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体育与保健基础知识教学设计范文
第1课
教学
内容
体育锻炼的基本卫生常识
教学
目标
1、明确体育课的课堂常规。
2、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基本卫生常识。
教学过程
1、常规:师生问好
2、游戏:击鼓传花
游戏方法:全班学生在座位上做好,选出一名学生,让他在教室的一角背向全体学生击鼓。
游戏开始,击鼓的学生连续不断地击鼓,全班同学听到鼓声,迅速按一定的方向沿座位依次传递花束(或手帕)。击鼓的学生可随时突然停止。这是,花束落在谁的手里,就请谁表演一个节目。然后另换击鼓人,游戏重新开始。
游戏规则:
1、按指定的顺序依次传递花束。
2、鼓停时不能随意乱扔花束。
三、新课
1、提问:小朋友们,你们一般在一天中的什么时候进行锻炼?
2、晨间的空气较清洁、新鲜,在绿化较好的地区早晨空气中的氧气的含量高尘埃也较少;晨间锻炼后精神好,广播操、慢跑都是很好的锻炼方式。
3、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体育锻炼的基本卫生常识。
(1)早锻炼运动量不宜过大,时间也不宜过长
(2)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3)剧烈运动后切勿立即坐下休息
(4)运动后要做整理运动
(5)剧烈运动后切勿大量喝冷饮
(6)运动后不宜暴饮暴食、也不宜大量喝水
(7)锻炼后要注意营养的补充
(8)运动时呼吸方法要正确
(9)衣着要适合运动的需要
(10)运动后禁洗冷水澡
五、结束
1、小结本内容
2、布置课外任务
3、师生再见
第二篇:《体育与保健》说课稿
《体育与保健》说课稿
一、教材内容:
1、投掷:投准
2、跑:变向跑(沿圆圈快跑)
二、教材分析
根据指导纲要要求,初二第一学期共安排了五次投掷课,第一课次是投准,轻物投击目标;第二课次是原地和转体掷实心球的掷远练习;第三课次是投击空中目标、上步推铅球;第四课次是上步推铅球;第五课次是铅球投远考核。这样的安排符合了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的循序渐进原则。本课学习的是第一课次的内容投准,即轻物投击目标。投掷物抛射得既远又准是投掷动作的具体目标,只有兼顾准而远,投掷才有意义。投准在小学时已出现过,学生已学过几种投准方法。这一教材在中学段各年级都有安排,但出现的次数不多,本学期仅出现一次。本课选用自制沙包作为练习器材,将以前所学的动作,结合本课的要求进行综合练习。投准是投掷中最基本的抛掷动作,主要锻炼上肢、肩背肌肉韧带、发展力量素质和协调性,在投掷过程中,不仅要用手臂的力量,还要用两脚蹬地的力量和身体各部分肌肉的力量,特别是腰腹力量。所以本课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是让学生提高投掷的准确性,做到协调用力;重视培养兴趣,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通过练习,在已学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投掷能力,增加体质,在参与的过程中逐步解决和提高控制投掷的力量和出手角度这一技术难点。
第二个内容是学习变向跑:沿圆圈快跑,根据指导纲要规定,变向跑在本学期只安排了一个课次。变向跑要在跑进中改变行进方向,当跑速较慢时,变向跑是轻而易举的。但在快速的跑进中改变跑向,尤其是幅度较大的变向,是比较困难的。它需要有较强的控制身体、调整速度和判断的能力。因而,变向跑既有快速跑的特点和作用,又有培养学生动作灵敏的特殊价值。本课既是初一往返跑和变向追逐跑的延续,又为今后弯道跑教学打下基础、作准备,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运用启发性教学和通过学生反复练习,向学生讲解变向跑的技术要求,从而使他们理解这些知识,达到本课教学的认知目标。
把这两项内容安排在同一课次,一是根据身体全面发展的原则。既有上肢为主的练习,也有下肢为主的练习,既有发展力量的练习,又有发展灵敏、速度的练习,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得到全面、协调的锻炼和发展。二是依据合理安排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的原则,结合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将运动强度较小的投掷安排在基本部分的第一个内容,而运动强度相对较大的变向跑安排在第二个内容,又结合学生心理活动起伏变化的规律,在学生注意力相对集中时,学习技术性较强的项目,在意志力较强的时候提高运动强度进行锻炼,这样的安排,也是经过全面分析后得出的。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奉化市锦屏中学初二实验班学生,共40人,男、女各一半,该班学生各方面素质普遍较好,但也存在着个别差异,班风很好,同学间团结互助,有较强的凝聚力。学生求知欲强,学习积极性高,上进心强,平时活泼、好动,心理素质较好。
