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钢琴教师》读后感
埃尔夫丽德-耶利内克1946年生于奥地利一个有捷克犹太血统的家庭。自幼开始学习钢琴,后进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就读。1964年入维也纳大学学习戏剧和艺术史。70年代初,辗转柏林、罗马等地。自1967年出版诗集《丽莎的影子》始,她写下了大量小说、戏剧、散文和诗歌作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女情人们》(1975)、《钢琴教师》(1983)、《欲》(1989)、《死者的孩子们》(1995)等,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钢琴教师》。她先后获得过海因利希-伯尔奖、施蒂利亚洲文学奖、柏奥尔格-毕希纳等各大文学奖项。2004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
之所以想写《钢琴教师》,是因为前段时间看了那部由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所带来的深深震撼。片中女主角用游刃有余的演技绝妙的把一个心灵受到压抑和摧残的女性形象完美的呈现出来,一度让我与她融合,从而分不清现实与影像,进而在思考影片所传达的思想内涵中越陷越深。加之此部作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作者耶利内克在200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中蟾宫折桂,就更促使我愿静下心来在文字中探寻它的内涵:我就是想要知道为什么这部作品在引发争议,受到来自传统审美价值观念的攻击、诋毁甚至辱骂的同时又能征服诺奖评委的心,使他们力排众议将世界文学的最高奖项颁给这样一位看似名不见经传的文学家。
《钢琴教师》是耶利内克的代表,发表于1983年,是作者在自传背景下创作的。小说叙述的是一个名为埃里卡的女子在母亲在极端变态的钳制下心灵如何被扭曲和情爱如何被变异的痛苦经历:埃里卡虽已届而立之年,但仍时刻处于母亲的监视下,不能越雷池半步,甚至睡觉也须和母亲在同一床上;青春期变成了禁猎期,她被禁止和外人随便交往,不能穿时装,高跟鞋也不行;他的学生克雷默尔的出现打破了她们母女间死一般的沉寂生活,他在热烈的追求埃里卡,但他们的爱情却一步步走向变异甚至变态。
阅读这部作品,我想有几个方面是不容忽视的:
一是作品极具个性化、堪称另类的语言风格。
如果不能排除外界干扰静下心来融入作品中,我想是很少有人能轻易理解这部作品的。因为耶利内克的文字像雨点而非流水,虽然说着同一主题同一意思,句子与句子间却是互相分离的,使人感觉似乎每句话都吸引人,但连在一起又像在拒绝人,就像钢琴教师匪夷所思的性格、四处游离的心思,但与此同时,这雨点却在不知不觉中淋湿了人的视线。特别是结尾部分,在辉煌的大厅,人来人往,年轻的克雷默尔先生和同伴们一起说笑着走过埃里卡身边,没有人为她停下脚步或者看上一眼,"窗户在阳光下闪光,没有为这个女人打开,她用那把早已备用的刀子平静地刺向自己的肩头,这个伤口不伤害到任何人,世界毫发无损,没有停顿",而接下来埃里卡的命运将会变成怎样?想着都让人心悸。
和一般作家不同,耶利内克的语言不是只是自然地展示,而是极尽作者丰富的想象,结合象征、比喻等手法传达她对社会的冷漠的、玩世不恭的、充满辛辣的嘲讽和挖苦的态度。如作品中作者对在欧洲一向被认为是十分神圣的、高尚的事业的音乐活动的戏仿和揶揄。另外作者在作品中对经典作品游戏式的滑稽模仿、调侃是这部作品的一大特色。如她把《浮士德》中的名句"你真美啊,请停留一下!"搬到小说中;那本是浮士德和魔鬼订约的条件,只要浮士德满足了,说出这句话,他的灵魂就归魔鬼所有,现在作者把它用到埃里卡和表弟做欢快游戏的癫狂时刻。
所有这些足以解释诺奖授奖词中对其语言风格的评价:"顺向和逆向的声音汇成一条音乐的河流"、"独特的语言激情"。
第二篇:钢琴教师 读后感
《钢琴教师》读后感
小说的开头是这样的:埃里卡•科胡特是个快到40岁的中年未婚女子,出生在维也纳一个小市民的家庭,父亲因患精神病,被母亲和女儿送进精神病院,并在那里死去。家里就只剩下母女2人,睡在1张床上,成为1个共生体。她从小就受到母亲严格的管束,一直生活在母亲的羽翼下,与外界几乎隔绝。本来埃里卡完全可以成为一位淑女(小家碧玉),但她那具有很强虚荣心的母亲则一心盼望女儿成为一流钢琴家,进而能跻身上流社会。从小就让她学习各种乐器,她的全部童年时光都是在母亲的监督下练习弹钢琴。埃里卡被“囚禁”在母亲身边,不能和外界接触,只能一心练琴。年龄上已经进入成人期的埃里卡仍然时时处在母亲的严密监视下,青春期成了“禁猎期”,不能穿漂亮的服装,想要1双高跟鞋都不行。
