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积分式的体育教学评价初探论文(本站推荐)
内容摘要:本文沿着体育课程标准的方向,根据教学课堂中所遇到的实际情况,实验了“积分式”体育教学评价。文章简单介绍了“积分式”课堂教学管理的方式方法;并且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积分式课堂教学管理所发挥的作用展开了阐述:
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
二、建立互尊互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三、调动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参与体育教学活动。
关键词:经营 积分评价 体育教学管理
学习《体育课程标准解读》,我们都知道,对于小学生而言,在一定程度上,体育课还不是一门学科,而是内心快乐的体验、一种体育活动的体验。所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定位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教师的主要职责不是“给予、统一的传授”,而是做学生学习帮助者、支持者和合作伙伴。那么新课标理念下的体育教师是不是就不能严格要求学生,体育课堂是不是就不能强调课堂纪律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关键是我们应该在新的理念下对课堂纪律和对学生严格要求有新的认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是体育新课程的教学宗旨和核心理念。那种“唯师是从”的课堂气氛、师生关系以及安静整齐的体育纪律观念必须摒弃。因为体育教学过程,既是师生身体活动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课堂上,每个教师都希望学生积极参与,努力学习,坚持锻炼,但事实上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教师所希望的努力程度。平时经常听到老师们埋怨说,现在的学生越来越管不住,看着热火朝天的课堂真无可奈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经常唤起学生学习愿望激情参与体育活动。因此体育教师的课堂管理方式及方法也应该发生相应的变化。
我从实行“结论获得”到“过程参与”取得了丁点成绩之后,又不断地尝试。为了适应课堂状况的不断变化,适应新时代的不同需求,这一年来我采用了“积分式经营的体育教学评价”,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积分式的体育教学评价是一种非常适合新体育课堂管理理念的好方法。所谓积分式的体育教学评价就是每堂课每位学生都有2分基本分,然后从课堂纪律、学习参与及交往合作三个方面进行“经营”。具体作法如下:
首先,把全班同学分成六人一个小组,每一小组挑选一名负责任的同学当小组长,负责记录纪律分。课堂上,遵守纪律、学生态度好、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者可获2分基本分。不准干或说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或话,对被动或拒绝参与活动(无病时)者经提醒、警告两次机会无效再进行扣分,视情节轻重扣1至2分。其次,老师主要负责记录学习参与的奖分和各小组长的纪律分,学习参与包括积极发言有关本课教学活动的见解,踊跃参与本课的体育活动,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完成教学任务,创编课堂活动或延续等。这一项目采取只奖不扣,用竞争形式,参与者奖1至2分。第三,每节课下课后及时把情况公布在教室的公布栏中。另外我还规定每过五周进行一次积分小结,让学生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还给连续五周有进步的同学加分奖励。然后学期累积的分数就作为期末的成绩。这样通过对学生心理状态和行为的潜移默化的激励和控制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参与体育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终身体育行为;有利于建立互尊互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实行积分式的体育教学评价,给体育教学带来许多便利和优势
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
记得积分式的体育教学评价方法刚实行时,我总是在上课前用商量的口吻半开玩笑地对学生们说:“本节体育课我们来比一比做“生意”,看看最后谁挣得‘钱’多,谁亏了‘本钱’,我相信每位‘经营者’都想挣,那么就要看你们的努力了。”然后通过记录公布,及时、适度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调控,让学生清楚自己在体育课中的活动过程,与别人相比怎么样,有效地激发自己的体育行为。回想以前的课堂上,经常是口头表扬或批评一下,结果往往是左耳进右耳出,出了门口就全忘了。特别是受到批评的同学,更是无所谓,我称其为“神经适应”。而且这样一来,往往在课堂中打乱老师的教学过程与思路,从学生方面来看,更是“一人害病,全班吃药”,打击了其他学生学习体育活动的氛围,严重浪费学生的运动参与的时间。但是在我们经常遇到有些班级总有那么几个学生,他们自我控制能力差,行为我行我素,回答问题经常驴头不对马嘴,学习过程中心不在焉,让你哭笑不得,这时候,你如果光用一个眼神或手势等等是没有效果的,再者就是新课标的要求,教师要学会善待每一个学生,尽量用“爱”的方式去感染、去正面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并且课堂上要用行动和激情去引导学生。这样一来,我们的任务更艰巨了。特别是对于我们体育老师来讲,几乎天天“脱产”上课,激情和体力已耗得差不多,请问还能每节课“激情参与”吗?面对着这个与新课标相背离的问题,实行积分式的体育教学评价,不管是对学生学习体育行为习惯和态度,还是对终身体育的形成,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有利于建立互尊互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通过课堂的“经营”,主动权在每个学生自己的手中,加上记录、公布,也就是相同于新课程评价改革中“档案袋”评定法。想得到高分就必须耐心“经营”,努力地去创造机会,抓住每个可收获的时机。过去,老师是裁判学生成绩的“法官”,经常是一考定终身,比如体育考试,有些学生天生身体力量就差,或是本身很好但刚巧考试身体状态不好,结果还是用这个考分判定的话那肯定是不确切的。有此学生很想努力提高自己的体育成绩,但由于本身身体素质差,付出很多,分数还是不高,这样大的打击该学生的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对有此同学也是不公平的。所以参照新课标的要求,小学体育教育强调过程评价,通过体育活动的参与、学习体育的态度和体育合作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那么采用积分式的体育教学评价,就更能体现出教育效果。而且,采用积分式的体育教学评价,只要遵守课堂纪律,踊跃参与活动,主动合作,那么积累起来的分数一定是高的,也就是说根据这个分数来评定一位学生,肯定是公平的,更重要的是学生不再为体育考试而产生对体育课的恐惧、对一锤定音而耿耿于怀,也不必为自己饶幸成功而洋洋得意,这样对大家都是民主平等的。另一方面,我在课堂上经常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但前提条件必须是围绕本节课的内容展开,而与课堂无关的话或事经小组长或老师提醒、警告两次无效者再进行扣分,这样既保证给予有错就改的机会,也建立了互相尊重、互相友爱的关系。
