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幸福是什么?1
幸福是什么?
欧文说:“人类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可幸福是什么呢?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一个谜,你让一千个人来回答,就会有一千种答案。幸:土,代表房子;¥:代表钱;福:一家人,要有吃的(田),有衣服穿。幸福:就是一家人吃穿不愁,有房子住,有钱花。
可是,为何现在许多家庭丰衣足食,却不知幸福滋味? 因为,幸福不仅仅止于物质,更及于精神。
幸福,是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有意义者,对人生价值理想的肯定与追求。常言道,吃穿是为了活着,但是活着决不仅仅为了吃穿。很多时候,幸福的获得与物质生活的丰富不成比例。没有房住和没有钱花的人是不幸的,但是更多时候“有钱人”却成为了更不幸的人。安贫乐道是一种幸福,舍生取义是一种幸福,奉献他人是一种幸福„„幸福其实只是一种安于本心的生活。
幸福,是一种感觉,是一个简单却让人觉得遥远的词。当下,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幸福!母亲怀抱的温馨,恋人肩膀的甜蜜,儿女心中的关怀„„在你问着幸福是什么的时候已经是幸福的。幸福其实很简单,简单到不会有人相信眼前的就是幸福。幸福又很复杂且遥远,复杂到让人不明白什么时候才是真正的幸福。但是,只要你珍惜了、感动了,你的每一瞬间,都是幸福。幸福是没有比较的,不要只看到别人的快乐与幸福,然后哀告自己的不幸。快乐幸福是自己的,悲伤也是自己的。同是一条人生路,追求同一个目的,为何要用悲伤包裹自己呢?大胆走出去,幸福就在身边,幸福与否取决于自己!
幸福,是一种制度上的关怀。每个人的生活都与我们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个人的幸福是小幸福,整个社会的和谐是大幸福,小幸福与大幸福紧紧相连,互为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培育与引导,需要政府的主导与设计。通过“以人为本”种种制度的设计,显示对人民群众的现实关怀。建设“幸福南网”是公司对员工在制度上的关怀与理想许诺。这是为民谋福址,为民描绘美好生活蓝图,是民心所望。
第二篇:幸福
情书给了我最大的勇气,让我为爱情为狂!--www.xiexiebang.com题
作者信箱:amy1999@netease.com
这是一个婚后开始的故事,却和婚外情毫无关系。在一种毫无内忧外患的生活状态中,一股危险的叫人心悸的暗流在悄然涌动着。一番生者与逝者的对话,一只无心失落的花瓶,一份没有语言的温情,让“我”渐渐意识到在这个世上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
-------引子
今天是星期天。
每星期的这一天我总是起得很晚,一直赖在床上等早饭的香气把我唤醒,今天当然也不会例外。我分明已经醒了,却迟迟都不肯起床。
母亲大约是做了火腿鸡蛋,火腿的味道隔着几层墙壁都能够闻到。
我伸了个懒腰。
翔一直都很早起床,所以,这个时候,我一个人占领了整张床,可以自在地乱动,绝对不会有人说我。这应该算是一个晚起的理由吧。
然而,我不能一天都赖在床上。
因为我是一个四岁男孩的母亲,一个会哭爱闹要吃饭的男孩的母亲。
我看了看墙上的钟,九点了,该是起来的时候了。
而这个时候,翔会是在看杂志或报纸,或是陪小哲玩。
很突然地,厅里传来了一声巨响。
什么东西被打碎了。
我心里顿时有不祥的预感。
匆匆忙忙地披上了睡衣,我就冲到了客厅里。
静送给我的水晶花瓶已经变成了一地的碎屑。
小哲抱着糖果盒站在满地晶莹中,一付欲哭无泪的样子。
母亲手里拿着炒菜的铲子就赶了过来,正在查看小哲有没有被碎片划伤。
书房里的翔也被惊动了.
“小哲没有事吧?”
翔问母亲。
“看起来没有什么事情。”
母亲细细地检查着小哲的手脚,一遍不够,反复地看着。
小哲吓坏了,呆呆地站着,一动不动。
翔走过去,把小哲一把从花瓶的残骸里提了出来。
母亲和翔配合默契,翔带走了小哲后,母亲就开始扫地,将那原来是花瓶的碎屑一点一点地扫在一起。
而我只是象小哲一样呆呆地站着。
说不出任何话来。
静送我的花瓶就这么碎了。
没有任何的预兆,没有挽回的余地。
下午,我和翔领着小哲去婆家。
小哲因为知道做错了事,所以一路上都很乖,既没有吵着要翔抱,也没有闹着去看玩具。
他只有在走过了玩具店的时候恋恋不舍地看了几眼而已。
因为不想宠坏了他,所以翔和我达成了一致的意见,让他自己反省一阵。
而其实花瓶碎了之后,我就没有精神说话了。
好象心里刹那间空了一点出来,又没有什么可以填进去,然而,并不是觉得伤心。
翔和我一左一右地牵着小哲的手。
小哲似乎很沮丧。
我在右手上微微加了一点力,握紧了他的小手。
婆家离开家并不是很远,所以每次我们都宁愿闲闲散散地走过去。小哲会走路了以后,他也很喜欢和我们一起走,因为会路过他喜欢的玩具店。
玩具店的橱窗不是很大,陈列着几件很可爱的小玩意,有一个迷你的登山车模型,和几个秀气的小娃娃,还有一个大大的布熊。东西虽然布置得有些零乱,却还是散发着童稚和天真的气息。
第一页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尾页第三篇:幸福
幸福: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
感觉不到幸福的原因
概述: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你已经失去的、每当想起就会有一种深深留恋感的过去,就是你满怀希望对未来的憧憬,也是你现在普普通通平平凡凡没有一点波澜的生活。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失去以后才知道珍惜的。不过失去以后再想珍惜,为时已晚。所以,珍惜现在,就是在享受幸福
1.不善于发现阳光面
生活中有许多积极的、好的方面,但许多人却忽略了它们,“只看到自己的不幸,忽略了自己的幸福”、“放大了别人的幸福,缩小了自己的快乐”是其真实写照。
一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也对生活中的负面事件大肆宣传报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但同时也削弱了人们的积极心态。
2.缺乏信念
在经过20多年冲刺般的财富赛跑后,一些人除了赚钱,不知道人生中的目标与追求到底是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这种缺乏信念与理想的状态,难以产生长久、快乐的幸福感。
3.老爱攀比
