不会遗弃你!

S:朋友,现在只有我俩在一起,你看我,我看你,我们都很孤独。S:李白,我真为你感到孤独!(4)、引读。

T:啊!鸟儿和云朵也讨厌我,只有你陪伴我在身边。S: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T:是啊,只有我们两个人在这里真有点死气沉沉啊。S: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T:不用答不用问,一切都在—— S:“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精彩!师生的交流语言连起来像一首诗,教师用诗般的语言把几个学生的交流穿起来。)

T:相看两不厌,只有李青莲!

五、拓展。补充。《秋蒲歌》出示。1、自由读,感受李白。

T:大家展示的又是一个怎样的李白呢? S读。齐读,指名读。2、读。(有思考要求)

带着“这是一个怎样李白?”再读《秋蒲歌》。S读。3、交流。

T:这是一个怎样的李白呢?读出来了么? S:这是一孤独的李白。S:发愁的李白。S:孤独,哀愁。

T:对这个孤独哀愁的李白,你想安慰安慰他吗? S:你应该乐观起来,要坚强。S:你要开朗些„„

S:大家会想你的,你要乐观些。T:哪些人会想着他? S:劳动人民会想着他。S:家乡的亲人会想着他。

T:还记得《静夜思》么?(S背)T:还记得《赠汪伦》吗?(S背)T:还记得《望庐山瀑布》吗?(S背)T:李白啊李白啊,你不孤独!六:升华吟诵《独坐敬亭山》。

第三篇:《独坐敬亭山》教案

《独坐敬亭山》教案

一.导入

知识竞赛抢答

1.飞流直下三千尺,()。2.(),唯见长江天际流。3.举头望明月,()。4.(),不及汪伦送我情。

问: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作者都是谁?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他的一首古诗(板书课题)二.释题

1.仔细看老师写“亭”字。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

2.从题目感受诗人当时什么心情?你是从哪个字体会到的?你还可以想到哪些词? 3.再读题目,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三.时代背景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一生大部分时间在漫游中度过,曾被人推荐,到长安为官,但因不容权贵,刚直不阿,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弃官而去。这首诗就是他在离开长安十年后,经历了长期漂泊,饱尝了生活的辛酸,孤独寂寞时所写。四.疏通诗意

1.小声读诗,检查朗读。

2.根据重点词语(书下注释,查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

众鸟

孤云

闲:悠闲

独去闲

厌:满足(看不够,厌倦)五.欣赏诗句

1.自由读诗,找出最喜欢的诗句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让学生画一画这幅画,什么没有了,画中应只有什么?带着疑问学习前两句。2.学习前两句

(1)指名读

描写一种独特的景色,板书:鸟尽云去

十分幽静,似乎世间万物都厌烦诗人,远离他而去,此时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你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

(2)说得真好,能带着你的理解读前两句诗吗? 3.学习后两句

师:面对着鸟尽云去的孤寂,让诗人欣慰的是什么?出示后两句诗。

面对着相看两不厌的敬亭山,在诗人心中,此时的敬亭山像谁呢?(朋友、老友、知己、伙伴……)

师:你们的想象可真丰富,将山水人性化,再想想,这时作为敬亭山会对诗人说些什么呢? 生:说

评价:说得真好,你就是李白的朋友 师:带着你的理解读后两句

还有想安慰、鼓励诗人的同学起立,齐读后两句

师:诗人在孤寂的时候来到敬亭山,他要寄情于山水间,山给他温暖、安慰,表达他对敬亭山的喜爱之情。六.升华情感

听到敬亭山深情的话语,诗人此刻的心情怎样了?请大家来当诗人,面对着艰难的人生,面对着美好的敬亭山,朗读全诗

七.如果你站在敬亭山的角度来写一首诗,你打算怎么写?

第四篇:《独坐敬亭山》教案

《独坐敬亭山》教案

一、温故知新,初识李白

师:知道李白吗?(生答“知道”)那你知道李白有几个名字?【板书:李白——李太白,李青莲】 师:学过一些李白的诗句吧?谁来背一背?(一生背《静夜思》)

师:明月是永恒的,面对一轮明月,李白的心头刹那间涌起了深深的思乡之情,永恒和刹那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老师想问问你,你在背《静夜思》时,感受到那是个怎样的李白?(那是个思念家乡的李白。)【板书:乡愁满怀】

师:大家还想到了李白的哪一首诗呀?(生背《望庐山瀑布》)读《望庐山瀑布》,我们又看到一个怎样的李白呢?(这是一个潇洒的李白。他有官不做,游遍群山大川。)【板书:寄情山水】 师:还能背吗?(生背《赠汪伦》)你又感受到一个怎样的李白?【板书:有情有义】

