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
第I卷(阅读题? 共54分)
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的骨髓
王泽民
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的骨髓,作为一种方法论,它已经深深渗透到了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每一个元素和成分之中,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之一。每个置身于中国文化视野中的社会成员,无论你愿不愿意,承不承认,你都无法摆脱那与生俱来的中庸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因此,正确地认识中庸之道,并加以合理地应用,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无可回避的文化责任。
中庸思想起源很早。《尚书》中就已经记载了很多关于古代圣王执中、行中的例子。在《尚书?大禹谟》中,有被宋儒称为“十六字心传”的那一著名的箴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尚书?洪范》记载中就有中道的思想:“无偏无颇,无偏无党,王道荡荡。”由此,我们可以把《尚书》中强调“执中”的政治智慧,看作是中庸之道的思想源头。“中庸”一词,语出《论语?雍也》。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中庸乃至高的道德修养境界,长久以来,很少有人能够做得到了。孔子这样推许的“中庸”,其含义到底是什么?朱熹解释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这样,中庸一词的含义是:中,是一种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庸,则是说这样做是不可更易的常理。另一种解释来自汉代的郑玄。他注解说:“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意思是,中庸,就是中道之运用。参照许慎《说文解字》的说法,“中,内也;上下通也”“庸,用也”,则“中庸”的本义就是中道的运用,郑玄的解释更符合中庸的本意。
不管怎样,中道本身便是极高极难的标准。这一点,也可以通过孔子的其他言论来参证,如“过犹不及”,意思就是凡事都要尽可能追求最为恰当合理的处置,不能过,也不能不及。打个比方,比如勇敢,过了就是鲁莽,不及就是懦弱,只有恰如其分的勇敢,才符合勇敢概念本身。事实上,中庸本来是一种道德修养境界,但是孔子把它普泛化了,在这种普泛化的过程中,中庸也自然而然地转换为一种方法论了。一件事我们可以尽可能追求最优解,但是每件事都要追求最优解,实在是太难了。这样一个最优解,怎样才能做到呢?孔子的教导是,“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于民”。“叩其两端”或“执其两端”,就是指从情的两种极端的状态入手,认真推敲研究,寻求和两种极端完全不同的最优解。这种“叩其两端”的处理方式,也着实不容易。
为什么孔夫子要悬置这样一个大家都很难做到,却又不得不努力去做的高标准?缘由大约有三。其一,儒家以祖述尧舜,倡明先王之道为己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很容易把先王之道理想化。中道的思想作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圣王的成功秘诀,被儒家抬高到理想化的程度,更是情理之中的事。其二,儒家的中庸之道是古代农业社会大环境下的产物。在农业社会中,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单一性,以及由单一性而必然存在的重复性,乃是儒家倡导凡事追求最优解思想的社会背景。其三,农业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慢节奏也为儒家凡事追求最优解的理想化方案提供了时间上的可能性。
1.关于“中庸之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尚书》中强调“执中”的政治智慧,可以看作是中庸之道的思想源头。
B.中庸是孔子推许的至高道德修养境界,长久以来,很少有人能够做得到。
C.郑玄认为中庸就是中道之运用,这种解释比朱熹的解释更符合中庸的本意。
D.在朱熹看来,中庸就是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
2.文中说,“中道本身便是极高极难的标准”,下列不能成为其依据的一项是(2分)
A.凡事都要尽可能追求最为恰当合理的处置,不能过,也不能不及。
B.中庸从一种道德修养境界转换为一种方法论,很难适用于每一件事情。
C.中道思想作为古代圣王的成功秘诀,已经被儒家抬高到理想化的程度。
D.从事情的两种极端状态入手,认真推敲研究并寻求最优解并不容易做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正确认识并合理应用中庸之道,既体现人们的智慧,又反映人们的文化责任感。
B.中庸之道作为一种方法论,已经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
C.中庸之道是古代农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根本原因是当时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单一性。
D.儒家凡事追求最优解的理想化方案,长此以往便促成了农业社会生产生活的慢节奏。
二、古代诗文阅读(28分)
(一)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虞集,字伯生。父汲,娶杨氏。集三岁即知读书,是岁乙亥,汲挈家趋岭外,干戈中无书册可携,杨氏口授文,闻辄成诵。比还长沙,就外傅,始得刻本,则已尽读诸经,通其大义矣。
大德初,授大都路儒学教授,虽以训迪为职,而益自充广,不少暇佚。除国子助教,即以师道自任,诸生伺其退,每挟策趋门下卒业,他馆生多相率诣集请益。除博士,监祭殿上,有刘生者,被酒失礼俎豆间,集言诸监,请削其籍。大臣有为刘生谢者,集持不可,曰:“国学,礼义之所出也,此而不治,何以为教!”竟黜刘生。
泰定初,考试礼部,所取每称得人。有旨采辑本朝典故修《经世大典》,命集与赵世延同任总裁。俄世延归,集专领其事,再阅岁,书乃成,凡八百帙。帝以集弘才博识,无施不宜,一时大典册咸出其手。集每承诏,有所述作,必以帝王之道治忽之故从容讽切冀有感悟承顾问及古今政治得失尤委曲尽言。时世家子孙以才名进用者众,患其知遇日隆,每思有以间之。既不效,则相与摘集文辞,指为讥讪,赖天子察知有自,故不能中伤。
论荐人材,必先器识;评议文章,不折之于至当不止,其诡于经者,文虽善,不与也。虽以此二者忤物速谤,终不为动。光人龚伯璲,以才俊为马祖常所喜,祖常为御史中丞,伯璲游其门,祖常亟称之,欲集为荐引,集不可,曰:“是子虽小有才,然非远器。”祖常犹未以为然。邀集过其家,设宴,酒半,出荐牍求集署,集固拒之。
至正八年,以病卒,年七十有七。
《元史?虞集 虞刚简 虞汲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比还长沙? 比:等到??? B.不少暇佚 佚:丢失。
C.文虽善,不与也? 与:赞许??? D.虽以此二者忤物速谤?? 速:招致。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必以帝王之道治忽之/故从容讽切/冀有感悟/承顾问及古今政治/得失尤委曲尽言/
B.必以帝王之道/治忽之故/从容讽切/冀有感悟/承顾问及古今政治/得失尤委曲尽言/
C.必以帝王之道治忽之/故从容讽切/冀有感悟/承顾问及古今/政治得失尤委曲尽言/
D.必以帝王之道/治忽之故/从容讽切/冀有感悟/承顾问及古今政治得失/尤委曲尽言/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虞集天资聪颖,记忆超群。三岁时他随家人避难岭外,母亲杨氏口授文章给他,他很快就能记诵,返回长沙后得到刻本,终于得以了解经书内容,通晓其大义。
B.虞集重视师道,捍卫礼义。他在任儒学教授时,自觉充实知识;任国子助教时,诲人不倦;刘生在祭祀上有失礼行为,他坚持主张将其开除。
C.虞集鸿才博识,深受重用。因赵世延归家,虞集专领修撰《经世大典》之事,完成该书;皇上认为虞集经手之事无所不宜,当时的大典册立之文都出自其手。
D.虞集评人论文,坚持原则。他评论人才注重器量识见,评议文章重视经义,即使因此触怒他人也不改变;马祖常力荐龚伯璲,虞集却认为他无才不能担当大事,拒绝签署推荐书。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诸生伺其退,每挟策趋门下卒业,他馆生多相率诣集请益。
(2)时世家子孙以才名进用者众,患其知遇日隆,每思有以间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8~9题。
山?? 雨
翁 卷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山?? 雨
何绍基
短笠团团避树枝,初凉天气野行宜。
溪云到处自相聚,山雨忽来人不知。
马上衣巾任沾湿,村边瓜豆也离披。
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
8.翁卷《山雨》一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4分)
9.两首诗都描写了雨,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指出“,? ”,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2)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3)白居易《琵琶行》中“,? ”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千叶瓶
刘心武
①那只花瓶是他二十几年前从农贸市场买来的。造型一般,素白,底部连瓷窑标志都没有。花瓶陪伴他度过整个青壮年时期。见证了他娶妻生子,也接受了他“哎,我退休啦!”的招呼。花瓶随他搬了两次家,在家里的位置多次变易,近些年则一直搁放在书桌一角。花瓶插过鲜花、干花和假花。最后所插的是三根孔雀翎。
②退休以后,他试图圆多年来写回忆录的梦。为此他专门购置了一个精美的十六开簿册,还准备了一盒十二支的绿色签字笔。为什么要选择绿色?完全是下意识驱使。在出售文化用品的货架前,他本是要拿黑色签字笔,忽然眼睛扫到了这种绿色的,好奇地抽出一支,在店里提供的试用纸上画了画,笔尖滑动的感觉和呈现的绿色都让他愉快,于是买了下来。
