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托班运动:我的球
托班运动:我的球
上海市实验幼儿园:王筱燕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引发幼儿对球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的关注兴趣
2、喜欢玩球,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球、筐两个、音乐
活动过程:
一、用球做律动,引出学习内容,激起学习兴趣
二、说球,比较球的不同
1、这里有两个筐,请你给球找个家,让它回去休息一下
(幼儿放球,教师观察)
2、提问:这是谁的球?你为什么把它放在这个筐里?你的球是什么样的?
(提问2、3个幼儿)
3、比较小朋友和老师的球:这两个球一样么?一样在哪里,不一样在哪里?
(做做动作)
请你给它也找个家,为什么把它放在这个筐里?
4、这个家里还有很多球宝宝,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小结:虽然这些球不是一模一样的,但是他们都可以住在这个家里
5、还有谁没有拿到球?数数有几个人,他们的球在哪里?
(幼儿拿回自己的球)
6、跟同伴交流,说说自己的球
三、玩球
幼儿自由玩球,说说:我是怎么玩的四、游戏:我是球宝宝
教师当拍球人,幼儿用身体做球,边念儿歌变做动作
“球宝宝,(哎)。
让我先来检查下球的气够不够,这个球的气儿足不足,这个有点鳖,给它打点气儿,皮球都变大喽。
好,我要开始拍球啦,轻轻拍,跳的低;重重拍,跳的高;拍一下,跳一下;
拍着球儿转一圈;皮球滚掉拉;皮球回来拉。”
反思:
球对孩子来说并不陌生,本次活动借用球这个媒介,通过游戏比较感知大小、颜色、形状等,在体验游戏快乐的同时说出自己的感受。由于孩子的年龄较小,所以他们对自己带来的物品有很大的亲切感和归属感,愿意在集体面前说说自己的东西,所以在介绍自己的球的时候很积极,有强烈的说出“我和他的不一样”的愿望。对“为什么把球放在这个筐里”充分的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如:因为球和筐的颜色是一样的;因为球和筐颜色不一样,这样好找;因为我喜欢这个颜色;因为这个筐大能放很多球,等等。孩子喜欢做游戏,游戏带给他们许多快乐,在游戏中学习各种知识和能力,因此怎样用游戏贯穿整节活动始终是我们进行托班教学需要考虑的问题。
2岁-3岁小儿的游戏
一、我是手推车
目的:训练小儿身体悬空,两手着地爬行。锻炼颈肌、臂肌、腰肌及腹肌。
玩法:
1、抱腰推行
要求小儿两手撑在地上,两腿伸直,妈妈双手托住小儿腰部向上抬起,使两腿离开地面,同时对小儿说:“宝宝是小推车,要用两手代替车轮向前爬行。妈妈是推车人,我向前推时,你要用两手掌在地上轮换向前爬行。“然后,边推腰部,边指导小儿向前爬,向左或向右转弯。
2、抱腿推行
要求小儿两手仍旧撑在地上,妈妈站在小儿的脚后,用双手将小儿的小腿向上抬起,向前方推着,促使小儿爬行。同时说:“推呀推,推呀推,小推车向前走。向左走,向右走,到站了,停下来。”
提示:
爬行时间和距离要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操之过急。先玩游戏1,待小儿玩熟练后,再玩游戏2。在游戏中教认左右方向。
二、取豆数豆
目的:运用实物数数,掌握从1-3的数目概念。
玩法:
1、碗中取豆
准备一个盛着几十粒黄豆的大碗和一个小碗及一个汤匙;红色和黑色的铅笔各一支,硬纸一张。游戏时,妈妈对小儿说:“请你用汤匙在大碗中取1粒豆放在小碗里。”如果取对了,就用红笔画一个0,取错了就用黑笔打X,然后再对小儿说:“取2粒豆。”同样,对了画红0,错了画黑X,依此类推。妈妈可以不依次序指令小儿取豆,共5-10次,然后计算小儿取对了几次,错了几次,让小儿数有多少红0,多少黑X。
水中取豆
将盛满几十粒黄豆的碗中加水,豆浮在水面上,爸爸和小儿每人面前放一个小碗和汤匙,妈妈做裁判员。游戏时,妈妈发出口令,要求小儿用匙从水中取豆,从1粒到3粒豆,能完全按口令的要求取出正确数目的为胜利者。
提示:
①为了增加游戏的兴趣,爸爸有时故意出错,使小儿获得胜利,让游戏玩得更活跃。
②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方面可以让小儿练习运用实物来数数。如进餐时,让小儿为一家3口摆3个碗,3双筷子,或者分水果、糖果、饼干,点玩具的数目等,以巩固小儿对1――3数的概念。
