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治
当下的中国,法治为何会成为老百姓的口头禅,就是因为法治已成了百姓的真需求,我们需要法治来改变拆迁或城管制度;需要政府把政府权力清单挂在阳光底下;需要政府减少许可审批给市场主体更多自由;需要法治保障投资风险的减少;需要法治来保证每人都不会吃到有毒食物;需要法治保障教育与就业机会的公平;需要法治保障个人意见有正常畅通的渠道和方式得以表达;需要法治来保证自己的官司受到法院公平对待;需要法治来保证自己不被侦查机关任意监控和关押
新一届领导人是在这种背景下,认认真真琢磨法治问题,提出一些新思路,比如上任伊始就强调“宪法高于一切”,“坚决纠正违宪违法行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各级领导干部要掌握“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牢笼”,“法无授权无权力”,“法无禁止即自由”,“司法权是判断权,司法权是中央事权”,等等,这些提法都是很内行、很纯正的法治思想。
可见新一届领导不仅把握了法治的重要意义,而且理解了法治的内在精髓。这些提法也都反映了中国经济社会和各阶层民众对法治的真实需求,也体现了中国新一代政治家对现实社会需求的准确把握。
总之,大家意识到推进法治不只是律师和法官们的事,还是企业家、知识人、政治家等社会各界的事,更是事关老百姓人权与民生的事,推行法治成为中国人的真实需求。
第一,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确立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共产党自身的需求会强调执政方式的转变,强调国家治理方式的转变。
这个议题中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改革,如何体现改革于法有据,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推进改革、规范发展、促进矛盾化解,如何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
第二,维护宪法权威与违宪监督机制。重申宪法具有最高权威,虽不会对宪政作出定论,但会明确提出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要进一步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
这个议题中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是否取消禁令,宣布各级司法机关可以在裁判文书中引用宪法?如何启动宪法实施监督制度?如何增加有地方立法权的城市的数量?
第三,顺应市场化需要,建设法治政府。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权力、公布清单。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这个议题中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整合执法主体,相对集中执法权?如何理顺城管执法体制?如何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
第四,法治与司法改革,如果说法治是政治改革的突破口,那么司法改革是首选的突破口。中央已经确立司法改革的思路,消除司法权的行政化、地方化、大众化。为了确保“独立公正”,一是实行省以下统一的司法管理体制,脱离地方政府管理,二是实行职业化人员管理制度。
这个议题中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党的领导与司法独立的关系,能否把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与党对司法的领导区分开来;党不能以领导政府那样的方式来领导司法,能否不干预具体个案。
还有就是,如何改革政法委,省以下政法委的建制是存是废;如何总结近十年政法工作的教训;如何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和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第五,法治与反腐败。总结反腐败的经验教训,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现在我们往往是以纪委查腐和检法惩腐为主,以群众举报、网民人肉、媒体挖粪甚至民间戏言所谓的“小三反腐”,等等,都可归纳为“人工反腐”。
这个议题中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克服张五常所说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带来的“制度化腐败”?如何在法治系统中通过制度来防止腐败而不是单一的反腐,也就是说,我们如何从现在的“人工反腐”转变为“制度防腐”。
第六,全面系统阐述“法治中国”理论。不仅用“法治中国”概念涵盖上述所有的重点议题,还在“依法治国”思想上有新内容和有新举措。
这个议题中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需要阐明“法治中国”的内涵与外延,使内部各方面关系在法理上更加协调。法治国家与法治社会的关系怎么表述;在政府法治之外如何强调行业法治;建立什么样的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法治建设的步骤以及与小康目标的关系。
2020年实现小康时,法治达到什么水平都需要加以更明确详细的阐述,2049年建国一百周年时,法治达到什么水平。
既是对我们党法治思想、法治实践的总结,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担当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从“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理念”到“提高立法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从“法律要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到“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从“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一系列重大思想重要论断,一系列关键部署核心举措,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指明了方向,为党治国理政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这一总布局的架构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一系列理论阐述,不断丰富和完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既有理论层面的深邃思考,又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方面的具体部署,展现出系统推进、重点突破的态势。