③但是,翻开簿册,拿起绿笔,郑重地宣布:“别打扰我,我要开笔啦!”却愣在那里,满脑子飞花飘絮,却不知该如何写出第一句来。好不容易写出了几行,却实在不能满意,狠心用左手撕下那一页,却不料纸张一剐,反弹力使他握笔的右手杵到花瓶,花瓶一斜,忙去扶正,结果签字笔笔尖就在瓶体上画出了一个弯线。拿抹布擦,去不掉,又找来去污粉,还是没用,涂上衣领净再擦再用水冲,那道绿痕似乎更加分明。
④传来了妻子的声音:“你把弄脏的一面朝墙,不就结了吗?”又传来正好回娘家的闺女的声音:“爸,又不是什么值钱的宝贝,您干吗着那么大急?还是写您的回忆录吧,写出来,我给您录入电脑……”他望着破了相的花瓶,只是发愣。
⑤第二天他用绿色签字笔,把那涂不掉的一个弯道,勾勒成了一小片绿叶,看上去,顺眼点。但瓶体和那么小一片绿叶,在比例上实在不相称,于是,他决定从那片绿叶开始,再连续勾勒出更多的、形态并不雷同、而又凹凸锯齿互补的叶片。勾勒第一个叶片时,他当然是一种后悔的心情,责备自己把素白的瓶体,不小心给玷污了。后来,不知怎么的,心理态势的惯性作用吧,勾勒别的叶片时,接二连三,全是后悔的思绪。后悔小时候,不该为了贪摘树上的果子,急躁地把整个枝丫扯断。又后悔上小学时,同桌向自己借圆珠笔用,死活就不借给人家。再后悔上山下乡的时候.队里培养自己当“赤脚医生”,却没有能把常见的草药形态认全。回城进工厂,先开大货车,后开小面包,再当上司机班长,更调进科室,好赖算是个干部了,就不免神气活现起来,给一起进厂的“插友”取不雅的外号大呼小叫,后来人家下了岗,找到自己借钱,虽说也拿了一千给人家,却又跟人家说了一大车便宜话,仿佛人家困难全是不争气造成的……
⑥闺女又回门,小声在问妻子:“爸的回忆录写出多少了?怎么抱着个花瓶在鼓捣?”妻子小声回答:“着了魔似的,每天总得花两三个钟头在瓶子上画树叶……不过他脾气倒好多了,下楼一块遛弯儿,还总跟我回忆以往的事儿,动不动还说,哪件事上对不起我,哪回的吵架请我原谅……咳,其实我早忘啦!不过听他那么说,心里倒是挺舒服的……”
⑦渐渐的,他那只花瓶,半壁外表都画满了绿叶,那些单线勾勒的叶片,大大小小,连续不断,看上去,仿佛当初入窑出窑时,就已经有了,而且,是工艺师事先就构思好,精描出来的,显得非常自然,也非常和谐,堪称雅致秀美。
⑧他继续在花瓶另一面上勾勒绿叶。妻子说:“难道你非得把叶子画满吗?铺满怕得上千片叶子,你累不累啊?”他边慢慢画,边沉吟地说:“我还真怕那画满的一天到来呢!”
⑨有一天,一位现在迷上古玩收藏的“发小”来看望他,忽然眼睛一亮,吼出一声:“老兄,你从哪儿收来这么个千叶瓶?”他不做声。那“发小”走近,小心捧起细看,哑然失笑:“原来根本不是古董,连当代高级工艺品都不是啊!”他让来客小心轻放,说:“对我而言,这是无价之宝!”他只简单解释了几分钟,来客便肃然起敬,并感叹:“如果那些对社会负有更大责任的人士,都能有你画千叶瓶的心思,该多好啊!”
1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主人公画绿叶的过程,就是反思自己一生的过程,更是检讨灵魂、滋养心灵的过程。心灵获得绿化、滋养,使人的性格和行为产生了很大变化,所以“他”的脾气变得平和了。
B.这篇小说故事简单,却引人深思。一个不经意的过失,经过主人公的努力,竟然成了工艺品,这启发我们即使人生出现失误,只要抱着积极的心态努力弥补,也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C.主人公本想买黑色的签字笔写回忆录,却下意识地选择了绿色签字笔,这暗示着他内心深处一直在怀念逝去的青春岁月,为自己年轻时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已。
D.小说第⑤段看似在写主人公对自己过去生活中种种失误的后悔,实际上是为了以小见大,表现了“文革”中上山下乡的一代人对时代的反思与总结。
E.“发小”本以为千叶瓶是名贵的古董,细看之下才失望地发觉它连当代高级工艺品都不算。小说借这一人物对当今社会中一些只重物质而精神空虚的人进行了批判。
12.小说第④段写到妻子和女儿的话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13.主人公在画千叶瓶的过程中,内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14.这篇小说主题深刻,耐人寻味。请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谈谈你的理解。(6分)
第Ⅱ卷?? 表达题(共4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6分)
15.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饮水机行业在过快的发展中因监管乏力,造成了饮水机市场鱼目混珠的局面,一些伪劣产品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B.有人多次为灾区慷慨解囊,倾尽全部积蓄;也有人声明自己将细大不捐,以抗议某些慈善机构运作缺乏透明度。
C.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欲通过借子弹给韩国维和部队,来突破“武器出口三原则”的限制,其危言危行必须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警惕。
D.针对盲目出国留学的乱象,留学专家尹航提醒广大学生和家长,在选择出国前务必要殚精竭虑,做严格的选择和必要的规划。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大多数人只有拥有了健全的精神、独立的思想以及创新的意识,整个社会才可能在经济、文化等领域获得长远的良性发展。
B.黄庭坚在书法方面擅长行书、草书、楷书都能卓然自成一家,与苏轼、米芾、蔡襄三人一起被誉为“宋四家”,拥有无数的追随者与研究者。
C.国家将在“十二五”期间推进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实现每千名老年人拥有30张养老床位。
D.李光耀是深谙东西方文化的政治家,他将东方的儒家文化和西方现代的法制、民主思想融合,创立了别具一格的新加坡发展模式。
17.下列语段各个句子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古人见面常用的礼仪是拜礼和揖礼。
②例如《滕王阁序》中有“他日趋庭,叨陪鲤对”。
③《鸿门宴》中对这种座次的排列情况有详细的记述。
④如果走过长者尊者面前,要小步快走,称为“趋”,以表示敬意。
⑤前者以叩头跪拜为主,后者则以拱手示意为主。
⑥古人很注意日常交往的礼节,仪表举止、言谈话语、坐立行走都要符合礼仪。
⑦室内的座位,以坐西向东为尊,其次是坐北朝南,再次是坐南朝北,最卑的是坐东朝西。
A.⑥①⑤④②⑦③ B.①⑤④②⑦③⑥
C.⑥⑦③①⑤④② D.①⑤⑦③④②⑥
1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从剧作本身的角度分条概括《平凡的世界》受到好评的原因,每条不超过8字。(4分)
相比以“狗血”话题为宣传噱头、并以收视率为商业目的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塑造了以孙家两兄弟为中心的众多鲜活形象,讲述了人世间朴实真诚的情感经历和他们对梦想的执着追求。该剧以其独一无二的厚重历史感,将城乡的发展历史真实地体现出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此外,该剧采用直接的叙事风格讲述了当代农村的生活百态,给观众带来了全新体验;用沉稳的故事节奏为观众提供了一个能够平心静气调慢节奏的净土,在浮躁喧嚣的电视圈中给观众注入一剂强有力的镇定剂。
19.仿照例句的形式续写两句话,要求语意连贯,与例句一起构成排比句。(6分)
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吟唱,少一些哀婉的咏叹;,。
五、写作(3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生中很多时候,我们或许很难达到某种高度,但绝不能放弃最后的底线。可以忍受贫困,不能丧失人格;可以追求财富,不能背弃道德;可以发表异议,不能拨弄是非;可以不做君子,不能去做小人;可以接受平凡,不能容忍庸俗;可以没有学位,不能没有品位……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以“底线”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1.D(“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是“中”而不是“中庸”)
2.C(这是孔子倡导“中庸之道”的缘由)
3.A(B.句末应该加上“之一”;C.“根本原因”属于无中生有;D.因果关系颠倒)
二、古代诗文阅读(28分)
(一)文言文阅读(14分)
4.(2分)B(佚:安逸,舒服。)
5.(2分)D(正确标点:“必以帝王之道、治忽之故,从容讽切,冀有感悟,承顾问及古今政治得失,尤委曲尽言。”)
6.(2分)D(从原文看,虞集认为他小有才华,但不能担当大事。)
7.(1)(4分)诸生等候虞集离开(官署)后,常常带着书本到他家完成课业,其他馆的学生也多相继到虞集处请教。
译出大意给1分;“伺”(“等候”“候望”“等待”“等着”等)、“卒”(“完成”“完毕”“终了”等)、“相率”(“相继”“一个接一个”“接连不断”等)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4分)当时世家子孙因(凭)才能名声被提拔任用的很多[或“当时因(凭)才能名声被提拔任用的世家子孙很多”],他们担心虞集获得的恩宠一天比一天多(深、厚、重),常常想着用什么办法离间他与皇上。
译出大意给1分;“进用”(“提拔任用”“晋升任用”“推荐任用”等)、“有以”(“有……的办法”“有办法”“用……的方法”等)、“间”(“离间”“使……隔阂,疏远”等)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注意:①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②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③关键词翻译从严,大意翻译从宽。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8.(4分)此诗前两句描写了山林之景:整整一夜,星月交辉,清光满林,无云无雷,一派晴和天气。为后两句作者的惊异之情作铺垫。
9.(4分)在描写手法上,翁诗采用侧面描写,通过景色的描绘写出了山雨的特点;何诗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除侧面描绘山雨之奇外,还在中间两联正面描绘山雨的特征。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每空1分))
