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初中教案设计[全文5篇]

时间:2019-05-15 10:52: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梅花》初中教案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梅花》初中教案设计》。

第一篇:《梅花》初中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理解古诗意思。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进一步巩固给熟字加偏旁的识字方法。

4、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拿出几枝盛开的腊梅,让学生进行观察,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观赏后的感受。

2、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宋朝大诗人王安石写的赞美梅花的诗——《梅花》。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回忆学习的步骤,进行自学。

(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认识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

2、学生进行自学。

3、相互交流学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 梅 墙 数 寒 独 遥 暗

(2)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纠正。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墙 :第五笔是 “竖”

遥: 熟字“摇”去掉提手旁,换上走之底,就是“遥远”的“遥”。

动手书空(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师生共同介绍作者:王安石: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5)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理解字意

数:几

凌:冒着,顶着。

寒:严寒,(交待出这是冬季)。

遥:远。

为:因为。

(6)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

墙角数枝梅:墙角边有几枝梅花。

凌寒独自开: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

遥知不是雪:远远看过去知道那并不是雪,而是盛开的梅花。

为有暗香来:因为有淡淡的清香随风飘过来。

(7)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换意见或者向 教师请教。)

(8)让学生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及时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

4、指导朗读

(1)听配乐朗读。(听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2)与小组成员一起进行练习,相互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展示。

(3)学生进行朗读,而后评议。

(4)全体同学伴着音乐进行朗读。

(三)练习巩固

1、看拼音填空

línɡ()寒 yáo()远

()巧()动

2、给下面的字加偏旁组字组词

每()()

()()

3、背诵古诗

(四)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五)布置作业

1、在生字本上抄写难字

2、背诵古诗,让家长评分,记录在书上。

附: 板书设计:梅花(王安石)

难字: 墙 遥 寒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古诗意思,知道诗人借赞颂梅花表达自己坚强的品格。

2、指导学生欣赏诗句,给学生再现的空间,用画笔亲手画一枝梅花,感受梅花的美,从而对学生进行美的 教育。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诗人借赞颂梅花表达自己坚强的品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让学生写一写生字: 教师读生字,三个学生到前面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写,写完后,大家评议三个同学书写情况,同桌之间对照课本进行相互评议。

2、背诵古诗:全体同学一起背诵,指名背诵。

二、进一步理解古诗意思

1、诗人通过这首诗写了梅花的哪些特点?从哪些诗句看出来的?

第二篇:梅花魂教案设计

一古诗导入

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山中送别》表示思乡的古诗。今天我们将要学的是一篇关于华侨老人思念祖国的课文。

二快速浏览课文思考本文讲了几件事?

三学习“送我墨梅图”

①指名读②指导③指名读

这段共几句话?如何分为三层?

概括层意①赞美梅花品格②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③对“我”寄与期望

齐读第一层分析四个愈说明梅花身上具有不畏严寒,顽强不屈的品格。

四个最表明了外祖父对梅花的赞美。

魂指的是精神

拓展关于梅花的古诗

齐读分析第二层气节的意思梅花的精神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指的是?

拓展中外有气节的人物

分析第三层

拓展“我回国后的经历”

齐读整段

在我临上船时外祖父又送了我梅花手绢并且泪眼蒙眬。这是课文中提到的第三次哭泣。前两次哭是因为什么?然而外祖父却没能实现愿望读一段最后一段(首尾呼应)

拓展季羡林《月是故乡明》

寄情于物

第三篇:初中美术教案:《梅花》教案设计

http://www.xiexiebang.com

初中美术教案:《梅花》教案设计

梅花 初一美术教案 傲雪梅花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1)让学生熟悉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工具、材料。(2)让学生体会到传统绘画中的笔墨韵味以及感受到画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重点:对中国画的欣赏与体会 难点:用水墨绘画语言来传递感情 讲课类型:综合运用

教具、参考书:课件、《线条的世界》、《美的历程》 教学过程: 导入:

提问:请说出一句形容梅花的诗词,并且解释诗词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内涵?

设计说明:1.以组为单位采取竞答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成为课堂的主体。2.引用有关梅花的诗词来导入,通过对诗词的分析让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以物喻人”的表现手法在文学艺术中的运用,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点到“岁寒三友”、“四君子”等中国画常用的题材及这些题材所反映的人格精神。展开:

A.中国画常识[结合课件讲解] 一.提问:如何欣赏中国画?

http://www.xiexiebang.com

设计说明:在肯定学生答案的基础上总结如何欣赏中国画,可以从书法、印章、布局、内涵、诗句等几方面来评叙。二.国画表现

根据题材国画可分为:山水、动物、花鸟画、人物画。根据制作技巧国画可以分为:工笔、写意和兼工带写。根据画面内容又可以分为:传统绘画和现代绘画。设计说明:运用课件演示,让学生理解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三.国画流派

岭南画派是岭南文化独具特色的祖国优秀文化之一,它和粤剧、广东音乐被称为“岭南三秀”,是中国传统国画中的革命派。

岭南画派始于晚清时期,二高一陈即为早期著名创始人,二高即为高剑父、高奇峰,陈即为陈树人,其弟子多成名家,形成一海内外华人都喜欢的著名画派。

被称为“岭南画派”第二代中最出色的画家关山月、黎雄才,无论在审美意识上和艺术成就上都超越了他们的老师高剑父,形成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关山月的超越首先在于重大题材的开拓和时代精神的体现上,这是“岭南画派”绘画革新的灵魂。

