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把自己卖给谁美文
在一次法会上,南泉禅师对着众人说,我今天想把自己卖了,不知道在座的有没有人肯买?一个和尚立马就站出来说,那我就把你老人家给买了吧。南泉禅师就说,你价钱给得太高了我不卖,价钱给得太低了我也不卖,那你打算怎么个买法呢?那个和尚被问住了,一时竟不知道怎么回答南泉禅师。这是《五灯会元》里记载的一个故事,想必许多人都知道的。
故事的寓意,当然是再简单不过的了: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特定的价值,有的人是正价值,甚至价值连城;有的人是负价值,甚至粪土不如。芸芸众生,包括自己在内,谁又能真正懂得自己的生命价值呢?对自己估价得太高了,就会自负;估价得太低了,就会自卑。怎样才算是适得其所,使自己既不自负又不自卑呢?如果稀里糊涂的,让那些不懂得自己的人买了去,要么把金子当成了土块,大大地贬低了自己,浪费了自己;要么把土块当成了金子,无形中抬高了自己,助长了自己的虚荣心……岂不都是很糟糕的吗?
在我们的身边,贬低自己或抬高自己的实例,实在是太多了。所谓的“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也只不过就是一种说法而已。而事实上,物尽其用的又有多少?人尽其才的又有几个?如果没有南泉禅师那样的清醒的话,就是别人把自己当狗看,自己也是会浑然不觉的。南泉禅师,修炼多年的结果,便是懂得了“价值”二字的真正涵义。在一些不懂得价值的人或价值盲面前,他又怎么可能把自己合情合理地卖出去呢?至死,他也没能为自己找到合适的买主,自然也便在情理之中了。每一个时代,总有瞎了眼睛的人,把自己卖给那些瞎了眼睛的人,还不如把自己留给自己呢。至少,自己是不会把自己当成奴隶来役使,当成机器来使用,当成垃圾来处理的。
我突然想到了我的一位朋友,非常优秀的一位朋友。为了生存,他不得不疏远了自己所热爱的艺术,把自己的身体卖给了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又是当牛,又是做马,整天听任那些既无德也无能、连做他的学生都不配的人使唤来使唤去。一来二去,他的身体也便很快变成了一架破机器了,浑身是病。有一年做手术,差一点儿就死了过去。我曾经忍不住对他说,你可要对自己好一点儿呀,哪怕是一点儿。在这样一个世界上,如果你连自己都不懂得珍惜了,懒得珍惜了,那谁还来珍惜你自己呢?他点了点头。可惜,他的头点得太晚了。死神早就在他的身边等着他了。只要他一打点好行装,就可以马上上路了……每次想到他,想到众多的和他的命运大致相同的朋友,我都有一种心酸的感觉。我没法不心酸。
自己的价值,自己知道。是用不着别人来糊弄自己的。知道了这一点,也便知道了“识者分文不取,不识者万金不卖”的道理了。就像梵高,他把自己卖给了艺术,他向艺术索取过一丝一毫吗?就像克尔凯郭尔,他把自己卖给了上帝,他向上帝要求过什么吗?就像罗密欧,他把自己卖给了爱情,他向爱情提出过什么过分的条件吗?显然,都没有。因为他们生命的价值和信仰的价值是完全等同的。如果不等同呢?假如梵高把自己卖给了商业,克尔凯郭尔把自己卖给了魔鬼,罗密欧把自己卖给了绝情呢?还会有今天的梵高、克尔凯郭尔、罗密欧吗?肯定是不会了。爱一个人也好,爱一份儿事业也好,爱一种梦想也好,只要是真心实意地爱,就是把自己完完全全地送给他,为他殉葬,也是无怨无悔的;相反,就是拿再多的钱,也是买不去的。生命无价啊。
把自己作为廉价的劳动力来使用,无论是别人,还是自己,都是对自己的不尊重,都是对上帝的杰作的亵渎。别人不尊重自己,那是别人的无礼,倒也罢了;自己不尊重自己,那就是自己在犯罪,自己做自己的罪人,不可饶恕了。别人和自己都不尊重自己,都和自己做对,那自己还活着干什么呢?