同学们,从刚才的三首古诗中,我们感受了一个非常丰富、非常丰满的李白。咱们今天这堂课再来学一首李白的诗。

二、朗读切入,感受孤独

师:谁来读一读这首诗的题目呢?(生读)知道敬亭山在哪儿吗?(在安徽省宣州市郊。)

师:咱们知道“注解”上就这么说的,敬亭山在安徽省宣州市郊,大诗人李白一生七次到过宣州,多次登临过敬亭山。在李白之后,白居易、杜牧。苏东坡等等这些大诗人也都先后去过,并且在那里留下了大量的诗文,所以呀,敬亭山后来被称为“江南诗山”。好,谁再来读题目?注意敬亭山前面还有“独坐”两个字。(生读)你为什么读得这么轻呀?(因为李白很寂寞,很孤独。)师:说得多好呀!他已经隐隐约约地感受到了诗歌带给他的那份寂寞的感觉。谁还想和他一样再来读读这首诗的题目,感觉一下。(生读)师:多好啊!“敬亭山”三个字的音一拉长,咱们的眼前仿佛慢慢浮现出一座敬亭山,一起读题。(生齐读)读好了题,我们一起来读课文,自个儿先按自己的节奏在下面读两遍。(生自由读)师:谁想读?(一生读)读得多好呀!字正腔圆。还有谁读?同学们可要听仔细了,他们两个人谁读得最好?

生:她把声音拉得有点长,仿佛李白一个人坐在那里,看着敬亭山很久很久。师:她读得情意绵长,是吗?声音要降下来一点。一起读。(生读)

三、深入研究,理解孤独

师:读了好几遍了,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呀? 生:为什么“相看两不厌”,看了两遍都不厌?

师: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古人说,读书要会提问,越会提问说明你越会读书,有问题大胆地问。生提问„„

师:其实你们提的问题可以归结成一个问题,那就是,李白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由这个“独”字,能够很自然地想到哪些“独”的词语?(孤独。独自。单独„„)

师:孤独、单独、独自„„这所有的“独”分明都在讲一个意思,那就是只有一个人。这四句诗里边,哪几个词语也在分明告诉我们李白只有一个人?拿起笔,认真地一句一句地去读,画下来。(生读,并勾画)生:“众鸟高飞尽”中的“飞尽”告诉我们李白孤独一人。师:你师怎么理解这一句的?

生:就是鸟一只都没留下,全都飞走了。【板书:飞尽】 生:我感觉“孤云独去闲”里面的“独去”也告诉我们李白孤独一人。师:“孤云”是什么意思?(生答“一朵云”)

师:那么就是一朵云也飘走了,也不见了。正如这位男同学所说的,“独去”。【板书:独去】 师:满山不见一只鸟,不闻一声鸟鸣,辽阔的长空一片云彩都没有,那该是一座怎样的山呀?(生答“死气沉沉”)

师: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沉寂的感觉读前两句。(生读)多么沉寂呀!一起来读。(生齐读)师:接着看下面两句,还能从哪里感觉到李白是独自一个人?生:第四句中的“只有”。【板:只有】 师:诗句意思是什么?(“只有敬亭山”的意思就是说只有李白一个人在看敬亭山了。)

师:诗中说只有谁啦?(“敬亭山”)师:李白的眼里还有鸟吗?(“没有”)师:还有云吗?(“没有”)师:我的眼里只有你,你的眼里只有我。李白的眼里,只有——(齐)敬亭山。师:多好呀!他从第四句中找到“只有”,还有要补充的吗? 生:我从“相看两不厌”里面的“相看”,感受到了李白的孤独。师:请你也说一说第三句师怎么理解的。(“相看”就是李白看着敬亭山,敬亭山也看着李白。两个人看来看去,看也看不厌。【板书:相看】

师:你理解得多好啊!李白看着敬亭山,敬亭山也——(看着李白。)师:就像此时,我看着你,你也看着我,看来看去也——(看不厌。)师:“厌”什么意思?生:满足。

师:李白在敬亭山上静静地坐着,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怎么看也看不厌,就带着这样的感觉读一读。谁来读三四句?(生读)

师:李白看着敬亭山,敬亭山也看着李白,人山相望,人山融合在一起。来,再读。(生读)师:好一个“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呀李白,你一生游历了那么多名山大川,一座小小的敬亭山你也多次地去过,为什么现在要久久地坐着,为什么这么深情地看着敬亭山呢? 生:因为他多次登临敬亭山,他把敬亭山当作自己的朋友。

