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罗际买马破盗案故事
晋朝,罗际任吴县县令时,一天,有个老人前来报案说:“我的马昨夜被偷了。”
罗际见老人急得满头大汗,同情地问:“你的马长得啥模样?”老人叹息着回答道:“唉,都怪我马虎,才让偷马贼钻了空子。那可是一匹好马呀,四岁口,个大脊宽,四蹄雪白,身上红得像火炭一样,跑得可快呢。”
罗际又问他夜间听到什么动静。老人略一思忖,说:“就听到半夜时分,一群马叫了一阵,听声音是马贩子赶着马从我村上经过。”
罗际问毕,安慰老人说:“你回去吧,等马寻到了,我再请你领回去。”
老人半信半疑,离开了县衙。
第二天,罗际叫人在城门口贴出布告,上写:“本知县奉朝廷之命,出白银千两,买一匹个大脊宽、毛如红炭的四岁口的大马,望养此马者,速送县衙。”
百姓看了布告后,眼睛被诱得红红的,可都摇摇头走开了,寻常人家,别说是好马,就是劣马也买不起呀。不到半天,全城人都知道了。一些大户人家送来几匹好马,只是不与布告上的模样相吻合。不久,有个马贩子探头探脑地送来一匹马,这马与布告上所说的一模一样。罗际一边推说去取银两,稳住马贩子,一边叫那老人前来相认。
那马一见到老人,两蹄腾起,鬃发竖起,咧嘴叫着,井挣开马贩子手中的缰绳,亲热地舔老人的手。老人高兴他说:“就是这匹!”马贩子大惊失色,知道中了罗县令的汁。
第二篇:三块破砖头的故事
三块破砖头的故事
四川省平昌县喜神中学蒲德芳
一天,我正伏案疾书,忽听门外有学生嘀咕声,似乎想进来又不敢进来。我想,这正是锻炼他们勇气与胆量的时候,就假装不知道,继续工作。
终于,一个学生壮起胆子呼了声:“报告!”我一看,正是昨天受到严厉惩罚的那三个班干部,挨挨挤挤进来,半天不开腔。
我刚接手的这个班有个特点,男生学习不错,但个个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女生学习不如男生,但上进心强,也很自尊。一次自习课上,学生集体轰闹,男生更是个个闹翻了天。我惩处了一批男生,包括这三名班干部在内,罚他们扫地一周。周末值周老师在评比时,扣了我班的清洁分。事后我追究责任,对他们三位则加倍处罚。他们问原因,我说:“因为你们是班委干部!”他们当时很不服气。
看着他们沉默不语,我接过他们的话头,笑着问道:“有什么好消息要报告呀?”终于,班长程新开口了:“蒲老师,听说今天是您的生日,这是我们送给您的生日礼物,请您收下。”“生日?”其实我的生日还早着呢,“你们听谁说的?”他们说是同学们说的。我本想说,你们还是消费者,就不要花钱了,况且今天并不是我的生日,就把礼物退回吧。但看到程新手里托着一个方便袋,很尴尬的样子,又一想,都已经买来了,也代表同学们的一片心意,权且收下吧。于是我将错就错:“好,我收下了,谢谢你们啰!”
刚把礼物交到我手上,他们三个就一溜烟跑了,连招呼都没打一个。我提在手里,感觉有问题,红色方便袋皱巴巴的,里边东西不多,却沉甸甸的。放到桌上,我听到了清脆的响声,里面是石头!我的心一片冰凉。“出道”十多年来,这还是我第一次收到如此特殊的“礼物”。我没有心思打开袋子证实一下,又准备伏案疾书。
这时有几个女生进来了,她们关切地问:“蒲老师,您知道程新三个给您送的什么礼物吗?”我平静地说:“知道,是石头。”“那您知道他们给您送烂砖的意思吗?”我实属不知,便问:“你们说说看。”她们说:“程新说,他们是几个‘烂官’,送您几块烂砖,意思是‘还砖’(换官),他们不想当干部了。”
哦,原来如此。她们几个见我很平静,放心地去了。
我这才细看“礼物”,原来是三块破砖头,还附有一张纸条:“蒲老师:听说今天是您的生日,我等三人特地送上礼物表示祝贺,望蒲老师了却我等心愿。”末尾署名为:“班长、生活委员、体育委员。”
我该怎么办?怎样做才是最佳的选择?
