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读后感[合集]

时间:2019-05-15 10:18: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读后感》。

第一篇: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读后感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大自然和人类在古老的地球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珍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后人在瞻仰那些辉煌硕果时,不禁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先人的聪明才智而叹服。今天,那些自然和文化遗产依然闪耀着璀璨夺目的光芒,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享有的财富。《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概论》使我了解自然和文化遗产的博大内涵和精深潜质。同时本书采用画质优美、内容丰富充实的图片来展示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让我们享受一场唯美的视觉盛宴。

自然遗产代表地球演化历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代表进行中的重要地质过程、生物演化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出例证;独特、稀有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地域。“文化遗产”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规划产生得大影响。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世界遗产是当今人类所共同拥有、并要留给人类未来的宝贵财富!任何遗产的坏变和丢失都会使全世界遗产枯竭!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对世界遗产不断深入的了解,文化旅游已成为旅游业中广受欢迎的旅游形式之一。然而,“文化旅游”的不断升温也带了十分严重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商业化的旅游开发对文化遗产造成的破坏。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范围内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和旅游界有关人士的广泛关注。

年来,随着我国遗产地旅游异常升温,一方面提高了遗产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也使其在旅游开发和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其价值。另一方面,旅游热也危及了世界遗产,一些遗产地急功近利,无节制、超容量的开发,使遗产破坏严重。我国已有长城等十几处世界遗产受联合国监测,有的已处于“病危”境地。目前政府管理部门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在保护的基础上,作适当的开发,从政策等各方面保证遗产的有效利用。

过度开发与利用是我国世界遗产存在的突出问题。世界遗产的过度开发与利用,不仅破坏了属于全人类的宝贵资源,消耗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也极大地损害了我国的旅游形象。解决我国世界遗产过度开发与利用的政策建议:尽快颁布世界遗产保护法、出台个性化的法律法规;设置专业、高效、权威的垂直管理专门机构;加大对世界遗产的研究和宣传力度;采用先进技术,实施动态监管等。

第二篇: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结课论文

五台山自然文化遗产 摘要:五台山原先并不叫五台山,而是叫紫府山,也称作五峰山道场。东汉永平11年,天竺(今印度)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从洛阳白马寺来到五峰山一带,认为这里是文殊菩萨讲经说法的道场,于是就在这里建筑寺院,供奉文殊菩萨。历经各个朝代的修建、扩建,以台怀镇为中心的寺院最多时曾达到360多座,直到今天还保留着100多座。因此,五台山也就以其佛教寺院历史悠久、规模宏大位于全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2009年6月26日,五台山被正在西班牙召开的第3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作为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五台山包括从公元4世纪到19世纪(中国北魏、唐、宋、元、明、清)的佛教建筑及独特的圣山环境景观,反映了各个时期建筑艺术和技术的杰出成就和特点,悠久的佛教文化传统,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品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造访五台山,因此对它的破坏也是也来越严重。这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不能挥霍,而应加大保护力度,保持其原真性和自然性。

关键词:世界遗产五台山宗教景观自然景观一、五台山简介:

五台山位于中国山西省东北部,距省会太原市230公里。与四川峨嵋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中国佛教及旅游胜地,列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之首。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五台山属太行山系的北端,跨忻州市繁峙县、代县、原平市、定襄县、五台县,周五百余里。中心地区台怀镇,距五台县城78公里、繁峙县砂河镇48公里、忻州市150公里、山西省会太原市240公里。在北纬38°50'~39°05'、东经113°29'~113°44'之间,由一系列大山和群峰组成。其中五座高峰,山势雄伟,连绵环抱,方圆达250公里,总面积592.88平方公里。五台山方圆约320公里,因五峰如五根擎天巨柱拔地而起、巍然矗立,峰顶平坦如台,故名五台。又因山上气候多寒,盛夏仍不见炎暑,故又别称清凉山。是一个融自然风光、古建艺术、历史文物、佛教文化、民俗风情、避暑休养为一体的旅游区。1982年,五台山以山西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历年来获得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华十大名山”之

一、“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遗产”等荣誉。

二、宗教景观:

传说五台最早是道家的地盘,《道经》里称五台山为紫府山,曾建有紫府庙。传说佛教的文殊菩萨初来中国时,居于石盆洞中,而石盆在道家的玄真观内,佛教传入五台山,普遍的说法是始于东汉。南北朝时期,五台山佛教的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北魏孝文帝

对灵鹫寺进行规模较大的扩建,并在周围兴建了善经院、真容院等十二个寺院。北齐时,五台山寺庙猛增到二百余座。到了隋朝,隋文帝又下诏在五个台顶各建一座寺庙,即东台望海寺、南台普济寺、西台法雷寺、北台灵应寺、中台演教寺。也因为五台山是文殊菩萨演教的地方,所以这五个台顶上的寺庙均供奉文殊菩萨,但五个文殊的法号不同:东台望海寺供聪明文殊、南台普济寺供智慧文殊、西台法雷寺供狮子吼文殊、北台灵应寺供无垢文殊、中台演教寺供孺童文殊。盛唐时期,五台山佛教的发展出现了第二个高潮,全山寺院多达三百所,有僧侣三千余人。此时的五台山,不仅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名山之一,而且是名符其实的佛教圣地了,被誉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唐代五台山佛教圣地形成的另一个标志,是外国佛教徒对五台山的无限景仰和竞相朝礼。唐朝经济繁荣,国势强盛,在国际上声望甚高,是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五台山还受到印度、日本、朝鲜和斯里兰卡等国佛教徒的景仰。朝礼五台山和到五台山求取佛经、佛法的外国僧侣很多。五台山有浩如烟海的佛像,数量多达30000余尊,不仅有佛、菩萨、罗汉、胁侍、供养人、护法神,而且还有儒教、道教、地方宗教、帝王将相、僧侣居士等。这里的佛像分为八种类型:泥塑,金属,石刻,木雕,烧瓷,脱纱,刺绣,画像。五台山现有建筑比较完整的寺院95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南禅寺、佛光寺、显通寺、广济寺、岩山寺(繁峙县)、洪福寺(定襄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塔院寺、菩萨顶、圆照寺、罗睺寺、殊像寺、碧山寺、南山寺、龙泉寺、金阁寺、尊胜寺、延庆寺、公主寺(繁峙县)、三圣寺(繁峙县)、惠济寺(原平市)、石佛堂(河北省阜平县);其余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宗教活动场所的角度,被公布为全国重点寺院的有11处: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罗睺寺、殊像寺、碧山寺、金阁寺、广宗寺、广仁寺、黛螺顶、观音洞。

三、自然景观

五台山由东西南北中五大高峰组成,据说代表着文殊菩萨的五种智慧:大圆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以及五方佛:东方阿閦佛,西方阿弥陀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中央毗卢遮那佛。

