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课《玩磁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不能吸金银铜制品;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过程与方法:
做中玩,玩中学,学中思,初步感知通过实验了解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玩孩子喜欢的不碰铁钉能悬空吸引游戏,引领孩子动手、体验、反思、表述;3.研究磁铁隔着物体吸铁,初步感知在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认真实验获取证据,激发科学探究乐趣。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了解到磁铁能吸引铁制品,不能吸金银铜。
教学难点
体会、想象是什么看不见的力量让铁钉悬空立起来。
教学准备
教师:金银铜铁生活常用物品,各种各样磁铁。
学生:球形磁铁、铁钉(每生);隔物吸铁的布片、铁片、塑料片、木片、铜片等(每组)。
教学过程:
一、认识金、银、铜、铁
1、辨析金块、银块、铜块和铁块图片,说说颜色、光泽,猜猜硬度。
2、说说日常生活中应用的物品都有哪些?
二、认识磁铁
1、出示磁铁,说说你对磁铁有什么了解
(你见过哪些磁铁,好玩吗?磁铁能干什么?猜一猜、组内说一说,再汇报)
2、磁铁能吸金银铜铁吗?
请生上台用磁铁吸(指导玩:一个个去碰,多碰几次)
3、看到了什么现象?(你有什么发现?)
(磁铁能吸铁制的物体,但不能吸金、银、铜”)
三:玩磁铁和铁钉
(一)球形磁铁不碰到铁钉但能让铁钉竖起来活动
给你磁铁和铁钉你准备怎么玩?
挑战:不碰到铁钉,能让磁铁竖起来。
PPT实验提示:
做时需要做到安静、注意力要集中。
做时你看到什么?你是怎样做成功的?你觉得你失败了是因为什么?
(二)第二次玩铁钉
师:假如再给你们一次机会玩磁铁,你觉得应该怎样去做?
实验要求:
A、让铁钉更长时间的竖立者,微微平动一下磁铁,铁钉会随着“跳舞”吗?微微转动球形磁铁会发生什么现象?
B、思考:是什么力量吧铁钉牵引着?
C、发挥想象力,尝试用笔画一画看不到的“吸引力”(磁场)。
(三)隔物也能吸铁
1、思考:在铁钉和磁铁中间放一张纸磁铁还能吸住铁钉吗?
2、体验:除了隔着纸吸铁,还能隔着什么?
3、小结:说明磁铁能隔着很多物体吸铁
四、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这节课我们一起在玩中做,做中学,学中思,了解到磁铁能吸铁做的物体,但不能吸金银铜;我们还知道磁铁吸铁钉时磁铁有一种力量把铁钉“吸引着”,我们还发现磁铁能隔着一些物体吸铁。
师出示矿泉水瓶,里边有个沉浮子,告诉学生,里边有个铁质的回形针,隔着塑料和水,能把沉浮子拿出来吗?
第二篇:玩磁铁教学设计6
《玩磁铁》教学设计(定稿)【教学内容】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 【教学目标】
1、喜欢玩磁铁,对身边的磁现象感兴趣。
2、感知探究磁铁能吸引铁质的物体的现象,喜欢运用多种方式探究磁铁的特性。
3、知道磁铁也可以隔着物体也能吸引铁。
4、尝试运用磁铁的特性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问题。【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游戏体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质物体的性质。教学难点:知道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演示材料、自制课件。学生准备:
1、准备多种供游戏活动使用的材料。演示材料:
①磁铁钓竿、带回形针的小鱼、不带回形针的小鱼。②决明子、纸团、薄木板。学生活动材料:
①塑料尺、橡皮、玻璃球、纸片、积木、铜丝、硬币(铝镁合金)、石子等各种不含铁的物品;
②回形针、螺丝、小铁夹、铁钉等各种含铁的物品。【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孩子们,今天老师要介绍一个新朋友给你们认识,让我们来一起欢迎他。(掌声)(课件出示)他是小兔保罗,保罗有一件秘密武器,这件秘密武器可以帮助伙伴们找回丢失的东西。在观看动画时请注意观察,小兔子和小熊丢失了什么东西?保罗又是怎样帮助它们找到的呢?让我们来看看吧。(播放动画)师:动画片看完了,谁能告诉我小兔子和小熊丢失了什么东西? 生:小兔子丢了王冠,小熊丢了钢珠。师:保罗用什么帮助伙伴们找回丢失的东西?
生:用磁铁找到的。
师:没错,是磁铁,这也是我们这节课要玩的东西,就让我们一同在玩中去体验磁铁的有趣和神奇吧。板书课题:玩磁铁
二、游戏体验,感知磁性。
1、活动一:“钓鱼”(体验磁铁的磁性)。
师:孩子们,你们想不想也拥有一个和保罗一样的神奇钓竿呢? 生:想。
师:看,这是什么?(拿出准备好的磁铁钓竿)
师: 让我们用这个钓竿来玩一个“钓鱼”的游戏好不好?请两个同学到前面来,在规定时间内,比比看谁钓的鱼最多,谁就获胜。开始计时。(课件出示:闹钟)(一些鱼能钓上来,一些鱼钓不上来。)
师:好,时间到。找个小裁判来数一数,谁获胜了呢?(小裁判来数)师:恭喜你在“钓鱼”比赛中获得了胜利。(给获胜的同学奖励)
师:我来采访一下输掉一方的孩子,能说说你为什么输了吗?是动作太慢吗? 生:我盒子里的小鱼钓不上来。师:谁想替他试试?
