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的随笔

时间:2019-05-15 10:41: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岳阳楼的随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岳阳楼的随笔》。

第一篇:岳阳楼的随笔

岳阳楼离居住地很近,火车提速后也就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日,几家邻居相邀到洞庭湖游览。这岳阳楼以前到是来过几次,现在有时想写写“循着邮票的足迹”,一些去玩过的景区再次去看看也是为了写这篇文章,于是怀着一种与故人相见似的心情来到岳阳楼。

岳阳楼位于岳阳城西,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我国发行的《中国历代名楼》邮票,岳阳楼位列其中。金碧辉煌的楼阁屹立于古城门上,掩映于绿荫丛中,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古时由长江水路到岳阳,岳阳楼是必经之门。当我站在宽敞的平台上,仰望着岳阳楼的全貌,重檐飞角,古朴典稚的雄姿让人肃穆。进得楼内,在古色古香的楼厅大堂里,徘徊流连,在高接云天的最高层顶楼窗前,凭拦远眺,整个楼宇巍然高耸,雄伟壮观。楼厅大堂里的诗文对联,琳琅满目,使这座古代名楼充满着一种艺术的魅力。远处,壮丽的蓝天,浩淼的碧波,绰约的帆影,黛冒的山色,与这雄伟的岳阳楼构成一幅浑然天成的瑰丽画卷。置身其中,不由人的思想不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过去与未来之间自由飞翔。

知道岳阳楼是从范仲淹的那篇《岳阳楼记》开始的,那还是上小学时,我读的第一篇古文就是范仲淹写的这篇《岳阳楼记》,这篇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绝唱,对于我们这些当时还只是上小学的半大孩子也只是似懂非懂。由于作品较短,读起来又琅琅上口,加上我也非常喜欢这样的文章,读的遍数多了,兴味也浓厚了一些,对文中描绘的:“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万千气象”,也多少能领悟一点,从此岳阳楼,这个千古名胜便在我儿时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随着年龄逐渐增大,听到一些关于岳阳楼的传说,也看到一些岳阳楼的图片,特别是偶然读到一些关于岳阳楼的诗词文章,于是,对古往今来久负盛名的岳阳楼就心驰神往起来,总想一睹为快。所以后来每次到得岳阳楼,总是要站在楼前的平台上仰望、端祥岳阳楼的全貌,总感到这岳阳楼气势雄伟,构筑精巧,整座主楼是纯木结构建成,没用一颗铁钉。整座楼宇,飞角重檐,雄伟壮观。不由得不从心里赞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卓越。

岳阳楼的高厅大堂里,那紫檀木雕刻的《岳阳楼记》全文的大屏,隽刻于廊柱及壁板上的历代诗人、书法大家题咏岳阳楼的诗词、对联,竟境深远,字体遒劲,不由人不从心里感叹祖国文化宝库的无比丰富。

登上岳阳楼顶层,凭拦远望,碧波滔天的洞庭湖正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描述的:“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崖,朝晖夕阴,气象万千”,遥望洞庭湖,千帆意发,一望无际,一派繁荣景象。这时不由得从心底里赞美祖国山河是何等壮丽。

至此,我对于岳阳楼登上中国邮票倍感理所当然,对邮票题名《中国历代名楼》也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同。

徘徊于岳阳楼的高厅大堂之上,在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景物之中,最能激起我情感浪花的还是那大雕屏上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句,这句话儿时初读《岳阳楼记》是不能深刻领会其意的,今天看来,这句千古名句对于那篇文章来说是“文眼”,对于范仲淹来说是后人对其高风亮节的品格赞叹的“依据”,也许人们不知道岳阳楼,也许人们记不全《岳阳楼记》,但这句千古名句,许多人必定是记忆深刻的,或许是人们通过这句话记住了岳阳楼,记住了范仲淹,我想集邮者也许会因为这句话而记住了岳阳楼邮票。这句话勘称画龙点晴之笔。因为它既不是宣扬放浪形骸于山水之间,也不同于发去国怀乡之感慨,而是表现了那种:“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忧乐观,也揭示出了中华民族一种高尚的思想情操与崇高精神境界。过去,我们总是把古代士大夫说成不为国家,不为民众的暴利之徒,无论是岳阳楼宇,还是《岳阳楼记》,不正是激发后来人忧乐天下的最好教材吗。