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的热情和自信心
自从积分式的体育教学评价后,学生参与活动时出现了争先恐后的场面。学生发言的次数多了,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多了,敢于表现的信心也强了。每节课下课后,在公布栏旁边,总有许多学生围在一起计算计算、比较比较,看看自己的“经营”成果,生怕别人超越自己。目睹如此情形,我暗自高兴。在小结中,我发现有好多同学进步很快,如三(5)班的赖飞雨同学,以前上课总是吊儿郎当,人小鬼大,经常打打闹闹,任凭你怎样处罚,他总是笑嘻嘻无所谓,还冲同学们扮鬼脸,故意捣乱课堂。可现在完全变了个样,遵守纪律,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主动帮助小组其他成员,还当了小组长,课堂上的互动环节积极配合。还有三(1)班的王俊禧同学,他有点小聪明,学东西又快,但运动韧带比较差点,韧带考试肯定不行,平时话又多,注意力转移较快,有点我行我素、自由散漫的习惯,他觉得很容易的动作可别人就是很慢才弄清楚,所以他就很烦,不想与别人一起活动。自从实行积分式管理后,他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善于发现问题,自我表现能力很强,还主动指导本小组的其他同学完成动作。眼看着自己的积分明显比别人多,他就更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了,并且对纪律分也更加珍惜,所以他那种自由散漫的习惯也明显改变了。还有三(4)班的梁小玲同学,因先天性肥胖,走起路来慢慢悠悠的,别说跑步和作运动了,所以很自卑,别人也不愿意与她交往。每次体育考核都属于差,但自从实行积分式管理后,她虽然额外奖励的分不多,但至少2分的基本分没有亏掉,比起其他被扣分的同学强多了,而且积分属于中上成绩。也许是看到自己的分数上了一个级别吧!她仿佛找回了信心,勇于表现自己,踊跃参与活动,且比以前也活泼多了。
综上所述,在课堂上,教师主要是通过有声语言来传递知识和思想信息,而积分式的体育教学评价管理下,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信心,而且形成了良好的课堂纪律和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所以在教学上,主要我们不断更新,及时根据教学对象与课堂环境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就能做到调动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参与体育教学活动,逐步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和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参考文献
徐勇,龚孝华:《新课程的评价改革》,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教育部制:《体育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郭东岐:《教师的适应与发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第二篇:试论学校体育教学评价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评价方式;教学组织;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随着体育机制的不断完善,体育教学已向多元化发展,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实施,推动了教学评价观念的发展。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主要目的之一是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体育教学水平,评价性质是积极性的,评价特点是发展性的,评价方向是面向未来的。其重点不在于评价教师的运动能力,也不在于鉴定某一节课的教学结果,而在于强调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互动,以培养学生朝终身体育这一方向发展为目标的体育教学。
1具有与时代同步发展的教学思想
1.1坚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
体育教学不仅要增强学生的体质,还要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将这一思想落实到实处,贯穿于整个课堂,树立“以育人为主”的原则。
1.2体现教学主体
传统的体育教学都是以教材为中心,教师唱主角,这种教学思想忽视了学生的发展,只体现了教师讲、学生学的单项信息传递,忽略了学生自我目标的提出和目标追求的动力机制。将学校体育“三大任务”中的“增强体质”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不去考虑学科教学的特征,这是造成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徘徊不前的原因之一。在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中表现为,将人体机能活动规律的表现与人的认识活动规律的表现混为一谈,以脉搏测试和密度分析作为评价体育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那一张张脉搏曲线图、密度分析统计图就成了评价体育教学的主要依据。而对体育课心理气氛、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学生能力培养等却缺乏深入分析和研究。新《课标》强调“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1.3树立情感教育意识
体育教学中应贯彻“情知”教学原则,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条件,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优良学习品质;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克服体育教学中的“情”“知”分离,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2教学目标、内容及组织的和谐统一
2.1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评价体育课的主要尺度,因此,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应根据学生的年龄段来参照学习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在重视知识与技能传授的同时,还要对能力与情感目标提出明确要求,不能忽视情感、个性、意志等其他方面的学习内容,目标要体现新《课标》,符合学生实际。
2.2优化的教学内容
新《课标》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的选择。因此,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设计应淡化“学科体系”,走进学生的现实生活,充分体现情境教学的优势,发挥学生想象力、发展其创造性,根据学生年龄阶段与学生心理发展水平,设计新颖、样式多样的教学内容,做到所选内容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要考虑其操作的便利性,尊重学生建议,使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的空间。