师:问题出在哪里呢?看看这两个盒子里的小鱼,你有什么发现? 生:这个盒子里的小鱼上面有回形针。这个盒子里的没有。师:原来是这样啊,回形针是什么做成的呢? 生:铁。(板书:铁)
师:这说明磁铁能够吸引铁,所以磁铁被人们称为“吸铁石”。而我们把磁铁能吸引铁的这种特性,称为磁铁有磁性。(板书:有磁性。)齐读:磁铁有磁性。进一步感知磁铁的性质。
师:刚才的“钓鱼”游戏有趣吗,你们想不想也来体验一下呢?
师:看,这回啊,有更多的鱼游到了盒子里面。(多媒体展示:向学生出示不同材质的材料)
师:孩子们,你们先来猜一猜,屏幕上的这些物品中哪些会被磁铁钓上来呢?钓不上来的有哪些呢?小组讨论一下。
生猜测(用手势做判断,钓上的打“√”,钓不上的打“×”师按照学生意见在屏幕上分类。)
师:看来,同学们对其中的一些物品的意见不统一,那老师先把这些不确定的物品画个圆圈。到底你们的猜测是不是准确的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一场“钓鱼比赛”看一看,哪个小组钓的鱼最多、最快。
游戏规则:把钓上来的“鱼”放在盒子外面摆放整齐,钓不上来的“鱼”就留在盒子里面。游戏时,要轻拿轻放,不要把东西掉落到地上,以免损坏。清楚了吗? 师:好,比赛开始。(放轻快的音乐)学生游戏(师巡视)
师:这个小组第一个完成,就请这个小组的小朋友来说一说,你钓到的“鱼”都有哪些呢?哪些钓不上来呢?
生交流: 钓上的有铁钉、铁夹、回形针、螺丝;
钓不上来的有塑料尺、橡皮、玻璃球、纸片、积木、铜丝、硬币(铝镁合金)、石子。
师:游戏的结果和我们之前猜想的一样吗?指出有游戏结果出入的东西。师:看来,猜想不一定都是正确的,我们还得动手试试看才行。
师:孩子们,请你再认真观察一下,磁铁宝宝钓到这些“鱼”有什么相同点呢? 生:它们都是铁做成的。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我们进一步证实了磁铁能吸引的物体都是铁做成的。师:刚才我们游戏时发现硬币能钓上来吗? 生:钓不上来。
师:真的吗?来看看这个。(师演示)
师:呀,为什么这个硬币可以吸到呢?这是因为这个硬币的材质里面含有一种叫做“镍”的物质。所以磁铁不但能吸引铁,它还能吸引“镍”(板书:镍)
2、活动二:认识磁铁
师:孩子们,你们再仔细观察一下你们手中的磁铁钓竿,看看你的磁铁钓竿和同伴的一样吗?再看看你的磁铁和屏幕上哪个物品形状是一样的呢?(出示课件:“找朋友。”出示门、马蹄、长条等形状的图片,连线找朋友。)
师:你们手中的磁铁都找到朋友了吗?孩子们,磁铁的种类可不止这些呢,想认识更多的磁铁吗?那就请出磁铁宝宝来向我们介绍一下吧。(播放课件:嗨,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磁铁宝宝,我们磁铁家族可是一个大家族,看这个长长的,条形的磁铁它的名字叫“条形磁铁”;这个形状像马蹄一样的磁铁叫作“蹄形磁铁”;这种像圆环一样的磁铁叫作“环形磁铁”; 除此之外,还有圆形磁铁、球形磁铁和纺锤形磁铁等等,怎么样我们的磁铁家族是不是很大呢?)师:嗯,真是一个大家族啊!磁铁的种类多不多呀?那刚才通过磁铁宝宝的介绍,还记得这种形状的磁铁叫什么名字吗?(一边说一边板贴)真棒,看来你们已经和这些磁铁宝宝交上朋友了。
4、活动三:隔物吸铁。
师:孩子们,老师今天还遇到了一个难题,你愿意帮助我解决吗?我不小心将一枚曲别针掉进了水杯里,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在不将杯子倒过来,又不接触水的情况下把曲别针取出来吗?(学生讨论交流)生:用磁铁吸。
师:这个办法好,谁来试一试?(教师找学生尝试操作。)
师:哇,磁铁真是太神奇了,竟然能隔着玻璃把曲别针吸上来。
师:如果我把回形针藏在纸团或木板的下面,你觉得磁铁还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生猜想。
师:行不行我们试试看。调皮的回形针和小螺丝它们藏起来了。它们可能藏在了这些决明子里,也可能藏在了纸团里,还有木板下面,谁愿当个小神探把它们找出来呢? 生游戏。
师:哇,你真棒!竟然将这些的物品都找到了,真是个名副其实的小神探。(给学生奖励)
师总结:刚才在游戏中,我们看到了,磁铁能帮我们找到藏在决明子、纸团和木板下的铁制品。这说明磁铁不但能直接吸引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板书:隔着物体)
师:如果隔得太厚或者隔得太远,磁铁也能吸引到铁吗?让我们再来试一试。(找一个学生到前面来尝试)
师:我们看到了,当磁铁隔得物体太厚或太远时,磁铁的磁性就减弱了,甚至吸不到回形针了。这说明磁铁的磁性师有限度的。
三、拓展活动
1、活动四:磁铁找“朋友”
师:看来呀,磁铁和铁真是一对亲密的“好朋友”,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利用磁铁来找一找,我们周围有哪些物品是用铁制成的呢?让我们在自己的周围找一找吧。(选一组同学到黑板前面来找一找)生自由活动 全班交流
师:看来,我们教室里的铁制品还真不少,可惜我们教室的空间太有限了,课后同学们可以利用磁铁在家中找一找,哪些物品是用铁做成的。把你的发现带到课堂上与大家一起分享。