第二篇:登岳阳楼杂文随笔

洞庭波撼的是岳阳楼,《岳阳楼记》掀动的却是心潮的波澜。登岳阳楼让人体会到“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这句话确非虚言,不论是作者范仲淹,还是文中滕子京的作为,都彰显了生命的崇高取向,因此也让岳阳楼成了一座伟岸的丰碑。

他俩都是北宋“庆历新政”的参与者,然而想要一洗积弊的这场改革,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的结局。远的不说,之前宋真宗的“天书运动”已经暴露了这个政权的能力和合法性的不自信,然后是真宗刘皇后的专权,内外矛盾进一步加深,刘太后死后宋仁宗实际掌权,此时国库空虚,“田赋不均,岁久不能治”,“平人惊惧,尽起为盗”。在强大的既得利益势力面前,不少希望改革的官僚“皆惧谗畏祸,不敢挺然当国家之事”,于是改革的美好理想,被现实化作了发人深思的悲剧。而悲剧中表现了范仲淹等人坚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伟大。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个有良知之士永远希望社会变得更好,“进亦忧,退亦忧”,忧国忧民是他们的本分。为此,“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通为理想而奋斗的过程来实现人生的价值。也许他们永远喜乐不起来,更何况在积弊深重的民生、政教“百废”情景之下。所以,当岳阳楼重修落成之日,滕子京要悲怆地“痛饮一场,凭栏大恸十数声。”

伟大的时代是对小人不屑一顾的时代;糜烂的时代则“负大才,为众所嫉。”庆历二年,西夏大举攻宋之时,滕子京手中兵卒无几,却“乃集农民”千戎服乘城”,又“会范仲淹引番汉兵来援”而保全了城池和百姓。滕子京“设牛酒应犒士卒,又藉定川战役者于佛寺祭酹之,厚扶其孥,使各得其所,于是边民稍安。”第二年庆历新政,便有梁坚、郑戬等人以“其间数万贯不明”的理由弹核滕子京,范仲淹在《滕君墓志铭》中为之辩护道:“君受署之始,诸部属羌之长千馀人,皆来谒见,悉遗劳之。其费仅三千缗,盖故事也。(梁)坚以诸军月给并而言之,诬其数尔。”还在上宋仁宗的《奏雪膝宗谅张亢》疏裡具体分析说:第一,贱买牛驴,犒设军士。即低价购买百姓的牲畜,用来犒赏士兵。百姓愿意低价,表现的是军民同仇敌忾,所以他们也不怨;第二,说滕子京在汾州花天酒地、宴饮数日,赏赐乐人银楪子事为张冠李戴,是把韩琦的事强加在滕子京头上;第三,梁坚奏称滕子京到任后经手的十六万贯公钱中,有数万贯去向不明。但根据中使调查,滕子京经手的款项中,只有三千贯属于公用钱,其余都属于军用。也许,他在抚恤将士上是多花了钱,但可以想像,平时虚应故事的冗杂规定,往往是一追究人人有问题,不追究人人熟视无睹,那是最容易从中找到有所作为者把柄的。为了不连累别人,也为了保障自己行为结果不被改变,滕子京已“焚其籍以灭姓名。”《宋史》说他的性格:“尚气,倜傥自任,好施与。”他是个不计个人得失敢于担当的人。转过年来的庆历四年,滕子京就“谪守巴陵郡”了。他在岳阳的三年中,除了重修岳阳楼,还崇教化,兴建岳州学宫;治水患,拟筑偃虹堤。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说滕子京:“修岳阳楼不用省库银,不敛于民。但榜民间,有宿债不肯偿者,官为督之。民负债者争献之。所得近万缗,置库于厅侧自掌之,不设主典案籍。楼成极雄丽,所费甚广,自入者亦不鲜焉。州人不以为非,皆称其能。”滕子京再一次表现了他善于开发利用社会资源的才能。那些民间催讨不到的烂账,肯定存在社会不公等原因。将这些钱化作地方公益经费,不仅得到欠方的配合,也得到被欠方的支持。最关键的仍然是百姓“不怨”和“不以为非”,因为他这样做,维护了社会的公正,大家也相信他,都知道他并不会“自入者亦不鲜”,他是把钱都用在公共事业上了。事实也证明他确实如此,《宋史》就说他:“及卒,无余财。”懂得生命崇高价值之人,岂是区区几个金钱能够左右的!