2.3可行的教学组织
体育课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很难体现主体意识,通常要使同质分组、兴趣小组、行政小组等组织形式协调统一,尽量体现分层教学的新思想,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此,合理有效的组织形式要思路清晰,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有一定独创性,与教学和学生实际相符合,注重多方面联系,能够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有主动参与的机会,加强情绪的体验。
3变通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容易忽略学生的情感体验,传统的评价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简单的定性描述,二是偏重于定量分析,三是不同场合或不同课型执行统一的定性定量要求。这三种情况,都有碍体育教学评价的完善,达不到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和相对的准确性,因此信度、效度都不令人满意,重结果轻过程是应试教育对教学的评价方式。
新《课标》的实行,开拓了教学方法的新思路,教师可根据学生特点、教学环境的差异作出相应的调整,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坚持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创造力,启发学生思维,尊重其人格,开发其潜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苦中有乐,乐在其中的体验。
教学手段的应用要充分体现体育课的活动性、游戏性和娱乐性,使每一节课都能有创新,这样才能满足学生求新、好奇的心理,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中多采用“目标设置法”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最优发展,感受成功的喜悦;也可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因此,灵活有效的的教学方法要注意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了解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目标追求的动机。
4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首先要使学生在多方面受益。体育蕴含着多种价值和多种精神,能使学生受到启发,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去,使其终生受益。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视对过程目标的评价。教师要经常应用激励性评语及时评价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
新《课标》下的体育课堂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完全是以发展学生的运动技能为主了,更多地强调了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与学习动机,使学生在情境交融的情况下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在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同时,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开朗的生活态度,培养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和创造活动的能力,使学生在身体上、精神上多方面受益,这样才能使体育课发挥更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中,必须充分考虑本校、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形式和内容上要加重对教师如何有效利用现有条件的评价;加重对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性别、年龄、生理心理指标、班级人数等情况而合理有效地搭配教材内容组织教学的评价。这样才能发挥体育教学评价的导向性,确保体育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潘绍伟、于可红主编《学校体育学》(第二版),高教出版社2008年
[2]杨文轩、杨霆主编《体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3]田麦久主编《运动训练学》,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年
第三篇:教学评价论文
我国高中英语教学评价中形成性评价的发展前景
[摘要]:以20世纪90年代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和2004年教育部《标准》的制定为标志,形成性评价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鉴于我国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过程中高中英语教学投入庞大效果不佳的状况,本文将致力调查我国高中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的现,分析其成因,并进一步探索形成性评价在我国高中英语教学评价体系中的发展前景。希望对现行高中英语教学评价及高中英语教学有所借鉴。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评价现状及成因 形成性评价 前景
一.引言
尽管我国目前教育方面问题百出,作为教学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教学评价的改革还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随着20世纪90年代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和2004年教育部《标准》的制定,形成性评价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鉴于我国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过程中高中英语教学投入庞大效果不佳的状况,本文将致力调查我国高中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的现,分析其成因,并进一步探索形成性评价在我国高中英语教学评价体系中的发展前景。
二.我国目前高中英语教学评价的现状及成因
