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苦难·幸福
苦难·幸福
——读《童年》有感
长郡双语初1117班 姚睿
指导老师张慧敏
世界上许多伟大人物小时候都曾历经磨难。有人说,苦难是人性最好的试金石。也正因为有了这些磨难,他们才得以在之后的人生舞台上大放异彩——高尔基就是这样的一位大作家。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中的第一部。它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70年代俄国人民生活的社会环境和小主人公阿廖沙·彼什科夫于父亲逝世后在外祖父家度过的艰辛岁月……这里根本没有一点家庭温暖,弱肉强食,尔虞我诈,为争夺财产而厮杀打闹在这个小市民家庭里是司空见惯的。仅有的一丝温存来自于外祖母的呵护,给小阿廖沙阴霾的心灵世界带去一缕阳光。《童年》中,充满了阿廖沙的苦难与幸福。
苦难
阿廖沙三岁丧父后,便由母亲带着在外祖父家艰难度日。寄人篱下日子是痛苦的……外祖父家原本开了家染坊,但随着家业的衰落,他性情大变——吝啬、贪婪、专横、残暴……时常不分青红皂白就毒打阿廖沙和祖母,甚至狠心地克扣工人的工资。有一次,阿廖沙一不小心染坏了一块布,竟被他打得遍体鳞伤,昏死过去。外祖父还暗地里放高利贷,甚至怂恿帮工去偷盗。阿廖沙的两个舅舅也是粗鲁、自私的市侩,整天不是为争夺家产而吵架斗殴,就是惨无人道地虐待自己的妻子……在这样一个充斥着暴力与仇恨的家庭中,幼小的阿廖沙过早地品尝到了世态炎凉。可是,阿廖沙——也就是我们的高尔基,并没有气馁,并没有沉沦,而是以超乎寻常的意志挺过来了,并且向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前进,奠定了高尔基独特的人格魅力。
幸福
尽管历经磨难,但是阿廖沙在童年生活中还是感受些许幸福。阿廖沙的外祖母慈祥善良,吃苦耐劳,大度忍让,有着宽广的胸怀。虽然生活艰辛,可是她仍对生活充满激情……她时常给阿廖沙讲述一些美好、善良的童话,时常劝导阿廖沙要对未来充满希望。高尔基在书中这样写到外祖母——在她没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正是外祖母的精神支柱,使他在黑暗混沌的社会环境中始终能保持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革命者。
高尔基的《童年》,历经沧桑,有快乐,有忧伤,经历的是苦难,感受的是幸福,不变的,也是令我钦慕的,是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第二篇:苦难与幸福
苦难与幸福
永远把艰辛的劳动看作是生命的必要;即使没有收获的指望,也心平气静地继续耕种。
————题记
漫长司考,辗转,似乎到了尽头。
每一程的生命之路,每一程的艰辛和汗水,都在默默完成着最后的那些期望,最后的那点幸福。也许是顽固,也许是固执,也许是不经世事,我坚持地以为,幸福,必然是苦难之后的结晶。只有那些经历过苦难的人儿,方才知道,什么样的幸福,可以让自己甜入心扉。
每每羡慕那些垂暮之年依然相濡以沫的老人,看着他们在夕阳下,互相搀扶着,慢慢地走去,每每让我感动。那些深浅的皱纹,那些绽放的笑容,那些精彩的慈祥,都是岁月的沧桑在他们的生命中刻下的深深印记。看到他们,我想到了知足,想到了平静,面对生命的无数考验,即使踏着荆棘,也要努力地走过罢。玄奘西行尚且九九八十一难,况吾辈乃凡人耳。
常常听到有人在抱怨,为什么别人总是比自己好,别人总是过得比自己幸福,别人总是无忧无虑。似乎在世上,所有的苦难和不幸都压在了自己身上。
尽管,这个世界本来并不公平。
但是,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美好。
当我们用一双充满童稚的眼睛去看待它的时候,它难道不是在任何时候都精彩纷呈的么?当我们用心去感受哪怕是天上掉下的雨滴的时候,难道不是自然地神奇和美好么?