杜甫所谓:“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历史的长河之中“吾谁与归?”岂不正是这些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强烈使命感的有识之士?

第三篇:观岳阳楼杂文随笔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都是古人盛赞巴陵胜境的名言佳句,而只有登上岳阳楼,远眺洞庭水,美景入目入心才能真正领略如此这般的诗情画意。

历朝历代的人们都很喜爱岳阳楼,所以前前后后重建修复了她五十多次,现在的岳阳楼是清朝时重建的,是江南三大名楼中唯一保持原址原貌的古代建筑。通高不到二十米,但好在不像武汉黄鹤楼和南昌滕王阁那样被开发商和GDP的水泥森林所围困。虽然略显沧桑,却依然孤傲挺拔。登楼远眺,湖光山色,碧波万顷,鱼跃鸥旋,尽收眼底。

岳阳楼的建制很有特色,是楠木四柱通贯三层,如意斗拱精巧叠合,凤头飞檐翘首凌空,盔顶楼面独步天下。

似乎唐宋时期的文化名人都来过岳阳楼,诗词刻石目不暇接,名篇佳句俯拾皆是。走马观花般看看唐宋大诗人的佳作就累得不行,对元明清的诗人们只好拱手说声抱歉了。

提到岳阳楼,就会想到范仲淹。许多人也是因为仰慕《岳阳楼记》的崇高境界,才登上岳阳楼。

范公仲淹是北宋高官,更是大儒,曾经官至副宰相,儒学修为莫测高深,公认知行合一的典范,不仅道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圣贤情怀,并且当作行为准则,一生身体力行,一以贯之。

王安石评价范公为“一世之师”,朱熹评价为“杰出之才”,吕中评价“论宋朝人物,范仲淹为第一”,“一生粹然无疵”。去世后皇帝加封谥号“文正”。都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句话在范文正公这不灵。

小时候课文里有篇《划粥断齑》的故事,就是讲范公幼年时生活贫困读书刻苦,一盆粥凉了后,划成四块,拌点咸菜吃一天的励志故事。

范公仲淹的道德高度、学识高度,谋事能力、行事能力都是无与伦比的,堪称全才。他曾经八年内三次因为向皇家提反对意见而被贬官外放。而在贬官外放期间,却干成几件大事:一是为江苏沿海修建了几百里的防波堤,使几千亩良田免遭海潮侵袭,百姓安居乐业,至今还有范公堤遗迹可寻;二是疏浚水路,根治了太湖水患,为苏杭天堂之美誉奠定根基;三是筑城练兵,抵挡住了西夏对边境的侵略劫掠,保得边境安宁;四是倡导组织各地办学,并引导帮助孙复、张载等贫困青年成为宋代儒学开宗立派的一代大师,尤其为朱熹、王安石等交口称赞。这四项大功绩,能成功一件就利国利民,福及子孙,功德无量了,而范公是四事圆满。所以,范公生前各地蒙恩百姓就为他建生祠供奉,可见其声望之高。