10.(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3)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11.(4分)A、B(选对一项给2分。本题综合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C.对主人公心理的推测不准确;D.小说第⑤段并没有表现“‘文革’中上山下乡的一代人对时代的反思与总结”;E.对写“发小”的作用是借他之口表现主题思想,没有批判的意图。)
12.(4分)写妻子女儿的话是为了衬托“他”的形象,突出“他”的性格特点。第④段写妻子女儿的话,表明她们认为花瓶破了相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以此衬托“他”的“大急”,突出了“他”对花瓶的珍惜,对不小心玷污花瓶的后悔。(4分;“作用”2分,只要答出“衬托”“侧面衬托”“侧面烘托”“间接表现”等即可;“具体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13.(6分)①开始是单纯的“后悔”,后悔不该玷污瓶体;
②后来是接二连三地“后悔”,后悔小学时、上山下乡中、进城及提干后、与妻子生活过程中 自己各种各样的缺点、失误;
③最后通过反思自己一生,不断检讨灵魂最终获得了心灵的愉悦和满足(“他的脾气好多了”)。
(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14.(6分)这篇小说主题深刻,耐人寻味。①主人公画千叶瓶的过程,就是回顾、反思人生的过程;千叶瓶由“一般”“素白”到“雅致秀美”,则象征着主人公心灵的丰富、人生境界的提升。小说通过主人公画千叶瓶的故事告诉我们,人只有学会反思和自省,才能让心灵避免混乱和芜杂,获得滋养和提升,享受心灵的平静和充实,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温馨和融洽。②犯了过失,不应逃避,自欺欺人;也不应漠视,置之不理。要勇于面对,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更美好,更和谐。③即使工作中出现了失误,只要抱着积极的心态努力弥补,也能减少损失,甚至能化腐朽为神奇,变教训为财富。(6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四、语言文字运用(16分)
15.(2分)A
16.(2分)D
17.(2分)C
18.(4分)①人物形象鲜活;②历史感厚重(真实体现城乡发展历史);③叙事风格直接;④故事节奏沉稳(一点1分)
19.(6分)示例:人生如一首诗,应该多一些悠扬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叹息;
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亮丽的色彩,少一些灰色的基调。
[参考译文]
虞集,字伯生。虞集的父亲虞汲,娶妻杨氏。虞集三岁时就已知读书,这一年是乙亥年,虞汲携全家去岭外,战乱之中没有书籍可带,杨氏口授文章,虞集听一遍就能诵记。等到回到长沙,拜师学习,才得到各经的刻本,(那时)虞集已是读遍了诸经,通晓其大义了。
大德初年,被授任大都路儒学教授,虽然是以教导学生为职责,但他在学术上却更加自我充实拓展,没有片刻悠闲逸乐。任国子助教后,就以师道为己任,诸生等候他离开(官署)后,常常带着书本到他家完成课业,其他馆的学生也多相继到虞集处请教。任博士时,虞集曾在殿上监督祭祀,有一个叫刘生的人,因喝醉了酒而在祭祀时失礼,虞集将此事告诉学监,要求削除他的学籍。大臣中有人为刘生讲情,虞集坚持认为不可宽恕,他说:“国子监,是讲礼义的地方,出现这样的事而不予惩治,用什么教育人!”最终开除了刘生。
泰定初年,在礼部举行考试,每次录取的人都是人才。有旨令采辑本朝典章故事纂修《经世大典》,命虞集与赵世延同任总裁。不久赵世延挂职归家,便由虞集单独负责此事,过了两年之后,书才完成,共有八百卷。皇帝因为虞集宏才博识,所经手的事都做得十分妥当,一时大典册立之文都出自虞集之手。虞集每次奉旨拟写文章,一定要用帝王之道、治乱之因,从容地讽喻切责,寄希望于皇帝看后有所感悟,他在接受皇帝咨询以及论述古今政治得失时,尤其能够委婉地将道理讲明。当时世家子孙因才能名声被提拔的人很多,担心虞集获得的恩宠一天比一天多,常常想着用什么办法离间他与皇上。没有奏效后,他们就一起摘录虞集的文辞,指责其中有讥讪之意,仰赖天子明察其中原委,所以没有能够中伤他。
虞集评论人才,一定以其人的识见器量为先;他评议文章,不以最恰当的言辞使对方折服就不停止,对于那些违背经义的文章,即使文辞优美,也不赞许。虽然因为这两点触怒他人而招致别人非议,但虞集始终不因此而改变原则。光人龚伯璲,凭借才俊而被马祖常喜爱,马祖常任御史中丞时,龚伯璲成为他的门上客。马祖常屡次称赞他的才学,想要虞集出面把他推荐给朝廷,虞集认为不可,他说:“此人虽然略有才华,但不能担当大事。”马祖常听后仍然不以为然。马祖常邀请虞集到他家中做客,设置了酒宴,酒过一半时,他拿出推荐书请求虞集署名,虞集坚决拒绝。
至正八年虞集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七岁。
第二篇: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
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戏曲,是中国人最典型的传统审美方式。
中国戏曲雅俗共赏,选材宽泛,自古以来,既有帝王将相的阳春白雪,也有寻常百姓的家长里短;既登得了庙堂,又入得了街巷。中国戏曲深蕴传统文化的精髓,舞台之上,一桌二椅,唱念做打,节奏唱腔,全凭演员高度程式化的表演营造具体的戏剧情境和表现鲜活人物。而中国戏曲本质上是写意的: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军万马。这与整个中国的传统艺术,如文学、绘画、书法、诗歌等,都一脉相通,代表着中国人独特的审美特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戏曲一直都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审美活动中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中国戏曲历经千年流传,“通变”早已融入自身血液之中,善于继承传统,也很擅长吸收和创新。戏曲代表中国人传统的审美,沉淀了中国人千年的心灵世界,而地方戏更是凝聚了千姿百态的地域文化。在全球化大趋势下,文化的多样性需要民族文艺的坚守和创新。戏曲在当代的发展,就具有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民族特性、弘扬民族艺术不可取代的价值。因此,戏曲艺术是传统的、独特的,更是面向未来的。
戏曲是古老而又面向未来的艺术,保存个性和特性的传承,扬长避短、顺应时代要求的创新是其生命力所在。这就如同书法艺术需要发展创新,但不管如何创造,终归是点画线条的艺术,是汉字的艺术。中国戏曲整体的写意性、程式性要保留,切忌盲目采用现代舞台声光电技术“大制作”,破坏戏曲的本质。地方剧种的个性和风格也只能在创新中得到强化。戏曲要走向未来,剧本是基础。曹禺大师早就说过,“繁荣的关键在于创作”,“剧本的生命在于演出”。目前戏曲事业发展遇到了一些瓶颈,“剧本荒”尤为突出。没有纯净坦荡、自由放飞的心态是写不出好剧本的。剧作家要静下心来,独立思考,有感而发,才能创作出形象生动、内涵深刻的剧本来。
戏曲的题材要创新。今人看古人的戏,看什么?传统戏曲应该开辟题材创作的新领域,关注现实题材的创作。题材可以是历史的,但创作理念和立意必须是现代的。站在现代人的立场上再现经典,适当取舍,挖掘经典中历久弥新的永恒主题,厚重的经典就能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源源不断的心灵慰藉。
戏曲的未来在年轻人,戏曲的观众是需要培养的,这是因为戏曲是高度艺术化的样式,“形式即内容”。现在的小孩子自小就看得懂动画片、电视剧,但让他去看戏就不一定能看懂。一是内容看不懂,二是形式看不懂,比如为什么要勾脸谱?水袖表达了些什么?戏曲有一定的欣赏门槛,观众要经历一个从看热闹到看门道的过程。因此,要创造机会让年轻人接触戏曲。现在时尚的东西太单薄,当年轻人腻烦了感官刺激,有了一定审美修养和内涵时,中国戏剧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戏曲是创造性的艺术,是与观众当场双向交流的艺术。如果我们重视剧本创作,扬长避
短,好戏频出,老百姓怎么可能不喜欢看?新的观众不断成长,我们的戏曲怎么可能不繁荣?戏曲里有中国文化的根,是中国人最后的审美家园。
(摘编自 2010年10月22日《 人民日报 》)
1.下列有关“中国戏曲”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戏曲选材丰富,帝王将相、普通百姓都可以成为其表现内容。
B.中国戏曲的人物形象主要靠唱念做打等高度程式化的表演来体现。
C.中国戏曲与传统的中国文学、绘画、书法、诗歌在本质上都崇尚简约。
D.中国戏曲曾在中国人的生活和审美活动中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继承传统就是要保留属于中国戏曲本身的东西,就是要弘扬独特的民族文化。
B.古老的戏曲艺术要想面向未来,既要保持自身的个性特点,也要善于创新。
C.戏曲创新可以使地方戏种的特色得到更好的发挥,从而赢得更多的年轻观众。
D.戏曲发展创新不能靠现代的声光电等舞台艺术,而应向传统的书法艺术学习。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制约中国戏曲发展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好剧本,好剧本的产生需要剧作家心无旁骛的创作,需要剧作家的独立思考。
B.看腻了动画片、电视剧的年轻人会对审美有更高的要求,而戏曲中的脸谱和水袖就可以满足他们的审美需求。
C.现在的年轻人喜欢时尚,而时尚的东西又都比较单薄缺少内涵,让年轻人接触戏剧就可以使他们变得厚重起来。
D.传统戏曲很少关注社会现实,这是观众不喜欢戏曲的根本原因。戏曲要进行题材创新,让现代观众看古人写的戏、看写古人的戏都是要不得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父益,都官员外郎。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
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签书淮南判官。旧制,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否。再调知鄞县,.
