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溶液的浓度》一节教学方法的探讨教育论文
【摘要】同样的教学内容,对于不同的教师可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即使同一节内容,让同一个人讲,也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这就是平常所说的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年年讲课,但仍坚持节节备课,就是这个道理。从各种教学方法中,选择最优化的教法,目的是让学生最大程度的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确保教学质量。笔者在本学年的化学教学中,对《溶液的浓度》一节的讲授,不拘泥一种教法,而是多种方法并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溶液的浓度》 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同样的教学内容,对于不同的教师可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即使同一节内容,让同一个人讲,也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这就是平常所说的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年年讲课,但仍坚持节节备课,就是这个道理。从各种教学方法中,选择最优化的教法,目的是让学生最大程度的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确保教学质量。笔者在本学年的化学教学中,对《溶液的浓度》一节的讲授,不拘泥一种教法,而是多种方法并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启发性教学与讲述相结合本节课第一个目标就是简述溶液浓度的概念。为了完成这一教学目标,本人选择了启发式教学与讲述相结合的方法。启而不发是脱离学生实际等原因造成的。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有启则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提问、填空、设疑、举例等方式。提问、填空是启发学生复习回忆有关溶液的基本概念,当概念掌握后,转而提出疑问——溶液的浓度与医学有何关系?吸引学生注意力,最后举一些发生在学生生活、身边的浅显易接受的事例来说明——病人必须遵医嘱按剂量和用药时间服药;给患者大量输液必须为等渗溶液等,这些都与溶液的浓度有关。让学生明白医学学习溶液浓度的必要性,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顺利的完成了第一个教学目标。创立情景直观教学法
这节课的重点是叙述溶液浓度的种种表示方法。常规的教法就是按书本叙述定义、背公式、结合例题讲解。这是属于一言堂的注入式教学法,学生听起来很枯橾,处于被动学习,效率低。为了提高达标度,本人改变了传统教法,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补充了以下几个简单演示实验。
实验1:用称量好的4克氢氧化钠配成100毫升溶液。
实验2:用称量好的0.9克氯化钠配制成100毫升溶液。
实验3:用已量取的75毫升酒精配成100毫升溶液。学生对演示实验极感兴趣,此时学习态度处于最佳状态。本人抓住这一时机与学生一起分析各种溶液中浓度、体积和溶质之间的关系,并印发如下表格让学生填写,目的是检查学生达标度并比较各种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这种借助演示实验,创设学习情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环境中接受知识,最大程度地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使多数学生都能达标。教师调控下的课堂训练
上述操作只是完成了记忆目标。本节的应用目标是能运用各种浓度的数学公式进行基本计算。它是本节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为了突破难点,必须通过演做适量习题,让学生理解、消化、吸收所学知识。于是便选用了在教师调控下的课堂训练法。此方法的优点是人人参与练和评。运用这个方法,教师必须掌握以下内容:一是精选有代表性的练习题;二是把握练习题的质和量;三是依据学生心理选择训练方式;四是注意点拨培养高、中、低三个程度的学生;五是鼓励学生参与评判。例如训练题目由易到难,有直接代公式计算的简单题(低程度学生训练);有已知间接条件的爬坡题(中等程度学生适宜);有综合性强的试题(适合高程度学生)。
依据学生好胜心强、不甘落后的心理,采用比赛式的训练方式,看谁做得快而正确。鼓励做题快的同学上讲台,写出题解,供同学评议借鉴;最后集体参与评判正误。对解题正确的同学,应及时给予鼓励表扬;对解题错误的同学,要给予指出错误之处,并对其参与精神给予表扬,强调做错题是学习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教师不批评、不指责,用“失败是成功之母”来鼓励学生在下次中获得成功。
本节课由于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使教与学始终在紧张和谐的气氛中进行。特别是一些中、下等程度的学生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取得了较好的达标率。要真正掌握各种教学方法并灵活运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需要长期的学习、探索、总结和创新,以取得最佳、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二篇:溶液的浓度说课稿
第九单元
课题3 《溶液的浓度》说课稿
白土窑寄宿制学校 郭艳华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第九单元课题3《溶液的浓度》。
一、说教材分析
《溶液的浓度》是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九单元课题 3 第一课时内容。溶质质量分数是继化学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又一重要的化学计算。本课知识具有较好的规律性、系统性。学生通过实验展开学习,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自行推出计算式,再运用反例、练习、概括解题方法等对获取信息进行加工,从而将所学知识转化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又为以后学习综合计算打下基础,做好铺垫。
二、说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也会判断某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但从量的角度来表示溶液的组成,却是学生不了解的,教师若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便水到渠成。
三、说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2.过程与方法:
通过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练习计算的过程中,了解溶液与生产、生活的广泛联系,了解学习化学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服务。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溶质质量分数概念的建立及其简单计算;
2、教学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找准溶质、溶剂、溶液的关系
四、说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实验法、合作学习法、讨论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景激趣,明确目标
课题引入:投影展示人们在死海里能尽情娱乐的图片引入----课题3 溶液的浓度
展示目标:(教学意图:突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二)自主初探、合作释疑 环节一: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
1.提问:同样多的红糖水哪杯最浓?同样多的两杯白糖水哪杯最甜?含糖多少?浓到什么程度?
