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中期报告

时间:2019-05-15 10:06: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题中期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题中期报告》。

第一篇:课题中期报告

《农村高中生心理缺陷的防御与调适研究》

中期报告

本课题为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课题,2011年10月开始立项,研究阶段分为:课题准备阶段(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研究实施阶段(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总结阶段(2014年9月至2014年12月),预计2014年12月可完成本课题所有研究工作,目前本课题处于研究实施阶段。研究经费自筹。

一 研究目标和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本课题通过研究分析高中生心理缺陷状况,找出心理缺陷形成的原因,探究应对心理缺陷的途径和方法,尝试去构建一种应对心理缺陷的防御与调适体系,以达到预防学生心理缺陷的发生及调适已存在心理缺陷的目的,为农村高中生的心理健全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有:

㈠ 农村高中生心理缺陷现状与成因的研究 ㈡ 农村高中生心理缺陷防御与调适的策略研究 ㈢ 农村高中生心理缺陷防御与调适的机制研究

从课题准备到现在,我们已完成农村高中生心理缺陷现状的研究工作,正在对心理缺陷产生原因和对策的理论和实操研究,并涉及了心理防御与调适机制的初步建立。

二 研究中的主要工作进展

㈠ 使用专业心理测验对农村高中学生进行了心理状况调查:

使用专业的SCL-90自评量表、EPQ人格问卷和16PF测查学生的心理状况,分门别类建立学生心理档案。面对学生复杂的心理状况,我们发现难以通过问卷把学生所有的心理问题都调查清楚,最全面的问卷是MMPI,但题量太多,不适合进行学生心理情况普查,因此选用这三种问卷,一是为了了解学生人格特征,二是了解学生中是不是存在心理不良症状。

㈡ 建立心理社团进行辅助调查和干预

成立了学生心理社团,组织研究人员定期开展对心理社团的培训,并针对本

课题下达适合心理社团的工作任务,拓展研究工作面,利用学生更适合做学生工作的特点,更好的为本课题服务。

㈢分析了引起心理缺陷的原因

经过对学生的个体咨询和调查,我们分析出心理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大致来自于学习压力和家庭、同学及师生关系的处理。

㈣ 心理防御与调适体系已初步建立

目前,我校已建立起初步的心理防御与调适的环境机制,初步建立起了包括学校办公室、德育办、心理咨询室、心理协会、各班班主任在内的心理缺陷防御与调适体系。把学校相关处室与班主任和学生社团连接起来,构成了一个适用于心理防御与调适的网络轮廓。在初步建立起这种网络后,我们发现,心理防御与调适网络的建立对部分抑郁、焦虑学生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三 主要经验和措施 ㈠ 取得领导重视

课题的开展离不开学校的支持,而学校的支持程度主要取决于领导的重视程度,因课题的主持人是学校校长,其对课题的重视使得课题组开展的一切研究活动都能得到支持和配合。

㈡ 制订规章制度

在课题申报成功后,我们制订出了相应的规章制度来作为课题组成员以及其他参与研究人员必须遵循的准则,同时,措施的制订能更好的规定每个研究人员的职责和义务,也能对研究人员的工作给予恰当的评价。

㈢ 对研究人员进行理论和技能培训,并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进行研究讨论 在研究工作中,需要较多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因此,课题组定期组织研究人员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习。特别聘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年的郭玉良老师对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知识培训;研究人员邹伟勇老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咨询辅导技能的培训。课题组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商讨在课题研究中每人的研究经验和所遇到的难点,一起讨论解决,并做好会议记录。另外,我们积极发展学校其他老师和员工参与课题,为课题的顺利实施注入新的力量。

㈣ 发动非课题组成员参与研究

更多研究人员的参与,能够更快速全面的收集和处理信息,本课题发展了大批有兴趣的教师和学生参与研究。

㈤ 寻求社会力量的支持

课题的开展离不开家长和社区的支持,我们在进行个体心理辅导和咨询时 取得了家长和社区的大力支持,促进了研究的顺利进行。

㈥成立心理咨询室,开展针对学生个体和小型团体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课题的研究需要有开展研究活动的基地,为了保障课题的顺利实施,学校已建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室由档案室、团体辅导室、接待室和个体谈话室组成,宽敞明亮。每天都有固定的值班时间和指定的心理咨询老师,接待并对来寻求帮助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四 形成的主要观点

㈠ 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很不乐观

调查显示:SCL-90在1-5评分中总分超过160分的人数占调查学生人数总体的66.7%,其中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抑郁、偏执等因子症状表现较为明显。这说明,学生的心理状况不太乐观,非常需要得到帮助,因此,学生心理缺陷的防御与调适工作迫在眉睫。

㈡心理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学习压力和家庭、同学及师生关系的处理。

在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普查后,由于个案研究资料的不断积累,以及其他辅助调查(各种自制问卷)的结果。我们发现学生心理缺陷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学习的压力

学习是高中阶段学生的主要生命内容,在农村高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一些。由于各重点高中的扩大招生,我校招录学生的知识基础相对较差,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面对日益提高的学习要求,很多学生感到学习困难,压力重重,甚至感到没有希望,长期处于抑郁状态,极大的影响了心理健康发展。

2、来自家庭的原因

我校是一所农村高中,生源大多都是本县农村的学生,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的现象非常普遍,承担监护人角色的只是家里的老人或其他亲戚,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非常缺乏,而长期缺乏父爱母爱的儿童与完整家庭儿童相比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另外,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单亲家庭和不当教育方式(粗暴、不作为、溺爱)的家庭中的儿童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3、同学及师生关系

研究发现,部分学生因缺少人际交往的技巧以及本身的人格特征(内向、抑郁等)等原因,在与同学和老师的相处中,不能正确的把握有机体内部的评价,而建立在价值的条件化基础上,在处理事情时容易出现夸大事情的影响,内化不当的交际形式及由此产生的不当经验,以致于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

㈢心理防御与调适的环境机制对心理缺陷学生有显著作用。

目前,我校已建立起初步的心理防御与调适的环境机制,把学校相关处室与班主任和学生社团连接起来,构成了一个适用于心理防御与调适的网络轮廓。在初步建立起这种网络后,我们发现,心理防御与调适网络的建立对部分抑郁、焦虑学生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五、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及研究成果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和效果

