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洛阳市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历史必修一期末考试
洛阳市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试卷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题1.5分,共48分。1.商鞅一人多姓,据《姓纂》载:“秦有卫鞅,受封于商,子孙氏焉。”其中与“商”姓来源有关的政治制度是
A.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2.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 赢政出生于一月,所以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并且“正”字的读音也改为“征”了。这反映出
A.避讳现象开始出现
B.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C.皇帝地位至高无上
D.秦王赢政的独断专行
3.据统计,两宋时期共有正副枢密使724人,其中文臣659人。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B.防止武将危及皇权
C.削弱地方割据势力
D.缓解“冗兵”问题
4.清代的军机处设在隆宗门内,乾清门两侧,严禁外人进入。皇帝召见军机大臣时,连太监也须退出。这些规定
A.避免了权臣干预决策
B.提高了军机大臣的地位
C.提高了决策的机密性
D.有利于遏制腐败现象
5.在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所有的官职(十将军除外)向全体公民开放,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抽签选举的方式担任政府中的各级官职。这表明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
A.法律至上
B.直接民主
C.人人平等
D.小国寡民
6.曾指挥过马拉松战役的阿里斯泰德,在战争胜利后之后利用职权,企图在雅典建立一个由少数贵族掌权的政府。于是,在一次公民大会上,雅典公民便以阿里斯泰德操纵国政为理由,用“陶片放逐法”将他放逐了。这表明.
A.雅典民主政治尚未正式确立
B.直接民主容易导致权力滥用
C.雅典缺乏政策执行的连续性
D.陶片放逐法保障了民主政治 7.“对于受压制的平民来说,它不仅在书面上给予他们以安全感,而且全面保障他们反对贵族法官在刑事判决方面滥用职权。”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十二铜表法》
B.万民法
C.《民法大全》
D.《权利法案》 8.《十二铜表法》第八表规定:“
六、牲畜损害他人的,由其所有人负赔偿责任,或将该牲畜交与被害人。
七、让自己的牲畜在他人田中吃食,应负赔偿责任。”这表明罗马法
A.立法权被贵族所垄断
B.重视保护私有财产
C.倡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已形成完整的体系 9.罗马法中有句名言,即“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这就是由“控诉式诉讼”派生出来的“不告不理”审判原则。这说明古罗马
A.减少诉讼案件
B.维护贵族利益
C.注重法律程序
D.强调证据作用
10.1820年,曼彻斯特、伯明翰、利兹三个市(新兴工业城市)的人口总计50万,却从未派出一名议员;而衰败选邑老萨勒姆已成为无人居住的农田,却拥有7张选票。这表明
A.英国政府不重视工业的发展
B.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C.新兴工业城市不愿派出议员
D.英国议会改革势在必行 11.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A.人民主权原则
B.各州自治原则
C.天赋人权原则
D.各州平等原则
12.右图是“辞退俾斯麦”的历史漫画。根据德国当时的法
律构架,辞退俾斯麦的是
A.帝国皇帝
B.联邦议会
C.帝国议会
D.帝国内阁
13.下面是近代中国某不平等条约的影响,如要对其进一
步补充,最恰当的是
A.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B.刺激了西方列强对华的更大野心,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打开了中国东南沿海门户,便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
D.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便于侵略者对华经济掠夺 14.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与“转折点”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5.据统计,1902-1911年,各地反抗清政府勒索压迫的所谓“民变”多达1 300多次,发生地区遍布直隶、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全国各省份。这表明
A.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
B.清政府统治基础发生动摇
C.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
D.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
16.“1926年9月被人嗤之以鼻的国民党人攻下了长沙、岳州、武昌和汉口。1927年春他们拿下·了南京和上海,到1928年6月,北京和整个中国北方都归他们统治。”与这则新闻报道有关的是
A.辛亥革命
B.北伐战争
C.红军长征
D.渡江战役
17.“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庭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与“舵手一易齐桨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遵义会议的召开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线的建立
C.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D.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18.聂荣臻曾经夸赞某次大规模战役:“是一个主动的进攻战役,使日军在华北的主要铁路、公路受到广泛破坏,井陉煤矿被彻底破坏,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治安肃正,、‘以战养战’等阴谋计划。”此次大规模战役指的是
A.台儿庄战役
B.淞沪会战
C.平型关大捷
D.百团大战 19.蒋介石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给毛泽东的电报中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蒋介石提议举行此次会谈的主要目的是
A.邀请中共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B.为内战的准备争取时间
C.迎合民众心理实现和,平建国
