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学术论文写作选题的原则

时间:2019-05-15 10:29: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法学学术论文写作选题的原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法学学术论文写作选题的原则》。

第一篇:法学学术论文写作选题的原则

法学学术论文写作选题的原则

写作法学学术论文,在选题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换言之,就是进行法学学术论文写作的选题,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起来看看吧。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是主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基地以及社科研究的部门。他们提出人文社科研究的最重要要求,是要突出问题意识。法学论文以及民法学术论文的选题,也必须突出问题意识。这个原则很重要,是民法学术论文选题必须遵守的原则。

问题意识,指的是要在研究中注意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对社会发展有益,否则只是无病呻吟,无法让自己的论文具有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只有秉持问题意识,去思考,去选题,才能选到好题目。

问题意识中的“问题”,包括理论上的问题和实务上的问题。

民法理论上的“问题”,是在民法理论研究中的宏观问题、中观问题和微观问题。问题不论大小,只要是问题就行。例如,在1980年代我国的民法理论中,还没有债的保全制度,理论上也很少有讨论。这就是理论研究上的问题,是我国民法理论的残缺问题。受到已故郑立教授的启发,我认真研究了大陆法系的债的保全理论及规则,连续写了《论债权人撤销权》、《论债权人代位权》和《论债的保全》三篇文章,奠定了我国债的保全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深入研究,提出了“债的保障”的概念,包括债的担保、债的保全和民事责任三项基本制度,形成了我关于债的保障制度的完整看法。[5]这算是比较大的研究选题,解决的是比较宏观的理论问题。

在实务中发现问题也非常重要。这不仅是理论联系实际,更重要的是,在司法实务中发现问题具有更为重要的价值。举例来说,我参加过讨论最高人民法院“触电人身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的起草工作。该解释虽然是有关触电人身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但它在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出台之前,发挥了重要作用,把人身损害赔偿的基本规则都写进去了。后来,“触电损害赔偿责任司法解释”由于与《侵权责任法》以及“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部分内容相冲突,被最高人民法院废止了。事实上,“触电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有的内容确实与《侵权责任法》和“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内容有冲突,但是,也有不冲突并且特别有实用价值的部分11年资深老编辑为您的论文发表之路再添捷径白老师寇寇1柒6零40五1五1。由于最高人民法院把这个司法解释全部废止了,就将其中特别重要的、目前仍然有实用价值的规定也一起废止了。比如关于高压电的标准,司法解释规定为一万伏;关于对于触电损害赔偿责任人,规定以电力设施产权人为确定标准;该解释还规定了对电力部门的特殊免责事由。这些都是触电损害赔偿责任必须适用的规则。这些规定被废止之后,司法实践中就没有规则指导法律适用了。而《侵权责任法》第73条只是把高压电触电损害赔偿责任规定在“高压”之中一点而过,并没有规定具体规则。例如,盗窃供电设施,造成自己损害,司法解释规定“受害人盗窃电能,盗窃、破坏电力设施或者因其他犯罪行为而引起触电事故”,免除电力部门的赔偿责任。但是,《侵权责任法》第73条规定,只有受害人故意或者不可抗力才为免责事由,因而即使盗电致害自己,法院也会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判决电力部门承担责任,只是减轻责任而已。这样适用法律是不公平的。这是一个实践中的问题,即在废止触电损害赔偿司法解释时,一并把其中仍然应当适用的、在实践中效果良好的、仍然有实用价值的部分,也不加区分地一起废止了。发现这个实务性问题之后,我写作了《触电司法解释废止后若干法律适用对策》的文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受到法院法官以及电力部门的欢迎。这个题目就是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选题具有实务中的问题意识。

在法学研究选题中,不仅要突出问题意识,还要突出创新意识。创新,动词表示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名词是指创造性,新意。创新意识,就是要鉴别一个选题究竟是否真的有有别于相关学说的创造性和具有新意的学术价值。

所谓创新,就是与众不同,就是与其他人的学说不一样,并且这个不一样并非刻意所为,而是确实有高于他人学说的见解。有些学者自认为想出了一个好题目,在着手写作后,才发现早就已经有人写过了,因而很生气。这是研究中经常会遇到的情况,原因就在于学术情报不充分,掌握资料不全。有一次,我参加一位博士研究生的论文开题,写的是医患的权利冲突与协调。我曾经写过一篇两万多字的有关权利冲突与协调的文章,而且刘作翔教授对此更有深入研究,但这位同学完全没有看过这些文章。这说明作者掌握的资料不充分,但并不是说这个选题不对。与一般的权利冲突与协调相比较,这位同学研究的医患关系中的权利冲突与协调,是更深入一步的研究,更具体,有学术价值,只是资料收集不充分,闭门造车,行文思路出现偏差。

要想使自己的选题具有创新性,主要是靠资料的收集和积累。进行学术研究,不要一上来就想写,一定要先看资料。有两种方法,一是看过大量资料后,从中概括出具有创新性的选题;另一个是先想出与众不同的创新性选题后,再去查相关资料,看有没有人研究过,如果没有人研究,那就选这个题目,但是相关的观点也要积累好,为选题的论证做好准备。

选题一定要有创新性。选题没有创新性,就没有学术和实践价值,直接抛弃掉就算了,不必留恋。同时,也不能生造创解决论文问题有的放矢避免被退稿拒稿可以及时咨询拥有11年论文安排发表从业经历口碑相传叩叩31壹06四31八1的期刊之家网杨主任拥有丰富的经验与相关知识。新性。有一位学生写了一篇文章给我看,是说同居的性伴侣一方死亡后,另一方应当有继承权的问题。这个问题,学术上和立法上都有通说和成例,即同居性伴侣之间不享有继承权。这篇文章的观点貌似创新,但实际上却是基础知识不扎实,观点不正确,没有学术价值。

选题的价值意识,就是要发现有价值的选题,选择有价值的选题进行研究,写作学术论文。价值,就是用途或积极作用。选题有价值,就是这个选题具有现实的或者历史的用途或者积极作用,包括学术的、司法实践的、社会的等方面的用途或积极作用。

在讨论一个选题的价值时,无论是具有理论价值,还是具有实践价值,以及其他社会价值,只要有价值就可以选择,就可以研究。如果没有这些价值,尽管有问题意识,也有创新意识,但仍然是不好的选题,因为没有用途,没有积极作用。不过,如果一个选题有了问题意识,也有了创新意识,基本上是会有价值的,因为问题、创新和价值这三个方面应当是统一的。

一个选题的价值,有可能是很大的价值,也可能是有很小的价值。不论如何,只要有价值,就可以研究。目前,很多刊物的编辑选择文章,都强调要有重大价值或者重要价值,否则就不用。我对此不以为然,即使一个选题只解决一个微观的问题,但如果其在司法实践中可以指导法官正确适用法律,就是有价值,就不能否认其选题的价值。做一个选题,能够有重大价值当然更好,只有重要价值也不错啊,即使只有小的价值也是有价值,就可以选题。

我有两篇文章的选题是有重大价值的。一是《后让与担保:一个正在形成的习惯法担保物权》,这个选题是在实践中发现的,在讨论了十余件用商品房买卖合同提供担保的借贷案件中,我认为这种情形是一个新的担保物权,尽管受到物权法定主义的限制,但是在习惯法上确认一个新型的担保物权,应当是准许的,因为即使在奉行严格的物权法定主义国家的德国,其让与担保这种担保物权也是通过习惯法确立的,而我国这种新型的担保物权与德国法的让与担保基本相同,只是存在先让与所有权还是后让与所有权的区别。因此,我就写了这篇文章,在刊物上发表后,又在日本、我国台湾地区的研讨会上宣读,引起很好的反响,直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4条对此规定了具体规则,认可“民间借贷与买卖合同混合”的情形,基本上采纳了后让与担保的意见。二是关于欧盟法院确立的被遗忘权的选题,这是将外国法移植到我国实现本土化的问题,也是一个比较重大的选题,因此写了《被遗忘权的中国本土化及法律适用》。

小的选题做好了,也有价值。例如《不具名媒体报道侵权责任的认定》,就是一个小题目,但并非没有价值,因此也写了,也有意义。

第二篇:学术论文写作

硕 士 研 究 生 学 术 报 告

心得体会

报告题目:学术论文写作

报告时间:2010年11月9日

2010年11月9日在信息楼529教室听取了段勇老师关于“学术论文写作”的报告。心得体会如下:

首先了解了国内外期刊的分类。

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其覆盖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农业、生物、兽医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性检索刊物,尤其能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是目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的一种,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许多国家和地区均以被SCI收录及引证的论文情况来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从SCI的严格的选刊原则及严格的专家评审制度来看,它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较真实地反映了论文的水平和质量。根据SCI收录及被引证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学术水平的发展情况。

《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简称EI)创刊于1884年,是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出版的著名工程技术类综合性检索工具。EI每月出版1期,文摘1.3万至1.4万条;每期附有主题索引与作者索引;每年还另外出版年卷本和索引,索引还增加了作者单位索引。出版形式有印刷版(期刊形式)、电子版(磁带)及缩微胶片。EI选用世界上工程技术类几十个国家和地区15个语种的3500余种期刊和1000余种会议录、科技报告、标准、图书等出版物。年报道文献量16万余条。收录文献几乎涉及工程技术各个领域

