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风筝》教案
《风筝》教案
www.5y
kj.co
m 《风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②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
①布置预习: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提出问题。可从网上查阅鲁迅的资料,准备交流。②预习课后练习二,准备与同学们交流。
教师
①教师应多准备一些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②把课后练习融于教学的过程中。③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出问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整体感知
一、导入
先请大家来听一首好听的歌曲(放苏红的《三月三》),这首欢快的歌是不是把我们带回了无忧无虑的快乐的童年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的《风筝》,就是鲁迅回忆自己和弟弟周建人童年时围绕风筝发生的一件事。无论是当年管错了,还是醒悟后的自责及无法补救的沉重,还有洋溢着的浓浓的手足之情,这篇中所包含了复杂的情感,请大家细细体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篇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吧。
板书课题并出示目标。
二、作者及背景知识简介:鲁迅(1881年9月25—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风筝》选自散文诗集《野草》。该集收录了鲁迅1924—1926年所作的23篇散文诗,主要是用曲折幽暗的象征手法表达20年代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是社会的抗争。
《风筝》写于1925年1月24日,恰逢农历正月初一,发表后因其对传统的封建的儿童教育思想的强烈抨击,深受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欢迎和喜爱。
三、检查预习、教师范读或让学生听配乐录音。
2、注音和解释词语:
①注音:什么
什物
堕落
下坠
模范
模样
宽恕
发怒
嫌恶
凶恶
诀别
决定
②解词:丫杈
憔悴
嫌恶
惊惶
瑟缩
苦心孤诣
伶仃
宽恕
要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体验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就先要听读课文,并在听读中思考问题。
四、质疑探究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a.这篇课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请你概述一下。
b.听读课文以后,你有哪些感受?
为什么“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事隔几十年为什么要讨小兄弟的宽恕?为什么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鲁迅对待自己的错误态度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毫无怨恨?
c.课文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大家一起研讨。
学生听读课文后,讨论回答,学生间相互评论、补充.教师再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帮助学生多角度地理解课文。
[教师小结]
这篇课文的意蕴很丰富。有手足情;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我”的自省精神;小兄弟无怨恨的思想内容。又集中表达了“我”的惊异、悔恨、补过、悲哀的情感。抓住“我”情感经历这条主线,为感悟课文思想内容做准备。因初步感知,教师要及时引导,尊重学生独特理解。
五、自主质疑,合作探究
学生四人小组设疑,可小组内互问互答,教师巡视引导、点拨、补充,不同意见全班讨论。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深入下去。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别。
[问题探究]
①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②画出描写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光明媚”的句子,说说作者为什么把往事的回忆放在这样的画面中展开?
③为什么说“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近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北京天空中荡漾了”?
师生讨论后,教师加以评述。
[教师小结]
作者在北京的冬季看到天空中的风筝所引发的惊异和悲哀,在“春光明媚”的画面里展开了对往事的回忆,使现实中严冬的“寒威”与回想中春日的“温和”互相映衬,既增添了回忆往事哀婉动人的力量,又使带上几分明丽的色彩,透露出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光明天地的心情。
布置作业
①精读课文,再提问题,继续研讨。
②课后“读一读,写一写”。
第二课时
继上节课的学习基础,进一步探究疑难。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中兄弟之间的手足之情,明白了游戏于儿童的意义,感悟到鲁迅严于解剖自己、知错必改的精神,感受了作者由惊异、悲哀到后悔自责及心情沉
重的感情经历,初步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么,我们从中还能感悟些什么?本节课继续研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教师朗读指导。
指名朗读课文,对课文主体内容再交流探究。
朗读时,可分读、齐读或重点读。次整体感知,同时布置思考问题准备在预习与思考前提下,小组内交流,选共性和有代表性问题合作探究。小组之间相互派代表问答,教师引导深化,不同意见全班讨论。):合作探究
学生可边读边思考或读完整体思考。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第一组:
a、从语段中找出描写小兄弟观望他人放风筝的语句,分析一下作者从哪几方面写的?他为我们勾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儿童形象?对小兄弟流露出什么感情?
b、用自己的话描述“风筝事件”,在对“我”的描写中,流露了什么感情?
c、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具体指前文的哪件事?