(一)教学评价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指出:人的智力是由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关系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和存在智力等九种智力构成。各种智力只有领域的不同,而没有优劣之分,轻重之别,也没有坏之差。承认学生多元智能的存在,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就不能仅凭单一的纸笔测验,也不是为了衡量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而是应该以多种评价手段和方法去衡量不同的学生,帮助学生识别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为学生提供有意的反馈,提出今后学习的建议。
2004年3月,教育部制定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下称《标准》),首次提出了“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价”问题,这是以往任何英语教学大纲中都未曾提到的。其中明确指出:“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调整学习策略,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
那么究竟什么是教学评价呢?笔者再录了百度百科关于此术语的定义: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评价,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教学评价应当具有诊断﹑激励﹑调节和教学作用;根据评价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作用的不同,可把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三种类型。教学评价应坚持客观性﹑整体性﹑指导性和科学性原则。教学评价的两个核心环节:对教师教学工作(教学设计、组织、实施等)的评价——教师教学评估(课堂、课外)、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即考试与测验。评价的方法主要有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
(二)我国目前高中英语教学评价的现状
首先,在教学评价理念上的问题。
评价理念即评价观,具体体现在评价的目的上。教师普遍认为教学评价尤其是对学生英语学习评价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对学生英语学习成绩进行高低的区分;二是学校领导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领导以学生学科考试成绩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自然而然在教师的心理上产生一定的压力,于是教师便将这种“压力”转嫁到学生头上,以“分”取人。学校领导承认在评价教师教学工作时主要是以教师的综合表现来评价的,教育主管部门(包括学校领导)在评价教师教学工作时也确实是以教师的综合表现为依据的,这种综合表现被分成四个方面,即:德、能、勤、绩。这四个方面被具体细化为二级指标并赋以一定的分值或等级,实际操作中“德、能、勤”三个方面是很难以量化的(除教科研方面可规定一学年发表或交流论文的级别或范围可以量化),因而往往以“好、中、合格”等加以描述。归根到底只有“绩”才能最终区分教师教学的优劣,而区分教师“绩”的优劣又取决于学生的学科考试成绩。
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价的主要目的落实在对学生的选拔鉴别上。这就形成事实上的评价理念上的问题:评价重在鉴别和选择“适合于英语教育的”学生,而忽视促进学生的发展,缺乏对学生进行激励和教育。
其次,在对学生英语学习评价策略上的问题。
评价策略是在一定的评价理念指导下,根据具体条件而规定的评价的内容和形式等。如果我们将评价的理念不是定位于学生个体之间差异的鉴别,而是定位于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励教育学生上的话,那么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价策略应该是:“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但就目前评价的现状看:总的来说重终结性评价,轻形成性评价。
学校领导在对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时是或基本是重结果的,这种重结果的评价策略同样会被教师迁移到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价上。教师工作的中心是教学,教学成绩优劣的硬指标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而这种考试成绩既不是诊断性评价也不是形成性评价得出的结果,而是终结性评价的结果,因此终结性评价最为英语教师所重视。此外,因为受“重结果、轻过程”思想的左右,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价重在课堂限时检测而忽视对学生参与课外英语活动的程度和表现等的评价;重在笔试而忽视口试(甚至不进行口试),进而教师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用考试成绩(分数)在班级(或年级)的排名来理解、解释学生的英语学习的成败。重在笔试的方法最终导致了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价缺少全面多元的测量,换句话说,学生的兴趣、态度、习惯、个性特征僵硬的分数加以掩盖而得不到应有的评价。
再次,从对学生英语学习评价方法上看。
对学生英语学习评价在方法上就目前现状看呈现两大特点:一是定量评价占据着主导地位;二是“他评”占据着主导地位,因而缺少描述性(定性)评价和学生的“自评”。对学生英语学习进行评价时,多数的英语教师是采用分数制来计量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的。尽管仍然有一部分教师采用了等级制,但是,这种“等级制”实际上也是与分数挂钩的,仅仅是将相应的分数转换成A(优)、B(良)、C(及格)、D(不及格)等四个等级,与“分数制”相比实质是“换汤不换药”,“其他方法”仅仅用在对学生平时作业的评判上。所以,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价基本
上是“定量”的,而非常缺乏的是在“定量”支持下的“定性”评价。
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价在理念上、策略上、方法上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归结为一点:评价者没有把评价作为教育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故而“评价”也就失去了应有教育性,甚至表现出某些方面的反教育性。那么,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
(三)我国目前高中英语教学评价的原因
首先,指导方针的失误
再来看一下上文中百度百科对于教学评价的定义: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评价的两个核心环节:对教师教学工作(教学设计、组织、实施等)的评价——教师教学评估(课堂、课外)、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即考试与测验
该定义的前半部分是不存在问题的,但黑体部分则明显的暗示教学评价应该主要通过教学评估、考试、测验的形式来进行。
其次,价值取向的原因