现代人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竞争中,比职位、比房子、比财富„„比来比去,人们的心里只剩下欲望,没有了幸福。一旦人追求的不是如何幸福,而是怎么比别人幸福时,幸福也就离你
薰衣草远去了。
4.不知道奉献
美国哈佛大学一项研究曾显示,在生活中多去帮助他人,能让自己感到更快乐。但现代社会中,乐于无私奉献的人越来越少,斤斤计较的人越来越多。如果你总算计着“我能从中得到什么”、“做这件事值不值得”,就会生活的很痛苦。
5.不知足
俗话说“知足者常乐”,但能知足的人越来越少了,有了房子想换更大的,有了工作想换更好的,有了钱想赚得更多„„这些欲望,指使着人无休止地奔波劳碌,硬撑着去争取登上那“辉煌”的顶峰。
6.相互不信任
社会虽然通讯高度发达,但人们的心灵却渐渐疏远了。现在的人越来越倾向于“右脑”思维模式,而右脑掌管个体、权力、地位等,对于幸福的感受度是0。幸福感来自于左脑的感受,很多时候不是生活中的幸福少了,而是人们不再掌握感受幸福的能力。
7.过于焦虑
购房、子女养育、家庭养老负担等问题;因为职场晋升空间感到担忧而产生的工作压力;朋友同事之间人际关系的处理等都成为了中国人的“压力源”。在大城市中,无论老人、年轻人还是孩子,多处于一种烦躁不安的焦虑状态,这让人们无法从心底感受到幸福。
8.不懂得分享
虽然现在社会资讯发达,人与人的直接交流却越来越少,更容易让大家造成心里的闭塞,所以懂得多渠道,合理的分享,是获得幸福关键因素。
首先你要相信幸福就在你的身边,触手可及!这是个前提!假如你不相信幸福的存在, 又如何能够感觉到幸福呢个人认为幸福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心理感受所交汇而成的暧暧细流,流遍全身,流过心田,让人舒心,开心,产生愉悦感!而并不是金钱与物质上极大的丰富就可以替代得了幸福的.当然,每个人幸福的标准并不一样,处在饥寒交迫的人,生存为第一要义.吃得饱,穿得暧对他来说就很幸福了!可见幸福是跟人的自身需求息息相关的!总之,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个良好的心态,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一个笑容,一个温暖并包含爱意的眼神都会让你感到温暖,这都属于幸福的元素,集合这些美好,握在手中!慢慢去体会.在你失意和不开心的时候,仔细回想,你会发现一切的阴云终究会被幸福的光芒所射穿,照耀在你的身上,温暖你的心灵,世界上一切美好东西的都会化身为幸福的因子包围着我们,等待着我们体会和发现!用心去感受周围一切吧,不管是人、物、有生命的,还是生命的!当你感受到,并且自内心发出由衷的微笑时,这就是幸福!幸福不是追求的,而是感受到的,是内心对于美的事物的积极反应!这里是10点建议,如果你想追求幸福,这10点也是一个重要的过程:
1.遵从你内心的热情。选择对你有意义并且能让你快乐的课,不要只是为了轻松地拿一个A而选课,或选你朋友上的课,或是别人认为你应该上的课。
2.多和朋友们在一起。不要被日常工作缠身,亲密的人际关系,是你幸福感的信号,最有可能为你带来幸福。
3.学会失败。成功没有捷径,历史上有成就的人,总是敢于行动,也会经常失败。不要让对失败的恐惧,绊住你尝试新事物的脚步。
4.接受自己全然为人。失望、烦乱、悲伤是人性的一部分。接纳这些,并把它们当成自然之事,允许自己偶尔的失落和伤感。然后问问自己,能做些什么来让自己感觉好过一点。
5.简化生活。更多并不总代表更好,好事多了,也不一定有利。你选了太多的课吗?参加了太多的活动吗?应求精而不在多。
6.有规律地锻炼。体育运动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每周只要3次,每次只要30分钟,就能大大改善你的身心健康。
7.睡眠。虽然有时“熬通宵”是不可避免的,但每天7到9小时的睡眠是一笔非常棒的投资。这样,在醒着的时候,你会更有效率、更有创造力,也会更开心。
8.慷慨。现在,你的钱包里可能没有太多钱,你也没有太多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无法助人。“给予”和“接受”是一件事的两个面。当我们帮助别人时,我们也在帮助自己;当我们帮助自己时,也是在间接地帮助他人。
9.勇敢。勇气并不是不恐惧,而是心怀恐惧,仍依然向前。
10.表达感激。生活中,不要把你的家人、朋友、健康、教育等这一切当成理所当然的。它们都是你回味无穷的礼物。记录他人的点滴恩惠,始终保持感恩之心。每天或至少每周一次,请你把它们记下来。
人生悟道理最重要而不单单是学习科学知识
--“老朱啊,你看看,人家才初中文化,现在是资产千万的一个大老板了,你呢?都博士了,一个月才一个月拿五六千。”--我也不知道啊,他行呗。
这样的话,想必很多人听说过,但是,为什么那个大老板能发迹呢?难道真的是那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涯海角都不怕。”吗?那个大老板初中文化水平,可能还没怎么把数理化学好,就步入了事业的草原。他是用什么东西在支撑他的人生之树呢?
有很多原因:勤劳、毅力强、人伦关系好、身体棒、反思等等。
这些原因的背后,有一个深深的信念在支撑着他,那就是:学习和上进。学习什么?学习道理,而不单单是科学知识。
为什么要上进,正是有了上进心,人才会越发去学习。有了学习,人会发现自身的懒惰,变得更加勤劳; 有了学习,才知道毅力是难能可贵的;
有了学习,才会使人伦关系变得更加游刃有余;
有了学习,才会吸取更多的健康知识,以加强身体锻炼;
有了学习和上进,人自然就学会了反思,这样,他就会更加的进步。
所以,我时常告诉自己的学生:你不用去和别人比什么勤劳毅力成绩等,你只要让自己是出于一种不断学习和上进的态势,你将来就会超越自己。这句话一般说来,总是击中学生们内心的要害,要提高就是改善内心的信念,那就是学习和上进。他们的进步也是很大,超乎了一般人的想象。这也是自己教育学生方法中的杀手锏之一。
有时候,在不停的思考中,挖掘自己内心的死角,让这些死角变得积极起来,不与人争执(对错之事不必争),之后,就看到了生活质量变得更好了起来,人伦关系更好、身体更好、工作也更有业绩了,等等,这些无疑是应验了一句话:想到就能做到。
由于家庭中出了一些变故,所以,有些工作上的事也不想让父母操心,但于我看来,人的发展要长远看,工作中虽然短期出现一些不顺(在一般人看来),那也是正常的,若一旦拿这事跟老朋友比起来,那肯定是比得气死人,中国文化中的《易经》、《吕氏春秋》中也提到过用平常心看待这个世界。所以,我是一直在认真地在走自己的路。现在看起来,同样如此,不计较得失,顺和不顺都会有收获,人们为什么凡事要主观地求顺呢?顺其自然为最好。
这两年,如果大言不惭的说,经历的人生体验和悟得的道理,还是很多的。很多人常常用消极的论调来敷衍自己的人生:我又没经历过,怎么学到这么深刻的人生经验呢?这句话是很消极的,殊不知可以借他人的经历和中国文化中的瑰宝来填补自己思想的空缺吗?