D.庆祝抗日战争伟大胜利 20.毛泽东说:“我刘邓、陈粟、陈谢三路野战大军„„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歼灭大量敌人,蒋军处于被动地位„„起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上述军事行动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和全面进攻
B.标志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标志着国民政府在大陆统治的覆灭
21.19世纪上半期,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等社会改造方案纷纷提出。这反映了
A.工人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B.社会主义成为历史发展潮流
C.工业革命加剧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
D.资本主义制度开始走向衰落 22.“国内阶级力量发生巨大变化,临时政府的支柱——军队陷于瓦解,广大士兵不再相信政府,转向布尔什维克一方,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武装起义形势开始成熟。”这段话描述的是下列哪一事件的背景
A.辛亥革命
B.巴黎公社运动
C.二月革命
D.十月革命
23.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不能为俄国人提供足够的食物,拒绝进行土地改革。在这种形势下,俄国革命的目标是
A.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B.实行土地制度改革
'C.继续进行民主革命
D.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24.《共同纲领>规定:“中央人民政府与地方人民政府间职权的划分,应按照各项事务的性质,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以法令加以规定,使之既利于国家统一,又利于因地制宜。”新中国初期,符合这一规定的制度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村民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5.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1226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故此次大会又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这次大会
A.选举产生了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B.体现了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精神
C.确定了新中国的首都、国旗、代国歌
D.形成了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6.1979年,邓小平访美时宣布:“我们不再使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
A.是对和平方式统一祖国方针的发展
B.放弃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
C.明确了“九二共识”的前提和立场
D.标志着“一国两制”的理论形成 27.邓小平曾说:“不要以为香港的事情全由香港人来管,中央一点都不管,就万事大吉了。这是不行的,这种想法不实际。”这表明
A.香港地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B.“一国两制”理论遭到了质疑
C.“一国”是“两制”的前提
D.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同于大陆 28.1970年,美国总统发表外交政策咨文说:“我们不能接受其意识形态观点,或者共产主义中国必然在亚洲施展霸权的理念。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它的合法国家利益。”这表明美国
A.继续推行遏制中国的政策
B.谋求在亚洲地区的霸权地位
C.准备与中国建立同盟关系
D.准备改善与中国的外交关系
29.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研究二战后的国际关系课题时,要给下列图片选一主题,下列最恰当的是
A.美苏的“冷战”对峙
B.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增强
C.欧洲局势的紧张与缓和
D.“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30.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道:“美国人实现了他们自己的人道主义动机,同时又满足了自己的经济需求,削弱了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与上述材料有关的是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约的建立
D.经互会的成立 31.1946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
B.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
C.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
D.西欧实力增长,挑战了美国霸主地位
32.2014年5月《纽约时报》中文网10日刊登题为《中国把“门罗主义”用到亚洲》的评论文章指出,一个更强大的中国“可能会试图把美国挤出亚太地区,就像美国在十九世纪把欧洲大国挤出西半球那样。”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A.中美实现了亚太地区利益新平衡
B.国际格局形成中美两极争夺局面
C.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D.中美冲突的必然性影响世界安全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 2分)
二、非选择题:第33题16分.第34题18分,第35题各l8分,共52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材料二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 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 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 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 举制。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设 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 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
——摘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早在16、17世纪,一些
