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主备人:
参加人员: 语文教研组成员 备课地点:阶梯教室 学科: 语文 主备年级:四年级 时间:10月11日 备课中心问题:
1、读懂课文,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是教学的难点。
2、指导学生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写话,提高写作能力。
3、考虑到说明文比较枯燥,缺乏情趣,可以制作一些幻灯片,比较直观、形象。过程描述:
一、创设情境:
二、初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了解特点:
四、复述特点
五、拓展练习
六、总结 讨论结果:
1、读懂课文,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是教学的难点。
2、指导学生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写话,提高写作能力。反思:
一、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理念,尽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读中领悟,自主探究”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教师做引领者,为学生创造情境。让学生在自主愉悦、轻松的氛围中自主学习。整节课都围绕着质疑导读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实现导与学的和谐统一,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教学。
二、本节课的内容适合学生心理,在课程改革的新课标指引下。我以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为教学主线,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不仅因为课文中智能汽车的功能和特点而惊叹,更能大胆想象。为未来的智能汽车设计出更多令我们意想不到的功能。例如:在智能汽车的两侧安上翅膀,必免交通堵塞带来不便,再如把智能汽车的车轮安上升降,当遇到水面时,汽车可以像船一样在水中行驶。由此可以看出学生是无暇的。他们的想象力更是无尽的。本节课的教学使我感触很深,我在为学生们的想象力惊憾的同时,也在为我的职业而自豪。只要我们精心的培育每一株幼苗都会绽放出艳丽的花朵。
三、在教学《未来的智能汽车》时,让学生一方面要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另一方面要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未来的智能汽车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人类与汽车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四、不足之处: 朗读指导和训练还可以再强化一些.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应重视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如对比读,男女声对读,小组合作朗读等形式,使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领悟课文的说明方法.《未来的智能汽车》第一次教案
《未来的智能汽车》第二次教案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汽车是我们熟悉的一种交通工具。汽车发展到今天,与人们的生活已经密不可分。这节课,我们将了解和认识一种智能汽车,它将把我们带入未来崭新的科技时代。——未来的智能汽车。板书课题。理解“智能”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默读课文。
思考文章说明的内容——未来智能汽车的优点。
3、学生回答。
教师相机板书:优点 舒适 安全 快捷 方便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齐读课文1~3自然段。
2、理解故事。
3、理解重点句子。
(1)“他惬意地坐在座位上,安全带自动系在他身上。”
理解“惬意”的意思并造句,再读一读这句话,看看这句话写出了智能汽车的什么优点。(舒适、方便)(2)“一路上,汽车好像长了脚和眼睛一样,自动躲开障碍物,转弯,超车,洪刚则在座位上喝牛奶,边欣 赏着窗外美妙的景色。”
仔细读读这句话,想想这句话写出了智能汽车的什么优点。(3)“瞧,洪刚的这辆车够神吧!” 怎样读好这句话?练读。指名读。
这辆车神在哪儿?它与现在的车有什么区别?(出示图片,指名回答)
4、齐读第四自然段。
(1)这辆智能汽车由哪些部分组成的?用笔画一画。(2)看这些组成部分,想想智能汽车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板书:特点 全部自动化)
5、自由读第五自然段。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
(2)教师引导:这部分装置首先确定了你在哪儿和去哪儿,然后帮你选择最佳路线。
(3)打个比方理解,这部分就像汽车的什么?(大脑,指挥员)(4)在体会读这一段。
6、分组合作学习6、7、8自然段。(1)读一读,说说读懂了什么。(2)打个比方来说明。
(3)汇报学习弟6自然段的情况,课件演示,帮助理解。(4)汇报7、8自然段。学生自己板书6、7、8自然段打的比方。
7、再默读4~8自然段。
看看这一部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板书:整体——部分
汽车原理知识变得有趣味。引导学生学习从整体到部分的说明方法。
四、创新思维,训练能力
1、做活动。
2、欣赏未来智能汽车的图片。
3、创新想象。
五、总结全文,激发情感。
同学们,汽车的出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使人们进入了科学时代。未来智能汽车又使我们看到了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迅猛发展。我们从小就要爱科学、学科学,长大了用我们的知识、智慧,创造出更多的高科技产品,使它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板书设计:
想象 说明文 7.未来的智能汽车 功能 优点 科技进步
未来拥有
教学反思:
1、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理念,尽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读中领悟,自主探究”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教师做引领者,为学生创造情境。让学生在自主愉悦、轻松的氛围中自主学习。整节课都围绕着质疑导读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实现导与学的和谐统一,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教学。
2、本节课的内容适合学生心理,在课程改革的新课标指引下。我以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为教学主线,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不仅因为课文中智能汽车的功能和特点而惊叹,更能大胆想象。为未来的智能汽车设计出更多令我们意想不到的功能。例如:在智能汽车的两侧安上翅膀,必免交通堵塞带来不便,再如把智能汽车的车轮安上升降,当遇到水面时,汽车可以像船一样在水中行驶。由此可以看出学生是无暇的。他们的想象力更是无尽的。本节课的教学使我感触很深,我在为学生们的想象力惊憾的同时,也在为我的职业而自豪。只要我们精心的培育每一株幼苗都会绽放出艳丽的花朵。
3、在教学《未来的智能汽车》时,让学生一方面要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另一方面要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未来的智能汽车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人类与汽车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4、不足之处: 朗读指导和训练还可以再强化一些.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应重视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如对比读,男女声对读,小组合作朗读等形式,使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领悟课文的说明方法.