四、引领提升
师:磁铁在生活中除了可以检验哪些物体是不是铁质的,它还有哪些作用呢? 师:老师这里也收集了一些磁铁在生活当中的应用,让我们来看一看吧。(播放动画)
师:磁铁的用处是不是很广泛呀,合理的应用磁铁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丰富多彩。.师:同学们,这节课就要结束了,今天你们玩得开心吗?其实,生活就是我们最大的课堂,其中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等待着你们去探索、去发现。老师希望你们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在玩中思考,在玩中发现。从现在起埋下科学探究的种子,相信将来这棵科学之树必定会枝繁叶茂,果实累累。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第三篇:玩磁铁教学设计改后4
《玩磁铁》教学设计(第三次修改)【教学内容】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 【教学目标】
1、喜欢玩磁铁,对身边的磁现象感兴趣。
2、感知探究磁铁能吸引铁质的物体的现象,喜欢运用多种方式探究磁铁的特性。
3、知道磁铁也可以隔着物体也能吸引铁。
4、尝试运用磁铁的特性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问题。【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游戏体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质物体的性质。教学难点:知道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演示材料、自制课件。学生准备:
1、准备多种供游戏活动使用的材料。演示材料:
①磁铁钓竿、带回形针的小鱼、不带回形针的小鱼。②决明子、纸团、薄木板。③真假磁铁。学生活动材料:
①塑料尺、橡皮、玻璃球、塑料球、纸片、积木、铜丝、硬币等各种不含铁的物品;
②回形针、订书钉、小铁夹、铁钉、小剪刀等各种含铁的物品。【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孩子们,今天老师要介绍一个新朋友给你们认识,让我们来一起欢迎他。(掌声)(课件出示)他是小兔保罗,保罗有一件秘密武器,这件秘密武器可以帮助伙伴们找回丢失的东西。在观看动画时请注意观察,小兔子和小熊丢失了什么东西?保罗又是怎样帮助它们找到的呢?让我们来看看吧。(播放动画)师:动画片看完了,谁能告诉我小兔子和小熊丢失了什么东西? 生:小兔子丢了王冠,小熊丢了钢珠。师:保罗用什么帮助伙伴们找回丢失的东西?
生:用磁铁找到的。
师:没错,是磁铁,这也是我们这节课要玩的东西,就让我们一同在玩中去体验磁铁的有趣和神奇吧。板书课题:玩磁铁
二、游戏体验,感知磁性。
1、活动一:认识磁铁
师:孩子们,你们想不想也拥有一个和保罗一样的神奇钓竿呢? 生:想。
师:看,这是什么?(拿出准备好的磁铁钓竿)
师:孩子们,你们再仔细观察一下你们手中的磁铁钓竿,看看你的磁铁钓竿和同伴的一样吗?再看看你的磁铁和屏幕上哪个物品形状是一样的呢?(出示课件:“找朋友。”出示门、马蹄、长条等形状的图片,连线找朋友。)
师:你们手中的磁铁都找到朋友了吗?孩子们,磁铁的种类可不止这些呢,想认识更多的磁铁吗?那就请出磁铁宝宝来向我们介绍一下吧。(播放课件:嗨,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磁铁宝宝,我们磁铁家族可是一个大家族,看这个长长的,条形的磁铁它的名字叫“条形磁铁”;这个形状像马蹄一样的磁铁叫作“蹄形磁铁”;这种像圆环一样的磁铁叫作“环形磁铁”; 除此之外,还有圆形磁铁、球形磁铁和纺锤形磁铁等等,怎么样我们的磁铁家族是不是很大呢?)师:嗯,真是一个大家族啊!磁铁的种类多不多呀?那刚才通过磁铁宝宝的介绍,还记得这种形状的磁铁叫什么名字吗?(一边说一边板贴)真棒,看来你们已经和这些磁铁宝宝交上朋友了。
2、活动二:“钓鱼”(体验磁铁的磁性)。
师: 让我们用这个钓竿来玩一个“钓鱼”的游戏好不好?请两个同学到前面来,在规定时间内,比比看谁钓的鱼最多,谁就获胜。开始计时。(课件出示:闹钟)(一些鱼能钓上来,一些鱼钓不上来。)
师:好,时间到。找个小裁判来数一数,谁获胜了呢?(小裁判来数)师:恭喜你在“钓鱼”比赛中获得了胜利。(给获胜的同学奖励)师:我来采访一下输掉的孩子,能说说你为什么输了吗?是动作太慢吗? 生:我盒子里的小鱼钓不上来。
师:谁想替他试试?原来没有获胜真不怪你。
师总结:在刚才的游戏中,我们看到了,磁铁钓竿能钓起一些小鱼。这说明磁铁有一种能吸住物体的特殊本领。但有些东西磁铁能吸上来,有些吸不上来,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吗?就让我们继续在玩中寻找答案吧。
3师:刚才的“钓鱼”游戏有趣吗,你们想不想也来体验一下呢?
