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形形色色的植物》教案
教学目标:
1.能交流收集到的植物资料按问题进行讨论。
2.引导学生观察叶的蒸腾实验。
3.能概括植物的共同特点。
教学重点:做植物蒸腾实验,能解释实验中的现象,了解叶的蒸腾作用。
教学难点:概括植物的共同特点。
教学准备:
一盆植物。
一个透明的大塑料袋。
教师为学生准备一些如少儿植物图册一类的书,课前通知学生带这类书。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上节课前大家收集了我们身边各种各样的植物,以及植物的有关资料,让我们这节课继续研究植物。”
二、探究内容:
1.交流。
(1)汇集学生带来的各种植物、植物书、有关植物的资料,把学生所说的各种植物的名称一一列在黑板上。
(2)把有关书籍分配到各小组供学生研究和查阅。
2.分组活动。
(1)阅读教材中所列的凤仙花的五个特征。
(2)分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方面观察植物和查阅资料,回答:
生长发育过程(注意引导学生要涉及植物的变化,植物有生长的阶段,也有死亡的阶段)。
繁殖后代。
身体构造。
生长环境。
运动与反应。
(注意要求学生列举与凤仙花相同和不同的植物,达到了解植物多样性和具有共同特点目的。)
3.了解叶的蒸腾作用。
(1)做实验,解释实验中的现象。
(2)“别的植物也是这样吗?”——推广到所有的植物。
(3)说说植物的蒸腾作用对气候、对其他生物和对人有什么作用。
4.讨论逼供内写出植物的共同特点。
(1)师:“你能说说形形色色的植物有哪些共同特点吗?”
(2)师:“在观察和了解了许多植物之后,我们知道植物的共同特点了吗?请你写写植物的共同特点。”
三、全课总结。
四、课外拓展:
你能寻找出动物和植物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第二篇: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计划教案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材和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复习,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使好、中、差不同的学生都得到提高,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复习要求:
1、认真复习《科学练习册》,结合配套练习卷,熟记每一个题目与答案。
2、至少认真翻阅科学书两次以上,记住其中的实验(所用材料、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还有书中出现的结论性的句子;
3、熟悉以下复习材料。
4、按单元复习,一周复习一单元
三、措施
(1)组织学生进行全面复习每一课,再重点攻克重点和难点。
(2)采用多种复习方法,比如,老师出题,学生答;学生之间的你问我答。
(3)以优帮差,加强督促与辅导,使每一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4)结合课堂作业册和练习卷内容讲解,记住一些科学概念,辨清科学事实,理解科学实验。
第一单元
溶解 科学概念: 溶解的特征:溶解是指物质均匀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不能用过滤或沉淀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通过搅拌、切碎、加热等方法可以加快溶解。
食盐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是一定的,并不能无限量地溶解下去。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盐,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
溶解现象发生在液体与固体之间,还发生在液体与液体以及液体与气体之间。如水里的动植物就呼吸溶解在水里的空气。
科学实验:
1、过滤实验
要点:需要材料:铁架台、漏斗、滤纸、烧杯
2、怎样加快溶解?
要点:对比实验。记清楚哪些条件相同,哪些不同。
3、液体与气体的溶解。要点:研究计划。
4、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见《作业本》第6页
5、分离食盐与水的实验。见《科学》书第15页。
简答题:
1、面粉溶解了吗?(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所以没有溶解。)
2、海水怎么变成盐?见《科学》书第18页。
第二单元
声音
科学概念: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有大小、高低的不同。可以借助其他物体的变化观察到物体的振动。人靠声带振动发出声音。
物体振动的幅度大小决定了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声音是可以被控制的,在许多场合和环境,我们应当控制自己发出的声音。
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利用这一原理我们可以自己制造小乐器。
声音以波的形成传播的,它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质。
人的耳朵有一个膜,当声音碰到它时它会振动;耳朵和大脑会把这些振动转换成声音的感觉。科学实验:
1、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的实验
2、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
3、控制发声罐的声音。变响的方法。变轻的方法。
简答题:
1、土电话和听诊器分别是利用什么来传播声音的?棉线、胶管。
2、人们控制噪声的方法?
