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零思碎想美文
宁静致远。宁静为了致远,致远需要宁静。宁静是方法,致远是目的。宁静,是勤奋努力中冷静的思考,是面对危机表现出的那种从锌,是得意时表现出的谦卑大度,是失意时表现出的淡定,是面对诱惑时表现出的抵御。
宁静是一种心态,致远是一种追求。
从“宁静致远”想到“淡?自明志”,其意亦然。淡泊不可忘记明志,明志不可放弃淡泊。淡泊是方法,明志是目的。淡泊倘若忘了明志,那淡泊就如同逃遁。淡泊不可以忘记担当,忘记责任,忘记志向。
淡泊的是名与利,明志的是道义与责任。
杨澜有句名言:“人这辈子,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长”。这句话说得好。成功不等同于成长。人的成功有诸多的条件,每一个条件都会对成功与否产生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但成长取决于自身的努力,人可以在成功中成长,也可以在失败中成长,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人的成长是人成功的基础。没有成长就难以成功:人的成长又超越于人的成功,没有成功但未必不成长。
评价成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评价成长,却是比较一致的,今天比昨天成熟,就是成长。
无所畏惧,透着一种大无畏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可以所向披靡,去战胜一切邪恶,面对一切困难。但人还需要有所畏惧的精神,畏惧之心透着人性的光辉,透着对道德与制度的敬畏。有所畏惧与无所畏惧往往交织包容在一起,对于有所畏惧的事,必须以无所畏惧的精神去坚守、去捍卫,我们常说,要守护底线,底线之所以难守,是因为主观上总有人千方百计地攻破他,客观上我们自身既缺乏对这条底线的忧患与畏惧之心,又缺乏以无所畏惧之心去守护和捍卫这条底线。
之所以无所畏惧,因为有所畏惧:之所以有所畏惧,因为无所畏惧。
“知白守黑”,原本出自老子的句子,原句是“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后人从不同角度理解老子的这句话,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每日临写前人留下的名帖,总有一种畅快之感。想想,书法创作的过程,其实是对知白守黑的不断理解和感悟。心追着前人的笔意,手追着心悟而灵动,或疾、或缓、或湿、或枯,虽千变万化,但不离其宗,变化于黑白之间。黑白可谓是最最简约,但也是最最难以把握和驾驭的。知白守黑是对规律的探索。学书者总是让手中的笔行走于白与黑之间,产生出形态各异的作品,品书者也总是在白与黑的变化之间对作品进行评论,感悟其间的美感。
发牢骚,是情感的宣泄。对一件事情,因为有看法甚至于不满,发些牢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这件事或者麻木不仁,毫无反应,不知道怎样发牢骚:或者心如肚明,已经把这件事看透了、看破了,不是没有牢骚,而是有牢骚而不发。要么最终在沉默中爆发,以比发牢骚更为激烈的方式来表达;要么在沉默中彻底地把牢骚埋葬,但同时埋葬的还有那份观察事物、判断事物的激情。
有牢骚就发,情感宣泄了,心情就会舒坦。但是,要善于引导发牢骚者。有些事情,可能是在不明真相的前提下,是在自身利益受到影响的前提下发的牢骚。对待发牢骚者,要循循善诱,以真情化解发牢骚者心中的郁结。
你可以不告诉我真相,但请你不要告诉我假象。出于某种目的,总是有人不愿意告诉别人真相,这可以理解,也应当持宽容的心态。但是不应该为了掩盖真相而编造出一个假象。不说真相,不能说你不坦诚,但你告诉别人一个假象,那暴露出的就是诚信问题。记得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绯闻闹得沸沸扬扬时,美国国会启动了弹劾程序,不是因为绯闻,而是因为克林顿向国会作了假证。在美国人看来,不能把治理国家的重任交给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养心莫善于心诚”,没有诚信,就没有相互间的信赖,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就缺乏基础。
诚信无价。一诺千金,失诺自然就丧失千金。
先人道,再出道。诗有诗道,书有书道,做人也要遵循为人之道。道即规律,人道即遵循规律。出道即在遵循规律基础上的创造创新。人道是为了更好地出道,有人说,既然要出道,何必要人道。不如直接出道。此话差矣!人道是基础,是积淀。不人道的出道。显得浅薄:人道后的出道,显得厚重。
第二篇:碎思录美文
碎思录
抓紧从容赶早
办事要领有三:一曰抓紧,时日必争,分秒必争;二日从容,不慌不忙,少出差错;三日赶早,不失时机。三者间有矛盾,使之统一起来是运用辩证法的一种技巧。
既安且进
