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老师要有淡泊的心态
老师要有淡泊的心态
老师的职业性质决定了老师本身的压力,然而作为老师如何处理压力却是需要我们每一位崇文老师谨慎的。因为老师的压力往往会指向自我和学生,一旦处理不当可能会造成不可预计的后果。老师如何从容而履,悠然而进,在苦难中提取幸福,在逆境里追求真理,就必须拥有淡泊。有了淡泊能不倨不傲,能不阿不妒,能不争不贪。有了淡泊敢不卑不亢,敢不拘小节。平平淡淡胸中自有内敛的韵味,含蓄中自有干天云气。老师要有淡泊的心态,即使经历风吹雨打,电闪雷鸣的时刻,也能以一位智者的心态步入一个春光灿烂,艳阳普照的精神园林。让自己与自己的学生享受着春风,沐浴着阳光,幸福着快乐着,使我们教育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一、人生贵在淡泊
淡泊是指看到地上有一堆不属于自己的钱散落在那里,心是宁静的,没有因为看到了唾手可得的钱,就让心吹皱一湖春水;淡泊是指看到权力显赫和威风的背面所掩藏起来的黑暗与肮脏,能很坦然、决然地直面权力,不为权力所屈服,也不为权力所影响,依然在那里执着于自己的事业。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短暂,与浩瀚的历史长河相比,世间的一切恩恩怨怨、功名利禄皆为短暂的一瞬。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作为老师更要懂得这些道理,大可不必太在意人生历程的潮涨潮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要悟透了其中的禅机,便会豁然开朗。
有人说,人生贵在淡泊。古往今来多少名士终其一生心中都在向往或是操守着淡泊的心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算得上是个淡泊者;“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凭着淡泊,颜回成了千古安贫乐道的典范;钱钟书学富五车,闭门谢客,静心于书斋,潜心钻研,著书立说,留下旷世名篇;齐白石晚年谋求画风变革,闭门十载,破壁腾飞,终成国画巨。一切的成功,不是别的,是因为他能真正了解淡泊人生内在的含义,能在淡泊中品尝人生,能在淡泊中积蓄能量,能在淡泊中形成品格,能在淡泊中集中思想,能在淡泊中将力量集中到一个点上,毕其一生之功,塑造自己的梦想。人的奇迹就是在淡泊中实现的,人的成就是在淡泊中取得的。
淡泊是人生的一种坦然,坦然面对生命中的得失;淡泊是人生的一种豁然,豁然对待人生中的进退;淡泊是对生命的一种珍惜,珍惜眼前从不好高骛远。淡泊可以使你真正地享受人生,在努力中体验欢乐,在淡泊中充实自己。拥有淡泊的人是幸福的,淡泊使人心更加宁静,更加自由,没有羁绊。淡泊是不慕名利,远离喧嚣和纠缠,走向超越。淡泊是在遭受挫折时仍有与花相悦的从容,淡泊是别人都忙于趋本逐利时仍然保持恬静。淡泊是一种修养,一种气质,一种境界。
我读小学的时候曾听语文老师讲过这样的故事,有位年轻人在岸边钓鱼,旁边坐着一位胡须花白的老人,也在钓鱼。两个人坐得很近,奇怪的是老人总有鱼儿上钩,而年轻人一整天都没有收获。年轻人终于沉不住气了,问老人:“我们两人的钓饵相同,地方也相邻,为什么你能轻易的钓到鱼,我却一无所获?”老人一笑,从容地答道:“你是在钓鱼,我是在垂钓。你钓鱼的时候,只是一心想得到鱼,目不转睛地盯着鱼儿有没有钓住你的鱼饵,所以你看见鱼不上钩就心浮气躁,情绪不断发生变化,鱼儿都被你的焦躁情绪吓跑了。我呢,我是在垂钓,垂钓跟钓鱼不一样,我垂钓的时候,只知道有我,不知道有鱼,鱼来我也不喜,鱼去我也不忧,我心如止水,不眨眼,也不焦躁,鱼儿感知不到我,因此也没必要逃跑。”老人所说的是一种境界,钓鱼是修身养性的一件事,老人恰恰就做到了这一点。老人的一番话是针对钓鱼事件本身所说的,但引用到生活中,也不失为睿智的人生哲学。人的一生中兴衰荣辱,得失进退,谁也不能掌控,唯有保持一份淡泊的心胸,才可以在人生的大起大落中免受伤害。
唐朝著名高僧慧宗禅师,特别喜欢兰花,于是带着一群小和尚辛勤栽培。第二年春天,1 满山开满了兰花,小和尚们都高兴得合不拢嘴。不料一场暴风雨之后,满山的兰花被乱七八糟地打倒在稀泥里,花朵撒了一地。小和尚们看到后都忐忑不安地等待高僧的数落,哪知高僧却平心静气地说:“我栽花是为了寻找爱好和乐趣,而不是要得到愤怒和埋怨。”小和尚们顿时醍醐灌顶,不由得对高僧宽广的胸怀而钦佩。是啊,只要我们将那些快乐的兰花栽种于心田,拥有了兰心蕙质,我们的心境一定会盈满幸福与快乐、安详与宁静的。在生活中放下思想包袱,不必为丢失找不回来的东西徒劳,更不要为它心累。换句话说,千万不要把不愉快的心情堆积在心里,让我们给心灵做个大扫除,把沉重的东西统统丢掉,轻装上阵,用轻松的心情迎接每一天。时间永是流逝,我们无法抗拒。然而这个世界有太多的诱惑,有太多欲望满足不了的痛苦。一个人要以清醒的心智和从容的步履走过岁月,他的精神中必定不能缺少淡泊。否则,他不是活得太忧郁,就是活得太无聊。淡泊,不是不求进取,不是无所作为,不是没有追求,而是以一颗纯美的灵魂对待生活和人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让我们的心境离尘嚣远一点,离自然近一点,淡泊就在其中。这或许是人生的另一个境界,能做到的人又能有几个呢?