第三单元
天气单元
科学概念: 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风和气温。天气是不断变化着的,天气变化时可以观测和预测的。
温度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一天中清晨温度最低,下午的温度最高。
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仪器,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风有力量。风力等级表中把风分为13个等级。见《科学》书第52页。
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降雨)多少的装置,“雨量等级表”见《科学》书第55页。
不同的云预示着即将来临的不同天气,云量的多少是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的标准。云分为积云、层云、卷云。
科学实验:
1、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2、小组制作一份天气日历,以后进行一个月的天气观测并作记录。
简答题:
1、能用网状图表示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2、会用不同图标表示的天气。见《作业本》
3、用箭头标出风的方向。见《科学》书第32页。
4、会统计天气信息,并能够分析数据。见《科学作业本》书。
第四单元
我们的身体
科学概念: 人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有特殊的功能。在进行生命活动时,保个部分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人体外观可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
身体的肢体运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会涉及不同的骨骼、关节和肌肉。
人的呼吸实际上是进行着气体的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知道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肺、横膈膜。
伴随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氧气,心跳也逐渐加快,以便输送出更多的血液。
经常运动,心脏会变得强壮,肺活量增大,能为身体提供更充足的氧气。
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
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食物被食管运输到胃里,在胃里被进一步磨碎和分解的,在小肠被吸收。
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牙齿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可分为门齿(8个)、犬齿(4个)、臼齿(20个)
科学实验: 用简单的文字和图示描述人体器官的协同关系。
简答题: 为什么我们运动后每分钟呼吸次数会增加?
为什么我们运动后每分钟心跳次数会增加?写出运动对我们身体的一些好处。
举例说明人体各器官之间存在的联系。
第三篇:《形形色色的植物》教案
《形形色色的植物》教学设计
祥和路小学 郭海燕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的8个生字,能结合上下文理解“庞大、形形色色、随风见长、五光十色”等词语的意思。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所传达出的情感。3.继续学习从题目入手,抓住中心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4.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植物世界的兴趣、培养对绿色生命的关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认识一些常见的植物,增强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出示有关植物的图片。
你知道世界上有多少种植物吗?你们想了解有关植物世界的新鲜事儿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形形色色的植物》,齐读课题,让我们带着这份好奇走进植物王国吧!
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结构。
1、听朗读,不认识的词注音,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形形色色的植物?
2、想见识一下这些形形色色的植物吗?欣赏图片
3、自由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我爱识字,风采展示
5、我最棒,检查读课文
指名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植物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世
界?
植物世界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世界。1-3 植物世界还是一个奇趣无比、五光十色的世界。4-5 植物世界的秘密是说不尽的.三、快速默读课文,整理内容,1课文围绕.“形形色色”一词都介绍了哪些植物?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四总结
课文除了介绍植物世界的两大特点以外,还告诉了我们什么?
