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打支山歌过横排》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增强对兴国山歌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法,体验、感受“兴国山歌”的风格,培养音乐学习兴趣。
【知识与技能】
能够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了解“兴国山歌”的相关文化及内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有感情的完整演唱“兴国山歌”,增强对“兴国山歌”的热爱之情。
【难点】
掌握“兴国山歌”的固定歌头部分、装饰音的演唱,及理解兴国山歌的相关背景文化。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钢琴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色彩和艺术,我们之前领略了不少地区的音乐,今天我们要去往一个新的地方,这个地方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山歌之乡”,它怀抱中装着的音乐到底充满怎样的魅力,它拥有怎样的“杀手锏”,可以从那么多优秀的民族音乐中脱颖而出获得殊荣?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江西赣南的兴国县,去听一听“兴国山歌”。
环节二:初步感知
1.初听歌曲并提问,节奏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节奏是自由的。
2.复听歌曲并提问,歌曲中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环节三:新歌学唱
1.练声训练,为学唱歌曲做好准备。
2.跟随教师钢琴伴奏以较慢的速度学习歌曲的旋律部分。在演唱的过程中注意装饰音的演唱,短促、轻快。
3.找出旋律中的特点。提问歌曲旋律的落差大么?主要的构成音有几个?分别是什么?教师介绍三音创作。
4.带入歌词进行演唱,并注意个别字词的发音,要带入地方语言的腔调进行演唱。
5.介绍“兴国山歌”独特的固定开头,以游戏的方式单独演唱开头句,请几位同学分别演唱开头句,同学们进行讨论,你认为谁的演唱更能“先声制人”并说明理由。
6.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环节四:巩固提高
1.教师介绍“兴国山歌”的相关背景知识,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客籍背景,世代居住在高山密林中的客家人过着艰苦的生活,在劳作之余他们便用山歌来抒发情感。
“兴国山歌”曾是战斗的号角,在建立和巩固红色政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兴国县共养育出五十多名将军。
2.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4小节的三音创作,由小组代表进行交流展示,并采取生生互评的方式,对其他小组的作品进行评价。
环节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打支山歌过横排》,同学们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又走进了客家人的生活,了解了他们独有的音乐——“兴国山歌”。除了领略了兴国山歌的独特魅力,更是学习到了兴国山歌背后的历史发展故事,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能够更加关注“中国民间艺术山歌之乡”的兴国,能够更加热爱美妙、独特、勇敢、坚毅的“兴国山歌”。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第二篇:《打支山歌过横排》教学设计
《打支山歌过横排》教学设计
【导入】
同学们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都喜欢听些什么音乐呢?我们经常会听到很多大陆、港台或者是欧美的流行音乐,那么,除了流行音乐以外还有着各具特色的民族音乐,下面同学们来听几个音乐片段,感受一下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歌文化。
(播放三个音乐片段:①、船工号子;②、茉莉花;③、绣荷包)【新课教学】
古老而悠久的中国历史孕育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民间音乐,中国民歌就是中华民族民间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到底什么样的歌曲才算是民歌?同学们是怎么理解中国民歌的呢?