《圣经》上说:你出自尘土,必归于尘土。既然一切皆空,如此,我们来到这个世上,不妨做做主人,且要做一回大度的主人,不必因计较得失而设计最美的行程。这样,即使将来归于尘土,也坦然自若。平淡的日子不会永远平淡,只要怀有淡泊的心境和一生一世永不放弃的追求,定能获得生活馈赠的那份欢乐和成功给予的那份慰藉,谱写出生命中最璀璨辉煌的乐章。做人要几分淡泊,淡泊是一份豁达的心态,是一份明悟的感觉。淡泊为人,才活得自我,才把自己的本色演绎得精彩。
二、老师拥有淡泊
老师的特点决定着老师就要有淡泊名利,超然脱俗的情操。一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在经济社会的环境里,好多老师不得不对老师职业产生倦怠的心理。这样的老师,久而久之,或多或少的将会影响老师产生各种生理疾病,影响老师的心理健康,而且不利于老师在职业生涯方面的发展,甚至严重影响了老师的生活质量。有人曾经调查统计全国老师的平均寿命不到60岁。这不能不说没有和老师职业倦怠无关啊!老师职业倦怠还会对学生和教学工作的影响导致教学品质低劣,误人子弟。再次,老师职业倦怠对社会方面,还会使老师与学生、老师与老师、老师和领导、老师和家长之间的人际关系受损,教育所培养出的人才无法胜任工作,人力资源遭到损失,于是制造更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老师职业倦怠的危害是难以估计的。另一方面,老师的思想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老师的精神、物质需求也会随之变化。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物质的冲击越来越猛烈,老师还能不能坚守师德,人们似乎有些疑虑。师德问题,说到底是老师对名利的考量、取舍问题。一般而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老师也不能不考虑利益,就是孔圣人也曾收过束修。问题是在多大程度上考虑利益,必要的生活条件是必须具备的,自身的温饱问题,子女的教育问题,老人的赡养问题,这些都必须解决。虽然老师职业收入相对偏低,但比原来多多了,老师的工作责任重大,如果心平气和地看待自己的职业,自己的工作,心态就会坦然。不要以为老师是崇高的就是指的物质丰富而崇高,而是指多付出多贡献,少回报少索取,真正领会到了这点,达到这种崇高境界了,才会对教育工作就会充满激清充满热情。淡泊可以修身,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教育惠及子孙后代,我们老师就应存淡泊名利,立志存高远之志。
淡泊本身就是一种优雅,一种心态,一种涵养,一种境界。哲学家说,淡泊是一种成熟;思想家说,淡泊是一种美德;教育家说,淡泊是一种智慧;艺术家说,淡泊是一种魅力;科学家说,淡泊是一种发明。是的,淡泊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心理素质和处世之道。其一,取得成绩时需要淡泊。一个人取得成绩以后,得到的是鲜花和掌声,但我们不能躺在成功的椅子上去回味那种荣誉与奖励,使自己昏昏然。须知,这些鲜花与掌声只能代表过去,而不能代 2 表未来。今后的路还很长,更多的未知世界需要我们去探求,去拼搏。明智的成功者会把荣誉锁进抽屉里,把淡泊置于荣誉上,此时的淡泊是一种淡定。其二,遭受挫折时需要淡泊。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都不是平坦的,会遇到很多荆棘、泥泞、山道弯弯、曲曲折折。失败时,无须嚎啕大哭,也无须仰天长叹。聪明的失败者不会给自己哭泣的时间,因为他们心中拥有淡泊,所以他们不会在意得失,只会默默地总结经验教训,立刻投入到新的努力之中,把淡泊置于挫折之上,此时的淡泊是一种坦然。其三,具备优势时需要淡泊。泰戈尔有句名言:名声如果高于实际,真实的你就应低下头去。我们知道世界上有学不尽的知识,有走不完的路。更何况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任何的骄傲自满、固步自封,都只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我们应该看到自己的不足,更加努力拼搏,在自己具备优势时,其心灵也需要淡泊,此时的淡泊是一种冷静。其四,岗位练兵时需要淡泊。人的一生就是一场马拉松赛,输赢自在其中。每个人能参与这场竞赛,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心血,无论胜负如何,你就是个赢家。太在意输赢,精神的压力就会成为你的累赘,这种累赘就会成为一种桎酷,使你放不下,展不开,反而会影响你集中精力训练和今后比赛的发挥。所以参与竞赛时需要淡泊,此时的淡泊是一种淡然。其四,运筹帷幄时需要淡泊。许多成功人士的经验都有这么一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实这就是一种淡泊。当你静下心来,没有任何杂念时,你的智慧和创造力就会达到顶峰,好多宏伟的蓝图,好多惊人的创举,都是在这样的淡泊之中孕育诞生的,此时的淡泊是一种智慧。淡泊是平常之中隐隐透出的一种情致,一种神韵,一种不平常。漫漫人生旅途,让我们看风起云卷,花开花落,蓦然回首的浅浅一笑,守候的是一颗淡泊之心,拥有的是一份淡泊之美。
必须承认,老师也是社会的一份子,生活在社会这一个大家庭中,不能不养家糊口,不能不生存,为了生存,为了生存的更好,自然就免不了要竞争,竞争是必须的。然而什么都要成为强者,即使教学中成为竞争冠军,名利也要得到承认,那么这就不易了。所以老师也要淡泊名利,看破红尘。首先要调整心态,做好本职工作。不提倡什么都争强好胜,但要对自己良心负责,即老师们常说的教良心书。的确如此,老师被冠以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说的就是这个,不能出卖灵魂,是让无数无知的孩子接受心灵的洗礼,让他们成为一个灵魂未被玷污的孩子。只要做好了本职工作,问心无愧,不在乎名利得与失,那么他的心理健康就不会存在问题。放宽心态,不为职称或先进而苦恼,工作轻松,活得自在。都说愁是一天,快乐也是一天,那为何不快快乐乐的过好没一天。不把快乐建立在名与利上,只要自己的工作完成的好,即使是得不到领导的承认,那也得快乐,这是必须的。否则心理就不健康了。其次要加强学习,多看健康积极向上的文艺节目或书刊,接受正面的心理健康熏陶,只要名利不占上风,就会对各种晋级评优放宽心态,认为有则很好,无也无所谓,想是想不来的。只有通过学习与培训,提升自己的处事与为人哲学,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在自己头脑中有要对得起学生、对得起学生家长。再次要健康快乐,简单就是幸福,一个人真正做到了淡泊名利,又负有责任心和爱心,那他就是快乐的,就是幸福的,他的追求就是不平凡的。
三、为了学生淡泊
清末张之洞的养生名联说:“无求便是安心法”;当代著名作家冰心也认为:“人到无求品自高”。这说明,淡泊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和心态,是对人生追求在深层次上的定位。老师有了淡泊的心态,就不会在世俗中随波逐流,追逐名利;就不会对身外之物得而大喜,失而大悲;就不会对世事他人牢骚满腹,攀比嫉妒。“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确是一句旷世的真言,老师不应为过去的得失而后悔,也不应为暂时的失意而苦恼,更不要为将来的幻想而忧愁。老师的人生,就应当像一弘静静的秋水,又如一曲宛丽的清唱,坚持摒除了物欲的操守,保持一种抛弃了杂念的安宁,处于清贫贫而达观的生存状态,营造超越功利的愉悦心情,始终坚持对人生终及意义的追索,对个人得失的超然,不再缁铢必较的大度,不再前瞻后顾的从容,于淡泊平和中感知生命的真谛,体悟生命的平淡之美,脱离尘世的羁 3 拌,放下精神的重荷,在滚滚红尘中守望一片静土,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生命便会因此而进入一种怡然的境界,成为一种永恒。
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吧!只要你淡泊名利,常保持良好的心态对待自己,好好对待学生,相信自己将会桃李满天下,成为一名最幸福老师。想要做一名优秀的老师确实需要付出数倍的努力和全部的精力。老师的压力很大,老师在外人看来似乎很简单上课哄着孩子们玩中学学中玩下了课就备备课改改作业很轻松的职业。其实不然这是一份相当辛苦的工作。一名合格的老师单有爱心、耐心是不够的更需要老师的责任心上每一节课前老师必须精心备课才能上出一节学生们兴趣高涨、老师轻松愉快的好课。精心备一节课最少需要两至八节课,还要加上批改学生作业更费成倍增长的精力和时间,应该说是一种高强度的工作。每个老师都不是圣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压力、烦恼„„都需要知道自己的所需,?特别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成绩上不去,绩效工资得少,职称难评,工资提不起,你说老师心里烦不烦?心理压力大和内心烦躁的老师,能上好课吗?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怎么进行自我调节呢?老师走进淡泊,不是逃避现实,而是在工作之余,多一份清醒,多一份思考。老师只有学会看淡生命中的一些东西,我们才能真正的获得快乐。老师需要充实自己的内心,人需要活得真实,活得真实才能无悔,老师需要充分了解自己,才会有淡泊的心态,淡泊的心态是一种境界,需要老师用自己的人生去实践,要求自己拥有淡泊的心态,老师会多一份宽容,少一份计较,心中多一份淡定,做事就多一份淡定,做事会妥当。心中多一份从容,真正轻松起来,活得更加的自在,老师应该从心里学会放下,唯有放下,才能坦然,从现在开始努力做不迟,我们会有淡泊而美丽的人生。
一位哲人曾说过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控制它的宽度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露笑容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利用今天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淡泊名利,会收获快乐摆正心态;拥有快乐,会让老师踏踏实实做事、诚诚实实做人,让我们都做个快乐的老师吧,做一位有专业素养的后现代老师、做一位学生喜爱、尊敬的老师„„才是老师的追求!