适逢其会,是自己的幸运;适获我心,同样也是自己的幸运。毕竟,幸运者的份额是十分有限的。正因为这样,人们才无不梦想着成为上帝的宠儿。不能成为上帝的宠儿,可能是自己的错,也可能是别人的错,时代的错。别人错了,时代错了,自己也跟着错,就是错上加错了。生错了时代,就和卖错了地方、卖错了对象差不多,这本来就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了,为什么还要再去雪上加霜呢?
思量着,把自己卖出去,并物有所值,名有所归,是一门艺术。
第二篇:《把钱贷给谁》读后感
把钱贷给谁》读后感
《把钱贷给谁》读后感
介绍杭州广发银行的第二本《金融道》刚一面世,我有幸先见到了,我仔细地看完后,却没有像看第一本《金融道》那样的震撼,因为对我这从事五十几年银行工作的老人来说,“不克隆一家银行”确是闻所未闻,而“把钱贷给谁”则是太平常了,虽然书中讲了许多新鲜事,但都没有离开银行信用的本性,或者说都在我的理想范围,所以我并没感到特别的惊奇。近十几年来,在浙江的银行,无论是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无论规模、利润、质量及其服务经济的贡献,每家银行都表现出色,每家银行都有自己的生动故事,如果作家有谁能走进任何一家银行,做一番调查,都可以写出一本好书。
照此说来,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向读者强力推荐这第二本《金融道》难道过了吗?当然不是。杭州广发之所以值得大家学习和研究,主要不在它的业务,而在它的文化,能驱动市场的商业银行文化。这是我读完这本书后最想要说的一点感想。
总体上说,我国金融还处在垄断时期,特别是银行,虽然都已股改,但本质上仍然是国有主导的体制。因为金融没有完全开放,所以从08年开始的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金融业冲击不大,看起来是好事,实际上许多深层次矛盾被暂时掩盖了。温州和鄂尔多斯全民放高利贷,企业逃债**就是金融危机的冰山一角。温州商人林春平想进金融之门而不得入,他说:“没有民间金融哪来温州老板?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为什么三分四分合法,五分六分就不合法?”这话可解读为他对金融垄断、国进民退现状的不满。温家宝总理在温州调查时,许多企业家就反映,现在银行利润已大大超过工业利润,对商业银行现状多有不满。春节前,我碰到几位行长,都说去年经营指标完成得好,但对利润一项不敢张扬,外界有人问起便答“还好还好”,显然很低调。杭州广发可能是个例外,因为他们两年开一次客户论坛,在会上既介绍银行经营状况,也听取客户意见,交换看法。到会的企业家一次比一次多,银企合作之融洽,至为感人。
西方商业银行实行资本管理,你有多少资本,按不同行业确定可以发放多少贷款,然后再确定需要吸收多少存款。美国还规定,3万美元以下的小额存款,银行不但不付利息,还需收保管费。在我国恰恰相反,存款第一,有存款才能贷款,股份制商业银行虽然也学资本管理,但由于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竞争并不充分,难以完全摆脱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方式。经营同质化,竞争也是同质竞争。银行高管和客户经理整天很忙,忙于争存款,忙于挖客户或巩固客户关系,忙于对付各项检查,其中最无奈的是天天应酬。我在银行界朋友较多,见面时谈业绩他们都喜气洋洋,谈到身体或家事,多有难言之忧。从他们谈吐中,可以或多或少地感受到有一种急功近利的心理负担。现在我敢断定,这种急功近利的心理负担,在杭州广发是不存在的。