关山月的第二个超越,就是以写生为基础,不断的求新求变。这也是“岭南画派”不断发展的秘。关山月的国画成就,来自两方面,一是重视写生,眼界开阔,感触新鲜,它饱含生活气息、时代风貌和画家情怀,由于立意不凡,因此显得格调高雅。二是有较深厚的理论修养,特别是对中国传统画论有比较深入的研究。这就有理论作指导,有比较、有鉴别,能够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子。他在艺术上不仅超越了高剑父,也不断地超越自我,在“岭南画派”的继承和发展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设计说明:因为教材中涉及到画家关山月的作品所以在这里选用岭南画派及关山月作为插入的知识点 B.学画梅花

一.提问:请同学说说有关于梅花的知识或故事?

http://www.xiexiebang.com

设计说明:了解梅花,为下节课画好梅花作准备。

二.小结:梅花又名春梅、红梅。蔷薇科李属,高可达5一6米。树冠开展,树皮淡灰色或淡绿色。小枝细长,枝端尖,绿色,无毛。叶宽卵形或卵形,边缘有细锯齿,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阔楔形,幼时或在沿叶脉处有短柔毛,叶柄短,具腺。花梗短,1一2朵右生于1、2年生枝梢,萼筒钟状,有红,暗红及绿色等。花有单瓣或重瓣,白色、红色或淡红色,有芳香,多在早春1一2月先开花,后发叶。核果近圆球形,黄色或带绿色,5-6月成熟。梅花又名“五福花”,她象征着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以一种鲜花来寓喻某种情怀,这在文明民族中是一种共有的现象。但用梅花来寄托多种情思,这在世界民族大家庭中是绝无仅有的。三.画梅花

介绍国画的工具材料及特性:

笔毛笔以其笔锋的长短可分为长锋、中锋和短锋笔,性能各异。长锋容易画出婀娜多姿的线条,短锋落纸易于凝重厚实,中锋、短锋则兼而有之,新笔笔锋多尖锐,只适于画细线,皴、擦、点擢用旧笔效果更好。有的画家喜欢用秃笔作画,所画的点、线别有苍劲朴拙之美。墨常用制墨原料有油烟、松烟两种,制成的墨称油烟墨和松烟墨。油烟墨为桐油烟制成,墨色黑而有光泽,能显出墨色浓淡的细致变化,宜画山水画;松烟墨黑而无光,多用于翎毛及人物的毛发,山水画不宜用。

纸宣纸又分为生宣、熟宣和半生熟宣。熟宣用画容易掌握,但也容易产生光滑板滞的毛病;生宣作画虽多墨趣,但渗透迅速,不易掌握。画梅花的步骤:(重点讲解)

动笔前先想好布局,最好做到“胸有成竹”再下笔

1.画干:酌浓墨画老干暗部的边缘线,要注意枝干的转折,画亮部枝干的边缘线时要把笔上的墨吸干,尽量让留在笔上的墨少而淡。画树皮时要把笔上多余的水吸干,然后酌浓墨由暗至亮皱檫。

2.点花:分点深花和点浅花,点深花墨要浓、点浅花要用淡墨。3.画花蕊和小的枝干

http://www.xiexiebang.com

4.画背景(背景可以最先画也可以最后画,这要根据画面来安排)设计说明:结合作品来讲解,这里是本节课的重点,老师可以现场示范 总结:本课的知识点和重点

来源:中师教育 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梅花魂教案设计

《梅花魂》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幽芳、漂泊、唯独、顿时、稀罕、离别、大抵、精神、品格、灵魂、骨气、民族、气节、磨难、欺凌、境遇、毕竟、梳理、衰老、珍藏、华侨、能书善画、风欺雪压、顶天立地、低头折节、泪眼蒙眬、”等词语。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玷污、秉性、凉飕飕、眷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可以采用以下思路展开教学:

1、自读自悟、整体感知。

2、启发点拨、提出问题。

3、讨论交流、升华感情。

【课前准备】

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赞美梅花的诗文读一读,对梅花的品格有所了解,以便理解外祖父对梅花的感情。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引入、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的一篇课文《小英雄雨来》吗?他上夜校学习时,老师曾教他一句话:──谁还记得?“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中国人心里都揣着一颗中国心。香港著名歌星张敏明唱过一首歌,叫《我的中国心》。

出示歌词,师生齐诵:

“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胸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身在海外的华侨谁没有一颗中国心呢?打开书27页,看文中插图,这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就是一位旅居海外的华侨,他双目凝视着梅花图,他在想什么?又想对他的外甥女说什么呢?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梅花魂》。关于梅花同学们并不陌生,古往今来赞美梅花的诗文很多,请大家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赞美梅花的诗文。

通过交流我们知道梅花有一种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压,它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秉性。说说“魂”是什么意思?“魂”是指迷信的人认为附在人的躯体上作为主宰的一种非物质的东西,灵魂离开躯体后人即死亡。梅花虽是有名的花,但为什么说它也有魂呢?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

