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启教师职业生活的幸福之门—2011年远程研修随笔之二
开启教师职业生活的幸福之门—2011年远程研修随笔之二
——2011年远程研修随笔之二 山东省教育厅 张志勇副厅长
我知道,老师们对当下的职业生活有很多不满。比如,收入不高,应付购房、送孩子上学、赡养老人,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评职称难,许多骨干教师,工作十几年、二十年了,却连评审高级职称的机会都没有;社会上、教育上,让老师们心中不平的事儿也不少,什么贪污腐败、社会不公,等等;还有,我们常说,培训是最大的福利。可近年来,培训、研修似乎也成了一种负担,一件让老师们感到不幸福的事。这迫使我不得不思考如何才能“开启教师职业生活的幸福之门”这一重大课题。如果说,生活本身的目的就是获得幸福,那么,做教师这个职业的目的,无疑也应该是获得教育职业生活的幸福。否则,做教师就是既无意义又无价值的一件令人痛苦的事。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是有害的。
因此,我们为今年的远程研修策划了两个小时的公共课程,这就是《开启教师职业生活的幸福之门》。不知道老师们看了这门小课程之后,有没有一点收获?
我想,获得教师职业生活的幸福,做一位幸福的老师,这不仅是教师职业生活的本质要求,也是保障学生幸福成长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我提议将“做幸福的老师”作为今年远程研修的主题。
在这里,我想围绕“如何做一位幸福的老师”,谈谈我的认识和看法。
一、教师职业生活面临的三大挑战
我认为,今天做教师这个职业,之所以有那么多朋友感到不快乐,与老师们能否处理好以下三个挑战至关重要。
1、在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之间寻找平衡的挑战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整体上讲,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早就摆脱了长期贫困的状态,正在从温饱迈向小康。不容讳言,今天人们当老师幸福不幸福,与收入待遇、物质生活水平的高低直接相关。但是,收入待遇、物质生活水平的高低,并不是决定一个人幸福与否的决定因素,更不是惟一因素。英国人1957到至2005年,人均国民收入增加了3倍,但人们感到生活幸福的比例却从52%降为36%,降低了16个百分点。
这说明,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人们的主体性越来越高,人们在关注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更加关注精神生活的质量。如何平衡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关系,是一个人生活幸福指数高低的关键。
2、在个人生活与职业生活之间寻找平衡的挑战
伴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推进,我国已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竞争等因素或机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或生存状态产生了影响越来越大。在这个大背景下,作为教育事业的主体力量的教师,对其自身职业角色的认知与定位也出现了一种“泛职业化倾向”。这就是:教师也是人。似乎社会上其它职业角色应该享有的、应该做的,教师也都可以做。这就消解了教师这个担负着人类社会特殊的育人职业角色的独特定位。对教师职业的这种“泛职业化”理解与人民群众对教师职业角色的高期待之间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反差。这也正是今天做教师不容易的根源之所在。
不错,教师也是人,但教师也是同时担负着育人职责的特殊职业人。由此,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产生着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因此,做教师其个人生活的底线是不对教育、对学生造成负面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平衡好个人生活与职业生活的关系。
