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四年级饮料瓶与环境教学设计
【要点】
继续制订个人研究计划
【目标】
(1)能独立制订个人研究计划,并实验计划。
(2)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
【怎样进行】
(1)阅读与讨论
教师可以先通过投影、幻灯、挂图等形式展示有关饮料瓶对环境污染的图片、文章等材料,让学生直观了解乱扔饮料瓶对动物、植物、土壤、水体、人类生活等的巨大破坏,引起学生情感上的震动,进而对深入研究乱扔饮料瓶的危害产生浓厚的兴趣和责任感。
(2)计划与组织
研究之前先做好计划工作,这次同样是个人独立研究,针对“乱扔饮料瓶,会对环境和人类产生什么危害”这一主题,制订研究计划。计划的格式、步骤与前一课相同,再次强化同学们的计划与组织的能力。
(3)实施计划
计划制订好后,就要依照计划去实施,一方面检验计划的可行性,另一方面完成研究目的。这个主题下的研究可能要利用课余时间,活动形式会有观察、查找资料、请教大人、实验、调查等,独立完成有一定难度,教师要鼓励学生坚持不懈、认真细致地完成计划的内容,适时、适度地给予帮助,直到取得成功。
(4)表达与交流
在研究的基础上交流、讨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说明乱扔饮料瓶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知道正确处理空饮料瓶的方法,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5)科学自助餐
知道几种巧用废饮料瓶的方法,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想出更多更好地废物利用的方法来。
资料:饮料瓶可退钱 德国最高法院宣布,今后消费者到商店退空饮料瓶和空易拉罐时,商家必须付给消费者一定的费用。这项法律将于2003年1月1日开始实施。消费者退每一个饮料瓶和易拉罐可以获得0.25欧元,大一点的瓶子可以获得0.50欧元,但果酒瓶和白酒瓶不能退钱。这项法律的起草人德国环境部长于尔根?特里廷说,这项法律的实施,将有助于改变消费者随手丢弃饮料瓶的不良习惯。
第二篇:科学 《饮料瓶的知识》 教学设计
《饮料瓶的知识》教学设计
遂平县花庄乡邓庄小学张杰
一、科学概念:
1、使学生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饮料瓶所蕴藏的知识
2、学会使用废旧饮料瓶进行制作及实验活动
3、在科学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饮料瓶的活动,探寻饮料瓶的相关知识;
2、利用饮料瓶进行科学小制作和进行科学小实验装置的设计。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养学生认真观察的科学习惯和在科学实践活动中的创新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饮料瓶蕴藏的科学知识
教学难点:饮料瓶上的信息与日常生活进行联系比较和实践运用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材料箱(各种各样的饮料瓶)、饮料瓶小制作及科学实验作品图片,饮料瓶知识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饮料瓶的知识。
六、主要活动及时间安排:
1、观察发现与提问:观察饮料瓶,发现什么,提出问题.(18)
2、头脑风暴:饮料瓶的其他作用。(12)
3、拓展活动:利用饮料瓶进行小制作的设计(10)。七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在平时的生活中,你有过有趣的发现?做过哪些小实验?)
(在上课前,进行师生互动,活跃气氛,根据实际情况结束活动,直接转入活动教学)
(二)观察发现与提问
(1)师:同学们平时喜欢喝饮料吗?都喝过哪些饮料?(指名学生说说)
(2)师:喝完了饮料,你注意观察过饮料瓶吗?它会告诉我们什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饮料瓶的知识。(板书课题:饮料瓶的知识)
(3)师:现在请同学们拿起饮料瓶仔细观察,看看自己能发现什么?在小组内探讨,交流,并把观察的记录下来。(小组活动:学生观察并记录)
(4)师:通过观察你们从饮料瓶身上都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汇报)(课件出示)
(5)师:饮料瓶上的这些信息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到底有哪些作用呢?(学生根据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和生活积累的经验来交流)
(6)师:对于饮料瓶你还想知道什么?请把你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学生交流)
(7)师:请同学们把我们在课堂上没有弄懂的问题存入问题银行吧!(学生存入问题)
(三)头脑风暴:饮料瓶的其它用途。
(8)师:饮料瓶身上蕴藏的知识很多很多。那么饮料瓶除了可以装饮料,你觉得还可以装什么?做什么?
(9)师:同学探索出饮料瓶的这么多用途,很好。可是哪些是可以的,哪些又是不妥的呢?老师这有一道判断题需要你们来解决。(课件出示:科学判断:(1)塑料饮料瓶可以长期盛酒,醋,酱油等调味品吗?)