东台名望海峰,海拔2795米,东台顶上“蒸云浴日,爽气澄秋,东望明霞,如陂似镜,即大海也,”故冠此名。西台名挂月峰,海拔2773米,西台峰“顶广平,月坠峰巅,俨若悬镜,因以为名。” 南台名锦绣峰,海拔2485米,此峰“顶若覆盂,圆周一里,山峰耸峭,烟光凝翠,细草杂花,千峦弥布,犹铺锦然,故以名焉。”北台名叶斗峰,海拔3061米,五台最高,有“华北屋脊”之称,其台“顶平广,圆周四里,其下仰视,巅摩斗杓,故以为名。” 中台翠岩峰,海拔2894米,其台“顶广平,圆周五里,巅峦雄旷,翠霭浮空,因以为名。”

四、世界遗产特点概述

1、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高度统一

以秦兵马俑为例,在艺术上,每一个陶俑的特点都被细腻地表现出来,比例匀称,神态逼真,生动传神,个性鲜明。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它反映了秦帝国强大的军事实力,譬如有统一的指挥,先进的兵器,宏大的规模,完整的编制。另外,在政治上,它象征着国家的统一和统治者的高度中央集权。同时,这些陶俑还表现出我国古代高超的塑俑工艺,从而体现了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水平。

再以布达拉宫为例,布达拉宫内有大量的壁画,佛像,唐卡,陶瓷玉器,金银器等,这些都是宝贵的艺术品,至今仍有很多人在研究,这是藏传佛教高度兴盛的表现。另外,布达拉宫内珍存有大量的文献资料,通过研究这些资料会发现,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文化和汉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从来没有间断过。

2、真实性和完整性

世界遗产,尤其是世界文化遗产,都特别重视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泰姬陵为例。泰姬陵是莫卧儿王朝第五代皇帝沙贾汗为纪念其已故的皇后阿姬曼·芭奴而建立的陵墓,它由殿堂、钟楼、尖塔、水池等构成,全部用纯白色大理石建筑,用玻璃、玛瑙镶嵌,绚丽夺目、美丽无比。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伊斯兰教建筑中的代表作。2007年7月7日,成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但是,印度环境保护和文物界人士通过调查发现,当地旅游部门因长期不注意环境保护和陵墓的维护保养,泰姬陵的许多部位遭到了不可修复的破坏。大理石台阶已磨损并出现裂痕,精美的雕刻和宝石镶嵌也遭损坏。另外,由于周围工厂排放大量有毒气体导致酸雨过多,原本洁白的泰姬陵出现片片黄斑。更有甚者,2007年北方邦政府为获得最大旅游效益,曾决定斥资18亿美元来改善泰姬陵周边旅游硬件环境,包括在陵园附近区域兴建“遗产走廊”。根据计划,该工程最终将填埋泰姬陵和阿格拉古堡两大世界遗产之间的河道,在河道之上兴建一条包括超级市场、饭店和旅游设施在内的步行街。消息一经传开,立刻遭到印度舆论和考古界的强烈反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获悉后也明确表示:“若此两处景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受到影响或产生负面的视觉效果,泰姬陵将会被列入世界遗产濒危名录。”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破坏,印度最高法院终于对北方邦政府正式发出警告,表示如果无文物保护部门的正式认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在面向泰姬陵的亚穆纳河对岸举办庆祝活动,以避免对泰姬陵造成更多的环境污染。1995年,印度政府宣布了10条保护泰姬陵的计划,其中有一条是在泰姬陵周围地区行驶的车辆要使用低铅汽油。并且在景区内看不到任何现代社会的物品,甚至是垃圾桶和电线。

总体而言,印度政府的保护政策还是收到一定成效的。比如,在1996年,希腊音乐家雅尼经在此举办音乐会,专家们认为音乐会的声音震颤和光照破坏了泰姬陵的建筑。此后,在泰姬陵举办大型活动一般很难获得批准。偶尔举行的音乐会的声音和光照究竟能对大理石结构的建筑造成多大的“破坏”,尽管还要认真考证,印度政府还是通过政策法规和监督手段,避免因利益驱动而使陵墓管理者产生“杀鸡取卵”的冲动。

由于政府和文物保护单位的努力,泰姬陵的污染问题逐渐得到缓解,但国际恐怖主义势力又要将它作为袭击的目标。印度安全部门一度曾用黑布蒙住了泰姬陵,以应对可能的“空中打击”。此后不断有关于泰姬陵受威胁的消息传出,印度政府启动了保护泰姬陵的应急计划,甚至调动了特种部队。人们希望沙贾汗和泰姬的爱情故事能通过这座伟大的建筑艺术精粹永远讲述下去。

正是人们的不懈努力,保持住了泰姬陵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使泰姬陵免于被列入“世界濒危遗产”名录。

但令人遗憾的是,同样名列世界八大奇迹之中的埃及金字塔,却渐渐地被不断扩张的城市和不断发展的旅游业所吞噬,其真实性和完整性遭到严重破坏,不禁使人扼腕叹息。一条为发展旅游业而修建的柏油马路从金字塔旁穿过,不断扩大的开罗城与金字塔仅一路之隔,景区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遭到了严重破坏。

3、民族性和地域性

世界文化遗产要有民族和地域上的代表性,例如圣彼得大教堂,教堂最初是由君士坦丁大帝于西元326-333年在圣彼得墓地上修建的,称老圣彼得大教堂,于西元326年落成,为巴西利卡式建筑。16世纪,教皇朱利奥二世决定重建圣彼得大教堂,并于1506年破土动工。在长达120年的重建过程中,意大利最优秀的建筑师布拉曼特、米开朗琪罗、德拉·波尔塔和卡洛·马泰尔相继主持过设计和施工,直到1626年11月18日才正式宣告落成,称新圣彼得大教堂。1870年以来的重要宗教仪式均在此举行。为文艺复兴式和巴洛克式建筑风格,属世界最大的教堂。两千年前的简单墓地,四百年后修建了一座长方形会堂,后来毁于战乱,一千年后尼古拉五世颁发重建命令,之后就是长达120年的重建,先后由意大利最优秀的建筑师住持设计施工,布拉曼特来了,米开朗琪罗来