我感到那三位同学在看着我,全班同学在看着我。他们还将把这个故事讲给其他同学和老师,讲给家长和亲友。我感到全校的同学和老师都在看着我,全体家长和人民在看着我。我的一举一动,关系重大,影响深远!
下午有课,我到教室里去,原打算若无其事地上课,因为我还没想好怎么处理。但同学们目光齐刷刷地望着我,表情怪怪的,我知道无法回避了,微微一笑:“刚才几个同学为祝贺我生日快乐,特地送了礼物给我。我提过来一掂量,沉甸甸的,心情非激动!”同学们忍不住笑了,课堂一下子活跃了。我接着说:“闲话少说,课归正传,下边我们学习„„”
这只是个缓兵之计。
这天晚上,我辗转反侧,思考着,怎样处理这个事情。
毫无疑问,“送砖”事件主谋是班长程新。该生性格开朗,爱耍小聪明,狂妄自大,但学习成绩好,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影响力。他看不起开学初大家推荐的临时班长任鹏,时常故意作对,口出狂言。一个月后,在班委正式选举中,他被任命为班长。可才过了几天,他就干不下去了,多次请求辞职,我未予批准。后来他变为消极怠工,直到频频犯错。这次他把自己的小聪明,发展一个新的高度了。处理此次事件的关键,是要让这个狂妄之徒,彻底认输,口服心服。
事不宜迟,次日早自习,我决定改为班会课。
我就从那三块破砖头谈起:“同学们,收到程新等同学送来的沉甸甸的生日礼物,我真的是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同学们笑了。
我接着说:“其实呢,昨天并不是我的生日,我的生日还早呢。那礼物呢,其实是几块破砖头!” 同学们沉默了。
“他们还附了一封信:‘望蒲老师了却我等心愿。’”
听到“我等”二字,同学们又笑了。
“署名是‘班长、生活委员、体育委员’,原来他们是以干部身份写的信、送的礼。他们的心愿是,请求我撤去他们的干部职务。”
教室里静了下来。
然后,我高声问道:“同学们说说看,蒲老师有没有这个权力?”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有!”
我微微一笑:“感谢同学们的厚爱,你们抬举我了,其实,我并没有这个权力!”
看着同学们一脸疑惑,我解释道:“因为这届班委是经过同学们投票选举的,我怎么能够随意撤换强奸民意呢!”
同学们交头接耳,连连点头。
“你们三位是高看蒲老师了!不过,”我话锋一转,“既然他们三位不愿为班级做事,不愿为大家服务了,我们也不应强人所难。孔子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我提议,免去他们三位的职务。我们现在就举手表决,可以吗?”
大家都说好。于是,我们就以举手表决的方式,依规定程序免去了他们的职务。都是全票通过,他们三个自己也举了手。
于是我又说:“同学们,班委干部并不是什么‘官官’,实际是为班级做事为大家服务的。当班干部是极其光荣极有意义的事,这是眼中热爱集体乐于助人的表现。同时,在当好干部的过程中,自己也得到了锻炼,得到了成长,是很自豪很荣幸的事。愿意当干部,说明你心中有他人有集体;能够当上干部,说明你有威信有能力。所以我一再强调:班上最优秀的人才并不是学习成绩最好的人,而是优秀的班干部。所以,同学们要勇于进取,力争上游,争取机会当上班干部,群策群力,千方百计当好班干部。”
同学们若有所思。
于是,我提到了这三个人:“而刚才的三位同学呢?他们辜负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和期望,一遇到点困难,一受了点委屈,就不愿为大家服务了,就不愿为班级做事了,就不愿当干部了。这是不负责任不讲信用的体现,也是没有办法没有能力的体现。”
那三个同学低下头去。
“程新还看不起任鹏同学。我看别人只是考试分数不如你,其实任鹏比你有能力。人家任鹏当了一个多月的班长,没有出任何问题。你呢,不到一周就要打退堂鼓,如今不到二十天,你就带头违犯班纪班规,还耍辞职的花招。这不是自然选择优胜劣汰的结果吗?千万不要以为学习成绩好,就是一切都好,把尾巴翘到天上去了。我们今天需要重新认识你了!”
