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学随笔
做完作业已凌晨,深感夜阑深静,
深有所感,故写随笔,以抒心境.――写在前面的话
缓缓地,城市已睡下,一切中,只有寂静。
偶尔一两声犬吠划破夜空,如林中狼啸般凄凉,源远流长。
犬吠后,一切又重归寂静。
天空中,没有明月,不见群星。
黑纱笼罩着世界,飞蛾也被我桌前仅有的亮光吸引而来,它们偏偏的舞姿,仿佛也为这世上唯一的光明,而惊叹,而欣喜。
不知何时,不知是哪一位指挥家,让蝉虫合鸣,一首黑暗中的交响曲就此奏响,给这黑暗带来活力,带来生机。
隔壁的热水器在此时响起,人造的声音打破了自然的环境,但在似以沉睡的世界下,微小的生命仍在继续活动着。
天空已漏出了鱼肚白,我在生命与活力的指引下也将走出阴影,新的太阳即将升起!
第二篇:文学的坚守杂文随笔
我们写东西到底是为了什么?我想,无论每个人的写作目的有什么不同,当初的选择,都一定是出于内心的喜好!喜爱这份精神的创作,想用自己的文字,去体会这个世界脱离了物质之外的一种享受;用自己的文字,抒发内心或亲柔、或炽烈的情感;也希望自己的文字,能给他人带来心灵上的抚慰,大家从中找到思想上的共鸣,解开心中郁结的精神苦闷、无法表述的寂寥、以及思想中排遣不开的犹豫彷徨。
人同低等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类产生了精神思想。所以人诞生于物质世界,而存活与精神世界。这就是人类独有的生活。人的生活需要思考,而语言文字就是这种思考的最重要的表现方式。当我们学会了用一种艺术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我们的精神,会感到无比的快慰和美妙!尽管生活中的艺术形式已经多种多样,但文字,抑或说文学艺术,始终占据着它不可撼动的地位!以其直接而又有丰富蕴含的形式,充实和不断提高着人们的精神境界。
为此,我们深爱文学,我们在文学殿堂里畅游,也把自己的思想放开,如同展开一双飞翔的翅膀。我们用文字,结识物质生活之外的知己,一同感受来自心灵最深处的精神快乐体验。所以我在坚持着自己的文学梦想,甚至也会幻想在这个领域成名成家(但这种想法只是步入文学的初级阶段,尚未体会到文学真正的强大精神力量和深厚底蕴。一旦走进文学深处,就不在意物质世界的影响了。这就是多数真正的文学巨匠甘于生活的贫困和寂寞,始终陪伴文学一生的主要原因)。
我的文友们,坚持你自己的文字!坚守那个无论是什么目的的梦想!只要你坚持下去,就能达到精神的圣贤!就能净化纷繁的欲念,重新找回那一份纯真与明净。
我很赞赏一位文友写的一段自己对文学创作的感受:身边的亲人和朋友总是问,为什么不给我们多宣传下自己?就只顾着自己守在那份寂寞中?我只想回答说,这条路是我自己选的!成功也好,失败也罢!它都只属于我一个人,如同一个母亲养育独属于自己的孩子!所以我要独自走完它!虽然这条路很难走,也很寂寞。但依旧恳请你们,让我随着我的心、陪着我的梦、一直走下去!直至生命的尽头!
文字的坚守,生命的寄托,在精神世界畅游,就不惧怕一个人的寂寞。
这也提示我:更重要的是,在写作过程中,首先学好怎样做人。
风格
风格,从语义上讲,原指人的作风、风度、品格。后来多用于艺术创作。在艺术作品领域,风格的形成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主要是由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个人艺术素养的形成来决定。需要说明的是,个人经历、气质禀赋,并不代表个人风格,但会从各自角度影响其风格的形成。客观因素,因时因事而异。因事,就是指描写对象和题材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风格;因时,是指受时代条件和历史环境、或是他写作集体的小环境的影响。我想主要谈谈我们在生活和为人处世当中的风格。
风格是一种档次。明显的个人性格特征,不能称得上风格。风格和风骨也不同,风骨是内在涵养,风格是外在表现。每一个人,都会有一种独特的动作或表情最能体现他的可爱,这种习惯在他的行为里形成一种下意识的自然流露,最具有本人的代表性,或美丽或潇洒,或丑陋或猥琐,就成为了他的风格。但在庸常生活中形成令人欣赏的风格,不是谁都能轻易做得到。
首先,风格必须表现出自信,人在自信的时候更能突出自己迷人的魅力。其次,需要具备一定的修养和气质。某些人,只知道用特立独行,以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来表现自己。认为这就是自己的风格。甚至有人以经常能同别人争辩、强调自我思想而自得。这种近于孤芳自赏的特征,其实最为人所不屑,他不懂得“和而不同”的深邃。所谓修养,最重要一点就是尊重他人!