第二篇:工作要有好心态
《工作要有好心态》读后感
看完《工作要有好心态》后,平时老师说的毕业生就业遇到的很多问题一下子找到了答案,书中穿插的很多小故事浅显易懂,让人印象深刻,甚至好多事情都是曾经老师说发生在往届毕业生身上的。看完书之后,它让我懂得了面对工作和生活中应该用怎样的心态;让我懂得了应该怎样面对工作中的快乐与困惑。最重要的是,它给了我一个坚定的信念:人的一生都应该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本书讲述了做为一名优秀的职工在工作中应具备的工作态度,和心态,那就是一个人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都应将自己的心态回归到零,把自己放空,抱着学习的态度将每一次工作任务视为一次机会,这样你就体会到工作所带给你的乐趣。“我们到底在为谁工作?”这是很多人心中都曾有的疑问。有些人因工作时间延长、任务繁琐等原因而牢骚满腹,把工作当作一件苦恼的差事去应付。这样的工作心态让他们活得不开心,没有了精神支柱,整个人也消沉了。其实,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到工作的意义,还没有调整好心态,没有认识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取决于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我们即将要踏入社会了,踏入各自的工作岗位了,我们应该用什么态度来工作呢?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首先,好心态就是积极的心态,态度决定一切。一个人的能力有高有低,接受教育的程度有多有少,但是不管怎样,任何人在工作中都要有一个积极的心态,要有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的欲望。在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积极的心态往往能帮你克服困难,并且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在社会的竞争到最后往往都是心态的竞争。还有找工作不能眼高手低,挑三拣四,要脚踏实地的工作,这也是我们看这本书要重要学习的一点。
其次,工作要勤勤恳恳,脚踏实地。工作中的事情往往都是不停重复的,有的时候甚至会枯燥无味,但不管怎样都要把自己的工作完成好,不管事情大小难易。很多工作都是由一点一滴的小事积累起来的。有些事情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如果不做可能会带来很大的损失。工作中千万不能眼高手低,懒惰的思想。
第三,工作要有责任心。责任心可以促使你把自己的工作完成好,要把单位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把单位的荣誉当成自己的荣誉,就像不断要求自己的成长一样不断为单位的繁荣发展出谋划策,在工作上的失误要勇于担当责任。
第四,工作要服从制度。单位的制度是一个单位不断发展所必须要的约束力。任何人在把自己工作做好的同时要无条件的服从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服从领导的安排。只有服从才能真正有效地执行、落实。
第五,工作要有平常心。不要让工作中所取的成绩和领导的表扬作为骄傲的资本,也不要因为领导的批评而感到失落萎靡,任何工作都有做的好或不好的时候,工作做的多的人犯的错误才会多。平时的工作要怀有一颗平常心,在对自己严格要求把工作做好的同时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尽量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力争把事情做完美。
最后,工作中要处理好与同事领导间的关系。与同事领导保持融洽的关系是把工作的前提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现在社会团结协作非常重要,很多事情都要依靠共同的力量才能完成好。因此,只有与同事、领导保持融洽的关系、大家团结在一起齐心协力,才能把单位的事业发展好。
总之,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将决定一个人所取得的成绩,工作态度才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具有积极工作态度的员工才是单位器重的人才。
读完这本书后我认为,让我感悟到了怎样正确的对工作和生活的认识,同时也让我看清了身上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缺点。我们马上就要面临毕业工作了,希望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都要继续努力,取别人长处补自己短处,踏踏实实干好自己的本职上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信任、帮助、鼓励过我的老师和同学、朋友。
一个人只有有好心态,他才能拥有成功的人生。人的一生并非听天由命,而是由心态来控
制,而我们大家自己就是心态真正的主人。
第三篇:好员工要有好心态
单选题 正确
1.下列不属于阳光心态四大要素的是:1.2.3.4.A 胆识、感性B 感性、创造C 创造、信念D 信念、乐观正确
2.关于感性和现实的关系,下列表述错误的是:1.2.3.4.A 现实是可变的B 目标是可实现的C 人是感性的D 世界是可调的正确
3.在学习中应该掌握的心态有:
1.2.3.4.A 主动学习、持续学习B 谦虚学习、善于学习C 持续学习、空杯学习D 谦虚学习、强化学习正确
4.企业组织的存活时间取决于:
1.2.3.4.A 人才的培养B 企业的产品C 企业的境界D 团队的发展正确
5.企业组织学习的目的主要是统一思想、统一策略和:
1.2.3.4.A 统一执行力B 统一文化C 统一行为D 统一发展方向正确
6.形成阳光思想和阳光心态的前提条件是:
1.2.3.4.A 改变性格B 改变目标C 改变行为D 改变思想正确
7.即使面对不喜欢的工作也会毫无怨言地承担,体现了员工的:
1.2.3.A 目标意识B 结果意识C 主动意识
4.D 责任意识正确
8.下列属于生活中提升自信方法的是:
1.2.3.4.A 培养微笑习惯、视觉化B 听觉化、视觉化C 提升自我形象、敢于冒险前行D 提升自我形象、与陌生人聊天正确
9.中国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应该采取:
1.2.3.4.A 培养孩子的依赖性B 让孩子学习别人的好习惯C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D 培养孩子的动手性正确
10.员工的责任意识主要体现在:
1.2.3.4.A 富有责任心、从不推卸责任B 敢于担当、从不忍让C 自愿付出、任劳任怨D 敢于担当、自愿付出
判断题
正确
11.阳光心态的重点并不取决于自己,而取决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1.2.A B 正确错误正确
12.心态往往会决定一个人在圈子内的质量和层次。
1.2.A B 正确错误正确
13.人之所以会给自己找理由,是因为目标很重要,但是动机比目标更重要。1.2.A B 正确错误正确
14.每个人都要时刻给自己制造压力和竞争。
1.2.A B 正确错误正确
15.人可以没有兴趣和爱好,但是要想有所作为,持续学习是必不可少的途径。1.2.A B 正确错误
第四篇:教师要有阳光心态
学习时间:2014年4月23日
地点:三楼会议室
主持人:张连玉
领学人:曹正峰
师德学习材料之四
教师要有阳光心态
教师工作压力大,是现今教师的热点话题之一,但实际情况究竟如何?教师的自我感受和客观指征是否一致?教师自身如何通过有效调控改善小环境、舒解压力?华东师大学前教育学院的周念丽副教授曾在日本研读心理学多年,一直非常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近两年更是就这一问题专门作过两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接受调查的老师都处于焦虑状态,其中近63%的教师属于高度焦虑,“工作本身”和“家长”是造成教师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教师对自己所承担的压力而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盲目减压,从一个极端走入另一个极端。但不可回避的是现代人普遍面临较大的压力,怎样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营造一个宽松的小环境,有效舒解压力呢?今天就想跟各位沟通一下如何做一个健康快乐的教师?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可不知从何时起,我们时常能听到来自教师的抱怨声:“工作真没劲”、“孩子太难教”,“家长难沟通”等等。由于心怀一股怨气,因此,对工作逐渐感到厌烦,甚至进入一种身心俱疲状态而导致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的降低。出现了:大声呵斥孩子、不尊重孩子的语言屡见不鲜;不能耐心而冷静地对待家长的建议;不容易接纳领导和同事的批评和指导。如此下去,不仅影响教师对工作情感和精力的投入、自身教育能力的发挥和发展,而且还会影响教育的质量,对学生和教师的身心健康都会产生极大的危害。因此,如何走出这种职业倦怠,做一个健康、快乐的教师是我们每位教育同仁的共同追求。
一、我在为谁工作
我一直在问自己:我喜欢干什么?我适合干什么?我想干成什么?我现在能干什么?
