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综合活动五》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回忆童年中的趣事,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2.体会童年金色时光的美好,理解成长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叙述自己或他人的故事。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回忆过去,每个人都有许多难忘的故事,亲人的关爱故乡的月明,儿时的趣事,都珍藏在我们的记忆中。回忆往事,可以使我们重温欢乐,也可以使我们认识生活;可以提醒我们珍惜今天,还可以鞭策我们更加努力地创造明天,让我们来开故事会,讲讲以往的故事吧。板书:故事会。
二、讲述自己的故事
1.小组里讲述自己的童年故事。
2.推选代表上台讲自己的故事。
3.评价,老师相机指导怎样生动地讲述自己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讲述父辈的故事。
二、和父辈比童年,说说你的感受
三、总结:
往事就像一粒粒珍珠,串起了七色的童年。同学们,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记录多彩的童年往事吧!
第三课时
一、学生写下故事
二、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三、学生修改草案
四、总结讲评
教学后记:
第二篇:综合活动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活动成果汇报 教学设计 活动目的:
1、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感受汉字的神奇和有趣。
2、通过社会的用字调查和学生错字调查,增强学生规范用字的意识,努力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3、通过对多音字的调查,增强学生对于多音字的了解,能合理辨别多音字。
4、通过本次活动的展示,使学生能合理运用并丰富调查方法。
5、通过活动成果的展示,使学生逐步形成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活动重点:
1、通过社会的用字调查和学生错字调查,增强学生规范用字的意识,2、通过对多音字的调查,增强学生对于多音字的了解,能合理辨别多音字。
3、通过本次活动的展示,使学生能合理运用并丰富调查方法。
4、通过活动成果的展示,使学生逐步形成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活动难点:
1、通过本次活动的展示,使学生能合理运用并丰富调查方法。
2、通过活动成果的展示,使学生逐步形成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活动时间: 1课时。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汉字,是我们最亲密的伙伴,但它身上还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前段时间,同学们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分了六个小组,(课件出示:分别是汉字历史演变组、汉字谐音组、字谜组、书法鉴赏组、错别字组、多音字组),并各自制定了小组活动计划,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老师想请几位组长来谈谈本次活动的感受。
请两位组长谈感受。(收获)
师过渡:看来通过本次活动,大家都收获了关于汉字的许多新知识,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大家都来分享吧!大家喜欢猜字谜吗?就让我们的字谜组来给大家猜几个字谜吧!
二、汇报交流。
1、字谜组汇报。
组长:我们字谜组找了很多的字谜,来给大家猜猜。(出示PPT)同学猜。
组长:猜了那么多的字谜,大家有什么好的方法来猜字谜吗? 组合法:将谜面上有关的笔画、部首或整个字组合在一起。
拼凑法:在谜面上有关的文字中挑选适当的部首或笔画拼成谜底。共同法:从谜面上的某一组字中辨别其包含了什么共同的字 抵消法:将谜面上有关的字自行抵消后再猜测。
教师随机插入:金倩缘,这么多的字谜,都是你一个人找的吗? 组长:不是,是大家分配好,找到再整理的。师评价:哦!看来,你们的分工非常合理、明确,大家都各司其职,才会有那么多的字谜。
师过渡:同学们刚才猜字谜都猜对了很多,那谁能来猜猜我们的汉字是怎么演变而来的呢?当然,不用猜,我们有汉字历史演变小组,请他们来做专业说明。
2、汉字历史演变组汇报。
组长: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早在5000年以前就已经产生,历经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七个阶段,我们现在通常在使用的就是楷书、草书和行书。这就是我们找到的日月车马的演变过程。(出示课件)接下来请同学们来猜猜十二生肖的汉字。(出示课件)。教师随机插入:老师是属牛的,我来猜猜哪个是“牛”字。其他同学猜。
组长:同学们,看,汉字的演变还真有趣吧!其实,我们在调查的时候,还找到了许多的资料,都在我的u盘里,如果大家感兴趣,下课后可以来向我拷贝。谢谢大家。
师评价:哦?想不到你们还有很多的资料,而今天展示的只是其中的精华啊!看来,你们特别的会整理资料。
师过渡:听了刚才组长的介绍,想不到汉字还有那么多的字体啊!那大家想不想欣赏这些形态各异的汉字啊?我们不是有汉字书法鉴赏小组嘛?就让他们来给我们展示一下。
3、汉字书法鉴赏小组汇报。
(全体组员上台,并展示书法作品)。作品有:楷书、草书、行书。
组长汇报:大家知道我国书法有名的人物是谁吗?——颜真卿、王羲之。
这两幅作品,一幅就是颜真卿的,另一幅就是王羲之的。这是楷书,这是草书、这是行书等。
老师随机插入:这么多的作品,这么美的书法作品,一定练了很长时间吧,我采访一下,你花了多长时间?(学生回答)你在练的时候有什么体会吗?(学生回答)
教师评价:看来,你们很注重自身的实践体会,只有真正的去实践了,并且遇到困难不放弃,才能达到目的,真正的有所感悟。
师过渡:看,写得多好,(读一首谐音诗——竹枝诗),咦?同学们发现没有,倒是无情却有情,这是一首什么诗啊?(学生回答:谐音诗)我们不是有谐音组吗?他们是专门调查谐音字的,请组长来回答,哪个字是谐音?