世界上哪有一生都顺心的人?我主张“随遇而安”,少搞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这不是提倡“安常守顺”、“安弱守雌”,也不是对一切逆来顺受,“安之若素”。什么样的遭遇都挡不住积极战斗者的进步。顺境可以发挥自己的知识才能,逆境可以锻炼自己的意志。就求知而言,世界大也无限,小也无限,总不会英雄无用武之地。
冷眼热心肠
眼是观察外界的视觉器官。观察世事要客观,要冷静,眼热不得。但是心肠却冷不得,要热。不但要热忱地关心人,关心事业,还要用最大的热情去行动。要“冷眼”而不要“旁观”。用冷眼观察世事,用热心肠干预世事。而且,道理很简单,眼越是冷,世事中究竟应该干预什么,如何干预,就越清楚,干预的效果就越好。
坦
坦本义为平直宽广。直率开朗则为其转义。毫不掩饰自己的革命观点,则是无产阶级政治家的胸怀。心地宽广的人,未必没有愤懑。“虽斯宇之既坦,心犹凭而未摅”。抒发凭心,也是坦率的表现。问心无愧,就可以处之坦然。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夫子倒是懂得这个道理的。
第三篇:《教育碎思》读后感
一张处方,无论多么灵验,也不能包医百病,只有熟谙处方背后的药理,方能以不变应万变。”这是郑金洲在其新著《教育碎思》中《教育学本土化的追求》一文中的一个比喻。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郑金洲教授的书,无时无刻不感受到这种教育学的熏陶。
对于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来说,教育学是枯燥的,然而《教育碎思》却不会让人有这种感觉。教育理论不能对教育实践起指导作用,不能被一线教师接受,在郑金洲看来,主要是因为教育“理论本身还不够成熟,还没有能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找到一定的平衡机制。”因此,“教育理论要敢于直面实践。”
郑金洲便是这么做的。《教育碎思》谈了很多教育方面的问题,其中不乏教育学理论,但讨论更多的是教育实践、教育现象。诸如“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校本课程”、“校本培训”、“校园暴力”、“师生交往”、“案例教学”、“课程改革”、“教学科研”等等,都是广大中小学教师耳熟能详的话题。作为一名年轻的师范大学的博导,郑金洲坚持到中小学去听课,既显示了一种做学问的方法,更表明了一种做学问的态度。难怪在短短的几年内,他便迅速成为一位在教育理论界著述颇丰、影响颇广的年轻理论家。
教育理论家看待教育问题的视角自然与普通教师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同样是听课,在《听课中的观察与记录》一文中,就不啻成了一门学问。“听课者一般要提前几分钟进课堂”,然后要“观察学生的状态”,“与任课教师攀谈”,“与学生攀谈”,“选择自己要坐的位置”,并“画出几幅教室课桌椅排列的草图,以备使用”;上课铃声响过之后,听课者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人员特性”、“言语交互作用”、“非言语行为”、“活动”、“管理”、“教学辅助手段的使用”、“认知水平”、“社会方面”、“情感水平”、“教学材料的使用”以及“时间”等上面;至于课堂纪录,也是有技巧的,可以选择“实录式”、“叙述式”、“分类系统式”、“图式记录”等多种方式;下课铃响了,不要急着离开,因为“在课后仍然可以观察到一些有益的信息,对你理解和认识这堂课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北师大的石中英教授曾经大力呼吁教师要懂一点“教育哲学”。确实,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素养,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只能在经验的层次徘徊,而永远只是一个“肤浅的教育工作者”。《教育碎思》中有很多文章涉及对基本教育概念的分析和阐释,如《何谓“教育观念”》、《何谓“案例”》、《“素质教育”提法的思索》、《“创新教育”的说法成立吗》、《“校本”是什么》、《“教育口号”辨析》、《教育现代化的正与悖》等,这些文章不仅让我们知道如何正确科学地理解这些名词,更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
在教育理论者努力要跟实践相结合的时候,教育实践者更要积极向理论学习,这样,中国的教育才有希望。
第四篇:《教育碎思》读后感
寒假里,我阅读了郑金洲教授著写的《教育碎思》这本教育书籍,作者是教育学博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曾经出版过著作十余部。封面上,作者写道:“这本书中的随笔写于不同年代,前后时差大概也有近二十年。在一定程度上,一篇随笔就是一段岁月、一种心境、一个梦想、一个故事,甚至一个朋友。”