⑴ 指名读课文。

⑵ 生字:

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

⑶ 新词:

训斥:训诫和斥责。

玷污:弄脏。

郑重:严肃认真。

眷恋:对自己喜爱的地方深深地留恋。

颇负盛名:颇,相当地。负,享有。盛名,很大的名望。颇负盛名,有很大的名望。

2、默读课文,思考:

作者围绕梅花讲了一些什么事?通过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外祖父的五件事:

⑴ 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

⑵ 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

⑶ 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

⑷ 在离别前把最珍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⑸ 船快开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

表达了外祖父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本文共分三部分,指导学生把“回忆几件具体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作为一部分,这样就很明显地把文章的三大部分划分出来了。

第一段(1):由梅花想到外祖父。

第二段(2~15):回忆几件具体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第三段(16):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

三、自由读文、质疑问难

1、勾出令你感动的地方,并写上批注。

2、标出读不透的地方,作上记号。

第二课时

一、回顾前课、交流学习

1、四人小组交流自读自悟的情况。

2、抽读课文:

说说课文围绕梅花说了哪几件事?

(归纳出小标题)

⑴ 读诗落泪。

⑵ 珍爱梅图。

⑶ 不能回国。

⑷ 赠墨梅图。

⑸ 送梅花巾。

上节课我们曾提出:梅花虽然是一种名花,但为什么说梅花也有魂呢?课题“梅花魂”与本文所记叙的五件事有什么联系?

二、启发点拨、提出问题

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1、作者离开外祖父的时候,是多大的孩子?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当时她是一个四五岁的孩子。从图中、叙事中、句子中都可以看出来的。)

2、看来,关于外公的记忆,都是作者幼年时期的记忆了。一个孩子,虽然记住了看到的经历过的事情,可是又有多少是她能懂的呢!在作者幼小的心中,外祖父的言行使她产生了许许多多的疑问。你能从文中找到她的疑问吗?

⑴ 外祖父为什么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时,会落泪?

⑵ 为什么摆弄古玩,外祖父不在意,弄脏外祖父的墨梅图他就大发脾气?

⑶ 为什么外祖父不能回国时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⑷ 为什么在她回国时外祖父把最珍惜的墨梅图送给她?

⑸ 外祖父讲的那段关于梅花的话的真正意思?

⑹ 外祖父送她们母女时为什么好像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⑺ 外祖父的手绢上怎么也绣着梅花?„„

三、讨论交流、升华感情

1、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乡的华侨老人一颗眷念祖国的心。回想起记忆中的这一幕幕往事,成年的她读懂了老人的心了吗?那是一颗怎样的心?

2、抽读最后一段。

3、终于懂了的时候,老人早已不在了„„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一段。

4、那是一位身在异乡的华侨老人一颗眷念祖国的赤子之心啊!可是从当年这一件件读不懂的事情中,怎么就看到了老人眷恋祖国的心呢,读懂后的我是怎样让人心痛的感情呢?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一段。

5、那么,请同学们细细读文体会当年的五件事,你们能看到了老人眷恋祖国的心吗?我们一会进行交流:

⑴ 读诗落泪: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意思是: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是王维《山中送别》中的诗句,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能回来吗?(“王孙”是古代对人的尊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是北宋诗人秦观的词《浣溪沙》中的句子,意思是:在空中随风飘飞的落花,轻飘飘的,好像夜里的梦;满天的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千条万缕,就和这心里郁积的愁一样多。诗句字字写的都是乡思,乡愁,怎能不拨动外祖父那思乡的情弦呢!他由诗句想到自己,思乡之情不能自已,因而潸然泪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出示、读文、背诗)

⑵ 三次落泪:

课文三次写到外祖父的眼泪,读诗时无声地落泪,不能回国时呜呜地哭泣,送别时泪眼蒙眬。外祖父这三次落泪,都表明了他渴望回国返乡的强烈感情,所谓叶落归根,年纪越大,这种情感越强烈。从眼泪中我们感受到,不能回国,已成为他心中刻骨铭心的痛,最终成为他终生的憾事。

⑶ 一次生气:

从墨梅图这件事中感受到,祖父是怎样的思念祖国,热爱祖国。他的墨梅图,家人碰都碰不得,小孩子不小心弄脏了,不仅拉下脸来,还训斥孩子的妈妈。他轻轻地刮去污迹,用细绸子慢慢抹净,不容有一点玷污。并不是墨梅图价值连城,而是外祖父认为梅花是祖国最有名的花,梅花跟祖国紧紧联系在一起,所以他爱墨梅图,爱梅花,就是爱祖国呀!

① 体会“轻轻、慢慢”在句子中所起到的表达效果。

② “清白”是什么意思?“玷污”又是什么意思?

③ “这清白的梅花为什么不能玷污?”一向宽容慈爱的外祖父为什么这次会大动干戈呢?通过老人的语言,行动来体会他对梅图的珍爱,对祖国的眷念。

⑷ 赠墨梅图:

(出示老人深情地说的那段话)

“这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读一读这段话,你读懂了什么?

① “这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这是梅花的精神,由此可见老人爱梅其实是爱梅花的精神。)他认为谁具有这样的精神呢?