了,德拉·波尔塔来了,卡洛·马泰尔也来了。1626年11月18日正式宣告落成,一脸肃穆的教皇乌尔班八世主持落成典礼。

公元1世纪中叶,基督教由巴勒斯坦逐步传播到罗马时,引起了罗马统治者的极大恐慌,为了巩固政权,尼禄皇帝从公元64年开始镇压基督教的传教士,耶稣的大圣徒彼得作为教会的创始人,自然不能幸免,他被尼禄皇帝钉死于十字架上。死刑就是在现在的教堂所在地执行的,当时那里还是尼禄的跑马场,他的遗体就地埋葬。然而,让罗马统治者意想不到的是,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基督教的教义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信徒和传教士不仅杀不绝,其影响力反而越来越大。到了君士坦丁大帝时代,基督教的势力已大到不能消灭的程度,君士坦丁大帝只好宣告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并于324年在彼得的墓地建起了一座简易的小教堂,以表示对彼得的纪念,当然也可以说是为彼得平反昭雪。君士坦丁的儿子孔斯继位后,为了进一步利用基督教的势力为帝国服务,将基督教确定为帝国的国教,为了表示对天主的崇敬,孔斯大兴土木,把原来简易圣彼得教堂推倒,在原地建起了数倍于原规模的大教堂。在此后的十多个世纪里,圣彼得大教堂又经历了多次扩建和重建,有趣的是,每经历一次大的扩建或重建,它的风格都会经历一次变异,君士坦丁第一次修建的教堂是希腊神庙式的,后来就演变成了古罗马式,其平面的十字结构也从希腊式改为拉丁式(横短纵长),但不管风格和结构如何变化,它的中心位置始终不变,彼得的墓一直处于十字的中心。可以说,圣彼得大教堂就像是一本书,记载着基督教在罗马甚至整个欧洲的产生,发展和壮大,具有很浓厚的欧洲特色,是地域性的集中体现。

五、分析比较

五台山世界文化遗产是我国保存较好的一处,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来到此地,自然对此造成了破坏,五台山为什么能够入选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1、五台山人文景观代表了中国人民创造性天才在宗教文化信仰领域的杰出成就的显示;2、五台山宗教建筑与人文景观显示出其作为中华大地一处重要的承载俗世价值观和宗教价值观交汇意义的巨大人文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载体,显示了亚洲宗教景观和建筑文化超越时间和人文领域的对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的巨大影响,以及亚洲宗教圣地对于山区规划和景观设计方面的巨大成绩:

3、五台山宗教文明以其独特的文化景观印证了传统宗教与世俗文明正在不断的和谐共融,彰显了在现代人文化文明生活中宗教文明具有人文与景观建设方面的巨大的意义与发展前景;

4、五台山显示了她在中国历史上甚至人类文明历史上的重要发展阶段,在东方宗教文明方面是作为建筑设计、建筑技术和人文景观综合性集大成的一个杰出的例证。

5、五台山宗教文明显示了人类在传统的宗教解决和土地使用方面作为一个杰出的实在的例证,在具有代表性的强势信仰与宗教文化方面,以及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特别是在当下精神弱势的人类世界影响下,作为宗教人文景观的不可逆转的变化趋势;

6、五台山在中华以及世界文明历史上,直接和明显地在历史生活事件和宗教传统,思想,信仰,艺术和文学作品中的突出的体现方面,具有普遍的价值和意义。

在旅游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宗教文化遗产已成为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在旅游开发的同时,加强宗教文化遗产保护已成为一个紧迫而又现实的问题。旅游开发在宗教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有积极的作用,但也产生了消极影响。这就需要对当前宗教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作出若干思考。五台山也存在这个问题,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也不能放松,同时游客的素质也有待提高,看看长城的城墙上随处可见人名,乱刻乱画,随意破坏文物的现象随处可见。五台山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宗教影响,自然景观也是其他地方所不能比拟的,所以对其保护就得特别注意,不能等到破坏了才

知道补救,此时它原来的底蕴和意义就不存在了。所以请有关政府和部门重视其保护工作。

六、遗产保护建议

(1)以利为先的开发模式导致遗产地超载开发、错位开发、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倾向,导致遗产地美学价值大大降低。所以政府不应过度开发景区,景区附近也尽量不要允许宾馆、旅店等建立、遗产不是摇钱树,它们具有独一无二性、非人工在造型和不可逆性的特征,一旦破坏将不可再生;

(2)加强对旅游者遗产知识教育和旅游活动行为的引导,近年来我国的国内旅游蓬勃发展,许多景区都出现人满为患的现象,通过教育让更多的旅游者在认知的过程中全面了解世界遗产的生他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主动承担起保护的责任与义务,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更好地保护世界遗产、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3)学习、借鉴国外经验,改进和完善遗产地的经营管理。法国——视遗产如生命,意大利——与遗产的消失抗争;

(4)完善法规体系,依法管理世界遗产资源,在世界遗产的保护和管理中,法律手段是最行之有效的,也是最重要的。

世界遗产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在此基础上才可以谈开发。公司经营世界遗产的现象必须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此外,我国在世界遗产保护法制化、民众特别是官员素质的提高、管理体制的理顺、对外合作交流的开展等许多方面,还有许多尚待改进与完善之处,这是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的。没有保护,留给后人的只能是一片废墟。

参考文献:【1】陈耀华,赵星烁,《中国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2】陈炜,陈能幸,《旅游开发对宗教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3】《清凉山志》【4】周雨燕、黄远水,《世界遗产的旅游开发与研究》【5】《世界遗产如何延年益寿》,人民日报【6】阮仪三,《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7】《五台山》,中国旅游指南。

第三篇: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论文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概论

摘要: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是人类祖先和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和人类在古老的地球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珍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后人在瞻仰那些辉煌硕果时,不禁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先人的聪明才智而叹服。今天,那些自然和文化遗产依然闪耀着璀璨夺目的光芒,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享有的财富。下面主要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定义、特征、管理,并结合五岳之首的泰山浅谈世界遗产的保护以及其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世界遗产特征、管理、泰山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前言: 截止2007年,全世界共有世界遗产851处,其中文化遗产660处,自然遗产166处,世界文化遗产与自然双重遗产25处.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99 年10月29日,中国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中国于1986年开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项目。自1987年至2008年7月,中国先后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已达37处。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不仅拥有巍峨的山川,秀美河流,雄伟的古代建筑艺术,还有数不尽的名胜古迹,可谓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正文:

一、世界遗产特征: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狭义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广义概念,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记忆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

世界遗产评定标准:

世界遗产的评定标准主要依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第二条规定。遗产项目要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和审批程序。

每年举行一次的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将对申请列入名单的遗产项目进行审批,其主要依据是该委员会此前委托有关专家对各国提名的遗产遗址进行实地考察而提出的评价报告。

对各国提名的遗产遗址考察,主要由该委员会会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和世界保护联盟(IUCN)组织专家进行。前者总部设在巴黎,成立于1965年,是国际上唯一从事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方法、科学技术的运用与推广的非政府国际机构,有80多个国家会员和4500多名个人会员;后者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于1948年,原名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宗旨是促进和鼓励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与永久利用,成员包括分布在120个国家的富方机构、民间团体、科研和保护机构。两者受世界遗产委员会委托,分别对提名列入《名录》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地进行考察并提交评价报告。

二、世界遗产的管理: 目标和任务:

1、保护资源的真实完整,包括自然文化遗产的人文景观,完整的生态多样性、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培育资源生态环境,避免受到破坏和污染。