d、如何理解“精神的虐杀”?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点拨,全班交流、补充。
[教师小结]
这部分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天真、活泼、聪明、瘦弱的小兄弟形象,而“我”是一个野蛮粗暴的“虐杀者”,文中隐含着对小兄弟的可怜、同情和痛楚的手足之情,也隐含着深深的 自责。
第二组:
快速默读,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讨论。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
a、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行为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
b、作者为什么总想补过?那心为什么“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
c、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
从中你又感悟到了什么?
d、根据自己对思想内容的理解谈谈对本文主旨的认识。
教师小结:
作者一接触科学思想,就认识错误,设法补过,并不因为自己当初的动机是好的就原谅自己,不因为当初的想法是受了传统的影响而宽恕自己,也不因为时间相隔久远就不
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么沉重,可见他是多么严厉地解剖自己,他的为人是多么严肃认真,他的精神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第三组: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
a、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
为什么说“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教师小结」
作者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我”因无法补过而心情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哀啊!而这种悲哀既意想不到,1
“无可把握”,想摆脱也不可能了。当年虐杀者与被虐杀者都被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为有什么错,现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杀者已经全然忘却。课文一
再强调“我”的沉重和悲哀,不仅表现个人的悔恨,而是对这种普遍的精神麻木状态的忧虑和痛惜的感情。即使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得到极大的教育意义。
体验拓展
文中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你小时候也做过许多游戏,玩过不少玩具吧?请你选一个最难忘的说给同学们听听。
「教师小结」
《风筝》不仅是表现了人内心美好的感情,而且给人以深沉的思想力量。深刻的主题,无论从哪个角度阅读,都有意在言外的收获。通过学习课文,你感悟最深的是什么
呢?反复思索以后并用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让自己的感情更真挚、美好,思想更丰富、深刻。
教学小结
由于这篇课文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这篇又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整体感知课文时,不要求学生一下子理解透彻,而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探究一个个局部性问题,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全文。在指导学生探究时,引导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了学生的思路,激发了学生独特的感受。尽管两节课下来,学生还有些地方不太懂,但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有所提高。另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www.5y
kj.co
m
第二篇:《风筝》教案
《风筝》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① 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②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2.教学重难点本文的重点放在对“精神虐杀”一幕的理解以及多角度体验文章主旨上;将有创意地理解作品中作者的“悲哀”之情作为教学的难点。3.课时安排及目标内容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思想的深邃,选材的精巧,结构的别致,加上语言运用的高超艺术功力,需要掌握的东西比较多。我在教学上安排两节课的时间,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积累文中重点词语,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提出疑难问题;第二课时多角度、有创意地探究疑难问题和理解主旨。课前准备:
学生:①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并制成问题卡片。②从网上或图书馆查阅鲁迅的资料,了解其生平、作品及风格,制成卡片,准备交流。教师:
①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包括风筝的图片、歌曲。
②教师应多准备一些资料,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及疑难问题,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③问题情境的设计尽可能让每个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