我的话说得很重,程新羞得无地自容。另两位同学悄悄看了他一眼。
我提高声音说:“我们也要重新认识任鹏同学!是的,他的学习是差了点,但是他有为大家服务为班级出力的热情,也有这个能力。我们应向他致敬。我们现在提倡素质教育,这才是最重要的素质!我提议,欢迎任鹏同学回来当我们的班长,带领我们走进奥运年。现在就举手表决,好不好?”
“好!”同学们欢呼,鼓掌。
于是任鹏同学获得全体同学的支持,显得非常激动。要知道,在小学阶段,他可是老师眼中的差生,做梦都没有想到能当上干部,而且还是班长啊!随后另两位班干部也重新选举产生了。班委问题就此解决。
接下来,便是“送礼”的问题了。
我请同学们大胆发言:程新等人谎称老师生日,将砖头作为“礼物”送给老师,这种做法是否妥当?
多数同学认为不妥,这是欺骗老师,不敬师长的表现。不过也有几个同学认为他们的做法并无不妥,因为他们并没有别的意思,表面上“送砖”,实际上是表达“换官”(辞职)的意思。
要以理服人。我说:“是的,我相信这三位同学的想法很单纯,只是想表达不愿当干部的意思,决没有愚弄老师,侮辱老师的意思。”
同学们都点头称是。
“但是,你们想过这个做法所造成的客观后果吗?实际上就是不敬师长、目无师长、愚弄甚至侮辱老师!这个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同学们,我们做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啊!
“首先,谎称老师的生日,这就不对了。生日对一个人来说,相当重要,岂容你随意更改?其次,说是‘礼物’,实则为砖头,这难道不是公然欺骗、愚弄、侮辱老师吗?第三,就算我相信你们动机单纯,别无他意,但此事传扬开去,那影响就是极其恶劣的!人人都会说,某班的学生真的很疯狂,把石头当礼物送老师。人们又会想到,也许这个老师很贪财,引起了公愤,学生就用这个办法去讽刺他吧。人们更会想到,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学生竟敢侮辱班主任,对其他老师、其他人,那又不知会怎么样哦。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这还了得!”
同学们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教室里的空气像是凝固了。
“同学们,你们的想法是很单纯的,但是你们造成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甚至是很恶劣的。这一方面表现了你们年幼无知太幼稚太糊涂,另一方面又暴露出你们娇生惯养太自私太狭隘,只图一时高兴,不顾他人感受。更严重的是,这更是你们不敬师长缺乏教养的表现。古人说,天地君亲师。又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你们呢?对班主任老师都是如此,简直让人不敢再往下想。同学们,设身处地地想想,让人寒心啊!”
我越说越激动:“同学们,我们中国不是缺少有才能的人,而是缺少有德行的人哪。刘招华、李洪志、赖昌星、陈良宇„„难道他们没有才能吗?可是,他们为人民做了什么呢?他们无德、丧德啊。我们到学校里来,首先要学会做人,其次才是学习。我们要遵守校纪班规,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遵守国家法律,真正做到毛主席所说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因此,程新等人犯的错误是非常严重的,是不可饶恕的,必须给予严厉的惩罚。我们要打击这些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不知天高地厚的人,使他们记住这个教训,学会尊重他人,与人为善,学会做人,学会生存。”
同学们同意我的看法,支持我的决定,不但要免去程新三人的职务,还要他们立功补过,负责教室清洁卫生,直到期末。
这次临时班会课,让每个同学都受到了教育,我也受到了教育。
实际上,事后不久,我就分别收到了三位同学的道歉书,他们也以实际行动改正了自己的毛病。到第二年春季,程新同学被评为班上“最受欢迎的人”,重新回到了班长的位置上。而任鹏呢,则被同学们任命为纪律委员。
这就是三块破砖头的故事。
二〇〇八年十一月二十日
第三篇:小猴子的破皮鞋故事
今天,猴子阿三忙了一整天,把他住的小木屋,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打扫了一遍。清扫出来的垃圾,足足装了两大筐。
阿三忽然看到墙角落里,还放着的一双破皮鞋。扔了吧。他把那双破皮鞋扔进筐里。然后,他挑着两筐垃圾,出了门,一溜快跑,穿过森林小道,把垃圾送到垃圾山去了。
晚上,阿三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他听到墙角落里,传来一阵阵的脚步声,还有不知是谁的吱吱吱的说话声。
阿三起了床,踮着脚尖走到墙脚边。他看到有两只小老鼠在那里吱吱吱地嘀咕着。
阿三蹲下身子,问他们:你们在嘀咕些什么?