师:看,这回啊,有更多的鱼游到了盒子里面。(向学生出示不同材质的材料)师:孩子们,你们先来猜一猜,这些物品中哪些会被磁铁钓上来呢?小组讨论一下。
生猜测(生到投影仪前进行分类)
师:看来,同学们对其中的一些物品的意见不统一,那老师先把这些不确定的物品放在中间。到底你们的猜测是不是准确的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一场“钓鱼比赛”看一看,哪个小组钓的鱼最多、最快。
游戏规则:把钓上来的“鱼”放在盒子外面摆放整齐,钓不上来的“鱼”就留在盒子里面。游戏时,要轻拿轻放,不要把东西掉落到地上,以免损坏。清楚了吗? 师:好,比赛开始。(放轻快的音乐)学生游戏(师巡视)
师:这个小组第一个完成,就请这个小组的小朋友来说一说,你钓到的“鱼”都有哪些呢?
生交流:(钓上的有铁钉、铁夹、回形针、螺丝、剪刀其他小组同学用手势做判断是否正确。
师:孩子们,你们认真观察一下,磁铁宝宝钓到这些“鱼”有什么相同点呢? 生:它们都是铁做成的。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我们发现了磁铁能吸引什么做成的物体呢? 生:它可以吸引铁做成的物体。(板书:铁)
师:我们把磁铁能吸引铁的这种特性,称为磁铁有磁性。(板书:磁铁有磁性)齐读:磁铁有磁性。
教研员点评:
一、你把2--3换换位置。先叼铁,让学生明白磁铁吸铁。再做2',让学生明白塑料,木头,布料,铝合金,玻璃(注意别带尖别锋利),不能吸。这个的种类得多样化。(硬币之类的也加进去。让学生知道不光铁,硬币之类的也能吸。这个环节放在铁的后面紧接着。)
二、剪刀去掉,容易受伤。
4、活动三:隔物吸铁。
师:孩子们,老师今天还遇到了一个难题,你愿意帮助我解决吗?我不小心将一枚曲别针掉进了水杯里,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在不将杯子倒过来,又不接触水的情况下把曲别针取出来吗?(学生讨论交流)生:用磁铁吸。
师:这个办法好,谁来试一试?(教师找学生尝试操作。)
师:哇,磁铁真是太神奇了,竟然能隔着玻璃把曲别针吸上来。
师:如果我把回形针藏在纸团或木板的下面,你觉得磁铁还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生猜想。
师:行不行我们试试看。调皮的回形针和小螺丝它们藏起来了。它们可能藏在了这些决明子里,也可能藏在了纸团里,还有木板下面,谁愿当个小神探把它们找出来呢? 生游戏。
师:哇,你真棒!竟然将这些的物品都找到了,真是个名副其实的小神探。(给学生奖励)
师总结:刚才在游戏中,我们看到了,磁铁能帮我们找到藏在决明子、纸团和木板下的铁制品。这说明磁铁不但能直接吸引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板书:隔着物体)
三、拓展活动
1、活动四:磁铁找“朋友”
师:看来呀,磁铁和铁真是一对亲密的“好朋友”,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利用磁铁来找一找,我们周围有哪些物品是用铁制成的呢?让我们在自己的周围找一找吧。(选一组同学到黑板前面来找一找)生自由活动 全班交流
师:看来,我们教室里的铁制品还真不少,可惜我们教室的空间太有限了,课后同学们可以利用磁铁在家中找一找,哪些物品是用铁做成的。把你的发现带到课堂上与大家一起分享。
四、引领提升
师:磁铁在生活中除了可以检验哪些物体是不是铁质的,它还有哪些作用呢? 师:老师这里也收集了一些磁铁在生活当中的应用,让我们来看一看吧。(播放动画)
师:磁铁的用处是不是很广泛呀,合理的应用磁铁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丰富多彩。.师:同学们,这节课就要结束了,今天你们玩得开心吗?其实,生活就是我们最大的课堂,其中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等待着你们去探索、去发现。老师希望你们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在玩中思考,在玩中发现。从现在起埋下科学探究的种子,相信将来这棵科学之树必定会枝繁叶茂,果实累累。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教研员点评:
本节课的结构~1动画片引出磁铁2认识磁铁3吸磁铁,感受性质4吸铁和塑料橡胶纸布玻璃等等,让学生对比,感受磁铁不能吸的东5让学生找教室的铁制品。你也可以出个问题,铅笔,钢笔,先让学生猜,再下来验证。材料要想全啦。别局限课本上的那几样东西。随便选随便试。放开手。让学生玩吧。6播视频。7结尾。
第四篇:有趣的磁铁科学课教学案例
自主探究,扩展生活――《有趣的磁铁》科学课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及设想:
《有趣的磁铁》一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三年级下册。本课教科书包括四个板块:活动准备、活动过程、自由活动、拓展活动。活动准备提示了本课探究活动主题——磁铁有什么性质?利用文字及图示方式提出了需要学生课前准备的建议:了解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磁铁;准备各种各样的磁铁、曲别针、小螺丝、剪刀等。活动过程和自由活动是课堂探究活动的主体部分。活动过程包括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玩磁铁找发现;第二个活动,磁铁的应用;第三个活动,制作磁铁玩具。自由活动是玩自制的磁铁玩具及自我评价。拓展活动安排了“调查了解磁铁还有哪些应用,写一份调查报告”的课后活动指向,将探究活动延伸至课外,体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有机结合。教科书这样编排,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体现着让学生经历“准备材料——发现问题——设计实验——实验探究——获得结论——实践应用”的科学探究过程,从而让学生“真刀真枪”地学科学、做科学。