价值取向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评价。不同的价值取向会赋以评价不同的目的。在评价工作中选择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基本的价值取向定位在哪里,往往又受评价主体和评价客体价值观的影响。在教育内部,同时又受教育主管部门意志的左右。现实中影响对学生英语学习评价的价值取向最主要的是“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
在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价中,评价主体(教育者)从自己的实际所能得到的利益出发确定评价的行为准则,从而对评价直接施加影响。评价客体(受教育者)也从自己的实际利益出发(根据自己的英语成绩,简单地说表现为分数的多少),反过来去评价评价主体。学生家长也从自己的实际利益出发(孩子的英语成绩在高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反过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学校的办学质量。无论是上级主管部门,还是学校领导和教师,还是学生及其家长都不同程度地受“功利主义”的驱动,于是上级主管部门在衡量一个学校办学质量,最硬也最看重的指标是“高考本科上线率”,学校便竞相追求“高考本科上线率”,给高三毕业班分配“本科上线指标”,最终演化为教师在不断的考试中根据分数对学生进行不断的排名,以分数来确定能够或可能考取本科院校的学生基数,以便完成或超额完成指标而因此得到精神和经济上的奖励。学生以自己能否考上本科院校来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家长以自己的孩子能否考上本科院校来衡量教师和学校的教学质量。
再次,高考制度的原因
从理论上说,教育考试的功能应限于教育内部(即教育功能)。但在实践中,一些大规模的社会化的教育考试往往被赋予超教育的社会功能,高考就是这样。高考本来作为高等学校的一介入口,是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起点而设置的。但是由于我国国情和现行教育体制尚不能满足所有通过会考取得合格证书的高中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情况下。加之由我国社会强烈的官本位现象和高等学校毕业文凭在用人制度上的特殊地位,高考事实上承担了国家对人才的选拔、淘汰功能。高考制度实际上把高中毕业生区分为两类:一类成为高校新生,成为“成功者”,成了国家的预备干部;另一类则成为落榜生,成为“失败者”,走向社会成为劳动后备军。高考在沟通城乡、农工、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之间联系的同时,又在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构筑了一条新的鸿沟。高考的直接结果是分数,但这些分数却被社会所利用。异化出非常重大的社会分化功能。在此基础上,高考又被社会所利用,对中学教育尤其高中阶段的教育发挥了强大的评价功能和导向功能。
三.形成性评价的前景
(一)形成性评价的概念
形成性评价是相对于总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来说的,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的评价,旨在确认学生的潜力,改进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
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形成性评价不单纯从评价者的需要出发,而更注重从被评价者的需要出发,重视学习的过程,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评价中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重视师生交流。在形成性评价中,教师的职责是确定任务、收集资料、与学生共同讨论、在讨论中渗透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共同评价。
(二)形成性评价的优势
首先,形成性评价承认学生及学生英语学习的差异性;人的素质是由遗传因素、教育和环境的共同作用形成的。因此不同的人在素质发展特点上、水平上和潜在可能性上都存在差异,因此在英语学习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差异。其次,承认英语学习的过程性;符合与语言学习尤其是二语学习的特点;符合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英语学习是一种集语言技能,文化认知,情感培养于一科,听说读写译各种技能的综合性学科。再次,形成性评价的有效实施能够真正体现教学评价的指导性﹑激励性和发展性。因此他符合素质教育,多元智能理论的要求,有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张,有助于我国英语教学评价及英语教学步入其应该的轨道。
(三)形成性评价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虽然形成性评价具有很强的优势但是想要有效发挥其效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有的方法还有待改进。
1)定性评价的客观性和公平性
2)定量评价的数据分析
3)定量评价的数据合理性
4)如何进一步用这种评价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
4)如何适度合理地同其它评价体系相结合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的评价和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从学生的学习结果的评价看,既要评价知识、技能和智力等认识领域,又要评价态度、习惯、兴趣、一直、品德及个性形成等情感领域;从教师的教学过做的评价看,既要评价教师的教学修养、教学技能,又要评价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特别是课堂教学质量。
合理地教学评价应该能体现学生的认知规律;促进学科各项素质要求的提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发展;其评价的方法应是多样的;评价的方面应是多元的;评价要力求全面性。在深入分析了我国高中英语教学评价的现状,原因后,本文仅一步探索了形成性分析作为教学评价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英语教学评价中大力实施的发展问题,认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有诸多问
题需要注意,但在高中英语教学评价中实施形成性评价前景光明。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
2、国家教育部:《高级中学课程标准—英语》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
3、陈玉琨《教育评价学》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6)
3.王蔷、程晓堂 《英语教学法教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
第四篇:体育教学论文
简议怎样上好初中体育课