民歌即民间歌曲,是劳动人民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集中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源与人民生活有对人民生活骑着广泛深入的作用,在群众口头的代代相传中不断加工,语言简洁凝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样。按体裁和作用
(1)山歌:山歌是中国民间歌曲的代表性体裁之一,是人们在山间野外放牧、砍柴、挑担、锄草、行路等个体劳动生活中随意咏唱的一种短小民歌。歌者完全不受正在从事的劳动节奏的限制,兴之所至,引吭而歌,唱腔充满自由、奔放、舒展、悠长的特色,常加入衬词、衬句。中国的山歌流传很广,但主要集中于西南、西北及北部高原、山区广大地带。代表性山歌品种有:陕北“信天游”;内蒙古“爬山调”;晋西北“山曲”、“烂席片”;甘肃、青海、宁夏“花儿”(或称“少年”)(2)劳动号子
劳动号子俗称“号子”或“哨子”,是中国民歌的重要体裁之一,普遍流传于全国各省区。其主要功能,就是统一大伙的劳动节奏,协调劳动动作,调节人们的劳动情绪。多种多样的生产劳动,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劳动号子。如海洋渔民号子、江河船工号子、码头搬运号子、森林号子、工地建筑号子、“盐工号子”等等。(3)城镇“小调”
小调(或称小曲)是广泛流传在各城镇、集市的一种民歌体裁。长期以来,经过城镇职业、半职业民间艺人的加工、磨练,形成了结构较均匀、节奏规整、曲调细腻、主题内容多样等一系列题材特征。刚刚我们听到的三首民歌分别是我国四川民歌《船工号子》、江苏民歌《茉莉花》、山西民歌《绣荷包》。不同地域的民歌各具特色,咱们江西省的兴国县就具有“山歌之乡”的美称。有这么一句话:“一把芝麻撒上天,兴国歌王万万千。”由此可见兴国山歌之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兴国山歌《打支山歌过横排》,大家先来仔细听一下。(播放《打支山歌过横排》)
1、同学们感受到歌词中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引出“哎呀嘞哎”)
2、山歌是劳动人民在劳动和生活中创作出来的,那么歌曲当中的“哎呀嘞哎”在这里起什么作用呢?(人们在山上劳动,伐木放排、挑担及田间劳动,有的为了消除疲劳,有的为了寻觅同伴,他们就进行对歌打趣。)
3、接下来同学们再来听一遍歌曲,注意“哎呀嘞哎”中最后一个“哎”演唱的感觉,跟着音乐轻声哼唱。
(播放歌曲)仔细听歌曲中那些地方用了咱们江西的方言··试着把方言唱出来。
4、大家在学唱这首歌曲的时候什么感受?(节奏自由、情绪高亢、为了呼唤更远的伙伴)
5、同学们注意看歌曲名称中的“打”是指唱的意思,“横排”是指山与山之间的崎岖山路。另外,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在歌曲的歌谱当中有几个个别的音符旁边出现了与其他音符不同的小音符?这个小音符就叫“倚音”,倚音有时倚附在主音的前面,有时也在主音的后面出现。因为它是依附在主音前后的音,因此叫“倚音”。在乐曲中根据内容需要,适当运用倚音,可以丰富乐曲的表现力。倚音在演唱或演奏时,越短促越好,不能占主音太多的时间。波音——像什么形状?对,就叫波音。波音:由主要音和它上方或下方相邻的音快速一次或两次交替而成.波音唱(奏)时一般占主要音的时间.波音分上波音(顺波音)和下波音(逆波音)两种。在音乐中我们把倚音跟波音都称作装饰音。
6、同学们这一次跟着音乐用方言大声的唱出来,注意体会歌曲中的装饰音以及歌曲所表达的情绪。(播放歌曲)
兴国山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因而,千百年来,历久不衰,深受群众喜爱。兴国山歌植根于客家文化的深厚土壤中,涵盖了客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饱含着丰厚的客家文化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说,兴国山歌是客家人繁衍生息的一幅历史画卷。保护、研究、解读兴国山歌,发掘其精华,无疑是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举措。
第三篇:打支山歌过横排 教学设计
《打只山歌过横排》教案
教材分析:
《打只山歌过横排》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兴国山歌,2/4 拍,速度:中速稍慢,调式:1=D,体裁为兴国山歌的遥唱体,曲调高亢悠扬,亲切感人,具有浓郁的兴国山歌特点。特别歌头一声“哎呀嘞——哎”,音调高扬,声音绵长,热情奔放,具有强烈的音乐旋律感,起到先声夺人或呼唤的艺术效果。接下来运用“1,2,6”三音的创作手法,音域只在纯四度内盘旋,最后停留在主音上结束,旋律激情动人,娓娓道来。歌曲中运用了倚音、波音、滑音装饰音和客家方言,体现出典型的山歌风格的艺术特征,生动地表现了客家人明快、爽朗、豪放的山野气息。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歌曲《打只山歌过横排》和“兴国山歌”的相关文化及其内涵,深对学生加兴国山歌的热爱。
2、引导学生用优美豪放的声音演唱《打只山歌过横排》,通过合作与交流的方法,来创作、表现“兴国山歌”,进而表现、感受和体验“兴国山歌”的意境、情绪和风格。
3、参与创作“兴国山歌”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品味客家人的生活气息。
教学重点:
学会用有感情、优美豪放的声音去演唱歌曲,采用合作与交流的方法来创作、表现“兴国山歌”,进而感受和体验“兴国山歌”,的意境、情绪和风格。
教学难点:
唱好歌头“哎呀嘞——哎”,掌握歌曲中的装饰音和弱位起唱拍的演唱方法,唱出歌曲的特点、风格。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录放机。
教学过程:
(说明:在上课之前,老师布置学生去查找歌曲《打只山歌过横排》和“兴国山歌”的相关文化及其内涵资料。)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祖国地大物博,文化悠久,五十六个民族的艺术异彩分呈,今天赣南兴国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山歌之乡”,“兴国山歌”成为了世界优秀音乐文化的瑰宝,这不仅是兴国人的骄傲,也是江西人的骄傲!我们作为江西人,应该做“兴国山歌”的火炬传递者,为“兴国山歌”的传承和发展接上一棒。上节课老师布置同学们去查找有关“兴国山歌”的资料。你们去查找了吗?