(一)农村高中生心理缺陷现状:在调查结果出来后,我们在教师群体中公布了调查的结果,引起了学校教师的广泛关注和重视,部分平时忽略学生心理因素的老师开始关注学生的心理因素对学习效果及考试成绩的影响,并在教学设计中有针对性的考虑到完全回避学习和不爱主动学习学生的心理特点。

(二)农村高中生心理缺陷原因分析

(三)师生关系的教育功能及协调方法

师生关系在教育中是个永恒的话题,此项研究成果的获得源于一些学生与教师抵触甚至冲突的情况,在进行理论和实践总结后得出的结果。我们组织课题组成员在教学和平时与学生相处时运用一些理论和方法来进行师生关系的改善,取得了一些效果。

六、经费筹措和使用情况

本课题立项后,学校保证每期课题组经费不少于4000元。经费的使用情况:

1.从开题以来,学校投入2万多元建设了学校心理咨询室,为实施课题计划

提供了基地。

2.在进行学生心理普查时,花费3000余元用于印发资料及购买图书资料。3.对于对课题研究做出贡献的非课题组成员造发工资。

七、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存在问题:

1.心理缺陷范围太广,在研究中,很难全面顾及到,人格障碍问题严重,只能得到有限的改善。

在进行开题论证时,课题组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情况复杂,因此把心理缺陷概念的内涵定义不是太深,导致其外延过于庞大,另外,对于人格障碍的防御与调适能采取的措施非常少,成效也不是很大。

2.在进行防御与调适过程中有时难以得到非研究人员及家长的配合。对于学生心理缺陷的防御与调适,不是几个研究人员就能做得到的,这需要心理缺陷学生本人和其老师、同学及家长的积极配合,在对一些个案进行研究时,由于有些老师和家长的性格特点等因素,我们难以得到他们的积极配合。

3.专业研究人员的缺乏

在本课题组,专业的心理研究人员只有专职心理教师一人,其他课题研究人员虽然经过了心理学方面的国培、县培等一些学习,但对于某些心理缺陷的应对还缺乏足够理论知识的支持。

4.心理缺陷防御与调适网络还不完善

心理缺陷防御与调适的网络虽有初步轮廓,但在具体实施的时候由于人、信息准确度、沟通技巧等因素,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发生了一些改变,或由于人的因素导致心理缺陷学生得不到及时的反馈和干预。

八、后段的研究思路与工作安排

1.总结前段时间的研究成果及不足以增加应对新问题的经验

在前段研究中,我们遇到了一些挫折,但也有了一些收获,课题组的研究人员都得到了成长,这在解决以后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时有了更多的经验。

2.课题组成员开展理论学习,并发展更多教师和志愿学生参与研究 课题组成员的心理辅导和咨询知识难以适应大范围心理缺陷的调适,因此,要加强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学习,争取做到每位研究者都能独立进行心理缺陷的调

适。在研究过程中,发展更多的教师和志愿学生参与进来,推广心理学知识,加强学生求助意识,让更多的人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继续通过个案法等研究方法寻找心理缺陷产生的原因和应对策略 4.继续促进心理防御与调适环境机制建立

在现有的心理防御与调适的网络上吸纳更多的愿意为学生心理工作作出贡献的教师及工作人员、学生的参与。扩大并巩固心理防御与调适机制的建立。

2013年5月9日

第二篇:课题中期报告

中期报告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写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立项以来,本课题组的成员积极行动,按照课题研究方案的安排,通过查阅相关的理论和资料,通过专题学习、研讨课等活动,进行认真分析、讨论、探究,现将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课题方案的介绍

(一)研究的背景

2011版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而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把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紧密结合起来,让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用英语写是语言技能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具体对“写”的要求是:能正确书写字母和单词;能模仿范例写词句;能正确地使用大小写字母和常用的标点符号;能写出简单的问候语和祝福语;能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写出简单的语句。目前我校英语教学中,听、说、读的训练抓得都比较扎实,相对而言,写的教学略显薄弱。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写的能力,为他们进入中学学习打好基础,是我校英语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的内容

1.通过深入的理论学习和广泛的实践探索,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断提高我校英语教学质量。2.通过研究和实验,促进英语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意识,提高理论水平,培养科研型实验教师。

3.通过研究和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语言的兴趣,学生在书写练习中养成良好的写的习惯和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提高写的能力、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研究的目标

1.通过教学来激发学生写的兴趣。

2.通过书写练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写的习惯和能力。3.通过针对不同年级的书写指导逐步提高学生写的能力。4.建立激励性评价体制,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写的兴趣。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我们通过在报刊书籍和网络中搜集、整理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及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经验,加以认真学习总结,结合我校实际,确定了研究课题,并形成研究方案。在研究过程中,还要进一步注意文献资料的积累、总结,坚持以先进的理念指导实践,以创造性的实践丰富理论的内涵。

2.教育观察法。在较为自然的条件下,通过感官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的条件下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地考察并描述教育对象,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从而提供有效的指导。

3.调查研究法。采用谈话、问卷、检测等形式,在实验开始前实施前期调查,在实验的过程当中实施过程调查,在结题前进行效果调查,了解学生学习现状及发展情况,以便对方案的实施提供依据和进行动态调整。

4.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一种融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于一体的教育研究方法,体现的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研究过程,为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提供了良好的方法指导。本课题组成员在实践中要遵照“计划—行动—反馈—调整—再行动”的研究要求,提高研究的实效。

此外,我们还将进行问卷调查、写作比赛、师生访谈、家长反馈等多种方法。

二、课题开展的情况

在小学英语中,写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有良好的书写习惯,能在四线格上正确、熟练、清楚地书写,并做到大小写、笔顺、词距、标点等正确、规范;二是写作,即笔头表达,包括能用所学词汇、语法和句型造简单句、回答问题、改写课文、看图写话;仿写小短文,并做到语言通顺、层次清楚、内容完整等。围绕“写”这一主题,从课题成立、研究至今,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准备阶段

1.确定实施方案,组建课题组

为了利用有限时间使学生的英语的写在教学中得到充分的锻炼,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学好英语的信心,决定开展此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并申请课题立项,确定实施方案。根据研究方案的内容与要求,成立课题小组,明确分工进行课题研究。课题负责人准备开题报告,与实验教师共同学习课题实验方案,了解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明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并进行研讨,对课题方案进行修改,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构想和具体的操作方法。