2、保护资源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开发展示自然文化遗产,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以实现遗产的社会效益。

3、注重教育,提高管理水平,加强遗产科研能力。

4、取得一定的经济利益,用于环境和资源保护,实现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世界遗产管理体制须改革:

“在许多人眼里,世界遗产就是‘摇钱树’,申报成功就万事大吉,一些破坏行为随之而来,忘记了申报成功后的管理与保护更为重要。

中国现在很多的遗产地没有明确的功能分区。保护区内就应该只有古迹、一切的东西都是自然的,绝不能够在保护区内出现现代化的设施,要保持保护区内真实性和完整性。中国的很多世界遗产保护区中现代化设施随处可见,这不仅让人们在欣赏的时候感觉大煞风景,同时也是对遗产地破坏。很多景区为了获取利润许可游人在内吃住过夜,以及在景区内建造宾馆、饭店、商铺、索道、人造景观等现代化设施,这些对遗产都是很大的破坏。有些大型商业活动,大型企业剪彩、开办大型会议居然在遗产地举行。灯光、音响、大规模的人流会对遗产造成不可恢复的破坏。香山、泰山等山地景区建造索道不但影响大自然的景观也因为建造索道而破坏大面积地形。

三、结合泰山谈世界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泰山是我国的“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又称东岳,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自然景观雄伟高大,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观的烘托,著名风景名胜有天柱峰、日观峰、百丈崖、仙人桥、五大夫松、望人松、龙潭飞瀑、云桥飞瀑、三潭飞瀑等。泰山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孔子留下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赞叹,杜甫则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绝唱。遗产分类新标准,让中国为世界贡献了一份新遗产-双遗产。中国首批入遗唯一名山,文化与自然价值双高度在国际知名!

庄严神圣的泰山,两千年来一直是帝王朝拜的对象,其山中的人文杰作与自然景观完美和谐地交融在一起。泰山一直是中国艺术家和学者的精神源泉,是中华古代文明和信仰的象征!

泰山,从一座山,到自然山,文化山,精神山!这是世界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这意味着中国泰山世界贡献了一种新的特殊遗产!同时泰山特殊的地形地貌也同样具有其重要的地质意义成为世界地质公园:

1、反映了古老的地质年代信息,在泰山地质公园探测到了带有37.2亿年地球年龄信息的捕获晶,标志着在泰山地区下存在着相当古老的岩石,是世界最古地质区之

2、是有特殊价值的岩石。泰山地区的骒马提岩(科拉马提熔岩)目前中国唯一,世界也只有五六个国家有发现的地貌。

3、是反映了典型地质变化过程,泰山地区所有26亿年前的岩石都已经变质变形了,而26亿年以后形成的则变形很小,这表明在26亿年前,泰山地区发生了一次重要地质运动。这次突变具有里程碑式的全球意义,与世界地质学界将太古宙和远古宙的分界定在26亿年设想划定方法不谋而合!

泰山地区在30多亿年前太古时代经历剧烈的地壳抬升和沉降,在3000万年前形成了今天的泰山。泰山地区的寒武纪片麻岩群是华北台地的基底,地层剖面出露齐全,化石丰富,保存完好。泰山杂岩形成于太古代,有丰富的地壳运动遗迹,在地质方面有丰富的研究成果,设有著名的地质研究基地,具有世界意义的地质科学研究价值!

泰山日出是泰山最壮观的奇景之一,当黎明时分,游人站在岱顶举目远眺东方,一线晨曦由灰暗变成淡黄,又由淡黄变成橘红。而天空的云朵,红紫交辉, 瞬息万变,漫天彩霞与地平线上的茫茫云海融为一体,犹如巨幅油画从天而降。浮光耀金的海面上,日轮掀开了云幕,撩开了霞帐,披着五彩霓裳,像一个飘荡的宫灯,冉冉升起在天际,须臾间,金光四射,群峰尽染,好一派壮观而神奇的海上日出。

然而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人公然“在泰山上动土”,炸山劈峰,建了三条直插岱顶的索道,仅其中一条索道的上站就破坏了1.9万平方米的地形,这是泰山有史

以来最为严重的破坏。在中国,关于世界遗产的保护,专家学者的意见总是微不足道。一条破坏严重的泰山索道,大批著名的院士、建筑师、教授、专家反对二十年,不仅不予理睬,反而扩大了五倍工程量。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类似“泰山现象”在我国的世界遗产区的不断蔓延,许多高山和低丘,都难逃被索道捆绑的厄运。有座名山的管理人员在解放初只有七八个,后来因为索道和超载开发,现在已高达3000余人,再加上其家属便多达四五千人,仅他们生活所产生的污染就够这座名山“消受”的了,何况他们还在核心区建了大量宾馆和商店。归根结底是当地部门受到利益的驱使,最终将公益性的世界遗产,作为旅游资源加以错位开发,使世界遗产成了发展经济、开发旅游的响亮口号和目标,导致了开发后的“人满为患”和“屋满为患”。许多遗产区的超容量接纳游人,是对生态环境超强度利用。

超载旅游遗害无穷。由于登泰山的游客多以登上玉皇顶为目标,以看极顶日出为愿望,而岱顶目前的开发面积仅有0.6平方公里,所以这里常常人满为患,其结果是,造成岱顶地表植被严重受损,垃圾遍地,整体景观质量大大下降,恢复之难旷日持久。

在世界遗产的保护中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以借鉴。在欧洲以及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的世界遗产保护区内几乎见不到索道,即使有,也都远离遗产保护区。其作用更不是运送游人,而是主要为一部分滑雪爱好者服务。在德国,有一个近400平方公里的国家公园,里面一条索道也没有,但外面却有八九条,目的主要是为那些滑雪爱好者提供方便。在其自然保护区内不会出现现代化设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解决中国世界遗产旅游发展的涉及到现代中国的许多问题,前进中的挑战也必须用改革的思路去应对,我们应正视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认真调查研究和分析,走出有中国特色的世界遗产地保护与利用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以下提出几点建议:

1、强化国家对遗产地工作的协调领导管理,国家要成立由相关管理部门联合组成的协调领导机构,权威地指导各世界遗产地开展工作,并对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重大问题进行科学和最终决策

2、强化对遗产资源的严格管理和科学利用,在遗产地统一规划的指导下,注重对遗产地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等生态境域的保护

3、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保护是开发利用的前提,开发利用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保护,将资源保护的公益性与资源本身所具有经济利用价值有机结合。