六、教学步骤:第一课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品。
(1)播放歌曲:风 筝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yuán)〈二〉猜一猜。下面这首诗是清·吴友如的一首题画诗,猜一猜描写的是一项怎样的活动: 只凭风力健,不加羽毛丰。红线凌空去,清云有路通。
(2)互谈感受:前后左右自由互谈儿时放风筝或玩其它游戏的情景和感受。
(3)引入正课:风筝或其它游戏带给你们以无尽的梦想和快乐,如果有人剥夺你游戏的权利,你会有什么感受呢?今天我们学习的《风筝》,就是鲁迅(周树人)回忆自己和弟弟周建人小时候围绕风筝发生的误解与冲突。那么,就先让我们走近文坛巨匠鲁迅先生的兄弟之间,来了解一段关于风筝的故事吧。
(4)了解鲁迅及作品:课件展示鲁迅生平、作品;学生自由朗读,并对照卡片做笔记。
(二)整体感知,朗读思考。
(1)听读课文并感知(课件展示,课文配乐配图朗读。)a.这篇课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请你概述一下。
b.听读课文以后,你有哪些感受?(可从“我”的角度,也可从小兄弟的角度谈。)
[教师小结]:通过阅读,我们感悟到这篇课文的意蕴很丰富。有手足情;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我”的自省精神;小兄弟无怨恨的思想内容。又集中表达了“我”的惊异、悔恨、补过、悲哀的情感。我们要抓住“我”情感经历这条主线,为感悟课文思想内容做准备。(因是初步感知,教师要及时引导,尊重学生独特理解。)
(三)自读课文,理清思路。
(1)师生共读。(提问暗示:作者是如何根据“我”的情感经历安排文章结构的?)(2)讨论明确:看风筝——忆风筝——议风筝。(板书)
(四)自主质疑,合作探究。
(1)学生与作品对话:在预习提问的前提下,看看课文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以四人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问题卡片,选共性和有代表性问题质疑,准备小组内交流讨论,合作探究。
(2)学生与学生对话:小组内互问互答,教师巡视引导、点拨、补充。下节课每组选派一名中心发言人陈述本组讨论结果,不同意见或尚未解决的难题可在老师的启发下全班讨论。(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深入下去。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别。答案不必强求一致,学生可保留自己的观点,尊重其独特理解与感受。)
(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1)网上搜索并阅读《风筝》赏析作品。(2)准备课后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品味语句。
教师朗读指导(声音、语调、速度、感情),朗读时,可分读、齐读或重点读。对课文主体内容再次整体感知,同时布置思考问题准备交流探究。
师生与作品对话:(1)师范读1、2自然段,生思考 [问题情境一]:
1、“我” 见到风筝为什么会产生“惊异和悲哀”的心情?(联系下文)
2、“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为什么说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多角度探究)
[明确1]:故乡放风筝的季节是早春二月,而在北京,冬季尚未过去,就放风筝,所以“我”感到惊异;同时,我见到风筝,不由想起自己少年时虐杀小兄弟精神的一幕,而且无从补过,所以心头又不禁感到悲哀。
[明确2]: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是小时候的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现在,在北京,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2)指名朗读课文(3—4段),四人小组讨论下列[问题情境二]:
1、“我”和小兄弟对待放风筝有什么不同的态度? [板书] “我”:嫌恶 小兄弟:喜欢
2、从哪些神态、语言、行动可以看出小兄弟确实很喜欢放风筝?(在课文中分别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出来),并说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孩? ——天真、活泼、聪明。
3、我为什么会认为爱放风筝就没出息呢,这种观点是与生俱来的吗?(学生各抒己见)
[讨论明确3]:从刚才同学们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对兄弟十分爱护并且严格要求的兄长,同时也是一个受旧思想、旧观念影响和毒害的人。(3)自由朗读第5—11段。思考[问题情境三]:
1、“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这件事做错了吗?我在什么时候知道自己做错了? 答案在第几段?(划出并自读之。)
2、“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作者为什么说“不幸”?(自主探究,各抒己见。)
[教师小结]:联系“惩罚”一词,就比较清楚了,因为自己一向以为管小兄弟管得对,现在见到书上的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受到惩罚了,对旧“我”来说,良心遭受了谴责,可谓“不幸”。
3、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具体指前文的哪件事?如何理解“精神的虐杀”?(明确后在书上划出,这是本文重点,可让学生自由感悟。)
[教师小结]: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不准儿童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的天性。一个纯洁无邪的孩子,他的正常天性,他的合理的愿望,只是因为有悖于大人们的“信条”,就不能发展,就得不到实现,甚至要为此付出代价,这使人痛切地感受到其中包含着某种具有悲剧意味的东西。被糟践的虽然只是一只风筝,可是同时受到伤害的却是一颗本来应该受到爱抚的稚嫩的心。作者称之为“精神的虐杀”,是非常深刻的。