四、教学目标
根据上面的教材分析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一)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投掷的基本技术原理和变向跑的技术要求,明确投掷的目的是发展力量和协调性,跑的目的是提高灵敏度、发展速度。
(二)技能目标:初步学会合理的投掷动作,进行器械投准的方法。学会变向跑的技术动作,掌握好适当的身体倾斜角度和合理的摆臂方法。发展学生速度、灵敏、柔韧、协调等素质。
(三)情感目标:通过投掷和变向跑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具有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竞争意识,团结协作精神,勇于克服困难等意志品质。
五、教学过程
这是本课的组织队形示意图。
(开始部分)四列横队
(准备、基本部分)圆圈队形
(结束部分)
根据认识事物的规律和人体生理机能变化的规律将本课分为四部分:开始部分时间安排4',准备部分时间安排7',基本部分安排30'和结束部分时间安排4'。
开始部分两个内容:一是组织教学所需的常规内容,主要是迅速地把学生组织起来,使学生明确课的内容和目的。二是队列练习,队列的内容是蹲下及起立。它既是大纲规定的学习内容,又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振奋学生的精神。后面安排的反应练习“弹钢琴”,既是对队列练习效果的检验,又能提高学生练习兴趣,为以下的教学作好准备。开始部分组织为四列横队,要求学生精神饱满,步调一致,反应迅速。
准备部分包括游戏“组点着地”和配乐韵律操。把平时枯燥的跑步活动寓于游戏活动之中,把机械的徒手操配上音乐,乐与律的结合,造成艺术的氛围,给以美的感受。这样安排一是旨在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二是使学生的生理机能活动能力从相对较低水平逐渐调动起来,为人体进入工作状态作好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如在“组点着地”游戏中,通过学生组点的不同方式,教师通过启发、诱导、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统计评比,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在游戏过程中练习了反应能力。准备操编排了肩部运动、体侧运动等五节配乐韵律操,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边跟着做的形式,随着音乐的节奏,一气完成。在直径20米的圆周上,要求学生游戏时能快速作出反应,组对着地点,配乐韵律操的动作要求准确、到位、协调。
基本部分第一个内容是投准,时间安排16'。投准与一般的投掷有所不同,一般的投掷重点是正确的用力顺序,难点是协调用力,而投准的重点是投掷的准确性,难点是控制投掷的力量和出手角度,为了解决这一重难点,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步骤:
(一)将投掷物上抛接住练习。采用多种方法将投掷物上抛接住练习,既提高学生练习兴趣,又发展学生上肢力量,最后采用自创动作上抛接住练习,既能发展学生积极思维能力,又能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学生练习对地投。体会正确的挥臂、鞭打动作,为以下的教学作好准备。
(三)将投掷物投中地上小圈练习,练习时距离由近及远,目的是使学生控制投的力量和出手角度,从而提高投掷的准确性。对较远目标的投准,用正面投的方法难以击到目标,需要用侧向投掷的方法。因为侧向投可以把投掷物置在远离出手点的身后,这样,在迅速用力投掷时,工作距离长了,投掷出手的速度更大,投掷距离更远。
(四)将投掷物投中目标练习,根据学生练习情况,适当调整投准的距离。让学生自选投准的方法,在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基础上,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师适当进行引导,在提高趣味的同时,又紧扣教学重点。最后分组进行投准比赛,采用比赛形式更能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提高练习的效果,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组织均为直径20米、22米的两个同心圆上,看上去既有视觉形状上的美感,又便于教师集中观察,教学指导。第二个内容就在这紧张、热烈的气氛中结束,体现出了“快乐体育”的教学思想。