其实,我们现在几乎每个人所经历的事情,在中国几千年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地被祖先们经历着。他们的经历中独到的部分往往被经典名著记录,这些著作就是我们当今所看到的中国人文哲学历史书籍。培根说过读历史以明智,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自己能有积极的思想,有着进取的意念,是终归能想到用这些瑰宝去填补自身思想的不足,填补的目的不二,就是让自己充实起来,能影响并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继而建立自己幸福的生活,并带动一批人,同时也能有意无意地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这无疑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不断补充人生的智慧吧,而不仅仅是限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上,人,是要往智慧方向发展的。
提高生活质量的终极法则
说到终极法则,无非是要提及人们最不愿提及的一个字,那就是“死”。每个人都不愿想到这个,但只要能想想这个,自己每天的生活质量就能大大提高,幸福会不知不觉的来到。这样以来,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人之初,性向善。
人,终归一死,如果一辈子尽心做善事,在死之前是不会有太多遗憾的。人,死的时候但凡能说话的,是绝不会说假话的。如果死前悔恨自己以前没有去关爱别人,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一份责任,他无疑是要临终前忏悔无比的,如果我们把时光拉到将来的那个时刻,想想看,我们今天要怎么做呢?是不是要做一些应该做的事情,去减少到时候的那种荒凉可怕的后悔呢?因为,人的死,只有一次。死后,人会进入另外一扇门,那边的世界是青面獠牙的恶鬼岛还是香气扑鼻的人间仙境,取决于当今世下自己的行为是不是违背了自己的责任或者说自己的思想是不是进取的。也会有人会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我如果能死第二回,我就把原来的悔恨弥补回来。”那是梦想,怎么可能发生第二次?
担当起自己目前应担当的责任,是当下最为重要的一件事情。如果还不能醒悟的话,死后只能下地狱了,因为他不下地狱,就没人能下去了,他的执迷不悟、不尽职尽责是不可饶恕的。我们希望的是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能尽责,包括工作、家庭、健康和精神世界。
对于工作,尽职尽责,是我们经常提及的话题,很多朋友做的也不错。说到家庭,就很少有人能说自己是尽到责任的呢?或者对于自己的健康,又有多少人在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呢?
说来也怪,为什么偏偏工作应该尽职尽责,家庭和健康等方面就不去尽职尽责了呢?
我们都是社会人,不是单单的职场人士,这话说出来让一个小孩听来都明白,但我们当中就为什么有些人迷茫了呢?
这就要看是不是能看到生活的全部了。如果他认为生活全部的重心就是工作,那么,他可能只会在工作上尽职尽责,可能更多数的群体就算这样,他也不会去尽责的,可能会敷衍塞责。
如果他认为家庭是生活的重心,这样会带来幸福,他会在工作上尽职尽责,有了好的经济来源才会有宽裕的家境,才会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但是如不能尽心去保护自己身体的健康的话,那一切也只是徒劳。
若一个人只是为了保养自己的身体和面庞免于残风侵蚀,而不顾其他,那,这样的人会死的很惨,会饿死街头的哦。
能做到生活家庭和健康和谐的话,他必定是一个极富有思想内涵的人,精神世界他是会自发的去争取的,因为精神的宝藏是无穷尽的,任凭我们去“抢劫”,能在这方面有抢劫的内心信念的话,他将来的生活不会差到哪里去。但我们现代人则是于精神财富于不顾,胡乱地在金钱堆上捆着炸药去掘金,冷不丁身上的炸药会爆炸,到头来,一无所有,精神财富是这桶炸药的克星。有了精神财富,任凭怎么去掘金,炸药只是炸药,不会有砰然爆炸的那刹那,何尝不是一件喜事?
美妙的工作
前面说过了,人生学的是道理而不单单是科学知识,我把工作理解为十分必要而不是最重要的事件。
工作上要学的东西很多,人伦关系、专业知识、做事艺术、做人艺术、个人素养,除此之外,恐怕要加强的就是个人的信念了。
人伦关系如何改善,这个没有定论,现在市面上的大多书籍浩瀚烟云,无从读起,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我听过原来一位大家说过,阅读历史和中国传承至今的文化精髓著作。台湾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经的一位法国学生问他:“老师,您现在怎么不教我们道家儒家思想了呢?”南怀瑾先生后来回答了一下,意思就是说我现在不开这个课了。当初,这位先生是怕中国文化被国外人都学去了,国外学到的是南怀瑾大师的智囊打包,这一学,国外人士可就成了文化大盗了。想当初,田成子窃齐也就是一名大盗。
--引用南怀瑾先生《谈历史经验》。春秋末期齐国的富强繁荣,渔业农业发达,地方又大,建立国家的一切政治规章制度,都是依照他们先世的圣人——太公望的做法,一点都不错。可是不料出了一个大强盗——田成子,齐国后来就亡在田成子手里,田成子叛变,杀了齐国的皇帝而自称齐王,偷来了齐国这个国家,而田成于所偷的又岂但是齐国,并且把齐国几百年来,好的政治规章制度,都偷过来用上了。所以历史上虽然骂田成于是窃国的强盗,但是田成子却安安稳稳地做了齐王、齐国的大老板。当他有权势在手上的时候,国际上一样地恭维他,一样地承认他了,到底他还传了十二代。由这个例子看,田成子不但偷到了齐国,连齐国历史政治的经验都偷到了。
举这个例子,就是说欧美经济如此发达,但如此高深的做人做事的人生哲学学问,欧美是不具备的。从上面法国学生的例子看出,我们中国文化精髓有这多么强的吸引力,乃至现在韩日对此是垂涎三尺的。
曾也有高人说过,人一生,要感谢老板给你一份工作。
是工作给了我们无数的机会和成长的平台,没有工作,人如何生活?只要是凭借某种介质生活,人必定要工作不可,除非是接受施舍,接受施舍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工作吧。
成人到退休几十年含辛茹苦地起早摸黑的工作,工作是一种艺术,不是一种手段。如何能在工作中得到他人的认可,是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情,这是人区分于动物的一个最明显的标志,那就是人需要认同感,做人的认同感和做事的认同感,当被认同时,相当于自己是被鼓励的,所以,这也是鼓励的意义远远大于批评的原因。
工作中,人,有很多素质需要去提升。就说教育行业吧,除了专业技能之外,往往最需要的就是教师的个人素质。如果说,车零件的车工不用心,车坏了一批零件,这批零件大可被回炉成为铸铁,继而又被加工。但是,有些是不能被回炉的,这就是教育。教育学生是没有回头路的,教了就是教了,一个老师对孩子的行为影响就是被教师的素质和形象所刻画的。如果某段时间刻画的失败,那么孩子的思想改善是不能像不合格的零件能够回炉的。这就是教育和其他行业不同的最大特点。这由不得我们做教师的任意胡来,一个老师的素养很重要。这个也就是为什么有些老师专业知识丰富,但是就是教学效果不好的重要原因了。