4、创造条件,把遗产资源的保护措施落到实处。除政策和管理措施外,当前急需加大筹措保护资金力度,以确保一些抢救性、恢复性的保护工程及适应旅游观光、科

研等需求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落到实处。

中国世界遗产旅游保护和发展是个大课题,也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涉及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诸多领域、诸多方面,影响保护和利用资源的因素很多,我们应该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结合实际,不断探索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办法,走中国特色的世界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诚然,作为大学生的我们,现在确实还没有知识技能可以对世界遗产保护做出实质的贡献,无法对自然遗产地的开发提出合理的规划。现在的我们,能做的更多的是知识的传播者。我们可以利用学到的保护知识传播给人民群众,告知给每一个游客如何文明出游,也教会他们更好地发觉和欣赏世界遗产的美。我们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向政府相关部门提出我们的想法和意见,通过我们作为世界遗产的欣赏者和世界遗产的保护者的角度,对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

参考文献:《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山》(人民网——中国的世界遗产)

《图说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刘珍强 编著—— 中国人大)

《泰山》(中国旅游出版社 编)

第四篇:中国沈阳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博览会总体情况介绍(定稿)

2007中国沈阳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博览会总体情况介绍

发布日期:2007-4-1

3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一、举办世界遗产博览会的重大意义

世界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保护世界遗产是我们共同的责任。1972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大会出台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至今,已有180个缔约国、138个世界遗产拥有国、830项世界遗产。中国堪称世界遗产大国,中国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共33项,其中包括文化遗产24项,自然遗产5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另外,还有昆曲、中国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不仅让我们对自己民族丰富的遗产感到自豪,也要求我们按着全人类共同的标准保护我们遗产并对世界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事业承担责任。

2007中国沈阳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博览会的目的与意义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普及遗产知识。保护世界遗产是缔约国、遗产国的义不容辞的责任。举办这次世界遗产博览会,首要目的就是贯彻《世界遗产公约》精神,普及遗产知识,激发人们对世界遗产的热爱、赞赏和尊重。通过开展主题论坛、电视讲座、知识竞赛等宣教活动,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等展演活动,增进人们对世界遗产知识的了解。

2、增强保护意识。通过全面展示世界遗产,唤醒人类保护世界遗产的意识,树立以保护世界遗产为荣,以损坏世界遗产为耻的理念,使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保护世界遗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保护世界遗产的自觉性。通过多元化文化理念的传播与实践,保护文化多样性,增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与共存。

3、推动文明传承。世界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载体,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对人类文明的传承。举办世界遗产博览会,让人们在世界遗产的参观享受中,得到启迪,受到鼓舞,为传承人类文明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通过加强青少年遗产教育,将世界遗产教育上升到公德教育,进一步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4、促进世界和谐。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坚持和平发展,促进世界和谐,是我们党和国家深得民心、符合潮流的重大战略决策。举办世界遗产博览会,是体现党和国家的战略决策,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同时唤起人们对促进和平的责任、对促进发展的追求、对促进和谐世界的向往。

二、本次世界遗产博览会的丰富内容

本次世界遗产博览会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沈阳市人民政府承办。

博览会举办时间定于2007年6月9日至10月9日。

博览会标准名称是“2007中国沈阳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博览会”,标准英文名称是“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Expo Shenyang China 2007”;标准简称是“世界遗产博览会”,标准英文简称是“World Heritage Expo”;主题是“传承文明,和谐共存”。

由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和国家顶尖级的文博专家、展览专家、社科专家的热情支持和积极参与,本次博览会展示内容比较丰富,本次博览会展示内容比较丰富,它的主题深刻,形式多样,内容全面。通过“传承文明,和谐共存”的主题,体现人类文明的持续性和多元文化的融和性;通过图片、影像、实物、模型、数字球幕电影、现场表演和实地展示等多种形式的组合,展现世界遗产的生动性;通过不同时间、空间、类型、范围的世界遗产,表现展览内容的全面性。

同时,我们以“推动世界遗产教育,促进世界和谐发展”为主旨,初步设计了两大系列活动,一是以主题论坛、电视讲座、知识竞赛、摄影及征文大赛等为主的宣教活动;二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等为主的展演活动,主要包括戏曲文化宣传、宗教仪式展示、民族节日展示、手工纺织艺术品展示、民俗婚礼展示等活动。

三、本次世界遗产博览会的突出特点

1、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次对世界遗产名录全面的现场展示。在此之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没有在哪个国家举办过相同规模的展会活动。沈阳是第一个举办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博览会的城市,这也是代表中国这个世界遗产大国对世界遗产保护所做出的积极贡献。

2、这是一次在世博园的花团锦簇中举办的世界遗产博览会。这次世界遗产博览会在刚刚举办完2006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沈阳世博园内举办。这既使本届世界遗产博览会簇拥在形式多样的世界园艺当中,也增加了原有世博园的文化含量。“一园载两会”——在一个世博园里举办两个世界级的博览会,这无疑将为我们一个奇观。

3、这是一次充分采用各种展示方式的多维化的世界遗产博览会。在展陈形式上创新,使本届博览会不同于以图片、影像为主的传统二维展示形式,更区别于观众在电脑、书本上看到和感受到的世界遗产表现形式。博览会不仅采用图片、影像,还有实物、模型、六维多媒体、1∶1建筑局部复建、数字球幕电影和现场表演等形式。

4、这是一次充分体现公益性的世界遗产博览会。虽然世博园增加了世界遗产博览会的内容,但门票价格仍维持去年世园会50元的门票价格,继续对老年人、残疾人、现役军人、中小学生等实行免费和优惠。

四、本次世界遗产博览会的进展情况

1、会议筹备。举办世界遗产博览会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国家有关部委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去年12月上旬,沈阳市代表团访问欧洲期间,拜访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官员,就沈阳市举办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博览会有关事宜进行了积极磋商,并得到其赞赏和支持。去年12月下旬,辽宁省政府分别致函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全国政协文史委、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正式提出在沈阳举办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博览会的书面申请。沈阳市政府将承办世界遗产博览会作为今年全市的重点工作,写入20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经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同志圈阅同意,全国政协陈奎元副主席担任世界遗产博览会组委会的名誉主任;章新胜主席先后3 次听取工作汇报,充分肯定了世界遗产博览会的筹备工作,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全国政协文史委的领导和相关同志,对博览会的筹备工作给予了具体的帮助和指导。专家委员会先后在沈阳、北京召开三次专家论证会,罗哲文先生率专家亲临世博园现场勘察,对完善展陈设计方案,保证办展标准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7年3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具确认函,正式批准了2007中国沈阳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博览会的举办申请。3月16日,世界遗产博览会组委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席章新胜、辽宁省副省长滕卫平,以及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沈阳市人民政府等主办、承办单位领导,世界遗产博览会专家委员会主任罗哲文等专家委员会成员出席了会议。会议传达了全国政协副主席、2007中国沈阳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博览会组委会名誉主任陈奎元同志关于切实办好世界遗产博览会的指示精神,审议通过了2007中国沈阳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博览会的名称、主题、举办时间、组织机构和展陈设计方案。