良好的文化基础,是培养个人气质的必要条件。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进行艺术创作,要想形成一种高尚的精神情趣,就要对世俗的一切欲念,有清醒的分析和认识,待人接物使人感到舒心惬意。具有自己的思想却不强加于人,尽管跟他人有不同意见,却仍然令人乐于接近,并能够以自己的言行对他人产生良好的影响。
我们通常有过这种意识:你来到一个环境里,你会感到在这个生活圈子有某个自己喜欢或熟悉的人存在,尽管你没有见到他。你会主观地认为这是一种心灵感应。其实不是,而是这个人的生活行为影响到了这个圈子里的人,使得人们的言行都在有意无意地靠近他的行为方式。这是正面的影响。反面的影响就是,强盗占据的地方,肯定充满恐怖的气氛!这就是风格的作用。
以此推想,生活里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家庭气氛,不但是居家过日子的重要组成,也是影响下一代良好成长的关键。所以我们要养成快乐开朗的性情。无论性格泼辣、温柔、果敢、谨慎,都应表现出令人敬佩的淡雅。莫让别人讨厌。你可以不与他人思想苟同,但你绝对不能不尊重他人的思想。风格是一种自信,没有自信的人是难以形成自己风格的。风格也不能伪装,伪装的风格迟早被人看穿从而更加厌恶你!就像写作,自信的笔调,自然会吸引读者,并令他们崇敬。而故弄玄虚或进行优美的文字伪装,企图以此来打动人,这种卖弄,早晚害人害己,贻害文化!
我们要实实在在做人,实实在在进行文学艺术创作。像很多有品格的作者那样,记录最真实的生活感悟。
第三篇:我学文学的历程杂文随笔
想写点东西的,可不知要写哪一方面的内容?该拟什么题目?无奈只好仿用周作人先生《雨中的人生》中“我学国学的经验”一标题,以我现有的资历,尚未谈《中庸》、《论语》、《道德经》等书籍的经验,而我总不能昧着良心夸夸其谈国学经验吧。为此,写我成长的文学历程来填充接下来的文章内容。
我已记不清我的第一本课外书的书名。也许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也许是《简爱》,也许是《汤姆索亚历险记》,这些是我初中刚开始接触的书,小学时只光顾着玩,印象里是没有看过课外书的。此时回忆,我已经不能完整复述故事的内容,但我能清晰感受到当时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简爱》的激动澎湃眷恋的心情。当时的我对这些书没有感到枯燥无味,反而津津乐道,这让我感到惊讶,后来我就读了中文系,我才觉得一切都是安排,似乎冥冥之中我就是注定属于文学的。一想到高考报志愿时执着于法学,我就暗自揶揄自己,多亏了阴差阳错,不然我将少了一份嘉趣
白岩松曾在《白说》里提到一句话颇为有意思,“有时候先结婚后恋爱也未尝不可,而且非常重要,试着让自己爱上它。”生而为人,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我们不妨换个角度,乐于去接受它并试着爱上它。就像我,就读汉语言文学专业就是一个“先结婚后恋爱”的过程,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结婚”后,我才得到了恋爱的美滋。很难想象,一个高中64篇必考古诗文都没有背完的人即将要愉快的遨游在古诗文的海洋里。姑爹曾告诉我“有些东西只有你尝试了才会发掘到你是否喜欢它”当时听这句话时很不以为意,当我亲身体验后,默默感慨道,长辈不愧是长辈,不愧是比我多活了几年的大人,他们会把他们自己的经验告诉你,让你少走点弯路,可这也是一场赌啊,倘若真不喜欢,那我们只能说服自己,告诉自己先结婚后恋爱未尝不可。反正桥到船头自然直,总会有解决的办法。
《意林》和《读者》也曾陪伴了我许久,起初是在家闲置着,在整理东西时不经意间被我寻到。书中有散文,历史文章等,这些开始是被我匆匆略过的。其中幽默笑话是最吸引我眼球的,把所有的笑话看完,实在没有可看的,只好重头翻阅,最后乐在其中。通过这么多年的阅读,我也有自己喜欢的作家,在喜欢作家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在推崇他欣赏的作家作品。就这样,慢慢的会形成阅读的脉络来。
我们也要避免鸡汤书籍,别像我一样,一直迷惑于“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句心灵鸡汤,拥有狮子般的雄心,却没有相应的行动力。“打铁还需自身硬啊!”不管怎么样,还是脚踏实地做好自己。多读书吧!我们读所有的书,最终的目的都是读到自己。
第四篇:文学少女的日常产出杂文随笔