第二篇:语文集体备课记录
初一语文集体备课理念
备课是教师处理教材的形式,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之一,也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基本保证。
我们初一语文备课组在传统备课形式的基础上,融入新的备课模式,大胆尝试“三个三”(既三定、三明确、三落实),注重发挥备课的整体功能;注重对学生、学情的了解,以实现教学过程科学性和有效性;注重静态备课与动态备课的有机统一,强化对教学设计的不断完善。
我们的做法是:
首先,在备课形式上做到“三定”(即定时间、定中心发言、定教案)。我们定每周二、周四提前备一周的课,并定好中心发言人,落实到每一篇课文,每一个课时,备课时先由中心发言人进行分析,然后集体讨论教材,吃透学生后,提出教案的提纲,形成统一教案骨架,由中心发言人执笔书写,人手一份,其他教师在此基础上,针对班级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操作环节。
其次,做到“三明确”(即明确目标、明确要求、明确方法)。备课时明确在教学中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教的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懂的问题。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如何去突破?不能就课讲课,要寻找规律,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让学生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举一反三,进行课内外知识迁移;还要明确怎么教群策群力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克服“一言堂”,把趣味、微笑、激情带进课堂。
最后做到“三落实”(落实检测题、落实“回头看”、落实纠错与改进)。为了检验备课质量、教学效果、在备课时或教学后要精选随堂及课后检测题;经过课堂教学及学习检测,进行“回头看”(二次备课),对教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通过回授和分析,进行纠错和“补救”,同时又为下一轮备课及教学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
我们在一年以来的集体备课实践中,总结出“三个三”的备课策略,始终不渝地坚持,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今后还要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
《羚羊木雕》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2007年3月19日(星期一)
地点:育仁中学初中部
参与人员: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
研究科目:初中语文教学中优化“主问题”设计(《羚羊木雕》之主问题设计)
主持:简玮
集体备课发言内容:
一、简玮
我们今天在这里聚集,目的只有一个,即《羚羊木雕》这一课的“主问题”如何设计。大家的发言宜从两个方面着眼,(一)是解读《羚羊木雕》;
(二)是这篇课文的主问题设计及其理由。希望大家积极发言,为执教者提供最大帮助。
二、吴弟群
(一)、《羚羊木雕》教材研究
《羚羊木雕》是一篇表现家庭亲情、同学友情以及之间发生的矛盾冲突的记叙文。对于这篇课文所反映的内容学生比较熟悉,与很多学生家庭中所发生的也相类似。因此,学习这篇课文易于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共鸣,引起许多争论和看法,达到正确认识和处理与父母、同学之间发生的矛盾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问题。
(二)、设计及理由
1、由羚羊木雕引起的**,此问题设计意图为:
(1)感知全文内容,了解**的起因,父母的态度,同学之间的误会,我的委屈。
(2)了解全文的线索,记叙的顺序及作用。
(3)表达的中心
2、你是怎样看待《羚羊木雕》引起的**?