来自东方的传教士和旅行家就对中国的科举制度有所著述,到19世纪上半叶,大批有关 中国科举制度的著作都认为“它是值得推崇并仿效的。”这对西方文官制度的改革起了不 可忽视的影响。„„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1853年英国政府有关部门建议实行公开竞争 考试录用制。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 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这些考试制度及原则与中国古老的科举制度有着惊人的相似之 处。
——摘编自《西方文官制度起源》、《英国政治制度史》等
(1)请正确填写材料一中图示①②缺失的内容。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体现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6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文官制度与中国古代科举制有何相似之处。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的影响。(10分)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1958年4月7月,苏联领导人向我国提出共同建立长波电台和海军联合舰队的要求,企图从军事上控制中国,理所当然地遭到我国的拒绝。.1959年6月,苏联片面地撕毁中苏双方在1957年10月签订的关于国际新技术的协定。„„此后,苏联政府在两国边境屯兵百万,对我国进行军事威胁,并在中国的邻国策动反华活动,甚至公开诉诸武力,武装侵入我珍宝岛,制造流血事件。
一一孙友葵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述评》
材料三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国际政治格局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最深刻的历史性变化,„„面对形势的急速变化,中国政府实行“冷静观察、沉着应付、稳住阵脚、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其中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这个战略的核心。
一一张清敏《新中国外交战略六次演变历程:60年的调整和创新》
(1)指出材料一中条约的签订体现了新中国初期哪一外交方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制定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苏关系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历史性变化”指什么?指出中国为应对这一变化确立了怎样的外交目标?(4分)
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虽然欧洲各国有共同的文化遗产,但由于历史的不同和民族性格的差异,历史上长期不断的相互战争一直是它们的负担。经过了两次毁灭性的世界战争之后,许多人终于感觉激烈冲突的代价太大了,战争不再时任何国家有益。苏联的“势力扩张”使某种形式的西欧统一具有诱惑力。
一一·马文·佩里主编《西方文明史》下卷
材料二
欧洲一体化不应该是死板的,它必须尽可能伸展自如和富有弹性。它不应该是束缚欧洲各国人民的紧身衣,而应该是他们和他们赖以发展的共同依靠,是,一种健康的、适应各自正常特性发展的共同支柱„„
一一一康拉德·阿登纳《阿登纳回忆录》
材料三
1992年,欧共体成员国正式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目标是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欧洲的联合有何新发展并分析其影响。(8分)
洛阳市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题1.5分,共48分。
1.B
2.C
3.B
4.C
5.B
6.D
7.A
8.B
9.C10.D
11.C 12.A 13.B
14.D 15.B
16.B
17.A
18.D 19.B
20.B
21.C 22.D 23.A 24.B 25.D 26.A 27.C
28.D 29.D 30.B
31.D 32.C
二、非选择题:第33题16分,第34题18分,第35题各18分,共52分
33.(1)内容:①察举制;②中正。(2分)
趋势:由重视军功、出身、品德到重视才能;选官权力由地方转移到中央,中央
集权不断加强。(4分)
(2)相似:都通过公开竞争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都以才学为录取依据,择优录取。
(4分)
影响:通过考试选官,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了官吏的来源;有利于提高官
员素质,加强中央集权;对西方近现代的文官制度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6分)
34.(1)外交方针:一边倒。(2分)
背景:美苏冷战和两大阵营的对峙;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的敌视和不承认;
苏联积极承认和帮助新中国;新中国刚刚成立,为巩固政权,恢复和发
展经济。(任意三点6分)
(2)变化:由合作走向敌对。(2分)
原因: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企图控制中国;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
策。(4分)
(3)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2分)
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2分)
35.(1)原因:二战后恢复和发展经济的需要;历史上长期战争给欧洲带来严重灾难的教训;“冷战”中受到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控制;相似文化传统和要求统一的情结;二战后欧洲国际地位的衰落;法德的和解奠定了基础。(每点
2分,答出任意五点即可得10分)
(2)变化:由经济合作发展为政治、经济合作。(2分)
影响:推动了西欧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冲击了两极格局,有利
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6分)
第二篇:历史必修一
1.I can't remember _____________ made the teacher give Mary the permission to leave the class earlier.A.that it was what B.what it was that C.what was it that D.that was it what
2.He let out an ______________ cry, “we've won!”
A.excited B.exciting C.excite D.excites
3.-Is football John's favourite sport?
--Yes.__________ football, baseball is his greatest love.A.Near to B.Except C.Beside D.Next to
4.Do you think regular exercise ___________ good health?