而这些问题,也正是我要向大家推荐的《我在为谁工作》这本书所向我们展开的画卷。
在书的封面上这样写到: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都要将心态回归到零;把自己放空,抱着学习的态度,将每一次任务都视为一个新的开始,一段新的体验,一扇通往成功的机会之门,千万不要视工作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结果做得心不甘情不愿,于公于私都没有裨益。
在序言的开场一段写到:我只拿这点钱,凭什么去做那么多的工作,我为公司干活,公司付我一份报酬,等价交换而已,我只要对得起薪水就行了,多一点我都不干,工作嘛,又不是为自己干,说得过去就行了。这简简单单的几句话道出了多少人的心声,刻画了多少人对工作的心态。
那么,到底为什么而工作?单纯为工作而工作的人,看不到自己的潜能,缺乏前进的动力和信心,因此会失去许多宝贵的机会;单纯为薪水而工作的人,只想到工作只要能对得起自己的薪水就行,全然没有责任感可言,更谈不上体会工作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为自己而工作:人生离不开工作,工作不仅能挣到养家糊口的薪水,同时在工作中经历的困难能锻炼我们的意志,拓展我们的才能,与同事相处可以培养我们的品性,与家长交流可以锻炼我们的人格,工作着多有意义啊!幸福是什么?幸福是历尽艰辛后的回味,是一个人懂得了幸福后对生活的热爱。这本书,使我对“你在为谁工作“的理解更加深刻,提醒我珍惜现在的工作,在这里向各位班主任推荐。
二、如何在职业中获得幸福
当看到自己的公开课能够顺利开展并获得领导的认同时,是一种幸福;当看到自己的工作获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时,是一种幸福;当看到自己在平常的活动中得到同事的指点与提醒时,也是一种幸福;当看到孩子们开心地和自己说老师我喜欢你时,更是一种幸福。
1、从孩子身上找到幸福
任何工作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有困难和矛盾出现,会有烦恼和不快产生。只有自己去寻找工作的乐趣,才能在工作中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正如有人说,如果你把孩子看成是令自己心烦的人,那么你就会感到心烦;如果你把孩子看成是可爱的天使,那你就会变成快乐的天使。
2、从同事身上找到幸福
工作中,对积极追求进步、工作成绩显著的同事要以欣赏、学习的态度与他们交往,绝不能以嫉妒、轻视、不屑一顾的态度远离他们,相反,如果我们经常与工作中的“落伍者”为伍,久而久之,我们也会被他们那种消极的心态所感染,继而走进工作的倦怠状态中,对你的成长、为人、交友、处事无任何益处。
3、从沟通渠道找到幸福
对领导同事要多交流多沟通。“三人行,必有我师”,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也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扬自己之长,补自己之短。对别人的弱势要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以宽容之心对待。
4、从学习中找到幸福
新世纪是科技日新月异和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次性的学校“充电”,一辈子的工作“放电”现象已不再成为可能。这给为人师、为人妻、为人父母的教师们带来了很大的工作压力。因此,我们不仅要以不断进取的精神去进行业务方面的继续教育,还应接受心理保健方面的学习积累,使自己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里拥有一颗平和的心来适应社会的需求;拥有一颗坚强的心,去迎接挑战。
5、从心灵的空间找到幸福
生活的空间,需借清理挪减而留出;心灵的空间,则经思考开悟而扩展。
打牌时,我们手中的牌不论好坏,都要把它打到淋漓尽致;人生亦然,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事,而是我们处理它的方法和态度。拿花送给别人时,首先闻到花香的是我们自己;抓起泥巴想抛向别人时,首先弄脏的也是我们自己的手。因此,要时时心存好意,脚走好路,身行好事。
光明使我们看见许多东西,假如没有黑夜,我们便看不到闪亮的星辰。因此,即使我们遇到难以承受的痛苦,也不会完全没有价值。它可使我们的意志更坚强,思想、人格更成熟。
不要在人我是非中彼此摩擦。有些话语称起来不重,但稍有不慎,便会重重地压到别人心上;当然,也要训练自己,不要轻易被别人的话扎伤。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不能改变天生的容貌,但你可以时时展现笑容;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你可以好好把握自己;不能全然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充分利用今天;不能要求事事顺利,但你可以做到事事尽心。
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多是负担,是另一种失去;少非不足,是另一种有余;舍弃也不一定是失去,而是另一种更宽阔的拥有。美好的生活应该是时时拥有一颗轻松自在的心,不在热闹繁杂中,更不在所求太多中,放下挂碍,心里自然清静无忧,而周遭的环境,都是美好而善良的。
只要是工作就少不了压力。虽说有效减压也不是那么容易,但作为个体,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心态、改变工作方法等策略为自己减压并体味工作的快乐。
※调整心态:
同样一份工作,有的教师可能微笑面对,有的教师则可能怒气冲天,这一切其实取决于心态。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有足够的爱心,就能做到热爱孩子,热爱生活,热爱工作。我们不妨以轻松的态度对待工作,用自己喜欢的教学风格进行教学,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去研究,写真情实感的教育随笔,享受孩子的纯真,享受家长的信任,享受领导的期望,在忙碌的工作中体味快乐。我们也要给自己的心灵留一片空间。如果你喜欢写作,那么你尽可以用笔记录你的喜怒哀乐;如果你喜欢阅读,那么你尽可以让自己沉浸到故事中去,借此体味别样的人生;如果你喜欢音乐,那么你尽可以随时听听音乐,或尽情高歌为自己感动一把;如果你喜欢时尚,那么你尽可以将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让自己的心情焕然一新;如果你喜欢交友,那就尽情地向他们倾诉„„只要你愿意,就让大家一起分享你的快乐与忧愁吧!
※早到五分钟:
早到五分钟本身就会给一种舒坦的感觉,会使接下来得工作开展的更加井然有序;而踩着钟点进办公室却容易产生紧张和焦虑的情绪,以不同的情绪做同样的事情,效果肯定截然不同。
※每天一个微笑:
每天给自己,同事,孩子,家长一个微笑,要相信微笑的魅力,它会让你的工作环境变得温馨而愉快。
※赞许他人:
多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多想想如果我是他,我会怎样做。多观察同事的自豪的事情,如:兴趣爱好,工作效率,做事态度等。一句发自内心的赞美,会赢得他人的欣赏。
※分清轻重缓急
班主任工作忙碌又琐碎,每一天都会有许多工作等待处理:自己想做的、领导要求做的、自己担负的许多细小的工作,面对这些,不要慌乱,分清轻重缓急,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化解工作压力。
※不要抵触批评
人无完人,一个不完美的人往往也是可爱的,因为她勇于犯错,勇于面对错误,勇于承认错误。要知道,工作中的批评往往是善意的,对事不对人的,面对这些,要用有则改之无则加冕的心态来对待,这样才能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养。
幸福就在我们的身边,一直跟随我们左右,就看我们是否能感受到,是否能抓住。对人而言,压力是一种精神感受,是外在因素导致的身体、心理的一种负荷,关键看你怎么看它,如何缓解压力,书中是这样说的:关爱自己,保持健康;规划工作,有条有理;心境平和,不烦不躁;量力而行,学会放弃。老师们,健康真的很重要,特别是像我一样上了年纪的老师,更是感触颇深,腰酸背痛脖子酸,一不留神还要闪到腰,如此状态下,还不赶紧抓住快乐?抓住健康?
※让自己拥有一份能力:
“有能力”是当下对人才的赞美。而新时代教师的能力体现在哪儿?业务精湛是能力,教学有方是能力,走进学生心灵、赢得学生和家长的爱戴更是能力!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悠然;没有原野的芬芳,可以有小草的翠绿„„生活中,我们总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泽、自己的声音!最后引用书中的一段话,和大家一起共享吧:每年做一次体检,每月听一场音乐会,每周唱一首歌,每天多喝一杯绿茶或酸奶,每小时伸伸胳膊踢踢腿,每分钟都保持乐观阳光的心态!记住,你的健康属于你自己,也属于教育!