2.加强研讨交流,保证研究落实

为了使各成员对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性有进一步的认识,组织课题组成员调查和分析教学中学生英语写的能力的现状,了解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之后,以课题组成员自学实践为主,集中培训探讨为辅,加强课题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引导实验教师转变观念,了解新信息,吸取新经验,运用新方法,全面提升实验教师整体素质。同时,查阅有关资料文献,集中学习相关的理论专著及课题研究理论,引导教师掌握有力的理论武器去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我们先后学习了《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闫赤兵老师《课标2011版指导下的小学英语读写能力培养的策略与方法》和《进一步提高学生“写”的能力的教学建议》两次讲座视频,认真学习了《关于写作教学——基于支架理论的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依托教材文本的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教学实践》《小学英语写作梯度式训练》等多篇相关论文。在每一次的理论学习、交流会上,成员们畅所欲言,互相切磋,共同释疑。

在正常开展课题组活动外,还组织课题成员外出学习听课,学习他人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研究的效果。2015年4月、5月、12月分别派出课题组成员前往杭州、大连、深圳现场听课学习,学习之后,在课题组中交流分享心得,增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

3.完成课题研究对象的问卷调查工作

通过对研究对象发放的问卷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以下情况:(1)学生们对英语书写感兴趣的不高。这和老师平时对书写方面不重视有直接关系.(2)对英语字母的书写顺序,70%学生认为写对就可以了,不需要注重过程,不在意书写的笔顺,这个情况值得重视,因为现在的不良书写习惯可能会影响以后的学习。

(3)在句子的书写中,有60%的学生经常忘记大写,不加标点。(4)对书写时的坐姿,有40%的学生能感到自己坐姿不够端正。坐姿不端正会让学生体形变形,眼睛近视,这一方面值得我们老师去帮助学生纠正。

(5)有95%的学生都乐于让老师用不同的形式表扬自己,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这是激励学生热爱书写的关键因素,这是学生写好英语的法宝。

(二)实施阶段

在实施阶段,我们针对在准备阶段中发现的问题,主要侧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培养:

1.培养审美。在英语书写教学中,我们发现单词、句子书写美观、规范,不仅能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更能训练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因此,我们要转变“书字只要写对就可以”的错误思想,通过书写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在老师的指导和示范下书写正确、整洁、规范,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2.兴趣引导。提及教学,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学生一时的积极性易如反掌,但维持长久的兴趣却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不断在教学过程中注入新鲜血液,运用各种方法抓住学生的眼球。英语书写本身就缺乏趣味性,学生不易掌握,但是运用生动的顺口溜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此外实验教师也在书写工具上下功夫。我们改变枯燥无趣的作业机械抄写,让学生写在自己装饰过的作业纸上,书写规范、美观的学生可以将卡纸粘贴在班级成果栏里。这不仅仅是一份作业,更是一份艺术品。我们还利用节日,让孩子们制作感恩卡,圣诞贺卡,生日卡等,让英语的写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让英语的写变得更实用。

3.率先示范。教师书写的工整、美观,既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又是对学生的一种示范,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实验教师注重正确示范,边示范,边说笔顺,但有时学生会受到汉语拼音的影响,错误书写字母,因此教师会对容易出错的笔顺进行比较细致的指导。

4.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是学生终身受益的宝贵财富。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要教师有意识地训练和潜移默化地培养。

(1)制订合理的评价标准。合理的评价标准对教师而言,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对学生来说,通过评价,可以及时得到学习效果的反馈,明确自己学习中的长处和缺点,以扬长避短,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尤其在初始年段的平时字母教学中,只要看到一个学生一个字母书写不规范,我们就会把它圈出来,要求学生及时订正,有时还需要个别交流,给予正确指导,直到学生书写规范为止。

(2)开展多样的竞赛活动。多彩样的竞赛活动是课堂中最活跃的成分,是推动、激励学生学习的最有效的动力。实验班已培养了数名“小老师”,现在他们都带了“徒弟”,学有余力的学生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间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为了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实验教师充分利用班级英语角这一平台,要求学生在那里粘贴自己近期的书写成果,学生为了表现自己,跃跃欲试,书写的积极性提高了,书写的态度端正了。学生在展示中获得了自信,获得了成功。此外,我们坚持将平时的教学与竞赛活动相结合。至今先后围绕各个年段特点的开展“笔尖上的精彩”系列书写竞赛活动,如开展三年级字母书写竞赛,四年级抄写词句竞赛,五年级书写、仿写句子竞赛,六年级抄、写短文竞赛等。在竞赛中,看到了孩子们认真书写的状态,看到了老师认真教学的成果。

(3)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在每次批改作业的时候,实验教师不只给出对错判定和作业等级,更要注重发挥好作业评价的激励、引导、交流等功能,采用多样的评价符号以及多样的评价方式。每月实验班都会举行一次小组互评活动,参观、讨论别人的作业、自我推选进行展示等活动,让学生在相互学习中共同成长。实验教师新采用的“印章法”也使学生书写质量和效果有了很大提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的自主作用得到了发挥。

三、初步成效

学校对课题研究的关注,极大地调动了课题组各成员参与研究的积极性,经过研究探索,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和研究能力得以提高,增强了课题组成员顺利完成研究的信心。我们的课题研究也收获了一些成绩:

(一)学生方面

通过课题的研究,学生对英语写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大大增加,掌握科学的书写方法和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已成为学生的主动行为和自觉要求。通过多次的书写竞赛和展示活动,学生的书写热情得到提升,自信心、表现欲望有所增强,认真书写的习惯逐渐养成。六年级的余明君等多名同学写的作文被刊登在《学生周报》的佳作欣赏专栏。

(二)教师方面

通过课题研究,课题组的成员从理论上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在研究的过程中,提出自己在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大家集思广益,共同探索,解决方法,课题组成员间形成了良好研讨氛围,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有了明显提升。课题组成员能及时总结教学实践中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主动撰写教学反思、案例、论文等。课题实验教师方芳老师代表梅列区参加三明市小学英语优质课评选获一等奖。该课又参加福建省优秀课例评选获得一等奖、全国优秀课例评选获二等奖。