二、展示有关“兴国山歌”的资料。
1、请学生举手来宣读自己准备的资料内容。(以第一个学生的内容为基础,其他学生分别举手补充)。
2、老师总结并补充(幻灯显示内容,学生每人发一分,并请学生课后将同学们说到的而老师没有查到的内容加入在后面)。“兴国山歌”的艺术、风格特点:
“兴国山歌”有固定的歌头格式:“哎呀嘞——哎”,音调既高且长,具有强烈的音乐旋律感,引人注意。语言生动,旋律优美。兴国山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因而,千百年来,历久不衰,深受群众喜爱。
“兴国山歌”有独唱、对唱、联唱、轮唱等形式;有锁歌、盘歌、斗歌、猜花、丢观音、黄鳅咬尾、绣褡裢、藤缠树、树缠藤等种类;有遥唱体山歌,跳觋、民俗歌、叙事山歌等表演类型。
三、学唱歌曲《打只山歌过横排》(幻灯显示歌曲)。
1、学唱歌谱(钢琴带奏旋律,老师对难点如:倚音、波音、滑音、连音、弱位起唱等进行辅导)。
2、带入客家方言读歌词并理解歌词意义。[打——唱;横排——两山之间崎岖的山路,石(sa)、禾(wo)、鞋(hai)]。
3、学唱歌曲并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联想歌曲的意境。
4、欣赏《打只山歌过横排》。(播放名家范唱或老师范唱)。
四、曲式分析及歌曲处理。
(一)分析设问(幻灯显示)。
1、歌曲的曲式结构?(一段体)。
2、歌曲中用了哪些装饰音?(倚音、波音、滑音)。
装饰音在歌曲中取到了什么作用?(体现出典型的山歌风格和特征)。
3、找出最能体现“兴国山歌”风格特点的那一句?(哎呀鳓——哎)。有什么特点?(曲调高亢悠扬,先声夺人)。
仿佛联想到了什么?(仿佛人们面对着美丽的大自然深情呼唤,悠扬的歌声在回荡山谷,余音绕耳不绝,令人浮想联翩,目不暇接,心旷神怡,感慨万千)。该如何来演唱这句?(用高位、激情、圆润的声音来演唱)。
4、歌曲的风格特点(曲调高亢悠扬,亲切感人,生动地表现了客家人明快、朴实、爽朗、豪放的山野气息。)联想歌曲的意境。
5、歌曲中除了第一句,旋律落差大吗?(不太大)用了几个音?(“1、2、6”三个音)。
(二)设计演唱方案并演唱。
五、“兴国山歌”创编评价小舞台。(把学生分成四小组合作交流创作)。温情提示:幻灯显示。
(一)创编歌曲。
提示:可用改变《打只山歌过横排》歌词或曲调来完成,还可以根据兴国山歌的特点来创编词曲。
(根据需要在创编过程的同时,老师唱或播放几首兴国山歌做引导,提供一些内容做参考)。
(二)表演与评价。
提示:演唱形式可以是独唱、对唱、轮唱、小合唱等。(师生共同合作,共同评价)。
六、小结。
师:今天,我们同唱了兴国山歌,还演唱了自己创作的“兴国山歌”,感受了客家人明快、豪放的山野气息,体会了客家人简朴、快乐的幸福生活。相信,一声高亢的“哎呀嘞——”已打动了你的心;一首悠扬的兴国歌已唤起了你的爱。同学们,让我们再次深情高歌《打只山歌过横排》,让这份快乐和爱,伴随你到天涯海角,让兴国山歌传遍海角天涯!