在如今中国不大称赞的教育体制下,我们老师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自身良好的素养去影响每个孩子。我们教师不是没有事情可做,在这样一个大的教育体制下,真正能影响孩子的往往是接触孩子的一线人士,孩子的教师、父母和其所处的环境。所以,学生的健康成长是赖于孩子的教师、父母和社会环境,而教师和父母自身的素养是可以得到提高的,这才是当前教育体制下我们教师和父母能实实在在做的一些事情。
对于一名从事教育的人士来说,他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他能把自己教育的素养和优势融合在他的日常生活中,也就是家庭。
幸福的夫妻双方
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是悟道理,而不单单是为了一件事情对错去争执不休。这个观念必定存在与人行为的各个方面。家庭中也是如此。
人生的幸福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家庭的和谐。家庭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单位,家庭的和谐是根本。家庭问题自古以来就纷纷不断,婚姻话题自然就成了永不磨灭的主题。
爱情,是人不同于动物的又一区别。动物没有爱情,只有性,那是自然的性。爱情,赋予了人类,但是人们没能更好地把握它。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不积累精神财富,肉体结合就不能达到高尚境界[1]。若认为喜欢这个男人(女人),就是爱情的话,那不免对爱情的定义下的有点草率。充其量只能叫欲望。
西方大哲学家英国罗素也说过,家庭幸福的要素之一是二人需要合作。也就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一句话,家中二人一条心,是对罗素先生这句话最为精辟的解释。
家庭从何而来,从二人相识、恋爱而来。美满的家庭需要二人有良好的自律,需要二人的价值观类似,纵然兴趣不大一样也没关系,但是价值观类似是很重要的一点,这点也是二人良好合作的根本。毕竟,以后二人要同心同德经营这样一个家庭,所以,必要的精神素养是重中之重。
二人合作,对子女的影响很大,无论子女以后是在工作中还是家庭中,他们会尽早地体会到合作与团体的力量很重要这一点。那么,对于将来的工作和家庭,二人合作有着巨大的个人意义和社会意义:
合作,是对父母双方不足的包容;
合作,是父母双方经营家庭的无穷动力; 合作,是教育子女最得天独厚的示范教材; 合作,也是家庭通向幸福之路的根本法宝。
在中国,儿女的谈婚论嫁往往要争取父母的同意,这是必走的一个环节。父母若能站在下一代的立场考虑二人的和谐程度而不是凭由自己对女婿(媳妇)的感性判断而对施行自己手中的生杀大权。当今,很多父母是如此,在旧社会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家长的包办婚姻中有多少是促就了子女的幸福家庭?恐怕数据实在不敢恭维。
这些是复杂的,其中合作和互相宽容是必须考虑的。家庭世代传承,是进一步建立优质的家庭,就要摒弃原父母家庭中不足的因素,吸取原父母家庭中好的精华,结合子女们的创造和精心经营,幸福的家庭才会继续诞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三代的和谐,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清官难断家务事,这是中国家庭的一大特色。家庭,在中国这个文化古都,是讲情理的,“情“字在先,”理“字在后,先有情在有理,这个也应验了中国人伦关系中的一个法则:你不讲情面,我就不跟你讲理。在家庭中,这个也是永恒的。如果家庭是很温暖的地方,则情很关键。家庭是讲情讲温暖的地方,理是其次的。
世上没有对错,只有有情和无情。
这也是文章开头,我提到的,人生是悟道理,而不是单单学习科学知识。中国的古代哲学是智慧,不是科学,超出了科学之上,倘若认为人的一生是为了学习专业知识,那也是远远不够的,这个是那位老板能事业家庭成功的一个原因,因为在他的脑海中,体验人生才是最重要的,对与错只是相对的。
人际关系中,保持平常心,不要鸡毛蒜皮的与人争执,是保持中庸的一个好方法。就算某个人争赢了,他必然失去一些东西,那就是失去了别人的合作,得到的是别人投来的憎恨。有智慧的人在原则上保持不变的独立之外,无所谓的小事情不会与人争执,那是没有意义,耗费生命的行为。《反经》中指出,任何行为的后果会有两面性,如果单单看到表面认为自己好像得到了一些利益,祸总是福所附身的。保持一个平常心很重要。
保持一个平常心,也就是范仲淹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凡事保持平常心,就是了。人生的大智慧在于幸福,而不是一件事情的单方面对错,老子三千年就指出了物极必反的道理。既然能传承到如今,自然有其深深的智慧蕴含其中,现代人切不可为了一味地挣钱,而不去丰富头脑。说句实在话,有人说,现在国学热的兴起,是有很多人拿《论语》《孟子》《老子》来增强自己的处事能力来挣大钱,这只是片面的想法,因为这叫拿牛刀杀鸡,这些中国的精髓何止这些用途。古代的半部论语治天下,当今浅尝辄止岂不是对先人文化的一种亵渎吗?这就是不尊嘛。
中国古文化是用来提升家庭幸福、提升个人修养、提高国家精神实力的最佳包裹财产。
思想,是 无形的,却是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有志之士,我们真的要好好思量一下吧。
您的工作、您的家庭和您的健康,还有那让生活不断充实的那些中国文化宝贵的财富,尽可能地去挖掘吧。
婚前谈子女教育子女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上梁不正下梁歪。
如果双方能给以对子女无私的爱,能以自身言行做起,最子女进行教导,不失为家庭和谐的一种绝好的方法。对子女的爱是让子女感觉到是这样,而不是父母自以为是以为子女感受到了爱,这种爱是自私的,真正的爱是自律的、是无私的。
为什么很多孩子对父母说”我到时候要杀了你”这样的狂言,出自于一个孩子只口,不由得让我们做家长和正婚恋中的佳人们有个意识,我们是在教育子女,而不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我们真的要学习一下《发展心理学》、《儿童青少年心理学》了。
车工车零件,总要先学习技术再学吧?那为什么父母往往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不学习一下有哪些好的教育方法呢?为什么在工作上尽职尽责,在家庭中反而就不能为自己的亲身骨肉多思量一下呢?这不是我们父母的过错,只是我们没有认识到教育儿女是多么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
手中没有教育方法。21世纪的年轻父母(70-80年代出生的)们,教育孩子的同时更多的是沿袭自己的常被教育自己时期的那种方法,时代飞速变化,如果车工在30年前和现在用同样一部车床车零件可能还能车出两个大小形状一样的零件来,但是教育孩子,这样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零件材料本身在变化,倘若还是用以前的车床尺度、力度和时间,就不大可能车出前后一样的零件。所以,我们现代父母们的脑筋能放灵活一些最好,用不断具有艺术性的手法去在家庭历程中描绘出一副独一无二的教育蓝图来,这才是新时代父母们要做的一件家事。
如何能做到幸福呢?