范公上马治军下马安民,在朝堂兴利除弊,殚精竭虑。用现在时髦的话说,是勤政廉政的典范,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榜样,是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以天下为己任的楷模,是努力学习、不断完善、齐圣齐贤的标杆。只为社稷百姓,不为政绩,不为升迁,所以,做到了无欲则刚,凡三贬而无悔。

想那范公,人格完美,道德高尚,学识渊博,能力超群。各个方面都出类拔萃,造诣深邃。区区三百字的《岳阳楼记》更是浓缩了他的为学之道、为人之道、为官之道和为圣之道。

《岳阳楼记》笔触老辣,描述精准,逻辑清晰,议论深刻。从平铺直叙开始,交代清楚此文背景,赞叹了同僚好友滕子京的能力和政绩,简介了岳阳楼现状和议论缘起。

转入正文先说阴天后说晴天,不同的气候变化外部环境对人们身体和心理的影响,好比“春女思,秋士悲”。深刻揭示了我们凡夫俗子内心脆弱,缺乏定力,环境优美则愉悦高兴,环境恶劣便沮丧抑郁的通病。暗喻了人生难以逃脱情绪的左右,时时刻刻无非就是在贪爱和排斥两种心态中过活。遇到可口的食物、合体的衣服、舒适的环境、顺眼的人物、顺心的事情,我们就会接纳,喜欢,贪欲,索取。遇到难吃的东西、难闻的气味、恶劣的环境、讨厌的人物、闹心的事情,我们就会排斥,拒绝,逃离,愤怒。情绪就像过山车一样,一会上一会下,在接受和排斥、愉悦和生气、贪欲和嗔怒之间跳来跳去。人们就是这样度过了一天又一天,直至一生,所以叫做凡夫俗子。

范公在此话锋一转,“余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古代圣贤仁人就不像上述两种俗人,为什么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许多人都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或者轻易放过,或者肤浅地理解注释为是心胸宽阔,豁达淡然,不计较得失,坦然面对一切的意思。

其实不然,范公这里描述的是儒家内心成就的最高境界。一个人能够内心强大到不为财产的得失和所处环境好坏等外在因素所影响,不为爱恨、贪嗔、喜怒等内在情绪所干扰。内心安住,如如不动,稳如山王,笃定泰然。这可不是凡夫俗子心量大点,没心没肺点,撂爪就忘点可以达到的,而是要经过长期的学习锻炼提升的修为层次,是儒家圣贤“无我”“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崇高境界。是在中央任职时忧虑老少边穷地区的百姓脱贫没有?获得感增强没有?村霸地痞铲除了没有?在偏远地区工作呢,则忧虑君主领导,对基层的情况了解没有?制定政策的可行性研究到位没有?反腐倡廉的长效机制建立没有?

范公描述的古之仁人,仅仅忧虑君主社稷和黎民百姓两头,却独独忘了中间承上启下的自己。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呢,更是把国家百姓摆在自己前面,把个人利益放在最后。如此,先以“小我”发展至“忘我”,最后到“无我”,“我”之不存,谁还会“以物喜,以己悲”呢?

儒学是心学,是既有理论教育体系又有实践修炼体系的文化系统,是传统文化的核心。

北宋“关学”派宗师张载,以范公仲淹等代表人物为楷模,将历代大儒的内心境界与担当追求凝练为四句话;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何为天地之心?天地之心即圣人之心。何为圣人之心?《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是成就圣贤之心学,不是世间科学、技术等记问之学。之道:成就圣贤之心学的路径和内容。明德:光明,获得(“德”与“得”通用)。得到内心之光明,驱散愚痴暗昧。亲民:仁者爱人。止于至善:与人为善,与人,就是奉献。至善,无私奉献。专注于此就是止于,仅仅于此,不再需要其他了。

成就圣贤之心的路径和内容,就是获得光明智慧和无私奉献。用佛教证悟境界印证,就是智慧和慈悲。

何为生民立命?以圣贤之光明智慧教而化之,祛除愚民之暗昧;以圣贤之慈悲奉献拔苦予乐育而度之,使之希圣希贤以安身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圣人之道明德至善也。而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习气障蔽,道德衰微,使圣贤之道难行。而难行能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发扬光大为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绝学兴于世,传承会有时。以德立身,以德立心,以德治国,以德兴邦,是为开万世太平之始。

用范公仲淹的名句结尾,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唉!没有如此高风亮节之人,我追随谁去呢!