一只小老鼠说:我们的‘家’没有了。
另一只小老鼠说:我们就住在那双破皮鞋里。
阿三抓着头皮,尴尬地说:对不起,我把你们的‘家’给扔了。
两只小老鼠立刻呜呜地哭了起来。
别哭,别哭。阿三赶紧对他们说,我会给你们一个新家。说着,他打开鞋柜,找出一双红颜色的新皮鞋,送到小老鼠跟前。
两只小老鼠一起摇着头,说:我们不要新‘家’,我们喜欢住在破皮鞋里。
可是阿三又抓着头皮,说,可是,我已经把那双破皮鞋给扔了呀。
不要,不要嘛两只小老鼠又哭了起来。
阿三见他们哭得伤心,只得穿上大衣,打着手电,出了大门。
外面下着大雨,阿三又跑回来,带上雨伞,然后匆匆赶往垃圾山。
猴子阿三快步跑着。他穿过森林小道时,摔了两跤,把雨伞也摔坏了。
等到他一身泥巴,满头大汗地赶到垃圾山时,那座高高的垃圾山已经消失了。
嘀嘀!一辆装满垃圾的大卡车,开走了。
等一等!阿三朝着远去的大卡车,大叫着追去。
阿三追呀追,追了好长一段路,才追上大卡车。
开卡车的大狗熊停下了车,问他:阿三,这么着急,有什么宝贝掉到垃圾车上了?
阿三点着头:是宝贝,是宝贝。说着,他一跃上了大卡车,在垃圾里翻了起来。
他翻呀翻,翻了好一会儿,才翻到一只破皮鞋。
他又翻呀翻,又翻了好一会儿,才翻到另一只破皮鞋。
谢谢!谢谢!阿三向大狗熊敬了个礼,拿着那双破皮鞋,飞奔回家。
猴子阿三一口气跑回家,把那双脏兮兮的破皮鞋洗干净,放在壁炉前,烤干。然后,他把那双破皮鞋,轻轻地放在墙角落里。
小老鼠又住进了他们暖融融的家。
这一晚,猴子阿三睡得很香
第四篇:罗庚的故事
华罗庚的故事
勤奋成才
小时候,华罗庚家境贫寒,初中未毕业便辍学在家。辍学之后,他对数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而且更懂得用功读书。可怜的是他只有一本《大代数》,一本《解析几何》及一本从老师那儿借来摘抄的50页的微积分。
华罗庚辍学期间,帮父亲打理小店铺。为了抽出时间学习,他经常早起。隔壁邻居早起磨豆腐的时候,华罗庚已经点着油灯在看书了。伏天的晚上,他很少到外面去乘凉,而是在蚊子嗡嗡叫的小店里学习。严冬,他常常把砚台放在脚炉上,一边磨墨一边用毛笔蘸着墨汁做习题。每逢年节,华罗庚也不去亲戚家里串门,埋头在家里读书。
白天,华罗庚就帮助他的父亲在小杂货店里干活与站柜台。顾客来了,帮助他父亲做生意,打算盘,记账。顾客走了,就又埋头看书或演算习题。有时入了迷,竟然忘记了接待顾客。时间久了,父亲很生气,干脆把华罗庚演算的一大堆草稿纸拿来就撕,撕完扔到大街上。有时甚至把他的算草纸往火炉里扔。每逢遇到这种时候,华罗庚总是拼命地抱住他视之如命的算草纸,不让他的父亲烧掉。
华罗庚的志气与行径,几乎没有人能够理解。世界上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的,阻力愈大,反阻力也愈大;困难愈多,克服困难的决心也愈坚。他承受了常人难以设想的困难与阻力。不断前进,这倒反而锻炼了他。没有时间,他养成了早起,善于利用零碎时间,善于心算的习惯。没有书,就养成了他勤于动手,勤于独立思考的习惯。这种习惯一直保持到他的晚年。
第五篇:李牧破匈奴历史故事
李牧,嬴姓,李氏,名牧,赵国时期的军事家,与廉颇、白起、王翦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对于李牧的贡献可以分成两阶段进行论述。第一阶段是在赵国的边境抗击匈奴,击退匈奴,第二阶段是抵御秦国。之后因赵王听信谗言李牧惨遭杀害。