通过对全文内容的了解,分清父母、奶奶、我、万芳在这次**中所持的不同态度,以分组讨论交流的形式,分辨是非,同时作为自己该如何完善处理好这场**,一则可以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二则对父母在事情已经发生后的冷淡处理,造成对孩子心灵的极大伤害表明自己的看法。
三、陈健
(一)、《羚羊木雕》教材分析
《羚羊木雕》是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文章,该单元以亲情为主题,而此文体现的则是亲情中不和谐的一面。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应能“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并且能联系自己体验“作出自己的评价”。根据七年级学生心理现状,该文是能很快引起共鸣的,对内容的理解难度也不大。鉴于此,我认为本文重点应定位在对文中出现亲情间的矛盾的理解和讨论,力求有自己更好的解决办法,难点则是在学习中给学生以情感的熏陶和正确价值观的导向。
(二)、《羚羊木雕》“主问题”设计
1、通读全文,请你给标题加一个修饰成份的羚羊木雕
(整体感知全文,从不同角度加以概括)
2、在整个过程中,“我”是怎样的心理状态?(在朗读中体会)
3、对这场由羚羊木雕引发的家庭冲突,你是怎样看的?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及情节,同时也可“挑拨”起学生间的争论)。
四、程欢
(一)、《羚羊木雕》之文本解读
一件小小的羚羊木雕,竟然引起轩然大波,而在这场**中受伤最深的却是我自己。本文作者细腻的心理描写,真实地刻画出我内心的感受:对友谊的无比珍视;在父母的严逼之下取回木雕的无奈;对朋友反悔的悔恨与歉疚„„同时,在这场**中,各个人物鲜明的性格与个性也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展示:母亲之严厉而不听我的辩解,父亲虽平静却不可抗拒的威严,皆表现出他们重财轻义的思想,这些皆如一座大山压在我的心头,让我无法缓一口气,奶奶虽通情达理却又作不了主,只得默默退开的无奈,万芳与我亲密的关系,对朋友的无限仗义;一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乃是得力于作者绘声绘色的神态、语言描写。因此,在把握人物性格时要注意教会学生勾划圈点关键词语批注自己对人物的认识。并注意勾划关键词句来理解作者对不同人物的态度,从而认识到作者对这件事的态度——重谊轻财。由于这类事情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所以,在阅读本文时,另一个重点是让学生调动生活体验,谈谈自己遇到此类事情的解决方法,并通过比较,找到最完美的途径,并以本文为借鉴,思考在生活中应当如何与父母及朋友相处,在与父母有分歧时,又如何才能采取最满意的方式来解决它,另外,本文在写作上还有一大特点乃是采用插叙将三事件滴水不漏、紧凑完整地安排在一起,一气呵成,学生在阅读到此部分时,应适当插入引导学生认识它并了解它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二)、《羚羊木雕》主问题教学设计
1、默读、重新拟标题(对文本的整体感知,拟标题引发其学习积极及兴趣。)
2、选读文段,勾划圈点,批注人物性格、分角色朗读。
(提高朗读能力及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3、争辨:若你遇到此类事情,你认为应如何解决?一方为父母,一方为“我”,一方为万芳。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激发其兴趣及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并从不同角度,全方位看问题)
五、曾祥渊
(一)、关于《羚羊木雕》文本解读
该篇文章是以“亲情”为主题的第五单元的第2篇,所写内容是学生所熟悉的,情感体验,蕴籍较深的文章。文章以羚羊木雕为线索,记叙了“我”与爸爸、妈妈之间发生的一切矛盾,赞美了小朋友们真诚的友情,含蓄批评了父母轻义重财的行为,告诫父母要理解孩子的心,尊重他们纯真的感情。小而言之是一个家庭如何达成家庭成员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沟通交流,以和为美;大而言之,只有家庭的和美才会有社会的和美,国家的和美。文章的一个重要特色是人物间的对话,从对话中折射出了对话双方所秉承的原则和规范,这种原则和规范的挖掘,必然建立在对对话的深入品读之上,在有情感涵咏的朗读中加深感悟。文章因为贴近学生,所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肯定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感受,需要圈点、勾画,需要与他人对话、交流,这时可以一种既规范又开放的策略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说话训练,积累一定的语言素材,锻炼一下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在说话中,引导学生加深理解,拓展思维。
(二)、《羚羊木雕》之“主问题”设计
导入:以生活中的小事件引发学生的争论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引起注意)。
整体感知:文章围绕羚羊木雕写了哪些内容。请概括出来。
父母逼“我”要回木雕——(插叙)送木雕——“我”要回木雕
理由:文章构思巧妙,插叙是显著特征,此举既把握了文章内容,同时又体现出了文章的巧妙构思。精读品味:扩写几个句子:的妈妈的爸爸的“我”的„„
理由:人物形象的再现是建立在事件的把握之上的。此“主问”是从矛盾双方引发出来的。
拓展延伸:
1、羚羊木雕能否不引发矛盾赠送,理由何在?