②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这是对梅花和中华民族有气节人物的赞誉。借物喻人。梅花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老人赞梅花,就是赞具有梅花精神的中国人。)

③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其实,也是老人自己心灵的表白。他漂泊海外,中国人的气节没有变,对祖国的爱没有变,就像他深爱的梅花一样,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秉性”是本性的意思。这里梅花的秉性就是指梅花的精神,梅花魂。)

外祖父这段话说了几层意思?

(三层意思,开始他赞美的是梅花的精神,接着他赞美了中华民族出现的有梅花精神的人,最后他想说的是,一个中国人,要有梅花的秉性。)

6、梅花魂是中华民族的魂,也是每一个有气节的中国人的魂!从对梅花的喜爱中,我们看到的是外祖父不变的中国心!就像《我的中国心》这首歌所唱的一样: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们一起来唱外祖父的心声:《我的中国心》。

《梅花魂》教学设计2

【教学背景分析】

学生情况: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经过几年的学习理解、分析课文,在阅读中通过“听、说、读、写”等方法的运用,能够体会人物情感,品味人物高尚品格。《梅花魂》这课把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作为文章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在情感的升华之处有一些难度,但现在毕竟是21世纪了,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很多,他们可能在课外书上读过,听别人介绍过或在电视上见到那些古今中外的爱国人士的感人事迹。因此,凭借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文章内容的有机结合,相信学生会有柳暗花明的感受的。

教学中,我采用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原则。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以读带说,读中感悟,多媒体辅助等方法理解课文。初步读课文,谈自己的浅淡的理解,及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根据问题再次深入学习课文,通过读、说、看、听等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在此特别要重点引导学生对文中的13自然段梅花的品格、梅花的秉性加以深入理解,让学生明白外祖父不仅在赞赏梅花,还在喻人,更是想通过送墨梅图,送梅花手绢来表达自己那颗爱国之心。通过欣赏《我的中国心》,让学生随唱来,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达到升华。最后,把自己的全部情感融在给梅花图附诗上面。

【教材分析】

《梅花魂》是一篇阅读课文,讲述了身在异国的老华侨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文章在其平实的语言中饱蘸作者对深爱梅花实为爱国的外祖父的深深怀念与敬仰。

【本课教学目标设计】

1、了解课文内容,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情感。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一、深情导入

同学们,寒来暑往,四季中最让人留念的怕是春季了,春天是花的季节,有人说,一个爱花的人是一个懂得欣赏的人,其实,夏天有“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秋天有“风霜挺立直”的荷花,而严冬则有“一身傲骨”的梅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梅花魂”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质疑

1、根据上节课的学习,大家想一想文章围绕梅花写了那几件事?

学生:自由读2~15自然段,一边读书一边思考,并在书边做简单的画批。

2、读这五件事,想一想哪几件事你能读懂?在哪件事上有疑问要和大家一起交流?

生:从第一件事那几句思乡的诗句,谈外祖父黯然落泪的原因。

生:我能通过读体会外祖父当时的心情。

生:从第三件事体会到外祖父想回国,又一次痛哭。

„„

3、反馈:

⑴ 谈一谈你读懂了哪件事?说一说你的理解。师:还能从那件事读懂外祖父有思想的感情?

⑵ 在哪件事你还有疑问要和大家交流?

教师整理疑问:{板书}

① 有气节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② 外祖父那么喜欢梅花图为什么最后送给我?

③ 课文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

教师必须注重沟通学生的心灵,增进相互了解,营造民主、宽松、和谐、温馨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发表独立的见解,并尽可能地给予表扬,让学生时刻保持愉快的情感,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敢想、敢说,敢于质疑、问难,勇于大胆创新。

三、精读课文,梳理分析文章

1、含泪赠梅花:

“梅花图”是外祖父的挚爱,是他最宝贵的画,为什么分别的那一刻他却送给了外孙女?

学生带着这疑问仔细的阅读12~13自然段:

⑴ 学生默读课文,便读边批注。

⑵ 把自己的理解和同桌说一说。

2、真心赞梅花:

梅花在外祖父的心中有着神圣的地位,就像文中写道的:

“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与秀气!,她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

⑴ 体会几个“愈”字体现了梅花得怎样的品格?

⑵ 这三个“有„„有„„有„„”是在说梅花的什么?

学生可以自由谈自己的体会,并通过对句子理解加以评论,或是以读的方式抒发情感。

师:你们见过梅花吗?想看看吗?(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傲雪中的梅花)

3、赤诚喻梅花:

外祖父是在简单的赞赏梅花吗?不,他是在借花喻人,是在赞美着那些有着梅花精神的“中国人”。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有气节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学生通过资料搜集,把自己了解的有着梅花精神的人和他们的事迹在班级中交流。教师通过多媒体视频播放补充有关“爱国人士”的图片和感人事迹,让学生在感受上得到升华。让学生从中品味出外祖父也是许许多多中华有气节的人物中的一个,他珍藏墨梅图对梅花的赞美是在表现他的一颗爱国心。不仅如此外祖父也希望自己的外孙女能受到自己的感染,把自己的那颗爱国之心延续到下一代,直到子子孙孙,到此,学生对“梅花图”是外祖父的挚爱,是他最宝贵的画,为什么分别的那一刻他却送给了外孙女的理解已经不言而喻了。

4、呼应课题,深化主题:

课文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梅花象征着什么?