四、存在问题

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总结了前一阶段研究成果的同时,深刻地认识到研究工作才刚刚开始,所以我们对本课题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1.理论素养不够丰富。课题组成员在专家的指导下,阅读了一些与课题研究有关的书籍,丰富了自身的理论素养,但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感觉到理论知识的缺乏。

2.我校的学生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多,家长不懂英语,对英语学习不够重视,孩子有应付的现象存在。

3.学校教师的年轻化,经验不足,加上日常其他的教学管理实务繁多,教师研究积极性不够。4.课题成果的活动展示仅限于书写、写作竞赛,如何找到其他形式展示我们课题研究的成果。

五、下一步计划:

1.深入开展课题理论学习、典型案例学习与分析、研究,做好学习心得撰写和交流。

2.开展课题的交流研讨会,邀请专家讲座,组织研讨交流活动,认真总结课题中出现的问题和经验,并与其他兄弟学校同行沟通交流活动,促进课题组成员与课题研究共同成长。

3.学生英语书写习惯的养成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探索如何取得更多家长的支持,家校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英语的写的习惯。

5.进一步加强课题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实行专人负责,做到及时整理、归档、上传。

第三篇:课题中期报告

开展惠及全体农村学生的课外艺术活动的 实践与研究

课 题 中 期 报 告

新安县实验小学

开展惠及全体农村学生的课外艺术活动的

实践与研究中期报告

宫敬

课外艺术活动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性活动,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结合当前我市将“一校一色一品,一生一技一艺”(一个学校、一项特色、一个品牌项目,一名学生、一项锻炼技能、一项艺术特长)建设列为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重点实际,加强本市学生艺术社团建设,坚持“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指导,我校自从开始课题实验起至今,现已逐步成立了四十余个艺术类社团。

课外艺术活动的正常开展,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丰富多彩的艺术社团活动,符合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意愿。学生通过艺术活动,能获得许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从2013年12月课题立项以来,我校领导一直靠前指导,认真对待,重点实验,围绕课题研究计划,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二年来的实验研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现作如下工作报告:

一、课题研究背景

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契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让广大农村学生享受公平优质的艺术教育,切实提高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广大农村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课题研究目标的实现

1、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到艺术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具有的其他教育不可取代的独特作用,是学校全面实施与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学校创建特色校,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发展学生个性的好载体与好帮手。

2、完善了学校艺术工作规章制度,形成艺术教育制度化和人文化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3、学校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开足、开齐艺术课。

4、学校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利用地方资源,丰富校本课程,努力构建有特色的校本艺术教育。通过形式多样的艺术社团活动,使学生的课外艺术活动参与率有30%上升到80%以上。

三、课题研究计划

自从成立担任课题研究以来,我校依据总的课题研究计划制定了自己的具体计划:

第一阶段(2014年1月—3月)前期准备:制定课题计划及实施方案,多方面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初步了解课题内容。组建课题实验团队,落实人员分工,并确定实验项目,制订实验工作方案并及时上报。

第二阶段(2014年4月—2015年12月)具体实施阶段: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研究计划,具体分为三个步骤:

(1)2014年4月—2014年6月,学校制定课外艺术活动实验工作方案,组织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内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实践活动,为学生拓展各类智能和技能营造良好的活动环境。

(2)2014年6月—2014年12月,小结、分析实施情况;对照研究目标,调整研究方案。结合课外艺术活动的开展,积极做好课题研究工作。

(3)2015年1月—2015年12月,根据调整后的方案,再次实施。以合唱、舞蹈、课本剧、朗诵、器乐、绘画、手工制作、书法等艺术形式,结合学校的特色建设,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活动,并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第三阶段(2016年1月—2016年10月)研讨总结评估阶段:组织实验成效评估、进行研讨总结,形成实验工作报告。

四、课题研究过程

我校依据课题研究计划一步步理论联系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活动,逐步成立建设了四十余个艺术类社团,并且在每周五下午进行集体活动,每逢节假日,我校都根据情况进行多样的展示活动与比赛,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

展示的舞台。其主要活动有:

1.2014年3月,2015年3月,举行了全校性书画比赛 2.2014年4月,举办第三届全校书法艺术节

3.2014年6月,举办了“庆六一,梦想起航”艺术活动成果展示,包含表演和优秀作品展示

4.2014年9月,我校举行了全校性的经典诵读比赛和红歌赛

5.2014年10月,我校举办了“迎国庆,文化墙比赛”和读好书演讲比赛

6.2014年11月,我校又举办了全校性第五届艺术节艺术作品类比赛

7.2014年12月,举办全校性的了才艺大赛,为市牡丹杯青少年才艺大赛的选拔做好了基础

8.2015年3月,我校又一次举办全校性的书画比赛 9.2015年 5月8日,我校举办县级教学教学管理现场会,在此综合展示了我校学生艺术社团的作品成果,受到了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

10.2015年 6月,举办了“庆六一”才艺展示(包含表演类和艺术作品展示);11.2015年9月,我校举行了全校性的演讲比赛

12.2015年10月,我校举办了“迎国庆,文化墙和合唱比赛”

13.2015年11月,我校又举办了第六届艺术节艺术作品比赛及青少年科技创新绘画比赛

14.2015年12月,举办全校性的了才艺大赛和艺术社团成果展示

五、课题中期成果

实验已经二年,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已初见成效。教师充分认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挤课、占科现象完全消失,艺术课堂更加规范。艺术活动成果的展示,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进一步促进了校园的文化建设,很好的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1、通过研究,教师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得到提高。主要表现在,教师的教,不再是盲目的,形成了教学、思考和学习相结合的习惯,逐渐有了课题研究的知识和主动研究的意识。

2、通过研究,不仅艺术课堂充满了浓浓的艺术氛围,整个校园文化建设也更艺术化。老师在课堂中既关注艺术技能的培养,又关注艺术文化知识的教育。在课外艺术活动的开展中,孩子们不仅能表现美,更能发现美、创造美。