初中体育教学,要加强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预先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及主要措施,循循善诱地帮助学生统一认识,打好基础,使原来体育素质较差的“困难户”在新的环境下树立信心,使较好的同学树立新的拼搏目标。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自我完善,更要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使学生在打好素质基础这一阶段,逐步形成自觉锻炼、团结活泼的班风特点和勇于拼搏的进取精神。结合初中教学特点,在大力抓好素质教育的同时,把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融于课堂之中。
首先,突出的目的,明确的任务。新课程强调,体育教学目标应该淡化竞技意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课标明确规定对技术动作的细节不过分追求,注重过程,促进学生生理、心理健康,培养学生适宜社会能力的发展,在课堂教学完成后,学生的学习行为变化或学习结果能按课前所设置的课堂教学目标任务加以衡量和评价。这就要求教育者要把握好教育尺度,一改传统的技能传授充分发展“教育育人”的指导作用,实现知识教学与人文教育相结合。
再则,准确的示范,精辟的讲解。对初中学生,讲解动作过程要精辟、要领要易记,最好口诀化,练习提示要有重点。如篮球的原地投篮的动作要领精简为“蹬”、“伸”、“扣”三个字。如掷实心球的动作要领可精简为“后引挺腹前后(开立)站,收腹挥摆猛力掷”。这些精辟的动作要领,学生听起来易懂、易记,也抓住了练习的重点。而每次精辟动作要领的过程,也是体育教师一次熟悉业务、钻研教材的好机会,精讲多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树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
要改进教学方法。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体育课常采用传统的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一结构模式。这种结构由于对课的几个部分限制过死,从形式和内容上过分突出了基本部分的作用,而忽视了其他部分的教育和培养作用。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现代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我们的任务不仅是要让学生的身体好,重要的是把学习和锻炼的方法教授给他们,让他们掌握方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采用培养创造性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改下体育教学设计改革的方向。我们在教学中展示任何一种器材在学生面前,教师都不告诉学生怎样玩,而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自己创编各种游戏玩法,发挥其创造性思维。我们同时在活动中设置一定的难题,让学生自己想出解决办法,培养其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篮球赛游戏》活动的设计,教师出示篮球后,没有示范动作,只是说:“你们能想出玩篮球的各种花样吗?比比看谁想出的花样最多?”接着让学生充分自由地、无拘无束地玩出各种不同的花样来。活动中教师留意观察谁想的花样多,与别人不一样,然后请这些同学示范,其他同学模仿学习,最后教师将学生们想到的动作综合成游戏。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唤起了学生的好奇、好动、好玩的天性,并且活动后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情绪高涨、回味无穷。
采用自主选项的教学方式;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特长,有时我采用自主选项的方式教学法,把自主选项分为限制性和完全性。所谓限制性自主选项就是给学生限定几个项目(如限定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跳绳),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好的项目去练习,我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技术和练习方法指导。在限定项目时尽量考虑到同学们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满足同学们的需要;这种教学方式满足了学生运动、心理、健康等各方面的需要,发挥了特长,提高了兴趣,张扬了个性,有利于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完善,也和利于培养学生兴趣。
采用“激励”教学方式;激励教学是体育教师的一门教学艺术。加强这门教学艺术的修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有效。要避免简单地说“好”或“很好”,否则会使学生心理上得不到满足。教师可以说:“你的动作非常好,我很喜欢”,“大家来看XXX的表演,他做得真棒!”“老师相信你是成功的”等语言进行激励。同时对他们微笑、点头、竖起大拇指等非言语性动作奖励将会给学生莫大的鼓舞。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教师和学生间的关系,更有利于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活动的积极性。
加强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完成学校体育目的和任务的重要组织形式,提倡多种生动活泼的比赛形式,如乒乓球比赛,拔河比赛,举办秋季运动会,或建立运动队,对有特长的学生进行训练。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兴趣、增强了学生的体质、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也有效地巩固和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
以生为本,全面关心学生身心健康。以人为本,是新时代教育的人文精神,它是以鼓励人自主发展为旨趣,以教育和爱为核心的基土政策,是正确认识人、尊重人、信任人、开发人的心智和提升人的道德的指南。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体育课堂的主旋律。学生是主体,教师在思想上理念上要重视学生,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初步掌握运动技能技术,了解体育卫生常识,在活动中发展兴趣和能力。
体育与健康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目的课程。其主要目标是: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运动兴趣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具有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因此,体育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教学方式方法上,尽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参与的全体性,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合作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关注学生的差异性。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在乐中学、在学中乐,感受到体育课堂是一个师生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生动活泼的乐园。