A.benefit from B.reach for C.make for D.go for
5.Have you applied ___________ Mr Black _____________ the post? It's worth a try.A.for;to B.with;for C.with;about D.to;for
6._______ the loud noise going on in the workshop, I can hardly __________ on my lessons.A.As;put B.As;concentrate C.With;rely D.With;concentrate
7._________, I've never seen anyone who's as capable as Kate.A.As long as I have travelled B.Now that I have travelled so much
C.As I have travelled much D.Much as I have travelled
8.The big fire lasted as long as 24 hours ______________ it was brought under control.A.after B.before C.since D.while
9.The discovery of new evidence led to ______________.A.the thief having been caught B.the thief to be caught
C.catch the thief D.the thief being caught
10.-Would you have helped her had it been possible?
--Yes, but I __________ busy with my work.A.was B.had been C.have been D.am
11.___________ on the small island, the tower has been seriously damaged by the sea water?
A.Being lain B.Lain C.Being located D.Located
12.In this workshop, the output of July was three times _____________ of January.A.that B.this C.one D.it
13.-Well, where did you spend your night that day?
--At __________.A.where it is called Grand Hotel B.what is called Grand Hotel
C.which is called Grand Hotel D.that is called Grand Hotel
14.The thief was brought in, his hands ____________ behind his back.A.tying B.tied C.being tied D.having tied
15.The journey around the world took the old sailor nine months, __________ the sailing time was 226 days.A.of which B.during which C.from which D.for which
16.She stood on a brick to make herself ___________ a bit taller.A.looking B.looked C.to look D.look
17.Did your speech ______________ the audience?
A.get through to B.get across to C.get through D.get across
18.A Du's unique voice ___________ especially to young people.A.attracts B.draws C.catches D.appeals
19.The old woman stood still with her eyes ____________ the picture.A.fixing in B.fixing on C.fixed in D.fixed upon 20.I feel it is you who ___________ for the accident.A.is to blame B.is to be blamed C.are to blame D.are to be blamed 21.-Have you seen the film?--Yes.I __________ it three times when I was in Tokyo.A.saw B.had seen C.have seen D.was seeing 22.The thief was caught ___________ his hand into the pocket of a passenger.A.to put B.to be putting C.putting D.put 23.So many students __________ for the traffic jam, the exam had to be put off.A.were late B.been late C.has been late D.being late 24.Seeing her father come back, ______________.A.tears ran down her cheeks B.Her tears ran out C.she burst into tears D.She burst into crying 25.Columbus is known for the great discovery _____________ a new land-America.A.making up B.making into C.make from D.made of 26.This photo was taken __________ stands the Eiffel Tower.A.in which B.in the place which C.where D.which 27.With his money __________, he couldn't go home.A.leaving B.missed C.run out D.running out 28.It's __________ great fun to talk with you.A.a B.the C./ D.an 29.__________ I admit that she has shortcomings, I still like her.A.When B.As C.While D.Once
30.The Internet has brought __________ big changes in the way we work.A.about B.out C.up D.back
31.New technology is being __________ almost every industrial process.A.applied for B.applied in C.applied of D.applied to
32.-Who's the man talking to our teacher?
--A professor __________ a visit to our school.A.pays B.is paying C.has paid D.paying
33.Our bodies are strengthened by taking exercise.__________, our minds are developed by learning.A.Probably B.Likely C.Similarly D.Generally
34.I _________ some English when I was working in a foreign bank.A.picked out B.picked up C.picked from D.picked at
35.I'm sure all will go well as _________.A.being planned B.to be planned C.planning D.planned
36.-Are you afraid of rats?--__________.A.Yes, but not a bit B.No, not a little
C.Yes, never D.No, not in the least
37.I think the English song is _________ worth _________ again.A.very;listening to B.very;listening C.well;listening to D.well;listening
38.The students carrying books come in first, ___________?