3、积极组织参与县市艺术节活动取得优异成绩,表演类中参与的课本剧、合唱和舞蹈分获一、二等奖;在市县艺术节艺术作品比赛中,我校参与获奖人数达百分之百。

4、学校领导及师生对艺术教育更加重视。艺术课堂中学生更加用心,能很好的带齐所需工具。艺术课堂更加规范。学生学习文化课的兴趣也与日俱增。

在实验的同时,我们积极组织师生参与各类艺术比赛,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2013年12月,崔心雨获洛阳市第四届中小学艺术节小学组绘画一等奖。宫敬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

2014年1月,狄佳文获新安县2013年第四届中小学艺术节小学组绘画一等奖。

2014年6月,七彩阳光美术社团被评为洛阳是首批优秀社团;宫敬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

2014年9月,陈秀文、周博、马怡辉在新安县春季书画比赛中均获一等奖,蝴蝶获二等奖。宫敬获优秀辅导教师奖。

2014年12月,宫敬获新安县美术优质课一等奖;孙莉红、邵艳丽分别获音乐优质课一、二等奖。

2015年1月,宫敬获洛阳市少年宫优秀辅导员。2015年3月29日,我校学生参加新安县春季书画比赛,胡蝶、王璐、李馨雨、武瑞雪获的绘画组一等奖;:李佳怡获绘画组二等奖。汪若琳、朱可言、陈卓凡、王一帆获书法组一等奖。

2015年4月,孙莉红参加洛阳市音乐优质课大赛,获一等奖。

2015年8月,武颖秀、张旭、邵艳丽、郭思斐等教师获洛阳市科技绘画优秀辅导奖。

2015年10月,我校多彩手工社团获洛阳市优秀社团。

六、存在问题

课题的研究激发了学生参加艺术活动的热情,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学生不仅能发现美,更能表现美、创造美。但也有存在有一些问题。

1、我校学生多,活动空间有限,不能很好展示发挥学生的艺术特长。

2、专业艺术教师短缺。存在师资力量配备不足,师资配备结构比例不合理情况。

3、教师培训工作的有效、实效性有待加强。

4、艺术活动经费投入有限,影响艺术活动的质量及数量。

5、学生差距较大,课外艺术活动内容的选择与实际有差距。

6、展示时间及空间有限,不能最大限度激发学习兴趣。

7、艺术教师有限,艺术教师工作量大、杂,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

七、整改措施

1、艺术教师要加强学习,艺术教师之间、各个学校之间也要定期交流。

2、实践探索,把有效教学的思想落实到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

3、增加编制,选拔优秀艺术教师培训、交流学习,通过各种活动逐步提高艺术教师艺术理论和专业技能水平。

4、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技能培训,努力建设高素质的艺术教师队伍。

5、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成果展示活动,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

6、继续加强艺术教师队伍建设,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提高教改水平。

7、探索实验中的问题,及时调整实验方案与活动内容。

8、建立机制,实事求是地做好课外艺术活动的开展。

9、组织更多学生参加班级美化任务,做好黑板报、手抄报等宣传工作,美化校园环境,建立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使学习兴趣与实际应用更好地结合起来。

八、今后展望:

1、学校领导应加强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加大对艺术教育的投资。

2、增加艺术教师编制,逐步解决艺术教师工作量大、杂的现实。

3、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技能培训,努力建设高素质的艺术教师队伍。

4.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组织形式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艺术成果的平台。学校利用艺术节、传统节日等举办艺术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为进一步学习艺术积蓄更大的动力。建立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空间。

5、改革艺术教育评价机制,为艺术教师提供专用职评指标,以激发工作积极性。

6、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艺术教育的认识水平。实验二年来,我们取得的成绩是有限的,研究过程中很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是我们一定会按照课题要求,认真解决课题实施过程遇到的问题。争取在下阶段研究活动中取得预期的效果。

2015年12月

第四篇:课题中期报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组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一)立项背景

近年来,我国的传统文化愈来愈受到世界的瞩目,在独立起源的世界四大文明中,历经五千年沧桑世变而从未中断的惟有中华文明,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的源远流长和它的巨大凝聚力。让学生背诵、积累古诗词,可以使学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高尚道德的熏陶,使他们感受到祖国诗词文化的独特魅力。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各年段的小学生都要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诗文。现阶段,许多教师对古诗词的教学流于形式,千篇一法,不管怎样的古诗词都是遵照“读—讲—背”的传统模式进行教学。而且没有考虑到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理解能力,各年级古诗词教学的方法基本相同。没有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水平,或讲解过多过深,或停留表面,机械背记,没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我国古诗词的语言及意境的魅力。久而久之,学生背诗有口无心,教师也迫于教学任务缺乏创造性。因此,如何指导小学生诵读好古诗词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我校在创建书香校园的过程中,我们经过教学实践和研究确立了以古诗词诵读为主要内容的发展重心。同时,在实践活动中,我们认为古诗词教学根据各年龄段应该确立不同的重心—低年级古诗词以指导朗诵为主,中年级古诗词以感悟体验为主,高年级则侧重于古诗词的群文阅读和赏析。也正因如此,从2016年9月开始,我校开始研究与古诗词相关的课题——《小学生古诗词诵读指导的研究》。

(2)课题界定

诵读古诗词,重在朗读和背诵,不作多少讲解和分析。这里的古诗词,特指那些比较经典的、朗朗上口的古诗词。小学生古诗词诵读指导的研究,是指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寻求适合各年龄段学生年龄及认知特点的一些朗读、背诵的基本 1 知识和基本技巧,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激发兴趣,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了解掌握学生诵读古诗词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的语言积累。初步培养学生积累古诗词、欣赏古诗词的能力。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为学生创设文化传承的平台。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提升人文素养,拓宽孩子的心胸与视野,丰厚学生的知识储备。感受中华文化的璨若星辰与博大精深。不断阅读经典、阅读文化、阅读精神,使学生博学、睿智。

4、探索引导学生开展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的方法和途径,提高诵读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正确指导学生诵读经典古诗词,重视学生诵读古诗词的习惯,体味古诗词的韵律美和涵蕴美。

5、探索和总结出指导学生诵读经典古诗词的教学模式,撰写出一批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论文以及阶段性实验报告。

(4)预期成果

1、在校园里营造一种古诗词研究氛围,使我校语文教师对古诗词教学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形成我校开放式古诗词教学的独特思路。