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通判舒州。文彦博为相,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寻召试馆职,不就。修荐为谏官,以祖母年高辞。修以其须禄养言于朝,用为群牧判官,请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入为度支判官,时嘉祐三年也。
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且....
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
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至议变法,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己意,辩论辄数百言,众不能诎。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
足恤”。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
不复召凡八年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八十六),有删改
4.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
B.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
C.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
D.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介甫:古人重视礼仪,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所以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平辈之间,相互称字,则认为是有礼貌的表现。
B.陛下:“陛下”原指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谦称。在此文中可译为“您”。
C.调:指一般的职务调动,类似的还有“转”、“移”、“徙”等,但文章结尾处的“黜”则是降级或免职。
D.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由于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祭祀土地和五谷神,后来人们就用“社稷”来代表国家。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安石记忆力超群,文思敏捷,写的文章精妙,而且口才好,在辩论时常常旁征博引,把对手说得心服口服。
B.王安石任签书淮南判官期满后,并没有像其他官员一样,按照惯例进献文章要求考试馆阁职务,这表现出他特立独行的性格。
C.王安石任地方官时就采用把官谷借贷给百姓,百姓秋后加息偿还等做法,积累了许多变法的经验,这体现了王安石务实的工作作风。
D.王安石很早就有变法的思想,他在当政后就推行变法,变法虽遭到了朝廷中许多官员的反对,但这并没有动摇他变法的决心。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父益,都官员外郎。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5分)
(2)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5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好事近·梦中作
①秦观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舞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注]①秦观,字少游。在哲宗绍圣元年(1094)被贬为监处州酒税,三年徙郴州。这首词大约作于二年的春天。
8.词的上片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写景,请简要分析。(5分)
9.“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孔子在《论语》中,以“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学习与思考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真知。
(2)在《陈情表》中,作者以乌鸟反哺作比喻表达孝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用 “______________,往往有得,______________”,表明古人游赏有所收获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青蒿素之母”:屠呦呦
1930年,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父母选取《诗经·小雅》的名句为她取了这个名字。她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小时候就对中药有了深刻印象,认为药物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与工具,并决定为此奋斗终身。
屠呦呦1951年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所选专业正是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她觉得生药专业最可能接近探索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药领域,符合自己的志趣和理想。在大学4年期间,屠呦呦努力学习,取得了优良的成绩。在专业课程中,她尤其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工作。当时,设备简陋,科研人员不足。但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屠呦呦虽身患结核等慢性疾病,但仍坚持工作,到野外一根根采集标本,在室内夜以继日地进行实验研究,各种工作她都积极主动地完成,她是《中药炮炙经验集成》一书的主要编著者之一;她研究半边莲和中药银柴胡的成果被相继收入《中药志》。
196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接受抗疟疾药研究任务,屠呦呦任科技组组长。从1969年1月开始,历经380多次实验,制出190多个样品,制作了2000多张卡片。其间,她查阅大量文献,借鉴古代用药的经验,设计了多种提取的方法,经过艰苦的试验、千百次的试错,终于在1971年的一次尝试中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他们将这种无色的结晶体物质命名为青蒿素。1973年,屠呦呦合成出了双氢青蒿素。1981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由世界卫生组织等主办的国际青蒿素会议上,屠呦呦以首席发言人的身份作《青蒿素的化学研究》的报告。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被中华医学会等评为“建国35年以来20项重大医药科技成果”之一,屠呦呦也被称为“青蒿素之母”。据世卫组织统计数据,世界上约有2.5亿人感染疟疾,将近100万人因感染疟原虫而死亡。如果没有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那么2.5亿疟疾感染者中将有更多的人可能无法幸存下来。青蒿素是当前中国被国际承认的唯一创新药物,现在世界多国已广为应用,已经产生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七五”期间,屠呦呦参与国家攻关项目“常用中药材品种质量研究”中“青蒿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课题,对青蒿进行系统研究,分离鉴定了17个化合物,其中5个为新化合物,并修正了《中国药典》长期沿用的谬误。
“屠呦呦的贡献值得获取诺贝尔奖!青蒿素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并挽救了大量患者的生命,从而证明了从传统药物获得确定化学成分药物的价值。”北大生科院院长饶毅这样评价。但屠呦呦认为自己只是推开了青蒿素的一道“门缝”,其他人合力才打开了这扇“门”。
有趣的是,屠呦呦生活上是个粗线条,一心扑在工作上,不太会照顾自已。因为工作忙,她的私人东西总放得乱七八糟的,不像一般女性收拾得那么停当。但工作中的屠呦呦十分严谨,兢兢业业,在接到“523”项目时,她女儿才三岁,为了不影响研究,她把孩子交给老母亲抚养。为了检验青蒿素治疗作用于人类身上是否安全有效,她勇敢地充当了首批志愿者,在自己身上进行实验,屠呦呦后来身体不太好,与当时长期做实验有关。
谈及自己的梦想是什么,她说,“我的梦想是用古老的中医药,促进人类健康。”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父母选取《诗经·小雅》的名句为她取“呦呦”这个名字,希望她如鹿一样能出人头地。
B.在专业课程中,屠呦呦唯独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可以说这为她以后的研究和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C.在1981年北京召开的国际青蒿素会议上,屠呦呦以首席发言人的身份作《青蒿素的化学研究》的报告,足以说明她在这一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D.文章叙述屠呦呦在生活上的粗线条,更加突出了她为了事业所作出的牺牲,使传主的形象更丰满。
E.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让2.5亿疟疾感染者中更多的人幸存下来,作为当前国际承认的独特的创新药物,它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难以估量。
(2)这篇传记运用了正面侧面结合的方法刻画屠呦呦形象。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3)作为一名药学家,屠呦呦在医学上有哪些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4)屠呦呦2015年10月获得了诺贝尔科学奖,她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在第二个千年的最后几十年,中国各族人民励精图治,投身于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
B.1997年,亚洲出现了一次金融危机,至今令人谈虎色变。....
C.以上所述,正是美国在经济发展方面能够长期卖弄风骚的重要原因。....