在(1)里我和大家分享了布莱希特的流亡经历,并向大家简单介绍了流亡文学的概念。今天我们继续来聊一聊贝托尔特·布莱希特的叙事剧和他的理论成就。
布莱希特一直倡导从戏剧改革入手,在理论与实践中都进行了史诗剧实验,逐渐形成了间离效果理论。
什么是间离效果呢?在一部剧中,如果想想达到间离效果,那么起码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剧本创作。
在创作过程中,首先要把事件和人物那些不言自明的,为人熟知的和一目了然的东西剥离,使人对之产生惊讶和好奇心。
二是,舞台表演。
所谓舞台表演,又分为观众和演员两部分。一方面,观众在看剧时需要以一种保持距离和精益的态度看待演员的表演或剧中人。另一方面,演员又要做到陌生化表演,这就要求演员在表演的同时,要做一些与剧情和逻辑不符的举动,说一些怪异的台词,给予观众以警醒,不要过于融入剧情。在布莱希特的戏剧中,还经常采用话外音的手法来达到间离效果。比如,在演出之时突然歌曲响起,又或是突然敲响什么东西,来打断共情。此外,为了达到陌生化效果(Verfremdungseffkt),布莱希特的绝大部分故事发生地点都不在德国本土,要么在外国,要么在不知道是哪里,甚至是根本不存在的偏僻小岛上。
布莱希特的叙事剧(das epische Theater)主要反对的是亚里士多德式戏剧(das aristotelische Theater),即欧洲传统戏剧。叙事剧通常演绎的,是社会冲突,像战争,革命,经济斗争或社会的不公现象。它致力于通过演绎唤醒观众的批判能力并引发其思考,从而是社会变得更好。而传统的亚里士多德式戏剧,是希望观众能完全沉浸在剧情中,从而使心灵得到净化。换句话说,二者几乎完全相反。
值得一提的是,布莱希特在国内也是非常受欢迎,关于他的文献资料也有很多,无论是原本还是译本。他本人非常喜欢中国文化,曾经在俄罗斯,布莱希特还专门去看过梅兰芳的表演。相信在国内读表演,戏剧,编导,文学等专业或者从事影视及戏剧创作的朋友们的朋友们对布莱希特也一定很收悉。他在国内最有名的剧莫过于《四川好人》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溜达溜达去看看嗷!
好差不多啦,关于布莱希特暂时就先到这里吧。日后如果我再想起点什么,还会继续补充。同时也欢迎能看得见,感兴趣,并且很想说点什么的朋友,直接给我评论或者私信。对人文艺术感兴趣的朋友也可推荐给我更多的文学,影视与艺术作品。我都会在空闲时,做成这样的日常产出,跟大家分享。
(我是一个热爱交流和分享的人。因为我相信,任何一位对世界抱有好奇,对知识怀有敬畏的人,都希望自己能了解这个世界更多。而交流与分享,恰恰能让我们更多更快的了解这个世界,激发出更多的灵感。谢谢看到这里的人。哪怕我一个粉丝都没有。)
我这边是阴天,我不喜欢阴天。如果和我一样不喜欢阴天,那就请你在阴天一定要做自己喜欢的事,如果是晴天呢,那就太好啦。无论如何,今天都才刚刚开始,一定不要辜负嗷!
第五篇:泛滥的感情在文学中的表达杂文随笔
D的文字表达非常私人化,大段地描述自己的心境,对自己的一个细微感受反复陈述,细致入微,极力渲染。
第一人称的使用很频繁,对普通读者而言时常分不清她是在对读者说话,还是她在说她自己,或是她只针对一个特殊的当事人。可以说她处在三者的张力之中,但语言的私人针对性和个人情感太强。
在整体结构上也是发散式的,没有一个中心情感的支撑,作者彻底沉浸在一种完全抒情的状态中,但无法用逻辑或一个主题重新组织和整合情感。
D的书信文体很有特色。显示出鲜明的祷文的特征,情感的祈求特征强烈,常把自己放置于软弱不堪无助的境地中,渴求他人的爱、理解、帮助和保护。有很强的自怜色彩。
有意思的是,D本人是个作风利落,性格直爽自我的人。不爱与人透露内心感受,与人相处不动声色,从不以柔弱示人,表现强悍。与她文字表达的细腻风格以及她塑造的形象截然不同。
D说她的写作过程也很痛苦,时常陷入矛盾,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文风表达,她还没有完成自我的统一,常在完全的封闭和完全的倾吐两种心理状态中挣扎。
继续以文字表达作为现实与他人交流和真实表达自我的中介,一方面加强对文字表达的泛滥情感的控制,同时增强现实中真实自我的表达,以达到情感的适度和两极心理状态的平衡。
感情的泛滥是理性失去作用的体现,封闭是自我过于压抑情感的表现。学术的训练对抑制情感泛滥有积极作用,但但过度抑制本身也会造成泛滥,因此要达到情感的中和,必须是理性和情感的中和。
这种表现为自怜、无助、自我矛盾的情感饥渴可以通过引入全能、崇高、意志的力量来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