EI收录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的工程论文,不收录纯基础理论方面的论文。核心期刊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对中国(不含港、澳、台)出版的期刊中核心期刊的认定,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有两种版本。一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每年出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以下简称《引证报告》);另一种是北京大学图书

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要目总览》)。《要目总览》不定期出版,1996 年出版了第二版,2000 版,2004年版。2008年版暂未出版。《要目总览》收编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种学科类别的中文期刊。其中对核心期刊的认定通过五项指标综合评估。《引证报告》统计源期刊的选取原则和《要目总览》核心期刊的认定各依据了不同的方法体系,所以二者界定的核心期刊(指科技类)不完全一致。

“国家级” 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

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献以学术论文为主,而非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献则以文件、报道、讲话、体会、知识等只能作为学术研究的资料而不是论文的文章为主。由于《总览》选刊的依据是载文量多、收录量大和被引次数多,并不强调学术期刊与非学术期刊的界线,对此自然也就没有进行严格区分。

其次学习到了知道了学术论文的投稿基本注意事项

一篇论文好不好首先要看选题是不是前沿,有没有重复前人研究,或者前人研究过的,论文的序言部分是否有学术史的回顾。这是学术规范问题,高级别的刊物都比较讲究当然比较有名的核心期刊也讲这个。否则你投稿后外审,正好送给一个对你论文的内容有所研究的学者手中,一看你的学术史回顾没提他,肯定会把你的论文枪毙掉的。

论文写作方面,好的论文不仅资料丰富,观点严密,而且还从遣词造句中看出文笔特色来。这就需要多看高级别的刊物的论文,虽然比较长,但是洋洋洒洒,看完后有醍醐灌顶的感觉。不要光看内容,要看作者是怎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其实写论文和学武术一样,都是一招一式有章可循的,不是什么太费劲的事。结构可以学,但是文笔就要靠自己平时修炼了。

论文修改。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就是自己的论文写完后,总是难以挑出错误来。而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当然我们不能奢求总有人给你看文章,就是导师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所以最好文章写完后放一放,不要着急投出去。放一放,就会让我们能够比较冷静的看待自己的文章。而且在放的过程中还能继续发现新的资料和著作以充实我们的论文。所以修改几次,就相对完美一些。

杂志选择。投稿要有目的的投,不能盲目。如果看中某个刊物,先在中国知网上查找一下这个刊物这几年发表的论文,看看自己的论文是不是在发表的范围之类,否则投也是白投。

通过段勇老师对的讲解,我学到了很多的关于学术论文分类和写作方面的知识,我以后的论文的写作打下了基础。

第三篇:MPA学术论文如何选题

《MPA学术论文如何选题》讲座心得

5月4日晚,公共管理论坛“青云”系列讲座第二讲在云端开讲,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美国雪城大学马克斯韦尔学院访问学者颜昌武教授,以《MPA学术论文如何选题》为主题,围绕MPA学位论文如何选题、选题的常见问题、选题的质量标准三个方面展开。这次讲座为正在准备毕业论文的研二同学指点迷津,也为我们研一的同学指明了下学年选题的方向,受益匪浅。

现在国家对于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要求日趋严格,毕业论文的需要通过校内盲审、校外盲审等环节,再想抱着侥幸心理是无法毕业的,所以对于论文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一篇真正的好论文,要想获得专家的认可,就需要有一个正确的选题,并且需要一个没有争议的选题。

首先,我们要正确的认识“问题”,公共管理毕业论文需要聚焦一个具体的问题,而不是一个主题,例如,研究精准扶贫问题,这只是一个主题、话题、议题,它只是一个方向。就像老师举例说的那样:在你的工作中,让你真正失眠的事情才是真正的问题。我们在工作中,认识到社会制度安排中的某个或某些不足、缺陷或危机,“感到他们所珍视的某种价值受到了威胁”,我们可以将困惑转换为选题,个体的惊异能否成为一个研究问题,在于其能否唤醒研究主体的问题意识,即研究主体意识到其所面临的令人不安的境况并致力于获得某种摆脱这种境况的解答。

大家在准备MPA学术论文时,选题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第一,选题切入点不当。过于笼统空泛,不能聚焦自己的研究对象,误将研究对象或主题作为研究问题,研究对象的范围过大;或是选题过于狭窄,就事论事。第二,选题不属于公共管理专业的选题,除了文章的大标题外,其他均与公共管理专业无关。第三,选题所需支撑资料太多,超出研究生自身能获取到的资料范围。第四,研究过于表浅,所得结论与人们的日常感知并无二致;或是研究结论明显有悖于常识,而作者的论证又不足以令人信服。

所以,我们在准备学术论文选题时,要立足四个基本原则。第一,专业性原则。我们的选题要体现公共管理专业,要能体现公共问题并给出解决办法;第二,可行性原则。我们在选题时要考虑是否可以搜集到资料、数据来支撑论证;第三,适度性原则。我们的问题要具体,并从具体问题去展开分析,不能过于宽泛;第四,实践性原则。我们要立足本足工作,从工作中发现问题,并试图通过论文的准备来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最后,我们要注重论文的选题,一篇学位论文的质量,与选题、逻辑、方法、资料等密不可分,但选题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篇好的题目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本次讲座,我对于MPA学术论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结合近期公共政策研究方法的课程学习,通过优秀论文的分析,也让我为接下来的论文选题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2019级公共管理

董伟明

第四篇:法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写作参考选题

法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写作参考选题

法理学

1.论理性与法律的关系 2.论公民意识 3.权力与权利辨析 4.法治论析 5.中国走向法治的问题与对策 6.维辛斯基与中国法理学 7.评“社会本位” 8.法律发展与国家权力的思考 9.法律发展论10.关于法律消亡问题的思考 11.国际经济一体化和法律发展前瞻 12.论转型社会中的法、权关系13.自由与法律 14.法律解释论 15.人权与主权的平衡 16.司法制度与法治 17.法学教育论18.法律移植—史的考察 19.司法独立析论 20.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新论 21.社会改变法律与变法先行 22.法律中的一般价值和民族特色 23.法的全球化与本土化之争中的问题 24.法制运转中的地方保护主义——问题、成因与对策 25.立法原则:功能与内容 26.论法律规范的要素 27.司法公正论 28.反腐倡廉中的法理问题研究 29.论道德原则对立法的制约 30.论道德原则在司法过程中的作用 31.论对立法权的监督机制 32市场经济建设与法律观的变革 33.司法原理与技术 34.法律原则问题研究 35.价值选择问题研究 36.司法的伦理性与司法公正的实现 37.法律程序问题研究 38.法律职业问题研究 39.法律解释的方法 40.法学和司法实践中的利益衡量 41.法律效力研究 42.中外法律思想史 43.先秦儒家与正统儒家之法律思想比较 44.法家法治思想的历史内涵及现代意蕴 45.论析封建正统法律思想中的神权因素 46.论析中国古代非正统法律思想对官方的影响 47.中国古代官方律学和私人律学之比较 48.沈家本在晚清修律中的角色定位之研究 49.孙中山排满思想之研究 50.美国现实主义法学评析 51.萨维尼历史法学思想评析 52.德沃金法律思想述评 53.宗教对西方法律发展影响的意义 54.法律与自由——史的考察 55.浅析古希腊法律思想及其对西方法学的影响 56.亚里士多德法治思想评述 57.孔子法律思想与亚里士多德法律思想之比较 58.古典自然法学派片论 59.洛克法律思想述评 60.论孟德斯鸠的法律思想 61.评社会契约论 62.三权分立学说源流考 63.评分析实证主义法学 64.庞德社会法学刍议 65.中西法律作用思想之比较 66.批评法学及其对中国法学的启示 67.西方法学中的权利义务观 68.西方法治观念的起源及发展 69.西方法意识现代化述评 70.中西法律观之比较 71.西方法学发展的社会学分析 72.自然法传统及其启迪 73.波纳斯经济分析法学评析 74.西方法学中的人权观 75.中国法律文化的特点

中外法律制度史

1.试论礼在中国古代的发生、发展及其地位 2.试论中国古代司法审判中的程序正义因素3.义绝制度考论 4.保辜制度考论 5.直诉制度考论 6.历代刑讯制度之比较 7.唐代吏治研究 8.论析中国古代法律中的民族歧视因素 9.中国古代致仕制度论析 10.论中国古代王位继承的发展及历史意义 11.中国古代君权和相权之制度博弈探析 12.中国古代土地所有权制度探析 13.近代中国社会宪政制度发展论 14.清末法制改革动力论 15.论晚清法制改革中的司法独立 16.欧美各国违宪审查制度研究 17.罗马法对我国现阶段民事立法的借鉴意义 18.近代法国法与德国法之比较 19.战后资本主义民法发展趋势研究 20.欧美各国司法制度研究 21.日尔曼法在欧洲法律制度中的地位与影响 22.古代印度法研究 23.罗马法与现代民法 24.英美法系的形成 25.大陆法系的形成 26.欧盟法律制度研究