师:他是把敬亭山当作自己的朋友,向它来倾诉自己心中的„„(孤独。)师:说得好。你又从哪些诗句感受到了李白的孤独呢?【板书:孤独】 生:从“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中感受到的。

师:对啊!诗句前两句就是这么说的。同学们一起读前两句。(生读)

师:在李白的眼里,那只无情的鸟儿飞了,弃他而去;在李白的眼里那些高傲的白云„„ 生:越飘越远,弃他而去。

师:多么孤独的李白呀!来,再读前两句。(生读)

师:鸟儿飞了,云儿去了,只有敬亭山。老师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当时的背景。【课件】《独坐敬亭山》这首诗写在公元753年,那时距李白被罢官逐出京城长安已经整整10年的时间了,这10年期间,李白一直过着流离失所、颠簸不定的生活。他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于是,某一天当他独自一人登上敬亭山时,心中就涌上了无尽的孤独和寂寞。谁再来读读前两句?(生读)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那该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呢?人看着山,山看着人,人陪伴着山,山陪伴着人,“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四、读写结合,体验孤独

师:李白就这么久久地坐着,静静地看着,他是不是想对敬亭山说些什么呀?敬亭山呀敬亭山,你这样久久地、静静地陪伴李白,是不是有些话想对李白说呢?拿出你的笔,把自己心中想说的写下来。【出示:】 李白深情地看着敬亭山,轻轻地对他说……

敬亭山深情地看着李白,轻轻地对他说……(生写感受,师巡视)师:咱们一起听听这两位同学是怎么写的。

师:当鸟儿都飞走了,一朵白云也飘走了,只有李白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敬亭山上,李白深情地看着敬亭山,轻轻地对它说——

生:敬亭山啊,你知道我有多孤独吗?连云和鸟都遗弃我了,不愿意与我在一起了。师:敬亭山深情地看着李白,轻轻地对他说—— 生:李白,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是不会遗弃你的!

师:多么会安慰人的敬亭山啊!李白呀李白,连鸟儿都飞走了,你怎么还不走啊?不用问,不用答,一切都在“相看——”师生齐: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师:当天空中最后一朵云也悠闲地离去,李白深情地看着敬亭山,轻轻地说—— 生:朋友,现在只有我俩在一起,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师多么的孤独啊!师:敬亭山深情地看着李白,轻轻地对他说——

生:李白,我真是为你感到孤独。现在你只有我一个朋友,你的孤独是不是有点减轻了,我会永远陪着你!

师:敬亭山呀敬亭山,连云儿都飘走了,你怎么还在这儿陪着李白呀?不用问,不用说,一切都在——(师生齐诵)“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五、纵向拓展,深化理解

师:同样在公元753年,李白到了安徽贵池县境内的秋浦河边,他以秋浦歌为名,总共写了17首诗,今天,在大屏幕上出现的这首《秋浦歌》又带给大家是个怎样的李白呢?谁能来读一读? 生: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师:边读边想一下,这又是一个怎样的李白?(生读)(那是个正在发愁的李白。)师:从哪里看出来的?(从“缘愁似个长”看出来的。)师:是啊!我的白发有多长?(“三千丈”)师:原来我的愁也有——(“三千丈啊”)师:《独坐敬亭山》使我们感受到一个孤独的李白,《秋浦歌》中也能感受到他的„„(孤独、哀愁。)【板书:孤独、哀愁】

师:孤独、哀愁的李白,同学们你想安慰他吗?你想怎样安慰他呀?(你应该乐观一些,李白。)师:别总是那么孤单,是吗?这位同学,你又想怎样安慰他呀?(你要变得坚强起来,会有好朋友的。师:还有他的那些亲戚朋友会想着他的,说得多好。同学们,还记得《静夜思》吗?(播放音乐,师生同诵“床前明月光„„”)

师:李白呀,你时刻想着亲人,亲人此时也在想着你呀,你不孤独!还记得《赠汪伦》吗?(生背)师:李白呀你不孤独,你想着故人,故人此时也在想着你呀!还记得《望庐山瀑布》吗?(生背)师:李白你不孤独呀!你寄情山水,如果大瀑布有灵的话,此时它也在深情地看着你呀!李白呀李白,你不孤独,时隔千载的今天,我们仍在大声地诵读,我们仍然在传诵你那不朽的诗篇,孩子们全体起立。独坐敬亭山——生: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第五篇:独坐敬亭山教案

第1课、古诗词三首

之《独坐敬亭山》

授课者:卓 琳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古诗。

2、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感悟古诗,意境,体会诗人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品味诗句,了解诗句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诗古诗,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3、看注解,想象画面感知诗的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吟诵李白的《静夜思》导入,拓展李白其他诗歌。