人生幸福三诀:
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来惩罚别人 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有了这三条,人生就不会太累了„„
师德学习材料之三 教师的阳光心态 ——有一种师德叫心态
一、什么是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还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过,健康有以下三个标准:足够的自我安全感,生活理想符合实际,保持人际关系良好。
二、拥有良好心态的重要性
如果你总是抱怨周围的人,你就要调整心态。为什么要调整心态?因为情绪对人的健康有巨大破坏作用。一般人都恐惧未来,所以在年轻的时候要多努力一些。人类共有的恐惧有六个:怕贫穷、怕被批评、怕得病、怕失去爱、怕年老和怕死亡。前两个怕贫穷和怕被批评,经过自身努力可以改变;中间两个怕得病和怕失去爱,经过自身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后两个怕年老和怕死亡不可改变。所以力所能及则尽力,力不能及则由他去。我们如果能这样想,情绪就会变好。人有九类基本情绪:兴趣、愉快、惊奇、悲伤、厌恶、愤怒、恐惧、轻蔑、羞愧。前两个兴趣和愉快是正面的,第三个惊奇是中性的,其余六个都是负面的。在这九类基本情绪中,两类是好的,六类是不好的。由于人的负面情绪占绝对多数,因此人不知不觉就会进入不良情绪状态。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塑造阳光心态,把兴趣和愉快这两个好情绪调动出来,使大家经常处于积极的情绪当中。比如说,我现在不高兴了,我就想办法让高兴出来,就像从衣服口袋里把它掏出来一样。想让哪个情绪出来,就能自如地把它调动出来,能做到这一点是超人,我们不是超人,但会努力去做。因为心境具有两极性,好的心情使你产生向上的力量,使你喜悦、生气勃勃,沉着、冷静,缔造和谐。差的心情使你向下,使你忧愁、悲观、失望、萎靡不振,甚至颓废。如果你的心情不好,就会跟别人发脾气,不愿意配合别人的工作,人际关系就会紧张。亚里士多德说,生命的本质在于追求快乐,使得生命快乐的途径有两条:第一,发现使你快乐的时光,增加它;第二,发现使你不快乐的时光,减少它。良好的心态影响个人、家庭、团队、组织,最后影响社会。好的心态让你成功,坏的心态毁灭你自己。心态具有多大力量呢?有一个教授找了九个人作实验。教授说,你们九个人听我的指挥,走过这个曲曲弯弯的小桥,千万别掉下去,不过掉下去也没关系,底下就是一点水。九个人听明白了,哗啦哗啦都走过去了。走过去后,教授打开了一盏黄灯,透过黄灯九个人看到,桥底下不仅仅是一点水,而且还有几条在蠕动的鳄鱼。九个人吓了一跳,庆幸刚才没掉下去。教授问,现在你们谁敢走回来?没人敢走了。教授说,你们要用心理暗示,想象自己走在坚固的铁桥上,诱导了半天,终于有三个人站起来,愿意尝试一下。第一个人颤颤巍巍,走的时间多花了一倍;第二个人哆哆嗦嗦,走了一半再也坚持不住了,吓得趴在桥上;第三个人才走了三步就吓爬下了。教授这时打开了所有的灯,大家这才发现,在桥和鳄鱼之间还有一层网,网是黄色的,刚才在黄灯下看不清楚。大家现在不怕了,说要知道有网我们早就过去了,几个人哗啦哗啦都走过来了。只有一个人不敢走,教授问他,你怎么回事?这个人说,我担心网不结实。这个试验揭示的原理是心态影响能力。所以心态好,生理健康,能力增强;心情不好,生理差,能力差。心态就具有这么大的力量,从里到外影响我们。
三、教师拥有健康心态的意义
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保持健康的心态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的生理健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教师作为学校教育者,自己的行为和心态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学校和学生朝夕相处,教师的一言一行、精神状态都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行为表现,教师良好的心态就能显现出良好的师德行为。如果一个老师心情经常不好,这种不好情绪就会像羊群中的瘟疫一样在组织中传染,导致整个班级情绪低靡。教育是个复杂的链,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往往跟上下都有关联。教师的心理健康,将会直接、间接地影响整个社会和民族心理的健康,关系到中华文明的明天!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拥有阳光
心态至关重要。
打起精神,整理好自己的情绪,换一种心态投入新一天的工作。教育是一种有遗憾的事业,教育工作也就是普通教师的主要生活,只有走在追求理想的路途中,只有在发展学生的同时发展自己,才能在日常琐屑的工作中找到幸福。于是,你善待每一个学生,你精心准备每一节课,你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你宽容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于是,你重塑理想而面带微笑地走过每一天。
四、教师拥有良好形态的标准
1、能积极地悦纳自我——即真正了解、正确评价、乐于接受并喜欢自己。承认人是有个体差异的,允许自己不如别人。
2、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能面对现实并积极地去适应环境与教育工作要求。例如,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及客观了解学生的能力;具有获取信息、适宜地传递信息和有效运用信息的能力;具有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3、热爱教师职业,积极地爱幼儿——能从爱的教育中获得自我安慰与自我实现,从有成效的教育教学中得到成就感。
4、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教师的教育心理环境是否稳定、乐观、积极,将影响教师整个心理状态及行为,也关系到教育教学的工作效果。
5、能自我控制各种情绪与情感——繁重艰巨的教育工作要求教师有良好的、坚强的意志品质,即教学工作中明确目的性和坚定性;处理问题时决策的果断性和坚持性;面对矛盾沉着冷静的自制力,以及给予爱和接受爱的能力。
6、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有健全的人格,在交往中能与他人和谐相处,积极态度(如尊重、真诚、羡慕、信任、赞美等)多于消极态度(如畏惧、多疑、嫉妒、憎恶等)。
7、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能适应当前发展、改革与创新的教育环境,为积极改造不良教育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献计献策。
五、教师的阳光心态
(一)改变态度的心态
改变态度就能见到快乐的阳光。当我们觉得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它便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我们内心世界的美好。我们改变不了事情就改变对这个事情的态度,事情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对这个事情的态度。态度变了,事情就变了。文革时造成了一大堆牛鬼蛇神地富反坏分子,文革后一平反,这些人又成了好人。态度变了,坏人就变好人了。事情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我们对事情的态度。蚂蚁虽小,可以破坏大堤,一个人改变了对事物的看法,事物就会改变。有一个成语叫“塞翁失马,焉知祸福”,英文版的解释是这样说的:在古老的东方,有一个智者,他的一匹马丢了,邻居说你真倒霉,智者回答,是好是坏还不知道呢;不久丢失的马领着一匹野马回来了,邻居说,你太幸运了,多了一匹马,智者回答,是好是坏还不知道呢;儿子骑野马,从马上摔下来,腿摔断了,邻居说,你真倒霉,就这么一个儿子,腿还断了,智者回答,是好是坏还不知道呢;过一段时间,皇帝征兵,胳膊腿全的年轻人都在战场上被打死了,智者的儿子由于腿断了不能打仗,未被征兵还活者。故事就讲到这里,我们可以继续推理,邻居说,你真幸运,儿子还活着,智者回答,是好是坏还不知道呢;儿子结婚了,邻居说,你真好,断腿的儿子还找到了媳妇,智者回答,是好是坏还不知道呢。所以从大尺度的时间来看,任何事情是好是坏还不知道呢。没好事没坏事,只是有事,这样想,人就会变得洒脱、平淡一些。