第四篇:岳阳楼导游词

岳阳楼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岳阳楼参观游览。大家这次的岳阳楼之行呢,就是由我全程陪伴了。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

岳阳楼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4A级旅游区。岳阳楼景观特色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历史悠久,二是风景独特,三是它的文化深厚,四是它的文物珍贵。

先说说我们岳阳楼悠久的历史吧。岳阳楼的前身呢,是鲁肃修建的阅军楼,始建于东汉建安十九年,到唐朝才开始被称为岳阳楼。岳阳楼和黄鹤楼、滕王阁是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但是其中呢,当属岳阳楼的历史最为悠久了。

再说得到风景独特,大家向四周看一看,相信就都是深有体会啦。岳阳楼胜景由江、湖、山、城构成。“茫茫雪浪带烟芜,天与西湖作画图。楼前十分风景好,一分山色九分湖。”这是对岳阳楼地理形胜的绝妙赞美。岳阳楼真是得水而壮,得山而妍,形胜江南呀。

提到岳阳楼的文化深厚,就不得不提到《岳阳楼诗文集》了。《岳阳楼诗文集》收录千余篇名篇佳作及大量的楹联匾屏和书画碑刻,大多数都贯穿着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比如杜甫的《登岳阳楼》其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更是将这个优秀传统发展到了巅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处事哲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更是被胡耀邦誉为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结晶。

最后要说的就是它的文物珍贵。江南三大名楼中,唯有岳阳楼是保持原址、原貌、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国家级文物。现在大家所见到的岳阳楼为纯木结构,1983年按“整旧如旧”的原则落架大修而成,其特点可以用“四柱、三层、飞檐、盔顶”八个字概括。岳阳楼全楼用木料构成,没有一块砖石和一颗铁钉,工艺十分精巧。

好,朋友们,现在各位面前的就是岳阳楼。大家抬头看看这块横匾,这匾上的“岳阳楼”三个字是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大家再往这这边看,整个大楼由四根楠木大柱支撑。自楼底直贯楼顶,再以12根金柱为内圈,支撑二楼,周围则绕以20根木柱,彼此牵制,连结为整体。岳阳楼三层三檐,盔顶式木结构,盖黄色琉璃瓦。盔顶是岳阳楼建筑的突出特色,大家看,它的形状像不像古代将军的头盔呀?是不是很威武雄壮啊?再配以飞檐,曲线流畅,给人势欲凌空之感。大家再看盔顶下的如意斗拱,它形似窝蜂,层叠相衬,饰以龙头、凤头、云头纹饰,既承托盔顶重力、又使整个建筑更为精美、庄重、和谐。因此,岳阳楼的建筑在美学、力学、建筑学和工艺学方面都有惊人的成就。

朋友们,现在请随我进入主楼。现在大家看到的呢,是一幅紫檀木的《岳阳楼记》的雕屏。早在唐朝时岳阳楼就吸引了诸如李白、杜甫等风流名士到此登楼远眺,奋笔抒怀。但岳阳楼开始真正名扬天下,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并请好友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以后。话说当时腾子京接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后,喜出望外,当即请大书法家苏子美书写,并请著名雕刻家邵竦雕刻在木匾上。于是,楼、记、书法、雕刻并称为岳阳楼“四绝”。《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全文虽然仅368个字,但是内容博大、哲理精深、气势磅礴、语言铿锵,堪称千秋绝唱。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成为传世名句,成为了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崇高人格文化的积淀。大家可以看到啊,一楼还悬挂有大量古今名家吟咏岳阳楼的名联。