“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如何处理深化改革所必需的“破”与法律规定上“立”之间的关系,成为检验执政者依法执政、依法治国的一个风向标。
2014年2月28日,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强调,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加强对相关立法工作的协调,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以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总体上已经有法可依。“全面深化改革,首先要求坚持依法办事,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各项改革举措。”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阚珂说。
根据党中央的统一部署,立法机关集中开展对法律的“立改废”工作,既释放了依法治国的强烈信号,也为全面深化改革能够按照“施工图”蹄疾步稳地向前推进提供了法律保障。
这体现出中国领导人意识到法治建设对保持经济发展、建设廉洁政府、维护社会公正以及保护环境等目标的达成至关重要,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全会形式,专题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次四中全会,把“依法治国”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事实上,2012年,中共十八大已明确提出,到2020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要实现的法治目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要实现十八大提出的“法治中国”目标,这次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主题来研究,并且将以全会决议的形式做出有关决定,这在党的历史上确实是第一次。具体的说,它自从1997年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以来这是第一次。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社会主义法制以来是第一次。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是第一次。从1921年,我们建党以来也是第一次。所以这次全会能够以这个主题来做专门的研究,我们有一种期待,我认为这次全会对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法制的理论与实践,都会有一个全面的推进。表明执政党和国家会更加重视依法治国的议题。这是执政党基于社会各种形势的变化和社会期待的一种判断,也是执政党保持自身优势的举措。执政党不是国家机关,但在中国社会具有特殊地位,执政党把依法治国作为中央全会的主题,这个行动本身就具有高度的象征意义。中国的法治发展将迎来一个新的契机。
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十八大以来,“依法治国”就不断被强调。“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等等,这样的内容,在不同的场合被中央经常提起。
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发展的进程来看的话,法治应该是发挥治国理政基本方式的这样一个重要作用。从一个国家制度文明的建设要求看的话,也应该高度重视法治在治国理政方面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维护国家的安全稳定方面看,也应该高度重视法治,也反应出了一种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候对法制的强烈的需求。
习近平在多次场合下讲到改革必须要有法治方式和法治思维,必须在法治的框架内进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利益更加多元,社会矛盾交织,要求处理好改革与法治的关系,依法治国自然而然成为改革的路径选择。十八大之后采取了高频度、高强度的反腐措施,这些举措赢得了社会的高度认可,但是这种反腐方式难以治本,没有配套的制度建设,反腐将会出现前腐后继的现象,这也就要求进行法治国家的建设,打造好制度的笼子。
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到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在十八大报告中,对于十五大报告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分别加上了“全面”和“加快”的要求。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其中提到,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2013年2月23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
在现阶段,不仅要强调依法治国,“更要强调依宪治国”。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宪法是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权威。要进一步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应该考虑怎样通过法律制度更好保护人民的权益,应该让法律成为人们进行权利保护以及处理争议纠纷的根本方式,让法律成为人民一种生活习惯。其次,“依法治国”不能仅仅是保护人们免受不公平不合理的对待措施,还应该提供更多制度性的保障措施,让人民有能力有意愿去做一些事情。如果把这两方面结合好,我国的“依法治国”体系应该会有极大的提高。此外,“依法治国”还是立法、司法和执法三者的有机结合,相信这次全会会让老百姓获得更多实惠成果。”