浙江大学有两个女同学甲、乙是好朋友,大学毕业后留校当老师,很幸运每人都生了两个儿子。甲的两个儿子很争气,都考到美国留学了,乙的两个儿子不争气,全都干了“的哥”,你们说甲、乙谁自豪?人们都羡慕甲,说你真好,两个儿子都考到美国留学了。但是遗憾的是,甲并没有感到开心,反而是乙的两个儿子每逢节假日就开车看自己的母亲,接母亲出去玩,大事小情照顾得非常好,乙日子过得非常开心。甲非常羡慕乙,所以是好是坏不知道呢。也许你说,不要紧,甲移民到美国就行了,就能享受天伦之乐了。但是,是好是坏不知道呢,你把一棵老树移植到另外一个地方,它根本活不了。甲适应了杭州的社会、生态系统,到美国后水土不服,语言不通,没有朋友,孤单,她总不能每天傻呼呼吸点儿空气,啥也不说吧,那不成了地下老鼠了吗?杭州是世界最佳的人居地方,你移民到美国干吗去?美国哪有西湖啊,有湖没人看,没人看的地方你看它干吗?你总不能每天对着水发傻吧,是好是坏不知道呢!我们改变不了事情就要改变对事情的态度。
改变了态度就有了激情,有了激情就有了奋发向上的斗志,结果就会变化。一个小孩和一个水手聊天,小孩问水手,大海那么恐怖,你怎么敢到海上去呢?水手说,大海也有很美丽的时候。小孩问,你爷爷死在哪儿?水手说,我爷爷死在海上。小孩问,你父亲死在哪儿?水手说,我父亲也死在海上。小孩接着说,那你怎么还敢到海上去呢?水手反问小孩,你爷爷在哪儿死的?小孩说,我爷爷是在床上死的。水手问,你父亲在哪儿死的?小孩说,我父亲也是在床上死的。水手问,那你怎么还敢到床上去呢?别人掉到海里你不一定掉到海里,别人出问题你不一定出问题。奋起就会克服困难,结果就会变化。
内心愁苦命运也将愁苦,心态决定命运。古时候有甲、乙两个秀才去赶考,路上遇到了一口棺材。甲说,真倒霉,碰上了棺材,这次考试死定了;乙说,棺材,升官发财,看来我的运气来了,这次一定能考上。当他们答题的时候,两人的努力程度就不一样,结果乙考上了。回家以后他们都跟自己的夫人说,哪口棺材可真灵啊。心态影响人的能力,能力影响人的命运。生命的质量取决于你每天的心态,如果你能保证眼下心情好,你就能保证今天一天心情好,如果你能保证每天心情好,你就会获得很好的生命质量,体验别人体验不到的靓丽的生活。
(二)享受过程的心态
享受过程,精彩每一天。生命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结果,如果你不会享受过程,结果是什么大家都知道。生命是一个括号,左边括号是出生,右边括号是死亡,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填括号,要用靓丽多彩的事情,好心情把括号填满,结果到了括号就结束了。云南有一个古城,气候宜人,土地富饶,物产丰富,人们生活悠闲,节奏慢悠悠的。有一个英国绅士看到这里的人们生活悠闲,就问一个老太太,夫人,你们这里的人生活节奏为什么是慢悠悠的?老太太说,先生,你说人最终的结果是什么?英国绅士想了想说,是死亡。老太太说,既然是死亡,你忙什么?生命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有人看透,有人看破。
有一个年轻人看破红尘了,每天啥也不干,懒洋洋地坐在树底下晒太阳,有一个智者问,年轻人,这么大好的时光,你怎么不去赚钱?年轻人说,没意思,赚了钱还得花没。智者问,你怎么不结婚?年轻人说,没劲,弄不好还得离婚。智者说,你怎么不交朋友?年轻人说,每意思,交了朋友弄不好会反目成仇。智者给年轻人一根绳子说,干脆你上吊吧,反正也得死,还不如现在死了算了。年轻人说,我不想 死。智者说,生命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结果。年轻人翻然醒悟,这就叫一句话点醒梦中人。
怎么享受生命这个过程呢?把注意力放在积极的事情上。我们认为生命如同旅游,记忆如同摄像,注意决定选择,选择决定内容。有人去厦门旅游,去厦门一定要到鼓浪屿,到了鼓浪屿一定要到日光岩。到了日光岩一看,一块不足15m2的岩石,上面挤满了人,多得都要把人挤掉下去,待不了2分钟就要下来。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在日光岩上只待了2分钟,如果从结果上看,一点也不值,但是过程重于结果。有甲、乙两个人看风景,开始的时候你看我也看,两人都很开心。后来甲耍了一个小聪明,走得快一点比乙早看一眼风景,乙一看你想比我早看一眼,就走得更快一点超过了甲,于是两人越走越快最后跑起来了,原来是来看风景的,现在变成赛跑了,沿途风景两人一眼也没看到,到了终点两人都很后悔。生命的本质是追求快乐不是比赛。
现在的人结婚都比较晚,孩子都比较小,有人就说,你的孩子多大了,怎么这么小啊?啥时才能“出锅”啊?你问,“出锅”后干吗?他说,考大学啊?你又问,上了大学后又干吗?他说,出国啊。你接着问,出国后干吗?他说,结婚、找工作啊。清华大学一个博士导师,老两口只有一个女儿,考上了北京外交学院,毕业后出国到了美国,结果被一个美国男孩看中,娶了过去定居美国了。他们说,我们到现在才想明白,我们两人这一辈子没干什么,就给美国人生了一个媳妇。如果你现在孩子小,你要学会享受这段过程,他在你的怀抱中对着你笑,对着你哭、闹,你会觉得很好玩。长大一点后他学会了下棋,总想赢你,当然就是玩赖,你注意他玩赖的样子,你会挺开心的。一个北京的农村老头,有四个儿子,家里穷得叮当响,老头夏天一根冰棍也舍不得吃,从来没进过城,没看过天安门。老伴过世了,他一个人苦苦拉扯着四个儿子,心想等儿子都长大了,一定要进城看看天安门,好好吃一顿冰棍。后来儿子大了,老头得了严重的糖尿病,不能吃冰棍了,还要按时打胰岛素,天安门不能去了。老头每天躺在床上忧心忡忡,唉声叹气,见到儿子就说,我这一辈子干吗来了?天安门没看过,冰棍没吃过。儿子说,冰棍谁不让你吃了,现在我们谁还吃那破玩意;天安门谁不让你去了,你去啊。老头一看儿子不领情,气坏了。后来老头总结一条道理,对待儿女要十分能力用七分,留下三分给儿孙。有些父母就怕孩子摔了,碰了,孩子见了人不会说话,那就别说了,妈妈替你说吧;孩子不会办事,那就别办了,爸爸替你办了。孩子长到30多岁,见人话也不会说,事也不会办,父母着急了,见了孩子就骂,你怎么就不象我们呢?孩子这样这都是父母培养的结果,他见人不会说话,你就不让他说,那他就永远也不会说话;他办事办不好,你就不让他办,你就剥夺了他学习的机会。如果领导者太强,把所有的事情都办了,下属的能力就差,这叫大树底下不长草。学会体会过程,有的人就找最讨厌的地方去体会,这个世界总会有阴暗面,一缕阳光从天上照下来的时候,总有照不到的地方。如果你的眼睛只盯在黑暗处,抱怨世界黑暗,那是你自己的选择。同样的高考备考的过程和结
果对学生也一样重要。(三)随时放下的心态
从前,有一个富翁整天感到不快乐,便背着许多金银财宝,到处寻找快乐.然而,他翻越万水千山后,依然没有找到快乐,感到非常沮丧,便一屁股坐在道旁唉声叹气.这时,一位樵夫背着一捆柴从山上走下来,富翁就问樵夫:我家产万贯,衣食无忧,却找不到快乐的感觉,请问,我为什么没有快乐呢?樵夫放下沉甸甸的柴火,擦擦脸上的汗水,舒心地说:其实快乐很简单,对我来说,放下就是快乐啊!富翁闻罢茅塞顿开.'是啊!自己背负那么重的金银财宝,整天忧心忡忡,怎么会有快乐呢?’随后,他用携带的钱财接济穷人,专做善事。这样,他放下了压在心头的负担,心灵由此得到滋润,终于找到了快乐。”
一个学生问苏格拉底:“请告诉我,为什么我从未见过您蹙额皱眉,你的心情总是这么好呢?”答曰:“因为我没有那种失去了它,就使我感到遗憾的东西。”学会放弃,保留生命中最有价值、最必需、最纯粹的部分,而放弃那些人生的附疣与累赘。学会放弃,不是消极避世,不是丢掉进取心,不是扔下一切,得过且过,而是一种审时度势、存精去粗的选择,是为了剪掉生命的尾巴,更轻快、欢愉地
迈向人生光辉的顶点。
有一位百丈禅师,他的一个弟子问他说:“如何才能成佛?”大师说:“放下!放下你的一切执著于成佛的念头,放下你的总是执著于成佛的那颗心。”对大师的禅语诠释最好的是一个登山者。这个登山者在一次登山中,首次不使用氧气,成功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他下山后,人们纷纷问他成功登顶的秘密,他说:“这没有什么秘密,我知道大脑是一个重要的耗氧源,科学家曾告诉我们:各种思想在大脑中相互撞击时,竟要消耗我们吸入全部氧气的40%。所以,为了减少对氧气的消耗,我只有'向前走’这一个念头,至于其他的任何想法我都把它们统统从脑子里抛掉。没有了任何的杂念,我就等于放下了一个背在身上的巨大包袱!轻松地向前,这就是我成功的全部秘密。”
放下是一种美丽的心境,放下是一种豁达的心态.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一番风顺的,也不可能万事都尽如人意,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比如,在上班时遇到一位刁难你的学生;或因某件事情受到领导的批评;或因和朋友发生不愉快;或因周围环境有小肚鸡肠的人和你有意为敌,都可能影响到自己的心情,心情不好,势必影响工作情绪,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放下”,把那些不愉快,不顺心的事统统“放下”,特别是对一些有意和你调劲的人,不予理睬是最大的轻蔑,你当他是一只“桥梁小丑”,任其表演,而无视他的存在,自己该怎样还怎样,开心就好.应该高兴地看到,世上小肚鸡肠,心胸狭窄的人必定是少数,大多数朋友都是善意和友好的.看到这一点,就给自己创造了放松心情的良好环境.心情好了,不仅利于搞好工作,还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当前教师压力特别大,网络流行一个故事《老师和驴》。一农夫赶驴,行至某中学校门前,任主人怎么鞭打,驴死活不走了,它说:我累了,不想干了。农夫束手无策。这时,从学校里出来一教师,对驴附耳说了几句话,驴大叫一声,老实赶路去也。旁人不解,问教师说了何话。曰:“驴呀,你再不起来赶路,我就把你拽进学校当老师去!”但是,我们要学会缓解压力,要举得起放得下,关上身后那扇门,轻松