2、羚羊木雕送出之后„„
理由:文章叙述的矛盾,学生众说纷纭,可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内化行为,学会与家人、与同学、与他人友好相处。
六、吴俐莉
(一)课题确定《羚羊木雕》
本文是一篇反映亲情的文章,但却没有那种温馨、惬意的感觉,留给人无尽的思考,在孩子的眼中,友谊是神圣的,意大利薄伽丘说“它是慷慨和荣誉的母亲,是感情和仁慈的姐妹,是憎恨贪婪的死敌。它时刻准备舍己为人,而且完全出于自愿,不用他人恳求。”但作为家长,却忽略孩子最真挚的情感,羚羊木雕和友谊相比,谁更贵重,如何才能处理好孩子与大人之间的矛盾?我们可以借助本文作深入的探讨。
本单元要求在整体感悟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积累,写法借鉴,以及朗读,圈点勾画。
根据本文来看,整体感悟应是发生在“羚羊木雕”上的故事,从理清记叙的六要素的角度来讲,可以学习插叙的写作方法,重难点是圈点人物的心理、神态、对话,并通过朗读进行体会,进而引发学生的深沉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寻找到解决亲情与友谊的矛盾的最佳途经。
(二)“主问题”初拟:
1、讲讲发生在“羚羊木雕”上的故事。
(整体感知,了解插叙的写作方法)
2、文中人物的内心有什么深刻的体验?(朗读、品味)
3、文末说“这能全怪我吗?”你对各个人物的做法有什么意见?你认为理想的做法是什么?(深入探究、点评人物)
4、你还有哪些难事讲出来,共寻办法(课外)
七、李建新
(一)解读《羚羊木雕》
这是一篇非常适合七年级学生阅读的散文,文章所显现的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冲突,在一般的家庭里也有经常的表现。父母对财物的看重是无可厚非的,而孩子对友谊的珍视也是值得赞赏的,那么究竟该怎样解决这两种看似矛盾的观念呢?文章没有解答,从文章内容来看,也没有明确的方法。不过,作者张之璐对这个问题是有感情倾向的。那就是要重视孩子的心理感受,要珍视孩子之间的真挚友谊,成人们要检讨自己的功利思想,处理孩子们的之间交往时,要妥当行事,不能伤害孩子水晶般的心灵,作为教育者,我们要交给学生的,除了文章的写法之外,恐怕就是如何对待同学间的友谊以及怎样巩固加深友谊,至于对家长的规劝,我认为让学生意识到即可,毕竟我们不能把课堂变成声讨会。
编者把这篇文章放在七年级上册中五单元第二篇课文的位置。第一篇是鲁迅先生的《风筝》,借风筝写自己对弟弟的伤害及人们思想的麻木;第三篇课文《散步》,是作者对两代人的责任感;诗两首分别写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和思念母亲之情;《世说新语》则是展示古代儿童聪明机智的故事。显然,本文放在这样的位置,是让孩子们正确看待亲情和友谊,遇事要多加思考,多与家人商量,才能避免隐患,这是本文的重点之一;另一个重点,我认为是本文的写法:一是插叙,站在语文的角度,这个要交给学生;二是描写方法,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很生动,让学生品读这些文字,就能了解父母、奶奶、我、万芳这些人物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的情感倾向,因此,语言的精读品味就变得十分重要,同时这也是学生的发展需要。
(二)《羚羊木雕》的“主问题”设计
见于以下的文本分析,我认为在本文教学时学生的整体感知,要达到了解内容,梳理思路,并通过追问让学生了解插叙方法的目的。“主问题”设置为:(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时间段内所发生的事情,只要学生能答出父母逼问羚羊木雕的下落——回顾与万芳的友谊——讨回羚羊木雕,此时,即可追问,“回顾友谊”的作者把它放在中间位置,像这种写法在顺序上叫“插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若太难,则直接由教师解说)。
第二个主问题放在深入文本阶段,目的是了解本文的思想内涵,达到品德熏陶的目的,宜设置为(2)“我”的父母做法好吗?为什么?还可以追问出奶奶的做法,万芳母亲的做法,借此来找到正确处理家庭冲突的办法。
第三个主问题在精读品味阶段,目的是在品味中了解到文章中的描写方法,人物形象及思想感情。可以这样设置:我们刚才了解了父母的做法不太好,(3)那请你找出文章中对人物刻画最好的地方,并谈谈理由,如果有必要,你还可以表演一下。
第四个主问题是拓展延伸阶段时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处理矛盾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可以这样设置:(4)对“我”送羚羊木雕给万芳的事,你能不能替“我”设想一下,怎样做才可以既送礼物,又不影响一家人的亲情?
