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寻路观后感
《寻路》观后感
革命题材电视剧《寻路》,聚焦了1927年”4.12”大屠杀至1932年10月宁都会议五年的时间里,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斗争摸索革命新道路的艰苦历程。剧集非常真实而又从容地加以呈现,尤其细腻地刻画了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袖的喜怒哀乐,把革命领袖当做普通人加以描写,让观众看到在残酷斗争的岁月中,革命先辈是如何闯出一条走向胜利的道路。
《寻路》是靠细节取胜的,而在以前的影视剧中很少看到这样的细节描写。
比如,在第一集描写“ 4·12”大屠杀当天,周恩来只身去见蒋介石,冒着杀头的危险,不惧个人生死,大义凛然痛斥蒋介石,然后昂首阔步走出了国民党军的司令部。这一幕,就相当地惊心动魄。
从“4·12”到“7·15”,周恩来同志是如何指挥上海白区反蒋斗争的,过去所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都没有系统表现过,而在寻路这部电视剧却写得很详细。蒋介石命陈立夫建立特务机关,收买共产党内变节分子,疯狂暗杀中共领导人。周恩来大力加强中央特科,派人打入敌人内部,设法变敌为我耳目,严惩叛徒。
陈赓为了保护周恩来,在路边开枪扰乱视听,然后周公跳车隐蔽,陈赓趁着界面上乱做一团的时候,拔掉敌人摩托车的钥匙,然后又开车跑掉……这种反击的细节化凸显了周公和中共地下工作者的过人胆略和气魄。
还有,毛泽东受中央委托,去湖南浏阳发动秋收起义,途中遇到几个土鳖地主武装抓捕,毛泽东机智周旋,先是递过银元,后又装作解手逃跑,最后纵身跳进池塘,逃过一劫,但是脚受伤了,鲜血直流,他不得不忍着剧痛,一瘸一拐地赶往起义地点。
《寻路》立足这样一个高度,从一开始就提出了这个尖锐的问题:大革命失败了怎么办?走城市暴动还是走另外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不论在中国共产党内,还是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探索来看,都是一次很大的思想解放,而且从国际共运史来看,也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当时共产国际指导着全世界各国的共产党革命,就是要求走城市暴动的道路,准确地说是走中心城市暴动道路。中共中央领导机构在上海,从莫斯科回来的、从法国回来的中央领导人,他们也只知道有一个中心城市暴动的道路。因为无产阶级第一次夺取国家政权是巴黎公社,第二次是十月革命,不但是在城市暴动,而且是在中心城市暴动,是在首都暴动,在国际共运史上这是唯一的经验。
上海党中央机关不断地发动城市暴动,不断地失败,还不断地派人到苏区去,对毛泽东展开批判,毛泽东一次又一次被剥夺军事指挥权,不断受到批评和压制,但是他不计个人得失荣辱,顽强不屈地和错误路线作斗争。最后中央机关自己也在上海呆不下去了,只能撤到苏区;但是井冈山的斗争,中央苏区的斗争,反围剿的斗争却是不断地走向胜利。
这两方面强烈的细节对比,说明了正确道路的探索必须从实践出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剧名《寻路》就是讲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一次次的尝试总结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胜利法则,这不仅是用鲜血换来的斗争经验,也是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最后胜利的基调。路,的确是人走出来的,但寻找路径的千辛万苦也不能忘记。
毕竟这段革命历史距离今天已经很遥远,历史中的点点滴滴已经被大众遗忘,在电视剧中重温,并且了解当时很多鲜为人知的内幕,会让观众重新认识历史,和更了解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
第二篇:寻路 作文集
寻路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上下寻索着,我从哪里来?又将去哪里?我总是感到很茫然,很无助。我没有太多远大的目标,也辨不清前方的路。我一直在漂泊,漂泊,不知何处是心灵的栖息之所。
曾几何时,我一度认为天降大任于斯人,可遇而不可求。于是,在大雾迷蒙的人生之路,我停下了追寻的脚步,悠哉游哉地徜徉在原地,欲等阳光普照,晓雾消歇。却不料昏黑覆住了天空,狂风掠过枯秋的秃枝,卷袭着一片片裹着昏黄的落叶,“沙沙”地摩挲着地面。夜,黑得深邃。我蜷缩着脖子,死静地盯着黑沉沉的天空,油然而生出一个个可怕的念头。万一我丢了鞋子怎么办?万一我掉进了陷阱怎么办?万一我久困此地而饿死了怎么办?想着,想着,我极力克制着要留下的泪水,沙哑地喊道:“不,我要离开这个鬼地方。”朦胧中,一个模糊的身影踉跄地越过黑暗,渐行渐远„„
一路上,我遇到过杂生着荆刺乱石的崎岖小径,跌破了腿,划伤了手,但我未曾停下跋涉的步伐。我也懈待了繁花似锦的山谷,踏着清风,嗅着花香,伴着鸟鸣,但我未曾悬着疲惫的心。我要追寻,追寻,无极限地追寻。不要问我将去哪里?我心如飞翔的鸥鹭,远方是我梦的天堂。
„„
一串履印,一曲幽径,用脚踏出路。一步,两步,三步„„路,就在我心中。
一直以来,我默默地躲在一个角落,总以为自己迷失了路。至今才明白,路就在我的脚下,未曾走过,又怎知迷失了?——后记
诚信在飞扬
且不说我们中华是礼仪之邦,就算是袖珍小国,也懂得“诚信”二字,诚信是美丽的,但在这五彩斑斓的美丽中,总归有几个污点来玷污这个美丽的词语。
“爽约”二字现在在社会上已成泛泛,这个象征性的,用处极多,面积极广的词语正像一只蛆虫一样慢慢地腐蚀着我们的心灵。
一个简简单单的失信,便会让别人精心准备好的一切,顿时化为乌有。而你,还在自顾自的忙着自己的事情,全然不知道被爽约人的心中是什么滋味,这不就是自私的症状吗?