面对教师的职业压力。(四)利导思维的心态
生活中,障碍与机会有何差别呢?关键在于人们对它的态度而定。积极的人视挫折为成功的绊脚石,并将挫折转化为机会,消极的人也视挫折为绊脚石,任机会
悄悄溜走。
人的心灵主要有两个部分组成,就是意识和潜意识。当意识做出决定时,潜意识就做好准备。意识决定“做什么”,潜意识便将“如何做”整理出来。意识就像冰山浮出水平线上的一角,而潜意识就是埋藏在水平线下很深的部分。这就是往往相信自己成功,自己就能成功,这是人的意识和潜意识的作用。遇事尽往好处想,平时喜欢高兴的事、愉快的事,这就是利导思维(积极的心态)。遇事爱钻牛角尖,尽往坏处想,这就是弊导思维(消极心态)。世上的任何事都可以找出好的一面,也可以找出坏的一面。手持半杯水,乐观者说:“这是半杯满的”,悲观者说:“这是半杯空的”。丢了钱包,乐观者说:“幸亏没把存款放在包里”。悲观者说:“这是我一个月的生活费”。一个人每天面对生活、工作、社交,心灵和身体不停地在对话。对话的内容只要往好处想,体内就会产生增强健康的物质。如果对话的内容尽往坏处想,体内就会产生加速衰老或致癌的物质。如果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事物都当作好事,这就是利导思维(积极心态),学会利用利导思维就是对你自己大脑的一种开发和利用。人的思维有利导思维和弊导思维之分。只有运用好利导思维,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就会陷入弊导思维从而损害健康。什么是利导思维呢?利导思维就是遇到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时,把思考导向对自己有利方面,亦即是注积极美好方面去想。日本学者春山茂雄在《脑内革命》一书中有言:“想好事,好事降临,想坏事,坏事敲门。” 世界名著“飘”里有句名言:Tomorrow will be a new day!(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主人翁斯佳丽在战乱中,凭着这样的乐观心态,顽强地生活。性格决定命运,由此可见一斑。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能与人言不过一二。所以,凡事往好处想(利导思维)比每年赚1000万都有用。“牛不知自己力大”,你在羡慕别人的时候,别人还在羡慕你呢。然而,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喜怒哀乐惊恐惧,人人无法避免。我们要做的是,当影响心情的事发生时,尽快的将其“拨乱反正”。“宠辱不惊,看窗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因为,世界万物瞬息万变,我们无法控制,唯一能控制的是自己的心情。
毛泽东的养生之道:“遇事不怒,饭后百步,基本吃素,劳逸适度”可见,他是把养心放在第一位的。人不要为别人的看法活着。摄影的人都知道,同一物体,处在不同的位置和角度,所得的图景效果大不一样。所以,一百个人有一百个看法。寓言“瞎子摸象”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瞎子们看不见大象的全部,摸到腿的说大象就像一个柱子;摸到身体就说大象就像一堵墙;摸到耳朵的就说大象就像一面扇子。然后,大家再争论不休。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现象我们见到的难道还少吗?如果我们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誉之,一笑了之;人骂之,一笑了之,我们就做到了“利导思维”的最高境界了。
所以,“在犯错误的学生面前,困难的不是批评,不是指责,更不是数落他的一系列错误,而是找出他的错误的对立面——长处,只有找到了长处,才算找到了错误的克星,才帮他找到了战胜错误的根据地。”用长处战胜短处,用长处战胜错误这是魏书生化弊为利、扬长避短的教育手段,这种教育手段值得肯定。让学生“真、善、美”的一面战胜“假、恶、丑”的一面,多看学生的长处,少看他们的短处。
(五)归零学习的心态
相传在很远的古代,知了是不会飞的。一天,它看见一只大雁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十分羡慕。它就请大雁教它学飞。大雁高兴地答应了。学飞是一件很辛苦的事。知了怕吃苦,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跑东窜西,学得很不认真。大雁给它讲怎样飞,它听了几句,就不耐烦地说:知了!知了!大雁让它多试着飞一飞,它只飞了几次,就自满地嚷道:知了!知了!秋天到了,大雁要到南方去了。知了很想跟大雁一起展翅高飞,可是,它扑腾着翅膀,怎么也飞不高。这时候,知了望着大雁在万里长空飞翔,十分懊悔自己当初太自满,没有努力练习。可是,已经晚了,它只好叹息道:迟了!迟了!在我们的身边,有多少这样的“知了”,就有多少这样的“迟了”。自满使我们目光短浅,安于现状;懈怠使我们固步自封,坐失良机。
古时候一个佛学造诣很深的人,听说某个寺庙里有位德高望重的老禅师,便去拜访。老禅师的徒弟接待他时,他态度傲慢,心想:我是佛学造诣很深的人,你算老几?后来老禅师十分恭敬地接待了他,并为他沏茶。可在倒水时,明明杯子已经满了,老禅师还不停地倒。他不解地问:“大师,为什么杯子已经满了,还要往里倒?”大师说:“是啊,既然已满了,干嘛还倒呢?”禅师的意思是,既然你已经很有学问了,干嘛还要到我这里求教?这就是“空杯心态”的起源,象征意义是,做事的前提是先要有好心态。如果想学到更多学问,先要把自己想象成“一
个空着的杯子”,而不是骄傲自满。
不归零就就不会持续性发展。只有心态归零你才能快速成长。如果你要喝一杯咖啡,就必须把杯子里的茶先倒掉。否则把咖啡加进去之后,就茶也不是,咖啡也不是。成了四不象。毛泽东主席说: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归零的心态就是一切从头再来,就象大海一样把自己放在最低点,来吸纳百川。归零的心态就是空卑、谦虚的心态,要去掉缺点,吸取优点。不要倚老卖老自以为是。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有句话说:谦虚是人类最大的成就。谦虚让你得到尊重。越饱满的麦穗越弯腰。学习是储备知识的唯一途径,知识能给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学习是给自己补充能量,先有输入,才能输出。成功是学习的过程。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过时的知识等于废料,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摄取能量,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生存下来,要想成功就必须不断的充实自己。要善于思考,善于分析,善于整和,只有这样才能创新。学习是积累财富的过程,是创造财富的过程。当今学习就是创收,学习就是创业。心志的增长一日千里,知识的增长点点滴滴,处处留心皆学问。学习是留意你身边的人和事,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21世纪是一个“学习、改变、创业”的世纪,在21世纪你要征服别人,必须用知识。作为教师,我们是学生的榜样,为给学生一碗水,我们拥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多读书,要活到老学到老,可以利用无尽的网络资源来增强自己的实力,要有广泛的爱好,做一个
入学生彻底佩服的好老师。
(六)撒播阳光的心态
广大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我们的人格魅力。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面对孩子,要有阳光般灿烂的笑脸;要有和谐的人际关系,面对同事,要有阳光般温暖的态度;要有一定的沟通能力,面对家长,要能阳光般真诚的交流;面对教育,要有阳光般平和的心态;面对教研,要有阳光般积极的热情;面对发展,要有阳光般不息的能量。给自己阳光,就会给学生撒播阳光,给
大家带来阳光。