2、使学生顺利突破难点,顺利背诵70首古诗词,并有拓展学习其它古诗词的兴趣。

3、形成一套行之有效古诗词教改措施和活动模式,编写配套的校本教材。

二、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按时间顺序或内容板块有条理地说明所开展的具体的研究活动,详细陈述研究过程中做了什么、怎么做的。

(一)研究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及《课标》解读中有关古诗词的阐述。

2、儿童诵读文化经典——古诗词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也就是说小学 阶段是人的一生中记忆的高峰期,儿时记下的东西终生不忘,而诵读古诗词是一种记忆活动,让他们学习并积累下一生最有价值的东西。

3、古诗词短小精悍、句式整齐、富有韵律、琅琅上口、易读易记,特别适合小学生背诵。

(二)研究内容(需涉及调查报告及调查问卷部分)

经过前期的调查问卷,分析准备,我们在撰写调查报告的同时,确立了以下研究内容:

1、古诗词课堂教学改革

我们试图通过改革我们的古诗词课堂教学行为,营造一种更利于学生“自主感悟古诗词”的课堂教学氛围,来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提高他们自主学习古诗词的能力。

2、七十首古诗词的诵读

国家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向小学生推荐了70首古诗词。我们将这七十首古诗词通过编写校本教材的形式分布到不同阶段并确立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并研究如何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专题性学习活动,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这七十首古诗词的兴趣,并顺利达成欣赏和吟诵各自学段古诗词的目标。

3、古诗词拓展学习

古诗词的学习决不应该仅仅停留在70首古诗词的学习上。我们还应该探讨如何促使学生将古诗词学习活动的触角延伸到70首古诗词之外,去自主学习更多的古诗词,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古诗词修养。

(三)研究活动(例如具体措施、活动内容)

1、经典诗词课例引路

鉴于上述由于现行古诗词教学存在的弊端,我们首先要从古诗词的课堂教学改革入手,来开展古诗词学习策略的研究。具体改进措施设想为以下两点:

(1)提高教师素养

指的是语文教师应带头学习古诗词,一方面迅速提高自身的诗词修养,一方面也是给学生带个好头。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学生们都有向 师性,要是全体语文教师都能时时处处学习古诗词,“腹有诗书气自华”,言谈举止间,能引经据典,随口吟诗的话,在学生中必然会引起积极的反响,引发磁场效应,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在一定范围内掀起学习古诗词的高潮。

(2)关注作品本身

古人云:“好读书,不求甚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想在这里引用这两句话,是时时要提醒我们在引导学生欣赏和吟诵古诗词的时候,千万不要落入繁琐解读分析的窠臼之中。把精力放到赏析精华诗句上来,让学生反复吟诵,然后根据自己的体验,从多种角度和多种纬度进行多元解读,一定会使学生更加喜爱欣赏和吟诵古诗词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关注内容本身,也是在这个往往形式超过内容本身的时代中做出的一件回归本真之举。

2、系列活动激趣

(1)以诗人或题材为线索的专题性学习活动。每次活动都紧紧围绕着一位诗人的生平简历、写作背景及诗作展开。其中生平简历和写作背景适当涉及,以学生独立查阅资料和汇报交流为主,诗作则以其入选作品为主,并适当延伸拓展到其它诗作。整个活动摒弃繁琐分析,突出学生的自主欣赏和吟诵的过程,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深刻的体验。

(2)文包诗趣味小故事创作和交流活动

引导学生通过创作和交流文包诗趣味小故事的形式来学习古诗词,可以将许多有关的诗词背景及内容等方面的知识,融入有趣的故事情节中,使学生在相互交流许多有趣的诗词故事的同时,不知不觉便学到许多诗词知识,背会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

(3)诗配画或画配诗实践和交流活动

结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通过让学生围绕一些诗词名句进行诗配画或画配诗的形式来开展诗词实践学习活动的话,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4)诗词知识讲座和学习心得交流活动

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的学习困难,帮助学生真正进入古诗词的殿堂,通过组织诗词知识讲座和学习心得交流会的形式开展一些互动活动,也有必要。

三、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

(一)研究目标的达成情况(围绕本课题完成的研究内容,简要说明已形成的基本观点或理性思考)

总结出指导小学生诵读经典古诗词的方法和途径: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中教师从兴趣入手,积极组织学生采用多种方法学习古诗词,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仿读诗句,就是模仿老师的朗读,当然也可以模仿录音朗读,还可以模仿朗读能力强的同学的朗读。这是对学生一种潜移默化式的影响、熏陶,从而达到抑扬顿挫地朗读和背诵。

2、呈现诗象,“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因此教学时教师借助多媒体、录音机、图画等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呈现诗词的“情境”。或者是教师运用丰富的语言引导学生把诗词变成画面呈现眼前,由此感受诗词的意境美。

3、活动多样。小学生自控能力差,理解能力也差,同时集中注意力时间相对较短。但是,他们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那么教学时就要注意活动的多样性。如:诵读的同时写诗,画诗,融入趣味性的游戏,让孩子总有“新鲜”之感,能从诵读的诗词中寻找到乐趣。

(二)产生的效果及影响(体现研究过程中在校内外产生效果、影响,如案例、数量、影响因素等)

1、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开展,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喜爱上了古诗词,提升了文学素养,丰富了语言积累。学生有了积累古诗词、欣赏古诗词的能力,学生诵读古诗词不仅有了量的积累,而且有了质的飞跃。

一、二年级诵读古诗目标30首;

三、四年级诵读古诗目标80首;

五、六年级诵读古诗词120首,学生达标率100%,得到了上级教育部门和家长的高度评价。

2、激发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古诗词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晦涩难懂的,是读而不知其意的“天书”,他们是不愿意主动学习的,而在老师一段时间的引导、激发下,这些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空前高涨,师生共读、家校共读的良好氛围初步形成。

3、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孩子的心胸与视野得到一定程度的拓展,丰厚学生的知识储备,使他们初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璨若星辰与博大精深。

(三)主要研究成果(如:成果名称、形式、作者、发表或获奖情况等)