组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后,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了2007中国沈阳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地方媒体记者,外国驻华使馆代表,各大旅行社代表,国际知名企业驻京代表等300余人参加了发布会。沈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宋琦就举办2007中国沈阳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博览会的相关情况向中外媒体和社会各界作了发布。至此,世界遗产博览会的筹备工作全面正式展开。

2、建设筹备。目前,世界遗产博览会在场馆建设、技术引进、展陈设计、宣传策划、资金筹措等方面进展顺利,成效显著。

2.1 迅速推进了场馆准备和建设工作。本次博览会共有展览面积3万平方米,组委会已经完成了对世博园凤之翼展馆、百花馆、中心剧场等5处现有的2.2万平方米场馆、场地的清理、建模工作。新建8000平方米的展馆方案,经过3轮专家评审,确定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设计方案,目前已经开工建设,计划在5月上旬竣工。

2.2 成功引进了数字球幕电影技术系统。为了充分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全面展示世界遗产的内涵和风貌。组委会考察了日本、上海、北京等地数字球幕电影厅技术设备情况,采用了全球市场占有率为97%的美国益世(E&S)公司的技术,目前,已签订了设备引进合同,全部设备将于3月底运抵沈阳,5月中旬完成安装调试工作。

2.3 进一步完善了展陈大纲和展陈方案。通过组织国内一流展陈设计专家,精心设计大纲和方案,确保世界遗产博览会在理念、形式、内容和技术等方面达到国际标准;目前已经完成了国内、国际遗产展陈大纲和展陈方案,并不断丰富展览的形式和内容,5 月上中旬前完成全部布展工作。

2.4 顺利完成资金筹措工作。本次博览会预计筹措资金1.3亿元,其中沈阳市政府拟投入5000万元,其余部分完全由组委会通过市场化运营解决。

第五篇: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

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概况及保护利用价值——以中国武陵源名胜风景区为例(1992年12月被录入《世界遗产名录》)

姓名:刘功国

院系班级:政法0901

学号:2009102010166

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概况及保护利用价值

——以中国武陵源名胜风景区为例

摘要:闻名遐迩的武陵源风景区,位于素有“三湘大地”之称的湖南境内,是闪烁在中国南方大地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该处不仅以风光秀美和谐,遍地奇山异水闻名于世;还因庇护着大量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物种而引人注目。因此,可以说它是集旅游和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于一身的世界自然遗产,是中国和世界的骄傲。故加大对武陵源的保护利用力度,其意义也就非同一般。

关键词: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骄傲;保护利用

武陵源景色奇丽壮观,位于中国中部湖南省境内,连绵26000多公顷,景区内最独特的景观是3000余座尖细的砂岩柱和砂岩峰,大部分都有200余米高。在峰峦之间,沟壑、峡谷纵横,溪流、池塘和瀑布随处可见,景区内还有40多个石洞和两座天然形成的巨大石桥。除了迷人的自然景观,该地区还因庇护着大量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物种而引人注目。

一、概 况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中部湖南省西北部,由张家界市的张家界森林公园、慈利县的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和桑植县的天子山自然保护区组合而成,总面积约500平方公里。最近又发现了杨家界新景区。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是20世纪80年代初新发现的山水名胜。这里的风景没有经过任何的人工雕凿,到处是石柱石峰、断崖绝壁、古树名木、云气烟雾、流泉飞瀑、珍禽异兽。实在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呀。置身其间,犹如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和趣味天成的艺术山水长廊。它集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景区等荣耀于一体,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天子山自然保护区和杨家界自然保护区组成。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 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区,位于张家界市武陵源区,距张家界市城区36公里。焦柳铁路线上的张家界火车站连接全国各地,张家界机场已开通香港、澳门、北京、大连、上海、广州、深圳、珠海、厦门、青岛、福州、成都、重庆、武汉、西安、南京等 20 多个城市和地区的航线,长沙至张家界高速公路、省道S304、省道S305、省道S306均可通达景区,形成了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属石英砂岩峰林地貌自然风景区,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天子山自然保护区组成,总面积369平方公里。武陵源在历史上分属不同的行政区管辖。1988 年,国务院确定武陵源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并批准设立武陵源区县级行政区。是国家旅游局推荐的精品旅游景点。

二、自然遗产地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于1992年12月,据世界自然遗产遴选标准N(III),将中国的武陵源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自然遗产地位主要体现在:

1.具有突出价值的地质地貌

武陵源在区域构造体系中,处于新华夏第三隆起带。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内,大致经历了武陵一雪峰、印支、燕山、喜山及新构造运动。武陵—雪峰运动奠定了本区基底构造。印支运动塑造了本区的基本构造地貌格架,而喜山及新构造运动是形成武陵源奇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观的最基本的内在因素之一。

构成砂岩峰林地貌的地层主要由远古生界中、上泥盆统云台观组和黄家墩组构成,地层

显示滨海相碎屑岩类特点。岩石质纯、层厚,底状平缓,垂直节理发育,岩石出露于向斜轮廓,反映出砂岩峰林地貌景观形成的特殊地质构造环境和基本条件。而外力地质活动作用的流水侵蚀和重力崩坍及其生物的生化作用和物理风化作用,则是塑造武陵源地貌景观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因此,它的形成是在特定的地质环境中由于内外地质重力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2.奇特多姿的地貌景观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武陵源共有石峰3103座,峰体分布在海拔500~1100米,高度由几十米至400米不等。峰林造型景体完美元缺,若人、若神、若仙、若禽、若兽、若物,变化万千。武陵源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的特点是:质纯、石厚,石英含量为75%~95%,岩层厚520余米。具间层状层组结构,即厚层石英砂岩夹薄层、极薄层云母粉砂岩或页岩,这一层组结构有利于自然造型雕塑,增强形象感。岩层裸露于向斜轮廓产状平缓(5°~8°,局部最大达20°),增加了岩石的稳定性,为峰林拔地而起提供了先决条件。岩层垂直节理发育,显示等距性特点,间距一般15至20余米,为塑造千姿百态的峰林地貌形态和幽深峡谷提供了条件。

基于上述因素,加之在区域新构造运动的间歇抬升、倾斜,流水侵蚀切割、重力作用、物理风化作用、生物化学及根劈等多种外营力的作用下,山体则按复杂的自然演化过程形成峰林,显示出高峻、顶平、壁陡等特点。

构造溶蚀地貌:武陵源构造溶蚀地貌,主要出露于二叠系、三叠系碳酸盐分布地区,面积达30.6平方千米,可划分为五亚类,堪称为“湘西型”岩溶景观的典型代表。主要形态有溶纹、溶痕、溶窝、溶斗、溶沟、溶槽、石芽、埋藏石芽、石林、穿洞、洼地、石膜、漏斗、落水洞、竖井、天窗、伏流、地下河、岩溶泉等。溶洞主要集中于索溪峪河谷北侧及天子山东南缘,总数达数十个。以黄龙洞最为典型,被称为“洞穴学研究的宝库”,在洞穴学上具有游览和探险方面特殊的价值。