3、在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之间寻找平衡的挑战
教育正处在从升学为本向育人为本的重大转型之间,在这个艰难而又困苦的转型期,每个置身其中的教师都会经历不适应,经历各种各样的阵痛。同时,在这个转型期之中,“应然”的教育与“实然”的教育之间,必然存在着对抗,不符合教育方针、不符合教育规律、不尊重教育科学的现象,必然是广大教师不愿意看到的。这些都会对教师的职业心态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既要满怀教育理想,又要找到实现理想的现实之路,这对每位教师的职业生活都是挑战。
二、认识教师职业生活的三维视角
我个人认为,理解教师职业生活有三个视角。这就是职业心态、职业能力与职业实践。
教师的职业生活建立在两个轨道上,一是职业心态,这是教师职业生活的背景。二是职业能力,这是教师职业生活的基础。二者分别构成了教师职业生活的纵轴和横轴,在由纵横两轴构成的坐标上,构成了教师职业生活的风景线,这就是教师的职业实践。而教师的职业实践包括三个部门,即学习、实践与反思。教师的职业实践与职业心态、职业能力之间形成了一种互动关系。
过去,人们对教师职业生活的认识,更多地是从职业能力角度去认知,表现在现实实践中,我们更多地关注教师的专业能力的发展,特别是教材、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教学反思,等等,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一种技术主义、工具主义“情结”。
其实,决定教师职业生活图景的,往往不是技术、不是职业能力的高低,而教师的职业情怀。在这里,我们可把教师的“职业心态”看作是教师职业的“情商”,而把教师的职业能力看作是教师职业的“智商”。关注教师的职业心态,重视教师职业心态的修养与调适,对一位教师过什么样的职业生活,能不能获得教师职业生活的幸福至关重要。
三、教师职业生活幸福的三大源泉
我个人认为,古往今来,教育家们关于教师职业生活幸福的源泉有三个代表性的观点。1.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快乐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是长期以来,人们认识教师职业价值、教师职业幸福之源的传统观点。2.探索求解未知之迷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
与此同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凡是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的教师,则最有可能变成教育工作的能手。” 苏霍姆林斯基的上述两段话,对于我们认识儿童发展和教师职业生活的“探索”和“研究”性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凡人都有探知未知的好奇,在满足这种好奇中工作,是人类生活的特殊价值之一,3.分享生命成长的快乐
正如叶澜教授所言: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的事业。如果将教师与医生这两个职业做个比较的话,从哲学的终极意义上讲,可以说,教师这个职业是与正在成长中的生命打交道,而医生却是与正在走向消亡的生命打交道。与可爱的充满活力的生命打交道,作呵护生命之花的“天使”,并在与生命共舞的教育历程中,分享学生生命成长的快乐,这是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
四、寻找教师职业生活幸福的三条路径
幸福,有人曾经把它编在歌里,有人曾经把它写在书籍中。今天,美国哈佛大学把它搬进教室里。不仅如此,沙哈尔博士讲授的有关幸福的“积极心理学”还成为了哈佛大学排名第一的课程,超越了长期排名第一的“经济学原理”。在历史上首次以科学来论证幸福是什么。——美国有线新闻网(CNN)塞里格曼于2002年出版的一本书中,第一次提到真正幸福论,在积极心理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真正幸福论认为“幸福”这个词很难有科学的定义,所以塞里格曼把它分成三个“部分”:快乐生活、充实生活和有意义的生活。