总结:通过观察颜色、尝味道等方法来判断溶液的浓稀,仅仅是判断溶液浓稀粗略的方法。日常生产中用到的溶液浓度都是确定的。比如农业上喷洒药液太稀不能杀死害虫和病菌,但药液太浓又会毒害农作物或树木.因此,我们应该学习商家向消费者介绍产品那样明确地表示出溶液的组成。现在就以小组为单位给配制溶液并找到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
(教学意图:结合生活生产实际引入新课,符合从生活走进化学,化学指导生活,贴近学生实际,为课堂增添活力。鼓励学生激起兴趣,提高信心。)2.[实验9-7]师生合作演示:配成溶液后对比。[实验9-8]配制不同浓度的两种氯化钠溶液并作对比。
总结:通过对比,进一步说明不能靠颜色和味道来判断溶液的浓稀,需找到一种确切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
3.归纳得出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溶质质量分数的意义。(教师强调注意事项)
4.(1)讨论与交流:①生理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0.9%,它的含义是什么? ②某硫酸钠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38%,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每100 g的溶液里有硫酸钠38 g。B.每100 ml的溶液里有硫酸钠38 ml。(2)求算:实验9—
7、8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对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转换,并作填表练习。
(4)填表:将硫酸铜溶液分别进行下列变化:分成三份、加水、加入溶质、蒸发少量水时,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和溶液的浓度如何变化?(设计意图:巩固对溶质质量分数及其变形公式的应用过渡到下一环节的教学)环节二: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题型一] :关溶质、溶剂和溶液之间的换算 计算的依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和变形公式 【例1】、练习1 [题型二]: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
1、讨论一(设计意图:引出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引出下一计算题型)
2、讨论二(设计意图:为了说明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是最浓的溶液以及本类题型计算的依据)【例2】、练习2 [题型三] :有关溶液稀释或浓缩的计算
1.思考: 向20%的某浓溶液中加水后溶液、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如何变化? 如何解决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
2.计算的依据 :稀释前溶质质量 = 稀释后溶质质量 浓缩前溶质质量 = 浓缩后溶质质量 【例题3】、练习3 [题型四]: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分析:通过判断一道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哪种解法正确引入。2.注意点:溶液是混合物,溶液的质量不能直接代入
化学方程式中计算,必须换算成溶质的质量。【例题4】、练习4 环节三:课堂小结
(三)、练习反馈、拓展思维
六、课后反思
第三篇:《溶液的浓度》教学反思
《溶液的浓度》教学反思
瓜州县三道沟镇初级中学
石玉君
《溶液的浓度》这节课以“中国死海”情景引入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本节知识的兴趣。本节主要是以学生的自学与交流为主,老师的讲解、纠正为辅,把课堂交给学生来完成的。虽然所用时间较多,但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同时,学生小组的讨论也更为重要,比老师直接灌输影响要更深刻,更容易接受,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材中引入的溶质质量分数概念非常简单,计算公式也简洁明了.通过5分钟的自学与交流,学生可以完成对基本概念的理解;通过课后题的训练,学生能够完成计算公式的应用。教师应注意强调:解这类题时必须弄清溶液的质量发生怎样的变化,溶液中溶质和溶剂分别是什么物质,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各是多少。一般地,溶质的质量是指溶解的那部分溶质,如果没有溶解在溶剂的那部分药品,就不能算作溶质,也不能算作溶液的质量,以避免学生在计算时出现错误。
教材中有两道例题,可以交给学生通过自学与讨论来完成。其中重要的地方老师可以让学生先来讲解,如有不正确的及时予以纠正。同时,可以结合课后类似的题型进行巩固训练。此时应强调: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学生只有掌握溶液稀释的原理和计算方法,才能有效的掌握溶液的配置原理及方法。
结合化学方程式,求某一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难点,特别是发生化学变化时,是学生更容易搞混淆的,因而这类题还需在第二课时作为重点、难点教学内容,由老师带着学生反复读题,从题目中找出解题的关键点。先做一道例题,紧接着做一道类似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此类知识,为今后学习更复杂的计算题打好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主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交流中愉快的学习知识,以轻松的心态来面对学习。兴趣是学习知识的最好导师,让学生在体会学习所带来的喜悦同时,达到一定的知识理解与积累。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由于交互式板使用的几率比较频繁,白板触摸屏的灵敏度就相对降低,有时候操作过程中难免出现问题,操作就不到位,就会影响教师教学的速度和思维。有些重点、难点问题讲解不到位,学生练习和分组讨论的时间相对少一些。