。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共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据中国新闻网消息,从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至今已经17年。这17年间,中国在法治国家建设上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当前,中国法制法规体系还存在漏洞缺失,社会法治观念还较淡薄,官员权力滥用、国人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
民众对依法治国的5个期待
金秋十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即将召开,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党的中央委员会全会首次将法治作为主题。
依法治国关乎改革全局,关乎国人福祉,关乎民族前途命运,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在中国法治进程新的重大突破进入倒计时之际,亿万人民群众有着怎样的期许与热望?
法律至上公民权利得到更充分保障
“现在食品安全问题很严峻,希望法律更严厉一些,让那些造假者假一赔十,再也不敢害人。”来自吉林的打工者柴莉莉期待。“空气污染这么严重,可是还有那么多污染企业关了又开,法律上有没有办法管一管?”家住北京海淀区的侯萍说,如果雾霾继续这样严重下去,她只能把年迈的父母送回福建老家了。“电视里老看到野蛮拆迁的新闻,不知道政府能不能保护我们这些小老百姓?”河北石家庄出租车司机张明义的老屋快拆迁了,他说,无比希望征地依法规范、补偿合理到位,这样自己心里才有底。
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标志,也是公民权利的根本保障。教育、住房、养老等社会领域的权利获得更充分保护,食品药品、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直接关系生命健康的权利能够更充分实现,决定每一个人生命、自由和财产安全的司法公正得以更充分彰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在即,在利益诉求多元化、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当下,如何确保国家治理的一切原则都以法律为依据,保障人民平等、幸福、有尊严地生活,百姓期待破题。
依法治“官”制度成为反腐持久动力
在全国反腐“风暴眼”之一的山西,太原市小店区居民李月说,反腐带来的最直观变化,就是汾河边上的高端会所明显少了,社会风气开始好了。“我们对反腐当然拍手叫好,就是不知道这阵风能刮多久。”李月说,这是她的疑虑,也是她的期待。
出台“八项规定”、加强中央巡视、严打贪官外逃„„当前的反腐风暴已为“治本”拓展了可能的空间。但腐败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种种迹象和问题表明,在反腐高压态势下,部分官员仍存在侥幸心理,从“明腐”转为“暗腐”。
让制度反腐迈出关键一步,真正把权力关进“笼子”,正是外界对本次全会的重要预期之一。专家指出,只有建立令官员从“不敢腐”到“不能腐”“不愿腐”的制约监督机制,形成科学的选人用人体制,才能让反腐抓铁有痕、玉汝于成。
依法行政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
这“是政府自我革命的大动作,要让不必要的审批成为历史”。9月11日,李克强总理来到天津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办事大厅,当他得知审批专用章由过去109个变成现在的1个时,如是赞许。
总理的话道出了许多百姓的心声。新一届政府大刀阔斧简政放权,一年多来已下放6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
看到这一数字,北京的自由职业者李林深有感触,“吃拿卡要的环节少了,办事确实方便了。”“我觉得政府还应该更放开手脚,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活力更充分地发挥出来。”李林说。
持同样观点的,还有在湖北武汉办科研公司的王春宏。他说,当前,“拍脑门、拍胸脯、拍屁股”工程还在一些地方出现,政府在一些领域管得过多、过细、过滥,侵犯了企业和群众利益。希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后,依法行政的更多重要环节和领域能取得进一步突破,政府部门想问题、做决策以法律为准绳,真正让改革红利惠及普通百姓。
公正司法每个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调解、开庭、再开庭„„四川成都的私企老板王剑已经为一起合同纠纷案“耗”了两年多。“说实话,结果已经不是我最看重的了,只要依法判下来,哪怕官司输了我也服气。” 王剑说,他特别关注这次全会怎样推动加快司法体制改革的步伐。“作为一个老百姓,看到法律公正了,打官司更容易了,就会觉得改革有了实际效果,这也是我的期待。”
如今,司法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如何破除司法地方化藩篱?如何向司法行政化开刀?如何破除“信访不信法”痼疾?如何纠正和防范冤假错案?如何以司法公开保障司法公正,让正义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总书记对政法机关提出的努力目标和明确要求,也是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殷殷期盼。
法入人心信法守法成为社会新风尚
“看看街上还有多少‘中国式过马路’,就会明白我们离真正的法治还有多远。”安徽合肥市民程明铭的期待是,全社会都树立起法治意识,让法律条文落实到位,法治真正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
谈起“信法”和“守法”,湖南省郴州市的退休干部李生桃打开了话匣子。“一些人天天把法律挂在嘴上,转过身就大搞‘潜规则’;一些不法经营的人赚了大钱,老实守法的人却吃了亏„„这些现象背后的问题不解决,法在百姓心里面就立不牢。”
江苏苏州的检察官王勇说,法治信仰的建立,实质是进行灵魂深处的革命,真正服法、敬法、遵法。首先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带头,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把法治精神渗透到处理每一个事件、审判每一起案件的过程中,让老百姓感受到法治的力量。
“希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精神得到全面深入的贯彻落实,成为一个新起点,开启一个新阶段,使法治逐渐成为我们共同的信念和准则。”王勇说。