“快乐生活”是指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正面的情感。关于过去的积极情感包括安宁、知足和满意。关于现在的积极情感包括躯体愉快(意指直接且相对短暂的知觉上的欢欣)和复杂愉快(是指需要学习和培养的乐趣)。乐观、希望、信念、信任和信心则是关于未来的积极情绪。快乐生活是将快乐和积极情感扩展到最大并把痛苦和消极情绪缩减到最小。“充实生活”是指充分利用个人优点、天分和潜能。围绕着这个基本理论生活的人会拥有接近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所说的“美好生活”。因为聪明地利用个人的特长和天生潜能会给人在生活中带来更多的参与和融入,也就是说拥有一个更充实的人生。
“有意义的生活”是指参与和为带有积极性的机构和组织服务。生活的意义是从参与和在为这种机构服务中取得的。带有积极性的机构和组织包括宗教、政治、国家、社区和家庭。积极心理学家们相信积极和正面的品质和情感只有在积极和正面的环境中才能最好地得到发挥和发展。
四、教师职业幸福与教师专业发展
1、终身学习是由教师职业特性所决定的 这是教师职业的特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要文献《学会生存》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指出:加快教师专业化的进程是提高教师质量的成功策略。
国际上职业的专业化一般有6个标准:(1)专门知识
(2)较长时间的专业训练(3)专门的职业道德
(4)有自主权,能根据自己专业进行判断和决策(5)有行业自身监督控制的约束(6)要终身学习
教师是一种专业职业,因为它具有专业化的一切特征。这个职业具有不可替代性。
2、终身学习是教师自我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是理解教师职业发展的一个传统视角。这个视角仍然是必须坚持的。
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还有一个更为根本的视角,这就是:不能脱离教师自身的主体性。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最根本的是获得职业生活尊严的需要,是在学习型社会背景下解决自身“本领恐慌”的需要,是发展自己、成就自己的需要。因此,在这里,我将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归结为: 自助以助人 自立以立人 自省以省人 自乐以乐人
3、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的拓展 学科教学专门知识 教育教学拓展性知识 人生知识 人类经典
第二篇:幸福企业E-STAR开启企业幸福之门
幸福企业E-STAR开启企业幸福之门
近年来,国企、事业单位的职位总是备受求职者青睐,强劲之风不减。但是,现实却告诉我们,当初挤破头皮也要进去的人敬业度反而最低? 幸福企业E-STAR总裁苏博先生认为,国企、事业单位福利好、工作稳定等内在优势,仅仅提高了员工的生活满意度而非敬业度。
国企员工为何敬业度低? 苏博先生说,这主要因为,大部分国企的绩效受政府和政策影响较大,人力资源管理的现代化、市场化水平不足。比如,在员工招聘方面受人情关系影响较大,绩效考核流于形式,尤其是对于敬业度较差且绩效明显达不到要求的员工,也无法通过降薪降职或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加以处理。再加上管理体制固守,同事间缺乏沟通和关爱,企业文化没有得到较好的传播和施行。
当薪酬上涨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最大的成本压力,当薪酬激励已经无法满足和保留员工时,国企管理的突破点在哪里?最新统计资料显示,员工敬业度占前50%的企业与后50%的企业相比,客户服务质量高86%,员工保留率高70%,生产率高70%,利用率高44%,安全性高78%。回到员工内心,幸福快乐的工作才是强大的雇主品牌真正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多的“最佳雇主”企业用行动刷新着幸福企业的一项项指标和数据。
据悉,谷歌、微软、阿里巴巴、腾讯这些在各种最佳雇主排行榜中总能占有一席之地的IT及互联网企业,用他们各具特色的管理文化以及创新福利机制吸引着各路英雄。即便是像做安卓应用下载和开发的木蚂蚁科技公司这样的小企业,也有着鲜明的互联网文化基因,倡导“像蚂蚁一样工作,像蝴蝶一样生活”。
把人当作最大的资产和成本投入、寻求多元化激励机制,通过提高员工幸福快乐指数来提升效率和效益,才是企业管理新的突破口。幸福企业E-STAR是一套既科学合理又实际可行的,通过提升员工敬业度和幸福指数、推动企业文化落地,提升组织绩效的整体解决方案,成就更多幸福企业!
企业在员工激励上只需投入很小一部分,却可换来数倍的业绩,何乐而不为呢?