“植物世界里的故事和秘密是说不尽的。”需要我们去发现。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些奇特的植物吧!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学生回家进一步搜集、整理有关植物的资料,写一篇读后感。
六、板书
形形色色的植物
庞大
复杂
奇趣无比
五光十色
秘密说不尽
七、课后反思
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抓住“形形色色”这一文眼,从植物世界的“庞大、复杂”与“奇趣无比、五光十色”之处落笔,以流畅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神奇有趣的植物世界,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这篇课文浅显易懂,同学们都能熟读课文,并能总结课文主要内容。不足之处比如对学生的评价应有针对性,有针对性的评价能够对学生起到激励性作用,有时还有一定的导向性,使学生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但本节课教师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评价并不是太多。
在课堂中留给学生更多的读书时间,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来读文本,与文本对话。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把书面知识化为自身的语文素质。
第四篇:《形形色色的植物》教案
【设计思路】
在以上学期种植凤仙花经历的基础上,了解植物的多样性。并通过讨论、查资料、实验等方法对植物的基本生存需要的探究,了解植物间的共同特点,在此基础上寻找和概括植物的共同特点。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植物特征的探索,概括并知道植物有生长变化能力,能自己制造养料,需要空气、水、土壤中的养料和阳光等相同之处。
2、通过对植物特征的探索,知道植物之的一些异同点,感知植物世界存在的多样性,增强继续探究植物世界的兴趣。
3、经历对叶蒸腾作用进行探究认识的过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了解植物世界的多样性,了解植物的共同特点。
2、难点:能运用查资料、小组协作等方法探究植物的多样性。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师生各自收集一些植物的资料,至少一盆事先套上透明塑料袋的植物及一个事先套上透明塑料袋的有土壤无植物花盆。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1)教师出示一张凤仙花的照片,设问:你知道凤仙花哪些情况?
(2)学生发表见解。
2、了解植物间的异同点(植物的多样性):
(1)教师谈话:我们除了凤仙花还知道哪些植物?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植物的名称。
(3)教师补充出示一些植物的实物和图片。
(4)教师设问:刚才我们能在这些植物与凤仙花间找到哪些相同之处呢?
(5)学生小组讨论研究。
(6)学生交流,师生归纳并对下列几点进行研讨:
①具有相似的生长过程(种子——芽——花苗——开花——结果)。
②具有相似的身体构造。(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③都能繁殖。
④都需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
(7)从学生上述的交流中过渡或直接设问:植物间具有许多的相同之处,它们又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8)学生发表各自的观点,师生归纳。
3、叶的蒸腾作用实验。
(1)教师谈话:植物外形虽形形色色,但它们的基本构造及功能都差不多,还记得根和茎有作用吗?
(2)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实验。
(3)教师设问:谁知道植物的叶有会有什么作用?
(4)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估计大部分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叶能光合作用)
(5)追问:叶在光合作用时,还有其它什么功能呢?
(6)出示事先套上透明塑料袋的植物,让学生观察塑料袋上的水珠,设问:你有什么问题与想法吗?
(7)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与想法供同学讨论。注意引导以下几点:
①这些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和植物有什么关系?
②这样的蒸腾有何作用?
4、小结:
(1)说说形形色色的植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2)完成教材P11表格。
第五篇:六年级科学上册 多种多样的植物教案 教科版
多种多样的植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可以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2.花植物包括蕨类、苔藓和藻类植物等。
过程与方法
1.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2.己确定的标准给植物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到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2.够欣赏并感受大自然因植物的多样而美丽。
【教学重点】
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能用自己确定的标准给植物分类。
【教学难点】
理解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准备】
教学用幻灯片:不同种类的植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除了校园里的植物种类,我们还知道哪些常见的植物?生长在哪里?(学生自由发言,在公园,花卉市场等)
二、自主探究:
1.面这些植物,你们认识吗?说说它们长在哪?有什么特点?幻灯片放映书中11种植物
2.我们自己确定标准给以上这些植物分一分类
(意图:让学生知道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植物分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等不同的类别,在这一类别中再确定新的标准还可以继续往下分,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
用心爱心专心 1
2.结:通过共同探究,可把植物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落叶植物和常绿植物等
3.察开花植物:说说它们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预设:开花植物身体分为:根、茎、叶、花、果、种子)
4.书P76页,说说不开花植物有哪些
(预设:不开花植物有蕨类、藻类、苔藓类、菌类)
三、拓展活动
比一比哪一组认识的植物多,样式奇特。教师可以以组为单位组织竞赛活动:各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知道的植物名称,比一比,看哪一组写的多?(意在渗透植物的多样性教育)
四、课外延伸:
找一找校园里常见植物中哪些是常绿植物,哪些是草本植物,哪些是开花植物,哪些是水生植物,哪些是不开花植物?
用心爱心专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