本课设计充分体现了本套教科书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特点。在内容选择上,借鉴了《自然》教科书中一册《磁铁游戏》和六册《磁铁的性质》两课内容,但不是两课内容的简单叠加,而是进行了创造性的重组,使其具有了综合化、创新性的特点。《磁铁游戏》主要通过玩磁铁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磁铁,知道磁铁能吸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磁铁的性质》主要通过实验探究磁铁的其他性质(指南北;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两端磁性大、中间磁性小等)。从内容安排上来看,原《自然》教科书有明显的“知识条块”现象,将一个整体性的探究内容截然分开,不符合课堂教学实际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有趣的磁铁》融合了以上两课的内容,将有关磁铁性质的知识点融合到一个统整的活动中——我们玩磁铁,看有什么发现?充分体现了《科学》教科书的继承性和创新性。
从探究空间的开放性上看,教科书只是展示了一组学生活动情景图,并没有明确展示实验的方法,这就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提供了开放的探究空间,有利于学生自由地、创造性地展开活动。例如《磁铁游戏》、《磁铁的性质》两课中的指向性语言“试一试磁铁能吸什么?”、“找一找教室里哪些东西是用铁做的”、“磁铁能隔着东西吸铁吗?”、“把两块磁铁的任意两个极相互接近,看到什么现象?”及实验过程的提示性文字明确地指示了实验的方法和步骤,学生的探究过程是被课本“牵”着走的,学生没有自主探究的空间。《有趣的磁铁》只是给学生一个“玩磁铁,找发现”的活动指向,将细化的文字提示融入到开放的情景图中,学生探究的领域是开放式的。另外,在结论的呈现方式上,《科学》教科书一改《自然》教科书“填空式”的呈现模式,更多的以“我们的发现”、“我发现„„”等形式提示学生进行表达与交流,并用自己擅长或喜欢的方式(文字或图表)进行记录,摆脱了“条条框框”的束缚,体现着结论的开放性。
基于以上考虑,本课主要采用了“单向喇叭口式”的教学方式,课堂探究活动从“玩磁铁,找发现”这一活动指向展开,整个活动过程是一个统整的、逐渐开放的过程。本课主体活动基本遵循“探究——发现——再探究——再发现”的活动进程展开,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不受活动阶段的限制,教师在活动中完全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活动的自控者。
本课活动按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一和活动二的内容,第二课时完成活动三和自由活动内容。本教学案例设计为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描述及分析: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 教学(学习)目标:
1.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2.在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中,体会合作与交流的愉快;乐于探究和发现周围事物中的奥秘;意识到科学、技术和社会是有机结合的,增强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3.知道磁铁的基本性质,了解生活中磁铁的应用。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你能告诉老师你平时最喜欢做什么吗?(学生自由汇报)
师:我发现你们都非常喜欢玩,乐于参加与玩有关的活动。作为老师,也非常关注同学们的玩。如果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玩,你想玩多长时间?(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课前谈话的设计基于以下两方面考虑:1.课前教师采用谈话的方式与学生展开交流活动,以“平时最喜欢做什么?”为切入点,以学生最感兴趣的“玩”的话题为谈话内容,在课未开始就紧紧抓住了学生,为课的开始营造了一种和谐的、平等的氛围。2.孩子的工作就是玩。要是让孩子自己选择,那他会选择“玩一节课”,这是学生的真实想法。但在课堂上学生可能一开始不敢这样说?因为我们的课堂还受多少年来形成的“学习课堂”的影响,对学生而言,课堂上的玩是违规的,能玩上十分钟已经是很大的“出格”了,那敢奢望能玩一节课!这样设计的意图目的在于让学生袒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并从教师的充分肯定中获得认同感,从而对教师产生信任感,轻松拉进师生的距离,好的开始已经成功了一半。]
一、观察交流,直奔主题。
(可以结合课前谈话引入新课)通过刚才的交谈,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喜欢玩,你可别小看玩,因为很多的科学道理就是在我们玩的过程中发现的,很多有价值的问题也是在玩的过程中提出来的。今天,我们就是要通过玩的活动来进一步认识一位老朋友。(出示条形磁铁)你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好玩的?(学生回答,板书课题)
师:你们玩过磁铁吗?你是怎么玩的?(学生交流自己的玩法)
师:看来大家对磁铁都不生疏,你们都玩过什么样的磁铁?给它们取个名字吧!(学生交流自己玩过的磁铁,教师将学生描述的磁铁的形状或名字板书到黑板上)
[磁铁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对它们形状的描述也是不确定的,应该没有固定的名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给磁铁形状命名的权利放给了学生,按照学生的理解给磁铁命名,这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和学生学习的个性化。](教师将一条形磁铁放到实物展台上)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磁铁,看看磁铁上有什么?