只要能做一个有心人,幸福就能达到。我这里只是和朋友们一同分享一些书籍和方法,或许能帮助您们能在追求幸福的列车上扫清一些障碍。
首先要具备获取幸福的无比信念,是发自内心的需要和向往。如果没有这个的话,那这篇文章也不必往下看。
其次,需要良好的人伦关系和家庭氛围,如何做到?没有具体的方法,朋友们从书中去领悟精髓吧,然后揉炼为自己内在的东西,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生活哲学类:
1、台湾南怀瑾先生著作:《谈历史经验》、《易经杂说》;
2、台湾傅佩荣先生著作,首推《傅佩荣细说老子》、《论语心得》、《生活中心在何处》;
3、美国派克心理学家:《少有人走的路》
职场类:
4、台湾曾仕强先生:百家讲坛《曽仕强点评胡雪岩成功之道》、《圆通的人际关系》、《情绪管理》;
5、王耀辉先生:《开放你的人生》;
6、李开复先生:《做最好的自己》;
7、美国路·泰斯:《聪明的谈话》;
8、李惠森先生:《思利及人的力量》 家庭类:
9、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关于爱的思考》、《给儿子的信》
10、曾仕强先生:《中道·齐家三部曲—亲子关系、恋爱婚姻和家庭教育》 这是从自己书架中200多本书中摘出的10本,肯定还有我未曾阅读的佳作,无奈只能等以后陆续奉上了,请朋友们见谅。
生活的幸福,就跟养生保健一样,需要我们的悟性,去用心体会。
附:
这篇文字只是对自己内心的审视,是自己的成长途中的里程碑,也是一面镜子,她会不停地照耀着自己前行的道路,如果能对朋友们起到一定的帮助的话,则是我最大欣慰和万分荣幸。
以上文字,只是信口说来,还望朋友们多多指教。
第四篇:幸福
互联网金融现状及趋势研究
一、互联网金融现状
1、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新时代的互联网精神渗透在各行各业中,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和便利,当然金融行业也不例外,由互联网精神与传统金融业相结合而成的一个新兴领域,被称为互联网金融,互联网的精神是“开放、平等、协作、分享”,这种精神渗透在传统金融行业中,使人类金融模式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具备互联网精神的金融业态则被称为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的应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理论上讲,任何涉及广义金融的互联网应用,都算是互联网金融,包括第三方支付、在线理财产品的销售、信用评价审核、金融中介等模式,但不限于上述几种模式。
从狭义的金融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则应该定义在跟货币的信用化流通相关层面,也就是资金融通依托互联网来实现的方式方法都可以称之为互联网金融。
2、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不仅仅在于金融业务所采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在于金融参与者深谙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髓,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工具,使得传统金融业务具备透明度更强、参与度更高、协作性更好、中间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征。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最终可以让金融机构离开资金融通过程中的曾经的主导型地位,因为互联网的分享,公开、透明等等的理念让资金在各个主体之间的游走,会非常的直接,自由,而且低违约率,金融中介的作用会不断的弱化,从而使得金融机构日益沦落为从属的服务性中介的地位。不在是金融资源调配的核心主导定位。也就是说,互联网金融模式是一种努力尝试摆脱金融中介(金融脱媒)的行为。
国内涌现了P2P等广义上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也出现了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互联网金融实验室这样的研究机构,同时也可以看到很多狭义上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悄然出现(如点名时间,追梦网,金桐网[1])。
3、当前互联网金融格局
当前的互联网金融格局,其实主要是指以阿里金融为代表的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金融运作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以P2P为代表的借贷平台,以及以众筹为代表的股权投资平台三个模式,众筹在我国还没有成功的案例,但是P2P大行其道,经过了变形之后,我国的P2P,更多还是影子银行的概念,已经不是直接融资的范畴了,带有很大的风险性特征在里面,随着整体经济形势的下滑,以及金融去杠杆化的加速,据江南愤青的分析P2P应该会出现一波重大的危机,其本质其实是民间高利贷的系统性崩盘。[2]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
1、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
2、互联网金融发展前景解析
第五篇:幸福
思路
幸福来自平凡生活
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
不能用财富和地位来衡量是否幸福 劳动创造幸福
为众人谋幸福才是最大的幸福 实现自己的价值就是幸福
没有过分的奢求,就会感到幸福 幸福存在于奋斗的过程中 爱与被爱是幸福的真谛 名言
能随时随地用心灵去品尝生活的味道,才有幸福可言。——周国平幸福越与人共享,它的价值越增加。——森村诚一
如果我们不能建筑幸福的生活,我们就没有任何权利享受幸福。——萧伯纳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那你首先得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幸福永远存在于人类不安的追求中,而不存在于和谐与稳定之中。——鲁迅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达·芬奇 愚蠢的人,从远处寻找幸福;聪慧的人,从脚下根植幸福。——奥本海姆
人所能得到的最大幸福、最自由快乐的心境,莫过于爱别人和为别人献身。——托尔斯泰 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苦困难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徐特立 使人幸福的不是体力,也不是金钱,而是正义和多才。——德谟克利特 工作就是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欢乐,也是幸福之所在。——罗丹
为人类的幸福而劳动,这是多么壮丽的事业,这个目的有多么伟大!——圣西门
如果有一天,我能够对我们的公共利益有所贡献,我就会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果戈理
建筑在别人痛苦上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阿·巴巴耶娃
真正的幸福只有当你真实地认识到人生的价值时,才能体会到。——穆尼尔·纳素夫 只有整个人类的幸福才是你的幸福。——狄慈根 快乐可依靠幻想,幸福却要依靠实际。——尚福尔 经典素材 第一次吃糖
(甜滋滋的感觉就是幸福)
一个叫扎西达娃的藏族干部要别人猜一猜,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是什么,可谁也猜不出。他说:“是我第一次吃水果糖的时候。”
那是1950年初春的一天,还是农奴的扎西达娃正在放牧,遇见一支年轻的队伍,他们每个人帽子上都有一颗耀眼的红五星。他十分恐惧,可这些军人非常友好,一个与他年纪相仿的军人还送给他一颗水果糖。这是一颗普通的糖。他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只见军人比画着剥开纸放到嘴里吃起来。他不敢吃,便把它揣在怀里。事情过后,更不敢声张,因为农奴主知道了要挖眼睛,割舌头。到了夜深人静时,他偷偷地把这块水果糖拿出来,剥开纸,放在嘴边轻轻一舔。天哪,一种从来没有体验过的感觉传遍全身,世界上还有这么美妙的东西。他又一舔,简直怀疑自己是在做梦。他十分珍惜,到了一定的时间拿出来舔一舔,一直过了很长的时间,他才把那颗糖吃完。
这位后来成为西藏自治区高级干部的扎西达娃,以后也不知道吃了多少糖,也不知道做了多少引以为豪的业绩,但只有这一次吃糖,使他感受最深,觉得最幸福。林觉民的诀别信
(为天下人谋幸福是最大的幸福)
林觉民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他出身于富贵家庭,为了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他抛妻别子,离开了幸福的小家庭投身了革命。为了国家繁荣昌盛,民族振兴,他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广州起义,不幸在攻打总督署的时候,中弹受伤而被捕,最后就义牺牲了。
林觉民在起义前就做好了牺牲的充分准备,在攻打总督署的前三天夜里,他给父亲和妻子分别写了一封诀别信。给父亲的信这样写道:“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给妻子的信中这样写道:“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林觉民怀着对爱妻深深的眷恋,写下了这封信。从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革命者的高尚情怀,牺牲个人的幸福换来天下人的幸福,这才是最大的幸福。
杜朗寻找幸福
(幸福就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最使幸福可望不可即的,莫过于刻意追求幸福。美国作家威廉?杜朗曾经叙述过他如何寻找幸福。他先从知识里寻找幸福,得到的只是幻灭;从旅行找,得到的只是疲倦;从财富里找,得到的只是争斗和忧愁;从写作中找,得到的只是劳累。然而有一天,他从车站出来,看到一辆小汽车里坐着一位年轻妇女,怀里抱着一个熟睡的婴儿。一位中年男子从火车上下来,径直走到汽车旁边。他吻了一下妻子,又轻轻地吻了一下婴儿——生怕把他惊醒。然后,这一家人就开车离去了。这时杜朗才惊奇地发现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他高兴地松了一口气,从此懂得:生活的每一正常活动都带有某种幸福。
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其实都带着某种幸福。那一个浅浅的吻,其中蕴含着丈夫的关爱、父亲的慈爱,这一个小小的细节却是饱含着人类对感情最详细的诠释。你能说那个妻子在接受那个吻时不是幸福的吗?你能说那个小小的婴孩没感觉到他在被关怀着吗?幸福就是这样被召唤着,不用什么妙法仙方,只是需要你感情的投入。给睡梦中的孩子拉拉松掉的棉被,那拉棉被的手就是幸福召唤的方式;给疲倦的爱人敲敲脊背,那一上一下、一紧一松的拳头就是召唤幸福的方式;给悄然老去的父母讲一个古老得掉了牙的所谓笑话,那平稳的气流就是召唤幸福最强有力的方式。在你使用这些方式召唤着幸福时,难道此刻你不是世间幸福的人吗?