4、谐音组汇报。
组长:晴——情。谐音字是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来代替本字的,达到不同的效果。谐音字不但出现在诗句当中,还常常在歇后语,谚语,成语,笑话和广告中出现。接下来,就请我们的小组成员上台来,和大家说说。组员说谐音笑话,谐音故事、歇后语(出示ppt),对联。
组长:我们还把这些内容编了一份精美的小报,同学们请欣赏一下。师评随机插入:这分小报的内容真多,是一起完成的吗? 组长:是的。师评价:是啊!看来你们很团结,很注重团队的合作,正是有这样的意识和精神,你们的汇报才会这样的精彩。
师过渡:你看,两个字的读音很相近,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真有趣。可是有时,就是这相同或相近读音的字啊,我们同学却老是混淆,写错。老师也很是苦恼,对了,我们不是有错别字研究小组吗,请他们来为我们分析分析。
5、错别字小组汇报。
组长:是的,相同音或者相近音的字,很容易混淆,写错,其实这只是我们写错别字的一个原因,还有很多原因可以致使我们写错错别字。比如字形相近也很容易导致我们写错字。我们组特地去找了我们同学们写错的错别字。(PPT展示,分同音组、字音相近组、形近字组),除了我们同学们会写错字,连广告牌上也会出现错别字,我们来看看(展示PPT)。
教师随机插入:这么多的错别字,你们从哪里找到的啊? 组长:三墩街上。
教师随机评价:你们可真会想办法,既去同学的作业中调查,又到三墩街上去找,调查方法可真多啊。那么这么多的错别字,我们有什么好方法来避免吗?我相信这是我们很多同学都关心的话题。
组长:用纠错本来集中记录写错的字,定期听写;根据字义来分析字形;使用小技巧来记忆。
师过渡:听了错别字研究小组的介绍,相信大家一定有了如何避免写错别字的好方法。其实,除了错别字外,还有一种字也一直困扰着我们,我们很难去分辨,大家知道是什么吗?——多音字。
6、多音字小组汇报。
组长:多音字,就是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读音,关于多音字,我们还找到了个笑话。(组员上台讲关于石的笑话)
教师随机插入:哦!原来石做姓时是读石,不读蛋。那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要请教你,我们办公室有一个简单的单老师,老师每次叫她单老师她都会瞪我一眼,这是为什么啊?(读单)哦!原来如此,怪不得呢!那我们该怎么来确定多音字的读音呢?
组长:从多音字的词性方面来判断读音;从多音字的词义方面来判断读音。教师随机插入:这些资料你们是怎么找来的啊? 组长:上网查,查书。
教师评价:嗯!你们的调查方法非常合理,能找到你们所需要的很多资料,但,也要注意上网时间,不然对眼睛会有所损伤。
三、小结和评比。
教师过渡:每一组都向大家展示了各自的活动成果,接下来大家来给每一组打打分,你觉得哪一组得汇报最好?说说你的理由。学生交流打分并说明理由。
教师总结:刚才,每一组都和大家分享了他们的收获,而这一些都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合理分工、运用合理的调查方法长时间调查才能得出的。很感谢大家,让我们又对汉字有了新的认识。谢谢!