基本部分第二个内容,是变向跑:沿圆圈快跑,时间安排14'。该内容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合理的身体倾斜角度和正确的摆臂动作。难点是控制重心,克服离心力。初二学生往往不明确身体重心在圆圈快跑时的作用,从而导致各种错误动作。以下的教学手段,就是围绕这样的一个重点、难点展开,根据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原则,一步一步进行的。
(一)原地练习沿圆圈跑时身体倾斜和手臂摆动的练习。依据学生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由易到难进行练习,先在原地体会正确的动作要领,再通过讲解,掌握圆圈跑控制离心力的方法,突破教学难点。
(二)逆时针方向跑练习。依据顺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安排了从原地练习过渡到逆时针方向跑进的教学顺序,是为了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这样的安排不仅对掌握技术有很大的作用,而且对发展跑所必需的身体素质也有重要意义。
(三)顺时针方向跑动练习。为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全面训练学生控制身体的能力,故安排了顺时针方向跑动这一练习方法。
(四)沿圆圈快跑接力。由于学生不随意注意占优势,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运用接力跑竞赛游戏,来检查学生圆圈跑技术的掌握情况,并以此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快速奔跑能力。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自由组织交接棒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再根据练习情况进行点评。同时寓思想教育于竞赛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关心他人,自觉锻炼习惯。
以上各个练习的采用意在充分体现“快乐体育”的教学思想,力求采用多种练习手段的教学原则。组织均为直径20米和22米的两个同心圆上。要求学生在练习时能集中注意力,相互配合默契,且能跑得快。
最后结束部分用配舞蹈《幸福拍手歌》进行放松,第一遍原地踏步加击掌,第二遍原地跑跳步加拍肩,第三遍行进间跑跳步加跺脚,第四遍原地跑跳步加甩臂。多样化的练习安排,既提高了学生的趣味性,同时起到放松上、下肢作用,使学生的生理、心理都得到放松,在进行美的教育的同时,又一次体验上体育课的乐趣。之后,作课堂小结,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达到鼓励学生和继续提高的目的。然后布置器材收回,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爱护集体财产的习惯。最后师生道别,再次拉近师生距离,养成文明礼貌习惯。组织直径为13米的圆。要求学生在放松时做到轻松、快乐,听讲时认真。
六、预计课的效果
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认真参与各个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感情融洽。投准完成率在85%左右,沿圆圈快跑能基本掌握正确动作要领。
预计课的练习密度为35%左右,最高心率大概出现在38--40',为150--160次/分,平均心率达到120--130次/分。
七、场地器材
场地:400米田径场草坪;
器材:自制沙包每人一只,拨河绳一根,气球四只,录音机一台,录音带一盒。
第三篇: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
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
教材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1、蹲踞式跳远
(1)知识目标:初步了解蹲踞式跳远的技术环节。(2)技能目标:在学习与体验中解决“学会”的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面对任何困难都不要放弃,勇于向前、顽强果断的优良品质;且在学习中找出最佳的方法与快捷方式,建立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内容
教 师 活 动
时间
学 生 活 动
1、和学生讨论跳远的历史最好成绩并观看课件
跳远是人类日常生活中最常见与经常用到的一种人体活动,是大家喜闻乐见的、节奏强、兴趣高的一种体育形式;又是现代奥林匹克体育运动中一项重要的比赛项目之一。在初中体育5分 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体能、运动技巧起到很好的作用。技术环节:
完整的跳远技术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部分组成,1、提问学生对蹲踞式跳远有多少了解?