有爱就有幸福(燕妮的幸福观)
马克思和他的夫人燕妮之间的爱情是一个经久传颂的故事,燕妮是一个伟大的女性,为了爱情,她离开了原本富裕的家庭,和马克思一起过着清贫的生活。伦敦流亡期间,他家一连几个星期靠吃马铃薯过活。严冬没柴生火,生病没钱请医生。他付不出房租,家里的铁床、被褥、衣服,连女儿的玩具、孩子们的摇篮都拿去抵押了。马克思写完《政治经济学批判》,却没有邮费把手稿寄到柏林去。因为交不起学费,孩子只能辍学。孩子病死了,没有钱买棺材埋葬„„面对如此贫寒的日子,燕妮没有抱怨也没有离开,相反,她始终对生活充满着信心,因为她的生活中有爱。她曾自豪地说:“我坐在卡尔的房间里转抄他那潦草不清的文章的那些日子,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 徐霞客的探险生涯
(幸福是在奋斗的过程中)公元1586年(明万历十四年),一个小男孩在江苏江阴县呱呱坠地,他就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徐霞客。
从二十二岁起,徐霞客开始了艰苦的旅行探险生涯,直到他去世的前一年止。这三十多年时间里,他不畏艰险,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东至浙江普陀,北抵河北省一带,南游福建、广东,西北到达华山之巅,西南则远涉云南、贵州边疆,足迹遍及当时的十六个省。虽然三次遇盗,四次绝粮,还差点丢掉性命,徐霞客却从不后悔。他对所到之处的地形、地貌、水文、气候和植被等情况都作了深入系统的考察。多年艰苦卓绝的实践,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徐霞客用生动的文笔写成的《徐霞客游记》一书,在世界科技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1636年,徐霞客准备万里长征大西南时,曾有人劝阻,因为当时他已年过半百了,但是他却果断地说:“我肩扛锄头,哪里不能埋我的尸骨呢?”徐霞客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地理学研究事业,晚年仍感到有些遗憾,认为没能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没有去昆仑山,去更边远的地方,进一步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也许那个劝阻他的人永远无法理解,野外考察那么艰险,为什么他要这样执著呢?为什么他不懂得享福呢?只有徐霞客自己知道,自己的理想就是终生奋斗,而奋斗的过程就是他享受幸福的过程。贪官忏悔录
(贪婪是不幸的起点)
幸福是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创造的,想要不劳而获只会走向罪恶的深渊,所以贪婪往往就是不幸的起点。看看这两位贪官忏悔的心声吧: 徐炳松(原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受贿55万元,1999年8月被判处无期徒刑):
七八十年代,我和常人一样过清贫的生活,工作认真。随着改革深入,分配差距拉大,我心理越来越不平衡。身居领导岗位,大权在握,不可避免地要经常面对对等交换的场面,思想防线逐步瓦解。由抵制、拒绝变得躲躲闪闪,继而心存侥幸,逐渐心安理得以致完全丧失了抵制力。
钟季湛(原中国工商银行福建分行行长,受贿折合人民币205万元,491.48万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2000年1月被判处死刑):
身处金融系统,目睹一部分人利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之机,抢先占有土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等宝贵资源,迅速致富,也看到另一些人在生产资料“双轨制”中依靠关系取得经营权而积累巨额财富,我动摇了政治上的信心,迷失了人生方向。我想逐步退出原有岗位创办个人企业,许多私营老板投我所好,我收受了其中几个人的钱财,最终导致身陷囹圄。卡耐基的慈善事业(回报社会是幸福的)
美国19世纪“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在1892年便控制了全国钢产量的四分之一,每年盈利达两千多万美元。1900年,他的公司年收入高达4000万美元。这年他出版了专著《财富的福音》,系统地提出兴办慈善事业的思想。并且他还身体力行,成为推动西方慈善事业理念的代言人。自1891年给纽约捐献一所音乐厅开始,卡耐基不断地向各地捐赠集会堂、音乐厅、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仅图书馆建设事业,卡耐基16年就投资1200万美元,总共设立了3500座图书馆,受惠者遍布社会各阶层。1895年他捐款成立卡耐基匹兹堡学会,1902年设立卡耐基华盛顿学会,1903年在海牙建立和平大厦,1904年在美国设立英雄基金,1905年为年迈的教授设立退休基金,1912年设立国际和平基金„„一直到生命结束之前,他都在为社会贡献他的财富,合计捐献总额高达333299460美元。
卡耐基从社会中获得了丰富的利益,拥有了巨额的资产,但他并不满足,因为这不是幸福的人生。只有当他将这些财富回报给社会,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时候,才是他最幸福的时刻。意林故事
幸福是一种心境
很久之前就听到过这个故事:国王权力至高无上,但他却不快乐。于是智者告诉他,要快乐起来就要穿上感到快乐的人的衬衣。他找遍了所有人,却没有人感到快乐。最后,他发现了快乐的人,却是一个乞丐,但是这个乞丐却没有衬衣。
听到这个故事时只是一笑了之,直到最近,在小区论坛上看到一个帖子,说是她的朋友家境富裕,刚买了房子,却感到不快乐。不停地烦恼:以后的生活会怎样?生了小孩怎么办?走到路上会不会有危险?总之她快乐不起来,感到生活没有意义。
忽然之间,我理解了上面的故事。原来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国王或是乞丐,我们可以在过着舒适生活的同时,感到自己依然不幸;也可以在过着一贫如洗生活时自得其乐,国王与乞丐其实只是自己的一种心境。
每个人在某种程度上,都是被生活所选择的,面对生活,没有人可以保证自己永远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事事如意,未来总会有许多挫折在等待着。不要总是想确保不可预测的未来,只要好好地把握眼前的幸福,哪怕做个乞丐,只要快乐就足够了。享受幸福也是需要学习的
我们从小就习惯了在提醒中过日子。天气刚有一丝风吹草动,妈妈就说,别忘了多穿衣服。才相识了一个朋友,爸爸就说,小心他是个骗子。你取得了一点成功,还没容得乐出声来,所有关切着你的人一起说,别骄傲!我们已经习惯了在提醒中过日子。人生总是有灾难。其实大多数人早已练就了对灾难的从容,我们只是还没有学会在灾难间隙快活地生活。我们太注重了警觉苦难,我们太忽视提醒幸福。请从此注意幸福!幸福也需要提醒吗?