⑴ 学生纵览全文。

⑵ 结合文章内容或者资料和组内同学讨论。

⑶ 全班自由交流。

5、点拨歌曲,升华文章:

全班学生跟着音乐,带着对文章的深刻理解放声歌唱。

6、赋诗,回归课文:

教师出示一副梅花图,请同学根据学过古诗或自行编写诗句或用文中语句给梅花图赋诗。

教师要转变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打破清规戒律,实施开放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为了更好地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开发其创新想象的潜能,我认为把语文课堂延伸到各学科中,让各个学科有机的结合是十分重要的,这样可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空间。

【教学反思】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能充分认识自己的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给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教者必开烦琐的点,而准确把握文章的县,用巧妙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教师还善于利用各种教育手段与方法调动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储备与内心的情感资源。从而使全部学生动起来,使课堂活化。教师的教育思想是开放的。

从学生学得情况来看,学生都有“学习主人主人翁”意识,能全身心的荣辱学习之中,能充分搜索到自己的记忆仓库,结合自己的知识、生活、情感等等让“文心融我心”“我情融文情”,敢想敢说,每个学生都充满了生命感觉。无疑,能让课堂如此灵动其来源于学生思维的开放。

《梅花魂》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这是新课程五年级第九册的内容。之所以选择这个内容来上,一是看中了其蕴涵的丰富的人文内涵:课文由故乡的梅花又开了,引出对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的回忆;另一个原因是看中了课文结构的清晰:通过5件小事,勾画出了一位挚恋祖国的海外游子形象。那么,梅花与外祖父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呢?外祖父爱梅花,在他的心目中,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梅花就是祖国的代表,他把爱祖国的情怀寄托在梅花的身上;另外,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也一如梅花,坚贞不移,虽身处异国他乡,不变的是中国心。

【学习目标】

1、掌握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

【学习过程】

基于对这篇课文着重是对外祖父思乡、爱国情愫的描写的认识,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步骤:

一、课前导入

1、读余光中的《乡愁》:

目的是激发学生情感,营造一种爱国、思乡的氛围。

顺而,引入对“华侨”一词的理解: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多人背井离乡,远离亲人,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甚至是一个陌生的国度生活。我们把身在异国、旅居国外的中国人称为“华侨”。

2、引入课文的学习:

这堂课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位老华侨的拳拳爱国、思乡之情。

这些设计的目的是为学生学习课文设定好情感的基调。

二、自学课文

1、读课题,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通过5件事情写出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

这是基于在预习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已经读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后,顺势让学生再次归纳的结果。因而,这里也较好地体现了先学后教的教育理念。

2、快速浏览课文,找到文中最恰当的词语来概括外祖父对祖国的这种情感:

设计目的:

一是理解“眷恋”这个词语的意思,是对自己喜爱的人或地方深切地留恋。

二是提取本文学习的主线:一条寻找体现外祖父对祖国眷恋的词句的线索。

3、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

默读、大声读,也可以几个同学交流读。

一会一起交流: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外祖父对祖国的这种深深眷恋的情感。

体现先学后教的教学宗旨,也为进一步研读课文作好准备。

4、讨论交流:

在朗读的基础上,结合词语的理解,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是如何把外祖父的这种情感表述出来的。再练习情感朗读使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文字有一个内化的过程。

三、深入理解课文

1、设疑:

文章主要叙写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为何课文以“梅花魂”为题?

这一步是为引出后面理解梅花与中国人气质上的相同而深入领会课文中外祖父爱梅花、爱国的情感而设定的。

2、直接引入课文重点段13自然段的学习:

⑴ 自由读,思考这段话讲了哪几层的意思?

⑵ 练习感情朗读:

勾出你认为最能表现梅花品格的词句。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地读,好好地读,有滋有味地读,一会儿争取别人听了你的朗读就知道你已经把这段话读明白了。

(这一大段对梅花和中华民族有气节人物的赞誉,是外祖父对“我”说的,这里不乏老人对孩子的希望和教诲。其实,也是老人自己心灵的表白。他漂泊海外,中国人的气节没有变,对祖国的爱没有变,就像他深爱的梅花一样,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情感需要自身的感悟,新课程目标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重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里安排的目的也是给学生自主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自己充分朗读能感悟多少是多少。)

⑶ 提升:

汇报你接触到的有梅花精神的英雄人物事迹。

这是对课外积累的一种检阅,也是深入理解梅花魂、激发爱国情感的需要。

⑷ 体味梅花的品格和中国有气节人物的相同之处: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梅花的品格,刚才的信息交流,又让我们了解了中华儿女的秉性。我们的中华儿女究竟有怎样的秉性呢?