生命需要承受,苦难或者幸福,都是必需。
没有人可以选择逃避苦难而无限趋近幸福。
母亲说,苦难的先或后,那只是生命的安排罢了,先苦后甜或者先甜后苦,那是每个人的生命中有着不同的程式罢了。
曾经的一位尊敬的老师在来信里说,苦难和考验,都是生命的财富,我们都应该感激。阿甘正传里的那句台词一直在脑海里:“mom always says,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 and you never know what you are going to get… ”
是的,没有人可以预料,在人生的整个历程,将会在什么时候,遇到什么样的考验。但是,人们依然这样代代繁衍至今。尽管无知,但却无畏。
每当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就想着把自己放逐到一个无人之地,想到了梭罗那个远离尘嚣的小木屋,想到路遥笔下平凡的世界„„
生命的苦难,是我们成长的必需。当父母已经渐渐不可抗拒地老去的时候,我们需要站起来,扛起生命的责任。而在这个过程中,苦难,就是命运的必需甚至转折。
永远相信生命的本质在于承受。除非生命终止,我们扛起责任的历练不会结束。当想要放弃的时候,想想这样的承受可以让我们爱的人得到一份安宁,那么,这样的坚持,又是否意义非凡呢?
第三篇:苦难洋溢幸福,微笑迎接生活
苦难洋溢幸福,微笑迎接生活
——读《青铜葵花》有感
学校: 年段:八年级 班级:八年1班 姓名: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一直在寻找幸福。关于幸福,古今学者都对它发表过评论。陶潜说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范仲淹说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于谦说是“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迅哥儿说是“百草园”;塞缪说是青春;比尔盖兹说是“钱”„„关于这些,我并不理解。但当我读到这本书时,我才发现,原来幸福很简单,它一直在我们身边。
这是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铜,女孩叫葵花。
一个特别的机缘,七岁的女孩葵花和乡村男孩青铜成了兄妹相称得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但十二岁的那年,女孩葵花被命运召回了她的城市,男孩青铜从此常常遥望着芦荡的尽头,遥望着葵花所在的地方„„
青铜和葵花,便是这本书中的主人公。他们生活在一片被芦苇包围着的小村庄——大麦地。大麦地是一片并不富饶的土地,所以大麦地上人们的生活也并不好过。青铜一家也是同样。他们很普通,但他们却能以他们独特的方式让人将他们铭记于心,能够用生活,去谱写幸福的乐章。
也许有人会问,难道他们就都没有苦难,都没有痛苦么?不,并不是这样。这些都只是因为青铜一家知道怎样微笑着去唱响生活的歌谣。青铜一出生便是个哑巴,他的家人都知道这已经不能改变了,于是他们学会了坚强面对。青铜一家一直很穷,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努力工作,他们甚至比同村的人更努力,可他们还是摆脱不了贫穷。于是他们学会了乐观积极。苦难并不能打倒他们,他们都是生活的强者、生命的强者。苦难只会让他们越挫越勇。经历过苦难,他们会更珍惜幸福。
上学,对我们来说只是生活中一件极其平常的事。可是在大麦地,这是一个奢侈的享受。大麦地的孩子渴望读书,可读书需要缴纳的学费对大麦地的大多数人家来说,却是一笔非同小可的开支,它是大麦地上贫穷人家所望尘莫及的。现在,青铜一家正面临着两难的抉择。家里原先是准备了一笔钱的,那是让青铜进城里聋哑学校读书用的。青铜已经十一岁了,不能再不去读书了。城里有个远房亲戚,答应青铜可以在他家吃住。可葵花已经七岁,也到了上学年龄了。这里的人家,有些孩子五岁就上学了,说什么也得让葵花上学去。
爸爸妈妈将装钱的木盒端了出来。这些钱是一只只鸡蛋换来的,是一条条鱼换来的,是