八、集体酝酿、研讨(略)
九、商定并结论(李屹梅)
问题1:请说说发生在“羚羊木雕”身上的故事。
主问题2:谈谈你从什么地方看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主问题3:假如你是其中的一个人物,你认为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处理这件事?
(录入:李建新)
第三篇: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五年级语文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三号字)
时间:2014年2月20日
地点:四楼办公室
主备人:刘新玉
参加人员:张晋雯、邵芳、秦传楠、刘新玉、郭玉芹、徐爱军 集体备课内容:第一单元口语交际与习作教学
活动过程:
一、教材分析:
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讨论与远方的同龄人建立联系,加强交流,开展活动,增进彼此的了解。目的是使学生亲历一次“手拉手”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沟通和交际的能力。“习作”是口语交际的延续,是与“手拉手”同学进行交往的开始,是一次应用文的习作练习。
二、教学目标:
1.策划一次和远方小学生的“手拉手”活动,商量、讨论活动的方案。
2.能有条理、较为具体地说出自己的活动方案。
3.能通过书信的方式与他人沟通,并把“手拉手”活动开展下去。
4.能在信中把自己对活动的打算做具体清楚的描述,同时能合理地提出可行性建议。
三、教学重点难点:
帮助学生打开思路,选好角度,选好材料,指导学生写出讨论的结果及真实想法;要复习书信的格式,注意信封的写法。
四、重难点突破:
教师可先创设情境,介绍一些遥远地方小学的情况及他们对交友的渴望,激发学生建立“手拉手”活动的兴趣;引导学生对习作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构思与安排,既可以先介绍自己,再说说打算开展“手拉手”活动的想法及建议。
五、组内教师讨论要点
刘新玉:
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讨论与远方的同龄人建立联系,加强交流,开展活动,增进彼此的了解。“习作”是口语交际的延续,是与“手拉手”同学进行交往的开始,是一次应用文的习作练习。我们要创设情境、营造气氛,激发起学生参加“手拉手”活动的热情。如,读一封远方小朋友的来信;读一则报道,介绍远方的小学;也可以利用课件播放有关西部希望小学的视频,说一说开展“手拉手”活动的重要意义。
张晋雯:
要帮助学生打开思路,选好角度,选好材料,指导学生写出讨论的结果及真实想法。在学生动笔前,要引导学生回想口语交际课内容,如何给一个完全陌生的同学写信,信里应写哪些内容;再考虑先写什么,再写什么,重点写什么,使学生对习作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构思与安排。
邵芳:
可以小组讨论:信的内容包括哪几方面?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情况(学习、生活,生活的小环境、大环境),把自己班级策划的方案详细地进行介绍,希望以后能如何进一步地相互了解等。
秦传楠:
在动笔前要复习书信的格式,要求按格式书写。结合课本18页学习信封的写法。
郭玉芹:
鉴于这次书信内容的难度,我们可以提供几篇范文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徐爱军:
写好后,可以在小组内读一读、评一评、改一改,引导学生互相修改,并恰当运用学过的修改符号。
五、作业创新设计
根据同学的建议,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自评。
活动小结:
主备教师发言后,其他教师进行了有效补充,大家各抒已见,充分讨论,统一了认识,并通过研讨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
第四篇:一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识字一》单元
备课
一、教材分析
1、《一去二三里》是一首优美的古代童谣,向我们呈现了一幅郊外的美景。这是识字教学的第一课,课文内容大多学生在学龄前已经接触甚至已经会背诵,因此本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理解古诗意境的学习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古诗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激发孩子识字的乐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写字习惯。在识字教学过程中以帮助学生识字为出发点,积极调动学生的手、口、脑等感官的参与性,注意在识字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田字格,学写汉字。为此在写字前应先让学生认识田字格,了解田字格各部分的名称。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汉字的基本笔画,初步掌握运笔方法,并让他们通过仔细观察、动手尝试以及教师的示范指导来写好每一个汉字。写好“一”、“二”、“三”、这三个字则是本课的难点,为此,应在学生观察探究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示范讲解,用最直观的手段向学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从中领悟写字的要点,掌握运笔的方法。