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构建新的教学结构。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来自苏联的“四段教学模式”,其表现形式为: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种教学模式使得教学目标单一,组织形式死板,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和能力培养,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如在准备过程中,体育教师一般采用慢跑,跑完之后就是做徒手操,无论遇到什么课题都是如此。这种固定模式的教学结构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限制了学生活动时间和空间,阻障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对体育活动散失兴趣,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发展。
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对陈旧的教学模式提出了质疑,要求教师改变原有单
一、陈旧的教学模式,建立和形成多样化教学模式。例如:我在《投掷》一课教学中,改变以往:开始部分(宣布课的要求)→准备部分(徒手操)→基本部分(教师讲解,学生练习)→结束部分(放松)的四阶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生理活动规律,将教学过程设计成以下模式:引导→激发兴趣→增强信心提高活动能力→学习技术→发展身体素质(满足活动愿望)→放松与恢复等六个阶段。
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教学中让学生在反复、单调的投掷练习中掌握动作的办法,使学生在自己喜闻乐见的飞行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投掷动作,课堂上学生学得开心,玩得有趣,个个满怀激情地大胆表现,身心愉悦地完成了学习目标。我们体育教师要改变观念,解放思想,运用新的有用的教学方法,挖掘教材的潜在创造因素,不断培养学生的潜在能力。
第五篇:体育教学论文
农村小学体育课如何开展素质教育
摘要: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是我国现今整个体育工作的战略重点。目前,对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过程中,如何真正落实体育新课标,必须作具体分析,要考虑主、客观的诸多因素,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关键字:小学体育农村素质教育
体育课的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因此,体育教育工作也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二十一世纪的建设人才,如果没有很强壮的身体,就不能担当起如此重任,所以,搞好农村小学体育课教学是一个事关重大的问题,各级领导及教育行政部门应该重视这个问题,要让广大农村青少年从小健全地发育身体,成为祖国建设的合格人才。
一、目前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人口重多的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了很大的比例。那么,农村小学的体育课教学又是什么样的情况呢,对体育课的教学以如何开展“素质教育的呢?这个问题我作了一些调查和了解。首先谈谈我们学校的情况:相比而言我校领导对体育课的教育教学十分重视,而绍兴2014年又将举办浙江省大学生运动会,在刚刚结束的全县中小学生我校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相比上年总分翻了一番,位列钱清学区同类学校中位列第一,名次也有大幅度的提升,还有去年的全县广播操比赛勇夺桂冠。尽管这样,我认为我们学校的体育师资力量仍然
比较差,没有一个体育专业毕业分来的教师,所以,在体育教育教字上还有一定的困难。经过深深地思考,我总结出如下几点当前农村小学体育课教学较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大家一起来共同探讨。
1、场地器材落后不实用
学校体育方面投资少,存在着器材品种及数量不足的状况。使用的体育器材,基本上是旧式器材,而且大多数器材的品种和规格成人化不适合中学生使用。有的器材体积又大又重,学生搬运困难,长期不使用像跳箱、山羊,只能充器材数量,即使有些器材能使用,个别体育教师又怕麻烦或出现伤害事故,也不使用。器材的短缺,致使体育教学不能很好的执行,直至影响教学质量和锻炼效果。另外,场地设施影响也很严重,除了篮球场,其它的活动场所都是黄土地,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弱。上体育课又都集中在同一时间,几个班挤在一起,场地小,器材少,教学很困难,效果自然就差,久而久之老师的积极性也没有了,学生的兴趣也淡化了。
2、教师治学不严谨,态度不端正
由于还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还把学科分成“三六九”等,每个学科的工作量不同,补贴待遇也差很多。体育教师除承担正常的体育课外还要组织每天的“两操”课外活动及兴趣小组活动,工作量大责任多,钱少地位底。有时学生还不好管理,长年超负荷运转,倍感压力很大。工作得不到重视,前途一片渺茫,日积月累教学态度就会发生改变,上课不再积极,备课不再认真,教学不再探究。更有甚者人生消极,对待学生态度冷漠,不闻不问,上课“放羊”,教案不写,课不备,误人子弟,混日子。
3、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缺乏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宣传力度不强,普及不够广泛,没有很好的激励机制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升学考试也停留在表面,单一的体育考试项目选择不能激起运动热潮,反而遏制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繁重的学习任务挤占了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身心疲惫的学生已无运动的心情和活动的兴趣。
二、体育课教学中如何开展素质教育
针对这些因素,我觉得农村的体育教学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来开展:
(一)、转化提高领导和体育教师思想,是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学校领导者要更新观念,不以应试教育的标尺来衡量学生,而要以学生的身体素质为重,舍得在体育设施上加大投入的力度。着力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规章制度建设,使农村学校体育逐步实现规范化、科学化,不断发现和培养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先进典型,树立榜样,使得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