一篮篮蔬菜换来的,是从他们嘴里一口一口省下来的。他们将钱倒出来,数了又数,算了又算,怎么也不够供两个孩子同时上学。望着这一堆零碎、散发着汗味的钱,爸爸妈妈一筹莫展。
两个孩子都很渴望读书,可他们也都希望对方能够读书。最后,身为哥哥的青铜说服了妹妹,让妹妹去读书,而他继续放牛。谁注意到,他的眼中闪耀着的求知之光正一点一点地黯淡下去„„
联想到这,我不禁可怜起他们来。读书,在我们看来只是一件很普通的小事,而青铜葵花的父母却因供不起两个孩子的学费而苦恼。他们是多么渴望读书的呀!想到这,我忽然醒悟,原来我们一直都是幸福的孩子。在这种优越的环境中,我们的学习成绩本应比那些大麦地的孩子们更出类拔萃,可偏偏有些人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有的同学觉得读书是别人的事,读书的时候心不在焉,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有的同学到学校来读书只是为了敷衍家长,更有甚者,在学校读书只是为了玩游戏。和大麦地上的孩子,和青铜葵花相比,我不禁羞愧万分。真的,和他们相比,我们真是太渺小了。
青铜、葵花他们的生活,我们这些娇生惯养的孩子是体会不到的。他们经历过饥荒,遭遇过蝗灾,大火、洪水吃不饱穿不暖是家常便饭的事。可以说,他们一直生活在痛苦之中,但他们的幸福在经历苦难的洗刷之后,越发显得真实、充盈。所以一直生活在安逸中的我们,又怎么会不幸福呢?
曹文轩说:“在享乐主义泛滥的今天,无疑是另一种声音。它进行的是一种逆向的思考。它是对苦难与痛苦的诠释。”但我觉得,它不但诠释了苦难,它也诠释了幸福。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我们现在的生活。所以让我们一起享受生活,向幸福出发吧!
指导老师: 联系电话:
第四篇:经历了苦难才懂得幸福!
经历了苦难才懂得幸福
经历过苦难的人,才更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经历过严冬的酷寒,才懂得春天的温暖;不忘那段悲惨的历史,才能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小鹏大学毕业之后,没有找工作。他做了一名快乐的啃老族,拿着父母的钱吃喝玩乐。女朋友换了一个又一个,他的口头禅生活就是及时享乐。
父母责怪他不知道生活的艰难,钱的难赚,只知道一味的索要挥霍。小鹏理直气壮的说:“你们赚那么多的钱为了谁?还不是为了我。我现在花的高兴,活得快乐,为什么非要我累死累活的去工作?”父母说不过他,只能停止给他钱,让他尝尝没钱的日子怎么去快乐。对于父母的做法小鹏很反感,他带着情绪冲着父母嚷嚷:“好„„好!你们就逼我吧!我现在就去庙里当和尚去,让你们有钱都没人花。”说着他跑出了家门,直奔家附近的一座大庙而去。
这座大庙他经常来和庙里的老和尚很熟,他进去时老和尚正坐在院子里喝茶,见他进来忙招呼他坐。小鹏愁眉苦脸的坐在了老和尚对面说道:“大师,你说人要快乐的生活,还是苦闷的生活?”老和尚答:“当然是快乐的生活了!”“我也觉得活就应该及时享乐,而不是沦为金钱的努力,所以我不想工作,只想趁着年轻好好的享受生活。”老和尚笑了笑,他起身为小鹏倒了一杯茶,小鹏拿起喝了一口,吐出舌头说:“天呀!这是什么茶,这么苦呀!真难喝!”老和尚笑着为他重新换了一杯说:“你再喝喝这杯试试!”小鹏试着喝了一小口,接着又喝了一大口说:“这不是茶,这是白糖水?”老和尚摇头说:“不!这不是白糖水,这就是白水。”小鹏纳闷地问:“怎么喝到嘴里甜丝丝的?”老和尚哈哈一笑道;“那是因为你先尝到了茶苦的滋味,再喝白水才觉得分外清甜。如果先给你喝白水,你会越喝越觉得没有滋味的。”小鹏细细的吧嗒吧嗒嘴,顿然觉悟。
看看很多成功的人士,他们都层经历过苦难的童年,才能激发他们奋斗的欲望,也只有经历了苦难,才能培养出坚韧顽强的意志,向着成功迈进。
湖南沐天投资老总就曾说过: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别人忍饥挨饿的时候,你有馒头吃;幸福就是——别人在寒风刺骨里挣扎的时候,你有个温暖幸福的小窝;幸福就是——别人在病床上挣扎的时候,你还能健康得活着;幸福就是——汶川地震、海地地震、智利大地震你都没有赶上,很多人都去了,你还和你的家人还活得好好的!经历了苦难才懂得什么是幸福!