(学生观察后汇报,教师板书:S N。如学生不能说到“磁极”,教师可直接讲解给学生)[科学课虽然以探究为核心,但并不是说什么都需要学生进行探究。本环节教师在处理“磁铁”名称及“磁极”时,如学生不能说出,就可采用“讲授”的方式,直截了当的“传授”给学生,做到“该讲的就讲”。]
二、开放空间,自由探究。
师:同学们的观察非常仔细,这节课我们就来玩有趣的磁铁。(板书课题:有趣的磁铁)
师:请同学们注意,在玩的过程中用简单的语言或者图画的形式记录你们的发现,看哪个小组发现的最多?如果你们感到这是一个重大发现,可用 ☆ 表示出来。(学生自由探究20分钟,教师巡视指导)
[“用简单的语言或者图画的形式记录你们的发现”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学生能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活动发现,摒弃了模式化的记录方式,为研究结果的呈现提供了一个自由的、开放的空间,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个性化;用“☆”标注自己的重大发现,将对研究成果的评价权交给了学生,“重大发现”由学生自己确定,自己评价研究发现的价值,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评价理念;实验取证,是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保证这一环节获得充足的实验证据,就必须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刀真枪”地搞研究,切忌走马观花,华而不实。本环节教师毫不吝啬地让学生尽情地“玩”20分钟,在这样宽松、开放的时空中,每组学生至少能充分地参与到一个探究磁铁特性的活动中,找到磁铁的两个特性,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和重大发现的快感,较好的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活动结束,教师组织学生把材料放回实验盘,并提示学生把没记完的记录抓紧时间填完,记完的小组再充实一下。
(学生关注自己小组的记录表,详细记录自己的实验发现。)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探究的时间很充裕,就是没有组织整理的时间,在热火朝天的探究活动之后,提醒学生做好记录是非常必要的,这需要一个“反思”的过程。因为孩子终究是孩子,你一旦给了他宽松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它就会自然的把注意力倾注到活动中,而忽视了记录与整理实验数据、现象和发现。因此,设计这样一个“思一思”的环节,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组织整理自己的探究收获,再进行汇报,既可以提高汇报研讨的质量,又可以培养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另外,这一策略,也为学生从“玩”磁铁的探究活动环节过渡到表达与交流环节创设了一个“缓冲区”,使学生的心理状态由兴奋、激动逐渐恢复到平静状态,然后再通过表达与交流活动掀起下一个活动高潮,使课堂教学经历了一个从动到静再到动的过程,体现了课堂学习的节奏感。] 师:哪个小组最想说说你们是怎么玩的?有什么重大发现?交流的时候,发言的同学要清楚地说明你们的发现,其他同学要求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在别人发言结束后进行补充和质疑。
[倾听,不仅是一种学习态度问题,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技巧,学生只有乐于倾听,才能将自己的想法与同学的想法进行比较,进而重组自己的信息体系,逐渐实现相互认同、相互接纳。教师适时地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不但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使课堂教学有序进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下面是一段学生交流的课堂实录。)
生:我们把磁铁放到小车里,相同颜色的磁铁碰到一块,小车迅速推开。不同颜色的磁铁碰到一块,小车吸在一起,这是我们的重大发现。师:“不同颜色的磁铁”是什么意思? 生:是指两块磁铁不同颜色的两端。师:颜色不同,说明什么不同? 生:说明磁极不同。师:颜色相同呢? 生:说明磁极相同。
师:磁极相同,我们可以说“同极”(板书),磁极不同我们可以说“异极”(板书)。能把你们小组的发现再说一遍吗?