第二篇:托班案例:宝宝爱运动
托班运动案例:宝宝爱运动
实录一:
出去运动了,昕奕拿了只皮球但他走来走去不拍,老师走过去问他:“你怎么不拍呀?”他点点头说:“我拍的。”然后把球往下一丢,用手很轻地碰了一下球,球向前弹走了,昕奕很无奈地看着球,也不伸手去拍,球就滚走了,在我的鼓励下他又尝试了一次,还是相同的结果。他看看我有点无奈,昕奕手中抱着球参与到跳呼啦圈的游戏,这回他来劲了边跳边说:“老师你看,我和皮球一起跳起来了。”其他小朋友看到了也纷纷抱着皮球跳起来,这下昕奕高兴了,我借助皮球弹跳的特性,启发昕奕在拍球时要考虑皮球会弹起来,等他弹起来时再用手往下拍,这样连续不断就能学会拍球了,昕奕开始认真的练拍球了。分析:
体育游戏不单单是对动作技能的训练和培养,还能帮助幼儿树立、引导正确的运动观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培养幼儿的运动兴趣。在游戏中教师只是一个观察者、引导者、支持者,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进步。在活动中对理解能力不是很强的幼儿,教师可以适宜的用语言去引导他们,帮他们理清头绪,分析问题。当发现幼儿有胆怯行为出现时,应该鼓励支持他们要勇敢的面对困难。引导幼儿挑战自我,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实录二:
今天我和孩子们一起到户外玩大型运动器具,孩子们都像一只只放飞的小鸟,飞到了自己喜欢的地方玩,有的玩滑滑梯,有的玩海洋球,有的玩摇船,大家都沉浸在欢乐之中,突然,骑小车的地方传来哭叫声,一看是昕奕在拽着车里的琪琪,原来他们在挣抢小车,我急忙过去,对昕奕说:“别的小朋友在玩,你不可以把他拉出来,你要对他说‘给我玩一玩好吗’小朋友同意了,你再可以玩”。没有骑到小车,就崛起小嘴生气了,站在那里动也不肯动。
实录三:
户外运动好后,我敲响小铃组织孩子们排好队,准备回到教室,萌萌第一个跑到我这里,做起了火车头,昕奕跑得慢在萌萌后面,当不了火车头了,昕奕偏要站到前面当火车头,我说:“今天萌萌跑得快,请萌萌当火车头了,你下次跑得快点,下次你来当火车头好吗?” 昕奕当不了火车头,又崛起嘴巴生气了,站在那里不走也不动,不肯回教室了。分析:
2-3岁的孩子自我中心意识太强,往往碰到不称心的事就生气,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引导,大多数的孩子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好转,唯独涛涛自我中心意识太强,很自私,一碰到不如意的事就生气,孩子的家长也反映,在家脾气更大,家长经常为这种事头痛。我想原因是一开始家长在家太宠爱了,往往孩子一发脾气就屈服了,同意了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久而久之,就加重了孩子的自私心理。措施:
针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教师坚持原来的观点,别的孩子在玩汽车,昕奕来晚了不能骑;别的孩子做火车头,昕奕不能做火车头,不能因为昕奕生气了就让他排第一个做火车头。对昕奕进行冷处理,教师不要不理睬昕奕,并故意让昕奕感受玩别的玩具同样开心快乐。同时组织小朋友一起来讨论昕奕的行为是对是错,让昕奕觉得自己的这种行为是不对的,生气更加不对,这样大家都不喜欢。再次,加强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引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当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不能迁就,家长在家要营造良好的氛围,家庭成员中要大方、谦让做好孩子的榜样。
第三篇:托班美术教案:送球宝宝回家
活动目标:
1、愿意与同伴一起玩,产生对美工活动的兴趣。
2、在教师引导下,体验与同伴合作的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皮球若干、剪出勾画好的球筐图案的纸、彩色纸(黄、红、蓝、绿)剪出小圆形纸片若干、废纸筐若干、胶水、抹布。
活动过程:
一、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圆圆的、能滚动、又能跳起来的玩具,小朋友你们猜猜是什么?