(填空)

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愈(),我们中华儿女愈()。

愈(),我们中华儿女愈(),愈()。

愈(),愈(),我们中华儿女愈()。

愈(),愈(),我们中华儿女愈()。

情感需要激发,前面对英雄人物的介绍,学生已经感受到中国人的了不起,现在通过对比学生能更强烈感受到中华儿女的品格、秉性,理解外祖父对祖国深深眷恋的这种情感的原因,也是对文本语言的一种内化过程。

3、总结提升:

同学们,这就是梅花魂,也是中华魂。有着这样精神支撑的民族,是个多么值得骄傲的民族,也只有有着这样精神的民族,才会令漂流在外的海外赤子日思夜盼。

通过教师的语言,学生能更明确文章中心思想,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感。

四、总结课文

1、引读:

难怪漂流在外的外祖父会时常念起这样的诗句:──

难怪当年幼的我不小心弄脏外祖父的墨梅图,他──

也难怪,当小孙女高高兴兴跑去告诉外公咱们要回祖国了,可外公想到自己因年龄太大行动不便无法回国时,他竟──

更难怪,在离别那天,年老体弱的外公拼了命挤上轮船,只是为了递给我一块手绢,那一色雪白的亚麻布上绣着──

这是对课文的一次回归,对课文内容的再一次梳理。

2、同学们,外公赠墨梅图,送梅花手绢,到底在表达着什么?

这是了解学生到底理解课文内容多少,有没体会到外祖父这种情感的需要。

3、唱《我的中国心》,全文情感的最高潮。

五、结束语

故乡的梅花又开了,每当看到这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会使我想起漂泊在异国他乡的外祖父,总会想起他说的那句话──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梅花魂,让我们永远拥有一颗中国心。

第五篇:《傲雪梅花》的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的学习内容是中国花鸟画表现技法。按照国家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设置的阶段目标,指导学生通过学习梅花的表现技法,让学生近距离地熟悉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有意识地运用中国画的表现语言来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教材运用大量图片和优秀中国画作品欣赏,介绍梅花的生长习性、造型特点以及人格精神的寓意,又从认识中国传统绘画表现角度出发,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笔墨表现的特点,体会笔墨的韵味,感受画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并能感受中国画托物言志的特点。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另外,选择梅花画法中笔墨运用、线条组织、画枝干和花瓣的基本要领,作为技能学习的内容,学习使用国画用具,尝试国画的表现技法,在此基础上,拓展到国画中同样表现人格精神的兰、竹、菊等其他题材的欣赏与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用美术、音乐、生物、历史、地理、文学等知识进行探究性地学习,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体会民族艺术的伟大。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梅花挺直坚硬、生机勃勃的造型特点,让学生感受梅花顽强、倔强、挺拔向上的精神,感受艺术作品中的象征意义,进一步了解艺术作品与自然的关系,感受主观情感和客观自然景物相互交融而成就的艺术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

知识技能目标

1、熟悉中国画工具、材料,体会笔墨的韵味。

2、学习传统的画梅技法,尝试水墨的表现技法。

3、运用所学,尝试表现其他题材,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互动的学习方式,参与到对梅花的学习活动中,尝试中国画工具和材料,体验作画的过程,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中国画学习的持久兴趣。

教学思路:

整个教学过程以欣赏感受、笔墨尝试到创作表现为线索逐步展开,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由赏梅--咏梅--画梅展开,体会梅花顽强、挺拔向上的精神,体会笔墨的韵味;第二课时,学生大胆尝试水墨技法,亲自感受中国传统画法的艺术魅力。

教学方法:

互动法、探究法、欣赏法等。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通过介绍梅花的生长习性、造型特点以及人格精神的寓意,使学生了解中国画借物抒情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时引导学生体会笔墨的韵味,感受画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梅花顽强、倔强、挺拔向上的精神及艺术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怎样较好地把握笔墨干、湿、浓、淡的变化。

涉及学科:生物、历史、地理、音乐、文学等。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图片、中国画材料等。

学具--课本、国画用具等。

教学过程:

一、认识、引入

师:我们生活在一个花的世界里,生活因为有花而美丽。同学们最喜欢什么样的花呢 ?(生答)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我最喜欢的花,大家猜猜是什么花呢 ?(多媒体展示梅花图片)

师:这些梅花美不美 ? 有哪些同学和老师一样也喜欢梅花呢 ? 为什么 ?(生答,教师予以鼓励)

师: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由于它独有的品质而被历来的文人墨客所赞颂。今天,同学们就和老师一同走进傲雪梅花的世界,去感受梅的高洁、梅的秀雅以及梅的坚毅。(情境导入--激趣)

二、赏析、探究

(一)赏梅:(多媒体展示)

师:梅花是我国的特产,原产于滇西北、川西南以至藏东一带的山地,大约 6000 年前分布到了长江以南地区,3000 年前即引种栽培,据科学考证,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腊梅”、“元腊”已有 2150 年的历史。

活动一:

(教师分发问卷表,学生分组讨论填写)

生长习性

颜色

形态特征

欣赏与描述:

1、梅花的生长习性 ? 它有哪些颜色 ?