宪法学

1.宪法的定义探讨 2.宪法的本质研究 3.英国宪法产生的过程探究 4.美国宪法产生的条件研究 5.论宪法的发展趋势 6.试论我国近代宪政失败的原因 7.宪法的基本原则研究 8.论宪法的违宪审查原则 9.宪法的价值研究 10.宪法的功能研究 11.宪法的作用研究 12.宪法与人权保障 13.宪法与反腐倡廉 14.宪法与依法治国 15.宪法与市场经济 16.宪法与和谐社会 17.宪法与政治体制改革 18.宪法性法律探究 19.宪法渊源研究 20.宪法形式研究 21.宪法结构研究 22.论宪法的直接效力 23.宪法序言的效力问题探讨 24.宪法文化研究 25.论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26.论中国通向宪政之路 27.论公民的宪法地位 28.人民的界定问题探讨 29.论人权入宪的意义 30.论人权与公民权的关系 31.公民基本权利与国际人权公约 32.论宪法权利的基本原则 33.平等的性质探讨 34.公务员报考中的平等权研究 35.司法考试中的平等权研究 36.农民平等权研究 37.生命权研究 38.论宪法生命权与死刑的废除和限制 39.论宪法生命权与安乐死的立法 40.论宪法生命权与脑死亡标准 41.堕胎的宪法学思考 42.论宪法上的隐私权 43.新闻自由与隐私权冲突问题探讨 44.论宪法上的人的尊严 45.居住与迁徙自由权研究 46.精神自由权研究 47.表达自由权的性质探讨 48.结社自由权研究 49.平等谋求公职权研究 50.请愿权研究 51.公民投票权研究 52.宪法视野下的公共利益 53.社会保障权研究 54.生存权研究 55.罢工权研究 56.宪法受教育权研究 57.学术自由权研究 58.生活环境权研究 59.公民诉讼权研究 60.知情权研究 61.弱势群体的宪法权利研究 62.刑事被告人的宪法权利研究 63.公民基本义务研究 64.论宪法权力 65.论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 66.关于我国国体问题的探讨 67.论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改革 68.政体与国家结构形式 69.论人民代表大会制政体的完善 70.论我国单一制的完善 71.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 72.论基层群体自治制度的改革 73.人民代表大会机构的改革 74.人大“个案监督”问题探讨 75.论人大对一府两院监督机制的完善 76.国家主席制度的完善 77.我国军事领导体制的改革 78.宪法与政府体制改革 79.省长任期问题探讨 80.司法改革的宪法思考 81.法院院长的任职资格研究 82.检察机关的性质与宪法地位 83.检察长人选的来源问题探讨 84.竞选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85.选举诉讼制度研究 86.宪法与党的执政方式改革研究 87.宪法制定权研究 88.宪法实施研究 89.宪法秩序研究 90.宪法程序研究 91.宪法司法化研究 92.“齐玉苓案”研究 93.成都“身高歧视案”研究 94.论我国宪法诉讼制度的构建 95.论我国宪法解释体制的改革 96.论我国宪法修改制度的完善 97.“良性违宪”之探讨 98.论我国宪法监督的公民建议权 99.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改革 100.论我国宪法监督机构的完善

国家赔偿法

1.国家赔偿法的性质探讨 2.论国家赔偿的理论基础 3.国家赔偿责任构成要求之探讨 4.行政赔偿归责原则研究 5.司法赔偿归责研究 6.行政赔偿义务机关的确定研究 7.司法赔偿义务机关的确定研究 8.关于国家赔偿范围确定标准的思考 9.国家赔偿中的精神赔偿问题研究 10.公共设施的国家赔偿问题研究 11.行政赔偿的范围研究 12.司法赔偿的范围研究 13.论行政赔偿程序的改革 14.行政赔偿诉讼研究 15.司法赔偿决定程序性质的探讨 16.论司法赔偿程序的改革 17.论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的改革 18.法院检察院共同赔偿案件之研究 19.行政赔偿的比较研究 20.司法赔偿的比较研究 21.行政追偿制度研究 22.司法追偿制度研究 23.关于国家赔偿方式的探讨 24.行政赔偿标准研究 25.司法赔偿标准研究

行政法学

1.论行政的公共性 2.公共行政的泛起与行政法学研究范式的转换 3.行政法与宪法关系之定位

4.中国古代有无行政法之我见 5.重新认识行政法的渊源 6.论行政法的不成文渊源 7.行政判例研究 8.行政惯例研究 9.现代行政法的理论基础研究 10.我国行政法基本原则之重构 11.行政法上的比例原则研究 12.行政法上的信赖保护原则研究 13.行政法上的法律保留原则研究 14.行政法上的法律优先原则研究 15.行政法上的诚信原则研究 16.当代中国行政法律关系的新变化 17.特别权力关系理论研究 18.高校被诉现象的行政法学思考 19.行政主体概念之辨析 20.我国行政主体理论之重构 21.我国行政组织法完善之思考 22.现代行政主体多元化的理论分析 23.公务员招录中的歧视现象及其消解 24.公务员回避制度研究 25.行政处分司法救济研究 26.公务行为的识别标准研究 27.公务员绩效评估研究 28.行政相对人程序性权利研究 29.论行政相对人的程序抵抗权 30.论行政相对人的程序参与权 31.行政行为概念之重新界定 32.行政行为效力研究 33.论行政行为的公定力 34.论行政行为的不可改变力 35.论行政行为的执行力 36.论行政行为的不可争力 37.行政不作为研究 38.附款行政行为研究 39.无效行政行为研究 40.论行政行为的成立 41.论行政行为的生效 42.假行政行为研究 43.行政事实行为研究 44.行政私法行为研究 45.论行政行为的补正 46.论行政立法中的公众参与 47.行政立法的正当性研究 48.行政立法监督研究 49.行政立法听证制度研究 50.行政规范研究 51.一事不再罚原则之认识 52.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改革之忧 53.责令改正行为法律性质分析 54.“其他”行政处罚研究 55.劳动教养制度改革研究 56.行政许可法律性质研究 57.论行政特许 58.行政许可听证研究 59.论行政登记 60.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之述评 61.行政强制基本范畴研究 62.我国行政强制执行模式之重构 63.行政强制基本原则研究 64.行政裁决概念之界定 65.房屋拆迁问题的行政法学思考 66.行政征收研究 67.行政征用研究 68.行政收费之法律控制 69.行政奖励研究 70.行政给付研究 71.行政确认研究 72.行政指导法律属性研究 73.行政指导法治化构想 74.行政合同之识别 75.行政合同实证研究论行政合同中的行政特权 76.特许经营协议法律性质分析 77.行政计划研究 78.行政协助研究 79.行政调查研究 80.行政程序法之价值研究 81.行政程序法之功能探析 82.价格听证制度研究 83.行政信息公开研究 84.行政行为说明理由制度研究 85.行政告知制度研究 86.行政管辖制度研究 87.行政程序违法之处理 88.行政程序法法典化问题研究 89.行政复议法律属性辨析 90.规范性文件复议制度研究 91.行政复议审查方式研究 92.行政复议管辖制度研究 93.行政复议司法化研究 94.行政复议困境的解决之道 95.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之程序衔接研究 96.行政补偿制度研究 97.论公共利益 98.作为非正式救济的信访 99.行政监察制度改革研究 100.行政诉讼概念之界定 101.行政诉讼目的研究 102.行政诉讼基本原则研究 103.行政审判权性质研究 104.行政诉权研究 105.行政法院研究 106.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之重构 107.行政合同司法救济研究 108.行政规范之司法审查

109.行政诉讼类型构造研究述评 110.论预防性行政诉讼 111.行政确认之诉研究 112.行政给付之诉研究 113.课予义务之诉研究 114.当事人诉讼研究 115.机关诉讼研究 116.行政集团诉讼研究 117.行政公益诉讼研究 118.论行政公诉 119.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交织处理模式研究 120.论行政附带民事诉讼 121.行政诉讼与刑事诉讼之冲突与消解 122.行政诉讼管辖制度研究 123.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研究 124.行政诉讼被告制度研究 125.行政诉讼第三人研究 126.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研究 127.行政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 128.行政诉讼庭前证据交换制度研究 129.行政诉讼中的补证制度研究 130.行政诉讼作证规则研究 131.行政诉讼认证规则研究 132.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研究 133.行政诉讼审查标准研究 134.行政诉讼法律适用规则研究 135.行政诉讼起诉条件研究 136.行政诉讼起诉期限研究 137.起诉不停止执行研究 138.行政撤诉研究 139.行政诉讼缺席判决研究 140.行政诉讼审理对象研究 141.行政诉讼审判模式研究 142.行政诉讼适用调解研究 143.行政诉讼再审程序之改造 144.行政诉讼二审程序研究 145.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研究 146.行政诉讼检察监督研究 147.行政诉讼判决研究 148.行政维持判决之存废 149.行政变更判决研究 150.驳回诉讼请求判决研究 151.重作判决研究

152.行政诉讼中的情况判决 153.行政补正判决研究 154.行政判决效力研究 155.履行判决研究 156.行政判决执行制度研究 157.行政诉讼制度变革研究 158.美国行政法发展趋势研究 159.部门行政法研究 160.比较行政法研究 161.公共行政民营化的行政法学思考 162.民营化及其政府规制研究 163.行政法学方法论研究 164.行政法学发展趋势研究