第二本《金融道》讲了杭州广发的许多生动故事,我比较欣赏的是三件事:
第一件事,他们从原生态企业中选择优质客户和他们对客户的关爱态度。浙江全省注册企业有80多万家,而与银行有借贷关系的只有10万多家,这就是说,近百分之九十,70万家企业竟与银行贷款无缘,这对银行来说,无疑是未开垦的大金矿。这一群中小企业被杭州广发称为“原生态企业”。他们就注重在它们之中选择优质客户,条件有三:一是企业主基本素质好,二是有与银行共同的经营价值观,三是有可能发展为未来的成功者。客户选定后,他们像养孩子一样加以全力扶持。杭州广发在用人准则里有一条是“既使功也使过”,这里讲除因道德犯错外,对工作上犯错的人,不是重在问责,而是重在吸取教训,使用不受影响。他们把这种用人的理念也推广到客户。因为原生态客户比较弱小,经验不足,经营中难免发生挫折。一旦银行贷款出现风险,他们第一时间是问:还有救吗?因为打官司往往是官司赢了钱收不回,结果银企两败俱伤。所以打官司是下下策,放到最后不得已而为之。只要有救的可能,便千方百计地去救治,使其转危为安。杭州广发的许多核心客户,都是在他们的热情扶持下,从小到大,不断排除风险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他们与广发银行建立了生死之交的友谊。当他们成为大企业、名企业的时候,其他银行想挖都没门。
第二件事,他们抓信用链,成片滚动式的开发业务。企业产供销是横向联系的,其间贯穿着一条商业信用链,而银行信用是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上的,因此经营银行信用,必须熟悉商业信用。杭州广发深谙此道,他们发放贷款,并不以“三查”(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为满足,他们还要从企业资金流向,抓住商业信用链去追寻企业的上游客户和下游客户的信息,往往能发现新的信用需求。在这里,银企利益又是一致的。于是,他们及时派客户经理和企业供销人员一起有目标地往外地跑,有时一面上门访查,一面当场办妥有关业务。因为及时办妥一大笔供销业务,上海一家大企业被感动了,说杭州广发是“中国办事效率最高的银行”。其实,他们这种发现和破解信用经营难题,创造多种信用链接方式的过程,不仅推动企业的发展,也对银行自身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这里,涉及存款、贷款、结算、保函、承兑汇票、信用卡等各种人民币业务和外汇贷款、信用证等各种国际金融业务,把银行全部业务都调动起来了。这种信用经营方式,是银行最高明,也是成本最低、效益最好的经营方式。
第三件事,他们热忱地为企业当顾问。起初他们只是想利用自己有信息、人才、网络、信誉方面的优势,为客户做咨询服务而已,后来企业看到银行的建议意见帮助大,便聘请银行做企业财务顾问,企业要求多了,分行才设立企业财务顾问部,把企业财务顾问做成了一项产业。到2010年末,他们累计开展顾问服务的企业,已超过600家,这样庞大的银行业务外的服务,却没有额外增加编制。它的全行工作流程是这样的:顾问部听取一线的信息,寻找企业的需求,设计解决的方向,召集研究的团队,确定出任的人员,从行长、部门总经理到基层专业人员,点到谁,谁就得参加。“团队会诊”更起到“一箭三雕”的作用:一是分行高管参与,保证了会诊质量,二是充分发挥参与者的才能,三是等于内部进行一次培训。如遇某方面知识不足,他们就借“外脑”请专家来讲课或直接参加方案设计。这样,财务顾问活动几乎成了培训人才的学校。正如该书所说:“杭州广发的一个副产品就是常常„出产‟行长。把一个部门总经理放出去当一个分行的行长,当一个,像一个,成就一个。难道这其中没有一些关联吗?”