第三篇:综合活动教学设计
综合活动教学设计
一、活动设想
家乡是一个亲切、温馨的字眼。家乡的文化传统可以反映家乡的历史风貌、文化背景;家乡的风景名胜体现了家乡的自然美;家乡的特色产品或产业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而且也体现着当地的民风民俗,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它们的历史渊源、经济价值、文化底蕴,值得广大青少年学生了解和探索。这种了解和探索有利于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审美意识并增强其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由热爱具体的家乡到热爱抽象的祖国,这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必由之路。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风景名胜、特色产品和产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家乡的文化,领略家乡自然风光和家乡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会利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大胆地对事物作出判断,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3、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分享。培养学生做21世纪的社会人,促使学生在本课程的积极参与中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
三、活动方式
方案一: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
学生参与考察活动和实践活动时,会遇到许多困难,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大方地与人交流,积极、自信地参与活动,并引导学生精心进行活动策划。
1.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①引导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特有节庆、传统习俗,传统文化艺术及渊源.②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传统的诗歌、散文、小说,并初步了解家乡古代饮食文化、服饰文化、节令文化等传统文化形式。
2.开展考察活动
①考察家乡的著名建筑及其特点与由来。②考察家乡的历史名人和遗迹。③考察家乡某些地名的由来。
④考察家乡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特点 ⑤访问民间艺人,了解传统工艺。
3.组织学生为宣传家乡的传统文化开展实践活动。
以下一些活动形式可供参考: ①编写《家乡民间故事》、《家乡风俗习惯》、《家乡风味小吃》、《家乡名人故事》等小册子,提供给有关文化部门、旅游点。
②与有关部门合作,制作广告牌张挂在家乡显眼处,宣传自己的家乡。③到图书馆查书、把资料抄好、制成一本活动成果录。方案二:寻访家乡的特色产品和特色产业
培训学生访问的礼仪和技巧;调查计划的格式;调查报告的基本格式等。
1.根据初步活动意向,让学生回家展开自由调查,通过询问亲戚朋友或政府部门,了解本地资源优势、人才优势、本地传统的特色产品和特色产业(花岗岩、大煎饼等)。
2.商讨调查计划。3.调查,整理资料。4.宣传家乡特色产业。
①要求学生制作广告宣传画,评出优秀宣传画张贴于街道合法宣传点。②建议学生设计产品包装并评优。
讨论、交流、整理、询问、考察或问卷调查
五、活动实施
1.组织形式:此项活动要求学生自主探究或了解,进行调查或考察,实践活动形式较多,宜以小组活动为主,可让学生自由结合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
2.教师配备:需配备专职指导教师一名。活动成果展示与汇报
1.展出的成果:心得、所获知识和照片等。2.制作的广告宣传画和所撰宣传文章。
六、活动评价
综合实践同样需要进行评价,但评价的重点在于学生是否积极参加、亲历活动与实践,在于学生是否在活动中形成积极体验、获得真实感受并增强其社会责任感,热爱家乡和热爱祖国的情怀。而不在于学生掌握了多少具体知识。
1、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具体方式有自我阐述与评定、其他同学推举与评说等。
2、日常观察与活动成果展示相结合。具体方式有:观察记录、活动表演、调查报告、成果展示等。
3、教师评价与家长、社区有关人员的评价相结合。具体方式有档案袋、评语、活动记录、其他人〈包括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士〉推举与评说等。
第四篇:综合活动教学设计 (精选)
《研究报告的撰写》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让学生懂得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的重要性;
2、让学生懂得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应具备的基本内容和语言要求。
3、结合本人以前指导的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的经验,让学生明白如何才能撰写好一篇优良的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活动方法:讲授法问卷调查法、文献查阅法;社会调查法
预习内容:
1、查阅研究报告的撰写方法和文章。
2、观察生活中各种引发人注意的现象或问题,为写研究报告搜集相关材料。
活动时间:两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问题与思考:
1、研究报告的内容包括哪几部分?○
2、研究报告各部分应该
1、学生提问:预设○
3、撰写研究报告应注意哪些问题等等(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应怎样撰写?○
到学生充分质疑)
二、研究报告的内容:
研究报告一般要说清楚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主要的研究过程、取得了哪些成果等、有什么感受等内容。
三、研究报告的一般格式:
常见的研究性结题报告大致有实验报告和调查报告这两种形式。撰写时必须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一)研究题目:题目是对研究报告的高度概括,是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常用一个动宾词组去表达,基本要求是确切、简洁、醒目和避免雷同。研究报告的题目可直接揭示论点,也可点明论述范围。标题可用判断句、陈述句,也可用疑问句。标题一般不要超过15个字,太长的标题可分出副标题来。标题的构思十分重要,好的标题能引人入胜,能使人抓住研究报告的中心议题。
(二)参加人员:应包括组长,组员和指导老师。
(三)单位:临邑小学六年级 班
(四)研究过程:研究方法、过程体验等。过程是展开论题,对论点进行分析论证,以表达你的见解和研究成果的中心部分,占研究报告的绝大篇幅。正文的内容一般包括研究方法、调查取证、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等。
(五)研究结论:是指研究的收获。
四、撰写研究报告的注意事项
撰写研究报告时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内容要详略得当,主题鲜明;二是对研究过程做适当分析;三是组织材料要条理分明。
五、实践与体验
下面我们请同学们根据以上老师介绍的范本中介绍的撰写研究性报告的基本方法和要求来客观地分析一下童家乐小组的结题报告,从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三方面来体会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特征,领悟到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的精髓,从规范上理解结题报告的要求。
六、作业:每小组成员结合实际情况完成选题,确定题目后进行调查研究,分工合 作;完成调查报告后认真修改自己撰写的研究报告,并与同学交流撰写研究报告的体会。
(第二课时)
活动过程:写研究报告
活动准备:十人为一个小组展开调查,确立调查主题、分配调查任务。(课下完成)
一、分组:十人为一小组写一篇研究报告
二、活动要求:每小组成员结合实际情况完成选题,确定题目后进行调查研究,分
工合作;完成调查报告后认真修改自己撰写的研究报告,并与同学交流撰写研究报告的体会。
三、总结与交流:
2何处理垃圾的 3提练的能力 《生活中的垃圾》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一)知识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通过写垃圾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能力目标 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出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通过写观察日记、心得体会、调查报告,培养学生归纳概括、整理
(三)情感目标
感受垃圾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保护美丽的地球。
1垃圾的?
3(四)认知水平、了解垃圾的来源、分类。、认识乡镇垃圾的危害。预习内容:、观察周围环境,想想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查阅垃圾的来源、及垃圾的分类。、写观察日记、心得体会、调查报告 活动时间: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主题的产生:
通过查找有关资料,学生知道了目前我国垃圾年产量约1.3亿吨,约占贡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大批的垃圾不但是资源的浪费,而且是制造脏乱的罪魁,更是多项污染的祸首。垃圾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在垃圾堆积场里,各种垃圾因腐烂而臭不可闻,招引和孳生成群的老鼠、苍蝇、蟑螂。从而传播疾病。垃圾中有许多的病菌和寄生虫卵。它们随着飘尘到外飞扬,污染大气侵占土地,污染土壤,污染水质和农作物。垃圾中还含有多种有害的化学物质,若处理不当,也会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全班经过讨论、共同确定以“我们身边的垃圾”为主题,开展系列综合实践活动。
二、新课讲授:
1、出示地球图片,讲述全球垃圾现状,帖上垃圾覆盖的效果?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地起来研究有关垃圾的问题,这个问题可是世界级的难题,你们有没有信心挑战这个难题?
2、小组汇报垃圾的分类:
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将垃圾分成三类:
⑴、有机垃圾:又称湿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或餐余废弃物。包括:瓜果皮、蔬菜皮、变质食品、剩饭菜等。
⑵、无机垃圾:又称干垃圾、可回收垃圾或可再生废弃物。包括:废纸、废金属、废塑料、废玻璃、废织物(布料)等。
⑶、有害垃圾:又称危险废弃物。包括:废电池、过期药品、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等。
3、垃圾的危害;
(1)看电脑图片,了解垃圾的危害。
(2)举例我乡被垃圾严重污染的区域。
(3)联系数学学科计算:按现在的速度,若人类不及时处理垃圾多久后人类将被自己制造的垃圾所覆盖?
4、垃圾的处理方法:
(1)介绍目前本乡垃圾处理的方法。
(2)介绍目前本县垃圾处理的方法。
(3)介绍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的垃圾处理方法。
58、垃圾的回收利用:
(1)了解垃圾回收方法。
(2)
1.境,关注生
利用废弃物品,做一些工艺品。
三、作业:针对学校和家庭的垃圾展开调查、明确各小组的任务 制作调查表,并填写。《走进低碳生活》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低碳生活;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
活,关心人类发展的意识;激发学生保护地球、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活动方式:
通过网络、媒体等途径,查阅资料,通过问卷调查,现场采访,制作摄影素材等途径,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培养他们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预习内容:
1、查阅什么是低碳生活
2、了解低碳生活的方式有哪些?