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与短处,快乐的教师往往从积极的一面、好的一面阳的一面看人看物,善于欣赏身边的每一个人,特别是“差生”,会尊重、理解学生,会换位思考,会弯下腰来教育,善于分享别人的快乐;拥有一种健康、平和、宽容、大度、崇高、自信、积极的心态。
阳光教师是拥有健康的正向思维能力的人,会设法抵御生活中各种负向的影响,即使有些低调情绪,也会及时调整,尽快清除。习惯正向思维的教师把良好思维方式变成自己的意识活动,使自己在课堂上处在激情、激活的状态,灵感、思想火花、绝妙的方法和新鲜的教学策略,都会迸发而出。教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高超的技术水平,能轻松解决专业领域里的各种问题,“打铁必须自身硬”。“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必须有一缸水。”所以,教师自己必须多多读书,读好书,常写读书感想和做笔记。
有好心情就能欣赏好风光,有好心情就能创造好风景。丰富业余生活,建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兢兢业业的事业观和健康快乐的生活观。在阳光心态的感召下,做一名阳光教师,调整好心态,热情地学习,快乐地生活,幸福地工作。一个真正的好老师,是自己快乐健康地学习工作,带领学生也快乐健康地成长。有一种
师德叫心态,我们是学生的榜样。
一个人不可能天生就“阳光”,一个教师也不可能时时都“阳光”,他也会有挫折,也会走弯路,也会犯错误,但心中的“阳光”不会灭,面对挫折、弯路与错误,认真地去反思,在反思中奋起,在奋起中创新,在创新中前进。
(七)尊重沟通的心态
“我行,你也行”的教师将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既相信自己,也信任学生;既尊重自我,也尊重学生。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塑造积极的沟通
心态:
强化职业信念。有了对教师职业信念的认同,便会“乐业”,自我价值才会确立,自信(我行)的心态便会稳定下来。建立在职业信念基础上的“我行”的心态不同于“我行,你不行”的优越感,而是在肯定自我价值的同时,也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蕴含着巨大潜能的人。有了这种心态,才有平等的沟通,平等的师生关系。仅仅从形式上(如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强调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之所以收效甚微,是因为师生关系决定性的因素往往被善于空谈的教育学者视而不见。真诚赏识有才能的学生。由于教师自我价值得以确立,他们能够真诚地欣赏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学生,并能够有针对性地赞美学生,而不是说一些没有“营养价值”的“你真棒”、“你真聪明”之类敷衍塞责的评语。
传达积极的期望。教育领域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表明,教师对学生积极的期望能够通过微妙的途径传达给学生,从而使学生能够按照积极的期望方向发展。教师的积极期望会通过师生沟通(言语和非言语)的途径传达给学生,教师“我行,你也行”的积极态度也会让师生关系变得健康而富有活力。
六、阳光心态的五大精髓
第一,不能改变环境就适应环境;第二,不能改变别人就改变自己;第三,不能改变事情就改变态度;第四,不能向上比较就向下比较; 第五,不能赢得昨天
就建设明天。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懂得关怀获得朋友,懂得放心获得轻松;懂得遗忘获得自由;你不能做成你想做的一切,你只能做成你想做的一点。关于阳光心态,有人造了一些好记的话,他们说,积极的心态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心态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月光心态就是忽冷忽热,出尔反
尔。
活在当下,未来导向,向下比较,就能使你每天获得阳光心态。
教师是树,良好的心态是阳光。愿每位教师都有阳光灿烂的心态,让教育之花更
鲜艳!让教育之果更丰硕!!
第五篇:以淡泊的心态教书育人(一粒沙子)
以淡泊的心态教书育人
一粒沙子LDF 教书育人是一项良心工程。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的我置身其中,做着这份良心活,如果刻意从功利方面去衡量工作的效果,就无法收获内心的安祥。过去的岁月,我总希望把工作做到极至,以此来体现自己崇高的敬业精神,但往往总是事与愿违,执着常常让自己徒增烦恼,且心中感到慌乱和迷茫。
多年以来,每当听说曾经教过的学生考上了名牌大学,总是沾沾自喜,窃以为自己也有一份功劳,殊不知有多少学生因为在小学就被我灌输了太多的竞争意识,默默承受着各种无形的压力,童真被过早地扼杀。也许,我不经意的一句话,让孩子们在思想上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且背着这个包袱走过他们的小学和中学时代,走过本该单纯、活泼和快乐的十二年,我不能确定二十多年来有多少个学生为我不经意的一句话而长期背着沉重的包袱,也不知道他们背多久才能放下。更不能确定现实中大多数人感恩之心的缺失,是不是因为竞争意识太强的原故,但我知道,人只有知足,才懂得感恩。从这个层面上看,几十年来也许我误人子弟不计其数,自己却浑然不知。看到自己也有几张“荣誉证书”,总认为自己为社会做了贡献,可以问心无愧地向老百姓交待了,但却不能计算出这微不足道的荣誉究竟是以剥夺多少学生的快乐时光为代价换来的。现在我似乎有点明白美国教育家卡尔•罗杰斯说的“谁也不能教会谁任何东西。”这句话了。想想造下的罪孽,我羞愧得无地自容,唯一能做的是默默祈祷孩子们长大后在理想和现实落差太大的景况下能一路走好。
现在的我,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双满溢着天使般温柔的眼睛,不再想象他们向我投来的是渴求知识的目光,而是想象他们向我投来渴望能够天真活泼、幸福快乐地成长,将来走进社会不丧失淳朴、纯真的情感,心灵变得更加纯洁,灵魂变得更加高尚的目光。因此,在现在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追求的是孩子们是否感受到我的善意、我的慈爱,希望我在课堂内外的举手投足,都能激起孩子们的情感回应。当个别学生没有完成家庭作业,我差点儿要跟他们急的时候,一个声音总会在我的耳边响起:“梁老师,你是为学生而急呢,还是怕自己被批评而急呢?”这个声音使我马上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与他们交流有关作业的事情。现在的我,对于那些“为了学校、为了事业、为了社会”等等堂而皇之的托词不再顾及,我只求做到能尽心、尽力为孩子们做点事情,尽到一个教师应尽的本分就足够了。
当然,更不在乎别人说我是“教书匠”还是别的什么了,我的教育教学连一个匠人应做到的匠心独到、惟妙惟肖都达不到,何谈什么“研究型”教师?所以,我不会为了满足自己某种企图心的需要,“研究”时偷梁换柱,在撰写研究报告时弄虚作假、大言不惭,好像别人不跟着效仿就会误人子弟似的。因为我明白这是在自欺的同时也在欺人,更明白教育研究是一门科学,科学的精神在于求真!我曾经也把自己教学上的一些体会写下来,偶尔也获得小小的奖励,每每整个人有点冲动,以为这就是研究成果,以为自己差不多是一位“研究型”教师了。现在冷静想想,我的那些文章除了自己和给我评奖的那位老师之外,不知道有没有第三个读者?如果有,文章对别人是否有指导作用?别人看了会不会认为我是在制造文化垃圾?
说句心里话,我和其他老师一样,深谙“教育变量的复杂性与难以控制性,教育情境的不可重复性。”育人过程可能出现一因多果与多因一果的现象,起初豪情万丈,最后可能是空空行囊。即使得英才而教之,且造就了英才,还要想想是否会误了他们,造就的过程和方法对别的孩子而言也只能是仅供参考。被誉为最美教师的那些在偏远山村里的同行们,虽然谈不上是“研究型”教师,但他们为了孩子们起早贪黑忙个不停的那份职业操守和淡泊名利的高尚人格,着实令我钦佩。
恬淡,也许不能带来所谓的“教育效果”,但是,爱因斯坦说:“真正的教育成果,就是在学校里学的知识全部忘光之后还能留下来的那部分东西。”我在想,如果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永远保持求实的态度和淡泊的心态,去追求“知识全部忘光之后还能留下来的那部分东西”,真正将自己的生命体验与学生的发展连在一起,那么,我们对人、对事、对工作会不会更加从容淡定 ?教育是否会出现另一番更加喜人的景象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