4、作者为什么总想补过?兄弟已全然忘却,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呢?(提示学生结合语境思考与讨论。)
[教师小结]:作者的为人严肃认真,富有自省精神。因为始终没能得到弟弟的宽恕,设想的补过的方法均行不通,作者感到很沉重。更因为自己对弟弟“精神虐杀”式的管束,而弟弟却毫无抗争,逆来顺受,时过境迁,忘得一干二净。作者感叹被虐杀者的健忘和毫不抗争,在他看来,这正是虐杀者之所以能够肆意虐杀的原因,所以令人悲哀沉重。
(4)[问题情境四]:末段的语句如何理解?(集体朗读)
(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教师在学生讨论时可以适当提示背景资料。)
[讨论明确]:“我”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精神被虐杀而不自知,“我”沉重的心情因无法补过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怎样的悲哀啊。而这种悲哀是出乎意料的,所以说“无可把握的悲哀”,想摆脱而不得。
“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见春天,不要望见风筝,这才能忘却,才能摆脱悲哀。我只感觉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不仅指当时的天气,而且指心头的悲凉。当年虐杀者与被虐杀者都被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为有什么错,现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杀者已经全然忘却。觉悟者永远无法补过,这是尤其悲哀的,使人不寒而栗。
(二)体验反思,合作表演。
学生与作者对话:
(1)假如你处在作者这个位置,你会如何做?找同桌同学表演,分别扮演“我”和小兄弟。(2)想象虚拟空间,穿越历史,通过与文中人物对话,加深主题的理解。
(三)深入理解,感悟主旨。师生与作者对话:
(1)讨论:请四人小组讨论,从你对作者蕴含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的理解,尝试归纳出本文的主旨。(提示:在整体感知与局部探究的基础上,对主题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理解。)
(2)让学生自主品析、研讨主旨,自己去发现并分析鉴赏,老师当好穿插引导的中介,并站在学生的角度参与活动。对他们的见解,合理的予以肯定,精彩有创意的予以表扬。
(3)主题讨论提示:
1、可以从手足情(兄弟之情)的角度来谈;
2、可以从鲁迅先生表现于文章中的精神方面来谈;
3、可以从游戏对儿童的重要意义这一角度来谈;
4、可以从“我”对放风筝前后看法不同的原因来谈。(4)主题探究提示:
1、通过回忆幼时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和中年时的补过,表现出“我”对小兄弟浓烈的兄长之爱,歌颂了兄弟情深。
2、通过回忆幼时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和中年时的补过,表现了鲁迅先生严于自我解剖的精神。
3、通过回忆幼时粗暴地禁止小兄弟放风筝,到了中年时补过已晚的事实,说明我们应注重游戏对于儿童的重要作用,并批判了落后的儿童教育思想。
4、通过回忆幼时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和中年时补过兄弟二人不同的表现,说明人的思想行为需要用科学思想来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不干出违情背理、愚昧落后的行为,而对自己的正当的权利也应该去捍卫。
(四)课堂总结,提出希望。
教师与学生对话:(1)文章中心的两个要点:
忏悔:我对弟弟的“精神的虐杀”——自我谴责。说明“我”对弟弟的自省。(板书)悲哀:弟弟自甘受辱、受辱而不知、全然忘却。也说明 弟弟和“我”的亲情。(板书)
(2)教师总结:《风筝》不仅是表现了人内心美好的感情,而且给人以深沉的思想力量。深刻的主题,无论从哪个角度阅读,都有意在言外的收获。通过学习课文,你感悟最深的是什么呢?反复思索以后并用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让自己的感情更真挚、美好,思想更丰富、深刻。
(五)对比阅读,拓展延伸。
(1)与本文对比阅读《满天的风筝》,说说文章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课后练笔。文中小弟弟说:“有过这样的事吗?”弟弟似乎全然忘却了,毫无怨恨。那么,如果弟弟没有忘,请你想象一下当哥哥有此行为后,弟弟会怎么想,怎么做呢?注意揣摩人物的心理。
附:板书设计
七、教学评价:
由于这篇课文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而且又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整体感知课文时,不要求学生一下子理解透彻,而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自主质疑,再合作探究一个个局部性问题,最后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全文主旨,拓展了学生的思路,激发了学生独特的感受。尽管两节课下来,学生还有些地方不太懂,但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有所提高。另外,课堂活动形式多样,师生共同参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第三篇:风筝教案
《风筝》教案
新课导入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
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清 郑板桥《怀潍县》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放风筝吗?