没有诚信,你便会失去一切,就如在课本上学习的那则寓言,一个人,带着几个包袱渡河,包袱上分别写了包袱中装的东西:诚信,金钱,家产,朋友,名气„„可是,小小的木船显然载不了这么重的东西,他必须丢掉一个,当然,他丢掉的并不是别的,而是诚信。
大家可以试想一下,他丢掉了诚信以后,继而丢掉的就是朋友和名气,此时,空有金钱和家产的他要怎么度过他这漫漫的一生?他的一生将会多么的孤独?
这只是一则寓言,却反映了当今社会最为严重的问题——诚信。我们可失于人,不可失信于人。信用是难得易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
大家一定知道古代时的宋濂吧“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待,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预约。”撇开他其它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就说他的诚信。就不得不让我们敬佩,所以,“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不就是因为宋濂诚心的品质吗?
诚心像一朵小花,比天还高,比地还远的梦想,你常常去浇水,他就会变得十分艳丽,或许这个比喻不太恰当,这么说吧,诚心就像一把利刃,你多用它,多打磨它,它便会更加锋利,然而若你坐视不管,把它遗忘,那它便生锈了。
总之,诚信是我们的一个大难题,只要多一些人的遵守,社会就多一分美好与和谐。
体验磨难才会爬的更高
当一个婴儿刚开始接触世界的时候,就体验到了痛苦。当他们与母亲唯一的连接断开后,他们必须自己张开嘴呼吸,但他们不会。于是就要体验快窒息的感觉,这是医生就会弄疼她,便听到一声“哇”的哭声。人们这厮不会可怜着孩子哭得如此冤枉,他们会欣喜的庆祝自家传承香火顺利诞生。而这时,婴儿成长的第一步便顺理迈出了。
许多人会把成长的道路比作马拉松赛跑,而我会比较喜欢比作一层层数不尽的阶梯,倒数第二层是成功,最后一层是天堂。只要人生没有终结,成功便没有到达,目标、理想、便没有完成。当然,那只不过是想象家们最底层的想象。
曾经有许多书刊上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老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年龄可达70岁。但要活得好,它在40岁时,必须做出艰难而重要的决定!因为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的抓住猎物;它喙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了胸膛;它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翅膀变得十分沉重,飞翔起来十分费力。要么等死,要么她去体验一次艰难、痛苦的蜕变过程再获新生——它得奋飞到山顶在悬崖上筑巢,停留在此150天不得飞翔。首先鹰用它的喙击打岩石,直到其完全脱落,慢慢等待新的喙长出,然后,用新长的喙,把指甲一根根的拔出来。当新的指甲长出来后,又要再把羽毛拔掉。五个月左右,新的羽毛长出来了,老鹰开始飞翔,重新再过30年岁月
通过种种磨难的老鹰,一切都将重新开始,那一刻如同蝴蝶破茧而出的瞬间,美丽得让人感动。或许这样的结尾你会认为很完美,而你仅仅用了两三分钟去读这个小故事却不曾想,如果自己是一只老鹰,遇到这样艰难的选择,是选等死?还是去体验150天的疼痛,从而新生?