3、作为小学生该怎样为低碳生活出一份力
三、活动过程:
一、开场白(深情):
主持人:
男:尊敬的老师!
女: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好!
男:春天,是一个生意盎然的季节:芳草萋萋、桃红柳绿、莺歌燕舞„„(图片)女:春天,是一个诗情画意的季节:草长莺飞、燕语呢喃、流水潺潺„„(图片)男:臵身于大自然的怀抱,我们神清气爽;漫步在春天的校园,我们心旷神怡。女:然而,就在此刻,西南五省的人们却忍受着干旱的煎熬;
北京的沙尘暴,正在疯狂肆虐;
南极的冰川正在加速融化;
五大洋的海平面正在急剧上升。
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已经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首先请各位观看一段视频资料。(视频播放)
男: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自开幕以来,就被冠以“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会议”、“改变地球命运的会议”等各种重量级头衔。
在这次会议上被提及最多的一个词就是低碳。
这个原本有些陌生和拗口的词语,2009年开始走进中国公众的生活。
在2009年中国网络热词评选活动中,“低碳”二字榜上有名。(有关“低碳”网页截屏、报刊剪接 ppt)
“低碳生活”有望成为新的时尚流行全球。
女:究竟什么是低碳?怎样的生活才是低碳生活?
我们六年级一班 “走进低碳生活”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现在开始
二、分工合作
主持人男:我们班56名同学,本次活动共分为四个小组,我们推选出了组长并明确了各自的任务,请看屏幕(出示幻灯片)(男女主持人分别简介)
组 别 组员 主要任务
资料收集组(女)搜集并整理有关低碳的资料,关注生产生活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现象。
问卷调查组(男)调查人们对低碳理念的了解情况
宣传创意组(女)开展低碳生活宣传活动,策划低碳生活创意。
采访报道组(男)进行采访活动,了解我们身边的低碳生活模式。
主持人女:我们采用的研究方法有:问卷调查、网络检索、查阅报刊杂志、现场采访,数据分析、拍摄制作、写作实践等等。
三、结论:
1、什么是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指降低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从而倡导一种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率、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改变。推行低碳经济被认为是避免气候发生灾难性变化、保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之一。
2、什么是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就是指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要处处考虑到资源的节约、环境的保护,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水、节电、节油、节气,从点滴做起。
《走进动画片》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学生们收集卡通资料,分析讨论各类卡通之间的异同点,特别是国内与国外卡通的区别,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
2、在活动中学生的辨别是非能力,培养创新能力。
3、加强家长、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二、预习内容
1、上网查阅动画片是什么时候产生的?
2、国内动画片和国外动画片有什么区别?
三、活动过程
活动时长:两课时
第一阶段:调查访问,了解卡通的发展历史。
第二阶段:深入探讨,国内与国外的卡通形象。
第三阶段:亲历实践,卡通动画的制作。
第四阶段:深入思考,宣传国产卡通。
活动准备:
老师调查活动班级学生喜欢的卡通内容,以便向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和学生一起联系相应的老师做活动外的辅导。
活动过程: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分组设计方案
由于学生在课余时间看动画片这件事常常引发他们与家长的冲突,因此我们决定搞这次活动。活动伊始,引导学生质疑:
结成小组,预设:
1、最早的卡通是什么?是谁创作的?、卡通是怎么做出来的?制作原理是什么?、同学们最喜欢什么样的卡通?、家长小时候看过卡通吗?他们最喜欢什么样的卡通? „„ 老师根据大家提出的问题给予梳理,然后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分组设计活动方案,老师给予必要的技术指导。