改进的措施和方法,多学习计算机知识和交互式白板操作技术,多与其他教师交流经验,不断提高交互式白板操作技能,尽快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以提高自身驾驭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益。
第四篇:溶液的浓度教案1
溶液的浓度 贾国庆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实验与讨论,理解溶液浓度的概念
2、通过学习,知道溶液浓度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二)智慧技能
通过思考、练习,在弄清溶液组成的基础上,掌握质量百分比浓度的概念和有关计算。
(三)科学方法
通过学习中的实验和讨论,提高表述能力,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和协作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质量百分比浓度的概念和有关计算历来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但关键是要分清溶液的各个组分的质量。
三、教学媒体
多媒体投影、两杯硫酸铜溶液、烧杯、玻璃棒
四、教学过程
引入:展示两杯硫酸铜溶液,并提出问题。教师:哪一杯溶液更浓呢? 学生:回答。
教师:根据溶液颜色深浅的不同可直观看出溶液的浓或稀,但浓或稀毕竟是一种粗略的说法。在工农业、医疗和科学实验中,往往需要精确的知道一定量溶液里含多少溶质。例如医疗上使用的生理盐水浓度为0.9%,过浓或过稀都会影响治疗效果。
投影:生理盐水浓度。
教师:如果把生理盐水的浓度配稀了,那么输液后血浆的浓度必然会变稀。这样,血浆里的水分就会往浓度大的血细胞里渗透。结果就会引起血细胞膨胀,甚至是破裂,发生溶血现象。如果输进的生理盐水过浓,那么,输液后血浆的浓度就会增大,血细胞里的水分,又会向外渗透,造成细胞脱水。
提问:在两瓶溶液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决定溶液浓稀的因素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
教师:决定因素是溶液的组成。
幻灯:溶液的组成。
实验:将一杯硫酸铜溶液分成三等份。提问:
1、每一份溶液的浓度是否改变?
2、将其中一份加入一定量的水,其溶质、溶剂或溶液的质量及浓度是否改变?
3、将其中的另一份加入一些硫酸铜晶体,其溶质、溶剂或溶液的质量及浓度是否改变?
幻灯:
一、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与全部溶液质量的比值。
教师: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有很多种,运用最为广泛的就是质量百分比浓度。投影:质量百分比浓度:溶质质量占全部溶液质量的百分比。提问:1%的氯化钠溶液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略
练习:
1、蒸干 25克氯化钠溶液得到5克氯化钠,计算该溶液的质量百分数。
2、配制80克20%的硝酸钾溶液,需硝酸钾和水各多少克?
3、现有25克氯化钠,可以配成20%的溶液多少克? 讨论: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100克2%的食盐溶液。(说明:主要讨论实验步骤、所需实验仪器)
分组实验:第一组:学习配制20克 5%的氯化钠溶液;第二组:学习配制20克10%的氯化钠溶液;第三组:学习配制20克25%的氯化钠溶液。
讨论:如何确定所配溶液的浓、稀?(播放flash课件:巧辩溶液的浓稀)学生:回答
师生小结:
1、质量分数定义:溶质质量占全部溶液质量的百分比。
2、数学表达式: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溶质质量分数
第五篇: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教案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教案(含说课)
说课: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属于一个学生分组实验且此实验是学生所做的第一个定量实验,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这个实验过程中,学生既要认识并掌握新的仪器——容量瓶及其正确使用方法,又要对使用天平称量的操作、烧杯、玻璃棒的正确使用、溶解的操作等一系列基本操作进行复习。在教学目标上,第一、要复习已会的基本操作。第二、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容量瓶的正确使用以及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与技巧。在教学过程上,我们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协作完成实验,最终完成树立节约的理念,安全的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合作的精神以及严谨的科研态度等情感态度目标。
二、所用到的药品、仪器。药品:食盐、蒸馏水。
仪器:托盘天平(带砝码)、10ml量筒、称量纸、药匙、玻璃杯、玻璃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原课本实验内容分为两部分,一、用固体氯化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二、用盐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在原料选取上分别为固体和液体,对应的量取工具分别为托盘天平和量筒(本来托盘天平的精密度是不够的,应该选取分析天平,但限于中学学校设备,故选用托盘天平)。但是此学生实验配制的溶液浓度小,回收价值不大,一般作废液处理。故此,我们选择用大试剂瓶将学生配制的氯化钠溶液回收,再将氯化钠溶液代替盐酸供给学生。这样,既避免了药品的浪费,又减小了废液处理难度,保护了环境,还避免了使用盐酸过程中的潜在危险。
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首先必须进行计算从而得出药品的需求量。而常见的药品浓度有多种表示方法,如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等。如何进行换算这是一个重点。故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提供的浓氯化钠溶液采用质量分数的表示形式。
教案
一、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b)过程与方法: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树立节约的理念、安全的意识、合作的精神以及严谨的科研态度。