网络推广:陈辉 日期:2013-3-15
第五篇:高一作文:幸福-苦难 = +∞
高一作文:幸福-苦难 = +∞
高一作文:幸福-苦难=+∞
每一个人出生时,人生不过是一张白纸,随着岁月的脚步,有的人用智慧的画笔描绘出一幅五彩缤纷的画,流芳千古;有的人只杂乱无章地勾上几笔,与时惧逝;更有甚者,竟把墨水溅到了画纸上,遗臭万年,于是有人感慨曰:老天不公!
这些人大多是消极者,他们看见生命长河中的一帆孤舟便说生命沧桑,看见人生大树上的一片残叶便说人生苦短,仔细想一想,没有惊天壮举的人生就不是人生吗?有过坎坷,有过苦难的人生就是老天偏心吗?如果人人都象牛顿、爱因斯坦那样,对人类做出卓越贡献,那么就不会有未解之迷了,一个人无需对自己要求太高,活着就是一种幸福,而苦难则是茫茫宇宙中的一粒尘埃,春花的香馨,夏雨的滋润,秋果的香甜,冬雪的无垠,幸福就在我们身边。课堂上,老师耐心地传授形形色色的知识,祖国山河的壮美,奇妙的黄金分割,Adayon,notadayoff中国历史的发展,价值规律和市场经济,堂堂精彩别致,课课生动有趣,让人好不喜欢。
夜晚,坐在窗前,星星调皮地眨着眼睛,我们静静的聆听着牛郎织女的对话,想象嫦娥的天上生活是否快乐,好个幽静的夜!
假日里和友人爬山,登上山顶,一揽众山小,仰望天空,真希望自己有一双翅膀,拥抱星儿,亲吻白云,好不愉悦。
平日里,我们用一颗宽宽的心对待别人的错误,用赞美的心去发现每个人的优点,失败时友人与你同唱《相信自己》,成功时友人与你凯奏《我的未来不是梦》,幸福之至!
生命如此多娇,怎忍心折腰,怎可以轻易放弃,让我们满怀信心的去面对一切。
因此,当我们一无所有时,我们能够说:我很幸福。因为我们还有健康的身体,当我们不再享有健康的时候,我们依然可以微笑说:我很幸福。因为我们还有健康的心;甚至当我们连健康的心都不复存在时,人类最优秀的分子我们,仍可对宇宙大喊:我很幸福。因为我们曾经生活过。
如果人生的幸福和苦难分置天平两端,苦难体积庞大,而幸福可能是一块小矿石,但指针一定会向幸福一侧倾斜,因为它有生命的黄金,幸福-苦难=+∞2004级1班富崇
点评:本文文笔流畅,以跳动的旋律,真实地再现了这个幸福的世界,作者毫无保留的将自己对生活的挚爱之心奉献给读者,令人怦然心动。指导教师:槐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