提醒注意跌倒„„提醒注意路滑„„提醒上当受骗„„提醒宠辱不惊„„先哲们提醒了我们一万零一次,却不提醒我们幸福。也许他们认为幸福不提醒也跑不了的。也许他们以为好的东西你自会珍惜,犯不上谆谆告诫。也许他们太崇尚血与火,觉得幸福无足挂齿。他们总是站在危崖上,指点我们逃离未来的苦难。但避去苦难之后的时间是什么? 那就是幸福啊!
享受幸福是需要学习的,当幸福即将来临的时刻需要提醒。当春天来临的时候,我们要对自己说,这是春天啦!心里就会泛起茸茸的绿意。幸福的时候,我们要对自己说,请记住这一刻!幸福就会长久地伴随我们。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也能够说:我很幸福。因为我们还有健康的身体。
当我们不再享有健康的时候,那些最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着说:我很幸福。因为我还有一颗健康的心。甚至当我们连心也不再存在的时候,那些人类最优秀的分子仍旧可以对宇宙大声说:我很幸福。因为我曾经生活过。
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里经常看看太阳,心就不知不觉暖洋洋亮光光。(毕淑敏《提醒幸福》节选)重新体会自己的幸福
如果今天早上你起床时身体健康,没有疾病,那么你比其他几百万人更幸运,他们甚至看不到下周的太阳了;如果你从未尝过战争的危险、牢狱的孤独、酷刑的折磨和饥饿的滋味,那么你的处境比其他5亿人更好;如果你能随便进出教堂或寺庙而没有任何被威胁、暴行和杀害的危险,那么你比其他30亿人更有运气;如果你的冰箱里有食物,身上有衣可穿,有房可住及有床可睡,那么你比世上75%的人更富有;如果你在银行里有存款,钱包里有票子,口袋里有零钱,那么你属于世上8%最幸运之人;如果你父母双全,没有离异,那么你的确是那种很稀有的地球之人;如果你读了这封信,那么你刚刚得到了一个双重的祝福,因为有人想到了你,而你并不属于那另外20亿文盲。
所以,去工作而不要以挣钱为目的;去爱而忘记所有别人对你的不是;去跳舞而不管是否有他人关注;去唱歌而不要想着有人在听;去生活就像这世界是天堂。幸福就是创造快乐
一个孩子曾经问过爷爷:“您有花皮球吗?”爷爷说:“没有。”不料那孩子并不满足,而是一口气把这个问题问了四遍。爷爷挺纳闷儿,于是在连续回答了四次后反问了句:“你为什么老问这个?”孩子说:“我喜欢听您说‘没有’。”“为什么?”“因为胡子一翘一翘的特好玩。”
于是爷爷笑了,胡子笑成了花——不为别的,就为了小孙子的这个美丽的“希望”。也就是打这个时刻起,爷爷说话时就总要尽最大可能并尽可能多地说几个“没有”。不仅如此,老人家还特意戴起了老花镜,一丝不苟地把家里的字典词典查了个遍,就是为了多找几个与“没有”发音相似的字眼儿。久而久之,爷爷的话里就果然有了许多这类的字眼儿,比如“梅花”、“煤球”、“眉毛”、“玫瑰”,甚至“话梅”、“草莓”等,还硬是在他自创的故事中编进了这样的情节:“梅花开的时候,长着白眉毛的冬天就来了,这时没有玫瑰,没有草莓,但咱们有煤球,咱们能点着煤球烤火,吃话梅、讲故事。你瞧,虽然没有梅花没有草莓,但咱们有煤球,有故事,这多美呀!”于是,小孙子笑了。
每当老人在小孙子面前说到这些字眼时,总是特别特别地讲究发音吐字,努力地使胡子翘得高高的。小孙子听得入迷,老爷爷的脸上全是笑。笑得特别幸福。是的,“幸福”一点儿也不神秘,只要你为他人着想了,只要你真真切切地播种温馨了,你就拥有了幸福。幸福在哪里
一天,小狗问它妈妈:“幸福在哪里? ” 妈妈微笑着说:“幸福在你的尾巴上。”
于是,小狗就天天追着它的尾巴转啊转,可是怎么追也追不到。小狗就不高兴了,又问:“妈妈,我为什么追不到幸福? ” 妈妈摸摸小狗的头,说道:“你只要抬头大步一直向前走,幸福就会永远跟着你了!”