人生就是在体验中度过的,别人不会帮你体验,不他们不想帮,而是他们帮不了你,只有你自己去体验成功中的每一次摔倒,每一次痛苦,每一次快乐„„ 生命仅仅如此,人生仅仅如此,而体验未完待续„„
向梦想前行
向梦想前行,无论会有多少考验;向梦想前行,无论会有多少苦难;向梦想前行,无论会有多少艰险„„
梦想不是幻想,如果只是呆在角落里无边的幻想,那么梦想永远都只能是梦想。唯有踏上追梦的旅程,并不断努力,梦想才能变成现实,汗水才能浇灌奇迹。不要抱怨命运的不济,不要责怪上帝给你的太少,一切事在人为。更何况,人定胜天。只要心在,梦在,信念在。那么,即使你只有一把扫帚、一只水桶和一块抹布,也一定会刷亮人生的前程,打开胜利的大门,到达梦想的彼岸。
“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胆尝薪,三千越甲可吞吴。”尽管向梦想前行的路上,会有诸多坎坷,可那又怎样?珠母贝忍受了沙砾的磨砺,日复一日,终于孕育成了倾世的珍珠;钢铁忍受了烈火的冶炼,坚持不懈,终于练就了锋利的宝剑;恶魔忍受了灵魂的淬炼,坚韧不屈,终于蜕变成美丽的天使。梦想之路不好走,一切豪言与壮语皆是虚幻,唯有坚持才是踏向梦想的基石。
追逐梦想道路百转千回,通向成功的征程荆棘密布。梦想之路上可能会有洪水、猛兽及其它许许多多的未知的困难,只有经历了这些困难,我们才能到达梦之彼岸。红军战士面对强大的敌军,并未恐惧,所以他们收获了胜利;贝多芬面对命运的磨砺,并未屈服,所以他受到万众瞩目;凡·高面对世俗的打击,并未气馁,所以他受到世人敬仰。而我们只有在梦之道路上勇往直前,才有可能让梦想之花盛开。
孟子曾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梦想之路上,人人平等。我们只有经历了梦之神给予我们的磨砺,才能成就一番大事,叩开梦想的大门。
或许,梦想之路很艰辛;或许,梦想之路很顺利„„但不管怎样我们都要走下去,勇敢向梦想前行。因为:
我们的信念——百折不挠;
我们的追求——永不言弃。
宽容也是一种美
一般情况堆满了腐草的土地,往往能生长好多植物;清澈见底的河流,常常不会有鱼虾来繁殖。所以应该有容忍的气度和宽恕他人的雅量,绝对不可因自命清高不跟任何人来往,而陷于孤独。
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子路曾为盗贼,甚至还抢劫过孔子,但孔子没有嫌弃他,而是谆谆教诲,使他成为一个言谈举止深合礼仪之人。
清朝时期,宰相张廷玉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毗临而居,都要起房造屋,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便修书北京,要张宰相出面干预。这位宰相到底见识不凡,看罢来信,立即做诗劝导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母见书明理,立即把墙主动退后三尺;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马上把墙让后三尺。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张廷玉失去的是祖传的几分宅基地,换来的确是邻里的和睦及流芳百世的美名。
有一次,理发师正在给周总理刮胡须时,总理突然咳嗽了一声,刀子立即把脸给刮破了。理发师十分紧张,不知所措,但令他惊讶的是,周总理并没有责怪他,反而和蔼地对他说:“这并不怪你,我咳嗽前没有向你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动呢?”这虽然是一件小事,却使我们看到了周总理身上的美德——宽容。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我们在生活空间里,就是美与丑、善与恶、圣洁与污浊共存。
所以想要成为一个德才兼备、有成就的人才,就必须要有清浊并容的雅量和气度,善于和各种人交往。
感恩
雄鹰要感恩天空,因为天空给予了它振翅飞翔的空间;猎豹要感恩大地,因为大地给予了它快速奔跑的地方;鲜花要感恩雨露,因为雨露给予了它茁壮成长的营养;鱼儿要感恩大海,因为大海给予了鱼儿欢快游泳的空间„„
我们要学会感恩,因为感恩可以使世界更美好。
我要感恩我的父母,是他们给了我生命,给了我一个温馨的家。坚实而温暖的家是我结束了一天劳累的地方。我感恩我的爷爷奶奶,是他们在周末为我营造了一个无忧无虑的轻松环境,使我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得到放松。我要感恩我的同学朋友,是他们让我感到了集体生活中的种种快乐。我要感恩那些给予我恩惠的人,是他们让我感到了人间处处有真情。我要感恩那些被我帮助的人,是他们给了我一个回报他人的机会。我要感恩那些对我不满的人,是他们让我找到自己的不足,使我朝着正确的方向迈步前进。
我最想感恩的是老师,因为我在犯错的时候,指出错误的是老师;当我在遇到难题而绞尽脑汁思考时,为我耐心讲解的是老师;当我想放弃时,鼓励我的是老师„„总之,当我在人生道路上迷茫时,给我当指路明灯的是老师。
当我第一次面对校园大门时,您用阳光灿烂的笑容安抚我恐惧的心,是您,用抑扬顿挫的声音把我带到了欢乐学习的课堂。也是您,用新思路解答我心中一个又一个的难题。还是您,当我怀着惭愧的心面对错误时,您意味深长的教给我做人的道理。您把我带进从错误走向正确的生活中。当我失落时,您就像一位天使,给我希望和勇气。您把我带进了坚强的天空和自信的海洋。在我骄傲地对待成功时,您及时提醒我要谦虚。这样,我才走进了成功的大门。
所以,我要感恩我的老师。
“感恩”可以让我感到人间的处处快乐;可以让我体会到生命的如此不凡;可以让我回味起童年的欢乐无比;可以在阴天仍能感到苍穹的蔚蓝、阳光的明媚、鲜花的芬芳;可以让我在寒风凛冽的冬季也能感到春季小草吐露的新绿、夏天树荫的凉爽、秋日阳光的灿烂;可以使盲人享受到聆听的美好;可以使聋哑人感觉出世界的多姿多彩„„
愿所有人可以感受到“感恩”带来的幸福,让我们大家学会“感恩”!
完美的限制
世人多爱追求完美,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可是毕竟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对完美的过分追求反而会成为一种限制。
一位不久于人世的老者说,如果他能再活一次,他会尝试更多错误,而不会事事追求完善。人生当然不能再过一次,活着的我们何不细细思考老者的话,重新审视自己对完美完善的追求,作一个在错误中不断前行的人?