剥蚀构造地貌:分布于志留系碎屑地区,见及三亚类:碎屑岩中山单面山地貌,分布于石英砂岩峰林景观外围的马颈界至白虎堂和朝天观至大尖一带;鲤鱼脊Ⅴ谷中山地貌,分布于湖坪、石家峪、黄家坪等地;碎屑岩低山地貌,分布于中山外缘,山坡较缓,河谷呈开阔的Ⅴ型。

河谷侵蚀堆积地貌:本类型可分为山前冲洪扇、阶地和高漫滩。前者分布于沙坪村,发育于插旗峪—施家峪峪口一带;索溪两岸发育两级阶地,二级为基座阶地,高出河面3—10米;军地坪—喻家嘴一线高漫滩发育,面积达4~5平方千米。

3.完整的生态系统

武陵源位于西部高原亚区与东部丘陵平原亚区的边缘,东北接湖北,西部直达神农架等地,西南联于黔东梵净山。各地生物相互渗透,物种丰富,特别是这里地形复杂,坡陡沟深,加上气候温和,雨量丰富,森林发育茂盛,给众多物种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加之武陵源交通不便,人口稀少,受人为干扰较少,从而保存了丰富的生物资源,成为我国众多子遗植物和珍稀动植物集中分布地区。据考证,干百年来武陵源从未发生过较大的气候异常、水土流失、岩体崩塌或森林病虫害大发生等现象,证明武陵源保持了一个结构合理而又完整的生态系统,具有极其重要的科研价值。

武陵源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在众多的植物中,武陵松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形态最奇,有“武陵源里三千峰,峰有十万八千松”之誉。

古树是自然遗产中的“活文物”。武陵源的古树名木具有古、大、珍、奇、多的特点。神堂湾、黑枞脑保存有完好的原始森林。张家界村一株银杏古树高达44米,胸径为1.59米,被称为自然遗产中的活化石。生长于腰子寨的珙桐,是国家一级保护珍贵树木。这些植物种质资源,有着极高的科研价值,它们的生存环境、林相结构及其保护、保存等都是重大的研

究课题。

宝贵的野生珍稀动物:武陵源在动物地理分布上属于东洋界,华中区,位于西部山地高原亚区与东区部丘陵平原亚区的交界线边缘。这里地形复杂,气候温和,雨量丰富,经过长期的侵蚀风化,石英砂岩构成巨大的奇峰异石,坡陡沟深,加之森林茂密,给动物生活、繁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经初步调查,陆生脊椎动物共有50科116种,其中包括《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名单》中的一级保护动物3种,二级保护动物10种。武陵源动物世界中,较多的是猕猴,据初步观察统计为300只以上。当地人叫做“娃娃鱼”的大鳃,则遍见于溪流、泉、潭中。研究动物生态在武陵源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两者的关系,对于保护动物和维护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

4.珍奇的地质遗迹景观

武陵源回音壁上泥盆系地层中砂纹和跳鱼潭边岩画上的波痕,是不可多得的地质遗迹,不仅可供参观,而且是研究古环境和海陆变迁的证据。分布在天子山二叠系地层中的珊瑚化石,形如龟背花纹,故称“龟纹石”,是雕塑各种工艺品的上好材料。

多姿多彩的气候景观

武陵源的春、夏、秋、冬,阴、晴、朝、暮,气候万千。云雾是武陵源最多见的气象奇观,有云雾、云海、云涛、云瀑和云彩五种形态。雨后初霁,先是膘胧大雾,继而化为白云,缥缈沉浮,群峰在无边无际的云海中时隐时现,如蓬莱仙岛,玉宇琼楼,置身其间,飘飘欲仙,有时云海涨过峰顶,然后以铺天盖地之势,飞滚直泻,化为云瀑,蔚为壮观。(文字来源:国家文物局网站)

三、旅游胜地

武陵源有异常丰富的旅游资源。武陵源以奇峰、怪石、幽谷、秀水、溶洞闻名于世,五千座石峰千姿百态,耸立在沟壑深幽之中;八百条溪流蜿蜒曲折,穿行于石林峡谷之间。无论是在黄石寨揽胜、金鞭溪探幽,还是在神堂湾历险、十里画廊拾趣,或是在西海观云、砂刀沟赏景,都令人有美不胜收的陶醉,发出如诗如画的赞叹。

武陵源独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在均属国内外罕见,在36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中,目前所知有山峰3000多座,这些突兀的岩壁峰石,连绵万顷,层峦叠嶂。每当雨过天晴或阴雨连绵天气,山谷中生出的云雾缭绕在层峦叠嶂之间,云海时浓时淡,石峰若隐若现,景象变幻万千。武陵源水绕山转,据称仅张家界就有“秀水八百”,众多的瀑、泉、溪、潭、湖各呈其妙。金鞭溪是一条十余公里长的溪流,从张家界沿溪一直可以走到索溪峪,两岸峡谷对峙,山水倒映溪间,别具风味。武陵源的溶洞数量多、规模大,极富特色,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索溪峪的“黄龙洞”。黄龙洞全长7.5公里,洞内分为四层,景观奇异,是武陵源最为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

境内森林覆盖率为74.75%,保存着两处原始次森林,为我国重要的古老孑遗生物的生长地区。有高等植物 3000 余种,木本植物比整个欧洲拥有的树木种类还多一倍以上。首批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种子植物有 35 种。药用植物有天麻、杜仲、黄连、芍药、党参等700多种。有华南虎、云豹、猕猴、大鲵、灵猫等难以尽数的野生动物,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有40种之多。这里居住着土家族、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民族风情浓郁深厚,有原始粗犷的茅古斯,热情奔放的摆手舞,优美奇特的哭嫁歌,依山而建的吊脚楼,精巧细致的土家织锦,神秘莫测的巫术和硬气功无不令人称奇。

四、景区现状

1989 年建区以来,武陵源区坚持以旅游经济为中心,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现已开辟景点 300 多处,修建高标准游道 11 条 100 多公里。程控、微波通信随时可直拨世界各

地。旅游接待床位达 3 万多张,星级宾馆 30 多家。建成了国内一流的天子山、黄狮寨两条索道和创世界吉尼斯纪录的水绕四门观光电梯。景区管理日趋规范,综合治理成绩显著,社会秩序良好,景区安全、卫生、文明、有序。

五、主要问题及保护利用建议

主要问题问题:

1.错位开发。错位,位置错了。这个错位一个是性质上的错位,把精神文化功能性质,改变成为经济功能,改变成经济开发区了。第二个空间位置错了,本来旅游服务设施、旅游服务基地,主要就在风景区以外的,古今中外都如此,主要的服务基地在外。也就是说,主要的经济功能在外。除了错位开发,还有个超载开发。本来可以在比如说在泰山顶上,适当的摆一些床位,在不影响它的景观和历史文化的环境,真实性和完整性的条件下,简易的可以搞适当的一些,容量允许的这样一些设施。但是它不是这样,超员了,所以这个叫超载开发,这个情况也是比较普遍的。但是我想现在对我们风景区破坏最大的,还不是人满为患,对别的国家来讲,这个就算很严重了,我们还不是,应该是屋满为患,房屋的屋,这个代表就是旅游服务设施,商店、旅馆,包括索道这些,大量就是构筑物,各种物,简单称之为屋满为患,这个问题也是很严重。这样结果造成污染,一个是废物的污染,废水废弃物的污染;第二个,造成视觉污染,审美上造成污染,这两个问题都很严重的。那么除了造成污染以外,它直接破坏了生态环境。

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那么我们国家几千年保存下来的发展到现在的武陵源风景区,这笔丰富的遗产就要遭到很大的破坏,须知它是非常珍贵的,(破坏了)很遗憾的。

保护利用建议:

无论如何,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国家公园,保护都是第一位的。只有保护好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才能世世代代的去利用。简单地讲,如果我们这个杯是明代的一个杯,作为文物了,不是现在喝水的杯了,那我们第一要保护好,完整的保护好,你去研究也好,看它也好,你世世代代都可以看。而你把它当做实用了,当做平常倒水了,当做赚钱用了,而不是保护第一,那它必然要受到破坏、损害的,一不小心还全砸了。所以保护第一,为什么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呢?而不是开发什么世界文化遗产呢,这个就是因为对遗产的威胁非常严重,所以必须是保护第一。

特别要禁止、限制经济开发。对于武陵源风景区再划分一些区,里头还有禁止的,就是连游人都要禁止,专门搞科学研究的人可以去,一般游人不准去,有的地方游人可以去的,有的地方可以住的,里头也还划分,所以有很多地方要禁止经济开发,有些地方要限制经济开发。保护的标准,总的来讲就是真实性和完整性。但每一个风景区,完整程度都不一样。大家了解意思的,一定要这两个很重要,不要去把它改造掉。那么保护这个就发展精神文化功能,不是不发展了,要发展,不断地发展。

那么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1.加强立法。我们现在风景名胜区还没有立法,只有一个暂行管理条例,当然这个立法之前,管理条例也有法规的效果,但是毕竟还是不行,应该立法,这是一条。因为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家公园都有法的,《国家公园法》,都有法的,那么我们现在这个时间,1982年建立国家风景名胜区,到现在二十年了,还只有一个《暂行管理条例》,这个显然是对保护、利用都很不利的,这是一点。第二个,建议改革管理体制。本来风景名胜区,国务院各个部里,建设部是管全国的风景名胜区的。但是,八十年代以后,旅游一开发,大发展起来,管理体制就乱了,有的风景区,旅游公司在管,有的风景名胜区由地方的一些组织在管,有的风景名胜区这个条块分割,条条也很多。一个风景名胜区里头有风景名胜区管理系统、有宗教系统、有文物系统、有林业系统、还有商业系统,这个条条管得很多,这样子条块分割,很难统一。所以管理就有比较大的问题。那么我建议要学学国际上统一的,国际上各个国家的国家公园,都是国家直接管理。因为国宝,人家都把国家风景名胜区当作国宝,世界遗产是人类的瑰宝,全人类的瑰宝,《世界遗产公约》里规定,你签约国,你要庄严承诺,竭尽全力做好遗产的鉴定、保护、保存、传播等工作。也包括国家遗产的保护。要竭尽全力,你这个国家要来做好这样的保护工作,但是我们现在呢,建设部是主管风景名胜区的,可是它只有主管业务的权利,那就太少了,这个业务是什么?就你申报国家风景区,你做的规划的审批,或者大型工程要开工了,要上报建设部批,但是其他很多(用)人权、财权都不在中央一级的,都是地方政府的,对于一个风景区,(用)人权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建议一定要把国家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直接由国家来管理,就是国务院下面成立一个遗产管理局,直接管这个世界遗产和国家遗产。这个国家遗产,当然还包括不可移动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自然保护区,就是自然文化,自然与文化融合的,这几个方面,国家级的,应该这样。最起码,如果说这样一个统一组织,现在暂时有困难,那么至少建设部也应当成立一个局,不应当一个处,这个处,地位太低了,只有3个人,你去管15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忙都忙不过来,也没有地位,一个处,地位也没有,权威性也不够。我看这个现在我们国家应该重视起来。

2.组建专家管理委员会,或者叫咨询委员会,管理委员会。就是说给专家一定参与科技决策,不是整个大决策,(而是)科技决策。因为遗产科技含量很高,不是一般地方政府人才可以解决问题的。科技含量应该集中国的主要的科技力量,因为牵涉面很广,学科很多,所以国家应该有一个专门的机构,(由)有关遗产方面的专家组成,参与科技决策,给予专家有一定的科技决策权、监督权。

3.开展整治工作。就是整治破坏性开发,现在破坏性开发相当严重,所以这个也比较普遍。我希望其它的有问题的这一些风景名胜区和遗产地,也应当按照这样的标准,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整治,这个整治是对历史负责、对人类负责、也对整个中华民族负责。所以我建议整治应该很好的抓紧。

再一个建议,国家增加投入,对遗产的保护和国家风景名胜区的保护要投入,国外主要是国家投入的。尤其要加强科教性风景事业的工作,应该宣传培养这方面的管理干部,因为刚才讲的国家遗产也好,世界遗产也好,科技含量很高,应该是这样,无论管理,无论游人都应当掌握这个知识,而不是到那儿去吃喝玩乐。

下载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读后感[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读后感[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感受文化多样性: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2)文化多样性的基本含义及其表现形式。 (3)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4)对待文化......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巩留县第二中学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传播 第一框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年级:高二 科目: 政治 模块:必修3 主备教师: 王芳兰 授课教师: 课型:新课 备课时间: 2012......

    世界文化之旅1

    《世界文化之旅》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知道在面对文化差异时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和应对方法。 能力目标:逐步掌握......

    世界文化之旅7号

    世界文化之旅 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7号选手。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世界如此之大总有许多东西是我们所不曾见闻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一次......

    世界文化之旅教案

    世界文化之旅教案 一、教材内容: “世界文化之旅”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一框内容。主要是讲文化多样性、丰富性及文化差异。即面对不同的文化,我们要正确对待......

    《世界文化之旅》教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世界文化之旅》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一框的内容。本框分“丰富多彩的文化”和“和谐的文化乐章”两部分,从不同......

    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课程报告

    《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课程报告 克孜尔千佛洞介绍 学号: 20101002166 班序号:073102—15 姓名: 李光冬专业: 自动化学院: 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 2012.05.12一、石窟简介 1.地理......

    某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省某某县大井山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设施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第一节 项目概况 1 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