“任重道远,也还要只争朝夕。”诚如网友“朝九晚五”所言,理想状态虽尚难至,但仍应努力前行,朝着法治信仰的灯塔,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希望。
调研手记
权力进入法治轨道有多难
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是依法治权或依法行权。记者在调研中发现,把各种权力,尤其是行政权力扎到法治的笼子里,仍然十分艰巨。大量的违法案件表明,不受法治约束的权力必然导致动作变形,甚至是腐败,而这成为全面实施依法治国进程中必须跨越的障碍。
调研中有这样4个镜头始终在眼前挥之不去:
镜头一:在跟随一位市委书记调研时,这位书记在车上对记者大谈加强法治的紧迫性,尤其是领导干部带头守法的重要性,而下车后,他在指挥拆迁时,大手一挥,把这个拆了,把那个拆了,很难感觉到他的法治思维在哪里,可谓是“谈法治时滔滔不绝,做决策时权力滔滔”。
镜头二:一位在基层做过书记的领导干部不无忧虑地说,在当市委书记时,有人想让他干预一起法院审理的案件,他回复说,法院独立审案子,自己无权干预,结果这位请托人拍着桌子吼道,“全市都归你管,法院还能不听你的?!”这位干部说,自己当时后背发凉,“你说要搞法治,但别人却不信。” 镜头三:一位刚结束出庭应诉的国土局局长头上冒着汗珠,他坦率地对记者说,坐在被告席上,感觉就像一个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接受严格的拷问,甚至近于苛刻的质问,根本不可能有自己代表行政机关的自豪感或者优越感。另外,坐在被告席上,真切地感受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神圣,感受到群众与司法权力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镜头四:接受采访时,一位当基层政府法律顾问的律师正在写辞职报告,他道出了其中原委,即当地领导在做决策时一遇到法律红线,就要求他这个当法律顾问的想办法突破,甚至是做假文书来对付监督,他实在受不了这样的煎熬,于是决定辞去法律顾问一职。
这些在调研中捕捉到的镜头,并非是孤立的,一个共性的现象就是行政权力难入法治轨道。事实上,行政权力在行使过程中是否规范、是否合法,既取决于公职人员的法治意识高低,还取决于社会环境、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取决于监督力量的强弱。这些“镜头”从各个侧面反映了权力与法治在一些领域、一些方面的激烈较量,也反映了实施依法行政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一组数据同样印证了 “镜头”背后的现实:作为13亿人口的大国,我国每年的行政诉讼案件只有10万件,民告官难,仍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我国的法律90%以上由行政机关组织实施,在一些领域,行政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等问题仍多发;在各类腐败案件中,“一把手”腐败案件占到了70%以上,从披露的案情看,绝大多数都是“权力型腐败”„„
究竟如何给权力套上法治的龙套呢?调研中,社会对目前正在进行的权力清单制度很支持,认为首先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其次是给权力的运行定一个规矩,减少权力的“朦胧美”和“变戏法”。当然,有权必受监督,是让权力入法治轨道的重要外部条件。约束权力的法律虽然具有强制力,但要得到执行光靠自觉还不行,还要靠强力推进,靠有效监督,才能保证落实。
法律是对现实的回应,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行政权力接受法律监督的另一个重要体现就是《行政诉讼法》的实施,我国现行的《行政诉讼法》1990年10月1日正式实施,而在24年后的今天,这部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法律终于进入重大修订程序,这被外界看成是我国法治建设进程中强化监督公权力的一件重大事件。
有理由期待,随着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把权力真正关到法治笼子里的那一天一定能够早日到来!
】四中全会对法治建设的部署,与经济改革和民生事业息息相关。它释放出的改革红利,将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进而提高民众生活水平。
四中全会要重点研究建立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可以想见,法治反腐和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机制,将成为四中全会的关键议题。与前一阶段有所不同的是,法治将成为今后反腐的主要方式。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开幕。此次全会将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到今年“依法治国”首次作为党的中央全会议题,传递着中央用法律和制度来治理国家的重要信息。为了传达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会议精神,汇聚社会各界力量,澧县社会各界人士通过无形的网络,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学习领会四中全会精神。
澧县检察院副检察长、党外知识分子刘登殿说,依法治国,贵在树立法治理念,追求法律至上、公平正义、尊重程序、保障人权的法治精神;培育法治精神,重在形成法治信仰,使法治变成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为新起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必将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开创全新法治中国。
常德市人大代表、澧县中武乡中学教师、党外知识分子毛小萍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依法治国是对其现代化、科学化的解读。作为一名教师,既要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和解读,增强法律意识,更要遵守校规校纪,以身作则,把他律和自律相结合,成为学生的好榜样,自觉为构建法治社会贡献力量。
澧县澧浦街道羊古社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任峰说,十八届四中全会开幕,将“依法治国”定为主题。依法治国也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这个美好的愿景,在以后的发展中,能让百姓权益得到法律的保障,并让所有公民享有宪法框架内的一切权力,并能够在任何条件下实现法制的公平与公正性!