D.一些领域市场经济秩序还比较混乱,这不能不让人忧心忡忡。....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我们希望通过举办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与坚守,避免历史悲剧不再重演。
B.按照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并制定好“十三五”规划,奋力弥补生态环境方面的短板,相信到2020年,小康“木桶”里盛满的甘甜之水,将提升人们的发展获得感和生活幸福感。
C.要把“全面二孩”这一利国利民的好事办好,还需要多部门联动,充分考虑公众的诉求,尽早出台相关细则和各种配套措施。
D.在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后,罗浮山管委会将在景区内恢复“洞天药市”盛景,不但能弘扬优秀的中草药传统文化,而且能开发罗浮山的旅游资源。
1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人在世上都离不开朋友,但是,最忠实的朋友还是自己,就看你是否善于做自己的朋友了。_____________,从而能够从人生的前景出发给自己以提醒、鼓励和指导。事实上,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除了外在的自我以外,都还有着一个内在的精神性的自我。可惜的是,许多人的这个内在自我始终是昏睡着的,甚至是发育不良的。
A.必须比那个外在的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你才能做自己的朋友
B.要能够做自己的朋友,你就必须比那个外在的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C.不能比那个外在的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就不能做自己的朋友
第二篇:《广东省惠州市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戏曲,是中国人最典型的传统审美方式。
中国戏曲雅俗共赏,选材宽泛,自古以来,既有帝王将相的阳春白雪,也有寻常百姓的家长里短;既登得了庙堂,又入得了街巷。中国戏曲深蕴传统文化的精髓,舞台之上,一桌二椅,唱念做打,节奏唱腔,全凭演员高度程式化的表演营造具体的戏剧情境和表现鲜活人物。而中国戏曲本质上是写意的: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军万马。这与整个中国的传统艺术,如文学、绘画、书法、诗歌等,都一
脉相通,代表着中国人独特的审美特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戏曲一直都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审美活动中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
中国戏曲历经千年流传,?通变?早已融入自身血液之中,善于继承传统,也很擅长吸收和创新。戏曲代表中国人传统的审美,沉淀了中国人千年的心灵世界,而地方戏更是凝聚了千姿百态的地域文化。在全球化大趋势下,文化的多样性需要民族文艺的坚守和创新。戏曲在当代的发展,就具有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民族特性、弘扬民族艺术不可取代的价值。因此,戏曲艺术是传统的、独特的,更是面向未来的。
戏曲是古老而又面向未来的艺术,保存个性和特性的传承,扬长避短、顺应时代要求的创新是其生命力所在。这就如同书法艺术需要发展创新,但不管如何创造,终归是点画线条的艺术,是汉字的艺术。中国戏曲整体的写意性、程式性要保留,切忌盲目采用现代舞台声光电技术?大制作?,破坏戏曲的本质。地方剧种的个性和风格也只能在创新中得到强化。
戏曲要走向未来,剧本是基础。曹禺大师早就说过,?繁荣的关键在于创作?,?剧本的生命在于演出?。目前戏曲事业发展遇到了一些瓶颈,?剧本荒?尤为突出。没有纯净坦荡、自由放飞的心态是写不出好剧本的。剧作家要静下心来,独立思考,有感而发,才能创作出形象生动、内涵深刻的剧本来。
戏曲的题材要创新。今人看古人的戏,看什么?传统戏曲应该开辟题材创作的新领域,关注现实题材的创作。题材可以是历史的,但创作理念和立意必须是现代的。站在现代人的立场上再现经典,适当取舍,挖掘经典中历久弥新的永恒主题,厚重的经典就能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源源不断的心灵慰藉。
戏曲的未来在年轻人,戏曲的观众是需要培养的,这是因为戏曲是高度艺术化的样式,?形式即内容?。现在的小孩子自小就看得懂动画片、电视剧,但让他去看戏就不一定能看懂。一是内容看不懂,二是形式看不懂,比如为什么要勾脸谱?水袖表达了些什么?戏曲有一定的欣赏门槛,观众要经历一个从看热闹到看门道的过程。因此,要创造机会让年轻人接触戏曲。现在时尚的东西太单薄,当年轻人腻烦了感官刺激,有了一定审美修养和内涵时,中国戏剧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戏曲是创造性的艺术,是与观众当场双向交流的艺术。如果我们重视剧本创作,扬长避
短,好戏频出,老百姓怎么可能不喜欢看?新的观众不断成长,我们的戏曲怎么可能不繁荣?戏曲里有中国文化的根,是中国人最后的审美家园。
(摘编自 2010年10月22日《 人民日报 》)
1.下列有关“中国戏曲”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戏曲选材丰富,帝王将相、普通百姓都可以成为其表现内容。
B.中国戏曲的人物形象主要靠唱念做打等高度程式化的表演来体现。
C.中国戏曲与传统的中国文学、绘画、书法、诗歌在本质上都崇尚简约。
D.中国戏曲曾在中国人的生活和审美活动中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继承传统就是要保留属于中国戏曲本身的东西,就是要弘扬独特的民族文化。
B.古老的戏曲艺术要想面向未来,既要保持自身的个性特点,也要善于创新。
C.戏曲创新可以使地方戏种的特色得到更好的发挥,从而赢得更多的年轻观众。
D.戏曲发展创新不能靠现代的声光电等舞台艺术,而应向传统的书法艺术学习。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制约中国戏曲发展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好剧本,好剧本的产生需要剧作家心无旁骛的创作,需要剧作家的独立思考。
B.看腻了动画片、电视剧的年轻人会对审美有更高的要求,而戏曲中的脸谱和水袖就可以满足他们的审美需求。
C.现在的年轻人喜欢时尚,而时尚的东西又都比较单薄缺少内涵,让年轻人接触戏剧就可以使他们变得厚重起来。
D.传统戏曲很少关注社会现实,这是观众不喜欢戏曲的根本原因。戏曲要进行题材创新,让现代观众看古人写的戏、看写古人的戏都是要不得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父益,都官员外郎。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
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签书淮南判官。旧制,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否。再调知鄞县,.
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通判舒州。文彦博为相,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寻召试馆职,不就。修荐为谏官,以祖母年高辞。修以其须禄养言于朝,用为群牧判官,请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入为度支判官,时嘉祐三年也。
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且....
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
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至议变法,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己意,辩论辄数百言,众不能诎。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多用门下儇慧少年。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八十六),有删改
4.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
B.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
C.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
D.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介甫:古人重视礼仪,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所以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平辈之间,相互称字,则认为是有礼貌的表现。
B.陛下:“陛下”原指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谦称。在此文中可译为“您”。
C.调:指一般的职务调动,类似的还有“转”、“移”、“徙”等,但文章结尾处的“黜”则是降级或免职。
D.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由于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祭祀土地和五谷神,后来人们就用“社稷”来代表国家。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安石记忆力超群,文思敏捷,写的文章精妙,而且口才好,在辩论时常常旁征博引,把对手说得心服口服。
B.王安石任签书淮南判官期满后,并没有像其他官员一样,按照惯例进献文章要求考试馆阁职务,这表现出他特立独行的性格。
C.王安石任地方官时就采用把官谷借贷给百姓,百姓秋后加息偿还等做法,积累了许多变法的经验,这体现了王安石务实的工作作风。
D.王安石很早就有变法的思想,他在当政后就推行变法,变法虽遭到了朝廷中许多官员的反对,但这并没有动摇他变法的决心。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父益,都官员外郎。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5分)
(2)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5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好事近〃梦中作
①秦观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舞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注]①秦观,字少游。在哲宗绍圣元年(1094)被贬为监处州酒税,三年徙郴州。这首词大约作于二年的春天。
8.词的上片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写景,请简要分析。(5分)
9.“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孔子在《论语》中,以“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学习与思考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真知。
(2)在《陈情表》中,作者以乌鸟反哺作比喻表达孝道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
(3)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用 “______________,往往有得,______________”,表明古人游赏有所收获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青蒿素之母”:屠呦呦
1930年,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父母选取《诗经〃小雅》的名句为她取了这个名字。她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小时候就对中药有了深刻印象,认为药物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与工具,并决定为此奋斗终身。
屠呦呦1951年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所选专业正是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她觉得生药专业最可能接近探索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药领域,符合自己的志趣和理想。在大学4年期间,屠呦呦努力学习,取得了优良的成绩。在专业课程中,她尤其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工作。当时,设备简陋,科研人员不足。但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屠呦呦虽身患结核等慢性疾病,但仍坚持工作,到野外一根根采集标本,在室内夜以继日地进行实验研究,各种工作她都积极主动地完成,她是《中药炮炙经验集成》一书的主要编著者之一;她研究半边莲和中药银柴胡的成果被相继收入《中药志》。
196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接受抗疟疾药研究任务,屠呦呦任科技组组长。从1969年1月开始,历经380多次实验,制出190多个样品,制作了2000多张卡片。其间,她查阅大量文献,借鉴古代用药的经验,设计了多种提取的方法,经过艰苦的试验、千百次的试错,终于在1971年的一次尝试中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他们将这种无色的结晶体物质命名为青蒿素。1973年,屠呦呦合成出了双氢青蒿素。1981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由世界卫生组织等主办的国际青蒿素会议上,屠呦呦以首席发言人的身份作《青蒿素的化学研究》的报告。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被中华医学会等评为?建国35年以来20项重大医药科技成果?之一,屠呦呦也被称为?青蒿素之母?。据世卫组织统计数据,世界上约有2.5亿人感染疟疾,将近100万人因感染疟原虫而死亡。如果没有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那么2.5亿疟疾感染者中将有更多的人可能无法幸存下来。青蒿素是当前中国被国际承认的唯一创新药物,现在世界多国已广为应用,已经产生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七五?期间,屠呦呦参与国家攻关项目?常用中药材品种质量研究?中?青蒿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课题,对青蒿进行系统研究,分离鉴定了17个化合物,其中5个为新化合物,并修正了《中国药典》长期沿用的谬误。
?屠呦呦的贡献值得获取诺贝尔奖!青蒿素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并挽救了大量患者的生命,从而证明了从传统药物获得确定化学成分药物的价值北大生科院院长饶毅这样评价。但屠呦呦认为自己只是推开了青蒿素的一道?门缝?,其他人合力才打开了这扇?门?。
有趣的是,屠呦呦生活上是个粗线条,一心扑在工作上,不太会照顾自已。因为工作忙,她的私人东西总放得乱七八糟的,不像一般女性收拾得那么停当。但工作中的屠呦呦十分严谨,兢兢业业,在接到?523?项目时,她女儿才三岁,为了不影响研究,她把孩子交给老母亲抚养。为了检验青蒿素治疗作用于人类身上是否安全有效,她勇敢地充当了首批志愿者,在自己身上进行实验,屠呦呦后来身体不太好,与当时长期做实验有关。
谈及自己的梦想是什么,她说,?我的梦想是用古老的中医药,促进人类健康
(有删改)
[相关链接]
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百度百科)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B.在专业课程中,屠呦呦唯独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可以说这为她以后的研究和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C.在1981年北京召开的国际青蒿素会议上,屠呦呦以首席发言人的身份作《青蒿素的化学研究》的报告,足以说明她在这一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D.文章叙述屠呦呦在生活上的粗线条,更加突出了她为了事业所作出的牺牲,使传主的形象更丰满。
E.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让2.5亿疟疾感染者中更多的人幸存下来,作为当前国际承认的独特的创新药物,它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难以估量。
(2)这篇传记运用了正面侧面结合的方法刻画屠呦呦形象。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3)作为一名药学家,屠呦呦在医学上有哪些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4)屠呦呦2015年10月获得了诺贝尔科学奖,她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在第二个千年的最后几十年,中国各族人民励精图治,投身于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
B.1997年,亚洲出现了一次金融危机,至今令人谈虎色变。....