2、梅花的形态特征 ?(学生互相讨论后踊跃回答)

教师总结:、喜阳、耐旱,先开花、后发叶。一至二月开花,分布在长江流域一带。颜色多样,有紫红、粉红、淡黄、淡墨、纯白等。

2、有俯、仰、侧、卧等多种形态,树干有一种很强的力度和线的韵律感。梅有五瓣,是五福的象征,即快乐、幸运、长寿、顺利和和平。

(通过学生的互动学习,让他们用地理、生物等知识去了解梅花的特点,加强了学科间的互通性。)

(二)咏梅

师:梅花集高洁、秀雅、坚毅于一身,其色、香、韵、姿俱佳,特别是在冰中孕蕾、雪中开花的品格,更为无数仁人志士所喜爱,古往今来有很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对梅花的赞美之言。(展示咏梅诗词:毛泽东《咏梅》、王安石诗《梅花》等)

(教师让学生表演朗诵--体会诗人的乐趣)

咏梅(毛泽东)梅花(王安石)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墙角数枝梅,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凌寒独自开。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遥知不是雪,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为有暗香来。

活动二:

分析与研究:从这些诗词里我们感受到梅花的什么特性 ? 它为什么会成为这些文人们笔下的宠儿呢 ?

生讨论回答:耐寒,性格坚强不屈,挺拔向上。

思考与讨论: 同学们还知道有哪些咏梅佳句吗 ? 有哪些与梅有关的影视或音乐呢 ?

学生讨论得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等。

《红梅赞》、《一剪梅》、《梅花三弄》等。

(教师让学生吟唱,活跃课堂气氛)

(师生互相交流,用诗词来感受梅花的个性,用影视金曲来诠释梅花的象征性)

* 欣赏古琴曲《梅花三弄》(教师简介)

(师与生一同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情绪--经典名曲把对梅花的吟颂带入到高潮)

(三)画梅

师:画梅,据古书记载,早在南梁时就有张僧繇画《咏梅图》一卷。元代的王冕亦以画梅著称,所阳梅花生意盎然,别具一格。近代画家吴昌硕、关山月等都画有大量梅花佳作。(多媒体展示画梅精品)

活动三:

欣赏与分析:从这些画中你能感受到画家的一种什么情绪 ? 能感受到中国画的特点吗 ? 说说你的想法。(学生互相讨论后作答)

教师总结:坚韧不拔的意志、傲然挺拔的铁骨。

中国画以物寄情、托物言志的特点。

“不经风雪冰霜苦,哪有梅花分外香”,今天,我们应以梅花精神自励,开拓我们伟大的事业!(由欣赏作品直接感受梅花的铮铮铁骨)

三、体会、实践

1、认识文房四宝。

2、教师与学生一同体验笔墨的韵味。(教师演示)

传授小知识点:用笔: 中、侧锋,轻、重、缓、急等。

用墨:干、湿、浓、淡等。

(学生在《梅花三弄》的乐曲中体验笔墨,为画梅做好前期准备。)

四、展评、拓展

1、展示部分用笔、用墨练习,学生自评、互评,教师予以表扬与鼓励。

2、布置学生课余搜集自己喜爱的梅花摄影和图画作品,以及与梅花有关的诗词、散文、佳句等,编辑成册或办成小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借助梅花的传统画法的学习,激励学生在大胆尝试中感受作品意境,并能独立完成一幅梅花创作。

教学重点:梅花传统画法的学习。

教学难点:怎样较好地把握笔墨的韵味,用生动的线、形,在宣纸上画出高洁挺拔的梅花形象。

教具准备:多媒体、图片、国画用具等。

学具准备: 自制小册、小报、国画用具、课本等。

教学过程:

一、讨论、引入

1、展示部分学生课余搜集成册的有关梅花的诗词、小报;

2、学生自由畅谈搜集的素材,并说说自然界和艺术作品中梅花给自己的感受,老师予以充分肯定(学生互相交流、自主学习,活跃课堂气氛)。

二、体会、实践

3、线条的疏密。

4、花瓣的聚散和朝向。

5、勾花与点花。

(二)教师演示,学生体会。

(三)多媒体展示不同画家的梅花作品及画家作画的精彩过程,学生再次体会笔墨的特点

(通过欣赏大师的绘画过程,让学生近距离地观摩画梅的方法,感受到画梅的乐趣。)

(四)学生尝试画梅,教师巡回指导。

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参照优秀国画作品或有关诗歌、散文,大胆进行创作。

(教师进行启发,学生自主学习,亲自体会画梅的乐趣。)

三、展评、讨论

展示部分国画作业,学生自评、互评,教师予以肯定与鼓励。

评价建议:

1、构思有什么特点

2、用笔用线是否流畅、大胆

3、笔墨韵味的效果把握的如何

(通过自评、互评,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外拓展

师:“以物寄情”是中国传统绘画里最常用的一种手法,同学们还知道梅花有哪些朋友也为无数仁人志士所喜爱呢 ?(生答)

* 梅之佳友:

岁寒三友:松、竹、梅 四君子:梅、兰、竹、菊

雪中四友:迎春、玉梅、水仙、山茶

师:同学们知道有关这些花卉的画家吗 ?(生答)(多媒体展示部分佳作)

(由梅花拓展到同样表现人格精神的荷、兰、竹、菊等,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师:同学们的知识真丰富!那么,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布置一个课外练习,在学画梅花的基础上,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尝试画一画这些题材。我会把同学们的这些画作举办一个小型画展,大家有兴趣吗 ?