引入正题:风筝带给你们以无尽的梦想和快乐,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尽情享受这份放飞风筝的自由和快乐呢?让我们走近文坛巨匠鲁迅先生的兄弟之间,来了解一段关于风筝的故事。
教材分析
本文是鲁迅诸多优秀回忆性散文中的一篇。写了他童年时,因为风筝与弟弟发生了一次无法补过的误解和冲突,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愧疚。笔触细腻,情感凄婉,适合于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本文所体现出来的亲情带有很深的时代烙印,要通过社会背景的探究加以把握。作者严厉的自责精神充塞在字里行间,这更是文章的动人之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品味语句,理解重点词句的语境意义。
2、能力目标:感受文中通过误解和冲突所体现出的兄弟间深厚的亲情。
3、德育目标: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教学重难点
1、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多角度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课文的批判性。
2、难点:感悟亲情,了解科学的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反思自省精神。
教学设想
它讲述的是“我”童年时因为风筝与弟弟发生了一次无法补过的误解和冲突,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愧疚。细读作品,作者的立意既有鲁迅的兄弟之情,也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更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所以教学中要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同时这是七年级学生入学首次接触鲁迅先生的文章,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因此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通过朗读法感知文本,圈画法品味重要词句,创设问题情境法来启迪思考。
教学过程
一、课文提示
1、鲁迅,原名周树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野草》,杂文集《坟》《南腔北调集》等。比较著名的作品有小说《狂人日记》《阿Q正传》《祝福》《孔乙己》《故乡》《药》等。
2、概括故事。要求从时间、人物、事件、情感等角度用一句话概括:这是一个______的故事。
二、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及词义。
三、词语积累
1、伶仃língdīng 憔悴qiáocuì 诀juã 漾yàng 嫌恶xiánwù 蟹xiâ 诣yì 堕duî
2、解释下面的词语。
恍然大悟苦心孤诣尘封肃杀傲然可鄙
四、理解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就“这篇散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你读了有哪些感受?全
文可分为几部分?”等问题小组内部交流。
2、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由北京的冬天景象引出对故乡春天的描写。
第二部分(3—10段),叙述故乡“风筝事件”的经过。
第三部分(11、12段),由故乡的春天再回到北京现实的冬天,照应开头。
3、本文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文章写“我”认为放风筝“没出息”不许弟弟放风筝,一天弟弟偷偷躲着做风筝而被“我”发现,“我”粗暴地将弟弟做的风筝踏毁了。多年后,“我”认识到这是对弟弟“精神的虐杀”,想补救,可是一直没有实现。)
4、“我”为什么不许弟弟放风筝,甚至踏毁弟弟偷偷做的风筝?
(因为“我”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所以作为兄长的“我”有责任管教乐此不疲的弟弟,甚至将弟弟偷偷做的风筝“折断”、“踏扁”。)5、为什么不许弟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
(因为玩耍是儿童的天性,而“我”不许弟弟放风筝,甚至粗暴地毁灭弟弟做的风筝,这是“我”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弟弟身上,剥夺了弟弟精神上的快乐,毁灭了弟弟的天性。)
6、找出文章生动描写小兄弟对风筝入迷的情状的语句,分析这些描写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相关的句子有:(1)他没有风筝,就眼巴巴“呆看”着人家的风筝在空中飘游而“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2)他时而为人家的风筝突然跌落下来而“惊呼”;他时而又为人家的风筝因“缠绕解开”而“高兴得跳跃„„”
小兄弟“多病,瘦得不堪”,怪可怜的。放风筝,去春光明媚的野外活动活动,本是大有好处的,可是因为兄长不允许,只能呆看人家的风筝,他“惊呼”“跳跃”,天真活泼的儿童天性跃然纸上,小兄弟入迷的情状描写得越细致生动,越能加重对剥夺他放风筝权利的封建家规的控诉力量。这里隐含着对小兄弟的同情,对自己深深的自责。
7、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具体指前文的哪件事?
(指“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认为是“笑柄”“可鄙的”;发现小兄弟偷做风筝,“我”把他快要完工的风筝抓断踏扁了。)
8、如何理解“精神的虐杀”?
(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不准儿童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的天性。一个纯洁无邪的孩子,他的正常天性,他的合理的愿望,只是因为有悖于大人们的“信条”,就不能发展,就得不到实现,甚至要为此付出代价,这使人痛切地感受到其中包含着某种具有悲剧意味的东西。被糟践的虽然只是一只风筝,可是同时受到伤害的却是一颗本来应该受到爱抚的稚嫩的心。作者称之为“精神的虐杀”,是非常深刻的)
9、作者为什么总想补过?那心为什么”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
(“我”过去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作为兄长,严格管束弟弟,原是为弟弟有出息。现在反思起来,当年被落后的观念所支配,自己的行径实在是“精神虐杀”的行为,所以他设法补过,并不因为自己当初的动机是好的就原谅自己,也不因为当初的想法是受了传统的影响而宽恕自己,也不因为时间相隔久远就不了了之。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为人是多么严肃认真。因为始终没能得到弟弟的宽恕,设想的补过的方法均行不通,作者感到很沉重。)
10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
(小时候,自己对弟弟那样管束,简直是精神的虐杀,而弟弟却毫无抗争,逆来顺受,时过境迁,忘得一干二净。作者感叹被虐杀者的健忘和毫不抗争,在他看来,这正是虐杀者之所以能够肆意虐杀的原因,所以令人悲哀沉重。)11末段的语句如何理解?