以上三件事是互相联系的,活动对象都是企业(即银行客户),中间串着一条红线:创新。什么叫创新?创新和发明不一样,发明在专利权得到后便算告成,而创新则是个系统的创富工程,从提出要求、设计方案到实施成功。银行的创新,本质是创造新的商业财富,要害是打破常规。创新需求来自第一线,来自企业,如果第二线的内部管理者都按常规办,那根本就谈不到什么创新。于是,杭州广发引了一句名言,作为自己的管理准则:“一线永远是对的,二线永远是错的,除非证明不是如此。”这就是说,二线不能凭制度来否定一线意见,如有不同看法,应组织有关人士认真讨论,或下企业再调查,调研结果,如制度对的按制度办,制度不对的按程序修改制度,或作临时变通,前提是风险可控。这样,杭州广发的创新产品层出不穷地涌现出来,有许多在全国银行都是有影响的。
无论创新还是常规,无论一线二线,分行上下,全体员工,共持一个信念:先帮助企业赚钱,银行自己才能赚钱。在它面前,不允许有谁可以袖手旁观,或说三道四。
正如张维迎教授在本书序言中所说:“市场的基本逻辑是:如果一个人想得到幸福,他(或她)必须首先使别人幸福。更通俗地讲,利己先利人。比如说,生产者要获得利润,就必须提供给消费者满意的产品或服务,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市场竞争,本质上是为他人创造价值的竞争。杭州广发明显深谙此道。”
提到幸福,这是人类共同的追求,哈佛大学近几年出现一热门课,就是专门研究人生如何能幸福,它的教科书就称《幸福的方法》。我看过这本书,确有不少方法,但我都忘了,只还记得一个基本公式:幸福=快乐+意义。这个公式真的让人开窍,启示我们如何正确理解人生的幸福。
我们经常讲,祝您生日快乐,节日快乐,天天快乐。快乐是人的心理体验,人与人之间差异很大。如果有人把参与豪赌、嫖娼、贩毒、抢劫、欺诈等等犯罪行为看成是种很刺激的快乐,就以为很幸福的话,那么这种人连做人的资格都没有,他们所谓的“幸福”拿去喂猪狗,猪狗也不吃。又如,我们在事业上遇到难关,有的人没有理想信念,意志不坚定,怕苦怕累,一上阵就退下来,他感到太苦,不幸福;相反地有人有明确人生目标,意志坚强、乐观豁达,即使受挫也要败了再战,他没有苦,只有乐,他觉得攻关的过程就是追求幸福的过程。可见,快乐有是非之分,高低之别,区别就是“意义”。所谓意义,是说这快乐觉得有意义才算幸福。我理解,快乐是生命的体验,而意义是一种理性,由理性管着,快乐才不会出格。理性、意义,都是指人的精神境界,而精神境界是分层次的,至高者为真善美的统一。
用哈佛幸福公式来分析,“先帮助企业赚钱,银行自己才能赚钱”这句话,既合市场逻辑,也合宗教逻辑(为善之道),它已超越一般的信用关系,成为银行人格化的经典语言。
第二本《金融道》书中有一段精彩的描述,现引述如下:
因为追求银行“人格”,他们会在客户最困难的“过冬期”说:杭州广发与他们同在。
因为追求银行“人格”,他们会在客户最迷惘的时候说:让我来为你设计最合适的方案。
因为追求银行“人格”,他们在客户不知道如何提升效益的时候说:我为你派出顾问团队。
因为追求银行“人格”,他们会陪伴客户奔波千万里,去上下游的产业链嫁接信用。
因为追求银行“人格”,他们会直言不讳地阻止客户可能造成风险的举措。
因为追求银行“人格”,他们甚至插手清官也难当的家务事,让创业的一家子重归于好。
……
这段描述说明了什么?它集中反映了杭州广发的企业文化表现在银行外部的一种精神风貌,更确切地说,是在处理银企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高尚精神境界。
在内部管理上,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本意是要把人当做人看,人是发展的目的本身。但在劳动仍是谋生手段的时代,一定要注意人的目的性和人的手段性相统一。杭州广发的文化建设,对这个问题处理得较好。他们明确提出“员工第一”,就是要求行领导和各级管理者把全行员工摆在第一位,关爱他们,尊重他们,让他们有自由竞争的发展空间,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他们成为推动全行工作的动力。这就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又如,培养人才,人才是生产要素,是发展的手段,但培养中能注意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注意素质发展的全面性。又如岗位轮换,这在其他银行都在做的,杭州广发的不同之处在于,事先不与本人商量,某天行长室突然宣布,某某几位中层干部换岗,宣布后被换岗人员立马办理交接,稽核人员立马跟进离任审计。这在外界看来,太不近人情了,但当事人却说,没啥,习惯了。因为大家都早已明白,换岗,既是为锻炼人,也是对人的一种监督,如真有问题会马上暴露,可避免错误扩大,这对银行对干部本人都有好处。从这个意义上说,突然袭击,本质上还是爱护干部。由此可见,只有把人的目的性和人的手段性有机统一起来的企业文化,才有生命力。
文化是个十分宽泛的概念,讲文化定义会感到很复杂,其实从大的说文化包括物质、制度、精神三个方面,从小的说,说白了也很简单,文化就是一种主张,在一定的环境下,被大家接受了,久而久之,成为一种行为习惯。杭州广发的员工就生活在这样一种文化里面,他们能够自由发挥自己的智慧,又能够自觉遵守团队的行为规则。他们正追求着人生的幸福之路,其实他们能成为广发的一名员工这本身就是幸福!