第二部分:调查访问,认识卡通发展
在活动中,学生根据他们的活动目的,到图书馆或上网查找相关资料;设计调
家长甚至陌生
作。具体活动
1早的卡通资
有两种不
自意大利语
查问卷,并向全校学生进行调查;有的组走出校门,走上大街对一些人进行调查访问;还有的同学向计算机老师学习flash以及网站的制如下: 第一组:了解卡通历史组、小组成员到图书馆翻书、进机房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世界上最料,例如:卡通,是英语"cartoon″的汉语音译。对于这个词的词源,同说法:其一是说它来自法语中的"carton″(图画);其二是说它源
中的"cartone″(纸板)。早在17世纪末,英国的报刊上就已经出现了许多类似
卡通的幽默插图,但是由于缺乏专职画家和固定的艺术风格,因此还算不上真正的 制作了
世界上第一部
够理由认为"
早的卡通
骄人的业绩。
1941治虫曾反复翻
卡通画。1906年,在爱迪生实验室工作的布雷克顿(j.stuart blackton)《滑稽脸的幽默相》(the humorous phases of funny faces),这是动画影片。沃尔特是真正促使美国动画业走向飞跃的人。因此,有足沃尔特-迪斯尼是动画史上的第一位大师″。同样小组成员到图书馆翻书、进机房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我国最资料,以及它的一些具体情况,例如:(1)中国的卡通动漫业也曾有过年制作的《铁扇公主》曾经轰动一时。日本著名卡通创作者手冢
看这部卡通作品,借鉴一些技术后创作出了《铁臂阿童木》。(2)我国卡通片的制作
在亚洲是最早的。《大闹天宫》、《三个和尚》、《牧笛》、《小蝌蚪找妈妈》等一批优
界的差
拉大。
3充分发表自
了学生的爱国
1秀卡通片,曾被国际卡通艺术界誉为〝中国动画学派〞的经典之作。学生还调查了我国目前卡通发展的现状,了解到我国现在卡通业与世距,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动漫产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逐渐、并组织同学们讨论:国产卡通的优势与劣势。在讨论中,同学们己的见解,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对国产卡通的认识有了改变,激发热情,同时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第二组:了解卡通制作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向计算机焦老师学、自然李老师了解卡通最早制作的基本原
理。
2、在老师的指导下,这个小组的成员制作了简单实物“小鸟入笼”,来展示卡通
3向焦老师学
1校六个年级,2并收集同学
制作原理:视觉暂留、学生们在了解了卡通制作的基本原理基础上,大家就想一显身手,习flash卡通制作及网站的制作。第三组: 了解同学们喜爱的卡通组、这个小组的成员先设计活动前的方案及调查表,他们决定走访全调查所有同学喜爱什么样的卡通。、他们分配任务后,分别向全校同学进行调查,教会他们填调查表,们喜爱的卡通资料:图片、音像等。
第四组:了解父母喜爱的卡通组
1、这个小组的成员先设计活动前的方案及调查表,他们决定走出校门,走向社
2家中进行调查,会,调查所有家长们喜爱什么样的卡通。、他们分配任务后,分别在校门口、菜市场、停车场以及亲朋好友先让他们填调查表,然后收集他们喜爱的卡通资料:图片、音像等。采访村民 采访家长 结果制成展板。第三部分:大胆设计,制作简单的动画。
第四部分:深入思考,宣传国产卡通
动情况,的卡通片?每 在各小组活动完之后,进行了一次总结汇报,先由各组汇报自己的活然后我们针对活动中遇到的新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我们该看什么样次看多长时间合适?
四、学习效果评价方案设计
《学编中国结》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究式学习
学习
、初步了解中国结的历史、特点、种类及文化内涵、编制技巧等,探字结”等基本结的编制方法。、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合作创新能力。活动重点: 初步了解中国结的历史、特点、种类及文化内涵、编制技巧等,研究字结”等基本结的编制方法。活动难点: 学习“万字结”等基本结的编制方法。
预习内容:
1、去商场观赏中国结有什么样式 “万 “万
2、询问长辈中国结的编制方法
3、课下试着根据课本示意图尝试编中国结。
教具预备:
中国结、长彩绳、胶带、镊子。
学生预备:
剪刀、长彩绳、胶带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种极富中国特色的编织技艺——中国结(悬挂中国结,出示课题)
二、欣赏、交流资料。
1、再让同学们饱饱眼福!(课件出示各种中国结的图片)
2、怎么样?既精致又美观吧!想一想,你在哪些地方看到过中国结?