生:把磁铁放到小车里,相同的磁极碰到一块,小车迅速推开。不同的磁极碰到一块,小车吸在一起。(教师随即板书“推”、“吸”)师:“推”也就是“排斥”,我们可以简写成“斥”(师完善板书: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教师的疑问“‘不同颜色的磁铁’是什么意思?”指出了学生语言表达上的疏漏。这一简单的质疑,却有三层意义:一是为学生学会倾听树立了一个榜样,暗示学生要注意倾听他人的发言;二是提示学生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三是为学生间的质疑问难提供了一个“激发点”。另外,磁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本课探究发现活动的一个重点,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在这一难点的处理上,教师选择了“引导”,因为要靠学生自己的努力是很难将结论归结到“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上来的。学生已经知道了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只是不能科学、规范的加以描述,教师巧妙地“拉”一把,这是明智之举。] 生:用磁铁吸铁屑的时候,两端吸得多,中间吸得少,这说明两端的力量大,中间的力量小。
生:是磁力大,不是力量!师:真棒,你听得很认真!
(师板书:两端磁力大,中间磁力小)
[课堂上,教师就应该抓住这些“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及时地鼓励、渲染,树立典型,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从他人的发言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阐述观点,轻松地将课堂推向高潮。] 生:把磁铁用线吊起来,静止后,磁铁会指向南北。生:我们把磁铁放到水里的泡沫上,磁铁也会指南北。生:旋转的小磁针静止后,也会指南北。(师板书:指南北。)
生:磁铁只吸铁的东西,不吸铜、铝的东西。(师板书:吸铁)
生:把曲别针放到盛水的玻璃杯里,隔着玻璃杯也能把曲别针吸上来。。。。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磁铁的好多秘密,实际上这些都是磁铁的一些性质,好多的科学家费尽周折才研究出来,可我们一节课就发现了磁铁的这么多性质,而且都是“重大发现”,太了不起了。(学生为自己的重大发现鼓掌)
[看看学生的发现,就不难想象课堂活动的效果。只要你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探究氛围,学生就能把“蛋糕”做大,把“雪球”滚大。]
三、生活应用,课后拓展 举例说明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生举例)
师小结:通过交流,我们发现生活中好多物品都用到了磁铁,而且磁铁正越来越多地运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垃圾处理场用大磁铁分离出垃圾内的废铁、废钢等金属。课下要注意观察,了解更多磁铁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师:对于磁铁,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自由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可以进行重点板书)
师:这么多的问题,在课堂上是无法解决的,不如大家课后亲自去研究,有了结果告诉老师和同学们。
体会及反思:
1.身边的科学是探究活动的源头活水。
身边的科学每时每刻都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学生平时对身边的科学现象已有一定的生活体验,但是学生往往不能有意识的去关注和研究,本课以学生身边熟悉的、常见的事物——磁铁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符合学生喜欢做游戏和进行小研究的特点,学生通过亲历活动,感悟到身边处处有科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学,我们也能做科学。2.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探究活动顺利展开的前提。
在科学课教学活动或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中,教师应考虑到:学生可能会做些什么?他们需要哪些材料?可能会碰到什么难题?学生可能对什么感兴趣,什么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他们会有什么发现?可能会得出什么错误的结论?最终他们又会得到什么?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课前进行充分的预测,并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些准备是多个层面的,有材料准备、也有知识储备方面的准备,更有课堂预测方面的准备。本堂课要让学生充分的活动起来,首要的是要准备充分的、结构性强的材料。本课是一节典型的实验探究课,因此实验材料的准备非常重要,这是上好这节课的前提。为了上好这节课,课前进行了两方面的材料准备:一是布置学生课前收集各种各样的磁铁;二是我准备了各种形状的磁铁(条形、环形、马蹄形、圆柱形、方形、不规则形等)、断裂磁铁、铁屑、细绳、铁器、铜器、、铝器、曲别针、大头针、指南针、塑料棒、小车、泡沫塑料、水槽等,并且保证每组材料的数量充足。由于材料准备充分,学生在课堂上才表现出空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玩各种各样磁铁的过程中不仅发现了磁铁的性质,还找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3.只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每个学生都会成为伟大的发现者。探究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有所发现,学生的发现越多探究越成功。“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三年级的学生并非一张白纸,他们具备与生俱来的探究本能。探究过程就要从学生不知道、不了解的地方入手,制造矛盾、困惑是激励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动力。本课活动的重点放在学生玩磁铁的活动中,期望学生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有较多的发现,因此,课堂中留给学生二十分钟的时间投入“玩磁铁,找发现”的课堂探究活动之中,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实验、去发现。学生在玩中发现问题,在探究活动中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经历了一个较完整的探究过程。在本课教学过程中,问题是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自己发现的,问题又是自己想办法解决的,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因此,学生在这种自由的、开放的探究情境中不仅发现了磁铁吸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两端磁力大、指南北、磁极间相互作用的性质,还发现了磁铁对电视屏幕、收音机信号的影响、磁力线的形状、断裂磁铁磁极的变化、磁化现象、磁偏角现象,有的学生还利用自己带来的废旧马达、喇叭等提出了有关电磁铁的问题。所有这些,都是我们下一步科学课应该达到和实现的目标,也体现了每个学生都是伟大的发现者这一客观事实。