蹲踞式跳远动作方法:助跑速度快,节奏稳定,踏板前达到最快速度;起跳脚上板快,两臂和两腿配合摆动快,起跳腿蹬伸起跳快。腾空中蹲踞平稳好,落地时两腿前伸,落入沙坑屈膝缓冲,安全落地。
2、能说出技术环节的组成3、课件展示 讲
引导激发学习兴趣阶段
解
跳
远
技
助跑的任务:是为了获得高的水平速度,准确地踏上跳板、为起跳创造有利的条件
起跳任务:是改变身体学生了解动作要点齐读 动作要点:助跑快速、步点
准确、重心平稳、上板积极起分
∫ 跳充分,空中身体姿势平衡,落地安全。术
环
节
教学教学过内容程
保
持技
学
术
生 的环
学
节
习
兴的
趣
任
学习务
与提重心向前运动的方向,教 师 活 动
使他按适宜的腾起角(18-24度)向空中腾起。(可分为起 跳脚着板、屈膝缓冲、起跳蹬伸)
腾空的任务:是保持身体的平衡和为落地创造有利条件。
落地的任务:是尽可能地推迟脚落地的时间,加大着地点和身体重心投影点之间的距离,保证身体移过着地点,安全落地。
时 间 1、2、3、10
分
4、学 生 活 动
学生了解技术环
节的任务。
了解跳远的规则
知识扩展
重点掌握助跑和的技术起跳
高阶段 观 看 蹲 踞 式
1、观看蹲踞式
跳远(课件)
2、观看蹲踞式
跳远视频教学
1、对学生讲解跳远的发展历
史及国内国外的跳远记录。
2、学习如何进行实践练习分
跳 远 课 件
小 结 教 学
本节课对跳远的了解 分
反 思
评析:通过研修网中新课程的学习,看到自己有很多的不足,教学中的成功或不足、教学中学生锻炼的情况、教学中的改革创新等。在课后重新审视分析课的发展变化,反思与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经常进行换位思考,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日后对随笔进行归类、整理、总结,是教学参考的第一手借鉴资料以及撰写论文的极好素材,会促使自己的教育理论不断升华,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在体育教学基本技能要扎实,口令要清晰,示范要正确优美,保护、帮助得力;教态要自然,具有创设和谐教学气氛和教学情景的能力,能驾驭教学全过程;重视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一节成功的课,结构是严谨的、各部分之间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练习密度、练习次数、练习强度、运动生理负荷设计合理,效率高。我的教学设计还有很多不成熟,在这堂课的设计中,理论演示跳远动作和学生如何练习这个环节没有出现。以后应加强学习.
第四篇:体育教学设计与实际操作
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设计与教学操作
------重庆市万州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刘平平
一、正确理解学校体育与运动训练的关系
正确理解与处理学校大众体育与学校竞技运动的关系,有利于端正体育教学的思想行为。
竞技运动是以挖掘人的最大潜力为目的,它所追求的主要是技术的完美和成绩的提高,而不是以健身和提高人的整体健康水平为主要目标,甚至还可能要以牺牲人的健康为代价,它是为少数有运动天赋和兴趣爱好的运动员服务的,是按照竞技体育训练规律施教的,培养的是运动精英,是层层淘汰式的精英教育。而学校体育教学即学校的大众体育,则以增进学生的整体健康为主要目标,是按照体育教学规律进行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
但在学校大众体育的教育中,可以发现体育特长生、爱好者,对这些有志于竞技运动的学生,可推荐或组织到学校竞技运动的训练中去,不断挑战自我,不断战胜对手。竞技运动的高手,反过来可为大众体育的学生所欣赏和推崇。因此,弄清楚学校的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关系,有利于教师端正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思想与行为。如选择有助于促进学生健康的内容和方法,应是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应该考虑的重要方面。
二、体育课程计划
1、水平------学年------学期------单元------课时
水平一------
一、二年级 水平二------
三、四年级 水平三------
五、六年级 水平四------七、八、九年级 水平五------十、十一、十二年级 水平六------发展性目标
2、目标统领教学内容(课改方向)
也就是由选择内容去达成目标
这里的目标就是《体育课标》里标注的具体目标(见课标)
由此形成单元教学计划如:“通过多种练习发展有氧耐力”这个目标要达成可以根据学校条件选择800米以上的耐久跑、1分钟以上的健身操或跳绳、游泳、球类运动、骑自行车甚至骑马等内容。
选定内容后便形成了单元教学计划,再根据单元教学计划设计课时教学计划。
三、教学设计
在遵循规律的框架下,进行变动。也就是规范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课教学常规。
健全体育课堂常规,是培养学生体育学练行为的突破口。那么,如何规范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常规进行教学设计呢?