我们现在登上的是岳阳楼的顶层三楼,站在这,凭窗远眺,可领略到“衔远山、吞长江”的磅礴气势,欣赏“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湖光山色。大家可以看到洞庭湖水天相接,混成一色,清风朗月,无边无际,山色湖光荟萃一楼,得到的感觉呀,真正是“水天一色,风月无边”。这个中间是毛泽东手书杜甫《登岳阳楼》的条屏,你看它布局严谨,笔意奔放,深得怀素狂草遗风,且又自成一格。这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悬挂于此,使岳阳楼更是锦上添花。

岳阳楼主楼的介绍我就给诸位讲解道这里。接下来的时间,大家就自由观赏一下主楼。半个小时后在楼下门口集合,我再带大家参观岳阳楼周边的五朝楼和“南极潇湘”牌坊等景观。谢谢大家!

第五篇:岳阳楼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到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参观游览。

岳阳楼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岳阳楼景观特色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历史悠久,岳阳楼的前身为鲁肃修建的阅军楼,始建于东汉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始称岳阳楼,在江南三大名楼中历史最悠久。二是风景独特,岳阳楼胜景由江、湖、山、城构成。“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诗人杜痒咏道:“茫茫雪浪带烟芜,天与西湖作画图,楼前十分风景好,一分山色九分湖。”都是对岳阳楼地理形胜的绝妙赞美,岳阳楼是得水而壮,得山而妍,形胜江南。三是文化深厚。《岳阳楼诗文集》收录名篇佳作千余篇及大量的楹联匾屏、书画碑刻,大多数都贯穿着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如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其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更是将这个优秀传统发展到了巅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处世哲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融汇的精神使当时苏东坡发出了“虽圣人复起不易斯言”的感慨。刘少奇将它引为共产党员修养的准则,胡耀邦誉之为中华传统美德的结晶,它确实是我中华精神文明之绝句!四是文物珍贵。江南三大名楼中,惟有岳知楼是保持原址、原貌,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国家级文物。现在所见到的岳阳楼为纯木结构,1983年按“整旧如旧”的原则落架大修而成,四柱、三层、飞檐、盔顶,全楼没用一块砖石,没有——颗铁钉,全用木料构成,门缝对榫,工艺十分精巧。历史上岳阳楼屡毁屡修达50多次。朋友们,门前这幅“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楹联,是从明代诗人魏允贞的五言绝句中摘刊的。这首诗的后两句是“谁为天下士,饮酒褛上头。”今天各位就来当一当天下士,以洞庭为酒,开怀畅饮,一起品味博大精深的岳阳楼文化和岳阳的壮丽山川吧。兴许你会像诗仙李白一样“醉煞洞庭秋”。

登上巴陵古城墙,面前的这座“南极潇湘”牌坊与北边的“北通巫峡”牌坊,均建于清代。两坊间咏唱景物的联语均为名家所为。北面为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撰联,当代著名书法家李铎书写。这南面呢,撰联的是清代书写《岳阳楼记》的张照,撰书的是当代书画大师刘海粟,历代文人墨客钟情岳阳楼,由此可见一斑。

现在各位面前的就是岳阳楼。横匾上“岳阳楼”三字是由郭沫若先生题写的,现已编入《中国名匾》一书。岳阳楼高21.35米,宽17.24米,进深14.56米。三层三檐,盔顶式木结构,盖黄色琉璃瓦。盔顶是岳阳楼建筑的突出特色,大家请看,它形似古代将军的头盔,威武雄壮,配以飞檐,曲线流畅,给人势欲凌空之感。再看盔顶下的如意斗拱,它形似蜂窝,层叠相衬,饰以龙头、凤头、云头纹饰,既承托盔顶重力,又使整个建筑更精美、庄重、和谐。屋面的宝顶、脊饰、翘首等构件都是清代中叶遗留下来的陶制精品。因此,岳阳楼的建筑在美学、力学、建筑学和工艺学方面都有惊人的成就。