二、出示皮球。
三、引导幼儿说出皮球的外观形象。
师:怎样和它做游戏?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做拍、滚、踢的游戏。
师:球宝宝累了,老师把球宝宝送回家,也请小朋友回到座位上。
四、出示画好的图案,圆形纸片、胶水等
师:现在请小朋友看看你桌子上圆圆的像什么? 师:那咱们看看都有什么颜色的皮球? 引导幼儿观察纸片的颜色。
五、师:请小朋友把各种颜色的皮球送回家。
六、老师巡视观察幼儿粘贴的情况,引导幼儿边说出球的颜色边粘贴,并提醒幼儿把废纸放到废纸筐中,少涂胶水,注意卫生。
七、教师共同欣赏作品。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么多颜色的皮球放在一起,可以有个好听的名字叫“五颜六色”。
师:小朋友都把球宝宝送回家了,球宝宝说:谢谢你们!
八、游戏《拉个圆圈走走》自然结束。
活动自评:此游戏形式适合托班幼儿年龄特点,幼儿兴趣高,突出了动静结合,此活动渗透多种能力的培养,活动中幼儿可以遵守美工活动的常规要求,进一步提高了幼儿小肌肉的灵活性。
第四篇:乒乓球托球跑游戏规则
乒乓球托球跑游戏规则
一、比赛方法:
比赛开始前,用猜拳决定选择运输器材的顺序(器材只提供编号,不知道具体器材是什么)都选择完毕后,用对应的器材托住球,站在起跑线后准备开始。等待裁判发布口令。由起点运输至终点最快的获胜。
二、比赛器材:乒乓球+自选运输器材(A4纸,笔记本,16开书,球拍,勺子,两根香蕉 等)
三、比赛规则:
(1)比赛时,持球拍手不得超出把手,不得用手夹球。否 则,成绩无效。
(2)队员行进中,只允许用单手持自选运输器材,不得用另一只 手做任何扶助持球动作。否则,成绩无效。
(3)途中若球落地,需捡起球置于运输器材上,并退至掉球处 继续跑。捡球时不得影响其他选手比赛。否则成绩无效。(4)过终点时,球必须在运输器材上才可记为有效成绩。人和 球必须同时过终点。否则,成绩无效。
第五篇:幼儿园托班教案--亲亲我
幼儿园托班教案
亲亲我
活动目标:
1、初步体验父母与宝宝之间爱的情感。
2、通过动作的表现,感受歌曲的韵律。
活动准备:
录音带,照片,地垫每人一个,娃娃家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1、入场:小朋友们,娃娃家里用漂亮的小垫子铺成了小路,我们爬上去吧。
2、热身活动:脚尖碰一碰,碰一碰!小手绕一绕,啪啪啪!头儿摇一摇,摇一摇!
3、让我们象小钟表一样,摆一摆我们的身体。
二、基本过程
1、放录音:听一听这是什么歌曲?歌曲里唱了什么啊?
2.看看妈妈的照片,激发孩子对妈妈的感情。
“小朋友,平时妈妈亲你是什么感觉啊?你们喜欢不喜欢妈妈亲你呀?
3.“那么今天我们在娃娃家里,很开心的,我们一起和妈妈亲亲好不好呀?“4.教师演示教具唱歌曲,唱第一句可用手指指在小脸上,唱第二句摇摇头,唱第三句双手怀抱,念第四句,摇摇身体。•(幼儿可自由跟唱)
5、老师放一段好听的音乐,我们伴着音乐来做动作.(三)教师带领小儿唱歌曲。
(四)教师:“你们唱得真好听,我们今天回家就唱给妈妈听好不好呀?”
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