民法学

1.论民法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民法典体系结构研究 3.从公法私法的划分看我国民商事立法的精神 4.合伙制度研究 5.论我国的法人制度 6.法人人格否定理论研究 7.论规避法律的民事行为及其对策 8.论民事活动中的欺诈及其对策 9.论民事法律行为 10.论民事行为的撤销与变更 11.论无权代理 12.论表见代理 13.完善我国诉讼时效制度的若干问题 14.成年人监护制度研究 15.论除斥期间 16.取得时效研究 17.论物权制度的基本原则 18.论我国建立统一所有权制度的必要性 19.论物权和财产权之间的关系 20.论物权的概念 21.论动产所有权的善意取得 22.占有制度研究 23.共同占有研究 24.建设用地使用权研究 25.居住权研究 26.空间权研究 27.宅基地使用权研究 28.论土地承包经营权 29.相邻关系的法律调整 30.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31.论民法上的过错 32.论侵权责任中的因果关系 33.论产品责任 34.论无过错责任 35.论债的效力 36.论债权人的代位权 37.论债权人的撤销权 38.抵押权研究 39.优先权研究 40.权利质权研究 41.动产担保研究 42.质权研究 43.论留置权 44.典权研究 45.房屋租赁关系的法律调整 46.融资租赁研究 47.论民法上的人格权制度与人权 48.论名誉权的法律保护 49.论隐私权 50.身份权研究 51.形象权研究 52.论肖像权 53.论法人的人格权 54.论姓名权与名称权的法律保护 55.精神损害赔偿研究 56.论过错推定 57.论公平原则 58.论诚实信用原则 59.论法人的民事责任 60.论被监护人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 61.论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

62.论环境污染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 63.论共同侵权行为 64.论安乐死的民法问题 65.论民事连带责任 66.中国民商立法体例研究 67.房地产市场的民法调整 68.海商法中的民事责任

合同法学

1.论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2.中外合同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3.要约与要约邀请之间的区别 4.合同格式条款研究 5.论合同对第三人的效力 6.合同履行规则研究 7.论同时履行抗辩权 8.论不安抗辩权 9.论合同的变更 10.论合同的转让 11.合同解除权研究 12.合同违约责任研究 13.合同效力若干问题研究 14.买卖合同(委托合同、赠与合同等)若干问题研究 15.合同形式研究 16.提存研究 17.论先期违约制度 18.论合同的解释 19.损害赔偿规则探讨 20.论先合同义务 21.论后合同义务 22.合同中的侵权责任探讨 23.论缔约过失责任论 24.悬赏广告研究 25.论预约合同 26.违约责任中的精神损害赔偿 27.论抵销

婚姻家庭法与继承法学

1.论婚姻的本质及基础 2.论婚姻法的伦理特性 3.论婚姻法的基本原则 4.论夫妻间的权利义务 5.论感情因素在婚姻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6.论离婚中“第三者”的法律责任 7.非婚生子女及亲子关系认定的法律问题探讨 8.婚约制度存废辩析 9.离婚过错注意存废质疑 10.“别居”与我国分居制度比较研究 11.论夫妻财产制度 12.论夫妻特有财产制 13.论收养制度 14.浅析台湾地区“家制”的借鉴意义 15.代位继承和转继承研究 16.论共同遗嘱 17.论继承法的基本原则 18.论遗赠抚养协议 19.遗嘱继承研究 20.法定继承研究 21.论我国婚姻家庭制度的完善 22.商法学 23.国有企业公司化若干问题探讨 24.我国企业立法的整体构想 25.试论股份公司的利益制衡机制 26.论全民所有制企业自负盈亏的法律责任 27.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28.论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与保障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29.从两权分立到法人财产权 30.论企业经营管理权的法律特征 31.论现代企业法律制度的特点 32.论公司的独立人格 33.论企业兼并的几个法律问题 34.论我国破产法中的“和解和整顿制度” 35.论我国破产法中关于破产债权和破产财产的法律规定 36.从对破产企业状况的调查,探讨我国破产法的实施 37.论企业对产品质量的法律责任 38.论深化企业改革与完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 39.论企业租赁经营中的几个法律问题 40.企业股份制初探 41.论董事长与厂长(经理)负责制的区别 42.论公司内部组织机构的相互制衡 43.论对企业外部关系的法律调整 44.论国家宏观管理企业的法律手段 45.论全民所有制与政府的关系 46.论国有独资公司有关法律问题 47.论违反企业法的法律责任 48.论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的若干法律问题 49.论企业职工的法律地位 50.我国证券立法的指导思想 51.试论我国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及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职能、作用 52.论宏观调控与金融法制的关系 53.试论我国票据法的有关问题 54.论票据的变造、伪造、更改和涂销 55.论我国结算制度的改革 56.亚洲金融危机给我国金融法制的几点启示 57.论治理通货膨胀的法律对策 58.论治理通货紧缩的金融法律对策 59.论我国证券交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0.论保险法律关系 61.论票据上的权力义务关系与票据基础关系的关系 62.论信用证当事人的法律关系 63.信用证欺诈及其防范 64.论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完善

刑法学

1.刑法机能研究 2.罪刑法定原则司法适用研究 3.罪刑法定原则视野中的刑法解释研究 4.罪刑相适应原则研究 5.犯罪构成理论探讨 6.犯罪客体研究 7.刑法中的危害结果探讨 8.论不作为犯罪的构成 9.论刑法因果关系的认定 10.刑事责任能力研究 11.论未成年人犯罪及其刑事责任 12.身份犯研究 13.单位犯罪研究 14.违法性认识问题研究 15.论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基础 16.试论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借鉴 17.特殊防卫权研究 18.危险犯研究 19.论“着手实行”的理解和认定 20.析“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21.“未得逞”含义探析 22.中止犯研究 23.论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 24.间接正犯研究 25.片面共犯研究 26.教唆犯研究 27.论共犯与身份 28.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 29.情节犯研究 30.论牵连犯 31.结果加重犯研究 32.刑事责任的根据研究 33.刑罚本质探析 34.刑罚目的研究 35.量刑情节适用研究 36.死刑限制论 37.罚金刑研究 38.累犯制度研究 39.缓刑制度研究 40.时效制度研究 41.保安处分制度探析 42.论法条竞合 43.刑法中的“暴力”探析 44.交通肇事罪研究 45.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研究 46.洗钱罪研究 47.信用卡诈骗罪研究 48.论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 49.侵犯商业秘密罪研究 50.合同诈骗罪若干实务问题探讨 51.非法经营罪研究 52.绑架罪研究 53.抢劫罪若干司法实务问题研究 54.诈骗罪若干问题研究 55.侵占罪若干实务问题研究 56.网络犯罪研究 57.受贿罪研究 58.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理论与实践 59.滥用职权罪研究 60.论职务犯罪的预防

经济法学

1.论经济法的价值理念 2.论经济法的基本价值取向 3.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4.经济法的社会利益考辩 5.浅析经济法的公平原则 6.经济法律责任社会性研究 7.略论经济法律责任的特性 8.浅析经济法与社会法关系 9.论经济法的社会性 10.对经济法与民商法关系的方法论透视 11.试论我国合作经济法律体系的构建 12.WTO规则与中国经济法学的发展及完善 13.试论当前中国宏观调控法律体系的建立 14.经济法对宏观调控的法律规制 15.中国的循环经济立法问题 16.我国风险投资的立法缺陷及其完善 17.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法律障碍分析 18.对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思考 19.试论旅游纠纷的法律适用 20.对我国直销及直销立法问题的思考 21.试析中国发展特许经营的法律保障问题 22.网络银行的风险与法律对策 23.试析外资银行的法律监管 24.试析会计法律责任 25.论广告监督管理制度 26.论比较广告的法律规制 27.浅谈网络广告中的法律问题 28.对虚假广告的法律规制

反垄断法

1.中国反垄断法价值论 2.我国竞争政策目标的选择 3.论产业政策与反垄断法的冲突与协调 4.价格歧视行为研究 5.反垄断法中的价格问题研究。6.论协议性限制竞争行为 7.禁止企业合并标准问题研究 8.行政性垄断治理对策研究 9.反垄断法损害赔偿制度比较研究 10.论反垄断法中的量化问题 11.试析我国对跨国公司垄断行为的法律规制 12.反垄断法域外适用制度分析及我国立法考量 13.论纵向限制竞争协议的法律规制 14.论知识产权垄断的制度设计 15.浅议反垄断法中的知识产权豁免制度 16.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 17.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研究 18.外资并购中的反垄断问题研究 19.特许经营中的反垄断问题研究 20.公用企业改革中的反垄断问题研究 21.电信竞争的法律规制 22.论相关市场的界定 23.论掠夺性定价的反垄断法规制 24.论行业协会的反垄断法规制 25.反论断执法机构设置比较研究

26.反垄断法诉讼问题比较研究

税法

1.浅论税收立法权限的划分 2.税收筹划的法律认定 3.论征税权 4.论税收公平原则 5.论税收法定原则 6.论税收效率原则 7.论实质课税原则 8.浅论我国生产型增值税的转型 9.完善增值税征税的范围 10.完善增值税出口退税机制的思考 11.完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思考 12.完善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的思考 13.论个人所得税中的费用扣除 14.论税收抵免 15.论关联企业的界定 16.对关联企业间交易的规范 17.转移定价的法律规制 18.环境税立法探讨 19.证券交易税立法探讨 20.社会保障税立法探讨 21.论纳税担保 22.论纳税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 23.论税收代位权 24.论税收撤销权 25.论税款优先权