4.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
传统的课堂以解决问题为目标,问题解决了,课也就圆满结束了,久而久之,学生的问题越来越少,到最后,学生已没有了问题,只有等待教师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学生成了问题的奴隶,课堂的附属品。现代教学理念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对于课堂而言,40分钟的时间是一个定量,而学生的探究活动却是一个不可预测的变量,课堂不可能解决学生心中的所有疑问,下课铃响了,学生头脑中的问号更多了,这才是我们所要期望的科学课的课堂教学效果,本堂课的教学***地贯彻了这一理念。课堂在结束之时,教师提出问题:“对于磁铁,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在学生进行了充分、自主的探究与交流研讨之后,学生的思维还处在兴奋与活跃状态,在这时让学生提出问题就如“火上浇油”,大量的、有价值的问题就会在这里被提出来,课堂在这时结束,学生的就会有意犹未尽的感觉,保持和延续这种探究的欲望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障“拾到芝麻的同时,而不至于丢掉西瓜”。
第五篇:磁铁教学设计
《磁铁的力量》教学设计
丛台区赵都小学 姚尧
一、教学内容
部编版教材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物质领域“磁铁”单元的起始课。由于磁铁在生活中广泛应用,学生在许多玩具中都能见到磁铁,因此学生对磁铁并不陌生。本课在学生对此磁铁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研究磁铁吸引物体的性质。
三、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①能说出生活中常用的不同外形的磁铁。
②能描述磁铁可以直接或隔着一段距离对铁、镍等材料产生吸引作用。
2、科学探究
①能从磁铁能吸引物体这一现象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②能对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做出简单猜想。③能通过实验获取数据、经过思考得出结论。④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实验方法和结果。⑤实验前能制定合理的计划。⑥能对本课的学习进行反思和评价。
三、科学态度 ①能对磁铁吸引物体表现出浓厚的探究兴趣。②能尊重事实,如实讲述实验现象。
③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实验结果,乐于表达、讲述自己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④能按要求进行合作学习。
四、教学准备
课件、磁铁、各种材料等
五、教学流程
1、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师:在上课前,老师给大家表演表演一个魔术。表演水瓶取针的魔术。
师:你们想知道老师是如何将曲别针从装满水的瓶子中取出的吗? 生:想。
师:老师靠的是它。(展示磁铁)生:是磁铁。
师:没错,今天我们就来探索磁铁的力量。(板书课题)
3、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师:你对磁铁有哪些了解? 生:能吸铁
师:你的知识面真广。
师:磁铁除了能吸铁外,还可以吸引别的物体吗? 生纷纷表述自己的观点。师:看来同学们有很多的猜想,那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实践出真知,让我们一起做实验验证猜想吧。活动一:磁铁吸什么
师:打开老师为你们所准备的材料袋,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并填写活动手册。
①学生拿出老师准备的材料袋(磁铁,各种材料)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动手实验。③完成活动手册。师:交流结束。生:面对面。
师:相信大家通过实验,已经有了一定结论,现在请小组对实验结果进行展示。
④小组展示实验结果。
⑤师生共同总结:磁铁可以吸引铁、镍等材料制成的物体。(板书)活动二:磁铁能隔着一段距离吸引曲别针
师:还记得老师课前做的实验吗?磁铁可以隔着瓶子吸引里面的曲别针。对此你有什么想法? 生:磁铁不接触铁也可以吸引铁。
师:究竟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一起来做实验验证吧。
师:在做实验之前,我们一起来制定实验计划。首先,你需要哪些材料?
生:磁铁和曲别针。师:磁铁不管离铁多远都能吸引铁吗?有没有一定的距离限制呢? 生:有,要是不管多远都能吸引,那我的铅笔盒就飞走了。师:你真幽默,那我们就再测量下磁铁吸引物体的距离吧。老师给你们提供尺子,在吸引物体时,逐渐增进磁铁与曲别针的距离,然后总结你的发现。
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并展示。
师生共同总结:磁铁可以隔着一定距离对铁、镍等材料制品产生吸引,并且距离越近,吸力越大。
4、总结所学,拓展提升。
师:通过实验,相信大家对磁铁有了跟进一步的了解。你在生活中见过磁铁吗,谁来说一说在哪些地方或物体上加过磁铁,并描述他们的形状和用途。生纷纷表述观点。
师:小磁铁,大用处。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有关磁铁的资料,大家一起欣赏吧。(播放课件)
师:同学们,古人发现了天然磁石,后来又发现了用磁化的方法制作磁铁,随着科技的进步,磁铁的应用愈加广泛。小到磁扣吸附黑板,大到火箭升空,都用到了磁的力量,我们今天的学习只是揭开了磁力探索的一角,更多的奥秘还在前方等着我们一起去探索,让我们一同好好学习,增长学识,尽快成长,以丰富的知识储备来面对更多的科学探索吧。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