第四篇:《打支山歌过横排》教学反思
《打支山歌过横排》是一首兴国山歌,全曲2/4拍,一段体歌曲,情绪高昂嘹亮,具有兴国山歌的特有风格,本节课对中国民歌中的山歌体裁进行教学为拓展学生的视野和资源的整合。本节课的教授学生是八年级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鉴赏能力,无论是从生理还是心理上也已经日趋成熟,故在课堂中不愿表现参与活动的能力就不够积极,因此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启发、引导和调动。也就对教师在知识的传达准确度和掌控学生的能力上有更高的要求。
因此,在这节课中重点以教唱歌曲为主,主要通过三个环节来完成。
第一环节导入部分,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即兴编词套入刘山姐中“敬茶歌”的一个片断引出中国民歌体裁之一的山歌,教师通过范唱直观的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以歌曲体裁的不同进行民歌基础知识的补充说明,为学习歌曲做好铺垫,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二环节歌曲学习,通过教授示范法,让学生直观的接受知识并把教师所教授的知识面对面的传递给对方体现现场感染力。如:“开腔调”的演唱和整个乐句的演唱以及装饰音和波音的演唱等。第三环节是拓展也是这节课的亮点,用“开腔调”作为活动的体验,教师引导学生可在这句中加入不同的形式演唱。如:“对唱”男女分组演唱,要求提高声音唱“开腔调”让学生充分体验山歌的特点,使音乐更具有感染力。最后利用地方的特有资源进行即兴的歌曲创编环节结束本节课。
第五篇:《打支山歌过横排》教案2
《打支山歌过横排》教案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打只山歌过横排》使学生感受江西兴国山歌的音乐风格、特点。
2、指导学生演唱出《打支山歌过横排》兴国山歌的特点。
3、通关过本课的教学,丰富学生的江西民歌音乐知识,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感受、体验江西兴国山歌的音乐风格及特点。
教学难点:
唱好歌头“哎呀嘞——哎”,掌握歌曲中的装饰音和弱位起唱拍的演唱方法,唱出歌曲的特点、风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你们在平时生活中喜欢听什么音乐?(流行音乐)——我们经常听到的有大陆、港台流行音乐还有欧美流行音乐,在世界各地出了有个字的流行音乐外还有各具特色的民族音乐,老师今天就为大家带来几首歌曲,仔细听!
播放歌曲《船工号子》、《山歌好比春江水》、《斑鸠调》片段,说出曲名。
2、师:非常好,这几首歌都是民歌,你喜欢哪一首?
3、师:《山歌好比春江水》是我国的一首山歌,不同地域的山歌也都各具特色,在江西兴国就拥有“山歌之乡”的美誉,有这么一句话“一把芝麻撒上天,兴国歌王万万千”,由此可见兴国山歌之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江西兴国山歌《打支山歌过横排》。
二、感受音乐
聆听《打支山歌过横排》。(学生安静的用心倾听。)提问:你们注意到老师用怎样的感情来唱摇篮曲吗? 概括:旋律高亢、辽阔奔放。
三、了解音乐
1、兴国县是个“山歌之乡”,兴国山歌久负盛名,真正使兴国山歌赋予新的生命,并使它登上时代大舞台,却是第二次国内革命。在那金戈铁马的峥嵘岁月里,哪里有战斗,哪里就有嘹亮的山歌,兴国山歌也就留下了“一首山歌三个师”的千古佳话,兴国山歌伴随着红军一次次战斗胜利,唱遍了红色革命根据地。相传,兴国山歌“唐时起,宋时兴”,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年的历史,至今兴国山歌也经常作为音乐素红土香材使用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老师今天就为大家带来几首优秀的作品。
四、模唱音乐
1、教师范唱歌曲
2、用普通话朗读歌词,(要求:咬字清晰,体会表达的感情)
3、随琴视谱学唱,用哼鸣的方式学唱。
4、随音乐演唱,教师指导 指导1:不准确的乐句 指导2:融入感情
5、自唱(每位同学先自唱,然后在小组内互唱,选择优秀的展示)
6、采用不同的形式演唱(以小组为单位,以众人的力量,采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来演唱歌曲,然后进行展示,看哪一组表现得最好!)
五、展示
六、音乐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