教学拓展:

* 熟悉对象

对所画对象仔细观察,了解它的生长规律和组织形态,可让学生大胆作画,反复体会。

* 借鉴传统

中国绘画是一个继承和发展的过程,初学者要多看历代名家优秀作品,从中汲取精华,让学生多搜集名画作品,走“以法致道”之路。

* 重视书法练习

古人曰“书画同源”,因为中国绘画精神是通过笔墨表现出来的,通过练习书法,提高对笔性的了解。

* 提高艺术修养

中国古代文学及诗词是一个精美的艺术宝库,它与“四君子”画交相辉映,让学生上网搜集与“四君子”有关的文学、诗词、散文等,汇编成册,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教学参考资料

书籍:《国画梅兰》缪宏波编著网站: “青岛梅园”

附:《梅花三弄》内容简介

中国古曲《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曲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谱中解题称晋代桓伊曾为王徽在笛上“为梅花三弄之调。后人以琴为三弄焉”。郭茂倩《乐府诗集》卷第二十四南朝宋鲍照(约 414-466)《梅花落》解题称,“《梅花落》本笛中曲也”,“今其声犹有存者”。今存唐诗中亦多有笛曲《梅花落》的描述,说明南朝至唐间,笛曲《梅花落》较为流行。关于笛曲《梅花落》改编,移植为琴曲《梅花三弄》,有托于唐人颜师所作《江梅引?忆红梅》中“漫弹绿绮,引三弄,不觉魂飞”句,说明此曲宋代尚流传。

关于《梅花三弄》的乐曲内容,历代琴谱都有所介绍。与南朝至唐的笛曲《梅花落》大都表现怨愁离绪的情感内容不同,明清琴曲《梅花三弄》多以梅花凌霜傲寒、高洁不屈的节操与气质为表现内容,今演奏用谱有虞山派《琴谱谐声》(清周显祖编,1820 年刻本)的琴箫合谱,其节奏较为规整,宜于合奏;广陵派晚期的《蕉庵琴谱》(清秦淮瀚辑,1868 年刊本),其节奏较自由,曲终前的转调令人耳目一新。

乐曲的引子部分亲切优美,节奏则具有平稳舒缓和跌宕起伏的对比因素,精练地概括了全曲的基本特征。第一段是古琴在低音区出现的旋律,冷峻肃穆,构画出一幅霜晨雪夜,草木凋零,只有梅花傲骨静静开放的画面。前十二小节以五度、六度的上下行跳进音程为特征的旋律,结合稳健、有力的节奏,富有、庄重的色彩,仿佛是对梅花的赞颂。后十四小节多用同音重复。符点节奏的运用使旋律富于推动力,似乎梅花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晃动起来。接着便是乐曲。音乐主题的第一次重现。这段优美流畅的曲调轻巧、跳跃地在这部分音乐中三次循环出现,表现出“风荡梅花,舞玉翻银”的意境。仿佛使人看到,含苞待放的花蕊,迎风摇曳,生机勃勃。

主旋律的三次出现,都是用清澈透明的泛音弹奏。这段曲调在不同徽位上的演奏,其泛音色彩也有着微妙的变化,有着非常细腻的音乐意境。第二部分用一系列急促的节奏和不稳定的乐音,表现出动荡不安的气氛,衬托梅花傲然挺立的形象。这段曲调在音调和节拍上与泛音曲调形成强烈的对比,并连续用八度大跳的灵活手法,使旋律线大起大落,此起彼伏,结合演奏上采用刚劲的“滚拂”手法,使音乐表现出一种风云交加的意境,突出刻画了梅花迎风斗雪的坚毅形象,在紧张的情绪表现中把全曲推向了高潮。尾声的乐曲渐渐平稳,不断飘出袅袅余音。它运用调式属音下行向主音过渡,然后稳定的结束,仿佛在经历了风荡雪压的考验之后,一切又归于平静,梅花依然将它清幽的芳香散溢于人间。

下载《梅花》初中教案设计[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梅花》初中教案设计[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梅花》课堂教案设计(精选5篇)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理解古诗意思。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3、进一步巩固给熟字加偏旁的识字方法。4、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初中美术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 课题:捏塑造型 (一)、教材分析 新课程标准就是为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多欣赏优秀作品,多给学生感受美术作品的机会,在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欣赏中开展美术学习活动。《捏塑......

    初中数学教案设计

    篇一:初中数学优秀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优秀教学设计 学校: 年级: 九年级,学科 :数学。篇二: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模板 学校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模板 :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 县木井乡中学篇三......

    初中英语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初中英语教学设计模板教案设计 Food and drink 教学内容分析 饮食话题是学生们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只要老师引导得好,可设计许多的内容。同......

    初中信息技术课教案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课教案设计-flash动画制作课题:flash动画制作教学内容:flash动画制作学习汇报好范文版权所有教学对象:1、淄川二中初三学生。2、已经学习完课本上的基本操作,具备了......

    初中物理《摩擦力》教案设计

    《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和小灯泡额定电功率》复习教学目标: 只知识与技能:(1)、知道伏安法测电阻和伏安法侧电动律的原理(2)、会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3)、会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 过......

    初中八年级地理教案设计

    一、 指导思想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能够对地理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

    《桂林山水》初中课堂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