翻开目录,“‘素质教育’提法的思索”、“校本培训的意蕴”、“‘上课插嘴’引起的思考”、“诺贝尔奖与我们无缘的教育思考”、“建构新型课堂”、“师生交往有效性的匮乏”……一一印入眼帘,让我迫不及待地捧起书细细地阅读、品味、思考……
读着读着,我的目光停留在《建构新型课堂》这篇文章上,因为其中所写的内容就是我们的课堂,我们的学生,我们的教学。郑金洲教授在书中谈到在课堂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与弊端,迫切地需要我们的中小学从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出发对课堂教学进行变革。在他提出的中小学课堂应有所改变之一是“关注学生独有的文化,增加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多维有效的互动”。郑金洲教授指出“学生独有的文化是指学生特有的价值规范和思想观念,在课堂上应当给学生独有的文化展示一定的空间。同时也经由学生与教师的文化、学生与学生的文化双向互动,不同的文化在不同水平上的交往,促成的是文化间的交融与整合。”我觉得,郑金洲教授对教育的探讨与我们东校的主课题“自主合作探究——学生良好学习方式的养成”是不谋而合的。
回顾自己在教学中,我为了体现“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养成”这一新理念,也自然把小组合作学习用于课堂教学,进行着积极地探索。由于我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较少,使我对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与内涵不够明确。小组合作学习表面上看热热闹闹,但教学重形式,忽视实效;教学重合作,忽视自主;合作重参与,忽视均衡,实际上存在着小组合作学习只有其“形”而无其“实”的问题。
面对问题,这是我想到了《课堂计划改进手册》,我应当将课堂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课堂改进目标与措施“对症下药”。于是,我将改进目标与措施的第二条作了修改——
改进目标:
二、课堂上注重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并重,在互助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改进措施:
二、课堂上注重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并重,在互助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1、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积极引导,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观察力。运用多媒体演示,使学生们可以相互交流,在相互交流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在教学中,强调鼓励大家探究学习的精神,应重点注重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注重全体学生相互间的合作
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大胆发言,勇于说出自己的意见,在合作中善于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补充。把性别、成绩、能力各不相同的学生编成一组,做到组内成员之间同组异质,相互帮助,共同提高,人人做活动的主体。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体现学生学习的个性特长。
我认为对照课堂改进计划,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落实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和研究,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严肃认真、宽松和谐、生动活泼、乐教乐学,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更好地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使学生在高效率、高质量获得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使学生成为一个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人。
第五篇:一块碎镜片美文
如果我能像小圆镜一样,把这些人生之光投射到这个世界黑暗的那一面,那么许多人生的阴霾也许就会一扫而光,许多不幸者的命运或许会因此而改变。
“还有什么问题吗?”