英国曾经有世界著名的骑士军团,每当与敌人交战,英国的军队都会排出最完美的队形,士兵们下马、弯弓、摆盾、前行,都会追求行动的完全一致,来达到视觉上美的享受,以展现英国人的绅士风度与骑士精神。视觉上的完美固然达到了,可是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英国军队的一连串莫名其妙的动作给敌人创造了进攻时期(机),却造成了己方行动不灵,战斗力大大下降。可见,追求过分的完美带来多大的限制与损失。
世事的尽善尽美并不存在,甚至你所以为的已经确定无疑的事都有可能是个巨大的误点。亚里士多德在物理上的研究成果使他之后的很多科学家都难以跳出他的圈子,获得更大的成就,因为他们都将亚里士多德的成果看成是“真理”,他们的一切实验都建立在“真理”的基础之上,他们不知“真理”也有“失真”的时候,自然不可能取得什么成就,科学试验不应停留在以往的完美基础上,而应拓宽思维,敢于提出新问题,不怕错误与失败。只有突破了“完美”的限制,成功才有可能降临。
完美不一定是好事。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世事自有他运动变化的规律。月亮因有圆缺而不显得单调,才会有如此多咏月、赞月、哀月、叹月的诗词文赋。黄山因有变幻莫测的诡谲的云雾而被世人称诵(颂)。
汉代的赋,注重对词藻的完美铺陈,然而华丽的词藻堆积出来的往往是表面艳丽、内容乏味的一纸废文。如果作者放弃对完美词藻的紧抓不放,多多充实文章内容,汉赋或许会有更大—成就。
错误不可怕,不完美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所谓的“完美”给人的限制。敢于突破“完美”的限制,在人生的尽头处,你才不会对此生的所作所为而后悔。
成功在于坚持
坚持是每一个成功者所不可缺少的。法国的巴斯德曾说过:“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可见,坚持之于成功,就像水之于鱼,缺之不可。
荀子的《劝学》就说过:“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成功在于坚持不懈。再好的马跳一次,总归还是不及驽马的十步之遥;即使是一段朽木,“锲而舍之”,终难折断,更何况要使之成器:金石之可镂,全在于不舍的精神,不懈的毅力。短短的几句话,就道出了坚持才能胜利成功的奥妙。
坚持就是胜利。在美国,有一位穷困潦倒的年轻人,即使在身上全部的钱加起来都不够买一件像样的西服的时候,仍全心全意地坚持着自己心中的梦想一做演员、拍电影、当明星。当时,好莱坞共有500家电影公司。他带着为自己量身定做的剧本前去拜访所有公司。三轮的拜访,1500次的拒绝,可以耗费一个普通年轻人所有的热情与激情。但他并不是普通的年轻人。他决定开始第1501次的拜访。终于,在第四轮拜访第350家公司的时候,奇迹出现了。幸运之神这次终于光临这个年轻人身上——这家公司老板同意投资开拍他写的这部电影,并由他担任男主角。这部电影就是之后红遍全世界的《洛奇》,而这位年轻人就是席维·史泰龙。假设,在第三轮之后,他就停住了第1501次的拜访,现在还有这个巨星吗?还有他参与的电影佳作吗?还能成就他美好的梦想吗?相信答案是不确是的。正是因为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让他取得了最后的成功,最终的胜利。
巴尔扎克说:“持续不断的劳动是人生的铁律,也是艺术的铁律。”有不少的文学艺术就是持之以恒的“铁律”。马克思写《资本论》花了40年;《徐霞客游记》的诞生用了34年;而歌德的《浮士德》更是60年之精华。这些数字,简单明了,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不折不扣的事实: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就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
回顾中国历史,楚霸王项羽更让我们看到了懈怠的隐患。曾经年少时,读书识字三心二意,凡事“浅尝辄止”:想要学剑,又不肯花时间去练剑:欲熟兵法,亦是故态复萌,有始无终。所有事情,没有一件是能够坚持到底的。这种习性一直跟随他直到败送自己的霸王社稷。楚汉战争败北,项羽更是心情浮躁,既无恒心又无毅力,更遑论“收拾旧山河”的决心和霸气。倘若他有这坚持不懈的品格在,年少时的他还会对所有事情“知其皮毛即可”吗?年长后的他还会丢失江山社稷吗?反观齐白石老先生,一个生命不息笔不辍的画家。在其七十余年的画画生涯中,几乎天天都作画。27岁之后,只有四次搁过笔:两次是害病,两次是父母去世。这种勤奋是坚持不懈的。1957年,他逝世这一年的春夏之际,精神和体力已经不允许他再继续作画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然顽强地绘出了一幅花中之王——牡丹,完成了自己的绝笔之作。齐老先生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才成就了他在当今画坛的盛名。
坚持是在滴水如冰的寒冬中,对春天的渴望:是在漆黑如墨的深夜中,对黎明的期盼。坚持,是在人生航程里唯一不改的目标,也是我们人生成功的终极法宝。
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记得那天很冷,但是那一刻,世界春暖花开。