2、引入《独坐敬亭山》。(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知作者,解诗题

1、作者: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后人称他为“诗仙”。

2、解题: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独坐:单独地坐。

三、抓字眼,明诗意

1.听古诗朗诵,并画上节奏符号。

2.出示要求,布置自学。

①找出重点词语,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

②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别人交流。

2.检查自学。

①指读全诗。(正音)

②交流自己对词和句的理解。(师生评议)

(尽:没有了。孤云:孤单的云,也就是只有那一片云。闲:休闲,休息。厌:满足。)

a.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到影子;一片白云也悠闲地飘走了,四周一片寂静。b.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只有敬亭山和我相互对视,我们怎么看也不觉得满足的。

四、再诵读,悟诗情

这首诗描写了那些景物,是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补充写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五、课外拓展

1.出示李白的《秋浦歌》,让学生更加认识李白。2.把喜欢的李白的诗抄在摘抄本上。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独坐敬亭山》2次。

2、熟背《独坐敬亭山》。

板书设计:

独坐敬亭山

李白

飞尽

独去

孤独寂寞

相看

只有

敬亭山:

敬亭山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区北郊,原名昭亭山,后改名敬亭山,李白一生一共游览宣城七次,多次登顶敬亭山,并那里留下了这首《独坐敬亭山》,此后,韩愈,刘禹锡,王维、孟浩然、苏东坡等许多诗人慕名先后登上了敬亭山,并在那写下了大量的诗文,所以敬亭山也被后人称为“江南诗山”。

(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到影子;一片白云也悠闲地飘走了,四周一片寂静。

(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只有敬亭山和我相互对视,我们怎么看也不觉得满足的。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漫游,来到宣城时所写。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他饱尝了世态淡凉的滋味,增添了孤独寂寞之感。

这首诗描写了那些景物,是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全诗描绘了孤山凄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秋浦歌其十五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译文: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不知在明镜之中,是何处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上?

写作背景:李白还曾经到今安徽省贵池区西,古时候叫秋浦,因那里有秋浦水而得名,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李白一生三次游秋浦,留下七十余篇佳作。这十七首诗大约作于第二次游秋浦时期。当时李白因受谗遭疏离开长安已经十年。在这十年中,李白云游天下,四海为家,北上燕、赵,南下江、淮;其中不乏痛快欢畅的时候,特别是曾和杜甫两人携手同游梁、宋,把酒论诗,快意非常。不过,他在秋浦时的心情并不太好。天宝十二载(753),他曾北游幽蓟,亲见安禄山势力坐大,君王养痈已成。此时他正是怀着极其悲愤的心情再游江南的。

下载19、《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教后记-教学教案(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19、《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教后记-教学教案(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独坐敬亭山教案

    桂林山水 一、 导入 1、 复习漓江的水的特点。(板书:静清绿) 2、 桂林的山也毫不逊色,我们今天来观赏一番桂林的山。 二、 学文 1、 这段写桂林的山,干吗要写泰山、香山呢?从文中......

    独坐敬亭山教案

    独坐敬亭山教案 篇1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诗中词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古诗。2、过程与方法:在理解感悟诗的过程中,能通过想象和朗读了解诗意。3、情感态度与......

    《独坐敬亭山》教案

    《独坐敬亭山》教案 麦雪连 一、认识诗人 1、同学们,熟悉我吗?他呢?(指某一学生)他呢?(幻灯片2,指屏幕:我乃诗豪——刘禹锡。)那么他呢?(幻灯片3:我乃诗仙——) 2、谁还知道李白还有几个......

    独坐敬亭山教案

    【推荐】独坐敬亭山教案四篇独坐敬亭山教案 篇1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诗中词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古诗。2、过程与方法:在理解感悟诗的过程中,能通过想象和......

    独坐敬亭山教学教案[共五篇]

    《独坐敬亭山》教学教案 教学内容: 学习古诗《独坐敬亭山》。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理解古诗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读懂古诗,理......

    1古诗两首独坐敬亭山

    1、古诗两首(1、2)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两首古诗。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古诗大意,用......

    《独坐敬亭山》教案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题,揭题。1、今天,老师想向同学们请教一个问题:有谁知道李白是怎样的一个人吗?谁来告诉大家?你又是怎样了解的?2、揭题:是啊,李白一生写了很多诗,今天我们再学习他的一首诗:独......

    《独坐敬亭山》教案(最终版)

    教育科学学院初等教育一班 吕芝兰200811123006 人教版小学教材四年级下册 第一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的目标: 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借助字典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