第三篇:远程研修随笔
远程研修给我们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交流的平台、展示自我的天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采众家之长,补自己之短,在远程研修里,我可以畅所欲言,老师们亲切中肯的点评,我从根本上转变了教育观念。在工作中,使我遇到其它棘手的问题时,学会了理性的思考和冷静地处理方式。教学观念上有了较大的提升。可以说研修平台像一扇窗口,让我眼界更加宽广,教学思路更加清晰。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正是在学习中的不断思考,在思考中的不断改进,在改进中的不懈追求,这次研修”让我听到了那么多默默无闻的教育工作者实践探索的脚步声;是“研修”让我看到了那么多心怀高远的执著寻梦人;是“研修培”让我与付出智慧和辛苦的教育专家和同行们息息相通,是“研修培”让我与全省那么多教师虽不“面对面”却已“心连心”,是“研修”让我看到了作为一名教师人生旅途的无限风景!更重要的是“研修”让我在默默耕耘中享受自己幸福的教育人生,是“研修”让我有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真可谓心旷神怡,乐在其中。
研修的心情是复杂的,见缝插针式的评论是辛苦的,互相交流探讨的满足是显然的!每当看到一篇篇精彩作业和简报,更是让我获益匪浅,看到一个个新颖详实的教学设计和专家们精彩的点评,更让我深刻体会了该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去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该如何去把握教学深度,该如何去落实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这些都将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产生重要的影响。这样的培训学习我们对工作非常的实用”。人生道路不能一帆风顺,课改的道路也不可能一帆风顺一样。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研修、我们的课改、明天一定会更好。
第四篇:远程研修随笔感言
远程研修随笔感言
几天的远程研修结束了,紧张忙碌也随之消失,这时我静下心来对自己的工作和教师身份做了重新思考。
去年研修的主题是做幸福感的教师,在我上师范的时候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贫穷,”所以教师不可能很富有,一个很富有的教师,不可能是一个高尚的教师。从事多年的教育工作我还真真切切的感到教师还不可能很轻松,一个很轻松的教师,不可能成为优秀的教师,因为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因为教书育人是如蜡烛和春蚕般奉献的事业;如果,教师把富有和轻松作为幸福追求,那么肯定永远都不幸福。
今年的研修主题是课改:我们通过网络研修平台,聆听专家讲解,互相交流思想,共享经验,更新了教学理念。教育是人学,教育就要张显人文性,教育要张显人文性,教育就要轻松和快乐。让学生通过愉快地学习,提升思想,塑造健康完美的人格,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远程研修虽然很辛苦,但虽苦尤甜,一路走来鸟语花香。收获着成长,收获着提高,更收获着希望。两天来,专家的谆谆教诲,升华了我的教育观念,充实了我的教育理论。为以后的工作积蓄了力量、理清了思路,更加明确了目标。
总之,为了孩子们美好的明天我们教师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付出了就会有收获,我们的努力将收获一批批优秀的人才
第五篇:远程研修随笔感言
远程研修随笔感言
我记得自己写过一首诗《咏石子》,现在在参加完远程研修学习后,我想说,作为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民教师,在新课改形势下,就要甘心做一枚石子,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为教育大厦的巍巍高耸起到一份应有的作用。
学习快结束了,我感到收获颇丰。这十多天,我没有叫苦、叫累,积极参与远程研修的各种活动,认真及时超额完成每天的任务。
经过这次研修,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新课改的理念,它们着眼于创新的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勇于探索的能力。教育的本质是面向未来,而未来社会的变革必然给未来的教育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面对问题和挑战,中学一线的教师下一步的路该怎么走?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使“教育面向现实,面向未来”? 课程的最终实施者是教师,学校发展的动力是教师,教师观念的转变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把新的理念转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需要教师积极主动地学习、参与、尝试。在这里,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和“学员”,大家都是平等的参与者、研讨者。这种网络上的的研修,构建了一种新的学习文化,为教师们搭建了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使教师们受到空前的锻炼和提高,教育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学习过程中有几点困惑不得不说:
专家们的评论确实非常精辟,特别是针对当今教学中有些老师为了升学不择手段的做法,确实令人震惊。老师教导学生自己去造名言警句,忽视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这简直就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不能做到说真话诉真情。文学作品允许虚构,但也不能是不着边际的海吹神侃。老师肩负着育人的重任,如果从小就教他们造假,对社会风气的不良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能不能做社会的罪人?这是困惑之一。
听一位去韩国旅行的朋友回来后谈感受,感觉我们国家确实存在着不少这样那样的问题。她说人家韩国人那么爱国,路上跑的车几乎都是本国制造的,人家不崇洋媚外。人家的房子也不追求豪华奢侈,只求整洁美观。人家的政府办公楼与平民住宅浑然一体……诸如此类的现象举不胜举。当我们的民俗文化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人家韩国人却悄悄地把中国的一些东西搬到他们国内。坐车时经常看到路边堆积如山的石碾、石磨、石食槽都被以低廉的价格收起运往韩国日本。当人们感觉生活中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追求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