(10)师:你能用搜集到的资料或者生活中积累到的知识来分析,判断一下吗?(指名学生回答)
(11)师:请同学们打开书的77页读读书中的补充阅读(学生阅读补充阅读资料)
(12)师:读完了书中的资料介绍,你又明白了什么?你想说些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13)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探讨,大家千万记住,塑料饮料瓶盛酒、醋、酱油味品等不妥。不仅自己要记住,课余还要做宣传,告诉家人、邻居、亲朋好友等……
(四)自主探究、拓展研究(课件出示):用饮料瓶做小制作、工艺品。
(14)师:同学们,废旧的饮料瓶除了可以回收再利用还可以变废为宝了。(师出示实物:小制作)那么你们想把搜集到的饮料瓶变成一个什么样的宝贝呢?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讨论自己的构想。(学生小组活动:对饮料瓶再创作的构想与设计)
(15)学生交流汇报。
(16)师:老师这里还为大家带来了一些用饮料瓶制作的小工艺品,小实验装置,请观赏。(课件播放:小制作的画面)
(五)布置课外作业(完成自己的小制作)
(17)师:希望同学们继续完善自己的计划并完成自己的小制作。
第三篇:四年级科学上册《饮料瓶材料》说课稿
《饮料瓶的材料》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知道了生活中的饮料瓶有塑料、纸质、易拉罐儿、玻璃四种材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虽然经常见到饮料瓶,但是饮料瓶蕴藏着许多的秘密,让学生合作探究各种饮料品材质的性质,就是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同时也为本单元的第三课时奠定基础。整个教学过程以研究活动贯穿始末,体现了学生经历原有的科学概念、观察提升科学概念、形成自己的科学概念的课标精神。
二、说学生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观察总结知识的经验及能力,前几单元学生有了合作探究的基础,在本节课中因为饮料瓶的种类多,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学生乐于进行合作。通过本课的探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的兴趣,变废为宝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说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能正确说出各种饮料瓶材料的性质。
(2)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以及认真观察的科学习惯和在科学实践活动中的合作精神。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饮料瓶蕴藏的科学知识,并进行总结。
教学难点:饮料瓶材料的信息与日常生活进行联系和运用。
五、说教法:
1、视觉刺激法。开始以各种各样的饮料瓶广告图片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激将法。问题
1、四种饮料瓶的材料大家知道谁导电吗?
2、四种饮料瓶的材料的性质是什么?问题以导学案的方式呈现。你能通过探究写一写、说一说吗?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需求。
3、展示法。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探究后进行成果展示,说一说自己小组的探究结论,并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进行锻炼。
4、表扬法。对表现好的合作小组进行表扬,树立学生自信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六、说学法:
1、观察法。对情景图片进行观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小组合作探究法。学生对老师提出的两个问题由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3、提升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究各种饮料瓶的性质,进行科学理论的自我提升。
七、说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以学生熟悉的五颜六色的各种饮料瓶在一起的图片,导入本课。
2、合作探究:把学生准备好的四种饮料瓶及做实验的器材整齐摆放在实验桌上。小组组长进行人员分工,共同完成探究任务。达成目标一。
3、结论展示:小组长把自己组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集体评价并补充。提升学生的总结能力及合作意识。达成目标二。
4、总结点拨:塑料、玻璃、易拉罐儿、纸质四种饮料瓶的性质,大家都进行了探究,知道了他们的性质,同学们,你能利用它们的性质变废为宝吗?课下大家试一试,下一课我们进行探究和交流。
八、板书设计:
饮料瓶的材料
分类 性质
金属 导电
玻璃
塑料 不导电 纸
我的板书力求简洁,明了。整个教学设计,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科学生活化,展示科学的魅力,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科学”这一目标。
第四篇:《3 饮料瓶与环境》教案2
《3 塑料瓶与环境》教案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将饮料瓶上的信息与日常生活进行联系比较和实践运用。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各种材料的饮料瓶、小科学家记录本、笔等。
教学过程
一、阅读与讨论
提问:上两节课学习了有关饮料瓶的知识,在饮料瓶身上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呢? 观察:饮料瓶上有环保标志,它告诉我们,喝完饮料后,不要乱扔饮料瓶。你知道乱扔饮料瓶对环境和人类生活造成的危害吗?(出示课件)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饮料瓶和环境的知识。
二、计划与组织
师:研究之前先做好计划工作,这次同样是个人独立研究,针对“乱扔饮料瓶,会对环境和人类产生什么危害”这一主题,制订个人研究计划。计划的格式、步骤与前一课相同。
三、实施计划
计划制订好后,就要依照计划去实施,这个研究大家可能要利用课余时间完成,我们先来看看奇奇同学是怎样研究的,具体做了哪些工作呢?对我们有没有启发?(出示课件)