埃里卡在母亲的折磨之下,35岁的埃里卡就成了一位钢琴教授,她用母亲折磨她的方式折磨学钢琴的学生,试图让他们成为莫扎特。实际上她已经成了一个丧失爱的能力,无法跟人相处,自以为是的人。她只认可高尚的音乐,她鄙视肉体生活。她痛恨自己的肉体,别人的肉体就更不用说了。只要一离开钢琴和音乐,她就成了一个充满复仇心理的人。她疯狂地折磨自己、报复他人。于是她采用了一种“受虐狂”的独特形式来应对,就像她用刀片割自己一样。不同的是,现在的“刀片”变成了外物,或者外物被她想象成了刀片。她在疼痛中获得快感。她已经完全没有能力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更美有爱的能力。她的内心因长期的压抑经受了极大的扭曲。但埃里卡的学生克雷默尔的出现打破了母女之间死一般沉寂刻板的幽闭生活。克雷默尔热烈地追求自己的女钢琴教师,但他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
可怕的情爱陷阱:母亲固执而变态地从他手中抢夺埃里卡,埃里卡在对待情欲上表现出受虐狂的疯狂举动。最终克雷默尔选择了逃离。
我们从书中看到了她是怎样地被压抑、怎样地被扭曲、又怎样地走向变态、病态、最终成为令人惊惧的角色。当然造成这一切结果的,除了社会强权压制、摧残的原因之外,还有她自身的原因。“爱”、“爱的能力”、“行动能力”,就这样在音乐教育和“爱”的教育中被毁了。就是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表现的却是人性的压抑和扭曲。小说的作者将她的主人公埃里卡塑造成了一个极其复杂暧昧的形象:时而是淑女,时而是荡妇;时而理性,时而疯狂;时而温柔,时而残暴;不但折磨别人,更折磨自己;在奉献自己的同时要将自己和别人毁掉。埃里卡的性格就是属于人格变态的范畴。产生这种变态人格的根源,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就是压抑,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是身份和性别等级的错乱和对抗。
第三篇:钢琴魔咒读后感
《钢琴魔咒》读后感
08021706 徐晓萍
我见证了几对相爱的的情人由快乐走向悲剧的过程,因为我,他们相爱相惜,也因为我,他们错过了彼此。
——钢琴很久没有静下心来看书了,之前去上海时朋友赠送了贝拉的新书《魔咒钢琴》,于是趁闲暇时间阅读起来。光看书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动画片里的有趣的故事情节,其实不然。名为《魔咒钢琴》,仿佛书中真有魔咒一样,我本是一个不怎么爱看书的人,然而却一口气将三百来页的书看完了。
《魔咒钢琴》是围绕一架老式的黑钢琴徐徐展开故事情节的,这架系连了琼斯、珍妮等许多人的过往情事,从美国飘洋过海到了新西兰的钢琴,又辗转到了波兰犹太裔钢琴家亚当•乌里扬斯基手里之后,依然葆有着神秘的气息,释发着神奇的魔力。它在亚当那里,既生成着美妙撩人的音乐,又生发着动人至深的恋情。亚当依凭着这架非同寻常的钢琴,在流亡无定的生活中“放飞着想象的翅膀”,更经由它与留学的中国少女李梅营造了超然的“二人世界”:由共同谱写四手联奏钢琴曲《降D大调第八号浪漫曲》,从心的默契、情的融合到身的绞缠,一切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然而,就在亚当沉浸于与李梅的忘情热恋,准备与妻子薇拉离异并与李梅结婚时,强势的德军开始入侵苏联,无处逃身的亚当听从李梅的建议,与一群避难的犹太人经由远东逃到了中国上海。在上海,亚当在难民营里参加了犹太人乐团,而李梅则奔赴苏北抗日,演奏音乐成为他们寄托思念的唯一形式,时续时断的恋情成为可望不可即的“地下工作”;这种战乱离情直到亚当战后移居美国,只留下那架历尽沧桑的旧式黑钢琴;而当李梅的孙女无意中拆开琴板发现亚当当年的留言时,已是半个世纪之后,一切已经逝去,只有那“泛黄”的留言条,在诉说着无尽的思念和幽深的挚恋„„
期间看到动人处,眼泪也不自觉地落下来,书中情景也在脑中不断显现。饥渴地看完最后一个字,合上书页,浮现在眼前的是那架具有悲情史诗般的黑钢琴,缭绕在耳际的是那具有生命力的辉煌音乐。无论是喜悦还是忧郁,无论是憧憬还是绝望,在文字所描写的音乐中都这样的摄人魂魄,他征服了主人公,也征服了我—— 一个渺小的读者。
战争的苦难,诗性的思想,神圣的信仰,悲剧的力量,人性的光辉——这些元素都在这部作品中深深沉淀。在普通人的生活中,高尚这个词大概是比较遥远的。但看着那一个个流动的文字,我的的确确从主人公的言行谈吐、坎坷生世中读出了人性的伟大,读出了博爱和坚贞。那一次次的生死离别,那一回回的翘首期盼,那一种发泄,那一种真诚——我想,即使神也会在它的眼前肃然起敬,因为这是一种最纯净的东西。对于我们的存在,又有谁能不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呢?