1、主要成果。我校的古诗词诵读工作开展的扎实认真,曾被县教育局授予“特色学校建设先进单位”、“书香校园”光荣称号。全体课题组教师 教师郝丽枝的论文《》、苏世华的论文《》、微课《》,还有一批优秀论文正在发表当中,教师研究成果丰硕。我校学生的诗配画作品多次在平定报上发表。我们还创编了校本教材《春华秋实》。学校举行了形式多样的古诗词诵读比赛,课题组成员创编了大量古诗小故事,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赛诗的场面极其壮观,别开生面,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学生诵读古诗词的热情。

2、主要特色和创新之处:改革了我们的古诗词课堂教学行为,营造一种更利于学生“自主感悟古诗词”的课堂教学氛围,形成了“读一读———想一想——画一画——写一写”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提高了他们自主学习古诗词的能力。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专题性学习活动,如:同作者古诗词诵读,同题材古诗词诵读等,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并顺利达成欣赏和吟诵古诗词的目标。

3、突破性进展:我们将许多有关的诗词背景及内容等方面的知识,融入有趣的故事情节中,使学生在相互交流许多有趣的诗词故事的同时,不知不觉便学到许多诗词知识,背会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结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通过让学生围绕一些诗词名句进行诗配画或画配诗的形式来开展古诗词学习活动。

四、课题研究疑难问题

课题研究有待解决和突破的问题(可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描述)

(一)自本课题实施以来,尽管我们开展了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我们感到,因为自身的研究水平有限,很多研究工作做的不科学、不严谨,急需提高研究水平和专家的引领。

(二)与我们学校在古诗词诵读方面所获得的巨大荣誉相比,我们有“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焦虑,因为应试的压力,我校学生古诗词活动的开展也是热一阵,冷一阵。即学校开展活动期间读得热热闹闹,活动过后就有些松懈,不少学生尚未真正养成对古诗词的浓厚兴趣。

在两年多的实践研究中,尽管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是我们知道课题中还有很多值得探究的内容,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更优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更好的享受经典文化的滋养。

五、课题研究改进措施

在总结、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下一阶段课题研究工作的设想及安排。

(一)教师必须要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和语文素养,自己对所教学的古诗词要有独特的理解和感受。为此教师平时可以阅读一些相关的书籍,如于丹的《最美古诗词》、《纳兰性德诗词》等。我们还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研究方针,既鼓励教师外出进修“充电”,又要把有关的专家学者请到学校做研究指导工作。

(二)教师要更好地用好手中的校本教材——学会用教材教学生学习古诗词,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例如教学生诵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可以在学生学会美美的诵读的基础上,教学生学习如何去欣赏品味古诗词的美,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等等。

(三)发挥榜样学生、模范家庭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自学创新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家长的积极配合也是很重要的,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多争取家长的支持,尽量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意识,让家长能够重视孩子的学习,这样也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

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我们将针对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工作,力争使课题研究更全面、更深入,收到的效果更好。

六、资料附录(“附件”形式)

(一)调查问卷。

(二)有特色的研究活动文字及其他资料。

第五篇:课题中期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模式研究课题

中期报告

小学数学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模式研究是我校2012立项的省级课题。课题实施一年来,在上级部门的关心下,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在课题组成员的努力下,已取得了良好进展,现将有关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研究措施

(一)、认真制定研究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课题研究

为了确保我们的研究工作能有条不紊的开展,每学期初由课题负责人围绕课题研究内容制定学期研究计划,计划订出每个月的研究主题、安排了课题组成员的交流活动时间。课题组成员据此就可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实际的研究工作。可以说,研究计划的制定为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了保障。

(二)、搭建校园网平台,及时有效的对实施过程进行反馈和监督。

通过校园网的教研天地,及时发布实施中的研究状况和各项活动,便于大家互相的交流与专家及时的监督和指导。

(三)、丰富研究形式,使研究工作扎实、深入地开展。每两周一次的集体教研活动,是我校开展课题研究的一种形式,是课题组成员思想汇集、思维碰撞的场所。在活动中,有交流半个月里各自教学中的得失,有互相传递自己的随想所得,有述说自己的疑惑和迷茫,也有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和阐述。在这里,大家无拘无束传递着信息,交流着感受。

聆听专家之言,丰富内涵。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从事课题研究,最为缺乏的是教育理论、是位于前沿的教改信息和先进的教学理念。为了不断提升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素养,让每一位教师有机会走近专家,我校先后请了教研室的各位专家来校作如何进行教学科学研究,如何撰写教学论文方面的讲座。这为我校教师从事课题研究做好了物质上地准备。

及时实践,寻找差距。我们的课题研究总是在学理论的同时边实践于课堂,为此,我们结合研究进程,执教了一些实验课。这些课有在本校执教的,也有走出校门,去临近兄弟学校执教的。课上,我们总是尽量把一些想法与研究成果体现出来。课后,我们还细细地对每一节课进行剖析,总结不足。

为保证课题研究能正常有续的开展下去,学校的领导成立课题服务小组,关注课题的进展,为课题的实施提供理论帮助和经济上的保障。

二、初步成效

经过一年来的实践研究,我们对 “问题导学教学”相关理论及实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体悟,对于课题研究的问题也越渐明晰,达到了中期阶段的基本目标:

(一)认识层面:理论探究,明确问题导学教学的核心概念 任何课题的研究,必须要有相应的理论支撑,只有让教师做到“意识先行”,才能更好地为课题研究服务。我们在学习理论做到寻根探源,对问题导学教学内涵进行了准确把握和严格界定。什么是问题导学教学?这个问题看似简单,而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不同学者提出了多种不同的看法。本研究以探索“问题导学”模式为切入点,尝试探讨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方式方法,必将在一定程度上能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成效提供支持。

总而言之,问题导学教学就是以问题引导为中心的教学,它把教学内容化作一系列问题链,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解决这些问题来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养成良好思维品质的过程。

(二)操作层面:

1.做好备课工作,将问题导学在课堂中的切入点,科学的进行设置。要求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真正的激发作用。

2.立足课堂,构建问题导学教学课堂结构及策略

无论是问题导学教学还是别的教学,都必须立足于课堂,服务于教学实践。毫不夸张地讲,课堂教学既是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又是课题成果价值推广应用的归宿点。课题研究也只有“来源于教学,服务于教学”,才会充满活力,呈现生机。研究以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践行,形成了一套应有的课堂结构:“问题导学教学”的课堂结构是从提出问题开始,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结束。