四、表达与交流
大家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实施自己的研究计划,注意做好记录,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提问:通过你自己的研究,请你说一说乱扔饮料瓶对环境和人类会造成什么危害? 乱扔饮料瓶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主要有:
1、看上去不美观,影响到市容市貌;随意丢弃的塑料垃圾增加了环境卫生部门的工作强度和压力;塑料垃圾还很易携带细菌、传播疾病等。
2、对土壤的污染。废塑料随垃圾填埋不仅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被占用的土地长期得不到恢复,影响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还使土壤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3、对动物的危害。如果废弃的饮料瓶不能及时得到清理,会对动物生存构成威胁。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体中的废塑料制品,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在动物园、牧区、农村、海洋中,此类情况已屡见不鲜。
4、若把废塑料直接进行焚烧处理,还将给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这位同学说的真好,我们大家要以他为榜样,学习时做个有心人,多掌握饮料瓶的知识,不乱扔饮料瓶。
结束语:环境保护,人人有责,我们在地球上生活、居住,为了我们能有更好的生活环境,希望小朋友们能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也能及时制止别人乱丢垃圾,提倡资源回收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第五篇:四年级科学教学设计
导体和绝缘体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导体。像导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绝缘体。
导电性是材料的基本属性之一。
2、过程与方法:
科学规范的实施有关检测的必要步骤,并整理实验记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电路检测器,橡皮。
2、为小组准备:电路检测器、科学检测记录表、20种待检测物体。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到导电性是材料的基本属性之一。
1、(教师出示一个电路检测器)
上节课,我们共同制作了电路检测器,并用它检测了电路中出现的故障,今天老师带来了电路检测器,当两个检测头相接触的时候,检测器中的小灯泡应该怎么样?(亮)(边说边做)老师现在将检测头附近的的塑料皮相接触(小灯泡不亮),我再来一次,现在我将检测头部分的金属丝相接触,(小灯泡亮了)为什么会这样呢?(金属丝可以让电流通过)(塑料皮不能让电流通过)我们也可以说金属丝导电,塑料皮不导电。在这里我们不用能不能而用容易不容易,这样更加科学和准确。
板书:
容易让电流通过
不容易让电流通过
像铜丝这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导体。像塑料皮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绝缘体。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导体与绝缘体。
板书:导体
绝缘体
二、检测“橡皮”,明确检测橡皮的完整过程及意义。
老师这里有一块橡皮,橡皮是否容易让电流通过呢?我们先来预测一下。科学工作会把预测的结果记下来,今天我们也来当个科学家,当我们预测物体导电的时候,就画对号,不导电的时候就画错号,有疑问或者不确定的时候就画问号。
橡皮到底容不容易让电流通过呢?我们必须进行检测,谁愿意到前面来检测一下,请同学们注意看,他是按什么样的步骤做的?
他检测的过程是否规范呢?
三、检测身边的20种物体的导电性
(一)检测每一组材料
1、老师为大家准备了10种常见材料,接下来就请同学样按照预测是否导电——检验检测器——反复检测材料——得出结论的规范的检测程序检测它们的导电性,并把检测结果记录下来。
检测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哦,检测完的材料要放进旁边的空盒内,全部检测完后,要整理实验记录。
2、交流汇报
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来汇报一下?其他同学仔细听,看他们小组的检测结果与你们的是不是一样?
有不同的吗?
(二)检测第二组材料
1、老师还为每个小组准备了10种常见物品,请同学们按照前面的方法对这10咱物品进行检测。
2、交流汇报
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一下?其他小组仔细听,你们和他们的检测结果有什么不同? 我们来看看,插头、剪刀、螺丝刀分别由几种材料制成的?
制成他们的材料有哪些是我们检验过的?(塑料,铁)(如果我们两个检测头都接触塑料,或者一个接触塑料,一个接触铁的部分,小灯泡就不会亮,如果都接触铁,小灯泡就会亮。)
(三)引导学生认识导体和绝缘体这两个概念。
前面我们说过,像铜丝、铁这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导体。像塑料,木片这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绝缘体。谁愿意说说,通过检测,我们知道了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呢?
四、安全用电教育
1、生活有很多的物品就是由导体和绝缘体材料共同制成的,比如插头、剪刀、螺丝刀,想想它们是做什么用的,怎么用?谁愿意说说为什么制做他们既要用导体材料,又要用绝缘体材料?
板书:安全用电
2、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不少的导体和绝缘体,你现在还想检测什么呢? 人体和水都是导体,那在我们使用电的时候为了自己的的安全,要注意什么呢?
3、我们来找一找,教室中和电有关的物体,哪些地方用到了导体?哪些地方用到了绝缘体?这样选择材料有什么好处?
五、总结
人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为保障我们的安全,我们在生活中要做到安全用电,保护好绝缘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