(“我”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精神被虐杀而不自知,“我”沉重的心情因无法补过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怎样的悲哀啊。而这种悲哀是出乎意料的,所以说“无可把握的悲哀”,想摆脱而不得。
“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见春天,不要望见风筝,这才能忘却,才能摆脱悲哀。我只感觉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不仅指当时的天气,而且指心头的悲凉。当年虐杀者与被虐杀者都被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为有什么错,现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杀者已经全然忘却。觉悟者永远无法补过,这是尤其悲哀的,使人不寒而栗。)
五 课堂总结
文章中心的两个要点:
忏悔:我对弟弟的“精神的虐杀”——自我谴责
悲哀:弟弟自甘受辱、受辱而不知、全然忘却。
六 课文中心思想 1.表现出鲁迅与兄弟的手足之情,不让小弟放风筝,为小弟着想,讨小弟宽恕。
2.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制度。
3.写出鲁迅的自省精神。
4.鲁迅堆笑地受到精神虐杀却毫无怨恨的深沉的感慨。
5.写出游戏对儿童的意义
七 扩展联系
读了这篇文章,我相信我们大家的心情一定不会平静,小弟那生性可怜的模样在我们的脑海里不断闪现,假如你是文中的小弟你又想对哥哥说些什呢?
八 总结
本文是鲁迅诸多优秀回忆性散文中的一篇。写了他童年时,因为风筝与弟弟发生了一次无法补过的误解和冲突,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愧疚。笔触细腻,情感凄婉,适合于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本文所体现出来的亲情带有很深的时代烙印,要通过社会背景的探究加以把握。作者严厉的自责精神充塞在字里行间,这更是文章的动人之处。希望大家课后能够继续感悟。
九 课后作业
写一篇关于回忆的作文(500字左右)
第四篇:《风筝》教案
21.风筝`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②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
①布置预习: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 句子,提出问题。可从网上查阅鲁迅的资料,准备交流。②预习课后练习二,准 备与同学们交流。
教师
①教师应多准备一些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②把课后练习融于教 学的过程中。③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出问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设计
整体感知 ①导人
亲情是人世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温馨和美的亲情动人心弦,感人至深,在 误解和冲突中的亲情也是真挚而令人难忘的。今天学习的《风筝》,就是鲁迅(周 树人)回忆自己和弟弟周建人小时候围绕风筝发生的一件事。无论是当年管错了,还是醒悟后的自责及无法补救的沉重,都洋溢着浓浓的手足之情。《风筝》就像 一曲人情美的赞歌,让人沉醉在自然、和谐、水乳交融的诗情画意里。让我们一 起来感受一下这篇文章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板书课题并出示目标。②检查预习
教师范读或让学生听配乐录音。
(过渡)要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体验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就先要听读课文,并在听 读中思考问题。③质疑探究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a.这篇课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请你概述一下。b.听读课文以后,你有哪些感受?(教师可针对学生不同的感受启发提问)为什么“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事 隔几十年为什么要讨小兄弟的宽恕?为什么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 虐杀”?鲁迅对待自己的错误态度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毫无怨恨? c.课文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大家一起研讨。
学生听读课文后,讨论回答,学生间相互评论、补充.教师再带领学生有感 情地朗读,帮助学生多角度地理解课文。[教师小结] 这篇课文的意蕴很丰富。有手足情;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我”的自省精 神;小兄弟无怨恨的思想内容。又集中表达了“我”的惊异、悔恨、补过、悲哀 的情感。抓住“我”情感经历这条主线,为感悟课文思想内容做准备。因初步感 知,教师要及时引导,尊重学生独特理解。
自主质疑,合作探究
学生四人小组设疑,可小组内互问互答,教师巡视引导、点拨、补充,不同 意见全班讨论。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深入下 去。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别。(可请学生把问题记在课堂笔记本上)[问题探究] ①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联系下文)
②画出描写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光明媚”的句子,说说作者为什么把往事的回忆 放在这样的画面中展开?(多角度讨论探究)
③为什么说“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近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北京天空中荡漾了”? 师生讨论后,教师加以评述。[教师小结] 作者在北京的冬季看到天空中的风筝所引发的惊异和悲哀(引出下文),在 “春光明媚”的画面里展开了对往事的回忆,使现实中严冬的“寒威”与回想中 春日的“温和”互相映衬,既增添了回忆往事哀婉动人的力量,又使文章带上几 分明丽的色彩,透露出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光明天地的心情。
布置作业
①精读课文,再提问题,继续研讨。②课后“读一读,写一写”。
③阅读《满天的风筝》,说说文章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继上节课的学习基础,进一步探究疑难。)I导入
上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中兄弟之间的手足之情,明白了游戏于儿童的意 义,感悟到鲁迅严于解剖自己、知错必改的精神,感受了作者由惊异、悲哀到后 悔自责及心情沉重的感情经历,初步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么,我们从中还 能感悟些什么?本节课 继续研读课文。精读课文
教师朗读指导(声音、语调、速度、感情)。指名朗读课文(3—12段),对课文主体内容再’ 交流探究。
朗读时,可分读、齐读或重点读。次整体感知,同时布置思考问题准备
在预习与思考前提下,小组内交流,选共性和有代表性问题合作探究。小组 之间相
互派代表问答,教师引导深化,不同意见全班讨论。(教师应引导学生解决好如 下问题)):合作探究
学生可边读边思考或读完整体思考。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第一组:
O从语段中找出描写小兄弟观望他人放风筝的语句,分析一下作者从哪几方面写 的?他为我们勾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儿童形象?对小兄弟流露出什么感情?(结合书 中插图体会)e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请你用自己话概括。说 说作者在文中是什么样的形象?对“我”的描写,流露出了怎样的感情?这时的小 兄弟是怎样的 处境? O这部分一些动词和形容词用得很贴切传神,找出来,说说为什么用得好。O通过3、4段的学习,你进一步感悟到了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点拨,全班交流、补充。[教师小结] 这部分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天真、活泼、聪明、瘦弱的小兄弟形象,而“我”是 一个野蛮
粗暴的“虐杀者”,文中隐含着对小兄弟的可怜、同情和痛楚的手足之情,也隐 含着深深的
1自责。(第4题可放开让学生说,教师不一定给评价)第二组:
快速默读,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讨论。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
O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行为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 e从第5段中找出一句有关文章主旨句子,说说反映了什么主题? 旷我,J瞳得游戏意义后,心情沉重,总想补过,这说明什么? O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 觉得沉重”? 从中你又感悟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
作者一接触科学思想,就认识错误,设法补过,并不因为自己当初的动机是 好的就原
谅自己,不因为当初的想法是受了传统的影响而宽恕自己,也不因为时间相隔久 远就不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么沉重,可见他是多么严厉地解剖自己,他的为人 是多么严肃认真,他的精神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第三组:(教师要重点指导第三组的问题,可由浅入深引导)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
O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 e为什么说“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r教师小结
作者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 “我”因无法补过而心情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哀啊!而这种悲 哀既意想不到,“无可把握”,想摆脱也不可能了。当年虐杀者与被虐杀者都被 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为有什么错,现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而 被虐杀者已经全然忘却。课文一再强调“我”的沉重和悲哀,不仅表现个人的悔 恨,而是对这种普遍的精神麻木状态的忧虑和痛惜的感情。即使在今天,我们仍 然可以从中得到极大的教育意义。体验拓展
O请学生根据练习三准备的作业在全班交流。
@文中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你小时候也做过许 多游戏,玩过不少玩具吧?请你选一个最难忘的说给同学们听听。(以上练习如课堂时间不够,可放到课后练笔中写)r教师小结 《风筝》不仅是表现了人内心美好的感情,而且给人以深沉的思想力量。深 刻的主题,无论从哪个角度阅读,都有意在言外的收获。通过学习课文,你感悟 最深的是什么呢?反复思索以后并用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让自己的感情更真挚、美好,思想更丰富、深刻。教学小结
由于这篇课文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这篇文章又有一定 的难度,所以,在整体感知课文时,不要求学生一下子理解透彻,而是在整体感 知的基础上,探究一个个局部性问题,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全文。在指导 学生探究时,引导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了学生的思路,激发了学生独特的 感受。尽管两节课下来,学生还有些地方不太懂,但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 读的能力有所提高。另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 的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点 评
本教案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标准,突出了以下几点:
一、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本文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文章,不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而且文 章中疑难的问题较多,所以学起来有难度。再加上初中生平时对冲突误解中的亲 情体会不到或不深,所以多读课文,创设一个学习情境与气氛很重要。同时,在 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二、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本文意蕴丰富,在“合作探究”的教学环节中,重点让学生多角度探究作者的思 想感情,体会人间至爱真情,学习自我解剖的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 正确的价值观,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体验拓展”的教学环节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鼓励为主,引导学 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强调过程性评价的体验,使学生的自主能力得到发 展,个性得到发展。
第五篇:《风筝》教案
《风筝》教案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3、练习查阅课外资料,初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4、积累课文中生动的词语,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学习难点:
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变化写具体的。
学习方法:
搜集资料、创设情境、合作交流。学习时间: 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情境再现
1、回忆放风筝的情景。
同学们,你们放过风筝吗?谁来说说是怎么放风筝的?其中放风筝的时候还发生了哪些有趣或难忘的事情?(重点引导他们说动作和当时的心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先读得正确、流利,再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围绕着风筝给我们介绍了哪些事情?聪明的小朋友读书的时候会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2、根据学生的自由述说,相机反馈,总结概括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
/ 4 风筝。(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来归纳概括。)
三、朗读课文,体验情感
1、默读思考:你认为做、放、找哪一部分最有趣?