二、重点与难点:
a)重点: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b)难点:正确使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三、实验用品
a)药品:食盐、11%的氯化钠溶液、蒸馏水。
b)仪器:托盘天平(带砝码)、10ml量筒、称量纸、药匙、玻璃杯、玻璃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四、实验过程
引入:物质的量是化学上重要的物理量,是把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联系起来的桥梁。学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对于学习化学和今后的工作,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怎样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1、即:
(1)计算所需溶质的量
(2)称量:固体用托盘天平,液体用量筒(或滴定管/移液管)移取。(3)溶解或稀释(用玻璃棒搅拌)
(4)移液:把烧杯液体引流入容量瓶(用玻璃棒引流)。
(5)洗涤: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一并移入容量瓶,振荡摇匀。(6)定容:向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至距离刻度线2~3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正好相切。(要求平视)
(7)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板书]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展示容量瓶、] [教师]这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重要仪器,我们在化学课堂上已经对它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我们请两位同学分别说出它们的用途及使用方法。
[学生甲]容量瓶的使用
1、容量瓶的体积固定,有不同规格(100mL、250mL、500mL、1000mL等)。
2、使用前须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
3、溶液温度与容量瓶上标定温度一致时,所取液体的体积最标准。
4、溶液液面接近刻度线1cm~2cm时,须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教师指导]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应注意的问题 计算
2、称量
3、溶解(稀释)
4、移液
5、洗涤、6定容
7、摇匀(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将一定质量或体积的溶质按所配溶液的体积在选定的容量瓶中定容,因而不需要计算水的用量。
(2)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这是因为在配制的过程中是用容量瓶来定容的,而容量瓶的规格又是有限的,常用的有50mL、100mL、250mL、500mL、和1000mL等。所以只能配制体积与容量瓶容积相同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3)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不能直接将溶质放入容量瓶中进行溶解,而要在烧杯中溶解,待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恢复到室温时,才能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这是因为容量瓶的容积是在20℃时标定的,而绝大多数物质溶解时都会伴着吸热或放热过程的发生,引起温度的升降,从而影响到溶液的体积,使所配制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准确。
(4)定容后的容量瓶在反复颠倒、振荡后,会出现容量瓶中的液面低于容量瓶刻度线的情况,这时不能再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这是因为容量瓶是属于“容纳量”式的玻璃仪器(指注入量器的液体的体积等于容器刻度所示的体积)。用滴管定容到溶液的凹面与容量瓶的刻度线相切时,液体的体积恰好为容量瓶的标定容积。将容量瓶反复颠倒、振荡后,出现容量瓶中的液面低于容量瓶刻度线的情况,主要是部分溶液的润湿容量瓶磨口时有所损失造成的。
[教师]本节课我们主要进行以下实验内容 [板书]
一、配制100mL2.0mol/LNaCl溶液
二、用11%的氯化钠溶液配制0.2mol/LNaCl溶液
已知:11%的氯化钠溶液密度为:1.07g/ml 氯化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5 [学生实验,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思考]:
1、应该怎样用托盘天平称量NaCl固体?
2、将烧杯里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后,为什么要用少量蒸馏水洗涤2~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
3、量瓶配制溶液时,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倒出一些溶液,再重新加水到刻度线。这种做法对吗?如果不对,会引起什么误差?如果已经这样做了,又该怎么办?
重点注意事项:
(1)容量瓶使用之前一定要检查瓶塞是否漏水;
(2)配制一定体积的溶液时,容量瓶的规格必须与要配制的溶液的体积相同;(3)不能把溶质直接放入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4)溶解时放热的必须冷却至室温后才能移液;
(5)定容后,经反复颠倒,摇匀后会出现容量瓶中的液面低于容量瓶刻度线的情况,这时不能再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因为定容后液体的体积刚好为容量瓶标定容积。上述情况的出现主要是部分溶液在润湿容量瓶磨口时有所损失;(6)如果加水定容时超过了刻度线,不能将超出部分再吸走,必须重新配制。
[布臵作业]填写好本次的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