C.以上所述,正是美国在经济发展方面能够长期卖弄风骚的重要原因。....
D.一些领域市场经济秩序还比较混乱,这不能不让人忧心忡忡。....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我们希望通过举办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与坚守,避免历史悲剧不再重演。
B.按照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并制定好“十三五”规划,奋力弥补生态环境方面的短板,相信到2020年,小康“木桶”里盛满的甘甜之水,将提升人们的发展获得感和生活幸福感。
C.要把“全面二孩”这一利国利民的好事办好,还需要多部门联动,充分考虑公众的诉求,尽早出台相关细则和各种配套措施。
D.在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后,罗浮山管委会将在景区内恢复“洞天药市”盛景,不但能弘扬优秀的中草药传统文化,而且能开发罗浮山的旅游资源。
1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人在世上都离不开朋友,但是,最忠实的朋友还是自己,就看你是否善于做自己的朋友了。_____________,从而能够从人生的前景出发给自己以提醒、鼓励和指导。事实上,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除了外在的自我以外,都还有着一个内在的精神性的自我。可惜的是,许多人的这个内在自我始终是昏睡着的,甚至是发育不良的。
A.必须比那个外在的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你才能做自己的朋友
B.要能够做自己的朋友,你就必须比那个外在的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C.不能比那个外在的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就不能做自己的朋友
D.做自己的朋友,只要比那个外在的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就可以做到
第三篇:《惠州市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签字笔)填写相关栏目(如学校、姓名、考生号等)并在试卷上直接答题。答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
A.反哺(bǔ)籼稻(xiān)崤山(xiáo)毋庸置疑(mù)潜移默化(qiǎn).....
B.契约(qì)履行(lǚ)即使(jí)商贾云集(gǔ)管中窥豹(guī).....
C.眺望(tiào)俯瞰(kàn)阐明(chǎn)炯炯有神(jiǒng)头晕目眩(xuàn).....
D.证券(quàn)梵语(fán)卑鄙(pì)载歌载舞(zài)潇洒倜傥(tì).....
2.下面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德国《经济新闻报》文章称中国2014年研发投入将超越欧洲,有望于5年后超越美国。近年来,中国正不遗余力地转型经济模式,希望把国家打造成为技术创新大国。....
B.在第十届珠海航展上,六机筋斗、三机交叉、半滚倒转着陆??“八一”飞行表演队鬼斧神工的表演让世界看到了歼-10的优异性能,展示了中国空军近年来的迅速成长。....
C.一场拿破仑主题拍卖会16日在法国枫丹白露市举办,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众多“皇帝粉”的热情关注和参与,一顶拿破仑曾经戴过的帽子更是拍出了180万欧元的高价,令人高山仰止。....
D.今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价持续下挫,目前已跌至四年新低。去年刷新购金记录的中国大妈,并未再度慷慨解囊,而是捂金待涨。....
3.下列各项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我国针对一直把“秦淮线”作为冬季集中供暖南北分界线的现实情况,有学者认为应以室外温度作为判断当地是否应该集中供暖的决定因素。
B.恐怕很少
有人想到,以卖国求荣、屈膝投降而被世人所不齿的奸臣秦桧早年还一度是个挺有主见、口碑不错的主战派人士。
C.由陈可辛执导,赵薇、黄渤、佟大为等主演的电影《亲爱的》以“寻子”为主题凸显了法律与伦理的矛盾,引得众多观众潸然泪下。
D.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4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埃博拉疫情已造成至少5177人死亡,感染及疑似病例达14413例,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几内亚3国成为核心疫区。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市场经济框架,但规则和信用这两块基石还不太牢固,存在破损。②统而言之,市场经济实质上是法治与德治统一的经济。
③市场经济是按规则运作的经济,因而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④规则是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信用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石。
⑤市场经济又是讲信用的经济,因而市场经济又是德治经济。
⑥在这里,规则和信用是市场经济的两大基石。
A.①②③⑤④⑥ B.②③⑤①⑥④ C.①④⑥③⑤② D.③⑤②⑥④①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改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
武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晋书·李密传》)
[注]①醮(jiào):改嫁。②烝烝(zhēng):热切的样子,形容李密对母亲思念之深。③游夏:指孔子的学生子游和子夏,他们在文学上皆有造诣。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明言教何碎?碎:琐碎 B.后刘终,服阕。服:服丧 ..
C.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已:表语气,同“矣” D.武帝忿之 忿:对??生气 ..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密奉事以孝谨闻 险以远,则至者少 ..
B.士之有名,不虚然哉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C.人亦有言,有因有缘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
D.后卒于家 某所,而母立于兹 ..
7.下列各项中对原文中未加标点部分内容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
B.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
C.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③②①
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
D.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
8.以下各项中,句式与“言教是以碎耳”不同类的一项是(3分)
A.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B.姜氏何厌之有
C.邠人偷嗜暴恶者 D.吾属今为之虏矣
9.以下各项表述与原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3分)
A.李密父亲早亡,母亲改嫁,自小体弱多病,其祖母刘氏照顾他长大。刘氏生病后,李密细心服侍,体贴备至。
B.李密年轻时曾在孙权属下为官,颇有才能,时人多称之。泰始初年,李密被征召为太子洗马,他上书《陈情表》辞不赴命。
C.司空张华问李密他怎样评价刘禅,李密认为刘禅在用人而使国家成败之上与齐桓公相仿。
D.李密在被晋武帝召见时赋诗一首,语含讥讽,都官从事上奏要求罢免李密官职。
10.请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①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3分)
②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3分)
11.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6分)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1)以上两首诗在类型和题材上有何相同之处?(2分)
(2)试赏析两诗在思想内容上的不同。(4分)
12.请默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任选4题作答,全选按前4题给分,每空1分,共8分)
(1)臣欲奉诏奔驰,_______;_______,则告诉不许。(《陈情表》)
(2)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_____________,_______。(《游褒禅山记》)
(3)亦欲以究天人之际,_______,_______。(《报任安书》)
(4)大行不顾细谨,_______。如今人方为刀俎,_______,何辞为?(《鸿门宴》)
(5)_______,_______;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三、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完成13-16题(16分)。
地球表面首次发现彗星尘埃
研究人员日前发现了保存于南极冰雪中的彗星尘埃,这是科学家第一次在地球表面发现这样的微粒。这一研究成果开启了寻找这种物质的一条前所未有的新途径。一旦彗星尘埃这种最古老的天文学微粒能够被用于研究,将为搞清太阳系如何形成提供线索。
并未参与该项研究的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卡内基研究所地磁学部行星科学家Larry Nittler表示:“对于那些研究地外物质的科学家而言,这确实非常令人激动,因为这为获取这些物质打开了一扇大门。”他说:“研究人员找到了一些非常有趣和非常罕见的物质的新来源。”
直到最近,除了飞向太空,科学家收集“球粒状陨石多孔星际尘埃粒子”,或者说彗星尘埃的唯一途径便是驾驶研究飞机在平流层高度飞行。这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几个小时的飞行通常只能找到一颗尘埃微粒。这项研究的共同作者、夏威夷大学及夏威夷地球物理与行星学研究所星际物质学家John Bradley表示,这么少的样本极大限制了科学家对物质进行的测试和分析研究。
Bradley指出,研究人员现在在南极发现了更多的彗星尘埃微粒。他说:“通过这种方式有可能采集到2到4个数量级质量的尘埃微粒。”“我相信这样采集的微粒有可能促成研究范式的转换。”
与此同时,采集自南极的尘埃还更加干净。目前,科学家用飞机采集彗星尘埃往往都是使用一个涂抹着硅油的盘子捕捉微粒,就像用捕蝇纸逮苍蝇一般。这就使得尘埃微粒会被硅油以及随后用于清洗它们的有机化合物所污染,从而让想要研究其有机物质构成的科学家感到一筹莫展。
Nittler指出,比较在南极和在平流层收集的彗星尘埃微粒可以帮助科学家找出哪些成分是尘埃的自然化学组成,而哪些成分来自污染物。
2010年,一个法国研究小组报告说他们在南极冰雪中发现了一些致密且富含碳的彗星微粒,但最新的研究则第一次发现了更为典型的彗星尘埃并得到了证明。科学家曾认为,高孔隙度的、极其脆弱的粒子无法在地球上存在。
为了找到它们,研究人员从2000年开始,在南极的两个不同地点采集了冰雪样本。通过将冰雪融化并过滤融水,他们采集到3000多个微小陨石——直径为10微米或更大的来自空间的微粒。
在5年的时间里,通过在立体显微镜下一个接一个地分析这些微小陨石,研究人员发现了40多个具有彗星尘埃特征的微粒。更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它们与采集自平流层的彗星尘埃几乎无法区分,并且它们与美国宇航局(NASA)的星尘号任务于2006年采集的彗发样本也完全匹配。
研究人员日前在《地球与行星科学快报》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
主持这项研究的日本福冈九州大学陨石研究人员Takaaki Noguchi表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脆弱的微粒不但能够在雪里,也可以在冰里被保存下来。”
之前在南极发现彗星尘埃的法国陨石研究人员Cecile Engrand表示,下一步将对这些微粒的有机构成进行更为细致的分析。她说:“对这些彗星颗粒进行的研究将有助于更清楚地了解行星的形成过程。它们是那段时期最好的见证者。”
(2014年12月09日 《中国科学报》)
13.根据文章内容,以下各项说法中有误的两项是(5分).....