3、是呀,在我们生活中,中国结随处可见。你们知道吗,中国结最早始于上古时期,经历了几千年的人类史,有着悠久的文化。由于它外形精巧,变化多端,寓意深远,就像我们的中华文化——渊博而又深邃,代表着中国绳结的精华,因此,将它称为“中国结”。
4、课前,老师布臵各小组收集了中国结的来历、特点的有关资料和不同中国结的实物或图片、名称及含义,请各小组的代表把收集到的资料向全班同学汇报汇报。(学生按组汇报,展示实物或图片)
三、学习编制“万字结”。
1、了解工具和材料。
(1)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编中国结中的“万字结”。(课件出示“万字结”)它被视为吉祥万福之意,寓意着“万事如意”、“福寿万代”。
(2)要编好“万字结”,我们需要预备哪些工具和材料呢?(请学生说说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并先容它们的作用,教师辅以实物展示,补充先容镊子、打火机、强力胶等工具的用途。)
(3)中国结有很多种,它们的编法各不相同,但基本方法都是一样的,你知道吗?(学生先说,教师小结,课件出示基本技法:编(穿、绕、挑、压)抽、修、缝。)
2、学生尝试。
(1)这是“万字结”的编法示意图,请同学们对照图研究研究,这个结应该怎么编呢?(课件出示“万字结”编法示意图)
(2)学生尝试编制。
(3)教师检查每个步骤的尝试情况,对编制出来的步骤加以肯定,请学生上台示范,并说说编结的方法。
3、教师示范,学生再次尝试。
(1)教师讲解步骤图。
(2)示范并讲解“万字结”的编法过程以及要点。
(3)学生再次编制。
(4)将一部分学生在编制过程中碰到的困难、有题目的半成品展示出来,请学生帮一帮:题目出在哪儿?应该怎么解决?
(5)请小组内看一看,还有哪些同学有困难,可以帮忙教会他。也可以在下面再编一个,巩固一下编结方法。
四、评价总结。
1、同学们学得都非常投入,你们看,这儿有几个结编得特别好(挑选几个编得好的作品挂在黑板上,先容一下都是谁编的,请其中一个学生自评)。请你根据评价要求,给自己评评星。
2、身边的同学对你的学习过程又是如何评价的呢?也请他给你评评星。(请同桌评价。)
3、现在,就请大家把自己编的“万字结”放在桌面上,拿出评价表,用这个方法自评、同桌互评,记得画上五角星。
4、讨论:同学们学会了编“万字结”,假如用它来装扮我们的生活,一定可以增色不少。想一想,可以挂在哪些地方呢?
五、课堂拓展。
1、我们还可以编出很多不同的中国结来装扮我们的生活。老师课前了解到,我们班有好多同学有一双灵巧的手,他们在课余时间学会了编好几种中国结呢!谁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
2、引导学生说说学会了编什么结?是从哪儿学会的?(根据学生的展示与回答教师点拨:学习的过程中有没有碰到困难?是怎么解决的?要编好这个结,该留意什么呢?)将学生的作品挂在黑板上。
3、他们这种自主学习的精神可真棒!你想学习哪一种中国结呢?可以向这些小老师请教。假如愿意,根据书本自己学习也可以,看谁学得快!
4、学生选择喜欢的中国结和学习方式再学习编制一个中国结。(课件播放背景音乐)
5、同学们学得那么投入,老师真不忍心打断你们,请同学们课后再接着学习吧!下课!
《布艺》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美化生活的意识以及耐心细致的好习惯。
2、能运用各种布材和方法制作一件布艺小品,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制作一个小挂袋。
3、感受、了解布的材质特征,体验“变质为美”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运用各种不同材料制作一件布艺作品。
教学难点:如何构思一件布艺作品,掌握布艺和挂袋的制作方法
活动准备:各种旧袜子、手套、衣服、毛巾。碎布等,针线、剪刀
预习内容:查找有关布艺的图片,观察它的制作方法,构思一件布艺作品,为自己的构思准备材料。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老师介绍今天的特别嘉宾“大嘴巴”先生(用袜子制作的),模拟动物的声音来和同学们见面„„.二、(用课件展示现代家居中的布艺制品来导入新课)
提问:
1、你们看到了什么?
2、你觉得哪件布艺最特别,喜欢哪一件?
3、那你们猜猜他们是用什么材料方法制作的呢?