———题记
又到冬天了,真值南方农谚的“一九二九不出手”的时节,太阳像包了一层保鲜膜虽然卖力地从东到西跑得气喘吁吁,却一丝热气也没给我们留下。风真讨厌,冰冷冷地无孔不入,似乎只要一开口就会连胃里都灌满那种噬魂地寒意。一整天,我几乎没怎么移动过,像只松鼠般窝在座位上,等着时间从指缝间划过。“希望明天别这么冷!”这是我心里唯一的念头。
窗外,狂风把树木房屋拍的“哗哗”直响,时时伴着玻璃摔在地上破碎的声音。这几天一直阴天,白天如黑夜一样昏暗。
终于下课了,我下意识地裹紧身上的衣服,这才鼓起勇气跨出教室大门。赶尽杀绝的寒意夹着无情的风扑面而来,撞的我整个人都摇摇晃晃的,止不住打寒战。走下楼梯,皱着眉头考虑多走几步买个包子暖暖胃。瞧见小吃店里热闹的景象,“人怎么这么多?”校门口的路灯早就打开了,昏暗的光线溜进门里无力的切割着黑暗的空间,仿佛那光线也被这该死的寒冷冻住了。隐隐约约可以看见灯光里灰蒙蒙的尘埃,被寒风从地上拽起,时而抽打时而推搡,无助的尘埃只能在风的冷酷背后低低抽泣。忽然,风的猛一甩袖,尘埃一下子摔倒地上,些许的无辜的小点撞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上。
爸爸!我欣喜地惊呼,谁知一开口,就呛了一口寒风,卡在嗓子里:······咳咳咳······咳咳······
“冷么?”爸爸用羽绒服把我裹住,“着凉了?”
我眼泪都快出来了,说不出一个字,只好摇摇头。半晌才哑着嗓子吐出几个字:“呛住了!”
我想把衣服拉链拉上,低头摸索了好一会儿就是拉不上,爸爸用左手帮我蜡烛羽绒服下摆,好让我可以用两只手使劲,另一只手却怎么也不肯拿出来。天真冷啊!我的手一会儿就冻僵了,只剩下寒冷这一种感觉,一直冷到身体里面。终于成功拉上了拉链,我的心里却冒出了一丝不满和埋怨——埋怨爸爸不帮我,害我的手都冰冰的了!
我低下头,撅着嘴不吭声了,爸爸还在用左手帮我翻衣领,不小心碰到我的后颈,我不由自主地缩起了脑袋,爸爸的手就像冰块一样,我愣住了,心里难过起来,谁不冷呢?我怎么这样自私?
“爸爸·······”我刚想说什么,就被爸爸打断了。他拉开自己胸前的拉链,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托出一个饭盒,一直没出现的右手也拿出来了,护着饭盒放到我手
里,宠溺地说:“天这么冷,吃吃面也挺暖和的,我怕面凉了伤胃,就放在衣服里,还是热的,赶快回教室吃!”不等我答话又一边把我往宿舍送一边叮嘱我:“面要乘热吃,胃不好不许喝冷水······”
爸爸看着我上了楼,一副不放心的样子。我目送他转身回家,黑暗里并不高大的身影显得那么单薄。我抱着饭盒走到楼梯转弯处,没有了爸爸在身边,风又得意洋洋地把我包围,在我耳边呼啸。然而,我并不觉得怎么冷了,我只觉得,我的世界在某个瞬间早已春暖花开。怀里的饭盒传来温暖的幸福感,上面都是爸爸妈妈的爱的温度,这份爱足以让我的世界在一秒之内有隆冬转为盛夏。
早已不记得是哪天的事,也不记得面的味道怎么样,只记的有那么一个冬日,身边时时围绕着沸腾不朽的寒冷,我的世界却温暖如春。
谁穿了它的皮毛——拒绝皮草
毛茸茸的皮草制品,放在商场的玻璃橱窗内,在聚光灯的照射下显得那么典雅、高贵。然而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在皮草制品华丽的外表下面,隐藏着怎样的血腥与恐怖。
暴露皮草鲜血淋漓的制作过程的,是最近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一段录像,它录制了河北省最大的皮草集散市场上动物皮毛交易的现状,据说那里有时候最多一天要宰杀数千只浣熊、狐狸和貂。而这种宰杀和剥皮,采用的是最原始最残忍的方式。
集散市场上的动物呆在笼中“坐以待毙”。客商看中的动物,被人从笼子里拎出,抓住后腿,头朝下抡起来,使其脑袋撞地,经过这一摔,动物一般并不会死亡,而是七窍流血,处于半昏迷状态,眼神里流露出无以名状的恐惧。还有一些动物会挣扎着爬起来,等待它们的就是一顿乱棍。
接下来是剥皮。这个市场上有专职的剥皮工,他们把半死不活的动物悬挂起来,从臀部划开口子,用力向下扯,转眼间一张皮就活生生地扒了下来。很多被剥了皮的动物并不会死去,它们还在呼吸,还有知觉,甚至会看会动。录像镜头追踪一只被剥了皮的浣熊,它被扔进尸体堆中还活着,画面中,这只浣熊几次挣扎着抬起头,回望自己被剥掉了皮的鲜血淋漓的身体……
还有一只狐狸,剥皮之前奋力挣扎,被一只穿着皮靴的脚踩住了脖颈,随之臀部被利刃划开,狐狸无力挣扎,它口鼻流血,绝望的眼睛里淌下泪水。
这些被活剥皮了的小动物,心脏在跳,肺在呼吸,大脑还有意识,它们满眼泪水,血肉模糊。
我还看到暂时没有被剥皮的浣熊、狐狸和貂,它们蜷缩在笼子里,奋力将鼻子伸出笼外,眼里充满恐惧。它们一定想逃离,但是等待它们的只能是被剥皮的命运。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国际动物保护组织的抗议声浪,皮草贸易一度衰微,进入本世纪以来,国际皮草商拿出重金,一手收买服装设计师,一手利用媒体撒下弥天大谎,试图努力让人们相信,皮草不仅新潮、奢华、性感、愉悦,提 12
供毛皮的动物也极受关照,一生充满快乐与惬意,当大限来临时,它们会被施以安乐死。
然而实际情况是,动物被剥皮的场面不仅血腥恐怖,而且它们的生存环境也极其恶劣。它们生下来就被关在狭小的笼子里,不能跑,不能跳,而且时刻处于恐惧之中,甚至因此而变态失常!