杭州广发的企业文化,是金海腾行长一手培植起来的。我早已说过,金海腾非等闲之辈,他懂经济,有哲学头脑,作风平易近人,善于与员工交流思想,又常与客户经理深入企业解剖麻雀,他对金融经济的预测和判断往往是正确的。他在客户面前,既能坦率地批评别人,又能坦诚地作自我批评,他并不作秀,因为他讲的话是事实,听者信服。他在广发银行,在企业界,赢得广泛的尊敬,是很自然的。
更为可贵的是,金海腾行长倡导的企业文化,在杭州广发已生根开花。当金海腾调任广发总行副行长后,他在杭州时间少了,但他培育起来的这文化之花并没有谢落,依然是那样的鲜艳芬芳!连一位名叫朱跃民的民企老板都说:“我就是学着杭州广发的企业文化做成大事的!”
我国社会还处在转型期,改革开放需要继续,金融的大变革大发展还在后头。我坚信,我国今后的银行业,最有希望的必定属于像杭州广发这样的能驱动市场的银行。
第三篇:把自己活成笑话美文
夏天的傍晚,孩子的户外活动多了起来。晚饭后,我们会去小区广场散步。那天,我却发现以前是孩子们活动的小广场,有几个大妈在跳广场舞。领舞的大妈穿得特别时尚,手腕和脚踝上都戴了铃铛,跳起来的时候,“叮铃叮铃”特别好听。
她是小区里的“风云”人物,所谓的“风云”,就是常被小区里大妈们议论。
小区里的人都叫她桂姨,跟儿子在一起生活。她是一个命运多舛的女人,在中年遭遇老公的抛弃,儿子那时才初三,她靠卖水果供养儿子读书。
儿子结婚后,她转让掉家里的水果店。在儿子所住的小区又买了一套房子,白天在小区门口卖水果,晚上就散步或者跳舞。
为什么小区的大妈喜欢议论她呢?是因为她一个卖水果的,却打扮得花枝招展。别人议论她的话,她何尝不知道,只不过她说自己这一辈子太苦了。
她爸妈为了生男孩,把她送给了一个远方亲戚家。后来,这个亲戚生了一个男孩,她在家里的处境可想而知。她的婚姻也是家人安排的。婚后,男人就出去做生意,一年才回来一趟,最后还抛弃了她和儿子。
桂姨五十岁那年,儿子结婚。在婚礼上,她对儿子和儿媳妇说:“从今以后,你们好好过。我怎么过,是我的事。”
她不想让他们背负不孝顺的名声,所以那样说,是为了堵住别人的嘴。卖水果和跳舞,是她生活里最重要的事。
在卖水果时,她会遇见一些年轻却不善于穿衣打扮的女孩,她就说:“女孩要珍惜这一身皮囊,不然多可惜。”
有一天下雨,生意不怎么好。她坐在棚里看手机。这时,一个四十多岁的醉汉走了过来,说她打扮得这么好看,一定不是什么正经女人,还说自己有钱,只要她愿意,不卖水果也可以生活得很好。
桂姨用辣椒水喷了这个醉汉,然后把他五花大绑,拖到小区广场中间,用卖水果的大喇叭喊着:“这谁家的?赶紧来领!”不一会儿,一个穿着家居服的中年女性大骂桂姨是个残花败柳。桂姨突然笑了,一副语重心长的口气说:“妹子,你穿成这样,难怪你家男人能看上我这个残花败柳。你的男人欠教育,不教育好,他就是别人的了。”
从那以后,小区里很多人对她刮目相看,议论她的话里,也开始有了赞美之词。她鼓励姐妹们,穿衣打扮只是为了取悦自己,并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
为了争取一个小广场,她努力了很久,免不了被邻居说三道四。不过,她微笑着说:“我啊,这辈子就努力把自己活成一个‘笑话’就可以了。”
小区没有什么儿童游乐设施,这一块小广场,也就是孩子们常聚集在一起玩耍的地方。现在天气暖和了,也有很多家长晚饭后,带孩子出来散步,于是,她们不同意把这里当作跳广场舞的地方。
她苦口婆心地劝:“老人白天带孩子很辛苦,晚上活动一下对身体好。你們年轻人也应该跳跳舞,就不会有什么颈椎病了。”
她“拿”下了广场,买了播放器,免费教大家跳舞,说喜欢大家一起热情生活的样子。
熟识了以后,我问她为什么要把自己活成一个“笑话”,她说:“笑一笑,十年少啊!”