反不正当竞争法

1.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及其法律适用 2.论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 3.论商业秘密的认定 4..比较广告法律问题研究 5.商业秘密保护中的竞业禁止协议研究 6.论商业贿赂行为及其犯罪的构成要件研究 7.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8.消费者保护法的调整范围 9.论缔约过失责任在消费者保护中的应用 10.消费者精神损害赔偿研究 11.消费者政策比较研究 12.消费者的认定 13.论消费者的安全权 14.论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 15.论消费者的知情权 16.消费者知情权与经营者商业秘密权的冲突与协调 17.论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18.论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19.论消费者的求偿权 20.论消费者的结社权 21.浅析欺诈消费者的惩罚性赔偿

产品质量法 1.论产品责任 2.产品责任归责原则研究 3.产品责任免责抗辩问题研究 4.产品责任法调整范围比较研究 5.产品质量法中“产品”的认定 6.产品缺陷的认定 7.论产品质量民事责任

劳动法

1.论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 2.论劳动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3.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4.论劳动合同的违约责任 5.完善我国的解雇保护制度研究 6.论劳动合同的期限 7.论工伤赔偿与民事损害赔偿的关系 8.完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研究 9.论保险利益原则 10.论保险代位求偿制度 11.论保险人的说明义务

环境资源法

1.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法 2.市场经济下环境资源立法的若干问题 3.WTO与我国的环境保护立法

4.绿色贸易壁垒对策研究 5.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研究 6.土地利用流转制度研究 7.西部大开发与生态保护措施研究 8.环境资源法的价值定位研究 9.风险预防原则研究 10.论污染者负担原则 11.论环境民主原则 12.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若干问题分析 13.流域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研究 14.论排污权交易制度 15.论排污许可证制度 16.排污收费制度研究 17.水权制度研究 18.环境合同制度研究 19.环境人格权研究 20.环境行政管理体制研究 21.生态税收法律制度研究 22.环境法律责任制度研究(民事、行政、刑事任选其一)23.论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24.论国际合作法律原则 25.环境保护产业化法律问题研究 26.环境诉讼法律制度研究 27.环境知情权研究 28.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 29.环境法律中的公众参与制度研究 30.限期治理制度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31.环境法律中公众参与决策权利研究 32.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 33.环境纠纷的行政处理制度研究 34.环境民事诉讼法律研究 35.生态补充法律制度研究 36.环境标志制度研究 37.环境标准制度研究 38.噪声污染防治法律问题研究 39.水事纠纷法律问题研究 40.林权制度研究

知识产权法

1.关于知识产权的几个理论问题 2.知识产权的社会功能研究 3.知识产权与国际贸易间关系研究

4.论专利法中进口权的规定 5.论专利侵权的认定与法律责任 6.论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 7.国际技术转让和知识产权制度 8.剽窃的司法认定 9.合作作品的权利归属问题研究 10.论职务作品的认定

国际公法与国际私法学

1.全球化下的国家主权;2.非政府组织在国际法上的地位 3.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问题 4.引渡的被请求国审查机制 5.国际人权公约的实施机制 6.欧盟宪法条约研究 7.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责任 8.国际不法行为的构成 9.国际人权公约在我国的实施 10.联合国宪章的修改程序 11.联合国组织机构的改革问题 12.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 13.自卫权适用的法律问题 14.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法律问题 15.WTO在国际法上的特殊性 16.国际法上不加禁止的行为 17.紧追权的法律问题 18.国际法上的用尽当地原则 19.国际航空的损害赔偿责任 20.《京都议定书》研究 21.国际组织决议的法律效力 22.国家及其财产豁免制度的新发展 23.国际组织的表决制度 24.海洋争议的解决 25.欧盟法律在成员国的适用 26.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 27.WTO与人权保护 28.国际法上的自然资源永久主权 29.外交特权与豁免问题 30.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管辖权 31.中国区际私法立法探讨 32.论国际民事管辖权的基本类型 33.涉外合同法律适用探讨 34.意思自治原则的比较立法研究 35.中国区际司法协助探讨 36.涉外产品责任法律适用探讨 37.论涉外侵权法律适用 38.论涉外代理合同的法律适用 39.论国际私法中的公共秩序 40.论国际私法中的外国法查明 41.论专属管辖 42.论协议管辖 43.论平行诉讼 44.论管辖权冲突的解决 45.论BOT合同的法律适用 46.论最密切联系原则 47.论仲裁协议的法律适用 48.论仲裁和诉讼管辖权的划分 49.论仲裁裁决的执行 50.仲裁送达问题研究 51.对仲裁的司法监督 52.《海牙送达公约》研究 53.判决域外执行制度研究

54.域外取证制度研究 55.论长臂管辖 56.论仲裁裁决撤销制度 57.论票据的法律适用 58.论知识产权的法律适用 59.论海事关系的法律适用 60.论破产宣告的域外效力

国际经济法学

1.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商法的关系 2.国际经济条约的发展及其对一般国际条约制度的创新 3.国际经济条约的解释方法 4.国际经济条约的实施机制 5.国际经济条约的争端解决制度 6.国际经济条约对私人(自然人和法人)的效力 7.国家经济主权的法律内涵研究 8.国际经济组织决策制度的变革对国家经济主权的影响 9.从贸易磨擦频发看国际贸易法制度的改革趋势 10.国际货物买卖中的价格待定合同研究 11.从《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的标准条款规则看中国合同法的格式条款规则的改进 12.《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在适用范围上的缺陷及其完善 13.《国际商事合同通则》之中的违约救济制度研究 14.《美国统一商法典》之下的信用证制度研究 15.英美票据法上的正当持票人制度及其价值 16.海上货物运输中承运人的管货义务 17.论提单的法律性质 18.备用信用证与一般信用证的比较研究 19.论信用证支付程序中的实质相符原则及其适用 20.国际贸易术语的“变形”及其法律适用 21.信用证程序中通知行的法律地位 22.议付行在信用证交易中的地位 23.信用证下议付行对受益人的追索问题 24.论国内商法是国际商法的渊源 25.《对外贸易法》的反规避条款研究 26.WTO争端解决机制中补偿制度的改革 27.区域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研究 28.论反倾销法上的低税原则 29.论反倾销法上的公共利益原则 30.论《服务贸易总协定》中的国民待遇制度 31.论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反向一致原则 32.保障措施法上进口增加和产业损害的因果关系分析

33.试析纺织品特保条款中“市场扰乱”的真正涵义 34.论国际贸易救济措施的转换适用 35.WTO争端解决机制中条约竞合适用问题研究 36.中国外贸法上的原产地规则研究 37.国家政治对国家外贸法的建立和实施的影响 38.第三国反倾销的法律问题研究 39.无单放货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40.从UCP600号看信用证制度的新发展

国际金融法与国际投资法

1.论国际投资法与国际金融法的关系 2.建立我国海外投资保险(或保证)制度的法律问题 3.论世贸组织法对国际投资法的发展 4.国际投资法的发展趋势与我国外资法的修改 5.创新我国吸引外资形式的法律问题 6.我国吸引外国投资中的国家安全问题 7.<<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实施细则>>第14条适用中的法律问题 8.CFIUS与我国对美国投资的对策 9.我国投资海外能源产业的法律障碍及其克服 10.我国对本国国民海外投资保护的法律问题 11.我国在区域一体化中的国际投资战略 12.区域一体化中国际投资争议的解决模式问题 13.对订立多边的国际投资协定的法律思考 14.IMF的改革问题 15.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问题 16.牙买加体系下国际货币体系的特征 17.人民币汇率的国际货币法问题 18.IMF与WTO在外汇和汇率问题上的关系 19.国际银行业市场准入的法律问题 20.新旧巴塞尔协议之比较 21.新巴塞尔协议对资本充足率的创新 22.新巴塞尔协议中有关标准法的法律问题 23.新巴塞尔协议中有关内部风险评估机制(IRB法)的法律问题 24.新巴塞尔协议中的操作风险的法律问题 25.新巴塞尔协议中的监督检查的法律问题 26.新巴塞尔协议中的市场纪律的法律问题 27.金融衍生市场的风险监管 28.金融衍生交易的法律问题 29.新巴塞尔协议与金融衍生交易的监管 30.中国企业上市美国的法律问题 31.离岸金融市场与我国金融安全 32.商业银行股权改造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诉讼法学

1.论公开审判制度 2.论回避制度 3.论对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完善 4.论民事抗诉制度的完善