赵文惠王时期,赵国北方边境的匈奴实力不断壮大,经常到赵国的边境进行抢掠,于是赵王派李牧去雁门一带抗击匈奴。李牧积极采取防御的措施,并规定在军民遇到匈奴袭击的时候一律进入营垒不准出去迎战。此外,他还加强多士兵的训练,来提高士兵的战斗力。由于李牧多年为出战,匈奴认为李牧胆怯才不敢应战,赵王为此对李牧也非常不满,派人替换了李牧。但是赵军盲目出击损失颇多,再三思索,赵王再度调任李牧。李牧要求赵王不要干涉自己的计划,赵王答应了他的要求。李牧呆在军营中好几年,不断地训练军队,军队也有了很强的战斗力。之后,李牧认为时机成熟,便让百姓出城放牧来匈奴前来。匈奴用小骑兵前来试探,李牧军队假装战败,于是匈奴大量进举,却造到李牧军队的夹击,最后打败而归。
赵王迁二年,秦王下令攻赵,李牧临危受命,多次重创秦军,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夺回了被秦军所占林的土地,因此被封为“武安君”。此后几年,秦军不断出击的军队均被李牧击退,李牧名声大震,受到赵王的重用。
李牧破匈奴
李牧是个人才,历史上很有名的军事良将。他是赵国人,赵国北部不安定,因为有敌人啊。那么敌人是谁呢?就是大家熟悉的匈奴人。
李牧当时待的地方叫做雁门郡,是特意为了匈奴设立的。他的权限很大,朝廷给的物资也很丰厚,有着雄厚实力,所以他就天天杀牛,用来犒赏士兵。但是也不能不做事呀,那么做什么呢?射箭啊,骑马啊,怎么看守烽火台啊,怎么侦察敌情啊,什么都教。
但是,他有一条很奇怪的命令,就是如果匈奴入侵的话,不许和匈奴打仗。关起门来就行了,别让匈奴进来就行了。
匈奴嫌李牧胆子太小了,因为李牧不打仗嘛,所以弄得朝廷方面也很不开心,觉得你李牧是不是胆子太小怕啊,于是大王就给李牧撤职了。撤职之后,接任李牧的是谁已经不可考了,反正是一个特别顺遂朝廷心思的人就对了。这下好了,匈奴来了,士兵们就打仗,可是弄得边境民不聊生,连粮食都没法种下去了。你打就打吧,你别总是输呀。可是我输了,我也没办法啊,又不是我想。
还不如李牧呢,李牧虽然不打仗,但人家也没少东西啊。无奈了,朝廷和大王,请李牧重新出山。李牧就又运用了之前的方法。
英雄无用武之地,战士们都表示不行受不了了我们要打仗。这正是李牧要的效果,就这样把匈奴给打败了,打怕了。
寻秦记李牧
李牧,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与白起、廉颇、王翦合称“赵国四大将”,山西襄汾人。他为赵国所做的贡献主要是抗击匈奴和抵御秦国,而且他非常出色地完成了赵王交给他的人物,一生未尝有过战败,可以说是历史上少有的常胜将军。最后因为秦国的离间计被赵王杀死。
在电视剧《寻秦记》中也有李牧的身影,但是戏份不多,李牧仅出现在电视剧《寻秦记》第12、13和35集中。第12和13集中李牧是在项少龙与连晋比武的时候有过出场,在看到项少龙即将要输掉的时候,李牧站起来将自己手中的剑抛给了项少龙,最后项少龙用这把剑废掉了连晋的武功。在第35集中,项少龙与李牧兵戎相见,项少龙在秦魏边境驻兵守城,李牧带领军队攻城,最后城被李牧攻破,秦军全军覆没,唯有项少龙活了下来。
李牧这个人物在《寻秦记》中出现的次数非常少,而且那些剧情也是编剧自己想象出来的,参考价值也不高。但是,剧中李牧的形象跟历史史书上记载的形象非常相近,是一位有勇有谋的英雄人物形象。
在历史史料中,李牧为赵国贡献自己的一生,用自己的一生来保赵国的平安,结果却被赵王赐死,想起来都会觉得可惜。在李牧死后,赵国也被秦国灭国,自古以来流传的“李牧死,赵国亡”也是有很大的依据的,所以才可以说赵国有李牧才得以存活那么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