国际皮货贸易是制造动物悲剧的罪魁祸首,据有关资料,我国生产的皮草95%供出口,其中仅台湾一地,一年进口的皮草就大约相当于11万只毛皮动物的生命!
由于目前很多国家已经明令禁止饲养毛皮动物,所以中国就成为世界第一皮草出口大国。再加上国内相关法律缺失,如《防止虐待动物法》久久不能出台,使得这些残忍的、远远突破了人类道德底线的行为不能受到制裁。
杜绝毛皮动物的悲惨境遇,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制定全球性的禁止皮草贸易公约,将一切涉及动物皮毛的饲养、宰杀、贸易和使用统统列为非法。这一设想并非天方夜谭,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已经有很多珍稀动物被列入禁止贸易名单,如大象、熊猫、老虎等等,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把更多的动物列入禁止贸易名单,既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对于人类良知的考验。
此外,尽早出台防止虐待动物的法规,是制止此类惨剧发生的有力武器!
请永远不要购买与使用,动物皮毛制品,请牢记当购买停止时杀戮也将停止!
请不要穿皮草,双肩上的冻及不上它们的痛!
使用皮草,你将拥有残忍的头衔;
拒绝皮草,你将获得真正的时尚。
最后请牢记一句话:“没有购买就没有杀戮,当购买停止时杀戮也将停止!”
第三篇:思想汇报—寻路中国
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最近我看了一本名叫《寻路中国》的书,作者是彼得·海斯勒,就想看一下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是怎样的。如果说一两百年前中国在西方人眼里的典型形象是“停滞的帝国”,那么现在大概就趋于另一极端:一个不停快速变化的国度。悖论的是,可能由于生活在其中,或过于热爱速度,中国人自己对这个魔幻现实主义的中国,有时看得还不如外国人清楚。
凭着外国人身份和细腻的内心使他能够批判性地进行体验,敏感地觉察到一种异文化的特别之处,其中有许多是中国人自己太习以为常而不以为意的。中国农村地区将谷物晒在公路上(“用别人的轮胎完成脱粒工作是最简便的方法”)、司机们像赌气和比赛一样惊悚地在各种路段(即便是在弯道和隧道里)相互超车的习惯、“国际宾馆”在多数城镇都有„„这些中国人早已习惯的现象,在他笔下都显示出一种异常神奇的色彩,有时让人啼笑皆非,但不能不承认,这确实是那个在不断动荡变化的中国真实的现实场景。
这倒并不是基于肤浅恶俗的好奇心,也不是为了对浮躁和怪异的现象进行讥讽,他只是说明了一个快速变化的社会中独有的特点:不同时代的观念并存在同一个人身上;相互矛盾的现象彼此相邻;在看似没有任何变化的表面下事物却已发生了根本改变;很多事物似是而非,人们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却仿佛这根本天经地义。他不是为了谴责和嘲笑,他只是提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这个动荡和浮躁的变迁过程中,人们常常必须同时过两种以上不同的生活,正如他所言:“有时候,他们似乎是本能地抓住了两个世界里最糟糕的东西:最糟糕的现代生活,最糟糕的传统观念。”于是整个社会展现出一种既快速前进,又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的情景。
一切都快速改变的结果,就是人们受一种强烈本能的驱使,不管怎样先干起来再说。虽然地图不断更新,但总是赶不上建设工程;制度和规则常常滞后于发展中的新事物,而人们也似乎越来越不在乎各种社会规范。于是,“打左灯,向右转”并不鲜见,而很多事都要打擦边球,其“最基本的真理就是,事后原谅比事前许可要简单得多”。
伴随着这种急于求成心态和惊人活力的,是一种直截了当的做事方式,它和还未文明化的朴实心理结合在一起,体现为一种粗俗的坦率。在读这本书时,能隐隐感觉到,作者实际上喜欢这种粗俗的坦率。他也喜欢中国人面对压力的那种态度:即便在压力极为沉重的环境下,他们也不会失去常态。
彼得•海斯勒接触最普通的中国人,从他们的变化和视角来体会和理解中国社会的变迁。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对的,因为只有普通人的变化最能说明中国是否真的改变了,又是什么样的改变。总的来说,透过外国人的视野,我们有必要在《寻路中国》的细致观察中对我们生活的这个国家做一次重新的考量。我仿佛得知我们并不是在一片漆黑中行走,而是看清了一些无可救药的肌理,又看到一些被治愈的可能性。
第四篇:寻路中国读后感
在路上寻找中国的真相
——读《寻路中国》有感