2、《口耳目》这是一篇象形字归类识字的课文。本课识字体现出了一些汉字构字规律,同时也体现了学生认识的规律。所以学本课时要注重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自主、合作学习的萌芽,以游戏为主要形式,情境中读读、认认、贴贴、说说。比如说学习“目”吧,可以在课前画出眼睛的实物图,出示生字卡片和实物图片,学生看图说说:图上画着什么,(让学生知道“目”即眼睛)把你认识的字贴在实物画的下面。比一比:图画、图画右下角的古象形字和图下的现代字:“目”有什么相像的地方?
3、《在家里》是表现现实生活的一课,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并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孩子们喜欢的卡通人物(小新、香玲、甚至奥特曼)邀请他们到我们家里做客,我们向他介绍我们家里的布置:如哪是沙发、茶几、台灯、电视……相机出示我们事前准备好的生字卡片。这样在游戏中让学生以高昂的热情来认识生字。另外学习了课文以后,要使学生懂得要尊敬长辈的道理。
4《操场上》以体育活动为主题,有一幅表现操场上热闹的图,6个表示体育运动的词语和一首儿歌。图上画了小学生在操场上所玩的大部分体育活动,词语都是体育活动的名称,其中第一行的活动以手为主,词语中的动词都带提手旁;第二行的活动以脚为主,动词都带足字旁。儿歌描绘了下课后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的情景,告诉小朋友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使我们的身体更健壮,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5、《语文园地一》有七项内容,分别是巩固汉语拼音、认识反义词、复习要求认识的字、复习和拓展词语、读句说句、认读姓氏字和背诵古诗。
6、《有趣的游戏》是口语交际课文。在我们童年时每个人都做过游戏,有趣的游戏不但给我们带来了快乐,还让我们交上朋友。图上画了三种游戏,老鹰捉小鸡、贴鼻子、丢手绢。教材用图上小朋友的人数提示学生游戏指的是两个以上的集体娱乐活动,从图上小朋友的神情让学生觉得这些游戏多么有趣,激发他们把自己做过的游戏介绍给同学,同时向别人学做自己不熟悉的游戏。
二、教学目标
1、认识52个生字,会写14个字,认识5种笔画和8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识字短文,感受童谣所表现的景色美,有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愿望,学做尊敬父母的好孩子。
3、能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4、通过园地复习能够正确区分声母和韵母。
5、认识反义词,把认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会说“谁做什么”这样完整的句型。
6、背诵《咏鹅》。
7、口语交际引导学生观察游戏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学生能把自己做过的游戏说出来,交流感受,学习提问。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字和写字,朗读和背诵课文《一去二三里》。
难点:感受童谣所表现的景色美,感悟汉字的形象性。
四、教学思路
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对事物具有积极乐观的态度,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好动、好玩是他们的天性,所以让学生在动中学,学中动。
五、教法学法
(一)识字方面
我们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进行识字。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进行识字。”
(二)写字方面
1、要抓好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
2、课中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进行书写指导。
(三)《语文园地一》中第一项“我会写”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读读声母表、韵母表,再讨论讨论怎样才不会漏掉。
(四)对于刚入学的孩子,在口语交际课上的教学目标是引导观察游戏的过程,情境中产生口语交际的愿望。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能大方、简单地说出自己做游戏的过程和心理感受。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互相交流,学习询问。
六、课时安排
一去二三里 2课时 口耳目
2课时 在家中
2课时 操场上
2课时 语文园地 有趣的游戏 2课时 1课时
第五篇:小学英语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小学英语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时间:2014年9月15日 地点:学校教研室 Unit 1 How are you? 主备人:邱水红 教学内容:
3A第五单元第一教时。教学目标:
1.能学会使用问候语How are you?及其四种应答语。2.学唱歌曲“Hello!How are you?”