而广大的农村体育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思想境界,提高文化素质,掌握体育专业理论及相邻学科的基础知识,如美学、音乐、语言文学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熟练的技术、技能,建立知识的立体结构,就能从各个学科体系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融化到体育工作的实践中去,使教学和业余训练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二)、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扩大活动空间
场地和器材对于体育教学,就好比一位家庭主妇离不开柴米油盐一般,进行体育教学,场地首要条件。但摆在许多农村学校面前的现实情况却是活动场地小,不规范,不能满足教学和学生活动的基本需要。这样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尽量在场地问题上多想办法,如可以在充分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带领学生到校外活动。有些教材内容,能在校内进行的,就安排在校内,校内不具备教学条件的,就安排在校外,充分利用周围的自然条件,有计划的组织教学:如利用乡间公路或小道,根据教学内容和运动量,改变路线组织越野跑;利用周围的小山组织蹬山、爬山等教学;利用小河的石块投掷手榴弹、铅球等教学。这样做,既解决了场地器材短缺 问题,也完成了教学任务,更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创新意识
要创造宽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自由发挥的机会。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自律、自控、自评的能力,注重学生个性和
创新能力的发展。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兴趣是一个人完成某项任务或活动的内部驱动力。在设计活动时,坚持趣味性原则更显其重要。设计的活动生活化、有趣味,学生才会有兴趣,才会积极参与,克服困难坚持下来。例如斗鸡游戏活动时,设计成学生喜欢的揉道的情景,学生们活动的兴趣就会大大提高,否则枯燥的斗鸡活动会令学生们感到乏味。如在立定跳远活动中,设计成学生感兴趣的跳圈活动,学生就会感到今天上的新的内容,会感到非常新鲜和好奇,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等等。农村中小学学生非常喜欢游戏,所以游戏应该是我们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游戏式体育来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根据不同的游戏因势利导、潜移默化地来全面地发展学生。通过活动和游戏去对学生进行教育,往往比空洞的说教,枯燥的文字、抽象的理论更有教育实效。
农村体育教学工作的成功开展非一日之功,我们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始终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在体育教学方面的经验还很欠缺,工作还不够扎实,我们在体育教学工作方面仅仅是站在了起跑线上而已。今后,我们一定会更努力地去工作,立足农村,把我们的体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向着更高的目标冲刺。
(四)、组织好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
由于体育课大都在室外进行,组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种干扰,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只有合理而周密的组织教学,才可能使学生从心理和物质上作好充分准备,从而保证体育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组织好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使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采取一定的组织教学形式来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从而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目的。然而,教无定法,任何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都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而变化的。怎样抓好小学体育课的组织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体育课是通过身体的各种练习,使体力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技巧以及室外上课的特点,行之有效地组织教学。
抓好体育课堂常规的组织教学。体育课堂常规是规范体育课的必要条件。教师必须严格认真,坚持不懈地抓好体育课堂常规教育。尤其是要抓好整队集合、服装、精神状态、礼貌行为、组织纪律、学生守则、场地器材的布置与收拾等常规训练与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使学生变成自觉行动,以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
抓好体育课各阶段的组织教学。体育教学过程是由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组成的,由于四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生情绪各不相同,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忌出现先紧后松、龙头蛇尾的不良现象。上课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布置好场地器材等,为上课作好准备;上课开始时的组织教学特别重要,教师要抓住学生大都还处在课间休息活动的兴奋状态中的特点,采用趣味游戏,如:“请你跟我这样做”,或“反口令训练法”等方法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他们兴奋的情绪稳定下来;基本部分是体育课中的重点部分,教师应力求做到精讲多练,语言生动,并不断改变练习方法,如在练习中引入竞争性游戏,不同形式的分组练习等,提高学习兴趣;结束部分。学生的情绪极易松懈,此时教师的组织教学更不能忽视,应采用一些调节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保持学生兴趣,如舞蹈放松、意念放松,同时作好课堂的小结。
总之,学校应按国家教委的规定开设课时,培养每个学字自我锻炼、自我保健能力、良好的耐力、速度、力量、灵巧、柔韧等体能素质及自我调节能力。教师应深钻教材,认真备课,明确教材的要求;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性别、身体发育情况以及已有的操练基础,把每一节课都准备得很充分,很周密,同时要结合体育教学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祖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大春:《体育(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校本教研问题与指导》
2、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