第一、体育教师教学要有《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有体育教材和教参等必备的教学工具书。
第二、学校要有相应的体育场地设施和配备必备的体育器材。不能上成全是徒手的体育课。
第三、体育教学备课(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主要是课标里标注的目标。
教学内容:要根据学校资源条件、师资技能、符合学生身心年龄特点选择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具体内容。
教学重点:一般是技术动作的结构。要围绕重点搭配教材,上下衔接、过渡照应进行组织教学。
教学难点:主要是体能、心理方面的因素。
教学准备:
1、检查场地器材、设置安全预案;
2、布置场地器材、划线;
3、体育骨干培养培训等。第四、根据运动的生理活动变化规律加以规范体育课堂结构。
(一)、开始部分:由原来的体育委员整队集合、清点人数、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宣布本课内容、检查着装、处理见习生、提出要求等较重成分的被动教育,转变为由体育值日生整队集合、清点人数、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让体育值日生谈组织队伍的感想、其他同学谈看法、教师对其点评(即“自评、互评、师评”,简称“三评”)――教师宣布本课内容、检查着装、处理见习生、提出要求等的较多意义主动教育。
(二)、准备部分:由原来的教师带学生慢跑步或徒手操或做已会游戏的被动教育,转变为由体育值日生或体育小组长带同学慢跑步或徒手操或已会游戏――教师让体育值日生或体育小组长谈组织练习的感想、其他同学谈看法、教师对其点评(即“三评”)――教师补充专项准备活动的主动教育。
(三)、基本部分:
1、复习上次课的有关内容或检测上次课的作业情况。
2、对新教材:
一种形式为演绎的方法:对正确的结论动作技术由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对比纠错――学生正确练习、巩固练习、逐步提高的学练演绎过程;
另一种形式为归纳的方法(课改所倾注的方法):根据教师或学生设置问题情景——学生体验动作(进行发散思练、自主学、思、练、评)――展示(个人的或小组的)、讨论,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收敛思学练动作的归纳过程――得出正确动作,再演绎正确动作、逐步完善动作质量的过程(其过程中的重要节点要有“三评”,这一过程也是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过程)。归纳与演绎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相辅相成,互为前提,应当把每一个都用到该用的地方。
3、设置8分钟左右的“体能课课练”,特别要注重各年龄段身体素质敏感期的体能练习。
(四)、结束部分:
1、整理活动一般为师带生练。
2、小结一般采取让学生对本节课谈收获、找差距、说感想、谈看法、提建议,然后教师对课梳理总结(即“三评”),温故知新。
3、布置作业。
4、收拾场地器材,下课。
以上体育教学常规规范的建立,让学生逐步形成学练习惯,以至对其学练行为可以随时进行自评、互评。同时,我们认为“三评”应成为每一节课中某一重点学练内容的归纳常规。
第五、在教学时间分配上要注意合理安排,精讲多练,一般情况下一节课老师在集中讲解的时间总和不超过5 分钟,(在分组练习或个别指导时可以多一些讲解),其绝大数时间要让学生参与练习。我们认为在当前新课程下的中小学体育课教学中,既要重视教法,更要重视学法,教师的教在于导,导是主线,学生的学是主体,学生的主要活动形式是自学、自练、自评,教师的主要活动形式是组织设疑、启导、引导、帮助、定向、精讲、点拔、示范、巡回辅导等。学生的自学、自练、自评活动要占据大部分教学时间,并要达到一定的运动密度,以体现体育课程性质。而教师的组织引导活动要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第六、要注意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关系的处理。教师的导要服从于学生的学、练、评,学生的学、练、评要遵循教师的导。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由下图可知:
要想达到教与学的最佳效益,必须双方投入,片面强调哪一
教师
方或削弱哪一边都会降低教育效果,切忌走两个极端:一种
↑ 效益 是片面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灌输式”的教法,上成“被动 ︱
∣↗ ---→
学生
式”的体育课;另一种是过高估计学生的自主能力的放纵倾 向,上成“休闲式”的体育课。
第七、要注重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设计,并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能力。发散思维→收敛思维→进一步发散思维→进一步收敛思维的循环发展,可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八、要注重归纳与演绎的设计,并培养学生归纳与演绎的能力。归纳→演绎→再归纳→再演绎的循环发展,使以往过重强调“教为重心”、“教师中心”的填鸭式、注入式、传习式的由教师和学生比较习惯讲解或学习现成的结论与现今较重视实证和归纳的思维方式相互转换的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体现素质教育对学生的体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九、要注意一节课的动作技术细节或环节的把握与单元技能进展相联贯的规律,注重提高运动技术动作的质量。
第十、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运动的生理活动变化规律等,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融入课中,探索获得进步幅度与成功体验的过程,也是“汗(运动要出汗)”、“会(所学技能要会)”、“乐(心里要舒服)”的过程,让学生从中学有所获、练有所得。
第十一、每节课的运动生理变化为:在实施正确练习或体能练习时,学生的运动量达到最高峰,并可出现超量恢复现象,要有一定的运动负荷,以起到促进体质增强的作用。
第十二、体育教学要注意各班级上课的场地划分与照应,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学生练习活动要尽量控制在你的视线范围内,也便组织教学。