第四篇:把条件开给自己美文摘抄
看过一期《妈妈咪呀》的电视节目,里面有一位单身妈妈,唱了一首自己写的歌,叫《谁敢娶我》。她自己介绍说,她是一个脾气很大的人,脾气上来了,牛也拉不住,六亲不认。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几个谈得很好的男朋友,到谈婚论嫁的时候,都逃之夭夭。这位单身妈妈表示,如果有谁愿意娶她,她将会为了他将坏脾气坚决改掉。其情切切,信誓旦旦。
这时候,一位评委老师说了一句话:“为什么先要求别人为你做什么,而不是自己先有所改变呢?如果自己先改掉了坏脾气,结果会不会别有洞天呢?”
问得好!是啊,在生活中,我们习惯于先要求别人怎样,然后我们再怎样。总是先把条件开给别人,说只要你怎样了,我就怎样。我们常常拿一句古话为自己开脱——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于是,在人际交往中、在家庭里、在婚姻中,往往因为这样的思维方式,把关系弄僵了。为什么不是我先敬你一尺呢?
现在的人,都是现实的人,对我们开出的空头支票,往往是不肯买账的。这样的空头支票,首先给人一种要挟感,其次缺少真诚感。其结果不言而喻,你看,节目中的那位单身妈妈就是鲜活的例证。
那么,先把条件开给自己吧。
先改掉自己的坏毛病,金龟婿也许会不请自来。
先主动承担一些家务,你的丈夫或者妻子也许会自然而然地对你更好。
先从自己做起,选择为对方付出,也许尴尬的人际关系从此渐入佳境。
在生活中,我们不妨如此一试。先把条件开给自己,不失为正确的为人之道和处事妙招。
第五篇:别太把自己当回事美文
布思·塔金顿是20世纪美国著名小说家和剧作家,他的作品《了不起的安德森家族》和《爱丽丝·亚当斯》均获得普利策奖。他讲过这样一个故事:“那是在一个红十字会举办的艺术家作品展览会上,我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展览会。其间,有两个可爱的小女孩来到我面前,虔诚地向我索要签名。”
“‘我没有带自来水笔,用铅笔可以吗?’我问她们。其实我知道她们不会拒绝我的,我只是想表现一下一个著名作家的谦和风范。”
“‘当然可以。’小女孩们果然爽快地答应了。我看得出她们很兴奋,当然她们的兴奋也使我倍感欣慰。”
“一个女孩将她的非常精致的笔记本递给我。我取出铅笔,潇洒地写上了几句鼓励的话语,并签上我的名字。女孩看过我的签名后,眉头皱了起来。她仔细看了看我,问道:‘你不是罗伯特·查波斯啊?”’
“‘不是。’我非常自负地告诉她,‘我是布思·塔金顿,《爱丽丝·亚当斯》的作者,两次普利策奖获得者。”’
“小女孩将头转向另外一个女孩,耸耸肩说:‘玛丽,把你的橡皮借我用用。’”
那一刻,塔金顿所有的自负和骄傲化为了泡影。从此以后,他时刻告诫自己:无论自己多么出色,都别太把自己当回事。