第二篇:法治电影
观《青涩记忆》有感
欢快跳跃的音乐声中,青春阳光的少年印入观众的眼帘,微微悲凉的钢琴曲,这些青春少年随之出现在暗淡的画面,立刻给观众的心里布满灰暗。这,就是他们的青涩记忆。
—— 题 记
他们是一群花季少年,他们本应过着无忧无虑的快乐日子,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各自的家庭问题,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家庭将他们一点点推远;网络游戏将他们一步步拉近;无知,让他们犯下了不可挽回的错。他们在虚拟的时空中逃避现实,他们的生活学习都随之发生了改变,当他们醒来后,一切都晚了„„
《青涩记忆》,剧情源自我们的真实生活,以现代社会的家庭为背景,生动的描绘出了一幕幕孩子们的青涩记忆。这部电影的主人公是:杜鹏、林绍远、陈志和徐枫。他们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学校、家庭形成了断层,导致沉迷于网络,深陷其中。学习一落千丈,家庭没有了温暖,家人之间也少了沟通。唯一陪伴的,只是冰冷的鼠标和键盘。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杜鹏,最让我感到惋惜。他是一个出色的孩子,家里的奖状和证书以及奖杯数不胜数,他甚至梦想着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他的父亲整天以工作忙的借口,不去参加他的家长会,没有时间陪他,这让杜鹏觉得他在生活上缺乏父爱,觉得生活中什么都没有意义。有一次,在杜鹏骑着自行车回家的路上,无意间看到他的爸爸和一个女人在一起,不过那个人不是他妈妈,也因为这件事他妈妈和他的爸爸开始了无休止的争吵,还摔东西,弄得家无宁日。这更让杜鹏感受不到温暖,变得烦躁,所以他选择和同学一起去上网,以至于沉迷于网络。
其它三个孩子也是差不多的命运,他们走到了一起,然后他们就去网吧玩,一玩就是几天,他们在网吧吃,在网吧睡。沉迷导致了他们犯罪。在犯罪过程中,杜鹏无意重伤了保安,但是这几个孩子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严重性。虽然胡老师非常努力地想和他们沟通,但是阴差阳错,教师的工作每次都是徒劳。陈志第一个知道了事情的严重后果,他无法承受,变得疯疯癫癫。当杜鹏得知他们那天误伤的保安原来是自家保姆的丈夫时,他选择了死亡。而绍远在经过胡老师的一次家访后,决心做一个好孩子,他和父母做了人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沟通,正当全家其乐融融的时候,他的心中充
满了悔恨。许枫因为犯罪中止,没有受到刑事处罚,但是在他的心中充满了惶惑。最终,胡老师等在许枫回归的路上。
电影深刻揭示了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各种原因,突出反映了青少年沉迷网络游而带来的心理上和精神上的严重危害。《青涩记忆》给当今社会的父母们敲响了警钟。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予孩子们更好的保护。只有在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全面沟通、溶解,才能是我们的下一代真正的健康成长,成为未来祖国的栋梁之材。
《青涩记忆》是一部流着泪讲述的影片,是震撼我们心灵的艺术。我真诚地希望每一位家长都带着自己的孩子一同去观看这部影片,而不只是单一的使您有所感触。它会给您和您的孩子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青涩记忆》给家长们敲响了警钟,家长应该给孩子更多的爱、更多的呵护。只有在家庭、学校、社会的全面沟通和保护下,才能让孩子们真正的健康成长,成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当今社会,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平均年龄也在降低。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是家庭的责任,学校的责任,社会的责任?《青涩记忆》会给您一个理性而深刻的回答。让我们认真的思考、感悟。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孩子们一个幸福地家庭,让他们快乐的生活在这雨天之中依然温馨的伞下。
“杜鹏”这段最后的遗言,就让他成荧幕上的绝唱,而不要在现实中再现!这是我们的真切希望。那些流泪的孩子们,还有为之触动的孩子们,我相信他们是被《青涩记忆》所感动了、所教育了。他们会对生活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并以一个新的心态面对家庭、学校和社会。
所以我们一定要吸取教训,做什么事都要和家长、老师多沟通,沿着正确地人生道路成长。
这„„不正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吗?
法治电影观后感
题目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青涩记忆》观后感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生物技术及应用
生物111
0201111120
王贺
二0一二 年 四 月 六日
第三篇:法治讲稿
宪法日暨法制宣传日讲稿
史开元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保证。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最根本的是依宪执政,这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学习和贯彻实施宪法,对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树立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落实依法治国、依法治省、依法治市、依法治县的基本方略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下面,我与大家共同学习《宪法》有关知识。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一、公民的基本权利
(一)平等权
现行宪法第3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其涵议是指:
⑴我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并平等地承担相应的义务。
(2)国家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之上的特权,不论是普遍公民还是国家工作人员,不管他们的职务多高,功劳多大,都必须毫不例外地严格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一切违法行为必须受到追究和制裁。
⑶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民族平等和男女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都有宗教信仰自由。此外,妇女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教育上、社会生活上均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⑷司法机关的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司法机关对我国所有公民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加以保护,对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一律平等地加以追究。