A.2010年,一个法国研究小组报告说他们在南极冰雪中发现了一些致密且富含碳的彗星微粒,随即被确认为彗星尘埃。
B.在从南极发现彗星尘埃之前,收集彗星尘埃的唯一途径是驾驶研究飞机在平流层高度飞行。
C.科学家曾经认为,高孔隙度的、极其脆弱的粒子无法在地球上存在。南极彗星尘埃的发现否定了这一观点。
D.夏威夷地球物理与行星学研究所星际物质学家John Bradley认为,传统的平流层收集彗星尘埃的方法限制了科学家对彗星尘埃的测试和分析研究。
E.通过将南极冰雪融化并过滤融水的方式,科学家已经采集到至少3000个直径为10微米或更大的微小陨石。
F.科学家对从南极冰雪中发现的微小陨石分析后发现,它们与采集自平流层的彗星尘埃几乎无法区分。
14.以下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进行南极彗星尘埃研究的不仅有日本科学家,还有法国科学家。
B.在平流层的彗星尘埃采集方式中,科学家常用捕蝇纸捕捉彗星微粒。
C.在南极发现的彗星尘埃不仅存在于南极的雪里,也可能存在于南极的冰中。
D.在南极发现的彗星尘埃可能与太阳系的形成处于同一时期。
15.与在南极收集彗星尘埃相比,在平流层收集彗星尘埃存在什么不足?(4分)
16.请根据文章内容分析,从南极冰雪中发现彗星尘埃有何科学意义?(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7-19题(15分)
纪连海: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纪连海是第一位走进央视《百家讲坛》的中学历史老师。他的讲述诙谐幽默、鞭辟入里。
第三篇: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
一、词句积累(40分)
1、看拼音写词语。(10分)
gāngàbùlǚzhǎozéshuāijiāopiězuǐ()()()()()jǔsàngàohuǐliǔshùshùfùguàngài()()()()()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歼灭(qiānjiān)暂时(zànzhàn)侵袭(qīnjīn)潜入(qiǎnqián)磕破(kèkē)卓越(zhuōzhuó)吮吸(yǔnshǔn)栖身(qīxī)
3、多音字、形近字组词。(6分)扎zā()夹jiá()zhá()jiā()辫()匣()馋()揍()
瓣()匠()搀()凑()
4、按要求写成语。(6分)
①写出带有“龙”字的成语。(6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AABC”式的成语,例如:滔滔不绝。(6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人()脾一()如()()心()胆()精()神
5、按要求改句子。(14分)①天空中洒满了星星。(改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激光是一种奇异的光。(改成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凛冽的寒风把繁华的大街吹得冷冷清清。(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花,也应该献给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整个团指挥所的人都焦急地钻出了漆黑的地堡。(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杭州西湖的春天是个美丽的地方。(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我无比自豪。我是中国人。(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连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25分)
1、按课文内容填空。(6分)①《忆读书》的作者是(),她在文中用了九个字来指导我们儿童如何读书,就是()。②朱熹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③缅伯高的一句诗:礼轻人意重,()。让我们懂得什么是好礼物。④《用目光倾听》的作者是(),诗中,妈妈说过一句最平常的话:(),告诉我们如何与人真诚交往;《幸福在哪里》是一篇()故事,智慧的女儿告诉我们:幸福就在()。⑤“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出自李白的《》,罗隐的《蜂》中“采得百花成蜜后,()。让我们领悟到蜜蜂的无私奉献精神。⑥“阅读大地”的徐霞客写成了《》这本千古奇书;《凡卡》的作者是(),文中描述了凡卡的生活连狗都不如,揭示了沙皇统治的黑暗。
2、阅读古诗,回答问题。(6分)登飞来峰题西林壁飞来峰上千寻塔,横看成岭侧成峰,闻说鸡鸣见日升。远近高低各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缘身在最高层。只缘身在此山中。
(1)把诗句补充完整。(2分)(2)《登飞来峰》的作者是()代的();《题西林壁》的作者是()代的()。(2分)(3)说说“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此山中”看峰,对事物的认识有何不同。(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3分)___________________从前,有一对夫妻,开了一家酒店,由于卖出的酒物美价廉,生意十分兴隆。有一天,丈夫外出,妻子偷偷地在酒里掺了水,多卖了5元钱。晚上丈夫回来,妻子得意地把自己的“秘诀”告诉丈夫,以为会得到丈夫的夸奖。谁知,丈夫一听,急得双脚直跳,抱头痛哭,说:“唉!你把我们最值钱的东西——信誉,只5元钱就卖掉了!”果然从此他们的生意不如以前红火最后终于彻底破产当妻子贫病交加奄奄一息的时候她悔恨地流着泪说我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
1、从文中选一个词作题目,写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2分)
2、给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2分)
3、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2分)
4、填空。(2分)①“物美价廉”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从原文中找出“兴隆”的近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妻子在临死前明白了什么,把妻子的话补充完整。(3分)我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畅所欲言(5分)
有同学说:“现在是经济社会,诚信能值多少钱?”请结合上文及我们学过的“真诚”主题单元的内容,谈谈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真情表达(30分)
要求:两题任选一题。字数450字左右(诗歌除外),抒发真情实感,内容具体生动,书写规范整洁,尽量不写错别字。
(一)每个人都有美好的心愿,你的心愿是什么?请围绕“心愿”写一篇习作,(可以写儿童诗),题目自拟。
(二)每一份礼物都代表一份祝福,有的礼物可能有动人的故事。自拟题目,写一写。提示:自己接受的特别的礼物、接受礼物的过程和心情;自己设计和准备的礼物、送给别人的过程和心情。
温馨提示:恭喜你,做完了整张试卷,是不是再检查一遍呢?
语文学习的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同学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希望提供的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能够帮助大家学好语文这门课程,更多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更多内容请点击五年级语文期末试卷进行查阅。
第四篇:四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
【卷首语】经过这个学期的学习,你觉得满意吗?我们一起来检测一下吧?相信自己。
一、小小播音员。(画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5分)
1、翡翠(fēifěi)衬衫(chancùn)山涧(jiānjiàn)
堤坝(dītí)湖畔(pànbàn)馈赠(guìkuì)
2、结(jiēji?)果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dedídì)确说错了。
3、白天,他的肝脏(zāngzàng)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脏又重新长(chángzhǎng)起来。
二、读写能手。(读拼音,写词语)(8分)
quánlìbīn1、谁都有生活的(),谁都可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wéihùxīshēng2、爸爸在执行()和平行动中壮烈()了。
fēngqùzhuāngshì fēn3、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的()。
lǐngxiùch?ngfá
4、众神的()宙斯决定给普罗米修斯以最严厉的()。
三、辨别双胞胎。(辨字形,再组词)(8分)
径()境()栏()哨()经()镜()拦()消()
四、词语充值卡。(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4分)
波澜壮()一丝不()狼吞虎()持之以()
四面()歌围()救赵手不()卷鹏()万里
五、花落谁家。(选词填空)(6分)
A敏锐灵敏灵巧
1、刑侦队长用()的洞察力,发现了罪犯的蛛丝马迹。
2、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地避开。
3、猫的嗅觉(),只要你一切肉,他就会向你喵喵地叫。
B虽然??但是??如果??就??只要??就??