1、从我们一出生开始,我们就和布是息息相关的,各种各样的布制品触手可及。你们所见到的和所知道的都有哪些呢?(生讨论回答)
2、师小结:服装、被套、窗饰、床饰、壁饰等等,都是布艺大显身手的舞台,但是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衣服越来越小了,桌布也变旧了,可是看着它们漂亮的花纹,花花绿绿的颜色,总是不忍心扔掉。
3、揭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运用各种方法,让它们在我们的手中,摇身一变,焕然一新吧。
二、探索学习
1、小游戏——看谁找得快
观察课件中哪些物品是布艺品?
2、他们分别是用什么做的?怎么做的?
3、教师小结归纳制作方法:
(1)同一件原材料转变不同的方向,通过联想产生几种不同的造型。
(2)将原材料局部造型不断的改变。
4、学生试做。
5、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讨论,合理使用材料,共同完成一件布艺品。
三、展示评议
四、学习引申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
1、问:你们在家时遇到过找不到东西的烦恼吗?比如橡皮擦、小玩具不见了等等。
2、推介小挂袋。不要小看它,它可是个整理小能手。它能把物品有序的收敛好,随时都能准确找到。
3、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制作小挂袋。
二、探索
1、谁能给挂袋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呢?
2、小结:能挂起来的口袋。
3、挂袋可以做成这样(欣赏课件中的挂袋设计)
4、根据挂袋的不同设计进行分类(外型、口袋布局)
5、小组讨论,设想。
6、根据设想制作口袋。
7、教师指导。
三、展示评价,评出最佳创意和最佳组合。
第五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献给母亲的歌》
教学设计
马寨中心校李红敏
2014-3-2
5一、活动主题:《献给母亲的歌》
二、选题背景
新课标教材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是在学习了课文《我的母亲》之后,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美好的伦理亲情,引导他们感受爱、理解爱、奉献爱的情怀,并为写作关于“母亲、母爱”的文章积累素材。马寨中学是阜阳市颍州区西南角的一个偏远学校,大部分学生家住农村。学生基本上都属于留守儿童,从小缺乏父爱与母爱,缺乏尊重他人与谦让精神。由于父母亲常年在外打工,每年仅回家一两次,很少有机会与孩子倾心交流,难免产生隔膜。进入初中阶段后,学生逆反心理特别强,嫌父母唠叨,部分同学与母亲关系很僵(根据我班46名同学调查,就有11位同学几乎平时不与母亲交流,甚至经常吵口),本次综合性学习是消除两代人之间的隔膜、增进感情的契机。
三、活动目标
(1)通过小组活动搜集、处理、分析信息并且把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资料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出来,与大家共享。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感激身边最亲近的人。
(2)学会用多种表达方式表达真情实感,学习写记叙人物的文章。;(3)通过活动,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向母亲表达情感,学会理性得思考母爱及其内涵;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和兴趣爱好,邀请家长参加活动。
四、方法指导
活动前明确任务。采用既个别分工,又在组内交流合作学习的方法。指导设计组对活动进行科学设计,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交流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理性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评价方式
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探究精神、表达交流技能及活动成果等进行综合评价,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及对他人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六、实施方案
(一)活动组织与计划:
全班分为5个小组,每9人一组,活动过程中5组分别负责:(1)收集赞美母亲的歌曲(2)收集描写母爱的文学作品(3)利用课余与母亲电话聊天(4)给母亲做一件有意义的事(5)设计展示活动成果。各组选出组长各负其责(注意单亲学生的分组)。本活动拟用一周,组内交流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唱关于母爱的歌。
2.利用图书馆、电视、网络等媒体搜集资料:(1)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2)新闻媒体报道过的与母亲有关的感人事迹。
3.利用课余与母亲聊天,了解母亲童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她曾经有过的梦想和追求。了解母亲在抚养自己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以及自己的希望和要求。
4.给母亲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第二阶段:
针对以上内容,写一则日记,谈谈自己对母爱的思考与认识。第三阶段:
各小组总结学习收获,集体交流学习成果。
(教师在学生活动期间,有针对性地加强电访工作。)
(二)活动成果展示交流(第二周):。1.邀请部分在家家长参加交流互动课。
2.安排5名同学各准备一支康乃馨(手工制作)。3.把各组的材料在教室的学习园地进行张贴展示。
七、预期成果
通过活动,学会以适当的方式向母亲表达感情,学会理性地思考母爱以及爱的内涵。感受、认识母爱的伟大,学会尊敬、爱戴和感激身边的亲人。
八、板书设计:
献给 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