原来幸福是如此简单,无须刻意去追寻,只要你勇敢向前走就会拥有。因为它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就在我们的身后。那么,小狗只要向后看看,其实它身后也藏着幸福。走过的也是幸福了。幸福是漫长等待的终点
1971年10月14日《纽约邮报》刊登了一篇非常感人的小说,小说里的故事后来被谱成了歌曲,伴着歌声这个故事也传遍了全世界,这首歌就是著名的《Tie a Yellow Ribbon Round the Old Oak Tree》(《老橡树上的黄丝带》)。故事是这样的:
一群学生出外旅游,在长途车上看到一位面容严肃的中年男子,他一直坐着沉默不语。也许是学生们的热情感染了他,他终于开口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他因倒闭破产而被判刑三年,刚刚从监狱出来。在出狱前夕,他写了一封信给乔治亚州的妻子,问她是否还愿意接纳他。如果妻子还在等他回来,还愿意跟他继续生活,就在门口的老橡树上系一根黄丝带;如果她已经另有所属,没有系黄丝带的话,他会默默地离开,不会打扰她的新生活。
男子的故事打动了所有人,随着离家越来越近,大家的心情也越来越忐忑不安。在即将到家的时候,男子甚至不敢睁开眼睛,而恳求司机帮他看结果„„终于,谜底揭晓了,只听见司机和所有的乘客同声为他欢呼,他睁开双眼,竟然看到老橡树上几百条黄丝带在风中飞舞,顿时所有人都感动得热泪盈眶!这首歌曾在1973年美国歌曲排行榜上维持四周冠军。黄丝带也成了美国“欢迎被囚禁的人重获自由”的标志,有久别的亲人归来,家人就会在家门前的树上系上黄丝带,这在当地成了一个风俗。追逐幸福
清晨,一辆洒水车在它美妙的音乐声里为黎明的大街沐浴。在反光镜里,司机奇怪地发现,一个男孩总是跟在车后面跑着。他跑得很吃力,大口大口地喘气,豆大的汗珠滑进嘴里,纤细的双腿摇晃得几乎打成结。过了几个街口,司机终于忍不住好奇,下车拦住了慌乱的男孩。他厉声问男孩,却发现他已经泪流满面,原来今天是他的生日,可他是个孤儿。他跟着洒水车跑,是因为车上在重复着“祝你生日快乐”的乐曲,只有这样,他才能听到来自整个沐浴中的城市的祝福:祝你生日快乐!男孩的跑使我想起了藏羚羊。冬季迷失的藏羚羊突然发现一线微弱的光,便不顾一切地奔去,希望得到春日太阳般的温暖。虽然它知道,那只不过是灯光,但它还是奋力地奔去,因为在奔跑的过程中,在每个充满幻想和期待的脚步声中,它都能感觉到温暖。幸福是一种需要
我觉得他是幸福的:在机关工作,有稳定的收入。不像我,随时随刻准备失业。有一次,他对我说:“如果有可能,我真想把上司狠狠骂一顿不干了。”
为什么会这样,我最羡慕的却是他最不能忍受的?如果把那份工作给我,我将会多么的开心啊。
我还羡慕他的妻子,他的妻子有很好的背景,他之所以进入机关,他妻子的家人为他出了不少力。但是他说妻子最好不要比他的地位高,否则是没有幸福的。怎么又是这样,我羡慕的恰恰是他所痛苦的。
有一位企业家带着儿子到一家餐馆用餐,餐馆里有一位琴师正在演奏,企业家遗憾地说:当年我也练过琴,但后来选择了经商,如果选择了练琴,那么今天我就可以坐在钢琴边为大家演奏了。儿子却说:“爸爸,如果你当年选择了练琴,那么你今天就没有机会坐在这里欣赏音乐了。”
不知道那位琴师心中会不会这样想:他当初选择经商多好,现在就可以悠闲地坐在桌前一边享受美餐一边聆听音乐了。
幸福是什么?这真是一个最难回答的问题。对于被病痛折磨的人来说,身体健康就是幸福;对于为情所困的人而言,有情人终成眷属才是幸福;对于渴望有所成就的人来讲,事业成功才是幸福。幸福到底在哪里,普希金说,幸福的特征就是心灵的平静。心灵怎样才会平静,无非是满足自己的心灵需要。所谓幸福无非是内心的一种需要,世间万物都有可能给人带来幸福,即使是刚刚从额间拂过的一阵风。有时候不幸就是大幸
意大利古城庞贝有位卖花姑娘叫倪雅,她虽然双目失明,但却不自怨自艾,也没有垂头丧气地把自己关在家里,而是像常人一样靠劳动自食其力。
有一天,维斯维沙大火山爆发,庞贝城面临一次大灾难,整座城市被笼罩在浓烟和尘埃中,昏暗如无星的午夜,黑漆漆的一片。惊惶失措的居民跌来撞去寻找出路,却又无法找到。但倪雅在这样的环境中却很自如,因为她本来就看不见,这些年来又走街串巷地在城里卖花,所以对城市非常熟悉,她的不幸这时反而成了大幸。她靠着自己的触觉和听觉找到了出路,而且还救了很多人。
上帝是公平的,命运在向倪雅关闭一扇门的同时,又为她开启了另外一扇门。不幸有时候就是幸运,不仅为自己,也能为别人带来幸福。应用与创新
金钱也能带来幸福
有人说,快乐第一位,金钱第二位;有人说健康第一位,财富第二位;也有人说有钱人都不快乐,还有人说金钱不是万能的。说来说去,金钱似乎就成了幸福的敌人。但是,你们不要忘了,“金钱不是万能的”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也许幸福并不一定要用金钱去换取,金钱也并不一定能买到幸福,但是我相信,金钱也可以带来幸福。政治课上我们都学过,货币是一般等价物,代表着商品。金钱就是代表着资源,代表着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一个人只有先保证了生存,才能进一步去感受幸福、快乐这些情绪。如果他能拥有充足的金钱,就可以把生活安排得更舒适更丰富,我们常说的小康生活不就是这样的生活吗?生活无忧了,心情就更加舒畅,精神生活也更愉快,幸福的感觉就更强烈了,不是吗?
大富翁比尔?盖茨决定在他有生之年把财产的95%都捐赠出去,但是他还是给自己的子女留了1050万美元作为生活费,因为他知道这笔钱是他们创造自己幸福生活的基础。很多时候,些许的钱财就能让人得到满足,让人产生幸福的感觉。什么是幸福?电影《求求你,表扬我》中民工杨红旗是这么说的:“我饿了,你手里有一个包子,你就比我幸福;我冷了,你身上穿着一件棉袄,你就比我幸福。我要方便,厕所就一个蹲位,你占着,你就比我幸福。”对于这样的人,给他一个包子、一件棉袄,一个蹲位,他就感到了幸福,多么简单的事啊!一点点的物质和财富就可以让人产生幸福的感觉,那么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所以,不要那么排斥金钱,金钱也能带来幸福。幸福需要遗忘
有句话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在我看来,不该忘记的就一定要记着,但是该忘的也一定要学会忘记,比如痛苦的往事。要想获得幸福,就应该学会遗忘过去的痛苦。假如让不幸的阴影一直笼罩着自己,就体会不到现在的幸福。现在的自杀率那么高,那么多的人有心理疾病,就是因为他们不懂得遗忘,总是被一些无谓的过去所困扰,走不出去。张国荣也是因为走不出心理的困扰,才从高楼上跳下去,这样风华绝代的艺人,就这样匆匆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让所有人都为之惋惜。所以,人还是应该学会遗忘,学会释放自己。
雨果的小说《悲惨世界》里有一个叫珂赛特的小女孩,她有一个不幸的童年,因为母亲是一个地位卑微的妓女,没有能力亲自抚养她,只好把她寄养在一对夫妇家里。谁知这对夫妇既贪婪又冷酷,丝毫不关心她,还处处为难、虐待她,处境十分可怜。后来,她遇到了善良的冉阿让,命运出现了转机。冉阿让把她带了出去,收为养女,让她过上了贵族小姐的生活,后来她又嫁给了一个英俊正直的青年。应该说,命运已经开始眷顾她了,这时候她该怎么办呢?如果她总是不能忘记童年的悲惨,成天翻来覆去地想着,那她还是体会不到幸福。所以她应该忘记过去,珍惜现在的时光,才能得到幸福。
因此我认为,忘记过去并不一定就是背叛,要想获得幸福,就应该学会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