A.don't you B.don't they C.will they D.will you
39.___________ and we will complete the task sent to us.A.Another hour B.An hour later C.After an hour D.In an hour 40.My watch __________ five minutes a day, so I have to set it back.A.wins B.gets C.loses D.gains 答案:BADCD DDBDA DABBA DBDDC ACDCD CDCCA DDCBD DCDAD
第三篇:洛阳市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英语考试答案
洛阳市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英语试卷参考答案
一、听力理解(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5 ACBCB6—10 CAABB11—15 BCBCA16—20 AEDBC
二、单项选择(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21—25 ACBCB26—30 DADCA31—35 BCBAD
三、完形填空(10小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
36—40 CBCAD41—45BABCD
四、阅读理解(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46—50BDDAC51—55BDCDA56—60 DAABC
61.(He lived)62 years.62.The old man and the sea.63.He came to Italy to work as a driver.64.The Sun Also Rises/A Farewell to Arms/For Whom the Bell Tolls/The old man and the sea.(任意两个)
65.It’s bout a fight between an old fisherman and a big fish in the sea…
五、词语运用(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66.special67.fourth68.thanks69.remember70.about
71.died72.gave73.most74.by75.turkey
六、补全对话(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76—80 BECAD
七、书面表达(15分)
I have two good friends.They are Wang Lin and Li Lei.They are both tall.Li Lei is a little more outgoing than Wang Lin.Wang Lin has long straight hair but Li lei doesn’t.Wang Lin likes reading but Li Lei likes sports.They are very hardworking at school, and they both have a lot of friends.八年级英语试卷参考答案第1页(共1页)
第四篇: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王位世袭制
①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生产资料的私有化②特点:传子(家天下)
2、分封制
①含义:封邦建国②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③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④诸侯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⑤诸侯权利: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⑥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⑦前期作用:加强统治、开发边区、扩大疆域、政权严密 ⑧后期影响:诸侯强大,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3、宗法制
①含义:以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②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秩序,解决贵族在权利、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③与分封制关系: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④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⑤作用:保证了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⑥后世影响:重视家庭、强调血缘关系、尊卑有序,倡导内部凝聚力 ⑦体现:传统节假日(中秋节、春节、清明节)、祭祖、家谱
4、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具有神秘色彩 ②最高统治者尚未形成权利的高度集中 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秦统一原因:
①长期分裂和混战,人民渴望统一
②商鞅变法后,秦国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③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2、中央集权措施:
①建立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核心)、皇位世袭
②建立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丞相负责政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太尉负责军务(虚设),三者分工明确,相互配合,保证皇帝大权独揽 ③推行郡县制:起源于春秋时期,郡的长官为郡守,县的长官为县令或县长
3、中央集权制度作用
①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②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②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完善
4、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
(1)相同点:①都是为了巩固王权的统治②都是地方行政制度
(2)不同点:①分封制的诸侯世袭,郡县制的地方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 ②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郡县制以地域划分
③分封制容易导致地方割据,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 ④分封制的性质是贵族政治,郡县制的性质是官僚政治
三、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集权的发展
①汉初:郡国并行制,爆发七国之乱②汉武帝:推恩令,削弱诸侯势力 ③唐:节度使,政治、经济、军事权利过大,造成藩镇割据,爆发安史之乱 ④宋:政治上重文轻武、经济上控制地方财政、军事上杯酒释兵权 ⑤元:行省制度
a.特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b.作用:便利中央对地方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古代地方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2、君主专制的演进
①汉初:丞相位高权重②汉武帝:中外朝制③魏晋南北朝:设三省制
④唐:完善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互牵制与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⑤宋:中书门下,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与财权
⑥元:设中书省,中书省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权势越来越大
3、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①汉:察举制(标准:孝、廉)②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标准:门第)③隋:科举制(标准:才学)