(二)宗教信仰自由
现行宪法第3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这一规定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涵义:
1、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2、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
3、在同一各宗教中,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
4、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我们党和国家长期的基本政策,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但在实践中,我们应当注意划清宗教信仰问题与政治问题,宗教团体与反动会道门邪教,正常的宗教活动与利用宗教进行破坏活动,宗教活动与封建迷信活动的界线,以保障宗教信仰自由,取缔借宗教信仰自由之名从事封建迷信之实的活动。
(三)人身自由
人身自由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身体自由不受侵犯,又称为身体自由。广义的人身自由则除身体自由不受侵犯外还包括与人身紧密联系的人格尊严和公民住宅不受侵犯以及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1、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现行宪法第3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和享受其他自由权利的前提和基础。是公民最重要、最基本的一项权利。
为了保障公民人身自由权的实现,我国现行宪法和继续确认前三部宪法关于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的原则的基础上,作了补充规定。即“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留和以其他方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这就意味着:
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能行使对公民进行逮捕的决定权。
(1)逮捕公民的决定权只能由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行使。
(2)逮捕公民的执行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
(3)任何组织对公民实施拘禁、剥夺或限制人身自由的行为都必须遵守宪法或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否则应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现行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所谓人格在法律上是指公民能够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独立的资格亦即作人的资格,是依附于人本身、与人身密不可分的名誉、姓名、肖像、荣誉等的总称。从道德上讲,人格是指人的自尊心和自爱心,就是指作为一个正直的人,他的品德不容他人侮辱和诽谤,应当受到他人的尊重。人格受到尊重,是公民生活中最起码的一项权利。
人格尊严既为公民作人的起码资格,理应受到法律保护,但在我国的前三部宪法中对此却未给予确认和规定。现行宪法总结了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 和参照外国宪法有关内容的基础上,第一次对这项基本权利进行了确认,它表明我国重视对公民的人格权的尊重,因而不失为对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补充和发展。”
(四)遵纪守法和尊重社会公德的义务
现行宪法第5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概括起来,就是遵纪守法和尊重社会公德。
1、遵守宪法和法律
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的充分体现。是维护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统治地位的基本准则。实践证明,只有遵守宪法和法律,国家生活才能趋于正常化,才能实现建设小康生活的目标。因此,每个公民都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
2、保守国家秘密
国家秘密是指涉及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尚未公开或不准公开的各种文件、资料、数字等信息。泄密行为直接危害国家安全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每个公民都应当加强保密观念,自觉保守国家秘密。
3、爱护公共财产
公共财产包括全民所有制财产和集体所有制财产。它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以及保障公民权利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和源泉,因此每个公民均有爱护公共财产的责任。
4、遵守劳动纪律
劳动纪律是指劳动者在共同劳动中必须遵守的劳动秩序和劳动规则,它是保证生产和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手段,也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重要条件。因此,从建国初期的《共同纲领》开始至1982年宪法,到现在修改完善的2004年宪法,都将遵守劳动纪律列为公民的基本义务之一加以规定。
5、遵守公共秩序
公共秩序也叫社会秩序,是指公共场所的生活与行为规范。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守共同的生活规范。这种规范在不同的场所有着不同的要求。主要分为社会秩序、工作秩序、生产秩序、教育科研秩序和生活秩序五种,这些秩序是由法律或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的规章制度或者道德习惯等规范所确定的。遵守公共秩序是维护人们共同生活的起码要求,也是保证生产、工作、科研和学习能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6、尊重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指的是社会的公共道德。它是由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并由统治阶级所倡导的行为规范。它是评价人们行为的是非曲直的标准之一。但与法律规范不同,它是依靠社会舆论、习惯和教育等方法来实施的。然而,它毕竟与法律规范有相似的地方,即都起着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在任何一个国度里,法律规范只能调整该国家生活中的某些较为重要的方面。而其他领域则需通过首先规范进行约束。所以,我国宪法在规定公民有遵守宪法、法律义务的同时,还规定公民有尊重社会公德的义务,这是十分必要的。