5.论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6.论民事诉讼中的处分原则 7.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新论 8.辩论主义初探诉权研究 9.论民事诉讼中的程序公正 10.论民事诉讼中的程序保障 11.诉讼标的研究 12.民事诉讼目的研究 13.论民事诉讼中的级别管辖(或一般地域管辖、特殊地域管辖、协议管辖等)制度 14.试论我国民事诉讼管辖制度的完善 15.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民事诉讼模式的选择 16.论我国群体诉讼制度的特点 17.民事诉讼第三人制度 18.论当事人制度的完善 19.论诉的要素 20.论检察院提起民事诉讼 21.论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 22.论诉的合并 23.诉的客观合并探析 24.论反诉 25.对我国民事质证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26.民事审判价值论 27.论民事举证责任的分配 28.论财产保全措施的适用 29.论先予执行措施的适用 30.论缺席审判制度 31.我国审级制度评析 32.论再审程序的性质 33.论执行标的有限原则 34.执行证明活动初探 35.论附带民事诉讼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36.证人证言的比较研究 37.论诉讼法与实体法的关系(兼论诉讼法的独立价值)38.试论不起诉制度 39.论我国人民检察院的公诉权与法律监督权 40.刑事诉讼中公诉转自诉若干问题探讨 41.新刑事诉讼法实施中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42.论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地位及权利 43.试论直接证据或间接证据的特点及适用规则 44.论对美国刑事诉讼程序程序几点借鉴 45.试论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 46.关于不起诉案件中附带民事诉讼处理权的探讨 47.论我国现行刑事庭审方式的特点 48.试论上诉不加刑原则 49.试论刑事(或民事)二审程序的审理方式及完善 50论无罪推定原则 51.论沉默权对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启示 52.浅谈自诉案件的审理特点 53.未成年犯罪刑事诉讼研究 54.大陆与港澳台刑事诉讼制度比较研究 55.论我国现行证据制度特点

56.论证据展示制度 57.论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的原则 58.论对非法证据的排出规则 59.我国侦查程序比较研究 60.论人民法院对公诉案件的审查及法庭审判程序 61.论英美证据制度及其借鉴 62.论刑事(或民事)简易程序的适用及问题研究 63.单位犯罪案件审理程序探析 64.论证明标准 65.证明责任制度的价值功能 66.证明责任分配的适用条件 67.论三审终审制度 68.二审裁判制度研究 69.论小额诉讼程序 70.论再审事由 71.论执行财产查明制度 72.论执行名义 73.论执行救济 74.论执行担保 75.论书证规则 76论证人宣誓制度 77.论当事人真实义务 78.论证人的权利和义务 79.论沉默权 80.论推定 81.论自由心证原则 82.论死刑复核制度 83.论污点证人制度 84.论诉辩交易制度 85.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国家检察机关比较研究 86.论刑事(或民事)抗诉案件的审判程序 87.刑事审判模式比较研究 88法官制度比较研究 89.诉讼成本论 90.诉讼效益论 91.海峡两岸公诉制度(或管辖、证据、庭审诉讼主体等)比较研究 92.论诉讼证据的法律性

律师法学

1.论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 2.论我国辩护制度的改革及律师面临的新课题 3.完善我国律师制度的法律思考 4.我国律师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5.论辩护权及辩护制度 6.论律师在民事诉讼代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7.论律师执行职务时的权利义务及保障 8.论律师执业的基本原则 9.论我国律师制度及律师管理体制的改革 10.论律师制度在我国司法制度中的定位 11.论律师与司法公正的关系 12.新型诉讼模式下律师的角色定位 13.论律师调查权 14.论律师代理中的豁免权

第五篇:实用学术论文写作

第一节 学术论文概述

学术论文或称为学术论文,简称为论文。凡以科学、技术为内容,运用概念、判

断、证明和反驳等逻辑思维手段,进行分析、阐明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和科学技术研

究中的

各种问题及成果的文章,都属于学术论文的范畴。

学术论文是一种具创新性的科学研究成果的记录,是进行成果推广和交流的手段,也

是考核科技人员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它是人类知识宝库的基本单元,或为人

类精神财富的一部份,并能为科学界有效地利用,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起推动作

用。

一、学术论文的特点

(一)、学术性

学术性或称为理论性。学术论文可以取材于某一具体产品,或某一抽象的理论,或某

一具体实验,将其研究过程的资料或发现,经过加工、提炼与浓缩的程序,提升为

理论性 的叙述。故学术论文侧重理论的辨证,这些理论和技术成果,且都必须在实践中经

过反复

探索、研究而成,实践即是学术论文的源泉。而学术论文如果缺乏学术性,也就失

去了它 的基本特性。

(二)创造性

创造性是衡量学术论文价值的根本标准。创造性大,论文价值高;反之,论文价值

就低

。这里所谓的创造性是指论文中阐述世人尚未谈过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或创

造性的

模仿。一篇没有创见的文章,可能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价值,但它对科学技术发展

不起作

用,也无法提供科技领域新的内容。有些科技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但国外已有,严格言

之应无创造性。

学术论文是记录创造性成果的知识载体,是传递新生的科学信息。有些成果不宜

作科

学论文,但可以作科技报告发表。

(三)科学性

『科学性』这个词在论文中有多重含义:

(1)内容的客观性:论文内容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要求科学内容真实、成熟、可行,而且可重复性。

(2)表达的全面性:论文的科学内容,须用语言、文字或图片等方式表达,并且力求

文字简

洁、明确及全面性。

(3)结构的逻辑性:文章结构所显现的科学内容必须符合逻辑推理、论证反驳等思维

规律,其逻辑性强。

(4)格式的标准化:论文写作格式已逐渐趋标准化,必须严格遵守其法则。

(四)可读性

论文中之文字应力求平易通顺,切忌生涩难懂,否则大大削弱文章的社会效果。

二、学术论文的分类

学术论文包括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学位申请者为申请学位而提出的论文。这种

论文

是考核申请者能否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可分为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及博士论文等

三种,其水平由浅而深。学士要求达到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业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硕士

要求达到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博士则要求达到具有独立从事科

学研究

工作的能力和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由字数来看,学士论文约一

万字,硕士论文约五万字,博士论文则在五万字以上,有时多达十至廿万字。兹分述如下

(一)学士论文

大学本科毕业生运用在校期间学得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分析、解决某一

不太

复杂的科研课题所写的毕业论文,顺利通过签辨者,均可授予学士学位。其条件如

下:

1.能够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

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二)硕士论文

硕士所提之硕士论文应为指导教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者,其论文须

有自

己的新见解,并在过程中有一定的工作量。一般用于论文工作的时间约一年左右。

其基本

要求如下:

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

(三)博士论文

博士论文对本学科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本学科水平提高有重要的突破。

其基

本要求如下:

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2.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3.在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四)一般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论述创新性研究工作成果的书面文件,是某些实验性、或理论性、或

观测

性的新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

学术论文的内容应该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进步,而不是简单重

复、纯属模仿或全盘抄袭前人的成果。学术论文应具有新的信息。

学术论文通常在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在学术报刊上发表等。它反映学科最

新的

前瞻科学技术水准及其发展动向,体现了科技工作者拥有的成果。

为进一步探讨学术论文写作特点和规律,应从内容性质和结构形式的差别方面将

学术

论文分为理论型、实验型、描述型和设计型等四大类。

理论型论文的重点在于理论证明和分析。依研究对象可分两种:一种以抽象的理

论问

题为研究对象,其研究方法重于理论推导和运算;另一种则以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观

测数据

以及有关的文献数据为对象,其研究方法是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及抽

象化,并通过归纳、演绎、模拟等过程,提出某种新的理论和见解。一般说来,理论型论

文正文

结构型式灵活,没有固定格式,可将研究的对象或结果划分为若干有联系的层面,按一定

逻辑逐层进行论述。

实验型论文的重点在于设计实验以及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它也可分两种:

一种

是介绍实验本身为目的,重在说明实验装置、方法和内容;另一种是通过对实验结

果的分

3.在学科史上提出的问题、猜想、假设中选题

这类著名课题,难度大,若能解决科学性,其创新性是无疑的。

4.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地带』找课题

遗传工程亦称基因工程,是在分子遗传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技术。它是物

理学、化学渗透到传统生物学之中,使生物学的研究推进到分子以下的层次而形成的新

学科。

在上述学科的交叉地带找到科研的课题,往往容易出成果。

当今,科学技术正由专业化向综合化阶段转化,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不

断涌

现,有很多新的课题有待研究。

5.计算技术在各学科开发中提出课题

近年来,计算器应用日趋普遍。以计算器为工具,对实际结果作分析,可以使课题

深入,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有些过去达不到的计算深度,藉助计算器可以实现。其次,利用

计算器直接作为控制手段并与实验装置串连,这系统的本身是一种创造。选择这类

课题也

容易获得成果。第三节 科学论文的信息

一、何谓信息

人类在认识与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主观与客观相互交换的内容称为信息。控制论

创始

人维纳说:『信息是我们适应外部世界,并且使这种适应为外部世界所感受到的过

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名称。』那么,主观与客观相互交换的内容是什么呢?具

体说,就是消息、情报、指令、代码及包含有一定科技内容的符号。随着通信技术和控制

论的发

展,信息概念在廿世纪中期普遍被认识后,迅速与材料、能源齐名,成为现代科学

技术的

三大支柱之一。

二、信息的特性及分类

信息是社会有机体的一个活跃的要素,是教育的基础。信息的特性如下:

(1)既依附于某种介质,又具有独立的意义。

(2)既可生产,又可消失。

(3)既可传递,又可封锁。

(4)既可记录,又可存贮。

(5)既可搜集,又可扩散。

(6)既可浓缩,又可延伸。

(7)既可永久,又可失效。

(8)既可共享,又可独占。

(9)既可消费,又可增值。

(10)既可免费使用,又可成为商品。

信息的分类方法很多,按搜集方式分为两大类:

(1)直接信息

直接信息是科技研究人员在科学考察或科学实验中直接获取的数据。如:自己观察的试

验记录(或原始实验记录)、观察日记等等。

(2)间接信息

间接信息是科技研究人员收集到各种文献资料,是第二手或第三手的信息(或称一

次文

献、二次文献)。例如:前人积累的事实、数据、理论、方法和假说。可以是书面的,也可

以是其它各种存储信息的载体。

三、信息与科研和科技写作的关系

信息是科学研究和科技写作的基础,信息又是科学研究的产物。从信息论角度看,科

技工作者通过感官接受信息,再由大脑加工和处理(去伪存真、去芜存菁),并向外

输出新 的信息。这就是写作的过程,也是信息的接收、处理、输出的传递过程。通过实践

检验输

出的信息,即构成信息的使用。在使用中,科技工作者还不断收到反馈回来的信息,并用

来不断改善自己的科研成果。因此,科学研究的全部过程应该看作为一个互相联系,互相

制约的可控系统。

科技写作是科技研究过程中,信息传输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研究成果集中的反映,它

要求作者正确,论据充实、有力。但要达到此目的,是与信息搜集与处理密切相关

。所以,归根究底科技与写作是以信息为基础的。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传输信息的方式不断改进,人类征服自然、改进自然的信息

日益

增多。这给科技写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人们创造性地劳动,迅速处理大量的信

息,以

便及时交流,取长补短,以满足『信息社会』中,其后之科学研究与生产发展的需

要,把

科学技术不断推向前进。

四、信息的作用

人是信息的活源泉。一定的信息,只有传递给有关人才能使信息活化、增值,以

至创

造财富。

在信息、科学研究和写作的关系上,已揭示了信息的功能。专就写作而言,信息的功

能有:

(1)通过信息数据可掌握前人科研成果,明白自已作品的『起点』。

(2)通过信息数据了解前人在该领域科研上的经验教训,使自己论文少走弯路。

(3)与论文暂时无关的信息保存和传播,也是有一定科学价值。

五、信息的搜集

信息搜集的含义有四层:

(1)信息的接收。这又分前人或同行科研成果的接收和信息源作用于感官的接收(指

自己直

接实践时)两种。

(2)信息的求索。这是指主动地去搜集数据,主动地在科研或社会实践中去寻找。

(3)信息的累积。这是指信息的储存,可以是剪报、录音、录像等。

(4)信息的处理。这是指信息的初步加工。例如:分类、选择、归纳,而不是指加工

成论文

。只有经初步整理后,信息才变活,才能为我所用。

(一)直接信息的搜集

科技工作者要探索未知世界,获取新的知识,就应从研究对象中直接获取最新的信

息,以便推动科研工作。

1.通过实验获取信息

实验是在较理想条件下,使自然现象(或过程)可控制地重演,并给人们获取第一

手资

料。实验方法能够强化研究对象,使其处于极端状态,有利于揭示新的规律。利用

实验获

取直接信息的常用方法有:

(1).观察记录

在实验时,要全神贯注地观察所有实验现象的细节,并作详尽记录所发生现象的客

观条

件。任何现象的微小变化可能带有本质性的信息,而产生某种现象的条件也是重要

信息。

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一个飞行员信手抓住飞机舷舱旁的一颗子弹,这是在飞机与

子弹相对

运动等于零的条件下出现的。杰出数学华罗庚为了推行优选法,到过二十

几个县

市,数以千计的工矿、农村。他观察到,优选法可以在不添人员,不添设备,不增

加投资 的情况下,收到优质、高产、低耗的效果。

在观察时,需要选择观察时间与观察点。如,观察哈雷慧星,不能选在皓月当空或

艳阳

高照的时分,也不是站在任何地方到处乱找,否则会事倍功半或亳无结果。

(2).测量记录

实验中常常要对某些现进行定量测量。实验得到的数据,是反映自然现象的重要信

息,应认真作好记录。为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有时要重复实验,要记录一连串数字,同时,要用精密仪器,良好的测试方法等,以便获得更准确的信息。

(二)通过考察获取直接信息

科技工作者在对研究对象不加任何干涉的条件下进行观察的过程就叫考察。考察

和实

验不同。它要求选好观察点后细心地观察每一个细节。考察是十分复杂的事,必须

紧紧围

绕科研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地观察;其次,有用的信息是纷繁的事实中选择

出来的,然后才可用这些真实的信息说明问题。

考察(特别是野外考察)是异常艰苦的工作,需要有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需要

有踏

实细致的作风。有人说:「直接的信息渗透着考察者的血汗」,这话毫不过分。

(三)间接信息的搜集

科技文献、情报数据及其它存储的科技信息,均叫间接信息。间接信息可分为书

面存

储和非书面(包括计算器软件、微缩照相、电视录像、电影等)存储信息两大类。下

面简单

介绍书面文献的分类和搜集方法:

1.一次文献的搜集

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称为文献。书面文献可以分一次、二次和三次文献等。一

次文

献又叫一级文献。它是直接从事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所写的文字数据,是新技术、新

知识、新发明等新的科研成果的记载和报导。

一次文献包括:科技专著、论文期刊、科技报告、专利文献(主要指专利说明书)、教

科书、技术标准和其它有一定价值的文献(如学位论文、内部学术报告等)。

一次文献的搜集一般分四步进行:

(1)检索准备,即分析研究课题基础,明确检索范围。

(2)选择检索工具。

(3)确定检索途径和选择检索法。

(4)根据文献线索找原始文献。

2.二次文献的搜集

二次文献又称为二级文献。是在一次文献基础上,经过加工、压缩后产生的数据,以

便作为查找一次文献的检索工具。二次文献功能如下:

(1)广泛了解科技动态创造条件。当今是信息的社会,要想通过一次文献的阅读来全

面了解

本学科或本课题的动向简直不可能。然而,二次文献是经过加工、摘要、提炼的文

献资料,为科技工作者广泛了解科技动态提供了方便的工具。

(2)为查找一次文献提供线索。通过题录、文摘、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很快找到你

需要的

一次文献。

鉴于上述二次文献的功能,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二次文献的处理工作,这些文献

在一

般图书馆均有收藏,也有建在网络上供人查寻。

3.间接信息的其它搜集方法

(1).采访。除查阅文献数据外,通过采访或专访都可得到有用的书面信息。国外有

人出售

信息,国内也有科技咨询机构。

(2).参加会议、展览会,搜集书面信息。专业会议往往信息量大,信息也较集中,参加会

议可以受益非浅。在产品或科技成果展览会、博览会上,都可得到有用的书面信息。

(3).交换、索取。除了数据交换,有时可与其它构相互交换一些信息,以充实自己的『资

讯库』。当你从信息流中发现了信息源,正好符合自己的需要,就可写信求索。有

时这样

也可得满意的信息。

4.科技信息的利用

一次文献数据在科技信息中占有重要地位,常常散见于图书期刊中。正确利用这

些材

料,往往是学术论文写作的关键。

通过文献检索或其它途径获得的文献数据,还必须通过阅读、取舍,才能为己所

用。

阅读文献资料,也有决窍。若要取得满意的效果,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又读中文数据,后读外文数据。

(2).先读综合性数据,后读专题性资料。

(3).先读近期数据,后读历史性资料。

(4).先读文摘,后读全文。

(5).先粗读,后精读。

科技信息的搜集需日积月累的进行,经过阅读的文献数据,还要进行鉴别,然后

决定

取舍,或用作撰写论文,或作保存,以备后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实验测试条

件的变

化,文献资料也要更新与发展,人们的疏漏也在所难免。因此,要用科学的方法加

以鉴别,通常采用比较法分清材料的真伪,判明材料之可用程度。一般所用的比较方法是

:把内

容相关的不同国家、机构或作者的数据相比较,把数据本身的论点和论据相比较,把实验

数据与生产数据相比较,把历史数据与近期数据相比较,把一般数据与权威数据(如

手册等)相比较等等。

经过鉴别的材料就可以『据为己有』,主要的方法有:

1.卡片法

一次文献散见于书期刊的海洋中,有时查阅总感不便。对常用或已得到的文献资

料,总想自己保存,但日积月累,往成了死材料。为避免混乱,且容易调动材料,应作

文献卡

片。然后分门别类放入卡片盒中,以利查用。

2.笔记法

笔记可摘录科技信息的精华。一种整理办法是在笔记本前留几页空白,随时编上

笔记

内容的目录或分类索引,在笔记封面写上年月;另一种办法是准备若干本笔记,把

自己要

搜集的内容分别记在有关笔记本上,在笔记本封面写上主题内容和起讫年月;第三

种方式

是将笔记上内容转录在规格统一的纸上,或将笔记上相关主题之页剪下贴在标准纸

上,写

下标题,放在不同纸袋或夹子中,袋面或夹面注明有关主题内容或主要文章篇目。

此部份

亦可利用计算机进行登录。

3.科技信息目录

目录有两大类:一是告诉人们阅读什么材料,称为书目;另一是告诉人们什么地

方有

什么数据,称藏书目录。除了文献检索用的有关目录外,在自己搜藏的书刊中对你

有用的

篇目最好及时地写在图书目录卡上,以便查找。

以上整理工作,看起来很麻烦,但比起你毫无头绪地查找数据是方便多了。而且

往往

可利用零散时间进行。

第四节 学术论文的写作格式

在总结前人撰写学术论文共同规律的基础上,人们找到了一种最明确、最容易理解的论文

基本格式,按照这种基本格式写作,便于作者整理材料,便于比较完整地表达研究

成果,也便于读者阅读理解。从国内外情况看,学术论文的基本格式正趋于统一化、规范

化和标

准化。当然,在注意基本格式的共同性时,还应照顾到不同学科,不同课题在表达

形式上 的差异。

如何撰写论文摘要

冯丁树

一、摘要的定义

----------

------

--

1.美国国家标准定义(ANSI Z39.14, 1979):一篇精确代表文献内容简短文字。

2.中国国家标准定义(CNS 13152, 1993):一篇精确代表文献内容简短文字,不多

加阐释

或评论,也不因撰写摘要的人不同而有差异。

依据上述的定义,显然摘要与论文中由作者所写的摘要略有不同,这种摘要

以资

讯性或指示性的成分居多,往往非作者本文所写。在英文中,与摘要有关的英文字

有ABST

RACT, SUMMARY与 SYNOpSIS等三种,严格而言,ABSTRACT较属摘录性质,在专业性

数据库

中查询时用之;SUMMARY则有摘要或概要的意思,真正的定义是指作者再度扼要陈述

全文较

突出的发现或结论。SYNOpSIS亦有概要及大意之意,系指作者本文对全文概略描述

。故此

处所述之摘要应指以论文作者为主之陈述性质,或为英文所指之SUMMARY,虽然有时

仍然混

用。

二、论文摘要的特质

基本上,摘要为独立的单元,通常分中文摘要与英文摘要两部份。两者常出现于

每篇

论文题目之后、本文之前(但亦有置于文后者),其顺序是中文摘要在前,英文摘要

在后。

摘要是整篇文章的缩影,其内容应能反应整篇文章的精髓。有许多人参考到本文时,首先

接触到的应为摘要部份,计算机之搜寻最终之内容仍为摘要之内容,故摘要所能传

达的信息

相当重要。

摘要之内容应以简短的方式述明整个研究之来龙去脉与结果,由为什么做,如何

做到有何发现及所得之结论等等,因此摘要中,不可含有历史背景、前言、老旧信

息、标

准方法之细节、未来研究之构想、原始数据数据及与本文无关之意见等。

三、摘要之主要内容

一般人阅读摘要时,所搜寻的指标包括目的与范围、方法、结果或成果、结论

及任

何其它支持或外围的信息。兹就其主要内容分述如下:

(1).指出目的与重要性:指出此项研究之特定目的,若标题中已能经清楚表明,则

可不必

在摘要内重复说明。

(2).材料与方法:说明研究中所用之材料及品系资料,简短地说明实验设计的模式,必要

时叙述实验的方法、所用条件及所加之限制等。

(3).结果:结果之说明应有选择性。仅就工作中重要的、新的或显著的发现或观点

加以挑

明。重要的数据应在此提出作为左证。

(4).结论:结论亦非常具选择性的,仍以重要者为主,但简短说明即可,避免使用

毫无新

义之文句,例如:『结果业经充分讨论过』,『有关造成此种不正常的原因已在文

中列出

...』,『一种以本发现为基础而发展的方法已在文中说明』等等。

摘要之内容虽有上面四项之分述,但最好能文简意核,语意流畅。摘要之长

度大

部份因期刊之要求而有限制,可参阅各期刊之说明。一般之硕、博士论文,则以一

页为度

。其长度视文章长度、主题范围、重要性等而定,依字数而言,中文摘要约150至

500字,英文摘要约在100至300字。内容须完整易于了解,切忌以条列式书写法。中英文摘要之内

容须一致,且于末尾应注明中英文关键词。

四、撰写摘要注意事项

摘要之撰写通常在整篇论文将近完稿期间开始,以期能包括所有之内容。但亦

可提

早写作,然后视研究之进度作适当修改。有关论文摘要写作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1).整理你的材料使其能在最小的空间下提供最大的信息面。

(2).用简单而直接的句子。避免使用成语、俗语或不必要的技术性用语。

(3).请多位同僚阅读并就其简洁度与完整性提供意见。

(4).删除无意义的或不必要的字眼。但亦不要矫枉过正,将应有之字眼过份删除,如在英

文中不应删除必要之冠词如a, an, the等。

(5).尽量少用缩写字。在英文的情况较多,量度单位则应使用标准化者。特殊缩写

字使用

时应另外加以定义。

(6).不要将在文章中未提过的数据放在摘要中。

(7).不要为扩充版面将不重要的叙述放入摘要中,即使摘要仅能以一两句话概括,就让维

持这样吧,切勿画蛇添足。

(8).不要将文中之所有数据大量地列于摘要中,平均值与标准差或其它统计指标仅

列其最

重要的一项即可。

(9).不要置放图或表于摘要之中,尽量采用文字叙述。

五、主键语

为利于计算机数据查询作业,目前已有许多期刊均需加上主键语,论文中亦

然。主

键语采用具代表性的词句,可为一组、二组或三组,但请勿超过五组以上。若无法

作适当

选择,亦可参考一般索引内之词汇。主键语必须中英文并列,可分别列于各摘要之

后,以

『主键语:xxx, xxxx』或『 KEYWORDS:xxx, xxx』的型式表示。

论文中常用术语

=================================

AN EXpLANATION OF pHRASES COMMONLY USED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

=================================

“IT HAS LONG BEEN KNOWN...”These data are practically meaningless.“WHILE IT HAS NOT BEEN pOSSIBLE TO pROVIDE DEFINITE ANSWERS TO THE QUEST

IONS

...”The other result

s

didn't make any sense.“TYpICAL RESULTS ARE SHOWN”I might get around to t

his

sometime, if pushed and/or funded.“IN MY EXpERIENCE”Twice.“IN A SERIES OF CASES”I think.“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Wrong.“ACCORDING TO STATISTICAL ANALYSIS”A wild guess.“A CAREFUL ANALYSIS OF OBTAINABLE DATA”I don't understand it.“AFTER ADDITIONAL STUDY BY MY COLLEAGUES”Mr.Blotz did the work and Ms.Ad

ams explaine to me what it meant.“A HIGHLY SIGNIFICANT AREA FOR EXpLORATORY STUDY”I quit.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

我国发布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和“著

者出版年制”两种为我国着录文后参考文献的国家标准。按规定,在科技论文中,凡是引用前人(包括作者自己过去)已发表的文献中的观点、数据和材料等,都要对

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地方予以标明,并在文末列出参考文献表。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

一项科学研究取得的新成果通常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的新进展,它体现着科学科

技的继承和发展。如,基于已有的理论、方法、思想、实验手段等,使本研究获得

了新进展,有了新发现;或是将一个学科中的方法移植到另一学科中并取得成功;

或是对已有方法做了改进。当在论文中叙述研究目的、设计思想、建立的模型、与

已有结果进行比较的时候,就要涉及到已有的成果。如果在涉及到前人成果的地方

再把已有成果的具体内容抄到论文当中,不但占去论文的篇幅,冲淡论文的主题,而且抄写这些已发表过的、读者可以查找到的内容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在论文涉

及到已有成果的地方,不去重抄已有的成果,而是指出登载这个成果文献(出处),这种做法叫做引用参考文献。引用了参考文献,就要在涉及前人成果的地方做一

下载法学学术论文写作选题的原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法学学术论文写作选题的原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术论文写作如何

    学术论文写作如何“入道”时间:2011年04月14日 10时02分来源:人民日报作者:李启明 学术论文是表达思想和观点的重要载体,其水平如何是衡量学者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高低的重要......

    学术论文写作规范(★)

    本科生论文写作资料 一、学术论文写作一般规范 从形式上看,一般的学术论文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 (一) 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旗帜和......

    学术论文写作要点

    文章和论文写作注意事项1、 题目 言简意赅,体现关键词 2、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国防重点实验室,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 Coll......

    学术论文写作要点

    学术论文写作要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涉及到学术论文的写作领域,那么怎样写学术论文?学术论文写作是怎样要求的?格式如何?下面就介绍一下学术论文的写作,希......

    学术论文写作格式

    学术论文写作格式 学术论文写作格式(标题1、小二号字居中) 作者姓名(黑体五号字居中) 作者单位( 学校 所在系名 城市 邮编)(宋体五号字居中)摘要(Abstract黑体五号):本文介绍了学术论......

    学术论文写作学习总结

    学术论文写作学习总结 通过参加人事处组织的有关学术论文写作的培训,感触颇深。我深深地认识到:研究是一个论证的过程,论证是一个严密的逻辑思维过程,一个好的论证对一篇学术论......

    学术论文写作英语总结

    学术论文写作课程总结 科研的进步在于科研工作之间交流,讨论,阅读。在第一节课,老师就告诉我们,面对全球众多的科研工作者来说,本领域学者之间的交流多以文字的形式进行。英语作......

    西方文化学术论文写作读书笔记

    The report about academic paper writing and specificatio 一.The meaning of Academic paper writing Academic paper writing is one of learning tasks as requi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