进入主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家神驰已久的《岳阳楼记》的雕屏,由12块紫檀木组成。前面说到,岳阳楼这一名称是在唐朝时才启用的,当时,李白、杜甫、刘禹锡、李商隐等才华横溢的风流名士、迁客骚人相继接踵而来。他们登楼远眺,泛舟洞庭,奋笔书怀。李白在《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一诗中是这样描述的:“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晚唐诗人李商隐也写有《岳阳楼》诗:“欲为平生一散愁,洞庭湖上岳阳楼。可怜万里堪乘兴,枉是蛟龙解覆舟。”这些语工意新的名章丽句,使岳阳楼逐渐闻名起来。

但是,岳阳楼真正名扬天下,还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以后。庆历四年,滕子京被贬为岳州知府,他上任后便筹办三件大事:一是在岳阳楼下修筑堰虹堤,防御洞庭湖的波涛;二是兴办郡学,造就人才;三是重修岳阳楼。滕子京文才武略兼备,他认为“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为著”。于是,他想到

了与自己同中进士的好友范仲淹,便写了一封《求记书》,介绍岳阳楼修葺后的结构和气势,倾吐了请求范仲淹作记的迫切心情,并请人画了一幅《洞庭秋晚图》,抄录了历代名土吟咏岳阳楼的诗词歌赋,派人日夜兼程,送往范仲淹当时被贬的住所河南邓州。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他和滕子京一样,因为主张革新政治,受到排斥和攻击。他接到滕子京寄来的信件后,反复阅读,精心构思,终于写出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全文虽然仅368个字,但是内容博大,哲理精深,气势磅礴,语言铿锵,字字珠玑,成为千秋绝唱,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更成为传世名句,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崇高人格文化的积淀。《岳阳楼记》以其至高至上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流传千古而不朽,滋养着人们的心灵。滕子京接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后,喜出垡外,当即就请大书法家苏子美书写,并谐著名雕刻家邵竦将它雕刻在木匾上。于是,楼、记、书法、雕刻合称“四绝”。可惜雕刻毁于宋神宗年间大火中。现在我们所见到的这幅雕屏是清代乾隆年间著名大书法家、刑部尚书张照书写的。

整个大楼由四根楠木大柱支撑。自楼底直贯楼顶,再以12根金柱为内圈,支撑二楼,周围绕以20根木柱,彼此牵制门缝对榫,连结为整体。整个岳阳楼为纯木结构,找不到一颗铁钉。在一楼悬挂着古今名家吟咏岳阳楼的楹联。楼堂正中的这幅,是楹联中最长的一幅。上联以“一楼何奇”起首,列举了诗圣、名儒、贤吏、酒仙在岳阳楼所留下的诗文政绩和传说,抒发了作者吊古伤今的感慨;下联介绍了巴陵的名山大川、雄关险邑。诸位记下了这副对联,就对岳阳楼有了大致的了解。

二楼正面悬挂了一幅《岳阳楼记》雕屏。这里流传着一个故事。清道光年间,岳阳来了个姓吴的知县,看中了岳阳楼上的《岳阳楼记》雕屏,便用重金贿赂一个民间艺雕高手,精心仿制了另一块雕屏。吴知县趁调离岳阳之机,偷梁换柱,携带家小和张照的雕屏真迹,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出逃。船被风浪掀翻在洞庭湖的九马嘴段,雕屏沉入湖底,被当地渔民打捞上来,由当地文士吴敏树收藏。后以120块银元从吴氏后代手中将屏赎回。文化大革命期间,红卫兵要将这幅封建时代的雕屏砸毁,职工为了保护它,便用石膏将字迹掩去,上书毛主席诗词,这样,雕屏才逃过了又一劫难。这幅和一楼那幅一真一假,正像功罪表,昭示着后代。

三楼为岳阳楼的顶层。凭窗远眺,可领略“衔远山,吞长江”的磅礴气势,欣赏“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湖光山色,真是“水天一色,风月无边”。落款“长庚李白书”。当我们站在三楼凭窗远眺,看到洞庭湖水天相接,浑成一色,清风朗月,无边无际,山色湖光荟萃一楼时,得到的感觉不正是“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吗?