(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现行宪法第5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因为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公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和地位,所以我国公民负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这一义务就要求我们在对外交往中,既要反对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的思想和行为,又要反对奴颜婢膝、卑躬屈节的思想和行为。
其他义务
包括公民有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以及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自觉遵守宪法,做守法公民
在享受宪法给予的权利的同时,要全面履行好自己应尽的义务。使自己作一个守法的好公民,自己的家庭成为遵纪守法家庭户。
1、学了宪法,必须进一步了解国家大事,关心国家大事。既要通过人代会、村民大会等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又要服从政府各种依法进行的管理。不能把自己看成一个与国家无关的人,甚至与政府对立的人。
2、学了宪法,必须深刻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一是权利和义务本是互相依存的,权利和义务本身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例如:宪法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二是某些权利和义务带有双重性质。例如:依法服兵役,这是一项光荣义务,同时依照兵役法的规定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则不能服兵役,这实则意味着服兵役又是一种权利。三是权利和义务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比如:农村中有的群众,有了自己的承包地,承包山林,有了劳动权和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但必须履行向国家纳税的义务,要如实缴纳农业税。那种享受了集体耕地,山体的权利,又不履行缴纳税收的义务,这是违背宪法的。违反宪法是最大的违法,也就是人民在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时,权利可以放弃,但是义务必须履行。学习宪法以后,大家进一步懂了法律,应该迅速、自觉地纠正违法行为。中共党的组织、国家机关、基层自治组织都有义务和责任帮助有违法行为的人纠正。
第四篇:法治宣传月
开展“三月法治宣传月”系列活动
成效显著
今年是深入推进实施“七五”普法规划关键之年,为进一步加强全县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推动法治社会建设,充分利用“三月法治宣传月”契机,我县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宣传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宪法的基本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自治州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党内法规以及法治实践活动。同时,以组织开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学法、青少年学生学法、国有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员学法、偏远山区农村居民、边民、少数民族、宗教教职人员及信教群众的学法、以案释法、媒体公益普法、集中上街宣传、志愿者法治宣传进社区等六大活动为载体,认真落实“谁主管谁普法”责任制,积极组织县普治办成员单位在人员密集区、网格化服务区域摆摊设点、设立咨询点、出动流动宣传车,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增强市民群众法律意识。
本次系列活动以“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县”为主题,宣传活动范围广、内容全、形式新、效果好,共悬挂宣传标语70余条,出动宣传车20余辆,发放法律宣传资料10万余份,围裙4000余张,法治宣传扑克5箱,环保袋2000余个,展板100余块,解答法律咨询2000余人次,赢得了群众的广泛参与和认可,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为建设法治社会,构建和谐边疆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法治工作者
法治工作者
2014年10月20日,备受瞩目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开幕,依法治国再一次提上了中央的议事日程,依法治国主题令人期待。
近年来,人们的眼光总是被那些典型的案件所吸引,总是批评那些典型案件的违法之处。殊不知,在这个社会里,不仅仅违法案件是坑人的,还有许多看似合法的案件也是违反公序良俗并损害公民正当利益的。例如这些年来,许多地方依据《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八条第项的规定,以“实施城市规划进行旧城区改建,需要调整使用土地”为由收回了许多公民、法人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而进行商业开发。如果原土地使用权人不服而
诉讼,则无胜诉之可能,其原因是有法律作为该行政侵权行为的支撑。当然,该法条第项“公共利益需要使用土地”的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的事由也创造了同一法律条款内部的矛盾。至于不同法律之间的矛盾则是举不胜举。
从上面这个十分典型的法律内容矛盾的例子就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要真正依法治国,就无法回避立法缺乏科学性的问题。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立法过程缺乏民主,对公民权利的保护不到位,从而导致立法的前瞻性与现实性统一的不理想。要解决科学立法的问题,必须解决立法公正性、公开性、效率性、群众性、统一性五个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绝大多数法律的制定都有行政立法痕迹。其中多半法律是由行政主管部门先行起草,经国务院法制办审查,然后由国务院报立法机关审定成为法律。而行政法规层面,部门立法的比例更高。
行政机关立法有着历史与现实的
原因。在效率优先的指导思想的背景下,行政机关立法与权力机关立法相比,所具有的执行性、补充性、技术性、灵活性、应急性、具体性、先行试验性和效率性等特点被夸大,造成了中国法律体系内外冲突的局面。