第十三、体育课教学要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的方法,养成主动学练的习惯,丰富他们的运动的实践,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终生学练的能力。
可借鉴的体育教学模式:“学生先上后学”体育教学模式。
第五篇:体育教学设计与反思
《立定跳远》教学设计
学校:周至县二曲中学 教师:齐 永 强 《立定跳远》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初中跳跃项目的要求,立定跳远技术应属于水平段四的要求范围(初中阶段)。本节课主要是在学习双脚跳跃的基础上学习的,又是为初中体育会考打下基础,另外,学习立定跳远,还能有效发展速度、协调、力量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不畏困难、勇敢直前的精神,并具有健身性、竞争性、娱乐性的锻炼价值。所以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为立定跳远,我准备配合辅助教材跳台阶共同完成,把二者安排在一起是因为:一是根据学生身体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发展腿部力量的下肢练习,二是根据合理安排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的原则,结合人体适应性的基本规律,使学生的身体机能科学合理的发展。另外,在整节课的设计上,我把课的内容全部游戏化、比赛化,这样既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又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为终身体育奠定了基础。由于当前学生普遍存在身体素质比较差,学习注意力也不是很集中,所以在学习时教学内容一定要合理按排。但学生中城镇学生占多数,他们生性活泼、好动,模仿力、好奇心强,学习积极性高、勇于竞争、自我表现欲强等特点也为很好的完成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条件。想要整节课学生精神饱满、持久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就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此,在立定跳远的单元教学中,每节课都需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紧紧地抓住学生的心理,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在玩中学,在情境中练,以有效达到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大多数学生初步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
2、技能目标: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协调性、灵敏性,提高学生下肢力量和立定跳远水平。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终生体育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教材的知识体系及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规律,可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为快速有力的起跳和腾空后的展髋,确定的依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快速有力的起跳是决定立定跳远成绩的关键,因此定为本节课的重点,我将通过激烈游戏中快速重复的起跳练习来解决;二是由于学生体质较弱,做到空中展髋动作有些难度,因此定为本节课的难点,我将通过游戏中逐渐增加小垫子的高度和远度来解决。
四、教学准备 将整个教学内容游戏化、比赛化,使学生乐于参与、易于参与,并在较为兴奋的状态下达到教学的目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感性思维较强,理性思维较差的特征,因此宜在教学中多应用示范进行教学,让学生多进行模仿练习。因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法:
1、游戏、比赛参与法:将教学内容全部融合于游戏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尝试教学法:依据“实践----认知----再实践”的规律,在讲解前,先使学生主动探索,启发学生创新练习,理解知识、自我完善,同时也体现了“先学后教”的基本原则。
3、示范法:利用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在本节课中让学生多看动作优美标准的示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指导、纠正错误法: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通过应用全体与个别指导、纠正错误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规范动作。
5、表扬法: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多鼓励多表扬,发现闪光点,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6、水平段分组合作法:学生依据自身的素质和技术能力的自我评定进行分组,组内互助学习,其目的是通过自选难度,自由分组,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保证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真实的需要。
五、动作要点、易范错误动作和纠正方法: 动作要点:
预摆: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前后摆动,前摆时,两腿伸直,后摆时,屈膝降低重心,上体稍前倾,手尽量往后摆。要点: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体稍前倾。