我读的这本书叫《寻路中国》,它的副标题是“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它引发了我关于中国在短短三十余年间如何从一个最大的农业国到最大的世界工厂的无穷想象,我想知道这些深刻重大而又细小微妙的变化是如何发生的,我也想借一个外国记者的视角,沿着连接中国广阔农村与城市的道路,去找寻隐去的乡村的背影,去还原一个真实的影像中国。
这本书的作者叫彼得·海斯勒,他的中国名字叫何伟,他是《纽约客》驻北京记者。这本书讲述的是他驾车漫游中国大陆的经历。从2001年夏天开始的此后七年中,他驾车漫游于中国的乡村与城市。这七年是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期,也是中国道路交通建设的高速发展期。仅仅两年多的时间,中国政府在乡村所铺设的公路里程数,就超过了此前半个世纪的总量。可以说飞速转动的车轮和迅速扩张的道路交通网是“中国速度”最形象最贴切的标志,而这一让世人瞩目的“中国速度”不仅屡创经济奇迹,也改变着我们记忆里的中国。
《寻路中国》一书有几条不同的线索。它首先叙述了作者由东海之滨沿着长城一路向西,横跨中国北方的万里行程;另一条线索集中讲述了一个因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而发生巨变的乡村,作者特写了一个农民家庭由农而商的变化过程;最后,则是中国东南部一个工业小镇的城市生活场景。书中所描述的这种由农而工而商、由乡村变身城市的发展,正是1978年改革以来中国所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寻路中国》追踪经济发展的源头,探究个人对变革的应对,以及时代在个人命运投下的暗影。它还研究了中国的核心议题,但并不通过解读著名的政治或文化人物来实现这个目的,也不做宏观的大而无当的分析。它而是通过叙述普通中国人的经历来展现中国变革的实质。作者经常在一个地方连续呆上数月、甚至数年,跟踪变化实地记录。用作者自己的话说,他不会仅仅听主人公自己讲述,还会睁大眼睛,看着他们的故事在他面前一点点展开。这本书还是彼得·海斯勒“中国三部曲”的最后一本,这三本书横跨了中国从1996至2007年的历史时期,这个处于世纪之交的十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关键的时期之一。正是在这十年中,中国经济实现了腾飞,中国对外部世界的影响力开始增大。更重要的是,这是邓小平去世后的第一个十年。在这十年中,中国历史的面貌开始变化,大规模的政治事件与强力领袖开始从中退却。相反,中国巨变的推动者变成了普通人——走向城市的农民、边学边干的企业家,他们的能量与决心是过去这十年中推动历史车轮的决定因素。
在浙江的沿海山区中,何伟发现了一片几乎不为外人知晓的新兴产业区,在那儿,一个城区生产一种产品。比如说,温州生产世界上70%的打火机;义乌生产世界四分之一的塑料吸管;而大唐镇生产世界三分之一的袜子。当地的企业家们都来自农村家庭,大多并没有受过多少正规的教育,但已经掌握了发财的秘诀。何伟还遇见了一位小老板,他花了一个小时在信封背面描画他的新工厂。他的产
品是胸罩背后的金属小挂钩,设备是根据一位一字不识的技术员对以前操作过的德国机器的记忆仿造出来的。他雇佣的员工们大多是有着惊人耐力和决心的年轻女性。何伟与他们的家庭深入交谈,一同进餐,拜访他们简陋的家——除了他们偶尔从老板那里争取点儿额外的奖金外,何伟看到在很多方面政策的缺失或不到位。
所以在中国,我认为在表象之下的中国,实际的中国,跟大家认识的,就是跟真实的中国之间距离非常大。何伟给我们提供的东西就是通过自己的姿态,自己的亲自考察,来试图用自己的一种真诚描述他眼中的中国,眼中的中国内陆,我认为这个态度影响非常大。也就是说,这些东西对中国的认识方式,会改变很多。这种摆脱书本到实际生活当中去脚踏实地的认识事物的方式,能抛弃很多教育、宣传给你的东西。
第五篇:寻路中国读后感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读《寻路中国》有感
“当美国的新兴城镇刚刚开始成型时,第一拨居民往往是商人和银行家,跟他们一起来的还有律师。当人们还在住帐篷的时候,当地的第一份报纸已经刊印。最先修好的永久性建筑物一般是法庭和教堂。然而,中国的新兴城镇里存在的,只有商业这一样东西:工厂、建筑材料供应点、手机卡销售商店等等。自由市场决定着发展初期的雏形,娱乐项目很快就出现了,却很少有社会组织现身此地。”这段让我茅塞顿开的言论正是出自《寻路中国》作者的笔下。
《寻路中国》是上海译文出版社今年一月出版的新书。也是今年的两大话题书籍之一。该书主要讲述了作者何伟在2001年到2007年驾车漫游中国大陆的经历。作者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中文名何伟,曾任《纽约客》驻北京记者,以及《国家地理》杂志等媒体的撰稿人。读完该书之后,让我想起苏东坡《题西林壁》里的那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不得不承认,自己从未料到一个外国人竟能如此了解中国。甚至比许多中国人更了解中国。