中间是毛泽东手书杜甫《登岳阳楼》的条屏,你看它布局严谨,笔意奔放,铁画银钩,雄健挺拔,深得怀素狂草遗风,且又自成一格。这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悬挂于此,使岳阳楼更是锦上添花。

出了岳阳楼便是三醉亭,它是供奉吕仙的地方。吕洞宾施药救人,广行善事,深受人们敬重,加之他被元朝皇帝封为“孚佑帝君”,是道教北五祖之一,岳阳楼才盖上了封建时代帝王家专用的黄色琉璃瓦,作为吕仙的停云地。吕仙为何在岳阳的地位如此显赫呢?原来岳阳历代府州县志,收录有吕仙的趣闻轶事,称他与滕子京饮过酒,与弈棋国手王太守下过棋,酒醉后拦过乔太守的轿。特别是知州李观,不仅记录了吕仙亭故事的由来,还收录了吕仙的两首诗,当时就用巨石刻立在岳阳楼前,其中一首就是“朝游北越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醉岳 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三醉亭名就源于此诗。

最后是参观岳阳楼文化艺术中心。这里既有历代书法名家米芾、祝允明、董其昌、张照手书的《岳阳楼记》雕屏,又有宋元明清岳阳楼浓缩景观的形象展示,还有大量以岳阳楼文化为题材的艺术品、工艺品和各种介绍岳阳楼的书刊,大家在品赏之余,可以选购自己中意的纪念品,留作纪念。

下载岳阳楼的随笔word格式文档
下载岳阳楼的随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岳阳楼导游词

    岳阳楼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参观游览。岳阳楼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4A级旅游区,岳阳楼景观特色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历史悠久,岳阳楼的前......

    岳阳楼导游词

    岳阳楼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到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参观游览。 岳阳楼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岳阳楼的景观特色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一是历史......

    岳阳楼解说词

    岳阳楼解说词 各位朋友上午好,我是你们这次的讲解员xx,大家可以叫我小王,现在展现在大家面前的黄色琉璃瓦建筑就是名扬天下的岳阳楼。 岳阳楼建楼历史非常悠久。它的前身是三国......

    岳阳楼对联集锦

    岳阳楼对联集锦 水天一色;风月无边。——佚名(李白)风物正凄然,望渺渺潇湘,万水千山皆赴我; 江湖常独立,念悠悠天地,先忧后乐是何人?(清末民初杨度)我每一醉岳阳,见眼底**,无时不作; 人......

    岳阳楼风景区导游词

    09酒管2班 13号 黎小云 岳阳楼风景区 岳阳楼风景区一日游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们参观游览的景点是岳阳楼公园。 岳阳楼公园位于岳阳市城西,占地45亩,由岳阳楼、仙梅亭、怀甫......

    湖南岳阳楼导游词

    湖南岳阳楼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游览江南三名楼之一的岳阳楼. 现在耸立在各位面前的就是岳阳楼.楼顶悬挂的"岳阳楼"三字横匾,是 1961 年毛泽东 主席提议,请离......

    《登岳阳楼》说课稿

    玉门三中新进教师汇报课教学设计说课稿 语文教研组 张忠良 尊敬的领导、同仁: 大家下午好!借着这次学校给予的机会,我上午给九年级(22)班学生执教了一堂《登岳阳楼》,再次感谢大......

    登岳阳楼教案

    登岳阳楼 复习导入 在必修三这一册教材中,我们学习过杜甫的《登高》一诗,大家还能背下来吗?哪一位同学能不能说说看,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