其一般的程序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1).创设问题情境:根据认知理论,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新知识的问题性思维过程。解决问题首先要提出问题,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个过程,还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微观环节,都应该十分重视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创设问题情境的实质在于揭示事物的矛盾或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打破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从而唤起思维,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进入问题者的“角色”,真正“卷入”学习活动之中,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的目地。

小学生对故事非常感兴趣,百听不厌。因此,把教材中一幅幅画面所反映的问题情境编成简短的故事,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课堂教学的乐趣,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置身于生活问题情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把问题情境开放化,就是把学生投身于一个思维策略与解题方法不惟一的问题情境中,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思考,分析,解决问题。

(2).提出问题

数学课堂离不开提问,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凸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手段。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是指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把新旧数学知识之间的矛盾揭示出来,作为一种启发信息提供给学生,使学生产生思维的震荡,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从而开展思考、讨论,探究规律,获得新知。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艺术化的课堂提问的策略。

矛盾是打开学生思之门的钥匙,有矛盾才能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因此,善于设置矛盾,揭示矛盾,是创造高质量提问的关键。教师要善于发现并通过精心设计提问揭示这些矛盾,巧妙地实施提问,以引起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

数学知识结构严谨,系统性强,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要素,相近的问题情境,相似的思维方式,只要找到具有沟通新旧知识的共同因素,就能有效地促进知识的迁移。这种由浅入深,以旧引新的提问方式,可称为迁移法,是数学教学常用的提问策略之一。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把一个大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然后再综合解决大问题,这种提问方法称为分合法,也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提问方法。提问设计的组合要注意,从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使问题的范围大小、难易繁简情况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问题提出由易及难是善问的标志,若先提一些浅显的问题作铺垫,让学生尝到一点解决问题的乐趣,再逐渐加大难度,就不会觉得太难了,犹如逐级上梯,到达高层。

(3)题解决

问题解决的引导思想是:首先,任务驱动提高自主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问题以独立思考为主,又困难再进行小组互助学习。如果还不能解决,教师参与引导解决问题的内容与方式。引导学生通过问题的解决,参与知识形成与发展过程的整个过程。

(三)、师生发展层面:以“问题”引导教学,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

经过一年多的课题研究,我们发现课堂中的师生都有了可喜的变化。学生的变化:问题意识强烈,课堂上敢于提问,愿意与同学合作探究,有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

教师的变化:通过课题研究,有了较强的问题意识,掌握了一定的问题导学教学策略,教育科研能力也水涨船高。一年来,学科教学质量稳步上升,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升。目前,课题组成员在区级和市级的公开课充分展现了我们的课题特色,受到了领导、老师的一致好评。

课题组老师的努力实践,我们也初步形成了适合本校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既提高了教学效果,也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课堂上,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在问题引导下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教师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在关键时候做一些点评、纠正、补充和总结。整个堂课气氛活跃,学生热情很高,表现欲望强烈,参与度较高。

教师们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的风格,在备课和教学中贯彻问题导学的研究内容,打造了成功的教学案例,可见案例整理集。

三、下一步的研究计划

(一)、根据课题实验方案要求,对上一阶段课题研究情况进行反思,并进一步探索与完善下一阶段课题的实验操作模式,经论证后负诸课题组所有成员在教学中得以践行。

(二)、实施教学工作课题化,引导教师在工作情境中研究,在研究状态下工作,使课题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使实际工作在理论指导下科学化、规范化、高质量地运作,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三)、进一步加强个案的跟踪调查,探明问题教学核心能力培养的可能性。

(四)、丰富数学课堂“问题导学教学”可行性设计方案

四、课题研究的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一)、研究人员的理论知识修养仍不够,课题实施工作的开展和反思过于单薄,对研究过程中的经验难以提升。同时,由于缺乏专家层面的引领与指导,影响了课题研究理论层面的提升和实践层面研究效果的优化。要鼓励教师争取学习机会,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不断完善自己,并将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让本课题组教师外出听课、学习、观摩、研讨,开阔眼界,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拓展专家与同行的引领、合作与支持的途径,努力实现将探索实践转化为研究成果的教育理想。

(二)、课题组成员对课题研究的总结、反思的能力较弱,不能及时撰写课题相关论文,以后还将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区、省级论文比赛,促使课题组成员勤练笔耕,丰富课题成果。

(三)、由于本课题在实践探索的研究时间不长、考虑也不够周密。课堂教学中的变化离课题的预期还有很大的距离,一些做法,只是初步的、零散的。对问题导学课堂结构的全局把握和变式运用。更多的实质性问题,有待我们解决。在今后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将不断调整、完善课题实施方案,开展扎实、有效的研究工作,力争使我们的课题研究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013年5月6日

下载课题中期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题中期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题中期报告

    《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学生能力(理解能力、 应用和推理能力)发展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中期自评报告 粮食市小学 董 霞 2013年1月我校申报的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学生能......

    课题中期报告

    构建初中数学有效课堂,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初中数学新课程综合与实践的教学策略研究》课题中期情况报告 《初中数学新课程综合与实践的教学策略研究》课题自申报,立项,研究......

    课题中期报告

    小学低段国学经典书目推荐研究 中期报告 一、课题简介 1、课题由来 在小学阶段,有目的、有组织、有步骤、有选择地学习传统的“国学”教材,开展“经典阅读”活动,对于提升小学......

    课题中期报告

    课题中期报告 从开始课题研究以来,学校领导一直高度重视,认真指导工作,使各项研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各位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积极性也很高,课题组活动时,能按较好地完成课题组的相......

    课题中期报告

    三明市梅列区第二实验小学省级课题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写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中期报告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写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立项以来,本......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小学语文中年段语文体验式教法策略研究 (阶段研究报告) 前言:夸美纽斯说过:“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也就是说,学习知识所涉及的感官愈多,就愈容易成功,愈令人难忘。鲁......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篇一:课题研究中期阶段性总结报告 鲁古完小《民族山区小学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 课题研究中期阶段性总结报告 鲁古完小课题组 《民族山区小学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

    课题中期检查报告

    小学生计算错误类型原因分析及矫正策略的研究 中期检查报告 迎秋里实验学校 戴晶 自本课题立项以来,本课题组所有研究成员认真、落实地完成各项研究工作,本课题的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