行政主管部门起草立法项目有其合理性,行政主管部门对于所要规范的领域有着相对丰富的管理经验,对于现实存在的急需立法规范的事项较为熟悉,对存在的问题较为清楚。因此,起草的内容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立法效率较高,然而,法律的公正性是法律的生命,中国的许多法律充分表现出明显的部门利益,立法成为一些部门占有权力资源的方式和分配既得利益的手段。通过立法,将本部门的利益加以固定,为将来的法规、规章维护本部门的权力与利益留下窗口,从而导致立法质量不高,难以实现立法的宗旨和目的。立法过程中,行政主管部门把关注的重点放在涉及部门权力、利益的“核心”条
款、“干货”条款上,而对制度设计的必要性、可行性、可操作性等的总体研究把握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其结果不仅解决不了立法原本想解决的问题,甚至会造成负面的规范引导,损害法律的权威,影响社会的公平正义。
除了参与立法活动的行政主管部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之外,立法中偏袒某些利益集团的利益也是不争的客观现实。这里有利益集团施加影响的原因,也有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起草法律草案时听取、考虑相关利益方的意见不全面的原因。显然,在制约机制尚未健全和有效发挥作用的情况下,行政机关立法对于法律的科学性有着相当大的负面影响。要增强立法的公正性就需要法律草案的起草机构更加超脱,更加中立,更加专业,没有部门利益。为此,必须尽快改变立法由行政主管部门主持起草的局面。目前的情况下,可以釆用由人大专门机构与社会力量相结合的办法来起草法律草案。
《立法法》第五条规定“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然而,如何实现却没有法定的具体程序,最见效的方法其实是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增强立法透明度。
作为法律,只有公开才有效力,其制定同样不存在必须保密的理由,必须增强立法的公开性。改变这个现状的关键是立法从起草时就公开,坚决拋弃立法神秘化的传统观念,建立和健全公众参与立法的机制。
在拟定立法计划、制定立法项目的阶段,就应广泛、深入地征求公众意见。在起草过程中,要注重通过中介组织、人民团体、社区等多种渠道倾听基层民众尤其是弱势群ti的意见,使他们的利益诉求得到充分表达,合法权益在制度建设中得到充分保障。在草案的修改中,要完善立法听证制度并探索建立对听取和采纳意见情况的说明制度。草案定稿后要及时公开,听取社会的意见和建议。
这方面,全国人大法工委在物权法的起草过程中做得很不错,但是其他法律就没有如物权法那样及时公开征求意见。
立法是件严肃的事情,需要仔细思量、推敲。但是,法律又有一定的时效性,要讲究效率。有学者评论认为“目前我国立法效率较低,存在立法浪费、立法越权、立法谋私、立法寻租和立法低质五大现象”,而我的认识是当前立法效率性问题中最大的问题是立法效益问题。
立法效益即立法实施后所产生的符合立法目的的有益效果,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立法的经济效益是指立法实施后对经济发展产生的有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节约交易成本,为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提供行为规则,保证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一致,减少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经济活动结果的可预见性。立法的社会效益指立法实施后所产生的对社会的有益效果即社会的有机协调状态,如法治秩序的进步、社会稳定
性增加、人们的安全感增强、社会生活秩序好转、道德水平提高等。立法效益越大,单位成本的产出就越大,立法效率就越高;相反,立法效益越小,单位成本的产出就越小,立法效率也就越低。因此,可以说立法效益和立法效率成直接正相关。
现实中由于某种原因,起草过程中博弈的时间越来越长。大多数立法项目特别是涉及多部门的立法项目,各部门为维护和争取本部门的利益,不断展开博弈,使立法周期延长,协调难度加大,在影响立法公正的同时严重影响立法效率。一些急需立法解决的社会问题,法律却迟迟不出台。例如,为了防止土地财政引起的暴力征地与拆迁的问题,物权法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后,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部门法的相关规定却依旧不改,导致社会矛盾加剧,这显然是一种渎职行为。
当前立法透明度还不够,公众参与渠道比较有限,公众参与程度比较低,作为资源分配优势方的行政主管部门和强势利益代表方在参与立法和意见表达方面占据优势,对立法的影响更强,导致相对弱势利益方意见容易受到压制,使受到影响的各方利益在立法过程中没有得到充分反映。一些法律在制定过程中受到部门利益的影响,行政机关借法扩权,与民争利,为本部门的行政行为寻求合法外衣。在行政立法中,有的部门为本部门的管理便利,随意为本部门设权,不断增设审批权、许可权、处罚权、收费权等,增设公民的义务,却对规范本部门行政行为的内容重视不够,甚至刻意规避自身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忽视对被管理人应享有权利和利益的保护。
这个问题上除了立法机关需要认真履行义务外,还要充分发挥政协等社会团体在立法过程中的决策咨询作用和公共舆论的监督作用。应当尽可能地利用社会团体的优势,在立法中听取他们所提的意见和建议,反映各界要求,更
好地体现公众利益。全国律协和律师可以发挥更大作用。其次要借助舆论监督,限制部门利益膨胀和立法权滥用的同时,调动社会关心并参与立法的积极性。
当前中国的上位与下位法之间,同级法律之间,法律与法规之间相互冲突。最典型的是“物权法”与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之间的冲突。国务院各部委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会市、较大的市都有规章制定权,这种分散立法导致法条之间相互矛盾的现象时常出现。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甚至于规章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之间对同一问题规定不同,使管理对象无所适从。
首先,一切立法都必须加强立法规划的权威性。立法必须坚持从公共利益出发。规划立法项目选题时,要杜绝部门利益。把维护人民利益作为立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法治政府意识,注重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正确处理公共利益和部门利益、权力与
责任、服务与管理、实体与程序的关系。
其次,要确保立法机关的权威性。要更多地运用好全国人大机关的立法资源,结合人大制度改革,充分发挥权力机关的立法主体作用。不仅仅是法律,还有法规的制定,人大都应及早介入,尽量减少行政立法数量,有效地杜绝条块分散立法带来的立法冲突,较好地克服行政立法带来的部门化倾向和行政权力膨胀等弊端。
依法治国当然需要执法机关认真执法,但若是法律本身有瑕疵,有法必依就成了个问题。而科学立法,不仅可能使社会有法可依,而且还可能保证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所以,科学立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与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