这是亚历山大·帕帕德罗教授在他每次希腊文化课结束之前都要问的一个问题。然而,在希腊克里特岛这所为增进人类的相互理解而设立的学院里,前来听课的人士往往把它当作要下课的信号而一笑置之,似乎从未有人认真对待过他的这句问话。我当时虽然满脑子是各种各样的困惑,但只限于自己独立的思索,并没有胆量在那种公开场合发问。不过,在那年冬天最后一堂课上,我终于鼓起勇气提了一个埋在心底许久的问题:“帕帕德罗先生,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话音刚落,教室里就爆发出一阵笑声,大家都起身准备离去。帕帕德罗先生举起一只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久久地盯着我。“我可以回答你这个问题。”说着,他从裤兜里掏出一个皮夹,从皮夹里拿出一面二角五分硬币大小的小圆镜,然后说道:“我小时候住在偏远的乡村,当时正在打仗,家里很穷。一天,我在路上看到一面破碎的镜子,那是一辆德国摩托车失事后留下的。
“起初,把所有的镜子碎片都找到,打算把它们拼成一面完整的镜子,但最终没能办到,结果我只保留了其中最大的一块镜片。我用石块将它磨成圆形,把它当玩具来玩。我惊讶地发现,我能用它把阳光反射到太阳照不到的地方,比如洞穴、石头裂缝,还有昏暗的地下室等等。发现这个秘密后,我饶有兴致地到处去找那些阳光照不到的角落,然后把光线反射到那里,这几乎成了我童年唯一爱玩的游戏。
“这面小圆镜伴随着我成长。我一有空就拿出来,对这个游戏乐此不疲。长大以后,小圆镜的魔力渐渐消失了,但我仍然把它当作宝物随身携带,因为它对我有了另外一种含义。要知道,我年轻的时候,对一些人生基本问题感到困惑,比如自己从何处来到这个世界,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界。我曾深深地苦恼过,因为我无法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只是在后来想到孩提时玩的那个游戏时,我才突然若有所悟。从这面小圆镜上,我逐渐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个孩童玩的游戏,它还可以被看作自己与人生如何周旋的一个隐喻。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那许许多多碎镜片中的一块。我们不知道这面镜子当初是谁制造的,一如我们对自己来自何方感到茫然。然而,这关不妨碍我们把光明投射到那些黑暗的所在,给他人心灵的幽暗角落送去一束光。我们人类自身不是光或发光之源,但是光明——像真理、知识和善待人生的光明——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如果我能像小圆镜一样,把这些人生之光投射到这个世界黑暗的那一面,那么许多人生的阴霾也许就会一扫而光,许多不幸者的命运或许会因此而改变。
“这也正是我所理解的人生的意义。”说完,帕帕德罗先生拿起那面小圆镜,把它置于从窗户外倾泻进来的一束阳光当中。在那个冬日的午后,我冰凉的手上突然出现一个闪闪发亮的光斑。抬头一看,帕帕德罗先生正微笑着看着我。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
从学术论起来,这些是哲学命题。虽然我们还没有正式开始学习哲学,但这些问题,不就已经是我们想过的问题了么?
关于人生的意义,很多的智者都给出了不同的解释,本文是其中的一种。罗伯特·富尔格姆对人生意义的解释是:“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那许许多多碎镜片中的一块。我们不知道这面镜子当初是谁制造的,一如我们对自己来自何方感到茫然。然而,这并不妨碍我们把光明投射到那些黑暗的所在,给他人心灵的幽暗角落送去一束光。我们人类自身不是光或发光之源,但是光明——像真理、知识和善待人生的光明——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如果我能像小圆镜一样,把这些人生之光投射到这个世界黑暗的那一面,那么许多人生的阴霾也许就会一扫而光,许多不幸者的命运或许会因此而改变。”
我把这段话化解开,他说的就是这么几层意思:
一、每个人都是渺小的、微弱的、不完整的,我们不知道来处;
二、我们要对他人有所给予;
三、我们要发现光明,改造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