4、一个人()活的诚实,有信用,()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5、()生命短暂,()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无限的价值。
6、这件事()值得去做,()应该全神贯注。
六、句子加工厂。(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芦苇上盖了白雪。(扩句)
2、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缩句)
3、假日里,妈妈做了许多一个又一个的菜。(修改病句)
4、七月的天山很美。(改为感叹句)
5、生活人们那里的过着幸福的(把词语连成一句通顺的话)
七、做游戏。(按“游戏”顺序把下列几句话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填上序号)(5分)
()它下完蛋,用沙子把蛋埋起来,扒得平平的,然后不慌不忙地在周围弯弯曲曲地爬了一会,就像大海那边爬去。
()挖了一会,它伏下去再用后爪挖。
()又挖了一会,坑挖好了。
()海龟选定了一窥地方,低下头,用前面的爪子挖沙。
()它安安静静地伏在坑里下蛋。
八、记忆搜索台。(积累与运用)(14分)
1、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
2、竹外桃花三两枝,___。
3、____,白银盘里一青螺。
4、___________,金石为开。
5、_____________——非一日之功。
6、砌墙的砖头——_______
7、天上鲤鱼斑,___________
九、阅读快乐园。(按要求回答问题)(10分)
盲人心中的明灯
大学实习时,我代过一堂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那天,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有一个盲人晚上出门总挑着一盏灯笼,这是为什么?”
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他是给儿子买的灯笼。”有的说:“夜里太冷,他是想取暖吧!”??可能,这些答案都对,但这些年龄不到10岁的孩子都认为盲人提灯一定是为自己,所以,他们的答案不免单一。他们没有一个人回答:盲人也许是为了给别人(健全人)照亮,这样,别人才不会撞上他——盲人的心中装着一盏明亮的灯,为别人着想正是他心中的明灯。这些孩子不明白:很多时候,帮助别人其实是在帮助我们自己。为什么那么多眼睛好的人在暗夜中往往会相撞?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没有明灯,手上也不提明灯啊!
1、查字典知识。(3分)
“撞”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再查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再查。“撞”字是结构。“撞”在字典里的意思有:①击打;②碰;③莽撞的行动。“别人才不会撞上他”在这里“撞”意思应选的解释是。(填序号)
2、这位盲人为什么晚上出门总是跳着一盏灯笼?(用“√”选择)(2分)
(1)为他人照亮夜路。()
(2)怕别人撞到他。()
(3)既为他人照亮又不会被人撞到。()
3、下列句子中的“明灯”分别指的是什么?请将序号填到括号里。(3分)
ɑ、明亮的灯b、为别人着想的思想c、放在明处的灯。
(1)他们心中没有明灯。()
(2)他们手上没有提明灯啊!()
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填序号)(2分)
A、要学习盲人助人为乐的精神。
B、我们夜晚出门都应该有灯亮。
C、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在帮助我们自己。
十、习作芳草地。(30分)
四年的学校生活,你一定经历过不少事,有愉快的,有不高兴的,有感到委屈的,有??请你选择一件你最想告诉别人的事情(记学校生活的事)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条理清楚,题目自拟,字数350字以上。
第五篇:五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三)
五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
(三)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
huǒ jù
1、北京奥运会()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
bîbù jí dàizhī yuán2、当得知汶川大地震的消息后,我校()地发起“()汶川地震灾民
mù juān
慈善()”号召。
二、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严阵以侍自强不息深情厚意语重心长
B、坚贞不屈鞠躬尽瘁赴汤蹈火巧如舌簧
C、建步如飞文质彬彬满面春风身强力壮
D、繁花似锦完好无损完璧归赵了如指掌
三、用“——”画出句子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2分)
1、读完《清平乐(yuâlâ)·村居》这首词,我心里十分向往快乐(yuâlâ)的乡村生活。
2、小松鼠翘(qiào qiáo)起尾巴,翘(qiào qiáo)望远处。
四、选词填空。(2分)
制造创造鼓励鼓舞
我国自己()的神州六号成功发射,大大()了一切愿为祖国建设作贡献的人们。
因为„„所以„„不但„„而且„„不是„„而是„„虽然„„但是„„
1、()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想设计陷害他。
2、我也过来浇水,但()往菜上浇,()拿着水瓢,把水往天空一扬。
五、读文言文要注意其节奏和韵味,下面朗读停顿最正确的一句是()(2分)
A.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B.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C.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六、换要求,改写句子。(3分)
1、之所以会做错,是因为他不认真。(不改变原意,换一种说法)
2、王熙凤很美丽。王熙凤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刁钻和狡黠。(合并成一句话。)
3、我们从小要养成讲卫生的好风气。(修改病句)
七、下列句子说法正确的划“√”,错误的划“”。(31、“你做完作业没有”?“没有。”这是反问句()
2、《城南旧事》写的是林海音在北京城南经历的童年往事。()
3、《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和《儒林外史》合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
()
4、英国作家高尔基的《童年》描绘了他的苦难、悲惨、有时也能得到一些温暖的童年生活。
()
八、按课文内容填空(4分)
1、船夫的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毫
不()。
2、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
3、()都张伞,不是遮头是()。
4、梁国扬氏子九岁,()。孔君平(),父不在,乃呼儿出。
九、请把下面句子补充完整(4分)
1、在刚才的讨论会上,小明始终没说一句话,真像
2、爷爷虽然年过古稀,但爷爷依然坚持学习,准备参考明年的高考,真是
3、爸爸经常告诫我:“天行健。”
4、暑假时,我到州西湖花神庙看到了一对叠子联,上联:翠翠红红,处处莺莺
燕燕。下联是:。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阅读《再见了,亲人》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2分)
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
您这么大年纪,能(维持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
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忘怀?不,永远不会。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
少心血,给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记得五次(战斗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
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
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当时有很多同志(感激感动)得流下眼泪。在您好的帮助
下,我们打胜了那次阻击战。您在回去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b
ēibâi))进了防空(kōngkîng)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
经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唯一的亲人。您说,这比天高比海还深的情谊(yíy
ì),我们怎么能忘怀?
1、在()里选择正确的答案,画上“——”。(3分)
2、从文中找出反义词。(2分)
开放()放心()永久()众多()
3、把下面这个句子换一种表达方式,但不改变句子的原意。(1分)
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4、这段讲了大娘为志愿军战士做了三件事:①;
②③(3分)
5(1分)
6、请你用一句话,要赞美文中的志愿军战士。(2分)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8分)
这是一个发生在西藏(zàngcáng)的故事。过去,藏北有一个老猎人,没有
人知道他的名字,随身携带的一顶小帐篷就是他的家。
有一天早晨,他从帐篷里出来,突然看见对面不远处的草地上站立着一只肥
肥壮壮的藏羚羊。他赶紧转(zhuǎnzhuàn)身拿来猎枪,瞄准了那只藏羚羊。奇
怪的是,那只藏羚羊好像知道自己逃不掉了,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 请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向前走了几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两行
泪水从它的眼里流了出来。
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扳着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他明白藏羚羊下跪是在向他(乞求 请求)饶命。但是,打猎的生活早已使他的心变得冷冰冰的。他双眼
一闭,扣动了扳机。随着枪声,那只藏羚羊栽倒在地,它倒下去的时候,仍然保
持着跪拜的姿势,两行泪痕也清晰可见。
那天,老猎人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当即把猎物开膛、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
现 呈现)着那只藏羚羊临死的样子。这是他几十年狩猎生涯中印象最深的瞬间。
夜里,他久久难以入睡,双手也好像一直在颤抖„„
第二天,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剖开了那只藏羚羊的腹腔。突然,他吃
惊得叫出了声,手中的刀子咣当一声掉在了地上——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地
卧着一只已经成型的小藏羚羊!原来,藏羚羊跪拜是为了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啊!老猎人的心颤抖了,他对自己的行为懊悔不已。后来,老猎人在藏北
草原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1、请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2分)
2、在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和音节,打“√”。(2分)
3、“形容心神不定”可用文中“”一词来概括。(1分)
4、请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4分)
近义词:颤抖()懊悔()
反义词:清晰()消失()
5、你认为这篇短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分)
6、读句子“夜里,他久久难以入睡,双手也好像一直在颤抖„„第二天,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剖开了那只藏羚羊的腹腔。”想一想当时:老猎人当
时想什么?(2分)
7、藏羚羊为什么向老人下跪?(1分)
8、“老猎人在藏北草原消失了”对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请把你的想法
写下来。(2分)
9、读了短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把它写下来。(2分)
(三)阅读《杨氏之子》,回答下面问题。(10分)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2分)
2.“诣”用音序查字法应查(1分)
3.“闻”在字典中的意思有:A.听见 B.听见的事情、消息 C.用鼻子嗅。在文中,“闻”的解释是(),请选择另一个意思组词()。(2分)
4.请用“”画出全文的总起句,用“﹏﹏”画出表现杨氏子“甚聪惠”的句子。(2分)
5.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