该书分为三条线索:《城墙》、《村庄》和《工厂》。它首先叙述了作者由东海之滨沿着长城一路向西,横跨中国北方的万里行程;另一条线索集中讲述了一个因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而发生巨变的乡村,特写了农民魏子淇一家由农而商的变化经历;最后,则是中国东南部小镇浙江丽水的城市生活场景。书中所描述的这种由农而工而商、乡村变身城市的发展,正是1978年改革以来中国所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从1996年至2007年,十年时间,中国历史的面貌开始变化,海斯勒说:“大规模的政治事件与强力领袖开始从中退却。相反,中国巨变的推动者变成了普通人——走向城市的农民、边学边干的企业家,他们的能量与决心是过去这十年中的决定性因素。”
从小生活在城市里的我,在这本书中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中国。而这却是大部分人生活的中国。作者字里行间充满了幽默和诙谐。例如在《城墙》这一部分,作者逐一描述了:“可怕”公路告示牌——“前方路段已经死亡33人”,通往内蒙古草原的高速公路上整齐排列着一个个假警察的雕像。透过他的描写,我发现原本习以为常的种种,其实是如此可笑,而我生活在其中,却浑然不觉。书中还提到:“在中国,很多驾驶员使用道路的方式直接沿用行人使用道路的方式——人们怎么走路,就怎么开车。他们还擅长于即兴发挥。他们可以把人行道作为超车道使用,如果能够快那么一点点的话,他们可以在环岛交叉路口逆向行驶。收费站也可能十分危险,因为多年排队的经验,使人们形成习惯,总在不断地估量什么才是最佳选择,并以此快速做出判断。驶近收费站时,驾驶员们喜欢在最后一刻变换车道,因此事故频发。”
同时他又调侃了中国驾驶考试的试题:“
352题如果别的驾驶员停车向你问路,你应该:
a)不告诉对方。
b)耐心细致地予以回答。
c)给他指一条错误的道路。
这类东西方差异的冷幽默无时无刻充斥在全书的各个角落。
如果认为作者只满足于调侃一下中国,那就太小瞧作者的功力和《纽约客》的用心。作者对中国的了解远远超过绝大多数的中国人。
事实上作者十分客观,不像通常西方人评论东亚的那种居高临下的语气。十分中立和客观的描述改革中的中国。通过它的描述和分析,对于同样的问题,我意识到自己看待问题有
点过激。可以说这本书改变了我的价值观。让我更中性的看待目前中国的缺陷和不完善的地方。作者认为目前中国的一些不良现状正是经济飞速发展和改革所必需付出的牺牲。中国之所以和美国发展过程不同的原因,正如本文开头所引用的一样,而不是中国比美国差。
除此之外,作者还一针见血的挖掘出了中国的很多现实问题:
说到“温州模式---经商策略很简单:低投入,低质量,低盈利”(P276),而作者却看到“„„根本的问题似乎是缺乏一套完善的体系。工厂没有设立管理委员会,没有制定投资计划,没有人在乎法律契约,也没有人在乎预先订好规约”(p349),而且,“在经济开放区,没有人想什么长远的事情,也没有人反思过什么事情”(p348)”
“在中国,整个国家的崛起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外来务工人员和中小创业者的积极性,而这些私人投资者正好充当了抵御金融危机的缓冲器。他们在心理上已经做好了应对经济衰压力的准备:大家见惯了动荡和艰难时世,心里都很清楚,机遇总会有来有往”“中国人已经在改革开放时期学到了很多新的技能,他们变得反应敏捷、足智多谋、善于思考。不过,他们也会耐心等待---这是他们所具有的一种古老的品德,跟这个国家一样历史悠久”(p405)
从这本书上我不仅看到了中国年的变迁和发展,也在这中间感受到了中国人的一些特质和社会现象,它是真真实实存在的,通过这本书我了解了一个立体的中国。它正处在变革之中。虽然有着诸多不足之处,但这都是快速变革当中必须要经历的。有进步必然要有牺牲。中国的崛起将带给世界一个全新的格局。因为近两百年来,都是欧美在领导整个世界。然而近年来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正在飞速发展。据高盛公司的数据显示到2020年,中国将达到美国的经济总值。而包括中国在内的这些亚洲国家占据世界总人口的1/3,这么多人正在走向发达和进步,这是世界近代史上从未有过的,必将带来世界重大的变革。处在这样变革时期的中国年轻人,我时常问自己,我的能力是什么?我能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该做些什么才能顺应这种变革?这也是此书除了开阔了我的视野以外,更引人思考的内容。变革中的中国,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