a.方式:礼部主持的至上而下的选拔考试
b.过程:隋文帝分科考试,选拔官员;隋炀帝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诞生 c.作用: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
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明
①明太祖废丞相
a.根本原因:相权过大,威胁皇权
b.直接原因:胡惟庸骄恣擅权 c.影响: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皇帝政务繁多,难以应付 ②设内阁
a.原因:废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多,难以应付
b.过程:明太祖时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明成祖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制正式形成;明宣宗时授予阁臣票拟权;明神宗时大权尽归内阁 c.性质:皇权专制的产物,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而不是决策机构,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d.影响:君主专制达到新的高度
2、清
①清初:内阁、六部(仿明制度)、议政王大臣会议(皇权受到限制)②康熙设南书房(皇权得到扩大)③雍正设军机处(皇权达到顶峰)a.最初目的:用兵西北
b.军机大臣职能: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c.特点:简(机构简单,有官无吏)速(办事效率高)密(地处内廷,保密性强)d.作用:提高了行政效率,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①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②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第五篇:九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九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考试成绩情况:我校本次期末考试共有240个考生参加,其中平均分56.1分,合格率为49.6%,优秀率为22.5%。最高分100分。总体来看,学生成绩较好,及格率和均分都较高,反映出现阶段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好。
二、试卷情况分析
1、试卷的基本情况:历史考试时间为6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采用闭卷试题的形式,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题型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两大类型,符合中考要求。
2、试卷的基本特点:(1)注重基础,立足课本。此试题紧扣课标,贯穿了“试题在书外,答案在书中”的思想,强调对重大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线索的识记和历史现象、历史阶段特征、历史结论的理解,重视对学科主干知识和基本能力进行考查,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内容占90%。从学生答题情况反映,历史试题不偏、不怪、不难,难易适中。(2)注重图表运用,试卷图文并茂。设计问题情景,传递多元的历史信息,给考生营造“活生生的历史”氛围同时也考查了学生从图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如第21小题的四幅图片,考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第33小题的四幅图片,考查了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美国内战的四大历史人物哥伦布、克伦威尔、瓦特、林肯,多角度、多形式的图片运用,既增加了试卷的信息量,又增加了考查的广度,生动了试卷。(3)注重材料题型,重视能力考查。通过设置材料型选择题,多层次考查学生能力。如第31、32小题要从材料中准确解读有效信息,在充分利用材料信息的基础上与所学相联系,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5)第一大题是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其中第1小题考查的是人 1 类出现的大约时间;第2小题考查的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基督教的“红十字”标记;第3、4、5、6、7小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和新航线的开辟的内容;第8、9小题考查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与《权利法案》的内容;第10、11、12、13、14小题考查的是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的内容;第15、16小题考查的是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与共同意义;第17、18、19小题考查的是“三角贸易”与反殖民地的斗争;第20、21、22、23、24、25小题考查的是第一、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内容;第26、27、28、29小题考查的是美国内战与俄日资产阶级改革的内容;第30小题考查的是近代自然科学成果。该题的得分率大约为70%。第二大题是非选择题,其中第31小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内容;第32小题考查的是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内容;第33小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美国内战的内容。该题的得分率大约为40%。
三、考试情况分析
1、失分题目:从试卷的结果来看,学生普遍失分较多的题是第1、2、15、16、24、26、31、32、33题。
2、学生失分的原因有:(1)读懂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欠缺。如第1、2题,许多学生不能正确地获取信息,造成答题困难,从而失分。(2)历史概念的理解不透彻,不能把握本质内涵。如15、16题,部分同学原因是没有理解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与意义。(3)解题方法与技巧运用能力欠缺。如第24、26题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三大领域与美国内战颁布的法律文献,如果学生对课本知识不熟容易出现错误,误选其他项的原因主要是审题不清,没能抓准关键词。(4)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差。如第31、32、33小题失分较多,原因是不能理解材料内 2 容,抓住关键,找出突破口。
四、今后的打算
1、强化训练。广泛收集资料,进行筛选整合,针对学生的弱点,进行强化训练,适时组织复习和检测,巩固知识,深化理解。检测试卷要创新,问题情境要精妙,要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比较、综合的能力。
2、个别辅导。对于各科成绩都较好,而历史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对差生进行个别辅导,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促进全年级整体水平的提高。
3、激发兴趣。只有激发学生兴趣,才能增强历史学科的吸引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兴趣牵引着他们探究历史的奥秘,靠强制手段强迫他们去死记硬背是不行的。
4、在平时教学中,不仅要注意知识点的讲授,还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提一些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每堂课的小结部分都出几道与本课知识点相关的问题,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5、注重学生养成教育:(1)加强审题能力的训练,读懂题,明确问题。(2)加强记忆训练,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3)认真钻研教材,教给学生答题的方法。
二〇一五年三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