3.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团结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能学会使用问候语How are you?及其四种应答语。教具准备:
录音机、人物图片、小黑板、词条。教学过程:
Step1.Warm up 1.Free talk.T(出示图片)ook.Who is the girl?(Nancy)T(把图片给一生):Now, you are Nancy.Hi, Nancy.T: Who wants to say “Hi” to Nancy? 2.Sing a song.T(贴出图片): Now, let’s sing “Hi” to Nancy.OK? Step2.Presentation & practice 1.T贴出图片Mike)One day, Nancy and Mike are meeting.What is Mike saying? Listen.播放两遍录音。
T: Who can tell me?(出示:How are you?)领读句子。
T:Mike says “How are you?” What is Nancy saying? Listen.播放两遍录音。
指名说听到的句子。(出示:Fine, thank you.)领读句子。看板书,听老师说chant。跟老师说chant。齐说。2.T:Now, let’s play a train game.T教师示范游戏规则)The first row please stand up and turn round.Then say “How are you?” one by one.师生问答。学生互相问答。
3.学生问,教师答。引出句子 “And you?”。出示并领读句子。师生问答。引出答句 “I’m fine, too.”。出示并领读句子。师生看板书说chant。4.Draw and say.T: Nancy is fine.So we can see her smiling face.(在黑板上画faces on my thumbs.(在手指上画 教师示范自问自答。
学生在手指上画,尝试自问自答。师生问答。学生互相问答。
5.听英语歌《Hello!How are you?》。分组伴着音乐分角色唱。
6.师生分角色唱。引出答句 “Not bad, thank you.”。出示答句并领读。教师示范:学生问,教师答。
学生分小组表演说对话。指名说对话。
把本节对话伴着的《Hello!How are you?》音乐齐唱。
7.T: One day, Mike and Nancy meet again.But Nancy is ill.She is very sad.(画they saying? Listen.听录音两遍。
T: What is Nancy saying? 出示:Not so good.伴着表情领读句子。
师生问答,引出I’m sorry.出示句子并领读。教师示范在手指上画,示范自问自答。学生模仿在手指上画,自问自答。8.Sing a song.教师伴着歌曲《两只老虎》的音乐范唱,学生伴着音乐齐唱。Step3.Consolidation 1.T: Today, we’ve learned Unit 5.Please open your English book on page 30.Let’s read after the tape.学生跟录音读对话。2.分小组读对话。
3.学生选择其中的一幅图与同伴表演对话。指名表演对话。Step4.Homework 1.Practice the dialogue to your father and mother.1.教者精心设计教案,创造生动的教学场景,以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喜洋洋、美羊羊的对话,询问对方身体情况,进行不同的回答。学生的积极性较高,兴趣盎然。
2.教师个人素质较高,课堂驾驭能力强,口语流利,动作优雅,富有激情,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自身人格魅力较高,使整个一节课神采飞扬。
3.体现了任务教学要求,在呈现,充分操练的基础上,带着问题整体感知对话内容。
4.在教学设计上,教学环环相扣,没有多余的东西呈现,重点突出。过渡环节的设计非常自然,而且有一定的悬念,符合学生的好奇心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刘老师的课纯朴自然,有趣活泼。学生不仅熟练掌握了课本内容,还能联系实际,灵活运用,有一定的知识扩展。
周浩老师以学生们熟知的动画片《喜洋洋和灰太狼》为主线,将所学内容贯穿其中,寓教于乐。以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非常流畅。在教学过程中,刘蕾老师将新知与旧知巧妙地结合了起来,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在后来的巩固练习部分刘老师选择让学生们看卡通,听音乐,同时布置相应的任务,使学生们在放松的同时又学到了知识,劳逸结合。
本节课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将所授内容置于一个学生异常喜爱的情境之中,在其中呈现操练新知识,但是她又没有脱离文本,时间分配也恰到好处,这一情景的设计同时也彰显出年轻教师的无穷活力。在教学过程中,刘蕾老师能够将新旧知识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在后来的巩固练习部分刘老师选择让学生们看卡通,听音乐,同时布置相应的任务,使学生们在放松的同时又学到了知识,劳逸结合。从这节课上可以充分显露出教者很高的个人素质,课堂驾驭能力强,口语流利,动作优雅,富有激情,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自身人格魅力较高,使整个一节课神采飞扬。