我虽不怎么喜欢看书,但是一旦进入一本自认为好看的书就会沉迷其中,阅读完后还会恋恋不舍其中的感受。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常常有那么些好的书让我沉迷,让我的心灵和它一起跌宕沉浮,体味最美丽的人生,虽然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常人。
即使是不喜看书的人,实在无聊的时候也可以去翻翻书,文字的世界有时更加精彩,更能让我们体味人生。
第四篇:《钢琴小精灵》读后感
《钢琴小精灵》读后感
在暑假里,我看了一本书。书名叫《钢琴小精灵》。故事讲述了一位小姑娘,她最讨厌弹钢琴了。有一次,她找理由说:“这个钢琴太老了,我要换一个。”爸爸只能帮她再买一个。一天,小女孩在钢琴里听到了一个声音。原来,是钢琴小精灵。小精灵告诉小女孩,只有相信它存在的人,看得到它。它是以音乐为食的。小精灵很想念它的家人。于是,小女孩只得天天练钢琴。最后,小女孩和她的弟弟,还有钢琴店的一位店员的儿子。三位小伙伴开始了奇妙的旅程。
他们分工合作,一起解决难题。最终,他们在一个从来都不弹琴的小女孩家发现了家人。他们把小精灵一家送给了音乐家。
我觉得这个故事把小精灵苗写的非常可爱。我特别喜欢钢琴小精灵。我也很喜欢3位小朋友。它们齐心协力、热心地帮助和保护小精灵。虽然小女孩很讨厌弹钢琴,但她还是弹钢琴给小精灵听。这种精神是值得学习的。在这个故事里,我最喜欢的还是帮助小精灵找家人的过程。他们想出了非常好的办法哦!在我弹钢琴的时候,我觉的钢琴小精灵在帮助我似的。所以,我告诉妈妈,钢琴小精灵在帮助我呢!妈妈还说要好好谢谢钢琴小精灵呢!接着,就是一阵哈哈大笑。如果你学钢琴的,一定要好好看一看!
三年级:王元元
第五篇:《钢琴小精灵》读后感
《钢琴小精灵》读后感
四年级四班 宋淑睿
寒假里,为了帮我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妈妈给我买了很多书。我们一起读,一起讨论,共同分享读书的快乐。我很喜欢读《钢琴小精灵》这本书,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它吧。
这本书主要讲了小姑娘丹妮尔在自己家的钢琴里发现了一个钢琴小精灵克雷琛多。为了喂饱这个可爱的以音乐为食的小人儿,不爱弹钢琴的丹妮尔不得不天天练习弹琴,这可让丹妮尔的父母大吃一惊。通过聊天,丹妮尔得知钢琴小精灵因为进入丹妮尔的钢琴而与家人分离,她决定帮助小精灵回到家人的身边。后来在弟弟和钢琴制造师孩子的帮助下,终于帮助小精灵找到了它的家人,并且为小精灵的家人们找到了很好的归宿。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丹妮尔很有爱心,她为了不让钢琴小精灵饿肚子而不得不天天做自己原来最讨厌的事情练琴,而钢琴小精灵克雷琛多也机智又聪明,他能帮助丹妮尔弹琴的时候不出现错音,并让她一步步的爱上弹琴,弹出更加美妙的音乐。这本书里最让我感动的还是他们四个人之间那种真挚的友谊,为了帮助孤独的克雷琛多找到他的家人,他们共同努力,互相帮助,想尽办法,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成功的找到了克雷琛多的家人,并为小精灵一家找到了好归宿里斯特家。
读完这本书让人感到心里暖洋洋的,如果人人都能献出一分爱,这个世界该多么的美好!如果钢琴小精灵克雷琛多也能来到我家,陪我一起练琴,一起玩,那该多好呀!也许我也只能到梦里去找他了,呵呵……
妈妈的话:每个孩子都希望在自己的钢琴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小精灵,女儿也是。故事想象力丰富,让孩子们充满了梦想!转念一想,我们为什么不把孩子的兴趣看成是小精灵呢?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自己的梦想吧,乘着梦想的翅膀,他们会越飞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