2、小组交流:将自己认为最有趣的内容介绍给大家,并说出自己认为最有趣的理由。
3、全班交流。
4、联系自己放风筝时的情景,说说哪些部分的情景感受和你最相似,并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
(1)指名读。
(2)说说自己是带着怎样的心情读的。(3)学生评价,教师小结。(4)有相同经历感受的同学齐读。
四、课堂练习
把你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二、抓住重点词句,品味课文,体会心情的变化
1、感悟做风筝的乐趣。
(1)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女同学倾听,比比谁更认真。(2)通过朗读和倾听,你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3)师生合作解决下列问题:
①“憧憬”的意思,几个小伙伴精心地做着风筝,风筝做好以后,该是什么样的情景呢?谁能想象一下?(这就是“憧憬”)
谁能用“憧憬”说一句话。
②“依”的认读及“依然”的意思。(用换词法“仍然”,或联系上下文理解。)③为什么做好的风筝什么都不像,我们却依然快乐?
(4)感情朗读,假设你就是课文中的孩子。(指导读出“快活”的心情,强调“依然”。)
指名读,挑战读,再指名读,齐读。
/ 4
2、感悟放风筝的乐趣。
(1)轻声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
(2)哪些词语体现了放风筝的动作?(托、牵、跑、叫)哪些句子最能体现我们当时的心情?
(3)出示重点句:“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①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反映出“我们”当时“快活”的心情?(板书:拼命)
②想象一下当时我们会喊些什么? ③感情朗读,读出“快活”的心情。指名读,挑战读,再指名读,齐读。
3、体会找风筝的心情,感悟童真童趣。
(1)自由朗读课文描写找风筝的部分,找一找哪些句子最能体现找风筝的心情。
(2)学生分别找出以下三句话,教师用幻灯片出示:
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3)学生连起来读这几句话,整体体会“我们”当时心情的变化过程。(4)找出最能表现当时心情的词语。(板书: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哭、垂头丧气)
理解“垂头丧气”(可让学生表演),相机指导“丧”字,注意“丧”是平舌音,“丧”字下面没有一撇。
(5)指名读,教师范读,再挑战读,齐读。
(6)小组讨论:“我们”在水磨坊那儿能找到心爱的“幸福鸟”吗?
三、识字写字
1、出示课后横线上要求会认的5个生字。它们都是你的朋友了吗?谁来当小老师,教大家读一读。(提示:“磨坊”在本课都是多音字)
2、出示课后田字格中要求会写的12个生字。
/ 4 你认为哪些字最难写,谁来帮助他?
四、巩固练习
打开“基础训练-《风筝》和阅读训练-《风筝》”,一起来闯关吧!
五、拓展活动
1、交流资料。
同学们,学了《风筝》这篇课文,你们知道“风筝”这个称呼究竟是怎么来的吗?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风筝的知识?(检查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和学生对资料袋的学习情况。)
2、引导学生回忆古诗《村居》,并背诵。
六、课后作业
1、把自己玩耍、活动时的心情告诉大家,写一写。
2、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心情的词语,互相交流一下。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