三年级是学生初次感受英语的年级,是英语启蒙阶段,对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故,这一阶段极为重要。刘蕾老师以其极强的亲和力,洋溢的激情,精心的课堂设计深深地吸引着课堂上的每一位学生。刘老师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形象喜洋洋、懒洋洋、灰太狼等引出课文的学习,生动、新颖、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歌曲《Hello, how are you》优美的旋律一出现,学生就兴趣十足,急于模仿,教者精心安排这个与文本内容紧密关联的歌曲,充分激发学习激情,用不同于会话、模仿的方式巩固课文,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学生学习效果较高。
1、教者设计小朋友喜爱的喜洋洋、灰太狼等卡通人物跟学生对话,呈现学过的日常用语,引出新的问候语,以旧带新,促使学生对英语更感兴趣。在对话中为新句型“How are you?”创设语境,同时渗透答语“Fine, thank you.”为下一环节的教授作铺垫。
2.对话的操练呈现示范到位,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巩固操练所学日常交际用语,同时还让学生介绍朋友,既改变了以往师问生答的模式,又融洽了师生的关系。
3.小学生对于抽象的回答较难接受,生动的课件,笑脸和哭脸的设计,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模仿说出“Not so good.”的语调,在对话中体会到对他人的关心。4.歌曲在小学生中比较受欢迎,让学生唱跟教学内容相关的歌曲,让学生动起来,又为新授做铺垫,创造了学习英语的氛围,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周老师执教的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三年级学生由于刚刚接触英语,对英语非常感兴趣,但于此同时存在的是他们的基础还非常薄弱,还不会说很多的英语句子。这一节课上的是3A unit5 How are you part a。如果是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教学,会显得枯燥乏味,并略显简单。在本课中,周老师能突破传统的教学思路,大胆实践,把重点放在句子的运用过程中,充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刘老师利用学生喜爱常见的卡通人物喜羊羊,美羊羊,灰太狼等引出句型How are you ? Fine,thank you.And you? I’m fine ,too.生动,新颖,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性高,气氛活跃。
时间:2014年10月15日
记录人:管志丹
第一单元 备课主题 Hello
地点:学校教研室
参加对象
全体小学英语教师
中心发言人纪要:
教学目标:
1.能听懂、会说以下日常交际用语,并能运用所学交际用语进行自我介绍及询问对方姓名。
Hello/Hi ,I’m …
What’s your name?
2.要求读音正确,语调自然。特别要注意I’m 和name 的正确读音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英语进行交际的意识和勇气。
3.认识五个人物: David ,Liu Tao ,Yang Ling ,Mike ,Nancy.4.能听懂、会说以下八个动物类单词:
a dog, a cat , a bird , a tiger ,a monkey , a zebra , a panda ,an elephant。要求读音正确。
讨论纪要:
周浩:
本单元的一项日常交际项目是确认所属,my/your/his/her.在三年级时已出现,学生需在。This is /That is...的朗读上下功夫,并带上肢体语言而且要让学生明白your/you的区别。在训练时,要生积极练说,练多了就熟练地会说了。
吴建忠:
在本节课设计中,为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设计者尽力做到了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我认为本节课所需注意的是,由于时间有限,有些活动可草草收场,学生的能力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希望在教学中能够得到改进。
曹丽娟:
本节课的内容设计新颖合理,思路清新,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能充分反映出本课所教内容的重点,也能抓住主要内容进行教学。教练的引进结合,可以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新知。
综合修改意见:
在教学中,要倡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建构知识,提高语言能力,而且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探究等活动方式,完成任务和实现目标。设计时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特点,兴趣,爱好来选择设计,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活动中,从而表现自我,发展了学生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