起跳腾空:两脚快速用力蹬地,同时两臂稍曲由后往前上方摆动,向前上方跳起腾空,并充分展体。要点:蹬地快速有力,腿蹬和手摆要协调,空中展体要充分,强调离地前的前脚掌瞬间蹬地动作。
落地缓冲:收腹举腿,小腿往前伸,同时双臂用力往后摆动,并屈膝落地缓冲。要点:小腿前伸的时机把握好,曲腿前伸臂后摆,落地后往前不往后。
易范错误动作和纠正方法
预摆不协调。解决办法:反复做前摆直腿后摆屈膝的动作,由慢到快。
腾空过高或过低。解决办法:利用一定高度或一定远度的标志线来纠正这类错误效果很好。
收腿过慢或不充分。解决办法:反复做收腹跳的练习,注意,是大腿往胸部靠而不是小腿往臀部靠,击掌动作要及时。落地不稳,双腿落地区域有较大的差异。解决办法:多做近距离的起跳落地动作,手臂的摆动要协调配合。地面设置标志物,双脚主动有意识地踩踏标志物。
七、教学过程
1、收心热身阶段(开始和准备部分):大约用时10分钟。具体步骤为:首先是课堂基本常规(包括师生问好、宣布课的目标任务等)。然后是游戏。然后是徒手操练习。
2、情绪发展阶段(基本部分):大约用时25分钟。本着寓教于乐、快乐教学的原则,这个环节我准备分两步完成,一是利用辅助练习跳台阶和立定多级跳远来提高学生兴趣和跳远的收腹举腿动作要领。二是在立定跳远中增加一块或二块小垫子,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基础上让学生快速跳跃有一定高度的小垫子,先做基本的体验,然后在学生体验的基础上教师再做适当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明白,只有快速有力的起跳才能保证起跳的高度,并提出问题:“有了高度,如何跳得更远呢?”,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难度,并让其带着问题进行第二个游戏“看谁跳得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分别跳跃有一定高度和远度的小垫子,最后,各小组在讨论的基础上,选派代表分别示范并讲明理由,得出结论:要想跳得远既要保证起跳快速有力,又要保证身体的充分伸展。然后进入第二个游戏,让学生齐心协力,争创第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通过比赛的形式强化所学的内容。巩固所学知识,既符合了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规律,同时也解决了本节的重难点。
4、恢复身心阶段(结束部分):大约用时4—5分钟。具体步骤为:①放松运动(4X8拍)②教师讲评本节课的情况,并对课堂中发现的闪光点进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③安排值日生收回器材,培养学生勤劳的好习惯。最后师生有礼貌的再见。
教学反思
立定跳远是一种非常单调,枯燥的项目,所以学生比较喜欢选择跑或者投掷类的体育课,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发现其他的老师总是采用老一套的教学方式,教师先示范讲解,然后全体学生听教师口令集体学习,一遍又一遍的练习,整堂课下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的动作变形,有的学生还坐在地上偷懒,而且学生每次测验的成绩也不是很理想。
现在,体育课堂教学进行了改革,“主体性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的提出,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羁绊,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通过自己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做到乐学,会学,善学,从而保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达到最佳的发挥和发展,所以,在本次课的设计中,我对突出“主体性教学”的方法,做了一些尝试,主教材的部分采用了分组教学方式—竞赛评比法—游戏教学法。
1.让学生自由组合,7—9人为一小组,由小组长负责。带领组员进行立定跳远练习,教师到每组实行检查。
2.每组可选送4名成绩优秀的同学,代表本组参加比赛,然后从中选取出8—10个跳得最远的同学给予奖励。
通过本次课的教学,我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很深的体会。
分组教学方法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主的被动式教学方法,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也避免了少数学生厌学当观众的现象,从而有效地克服了长期以来形成的素质与素质差生的两极分化的弊病,利用团队的力量创造良好教学环境,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学生与学生相互指导,相互帮助,合作学习加深了学生们的友谊,提高了学习效果。
学生通过分组比赛,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荣誉感以及和组员之间的凝聚力,从学生的练习程度上不难看出,学生对分组教学方法很感兴趣,教学比赛既是素质,技术,战术的较量,也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考验,比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勇敢性和坚强的毅力,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分组比赛对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方面也有着显著的功效。
通过课堂实践后,让我重新认识了教学的意义,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教学的过程要顺应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只能是在学生时行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和出现问题时,时行有效的引导和帮助,力求展现学生在自主探索活动中突出主体,突出个性,并获得积极的,成功的体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切实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